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状,哲学]浅谈中国技术哲学的历史、现状和趋势

[中国,现状,哲学]浅谈中国技术哲学的历史、现状和趋势
[中国,现状,哲学]浅谈中国技术哲学的历史、现状和趋势

浅谈中国技术哲学的历史、现状和趋势

一、作为一种哲学纲领的技术哲学

尽管作为部门哲学的技术哲学发展越来越突出了技术的独立地位,也突出了技术哲学的学科特点,但只要技术哲学作为一种新的哲学传统、哲学视角、哲学眼光尚未获得强调,便很难从其所属学科中获得伸展。吴国盛指出,技术哲学只有成为一种哲学纲领,才能显示出技术哲学的真正问世,因为它作为哲学纲领的旨趣在于哲学中的实践取向压倒理论取向,在于意识到技术在形上意义上高于科学(而不是科学的应用),在于意识到技术比科学有更漫长的历史和更深刻的人性根源。这里之所以强调作为哲学纲领的技术哲学,是因为作为部门哲学的技术哲学至少存在两种困境:一是中国自然辩证法长期以来主要强调数学与自然科学的理论或方法论取向,它尽管在科学技术研究)意义上强调技术的本质及其与社会的特定关系,但它根本不可能赋予技术哲学以独特意义;二是在自然辩证法框架下,技术往往被认为是应用科学或科学应用,因而向来没有进入哲学思考的核心。

(一)现象学技术哲学

与技术的经济哲学和社会哲学一样,技术的伦理哲学主要限于技术的社会影响。只不过前者更加关注技术的正面影响,后者更加强调技术的负面影响。其不同在于,技术的伦理哲学通过对技术的负面影响关注,更加强化了技术的意义认知。对技术的意义认知,中国技术哲学界逐步转向一种现象学视角。关于这种视角,国内一种比较有影响的说法是现象学技术哲学,它是指现象学面向技术经验的哲学思考方向。这一领域从1990年代开始孕育,进入21世纪之后,特别是从2007年开始开展的每年一届的全国现象学科技哲学研讨会,渐渐取得一定地位。

(二)分析的技术哲学

分析哲学与现象学,被公认为是20世纪以来西方最有影响的两大哲学流派。目前国内科技哲学界一般倾向于认为,现象学支持技术哲学,分析哲学支持科学哲学。但21世纪初期以来,随着中国技术哲学作为部门哲学的繁荣和发展,有些科学哲学学者也开始介入技术哲学,力图以分析哲学为基础建构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似乎打破了这种哲学边界,并激发一场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之争,凸显出分析的技术哲学作为哲学纲领的端倪。这场争论的焦点在于,技术哲学的核心问题或根本问题究竟为何。张华夏、张志林提出技术哲学的核心问题,当然也是技术认识论和技术推理逻辑问题,呼吁技术哲学要转向技术知识论和技术逻辑的研究。

(三)解释学技术哲学

毫无疑问,无论作为部门哲学的技术哲学还是作为哲学纲领的技术哲学,它们都力图超越技术作为科学应用或应用科学的附属或附庸地位。从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之争来看,与国外技术哲学一样,中国技术哲学始终把技术的本质作为核心问题加以追问。在这里不管是常识性工具论的技术定义(如知识、钾能、经验等),还是实体论的技术定义(如展现座驾劳动价值等),都不过是技术本质主义。对于这种技术本质主义,有学者指出以本质性定义或普遍性概念寻找技术的所有情况中的共同要素,不仅不能产生任何哲学结果,而且还使人们将具体的技术情形看作无用的东西,因此必须要借助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概念来界定描述技术,

如美国技术哲学家芬伯格的初级工具化(各种技术本质主义在这里对技术的本质给予规定)和次级工具化(各种技术与非技术因素此时得以聚集)就是这样说明技术的叫。这种去本质主义的技术界定方法,无疑使技术具有了可解释的弹性,并借此将技术开放给了解释学的哲学传统。

二、思想来源、传统文化与时代特色

通过以上考察可见,中国技术哲学正在从部门哲学向哲学纲领构建发展。但这仅仅是对中国技术哲学学科发展进程的一种线索梳理,而绝不意味着两者的完全分离。实际上,技术哲学作为哲学纲领的出现源自部门哲学发展,部门哲学孕育了哲学纲领,同时部门哲学讨论的问题又可以包含在哲学纲领的相关维度中加以研究和探索。同时必须要看到,中国作为部门哲学的技术哲学发展是体制性的,已有相当发展也有较广的扩散,而作为哲学纲领的技术哲学才作为一种国际引进刚刚兴起。如果说前者具有较大分散性的话,那么后者则需要深入。无论如何,通过这两条线索来梳理中国技术哲学思想状况仍然有挂一漏万之嫌,以下将进一步通过思想来源考察、传统文化关联和时代特色呈现等方面尽量给予弥补,也希望从中把握中国技术哲学的某些发展趋势。

(一)思想来源考察

中国技术哲学发展至少有两个思想来源,即意识形态要求和全球对话或学说交流。中国作为部门哲学的技术哲学,特别是技术的经济哲学和社会哲学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要求,确切地说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尽管现在在名称上越来越为科学技术哲学或科技哲学替代,但在学科体制特别是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仍然包含着自然辩证法的意识形态影响)。在这种学科体制之下,由于科学哲学优先获得发展,因此中国技术哲学受到科学哲学浸润较深。在较长时期内,人们往往以sTs包容技术哲学,甚至把技术作为应用科学或科学应用来排斥技术哲学的独立性。

(二)传统文化关联

现代技术既然不是从中华民族本身孕育而来,那在西方现代性意义上考虑古代中国哲学,便常常在技术哲学中将古代中国哲学排斥在外,甚至将它列入反技术范畴。但技术哲学在其实践取向上包含了批判性、规范性、描述性、解释性和建设性主题,特别是在批判性、规范性的主题意义上,综合考虑知识、工具、生态和文化等技术因素,当代技术哲学越来越在在历史向度上,不仅以立足现在的批判关注未来,而且也因未来的定位解释传统或历史;在空间向度上,不仅眼观作为现代性发源地的西方世界,而且也以后现代放望包括中国在内的非西方世界。海德格尔赋予技术以哲学的中心地位,经过对现代技术的座驾批判之后,在寻求拯救之路时,回溯到古希腊思想,也从古代中国(特别是老庄道家思想)那里借得了见识。

(三)当代特色呈现

中国技术哲学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传统文化关联方面,已经触及到所谓中国特色一类的学术诉求。这种诉求在中国技术哲学的30多年发展中前后有两种不同表述:一是前20年,鉴于中国技术哲学作为部门哲学的诞生和发展,在经验上要求密切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在理论上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劳动理论,把技术作为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特殊

环节来彰显区别于科学哲学的技术哲学独立性眯,在意识形态上表明了技术辩证法的历史语境;二是近10多年来,随着全球对话的日益加深,鉴于在国际技术哲学领域的学术地位考虑,开始强调技术哲学的中国语境,突出立足本土化、走向国际化、促进建制化的中国技术哲学进路,从而指向了中国技术哲学的国际地位获取。前者是部门性的学科要求,后者是哲学纲领性的特色要求。

中国古代的哲学观(91分)

中国古代的哲学观(下)试卷 91分 [考试时限]:60分钟 [及格分数]:60分 [考试说明]: 1、玄览是从最超验的层次对事物的一种整体性的观照和透察。 正确 错误 2、“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的话。 正确 错误 3、“了”是对对象本性或内蕴的一种直觉的、明澈的观照和透察。 正确 错误 4、悟性本质上具有自我意识性质,是一种自我意识性,与自我相关联。

正确 错误 5、悟性直接基于一种认知的本体性,即以认知本体为根基。 正确 错误 6、悟性的整体性源于对象的整体性,是对象的整体性要求的。 正确 错误 7、所谓直接性是指摈除表象、语言、文字等一切间接性,直指对象的本体、本性。 正确 错误 8、打破日常和常规思维定势,采用反的、负的或逆的说明方法,达到和实现对对象整体之直接的乃至瞬时的领悟。 正确 错误 9、哲学是对普遍而基本的问题的研究,这些问题多与实在、存在、知识、价值、理性、心灵、语言

等有关。 正确 错误 10、哲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批判的方式通常是结构化的方法,并且以理性论证为基础。 正确 错误 11、哲学观是指人们对于哲学系统的观点和看法。 正确 错误 12、中国古代哲学的合法性问题一直是人们争议的一个话题。 正确 错误 13、“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出自《尚书·洪范》。 正确 错误 14、“恭作肃,从作乂,明作哲,聪作谋,睿作圣”出自《孙子兵法》。

正确 错误 15、“思”是心之所虑。 正确 错误 16、“二曰言”,是讲容貌,容仪、态度、举止。 正确 错误 17、“三曰视”,是讲视觉,观看、观察。 正确 错误 18、“五曰思”,是讲广义上的“思”,思考、思索、思虑、领悟。 正确 错误 19、“恭”是从“貌”而来,“恭作肃”是说采取恭敬的态度就能够令人肃然起敬。

中国古代哲学家哲学流派简介哲学家(a)

中国古代哲学家、哲学流派简介(3)哲学家(a) 根据《中国哲学简史》、《中西哲学小史》的介绍,结合查阅的资料,遴选了31位对中国哲学发展有着不同程度影响的中国古代哲学家,梳理、编录了他们的思想和观点,仅供参考。 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开创了儒家学派。他编纂了《春秋》,修订了“五经”,创办私学,打破传统贵族教育。在道德哲学方面以“仁”为核心自成系统--孔子之道即是“仁”。孔子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各个时代很不相同。他死后,逐渐被认为是“至圣先师”,高于其他一切教师;到了公元前2世纪,地位更加提高,认为他是接受天命,继周而王,被称为文宣皇帝、文宣王;公元前1世纪,孔子被认为是活着的“神”,这也是孔子光荣的顶点,在汉朝中叶,儒家的确可以称做宗教。之后,孔子的地位回归到理性上来,不再被认为是“神”,但他依旧是“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总的来说孔子如同苏格拉底在西方历史中的地位。根据他与弟子言行编辑的《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是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一)正名说:为了有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孔子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是“必也正名乎”!治理国家的原则就是首先要正

好“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种社会关系的名。比如“君”的本质即所谓的“君道”,这是理想的“君”必备的。“君”若按君道而行,他才于“实”、于“名”,都是真正的“君”。也就是“实”与“名”为它规定的含义相符合。否则纵然使别人称他为君,他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君”。每个名都有一定的含义,都有其对应的责任和义务,也都指向事物的本质“实”。(二)仁、义之说: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比如,父行父道爱其子。真正爱人的人是能够履行社会义务的人。“仁”就是人的一切德性的总和,“仁人”就是“全德之人”的意思。所以统治者要“爱人”,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义”,宜也,即当做就做,不该做就不做。且所做的这些事从道德上来说都是正确的。如果出于非道德的原由,虽然做了应该做的事,这种行为也不是义的行为,而属于利的行为。义与利是相对立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利之辩”在道德学说中是极其重要的。(三)忠、恕之道:“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那么实行仁的方法,即“仁之方”是什么呢?在于“推己及人”!推己及人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中庸》所举的例证,“己所欲,亦施于人”,孔子称之为“忠”,强调的是忠恕之道肯定方面;另一是《大学》所举例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称之为“恕”,强调的是忠恕之道的否定方面。这正反两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也就是

中国古代哲学基础整理简约版

中国古代哲学基础 第一章绪论 1、西方哲学:爱智之学、反思之学 2、马克思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3、中国古代哲学 (1)概念 是中国本土理论思维历史的展示; 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 中华文化的灵魂。; (2)包含内容: 时间上:上古以来到近代(1840年鸦片战争前); 领域上:儒、释、道为核心; (3)发生学角度 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佛教思想传入于南北朝而确立于唐 (4)比较学角度 是中国传统文化构成的支撑、核心 第一节中国古代哲学的历史发展阶段 一、夏商周时期的哲学 夏:BC2070-BC1600 商:BC1600-BC1046 西周:BC1046-BC771 (一)年代 夏代始年约为公元前2070年; 夏商分界约为公元前1600年; 盘庚迁殷约为公元前1300年; 商周分界为公元前1046年。 (二)原始宗教与神话 1、原始宗教——神灵崇拜、英雄崇拜、祖先崇拜、上帝崇拜。 2、神话传说——盘古开天劈地、女娲造人、三皇五帝 (三)商周之际的思想——《易经》和《洪范》 夏商周之际,崇尚鬼神。 商代发展为一种和巫术紧密结合的宗教观念 西周的敬德思想——“明德慎刑”、“敬天保民” 1、《易经》——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1)原称《周易》 周:东汉郑玄“周普无从不备”(说法之一) 易:古代卜筮书籍的通称;日月为易;蜥蜴(变色龙) A.作者 *传说 上古:伏羲氏演八卦 中古:周文王演成六十四卦、卦辞、爻辞 下古:孔子作《十翼》 *应为卜者所做 B.相关内容 *朱熹“八卦取象歌” 乾三连,坤三断,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中国思想与历史哲学

摘要:表达的历史(重写的历史)和表达历史的观点和方法都是对历史的反思,在这个意义上西方的历史总是"今天的历史",它的最高反思形式是现代的分析历史哲学,即现实的批判的历史思想;中国历史是历史自身的同一性超越,它历史地形式化为中国文化,因此它是"历史的今天",它的最高本质就是作为中国哲学的中国思想。对历史的自觉的思想是历史在人的思想中实现的历史的本质,分析的历史哲学由于最终实现了历史与史观的分析的统一,因而达到了与中国思想在历史问题上互补的境界。历史是一门既不同于自然科学也不同于社会科学的学科,它既是它的自身,又是自身的对象,它虽然与哲学似乎完全不同,但它所具有的反思性质即它自身的超越却与哲学无异。正是这种超越性使它具有超文化性,从而为不同的历史文化之间的比较提供一个共同的研究平台,历史的自身、历史的重写、历史研究、对重写历史与研究历史的观点和方法的反思即是性质上的同一,又是形式的同构,它暗示了不同的历史文化之间存在的共同基础,历史在认识论的意义上所达到的深度可以把中西哲学带到了一种互补的境界。一、历史与哲学历史总是多重意义的:时间意义上的过去的历史,成为了现在的历史事实--这首先是保存在人们的记忆中的历史,然后是指包括文化遗迹和史料中的历史,再就是由历史学家重写的历史,这就是一般意义的被表达的历史,最后是有关历史理论包括关于历史研究,史学观点和方法、关于历史的哲学思想等等,但这一切最终也是都是历史即人类自身的历史。时间意义上的过去的历史是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过去的存在比现在的存在更令人困惑,在哲学上更加困难,比如海德格尔(1889-1976)对存在与时间的描述就给读者一种梦境中的挣扎般的印象,但是,虽然时间意义的存在问题如此困难,但至少现在的存在在理性的思想中却是确实的,笛卡儿(1596-1650)说:"我思故我在。"现在的存在因理性的思想而被自觉,或者说在理性的思想中因自觉而被证实,这句话是人类理性的自我意识最终从朦胧时代挣脱的句号,也是人类自身存在的理性自觉自身开始的问号,它宣告了人类从历史的觉醒进入到了思想自觉的时代。对于历史来说,这意味着历史的真正意义不能离开历史的时间性本质,但是过去总是以被表达的重写方式成为有意义的历史,因此历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相信有两种历史,基于时间的过去的历史即历史的存在和基于表达的历史即被历史学家重写的历史或称之为现在中的历史,他们留下了过去的存在问题去折磨哲学家们,但是他们并不能逃脱历史哲学,因为基于时间的历史最终包括了现在,人们无法区别存在在历史时间之中的现在与在现在之中的历史存在,它的最高形式就是历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在现实思想中的历史反思,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就是历史的反思或反思的历史,这种历史存在的超越同时性是历史和历史哲学所透露的世界最重要的秘密之一。人类的历史从不自觉的自身开始经过历史表达的自觉而趋向自觉的历史哲学,这正是人类自觉的一个组成部份,历史的特殊性正在这里,它即是历史的自身,同时又是历史的表达与反思,一方面,作为历史与历史的反思,它们在时间上具有同时性意义,即历史与历史反思的同一;另一方面,作为被表达的历史与对被表达的历史的反思,它们总是以相同的表达的方式实现的,即具有形式的同构性,历史的自身是这样,历史的反思也是这样,因此历史和历史的反思在同一中进行,在同构中重演,人们总是反复地重新理解、思考历史。或许有无数的具体的历史,有千百万历史学中的历史,但无论是时间意义的过去的历史还是表达或被表达的历史的过去,它们具有终级的一致性,否则就没有历史。--这也是一种历史观,也是一种哲学,即历史哲学。[!--empirenews.page--]历史哲学主要是关于对历史的本质的认识和对历史学的反思,它同样基于两个层次水平,第一是把历史看作一个整体或作为部份的整体而研究它的原因趋势,简单地说;历史为什么?它是历史哲学中的历史本体论,与以往的用某种观念来解释历史的哲学思想不同,现代历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企图从历史的自身寻找答案而形成某种历史理论,即思辩的历史哲学。第二是把对历史的研究、重写、解释的本身的观点和方法看作为历史的自身,甚至看成是历史唯一有决定意义的部份,它实际上企图回答这样的问题:历史是什么?这时它就成为了历史哲学中的历史认识论,即分析的或批判的历史哲学。历史哲学不等同于

中国古代哲学

中国古代哲学 一、填空题 1、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竹林七贤:阮籍、嵇康、阮咸、山涛、向秀、刘伶、王戎 3、三玄:《周易》《老子》《庄子》 4、经典著作里的语句: (1)人,而不仁,如礼何? (2)至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君子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6)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7)凡已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 (8)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9)爱有差等: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10)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1)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2)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4)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16)体“道”的功夫与境界: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17)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18)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19)孟子人格修养论: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2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1)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2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23)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 二、阅读材料(3 0’) 1断句标点 2解释文段 3谈自己的理解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 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翻译: 道,分为可以概说的“道”和无法解释的“道”。德,分为可以描述的“德”和无法理解的“德”。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概论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概论 第二讲中国古代先哲的智慧 一、概述 春秋战国时代,是新旧更替的时代,一方面新的萌芽已经产生,另一方面旧的东西依然存在,这就形成了在思想上既有的新的因素,也保留着旧的痕迹。 1、、轻天重民思想的形成与朴素唯物主义的发展 1、天道与人事 因为周天子虽然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名号,但实际上已失去了本来的权威。天上的上帝,是人间帝王的反映,地上周天子的衰微,也就造成了人们对天的怀疑,人间一切休咎祸福均自天降的传统观念受到了挑战。周内史叔兴和郑国申繻说:“吉凶由人”、“妖由人兴”。郑子产讲:“天道远,人事迩,非所及也。” 天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在上次讲过,讲义上也有,大家参考一下即可。 随着对宗教性的天神信仰的动摇,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也有所发展。“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现实,使人们得出“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的结论。 出现了老子和孔子。

二、老子和《道德经》 (一)、老子其人、其书 生卒年不可考,籍贯有楚国岩县(河南鹿邑)厉乡曲仁里人、陈国相人、宋国相人三说。书《道德经》,帛书是《德道经》。 西汉时,黄老之学曾是统治思想,东汉时为老子建庙祭祀,三国南北朝时被奉为道教始祖,唐朝时被奉为太上玄元皇帝,宋真宗、元朝时道教盛行,明嘉靖皇帝信奉道教。 哲学思想 道,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是至上权威,先天地而生。道生一,一是至等无偶,一生二,二是阴阳二气,二生三,三是均适状态。三生万物,各种各样的东西产生出来。 这是朴素辩证法,揭示了客观事物的对立和统一,也包含着客观事物的相互转化,物极必反,调和矛盾,以不变应万变。老子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 政治主张 主张无为而治,宣扬使民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其他方面 兵法、阴谋 《史记》: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 晚年目睹周之衰,遂“去周隐居”。 到了函谷关的时候,因关令尹喜之请求而写下五千言《道德经》。 (二)老子以“道”为核心的本体论 (1)道的本原性与化生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2)道的实在性与超感官性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恍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3)道的运动规律性 “反者道之动”之“反”: 事物向相反的方向发生转化; 事物的运动总是要回复到本初的状态。 (三)老子“自然无为”的方法论 “无为”是《道德经》的一个基本概念。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自然”。 “无为”的方法论意义: (1)在行动之初形成一种冷静的态度,“损之又损”,去掉那些干扰的因素。 (2)在行事过程中更注意认识客观规律,以“百姓心为心”,公正地为民办事。 (3)保持大海的胸怀和谦卑品质,像圣人那样,“以其病病”,不断走向完善境界。

中国古代哲学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哲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5、【白马非马】中国先秦名家公孙龙的命题。它是揭示个别与一般辩证关系的命题,触及到了概念的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的思想。另外,这一命题也触及到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问题,强调了概念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 6、【太极】太即大,极指极至。语出《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由太极产生阴阳,由阴阳生出四象,由四象生出八卦。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用太极翻译西文“以太”,仍视为宇宙的本原:“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此世界进化之第一时期也。”表达了物质进化论观点。

中国哲学史试题答案

我整理的中国哲学史试题答案(绝对有用)(心血之做) 一、名词解释 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5、【白马非马】中国先秦名家公孙龙的命题。它是揭示个别与一般辩证关系的命题,触及到了概念的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的思想。另外,这一命题也触及到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问题,强调了概念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 6、【太极】太即大,极指极至。语出《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由太极产生阴阳,由阴阳生出四象,由四象生出八卦。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用太极翻译西文“以太”,仍视为宇宙的本原:“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此世界进化之第一时期也。”表达了物质进化论观点。 7、【天人感应】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战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西汉董仲舒加以系统化、哲理化。后导致谶纬神学的出现,故受到王充的批判。 8、【知行合一】明王守仁的重要哲学思想王守仁吸收前人思想,针对程朱“知先行后”导致的

对中国古代哲学的认识

中国古代哲学 ------群英荟萃 史学家赵翼诗云:“国家不幸词人幸,赋到沧桑句便工。”钱穆先生曾改引此句,作“国家不幸哲人幸”,认为此句用来形容中国古代哲人的处境是最恰当不过的了。观中国学术发展史,汉唐盛世,人文学术的主要成就都在文学方面,而衰乱之世,哲学的成就会更加突出。无论是“古史剧变之会”的先秦,还是“适逢二千年未有之变局”的近世,都大抵如此。 在“古史剧变之会”的先秦,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纷纷出现,以群英荟萃之势莅临世间。为处于乱世之中的人们带来了希望,也为那段风雨飘摇的历史增添了一抹亮色。 道,自我追求的至高境界。老子提出了“无为”。但是庄子将老子的“无”发展到极至,也将老子的“无为”发展到极至。这个极至就是“至人”与“逍遥”。庄子著《逍遥游》。所谓“逍遥”,指一种个人精神绝对自由的境界。他认为,真正的逍遥是无待,是任其自然。所谓无待,就是无条件限制,无条件约束。他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应帝王》至人无我、无为、无名,与天道一体,达到了超越生死、物我两忘、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认为,只有到达这一境界,才是绝对的无待、无累,才是绝对的自由。至人是庄子的理想人格,逍遥游是庄子哲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二者都是对老子无为思想的极端发展。 儒,积极入世的治世之学。从其思想来看,儒家哲学一直是主动、积极地为统治者指出为国之道。首先是劝诫君王自己要“仁”,要“德”,进而在国家事务管理上劝导君主实行仁政、德政。“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倡导修己安人。这些主张在《论语》中是以孔子的口直接讲出来的,即使在统治者面前也不拐弯抹角。他恨不得自己就位于高位,快速直接地付诸行动,而不用再“累累如丧家之犬”地游走于各国之间,担忧着遭受迫害的同时又放不下理想,在君王面前费尽口舌。此外,孟子主张“仁政”,注重民本与教化的思想,荀子“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的礼乐思想,也无一不体现了治国安邦的政治目的。所以说,儒家的思想主要表达了一种协调社会关系以使之和谐的政治主张,其目的乃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统治,维护社会秩序的安稳,是积极的、入世的。 墨,中国古文完整版的辨证唯物主义及辨证唯物论。中华文化的特质是一种人伦文化,热爱自然科学、关心物质运动的人被划入“劳力者”阶层,这种近乎本能地看轻自然科学的意识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弊端。所以,中国历史上,自然科学家很少有崇高的地位。墨子懂得太多的自然的道理,有那么多发明创造,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奇迹。无论是循规蹈矩的儒生,还是浪漫超然的道者,都不过是求得一己的安宁和自我形象的完善,惟墨子能够真正摆脱各种社会势力的纠缠和引诱,从力学、光学、几何学、逻辑学等广泛的知识领域去把握生命本来的含义,认知世界的真相,从而形成寻求真知、注重实践、自励自强的可贵的品格。

中国古代哲学术语

中国哲学术语 【天】殷周人指最高的人格神,宇宙的主宰。春秋之际社会动荡,天命观发生动摇。孔子既承认主宰之天,以文之灭兴决定于天,又指自然之天。墨子非命,却提出“天志”以赏善罚恶。老庄以道生天地,否定了天的至上性,认为天即道之自然。荀子以天为自然,认为“天行有常”,主张“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反对“错人而思天”。西汉董仲舒讲天人感应,又以天为最高的神灵,万物的主宰。东汉王充则认为天是自然的物质实体。唐刘禹锡提出天人不相预,反对天命论。北宋张载认为天即太虚之气。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否定了天的人格意义,代之以绝对精神。王守仁则以心规定天,“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反映了对天的认识的分歧和思维的进步。 【德】道德,品德。指人的品质或行为对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善恶价值。西周统治者提出“德以配天”。春秋以后,德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品性。儒家以德为人的本性,恭宽信敏惠,仁者爱人,主张“为政以德”,提倡德治。道家也以道为本,德为道之用,但认为大道自然无为,朴素无德,主张绝圣弃智,至德即是无德。 【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相传为西周初年周公旦提出的政治伦理思想。意为统治者应崇尚道德,以保其民人固其天命。一方面为革商之命作辩护,另一方面又作为统治的手段。 【阴阳】本义为日照的向背。向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后来用以指气和事物所包含的对立因素。 【气】本义为云烟、云气。后用以指无形状的充塞于整个宇宙的弥漫性物质,是构成物质存在的基本元素。 【天人之辩】中国哲学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关系的争辩,涉及客观必然性与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八卦】《易经》的八种基本图形。由“—”“――”两爻相迭变化,每卦三爻组成。它们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易经》六十四卦均由八经卦两两相迭组合变化而成,并从八卦的基本性质及其组合变化来占筮、判定吉凶臧否。《易传》以伏羲作八卦,认为八卦主要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八种自然事物,并由这八种基本事物交感变化而产生出万事万物。 【五行】指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中国古代思想家把自然观和人的活动归结为五种物质因素,含朴素唯物主义因素。战国秦汉间出现五行相生相克学说。五行相克是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五行相生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性】一般指人性,亦有天性、物性的意蕴。 【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简史

中国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一个高度复杂的哲学思想的体系,而不只是简单的那些三纲五常、 君君臣臣、天朝大国;不是什么礼教吃人、科举八股、修身治国;不只是什么女子裹脚、男 人三妻六妾、愚忠愚孝等。更加不是读书要读儒家经典,要看文言文;行为要符合论语,做 事要符合道德经的无为要求。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中包含政治文化、历史哲学、思想体系、思维方法、社 会关系、国家管理、自然研究、个人修养、道德礼仪等等内容。这些内容不但有逻辑论证方法,也有思维体系支持。正是这么一个完善、复杂的思想文化体系,才有能力支撑中国几千 年持续不断的历史,才有我们今天的十三亿中国人。 我们数数从经典中产生的,现在经常用的成语就能理解这种文化的力量在哪里,它是直接影 响我们的思维、思想和行为的。如:见义勇为、巧言令色、温故知新、尽善尽美、华而不实、后生可畏、成人之美、过犹不及、怨天尤人、当仁不让、敬而远之、既往不咎;安居乐业、 宠辱若惊、大器晚成、得寸进尺、功成身退、根深固柢、福祸相依、自知之明、老死不相往来、不得已而为之。自强不息、否极泰来、厚德载物、物极必反、九五至尊、防微杜渐等等。

没有这些成语和内含的思想、道德、文化、思想,我们可能无法写作、无法传承历史、无法 形容中国人、更加无法形成我们的思维方式,这就是传统文化对我们今天的影响力之一。 我们平时所讲所谓传统文化、国学,都只是整个文化体系中的小部分,甚至很多只是传统风 俗习惯而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内容。 中国哲学思想,起源于阴阳家的阴阳学说,这是对自然观察的直接结果。白天过了就是夜晚,夜晚过了就是白天,太阳和月亮循环不断,永不停止。男人和女人相互支持相互融合,结合 一起繁衍后代,有男总有女,从不会只有一种人出现。这就是古人最初观察到的世界的最简 单的样子。阴阳结合交汇,阴极则阳,盛极而衰。这就是古人认为的世界运行规律,也是人 类对世界最简单的认知。通过这个方法论和逻辑关系,古人可以解释很多东西,从生到死, 是一个盛极而衰的循环;从吃饱到饿、从高到低、从风暴到结束、从强大到衰弱,从白天到 黑夜、从炎热到寒冷、从高处到地处、从小树苗到参天大树、从雨点到大河等等现象都能简 单解释。在简单的社会和认知水平中,这种简单的哲学思想就能解决大部分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发现的物质越来越丰富,社会结构也更加复杂,村落、部落都开始出现。定居的农耕文明开始发展,小型城市、战争等复杂的世界逐步展现。复杂的世界需要更 加复杂的理论和哲学思想去解释世界,去分析世界,去制定人类社会的规则。 当大禹治水成功后,人们回顾整个过程就会发现,大自然是有规律的,只要像那样洪水疏而 不堵、只要了解了大自然的规律、掌握了它的规律、懂得利用它的规律,就能很好的解决问题。这时的人们认识到,洪水出现是无法改变的自然力量,但渺小的人类是可以利用大自然 自身的特性解决大自然造成的问题,治水成功就是最好的例子。 古人认为这就是世界的本质、本源,只要掌握这种本源的规律,就懂于掌握的自然的力量, 就能让人类生活的更好、更加和谐。而且,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发现一直使用的物质和力量,都是来自于金木水火土这几种东西。或许,自然的力量只要用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就能 解释。于是,智者就能总结出理解世界、分析世界的五行论。 这种比阴阳理论更加先进、能解释更多现象的逻辑方法,开始发展成为哲学思想体系,成为 指导人们理解世界、利用世界、研究世界、建立社会秩序和政治关系的法则和原理。包括后 来发展出来的五行相生相克的学说,都是源自于大禹治水的过程和方法的启发。这是古人在 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智慧和方法,是我们整个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基础。发出包括历史哲学、社会关系、利益道德等哲学思想。一直到今天,我们还会很自然的通过这种方法和逻辑规律 去思考问题,去看世界、理解世界。 现代人的生活中,也充满各种五行相生相克的思维,比如结婚要看八字、办喜事要挑选日子;不自觉的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克星;朋友圈最流行的食物相克、吃了米饭不能吃面条;中 医理论,什么热气上火、补脾肾、肝火旺;家居摆设要讲风水,灶台不能靠着厕所; 人类的大脑发育到一定的程度,在环境的刺激下,都会思考世界的本质,世界的规律,世界 的构成。只有理解了世界和自然,才能更好的利用自然,才能掌握世界,掌握自然的力量。 才能更好的生存和繁衍,才能不被神秘的自然理论伤害。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通过对世界的观察,对自然、对人的观察,结合阴阳和五行学说,发展 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思想,中原开始进入百家争鸣的时代。阴阳家、法家、道家、儒家、 名家、墨家等悉数登场。各自用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看世界的方法,用不同的逻辑理论方法,论证这个世界的一切,人、事、物、家庭、社会、国家和自然。 阴阳家认为,世界就是由阴阳驱动的,通过阴阳而孕育出五行元素。世界的真理就是阴阳组合,一切都离不开阴阳互动,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点

哲学史上的基本命题 一、中国哲学史上的哲学家和哲学命题 1.西周伯阳父: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 注:周人用两种不同性质的阳气和阴气来解释四季的变化和万事生灭。阴阳二气相互协调,配合有序,流转正常,就风调雨顺,否则就要发生灾难;把阴阳看作天地之气,认为发生地震的原因是阴阳二气失去了平衡。属朴素唯物主义。 2.西周史伯:“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益)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注:史伯强调只有相互差别、矛盾、斗争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动力,完全相同反而不利于事物的发展,属于朴素辩证法思想。 3.史墨:“物生有两,……体有左右,各有妃耦(配偶)。” 注:不同的事物互相结合才能产生百物,如果同上加同,不仅不能产生新的事物,而且世界的一切也就变得平淡无味。属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 4.春秋时代齐国的晏婴和齐景公曾讨论了“和”与“同”的问题,晏婴解释说,如果在水中加上水,那么还是水的味道;如果弹琴,弹出相同的音调,不会产生出乐声,还是单一的音调,这就是“同”。如果在水中加上鱼、肉和各种作料,再加以烹调,这样就可以做成一种与水味完全不同的鲜美的汤;音乐也是这样,只有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等声音相成相济,才能成为一曲动听的乐曲,这就是“和”。晏婴所说的“同”就是简单重复;所谓“和”就是对立面的掺和。 注:揭示了矛盾的对立面,相互依存,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包含着一些辩证法的因素。 5.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己;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己。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反者道之动。 注:矛盾的双方相互依存,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对立面的存在和发展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可见上述命题包含了丰富的辨证法思想。 6.《老子》主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又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 注:由于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因此《老子》主张以否定的方法来达到肯定的目的,属于古代唯心主义辩证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