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生产计划与物料需求计划测试题(含答案)

主生产计划与物料需求计划测试题(含答案)
主生产计划与物料需求计划测试题(含答案)

MPS/MRP系统

背景资料:

主生产计划(MPS)及物料需求计划(MRP)系统是ERP 管理软件的核心,也是ERP 系统发展的基础。通过MPS/MRP 系统将企业外部销售市场对企业的销售需求转化为企业部的生产需求和采购需求,将销售计划转化为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MPS/MRP 管理方式可以解决“需要什么?什么时候需要?需要多少?”三大难题。相对与手工管理来说,MPS/MRP 计划可以大大提高计划下达的效率,并大大增加计划的准确性、及时性,从根源及计划层面杜绝不必要的库存,减少浪费。

某ERP系统的主生产计划管理系统融先进的MRP 管理思想与软件设计之中,通过主生产计划MPS(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将独立的需求(销售或预测)作为需求,考虑现有库存、已分配量、预计入库等因素,通过BOM 向下展开需求,得到主要产品(MPS 类物料)的计划量。主计划员可以对该计划量进行维护、确认或进行粗能力计划,将能力的影响体现在计划的改变上。对确定的计划订单,也可作为预计入库量,实现滚动计划功能。MPS 计算产生的计划订单经过确认,除可以生成本身的生产计划外,还可以将相关需求传输到MRP 系统,作为MRP 的需求来源。

主生产计划的需求来源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客户订单,另一个是预测订单。客户订单与预测订单两者形成MPS/MRP的需求有三种方式即仅为客户订单,仅为预测订单和客户订单+预测订单的某种组合。这种组合关系系统提供了五种处理方式:

?客户订单+预测订单,不冲销

?客户订单+预测订单,向前冲销

?客户订单+预测订单,向后冲销

?客户订单+预测订单,先向前冲销再向后冲销

?客户订单+预测订单,先向后再向前冲销。

企业计划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冲销策略,并设定相应的冲销围。系统部冲销的顺序为:按指定的最早的N日开始冲销,再进行N+1日的冲销,直至冲销完毕或超过设定的日期。

在进行MPS/MRP 计算时,可以定义不同的计划方案。计划方案的参数不同,计算的结果也完全不一样。需要设定的参数包括六类,分别为:需求参数、计算参数、合并参数、投放参数、仓库参数、其他参数。

MPS计算的步骤为:

1、预检查

该步骤实现运算前对BOM 的合法性、完整性及物料的低位码进行检查及维护,从而保证MPS/MRP 运算结果的正确性。包括:BOM 单嵌套检查、BOM 单完整性检查、低位码维护,产生物料的低位码,为进行MPS/MRP 计算时进行需求传递做好准备。

2、指定计划方案

该步骤用以选择运算编号、运算方案和设置运算开始、结束日期。

3、获取需求

该步骤根据〖计划方案〗设置的计划计算围展示要参与本次计算的需求信息,主要是获取参与运算的需求单据和物料。计划计算围共分四种:全部计划对象、指定需求单据、指定物料、指定计划员。

4、显示预计量

本步骤将对参与本次计算的所有预计量信息进行展示。根据需求的获取,已经确定了要

参与运算的需求单据和物料的围,这一步要做的工作是去查找参与运算的这些物料存在哪些预计量单据。预计量单据分两大类:预计入单据和已分配单据。预计量单据类型包括:拖期的销售订单、计划订单、生产任务单、重复计划订单、委外加工任务单、采购申请单、采购订单和投料单。

5、需求计算

本步骤由K/3 系统根据前面步骤产生的信息进行需求分解,计算净需求并产生计划订单。如果方案中选中参数〖运算完成直接投放计划订单〗,则本步骤还会将产生的计划订单自动投放成生产任务单、重复生产计划单、委外加工生产任务单、采购申请单。

6、结果查看

本步骤可以进行本次计算的详细报告和计算结果的查询。

在不少制造企业里,计划员在进行计划时,往往需要了解采购计划、生产计划、委外加工计划(外协计划)的产生来源,以保证计划的准确性。而在生产和采购阶段,由于经济批量的原因,需要将不同来源产生的《生产任务单》、《采购申请单》和《委外加工任务》进行合并处理。系统在进行MPS/MRP 计算时,将严格跟踪产生需求的数据,记录下产生需求的单据。在生成计划订单时,根据在《计划方案》中的设定合并策略进行自动合并。系统提供三种类型的合并:

?按物料合并,将同一物料的计划订单进行合并;

?按销售订单、产品预测单整单进行合并,将同一销售订单上的同一物料的所有计划订单进行合并;

?按销售订单+分录合并,将同一销售订单上同一分录的同一物料的计划订单进行合并。

如果企业计划员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还需要将不同类型的计划订单进行合并的话,可以利用手工合并功能进行合并。

系统提供MPS 结果查询功能,该功能主要针对主生产计划的结果进行各种相关查询,包括每一天的需求明细、预计入库明细、已分配量明细及对未来库存的变化情况(包括按日期汇总的每天的库存变化情况和每天每个单据对库存变化的影响),并可对单据进行连查。提供需求反查、按销售订单查看计算结果、按物料查看计算结果三种查看方式。

主生产计划系统的应用准备包括建立帐套、系统启用、权限管理、基础档案设置和单据设置。正式使用前,应该对以下容进行检查:设置基础数据、设置并检查BOM、确保库存精确度、检查业务流程包括销售订单的流程、采购订单的流程、生产任务单的流程和委外加工任务单的流程,对前面四个步骤涉及容进行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其结果的好坏将严重影响MPS/MRP 计划的准确性和企业对MPS/MRP 的使用

物料基础资料是最重要的基础资料,它的设置决定了物料在计划中如何进行计算,不同的设置将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1、物料属性

物料属性表示了物料的来源及其它特殊属性。不同的属性在系统里的处理有较大的差别。

规划类物料对应的物料是产品类,不是具体的产品;配置类物料表示该物料存在可以配置的项,可配置表示可以由用户选择什么样的组件。如用户可以在购买汽车时选择不同的颜色、发动机功率;特征类物料与配置类物料配合使用,表示可配置的项的特征,不是实际的物料,在BOM 中只能是配置类物料下级。特征类物料的下级才是真正由用户选择的物料。如汽车的颜色零件作为特征件,颜色本身不是实际的物料,表示颜色是可由用户选择的,其下级可能是黄色、黑色的车门,这才是实际的物料;委外加工件是由企业提供原材料,支付加工费委托其它供应商生产的产品或组件;虚拟件是为管理目的而设的物料,如生产过程中

的一些中间组件,在计算展开过程中向下展开其需求;自制件是企业生产的产品或组件;组装件由多个物料组成,不在生产环节进行组合,而在仓库进行组装,组装后在仓库又可以拆开用于其他组装件、或生产领用出库用于其他产品或单独销售;外购件指从供应商购买的原材料或零件。

2、计划策略

物料基础资料中的“计划策略”设置,其值共有物料需求计划(MRP)、主生产计划(MPS)、总装配(FAS)和无四个选项。该项的意义是指明物料以什么方式进行计划,其中主生产计划(MPS)类的物料指需求来源为独立需求,要进行主生产计划运算;物料需求计划(MRP)和总装配(FAS)都表示用物料需求计划(MRP)方式进行计划,无计划物料表示此物料不进行需求计划计算。

3、订货策略及相关参数

订货策略共有期间订货量(POQ)、批对批(LFL)、固定批量(FOQ)、和再订货点(ROP)四个选项。

期间订货量指计划订单产生来满足某期间的需求,用户只需输入订货间隔期,系统会依订货间隔期栏位设定的天数,先计算该期间各天的净需求,然后按期间将各天的净需求进行汇总后进行批量调整,在各期间的第一天生成计划订单。批量调整的公式为:计划订单量= 最小订货量+取大整数[(净需求-最小订货量)/批量增量]*批量增量。

批对批表示对每一次的净需求都产生计划订单。批对批(LFL)同样会考虑最小订货批量、批量增量。计算公式同上。对大多数没有特殊要求的物料,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设置。固定批量法指计划订单数量是以净需求为基础,订单数量必须为固定/经济批量所定数量的整数倍。此时系统将设定:最小订货批量=批量增量=固定批量,调整公式同上。

4、最小、最大订货批量及批量增量、固定/经济批量

最小订货批量是指每次订货量不能低于此值;最大订货批量是指每次订货量不能大于此值;批量增量是指物料的最小包装单位或最少生产数量;固定/经济批量是指每次订货最佳的批量。如果设定了这些值,系统在计算MPS/MRP 时将把净需求进行调整。这可能会导致需求量的放大。

5、需求时界和计划时界

6、提前期和提前期偏置

提前期分运输提前期、生产提前期、采购提前期等提前期一般会受到需求批量的影响,在实际设置中将提前期分为固定提前期和变动提前期。运输提前期在客户资料中进行定义。

固定提前期:指生产/采购不受批量的影响,主要包括产品设计、生产准备和设备调整、工艺准备等必须用到的时间。变动提前期:指生产受到需求批量影响的提前期部分,在取数时,表示生产变动提前期

除了物料基础资料之外系统设置还包括仓库属性、物料替代和其它基础资料如物料对应表、供应商供货信息、批号管理、条形码规则、条形码管理等的设置。

主生产计划的计算过程是将需求转化为生产(采购)计划的过程,首先将每天的需求汇总,然后检查现有库存及预计入库是否满足需求,如不满足,就会产生新的计划订单。该计划订单就是主生产计划。可以根据能力的情况对主生产计划进行调整,最后确认的《计划订单》为下级物料的需求来源。

学习要点:

1、主生产计划系统的应用准备

2、主生产计划的需求来源

3、MPS/MRP计算的步骤

4、物料基础资料的设置

题面:

主生产计划(MPS)及物料需求计划(MPR)系统是ERP 管理软件的核心,也是ERP 系统发展的基础。某ERP系统的主生产计划管理系统融先进的MRP 管理思想与软件设计之中,通过主生产计划MPS(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将独立的需求(销售或预测)作为需求,考虑现有库存、已分配量、预计入库等因素,通过BOM 向下展开需求,得到主要产品(MPS 类物料)的计划量。主计划员可以对该计划量进行维护、确认或进行粗能力计划,将能力的影响体现在计划的改变上。对确定的计划订单,也可作为预计入库量,实现滚动计划功能。

主生产计划的需求来源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客户订单,另一个是预测订单。客户订单与预测订单两者形成MPS/MRP的需求有三种方式即仅为客户订单,仅为预测订单和客户订单+预测订单的某种组合。这种组合关系系统提供了五种处理方式:

?客户订单+预测订单,不冲销

?客户订单+预测订单,向前冲销

?客户订单+预测订单,向后冲销

?客户订单+预测订单,先向前冲销再向后冲销

?客户订单+预测订单,先向后再向前冲销。

企业计划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冲销策略,并设定相应的冲销围。系统部冲销的顺序为:按指定的最早的N日开始冲销,再进行N+1日的冲销,直至冲销完毕或超过设定的日期。

在进行MPS/MRP 计算时,可以定义不同的计划方案。计划方案的参数不同,计算的结果也完全不一样。需要设定的参数包括六类,分别为:需求参数、计算参数、合并参数、投放参数、仓库参数、其他参数。

MPS计算的步骤为:

1、预检查

该步骤实现运算前对BOM 的合法性、完整性及物料的低位码进行检查及维护,从而保证MPS/MRP 运算结果的正确性。包括:BOM 单嵌套检查、BOM 单完整性检查、低位码维护,产生物料的低位码,为进行MPS/MRP 计算时进行需求传递做好准备。

2、指定计划方案

该步骤用以选择运算编号、运算方案和设置运算开始、结束日期。

3、获取需求

该步骤根据〖计划方案〗设置的计划计算围展示要参与本次计算的需求信息,主要是获取参与运算的需求单据和物料。计划计算围共分四种:全部计划对象、指定需求单据、指定物料、指定计划员。

4、显示预计量

本步骤将对参与本次计算的所有预计量信息进行展示。根据需求的获取,已经确定了要参与运算的需求单据和物料的围,这一步要做的工作是去查找参与运算的这些物料存在哪些预计量单据。预计量单据分两大类:预计入单据和已分配单据。预计量单据类型包括:拖期的销售订单、计划订单、生产任务单、重复计划订单、委外加工任务单、采购申请单、采购订单和投料单。

5、需求计算

本步骤由K/3 系统根据前面步骤产生的信息进行需求分解,计算净需求并产生计划订单。如果方案中选中参数〖运算完成直接投放计划订单〗,则本步骤还会将产生的计划订单自动投放成生产任务单、重复生产计划单、委外加工生产任务单、采购申请单。

6、结果查看

本步骤可以进行本次计算的详细报告和计算结果的查询。

在不少制造企业里,计划员在进行计划时,往往需要了解采购计划、生产计划、委外加工计划(外协计划)的产生来源,以保证计划的准确性。而在生产和采购阶段,由于经济批量的原因,需要将不同来源产生的《生产任务单》、《采购申请单》和《委外加工任务》进行合并处理。系统在进行MPS/MRP 计算时,将严格跟踪产生需求的数据,记录下产生需求的单据。在生成计划订单时,根据在《计划方案》中的设定合并策略进行自动合并。系统提供三种类型的合并:

?按物料合并,将同一物料的计划订单进行合并;

?按销售订单、产品预测单整单进行合并,将同一销售订单上的同一物料的所有计划订单进行合并;

?按销售订单+分录合并,将同一销售订单上同一分录的同一物料的计划订单进行合并。

如果企业计划员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还需要将不同类型的计划订单进行合并的话,可以利用手工合并功能进行合并。

系统提供MPS 结果查询功能,该功能主要针对主生产计划的结果进行各种相关查询,包括每一天的需求明细、预计入库明细、已分配量明细及对未来库存的变化情况(包括按日期汇总的每天的库存变化情况和每天每个单据对库存变化的影响),并可对单据进行连查。提供需求反查、按销售订单查看计算结果、按物料查看计算结果三种查看方式。

主生产计划系统的应用准备包括建立帐套、系统启用、权限管理、基础档案设置和单据设置。正式使用前,应该对以下容进行检查:设置基础数据、设置并检查BOM、确保库存精确度、检查业务流程包括销售订单的流程、采购订单的流程、生产任务单的流程和委外加工任务单的流程,对前面四个步骤涉及容进行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其结果的好坏将严重影响MPS/MRP 计划的准确性和企业对MPS/MRP 的使用。

物料基础资料是最重要的基础资料,它的设置决定了物料在计划中如何进行计算,不同的设置将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1、物料属性

物料属性表示了物料的来源及其它特殊属性。不同的属性在系统里的处理有较大的差别。

规划类物料对应的物料是产品类,不是具体的产品;配置类物料表示该物料存在可以配置的项,可配置表示可以由用户选择什么样的组件。如用户可以在购买汽车时选择不同的颜色、发动机功率;特征类物料与配置类物料配合使用,表示可配置的项的特征,不是实际的物料,在BOM 中只能是配置类物料下级。特征类物料的下级才是真正由用户选择的物料。如汽车的颜色零件作为特征件,颜色本身不是实际的物料,表示颜色是可由用户选择的,其下级可能是黄色、黑色的车门,这才是实际的物料;委外加工件是由企业提供原材料,支付加工费委托其它供应商生产的产品或组件;虚拟件是为管理目的而设的物料,如生产过程中的一些中间组件,在计算展开过程中向下展开其需求;自制件是企业生产的产品或组件;组装件由多个物料组成,不在生产环节进行组合,而在仓库进行组装,组装后在仓库又可以拆开用于其他组装件、或生产领用出库用于其他产品或单独销售;外购件指从供应商购买的原材料或零件。

2、计划策略

物料基础资料中的“计划策略”设置,其值共有物料需求计划(MRP)、主生产计划(MPS)、总装配(FAS)和无四个选项。该项的意义是指明物料以什么方式进行计划,其中主生产计划(MPS)类的物料指需求来源为独立需求,要进行主生产计划运算;物料需求计划(MRP)和总装配(FAS)都表示用物料需求计划(MRP)方式进行计划,无计划物

料表示此物料不进行需求计划计算。

3、订货策略及相关参数

订货策略共有期间订货量(POQ)、批对批(LFL)、固定批量(FOQ)、和再订货点(ROP)四个选项。

期间订货量指计划订单产生来满足某期间的需求,用户只需输入订货间隔期,系统会依订货间隔期栏位设定的天数,先计算该期间各天的净需求,然后按期间将各天的净需求进行汇总后进行批量调整,在各期间的第一天生成计划订单。批量调整的公式为:计划订单量= 最小订货量+取大整数[(净需求-最小订货量)/批量增量]*批量增量。

批对批表示对每一次的净需求都产生计划订单。批对批(LFL)同样会考虑最小订货批量、批量增量。计算公式同上。对大多数没有特殊要求的物料,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设置。固定批量法指计划订单数量是以净需求为基础,订单数量必须为固定/经济批量所定数量的整数倍。此时系统将设定:最小订货批量=批量增量=固定批量,调整公式同上。

4、最小、最大订货批量及批量增量、固定/经济批量

最小订货批量是指每次订货量不能低于此值;最大订货批量是指每次订货量不能大于此值;批量增量是指物料的最小包装单位或最少生产数量;固定/经济批量是指每次订货最佳的批量。如果设定了这些值,系统在计算MPS/MRP 时将把净需求进行调整。这可能会导致需求量的放大。

5、需求时界和计划时界

6、提前期和提前期偏置

提前期分运输提前期、生产提前期、采购提前期等提前期一般会受到需求批量的影响,在实际设置中将提前期分为固定提前期和变动提前期。运输提前期在客户资料中进行定义。

固定提前期:指生产/采购不受批量的影响,主要包括产品设计、生产准备和设备调整、工艺准备等必须用到的时间。变动提前期:指生产受到需求批量影响的提前期部分,在取数时,表示生产变动提前期。

除了物料基础资料之外系统设置还包括仓库属性、物料替代和其它基础资料如物料对应表、供应商供货信息、批号管理、条形码规则、条形码管理等的设置。

主生产计划的计算过程是将需求转化为生产(采购)计划的过程,首先将每天的需求汇总,然后检查现有库存及预计入库是否满足需求,如不满足,就会产生新的计划订单。该计划订单就是主生产计划。可以根据能力的情况对主生产计划进行调整,最后确认的《计划订单》为下级物料的需求来源。

1、对于MPS/MRP的需求来源,下列说确的是:()

A、仅为客户订单

B、仅为预测订单将该职员

C、客户订单+预测订单

D、以上都是

答案:D

2、客户订单和预测订单的组合关系可以是:()

A、客户订单+预测订单,不冲销

B、客户订单+预测订单,向前冲销

C、客户订单+预测订单,向后冲销

D、客户订单+预测订单,先向前冲销再向后冲销

E、以上都是

答案:E

3、系统部冲销的顺序为:()

A、按指定的最早的N日开始冲销,再进行N+1日的冲销,直至冲销完毕或超过设定的日期。

B、按指定的N+1日开始冲销,再进行N日的冲销,直至冲销完毕或超过设定的日期。

C、按指定的最早的N日开始冲销,再进行N+1日的冲销

D、按指定的N+1日开始冲销,再进行N日的冲销

答案:A

4、在进行MPS/MRP 计算时,可以定义的计划方案参数包括:()。

A、需求参数

B、计算参数

C、单据设置

D、仓库参数

答案:C

5、MPS计算的步骤为:()。

A.预检查、获取需求、指定计划方案、显示预计量、需求计算、结果查看

B.预检查、指定计划方案、获取需求、显示预计量、需求计算、结果查看

C.预检查、指定计划方案、显示预计量、获取需求、需求计算、结果查看

D.预检查、指定计划方案、获取需求、需求计算、显示预计量、结果查看

答案B

6、关于MPS计算的预检查不包括:()

A. BOM 单嵌套检查

B.BOM 单完整性检查

C. 显示预计量

D. 低位码维护

答案:C

7、关于MPS计算的预检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现运算前对BOM 的合法性检查

B. 实现运算前对BOM 的完整性检查

C. 用以选择运算编号和运算方案

D. 物料的低位码进行检查及维护

答案:C

8、MPS/MRP的计划计算围包括:()。

A. 全部计划对象

B. 指定需求单据

C. 指定物料

D. 指定日期

答案:D

9、预计量单据类型包括()。

A. 拖期的销售订单

B. 计划订单

C. 委外加工任务单

D.以上都是

答案:D

10、关于预计量显示说法错误的是()。

A. 指定计划员的预计量

B. 查找参与运算的这些物料存在哪些预计量单据

C. 预计量单据分预计入单据和已分配单据

D. 对参与本次计算的所有预计量信息进行展示

答案:A

11、需求计算可以将产生的计划订单自动投放成()。

A. 生产任务单

B. 销售订单

C. 采购申请单

D. 重复生产计划单

答案:B

12、关于系统在生成计划订单时的合并策略错误的是()

A. 按物料合并

B. 按销售订单、产品预测单整单进行合并可

C. 按销售订单+分录合并

D. 只能根据设定的合并策略进行自动合并

答案:D

13、对于MPS 结果查询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查询每一天的需求明细及对未来库存的变化情况

B.可查询预计入库明细

C. 可查询订单明细

D. 可查询已分配量明细

答案:C

14、MPS 结果查询可以有以下()方式

A. 需求反查

B. 按销售订单查看

C. 按物料查看

D.以上皆是

答案:D

15、主生产计划系统的应用准备不包括()。

A.建立帐套

B.系统启用

C.订单输入

D. 权限管理

答案:C

16、对在系统正式使用之前需完成的工作,下列说确的是()。

A. 设置基础数据

B. 确保库存精确度

C. 检查业务流程

D. 设置并检查BOM

E、以上都是

答案:E

17、物料的属性有()。

A. 自制件

B. 配置件

C. 外购件

D. 以上皆是

答案:D

18、关于配置类物料下列说确的是()

A. 配置类物料表示该物料存在可以配置的项

B. 配置类物料表示为管理目的而设的物料

C. 配置类物料指在仓库进行组装的物料

D. 配置类物料对应的物料是产品类

答案:A

19、如用户可以在购买汽车时选择不同的颜色则汽车的颜色零件应设置为()

A. 配置件

B. 特征件

C. 规划件

D. 虚拟件

答案:B

19、如用户可以在购买汽车时选择不同的颜色则汽车的颜色零件应设置为()

A. 配置件

B. 特征件

C. 规划件

D. 虚拟件

答案:B

20、关于特征类物料下列说确的是()

A. 是实际的物料

B. 与配置类物料配合使用

C. 在BOM 中只能是配置类物料上级

D. 可在仓库进行组装

答案:B

21、关于物料基础资料中的“计划策略”可设置为()

A. 物料需求计划

B.主生产计划

C.总装配

D. 以上皆是

答案:D

22、关于主生产计划(MPS)类的物料下列说确的是()

A. 指需求来源为独立需求

B. 指需求来源为相关需求

C. 要进行主生产计划运算

D. 此物料不进行需求计划计算

答案:A

23、订货策略不可以设置为()

A. 期间订货量

B. 再订货点

C. 安全库存

D. 固定批量

答案:C

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如果设定了最小、最大订货批量及批量增量、固定/经济批量等值,会导致需求量的缩小

B. 最大订货批量是指每次订货量不能大于此值指需求来源为相关需求

C. 固定/经济批量是指每次订货最佳的批量要进行主生产计划运算

D. 批量增量是指物料的最小包装单位或最少生产数量

答案:A

25、物料基础资料的设置不包括()

A. 物料属性

B. 订单合并策略

C. 订货策略及相关参数

D. 需求时界和计划时界

答案:B

26、关于提前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分运输提前期、生产提前期、采购提前期

B. 提前期一般会受到需求批量的影响

C. 提前期全部在物料资料中定义。

D. 提前期分为固定提前期和变动提前期

答案:C

27、系统设置中包括:()

A. 仓库属性设置

B. 批号管理

C. 物料对应表

D. 以上皆是

答案:D

28、对于订货策略下面说确的是:()

A. 期间订货量指计划订单产生来满足某期间的需求

B. 批对批指订单数量必须为固定/经济批量所定数量的整数倍

C. 固定批量法表示对每一次的净需求都产生计划订单

D. 批量调整的公式为:计划订单量= 最小订货量+取小整数[(净需求-最小订货量)/批量增量]*批量增量。

答案:A

南开20秋《生产运营管理》《生产计划与控制》在线作业

1.运作战略属于公司的()战略 A.发展战略 B.职能战略 C.竞争战略 D.多元化战略 答案:B 2.设计是把计划、规划、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表达出来的过程 A.视觉方式 B.嗅觉方式 C.触觉方式 D.听觉方式 答案:A 3.下列不属于“5S”推进阶段的是() A.形式化 B.行事化 C.习惯化 D.制度化 答案:D 4.某月饼店固定成本30000元,每块月饼人工和材料等可变成本平均为6元,每块月饼售价16元。要达到损益平衡,必须制作及销售多少块月饼?() A.5000 B.3000 C.1875 D.1500 答案:B 5.是谁首次提出了劳动分工的概念() A.泰勒 B.亚当·斯密

C.霍桑 D.甘特 答案:B 6.不属于科学管理内涵的是() A.组织要科学 B.要有科学的精神 C.产品设计要科学 D.方法和工具要科学 答案:C 7.下列哪项战略属于公司战略?() A.成本领先 B.差异化 C.集中化 D.多元化 答案:D 8.按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和与顾客接触程度划分,医院是() A.大量资本密集服务 B.大量劳动密集服务 C.专业资本密集服务 D.专业劳动密集服务 答案:C 9.下列基本质量管理图表工具中哪一种显示的是两种变量相关程度() A.直方图 B.散布图 C.流程图 D.控制图 答案:B 10.项目管理有()大生命周期

A.3 B.4 C.5 D.6 答案:B 11.在服务能力生命周期的()时期竞争更多地表现为某一方面的(价格/质量)竞争 A.创业期 B.合理化 C.成长 D.成熟 答案:D 12.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与传统采购不同在于() A.为库存采购 B.与供应商一般是买卖关系 C.与供应商结成战略伙伴关系 D.让供应商竞争以获利 答案:C 13.是()首次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 A.贝尔 B.费根鲍姆 C.戴明 D.克劳斯比 答案:B 14.波士顿大学的5个运作竞争重点中,总是排在第一位的是() A.交货可靠性 B.产品可靠性 C.一致性质量 D.低价格 答案:C

生产计划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15-03-24 页次4/4 生产计划控制程序 编制部门:供应链管理部 编制: 审核: 会签部门:中国业务中心、海外业务中心、制造部 会签:、、 批准: 修订记录: No 章节号修订摘要修订人修订日期 备注:如本修订记录页不够,可另加修订的记录页面。 1 目的

生效日期2015-03-24 页次4/4 为使生产管理规范化,以确保能按时、按量生产出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确保生产计划的完成,按时出货。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自制产品生产计划全过程控制和管理。 3 权责 3.1 中国/海外业务中心 3.1.1 负责销售预测及下达产品需求备货计划。 3.1.2 负责接受客户订单,组织订单评审及安排出货。 3.1.3 负责客户交货期沟通与协调事宜。 3.2 供应链管理部(计划管理课) 3.2.1 负责生产计划的编制、组织实施。 3.2.2 负责生产计划进度控制及全面协调。 3.3 供应链管理部(采购课) 3.3.1 负责生产所需物料的采购,并对采购的及时性、配套率负责。 3.3.2 负责生产过程中物料异常状况处理及协调事宜。 3.4 制造部(生产课) 3.4.1 负责依照生产计划任务安排生产。 3.4.2 负责生产过程的组织、调度及协调。 3.4.3 负责统计及报告每日生产任务完成状况。 4 定义 无 5 程序 5.1 生产计划依据 5.1.1 中国业务中心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以旬计划下达产品需求计划,经业务中心总经理、财务部负责人审核确认,公司总经理审批,作为阶段期间的产品需求依据,计划管理课录入URP系统。 5.1.2 海外业务中心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每月18日前)制定N+1及N+2月度产品需求备货计划,供应链管理部会签,海外业务中心总经理、财务部负责人审核确认,公司总经理审

生产计划与控制简答题

简答题 1、预测工作的步骤有哪些? 答: 1.明确预测的对象与有关的预测要求; 2.确定预测期的长短; 3.选择预测方法; 4.收集与分析数据资料; 5.进行预测; 6.对预测过程进行监控。 2、简述什么是综合计划 答:综合计划:是对劳动力水平、工作时间、库存及积压订单进行权衡的计划活动。目标是以最少的成本实现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产品市场需求之间的平衡. 3、简述什么是德尔菲法 答:德尔菲法:挑选专家;开始第一轮函询调查。即向专家寄去一些背景材料,并提出所需预测的具体项目。由专家回答问题,通过对专家的各种回答进行综合整理,把主要相同的结论统一起来,剔除次要及分散的事件。然后将整理结果反馈给各位专家,进行第二轮函询。各位专家对整理结果加以评价,修正原来的预测值,对预测目标重新进行预测。 4、制定生产作业计划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 1.确保实现已确定的交货期 2.减少作业人员和设备的等待时间 3.使作业加工对象的流程时间最短 4.减少在制品的数量和停放时间 5.标准化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统一、简化、最优。同类产品统一参数,统一计量单位,采用优先数列;简化规格品种;进行优化设计,取得最好经济效益。 6、生产调度工作的原则是什么 答: 1.计划性:以生产作业计划为依据 2.统一性:给调度部门权力,保证调度指示和命令的统一性,防止出现多头指挥的现象。 3.预防性:调度工作要以预防为主。 7、简述企业计划的种类和内容 答:企业的计划按计划期的长短可分为长期计划、年度计划和作业计划。 按业务内容分为生产计划、质量计划、人力资源计划、采购计划、财务计划、销售计划等。按范围可分为企业计划、车间计划、工段计划、班组计划及机台计划。 8、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是 (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2)生产过程的比例性。 (3)生产过程的节奏性。 (4)生产过程的柔性。 9、生产作业计划工作的内容有哪些?

生产计划与控制作业

作业 1、某零件批量为4件,有4道工序。各工序的单件作业时间为t 1=15min ,t 2=20min ,t 3=5min ,t 4=5min ,试计算该批零件在三种移动方式下的加工周期。 解:(1)1 T =m i i n t =∑顺=4×(15+20+5+5)=180min (2)1 = (1)m i L i T t n t =+-∑平=(20+15+5+5)+(4-1)×20=105 min (3)1 1 1 1 =n (1)min(,)m m i j j i j T t n t t -+==--∑∑平顺 =4×(15+20+5+5)-(4-1)×(15+5+5)=105min 2、北京双菱牌拉锁的历年销售记录如下: 年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销售量 198 207 225 262 275 280 207 353 420 456 试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二次移动平均法(取n=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二次指数平滑法(取ɑ=0.1,0.3),预测2001~2005年的销售量。 解:选用二次指数平滑法进行预测,计算1991~2000年各年的一次指数平滑值和二次指数平滑值(表1所示),例如: 依据公式 [1][1]1[2] [1][2]1 (1)(1)t t t t t t SA A SA SA SA SA αααα--=+-=+- 得 [1][1]199219921991[2][1][2]199219921991(1)0.1207(10.1)198198.9(1)0.3198.9(10.3)198198.27 SA A SA SA SA SA αααα=+-=?+-?==+-=?+-?= 表1 拉锁市场销售量及指数平滑值 年份 销售量 SA t [1] SA t [2] 年份 销售量 SA t [1] SA t [2] 1991 198 198 198 1996 280 220.87 210.12 1992 207 198.9 198.27 1997 207 219.49 212.93 1993 225 201.51 199.24 1998 353 232.84 218.90 1994 262 207.56 201.74 1999 420 251.55 228.70 1995 275 214.30 205.51 2000 456 272.00 241.69 计算参数值,利用预测方程式进行预测: [1][2]2000[1][2]2000=22272241.9302.31()0.3/0.7(272241.69)12.991t t t t a SA SA b SA SA α α -=?-== -=?-=-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word版本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代码:INDE2019 英文名称:Production Planning and Control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学分/学时:3学分/54学时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适用专业:工业工程 先修课程:工业工程概论、机械设计基础、工程经济学 后续课程:物流工程、精益生产 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课程负责人:杨宏兵 大纲执笔人:杨宏兵大纲审核人:王传洋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课程性质:《生产计划与控制》是面向工业工程专业学生而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应用性较强。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受到企业生产计划和控制的基本思想、方法,以及各种先进的计划与控制系统知识的全面教育,掌握在生产系统中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综合生产与经济效益的要求,合理配置和利用生产要素,周密安排产品品种产量构成和交货计划,实现最佳的生产经营目标,为今后工作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生产计划与控制》全面并且系统地介绍了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原理和编制技术。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识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概念与重要性,了解生产计划与控制基本架构和实际应用、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各项做法,并增进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执行或运用以及培养学生运用生产计划与控制基本原理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 1.理解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内涵,掌握常见的几种定量预测和定性预测方 法原理及步骤,掌握库存分析与控制的常用模型:定量订货模型、非确定性定量订货模型、数量折扣模型、定期折扣模型等。熟悉掌握综合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计划以及车间作业计划与控制的内涵和过程。掌握项目进度计划与控制的原理及方法。 2.针对企业实际的生产数据的特点,能够选择简单移动平均法、加权移 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线性回归分析以及时间序列分解法中的最合适方法进行产品预测。能够针对企业生产实际情况,正确选择某种库

生产计划与物料管理

生产计划与物料管理 课程背景: 准时化生产是精益生产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时代节奏加快的变化。客户对企业的交货期要求越来越苛刻,能否快速、准确地交货将成为企业未来生存重要考验。同时准时化生产也是企业降低成本,降低库存,增加现金流的制胜法宝。为什么我们很多企业生产周期很长,交货期一拖再拖,在制品堆满车间,产成品库存居高不下,而且有的产成品库龄很高。其实都与生产计划的编制不科学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学习准时化生产下的生产计划科学编制是企业迫在眉睫的课题,也是当务之急。 课程模型: 课程收益: 本课程从精益生产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企业的生产形态、产品特点、工艺流程、标准工时、生产节拍、产能负荷关系和客户需求,如何在低的在制品和产成品库存的情况下,做到快速准确地交货。通过学习学员将得到以下收益: 1.了解“零库存”是精益生产的核心; 2.学会分析自己企业的生产形态和产品特点;

3.学会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 4.学会产能和负荷的正确评估; 5.学会如何确定订单的生产节拍; 6.学会如何计算产品的生产周期; 7.学会如何进行生产线的平衡技巧; 8.学会在低在制品和低产成品库存下的快速交货的生产计划编制方法。 课程工具: 1.精益生产的确切定义: 2.“零库存”的三个重要环节:准时化生产的三个标准: 3.企业常见的2种生产形态: 4.标准工时构成三要素: 5.作业要素划分三原则: 6.生产排序的四大原则: 7.确定各工序投入量和产出量的方法: 8.确定生产线生产能力方法: 9.确定生产周期两个重要指标: 10.装配型生产排产技巧: 11.确定各工序的投入期和产出期的方法: 12.生产线平衡的四大方法:订单来源两个方向: 13.产品ABC分析的计算流程: 14.预测型产品计划编制原则: 15.AB类产品双堆法排产技巧: 16.物料ABC判断标准: 17.ABC物料分析计算流程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授课方式:理论讲授(50%)+案例分析、小组研讨(30%)+实操练习(20%)

生产计划与控制(作业集)

第1章测试题 一.填空题 1:企业的生产类型按照工艺过程可划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种。 答案 连续型。离散型 2:编制生产计划的两个关键参数是_______和_______。 答案 时间。数量 3:流程企业计划管理重点是_______和_______,而离散企业计划管理重点是_______。答案 综合生产计七(或年度生产大纲)。设备维修计划。短期计划 4:生产过程的组织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 工艺专业化。对象专业化。成组技术 5:生产计划主要回答三个问题,即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 需要什么。什么时间。需要多少 6:订货生产又可以分为三类,即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 订货组装方式。订货制造方式。订货工程方式 7:生产控制的基本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确定工艺流程。安排生产进度计划。下达生产指令。生产进度控制 二.名词解释 1:MTS 答案 备货生产。 2:MTO 答案 按订单生产。 3:Mass Production 答案 大批量生产。 4:Production Planning and Control 答案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5:Multi-products and Low Volume Production 答案 离散型生产。 6:Discrete Production 答案 生产计划与控制。 7:Process Specialization 答案

工艺专业化。 8:Object Specialization 答案 对象专业化。 9:Group Technology 答案 成组技术。 10:WIP 答案 在制品。 三.简答题 1:简述MTO和MTS两类生产方式的特点和管理重点。 答案 MTO指生产任务是根据用户的订单确定的,产品和服务按用户的特殊要求设计,有明确的交货期;基于市场的拉动进行生产,成品库存低,销售风险小;每种产品的规格、数量、质量和交货期均不同;大多属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其管理重点是保证产品的交货期,提高顾客满意度。 MTS指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根据市场需求预测,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组织生产,其目的是补充库存,通过维持一定量的库存来满足用户需要。该类方式生产效率髙,但企业经营风险较大。需求预测是备货生产方式的重点。 2:简述生产计划和生产控制的目的。 答案 生产计划的目的:为未来某段时间(计划期)事先规定生产活动的目标和任务, 以指导企业的生产工作按经营目标的要求进行。 生产控制的目的:对生产计划的具体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调整。 3:试对流程式生产和离散型生产进行比较。 答案 4:简述大批量生产和单件小批生产的特征。 答案 (1)大批量生产类型特征:①设计方面:重复生产,设计工作量小、设计质量髙;②工艺方面:产品结构相对稳定,标准制造工艺,工艺准备周期短,精确制定材料消耗定额,原材料消耗低;③生产组织方面:精确分工,工人操作简化,标准操作方法I④生产管理方面:工时定额准确,质量易保证,计划调度工作简单,生产进度易掌握。 (2)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特征:①设计方面:设计工作量大、设计周期较长、设计质量底; ②工艺方面:工艺工作量大、周期长,材料定额不准确;③生产组织方面:粗略分工,工人要求水平髙,设备专业化程度底;④生产管理方面:工时定额较粗,质量不易保证,计划调度工作复杂。 第2章测试题 一.填空题 1:需求预测主宴应用于_______型企业,它是这类企业编制_______的前提。 答案 备货型。生产计划 2:定性预测方法包含四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而定量预测中的时间

生产计划与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WDSP-0008 文件名称:生产计划与控制程序

生产计划与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制造过程进行合理计划,有效利用资源与过程监控,确保产品根据客户合同或订单在合适的环境及安全状态下按质按量按期完成,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2 范围 适用于所有本公司的半成品、成品的产品实现过程的生产计划、过程监控、检验,包装及与之相关的物流,应急措施等管理。 3 术语 BOM:Bill Of Material 物料清单 PO:Purchase Order 采购订单 PMC:Production Management Controller 生产计划员 4 职权职责 4.1生产部 生产部对生产设备、人员及在现有工艺、设计要求条件下的生产计划、交付与进出货的及时性、质量、包装防护、工夹模设备保养维修、现场环境、作业员岗位技能培训等负责。 A.由生产部主管负责整个部门的规划,培训及正常运作和管理,部门间的协调等; B.生产部负责安全的直接监督、工艺流程控制以及生产设备等资源的日常管理和合理利用,生产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组织操作者按作业指导书、生产计划、工程流程等进行产品组装、调试,并对装配工序和产成品进行自检、互检和对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进行维护,6S管理;要求作业员对各种物料及用具在各生产及物流环节都要进行状态标识。 4.2生管 A.生管负责生产计划和物料计划的制定,生产进度的监控,生产过程中物料的出入库管理及其控制,各种设计、制造、物料、品质等问题的联络及解决,必要时召开生产协调会议; B.仓库负责采购物品的入库及状态标识和成品出货,负责盘点及物品的保存.参考《仓库管理制度》文件。 4.3工程课 工程课负责产品设计开发策划、设计开发及其标准化,向生管、品质、生产、业务、等部门提供相关的支持信息如工艺文件(加工、检验、装配等标准文件)、图纸规范、包装规范,测试检验、控制计划、技术标准等技术文件,并对采购、生产、检验、试验等过程中有关设计问题及图纸方面的处理,技术指导及培训;新产品开发设计及旧产品改善设计,并对设计开发过程中样件试做、试生产及其确认等,供方的设计开发/PPAP(如样件的承认)要求,组织设计开发小组进行全程跟踪和支持。

西工大16秋《生产计划与控制》在线作业

奥鹏17春西工大16秋《生产计划与控制》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lean manufacturing中文表示为精益生产,支撑精益生产的三大手段包括: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 。() A. JIT、TQC、GT B. JIT、Pull、TQC C. Pull、STR、TQC D. Pull、TQC、GT 正确答案: 2. 物料需求数量的计算算法为:可用数量=_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_ 。( ) A. 已定购量,需求量,现有库存量 B. 毛需求量,现有库存量,已定购量 C. 现有库存量,已定购量,需求量 D. 现有库存量,已定购量,净需求量 正确答案: 3. 预计可用库存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A. 本时段的计划产出量,本期的毛需求,本时段的在途量,上期可用库存量 B. 上期可用库存量,本时段的计划产出量,本期的毛需求,本时段的在途量 C. 上期可用库存量,本时段的在途量,本期的毛需求,本时段的计划产出量 D. 上期可用库存量,本时段的在途量,本时段的计划产出量,本期的毛需求 正确答案: 4. 流程企业计划管理重点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而离散企业计划管理重点是_________。( ) A. 年度生产大纲,综合生产计划,短期计划 B. 综合生产计划,设备维修计划,短期计划 C. 短期计划,年度生产大纲,综合生产计划 D. 短期计划,综合生产计划,设备维修计划 正确答案: 5. CRP制订有两种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 A. 无限能力方式,有限顺排计划 B. 无限能力方式,有限能力方式 C. 有限能力方式,优先级计划 D. 有限能力方式,有限顺排计划 正确答案: 6. 时间序列分析预测将需求作为________,将________作为唯一的独立变量,但忽略了影响需求的其它诸多因素。() A. 因变量,实际值

生产计划与控制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 题目: 螺杆泵产品生产计划的制定 初始条件: 1、产品品种:A—1,A—2,A—3,B—1,B—2,C—1,C—2,C—3 2、产品基本结构:(八种产品结构相同,零件具体形状不同) 3、各种产品自制零部件明细 4、某月订货情况

5、生产能力设计规模 台份能力:2000台(混合品种) 易损件(主杆、从杆、轴套)能力:2500~3000件(注:在前面2000台的基础上加上该能力) 6、提前期 自制件:无提前期;外购件:11天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确定生产车间的生产类型,选择合理的生产组织方式 2、列出车间设备明细,画出机加工车间平面布置示意图。 3、制定某月主生产计划 4、制定机加工车间粗生产能力计划 5、制定物料需求计划 6、制定机加工车间生产能力精平衡 7、制定某月机加工车间作业计划 8、产品装配工序卡编制 时间安排: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附录:零件工艺过程,工时定额及设备类型1.泵体工艺 2.衬套工艺 3.主杆工艺 4.从杆工艺 5.阀体工艺

6.阀杆工艺 7.法兰盘工艺 8.轴套工艺

目录 1 确定生产车间的生产类型,选择合理的生产组织方式 (6) 2 列出车间设备明细,画出机加工车间平面布置示意图 (7) 3 制定某月主生产计划 (9) 4 制定机加工车间粗生产能力计划 (11) 5 制定物料需求计划 (13) 6制定机加工车间生产能力精平衡 (14) 7制定某月及加工车间作业计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8产品装配工序卡编制 (17)

如何做好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

第一讲物料控制管理概述 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重要性 对于一个现代化的公司来说,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非常重要。科学的管理理论认为,在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层面上,所有的PMC人员(即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人员)都是生产部门的上司。在一个建立了现代化管理制度的企业中,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应该是一个统筹部门;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层面的工作是所有生产进程的前提,如果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层面的工作进行得不够顺利,那么所有的生产流程都会受到延误。因此,现代企业要充分重视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公司的组织架构、岗位职责、制度和流程都要围绕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来制定。 物料管理部门的统筹作用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在产品研发过程中,物料管理部门要与研发部门相协调,同步参与研发过程。物料部门参与了研发过程,就会更明白产品的指标标准范例,更有利于采购工作; 其二,物料部门可以督促研发部门的进度以便符合其排期要求。物料部门的统筹作用还体现在工程更改的时候,如果出现了工程更改的情况,物料部门有必要与研发部门沟通,譬如是否可以把呆料改作它料。 物料管理范围和意义 1.物料管理的范围 物料管理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物料计划及物料控制、采购和仓储。传统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的生产计划同物料控制工作与采购工作存在巨大差别,因此应该由不同部门进行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管理人员会经常发现,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工作往往同采购工作存在冲突,采购部门的工作往往令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部门无法满意。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对企业的组织架构进行调整。 采购部门的工作一般分为两个部分:寻找供应商议价以及跟进采购工作。按照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理论,跟进采购单等采购工作应该从采购部门剥离出来,划入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部门管理。这样进行调整之后,就能够较好地解决物料控制工作与采购工作之间的冲突。传统企业组织架构的依据是部门的功能,而现代企业组织机构的依据是企业的生产流程。 2.物料管理的意义 物料控制的首要意义在于降低企业的物料成本,确保企业获得比较丰厚的利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生产新产品的企业刚开始可能获取很高的利润,但随着竞争对手的增多,

生产计划控制程序

1 目的Objective 对生产计划及进度进行控制,确保生产按计划顺利执行,确保能够按照顾客的要求及时发运、交付产品。 The objective of this procedure is to control the production plan and progress, to ensure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production plan, and to ensure the timely shipment and delivery of products per the customer's requirements. 2 适用范围Applicable Scope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的生产安排。 This is applicable to the production planning of all AICQ products. 3 职责Responsibilities 3.1 生产计划员负责编制公司生产计划,部门经理负责审核。 The production planner is responsible to formulate the company production plan. The department manager is responsible for audit. 3.2 生产计划员按项目计划编制新产品试生产计划,批生产计划。 The production planner is responsible to formulate the trial production and batch production plan for the new product per the project plan. 3.3 生产计划员按制造部工艺验证、工装验证计划编制新产品、新工艺的工艺和工装验证生产计划。 The production planner is responsible to formulate the process and tooling validation & production plan for the new product and new process based on the process validation and tooling validation plan of Manufacture Engineering Department. 4. 工作程序Work Procedure 年生产计划的编制Formulation of Annual Production Plan 根据公司年度销售计划编制公司年度品种、产量生产计划(按年度、分月编制)。 Formulate annual production type & output plan (yearly but monthly based) in line with the annual sales plan of the company. 制造工程部每年在年销售计划完成后10天完成年度生产计划的编制工作。 Every year the Manufacture Engineering Department shall complete the formulation of the annual production plan within 10 days after the accomplishment of annual sales plan.

生产计划与控制考试题库

一是非判断 1、凡是将投入的生产要素转换成有效用的产品和服务的活动称为生产。(√) 2、生产过程的投入有直接投入和间接投入两种(√) 3、生产系统的投入除生产要素外,还包括外部信息和市场信息的投入(√) 4、生产过程中,人工成本和设备折旧都是直接投入。(√) 5、生产过程中,人工成本和设备折旧都是间接投入。(×) 6、生产过程中,管理者和技术人员的劳动属于间接投入。(√) 7、生产转换过程一般包括直接转换和间接转换两种(×) 8、生产转换过程大体包括形体转换、位置转换、信息转换三种。(√) 9、生产系统中的直接产出包括有形产出和无形产出两种。(√) 10、间接产出包括税收、工资及奖金、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 11、虽然制造生产与服务运作在产品物质表现方面有差异,但在质量标准及度量方面是相同的。(×) 12、“劳动分工的经济效益”是泰罗制的要点。(×) 13、“时间动作研究”是泰罗制的要点。(√) 14、“推动式”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系统主要着眼于提前期信息,用以管理和控制物流。(√) 15、“拉动式”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系统也称为“准时制”(JIT)。(√) 16、“水池式”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系统着眼于保持库存量以维持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二填空题 1、现代生产管理的任务就是运用(D )生产的职能,把投入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有机整体,按最经济的生产方式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廉价、优质的产品(服务)。 A、现代化 B、组织、计划、控制和指挥 C、组织、计划、控制和协调 D、组织、计划、控制 2、现代生产管理的任务就是运用组织、计划、控制生产的职能,把投入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有机整体,按(C )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廉价、优质的产品(服务)。 A、客户的要求 B、最低的成本和最快的时间 C、最经济的生产方式C、最大的经济效益 3、和其他管理一样,生产管理的基本职能是(A )。 A、组织、计划、控制 B、组织、计划、控制和指挥 C、组织、计划、控制和协调 D、计划、控制和指挥 4、从管理职能角度来分析,可以将生产管理内容,概括为(B )三大方面。 A、采购管理、库存管理、计划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和财务管理等 B、确定合理的生产组织形式、制订科学的生产计划及计划的实施和控制 C、厂级生产管理、车间生产作业管理和工段(班组)生产任务管理 D、从原材料投入开始到产品装配入库的全过程的管理 5、生产管理应遵循的原则是多方面的,是不断变化和深化的。归纳起来,应强调坚持(C )的原则。 A、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B、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要 C、以市场为导向、讲究经济效益、科学管理、均衡生产

生产计划与物料库存管理学习心得

生产计划与物料库存管理培训心得 首先非常感谢感谢公司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通过这次培训老师的深入讲解,使我了解了生产计划与物料库存管理对一个公司的重要性,其在整个公司的产、供、销的的供应链中起到的核心主导作用。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市场需求客户订单是企业必不可少,然而怎样保质保量满足可户要求,完善精益生产,获取最大利润,盘活资金,则与生产计划与物料库存管理有密切的关系。下面结合公司现有的生产计划和物料库存控制方面分析一下。其中有些流程是可以固化,也有许多问题点是需要改进的。 公司常遇到的问题:客户天天催货,计划部门频频更改发货计划,各别工序时而待料,时而通宵加班,质量问题频繁遭客户投诉,生产效率达不到预期效率等等,主要原因如下:1,生产不顺畅,有时加班赶货,有时待料,非正常作业。 2,产品质量不稳定,不良率高,客户提出质量异议甚至退货,公司内部抱怨。 3,生产进度和与交期不匹配,有些产品交期紧却不加工。交期不紧,工序简单的却提前生产,造成库存积压。 4,设备故障导致生产不能正常进行,成为瓶颈,甚至会出现安全隐患和质量隐患。导致成本增高。 5,紧急和临时变更的订单太多,计划更改频繁,致使生产计划失控。 6,发货计划评审不够细致,存在产能无法达到的情况下,盲目接单。 7,产能分析不精确,产能不均衡也不稳定。 8,生产计划和营销的计划不同步。 9,物料计划与生产计划不同步(此点很重要)。 10,实际产能未能达到标准产能。 可通过对生产计划和物料管控方面进行分析,并寻找解决方案:如下 生产计划 一、首先要清楚PMC主要职责 1、PMC的职责 (1)掌握各产品的工艺流程。(2)了解公司各部门的职责划分及各岗位的职责 (2)学会分析,用时间和数字来分析数据。(4)要时刻掌握生产线的设备、质量、及人员的异常变动,进而及时协调解决问题。 细分:生产计划员(PC)的职责 1、进行产能负荷分析,对评审后的订单组织排产

生产计划实施管理程序

生产计划实施管理程序 1目的: 接到业务订单后物料的规划、生产计划排定、确认、并确保客户规定的品名规格、品质与交期、建立适当的管制方法及程序。 2范围: 本公司自接到业务订单起之生产过程与成品入库,作业等均适用。 3权责: 3.1资材部(生管):在收到经业务部确认后的“订单处理表”后,即进行物料规划后排定“生产计划表”及跟催,并开“制造命令 单”交生产部。 3.2生产部:按“制令通知单”及“生产计划表”领料生产。 3.3资材部(生管):依订单物料需求请购原物料及包装材料。 3.4资材部(仓库):依据“领料单”发放原材料及包装材料。 3.5品保部:执行产品检验。 4定义:无 5作业内容: 5.1经业务审核后的“订单处理表”交于业务部(或总经理指定人员)核准后,交生管进行生产安排。若为RoHS符合性订单,需在订 单上注明“RoHS”字样标识。 5.2生管作业流程图(附件一) 5.3生产计划: 5.3.1生管依审核后物料请购单的“订单处理表”及BOM表查询原物料、半成品及成品库存情况,且开立物料交采购部门进行采 购。同时开立“制令通知单”交生产部及相关部门,若需更换模具时,则开立“模具备模单”交模具课进行备模,备好模后 由模具课通知生产部门领取。 5.3.2生管依据“制令通知单”及物料库存情况与物料采购交期排定“生产计划表”转生 产部做生产计划安排。若为RoHS符合性订单,需在“制令通知单”与“生产计 划表”上注明“RoHS”字样标识。 5.3.3若客户有生产计划,原则上以客户排定的生产计划为准。 5.4仓库依生产部之“领料单”备料及发放原材料。 5.4.1若无库存或库存不足,则由仓库及时通知生管填写“物料请购单”经主管级(含)以上人员核准后,交于采购单位进行采 购。

生产计划控制程序(20210213054734)

XX机械有限公司 CO. LTD 、[^Vx ^Vx ^Vx 程序文件 文件名:生产计划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________ Q P-015 ______________ 版本:____________ A/0 ________________ 页数:___________ 共6页_____________ 生效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目的 2.对公司接受的订单/合同进行有效控制,并按其交货的先后顺序进行有计划、合理地安排和生产及管理,使公司能正确、准时地按顾客规定的交付要求进行产品交付作业,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木之目的。 2.范围 凡木公司与顾客所签定的所有订单、合同之生产安排和管理均适用。 3.职责 3.1顾客订单、合同变更之联络以及生产单的制定:业务部。 3. 2生产计划之制定:PMCo 3. 3生产计划之批准:营运总监。 3. 4生产计划之安排、执行及生产进度之追踪与管理:生产部、采购部、PMC 3. 5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各个因素进行控制,确保生产作业过程按规定的方法和程序在受控状态下进行:生产部/研发中心/品保部/PMC

4、内容作业流程

10 11生产计划 追踪 生产异常 判定 总结分析 记录管理 4.5生产计划追踪: 4.5.1各车间每天总结计划实际完成的惜况,并形成《生 产日报表》交生产部及PHC。 4.5.2生产部及PMC根据各车间的实际情况进行跟踪监 督检查。 4.6生产异常判定: 4.6.1如主产异常时,III PMC通知业务部。业务部根据 生产状况判断是否会影响顾客的交期。 4.6.2如该异常不影响顾客交货日期时进行生产计划调 整,并重新修订“月生产计划”分发相关部门,由生产 部和相关部门按调整后计划行生产。 4.6.3如该异常会影响顾客交货日期,业务部与顾客沟 通,以取得同意延迟交货;如顾客不同意延迟交货, 业 务部将其状况呈报至厂长或总经理,并按公司指示进行 处理。 4.7生产异常处理: 4.7.1生产过程中,如出现异常而影响顾客订单交货时 间时山相关负责部门对所发生的生产异常填写《纠正与 预防措施报告》进行原因分析及纠正与预防,山业务部 进行效果确认,直到问题得到有效处理。 4.8补单生产计划调整:在生产过程中,当不良率过高 或其它异常、人为因素所造成补单,山相关部门反馈给 PMC,以联络书形式提出申请,相关部门单位签名确认后, 将其分发至相关部门,进行生产作业。 4.9生产计划之进度管理: 生产计划之进度管理山PMC对其作确认以便掌握各订 单之生产进度状况,业务部负责监督。 4.10生产计划和U标完成状况总结分析:PMC根据每月 实际生产计划和U标完成状况于下月月初前将其统讣 在《生产每月总结报告》等报表追踪LI标完成状况及统 计分析,经副总监、营运总监核准后,山PMC 存档。以 将其作为公司级数据和资料分析使用的依据。 4.11记录管理 按《记录控制程疗:》执行 5、相关文件 5.1.《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车间生产跟踪表表 纠正与预防措施报 告 联络书 生产每月总结报告

生产计划与控制作业

作业 1 某零件批量为 4件,有4道工序。各工序的单件作业时间为 t i =15min , t 2=20min , t 3=5min , S=5min , 试计算该批零件在三种移动方式下的加工周期。 m 解:(1) T 顺 =n 、t i =4x( 15+20+5+5) =180min m (2) T 平 =7 t i ? (n - 1)t L = (20+15+5+5) +(4-1) x 20=105 min i 4 m m _1 (3) T 平顺=n' t i -(n-1)' min(t j ,t j .J i 4 jd : =4x( 15+20+5+5) -(4-1) x( 15+5+5) =105min 2 试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二次移动平均法(取 n=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二次指数平滑法(取=0.1, 0.3),预测2001?2005年的销售量。 解:选用二次指数平滑法进行预测,计算 所示),例如: 八 A t (1 - : )SA t [1[1 二:-SA t [1] (1 - :)SA t [ ?1 SA 19]92 =aA 1992 + (1 — a)SA 1[991 = 0.1 X 207 +(1 —0.1) x 198 =198.9 得 SA 1992 二:SA 19]92 (1 - : ) SA W ]91 二 0.3 198.9 (1 - 0.3) 198 二 198.27 a 2000 =2SA t [1] -SA t [2] -2 272 -241.9 =302.31 b 2000 (SA ⑴-SA 2]) =0.3/0.7 (272 - 241.69) =12.99 1 —a 1991?2000年各年的一次指数平滑值和二次指数平滑值(表 1 依据公式 SA ^] SA t [2]

生产计划管理控制程序(修定版)

生产计划管理控制程序 1.0目的: 规范、完善生产计划的编制、执行、检查、调整的管理,确保生产顺畅,交期准时以满足顾客需求。 2.0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计划评审、制定、更改及过程的控制。 3.0定义:无 4.0权责: 4.1销售部: 4.1.1 与客户建立起良好的互助关系;根据客户的采购定单,确认各细节要求后下达给接单员。 4.1.2接单员在接到业务员订单后组织各部门进行订单评审,经销售确认、总经理批准后订单生效,提供给计划部。 4.2计划部:负责生产计划的制订并监督实施;负责物料及成品库存信息的提供和物料的跟进、发放工作。 4.3采购部:负责生产物料的采购工作。 4.4生产部:负责生产计划的执行并确保计划的准时完成。 4.5设备部:负责保证生产设备的良好运行及故障的处理。 4.6技术部:负责将订单要求转化为内部工艺文件要求和及时处理制程异常。 4.7品质部:负责来料、制程、出货质量的管控及文件的管理。 5.0内容: 5.1生产计划控制流程

5.2生产计划的制定: 5.2.1业务员依据客户的采购订单, 做好定单,(以传真的形式)下达给接单员;接单员在接到销售订单后组织各部门进行订单评审,经销售确认、总经理批准后订单生效,提供给计划部。 5.2.2计划部根据订单,结合成品电池库存情况、产品合格率情况、原材料情况及生产的产能负荷情况,制定出“生产计划单”,经计划部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下发有关部门。 5.2.3计划部根据“生产计划单”进行核算物料,产生物料使用状况预测,并根据物料使用状况预测对库存物料进行核查,并按照采购周期、检验周期做好物料的“采购 申请单”。 5.2.4采购部根据计划部的“物料申请单”按照《采购管理控制程序》进行物料采购,确保生产物料准时供应,当采购计划不能达成时,应及时通知计划部,由计划部对

生产计划与控制论文

嘉兴学院 生产计划与控制 题目:基于供应链环境下的准时化采购管理分析 学院(直属系):机电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 工业142 学生姓名:岳钱华 学号: 5226 课程教师:胡光山 目录 基于供应链环境下的准时化采购管理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准时采购的概念及基本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供应链管理下JIT采购的主要优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供应链管理下的JIT采购方式和传统的采购方式的区别............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供应链管理下JIT采购实施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准时化采购的实践案例——ZARA................................................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供应链中准时化采购的风险分析与控制策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结束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于供应链环境下的准时化采购管理分析 摘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