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语句》教学设计

《条件语句》教学设计
《条件语句》教学设计

讲解【教师学生归纳总结】

1简单条件语句

一般地,对于形如右方流程图得算

法,都可以用下列语句来表示:

if语句得一般格式就是:

if <条件> then

语句1;

else

语句2

End if

该语句得功能:如果表达式结果为

真,则执行表语句1;如果为假,则执

行else后面得语句2

【练习1】

某澡堂为节约用水,改革收费

制度,实行计时收费,洗澡时间在

30分钟以内(含30分钟)每分钟0、

1元,洗澡时间在30分钟以上,超

过得部分每分钟0、2元,请您设

计算法,使用基本语句描述计费

过程

【学生上机操作】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

条件语句得表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编

写问题得算法,使用基

本语句描述计费过程,

使学生尝到成功得喜

悦.

设计意图:利用计算

机输入算法程序,进一

步体会计算机解决实

际问题得方便实用

性。使学生获得成就

感!

新课讲解【问题2】唱片超市里,每张唱片

售价25元、如果购买5张以上(含

5张)唱片,则按照九折收费;如果购

买10张以上(含10张)唱片,则按照

八五折收费、请用语句描述完成计

费工作得算法,画出算法流程图、

【答案】

解:输入a;

If a<5 then

【学生设计算法,画出程序框图】

解假如用变量a表示顾客

购买得唱片数,用变量C

表示顾客要缴纳得金额、则

这个算法可以表示为:

【学生设计算法】

1、输入a、

2、对a进行判断:

(1)若a<5,则C=25a;

复习旧知识,并且巩固

检测,为进一步学习新

知进行铺垫

设计意图:体会算法

语句得作用与数学得

应用价值及数学重要

在学生已掌握简单条

件语句情况下放手让

C=25a Else

If then

C=22.5a Else

C=21.25a End If

End If

输出C

(2)若5 a<10,则C=22.5a;

(3)若a10则C=21.25a

3、输出C

【学生小组活动探讨得出结果】

【学生上机操作】

通过学生上机操作检验所得出得

结果就是否正确。

学生去探讨尝试着做

培养学生得创新能力

与动手能力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

编含条件结构得问题,

可以帮助她们更深刻

地理解含条件结构得

特征以及算法得本

质、让学生编写问题

得算法语句,并赋值运

算、使学生尝到成功

得喜悦.

新课讲解【教师学生归纳总结】

2复合条件语句

if <条件1> then

语句1;

else

if <条件2> then

语句2;

else

语句2

End if

End if

【练习2】用条件语句描述下列

算法流程图。

设计意图:以上练习

题得设计,主要就是为

了给学生创造一个知

识运用迁移及巩固得

机会,同时也为了吸引

与调动全班同学参与

到积极动脑,各抒己见

得活跃气氛中来,并培

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得能力。

实战演练实战演练

【练习3】下列语句运行得结果就

X=5 y= -20

If x≦0 then

y=x-3

Else

y=x+3

【练习4】下面给出得就是用条

件语句编写得程序,改程序得功能

就是

输入x

If x<3 then

y=2*x

Else

If x>3 then

设计意图:以上练习

题得设计,主要就是为

了给学生创造一个知

识运用迁移及巩固得

机会,同时也为了吸引

与调动全班同学参与

到积极动脑,各抒己见

得活跃气氛中来,并培

程序的选择结构教学设计

程序的选择结构 教案编写教师:付虹杨 实际授课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 实际授课日期:

Then End if Else The n Then Else Else End if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格式2:又叫块If I f 条件Then Else 2> End I 语句组1> 语句组说明: 新课讲授 (1)条件可以是算术表达式、关系表达式或逻辑表达式等。表达式都会 得到两种可能:非真即假,True或False。 (2)格式2中的if与end if 必须成对出现,缺一不可。 (3)在书写时,格式1中的<语句组>可以有多条语句,如 果有多条语句则必须写在一行,而且语句之间用冒号“:” 分隔开。格式2中的<语句组>中的多条语句,则需分行书写。 (4)将If、Else和End If 语句左对齐,而<语句组1>和<语 句组2>向右缩进若干空格,以使程序结构更加清楚,便 于阅读和查错。 4、条件语句的执行过程 当条件成立时,执行Then后面的语句组1, 否则执行语句组2 选择结构的流程图如下所示: 5、下面我们共同运用选择结构来解决问题:例1、选择题 将鼠标价钱大竞猜的程序补充完整。 Dim a As Si ngle a=I nputBox(“请输入您猜的价钱”) ____ a=20_Print"猜对了"__Print “猜错了” 学生边看课 件,边听教师 讲解选择结构 的基本格式。 注意事项,及 程序的执行过 程。 学生运用选择 结构将鼠标价 钱大竞猜程序 补充完整。 进一步理解 选择结构的 用法、格式、 功能。 让学生熟练 掌握双分支 选择结构的 两种基本格 式及相互转 换。

高中数学必修三《条件语句》优秀教案

1.2.2条件语句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条件语句的概念; 2.能应用条件语句编写程序. 教学重点条件语句的步骤、结构及功能 教学难点会编写程序中的条件语句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上节课所学习的三种算法语句是什么?并分别写出它们的一般格式.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输入语句的一般格式是:输出语句的一般格式是: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是: 二〖创设情境〗 试求自然数1+2+3+……+99+100的和.显然大家都能准确地口算出它的答案:5050. 而能不能将这项计算工作交给计算机来完成呢?而要编程,以我们前面所学的输入、输出 语句和赋值语句还不能满足“我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因此,

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基本 算法语句中的另外两种: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条件语句. 三、〖新知探究〗 (一)条件语句 算法中的条件结构是由条件语句来表达的,是处理条件分支逻辑结构的算法语句. 它的一般格式是:(IF-THEN-ELSE-END IF格式) 当计算机执行上述语句时,首先对IF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符合,就执行THEN 后的语句1,否则执行ELSE后的语句2.其对应的程序框图为:(如上右图) 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只使用IF-THEN语句:(即IF-THEN-END IF 格式) 计算机执行这种形式的条件语句时,也是首先对IF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符合, 就执行THEN后的语句体,否则执行END IF之后的语句.其对应的程序框图为:(如上右图)

(二)典型例题 例5 编写一个程序,求实数的绝对值. 程序:思考:阅读下面的程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例6 把图1.1-11中的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 程序: SQR()是一个函数, 用来求某个非负数的算术 平方根,即SQR()=. 例7 编写程序,使任意输入的3个整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输出. 算法分析:用a,b,c表示输入的3个整数;程序: 为了节约变量,把它们重新排列后,仍用a, b,c表示,并使a≥b≥c.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3个整数a,b,c. 第二步:将a与b比较,并把小者赋给b, 大者赋给a. 第三步:将a与c比较. 并把小者赋给c, 大者赋给a(此时a已是三者中最大的). 第四步:将b与c比较,并把小者赋给c, 大者赋给b(此时a,b,c已按从大到小的 顺序排列好).

C语言for循环语句教案

for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教案 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 本课内容:循环结构程序设计——for 语句 一、教学目标 1、领会程序设计中构成循环的方法 2 、掌握for 语句的用法 二、教学重点 1、for 语句的一般格式 2、for语句的执行过程 三、教学难点 for 语句的综合利用 四、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给出主要内容。 2、讲解其基本格式。 3、应用示例,结合相应的知识讲解。 4、执行过程用流程图和例题用(演示法和讲解法)进行详细说明。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前两节课我们学习的两种循环语句——while语句和do~while 语句的基本格式和执行过程和特征。 2、给出例子如下:

main( ) {int x=1; (表达式1) s=0; while(x<=100) (表达式2) {s=s+x; x=x+1; (表达式3) } printf(“%d”,s); } 分析用while语句来完成的程序,主要完成1到100的累加和,对一个循环程序来说最关键的三个部分:循环变量的赋初值、控制循环条件、循环控制变量的更新。 (二)教学过程 1、写出本节课要介绍的for语句的一般格式 for(表达式1;表达式2;表达式3) 循环体; 2、掌握:基本格式和各个表达式的功能和特征 强调:for语句中的所有表达式和while语句中的表达式所完成的功能是相同的。 表达式1:循环变量的初始化(初始值) 表达式2:循环条件(终止值) 表达式3:循环变量自增 3、for语句的执行过程 for ( int i = 0 ; i < 10 ; i++) { printf("我最棒"); }

高中数学《条件语句》

1.2.2条件语句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条件语句的概念,掌握其结构。 (2)会应用条件语句编写程序。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对现实生活情境的探究,认识到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方便简捷,促进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条件语句在程序中起判断转折作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起决定作用。通过本小节内容的学习,有益于我们养成严谨的数学思维以及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条件语句的步骤、结构及功能。难点:会编写程序中的条件语句。 四、教学设计 (一)练习 1. 将两个数8,17a b ==交换,使17,8a b ==,下面语句正确一组是 ( B ) 2. 计算机执行下面的程序段后,输出的结果是( B ) 1a = 3b = a a b =+ b a b =- PRINT a ,b A. 1,3 B. 4,1 C. 0,0 D. 6,0 3. 下列给出的赋值语句中正确的是( B ) A. 4M = B. M M =- C. 3B A == D. 0x y += 4. 阅读右边的程序,然后判断下列哪个是程序执行后的结果( D ) A 、5 B 、15 C 、11 D 、14 【创设情境】 试求自然数1+2+3+……+99+100的和。 显然大家都能准确地口算出它的答案:5050。而能不能将这项计算工作交给计算机来完成呢?而要编程,以我们前面所学的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还不能满足“我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基本算法语句中的另外两种: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板出课题) 【探究新知】 (一)条件语句

算法中的条件结构是由条件语句来表达的,是处理条件分支逻辑结构的算法语句。它的一般格式是:(IF-THEN-ELSE 格式) 当计算机执行上述语句时,首先对IF 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符合,就执行THEN 后的语句1,否则执行ELSE 后的语句2。其对应的程序框图为:(如上右图) 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只使用 件符合,就执行THEN 后的语句,如果条件不符合,则直接结束该条件语句,转而执行其他语句。其对应的程序框图为:(如上右图) 条件语句的作用: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根据判断是否满足约定的条件而决定是否需要转换到何处去。需要计算机按条件进行分析、比较、判断,并按判断后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 【例题精析】 〖例1〗:教材P25面例5 〖例2〗:编写程序,输入一元二次方程2 0ax bx c ++=的系数,输出它的实数根。 算法分析:我们知道,若判别式240b ac ?=->,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x = 2x =若0?=,原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122b x x a ==-; 若0?<,原方程没有实数根。也就是说,在求解方程之前,需要首先判断判别式的符 号。因此,这个过程可以用算法中的条件结构来实现。 IF 条件 THEN 语句 END IF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2 条件语句教案 新人教B版必修3.doc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第一章算法初步 1.2 条件语句教案新 人教B版必修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的概念,并掌握其结构的区别与联系. 2.会应用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编写程序.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对现实生活情境的探究,认识到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方便简捷,促进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了解条件语句在程序中起判断转折作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起决定作用. 2. 深刻体会到循环语句在解决大量重复问题中起重要作用.减少大量繁琐的计算. 3. 通过本小节的学习,有益于我们养成严谨的数学思维及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的步骤、结构及功能. 教学难点:会编写程序中的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 教学用具 计算机 教学过程 一、问题提出 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分别是什么? 输入语句: INPUT “提示内容”;变量 输出语句:PRINT “提示内容”;表达式 赋值语句:变量=表达式 2.对于顺序结构的算法或程序框图,我们可以利用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写出其计算机程序.对于条件结构的算法或程序框图,要转化为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算法语言,我们必须进一步学习条件语句. 新授 知识探究(一):条件语句(1) IF 条件 THEN 语句体 END IF 当计算机执行上述语句时,首先对IF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IF)条件符合,那

么(THEN)执行语句体,否则执行END IF之后的语句. 三、应用举例 例5 求实数x的绝对值有如下一个算法: 第一步,输入一个实数x. 第二步,判断x的符号.若x<0,则x=-x;否则,x=x. 第三步,输出x. 该算法的程序框图如何表示? 程序框图由学生作出展示 思考2:这个算法含有顺序结构和条件结构,你能写出这个算法对应的程序吗? INPUT x IF x<0 THEN x=-x END IF PRINT x END 思考3:阅读下面的程序,你能说明它是一个什么问题的算法吗? INPUT “a,b=”;a,b IF a>b THEN x=a a=b b=x END IF PRINT a,b END 对实数a,b按从小到大排序. 知识探究(二):条件语句(2) 你能理解下面这个算法语句的含义吗? IF 条件 THEN 语句体1 ELSE 语句体2 END IF 当计算机执行上述语句时,首先对IF 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IF)条件

《分支结构——if语句》教学设计

第二节《分支结构——if语句》教学设计 一、案例背景 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实施,其课程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其课程的设置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实施这个课程目标。然而,众多的老师实施新课程后发现:教学内容的范围比以前更广泛了、课时远远不够、教学软硬件资源缺乏等诸多问题。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教学,成为老师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教学案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现有的数学、英语基础,结合简单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问题从简单的英语口语入手,过渡到课题的研究学习。原本枯燥无味的VB程序设计,在简单、形象的生活实例下,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与探索思维。这样的教学案例,值得我们反思研究、总结与完善。 二、教材分析 算法与程序设计是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内容模块之一,本模块旨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问题解决方法和思想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在按照一定的流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体会和理解程序设计的思想,而且也为多分支选择结构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学生分析 初三的学生在数学课中已经有了算法和程序设计的基础,学生对事物的分析、综合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水平,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有能力进行自我探究,如果用一种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能够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例子来分析选择结构的话,那么学生会比较感兴趣。 四、教学目标分析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技术背后所蕴含的技术价值和技术思想,使其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理解和掌握过程与方法,这样才能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乃至学会生活,

人教版高中数学全套试题123循环语句

1-2-3循环语句 一、选择题 1.下列对WHILE语句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计算机遇到WHILE语句时,先判断条件的真假,如果条件符合,就执行WHILE与WEND之间的循环体 B.当条件不符合时,计算机不执行循环体,直接跳到WEND语句后,接着执行WEND之后的语句 C.WHILE型语句结构也叫当型循环 D.当型循环有时也称为“后测试型”循环 [答案]D 2.如图所示的四个框图,其中是WHILE语句结构的是()

C ]答案[ [解析]WHILE语句先判断后执行排除A、D,当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体,排除B.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型(WHILE)循环结构不能转化为直到型(UNTIL)循环结构B.当型(WHILE)循环结构先执行循环体,后判断条件 C.当型(WHILE)循环结构先判断条件,后执行循环体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C [解析]当型循环是先判断条件后再决定是否执行循环体,直到型循环是先执行循环体,后判断条件,它们之间可以进行转化,故选C. 4.下列需用循环语句编写程序的是() 2-3x的值x A.输入的值,输出y=x,>04,xx-??的值,输出对应的函数值输入x B.y=?,≤0+1,xx-??C.求x的立方根

D.求5+6+7+8+…+101的值 [答案]D 5.下列程序的功能是() S=1 i=1 WHILE S<=2012 i=i+2 S=S×i WEND i PRINT. END A.计算1+3+5+…+2012 B.计算×3×5×…×2012 C.求方程1×3×5×…×i=2012中的i值 D.求满足1×3×5×…×i>2012的最小整数i [答案]D [解析]执行该程序可知S=1×3×5×…×i,当S≤2012开始不成立,即S>2012开始成立时,输出i,则求满足1×3×5×…×i>2012的最小整数i. 6.下图所示的程序运行后,输出的i的值等于() i=0

2021人教版数学必修3配套训练:1.2.2 条件语句

第一章算法初步 1.2基本算法语句 1.2.2条件语句 [A组学业达标] 1.给出以下四个问题: ①输入一个数x,输出它的平方; ②求已知半径为r的圆的面积; ③求面积为6的正方形的周长; ④求三个数a,b,c中的最小数. 其中不需要用条件语句来描述其算法的有() A.1个B.2个 C.3个D.4个 解析:四个问题中,①②③不需要,④需要用条件语句来描述其算法.答案:C 2.已知条件语句如下: IF条件THEN 语句体1 ELSE 语句体2 END IF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条件成立时,先执行语句体1,再执行语句体2,最后结束条件语句B.条件不成立时,先执行语句体2,再执行语句体1,最后结束条件语句C.条件成立时,先执行语句体1,再结束条件语句 D.条件成立时,先执行语句体2,再结束条件语句 解析:根据条件语句的功能知选C. 答案:C 3.下面程序运行后输出结果是3,则输入的x值一定是()

A.3 B.-3 C.3或-3 D.0 解析:该程序语句是求函数y=|x|的函数值,∵y=3,∴x=±3. 答案:C 4.阅读下列程序: 如果输入5,则该程序运行结果为() A.1 B.10 C.25 D.26 解析:∵a=5≤5,∴b=52+1=26.故选D. 答案:D 5.下列程序语句是求函数y=|x-4|+1的函数值,则①处为()

A .y =3-x B .y =x -5 C .y =5-x D .y =(x -4)+1 解析:∵y =|x -4|+1=?????x -3 (x ≥4) 5-x (x <4),故选C. 答案:C 6.根据如图所示的程序,当输入a ,b 分别为2,3时,最后输出的m 的值为 _______. 解析:a =2,b =3,∵2<3,∴m =3. 答案:3 7.判断输入的数x 是否为正数,若是,输出它的平方;若不是,输出它的相反数,则横线上应填__________.

FO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F O 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F O R循环语句 一、教材分析:本节是《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第二章第四节“程序的循环结构”中的内容。这一节的前面是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紧接FOR语句后面是DO语句和循环嵌套。本节课是FOR语句的初次学习,着重介绍FOR语句的基础知识:格式和执行过程,不涉及双重循环等较难的运用。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之一,是程序设计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掌握VB程序的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的程序执行流程,对条件语句有了较深的理解,并具有一定的算法基础和比较、归纳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 2)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3)能用for循环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进一步理解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 教学重点:1、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 2、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编写简单程序。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六、教学环境:机房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由故事引出本节课内容: 阿基米德与国王下棋,国王输了,国王问阿基米德要什么奖赏?阿基米德对国王说:我只要在棋盘上第一格放一粒米,第二格放二粒,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八粒………按这个比例放满整个棋盘64个格子就行。国王以为要不了多少粮食,可一个粮仓的米还摆不完一半的棋格子,全部摆满后,你知道排满棋盘全部格子有多少米吗?请根据你所学的数学知识列出式子。 学生回答:2^0+2^1+2^2+……2^64 那用vb程序怎样进行计算呢?引出循环结构。 2、新课讲授: 在实际问题中会遇到具体规律性的重复运算问题,反映在程序中就是将完成特定任务的一组语句重复执行多次。重复执行的一组语句称为循环体,每重复一次循环体,都必须做出继续或者停止循环的判断,其依据就是判断一个特定的条件,成立与否,决定继续还是退出循环。 举例说明: Fori=1To10 s=s+i

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数学I必修本(B版)》的第一章1.2.3节循环结构。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标准将算法作为独立的一个章节,对于联系高中学习和大学的数学学士是一个承前启后的章节,重点在于掌握算法思想在学习数学知识中的作用,加上这部分知识对于新接触算法的高中教师而言是一种新的知识,一切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如何才能更好的将这一算法语句更好的讲解给学生成为广大教师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高中标准》要求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在学习用框图标识算法之后,掌握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等的用法。而其中的循环语句又成为这章节的难点和重点,成为学生理解算法思想的一件武器。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循环变量、计数变量的含义,用两种循环语句格式编写一个循环结构的程序,注意两种格式的区别、应用范围和相互转换。作为算法部分一个比较难一点的知识,讲好这一节对于理解算法的作用和概念是很有必要的。 学情分析 学习程度差异: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多数学生能够基本上理解算法的三种结构的区别,能够写出基本的程序,学习能力好的学生能够写出较为完整的程序,并积极探索如何实现循环框图的程序转换。 知识、心理、能力储备: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算法的概念、三种算法结构以及基础的算法语句的写法,这时候我们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题目,使得学生对算法有着较为明确的认识,但是仍然有很多的程序不能实现,比如自然数的累加和累积等等,这时候我们就必须要学习循环结构如何用程序语言编写出来。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通过上机实践,他们已经基本上知道了Scilab软件的格式,用法和基本算法语句的编写,初步感受到算法的美妙,从而对算法语句产生兴趣,这样通过对循环语句的学生,他们可以写出较为完整的程序,从而加强对算法的认识和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通过具体的实例理解,了解循环语句的结构特征,掌握循环语句的具体应用;(2)利用循环语句表达结局具体问题的过程,体会算

北师大版数学高一必修3教学案条件语句

第1课时条件语句 [核心必知] 1.条件语句 条件语句是表达选择结构最常用的语句. 2.两种条件语句 (1)If语句 ①框图: ②语句格式: If条件Then 语句1 Else 语句2 End If (2)复合If语句 ①框图: ②语句格式: If条件1Then 语句1 Else

If 条件2 Then 语句2 Else 语句3 End If End If [问题思考] 1.条件语句必须要有If ,Then 、End If 吗? 提示:条件语句必须有If ,Then 、End If ,根据需要Else 及其后的语句体可以省略. 2.使用条件语句应注意什么问题? 提示:条件语句必须以If 语句开始,以End If 语句结束,有几个If 语句,就必须有几个End If 语句对应. 讲一讲 1.已知函数y =? ???? x -1 (x ≥0), 2x 2-5 (x <0),输入x 的值,得到相应函数值,画出算法框图.并 用If 语句描述该算法. [尝试解答] 框图如图所示: 用语句描述为: 输入x ; If x <0 Then

y =2*x *x -5 Else y =x -1 End If 输出 y . 若问题的解决需要根据条件是否成立判断应去执行两个不同步骤中的哪一个步骤,则用简单If 语句来编写算法. 练一练 1.求过两点P 1(x 1,y 1)、P 2(x 2,y 2)的直线的斜率,写出解决问题的算法语句,并画出算法框图. 解:算法语句描述为: 输入x 1,y 1,x 2,y 2; If x 1=x 2 Then 输出“斜率不存在” Else k =y 2-y 1x 2-x 1 End If. 输出k 算法框图如图所示. 讲一讲

高一数学 1.2.2-1.2.3 《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1.2.2-1.2.3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的概念,并掌握其结构的区别与联系。 (2)会应用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编写程序。 过程与方法 经历对现实生活情境的探究,认识到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方便简捷,促进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条件语句在程序中起判断转折作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起决定作用。深刻体会到循环语句在解决大量重复问题中起重要作用。减少大量繁琐的计算。通过本小节内容的学习,有益于我们养成严谨的数学思维以及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的步骤、结构及功能。 难点:会编写程序中的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 学法与教学用具 计算机、图形计算器 教学设想 【创设情境】 试求自然数1+2+3+……+99+100的和。 显然大家都能准确地口算出它的答案:5050。而能不能将这项计算工作交给计 算机来完成呢?而要编程,以我们前面所学的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还不能满足“我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基本算法语句中的另外两种: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板出课题) 【探究新知】 (一)条件语句 算法中的条件结构是由条件语句来表达的,是处理条件分支逻辑结构的算法语 句。它的一般格式是:(IF -THEN -ELSE 格式) 当计算机执行上述语句时,首先对IF 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符合,就执行THEN 后的语句1,否则执行ELSE 后的语句2。其对应的程序框图为:(如上右图)

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只使用IF -THEN 语句:(即IF -THEN 格式) 计算机执行这种形式的条件语句时,也是首先对IF 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符合,就执行THEN 后的语句,如果条件不符合,则直接结束该条件语句,转而执行其他语句。其对应的程序框图为:(如上右图) 条件语句的作用: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根据判断是否满足约定的条件而决定是否需要转换到何处去。需要计算机按条件进行分析、比较、判断,并按判断后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 【例题精析】 〖例1〗:编写程序,输入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的系数,输出它的实数根。 分析:先把解决问题的思路用程序框图表示出来,然后再根据程序框图给出的算法 步骤,逐步把算法用对应的程序语句表达出来。 算法分析:我们知道,若判别式240b ac ?=-> ,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2b x a -+= 、 22b x a --= ;若0?=,原方程有两个 相等的实数根 122b x x a ==- ; 若 0?<,原方程没有实 数根。也就是说,在求解方程之前,需要首先判断判别式的符号。因此,这个过程可以用算法中的条件结构来实现。 又因为方程的两个根有相同的部分,为了避免重复计算,可以在 IF 条件 THEN 语句 END IF

1.2.3循环语句(2)

1.2.3循环语句(2) 教学目标:了解条件语句,进一步体会算法的条件分支结构 教学重点:了解条件语句,进一步体会算法的条件分支结构 教学过程: 1.for 循环 for 循环用得最多,也是最灵活的循环语句。要学好它,需要从已经学过的while循环的身上,“挖掘”出有关循环流程的要素,这些要素隐藏在while,或do...while的背后,但它将直接体现在for循环的结构上。 (1)循环条件三要素 学习了两种循环,我们来挖掘一下循环流程中的“条件三要素”。 第一、条件一般需要进行一定的初始化操作。 请看我们用while循环实现1到100累加的代码: sum = 0; i =0 while i* i<= 100, sum = sum+ i; I=i+1;end 这段代码中,循环的条件是i <= 100;因此,一开始,i肯定需要一个确定的值。前面的:i = 0;这一行代码,在声明变量i的同时,也为i赋了初始值:1。这样,条件i <= 100 得以成立(因为i为1,所以i <= 100 当然成立)。 第二、循环需要有结束的机会。 程序中最忌“死循环”。所谓的“死循环”就是指该循环条件永远为真,并且,没有另外的跳出循环的机会(后面将学到)。 第三、在循环中改变循环条件的成立因素 这一条和第二条互相配套。 (2)三要素在for循环结构上体现 for 循环的语法: for(条件初始化:条件:条件改变) 需要循环执行的语句; end 可见,for的结构中,不仅提供了的“条件”的位置,同时也提供了条件初始化,和条件改变的位置。这三者虽然在同一行上,但并不是依次连接地执行。 条件初始化的表达式首先被执行(并且只被执行一次); 然后程序检查条件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就执行循环体中的语句,否则直接结束循环。 执行完一遍循环以后,程序执行“条件改变”语句。 1到100整数累加的程序,改为for循环写,是最合适的了:

苏教版数学高一必修3试题 1.3.3条件语句

1.3.3 条件语句 一、填空题 1.给出以下四个问题: ①输入一个数,输出它的平方; ②输入一个数,输出它的相反数; ③输入一个数,输出它的绝对值; ④输入一个数,输出它的自然对数的值. 其中不需要用条件语句来描述的是________(填序号). 【解析】①②不需要条件语句. 【答案】①② 2.当a=1,b=3时,执行完下面的伪代码后,x的值是________. 【解析】∵a=1,b=3,∴a

4.以下伪代码运行后的结果是-16,则输入的x 的值为________. 【解析】 由伪代码知f(x)=????? 4x x≤0,2x x>0, ∵f(x)=-16,∴x≤0 ,∴4x =-16,x =-4. 【答案】 -4 5.下面给出的是条件语句编写的伪代码,该伪代码的功能是________. 【解析】 该伪代码为条件语句的嵌套. 【答案】 求分段函数y =????? -x +1,0, x +1, x<0,x =0,x>0的函数值 6.下面的伪代码是判断输入的正整数是否是11和7的公倍数,请将程序补充完整.

【解析】a能被11和7整除则a为11和7的公倍数,否则不是. 【答案】Mod(a,11)=0,Mod(a,7)=0 不是11和7的公倍数 7.读伪代码,完成下题. (1)若执行伪代码时,没有执行语句y←x+1,则输入的x的范围是________. (2)若执行结果y的值是3,则执行的赋值语句是__________,输入的x值是________. 【解析】(1)未执行语句y←x+1, 说明x≥1不成立,∴x<1. (2)∵x<1时,y=2x+1<3, ∴当y=3时,只能是x≥1时,y=x+1=3,∴x=2, 所以应填:y←x+1,2. 【答案】(1)x<1(2)y←x+1 2 8.已知以下伪代码,若函数g(x)=f(x)-m在R上有且只有两个零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条件语句》导学案

必修三《1.2.2 条件语句》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初步体验如何由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语句; 2. 理解条件语句及其与条件结构的关系; 3. 通过条件语句的学习,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知识清单: 1. 算法逻辑结构中的条件结构一般由算法语句中的______________来实现. 2. 条件语句的一般格式有两种,一种是____________格式,其格式为 : 该语句对应的程序框图为: 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格式,其格式为: 该语句对应的程序框图为: 3. 条件语句中的条件可以是复合条件,常用AND,OR 联结 0 8x AND x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3 5x OR x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条件语句还可以是嵌套的,其格式(如下),请改写为流程图写在右边: 例题分析:

例1:读程序,写出程序表示的函数. INPUT x IF x<0 THEN y=-x+1 ELSE IF x=0 THEN y=0 ELSE y=x+1 END IF END IF PRINT y END 例2:输入一个数判断它是否是5的倍数.画出流程图,写出相应的程序. 例3:已知分段函数 1 (0) 0 (0) 1 (0) x x y x x x -+< ? ? == ? ?+> ? ,画出流程图,编写程序,输入自变量x的值, 输出其相应的函数值. 知能训练: 1.以下关于条件语句的说法正确的是() A.条件语句的执行是按照程序中的先后顺序执行的 B.条件语句实现了程序框图中的条件结构 C.条件语句不能嵌套,即条件语句中不能再有条件语句 D.条件语句一定要完整,即IF-THEN-ELSE-END IF每一部分都不能少. 2.给出下列四个问题: (1)输入一个数x,输出它的绝对值;

《条件语句》教案

《条件语句》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的概念,并掌握其结构的区别与联系. 2.会应用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编写程序.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对现实生活情境的探究,认识到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方便简捷,促进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了解条件语句在程序中起判断转折作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起决定作用. 2. 深刻体会到循环语句在解决大量重复问题中起重要作用.减少大量繁琐的计算. 3. 通过本小节的学习,有益于我们养成严谨的数学思维及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的步骤、结构及功能. 教学难点:会编写程序中的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 教学用具 计算机 教学过程 一、问题提出 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分别是什么? 输入语句:INPUT “提示内容”;变量 输出语句:PRINT “提示内容”;表达式 赋值语句:变量=表达式 2.对于顺序结构的算法或程序框图,我们可以利用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写出其计算机程序.对于条件结构的算法或程序框图,要转化为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算法语言,我们必须进一步学习条件语句. 新授 知识探究(一):条件语句(1) IF 条件THEN 语句体 END IF 当计算机执行上述语句时,首先对IF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IF)条件符合,那么(THEN)执行语句体,否则执行END IF之后的语句.

三、应用举例 例5 求实数x的绝对值有如下一个算法: 第一步,输入一个实数x. 第二步,判断x的符号.若x<0,则x=-x;否则,x=x. 第三步,输出x. 该算法的程序框图如何表示? 程序框图由学生作出展示 思考2:这个算法含有顺序结构和条件结构,你能写出这个算法对应的程序吗?INPUT x IF x<0 THEN x=-x END IF PRINT x END 思考3:阅读下面的程序,你能说明它是一个什么问题的算法吗? INPUT “a,b=”;a,b IF a>b THEN x=a a=b b=x END IF PRINT a,b END 对实数a,b按从小到大排序. 知识探究(二):条件语句(2) 你能理解下面这个算法语句的含义吗? IF 条件THEN 语句体1 ELSE 语句体2 END IF 当计算机执行上述语句时,首先对IF 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IF)条件 符合,那么(THEN)执行语句体1, 否则(ELSE)执行语句体2. 思考2:求实数x的绝对值又有如下一个算法:

2021年高中数学《条件语句》教案1新人教A版必修3

2021年高中数学《条件语句》教案1新人教A版必修3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条件语句的概念,掌握其结构。 (2)会应用条件语句编写程序。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对现实生活情境的探究,认识到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方便简捷,促进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条件语句在程序中起判断转折作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起决定作用。通过本小节内容的学习,有益于我们养成严谨的数学思维以及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条件语句的步骤、结构及功能。难点:会编写程序中的条件语句。 四、教学设计 (一)练习 1. 将两个数交换,使,下面语句正确一组是 ( B )

2. 计算机执行下面的程序段后,输出的结果是( B ) A. B. C. D. 3. 下列给出的赋值语句中正确的是( B ) A. B. C. D. 4.阅读右边的程序,然后判断下列哪个是程序执行后的结果( D) A、5 B、15 C、11 D、14 【创设情境】 试求自然数1+2+3+……+99+100的和。 显然大家都能准确地口算出它的答案:5050。而能不能将这项计算工作交给计算 机来完成呢?而要编程,以我们前面所学的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还不能满 足“我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基本算法语句中的另 外两种: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板出课题) 【探究新知】 (一)条件语句 算法中的条件结构是由条件语句来表达的,是处理条件分支逻辑结构的算法 语句。它的一般格式是:(IF-THEN-ELSE格式)

当计算机执行上述语句时,首先对IF 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符合,就执行THEN 后的语句1,否则执行ELSE 后的语句2。其对应的程序框图为:(如上右图) 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只使用 计算机执行这种形式的条件语句时,也是首先对IF 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符合,就执行THEN 后的语句,如果条件不符合,则直接结束该条件语句,转而执行其他语句。其对应的程序框图为:(如上右图) 条件语句的作用: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根据判断是否满足约定的条件而决定是否需要转换到何处去。需要计算机按条件进行分析、比较、判断,并按判断后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 IF 条件 THEN 语句

高中数学 1.2.2-1.2.3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第2-3课时)教案 新人教B版必修3

第二、三课时 1.2.2-1.2.3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第2-3课 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的概念,并掌握其结构的区别与联系。 (2)会应用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编写程序。 过程与方法 经历对现实生活情境的探究,认识到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方便简捷,促进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条件语句在程序中起判断转折作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起决定作用。 深刻体会到循环语句在解决大量重复问题中起重要作用。减少大量繁琐的计算。通过本小节内容的学习,有益于我们养成严谨的数学思维以及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的步骤、结构及功能。 难点:会编写程序中的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 学法与教学用具 计算机、图形计算器 教学设想 【创设情境】 试求自然数1+2+3+……+99+100的和。 显然大家都能准确地口算出它的答案:5050。而能不能将这项计算工作交给计算机来完成呢?而要编程,以我们前面所学的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还不能满足"我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基本算法语句中的另外两种: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板出课题) 【探究新知】 (一)条件语句 算法中的条件结构是由条件语句来表达的,是处理条件分支逻辑结构的算法语句。它的一般格式是:(IF-THEN-ELSE格式) 当计算机执行上述语句时,首先对IF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符合,就执行THEN后的语句1,否则执行ELSE后的语句2。其对应的程序框图为:(如上右图) 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只使用IF-THEN语句:(即IF-THEN格式) 计算机执行这种形式的条件语句时,也是首先对IF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

高中数学必修三教案-循环语句

教学目标: 1. 掌握循环语句的简单应用,初步掌握循环语句的嵌套. 2. 初步掌握用循环语句处理一些求和、求乘积问题的技能. 3. 了解用条件语句实现循环的方法,初步能在程序语句中识别出表现为条件语句的循环. 教学方法: 1. 通过编写程序,上机调试的过程,学习掌握循环语句,发展编写能力. 2. 通过具体实例,发展设计算法,编写程序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问题 设计计算135799?????的一个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二、学生活动 解决问题的算法是: 对于以上算法过程,我们可以用循环语句来实现. 三、建构教学 循环语句:循环语句一般有种:“For 循环”、“While 循环”和“Do 循环”(由于该种循环变化较多,教材中暂不介绍). (1)“For 循环”是在循环次数已知时使用的循环, 其一般形式为: 例如:问题1中算法可用“For 循环”语句表示为: Print S End 说明:①上面“For ”和“End For ”之间缩进的步骤称为循环体; ②如果省略“Step 2”,默认的“步长”为1,即循环时,I 的值每次增加1(步长也可以为负,例如,以上“For 循环”第1行可写成:For I From 99 To 1 Step -2); 流程图: 结束 开始 For I From 1 To 99 Step 2 S S I ←? End For

③“For循环”是直到型循环结构,即先执行后判断. (2)“While循环”的一般形式为: 其中A为判断执行循环的条件. 例如:问题1中的算法可“While循环”语句表示为: S← 1 I← 3 Print S End 说明: 四、数学运用 1.例题: 例1 编写程序,计算自然数1+2+3+……+99+100的和. 解:用“For循环”表示如下:用“While循环”表示如下:例2 试用算法语句表示:寻找满足1357_____10000 ?????>的最小整数的算法. 解:本例中循环的次数不定,因此可用“While循环”语句,具体描述如下:例3 抛掷一枚硬币时,既可能出现正面,也可能出现反面,预先作出确定的判断是不可能的,但是假如硬币质量均匀,那么当抛掷次数很多时,出现正面的频率应接近50%.试设计一个循环语句模拟抛掷硬币的过程,并计算抛掷中出现正面的频率. 分析抛掷硬币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重复地做同一件事情的过程,利用循环语句,我们很容易在计算机上模拟这一过程. S← Read n For I From 1 To n If Rnd>0.5 Then 1 ←+ S S End For

人教版数学高一-新课标( 条件语句) 精品教学设计

1.2.2 条件语句 整体设计 教学分析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学生学会了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基本用法,本节介绍条件语句的用法. 程序中的条件语句与程序框图中的条件结构存在一一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对于学生理解条件语句的结构,进一步理解算法中的条件结构都是很有帮助的.我们可以给出条件语句的一般格式,让学生自己画出相应的程序框图,也可以给出程序框图,让学生写出算法语句. 三维目标 1.理解学习基本算法语句的意义. 2.学会条件语句的基本用法. 3.理解算法步骤、程序框图和算法语句的关系,学会算法语句的写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条件语句的基本用法. 教学难点:算法语句的写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思路1(情境导入) 一位老农平整了一块良田,种瓜好呢,还是种豆好呢,他面临着一个选择.如果他选择种瓜,他会得瓜,如果他选择种豆,他会得豆.人的一生面临许多选择,我们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前面我们学习了条件结构,今天我们学习条件语句. 思路2(直接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程序框图的画法,为了让计算机能够理解算法步骤、程序框图,上一节我们学习了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条件语句. 推进新课 新知探究 提出问题 (1)回忆程序框图中的两种条件结构. (2)指出条件语句的格式及功能. (3)指出两种条件语句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4)揭示程序中的条件语句与程序框图中的条件结构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讨论结果: (1)一个算法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条件的判断,算法的流程根据条件是否成立有不同的流向.条件结构就是处理这种过程的结构. 用程序框图表示条件结构如下图: (2)条件语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