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试题

试卷代号: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题(开卷)

2018年7月

一、论述题(50分)

1.理论联系实际,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实践意义?(25分)

2.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应如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25分)

二、材料分析题(50分)

材料1:

2013年7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他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这场伟大革命,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走过了35年极不平凡的历程。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习近平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问题十分繁重。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

习近平强调,要下大功夫总结和运用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下大功夫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下大功夫了解党内外对改革开放的各种意见和建议,下大功夫了解地方、基层和群众在改革方面做的有益探索。

材料2:

2013年9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作了题为《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发言。在发言中,他指出,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我们正在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研究,以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领域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加全社会创造活力。中国将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推进宏观调控、财税、金融、投资、行政管理等领域体制改革,更加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中国将努力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中国将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深化涉及投资、贸易体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规,为各国在华企业创造公平经营的法治环境,通过协商解决同相关国家的贸易争端。

材料3:

中国的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美好的目标就在前面,风险和考验也摆在我们面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矛盾越大,问题越多,越要攻坚克难、勇往直前。必须一鼓作气、坚定不移,敢于啃硬

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坚决打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

——来源《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1.理论联系实际,论述改革开放的目的?(25分)

2.结合材料,论述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性?(25分)

作答要求:在回答问题时,一定要结合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展开论述。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意义

摘要:长期以来,人民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模糊不清,造成了人民对国情的不了解,使国家经济得不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不到提高,社会主义事业蒙受巨大的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人逐渐认识到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使国家走向正轨,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什么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又有什么重大意义呢?这是人民普遍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含义意义

正文:事实求是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从实际出发,而且是从大的实际出发,那就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所谓基本国情就是指我国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事实证明我国的历史发展阶段是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虽然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人也进行过探索,但并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认识和准确的判断,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十三大形成的完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是不发达、不完善、不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出这个阶段,一切从我们的基本国情出发.

第一,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表现为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时期的“三大改造”,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地位已经确立等.这一切成就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人民才能够站起来.实践证明,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道路,毫无动摇.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邓小平同志说,我们国家“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建设社会主义,这必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我国的生产力还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低下;我国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在许多方面还不成熟、不完善;我国的科技文化水平还普遍落后,国民素质还有待大幅度提高;社会剥削现象还普遍存在,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还比较严重;各种落后思想还普遍存在,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在社会上还有普遍影响等.因此,我国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立足于这个基本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突破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是几十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们党总结几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得出的科学结论,它的确立,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一,它第一次在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概念,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贡献.这对于我们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探索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探索社会主义社会各个阶段的特征及区别和联系,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指出:“我们多次重申,要坚

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里说的“切合中国的实际”,就是要求我们正确判断我国的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没有对中国国情的把握,也就没有邓小平理论.也就是说,没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就没有邓小平理论.

第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构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依据和根本出发点.认识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就从这个立足点出发,不能脱离这个实际,不能超越.二十多年的实际证明,我国从这个国情出发,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主义建设才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我们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乃至实现共产主义都具有重大意义.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应如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答案1 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有两层含义,一是现代化必须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本前提,只有高楼大厦、没有绿水青山的现代化不是真正的现代化。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是不发展、不作为,而是要通过高质量的绿色发展,实现现代化。

2、生态文明的核心就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等都有重大意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内在要求。

3、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问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城乡发展水平、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抓手作用,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可以推动各地下决心解决产业结构、能源体系、空间布局等问题,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协同共进,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

4、保护生态环境是今天的全球共识,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执政党的行动纲领,中国共产党是第一个。在领导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中,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为党的神圣使命,作为党对中华民族的庄严承诺。

5、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题中应有之义。要鼓励绿色生产,稳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绿色产品及服务的供给,促进人民群众绿色消费;与此同时,要加强政策引导,通过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变倒逼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最终形成绿色合力,共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6、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这是防治污染、治理环境的基本方针。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7、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长远大计。要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

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严格保护耕地,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应如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答案2 党的十九大报告抓住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矛盾,找准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着力点,从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四个方面,对今后乃至更长时间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指明了新路径。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1:绿色发展是引领:2:环境治理是重点。3:保护生态是关键,4:监管体制是保障。

四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是一个完整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路线图。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总遵循,也为世界构建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提供了最佳“中国方案”。

我们必须深刻领会、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使之成为树立使命意识、强化责任担当、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1:培养和谐发展意识普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责任观。2:以可持续发展为准则以科技技术为支撑,突破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过程中的瓶颈。3:建立和谐发展的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4:以完善的制度为保证创新制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的核心就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于这样的出发点,建设生态文明,第一,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护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生命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形象而深刻地说道:“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所以,我们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第二,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以,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第三,要坚定不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创新生产方式,改变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第四,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着力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保护生态环境是今天的全球共识,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执政党的行动纲领,我们党是第一个。我们党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所以,在领导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我们党旗帜鲜明地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中,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为党的神圣使命,作为党对中华民族的庄严承诺。

二、材料分析题(50分)

1、(25分)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一性质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改革的内容和目标决定的,是不容改变的。只有坚持这一性质,才能不断实现、维护和发展以占中国人口最大多数的工人、农民及其他普通劳动者为主体的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现实和长远利益,才能在不久的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七大将改革开放的目的概括为三句话: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表明,通过这场伟大革命的洗礼,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前进潮流,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我们党昂首阔步走在了时代前列。改革开放既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也就是说,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决不是要改掉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之所以实现了目的和效果的高度统一,就在于我们既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开放,又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坚决排除各种错误思潮、错误倾向的干扰,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2、(25分)

关于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性:当前,我国各方面建设已经取得了相对辉煌的成就,但也积累了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比如:我国经济发展出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等。这说明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新阶段,改革的难度加大,改革的风险也加大。

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世界经济仍然处于深度调整期。面对世界经济形势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经济体,都在努力寻求新的增长动力。就我国而言,作为一个仍处于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大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期,也处在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档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要素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正处在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如果不能保证增长动力和活力的持续性,我国就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新的增长动力和活力只能从改革中来,从调整中来,从创新中来。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我国改革红利的潜力巨大,以改革促发展的效应巨大。未来我国的发展,如果要让潜在的发展优势充分显现,就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改革开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