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二课

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二课
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二课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案例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掌握“关键字”和“分类”两种方法搜索网上文字和图片信息掌握下载文字和图片信息的方法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用“关键字”和“分类”法搜索信息难点是下载文字和图片信息 实施班级:初一(3)班全体学生 5.时间:2003年5月25日(星期三)下午第二节课 6.地点:学校机房 7.执教者:卢志红 二、背景 从教学思想方面来说,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使信息技术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教学不再是单纯的学科教学,而应该也需要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思想,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的基础教育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在任务驱动下自主式学习,小组指导式学习,协作式学习经过广泛检验证明是很好的教学方法,如何将这些方法有效而不是流于形式地应用于具体课堂教学,这一点我一直在思考。从学生一头来说,自从学习了浏览网页等内容之后,他们上课和上网的积极性很高,偶有教学内容和上网无关时,必定要向老师询问得一清二楚;但这种积极性后面也隐藏着不好的苗头,学生们对网上游戏、网上聊天也很好奇,常常是老师一不留神,他们就大胆越池,如何因势利导将他们的好奇性和积极性引导到学习上来,这一点我同样在思考。 促使我有这种新教法尝试的想法最直接的原因是学校课改开课任务。我做了以下尝试:课前由学生根据兴趣确立搜索信息的主题(将他们上网热情引导到学习上来);并根据主题自己组成学习小组(便于小组指导式学习、协作式学习和小组之间的竞争学习);课堂学习也主要利用教师自己做的WEBQUEST课件由学生自学(自主探究学习);评价的方式采取学生自评,小组成员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整堂课始终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习为主,教师充当教学组织者、学习辅助者的角色。 三、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对学生:“同学们,你们对网络上的哪些信息最感兴趣?下一堂课我们学习网上获取信息,课前同学们可以根据兴趣确立要获取信息的主题,并根据主题自己组成小组,下一堂课你们的座位可以根据小组来坐,我们要来个比赛,看看哪一个小组找的资料最多,最好。”“好——”学生哗然。(学生已有自己定组的经验,所以这一点无须教师过多干预。)教师:做WEBQUEST课件,并将其放在教师机上,将属性设为共享。 2.教师组织教学,学生明确任务教师询问学生的搜索信息的主题,并将它们公布于黑板:追星一族、恐龙、非典、FLASH动画、奇闻异事、新闻并简单检查学生的坐位情况教师告学生:“各个小组都非常想从网上获取以上信息,那如何获取呢?这节课请同学们自学,如何自学,这里有一个课件,它会教你,但你必须认真阅读才行。”教师演示课件的位置:“网上邻居——TEACHER——教你上网获取信息”教师演示打开课件的方法:双击INDEX图标。教师介绍课件的使用方法:“这是一个用网页来做的课件,目的是教你上网获取信息,使用方法和同学们在网上浏览网站的方法是一样的,课件的内容包括‘首页’、‘引言’、‘任务’、‘过程’、‘资源’、‘评价’、‘结论’,‘任务’是我们的学习目标,‘过程’教你如何操作,‘结论’教你如何递交作业,等等”。 3.学生学习课件,开始搜索信息,教师有针对的选择教学学生开始前顾后盼,想尽快地知道获取信息的方法,但很快安静下来,认真阅读各个网页。教师估计学生看得差不多了,

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教案泰山版

信息技术教案 (第二册) 莱州市大周家小学 — 第1课植物信息大搜索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搜索引擎”,掌握借助“搜索引擎”搜索文字和图片等信息的方法,会使用“以图搜图”功能搜索不明事物的信息,懂得甄别信息。 2、在实际生活的应用情境中,初步探索上网搜索文字和图片信息的方法,体验使用“搜索引擎”搜索信息的便捷,体会网络资源的丰富多彩。 3、通过用电脑或手机上网搜索需要的信息,培养用信息技术手段寻找网络信息的能力,激发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本课四格漫画体现的是认识校园植物的实际问题情境。通过思考如何了解身边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植物,提出上网搜索植物信

息的活动需求及任务内容。这样引入不仅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身边问题的能力。 二、任务驱动: 1、了解“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2、掌握使用文字和图片搜索信息的基本方法。 3、通过使用网络搜索信息,增强甄别信息、选择信息的能力。 三、学习探究: 通过两个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白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1、搜索百合花的信息。 上网搜索信息离不开“搜索引擎”,很多网站都有“搜索引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搜索引擎”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这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借助“搜索引擎”搜索百合花的信息,让学生感受使用“搜索引擎”搜索文字和图片信息的便捷,并认识到只要掌握了方法和技巧,就能在网上找到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这一活动,也引领学生学会甄别信息。 2、查找不明植物的信息。 引导学生认识“搜索引擎”的“以图搜图”功能,掌握如何借助图片或照片搜索信息的方法。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一活动,学会更多的上网搜索信息的方法,体验上网搜索信息的便捷、高效。 教材围绕搜索校园中不认识的植物的信息设计活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情况灵活运用,也可以设计适合当地情境的其他活动,只要学生感兴趣即可,不要在内容上进行过多的限制。如有

信息技术公开课评课

即使没有听课的教师看本文也是有用的,能领会我的意思,并学到一点知识的。有几处是精彩之处,值得大家细看。) 用◎表示一点。 宏观指与本节无关的内容,如个人素质,总体印象,对课程理念的把握。中观指本节的总体情况,大的方面,如重难点的把握,实施效果,总体设计,本节课所表现出来的意识,所用的手段等。微观指上课中具体的环节,步骤的点评,上下段的因果分析。 第一节:塘下镇一中陈苗教龄2年 一、宏观:◎、对停电的突发事件,有充分准备,能妥善处理,效果较好。◎、教学语言少数地方有不规范现象,如把任务1的要求做起来(应讲“请完成任务1”或“按要求完成任务1”);又如:把它完成掉等。◎、语调非常平缓,语音力度较弱且几乎没有变化。对于哪些地方需要变化和需要怎样的语气和语速,力度方面能力弱,基本功能不佳。◎、以坐式讲解为主,缺点略。应以站式为主。 二、中观:◎、各教学环节设计合理(尽管使用很普通的流程和手段),能基本完成教学任务。◎、能有意识地利用课本。◎、小组合作的体现不强。 三、微观:◎、讲如何改变修饰标题时,是提出一系列问题的开端,应使用强调的语气,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在讲如何改变背景框内部的颜色时,因工具栏上有三个工具和颜色有关,不管前几节课是否讲到,应让学生联系并辨别三个按钮的区别,如前面几讲过多次,这里可以是以复习为目的的提问,学生可能多数能回答,如前面讲得不多,则提醒学生注意,这个问题提到几次了,如没讲过,则要引导学生观察三个按键,并尝试功能,要求回答它们的不点。◎、讲图片环绕一段时,先是提问,后是教师边讲边做,后来全是教师在做,学习效率明显下降。是明显缺乏设计,也是基本功能不扎实,但相当多数教师存在这种情况,要通过积累经验来克服。◎、教师对提问,由于记忆或掌握不好原因,学生答不出的有两处:一是句柄,二是用CTRL键选择进行复制。可能前面一些课在这些方面的知识点落实上做得不理想。信息技术教师应向中考学科教师学习落实知识点的技巧。◎、学生在保存文件时,出现几种困难,或费时较多,一类是保存的要点未掌握的;一类是因要求不明确,保存文件名反复修改,地址反复改变,犹豫不决的。◎、学生在这一段进度较慢(费时较多),教师未能意识到,应有时间的把握,发现问题后收集反馈信息,了解是学生的进度,了解学生的困难,及时解决,而不是一味地巡视。关于收集反馈信息,如什么时候要做,有哪些方法,注意问题,是所有教师要详细、重点学习的基本功。◎、最后一阶段,因已下课,教师在课堂气氛较乱,吵地情况下讲解,有讲知识点和学生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虽然这些本来是重要的,但由于时间关系,不应多讲,因比较乱,几乎没有效果。这种出现较多,是一厢情愿。正确处理方法是:用最快速度整顿纪律,选取重点(通过巡视和收集反馈),精讲,少讲,以短时间,有效为目标。 第二节:新纪元学校吴艳丽教龄2年 一、宏观:◎、教学语言比较规范,普通话准确。在语气的变化上还要更上一层楼,使出现抑扬顿挫。◎、能以站式为主,有这种意识。◎、有把握教学环节的意识,主要体现在多处对时间的把握,有设计,有落实。◎、口头语“呢”,有,但不是很严重,还要进一步有意识地纠正。◎、对问题的提出,针对学生某一问题讲解时,能让学生感受工厂较强的针对性,有清楚地表达意识和表现。 二、中观:◎、有较弱地体现小组合作,但未能深入到和编辑部发生联系。◎、对一开始停电,能正常处理,但前半节课有因内心紧张,稍有些乱和其它表现。◎、重点能把握,难点

浙教版初中信息技术 第二课 共享网络资源 教学设计 (2)

第二课共享网络资源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各种类型 2、学会设置局域网的网络基本属性,实现资源共享 2学情分析 在本课之前,学生了解了局域网的概念,但绝大部分还不懂得如何在局域网中共享资源。本课是想让同学们了解局域网中IP地址的设置,以及了解使是在脱离互联网的情况下,局域网内的资源共享还是能实现的。主要途径就是文件夹共享,通过设置网络资源共享来实现。 3重点难点 重点:如何在win7环境下设置局域网资源共享,并掌握从局域网中访问其他机子。 难点:如何访问局域网中其他机子并从中获取文件,复制文件; 4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电子教室播放我校今年元旦游园活动抓拍的各班同学活动的图片。 让学生白欣赏然后问他们要不要把照片存到自己的电脑。 问:这些照片都是在老师的电脑上的,你们怎么拿到呢? 引出新课:实现内部资源共享 教学策略:问题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引人入胜的场景,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研究目标,给思维定向;同时产生强烈的研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 (二)新课教学 课件演示“实现内部资源共享” 1、网络的分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分别用图示展示各种网络类型的特点,结合生活中各种组网的例子,让学生通过图片,实例,直观地认识各种网络,特别是计算机教室这个局域网。 活动一:观察计算机教室的电脑之间由什么连接起来,他们之间有关系吗?能像高速公路一样互通吗? (小组讨论汇报观察结果:由用一个交换机通过网线把所有的电脑连起来,从老师的电脑上可以看到所有同学的电脑,是互通的)

信息技术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记录---信息技术 1、查找文件 教学目的: 1、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基础知识 2、初步认识“资源管理器” 3、掌握查找文件的一般方法 教学过程: 1、文件与文件名 计算机处理的信息按不同类型存贮在不同的文件中,每个文件都有一个文件名,文件名由主文件名和扩展名组成,中间用小圆点分隔。不同类型文件的扩展名不同,所以扩展名也称类型名。例如: README.TXT和 PRINTERS.TXT是文本文件 CHORD.WAV和 CHIMES.WAV是声音文件 SETUP.BMP和 CLOUDS.BMP8是图像文件…… 在WINDOWS98中,不同类型的文件用图标表示,每个图标都对应一个文件名,双击文件图标,启动一个程序。 2、文件夹 文件夹代表文件的目录。文件夹包含文件和其他文件夹。文件夹也有名称,与文件的名称类似,每个文件夹都有对应的图标。 3、通过“我的电脑”查找文件

“我的电脑”窗口是一个标准的文件夹窗口,要查看某驱动器中的文件,只要双击该驱动器图标,然后再进一步打开文件夹查看。 4、资源管理器 WINGDOWS资源管理器与一般的文件夹窗口不同,窗口左边显示计算机的树状目录,通常被称为“目录树”。在窗口左侧可以很方便地观察每个磁盘及文件夹的内容。文件夹旁有加号,表示此文件夹可以展开;文件夹左侧有减号,说明该文件夹已经展开。所以单击窗口左侧文件夹旁的加号或减号可以展开或折叠文件夹。文件夹左侧没有加、减号的,表示此文件夹中不再含有文件夹。 5、使用“查找”程序 启动“查找”程序进入“查找”对话框,可以选择“名称和位置”、“修改日期”两个选项标签进行操作。输入名称后,选择查找的驱动器名称,点击“开始查找”按钮即可进行查找。 6、打开“资源管理器”,启动“查找”程序的几种方法: a.单击“开始”按钮,使用“开始”菜单; b.右击“开始”按钮; c.右击“我的电脑”图标; d.打开“我的电脑”窗口,右击某一驱动器。 7、学生操作练习

初中二年级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初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信息与信息社会 教学目的: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涵义和主要特点,知道人们获取信息的基本途径,增强信息意识。 教学过程: 一、学生看书,并进行实践。 二、精讲: 1、信息:人们通常把数据图片、文字、影像等在载体中传递,叫着信息。 2、信息的获取: 人们主要用眼及其它感官来获取信息。 3、信息的处理: 人工处理 机器处理:主要是指用计算机处理。 4、信息社会: 三、小结: 信息的概念和信息的处理方法 四、学生练习: 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教学目的: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涵义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 一、学生看书: 二、精讲: 1、通信技术的应用 2、微电子技术及其应用 3、电子计算机及其应用 科学处理 数据处理 实时控制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教学

办公自动化 人工智能 多媒体应用 网络应用 三、小结: 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 四、练习: 什么是信息技术?它由那些技术组成? 什么是通信技术? 电子计算机主要用于那些领域?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 教学目的:了解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过程: 一、学生看书: 二、精讲及板书: 1、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2、通信技术的发展 3、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小型化 网络化 4、生物计算机 三、小结: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四、练习: 1、计算机发展经历了那几代? 2、计算机向什么方向发展? 3、我国计算机发展的情况怎样?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教学目的:了解计算机的分类及其基本结构,知道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教学过程:

三年级信息技术第二课与计算机交朋友教学设计

三年级信息技术第二课与计算机交朋友教学设 计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三年级信息技术第二课《与计算机交朋友》教学设计(预案) 宗胜利 教材分析: 本课时小学学习信息技术的第二课,是学生上计算机课必不可少的一课。教者要指导学生从外不简单认识计算机的组成部分,了解计算机各部分的功能和计算机的应用以及如何开、关计算机和计算机的特点等知识,了解计算机房注意事项,为将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新兴学科接触不多,但对这门学科兴趣很浓,主要原因在于对计算机的好奇以及计算机的游戏、娱乐功能,这点很重要,只要能充分抓住并利用好这一特点,将游戏、娱乐适当蕴含于课堂,对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任务驱动法。 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与建设: 1、教学设备有待更新。计算机老旧,很难适应新的教育课程和应用软件。 2、教学组织还需加强。由于人多机子少,有时需两个同学挤在一起,一进机房,学生便象脱缰的野马,常常一节课下来声嘶力竭。因此,要进一步整顿纪律,做到象语数课一样组织教学。三是部分学生不爱惜设备,按键、按鼠标故意用力锤、敲。所以对学生要及时进行道德教育。 教学目标: 1、认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部分,认识键盘、鼠标、显示器、主机等。了解计算机发展过程及特点。 2、学会开机和关机。 3、了解输入设备——鼠标和键盘:型号及特点 5、对学生进行信息道德教育。 4、学生实践:鼠标的基本操作——玩纸牌。 教学重点:开机和关机,预防计算机硬件损坏。 教学难点:鼠标的基本操作。 教学准备:1、制作关于计算机组成PPT

最新初中第二册信息技术教案--全

1.1《初识Flash软件》教案 山西晋城川底中学焦军亮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使学生了解Flash软件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②使学生熟悉Flash软件的工作界面; ③使学生初步了解利用Flash软件制作动画的方法。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②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 ①激发学生学习Flash软件的兴趣; ②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③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 【教学重点】 (1)flash软件界面 (2)利用Flash软件制作动画的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Flash软件制作动画的方法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讲授法、实践练习法【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机房 【教学用具】课件、Flash软件和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如下表所示: 【教学过程】

1.2绘制简单的图形 山西晋城川底中学焦军亮 教学内容及设计理念分析: 《绘制简单的图形》是《初中信息技术》一年级下册的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利用Word 绘制简单的图形,在设计本课时,着重体现以下思想: 1、倡导自主探究,使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 2、强化合作交流,使学生共同成长。 3、注重展示评价,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运用绘图工具栏绘制常用的图形。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作品创作。 情感目标:使学生养成团结合作的意识并能够发现美、创造美。 教学重点: 学会使用绘图工具栏绘制简单的图形。 教学难点: 绘图工具栏中自选图形的运用。 教具使用: 自制课件、投影仪、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师生同做小游戏。 师: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帮我来找茬”。(教师出示两幅利用Word

全国信息技术优质课一等奖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所说的课题是《调配自己的颜色》。(板书) 《调配自己的颜色》是福建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三册,第六课的内容。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小学六年级上学期的学生。 它是教材关于画图知识铺垫的延伸,并且贯穿着以后整个的画图知识教学,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使用画图的基础之一,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教材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一些常用工具的基本用法,初步掌握调色板、吸管工具的使用。重点是掌握利用画图的的调色板,根据色彩的原理,调配出自己满意的颜色。丰富的色彩既可以美化画面,还可以让人感受理性美的熏陶,尤其是学生在学习了新的一种绘画方法计算机画图的基本操作要领之后,学习兴趣更是被大大激发,学习热情也空前高涨,表现欲望极其强烈。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需要褪俏颐墙萄У亩Γ 诖说悖也派杓屏苏庖豢问保康脑谟诮徊饺醚莆栈脊δ艿氖褂茫迸嘌淖晕掖葱履芰Γ狡鹧纳钐逖椋し⑵淝楦校卣姑览龅纳什唤鲇凶匀痪吧褂腥诵缘拿赖拢佣寡艿矫赖慕逃R虼苏饨诳问钦厦朗踅逃⑿畔⒓际踅逃退枷肫返陆逃幕贾督萄岣呖巍? 这就是我对《调配自己的颜色》一课教材的简要分析。 下面,我说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试行纲要》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基于这一认识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让学生熟悉画图功能的基本操作,初步掌握对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 二、培养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

四、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 重点:通过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掌握“调色板、吸管工具的使用。” 难点:怎样根据调色原理,调出符合自己的需要的颜色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和难点,我在课前准备了电脑课件、小黑板等这些教具。 第二个部分说教法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试行纲要》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因此本课教学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等。 因此本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主体式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已经受过的美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创设一个电子画展的情境(创设情境法),设置一个个任务,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自己动手,有机结合画图的各种操作(任务驱动法),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查漏补缺,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教学中,启发、诱导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调节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使课堂能在生动、有趣、高效中进行。 第三个部分说学法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学的宗旨不在于尽可能的教给学生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由此可见学法比教法更重要,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就等于拿到了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为此,本课重点采用以下学习方法。 “接受任务——思考讨论——合作操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第四个部分说教学程序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二)步步为营,导学达标 (三)归纳总结,完成建构 具体阐述

初中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精品教案全册

青岛版初中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精品教案全册 教学计划 新年过,新的学期又来临,为使今后工作做得更好些,在教育教学中取得更大的成绩,特对本期教育教学工作作出如下的计划。 一.总的奋斗目标: 通过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新特”理论,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讲文明、守纪律的”四有新人”;同时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觉性,下定决心为四化建设学好科技文化知识和各项本领,学习实用科学技术,为顺利进入20世纪取得通行证而努力学好电脑知识。 二.具体措施: (1)狠抓学生的思想教育。从思想教育入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热情,从而树立浓厚的学风,为搞好教育工作铺平道路。 (2)认真坚持教学”六认真”。从深钻教材入手,吃透教材、吃透学生,从而使备课能指导教学,在课堂讲授中得心应手;同时,认真讲课,精讲多练,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素;还有要加强作业批和单元考查考核的力度。做到作业全批全,每单元组织考试,并认真批改、评讲。

(3)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对好的、差的,分层对待,以适应普九教育的需要,使每个学生能得到应有的发挥,从而使总体水平和整体成绩。 (4)加强教师的自修,特别是教育教学方法艺术上的进修,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艺术水平,啬教学中的趣味性乐趣性,寓教于乐,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5).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让更多的时间用于学生的练习,真正做到精讲多练。 教学计划. 2 第一章:生活在信息社会. 3 第1课时信息与信息社会. 3 第2课时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4 第3课时信息技术的发展. 5 第4课时信息社会的道德和意识. 5 第二章:学会操作计算机. 8 第5课时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8 第6课时计算机的分类及计算机的文化. 9 第7课时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9 第8课时学会正确开、关机. 11 第9、10课时初识Windows XP与鼠标操作. 11

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基本功竞赛试卷

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基本功竞赛试卷 I 基础知识考试试题(总分40分,测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1.5分,6小题,共9分) 1.下面有关4G网络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比3G通信速度更快 B.比3G网络频谱更宽 C.集3G与WLAN于一体 D.不受通信系统容量的限制 2.中国电信无线宽带上网有WiFi、3G、1X三种接入方式,用户随时随地都能享受高速的无线上网服务。其中,WiFi方式采用的通信技术是() A.无线局域网技术 B. 红外技术 C. WAP技术 D. 蓝牙技术 3.下面哪款软件没有使用语音识别技术?() A.有道词典 B.谷歌Voice Search C.iPhone Siri D.科大讯飞 4.下面这个教案片断中对哪个概念把握有误?() A.Windows B.软件 C.应用软件 D.操作系统 5.某货运司机违反交通规则,将行人撞倒后驾车逃逸,以下是几个事故现场目击人对肇事车车牌号的描述: A说:我记得该车的车牌号码上有4位阿拉伯数字,而且第一位不是0; B说:我记得该车的车牌号码是小于1100的数; C说:我用该车牌号码除以9刚好余8; 请问通过编程帮助警方尽快找到肇事车辆,采用哪种算法比较好?() A.分治法 B.解析法C.穷举法 D.递归法

6.下图是用GoldWave软件打开某音频文件后的部分信息,从图中可以看出该音频文件() A.只有一个声道 B.采样频率为44.1kHz C.时间长度约为1:52.634 D.属于Wave格式 二、简答题(共11分) 1.下图一和图二分别为排序前和排序后的某校学生成绩登记表。(5分,每空1分) 图一图二 (1)如果想分别查看各个班级的总分由高到低的排名情况,即如图二所示,那么显然需要进行排序处理,请确定排序时需要的主要关键字________和次要关键字_________。 (2)实现表中的总分统计,我们一般使用公式或函数来实现。在图一中,如果要统计学号为120000004的学生的总分,我们可以设计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格数据图形化可以增强数据的可读性。上表中,为了反映该年级各班语文平均分的排名情况,适合使用柱形图;为了反映年级中各分数段的学生数占全体学生的比例时,适合使用_________图;为了反映学号为120000010的学生几次考试成绩的趋势时,适合使用_________图。 2.下图是两幅典型的位图和矢量图,请简述位图和矢量图在(1)技术原理、(2)图片特点、(3)适用场合等三个方面的差异。(6分) 三、案例分析(共20分) 阅读下述案例片段,回答如下两个问题: (1)试分析该案例在教学流程(学习任务)设计上存在哪些主要问题?(10分)

全国信息技术优质课一等奖教案——欢迎来我家

奇妙的组合 【教材分析】 《奇妙的组合》是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编写的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材第一册(下),第六课的内容。属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的第三个模块的——用计算机画画。本课主要介绍了“选定”工具的使用方法,教材采用组合图形的活动展开教学,通过组合汽车、机器人等图形,使学生的操作技能通过亲自动手得到提高。本课将选定工具独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选定工具的使用方法,能用选定工具对图形进行移动、裁剪等修改。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部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他们对“画图”软件也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掌握了基本的绘画工具,能够制作简单的电脑绘画作品。“选定”工具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的修改绘画作品,因此学生掌握“选定”工具的使用方法时,可以在一些简单的图画中进行操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用矩形选取工具和移动图形。 2.掌握对选定图形进行移动、裁剪等基本操作。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请小动物吃午餐的情境,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探究过程,引导学生使用画图中的选定工具,对作品进行合理的修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请小动物吃午餐情境,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动物的意识。 2.通过“大家来动手,打扮小书房”活动,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一步提高操作技能,也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信息素养。 【教学重点】 掌握选定图形的使用方法,并能对选定图形进行移动、裁剪等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 用选定工具进行合理构图。 【教学法设计】 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启发教学法、问题解决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练习用图,学生自学使用提示卡文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件展示) 师:同学们,如果小熊猫和小猴子来做客,你们知道要拿什么食物招待它们吗?(学生回答)大家掌握的知识可真丰富!太棒了!你们这么热情,我相信小熊猫和小猴子来了一定能饱餐一顿。老师这里有一幅小熊猫和小猴子的图画,它是在“画图”程序里绘制而成的,你能用画图程序把它打开吗?(学生说操作步骤,教师操作,打开图片) 师:这幅图画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什么样的情境?(学生回答) 师:小熊猫和小猴子面前各放着一个空盘子,怎样才能把它们最爱吃的食物准确的放进空盘子里呢?

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第二课教案

第二课从这里启航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 2、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基本认识word的基本界面、启动方法和在编辑文字方面的作用。 3、熟悉word的编辑环境,能在word中录入文字及将所编辑的文字进行格式化。 教学重点: 启动word的方法和在word中对文字进行排版。 教学难点: 文字的格式化 教学准备: 联想传奇多媒体教室、供学生欣赏的word文章、学生机上准备好范例word文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万里长城]范例,激发学生的兴趣。 2、这么漂亮的文章,你想不想来试一试? 3、引出word软件。介绍word。 Word是微软(Microsoft)公司开发的办公软件,它是功能十分强大的文字处理软件,包括文章的编辑、排版和打印,可以方便地实现图文的混排,它和Excel、Powerpoint、outlook、Access合成为office。目前office有97和2000等版本。 二、Word的启动与主界面。 1、启动。 单击[开始]按钮,选择[程序],单击[Microsoft Word],就进入Word程序了。(教师还可介绍从桌面快捷方式进入的方法) 2、Word的主界面。 主要由菜单栏、常用工具栏、格式栏、绘图工具栏和状态栏组成,如果其中的一项没有显示,可以在[试图]—[工具栏]中打开。 切换到中文输入法后,我们就可以在Word中输入文字了。 三、Word中文字的排版。 1、选中输入的文字(定义为“块”),在格式栏中选择[黑体]、[三号],点取状态栏上的颜色按钮,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 2、如果你要对字体进行进一步的设置,可以将文字选中后,打开菜单栏中的[格式],单击[字体]。这里的设置要比我们上学期学的写字板丰富得多。 3、如果想使文字有动态效果,可以在[字体]对话框中单击[动态效果]选项卡,选择文字的动态效果方式,这是Word非常出色的一项功能。 4、学生练习进行文字的编辑和排版。(A、B同学交换操作) 5、因为我们打开的文件是只读的,所以要用[文件]—[另存为]的方法将文件另外保存成一个文件,文件名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和好记的,注意文件存放在D:盘自己的文件夹里。这样,一篇文章的编辑和排版就完成了,你还可以试一试Word中还有哪些功能。 四、学生练习 输入一篇同桌俩自我介绍的文章,并排好版,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里。 Word和写字板哪一个软件能处理出更漂亮的文章来?

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Scratch:小猫走迷宫》公开课教案

Scratch《小猫走迷宫》教学设计 刘亚丽 一、教材分析 Scratch 是一门全新的程序设计语言,用其可以很容易的创造交互式故事情节,动画,游戏,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是学生学习的第三课,前两节介绍了scratch的界面和功能,角色的添加、绘制,角色造型的切换,舞台的设置,基本模块的简单应用等,本节课通过《小猫走迷宫》这个生动有趣的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程序设计的思维方式,熟悉“动作、控制、外观、侦测”等模块的用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的内容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面程序的编写做了铺垫。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内初班学生,大部分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较低,也是初次接触 scratch 软件,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已经掌握了添加、删除角色,造型编辑与切换,对Scratch编程创作有了一定的体会,能设计控制角色运动的简单脚本,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并且学生对学习本软件很高的兴趣,有利于后续课程的开展。 三、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使用方向键或键盘字母控制角色的运动。 2.学会使用,,等模块指令。 3.能够将插入到条件判断模块中,实现条件的选择功能。 4.会用模块表达角色心里想说的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程序设计的思维方式。 2.通过教师演示、引导,学生自主练习,合作探究,实现知识的拓展和迁移。 3.通过自己编写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成功喜悦。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创作热情,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 2.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动作、控制、侦测”等模块的用法。

初中:信息技术公开课的评课

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教材 信息技术( 2019 —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说课稿/ 初中说课稿/ 初体音美说课稿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公开课的评课 教材简介: 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本知识能够调动学生的激情与兴趣,对相关教师和学生创造力的开发有促进作用,对教学效果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本说课稿资料适用于初中 信息技术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即使没有听课的教师看本文也是有用的,能领会我的意思,并学到一点知识的。有几处是精彩之处,值得大家细看。) 用◎表示一点。 宏观指与本节无关的内容,如个人素质,总体印象,对课程理念的把握。中观指本节的总体情况,大的方面,如重难点的把握,实施效果,总体设计,本节课所表现出来的意识,所用的手段等。微观指上课中具体的环节,步骤的点评,上下段的因果分析。 第一节:塘下镇一中陈苗教龄 2 年 一、宏观:◎、对停电的突发事件,有充分准备,能妥善处理,效果较好。◎、教学语言少数地方有不规范现象,如把任务 1 的要求做起来(应讲“请完成任务1”或“按要求完 成任务1”);又如:把它完成掉等。◎、语调非常平缓,语音力度较弱且几乎没有变化。对于哪些地方需要变化和需要怎样的语气和语速,力度方面能力弱,基本功能不佳。◎、以坐式讲解

为主,缺点略。应以站式为主。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二、中观:◎、各教学环节设计合理(尽管使用很普通的流程和手段),能基本完成教学任 务。◎、能有意识地利用课本。◎、小组合作的体现不强。 三、微观:◎、讲如何改变修饰标题时,是提出一系列问题的开端,应使用强调的语气,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在讲如何改变背景框内部的颜色时,因工具栏上有三个工具和颜色有关,不管前几节课是否讲到,应让学生联系并辨别三个按钮的区别,如前面几讲过多次,这里可以是以复习为目的的提问,学生可能多数能回答,如前面讲得不多,则提醒学生注意,这个问题提到几次了,如没讲过,则要引导学生观察三个按键,并尝试功能,要求回答它们的不点。◎、讲图片环绕一段时,先是提问,后是教师边讲边做,后来全是教师在做,学习效率明显下降。是明显缺乏设计,也是基本功能不扎实,但相当多数教师存在这种情况,要通过积累经验来克服。◎、教师对提问,由于记忆或掌握不好原因,学生答不出的有两处:一是句柄,二是用CTRL 键选择进行复制。可能前面一些课在这些方面的知识点落实上做得不理想。信息技术教师应向中考学科教师学习落实知识点的技巧。◎、学生在保存文件时,出现几种困难,或费时较多,一类是保存的要点未掌握的;一类是因要求不明确,保存文件名反复修改,地址反复改变,犹豫不决的。◎、学生在这一段进度较慢(费时较多),教师未能意识到,应有时间的把握,发现问题后收集反馈信息,了解是学生的进度,了解学生的困难,及时解决,而不是一味地巡视。关于 收集反馈信息,如什么时候要做,有哪些方法,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第二课堂展示方案

信息技术2第二课堂展示方案 ——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电子报刊 一、活动目标: 第二课堂的开辟是为了弥补第一课堂知识传播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传授知识而忽略学生个性培养以及能力提升而留下的缺陷,通过开辟第二课堂有针对性的将学习重点定位于操作方面,强化大家对Powerpoint 软件的认识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激发大家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同时第二课堂还采用组队的形式,让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自主讨论,互动学习,共同进步,使大家对本专业知识有更浓的兴趣,同是也对本专业知识有更深一层次的理解, 二、活动内容及形式: 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主题和项目开展,活动前分好小组,让学生学习制作电子报刊,并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收集,阅读活动相关的资料。自定主题,利用Powerpoint 软件制作一份电子报刊,小报主题、内容及形式不限,但要求健康。 三、时间:待定(看课程安排,一节课) 四、地点:学校机房 五、活动过程设计: 制作电子报刊主要在Powerpoint软件中进行,附录:含在Powerpoint中制作的大致步骤。 (1)、老师说明此次比赛的目的、意义及活动规则。 (2)、老师重述Powerpoint的一些基本操作、制作此次电子报刊所用到的工具及其制作大概步骤。 (3)、学生自由组队(上次课已组好),组队的同学坐在一起开始研读此次活动的规则及要求。看完要求即可动手进行电子报刊的操作。 (4)、已制作完的小组举手示意老师检查并记录时间与分数。 (5)、展示几份具有代表性(好的与不够好的)的作品,进行讲评,对好的同学予以表扬,对做得不够好的同学予以鼓励。 (如果允许,可以事先设置奖励礼物) 附录: 在Powerpoint软件中制作电子报刊的步骤大致如下: 一、确定主题 电子报刊的设计、创作小组宣告成立后,首先得好好思考,为小报起个好听而又活泼的刊名,如“电子班刊”。然后为她构想一个主题,小报就是围绕这个主题编写的。比如:“下课十分钟”、“谈天说地”、“书

初中信息技术公开课教案设计

创建Blog的教学设计 教案编写意图: Blog是记录生活,讨论话题,表达观点,宣传自我一种工具。本课是将目前较为流行的Blog作为一个知识点介绍给初中学生,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掌握流行软件的使用,又可以将学生学习的知识与生活同步,还可以培养学生用博客记日记的习惯,学会欣赏别人,学会展示自我。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什么是博客,并会在博客浏览文章。 2、学会注册、开通个人博客。 3.通过学习,学会在个人博客发布文章,并阅读新发布的文章。 4.学会给个人博客修改模板。 能力目标: 1.会使用IE浏览器,并登录博客。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日记习惯。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审美观念。 2.通过阅读日志,增强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发表日志,并修改个人博客模板。 难点:登录个人博客;发表日志时需点击“发布日志”;修改个性模板时,模板概念的理解,及在选择合适模板时需点击模板名称前的单选框。 教学媒体: 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了解什么是博客? 学习在教研网注册个人博客,给自己取一个富有个性的博客名。 学会阅读别人的日志,并给同伴的日志发表评论,给同伴留言。 上面同学们都注册了个人博客,你们的博客是什么名字?你会用什么方法打开它? 学生交流,并打开自己的博客,可以请学生演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交流个人博客名并演示打开个人博客,学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 老师也和同学们一样,有一个个人博客,它的名字是“王祚安个人成长博客博客” my.hersp./602980/blog,打开博客。 [设计意图:给学生打开老师的博客,体现了一种师生的平等,老师与学生站立在一起,更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可亲。] 二、激发兴趣 请同学们观察,你的博客与老师的博客有什么区别?

信息技术辅导教程(第二课)

四、网络基础及其应用 【计算机网络】 把电脑和电脑通过通讯线路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电脑网络。 电脑网络按照覆盖面积的大小分为: 局域网(LAN):距离较近的机器连接而成的网络; 广域网(WAN):覆盖范围大的网络,因特网是最大的广域网。 我国从1994年正式接入因特网。 目前因特网上普遍采用的是TCP/IP通讯协议,必须使用此种协议的计算机才能在因特网上互相通讯和交流。 每台联入因特网的计算机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就是IP地址。 IP地址由4个小于256的0或正整数(1,2,3……255)组成,每个数之间用“.”隔开,例如北京大学WWW网站主机IP地址为: 202.112.7.12 地址是否合法:172.199.2.256;172.34.45;187.23.202.0 IP 地址不容易记忆,所以通常用具有一定含义的字符串代替IP地址,我们称之为“主机名”。例如北京大学WWW网站主机名:https://www.360docs.net/doc/e71263362.html,——上网时可以直接代替IP地址。 组成主机名的各级域名按照代表范围大小,从右向左为: 一级域名:放在最右面,通常代表国家和地区。cn—中国、 us—美国、jp—日本、uk—英国、tw—台湾等 二级域名:通常代表行业类别和所在省份。 ac—科研机构、com—公司企业、edu—教育部门、 gov—政府部门、net—网络服务机构、 org—非营利性组织、bj—北京、sh—上海、 sd—山东 北京大学WWW网站主机名:https://www.360docs.net/doc/e71263362.html, www表示这台电脑是www服务器,pku是北京大学的代码, edu表示属于教育部门,cn表示这台电脑位于中国。 说出中央电视台主机名的各个部分的含义:https://www.360docs.net/doc/e71263362.html, 因特网提供的信息服务: ●了解大千世界的窗口——WWW浏览。 ●WWW是World Wide Web的缩写,意思是全球信息网。 ●收发电子邮件——E-mail。 ●文件传输FTP,用于提供下载的服务。 ●电子公告板——BBS。 ●网络新闻——Usenet。 ●远程登陆——Telnet。 WWW基础知识: 每个网站都包括很多页面,进入网站显示的第一个页面叫“主页”,其他的则称为“网页”。 每个网页都有一个代码,称为网页地址URL,也叫统一资源定位符,简称网址。它由协议名、主机名、路径及文件名3部分组成。 例如:https://www.360docs.net/doc/e71263362.html,/eduinfo/hangkao/103259.stm。 http——协议名(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e71263362.html,——主机名 eduinfo/hangkao/103259.stm——路径及文件名 网页的一个重要特点:可以包含若干能够进入其他页面的“超连接”。“超连接”通常是一些带有下划线的关键词或图片。 主页通常是一个网站的默认页,用户只需要输入http://和主机名,即可进入该网站的主页。 在因特网上有一些专门帮助大家查找信息的网站,称为“搜索引擎”。 电子邮件基本知识: 你发出的信和别人发给你的信都是通过网络上的邮件服务器转发和接受的。 电子邮件地址的组成:用户名@邮件服务器主机名。 例如:use@https://www.360docs.net/doc/e71263362.html,、wow@https://www.360docs.net/doc/e71263362.html, 等 通常使用的电子邮件收发软件:Outlook Express。 使用IE也可以直接接收或者发送电子邮件。 保存网页上的各种内容: 保存整个网页的方法:使用“文件”中的“另存为”。 保存部分文本内容的方法: 选中——复制——建立文本文档——粘贴到文本文档中——保存文本文档。 保存图片的方法:在图片上单击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图片另存为”——选择保存位置和文件名即可。 下载文件的方法:找到提供下载的超连接,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快捷菜单中的“目标另存为”,或者使用其它专用下载软件下载。 【知识巩固】 1、局域网和广域网是以()来划分的。 A. 信息交换方式 B. 网络中计算机的覆盖范围 C. 网络的使用者 D. 网络所使用的协议 2、一般来说,按网络的区域性分类,学校的校园网属于()。 A 广域网 B 局域网 C 城域网 D 公用网 3、以下()网络属于局域网(LAN)。 A.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 B.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 C.因特网(Internet) D.学校校园网 4、因特网是属于()。 A、局域网 B、广域网 C、城域网 D、校园网 5、因特网又称全球互联网,它的英文名称是()。 A、Internet B 、 E-mail C、www D、TCP/IP 6、因特网又称(),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 A、中国科技网 B、国际互联网 C、城域网 D、局域网 7、广域网简称() A、WAN B、Internet C、WWW D、LAN 8、我国是()年正式接入因特网的。 A、1994年 B、1997年 C、2000年 D、2003年 9、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 A. 运算精度高 B. 资源共享 C. 运算速度快 D. 内存容量大 10、通信技术在信息技术中的作用是()。 A. 实现信息的加工 B. 用于承载信息 C. 实现信息的传输 D. 用于信息的编码 11、以下有关计算机网络应用目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TCP/IP Internet E-mail Telnet LAN FTP Usenet WWW WAN BBS 局域网 远程登陆电子公告版通讯协议广域网 全球信息网文件传输电子邮件因特网 网络新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