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Excel公式汇总

题库Excel公式汇总
题库Excel公式汇总

题库Excel中的公式汇总

第1套

指定的查

找区域

(2)图书名称

=VLOOKUP(D3,编号对照!$A$3:$C$19,2,FALSE)

2的含义:返回数据在查找区域的第2列数

注意,在真题中,大部分要求都是精确查找,即最后一个参数是0/FALSE

(3)单价

=VLOOKUP(D3,编号对照!$A$3:$C$19,3,FALSE)

3的含义:返回数据在查找区域的第3列

(4)小计

=[@单价]*[@销量(本)]

(5)所有订单的总销售额

=SUM(订单明细表!H3:H636)

(6) 《MS Office高级应用》图书在2012年的总销售额

=SUMPRODUCT(1*(订单明细表!E3:E262="《MS Office高级应用》"),订单明细

表!H3:H262)

注意:这种做法先对时间进行排序,也可以用下面公式来计算

=sumifs(订单明细表!H3:H636,订单明细表!A3:A636,”>=2012年1月1日”, 订单明细表!A3:A636,”<=2012

MS Office 高级应用》")

提示:=Sumifs(Sum_range,Criteria_range1, Criteria1,Criteria_range2, Criteria2

……) 函数选择类别:数学与三角函数 (以下第7.8两个小题略)

(7)隆华书店在2011年第3季度(7月1日~9月30日)的总销售额

=SUMPRODUCT(1*(订单明细表!C305:C461 =”隆华书店”),订单明细表!H350:H461) (8)隆华书店在2011年的每月平均销售额(保留2位小数)

=SUMPRODUCT(1*(订单明细表!C263:C636="隆华书店"),订单明细表!H263:H636)/12 第2套

(3)平均分的公式是: =AVERAGE(D2:J2) (4)班级

=LOOKUP(MID(A2,3,2),{"01","02","03"},{"1班","2班","3班"}) 或者=MID(A2,4,1)&”班”

提示:=LOOKUP(lookup_value, lookup_vector,result_vector)

=left(text,num_chars)

总条件(总销售额列范围)

第3套

(2)销售额排名

=RANK(D2,$D$2:$D$21,0)

提示:相对引用:公式复制后行或列引用会改变绝对引用:公式复制后行和列引用不会改变

相对变绝对:单元格表示后按F4键即可。

第4套

第5套 (2)是否加班

注意:2的含义是

1-7表示星期一到星期日. 如果省略或者为1,则结果是7表示星期六,1表示星期日。 (3)地区

(5)2013年第二季度发生在北京市的差旅费用金额总计为:

(先排序再做)

=SUMPRODUCT(1*(费用报销管理!D74:D340="北京市"),费用报销管理!G74:G340) 或者为=sumifs(费用报销管理!G3:G401, 费用报销管理!D3:D401, "北京市")

以下sumproduct都可以用sumifs代替求和

(6)2013年钱顺卓报销的火车票总计金额为:

(先排序再做)

=SUMPRODUCT(1*(费用报销管理!B3:B401="钱顺卓"),1*(费用报销管理!F3:F401="火车票"),费用报销管理!G3:G401)

(7)2013年差旅费用金额中,飞机票占所有报销费用的比例为(保留2位小数)(这条公式要好好和下面的那条公式对比,感受相同点和不同点,理解1存在的意义)

=SUMPRODUCT(1*(费用报销管理!F3:F401="飞机票"),费用报销管理!G3:G401)/SUM(费用报销管理!G3:G401)

(8)2013年发生在周末(星期六和星期日)中的通讯补助总金额为

(为什么这条公式就可以不用1,好好体会吧)

=SUMPRODUCT((费用报销管理!H3:H401="是")*(费用报销管理!F3:F401="通讯补助"),费用报销管理!G3:G401)

第6套

(4)销售额

=VLOOKUP(D4,商品均价,2,0)*E4

第7套

(5)应交个人所得税

=ROUND(IF(K3<=1500,K3*3/100,IF(K3<=4500,K3*10/100-105,IF(K3<=9000,K3*20/10 0-555,IF(K3<=35000,K3*25%-1005,IF(K3<=5500,K3*30%-2755,IF(K3<=80000,K3*35% -5505,IF(K3>80000,K3*45%-13505))))))),2)

细心体会:上面这条公式是答案自带的,但是存在错误,在软件里练习时也许这个错误的答案就是标准答案。但是在真正的考试中,是不能得分的(因为我当年考试时就是遇到这道题,我按照自己的做法最对了)。错误点在于:第5个If语句里的5500应该改为55000。而且这一步骤没有必要使用四舍五入(ROUND)的方法。

本人推荐使用下面这条公式

=IF(K3<=1500,K3*3/100,IF(K3<=4500,K3*10/100-105,IF(K3<=9000,K3*20/100-555,IF (K3<=35000,K3*25/100-1005,IF(K3<=55000,K3*30/100-2755,IF(K3<=80000,K3*35/1 00-5505,IF(K3>80000,K3*45/100-13505)))))))

(8)管理部门应付工资合计

本人觉得在一步里他们给的参考答案是不能接受的,因为完全没有按照题目要求的使用“分类汇总的功能”来做。建议大家按照题目的要求来做。这道题可以没有公式。

第8套

(3)年级排名

=RANK(M3,M$3:M$102,0)

(4) 班级

="法律"&TEXT(MID(B3,3,2),"[DBNum1]")&"班"

本题推荐使用下面这条公式

=LOOKUP(MID(B3:B102,3,2),{"01","02","03","04"},{"法律一班","法律二班","法律三班","法律四班"})

细节体会:这套题的的第5小题:默认创建的数据透视表“班级平均分”是在“2012级法律”这个表的左边。谨记:你一定要将这新创建的表放置在“2012级法律”这个表的右边。否则,即使你上面的很多都做对了,也不会得高分的。

第9套

(2)出生日期

=MID(F3,7,4)&"年"&MID(F3,11,2)&"月"&MID(F3,13,2)&"日"

(3)工龄

=INT((TODAY()-I3)/365)

(4)工龄工资

=J3*工龄工资!$B$3

(5)所有人的基础工资 =SUM(员工档案!M3:M37)

(6)项目经理的基本工资总额

=员工档案!K9+员工档案!K10

(7)本科生平均基本工资

=AVERAGEIF(员工档案!H3:H44,"本科",员工档案!K3:K44)

/**********/

第9套

首先不得不提醒一下,这套题非常多坑。

①坑一:在做第一步时就要先对订单编号的重复值设置成要求的颜色,才能对

它排序。

②坑二:即使你把前面的题都做对了,但是后面创建的“2012年书店销量”数据

透视表的的位置如果不是放在最前面,同样会得到很少的分数。

③坑三:为了统计2013年各类图书在每月的销售量,你必须自建一个列,然后

对这个列进行自定义设置日期。

这套题有大家都熟悉的VLOOKUP公式

=VLOOKUP([图书名称],表3,2,FALSE)

还有Excel 中的SUMIFS 函数用于根据你指定的条件计算该函数的所有参数的总和

=SUMIFS(表1[销量(本)],表1[图书名称],[@图书名称],表1[列1],1)

=SUMIFS(表1[销量(本)],表1[图书名称],[@图书名称],表1[列1],2) =SUMIFS(表1[销量(本)],表1[图书名称],[@图书名称],表1[列1],3) =SUMIFS(表1[销量(本)],表1[图书名称],[@图书名称],表1[列1],4) =SUMIFS(表1[销量(本)],表1[图书名称],[@图书名称],表1[列1],5) =SUMIFS(表1[销量(本)],表1[图书名称],[@图书名称],表1[列1],6) =SUMIFS(表1[销量(本)],表1[图书名称],[@图书名称],表1[列1],7) =SUMIFS(表1[销量(本)],表1[图书名称],[@图书名称],表1[列1],8)

=SUMIFS(表1[销量(本)],表1[图书名称],[@图书名称],表1[列1],9)

=SUMIFS(表1[销量(本)],表1[图书名称],[@图书名称],表1[列1],10)

=SUMIFS(表1[销量(本)],表1[图书名称],[@图书名称],表1[列1],11)

=SUMIFS(表1[销量(本)],表1[图书名称],[@图书名称],表1[列1],12)

第10套

(3)性别:

=IF(MOD(MID(C2,17,1),2)=1,"男","女")

出生日期:

=--TEXT(MID(C2,7,8),"0年00月00日")或

= MID(C2,7,4)&”年”&MID(C2,11,2)&”月”& MID(C2,13,2)&”日”

年龄:

=DATEDIF(--TEXT(MID(C2,7,8),"0-00-00"),TODAY(),"y")

注:DATEDIF函数是Excel隐藏函数,在帮助和插入公式里面没有。返回两个日期之间的年\月\日间隔数。常使用DATEDIF函数计算两日期之差。

DATEDIF(start_date,end_date,unit)

Start_date为一个日期,它代表时间段内的第一个日期或起始日期。

End_date为一个日期,它代表时间段内的最后一个日期或结束日期。

Unit 为所需信息的返回类型。

注:结束日期必须大于起始日期,以下是unit返回代码所代表含义

"Y" 时间段中的整年数。

"M" 时间段中的整月数。

"D" 时间段中的天数。

"MD" start_date与end_date日期中天数的差。忽略日期中的月和年。"YM" start_date与end_date日期中月数的差。忽略日期中的年。

"YD" start_date与end_date日期中天数的差。忽略日期中的年。

(4)语文姓名

=VLOOKUP(A2,初三学生档案!$A$2:$B$56,2,0)

或是:

=VLOOKUP(A2,初三学生档案!$A$1:$B$56,2,FALSE)

学期成绩:

=SUM((C2*30%)+(D2*30%)+(E2*40%))

班级名次

="第"&RANK(F2,$F$2:$F$45)&"名”

期末总评

=IF(F2>=102,"优秀",IF(F2>=84,"良好",IF(F2>=72,"及格",IF(F2>72,"及格","不及格"))))

第11套

(3)课时标准:

=VLOOKUP(F3,费用标准,2,FALSE)

学时数

=SUMIF(授课信息表!$D$3:$D$72,E3,授课信息表!$F$3:$F$72)

第12套

(3)

方向:

=IF(H2=0,"平",IF(H2>0,"借","贷"))

余额计算简单

第13套

(3)销量

=VLOOKUP(A4,销量信息,3,FALSE)

销售额

=C4*D4

第14套

公式很简单,不做汇总

第15套

(4)班级(这是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掌握)

=IF(MID(A3,4,2)="01","1班",IF(MID(A3,4,2)="02","2班","3班")) (5)姓名(VLOOKUP函数出现的频率很高,要求掌握)

=VLOOKUP(A3,学号对照!$A$3:$B$20,2,FALSE)

第17套

本套题可以参考第1套题

第18套

季度

="第"&INT(1+(MONTH(A3)-1)/3)&"季度"

服装服饰(本套题要掌握SUBTOTAL函数的使用)

=SUBTOTAL(1,C3:C3)

返回列表或数据库中的分类汇总。通常,使用“数据”菜单中的“分类汇总”命令可以容易地创建带有分类汇总的列表。一旦创建了分类汇总,就可以通过编辑SUBTOTAL 函数对该列表进行修改。

语法: SUBTOTAL(function_num,ref1,ref2, ...)

Function_num为1 到11(包含隐藏值)或101 到111(忽略隐藏值)之间的数字,指定使用何种函数在列表中进行分类汇总计算。

Function_num(包含隐藏值)

为1到11之间的自然数,用来指定分类汇总计算使用的函数

1 、AVERAGE(算术平均值)2、COUNT(数值个数)

3、COUNTA(非空单元格数量)4 、MAX(最大值)

5 、MIN(最小值)

6 、PRODUCT(括号内所有数据的乘积)

7 、STDEV(估算样本的标准偏差)8 、STDEVP(返回整个样本总体的标准偏

差)

9、9SUM(求和)10 、VAR(计算基于给定样本的方差)

11 、VARP(计算基于整个样本总体的方差)

Function_num(忽略隐藏值)函数

1 、AVERAGE 数学平均值

2 、COUNT 数字的个数

3 、COUNTA 非空的个数

4 、MAX 最大值

5、MIN 最小值6 、PRODUCT 乘积

7、STDEV 标准偏差8、STDEVP 标准偏差

9 、SUM 求和10 、VAR 方差

11 、VARP 方差

SUBTOTAL的第一个特点是,如果在ref1, ref2,… 中有其他的分类汇总(嵌套分类汇总),将忽略这些嵌套分类汇总,以避免重复计算。也就是在数据区域中有SUBTOTAL获得的结果将被忽略!

SUBTOTAL的第二个特点是,当function_num为从1 到11 的常数时,SUBTOTAL 函数将包括通过“格式”菜单的“行”子菜单下面的“隐藏”命令所隐藏的行中的值。当您要分类汇总列表中的隐藏和非隐藏值时,请使用这些常数。当function_num 为从101 到111 的常数时,SUBTOTAL 函数将忽略通过“格式”菜单的“行”子菜单下面的“隐藏”命令所隐藏的行中的值。当您只分类汇总列表中的非隐藏数字时,使用这些常数。但不论使用什么function_num值,SUBTOTAL 函数都会忽略任何不包括在筛选结果中的行。而SUBTOTAL 函数不适用于数据行或水平区域。隐藏某一列不影响分类汇总。但是隐藏分类汇总的垂直区域中的某一行就会对其产生影响。

SUBTOTAL的第三个特点是,可以代替上面说的11种函数,当有上面说的两种特点情况时,就可以使用SUBTOTAL来完成。

所以在需要处理隐藏数据相关的应用时,SUBTOTAL是其它函数无法代替的,也是SUBTOTAL最大最重要的特点。

第19套

(2)停放时间

=DATEDIF(F2,H2,"d")*24+(I2-G2)

EXCEL表格公式大全

E X C E L表格公式大全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Excel表格公式大全 1、查找重复内容公式:=IF(COUNTIF(A:A,A2)>1,"重复","")。 2、用出生年月来计算年龄公式: =TRUNC((DAYS360(H6,"2009/8/30",FALSE))/360,0)。 3、从输入的18位身份证号的出生年月计算公式: =CONCATENATE(MID(E2,7,4),"/",MID(E2,11,2),"/",MID(E2,13,2 ))。 4、从输入的身份证号码内让系统自动提取性别,可以输入以下公式: =IF(LEN(C2)=15,IF(MOD(MID(C2,15,1),2)=1,"男","女 "),IF(MOD(MID(C2,17,1),2)=1,"男","女"))公式内的“C2”代表的是输入身份证号码的单元格。 1、求和: =SUM(K2:K56) ——对K2到K56这一区域进行求和; 2、平均数: =AVERAGE(K2:K56) ——对K2到K56这一区域求平均数; 3、排名: =RANK(K2,K$2:K$56) ——对55名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 4、等级: =IF(K2>=85,"优",IF(K2>=74,"良",IF(K2>=60,"及格","不及格")))

5、学期总评: =K2*+M2*+N2* ——假设K列、M列和N列分别存放着学生的“平时总评”、“期中”、“期末”三项成绩; 6、最高分: =MAX(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高分; 7、最低分: =MIN(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低分; 8、分数段人数统计: (1) =COUNTIF(K2:K56,"100") ——求K2到K56区域100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7单元格; (2) =COUNTIF(K2:K56,">=95")-K57 ——求K2到K56区域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8单元格; (3)=COUNTIF(K2:K56,">=90")-SUM(K57:K58) ——求K2到K56区域90~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9单元格; (4)=COUNTIF(K2:K56,">=85")-SUM(K57:K59) ——求K2到K56区域8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0单元格; (5)=COUNTIF(K2:K56,">=70")-SUM(K57:K60) ——求K2到K56区域70~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1单元格; (6)=COUNTIF(K2:K56,">=60")-SUM(K57:K61) ——求K2到K56区域60~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2单元格; (7) =COUNTIF(K2:K56,"<60") ——求K2到K56区域60分以下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3单元格; 说明:COUNTIF函数也可计算某一区域男、女生人数。

Excel常用函数详解

计算机二级考试MS_Office应用Excel函数 =公式名称(参数1,参数2,。。。。。) =sum(计算范围) =average(计算范围) =sumifs(求和范围,条件范围1,符合条件1,条件范围2,符合条件2,。。。。。。) =vlookup(翻译对象,到哪里翻译,显示哪一种,精确匹配) =rank(对谁排名,在哪个范围里排名) =max(范围) =min(范围) =index(列范围,数字) =match(查询对象,范围,0) =mid(要截取的对象,从第几个开始,截取几个) =int(数字) =weekda y(日期,2) =if(谁符合什么条件,符合条件显示的内容,不符合条件显示的内容) =if(谁符合什么条件,符合条件显示的内容,if(谁符合什么条件,符合条件显示的内容,不符合条件显示的内容)) SUM函数 简单求和。 函数用法 SUM(number1,[number2],…) =SUM(A1:A5)是将单元格 A1 至 A5 中的所有数值相加; =SUM(A1,A3,A5)是将单元格 A1,A3,A5 中的数字相加。 SUMIFS函数 根据多个指定条件对若干单元格求和。 函数用法 SUMIFS(sum_range, criteria_range1, criteria1, [criteria_range2, criteria2], ...) 1) sum_range 是需要求和的实际单元格。包括数字或包含数字的名称、区域或单元格引用。忽略空白值和文本值。 2) criteria_range1为计算关联条件的第一个区域。 3) criteria1为条件1,条件的形式为数字、表达式、单元格引用或者文本,可用来定义将对criteria_range1参数中的哪些单元格求和。例如,条件可以表示为32、“>32”、B4、"苹果"、或"32"。 4)criteria_range2为用于条件2判断的单元格区域。 5) criteria2为条件2,条件的形式为数字、表达式、单元格引用或者文本,可用来定义将对criteria_range2参数中的哪些单元格求和。 4)和5)最多允许127个区域/条件对,即参数总数不超255个。 VLOOKUP函数 是Excel中的一个纵向查找函数,按列查找,最终返回该列所需查询列序所对应的值。

Excel表格公式大全分享

Excel表格公式大全 1、查找重复内容公式:=IF(COUNTIF(A:A,A2)>1,"重复","")。 2、用出生年月来计算年龄公式:=TRUNC((DAYS360(H6,"2009/8/30",FALSE))/360,0)。 3、从输入的18位身份证号的出生年月计算公式:=CONCA TENA TE(MID(E2,7,4),"/",MID(E2,11,2),"/",MID(E2,13,2))。 4、从输入的身份证号码内让系统自动提取性别,可以输入以下公式: =IF(LEN(C2)=15,IF(MOD(MID(C2,15,1),2)=1,"男","女"),IF(MOD(MID(C2,17,1),2)=1,"男","女"))公式内的“C2”代表的是输入身份证号码的单元格。 1、求和:=SUM(K2:K56) ——对K2到K56这一区域进行求和; 2、平均数:=AVERAGE(K2:K56) ——对K2 K56这一区域求平均数; 3、排名:=RANK(K2,K$2:K$56) ——对55名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 4、等级:=IF(K2>=85,"优",IF(K2>=74,"良",IF(K2>=60,"及格","不及格"))) 5、学期总评:=K2*0.3+M2*0.3+N2*0.4 ——假设K列、M列和N列分别存放着学生的“平时总评”、“期中”、“期末”三项成绩; 6、最高分:=MAX(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高分; 7、最低分:=MIN(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低分; 8、分数段人数统计: (1)=COUNTIF(K2:K56,"100") ——求K2到K56区域100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7单元格; (2)=COUNTIF(K2:K56,">=95")-K57 ——求K2到K56区域95~9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8单元格; (3)=COUNTIF(K2:K56,">=90")-SUM(K57:K58) ——求K2到K56区域90~94.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9单元格; (4)=COUNTIF(K2:K56,">=85")-SUM(K57:K59) ——求K2到K56区域85~8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0单元格; (5)=COUNTIF(K2:K56,">=70")-SUM(K57:K60) ——求K2到K56区域70~84.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1单元格; (6)=COUNTIF(K2:K56,">=60")-SUM(K57:K61) ——求K2到K56区域60~6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

Excel常用电子表格公式大全【汇总篇】

Excel 常用电子表格公式大全【汇总篇】 篇一:Excel 常用电子表格公式汇总 Excel 常用电子表格公式汇总 1、查找重复内容公式:=IF(COUNTIF(A:A,A2)>1,"重复","")。 2、用出生年月来计算年龄公式: =TRUNC((DAYS360(H6,"2009/8/30",FALSE))/360,0)。 3、从输入的 18 位身份证号的出生年月计算公式: =CONCATENATE(MID(E2,7,4),"/",MID(E2,11,2),"/",MID(E2,13,2))。 4、从输入的身份证号码内让系统自动提取性别,可以输入以下公式: =IF(LEN(C2)=15,IF(MOD(MID(C2,15,1),2)=1," 男 "," 女 "),IF(MOD(MID(C2,17,1),2)=1," 男 "," 女 ")) 公式内的“C2”代表的是输入身份证号码的单元格。 5、求和: =SUM(K2:K56)——对 K2 到 K56 这一区域进行求和; 6、平均数: =AVERAGE(K2:K56)——对 K2 K56 这一区域求平均数; 7、排名: =RANK(K2,K$2:K$56)——对 55 名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 8、等级: =IF(K2>=85,"优",IF(K2>=74,"良",IF(K2>=60,"及格","不及格"))) 9、 学期总评: =K2*0.3+M2*0.3+N2*0.4 ——假设 K 列、 M 列和 N 列分别存放着学生的“平 时总评”、“期中”、“期末”三项成绩; 10、最高分: =MAX(K2:K56) ——求 K2 到 K56 区域(55 名学生)的最高分; 11、最低分: =MIN(K2:K56) ——求 K2 到 K56 区域(55 名学生)的最低分; 12、分数段人数统计: (1) =COUNTIF(K2:K56,"100") ——求 K2 到 K56 区域 100 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 K57 单元格; (2)=COUNTIF(K2:K56,">=95")-K57 ——求 K2 到 K56 区域 95~99.5 分的人数;假设把结 果存放于 K58 单元格; (3)=COUNTIF(K2:K56,">=90")-SUM(K57:K58)——求 K2 到 K56 区域 90~94.5 分的人数; 假设把结果存放于 K59 单元格; (4) =COUNTIF(K2:K56,">=85")-SUM(K57:K59)——求 K2 到 K56 区域 85~89.5 分的人数; 假设把结果存放于 K60 单元格; (5) =COUNTIF(K2:K56,">=70")-SUM(K57:K60)——求 K2 到 K56 区域 70~84.5 分的人数; 假设把结果存放于 K61 单元格; (6) =COUNTIF(K2:K56,">=60")-SUM(K57:K61)——求 K2 到 K56 区域 60~69.5 分的人数; 假设把结果存放于 K62 单元格; (7) =COUNTIF(K2:K56," 说明:COUNTIF 函数也可计算某一区域男、女生人数。 如:=COUNTIF(C2:C351,"男") ——求 C2 到 C351 区域(共 350 人)男性人数; 1 / 10

Excel表格公式大全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查找重复内容公式:=IF(COUNTIF(A:A,A2)>1,"重复","")。

2、用出生年月来计算年龄公式: =TRUNC((DAYS360(H6,"2009/8/30",FALSE))/360,0)。 3、从输入的18位身份证号的出生年月计算公式: =CONCATENATE(MID(E2,7,4),"/",MID(E2,11,2),"/",MID(E2,13,2))。 4、从输入的身份证号码内让系统自动提取性别,可以输入以下公式:=IF(LEN(C2)=15,IF(MOD(MID(C2,15,1),2)=1,"男","女 ""),IF(MOD(MID(C2,17,1),2)=1,"男","女"))公式内的“C2”代表的是输入身份证号码的单元格。 1、求和:=SUM(K2:K56) ——对K2到K56这一区域进行求和; 2、平均数:=A VERAGE(K2:K56) ——对K2 K56这一区域求平均数; 3、排名:=RANK(K2,K$2:K$56) ——对55名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 4、等级:=IF(K2>=85,"优",IF(K2>=74,"良",IF(K2>=60,"及格","不及格"))) 5、学期总评:=K2*0.3+M2*0.3+N2*0.4 ——假设K列、M列和N 列分别存放着学生的“平时总评”、“期中”、“期末”三项成绩; 6、最高分:=MAX(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高分; 7、最低分:=MIN(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低分; 8、分数段人数统计:

Excel常用函数公式大全(实用)

Excel常用函数公式大全 1、查找重复内容公式:=IF(COUNTIF(A:A,A2)>1,"重复","")。 2、用出生年月来计算年龄公式:=TRUNC((DAYS360(H6,"2009/8/30",FALSE))/360,0)。 3、从输入的18位身份证号的出生年月计算公式: =CONCATENATE(MID(E2,7,4),"/",MID(E2,11,2),"/",MID(E2,13,2))。 4、从输入的身份证号码内让系统自动提取性别,可以输入以下公式: =IF(LEN(C2)=15,IF(MOD(MID(C2,15,1),2)=1,"男","女"),IF(MOD(MID(C2,17,1),2)=1,"男","女"))公式内的“C2”代表的是输入身份证号码的单元格。 1、求和:=SUM(K2:K56) ——对K2到K56这一区域进行求和; 2、平均数:=AVERAGE(K2:K56) ——对K2 K56这一区域求平均数; 3、排名:=RANK(K2,K$2:K$56) ——对55名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 4、等级:=IF(K2>=85,"优",IF(K2>=74,"良",IF(K2>=60,"及格","不及格"))) 5、学期总评:=K2*0.3+M2*0.3+N2*0.4 ——假设K列、M列和N列分别存放着学生的“平时总评”、“期中”、“期末”三项成绩; 6、最高分:=MAX(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高分; 7、最低分:=MIN(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低分; 8、分数段人数统计: (1)=COUNTIF(K2:K56,"100") ——求K2到K56区域100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7单元格; (2)=COUNTIF(K2:K56,">=95")-K57 ——求K2到K56区域95~9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8单元格; (3)=COUNTIF(K2:K56,">=90")-SUM(K57:K58) ——求K2到K56区域90~94.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9单元格; (4)=COUNTIF(K2:K56,">=85")-SUM(K57:K59) ——求K2到K56区域85~8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0单元格;

Excel表格公式大全(苦心整理)

Excel表格公式大全 来源:鲍利的日志 1、查找重复内容公式:=IF(COUNTIF(A:A,A2)>1,"重复","")。 2、用出生年月来计算年龄公式:=TRUNC((DAYS360(H6,"2009/8/30",FALSE))/360,0)。 3、从输入的18位身份证号的出生年月计算公式:=CONCATENATE(MID(E2,7,4),"/",MID(E2,11,2),"/",MID(E2,13,2))。 4、从输入的身份证号码内让系统自动提取性别,可以输入以下公式: =IF(LEN(C2)=15,IF(MOD(MID(C2,15,1),2)=1,"男","女"),IF(MOD(MID(C2,17,1),2)=1,"男","女"))公式内的“C2”代表的是输入身份证号码的单元格。 1、求和:=SUM(K2:K56)——对K2到K56这一区域进行求和; 2、平均数:=AVERAGE(K2:K56)——对K2K56这一区域求平均数; 3、排名:=RANK(K2,K$2:K$56)——对55名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 4、等级:=IF(K2>=85,"优",IF(K2>=74,"良",IF(K2>=60,"及格","不及格"))) 5、学期总评:=K2*0.3+M2*0.3+N2*0.4——假设K列、M列和N列分别存放着学生的“平时总评”、“期中”、“期末”三项成绩; 6、最高分:=MAX(K2:K56)——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高分; 7、最低分:=MIN(K2:K56)——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低分; 8、分数段人数统计: (1)=COUNTIF(K2:K56,"100")——求K2到K56区域100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7单元格; (2)=COUNTIF(K2:K56,">=95")-K57——求K2到K56区域95~9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8单元格; (3)=COUNTIF(K2:K56,">=90")-SUM(K57:K58)——求K2到K56区域90~94.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9单元格; (4)=COUNTIF(K2:K56,">=85")-SUM(K57:K59)——求K2到K56区域85~8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0单元格; (5)=COUNTIF(K2:K56,">=70")-SUM(K57:K60)——求K2到K56区域70~84.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1单元格;

excel常用公式详解

一、数字处理 1、取绝对值 =ABS(数字) 2、取整 =INT(数字) 3、四舍五入 =ROUND(数字,小数位数) 二、判断公式 1、把公式产生的错误值显示为空 公式:C2 =IFERROR(A2/B2,'') 说明:如果是错误值则显示为空,否则正常显示。

2、IF多条件判断返回值 公式:C2 =IF(AND(A2<500,B2='未到期'),'补款','') 说明:两个条件同时成立用AND,任一个成立用OR函数。 三、统计公式 1、统计两个表格重复的内容 公式:B2 =COUNTIF(Sheet15!A:A,A2)

说明:如果返回值大于0说明在另一个表中存在,0则不存在。 2、统计不重复的总人数 公式:C2 =SUMPRODUCT(1/COUNTIF(A2:A8,A2:A8)) 说明:用COUNTIF统计出每人的出现次数,用1除的方式把出现次数变成分母,然后相加。 四、求和公式

1、隔列求和 公式:H3 =SUMIF($A$2:$G$2,H$2,A3:G3) 或 =SUMPRODUCT((MOD(COLUMN(B3:G3),2)=0)*B3:G3)说明:如果标题行没有规则用第2个公式 2、单条件求和 公式:F2 =SUMIF(A:A,E2,C:C) 说明:SUMIF函数的基本用法

3、单条件模糊求和 公式:详见下图 说明:如果需要进行模糊求和,就需要掌握通配符的使用,其中星号是表示任意多个字符,如'*A*'就表示a前和后有任意多个字符,即包含A。

4、多条件模糊求和 公式:C11 =SUMIFS(C2:C7,A2:A7,A11&'*',B2:B7,B11) 说明:在sumifs中可以使用通配符* 5、多表相同位置求和 公式:b2 =SUM(Sheet1:Sheet19!B2) 说明:在表中间删除或添加表后,公式结果会自动更新。 6、按日期和产品求和

Excel常用电子表格公式大全

Excel常用电子表格公式大全 2011-04-24 08:53:41 1、查找重复内容公式:=IF(COUNTIF(A:A,A2)>1,"重复","")。 2、用出生年月来计算年龄公式: =TRUNC((DAYS360(H6,"2009/8/30",FALSE))/360,0)。 3、从输入的18位身份证号的出生年月计算公式: =CONCATENATE(MID(E2,7,4),"/",MID(E2,11,2),"/",MID(E2,13,2))。 4、从输入的身份证号码内让系统自动提取性别,可以输入以下公式: =IF(LEN(C2)=15,IF(MOD(MID(C2,15,1),2)=1,"男","女 "),IF(MOD(MID(C2,17,1),2)=1,"男","女"))公式内的“C2”代表的是输入身份证号码的单元格。 1、求和:=SUM(K2:K56) ——对K2到K56这一区域进行求和; 2、平均数:=AVERAGE(K2:K56) ——对K2 K56这一区域求平均数; 3、排名:=RANK(K2,K$2:K$56) ——对55名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

4、等级:=IF(K2>=85,"优",IF(K2>=74,"良",IF(K2>=60,"及格","不及格"))) 5、学期总评:=K2*0.3+M2*0.3+N2*0.4 ——假设K列、M列和N列分别存放着学生的“平时总评”、“期中”、“期末”三项成绩; 6、最高分:=MAX(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高分; 7、最低分:=MIN(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低分; 8、分数段人数统计: (1)=COUNTIF(K2:K56,"100") ——求K2到K56区域100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7单元格; (2)=COUNTIF(K2:K56,">=95")-K57 ——求K2到K56区域95~9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8单元格; (3)=COUNTIF(K2:K56,">=90")-SUM(K57:K58) ——求K2到K56区域90~94.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9单元格; (4)=COUNTIF(K2:K56,">=85")-SUM(K57:K59) ——求K2到K56区域85~8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0单元格;

常用excel函数公式大全

常用的excel函数公式大全 一、数字处理 1、取绝对值 =ABS(数字) 2、取整 =INT(数字) 3、四舍五入 =ROUND(数字,小数位数) 二、判断公式 1、把公式产生的错误值显示为空 公式:C2 =IFERROR(A2/B2,"") 说明:如果是错误值则显示为空,否则正常显示。

2、IF多条件判断返回值 公式:C2 =IF(AND(A2<500,B2="未到期"),"补款","") 说明:两个条件同时成立用AND,任一个成立用OR函数。 三、统计公式 1、统计两个表格重复的内容 公式:B2 =COUNTIF(Sheet15!A:A,A2) 说明:如果返回值大于0说明在另一个表中存在,0则不存在。

2、统计不重复的总人数 公式:C2 =SUMPRODUCT(1/COUNTIF(A2:A8,A2:A8)) 说明:用COUNTIF统计出每人的出现次数,用1除的方式把出现次数变成分母,然后相加。 四、求和公式

1、隔列求和 公式:H3 =SUMIF($A$2:$G$2,H$2,A3:G3) 或 =SUMPRODUCT((MOD(COLUMN(B3:G3),2)=0)*B3:G3)说明:如果标题行没有规则用第2个公式 2、单条件求和 公式:F2 =SUMIF(A:A,E2,C:C) 说明:SUMIF函数的基本用法

3、单条件模糊求和 公式:详见下图 说明:如果需要进行模糊求和,就需要掌握通配符的使用,其中星号是表示任意多个字符,如"*A*"就表示a前和后有任意多个字符,即包含A。

4、多条件模糊求和 公式:C11 =SUMIFS(C2:C7,A2:A7,A11&"*",B2:B7,B11) 说明:在sumifs中可以使用通配符* 5、多表相同位置求和 公式:b2 =SUM(Sheet1:Sheet19!B2) 说明:在表中间删除或添加表后,公式结果会自动更新。 6、按日期和产品求和

Excel表格公式大全 太强大了!

Excel表格公式大全太强大了! 2014-02-23免费订阅??每天一点经济学 1、查找重复内容公式:=IF(COUNTIF(A:A,A2)>1,"重复","")。 2、用出生年月来计算年龄公式:=TRUNC((DAYS360(H6,"2009/8/30",FALSE))/360,0)。 3、从输入的18位身份证号的出生年月计算公式: =CONCATENATE(MID(E2,7,4),"/",MID(E2,11,2),"/",MID(E2,13,2))。 4、从输入的身份证号码内让系统自动提取性别,可以输入以下公式: =IF(LEN(C2)=15,IF(MOD(MID(C2,15,1),2)=1,"男","女 "),IF(MOD(MID(C2,17,1),2)=1,"男","女"))公式内的“C2”代表的是输入身份证号码的单元格。 1、求和:=SUM(K2:K56) ——对K2到K56这一区域进行求和; 2、平均数:=AVERAGE(K2:K56) ——对K2 K56这一区域求平均数; 3、排名:=RANK(K2,K$2:K$56) ——对55名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 4、等级:=IF(K2>=85,"优",IF(K2>=74,"良",IF(K2>=60,"及格","不及格"))) 5、学期总评:=K2*0.3+M2*0.3+N2*0.4 ——假设K列、M列和N列分别存放着学生的“平时总评”、“期中”、“期末”三项成绩; 6、最高分:=MAX(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高分; 7、最低分:=MIN(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低分; 8、分数段人数统计: (1)=COUNTIF(K2:K56,"100") ——求K2到K56区域100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7单元格; (2)=COUNTIF(K2:K56,">=95")-K57 ——求K2到K56区域95~9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8单元格; (3)=COUNTIF(K2:K56,">=90")-SUM(K57:K58) ——求K2到K56区域90~94.5分的 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9单元格; (4)=COUNTIF(K2:K56,">=85")-SUM(K57:K59) ——求K2到K56区域85~89.5分的 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0单元格;

(完整版)excel基本常用函数公式大全

1、查找重复内容公式:=IF(COUNTIF(A:A,A2)>1,"重复","")。 2、用出生年月来计算年龄公式: =TRUNC((DAYS360(H6,"2009/8/30",FALSE))/360,0)。 3、从输入的18位身份证号的出生年月计算公式: =CONCATENATE(MID(E2,7,4),"/",MID(E2,11,2),"/",MID(E2,13,2))。 4、从输入的身份证号码内让系统自动提取性别,可以输入以下公式: =IF(LEN(C2)=15,IF(MOD(MID(C2,15,1),2)=1,"男","女"),IF(MOD(MID(C2,17,1),2)=1,"男","女"))公式内的“C2”代表的是输入身份证号码的单元格。 1、求和:=SUM(K2:K56) ——对K2到K56这一区域进行求和; 2、平均数:=AVERAGE(K2:K56) ——对K2 K56这一区域求平均数; 3、排名:=RANK(K2,K$2:K$56) ——对55名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 4、等级:=IF(K2>=85,"优",IF(K2>=74,"良",IF(K2>=60,"及格","不及格"))) 5、学期总评:=K2*0.3+M2*0.3+N2*0.4 ——假设K列、M列和N列分别存放着学生的“平时总评”、“期中”、“期末”三项成绩; 6、最高分:=MAX(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高分;

7、最低分:=MIN(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低分; 8、分数段人数统计: (1)=COUNTIF(K2:K56,"100") ——求K2到K56区域100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7单元格; (2)=COUNTIF(K2:K56,">=95")-K57 ——求K2到K56区域95~9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8单元格; (3)=COUNTIF(K2:K56,">=90")-SUM(K57:K58) ——求K2到K56区域90~94.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9单元格; (4)=COUNTIF(K2:K56,">=85")-SUM(K57:K59) ——求K2到K56区域85~8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0单元格; (5)=COUNTIF(K2:K56,">=70")-SUM(K57:K60) ——求K2到K56区域70~84.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1单元格; (6)=COUNTIF(K2:K56,">=60")-SUM(K57:K61) ——求K2到K56区域60~6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2单元格; (7)=COUNTIF(K2:K56,"<60") ——求K2到K56区域60分以下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3单元格;

excel表格公式

员工信息表公式 1、计算性别(F列) =IF(MOD(MID(E3,17,1),2),"男","女") 2、出生年月(G列) =TEXT(MID(E3,7,8),"0-00-00") 3、年龄公式(H列) =DATEDIF(G3,TODAY(),"y") 4、退休日期(I列) =TEXT(EDATE(G3,12*(5*(F3="男")+55)),"yyyy/mm/dd aaaa") 5、籍贯(M列) =VLOOKUP(LEFT(E3,6)*1,地址库!E:F,2,) 注:附带示例中有地址库代码表

6、社会工龄(T列) =DATEDIF(S3,NOW(),"y") 7、公司工龄(W列) =DATEDIF(V3,NOW(),"y")&"年"&DATEDIF(V3,NOW(),"ym")&"月"&DATEDIF(V3,NOW(),"md")&"天" Now()可直接用最后日期代替 8、合同续签日期(Y列) =DATE(YEAR(V3)+LEFTB(X3,2),MONTH(V3),DAY(V3))-1 9、合同到期日期(Z列) =TEXT(EDATE(V3,LEFTB(X3,2)*12)-TODAY(),"[<0]过期0天;[<30]即将到期0天;还早") 10、工龄工资(AA列) =MIN(700,DATEDIF($V3,NOW(),"y")*50) 11、生肖(AB列) =MID("猴鸡狗猪鼠牛虎兔龙蛇马羊",MOD(MID(E3,7,4),12)+1,1) 二、员工考勤表公式

1、本月工作日天数(AG列) =NETWORKDAYS(B$5,DATE(YEAR(N$4),MONTH(N$4)+1,),) 2、调休天数公式(AI列) =COUNTIF(B9:AE9,"调") 3、扣钱公式(AO列) 婚丧扣10块,病假扣20元,事假扣30元,矿工扣50元 =SUM((B9:AE9={"事";"旷";"病";"丧";"婚"})*{30;50;20;10;10}) 四、员工数据分析公式

最常用Excel函数公式大全

Excel函数公式大全工作中最常用Excel函数公式大全 一、数字处理 1、取绝对值 =ABS(数字) 2、取整 =INT(数字) 3、四舍五入 =ROUND(数字,小数位数) 二、判断公式 1、把公式产生的错误值显示为空 公式:C2 =IFERROR(A2/B2,"") 说明:如果是错误值则显示为空,否则正常显示。 ? 2、IF多条件判断返回值 公式:C2 =IF(AND(A2<500,B2="未到期"),"补款","") 说明:两个条件同时成立用AND,任一个成立用OR函数.

? 三、统计公式 1、统计两个表格重复的内容 公式:B2 =COUNTIF(Sheet15!A:A,A2) 说明:如果返回值大于0说明在另一个表中存在,0则不存在。 ? 2、统计不重复的总人数 公式:C2 =SUMPRODUCT(1/COUNTIF(A2:A8,A2:A8)) 说明:用COUNTIF统计出每人的出现次数,用1除的方式把出现次数变成分母,然后相加。

? 四、求和公式 1、隔列求和 公式:H3 =SUMIF($A$2:$G$2,H$2,A3:G3) 或 =SUMPRODUCT((MOD(COLUMN(B3:G3),2)=0)*B3:G3) 说明:如果标题行没有规则用第2个公式 ? 2、单条件求和 公式:F2 =SUMIF(A:A,E2,C:C) 说明:SUMIF函数的基本用法

? 3、单条件模糊求和 公式:详见下图 说明:如果需要进行模糊求和,就需要掌握通配符的使用,其中星号是表示任意多个字符,如"*A*"就表示a前和后有任意多个字符,即包含A。 ? 4、多条件模糊求和 公式:C11 =SUMIFS(C2:C7,A2:A7,A11&"*",B2:B7,B11) 说明:在sumifs中可以使用通配符*

excel表格公式大全

一、在Word中三个小窍门: ①连续输入三个“~”可得一条波浪线。 ②连续输入三个“-”可得一条直线。 连续输入三个“=”可得一条双直线。 一、excel中当某一单元格符合特定条件,如何在另一单元格显示特定的颜色比 如: A1〉1时,C1显示红色 0“条件格式”,条件1设为: 公式 =A1=1 2、点“格式”->“字体”->“颜色”,点击红色后点“确定”。 条件2设为: 公式 =AND(A1>0,A1<1) 3、点“格式”->“字体”->“颜色”,点击绿色后点“确定”。 条件3设为: 公式 =A1<0 点“格式”->“字体”->“颜色”,点击黄色后点“确定”。 4、三个条件设定好后,点“确定”即出。 二、EXCEL中如何控制每列数据的长度并避免重复录入 1、用数据有效性定义数据长度。 用鼠标选定你要输入的数据范围,点"数据"->"有效性"->"设置","有效性条件"设成"允许""文本长度""等于""5"(具体条件可根据你的需要改变)。 还可以定义一些提示信息、出错警告信息和是否打开中文输入法等,定义好后点"确定"。

2、用条件格式避免重复。 选定A列,点"格式"->"条件格式",将条件设成“公式=COUNTIF($A:$A,$A1)>1”, 点"格式"->"字体"->"颜色",选定红色后点两次"确定"。 这样设定好后你输入数据如果长度不对会有提示,如果数据重复字体将会变成红色。 三、在EXCEL中如何把B列与A列不同之处标识出来? (一)、如果是要求A、B两列的同一行数据相比较: 假定第一行为表头,单击A2单元格,点“格式”->“条件格式”,将条件设为: “单元格数值” “不等于”=B2 点“格式”->“字体”->“颜色”,选中红色,点两次“确定”。 用格式刷将A2单元格的条件格式向下复制。 B列可参照此方法设置。 (二)、如果是A列与B列整体比较(即相同数据不在同一行): 假定第一行为表头,单击A2单元格,点“格式”->“条件格式”,将条件设为: “公式”=COUNTI F($B:$B,$A2)=0 点“格式”->“字体”->“颜色”,选中红色,点两次“确定”。 用格式刷将A2单元格的条件格式向下复制。 B列可参照此方法设置。 按以上方法设置后,AB列均有的数据不着色,A列有B列无或者B列有A列无的数据标记为红色字体。 四、EXCEL中怎样批量地处理按行排序 假定有大量的数据(数值),需要将每一行按从大到小排序,如何操作? 由于按行排序与按列排序都是只能有一个主关键字,主关键字相同时才能按次关键字 排序。所以,这一问题不能用排序来解决。解决方法如下: 1、假定你的数据在A至E列,请在F1单元格输入公式: =LARGE($A1:$E1,COLUMN(A1)) 用填充柄将公式向右向下复制到相应范围。 你原有数据将按行从大到小排序出现在F至J列。如有需要可用“选择性粘贴/数值” 复制到其他地方。

Excel常用的函数计算公式大全(一看就会)

计算机等级考试 =公式名称(参数1,参数2,。。。。。) =sum(计算范围) =average(计算范围) =sumifs(求和范围,条件范围1,符合条件1,条件范围2,符合条件2,。。。。。。) =vlookup(翻译对象,到哪里翻译,显示哪一种,精确匹配) =rank(对谁排名,在哪个范围里排名) =max(范围) =min(范围) =index(列范围,数字) =match(查询对象,范围,0) =mid(要截取的对象,从第几个开始,截取几个) =int(数字) =weekday(日期,2) =if(谁符合什么条件,符合条件显示的内容,不符合条件显示的内容) =if(谁符合什么条件,符合条件显示的内容,if(谁符合什么条件,符合条件显示的内容,不符合条件显示的内容)) EXCEL的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一、单组数据加减乘除运算: ①单组数据求加和公式:=(A1+B1) 举例:单元格A1:B1区域依次输入了数据10和5,计算:在C1中输入=A1+B1 后点击键盘“Enter(确定)”键后,该单元格就自动显示10与5的和15。 ②单组数据求减差公式:=(A1-B1) 举例:在C1中输入=A1-B1即求10与5的差值5,电脑操作方法同上; ③单组数据求乘法公式:=(A1*B1) 举例:在C1中输入=A1*B1即求10与5的积值50,电脑操作方法同上; ④单组数据求乘法公式:=(A1/B1) 举例:在C1中输入=A1/B1即求10与5的商值2,电脑操作方法同上; ⑤其它应用: 在D1中输入=A1^3即求5的立方(三次方); 在E1中输入=B1^(1/3)即求10的立方根 小结:在单元格输入的含等号的运算式,Excel中称之为公式,都是数学里面的基本 运算,只不过在计算机上有的运算符号发生了改变——“×”与“*”同、“÷”与 “/”同、“^”与“乘方”相同,开方作为乘方的逆运算,把乘方中和指数使用成分数 就成了数的开方运算。这些符号是按住电脑键盘“Shift”键同时按住键盘第二排 相对应的数字符号即可显示。如果同一列的其它单元格都需利用刚才的公式计算,只 需要先用鼠标左键点击一下刚才已做好公式的单元格,将鼠标移至该单元格的右下 角,带出现十字符号提示时,开始按住鼠标左键不动一直沿着该单元格依次往下拉到 你需要的某行同一列的单元格下即可,即可完成公司自动复制,自动计算。

excel表格最实用最常用的公式

1、sumif:顾名思义,这个公式是对指定条件的值进行求和。这个公式共有三个参数,分别为“区域”“条件”“求和区域”,我们可以看下图,A1-A5的考试成绩各科都有统计排名,现在我们想要统计一下他们每个人的总成绩,我们鼠标选中F2单元格,然后选择公式中的sumif公式,区域选中“B:B”列,条件选中“E:E”列,求和区域选中“C:C”列,点击确定,然后按住单元格下边的小加号往下拖动就完成了。

2、vlookup:这是一个纵向查找的公式,vlookup 有4个参数,分别是“查找值”,“数据表”,“列序表”,“匹配条件”,这个公式不仅可以查找数字,还可以查找文字符号等,如下图,我们要在右边的表格上统计左边表格各个考生的考试等级,鼠标选中单元格G1,选择公式vlookup,查找值选F;F列,数据表B:D 列(B-D列全部选中),序列表填3(B-D总共有3列)匹配条件填0(意思是当查找不到的时候返回值为0)点击确定,然后按住单元格下边的小加号往下拖动就完成了。如果查找值有重复的,默认为第一个值。

3、countif:这是一个单元格计数的公式,总共有两个参数,区域和条件,如下图,我们想要统计一下考生各个等级的人数,鼠标选中单元格G2,选择公式countif,区域选中D列,条件选中F列,点击确定,然后按住单元格下边的小加号往下拖动就完成了。

、 4、sum:这是一个求个公式,当我们需要对一行数字进行求和的时候除了把他们一个个加起来,另一个方法就是用sum函数,如下图,我们知道了考生的各科成绩,想要知道他们总共考了多少分,我们选中G2单元格,输入“=SUM(C2:F2)”,这样就把C2-F2的数据全部加起来了,按enter键完成,拖动G2单元格右下角的加号往下拉。

Excel常用的函数计算公式大全(一看就会)

EXCEL的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一、单组数据加减乘除运算: ①单组数据求加和公式:=(A1+B1) 举例:单元格A1:B1区域依次输入了数据10和5,计算:在C1中输入 =A1+B1 后点击键盘“Enter(确定)”键后,该单元格就自动显示10与5的和15。 ②单组数据求减差公式:=(A1-B1) 举例:在C1中输入 =A1-B1 即求10与5的差值5,电脑操作方法同上; ③单组数据求乘法公式:=(A1*B1) 举例:在C1中输入 =A1*B1 即求10与5的积值50,电脑操作方法同上; ④单组数据求乘法公式:=(A1/B1) 举例:在C1中输入 =A1/B1 即求10与5的商值2,电脑操作方法同上; ⑤其它应用: 在D1中输入 =A1^3 即求5的立方(三次方); 在E1中输入 =B1^(1/3)即求10的立方根 小结:在单元格输入的含等号的运算式,Excel中称之为公式,都是数学里面的基本运算,只不过在计算机上有的运算符号发生了改变——“×”与“*”同、“÷”与“/”同、“^”与“乘方”相同,开方作为乘方的逆运算,把乘方中和指数使用成分数就成了数的开方运算。这些符号是按住电脑键盘“Shift”键同时按住键盘第二排相对应的数字符号即可显示。如果同一列的其它单元格都需利用刚才的公式计算,只需要先用鼠标左键点击一下刚才已做好公式的单元格,将鼠标移至该单元格的右下角,带出现十字符号提示时,开始按住鼠标左键不动一直沿着该单元格依次往下拉到你需要的某行同一列的单元格下即可,即可完成公司自动复制,自动计算。 二、多组数据加减乘除运算: ①多组数据求加和公式:(常用) 举例说明:=SUM(A1:A10),表示同一列纵向从A1到A10的所有数据相加; =SUM(A1:J1),表示不同列横向从A1到J1的所有第一行数据相加; ②多组数据求乘积公式:(较常用) 举例说明:=PRODUCT(A1:J1)表示不同列从A1到J1的所有第一行数据相乘; =PRODUCT(A1:A10)表示同列从A1到A10的所有的该列数据相乘; ③多组数据求相减公式:(很少用) 举例说明:=A1-SUM(A2:A10)表示同一列纵向从A1到A10的所有该列数据相减; =A1-SUM(B1:J1)表示不同列横向从A1到J1的所有第一行数据相减; ④多组数据求除商公式:(极少用) 举例说明:=A1/PRODUCT(B1:J1)表示不同列从A1到J1的所有第一行数据相除; =A1/PRODUCT(A2:A10)表示同列从A1到A10的所有的该列数据相除; 三、其它应用函数代表: ①平均函数 =AVERAGE(:);②最大值函数 =MAX (:);③最小值函数 =MIN (:); ④统计函数 =COUNTIF(:):举例:Countif ( A1:B5,”>60”) 说明:统计分数大于60分的人数,注意,条件要加双引号,在英文状态下输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