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生物质热解液化装置的研发进展_王黎明

国内外生物质热解液化装置的研发进展_王黎明
国内外生物质热解液化装置的研发进展_王黎明

文章编号:0254-0096(2006)11-1180-05

国内外生物质热解液化装置的研发进展

收稿日期:2005-10-08

基金项目:86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1AA514060);948

项目(2001-28)

王黎明1,2

,王述洋

1

(11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2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大庆163309)

摘 要:生物质热解技术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生物质能技术之一。而对其热解装置的研究又是热解技术研究的核心内容。该文针对国内外生物质热解液化装置的研发现状进行了较全面地介绍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案,对发展我国的生物质液化技术有指导意义。关键词:生物质;热解装置;研发进展中图分类号:TK6 文献标识码:A

0 前 言

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制取生物油是目前世界上生物质能研究开发的前沿技术。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

应的开发研究计划。日本的阳光计划、印度的绿色能源工程、美国能源农场和巴西的酒精能源计划等发展计划。其他诸如丹麦、荷兰、德国、法国、加拿大、芬兰等国,多年来一直在进行各自的研究计划与开发,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物质能源与开发体系,拥有各自的技术优势。本文针对国内外生物质热解液化装置的研发现状进行了较全面地介绍,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1 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简介

生物质热裂解是生物质在完全缺氧的条件下热裂解为液体生物油、可燃气体和固体生物质炭3个组成部分的过程。控制热裂解的条件(反应温度、升温速率)可以得到不同的热裂解产品。

热裂解液化的一般工艺流程包括物料的干燥、

粉碎、热裂解、产物炭和灰的分离、气态生物油的冷却和生物油的收集。

在生物质热裂解的各种工艺中,不同研究者采用了多种不同的试验装置,然而在所有热裂解系统中,反应器都是其主要设备,因为反应器的类型及其加热方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物的最终分布,所以反应器类型的选择和加热方式的选择是各种技术路线的关键环节。综合国外现有的反应器,主要可分为流化床、烧蚀反应器、携带床反应器、

旋转锥、真空移动床。

2 国外生物质热解液化装置的研发

211 流化床(F luid Bed)

这种反应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反应器底部的常规沸腾床内物料燃烧获得的热量加热砂子,加热的砂子随着高温燃烧的气体向上进入反应器与生物质混合并传递热量给生物质。生物质获得热量后发生热裂解反应。这一装置的优点之一是设备小巧。它的另一优点表现在很短的气相停留时间,可以防止热解蒸汽的二次裂解。

随着流化床工艺日渐成熟,一些公司选择了流化床作为进一步的发展,其中:Union Fenosa,在西班

牙有200kg P h 的控制设备[16]

(如图1);Dynamotive,在加拿大有一个基于RTI 设计的50kg P h 的设备[16]

(图2);Wellman,在英国建有一个250kg P h 的设备

[15]

(图

3)。循环流体床和传送床反应器已经发展到商业状

态,美国一些工厂使用它们生产食物调味料和相关的产品,生产量达到1~2t P h 。图4显示了650kg P h 的设备,是由Ensyn 提供给意大利E NEL 的。212 烧蚀反应器(Ablative Pyrolysis Reactor)

烧蚀反应器是快速热解研究最深入的方法之一,它能够热解相对于其他的反应器来说较大颗粒的生物质。关于烧蚀反应器的很多开拓工作是由NREL 和Nancy 的CNRS 完成的,其中NREL 是在涡旋反应器(见图5)里完成的。最近,Aston(阿斯顿)大学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其反应器系统第二种方案见图6。

第27卷 第11期

2006年11月

太 阳 能 学 报

ACTA ENER GIAE SOLARIS SINICA

Vol 127,No 111

Nov.,2006

图1 Union Fenosa,200kg P h 快速热解控制厂Fig 11 200kg P h fast pyrolysis plant at Union

Fenosa

图2 Dynamotive,加拿大,50kg P h 流体床快速热解设备

Fi g 12 Dynamotive,Canada,50kg P h fluid

bed fast pyrolysis

unit

图3 在Wellman 的250kg P h 示范工厂Fig 13 250kg P h pilot plant at Wellman

213 携带床反应器(Entrained Flow Reactor)

美国Georgia 工学院(GI T)开发的携带床反应器(Entrained flow reactor),以丙烷和空气按照化学计量比引入反应管下部的燃烧区,高温燃烧气将生物质快速加热分解。当进料量为15kg P h,反应温度745e 时,可得到58%的液体产物,但需要大量高温燃烧气,且产生大量低热值的不凝气是该装置的缺点,这

一缺点限制了其使用。

图4 Ensyn 提供给在意大利的E NEL 650kg P h 设备Fig 14 650kg P h unit at E NEL,Italy,supplied by Ensyn

图5 NREL,美国,20kg P h 烧蚀快速热解设备

Fi g 15 NREL,USA,20kg P h ablative vortex

fast pyrolysis uni t

图6 英国Aston(阿斯顿)大学的5kg P h 烧蚀反应器

Fig 16 5kg P h ablative reactor at Aston University,UK

214 旋转锥(Rotating Cone Reactor)

旋转锥反应器(在Twente 的大学发明的,由B TG 发展的)是一个最新的研制成果。生物质颗粒与过量的惰性热载体(砂子)一道喂入反应器转锥的底部,当生物质颗粒和热载体构成的混合物沿着炽热的锥壁螺旋向上传送时,生物质与热载体充分混合并快速热解。该反应器的特点是升温速率高、固相滞留期短。整个反应过程不需要载气体,从而减少了随后的生物燃油收集系统地体积和成本,反应器

11期王黎明等:国内外生物质热解液化装置的研发进展1181

结构紧凑而且有很高的固体传输能力。但整套装置

存在着能耗高的问题。图7[15]

显示了200kg P h B TG

设备图片。

图7 B TG,荷兰,200kg P h 旋转锥快速热解设备Fig 17 B TG,Holland,200kg P h rotating cone pilot plant

215 真空移动床(Vacuum Moving Bed)

注册商标为Pyrocycling 的工艺研究是Christian Roy 博士和他的研究小组最初在de Sherbrooke 大学,之后在Laval 大学开展的。1996年,Pyrosystems 工程公司成立,负责这项工艺的放大。Pyrocyling 工艺正在被Pyrovac 国际公司投入商业化运行。2000年在Jonquiere 合资建立规模为315t P h 的示范工厂(如图8所示

[15]

)

图8 315t P h 的Jonquiere 示范工厂Fig 18 315t P h pilot plant at Jonquiere

加拿大Laval 大学开发的多层真空热解磨反应器则是在1kPa 的负压下操作的,反应原料由顶部加

入,床顶层温度为200e ,底层温度400e ,由于热解蒸汽停留时间很短,大大减少了二次裂解,当木屑加入量为30kg P h 时,液体产率为65%。其缺点是需要大功率的真空泵,价格高、能耗大,放大困难。

3 国内生物质热解装置的研发情况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沈阳

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清华大学热

能工程系、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

学动力工程系、华东理工大学能源化工系、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山东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单位在生物热裂解方面都开展了研究工作。沈阳农业大学从1993年起与荷兰合作,并与1995年从荷兰吞特大学生物质能技术集团引进一套生物质喂入率为50kg P h 的旋转锥反应器生物质闪速热解液化中试设备[14]

(详见表1[3]

)。东北林业大学于近年获国家/863计划0、/948项目0资助,完成设计制作了加工干生物质能力分别为50kg P h 、200kg P h 的两代转锥式生物质闪速热解装置。其中200kg P h 的装置已通过了小试阶段。装置如图9、10所示。

4 五种反应器特性评价

通过对几种反应器的研发现状进行分析比较,

总结出了每种反应器的主要特性(如表2[15]

),从表格中能清楚地看出每个反应器较理想的特性和有待改进的特性。

图9 东北林业大学第一代旋转锥快速热解设备Fig 19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 ty,first generation

图10 东北林业大学第二代旋转锥快速热解设备Fi g 110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second generati onrotating

cone fas t pyrolysis unitrotating cone fast pyrolysis unit

1182 太 阳 能 学 报27卷

表1 国内生物质液化技术的研发状况

Table 1 The progress on research and exploitage of

pyrolysis technology of biomass in domestic

反应器类型

主持研发机构

规模或尺寸

文献发表时间

旋转锥沈阳农业大学50kg P h 1997

上海理工大学10k P h 2002东北林业大学200kg P h 2005

热分解器清华大学2001回转窑浙江大学415L P 次2000固定床浙江大学D75mm L200m m 1999热解釜浙江农业大学1997平行反应管河南农业大学1995流化床哈尔滨工业大学内径32mm 高600mm 1997流化床浙江大学5kg P h 流化床沈阳农业大学1kg P h 2000流化床中科院广州能源所5kg P h 2001流化床上海理工大学5kg P h 2001流化床华东理工大学5kg P h 2002流化床浙江大学2002流化床山东理工大学50kg P h 20035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虽然欧美等发达国家在生物质快速裂解的工业

化方面研究较多,但生物质快速热解液化理论研究始

终严重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发展。在生物质热解机理研究方面,目前国内外对其主要组分纤维素的热解模型已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取得许多研究成果。但对其他主要组分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热解模型的研究还十分欠缺,对其过程机理还缺乏深入的认识,现有的各种简化热解动力学模型还远未能全面描述热解过程中各种产物的生成,离指导工程实际应用还有相当的距离。这是由于生物质本身的组成、结构和性质非常复杂,而生物质的快速热解更是一个异常复杂的反应过程,涉及许多的物理与化学过程及其相互影响。因此,建立一个比较完善和合理的物理、数学模型来定性、定量地描述生物质的快速热解过程,将是未来热解液化机理研究的主要目标。生物质热解液化在工艺以及产品、应用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3,7]

1)生物油生产成本偏高,难于推广。

2)多数装备在实验、示范生产阶段,没有实现工业化。

表2 生产生物燃油快速热解反应器特性评价

Table 2 Character remark of flash pyrolysis and liquefaction

reactor

3)生物油是高含氧量碳氢化合物,在物理、化学性质上存在不稳定因素,长时间储存会发生相分离、沉淀等现象,并具有腐蚀性,由于其物理、化学性质

的不稳定性,不能直接用于现有的动力设备,必须经过改性和精制后才可使用。

4)生物油制品的生产、使用还缺乏统一标准。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还需要开展深入的相关研究,包括研制新型大规模热解装置,探索热解工艺特性,优化过程控制因素,提高装置热解效率和生物油质量,降低生物油生产成本,完善生物油成分和物理特性的测定方法,制定统一的规范和标准,扩大生物油应用范围,开发出适合我国使用,并具有较大经

济效益的工业化实用装置。

[参考文献]

[1] 王树荣,骆仲泱,董良杰.几种农林废弃物热解制取

生物油的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4,20(2):246)249.

[1] Wang Shuron g ,Luo Zhongyang,Dong Liangjie.Experimen -tal study on bio -oil production from biomass of some agricu-l tural and forestry resid ues [J].Transaction of the CASE,2004,20(2):246)249.

[2] 何芳,易维明,柏雪源.国外利用生物质热解生产生

物油的装置[J].山东工程学院学报,1999,13(3):61)64.

11期王黎明等:国内外生物质热解液化装置的研发进展

1183

[2]He Fang,Yi Wei ming,Bai Xueyuan.Biomass-based flash

pyrolysis equipments for oils abroad[J].Journal of Shandong

institute of ENG,1999,13(3):61)64.

[3]刘荣厚,张春梅.我国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的现状

[J].可再生能源,2004,115(3):11)14.

[3]Liu Ronghou,Zhang Chun mei.The research status of bio-

mass pyrolysis for liquid product in China[J].Renewable En-

ergy,2004,115(3):11)14.

[4]刘荣厚,鲁楠,曹玉瑞.旋转锥反应器生物质热裂解

工艺过程及实验[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7,28(4)

:307)311.

[4]Liu Ronghou,Lu Nan,Cao Yurui.Technological process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rotating cone reactor for biomass py-

rolysis[J].Journal of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1997,28(4):307)311.

[5]王树荣,骆仲泱.董良杰.生物质闪速热裂解制取生物

油的实验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2,23(1):4)10.

[5]Wang Shuxin,Luo Zhongyang,Dong Liangjie.Flash pyrolys-

is of biomass for bio-oil in a fluidzied bed reactor[J].AC TA Energiae Soiaris Sinica,2002,23(1):4)10.

[6]刘守新,张世润.生物质的快速热解[J].林产化学与

工业,2004,24(3):95)100.

[6]Liu Shouxin,Zhang Shirun.Review on fast pyrolysis of bio-

mass for bio-oil[J].Chemistry and Industry of Forest Prod-

ucts,2004,24(3):95)100.

[7]张洪勋.纤维素类生物质热解技术研究进展[J].北京

联合大学学报,2004,18(1):16)19.

[7]Zhang Hongxun.Research progress i n cellulosic biomass py-

rolysis[J].Journal of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2004,18

(1):16)19.

[8]Liu Ronghou,Niu Wei sheng,Yu Xiaofang.Effects of bio-

mass fast pyrolysis key parameters on yields and distributions of products[J].Transactions of the CSAE,2004,19(5):

204)207.[9]韩鲁佳,闫巧娟,刘向阳.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其

利用现状[J].农业工程学报,2002,18(3):87)91.

[9]Han Lujia,Yan Qiaojuan,Liu Xiangyang.Straw resources

and their utilization in China[J].Transacti on of the CASE,

2002,18(3):87)91.

[10]蒋剑春.生物质能源应用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J].林

产化学与工业,2002,22(2):75)80.

[10]Jiang Jianchun.Prospect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bio-

mass energy utilization[J].Chemistry and Industry of Forest Products,2002,22(2):75)80.

[11]张无敌,宋洪川.21世纪发展生物质能前景广阔[J].

中国能源,2001,(5):35)38.

[11]Zhang Wudi,Song Hongchuan.The bright prospect of bio-

mass development in the21st Cen tury[J].Chinese Energy,

2001,(5):35)38.

[12]李志合,易维明.生物质能源利用及发展[J].山东工

程学院学报,2000,14(9):34)38.

[12]Li Zhihe,Yi Weiming.Bi omass energy u tilization and deve-l

opment[J].Jouranl of Shandong institute of E NG,2000,

14(9):34)38.

[13]廖艳芬,王树荣.生物质热裂解制取液体燃料技术的发

展[J].新能源与工艺,2002,(2):1) 5.

[13]Liao Yanfen,Wang Shurong.The develop ment of Biomass py-

rolysis for liquid fuel[J].Energy Engineering,2002,(2):

1)5.

[14]吴创之,马隆龙.生物质能现代化利用技术[M].化学

工业出版社,2003:197)213.

[14]Wu Chuangzhi,Ma Lon glong.The modern using-techniq ue of

biomass energy[M].Chemical Industry Press,2003:197)

213.

[15]Bridgwater A,Dieboid J,M eier D.Handbook of fas t pyrolys-

is of biomass[M].CPL Scien tific Publishi ng Services Limi t-edLiberty House.

THE PROGRESS ON RESEARCH AND EXPLOITAGE OF PYROLYSIS EQUIPMENTS OF BIOMASS IN DO MESTIC AND ABROAD

Wang Liming1,2,Wang Shuyang1

(1.Northeast Fore stry U ni versity,Harbin150040,China;2.)

Abstract:Biomass-pyrolysis is a course that biomass is pyrolysed into liquid bio-oil,flammable gas and biomass char.Bio-mass-pyrolysis as one of the most potential biomass-energy technologies has been considered.The pyrolysis equipment is the key pyrolysis technology.The research status of biomass-pyrolysis equipments in domestic and abroad was introduced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possible solution were given.

Keywords:biomass;pyrolysis equipments;research and exploitage;progress

联系人E-mail:dljdxy@https://www.360docs.net/doc/e713696883.html,

1184太阳能学报27卷

生物质热解技术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能源研究与信息 第17卷第4期 Energy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Vol. 17 No. 4 2001 文章编号 1008-8857(2001)04-0210-07 生物质热解技术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李伍刚,李瑞阳,郁鸿凌,徐开义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 200093)  摘要生物质热解技术是把低能量密度生物质转化为高能量密度气、液、固产物的 一种新型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其中液体产物具有便于运输、储存等优点,可替代燃料 油用于发电、供暖系统以及可代替矿物油提炼某些重要的化学物质。介绍了国内外对 这一技术的各种研究及其进展,并简要介绍了上海理工大学独立研制开发的生物质闪 速液化实验装置。 关键词生物质热解; 生物油 中图法分类号 TK6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能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从远古时代原始人钻木取火到近代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人类文明的每一跨越和进步都与所用能源种类及其利用方式紧密相连。目前人类赖以生存和进行经济建设的一次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等)。矿物能源的使用隐藏着两个严重问题,其一:根据目前的全球能耗量和矿物能源已探明的储量,煤、石油、天然气、核燃料可使用年限分别为220、40、60和260年[1],从长远来看人类必将面临能源危机。其二:矿物能源对环境有巨大破坏作用,矿物能源燃烧产生大量CO2、SO x、NO x等气体。CO2属温室效应气体,会造成全球变暖及臭氧层破坏。NO x、SO x等有害气体会直接对环境、设备和人体健康构成危害。故此,作为有重要长远意义和战略意义的技术储备,寻求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及其利用技术,已成为全球有识之士的共识,受到各国政府和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 生物质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快速热解技术是生物质利用的重要途径,所谓热解就是利用热能打断大分子量有机物、碳氢化合物的分子键,使之转变为含碳原子数目较少的低分子量物质的过程。生物质热解是生物质在完全缺氧条件下,产生液体(生物油)、气体(可燃气)、固体(焦碳)三种产物的生物质热降解过程。 收稿日期:2001-6-10 基金项目: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李伍刚(1974-),男,上海理工大学热能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生物质热解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展望

生物质热解技术应用及展望 摘要:概述了生物质热解技术的原理及反应过程,介绍了热解工艺类型及热解产物类型,并对对生物质热解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生物质;热解;热解工艺;热解产物 Application and prospects of biomass pyrolysis technology Zhao Shibin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43,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principle of biomass pyrolysis technology and reaction process, pyrolysis types and analysis the products of it, and the rightness of biomass pyrolysi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foreground is prospected. Key words: biomass; pyrolysis; pyrolysis process; pyrolysis products 0 前言 人类世界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当前,人类社会所需要的能源主要来自矿物燃料,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但是这些资源正在逐步日益耗尽,其储量已难以在满足未来的发展需要。因此,开发和找寻新的可替代能源的任务迫在眉睫。生物质能源属于一种可再生能源,而且来源丰富,可以作为满足未来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可高效地利用生物质能源,且其开发转化技术较容易实现,既可利用生物质能的热能效应又可以将简单的热效应充分转化为化学能等高品位的能源,生物质热解技术便为这种转换提供了技术保障。 生物质热解技术是指在无氧或低氧的条件下,将由高分子组成的生物质在高温下加热,通过热化学反应使之裂解为低分子化合物的技术方法。生物质热解的燃料能源转化率可达95.5%,最大限度的将生物质能量转化为能源产品,从而物尽其用,同时,热解也是燃烧和气化必不可少的初始阶段。 1 热解技术原理及反应过程 1.1 生物质热解原理 生物质在热解过程是一系列复杂的化学、物理反应,包括一系列的能量传递和物质传递。生物质通常是木材、竹材、灌木、野草、秸秆等天然有机材料的统称,其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研究表明,3种组份常被假设独立进行热分解,纤维素在52℃时开始热解,随着温度的升高,热解反应速度加快,到350~370℃时,分解为低分子产物;半纤维素结构上带有支链,主要在225~325℃分解,比纤维素更易热分解,其热解机理与纤维素相似;木质素是具有芳香族特性的、非结晶性的、具有三维空间 结构的高聚物,主要在200~325℃分解[]1 。 在生物质热解过程中,热量首先传递到颗粒表面,再由表面传到颗粒内部。热解过程由外至内逐层进行,生物质颗粒被加热的成分迅速裂解成木炭和挥发分。其中,挥发分由可冷凝气体和不可冷凝气体组成,可冷凝气体经过快速冷凝可以得到生物油。一次裂解反应生成生物质炭、一次生物油和不可冷凝气体。在多孔隙生物质颗粒内部的挥发分将进一步裂解,形成不可冷凝气体和热稳定的二次生物油。同时,当挥发 分气体离开生物颗粒时,还将穿越周围的气相组分,在这里进一步裂化分解,称为二次裂解反应[]2 。生物 质热解过程最终形成生物油、不可冷凝气体和生物质。

生物质与煤共热解特性研究

生物质与煤共热解特性研究 摘要:选取一种典型生物质样品(棉秆),并将生物质样品与煤分别以1:9、3:7、5:5的质量比混合。采用热重分析法,在相同升温速率下,对各样品进行热解实验,探讨了生物质与煤热解特性的差异以及它们共热解时生物质对煤热解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生物质与煤的热解特性差异很大:生物质热解温度低,热解速度快,而煤相对热解速度慢,热解温度高;在生物质与煤混合热解时,总体热解特性分阶段呈现生物质和煤的热解特征;随混煤中生物质比例的增加,热解温度降低,热解速度变快。 关键词:热重分析生物质煤热解共热解 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化石能源的使用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生物质能源的利用份额逐年上升[1]。但是,由于生物质分布分散、能量密度低、收集运输和预处理费用高、热值低、水分大、转化利用需要外热源等缺点[2],使得单独利用生物质燃料的设备容量较小、投资费用较高、系统独立性差和效率低。为了使生物质在较短期内实现大规模有效利用,并具有商业竞争力,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和转化技术在现阶段是一种低成本、大规模利用生物质能源的可选方案。 1 生物质能的转化 生物质的利用转化方式主要有直接燃烧、热化学转化和生物转化[3]。热化学转化是指高温下将生物质转化为其它形式能量的转化技术,包括气化(在气体介质氧气、空气或蒸汽参与的情况下对生物质进行部分氧化而转化成气体燃料的过程)、热解(在没有气体介质氧气、空气或蒸汽参与的情况下,单纯利用热使生物质中的有机物质等发生热分解从而脱除挥发性物质,常温下为液态或气态,并形成固态的半焦或焦炭的过程)和直接液化(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作用下从生物质中提取液化石油等);生物转化法是指生物质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下产生沼气、酒精等能源产品。 固体生物质的热解及其进一步转化是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生物质热化学转化过程中,热解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生物质形态各异,组成多为木质素、纤维素等难降解有机物,与矿物燃料不同,因此生物质热解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影响生物质热解的运行参数有终端温度、加热速率、压力和滞留时间等[4]。生物质的组成、结构等对热解也都有影响。研究生物质与煤共同作为燃料所具有的特性可为更广泛的利用生物质能提供参考依据。 2 试验 2.1 试验仪器及性能指标 采用美国Perkin-Elmer公司生产的热重-差热联用仪(TG/DTA),其性能指标如下:

生物质快速热解技术

生物质快速热解技术 摘要:生物质能源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丰富的资源和低污染的特点,它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2l世纪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概述了生物质转化利用的方法,并重点阐述了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法中的快速热解技术,同时综述了国内外快速热解反应器的现状,以度其产物——生物油的收集与特征分析,并提出了我国在快速热解研究方面应采取的有关措施。 生物质是地球上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获得的各种有机物质,它是以化学方式储存太阳能,也是以可再生形式储存在生物圈的碳。主要包括林业生物质、农业废弃物、水生植物、能源作物、城市垃圾、有机废水和人、畜粪便等。 据统计,世界每年生物质产量约l460亿吨,其中农村每年的生物质产量就有300亿吨,而生物质的利用却仅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l4%,发达国家占3%,发展中国家占35%,是继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之后,当今全球第四大能源。但随着化石能源利用中产生诸如“酸雨”、“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化石燃料本身可开采量的逐渐减少,生物质能源凭借其是一种环境友好型能源,及其利用中较低的SO、NO产出和CO净排放量为零等优点,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不言而喻,生物质能源将是未来可持续发展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环境,还是从资源方面考虑,研究生物质能源的转化与利用都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 1生物质转化利用方法 1.1生物法或称为微生物法 生物质(主要是农作物秸秆、粪便、有机废水等)在厌氧条件下发酵制得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糖类、淀粉类原料水解发酵制取酒精。 1.2化学处理法 生物质中的半纤维素在酸l生条件下加热水解获得重要的化工原料糠醛;利用稻壳生产白炭黑等。 1.3热化学转化法 1.3.1热解生物质在隔绝或少量氧气的条件下,热解反应获得气体、固体、液体3类产品。近几十年来国外研究开发了快速热解技术,即生物质瞬间热解制取液体燃料油,其得率高达70%以上,是一种很有开发前景的生物质应用技术。 1.3.2液化分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类,直接液化是生物质在高压设备中,添加适宜的催化剂,反应制得液化油,作为汽车用燃料,或者分离加工成化工用品,这是近年来生物质能利用研究的热点。间接液化是把生物质先气化成气体后,再进一步合成液体产品;或者把生物质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水解,然后再发酵制取酒精。 1.3.3气化生物质在较高的温度(700—900℃)下,与气化剂(如空气、氧气或水蒸气)反应得到小分子可燃气体的过程。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空气作气化剂,产生的气体主要作为燃料使用,可用于锅炉、民用炉灶、发电等场合,也可作为合成甲醇、氨的化工原料。气化技术在国外已实现大规模工业化,主要有气化发电技术,目前我国在此方面已基本完成中试与小规模生产,现正走向大型产业化生产阶段。 1.3.4直接燃烧生物质在充足氧气的环境下直接燃烧,把化学能转变为热能。近年来还出现了生物质固化成型技术,通过机械加压的方法将分散、无定形生物质转化为一定形状和密度的固体燃料,然后再燃烧。 热化学转化法可用图1表示:

生物质热解制取生物油的研究进展

生物质热解制取生物油的研究进展 生物质热解制取生物油的研究进展 摘要:文章介绍了国内外生物质热解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概述了我国生物质热解制取生物油的潜力。文章对生物质热解制取生物油进行了展望,并指出了生物质热解制取生物油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生物质热解生物油 一、引言 维持现代文明社会正常运转的主要能源来自石油、煤和天然气。然而,这些化石燃料的广泛使用造成了严重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为了保护环境,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缓解能源供需的紧张状况,世界各国均在加紧开发包括生物质能在内的各种可再生能源。 我国农林废弃资源丰富,直接燃烧对环境污染大。利用生物质热解技术原理可以将麦秸秆、玉米杆、谷壳等废气生物质转化为生物油。生物油是一种褐色液体,热值约为15MJ/kg,能够用于工业锅炉或窑炉燃烧供热,也可用于涡轮机或透平中燃烧发电。生物油经过品质提升后(如催化加氢、催化裂解和气化-费托合成),可以转化为汽油或柴油。该文主要对生物质热解液化研究进展进行介绍,综述了这类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现状、潜力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二、国内外生物质热解研究现状 20 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世界各国纷纷寻求可替代化石能源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对生物质的研究由此开始,尤其是对生物质热解的研究更是引起广大研究者的重视。上世纪80年代早期,北美首先开展了热解技术的研究工作。此后,世界各国先后建立了多种热解装置和相关工艺路线,力图实现热解技术的产业化。 生物质快速热解技术是生物质利用的重要途径,许多研究者用闪解来增加热解的液体产物和气体产物。任铮伟等[1]在最大进料速率为5kg/h的快速裂解流化床内进行了快速热解生物质制取液体燃料 的研究。反应在常压和420~525℃温度范围内进行,以木屑为原料,

生物质热解液化制备生物油技术研究进展_路冉冉(精)

第44卷第3期 2010年5月生物质化学工程B iomass Che m ical Eng i n eering V o.l 44N o .3 M ay 2010 生物质热解液化制备生物油技术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10-02-03 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200804251020 作者简介:路冉冉(1987-,女,山东聊城人,硕士生,研究方向为微波生物质热解技术*通讯作者:商辉(1974-,女,河北保定人,副研究员,博士,从事生物能源与微波化学研究;E -m ai:l shangh l@j m sn .co m 。 路冉冉1,商辉1*,李军2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2.中国石油规划总院,北京100083 摘要:介绍了国内外生物质热解液化工艺、主要反应器及其应用现状;简述了生物质催化热解、生物质与煤共热解液化、微波生物质热解、热等离子体生物质热解几种新型热解工艺;并对目前生物质热解动力学研究进行了总结;对未来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生物质;热解;液化;生物油 中图分类号:TQ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854(201003-0054-06 Research Progress on Bi o mass Pyr ol ysis Technol ogy f or L i qui d O il Producti on

LU Ran -ran 1,SHANG H u i 1,LI Jun 2 (1.S tate K ey L aboratory of H eavy O il Processing ,China U n i versity of Pe tro leum (Be iji ng,Be iji ng 102249,Ch i na ; 2.Ch i na P etro l eu m Eng i nee ri ng and P l ann i ng Instit ute ,Be iji ng 100083,Chi na Abstrac t :B i om ass li que facti on techno logy,m ai n reactor types for b i om ass pyro lysis and t he ir deve lop m ent status i n do m estic and aboard we re descr i bed .Cata l y ti c py ro l y si s of b i omass ,co -li que facti on o f bio m ass and coa,l m i crowave assi sted pyro l ysis as w ell as ther m a l plas m a b i o m ass pyro l ysis techno l og ies were descri bed ,and t he curren t k i neti cs o f b i om ass pyro lysisw ere su mm ar ized .T he future o f bio m ass li que facti on techno log i es w ere prospected . K ey word s :b i o m ass ;pyrolysis ;lique facti on ;b i o -o il 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当前社会的主要能源是化石能源,属不可再生资源。同时,化石能源的迅速消耗造成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排放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化,严重威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能源发展和环境保护角度来看,寻找一种新型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已迫在眉 睫[1]。生物质能是以化学能形式储存的太阳能,具有分布广泛、可再生和无污染等特点,它的高效转换和清洁利用受到广泛重视。但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得的生物质能量密度低,直接利用有很多缺点,如:燃烧效率低,需要寻求更为有效的方式加以 利用。生物质的利用技术主要包括生物转化技术和热化学转化技术,热化学转化包括直接燃烧、气化和热解液化技术,其中热解液化技术将生物质转化成液体生物油加以利用,是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有效途径之一。该技术所得油品基本上不含硫、氮和金属成分,是一种绿色燃料,生产过程在常压、中温下进行,工艺简单,装置容易小型化,液体产品便于运输和存储。因此,在生物质转化的高新技术中,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受到广泛重视[2-6]。

生物质热解技术

生物质压缩成型技术 1 压缩成型原理 生物质主要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木质素为光合作用形成的天然聚合体,具有复杂的三维结构,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它在植物中的含量一般为15%~30%。木质素不是晶体,没有熔点但有软化点,当温度为70-110℃时开始软化,木质素有一定的黏度;在200-300℃呈熔融状、黏度高,此时施加一定的压力,增强分子间的内聚力,可将它与纤维素紧密粘接并与相邻颗粒互相黏结,使植物体变得致密均匀,体积大幅度减少,密度显著增加,当取消外部压力后,由于非弹性的纤维分子之间相互缠绕,一般不能恢复原来的结构和形状。在冷却以后强度增加,成为成型燃料。压缩时如果对生物质原料进行加热,有利于减少成型时的挤压力。 对于木质素含量较低的原料,在压缩成型过程中,可掺入少量的黏结剂,使成型燃料保持给定形状。当加入黏结剂时,原料颗粒表面会形成吸附层,颗粒之间产生引力,使生物质粒子之间形成连锁的结构。这种成型方法所需的压力较小,可供选择的黏结剂包括黏土、淀粉、糖蜜、植物油和造纸黑液等。 2 压缩成型生产工艺 压缩成型技术按生产工艺分为黏结成型、压缩颗粒燃料和热压缩成型工艺,可制成棒状、块状、颗粒状等各种成型燃料。 生物质—-干燥—-粉碎—-调湿—-成型—-冷却—-成型燃料 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1)干燥 生物质的含水率在20%-40%之间,一般通过滚筒干燥机进行烘干,将原料

的含水率降低至8%-10%。如果原料太干,压缩过程中颗粒表面的炭化和龟裂有可能会引起自燃;而原料水分过高时,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就不能顺利排出,会增加体积,降低机械强度。 (2)粉碎 木屑及稻壳等原料的粒度较小,经筛选后可直接使用。而秸秆类原料则需通过粉碎机进行粉碎处理,通常使用锤片式粉碎机,粉碎的粒度由成型燃料的尺寸和成型工艺所决定。 (3)调湿 加入一定量的水分后,可以使原料表面覆盖薄薄的一层液体,增加黏结力,便于压缩成型。 (4)成型 生物质通过压缩成型,一般不使用添加剂,此时木质素充当了黏合剂。生物质压缩成型的设备一般分为螺旋挤压式、活塞冲压式和换模滚压成型。 螺旋挤压机源于日本,是目前国内比较常见的技术,生产的成型燃料为棒状,直径50-70mm。将已经粉碎的生物质通过螺旋推进器连续不断推向锥形成型筒的前端,挤压成型。因为生产过程是连续进行的,所以成型燃料的质量比较均匀,外表面在挤压过程中发生炭化,容易点燃。但是,由于螺杆处在较高温度和压力下工作,螺杆与物料始终处于摩擦状态,导致压缩区螺纹的磨损非常严重。当螺杆磨损到一定程度,螺杆与出料筒失去尺寸配合,原料就无法完成成型。因此,压缩区螺纹的磨损决定了螺杆的使用寿命,螺杆使用寿命成为生物质压缩成型技术实用化决定性因素。对螺杆磨损,由于受工艺技术的制约,目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平均寿命仅为60-80h。

生物质热解与煤热解气化比较与现状

生物质热解与煤热解气化比较与现状 关键词:生物质煤热解 研究表明[1],生物质与煤的热解特性差异很大;生物质热解温度低,热解速度快,而煤相对热解速度慢,热解温度高。 现今单一煤种的热解在各方面都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而生物热解方面也正在取得巨大的研究成果。煤热解的气体产物以一氧化碳、甲烷和氢气为主,其中固体产物为固体焦和焦油。生物质热解气化产物主要是不饱和烃类气体和大量的氢气,还有不饱和烃类液体例如苯等。但是相比之下,由于大量水分的存在,生物质热解气化失重率比较大,而由于硫的掺杂,煤气化热解的产物中含有大量含硫氮化合物,使之燃烧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为了提高脱硫脱氮的效率和改善煤单独热解产物不饱和度较高的问题,科学各界开始对生物质同煤共热解进行了研究和探索。研究结果[2]表明,生物质可阻止强粘结性煤热解过程中颗粒之间的粘结,得到粒状焦炭;生物质热解生成较多的H2,有利于煤中硫和氮的脱除;同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煤粒度的减小和煤变质程度的降低,热解脱硫和脱氮率增大。 根据研究[2]可知,生物质热解的最大热解峰(低于400摄氏度)和煤的最大热解峰(高于400摄氏度)不重合,而且差值有的在100摄氏度以上。由此可知,生物质与煤共同热解没有明显的协同作用。为了解决不同步热解的问题,科学界提出了两步法煤与生物热解、利用煤的黑度比生物质高的特点以辐射的加热方式进行同步加热、两段管式炉分步控温进行热解等。这些方法的核心都在于利用生物质的富氢产物为煤脱硫脱氮提供天然低廉的氢来源,同时也提高了煤的轻质液相产率,气体中的不饱和烃含量降低,将富裕的生物氢转移到了缺氢的煤焦中。 鉴于生物质与聚合物及生物质与煤的共热解或两步法热解具有很大的优势,加强生物质与聚合物的共热解和生物质与煤的共热解及两步法热解的研究显得很有必要。深入研究生物质与聚合物共热解的协同作用的机理,加强研究生物质与煤共热解中脱硫、脱氮及固体焦具有较强吸附能力的机理,同时,进一步研究改进生物质与煤两步法热解的工艺,为实现生物质中富裕的氢向煤的转移提供可能。 参考文献 [1] 尚琳琳,程世庆,张海清。生物质与煤共热解特性研究 [2] 马光路。生物质与聚合物、煤供热解研究进展

(完整版)花生壳生物质热解特性研究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08级高分子二班 题目:花生壳生物质热解特征研究 指导教师:杨素文博士 评阅教师: 2012年5月

摘要 生物质能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之一,而热解是未来最有前景的生物质利用方式之一。通过对生物质的热解动力学研究,可以获得热解反应动力学参数,对于判断热解反应机理和影响因素以及优化反应条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热分析仪,在氮气气氛下,采用不同升温速率对花生壳热解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热重分析实验了解生物质受热过程中的基本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升温速率的增大,达到最高热解速率时所对应的温度也越高,且升温速率越高热解越快,达到相同热解程度所需的时间越短。通过热重曲线研究花生壳的热解动力学,求出动力学参数。 关键词:生物质, 热解、热重分析,动力学 ABSTRACT Biomass energy is one of most important renewable energies. Paralysis is one of most promising methods of biomass utilization in the future. Study on biomass paralysis kinetics which can obtain paralysis kinetic parameters is of great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ward judging paralysis mechanism and influence factors and optimizing reaction

生物质热解技术

生物质热解技术 按温度,升温速率,固定停留时间(反应时间)和颗粒大小等实验条件可将热解分为炭化(慢热解),快速热解和气化。由于液体产物的诸多优点和随之而来的人们对其研究兴趣的日益高涨,对液体产物收率相对较高的快速热解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快速热解过程在几秒或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所以,化学反应,传热传质以及相变现象都起重要作用。关键问题是使生物质颗粒只在极短的时间内处于较低温度(此种低温利于生成焦炭),然后一直处于热解过程最优温度。要达到此目的的一种方法是使用小生物质颗粒(应用于流化床反应器),另一种方法是通过热源直接与生物质颗粒表面接触达到快速传热(这一方法应用于生物质烧蚀热解技术中)。由众多实验研究得知,较低的加热温度和较长气体停留时间会有利于炭的生成,高温和较长停留时间会增加生物质转化为气体的量,中温和短停留时间对液体产物增加最有利。 秸秆发电商品化前景分析 解决浪费性生物质能资源的唯一出路在于商品化。生物质能秸秆发电技术,不仅为农村提供更多电力,更有意义的是将使生物质能资源的商品化成为可能,一方面农民可通过出售秸秆获得更多的收入;另一方面过去农村使用直接燃烧秸秆的方式进行炊事,要为秸秆的收集、运输、储存以及在直接燃烧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劳力。如果能使用秸秆发电,农村使用更多的商品能源,农民将获得更多的时间从事生产性劳动,以尽早脱贫致富。因此,将秸秆发电进行能源方式转化,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1 生物质能秸秆发电的工艺流程 农作物秸秆在很久以前就开始作为燃料,直至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时丹麦开始研究利用秸秆作为发电燃料。在这个领域丹麦BWE公司是世界领先者,第一家秸秆燃烧发电厂于1998年投入运行(Haslev,5Mw)。此后,BWE公司在西欧设计并建造了大量的生物发电厂,其中最大的发电厂是英国的Elyan发电厂,装机容量为38Mw。 1.1 秸秆的处理、输送和燃烧 发电厂内建设两个独立的秸秆仓库。每个仓库都有大门,运输货车可从大门驶入,然后停在地磅上称重,秸秆同时要测试含水量。任何一包秸秆的含水量超过25%,则为不合格。在欧洲的发电厂中,这项测试由安装在自动起重机上的红外传感器来实现。在国内,可以手动将探测器插入每一个秸秆捆中测试水分,该探测器能存储99组测量值,测量完所有秸秆捆之后,测量结果可以存入连接至地磅的计算机。然后使用叉车卸货,并将运输货车的空车重量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可根据前后的重量以及含水量计算出秸秆的净重。 货车卸货时,叉车将秸秆包放入预先确定的位置;在仓库的另一端,叉车将秸秆包放在进料输送机上;进料输送机有一个缓冲台,可保艚崭?分钟;秸秆从进料台通过带密封闸门(防火)的进料输送机传送至进料系统;秸秆包被推压到两个立式螺杆上,通过螺杆的旋转扯碎秸秆,然后将秸秆传

生物质热解燃料油

生物质热解燃料油制备和精制技术 摘要:能源问题在世界经济中具有战略意义。据预测,地球上可利用的石油将在今后几十年内耗竭,从长远看液体燃料短缺仍将是困扰人类发展的大问题。在此背景下,生物质能作为唯一可转化为液体燃料的可再生资源,正日益受到重视。由生物质转化而来的燃料比较干净,有利于环境保护。同时使用这类燃料也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实际上这也是很多发达国家开发生物质能的主要动力。生物质能是通过光合作用以生物形态储存的太阳能,可作为能源利用的生物质包括林产品下脚料,薪柴,农作物秸秆及城市垃圾中的生物质废弃物等。目前生物质的直接燃烧已不能满足人们对能量的需求,由生物质直接液化制取燃料油将是下世纪有发展潜力的技术,它主要包括生物质的裂解和高压液化两类。此外还可将生物质气化后再由气体产品生产液体燃料,也可将生物质水解后发酵制燃料酒精。 关键词:生物质废弃物热解燃料油制备精制技术可再生 一、生物质燃料油的制备 1. 生物质裂解制燃料油 裂解是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利用热能切断生物质大分子中的化学键,使之转变为低分子物质的过程。裂解中生物质中的碳氢化合物都可转化为能源形式。和焚烧相比,热解温度相对较低,处理装置较小,便于造在原料产地附近。生物废弃物的热解是复杂的化学过程,包含分子键断裂,异构化和小分子的聚合等反应。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主要是加热速率,反应气氛,最终温度和反应时间),可得不同的产物分布。据试验,中等温度(500-600℃)下的快速裂解有利与生产液体产品,其收率可达80%。裂解中产生的少量中热值气体可用作系统内部的热源,气体中氮氧化合物的浓度很低,无污染问题。 国际上近来很重视这类技术,除了从能源利用考虑外,还因生物油含有较多的醇类化合物,作汽车用油时不必为提高辛烷值而外加添加剂。其油品基本上不含硫,氮和金属成分,可看作绿色燃料,对环境影响小。 1.1 裂解工艺

生物质热裂解液化技术

第六章生物质热裂解液化技术 第1节生物质热裂解原理 1.1 概念 ⑴生物质热裂解 生物质通过热化学转换,生成液体生物油、可燃气体和固体生物质炭3类物质的过程。 控制热裂解条件(反应温度、升温速率、添加助剂等)可以得到不同热裂解产品。 ⑵生物质热裂解液化 是在中温(500~650℃)、高加热速率(104~105℃/s)和极短停留时间(小于2s)的条件下,将生物质直接热解,产物再迅速淬冷(通常在0.5s内急冷到350℃以下),使中间液态产物分子在进一步断裂生成气体之前冷凝,从而得到液态的生物油。 生物油产率可高达70%~80%(质量分数)。气体产率随温度和加热速率的升高及停留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较低的温度和加热速率导致物料炭化,生物质炭产率增加。 生物质热裂解液化技术最大的优点在于生物油易于存储和运输,不存在产品就地消费的问题。 1.3生物质热裂解原理分析 (一)反应进程分析 生物质的热裂解(慢速)大致分为4个阶段: ⑴脱水阶段(室温~150℃):物料中水分子受热蒸发,物料化学组分几乎不变 ⑵预热裂解阶段(150~300℃):物料热分解反应比较明显,化学组成开始发生变化。半纤维素等不稳定成分分解成CO、CO2和少量醋酸等物质。

⑶固化分解阶段(300~600℃):物料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是热裂解的主要阶段。物料中的各种物质相应析出,生成的液体产物中含有醋酸、木焦油和甲醇,气体产物中有CO、CO2、H2、CH4等。物料虽然达到着火点,但由于缺氧而不能燃烧,不能出现气相火焰. ⑷炭化阶段:C—H、C—O键进一步断裂,排出残留在木炭中的挥发物质,随着深层挥发物向外层的扩散,最终形成生物炭。 以上几个阶段是连续的,不能截然分开。快速裂解的反应过程与此基本相同,只是所有反应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原料快速产生热裂解产物,因为迅速淬冷,使初始产物来不及进一步降解成不冷凝的小分子气体,从而增加了液态产物生物油。 (二)热解过程中生物质成分分析 ⑴生物质中主要成分及其分解产物 生物质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3种主要组成物,及一些可溶于极性或弱极性溶剂的提取物。3种组份常被假设独立进行热分解,半纤维素主要在225~350℃分解,纤维素主要在325~375℃分解,木质素在250~500℃分解。 纤维素是β-D-葡萄糖通过C1—C4苷键连接起来的链状高分子化合物,半纤维素是脱水糖基的聚合物。当温度高于500℃,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将挥发成气体并形成少量炭; 木质素是具有芳香族特性的、非结晶性的、具有三维空间结构的高聚物。木质素隔绝空气高温分解可得到木炭、焦油、木醋酸和气体产物。产品的得率取决于木质素的化学组成、反应最终温度、加热速度和设备结构等。木质素的稳定性较高,热分解温度是350~450℃,而木材开始强烈热分解的温度是280~290℃。木质素中的芳香族成分受热时分解比较慢,主要形成炭。 热分解时形成的主要气体成分为:CO29.6%,CO50.9%,甲烷37.5%,乙烯和其它饱和碳氢化合物2.0%;液体提取物主要有萜烯、脂肪酸、芳香物和挥发性油组成。 ⑵纤维素分解过程与途径 纤维素是多数生物质最主要的组成物(在木材中平均占43%)同时组成相对简单,因此被广泛用作生物质热裂解基础研究的实验原料。 ①纤维素受热分解,聚合度下降,甚至发生炭化反应或石墨化反应,这个过程大致分为4个阶段: 第1阶段:25~150℃,纤维素的物理吸附水解吸; 第2阶段:150~240℃,纤维素大分子中某些葡萄糖开始脱水; 第3阶段:240~400℃,葡萄糖苷键开始断裂,一些碳氧和碳碳键也开始断裂,并产生一些新的产物和低分子的挥发性化合物; 第4阶段:400℃以上,纤维素大分子的残余部分进行芳环化,逐步形成石墨结构。 纤维素的石墨化可用于制备耐高温的石墨纤维材料。 ②纤维素分解途径 最广泛接受的纤维素热分解反应途径模式见图1:

生物质高温热解,气、炭、油联产系统设备

生物质高温热解,气、炭、油联产系统设备 研发背景: 社会的发展带动了能源需求的增加,一次能源(煤、石油等)供应的压力与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使可再生能源受到了国内外科学家的广泛关注。生物质具有分布广、可持续供应、转化方便等特点,十分适合我国国情,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生物质高温热解,气、炭、油联供技术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开发的,是生物质气化技术的升级换代产品。它是以生物质作原料,通过高温热解工艺,转化为优质可燃气体和生物质炭、木焦油、木醋液等四种产品。其中,生物质燃气可供农民炊事和工农业热源用气,生物质炭、木焦油、木醋液三种产品市场紧俏,销售前景良好。 产品优势: 1、技术性能优越,燃气热值高。该技术以高温热解工艺为中心,生产的燃气热值达到16MJ/m3(3800Kcal /m3),属中热值燃气,远远超过4.6MJ/m3的行业标准,是低热值气化技术无法比拟的;净化效率高,采用最新燃气净化技术,并对净化系统优化设计,使生物质燃气中杂质含量小于10mg/Nm3,大大低于50mg/Nm3的行业标准,达到了城市煤气的技术指标;功能广,适用性强,不但能生产生物质燃气供应工业和住户使用,而且其副产品生物质炭、木焦油、木醋液用途广,均是市场紧俏产品。 2、规模大、成本低。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技术供气规模为200-500户,供应规模越大时,其投资成本急剧增加,而效益不太明显,不能很好地应用于工程实际。采用生物质热解,气、炭、油联供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它的供气规模能达到千户级以上,另外本项技术生产的燃气热值高,贮气柜装置和管网材料投资大为减少,成本降低,可实现规模效益。 3、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显著。由低热值气化设备的单一供气、公益性运作,升级为以生产产品为主的经济效益型运营,每个示范点每年可实现利润百万元以上,真正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成为农村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本项目的重点开发和大力推广,将推动生物质开发与利用技术的全面升级换代,对推进

【创新案例】生物质热解气化技术

【创新案例】生物质热解气化技术 1背景 随着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各国政府都越发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应用。生物质气化技术作为新一代生物质利用技术,具有能源转化效率高、设备简单、投资少、易操作、占地面积小、不受地区、燃料类型和气候限制等特点,在为工业生产提供生产必须的电和热(热水/蒸汽)的同时,副产品可被用于制备炭基肥、活性炭及冶金行业保温材料等。项目环保性能和经济性能俱佳,对于降低工业生产用能成本,促进我国能源利用朝着绿色可持续方向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2解决方案 费曼能源采用国际领先的全新一代生物质气化技术,该技术通过精准控制热解可以将生物质转化为高品质合成气,合成气可用于燃烧生产工业生产必须的电能及热能(热水/蒸汽),副产品生物炭具有较高的商业利用价值。由于副产品的高效利用可显著降低电能及热能的生产制备成本,在帮助工业企业实现低碳化绿色生产的同时,显著降低工业企业用能成本。目前,可利用的生物质原料包括:稻壳、竹屑、木屑、烟叶梗、山核桃壳、棕榈壳、椰子壳、玉米芯渣、甘蔗渣、柚子壳、酒糟、制药残渣、造纸剩余物、干化污泥、高聚物废弃物等。3生物质热解气化反应原理4设备示意图5技术对比与其他

生物质供热应用方式相比,生物质热解气化的优势如下:6案例根据国家及江苏省政府清洁能源替代燃煤锅炉的相关政策,江苏泰兴化工园区内的多家化工企业,急需淘汰燃煤锅炉。费曼能源作为项目所有者及实施方,以“生物质天然气”多能互补方式,以稻壳为原料,为园区企业提供热蒸汽等清洁能源,副产物稻壳炭作为保温材料销售给钢厂或有机肥公司。 项目地点:江苏泰兴项目规模:18t/h(15t/h 备用)原料用量:2.66万吨/年蒸汽产量:6.45万吨/年稻壳碳/灰分量:0.63 万吨/年客户类型:食品、化工、印染、电池等所有生产用热企业解决问题:(1)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吨蒸汽使用成本降低20元/吨以上(2)降低企业清洁化改造成本,蒸汽管网直接连通各用热企业 (3)帮助企业实现绿色生产,彻底杜绝自备锅炉环保不达标而造成的非生产性停产。技术创新:“生物质天然气”多能互补方式该项目的产品分为能源产品(热蒸汽)和副产品(稻壳炭)。其中能源产品是客户主要的需求,副产品销往附近钢厂用于熔炼工艺保温材料,为项目创造另一部分收益。稻壳炭还可进一步深加工,做成炭基肥等,真正实现(农业能源环保)循环经济生态圈。

生物质热解总结

一、热解分类 根据反应温度和加热速率的不同,生物质热解工艺可分成慢速、常规、快速或闪速几种。慢速裂解工艺已经具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是一种以生成木炭为目的的炭化过程川,低温和长期的慢速裂解可以得到30%的焦炭产量;低于600℃的中等温度及中等反应速率(0.1-1℃)的常规热 裂解可制成相同比例的气体、液体和固体产品: 快速热裂解大致在10-200℃/S的升温速率,小于5秒的气相停留时间;闪速热裂解相比于快速热裂解的反应条件更为严格,气相停留时间通常小于1秒,升温速率要求大于1护'C/S.并以102-1护Vs的冷却速率对产物进行快速冷却。但是闪速热裂解和快速热裂解的操作条件并没有严格的区分,有些学者将闪速热裂解也归纳到快速热裂解一类中,两者都是以获得最大化液体产物收率为目的而开发。 事实上,现在人们在考虑生物质的热解机理时,常常假设生物质的三种主要组成物独立进行裂解。纤维素主要在325℃-375℃之间裂解,半纤维素主要在225℃-325℃之间发生裂解,而木质素则在250℃-500℃之间发生裂解(大多数木质素裂解发生在310℃-400℃之间)(shafizadch和Chin. 1977)。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裂解产生大多数的挥发物,而木质素裂解产生大多数的碳。 二、纤维素热解机理 1、纤维素结构 纤维素是由D-葡萄糖通过β(1-4)一糖苷键相连形成的高分子聚合物。不同的分子通过氢键形成大的聚集结构。目前的研究表明纤维素存在五种结晶变体,即纤维素I,Ⅱ,Ⅲ, IV和V。其中纤维素I是纤维素的天然存在形式。 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天然高分子物质,是自然界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一种多糖。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它是由吡喃葡萄糖普通过0-1, 4-搪昔联结成的线性大分子,一般可用通式(C6HioO5)n表示, n称为聚合度,通常情况下在104左右. 纤维素是由β-D-葡萄糖为聚合单元构成的直状高聚物, 分子通式为(C6H10O5)n。它是具有饱和糖结构的典型碳水化合物,为生物质细胞壁的主组成部分。在高温作用下, 纤维素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脱水、解聚、脱挥发分和结构重整等变化。纤素热解动力学涉及这一系列复杂变化中包含的各反应机理。但是, 由于热解过程中并行或者顺序发生的反应数目众多,实际上不可能、对工程应用来说没有必要建立一个考虑了所有这些反应的详尽的动力学模型. 因此, 该领域内的研究者关注的大多是谓的“准机理模型(pseudo-mechanistic model) ”, 在这一类模型中, 热解产物被笼统地划分为挥发分、固定碳等几大类. 总体上, 准机理模型有两种:单步全局模型和半全局动力学模型[]。 [ 7 ]余春江, 骆仲泱, 方梦祥, 廖燕芬, 王树荣, 岑可法;一种改进的纤维素热解动力学模型;浙江大学学报(工学板),2002:36,509-515 2、纤维素热解机理 由于纤维素在生物质原料中占据了几乎一半的含量,其热裂解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生物质整体的热裂解规律,纤维素具有最为简单的结构且在不同的材质中其结构和化学特性变化最小,因而当前研究基本上都从纤维素的热解行为入手开展工作。 纤维素热解动力学模型体现了纤维素热解化学反应的本征过程,是整个热解模型的核心部分。动力学模型的可靠性对于颗粒热解模型是否能正确反映真实过程至关重要。 2.1源于对纤维素燃烧过程的研究 纤维素热裂解机理的探索,最早源于对纤维素燃烧过程的研究,通过纤维素燃烧试验,Broido发现纤维素在低温加热条件下,经由吸热反应一部分纤维素转化为脱水纤维素。热裂解

生物质组分热解气化特性研究现状

生物质组分热解气化特性研究现状 摘要:为了提升生物质气化气热值,减少焦油产率,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试图从生物质组分的角度对热解气化 特性进行探索.概述了碱金属、温度、压力、升温速率在热解气化过程中对生物质组分造成的影响,以及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萃取物和组分间相互作用对生物质热解气化过程造成的影响.提出了在二组分相互作用研究的基础上,应继续开展三组分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以及生物质模化物和生物质原料化学结构差异对生物质原料热解气化特性的影响.此外,提出了采用单变量对照实验方法研究单变量的作用大小. 关键词:三组分;萃取物;相互作用 中图分类号:TK 6 文献标志码: A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heating value of the gaseous product and decrease the yield of tar from the pyrolysis and gasification of biomass,the pyrolysis and gas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iomass components are investigated widely.The effects of the alkali,temperature,pressure,and heating rate on the pyrolysis and gasification are summarized.The effects of cellulose,hemicellulose,lignin an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m on the gasification and pyrolysis are also discussed.Besides those,the effects of the interactions among three components,the difference among the biomass model compounds,and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biomass on the gas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require some further investigations on the foundation of the two components experiments.At last,the single variable controlled experiments are propos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single factor. Key words:three component;extract;interaction 生物质气化和热解是将生物质能源转换为高品位气体 燃料时使用的一种有效利用生物质能源的方式之一[1].但其 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以生物质气化为例,主要有气化气低热值以及焦油等问题.气化气热值过低导致气化气成本上升,阻碍了气化技术的推广.提高热值的传统方法包括提高气化温 度和当量比(ER)、加入催化剂、改变物料特性[2].焦油对气化过程以及相关的设备和实验人员造成很大危害.去除焦油 的传统方法包括催化裂解、烘培、低温慢速热解处理等.催化裂解主要是在气化过程中加入镍基催化剂、白云石等,催化剂抑制焦油生成或使已生成的焦油再分解[3].此外,提高温度、改变ER也可促进焦油的分解.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试图从生物质原料角度找出 提高气化气热值和去除焦油的方法,主要是从纤维素、半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