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2015年自主招生审核通过名单化学

厦门大学2015年自主招生审核通过名单化学
厦门大学2015年自主招生审核通过名单化学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作业20090916 A类 1. ACT p.55-56: 2.12, 2.13, 2.14 2. MAC p.98: 2 3. You have obtained the following data for the alcohol content of a sample of blood: %C2H5OH: 0.084, 0.089, and 0.079. Calculate the 95% confidence limits for the mean assuming (a) that you know nothing about the precision of the method and (b) that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experience, you know that s= 0.005 % C2H5OH a nd that s is a good estimate of σ. B类 1. 阅读: MAC pp. 82-85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data. 2. 阅读How many samples do I need?(课程网站) 3.An analytical protocol exhibits a 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0.06. If a 90% confidence limit of ±0.06 is required by regulations, could the protocol still be used? C类 1. The determination of nickel in a stainless steel specimen can be carried out gravimetrically using dimethylglyoxime as precipitation agent in a slightly alcaline solution; tartaric acid is used to mask Fe (III) which is the major interferent. The procedure is essentially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steps: The sample containing Ni is weighted and dissolved in a suitable volume of 6 mol/L (M) HCl followed by the addition of a suitable volume of 6 mol/L (M) HNO3 and boiling; ?A suitable volume of an aqueous solution of tartaric acid, the marking agent, is then added; ?A weighted amount of dimethyglyoxime, the precipitating agent, is dissolved in ethanol and a suitable volume of the resulting solution is added, followed by addition of 6 mol/L (M) NH3 until a slight excess is present; ?The precipitated is digested for a convenient time and the solution allowed to cool; ?The precipitate so formed is filtered trough a filtering crucible (previously heated at 110 o C to a constant weight) and until the washing solution is free from Cl- ion; ?The washed precipitated is dried at 110o C to a constant weight and the necessary calculations, to find out the Ni content in the analyzed sample, are performed. Try to identify the category of errors which are likely to be introduced by each of the steps above described. Based on your personal knowledge (theoretical and, hopefully, also practical) of gravimetric methods of analysis try to identify those steps introducing the most significant error. (参见厦门大学出版社《分析化学基础实验》p.125)

厦门大学 结构化学 试卷

1、(10%)类氢离子的2s 轨道为: ()032220202, Zr a s e Zr r e a a m e ??????=?=????????h 其中 试求径向函数极大值离核的距离,并给出He +2s 轨道的极大值位置。 2、(14%) 利用Slater 规则,求Si 原子的第一、二电离能。 3、(15%)写出下列原子的基态光谱项:Si, S, Fe, Ti, Ar 。 4、(20%)a. 写出 O 22-, O 2-, O 2 和 O 2+的电子组态、键长次序和磁学性质; b. 有三个振动吸收带:1097 cm -1,1580 cm -1 和 1865 cm -1 ,它们被指定为是由 O 2, O 2+ 和 O 2-所产生的,指出哪一个谱带是属于O 2+的,为什么? 5. (10%) 以z 轴为键轴,下列原子轨道对间能否组成分子轨道?若能,写出是什么类型分子轨道,若不能,写出"不能"。 s , 2d z d xy ,d xy d yz ,d yz d yz ,d xz s ,d xy 6. (20%)指出下列分子所属的对称点群,并判断其旋光性和极性(并简要说明理由)。 (1) PF 3 (2) BF 3 (3) SO 42- (4) 二茂铁 (5) N ≡C ?C ≡N 7、 (11%)若用二维箱中粒子模型,将并四苯(tetracene C 18H 12)的π电子限制在长900pm 、宽400pm 的长方箱中,计算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的波长。 tetracene 基本常数: m e =9.11 x 10-31 kg; h =6.626 x 10-34 J .S; R = 13.6 eV=1.097 x 105 cm -1;a 0 = 0.53 ? 厦门大学《结构化学》课程期中试卷(2007)____学院____系____年级____专业 主考教师:____试卷类型:(A 卷/B 卷)

最新厦门大学结构化学习题集

厦门大学结构化学习 题集

结构化学习题集 习题1: 1.1 某同步加速器,可把质子加速至具有100×109eV的动能,试问此时质子速度多大? 1.2 计算波长为600nm(红光),550nm(黄光),400nm(蓝光)和200nm(紫光)光子的能量。 1.3 在黑体辐射中,对一个电热容器加热到不同温度,从一个针孔辐射出不同波长的极大值,试从其推导Planck常数的数值: T/℃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l max/nm 2181 1600 1240 1035 878 763 1.4 计算下列粒子的德布洛意波长 (1) 动能为100eV的电子; (2) 动能为10eV的中子; (3) 速度为1000m/s的氢原子. 1.5 质量0.004kg子弹以500ms-1速度运动,原子中的电子以1000ms-1速度运动,试估计它们位置的不确定度, 证明子弹有确定的运动轨道, 可用经典力学处理, 而电子运动需量子力学处理。

1.6 用测不准原理说明普通光学光栅(间隙约10-6m)观察不到10000V 电压加速的电子衍射。 1.7 小球的质量为2mg,重心位置可准确到2μm,在确定小球运动速度时,讨论测不准关系有否实际意义? 1.8 判断下列算符是否是线性\厄米算符: (1)(2)(3)x1+x2(4) 1.9 下列函数是否是的本征函数?若是,求其本征值: (1)exp(ikx)(2)coskx (3)k (4)kx 1.10 氢原子1s态本征函数为(a0为玻尔半径),试求1s 态归一化波函数。 1.11 已知一维谐振子的本征函数为 其中a n和α都是常数,证明n=0与n=1时两个本征函数正交。 1.12 若是算符的本征函数 (B为常数), 试求α值,并求其本征值。

全国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排名

07中国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排名学校等级排名学校等级排名学校等级 1 吉林大学A+ 6 南京大学A 1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 2 复旦大学A+ 7 浙江大学A 12 北京化工大学A 3 南开大学A+ 8 四川大学A 13 清华大学A 4 北京大学A 9 上海交通大学A 14 武汉大学A 5 中山大学A 10 华南理工大学A B+ 等(22 个) :兰州大学、苏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郑州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湘潭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南大学、安徽大学、福州大学、西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湖北大学 B 等(22 个) :东南大学、华侨大学、东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济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鲁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工业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上海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C 等(15 个) :名单略 国家重点学科 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 博士点 安徽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华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复旦大学河北大学河南大学湖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山西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苏州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湘潭大学浙江大学郑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山大学

厦门大学结构化学习题集答案

附录8 习题选答 习题1 1.2 600nm(红), 3.31×10-19J, 199KJ·mol-1 550nm(黄), 3.61×10-19J, 218KJ·mol-1 400nm(蓝), 4.97×10-19J, 299KJ·mol-1 200nm(紫), 9.93×10-19J, 598KJ·mol-1 1.3 6.51×10-34J·s 1.4 (1)100eV电子 12 2.6pm (2)10eV中子 9.03pm (3)1000m/sH原子0.399nm 1.5 子弹~10-35m, 电子~10-6m 1.6 Dx=1.226×10-11m<< 10-6m 1.8 (2),(4) 是线性厄米算符. 1.9 (1) exp(ikx)是本征函数, 本征值ik. (2), (4)不是. 1.10 1.12 , 本征值为±√B

1.13 1.16 当两算符可对易, 即两物理量可同时测定时,式子成立. 1.18 (1) (2) = l/2, (3)

=0 1.19 0.4l~0.6l间, 基态出现几率0.387,第一激发态出现几率0.049. 1.20 (1) 基态n x=n y=n z=1 非简并 (2) 第一激发态211, 121, 112 三重简并 (3) 第二激发态221, 122, 212 三重简并 1.23 λ=239nm. 习题2 2.1 (1) E0=-1 3.6eV, E1=-3.4eV. (2) =3a0/2 ,

=0 2.4 ψ1s波函数在r=a0, 2a0处比值为2.718 ψ2在r=a0, 2a0处比值为7.389. 2.6 3d z2 , 3d xy各有2个节面: 3d z2是2个圆锥节面, 3d xy是XZ,YZ面. 2.9 (1) 2p轨道能量为- 3.4eV 角动量为 (2) 离核平均距离为5a0. (3) 极大值位置为4a0.

厦门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第12章ds区元素.doc

第十二章ds区元素 12.1 铜族元素 (1) 12.2 锌族元素 (10) 12.1 铜族元素 12.1.1 铜族元素通性 铜族元素 1.铜族元素通性 铜族元素的氧化态有+1,+2,+3三种,这是由于铜族元素最外层ns电子和次外层(n-1)d电子能量相差不大。有人认为在本族元素中,元素第二电离能与第一电离能的差值越小,它的常见氧化值就越高。 对于Cu、Ag、Au,Δ(I2-I1)Au < Δ(I2-I1)Cu < Δ(I2-I1)Ag 所以常见氧化态物+3,+2,+1。 铜、银、金的标准电势图如下所示: 12.1.2 铜族元素金属单质 2.铜族元素金属单质 (1).物理性质 铜和金是所有金属中仅有的呈现特殊颜色的二种金属,铜族元素的熔点、沸点、硬度均比相应的碱金属高。这可能与d电子也参与形成金属键有关。由于铜族金属均是面心立方晶体(如下图),它们不仅堆积最密而且存在较多可以滑动的高密度原子层,因而比相应的

碱金属(多为体心立方晶体)密度高得多,且有很好的延展性,其中以金最佳。铜族元素的导电性和传热性在所有金属中都是最好的,银占首位,铜次之。 (2).化学性质 铜族元素的化学活性远较碱金属低,并按Cu--Ag--Au的顺序递减。 在潮湿的空气中放久后,铜表面会慢慢生成一层铜绿。铜绿可防止金属进一步腐蚀,其组成是可变的。银和金不会发生该反应。 空气中如含有H2S气体与银接触后,银的表面上很快生成一层Ag2S的黑色薄膜而使银失去银白色光泽。() 在电位序中,铜族元素都在氢以后,所以不能置换稀酸中的氢。但当有空气存在时,铜可缓慢溶解于这些稀酸中: 浓盐酸在加热时也能与铜反应,这是因为Cl-和Cu+形成了较稳定的配离子[CuCl4]3-,使Cu == Cu++e-的平衡向右移动: 铜易为HNO3、热浓硫酸等氧化性酸氧化而溶解 银与酸的反应与铜相似,但更困难一些;而金只能溶解在王水中:

高分子院士解析

2004年院士介绍 曹 镛 高分子化学家。 出生于湖南长沙。1965年毕 业于原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化学系。1987年获日本东京大 学理学博士学位。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高分子光电材料与 器件研究所所长。国内最早从事导电高分子研究的科学家 之一。与他人合作用稀土催化剂合成了有新的结构和形貌 特色的聚乙炔。率先合成苯胺及噻吩的齐聚物,并对其进 行掺杂和研究其结构与性能关系。他在用有机质子酸掺杂 聚苯胺制备可溶性的聚合物的基础上,提出“对阴离子诱 导加工性”的概念,解决了导电高分子的高导电性与加工性不能同时并存的难题,其研究结果已得到实际应用。此 外,成功地研制出可弯曲的塑料片基发光二极管;使铝阴极LED 的电荧光量子效率达到甚至超过钙阴极器件等。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现有院士 程镕时 高分子物理及物理化学家。江苏宜兴人。1949年毕业 于金陵大学化学系。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研究部。南京 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早年参加高分子分子表征的研究工 作,其结果为顺丁橡胶的工业化选型和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高分子溶液粘度的研究工作中,提出一系列新概念和应用广 泛的公式。在凝胶色谱的研究工作中,阐明了多孔填料的成孔 机理并给出控制孔度的理论关系,建立了简易凝胶色谱方法、 凝胶色谱扩展和分离效应的统一理论、凝胶色谱的绝对定量化 原则和一种研究分子水平上的吸附作用以及分子间配合作用的有效而直接的定量方法,拓展了凝胶色谱的应用范围。近年在 对高分子溶液凝聚过程的研究中又取得新的进展。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现有院士 冯新德

物理化学试验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物理化学实验 (Phys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目的和要求 物理化学实验是化学实验科学的重要分支,它综合了化学领域中各分支所需要的基本研究工具和方法。它与物理化学课程紧密配合,但又是一门独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的课程。 物理化学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掌握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从而能根据所学的原理设计实验、选择和使用仪器,其次是锻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正确记录和处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培养严肃认真、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作风;第三是巩固和加深对物理化学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物理化学知识灵活应用的创新能力。 为实现厦门大学达到国内一流、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综合性大学,应该改革旧的、不适于生产力发展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减少验证性实验,把新的科研成果和研究技术引入教学中来,让科研成果充实实验教学内容,同时也为培养科研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在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的同时,也应注重学生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进行曲线模拟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基本内容和学时分配 本课程内容包括实验讲座、实验和考试三个部分。 实验讲座除了绪论及误差与数据处理的内容在实验前专门集中讲解外,其余部分均结合在每个实验中穿插进行,例如在“金属相图”中讲解热电偶的焊接与校正;在“饱和蒸气压测定”及“碳酸钙热分解”实验中讲解真空技术等,一般每个实验前都要讲解近一个小时,把一些相关技术进行讲解和示范。 考试对于化学系学生是笔试为主,笔试与实验成绩比例为3:7。平时实验成绩分配如下:预习15%、态度5%、卫生5%、操作35%、实验报告15%、实验结果与讨论25%。 实验讲座由绪论、误差与数据处理作为基本知识,安排在学生进入实验室前讲完,学时为4,其他讲座内容是结合各个实验内容,把知识点、仪器的使用等相关知识在每个实验前讲解,每次讲座学时为1。 一、基本知识讲座内容: 1. 绪论 物理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课程的具体安排 课程的预习、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的要求 物化实验课程的评分标准及考试、考核办法 物理化学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2. 误差和数据处理 系统误差的判断和消除法 函数的算术平均误差和标准误差,曲线拟合误差的计算

厦门大学结构化学答案

5.2 从原子轨道?s 和 ?Px 的正交性,证明两个sp 杂化轨道相互正交。 ?1=√α ?s +√1?α ?px ?2=√1?α ?s ?√α ?px 证明:τφαφαφαφατd d h h px s px s ??---+=)1)(1( 21 ????--+---= τφφατφφατφαατφααd d d d px s px s px s 2222)()1()1()1(000)1()1(=-+---=αααα 即h 1和h 2正交, 证毕。 5.3 写出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中心原子所采用的杂化轨道: 5.6 实验测定水分子的∠HOH 为104.5°,试计算O-H 键与孤对电子杂化轨道中s 、p 轨道的成分。 解:H 2O 分子中O 原子取不等性sp3杂化,两个OH 键所涉及的O 原子杂化轨道的夹角θ满足: α+βcosθ=0 式中α、β分别为杂化轨道中s 、p 轨道所占有的百分数。又有β=1-α, 故有: α+(1?α)cos104.5°=0 得:α = 0.20,β = 1 - α = 0.80

即每个O-H 键中O 2s 成分为0.20,2p 成分为0.80; 水分子还有两个孤对电子杂化轨道,则每个孤对电子杂化轨道中, 2s 轨道成分为:(1.0-2x0.20)/2=0.30 2p 轨道成分为:1.0-0.3=0.70 或 (3.0-2x0.8)/2 = 0.70 即水分子的孤对电子杂化轨道中s 成分占0.30,p 成分占0.70。 5.12 对于极性分子AB ,如果分子轨道中的一个电子有90%的时间在A 原子轨道?A 上,10%的时间在B 的原子轨道?B 上,试描述该分子轨道波函数的形式(此处不考虑原子轨道的重叠) 解: 根据分子轨道理论可设该分子轨道波函数形式为 ?=a?A +b ?B , 该轨道满足归一性要求:()0 1222=?+== ?d τφφb a d τB A ? 故21a b -±= 依题意有: a 2 =0.9, b 2=0.1, 故可知: 1.0,9.0±==b a 所以,波函数?=0.949?A ± 0.316?B

厦门大学无机化学试卷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 ( 共18题 35分 ) 1. 2 分 InCl 2为逆磁性化合物,其中In 的化合价为…………………………………………( ) (A) +1 (B) +2 (C) +3 (D) +1和+3 2. 2 分 下列氢化物中,在室温下与水反应不产生氢气的是…………………………………( ) (A) LiAlH 4 (B) CaH 2 (C) SiH 4 (D) NH 3 3. 2 分 和水反应得不到H 2O 2的是……………………………………………………………( ) (A) K 2O 2 (B) Na 2O 2 (C) KO 2 (D) KO 3 4. 2 分 下列物质的水解产物中既有酸又有碱的是………………………………………… ( ) (A) Mg 3N 2 (B) SbCl 5 (C) POCl 3 (D) NCl 3 5. 2 分 有关H 3PO 4、H 3PO 3、H 3PO 2不正确的论述是…………………………………( ) (A) 氧化态分别是+5,+3,+1 (B) P 原子是四面体几何构型的中心 (C) 三种酸在水中的离解度相近 (D) 都是三元酸 6. 2 分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都有颜色的一组化合物是…………………………………… ( ) (A) SiCl 4,SnCl 4,PbO (B) CCl 4,NO 2,HgI 2 (C) SiC ,B 2H 6,N 2O 4 (D) PbO 2,PbI 2,SnS 7. 2 分 下列化合物中最稳定的是…………………………………………………………… ( ) (A) Li 2O 2 (B) Na 2O 2 (C) K 2O 2 (D) Rb 2O 2 8. 2 分 1 mol 下列各物质溶于1 dm 3水中,生成的溶液 中H + 浓度最高的是……………( ) (A) SO 3 (B) P 4O 10 (C) HF (D) MgH 2 厦门大学“无机化学(二)”课程试卷 化学化工学院化学、材料系2004年级化学各专业 试卷类型:(A 卷)

厦门大学结构化学习题集

结构化学习题集 习题1: 1.1 某同步加速器,可把质子加速至具有100×109eV的动能,试问此时质子速度多大? 1.2 计算波长为600nm(红光),550nm(黄光),400nm(蓝光)和200nm(紫光)光子的能量。 1.3 在黑体辐射中,对一个电热容器加热到不同温度,从一个针孔辐射出不同波长的极大值,试从其推导Planck常数的数值: T/℃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l max/nm 2181 1600 1240 1035 878 763 1.4 计算下列粒子的德布洛意波长 (1) 动能为100eV的电子; (2) 动能为10eV的中子; (3) 速度为1000m/s的氢原子. 1.5 质量0.004kg子弹以500ms-1速度运动,原子中的电子以1000ms-1速度运动,试估计它们位置的不确定度, 证明子弹有确定的运动轨道, 可用经典力学处理, 而电子运动需量子力学处理。 1.6 用测不准原理说明普通光学光栅(间隙约10-6m)观察不到10000V 电压加速的电子衍射。

1.7 小球的质量为2mg,重心位置可准确到2μm,在确定小球运动速度时,讨论测不准关系有否实际意义? 1.8 判断下列算符是否是线性\厄米算符: (2)(3)x1+x2(4) (1) 1.9 下列函数是否是的本征函数?若是,求其本征值: (1)exp(ikx)(2)coskx (3)k (4)kx 1.10 氢原子1s态本征函数为(a0为玻尔半径),试求1s 态归一化波函数。 1.11 已知一维谐振子的本征函数为 其中a n和α都是常数,证明n=0与n=1时两个本征函数正交。 1.12 若是算符的本征函数(B为常数), 试求α值,并求其本征值。 1.13 计算Poisson 方括, 1.14 证明Poisson 方括的下列性质: (1) (2)

《化学工艺学》课程内容简介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工艺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Chemical Process Technology) 目的和要求 化学工艺学介绍以天然资源为原料生产基本化工原料的过程的基本原理、工艺过程与工艺条件和过程涉及的设备等。具体包括基本无机化工、基本有机化工、生物化工等方面内容。目的是使学生在对化学工业的发展史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了解化工原料生产的资源变迁和发展历程,掌握化学工业的发展趋势并清楚化工清洁生产工艺的基本内容。无机化工部分以合成氨生产工艺为例讲授从原料气制取、一氧化碳变换、原料气交换和氨合成等工序的生产原理及工艺安排。有机化工部分主要讲授烃类蒸气裂解制烯烃的工艺、石油化工中的催化氧化工艺、催化加氢工艺、催化脱氢与氧化脱氢工艺。生物化工则主要介绍部分成熟的生物工艺过程。要求学生能了解这些有代表性的化工过程的化学原理、过程热力学特征、动力学特征、催化剂应用、工艺设计要求与工程考虑。使学生对基本化学工业典型过程的共性和特性有深入的了解。并具有综合应用大学三年所学知识对工业化实际过程进行分析的能力。 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主体内容(60学时) 第一章绪论(5学时) 1.1课程介绍及参考书 1.2化学工业的分类 1.3化学工业的特点 1.4化学工业的发展史 1.5合成氨工业发展 1.6基本有机化学工业 第二章合成氨工艺学(13学时)

2.1合成氨的生产方法 2.2烃类蒸汽转化] 2.3重油部分氧化 2.4煤气化 2.5一氧化碳变换 2.6原料气净化 2.7氨的合成 第三章烃类热裂解(12学时) 3.1概述 3.2热裂解过程的化学反应与机理 3.3裂解反应的化学热力学与动力学 3.4烃裂解工艺 3.5裂解气的净化与分离 3.6乙烯生产的三废问题 3.7石油化工的作用及乙烯生产无机化工工业部分小结(看录相) 第四章催化加氢(4学时) 4.1概述 4.2催化加氢的一般规律 4.3一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 第五节催化脱氢与氧化脱氢(6学时) 5.1烃类脱氢反应的“化学” 5.2乙苯催化脱氢合成苯乙烯 5.3烃类的氧化脱氢 第六章催化氧化(10学时) 6.1概述 6.2均相催化氧化 6.3非均相催化氧化 第七章生化工艺(4学时) 7.1氨基酸生产工艺 7.2抗生素生产工艺

厦大无机化学考研经验

厦大无机化学考研经验 现在说说我的考研复习时间安排吧,我是从2011年4月份开始复习无机化学上册,整个四月份都只看无机化学上册,只看书,每天花半天时间(3小时)去图书馆。我看书比较注重效率,也感觉自己那段时间效率比较高,所以就抓紧时间看(考研复习都有疲劳期,所以趁状态好的时候多复习点)。每次看书的时候只带课本和笔,本人不习惯用笔记本,看书期间遇到的问题或是重点我喜欢直接标注在书本上,我那本无机化学课本在最后反正是找不到一页没有注解的空白地方。我还有个习惯就是喜欢将书本上的重要公式或是非常重要的定义写在那一页的顶端或是下端,这样有助于复习时加深印象,翻到那一页就知道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整个四月份我将无机化学上册看了一遍,当然有些难以理解的地方就多花了时间。我找的考研资料、考题考点解析、知识框架图及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等内容都是在百度文库找的,价格便宜,用起来很方便。我看书也是主要是以章节为单位,争取看一章能将那一章的知识有个了解,争取看懂。 看完这本书就给自己放了一个五一长假,然后就开始复习物理化学了,物理化学也注重看书,最好是复习厦大孙世刚那两本书,很全面,跟考试结合很紧密。物理化学是一项艰苦的工程,不仅难懂,还很难记住,感觉就是看不懂,看了后面就忘了前面,做题几乎没把握。不过这时不要灰心,始终要坚信难是对于所有人的,只要自己努力了,结果肯定不会差。物理化学需要一章节一章节的复习,然后做课后习题,这样有助于理解,重复看书,重复做题,吃透每章节的内容,只有这样才会在看后续章节时不会不知所云。复习物理化学花的时间就多了,两本物理化学书我是从5月份看到了八月底,当然这期间也有一些耽误,比如复习期末考试,暑假休息半个月,总的算来花了三个月把书本拉通看了一遍。最重要的是在这期间无机化学不能丢下,虽然不像四月份那样每天看,但是需要时常翻翻书,看一看比较难理解的章节,如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化学键理论和配位化学那几章,顺带做做题。这样到九月开学时几乎就把无机化学上册搞定了,物理化学也有了个大概的了解。对于这期间花在专业课上的时间应该每天不少于三小时吧,而且是连续的三小时,这样有助于系统复习。 九月开学后就要安排全程复习了,无论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具体时间安排因人而异,自己感觉难的科目可以多安排点时间,复习顺利的科目少花点时间,

[高分子材料] 厦门大学物理化学方向“青年千人”程俊课题组招聘 博士后(表现优异者可留校)

厦门大学物理化学方向“青年千人”程俊课题组招聘博 士后(表现优异者可留校) 2018-03-12 一、课题组简介: 1. 课题组组长程俊教授 2008 年博士毕业于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之后在剑桥大学化学系做博士后,2010 年获得剑桥大学 Emmanuel College 独立研究员职位,2013 年在英国阿伯丁大学建立课题组,2015 年获得国家“青年千人”计划资助全职回厦门大学开展科研工作,被聘为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发展第一性原理方法模拟固体表界面的物理化学过程,并将这些方法应用于催化和电化学等能源相关体系。近期课题组开始拓展实验方向,将理论计算和实验相结合,理论指导实验,实验验证理论。目前在 Angew. Chem., Phys. Rev. Lett., J. Am. Chem. Soc.和 Acc. Chem. Res.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文章 50 余篇。 AHAHAGAHAGAGGAGAGGAFFFFAFAF

2. 课题组依托于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重)和能源材 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2011 中心),共享这两个重要的国家级科研平台的高性 能并行计算资源和领先的科学仪器设备。最近,课题组也已经建设完成约 2000 核的高性能计算服务器。 3. 程俊教授崇尚真知实干,为人自由民主,做事讲求踏实、厚积薄发。在生活 上给予研究生良好的待遇,在思想上和科研上更是能给与很多帮助和指导,课题组气氛融洽。课题组与国内外多个优秀课题组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会为课题组博士后提供全面的交流学习个人发展的很多机会。目前通过考核的课题组博士后成员均已有高水平工作发表和再投中。 4. 课题组主页:。 二、招生要求(本招生长期有效): 1. 获得国内、外博士学位(博士后)。 2. 理论计算方向:具有优良的理论计算化学/物理/材料科学等相关背景和经 AHAHAGAHAGAGGAGAGGAFFFFAFAF

电致化学发光研究的新材料和新方法-厦门大学

第23卷第12期2011年12月 化 学 进 展 PROGRESS IN CHEMISTRY Vol.23No.12 Dec.2011 收稿:2011年3月,收修改稿:2011年5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21175112)资助??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xichen@https://www.360docs.net/doc/e714977756.html, 电致化学发光研究的新材料和新方法? 罗 峰1 林志杰2 陈 曦2?? (1.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福州350003; 2.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 厦门361005) 摘 要 由于方法的使用范围广、光学系统简单和操作容易,电致化学发光(ECL )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随着对ECL 研究的深入,ECL 研究所涉及的领域和层面已有很大的扩展,特别是近十年来,ECL 研究发展更为迅猛。除ECL 理论研究外,为了适应分析检测的应用的需求,ECL 在新材料、新实验技术和方法方面出现了许多的研究报道。本文综述最近几年来ECL 研究在新材料应用和新实验技术的开发方面的一些进展,包括纳微米材料和量子点材料在ECL 方面的研究,同时对固态ECL 和基于三原色(RGB )机理的可视化ECL 研究进展,进行了一些讨论。最后,综述展望纳米和量子点材料修饰电极ECL 的研究和应用的前景。 关键词 电致化学发光 新材料 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O667.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81X(2011)12?2588?10 Novel Materials and Approaches for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Studies Luo Feng 1 Lin Zhijie 2 Chen Xi 2?? (1.Fuji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tric Science,Fuzhou 350003,China; 2.Department of Chemistry,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5,China) Abstract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ECL)approaches have been received great attention due to their versatility,simplified optical setup,and good temporal and spatial control.With the extension of ECL study,ECL has been applied in a lot of fields,and got great development in recent ten years.Besides their theory studies,to meet the ECL analytical applications,there have been many reports on new materials and approaches for ECL study.In this review,we focus on the ECL applications of new materials and techniques and summary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ECL,including nano?micro and quantum dot materials for ECL studies.In addition,solid?state ECL and visible ECL approaches based on red?green?blue(RGB)tri?color system are also discussed.Finally,the prospect of ECL studies and applications using nano or quantum dot modified electrodes is presented. Key words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new materials;new approaches Contents 1 Introduction 2 New ECL materials 2.1 Metal complexes 2.2 Nano?micro materials based on Ru complexes 2.3 Quantum dot materials for ECL 3 New development of ECL techniques 3.1 Solid?state ECL 3.2 New approaches of ECL for bio?analysis 3.3 Visible ECL technique 4 Conclusions and outlook

结构化学习题

第二章 一选择题 1、电子自旋是电子( c ) A 、具有一种类似地球自转的运动 B 、具有一种非轨道的运动 C 、具有一种空间轨道外的顺逆时针的自转 D 、具有一种空间轨道中的顺逆时针的自转 2、下列分子中哪些不存在大π键( a ) A. CH 2=CH-CH 2-CH=CH 2 B. CH 2=C=O C. CO(NH 2)2 D.C 6H 5CH=CHC 6H 5 3、某原子的电子组态为1s 22s 22p 63s 14d 1,其基谱项为( a ) A 3D B 1D C 3S D 1S 4、已知类氢波函数ψ2px 的各种图形,推测ψ3px 图形,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b ): A 、角度部分图形相同 B 、电子云相同 C 、径向分布不同 D 、界面图不同 5、单个电子的自旋角动量在z 轴方向上的分量是:( d ) :12/2 :6/2 C: 6/4 D:/4A h B h h h ππππ±±±± 6、 具有的π 键类型为:( a ) A 、109π B 、108π C 、99π D 、11 9π 7、 下列光谱项不属于p 1d 1组态的是( c )。 A. 1P B . 1D C. 1S D. 3F 8、对氢原子和类氢离子的量子数l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 l 的取值规定m 的取值范围 B 它的取值与体系能量大小有关 C 它的最大可能取值由解方程决定 D 它的取值决定了|M| = )1(+l l 9、通过变分法计算得到的微观体系的能量总是( c )。 A 等于真实体系基态能量 B 大于真实体系基态能量 C 不小于真实体系基态能量 D 小于真实体系基态能量 10、已知类氢波函数Ψ2px 的各种图形,推测Ψ3px 图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 角度部分的图形相同 B 电子云图相同 C 径向分布函数图不同 D 界面图不同 11、对氢原子Φ方程求解,下列叙述有错的是( c ). A. 可得复函数解Φ=ΦΦim m Ae )(. B. 由Φ方程复函数解进行线性组合,可得到实函数解. C. 根据Φm (Φ)函数的单值性,可确定|m |=0,1,2,……l

厦门大学2004级无机化学二期中考试试题

厦门大学2004级无机化学二期中考试试题 厦门大学“无机化学(二)”课程试卷 化学化工学院化学、材料系2004年级化学各专业 试卷类型:(A卷)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 共18题 35分 ) 1. 2 分 InCl2为逆磁性化合物,其中In的化合价为…………………………………………() (A) +1 (B) +2 (C) +3 (D) +1和+3 2. 2 分 下列氢化物中,在室温下与水反应不产生氢气的是…………………………………() (A) LiAlH4 (B) CaH2 (C) SiH4 (D) NH3 3. 2 分 和水反应得不到H2O2的是……………………………………………………………() (A) K2O2 (B) Na2O2 (C) KO2 (D) KO3 4. 2 分 下列物质的水解产物中既有酸又有碱的是…………………………………………() (A) Mg3N2 (B) SbCl5 (C) POCl3 (D) NCl3 5. 2 分 有关H3PO4、H3PO3、H3PO2不正确的论述是…………………………………() (A) 氧化态分别是+5,+3,+1 (B) P原子是四面体几何构型的中心 (C) 三种酸在水中的离解度相近 (D) 都是三元酸 6. 2 分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都有颜色的一组化合物是……………………………………() (A) SiCl4,SnCl4,PbO (B) CCl4,NO2,HgI2 (C) SiC,B2H6,N2O4 (D) PbO2,PbI2,SnS 7. 2 分 下列化合物中最稳定的是……………………………………………………………() (A) Li2O2 (B) Na2O2 (C) K2O2 (D) Rb2O2 8. 2 分 1 mol 下列各物质溶于1 dm3水中,生成的溶液中H+ 浓度最高的是……………() (A) SO3 (B) P4O10 (C) HF (D) MgH2 9. 2 分 对于H2O2和N2H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都是二元弱酸 (B) 都是二元弱碱 (C) 都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D) 都可与氧气作用 10. 2 分

厦门大学830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精品资料

2021 年厦门大学 830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资料精编 一、厦门大学 830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真题精选 及考研大纲 1 . 厦门大学 830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1999 、 2001-200 2 、 2006-2014 年考研真题 , 暂无答案。 2. 厦门大学 830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大纲 ①2018年厦门大学830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大纲。 二、 2021 年厦门大学 830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资料 3 . 潘祖仁《高分子化学》考研相关资料 ( 1 )潘祖仁《高分子化学》 [ 笔记 + 课件 + 提纲 ] ① 厦门大学 830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之潘祖仁《高分子化学》考研复习笔记。 ②厦门大学 830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之潘祖仁《高分子化学》本科生课件。 ③厦门大学 830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之潘祖仁《高分子化学》复习提纲。 ( 2 ) 潘祖仁《高分子化学》 考研核心题库(含答案) ① 厦门大学 830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核心题库之潘祖仁《高分子化学》名词解释精编。 ②厦门大学 830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核心题库之潘祖仁《高分子化学》简答题精编。 ③厦门大学 830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核心题库之潘祖仁《高分子化学》综合题精编。 ( 3 )潘祖仁《高分子化学》考研模拟题 [ 仿真 + 强化 + 冲刺 ] ① 2021 年厦门大学 830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之高分子化学考研专业课六套仿真模拟题。 ② 2021 年厦门大学 830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之高分子化学考研强化六套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③ 2021 年厦门大学 830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之高分子化学考研冲刺六套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4 . 何曼君《高分子物理》考研相关资料 ( 1 )何曼君《高分子物理》 [ 笔记 + 课件 + 提纲 ] ① 厦门大学 830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之何曼君《高分子物理》考研复习笔记。 ②厦门大学 830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之何曼君《高分子物理》本科生课件。 ③厦门大学 830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之何曼君《高分子物理》复习提纲。 5 . 厦门大学 830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之高分子物理 考研核心题库(含答案) ① 厦门大学 830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核心题库之高分子物理名词解释精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