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软交换长途汇接网介绍0726

HUAWEI
中国移动软交换长途汇接网介绍
关注客户需求
2004年7月 年 月
Huawei confidential
1

中国移动T1项目 中国移动 项目——前期网络 复杂的网络结构 项目 前期网络
HUAWEI
北京
上海
广州
15 省 : TMSC1 网状网互联 16 省 : TMSC1 与其它 10个以上省份的 TMSC1直连 个以上省份的 直连
Huawei confidential
2

中国移动T1项目 中国移动 项目——问题及解决方案 项目 问题及解决方案
HUAWEI
问题
!网状网互联 网络管理和维护复杂 网状网互联 !T1网络扩容压力大 现有端口和处理能力已经被充分占用 !扩容需要增加新节点 同时需要与其它节点互联 使网络结构更加复杂 扩容需要增加新节点 !设备厂家单一 扩容成本高 设备厂家单一
解决方案
新建 T1 平面
Local PLMN Local PLMN
现网T1 平面
Huawei confidential
3

中国移动T1项目 中国移动 项目 新建软交换组网介绍
HUAWEI
"中国移动一级长途话路汇接网B平面工程 采用IP软交换技术 主要疏通17951话务 占原T1 采用IP IP软交换技术 主要疏通17951 17951话务 占原T1 中国移动一级长途话路汇接网B 中国移动一级长途话路汇接网 总话务的30% 总容量达3.2 3.2万 总话务的30% 总容量达3.2万E1 " 在八大汇接区设置8对TMSC server 对全国31个省的近32个媒体网关实施控制 对全国31个省的近32个媒体网关实施控制 31个省的近32 在八大汇接区设置8
北京 天津 石家庄 太原 呼和浩特 上海 杭州 南昌 福州 沈阳 长春 哈尔滨 广州1 广州2 南宁 海口
Huawei confidential
北京
西安
上海
武汉
西安 兰州 乌鲁木齐 西宁 银川 武汉 长沙 郑州 成都 重庆 贵阳 昆明 拉萨 南京 合肥 济南
沈阳 广州
成都
南京
TMSC TMG/SG
4

HUAWEI
T1软交换技术 软交换技术——控制与承载分离的网络架构 软交换技术 控制与承载分离的网络架构
分区网络系统架构 大区中心
TMSC Server
H.248 信令 H.248 双归属心跳
A省
IP承载网络 IP承载网络
A省
TMG/SG ISUP 话路 ISUP TMG/SG ISUP 话路 ISUP
B省
话路
VMSC
GMSC
GMSC
VMSC
信令(TDM承载 承载) 信令 承载 信令(IP承载 信令 承载) 承载 H.248 BICC 网管
Huawei confidential
5

HUAWEI
T1软交换技术 软交换技术——话路网 动态语音编码选择 软交换技术 话路网
语音编码缺省采用G.711 系统根据IP承载网的负荷情况 动态地选择G.729
TMSC Server1 GMSC TMGW
软交换机根据 TMG上报参数 分析网络负荷状 况 动态选择语 音编码算法
TMSC Server2 TMGW GMSC
IP承载网 承载网
A大区 大区
B大区 大区
TMSC2
由TMG根据丢包 率 抖动 时延指 标 向软交换上报 当前网络负荷状况
IP话路 TDM话路 TMSC2
#支持 VoIP的 G.711/ G.729 编码 编码. 支持 的 #支持 VAD 技术 技术. 支持
Huawei confidential
节省传输资源近50%
6

T1软交换技术 软交换技术——信令网 内置SG 信令网 内置 软交换技术
HUAWEI
共享信令点
SG功能 功能, $ MGW 支持内置 SG功能,支持 M3UA/M2UA SIGTRAN 模式 Server与多个MGW共享一个信令点 与多个MGW共享一个信令点. $ MSC Server与多个MGW共享一个信令点. Server与MGW之间的信令可在 ATM/IP/TDM上承载 上承载; $ MSC Server与MGW之间的信令可在 ATM/IP/TDM上承载; 大区中心
H.248 BICC/SCTP/IP
软交换 软交换
MISUP/M3UA/SCTP/IP
A省
V/GMSC TMSC2
B省 TMG/SG
IP承载网 承载网 TMG/SG V/GMSC TMSC2
MISUP/MTP3/MTP2/TDM
Huawei confidential
7

HUAWEI
T1软交换技术 软交换技术——Server双归属保证网络安全 软交换技术 双归属保证网络安全
手动或者自 动的业务倒 换方式 软交换间1 1 互助备份
网管系统
SoftSwitch1
SoftSwitch2 其它 SoftSwitch
MGW同时连 接到两个软 交换上
MGW
Huawei confidential
MGW
主呼叫信令 备呼叫信令 心跳线 网管
8

T1软交换技术 软交换技术——集中的网管与维护 软交换技术 集中的网管与维护
HUAWEI
新建移动软交换设备的网管系统 安装在集团公司 网管中心(北京) 依托现有的网管DDN 网管中心(北京) 依托现有的网管DDN网完成对所 有新建软交换设备的网元级管理和网络级管理
上级网管系统
iManager M2000
Quidway R3680E
中心端组网结构 北京局址C Quidway S3526E OMC终端
OMC终端
R2631E S2016B
网管网

LMT
TMG/SG
23个普通省份局址
IP承载网
R2631E R2631 S2016B R2631E S2016B S2016B LMT

LMT
TMSC SVR

TMG/SG TMSC SVR
LMT
TMG/SG TMSC SVR
广州A
北京 Huawei confidential
除广州 7大区局址B
北京 除广州 7大区局址A
广州局址A B 9

HUAWEI
Huawei confidential
10

基于软交换的固网智能化

基于软交换的固网智能化 万伟 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北京(100876) 摘要:本文讲述了固网智能化的一种解决方案--软交换完全访问用户数据中心(SDC)。简单介绍了固网智能化的定义,重点介绍了基于软交换的固网智能化的网络架构和软交换访问用户数据库机制,以及基于软交换的基本业务信令流程和智能业务嵌套信令流程。 关键词:固网智能化,软交换,智能业务 1.引言 正当NGN、IMS、FMC等这些概念不断吸引人们的眼球时,在国内电信业中萌生了一个新的名词:固网智能化。现在,国内的主要固网运营商都已经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固定网络的智能化改造工作。本文探讨了引入软交换和用户数据中心的固网智能化以及基于软交换的智能业务的实现和嵌套。 2.固网智能化 网络智能化主要指:在固定电话网中,用户业务属性与业务承载网络分离,将用户的号码、业务属性从各个业务承载网元中独立出来,实现业务属性与承载网络的无关性。建立独立的用户业务属性数据中心,进行数据的集中管理,实现网络内和不同网络业务之间的数据共享。通过引入固定电话网用户的集中属性数据库,增强固定电话网的增值业务的甄别和触发能力。通过集中的用户数据管理,用户业务的统一认证,建立统一的用户层面的数据中心实现多种网络、多种业务的用户数据的共享。[1] 网络智能化主要是指针对当前固定运营商网络的本地网层面,通过引入集中的用户数据库、增加交换设备访问集中用户数据库的功能、并结合调整网络信令路由结构等技术手段,解决当前网络中存在的智能签约业务的全网触发问题,并实现号码携带、混合放号、市话详单等新业务的提供能力。在管理层面,还应实现对网络的集中管理,达到降低综合运维成本的目标。同时,通过此过程对网络的优化,逐步构建清晰的网络结构,促进与当前PHS网络和未来3G网络的业务融合,并为今后向NGN网络演进打下一定的基础。 3.软交换 3.1软交换的由来及系统架构 软交换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IP电话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为增强VoIP 网关功能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高效性,提出了分解网关功能的思路,即将VoIP网关分解为媒体网关(MG)、信令网关(SG)、媒体网关控制器(MGC)等几部分,各部分之间采用标准化接口。后来在IETF相关文档中,又提出了功能类似于MGC的呼叫代理(CallAgent)和呼叫服务器(CallServer)等概念。更进一步朗讯公司贝尔试验室提出了软交换(Softswitch)概念,并研制出了第一台软交换原型机。1999年国际软交换论坛(ISC)成立,提出了基于软交换的下一代分组通信参考结构,ISC后改名为IPCC(International PacketComm Consortium)。[2]软交换系统的组网结构如图1: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史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史 赛迪研究院互联网研究所陆峰博士本世纪以来,我国移动互联网伴随着移动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快速发展,尤其是2009年国家开始大规模部署3G网络,2014年又开始大规模部署4G网络,两次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大规模创新。 一、萌芽期(2000年-2007年) 技术发展:WAP应用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主要模式。 该时期由于受限于移动2G网速和手机智能化程度,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处在一个简单WAP应用期。WAP应用把Internet网上HTML的信息转换成用WML描述的信息,显示在移动电话的显示屏上。由于WAP只要求移动电话和WAP 代理服务器的支持,而不要求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协议做任何的改动,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GSM、CDMA、TDMA等多种网络中。在移动互联网萌芽期,利用手机自带的支持WAP协议的浏览器访问企业WAP门户网站是当时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形式。 市场竞争:移动梦网催生了一大批SP服务商。 2000年12月中国移动正式推出了移动互联网业务品牌“移动梦网Monternet”,移动梦网就像一个大超市,囊括

了短信、彩信、手机上网(WAP),百宝箱(手机游戏)等各种多元化信息服务。在移动梦网技术支撑下,当时涌现了雷霆万钧、空中网等一大批基于梦网的SP服务提供商,用户通过短信、彩信、手机上网等模式享受移动互联网服务。但由于移动梦网服务提供商存在业务不规范、乱收费等现象,2006年4月,国家开展了移动梦网专项治理行动,明确要求扣费必须用户确认、用户登录WAP需要资费提示等相关规范,大批SP服务商因为违规运营退出了市场。 二、成长培育期(2008年-2011年) 技术发展:3G移动网络建设掀开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新篇章 随着3G移动网络的部署和智能手机的出现,移动网速大幅提升初步破解了手机上网带宽瓶颈,简单应用软件安装功能的移动智能终端让移动上网功能得到大大增强,中国移动互联网掀开了新的发展篇章。经过3G网络一年多的试点商用,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批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分别增加TD-SCDMA、CDMA2000、WCMDA技术制式的第三代移动通信(3G)业务经营许可,中国3G网络大规模建设正式铺开,中国移动互联网全面进入了3G时代。 市场竞争: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探索抢占移动互联网入口

软交换性能测试技术

软交换性能测试技术 1 软交换测试概述软交换作为NGN/VoIP 网络中的核心设备,具有接口丰富、协议复杂、性能要求高等特点,因此也成为设备制造商和运营商进行 实验室测试或网络验收测试的关注焦点。软交换一般处于网络的中心位置,与PSTN 互通需要SIGTRAN 接口,与中继媒体网关互通需要H.248 控制接口, 与IP 终端互通需要sip/H.323/mgcp/H.248 接口,与其他软交换互通需要sip/sip- I/sip-T/BICC 接口。这其中的任何一个接口出现问题,都将成为制约系统性能 的瓶颈,严重的时候甚至造成NGN/VoIP 网络瘫痪。因此,软交换性能的高低,成为运营商考察NGN 系统好坏与否的关键指标。 基于上述原因,如何在一个复杂的网络环境中,有效地验证软交换设备 的各个接口功能的性能及稳定性,成为NGN/VoIP 测试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思博伦通信长期关注于通信领域的测试技术,凭借强大的研发团队和多年 的现网测试经验,为客户提供完善的软交换系统测试方案,成为运营商和设备 商NGN 领域测试的必然选择。 2 软交换常见测试方法 软交换作为一个复杂的核心控制设备,可供选择的测试方法也多种多样。常见的测试方法按不同分类方式,有以下几种: ●按组网方式分:单节点全包围测试、多个网元互通测试、端到端系统测试● 按测试的功能分:C4 汇接局功能测试,C5 本地端局功能测试●按测试指标分:峰值压力测试,最大同时会话能力测试,稳定性测试,长时间通话测试,过载 保护测试,CDR 准确性测试。 下面我们对这些不同的测试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2.1 单节点全包围测试

软交换技术

软交换技术 摘要: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宽带及业务的要求也在迅速增长,为了向用户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现有业务和新增业务,提供给用户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提出了下一代网络的概念,且目前各大电信运营商已开始着手进行下一代通信网络的实验。软交换技术又是下一代通信网络解决方案中的焦点之一,已成为近年来业界讨论的热点话题。我国网络与交换标准研究组已经完成了有关软交换体系的总体技术要求框架,863计划也对有关软交换系统在多媒体和移动通信系统方面的研究课题进行了立项。 关键词:网关、服务器、软交换技术 1.软交换概念的提出及定义 软交换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当时在企业网络环境下,用户采用基于以太网的电话,通过一套基于PC服务器的呼叫控制软件(CallManager、CallServer),实现PBX 功能(IPPBX)。对于这样一套设备,系统不需单独铺设网络,而只通过与局域网共享就可实现管理与维护的统一,综合成本远低于传统的PBX。由于企业网环境对设备的可靠性、计费和管理要求不高,主要用于满足通信需求,设备门槛低,许多设备商都可提供此类解决方案,因此IP PBX应用获得了巨大成功。受到IP PBX成功的启发,为了提高网络综合运营效益,网络的发展更加趋于合理、开放,更好的服务于用户。业界提出了这样一种思想:将传统的交换设备部件化,分为呼叫控制与媒体处理,二者之间采用标准协议(MGCP、H248)且主要使用纯软件进行处理,于是,SoftSwitch(软交换)技术应运而生。 软交换概念一经提出,很快便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和重视,ISC(International SoftSwitch Consortium)的成立更加快了软交换技术的发展步伐,软交换相关标准和协议得到了IETF、ITU-T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重视。 根据国际Softswitch论坛ISC的定义,Softswitch是基于分组网利用程控软件提供呼叫控制功能和媒体处理相分离的设备和系统。因此,软交换的基本含义就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传输层)中分离出来,通过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从而实现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的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软交换主要提供连接控制、翻译和选路、网关管理、呼叫控制、带宽管理、信令、安全性和呼叫详细记录等功能。与此同时,软交换还将网络资源、网络能力封装起来,通过标准开放的业务接口和业务应用层相连,可方便地在网络上快速提供新的业务。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 来源:网信上海 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移动互联网流量消费持续高涨,移动智能终端形态更丰富,移动应用数量和下载量同步增长,移动互联网企业投融资规模下滑…… 6.24日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显示,过去一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呈现出诸多特点。 5大发展概况 报告从5个方面梳理了201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概况: 1、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2、移动互联网流量消费持续高涨 3、移动智能终端形态更丰富 4、移动应用数量和下载量同步增长 5、移动互联网企业投融资规模下滑 4大特点 报告认为,201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呈现出4大特点: 1、智能驱动,核心技术创新牵引作用突出; 2、“下沉”“出海”“转型”,创造新增长点; 3、立法、监管力度空前,移动空间安全秩序持续改善; 4、移动网络生态向好,助推社会治理与文化建设。 6大发展趋势 报告预测,2019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将在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大背景下,更生动地展现智能时代、5G时代的活力,凸显价值理念的引领,有6大发展趋势: 1、改革开放进一步增强移动互联网活力 2、工业互联网建设将加速市场结构变化 3、5G商用落地将创造更多新机遇 4、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结合推动爆发式增长 5、移动互联网将进一步普惠更广泛民众

6、价值理念的引领作用将在移动网络空间凸显 下面一起来看下《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详细内容

◆社交类应用格局已松动 从《发展报告》中可以看到,2018年社交领域在3个方面发生了较突出的变化: ?在熟人社交领域,腾讯产品成为“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并开始转型升级; ?陌生人社交领域则不断有新入局者,在垂直、细分领域寻找增长点; ?更为突出的是,抖音、快手等以“短视频+算法推送+移动社交”的属性,在腾讯、微博等分别主导的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外开辟了一条“新赛道”,在2018年取得爆发式增长。新技术、新业态、新市场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社交类应用稳固的格局开始松动 《发展报告》指出,在未来很长一个时期,熟人社交格局不会有所改变,但在陌生人社交领域,以及新技术领域,仍然有很多机会留给创业者,合规发展是未来社交应用生存发展的根本。 ◆不守规则的“代价”显著提高 2018年,我国移动舆论场传播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发展报告》认为,一方面,跨媒介传播环境下舆情演变愈发碎片化。 以移动短视频和网络社群为代表的新兴传播方式在移动舆论演变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移动媒介的多元化与个性化,也导致舆情演变愈发碎片化,参与其中的个体,在分散化、圈层化传播的有限视野中,受到的情绪感染相对强烈,随众性也更强。一旦媒介过分强调信息的快捷性而忽视准确性,极易加剧公共舆论的“盲从”。 另一方面,现代规则意识已成社交媒体舆论争议中的制高点。 在全面建设法治社会的背景下,主流网民群体崇尚法律权责和公共秩序,对社会法治和规则意识认同度逐步提高。新一代青年人的权利意识和规则意识、公共意识较强,并积极参与舆论场中的表达。 可以看到,在移动社交媒体时代,因不守规则而被曝光和谴责的“代价”显著提高,以法律和公序良俗为基础的规则文明在移动舆论场的弘扬,无疑有助于现代社会的有序运转。 ◆“出海”主打本土发力娱乐 2018年,中国互联网企业在资本与技术的双轮驱动下,加快了全球化发展

IP承载网承载软交换接入方式

IP承载网承载软交换接入方式 本文介绍了IP承载网、软交换网络的定义、总体结构,及IP承载网承载软交换接入方式。 标签:IP承载网;软交换 1 概述 IP技术是IP软交换承载网的核心。IP软交换承载网是为视频、语音、数据等多种业务提供承载的软交换网络。它既保证了电信业务网IP化演进时未来几年对IP承载的刚需,也保证了长期的IMS网络、软交换网络和无线3G网络等的演进,同时保证了基于IP的公众数据业务(通信级)的有效开展。运营商发展基于IP的软交换承载网将是大势所趋。 2 IP承载网简介 2.1 IP承载网定义 IP承载网是各运营商以IP技术构建的专网,用于承载视讯、软交换、VPN 重点客户等对传输质量要求较高的业务。它采用具有高可靠性的双归属、双星、双平面设计,细致设计了各类情况下的流量切换模型。IP承载网采用先进技术(如FRR、BFD、MPLS TE等),可以快速检查诊断出网络断点,有效缩短故障链路、故障设备等的倒备时间。网络设计方面要求IP承载网轻载其承载的业务,并在二层、三层部署QOS质量保证,为其所承载的业务提供全面质量保证。由于以上措施的有效部署,奠定了IP承载网由于其它承载网络的基础,它不但具备IP网络的承载业务灵活的优点,而且具有高扩展性、低成本的特点,同时兼具传输系统的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的优势。 2.2 IP承载网结构 IP承载网一般采用分层的结构模式,以便于网络组织和管理。 P路由器组成骨干层,在省际和省内完成流量的转发工作。骨干层再分为汇接层和核心层。P即Provider Router,指该层的核心路由器,主要完成路由功能及快速转发。 核心路由器CR组成核心层,根据核心节点的业务量情况、节点自身的传输条件以及节点的地理位置进行设置,每个核心节点配置2台CR。 汇接层由省汇接路由器PR组成,每个省均设置PR。CR也可以同时作为本省的省汇接路由器使用。

浅谈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发展

浅谈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发展 【摘要】对移动互联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展望了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发展竞争压力,对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出路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产业融合、智能终端、电子商务 移动互联网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如果将互联网比作是一场比赛,那么移动互联网就是下半场,而且规则与上半场并不相同。适应新的规则,方可占得先机,生存下来;因循守旧,不适应新规则,就会被淘汰。 目前传统“科技大佬”的根基已动摇,移动互联网给了新厂商更多机会去开辟新市场。以前行业领头羊可以10年、20年不考虑转型,也不用担心被超越。可现在幸福时光越来越短,如果三年中不做出任何变化,就已经开始落后。 一、产业融合竞争正成为互联网的主流。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正是产业融合的首要产物。移动互联网产业融合主要体现在网络的融合、终端的融合、应用与内容的融合。网络融合是电信网和互联网融合的基础,终端的融合是电信网和互联网融合的保障,移动网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必将带来新一轮的业务融合和内容融合,这必然会催生出许多新的应用模式。手机支付、电子阅读、移动商店都成为了新的业务布局点。“我们是搞电信的,但现在正在进入一些新的领域,好多可能并不是传统的电信业。比如手机支付,它是金融业;比如手机音乐,它是娱乐业;还有手机报,是出版业或者媒体传播。”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曾这样说。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并非只有互联网企业是弄潮儿,很多传统产业也在创造新的历史,甚至已在引领移动互联网的创新。在我们的

日常生活中,也不乏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结合的好案例。出租车行业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移动互联网,这个行业的生产方式正在升级,效率得以提高,对解决“客人打不到车,司机却在路上空驶”的难题有很大的帮助。去年,KPCB 合伙人在发布的《互联网趋势报告》中特别提到了出租车行业正在发生的变化,还提到了一款叫Uber的应用。报告写道:“以前通过排队等着打车,现在通过Uber等服务,只需用手机发一条打车请求,一辆车就会开到你面前。”国内现在也有不少类似的不错应用,比如嘀嘀打车、摇摇租车、易到用车。因为能帮助客人更好地叫到车,同时让出租车司机降低空驶,提高收入,这些应用正在迅速普及。因而,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不再是单纯的所谓“虚拟经济”,它与实体产业的结合已经非常明显,而且可以催生出很多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未来,这种融合将进一步加速。 未来几年,移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结合的最大领域是电子商务。虽然网民增长速度逐步放缓,网络购物依然迅猛增长。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网购用户已达2.42亿,同比增长24.8%;网购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3万亿,同比增长64%。同时,越来越多的网民选择在移动终端购物与支付,来自PC端的流量下降,这也逼迫电商企业和传统企业加速在移动端的布局。艾瑞报告预测,未来几年,移动购物将高速增长,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的主要推力,到2014年,移动购物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第一大细分行业。未来,除了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和医疗、金融等各类传统产业都可以有很好的结合,中国移动互联网只有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才能在可见的未来找到

软交换案例

上海虹桥机场软交换系统成功案例 2010-01-27 15年交换网络呼唤升级 作为上海第一个民用机场以及中国内地三大国际航空港之一,上海虹桥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高达三千万人次,但就在虹桥机场繁忙和辉煌的背后,一张程控交换网络已经使用了近15年之久,在网运行的设备也已经接近替换淘汰年限,不堪重负的交换网络在业务的驱使下升级迫切。 对于虹桥机场交换网络升级,需要新建设的软交换网络能够在原有程控交换网络的基础上平滑演进,稳步升级替换,使整个网络改建工程能够有序的实施。逐步实现新建设的软交换系统替换原有程控交换网络下的18000线用户。经过多方比较和考核,上海虹桥机场最终选择了由中兴通讯推荐的先进软交换技术,在此基础上建设一套新的程控交换网络,以提供更加丰富的业务,成功实现交换网络的“软”着落。 走近软着落网络 虹桥机场程控交换机新建和扩容项目,实际上是一个包含多业务的项目和系统,即以数据网络作为基础承载平台,软交换作为核心技术,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业务,很好地解决了话音、数据业务的融合。 网络拓扑如下:

整个系统方案设计突出层次化、模型化、高可靠性的原则,确保网络在具有高性能、高安全可靠性的 同时具有良好的前瞻性和持续发展性。 中兴通讯将整个系统分为多个部分,主要包括了数据承载网络系统、NGN语音系统等,承载网是NGN 系统的基础,NGN语音系统是通讯网络的核心应用。另外还涵盖了业务和其他配套系统设计方案。 该系统的数据承载网,我们主要采用两层结构,双星形架构,每台接入设备到核心设备都提供冗余备 份链路,核心设备主备使用。 3台R10 T1200电信级高端路由器作为核心路由设备,2台承载接入层上行的语音业务,互备使用; 另外一台作为ADSL数据业务核心路由器,为全局上网业务提供连接运营商IP公网的出口。 38台ZXR10接入交换机,用于8个机房AG的接入和10处IP电话接入。每台AG上联4台接入交换机,其中2台语音接入交换机接入语音业务,一主一备;另外的两台数据接入交换机接入ADSL数据业务,而IP电话接入交换机直接上联核心路由器,在承载网的接入层实现语音业务和ADSL数据业务的物理分离, 保证了语音业务的安全可靠性。 NGN 语音系统采用基于全IP的软交换网络架构。在此网络架构中,核心控制层面采用大容量软交换控制设备:ZXSS10 SS1b,单套设备最大可以支持600万用户;本期项目中两套ZXSS1b硬件各配置可支持5万语音用户(硬件本身实际可支持10万AG语音用户),软件license各配置1.6万用户;同时配置大容量中继/信令网关MSG9000两套(MSG9000可最大支持33.6万中继),本期配置的MSG9000支持PRI和七号信令,各配置32条七号64k信令和32条PRI信令,同时各配置64E1;对于用于模拟用户和DSL用户接入的接入层设备,采用中兴通讯MSG5200,该设备可支持普通、反极性等模拟用户,可支持ADLSL2+、VDSL2等宽带接入用户,中兴MSG5200可支持自交换功能,在接入层网元节点和控制层节点连接故障时,独立完成 语音用户的内部互通。 综合业务接入网关ZXMSG 5200,主要用于将普通电话通过双绞线接入IP网络,实现VOIP业务和ADSL 接入。该项目中,西区6个站点配置MSG 5200,合计提供8000线模拟用户和500路ADSL接入;东区2个站点配置MSG 5200,合计提供8000线模拟用户和1000路ADSL接入。 边界网关设备ZXSS10 B200,放置于基于公网地址的运营商业务网与基于私网地址的用户驻地网之间,主要用于公网软终端用户或者IAD用户接入到私网中,使用户在公网中也能如在似网内用户一样,享用各种业务。在该项目中,配置两套B200,电源板、主控板、处理器板皆主备配置,接口板配置2GE光口和8FE 电口。 在核心侧同时配置一套综合网管系统:NetNumen N31,实现对全网网元的综合管理。其可管理的网元设备包括:SS1b、MSG9000、B200、MSG5200及相关数据设备。 对于计费,本期项目中配置的2台核心控制设备:SS1b负载均衡运作,相互容灾。每套SS1b配置一套计费服务器,分布实现对本区域内的用户话单的记录和汇总,按类放置后,可由计费中心通过FTP等方式 定期读取。 本期项目中配置的计费平台可对计费服务器话单进行读取,同时按照特定计费策略进行计费。

5G传输网(中移动解析版)

5G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目标是实现2020年规模商用。大家最关心的是5G新空口和新核心网,新空口要满足低频的、高频的、高通量的各种场景,而为了完全满足5G新空口的要求,还需要构建一张新的核心网。 在传输层面,国外很多运营商都在想能不能沿用3G、4G的网络。3G、4G主要是以IP化驱动,将以前的SDH时代(同步数字体系,适合非爆发性业务,如语音)的网络升级到PTN 时代(分组传送网,适合“语音+数据”传输)。在5G时代,中国移动是率先提出5G需要新的传输技术,引起了重要的反响。 今天我们探讨一下三个议题:1、5G技术新的需要,为什么用一个新的传输网络;2、用什么样的技术才能满足将来5G传输的发展,也和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新的技术——SPN技术,包括整个的协议,技术框架等等;3、面向100倍的带宽,真正的成本还是在光这一块,如何降低光产品成本是核心。

首先回顾一下中国移动整个基础网络的情况,目前已经有9亿多的用户,其中4G用户超过6亿,4G基站的数量超过170万个,有线宽带用户数超过了9500万,主要通过GPON技术来进行承载,管线覆盖超过3.5亿用户,这几年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是非常大的。 以光纤为例,中国移动2016年光纤需求超过9600万芯公里,全球30%的光纤是被中国移动购买,2017年采购更是超过1.1亿芯公里。5G之后,对光纤的要求会更大,特别是接入网,因为5G将来很多采用单行方式(有单纤单向/单纤双向,此为单纤单向)来承载,并且有低频、高频,所以我预计将来整个的光纤的用量还是会大大增加的,虽然1.1亿芯公里又是一个新的世界纪录,可能将来会更多。 包括我们的100GOTN,前几年开始采集的时候,2000个OTN端口,已经是世界纪录,后来到5000端、8000端,目前的光100G已经下沉到城域网,所以今年预计3万端,也

软交换技术

《软交换技术与NGN》练习题 一、简答题 1.简要说明NGN的定义。 从广义来讲,下一代网络泛指一个不同于现有网络,大量采用当前业界公认的新技术,可以提供语音、数据及多媒体业务,能够实现各网络终端用户之间的业务互通及共享的融合网络。下一代网络包含下一代传送网、下一接入网、下一代交换网、下一代互联网和下一代移动网。从狭义来讲,下一代网络特指以软交换设备为控制核心,能够实现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的开放的分层体系架构。在这种分层体系架构下,能够实现业务控制与呼叫控制分离,呼叫控制与接入和承载彼此分离,各功能部件之间采用标准的协议进行互通,能够兼容各业务网(PSTN、IP网、移动网等)技术,提供丰富的用户接入手段,支持标准的业务开发接口,并采用统一的分组网络进行传送。 2.简要说明NGN的特点。 下一代网络是可以提供包括话音,数据和多媒体等各种业务的综合开放的网络构架,有三大特征。其特点如下:(1)将传统交换机的功能模块分离成为独立的网络部件,各个部件可以按相应的功能划分各自独立发展。部件间的协议接口基于相应的标准。部件化使得原有的电信网络逐步走向开放,运营商可以根据业务的需要自由组合各部分的功能产品来组建网络。部件间协议接口的标准化可以实现各种异构网的互通。(2)下一代网络是业务驱动的网络,应实现业务控制与呼叫控制分离、呼叫控制与承载分离。分离的目标是使业务真正独立于网络,以便灵活有效的实现各种业务。用户可以自行配置和定义自己的业务特征和接入方式,不必关心承载业务的网络形式以及终端类型。同时能够支持固定用户和移动用户,使得业务和应用的提供有较大的灵活性。(3)下一代网络是基于统一协议的分组的网络。能利用多种宽带能力和有QoS保证的传送技术,使NGN能够提供通信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保证服务质量。 3.简要说明以软交换为中心的下一代网络的分层结构。 4.简要说明下一代网络的各部件之间采用标准协议。 5.简要说明固定电话网向NGN的演进步骤。 6.说明移动通信系统基于R4的核心网的结构。 7.简要说明RTP协议的功能。 8.简要说明SIP协议的功能。 9.简要说明SIP系统中各种服务器的功能。 10.SIP消息有哪两大类?分别说明这两大类消息的发送方向。

本地交换网拓扑结构和实现原理

本地交换网拓扑结构和实现原理 本地网络的媒体流图 本地网改造后端局功能弱化。端局除负责用户数据及接续至汇接局外,不再担负其他交换任务和计费工作,其内部呼叫同样由软交换设备进行交换与计费。在本地网中所有呼叫经过软交换(SS)上SDC(综合智能归属位置寄存器),形成软交换+SDC的网络结构。所有呼叫都需要查询SDC,完成智能业务触发、号码携带、混合放号、固网预付费、彩铃等其它业务。从而取消了端局之间的直达电路,建立所有端局(包括PHS局)、关口局至TG

(UMG8900)中继网关的电路,所有端局之间的呼叫和端局内部的呼叫(不包括小灵通互打话务)都上TG,由软交换查询SDC。两个软交换采用全话务汇接方式,汇接本地网话务。中继媒体网关TG分别与本地关口局GW直连,汇接来自其他运营商的来去话业务;与本地小灵通交换局设置直达中继电路,用于疏通固网和小灵通用户之间的话务。此外TG还与本地客服平台、声讯平台、智能业务平台、省AIP(彩铃)平台、公安监听平台等特服业务开设直达中继电路。信令方面从SG信令网关(SG7000)进行接续,信令网关SG与本地网所有交换机都开通直达信令。本地网改造后各局所发出的每个呼叫都经过软交换进行分析处理,那么从计费方面我们采取了软交换计费方式。由原来的多点计费实现了单点计费。 端局呼叫业务接入流程

端局S1240交换机话务上移实现方法: S1240端局交换机修改SS汇接局过来到端局中继群的ORGACC(该源不同于其他用户源和中继源);将本局落地的字冠除外,其它的所有字冠的路由全部指向SS汇接局。然后把本局落地字冠的DESTACC中的所有出局源修改到指向SS汇接局的路由块上,再把从SS汇接局过来的本局号段指向本局,最后是SS汇接局中继群所过来的本局字冠不再做任何分析直接落地进行被叫接续。 端局CC08交换机话务上移实现方法: 华为CC08交换机为实现所有呼叫上SS汇接局,我公司本地网普通呼叫采用原有呼叫源和号首集、字冠等数据;增加一个新呼叫源和号首集。再将本局落地字冠除外的所有字冠全部路由指向SS汇接局。本局呼叫本局的情况将启用变换的方式变换为新呼叫源号首集,在新的号首集中增加本局字冠,把地址属性定义为本地,同时路由指向SS汇接局。数据在SS汇接局进行字冠分析后,再到达本局落地。(本局不在重新分析软交换中继群所过来的任意呼叫) 关口局数据实现到NGN汇接: 本地关口局是用来处理移动、电信、油田等其他运营商和专网的话务数据转接。对于关口局的数据需要将我网的电话和短号码数据的路由指向SS汇接局进行分析和计费。实现了其他运营商和油田专网所过来的呼叫到SS汇接局,再从SS汇接局将呼叫数据进行传送;关口局还需要将SS汇接局所送过来的异地手机的呼叫,在本局进行H码库的分析变换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

【友盟+】 2016年Q2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

报告要点 ?截至2016年Q2,国内活跃设备总量超13亿,与Q1相比增长1.75%。 ?windows活跃设备数量Q2增幅明显, Android小幅增长,iOS小幅下降; Android和windows设备的市场份额Q2呈现提升。 ?App的次周留存密度与周用户体量有一定关联,用户量级越大,留存的集中密度于偏高水平; ?不同应用类型使用上,拍摄美化、视频播放等类活跃用户规模过去一年内较为稳定,健康医疗类呈现明显增长态势,金融理财、主题壁纸类应用持续走低;

01.移动设备篇

移动设备活跃量 10.3 10.6 10.8 11.7 12.8 13 2015Q12015Q22015Q32015Q42016Q12016Q2活跃设备增长趋势 4.0% 2.9% 1.9% 8.1% 9.6% 2015Q12015Q22015Q3 2015Q4 2016Q1 2016Q2 活跃设备增幅趋势 近一年国内活跃设备总量呈现不断增长态势,2016年第二季度总量超13亿,与第一季度相比呈现小幅 增长(1.75%);

移动设备活跃量 从活跃设备类型来看, Android 和windows 设备数量占比小幅提升, iOS 设备数量占比略有下降; Android 设备 量 62.4% iOS 设备量 37.0% Windows 设 备量 0.6% 2016年Q2移动活跃用户类型占比 Android 设备 量 60.8% iOS 设备量 38.7% Windows 设 备量 0.5% 2016年Q1移动活跃用户类型占比

华为软交换培训教材

软交换日常维护指南 一、关于组网结构 T2软交换网内汇接局共建有两台MSC Server(即MSOFTX3000),分别放置在浦东和钦州,设计成双归属互助方式;每台MSC Server可以控制2个MGW (即UMG8900),其中,浦东MSC Server主控的2台MGW均放置在浦东14F 机房,钦州MSC Server主控的1台MGW放置在钦州机房、另1台MGW放置在万荣机房。 现网全部的36个端局、2个本地信令转接点(LSTP5、LSTP6)、4个A局与4台MGW全部互连,现网中无直达电路的端局间的话务业务以25%负荷分担方式分别输送到各台MGW进行网内汇接。除移动端局间的话务汇接外,T2汇接局还转接上海移动网内用户拨打1861及1860的业务(1860业务尚未调通)。 现网对T2软交换网内汇接局各网元的命名方式为: PD-MSOFTX3000:SHSSB1 PD-UMG1:SHB1A,或者SHMGB101 PD-UMG2:SHB1B,或者SHMGB102 QZ-MSOFTX3000:SHSSB2 QZ-UMG1:SHB2A,或者SHMGB201

WR-UMG1:SHB2B,或者SHMGB202 浦东UMG1和浦东UMG2与现网各网元间开设的中继与信令数如下图所示: 二、关于数据分配原则 现网资源分配请参加《现网资源分配表》,其中包括“软交换资源分配表”、“信令点编码分配表”和“局向规划分配表”。 在“局向规划分配表”中,局向号、信令点、链路集、子路由、中继群均是命令查询中所需要输入的索引号,它们与对应的端局间在数据分配上有一定的规

律,方便局数据的查询。但MSC1、MSC3、MSC4、A1~A4、HB-1861、PD-1861、HB-1860、PD-1860还是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三、关于系统备份 四、关于设备内部信令介绍(M3UA & H.248) 五、关于软交换设备交接班 a)MSOFTX3000交接班指令及输出说明 b)UMG8900交接班指令及输出说明 六、关于电路资料的查询(自学为主) 软交换常用电路资料一共有5份: 《交换资料》:最常用的表格。包含中继模块号、对端局向、CIC号、14楼交换传输DDF位置。一个关系式:局向+CIC=CCU模块号+电路号=MGW+TID=唯一标识一根电路。 《传输资料》:《交换资料》的扩展,包括传输槽路、对端交换侧DDF位置、交换模块。指明了一根2M电路的全程信息,维护过程中不太用到。 《信令资料》:七号信令的详细信息,包括局向、链路号、信令板(SPF)编号和位置、中继板(E32)编号和位置、DDF位置,在处理七号信令告警时会用

私网穿越在软交换网络中的实现

上海交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私网穿越在软交换网络中的实现 姓名:黄斐颖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计算机技术 指导教师:白英彩;陈凯 20050901

私网穿越在软交换网络中的实现 摘要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新业务需求的不断增长,NGN网络正逐步从试验走向商用,NGN网络的大规模应用将极大地增加对IP地址的需求,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在NGN用户的接入方面,软交换的私网穿越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Ipv6是将来网络发展的方向,但对于现阶段开展软交换业务的运营商来说,面对IP 地址极其短缺而又广泛部署SIP/H.323应用的情况下,这一问题的解决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目前大量的企业网、驻地网出于安全和节约公有地址等考虑,大量使用私有网络地址,如何在对于现网结构和设备尽量少作改动和减少投资而能使业务平稳地向NGN网络过渡成为一个重要问题,而对于此问题的解决尚未形成标准化,也对此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标准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显得更为必要。 本文先阐述了私网在穿越软交换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分析了目前的几种穿越NAT/FW技术的不同特点以及限制,并提出了对于Full Proxy方式的改进方法和实现方式,最后,文章还提出了在这种实现方式中进一步加强网络的安全性的方法和QoS的实现作为后续进一步的研究内容。 V

关键字: 软交换, 防火墙, 网络地址翻译, H.323, 代理, 隧道 VI

IMPLEMENTATION OF THE NGN STREAM TRAVERSING NAT/FIREWALL IN SOFTWSWITCH NETWORK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and contining growth of new services, NGN network is going from test to comercial application. Extensive applications of NGN network will increase the requirement of IP address. Many actual problems need to be solved in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especially NGN subscribers access. How to traverse firewalls and NATs in softswitch network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s. Ipv6 is the way of future network development, but to the carriers who are developing softswitch services, IP address is too shortage for them to deploy SIP/H.323 application. VII

什么是软交换_软交换介绍

电子知识 软交换(16) 软交换: 利用把呼叫控制功能与媒体网关分开的方法来沟通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与IP电话(VoIP)的一种交换技术。软交换(SS)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IP电话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在通信网由窄带向宽带过渡,由电路交换向分组交换演进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它继承了电信网集中控制的架构和可靠的信令技术,采用分层的机构实现了呼叫控制和媒体处理相的分离原则。 软交换是一种功能实体,为下一代网络NGN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下一代网络呼叫与控制的核心。 软交换是一种正在发展的概念,包含许多功能。其核心是一个采用标准化协议和应用编程接口(API)的开放体系结构。这就为第三方开发新应用和新业务敞开了大门。软交换体系结构的其它重要特性还包括应用分离(de-coupling of applications)、呼叫控制和承载控制。 软交换技术三个基本要素是: 1)开放的业务生成接口。 软交换提供业务的主要方式是通过API与“应用服务器”配合以提供新的综合网络业务。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兼顾现有通信网络,它还能够通过INAP与IN中已有的SCP配合以提供传统的智能业务。 2)综合的设备接入能力。 软交换可以支持众多的协议,以便对各种各样的接入设备进行控制,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投资并充分发挥现有通信

网络的作用。 3)基于策略的运行支持系统。 软交换采用了一种与传统OAM系统完全不同的、基于策略(Policy-based)的实现方式来完成运行支持系统的功能,按照一定的策略对网络特性进行实时、智能、集中式的调整和干预,以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作为分组交换网络与传统PSTN网络融合的全新解决方案,软交换将PSTN的可靠性和数据网的灵活性很好地结合起来,是新兴运营商进入话音市场的新的技术手段,也是传统话音网络向分组话音演进的方式。目前在国际上,软交换作为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组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运营商所接受和采用。 软交换十大功能介绍:一、媒体网关接入功能媒体网关功能是接入到IP网络的一个端点/网络中继或几个端点的集合,它是分组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接口设备,提供媒体流映射或代码转换的功能。例如,PSTN/ISDNIP中继媒体网关、ATM媒体网关、用户媒体网关和综合接入网关等,支持MGCP 协议和H.1248/MEGACO协议来实现资源控制、媒体处理控制、信号与事件处理、连接管理、维护管理、传输和安全等多种复杂的功能。二、呼叫控制和处理功能呼叫控制和处理功能是软交换的重要功能之一,可以说是整个网络的灵魂。它可以为基本业务/多媒体业务呼叫的建立、保持和释放提供控制功能,包括呼叫处理、连接控制、智能呼叫触发检出和资源控制等。支持基本的双方呼叫控制功能和多方呼叫控制功能,多方呼叫控制功能包括多方呼叫的特殊逻辑关系、呼叫成员的加入/退出/隔离/旁听等。三、业务提供功能在网络从电路交换向分组交换的演进过程中,软交换必须能够实现PSTN/ISDN交换机所提

软交换——IP网与PSTN网融合

软交换——IP网与PSTN网的融合一、从PSTN网到IP网 PSTN网是一个业务层与呼叫控制层紧密结合、不可分割 的网络,基于电路交换的程控电话交换机虽然可以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的语音及增值服务,但它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局限性。业务种类单一,而且当一项新的业务需要提供时,就需要对全网的交换机进行改造和升级,实现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髙。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单一网络提供单一服务的局面, 它给用户提供的是一个开放的应用环境。以开放的市场、开放的应用 为特点的IP业务应运而生,但产生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在开放的平台, 提供的服务质量无法控制,而且很难收回投资。 如今在竞争的电信市场环境下,运营商要生存,要收回 投资,就要吸引更多的用户,而吸引用户的竞争手段,只有凭借价格优势和独特的业务。但是在传统的PSTN网络上提供与众不同、同时又受用户青睐的业务很难,针对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业务更难。所以目前大多数运营商只有通过降低价格,谋求生存, 由此导致的问题是:运营商和服务商陷入了恶性的价格竞争。

我们看到了网络发展的轨迹:即从单一网络提供单一业 务开始,走向开放平台上的开放的应用,再走向开放网络平台上网络 与应用密切结合的开放业务。 二、软交换一IP网与PSTN网的融合软交换是下一代网络的 控制功能实体,为下一代网络(N GN)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 是下一代网络呼叫与控制的核心。简单的看,软交换是实现传统程控交换机的“呼叫控制”功能的实体,但传统的“呼叫控制” 功能是和业务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的业务所需要的呼叫控制功能不同,这要求软交换提供的呼叫控制功能是各种业务的基本呼叫控制。 软交换在我国“软交换设备总体技术要求”中规定软交 换是电路交换网向分组网演进的核心设备,也是下一代电信网络的重 要设备之一,它独立于底层承载协议,主要完成呼叫控制、媒体网关 接入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计费等主要功能,并 可以向用户提供现有电路交换机所能提供的业务以及多样化的第三方 业务。 下一代网络上必须具有开放的电信业务平台。开放性体 现在两点,一是业务可扩充性。传统的电信网络上,接入控制、媒体传输控制、呼叫处理、智能业务、应用业务和业务运营是靠 不同的业务平台和协议完成的。下一代网络,它们将在同一平台上垂直地集成。这样,电信业务就可以灵活地加以扩充;二是业务的交换性,电信业务是由模块组成,用户可以自由定义,任何业务可以通过增加模块的方式实现新的业务。这样可以产生针对不同用户的个性化业务。将来的电信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运营商通过增加新业务来吸引客户,软交换的特点恰能满足这种需求,所以软交换技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软交换的概念

软交换题库

一、软交换: 1、 问答题: 简述软交换网的特点,并画出软交换网分层示意图并标注各层所包含设备。 软交换网具有业务与呼叫控制分离,控制与承载分离的特点。 软交换网分层示意图如下图 二、选择题: 1、软交换网与PSTN/ISDN 的关系:由 ( )与传统交换机连接,实现与 PSTN/ISDN 的互通;由 ( )与七号信令网互通。答案:A D A TG (中继网关) B AG (接入网关) C M G (媒体网关) D S G (信令网关) 2、 软交换网管理平面的网管系统包括:答案:A B C A 业务管理系统 B 软交换厂商网管系统 C IA D 网管系统 D 交换集中网管系统 3、 软交换网相关设备的维护管理遵从“集中”的原则。答案:B A 分权 B 集中 C 分级 D 统一 4、 交接班内容:答案:ABCD A 设备运行状况、障碍情况、设备和网路资源变更及闭塞情况 B 备品备 件、文件资料、工具仪表; C 相关业务通知 C 上级批示以及需由接班人继续处理的问题。 5、软交换网需要全方位的立体安全体系。从系统和应用的角度来看,可以将网络的安全因 素划分到( )层面上。答案:ABCDE A 物理层 B 系统层 C 网络层 D 业务层 E 安全管理层

5、软交换局数据管理的基本原则中,各本地网分域管理相关的()。答案:B A 局数据 B 用户数据 C 中继数据 6、软交换维护部门必须按要求定期制作软交换网相关设备的系统盘/带/文件,,集中存放,并填写记录表,存档保管,保存时间至少()。答案:C A 半年 B 3个月 C 1年 D 3年 7、软交换网故障处理应遵循()的原则。答案:C A先局内、后局外 B 先对端、后本端、C先疏通,后抢修 D 先交换、后传输 8、为在软交换网设备发生重大故障时最大限度疏通业务,应按不同软交换网设备在网络 中所处的不同等级和特点,制订不同的()答案:A A应急调度预案 B 话务控制技术方案C话务恢复技术方案 9、软交换故障处理的一级故障处理的参考时限为:答案:D A 应不超过3天 B 应不超过5天 C 应不超过3小时 D 应不超过12小时 9、软交换故障等级定义:答案:B A、通信事故、重大故障、一般故障; B、一级故障、二级故障、三级故障; C、一级故障、重大故障、一般故障; D、一级故障、二级故障、一般故障。 10、软交换设备发生大范围影响业务的故障和同时影响()以上用户通话的障碍定为一级故障。答案:C A 500 B 1000 C 2000D1500 10、软交换系统文件中()须长期保存在外部的存储介质上。答案:ABD A竣工文件、开局文件B版本更换文件C备份文件D扩容初始文件 E 计费文件11、凡上级主管部门规定的维护报表、定期测试记录、质量分析报表、值班记录和其它原始记录等,均应按季分月存档管理,集中存放,保管期至少( )。答案:C A一年 B 两年 C 三年 D 半年 三、判断题: 1、分组网作为软交换网设备的支撑网,负责传递软交换网节点之间的信令信息、媒体流信 息、管理信息等。(错) 2、交接班过程中发生障碍或事故,应暂停交接,以交班人员为主,接班人协助共同处理, 直至障碍或事故消除,或处理告一段落后再继续交接。(对) 3、软交换网主要设备的搬迁、功能调整、改造、更新等,必须制定详细的技术及实施方案 即可实施。(错) 4、软交换基本业务维护作业分为基本业务拨测和基本业务分析。(对) 5、软交换网络层须严格划分安全区域即内网区、隔离区和外网区三个安全区域。(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