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特色优势研究领域 教师教育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特色优势研究领域  教师教育研究

初中物理激励性教育初探 朱伟恩

初中物理激励性教育初探朱伟恩 发表时间:2013-04-26T14:11:44.280Z 来源:《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3年2月供稿作者:朱伟恩 [导读]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 广西陆川县沙坡镇初级中学朱伟恩 摘要: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动机作为心理倾向具有引起或发动活动的功能,也具有维持活动达到目标的功能,同时还具有调节人的行为的功能。初中物理教学需要激励性教育。 关键词:初中物理激励性教育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使人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的、积极状态之中。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动机作为心理倾向具有引起或发动活动的功能,也具有维持活动达到目标的功能,同时还具有调节人的行为的功能。初中物理教学需要激励性教育。 一、创造情镜,激发学生主动性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物理这一学科,它与现代科学和生活紧紧相联系,它与社会密切相关,无论何时何地都可应用物理知识去探究去解释。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一个很好的教学情景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这个很好的教学情景,首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据学生求知、求动、求趣和求新的心里特点,就要精心的组织和设计,要把课本知识与现代科学、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创设出引人入胜、妙趣横生的教学情景,能激发学生主动性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电路”教学中,教师先用一些电路元件,分别接成串联和并联两种电路,打开开关后,让学生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去自己探究实验,经过学生自己去探查电路,他们就会发现,两电路中两只灯泡的连接是不相同的。再者还会发现串联电路如果有一只灯坏了,另一只灯也不会发光,而并联电路就不一样,两只灯泡互不影响。这样,教师再给学生提出两种电路的区别和实质在什么地方?找到后,又让学生自己来总结两种电路各自的特点。最后,教师作介绍性的总结谈话,通过教师总结谈话后,再让学生去研究。这样做就促使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同时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主动探究问题的欲望,许多学生还设计出了可行性较强的探究方法。 二、教学一定要适应学生心理特点。 就初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而言,他们一方面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同时好动、好胜、好玩。但学习积极性与短暂的“直接兴趣”挂钩,遇到较抽象理性的物理知识时,这些小困难会很快使他们失去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最后导致初中物理教学的失败。因此教学一定要适应学生心理特点。好奇作为中学生心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培养好奇心,能使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教学中应有意识进行引发和激励,如:精心设计相关情景,充分利用相应实验和小故事。好问,是中学生心理的又一特点。中学生已有一定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和生活经验具有过渡性的特点,他们的认识由经验型向思维型发展,学生好问的积极性应得到及时鼓励和尊重,教师要善于设问,以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和分析问题,回答问题的能力。好动,是中学生积极思维的和一种表现。精心准备探索性实验器材,精心设计探索性实验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动心理,提高学习兴趣,提高观察力和实验素养。好胜,是中学生极为宝贵的一个心理特点,有利于他们形成平等竞争的品格。可把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有意识让学生争论,在争论中培养勇于创新的思维习惯。好玩,是中学生的天性,要启发学生,在玩中求知,玩中创新,玩得有出息,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玩的天性,合理安排课堂时间,鼓励学生做课外小实验,在玩中学,学中玩。易受挫折是中学生心理弱点。在学习困难知识时,学生易受挫,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应鼓励学生培养和锻炼意志品质,多表扬学生的闪光点,多挖掘学生的优点,鼓励他们的信心,多与学生沟通,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不能一棒子打死,要了解他们犯错误的原因。给他们讲科学家、伟人的故事,学习他们经历了困难的历程,历经了磨难,最终克服困难的精神。激励学生确定短期学习目标,为目标不懈地努力。 三、评价要具有激励性 教育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积极的、激励性的评价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着促进作用。现代教育评价观强调,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仅在于选拔和鉴定,而在于通过评价获得更多更全面的有助于调节教学的信息,同时强化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长期以来,学生学习成就评价主要采用的是相对评价或绝对评价的方式。它们都是依据于某种外在标准进行的横向比较和评价。只在少部分人能够通过肯定的评价获得成就感。为了使评价能够发挥激励学生参与学习、获得自我肯定的功能,学习评价必须依据学生个人的基础和特征进行,即以个人进步为评价的纵向比较为主,横向比较为辅的档案式评价。只要学生付出了努力,在原有起点上有所发展获得进步,哪怕其水平是较低的,其幅度是微不足道的,也应当得到积极的鼓励和强调。教师不仅要积极评价学生的变化,而且要引导学生评价、认识自己的进步,体会成功的快乐。 四、注重探究实效,享受探究乐趣 现代教育学研究表明:学习的成功率越高,快乐感越强;快乐感越强,则学习的成功率越高。因此,我们应当采取多种方式,保证学生的有效探究,使学生享受探究的乐趣,以建立“成功—快乐—成功”的良性循环机制。就课堂教学而言,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重视课前准备,如演示实验事前演示一遍、自制课件拷贝入硬盘并演示一遍等等,有效的问题解决是以坚实丰富的知识储备为基础的,旧知识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前提;二是精心组织学习材料,学习材料的简繁和难易直接影响探究性学习的效果,如果学习材料过难,前后没有连贯意义,学生的探究学习就无适当的收获,因此,教师提供的材料必须要经过精心选择和组织。 总之,激励性教育是一种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方面。在实施激励性教育的同时,时刻铭记着以师生的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为核心,时刻铭记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是“工头”,不是领导,不是严父、不是法官,不是“上帝”,而是导师、朋友、助手和楷模。本着这个原则,激励性教育初探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让激励性教育发挥出它的价值,使亿万人的心共同为祖国的明天而跳动。

以课题研究引领促学校特色发展

以课题研究引领促学校特色发展 [日期:2014-10-20] 来源:《丰台教育》作者:丰台一小殷楠、 张红英 [字体:大中小] 学校科研工作秉持科研先导原则,以课题研究为核心,以校本科研培训为主线。学校坚持以机制建设为重点,加强课题实施过程的指导与监督,提高教师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研究型教师队伍,提高学生学习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一、制度保障,加强学校科研工作管理 (一)加强领导,健全学校科研管理体系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科研工作领导小组,每学期初讨论学校的科研计划,并将科研计划纳入到学校整体工作安排之中。学校明确副校长负责科研工作,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每人都有负责的科研课题。各年级、各学科教研组都明确了一名业务组长负责科研工作,为学校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学校课题研究进行分层管理:对区级及以上课题,每学年在学校做一次研讨活动。过程中课题组定期展开课题负责人交流,了解并调控课题研究;校级课题实行干部分块(按管辖组别相应负责)引导监督管理。 (二)依靠制度,保证学校科研顺利开展 学校制定了《丰台一小科研工作制度》、《丰台一小教研室组织机构名单及科研室职责》、《丰台一小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管理意见》、《科研工作管理手册》等相关的制度,并严格遵照执行。教师个人获奖均纳入年终绩效考核之中,作为奖励的项目之一,保证了学校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教师们的科研积极性。 (三)拓展渠道,促进学校科研开展 建立研究档案。学校给课题负责人配发了档案盒。按照科研计划总结、教师的课题立项申请书、课题研究过程的资料搜集、课题研究成果的汇集、科研工作记录等几方面规范文本随时归档入盒,并不断进行增补和充实。 开展研讨活动。学校每学期开展教育教学专题研究活动。研讨、交流活动是教师思想碰撞,科研信息共享,提高教师认识,是进行科研培训的重要渠道。因此,近三年来,我校抓住科研课题研讨活动的契机,宣传普及教育理论,推广科研成果,不断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学校先后组织多次市、区、校级研讨活动。 教学开放活动。学校坚持课题引领—合作研究—共同发展的教研方式,每学期都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教学开放课活动,即教学研究向组内教师开放,向全校教师开放,向家长开放。结合研究课题,选择教学内容,确定研究课。在研究主题的带动下,组内教师共同合作研究。同时,学校要求各教研组及时发布信息,以便更多的教师能够根据研究需求,及时参与,共同研究。这样的活动,促进了教师间的信息沟通,扩大了信息容量,增强教师间情感交流,形成了学校浓厚的研究氛围。 二、用课题引领,全面推进公民教育进程 (一)构建具有公民教育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针对学生特点,立足学校实际,围绕公民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构建了以能力训练为主线的校本课程体系(如下图),倾力打造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和公民能力。 1. 显性课程: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我们积极挖掘学校、教师、社会资源,为学生开发丰富的校本课程。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在选择中懂得

提高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几点思考

提升教师教育研究水平的几点思考 提升教师教育研究水平的几点思考 教师教育研究水平实质上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包括驾驭所需资料的水平,如查阅资料的水平和处理资料的水平,搜集教育研究经验的水平,掌握和使用教育研究方法的水平几个要素。 1、教师要转变观点,树立和增强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自觉性。 什么是教育科研意识?从心理学角度讲,意识是一种人脑的机能,是高级神经系统高度发展的表现,是人的心理对现实生活的自觉反映。作为教师来说,教育科研意识就是对教育活动的有意识的追求和探索,是使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教育活动的自觉,是对所从事的教育活动的一种清晰而完整的理解。它既表现为行为主体对教育环境的主动适合,也表现为行为主体对教育环境的积极影响与改造。 而是绝绝大部分教师缺乏实行教育科研的意识。因为长期以来,在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这两块领地里存有着分工:从事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是那些专门研究人员,而从事教育实践的则是第一线的教师,这就使得教师产生了一种错误的观点。他们认为搞教育科研是那些脱离实践的专家们的事情,他们不能“越俎代庖”。所以,必须使教师来一个观点上的转变,树立全新的观点:教育科学研究不但是专门科研人员的工作,也是每一个教育实践者—一教师的份内工作。要使他们持续地增强教育科研的自觉性。要使他们明白分工并没有绝对的意义,仅仅侧重点不同而已。 2、使教师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或基本方法. 在教育理论的学习中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逐步积

累和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自觉努力的学习教育理论,并把理论的学习和日常的教学实际及科研活动相结合,才能持续的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思想素养,有了扎实的理论素养,教育科研水平的形成和发展,才有稳固的基础。教育科研不但需要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而且需要广博的教育理论知识,较高的理论素养。人们对教学的理解,较早和较快地用的是关于理解论的思想。教学论在持续发展、深化,这种发展是得力于方法的改进。教学是实现人的社会化的一条基本途径,自然应重视教学过程中的人际关系问题,这就涉及到伦理学问题。教师教学实践的创造性决定了教学是一门艺术,看来,教学与美学也挂起钩来。其次,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实质上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爱因斯坦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如果教师缺乏与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就不能深入领会当前素质教育的实质,就不能从教育哲学的高度分析,评判自己的教育行为,就不能发现教育实践中有价值地问题,更谈不上实行教育科学研究了。可见,当务之急是丰富和调整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点,树立学以治用的观点。学校要给时间,给机会,大力支持教师的继续教育,使教师掌握丰富的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或基本方法。 3、鼓励各级各类教科所,高等院校专门机构里的专业人员到小学去挂职,直接指导小学教师展开教科研实验 教科研机构要把学校作为自己研究成果的重点推广区,要把优秀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学校教育教学实际,促动教育观点的转变与教学方法的现代化,要为学校培养教科研骨干力量,以各种培训班,实验班,讲座等形式大力培养教科研人员,为提升校长、教科处长及教研室主任的教科研水平做点实实在在的工作。1993年,美国《高校纪事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像候鸟一样”的文章。文中指出,

从散文语体特征看散文教学内容

从散文语体特征看散文教学内容 语体是语言运用的功能变体,是为适应不同的交际领域、目的、对象的需要,在特定语境类型中形成的由语言意义、语言结构、语言情采以及用语手段等因素构成的语言特点的体系。在类型化抒情语境领域的制约下,创作主体对语言各要素的运用形成了一系列稳定的体式,并体现出鲜明的语言运用特点,这是散文语体形成的标志。散文语体属艺术语体的一种,其语境类型属文学创作领域,从创作主体来看,其创作目的是倾诉自己在观照审美客体时所形成的丰富的 情感和思想,同时他也期望能感染读者并获得共鸣。散文凝聚了创作主体的主观感情,是写情写性的美文,是最能给人以直观美感的,其景美、物美、情美、意也美,而这些美都是以语体美作为载体的,散文语言文字所传达的语体美受作者的个人情感、用语习惯、审美观念等因素制约,散文的遣词、用语、节奏、旋律都是作者自我情感、自我意识的体现。抒情和审美,是散文最核心、最本质的语体特征。语言在散文里,已不只是艺术的物质外壳,而是艺术的生命,它直接参与了艺术的诞生与创造,负载着创作主体的灵魂。因此,对于多数人来说,是在阅读、欣赏、感悟、理解散文作品时才进入这种语境类型的。散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充分享受艺术语言的优美,受其感染、受其鼓舞、受其熏陶。

散文语体与其它语体有本质的区别,既不同于日常谈话语体,也不同于政论语体、科学语体、事务语体和报道语体等实用语体。散文是艺术,是作者感性地描绘艺术形象反映客观事物,其教学内容,重点应在于语言的品味、体验和感悟的过程,教的应是作品如何通过语言传达怎样的情感。而实用语体主要是写实,真实、客观、理性地反映客观事物,教学内容重点在于信息的理解、筛选以及分析、归纳的过程。而语文教学的实际却忽略了这一散文与普通文章教学的本 质区别,常把散文当作普通文章来教来学,教学重点往往落在篇章结构、层次顺序的文体(文章体裁)教学层面,虽在散文语言的教学上费了很多工夫,对散文的某些优美词、句、段作了一些解释,但通常也只是找出作者用了哪些修辞格而已,收效不大,致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透彻不贴切。 在散文语体中,语言的运用是为情感表达服务的,语言符号的信息功能表现为语言的情感功能,是以传达情感信息为主的。散文语体的抒情性语言手段或表现在语音、或表现在词句,或表现在形象,或表现在意蕴,或兼而有之,体现出它在选用语言材料和语言手段方面的独特特点。 首先,在语音方面,散文注重语音的长短、快慢、节奏等来传达或单纯或复杂的情感。如在传达欢乐、欣喜之情时,总是采用以短句相连的体式,使语言的声音简短而富于变化,节奏清晰明快。例如:

安徽师范大学 教育学(专升本 - 函授) 在线作业——教育社会学 参考答案 简洁版

能力有限恐有错误仅供参考 关于填空题 虽然有九次作业并且每次都有二十几题填空,但是有很多都是重复的,甚至于在同一次作业中也有重复。所以,填空的参考答案都在下面,请同学们对照题目找一下—— 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沃德曾提出著名的“[______]论”,系统地论述了教育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社会导进论 关于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问题,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有“______ 说”、“______ 说”和“______ 说”等。 社会化说教育的社会价值说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说 “_ ”和“”。教育社会学经历的发展过程大体包括三个主要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是“”、 19世纪末—20世纪初——学科建设的初创阶段2、20世纪初—40年代——传统教育社会学阶段3、20世纪40年代后——广泛深入发展阶段 关于影响教育的阶层变量问题,在教育社会学的研究中,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理论观点,主要有“ ______ 论”、“ ______ 论”和“ ______ 论”。 核心变量影响论文化变量影响论综合变量影响论 英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曾经对不同社会阶层的家庭的语言类型进行过系统的观察与研究,他认为中产阶级家庭和劳工阶层家庭分别使用着两种不同的语言代码,这两种语言代码分别是______ 和______。 伯恩斯坦精制语言编码局限语言编码 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两种社会分层类型分别是[______]分层和[______]分层 封闭式社会分层开放式社会分层 根据社会流动的方向,可将其区分为______ 流动和______ 流动两大类。 垂直流动水平流动 日本教育社会学家新堀通也曾经形象地将______ 和______ 称为教育社会学的父学科和母学科,认为教育社会学是上述两者结合的产物。 社会学和教育学 就教育系统的内部结构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分别为_____ ______ 、______和______ 。 程度结构类型结构学科专业结构布局结构

安徽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小学教育专业考研经验——三本三跨安徽师大

安徽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小学教育专业考研经验——三本三跨 安徽师大 文|刘XJ/凯程网课学员 安徽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小学教育专业 一、自我介绍 首先做下自我介绍,我本科就读一所三本院校,专业是药品经营与管理。当我决定考研时就有了跨考念头,一是本专业考研我觉得我考不上(要考一些化学和数学之类的),二是我对教育领域很感兴趣,所以选了目标院校安徽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选目标院校要选自己能够的到的)。 在经历了六个月的备考后,我完成了从药学到教育学的转变。初试总分405,政治67分,英语二79分,333教育综合142分,826小学教育概论117分,初试排名并列第五,复试后拟录取专业排名第二,回顾我的考研经历,我有些考研忠告及备考复习建议与二零考研的宝宝们分享,以期能对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 二、考研忠告 第一是坚持,我最想对大家说的就是坚持。选择考研就是选择一条风雨兼程,披荆斩棘的道路,坚持下去了你就是自己的英雄,无论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永远不要轻言放弃自我否定。 第二是不要自己感动自己,考研是花费更多时间重要,还是学习效率重要?毫无疑问,大家都会认为是学习效率重要,可怎样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率,这是每个考研er需要自己摸索的。 学习时间不和学习效率成正比,我见过周围的考研人,每天五点半起床,直到晚11点半还在看书,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我很服气这样的学习毅力,可当明明已经花费较多时间在学习上,学习结果还是不理想时,你有没有想过你是不是陷入了自我感动的死胡同? 考研学习的过程应该是获得知识精神充盈的过程,而不是一场选修的劫难。我想大家在学习中应尽可能多的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寻求较高的学习效率,无论什么时候低成本高效率

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担任兼职辅导员聘用协议书(仅供参考)

附件4: 安徽师范大学兼职辅导员聘用协议书 (仅供参考) 甲方:(学院,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受聘人,以下简称乙方) 甲方根据工作需要聘用乙方担任学生兼职辅导员。现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下,依据《安徽师范大学兼职辅导员聘任办法(试行)》等文件精神,签订以下协议,由双方共同遵守、执行: 第一条聘用时间 年月日至年月日。 第二条甲方的义务与权利 1.根据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和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科学合理安排乙方辅导员工作内容。 2.对乙方予以积极有效的工作指导、业务培训和管理考核。 3.负责落实乙方经济待遇,并根据工作需要和有关规定为乙方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4.每学年对乙方进行聘期工作考评,并将考核结果报学校审核。 5.聘任后如因故提出辞聘,须提前一个月当面告知乙方本人。 第三条乙方的义务与权利 1.根据辅导员工作要求,积极改进和完善工作方式方法,努力提升自身实践能力和理论素质。 2.根据辅导员工作职责,认真履职、服从安排,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学校和学院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3. 接任后如无特殊原因,应至期满才可卸任;如因故提出辞职,须提前

一个月递交书面申请,待学院同意后方可离任。 4.乙方每年累计请假时间不得超过20天,每次请假时间不超过一周。 5.妥善处理好辅导员工作与专业学习等方面的关系,不得以专业学习等因素为由影响辅导员工作。 第四条乙方工作考核不合格的,甲方可以予以解聘;乙方不能有效履职、学生意见强烈的,甲方可以随时予以解聘。 第五条本协议未尽事宜,按照《安徽师范大学兼职辅导员聘任办法(试行)》(学工部[2014年]6号)执行。 第六条本协议一式三份,经盖章、签字后生效,有效期为年,甲方、乙方分别留存一份,并报学生工作部留存一份。 甲方:(签字、盖章) 年月日 乙方:(签字) 年月日 年月日

教师职业特点分析

教师职业特点分析 一教师职业的发展 教师职业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但作为专门培养学校教师的专业性教育却只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概括起来,其发展大致上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即从“经验化”到“技术化”再到“专业化”,教师教育目标则经历了培养“工匠型”教师到“技术型”教师再到“反思型”教师的发展历程。 1.“经验化”与“工匠型”教师观 从上古学校产生起到工业制度形成以前,教育还没有被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因此也没有进行专业化训练的教师教育机构。随着工业化制度的建立以及义务教育的普及,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一方面教育规模扩大,对教师的需求量激增;另一方面,人们开始认识到,若要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劳动效率,还要对教师进行必要的职业训练。于是,许多国家在设置初等学校、国民学校、初级中学的同时,也开始设置培养专职的中小学教师的师范教育机构。1861年,拉萨尔在法国兰斯创立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可算是人类教师教育的滥觞。此后,奥地利、德国等纷纷出现了一些短期师资培训机构。但这些早期的师资培训机构培训时间很短,水平很低,充其量是一种职业训练而非专业训练。它好比是师傅带徒弟,培养的关键在于有经验的指导者,指导者必须是这个行业的专家,年轻的受训者通过模仿“专家”的手艺技术,遵循他的指导和建议来学习,通过这种程序,专业技术被一代一代传递下来。这种“学徒制”的师资培养模式,把教师看作工匠一样,认为只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在教学实践中自然就会掌握教学和管理技能。但这种方法在理论上缺乏系统性,虽然能使新教师获得一些感性的知识和个别的经验,却不能形成系统的理论和规律性认识,因而也就无法对以后的教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2.“技术化”与“技术型”教师观 随着教育学的发展,教育规律被大量揭示,教育不再是过去的教师随心所欲的活动,而是必须依据由教育科学所揭示的教育规律行动。特别是伴随现代科学技术及技术理性的发展,技术理性主义亦成为教育领域的主导意识形态,这使得教师专业化理论发展到新的阶段,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因而转向“技术化”。20世纪60年代以后,“能力本位”的师范教育理念将“胜任型”教师的培养推向高潮。教师职业被看作是学科知识与教育知识及技术的熟练应用。这种培养模式解决了师范教育扩展数量的问题,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即在让师范生单纯操作技术的过程中,把“只要掌握各种技术,就能有效工作”的假设也传递给了师范生,从而使他们渐渐失去了批判地分析、思考复杂的教学背景和过程的愿望与能力,放弃根据自己的思考而决定自己的行动的责任感,成为按照固定模式和方法操作的“技术员” 3.“专业化”与“反思型”教师观 尽管早期的教师教育缺乏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的支撑,但毕竟标志着从经验型教师向专业型教师的历史性转变,意味着教师专业化的开始。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对教师专业化作出了说明,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职业。1986年,美国卡内基工作小组和霍姆斯小组同时强调以确立教师的专业性作为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职业发展的目标。这种追求专业发展的教师专业化理论与20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14-06-17T13:57:39.060Z 来源:《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4年6月作者:戎振平 [导读] 中职生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教学中,如果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机械讲解,填鸭式地向他们灌输知识,学生是难以接受的,更谈不上学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了。 戎振平/河北省临城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摘要〕中职生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教学中,如果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机械讲解,填鸭式地向他们灌输知识,学生是难以接受的,更谈不上学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亦如此,它需要兴趣来激发。那么,如何实践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性提高 目前,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在社会上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其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进步以及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要想成为未来社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人才,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掌握必不可少,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语文教学能够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本文就如何有效提高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水平进行探讨。 一、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建设新型的师生关系 如果想提高提高中职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那么教师就应该放下架子,和学生平等相待,像朋友一样交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师生平等关系中的首席。教学中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师真正认识到教学的新理念,以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 二、优化课堂结构,变“讲堂”为“学堂” 要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单向静听式的课堂结构,代之以多向立体式现代课堂结构。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上基本是教师一人讲,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进行积极思维,其教学方式是填鸭式、注入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演学生看,以教代学,以讲代练,教师张口就灌,伸手就填,有时提问学生也是为教服务。教师讲授密度大,学生主动性差,求知欲受到抵制,学习缺乏兴趣。教师提问,勉强举手者,寥寥无己,即使回答,大多表现为怕羞,表达能力差。教师辛辛苦苦地讲,学生沉沉闷闷地听,堂堂如是,年年如是。这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是一潭死水的结构,其教学效率是低下的。而多向立体式结构其信息反馈是多向的,学生之间“平行影响”,课堂成学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大胆发言,互相讨论,求知欲旺盛,当堂解决问题的效率很高。其教学方式是现代启发式,学生自学,教师进行针对性精讲,师生之间互相进行质疑问难,探讨真理。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上。 三、创造生活情境,激发学习欲望 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我们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趣出发,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创设宽松、自然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到语文的乐趣,从而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学习,促进课堂良好开端的形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地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构建开放的生活情趣。根据现实性的原则和教学实践,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创设课堂情趣的载体,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感,使学生体会到语文就在自己身边,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的同时还要努力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活应该是有趣的、有意义的。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在具体、直观、形象的生活情趣中学习语文知识。生活中有许多语文问题,它们都可以和教材内容“链接”而进入课堂,因此有必要充分利用这些内容,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来活化语文文本。 四、指导学生正确看待同学的发言 过去,同学发言出错时,学生往往发出笑声,有时并不是嘲笑,但对发言者来说就会令他尴尬。为此,笔者组织学生开了一个讨论会。通过讨论,学生开始懂得,笑别人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也是自己没修养的表现。正确的态度是,当同学回答问题时应该认真听,有不同意见可以提出来讨论,这才是尊重别人和有修养的表现。经过一番细致的工作后,课堂上充满善意的笑声和理解的点头,还有争辩声。同时,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教师不能给学生以居高临下之感,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防御心理,形成抵触情绪。上课时,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及时作出点评。对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出现的不当之处,应提出中肯的建议,千万不可严加指责,要让学生保持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态。课间教师应该与学生多接触,以缩小师生间的距离。 五、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具有重要的教学优势。对于教师来说,可以节约板书时间,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平台收集更多的图文声像信息来展现教学内容,更能准确全面地呈现,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对于学生来说,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兼备、亦动亦静,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同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提高识记效果;可以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丰富教学内容,利于学生视野的开拓,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景,加强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总之,应该有效提高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水平,激起语文教学的活力,改变中职语文教学沉闷、低迷的状态,一扫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阴霆,营造中职语文教学的碧海蓝天。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把握体育教学方向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握体育教学方向 发表时间:2013-02-06T17:48:35.123Z 来源:《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2年9月供稿作者:王文华 [导读]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生较大的变化。 王文华高中体育河南省安阳县职业中专 摘要: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生较大的变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效果的原因不少,但总的来说,主要来自主、客观两方面,而客观因素又是通过学生主观因素起作用的,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是由于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引起的。本文根据高中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结合体育的特点,分析了高中生体育活动的心理特点,同时提出改进教材教法应注意的问题。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只有了解学生体育心理活动规律,才能有效地贯彻教学大纲要求,不断地改进教学工作,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体育、体育教学、学生、心理 高中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的丰富,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他们对体育活动的意义,作用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对体育的社会性有较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因而,那种比较高尚而深刻的,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相联系的间接动机,常常是推动他们进行学习的直接动机。他们上体育课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是多层次的,既有对理想的追求和较为理智的学习锻炼态度,又希望得到某种现实的快感和满足。由于认识水平的不同,每个学生动机的水平又有程度高低的差别。在正确教育影响下,高中生对上体育课和从事体育锻炼的兴趣更加深刻而稳定。许多学生养成了自觉坚持锻炼的习惯,能妥善地安排学习、锻炼、休息时间,积极克服各种困难,长期坚持锻炼。本文就如何更好的开展体育教学,做一下简单的分析,希望对广大的体育教师能有所帮助。 一、高中学生兴趣更加深刻,稳定并具有更大的选择性 高中生对体育的兴趣和态度更进一步明显分化。男生一般更喜欢竞赛性活动,但不及初中生狂热。女生多喜欢动作轻快、优美、运动强度不太大的项目。有些对体育缺乏正确认识,或体育基础太差的学生,则对上体育课和体育锻炼产生了消极态度。女生由于性特征的明显变化,动作变得不太灵巧,对技巧性强的活动产生顾虑,在体育活动中的惰性表现得更加明显。有的女生由于爱美但又存在着错误的审美观或由于缺乏毅力等原因,怕晒、怕出汗、怕脏、怕累而不愿上体育课,对课外锻炼更是持消极态度。值得注意的是,高中阶段的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高,不喜欢或讨厌上体育课的人数,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对体育不感兴趣者。女生多于男生。究其原因,除上面已经谈到情况之外,主要是升学的大力大,负担太重,无暇顾及体育活动,另方面是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现状不满,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不感兴趣等原因。而不少高中生对放羊式教学很不感兴趣。教师必须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方能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二、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开始进行职业选择 高中学生对人生往往怀着浪漫主义色彩的理想,充满着希望和激情,开始为自己的未来设计美好的图景。在正确教育的影响下,高中生大多懂得毕业之后不管是升学,还是就业,不仅要有好的思想品德,过硬的本领,而且必须具有健康的身体才能适应学习或参加社会建设的需要。他们逐步地认识到了健康的身体与个人生活、学习、工作和未来事业的关系。因而,他们不仅有参加体育活动的要求,而且开始讲求体育的实用价值,注意探讨体育与人生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有的学生还想认真学习和掌握一两项适合于自己身体实际情况和未来职业选择特点的运动项目。把体育活动与个人未来的生活、学习、工作和职业选择等联系起来,是高中,特别是毕业班学生不同于小学和初中学生的一大特点。当然,高中生是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时期,他们对问题的认识,判断还存在着表面性和片面性,因而还需教师不断地进行引导和教育。他们对教师的评价不一定全面和完全正确,但却会影响着对教师本人和对教师的教学所持有的态度。所以,体育教师必须严于律己,处处作学生的表率。 三、根据高中生心理发展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根据高中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职业选择发展的特点,应认真改革教材教法。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向学生比较系统地介绍一些体育卫生,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使其掌握科学锻炼的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技术的问题可以适当讲得细一点,语言要生动,形象、简炼,注意准确地使用体育名词术语。在不违背教学大纲的原则上,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给他们一些符合我国民族传统的,简便易行的,可以长期坚持锻炼的项目内容和锻炼方法。使学生在毕业后能终身受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是一种特殊的人际情境,它不仅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个性的丰富发展。高中生觉得自己以经长大成人,希望教师把自己看成大人,尊重自己,他们也尊重、热爱自己的师长。 总之,现代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个性教育是各门学科教学方法所应提倡的。在体育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进行个性教育,往往比其他学科较容易进行。运用科学教学原理和教学方法,结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来进行体育教学,是提高体育课质量的关键。学校体育不仅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更重要的是把培养人,教育人的任务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

《教师教育研究》杂志

刊名:教师教育研究 Teacher Education Research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周期: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ISSN:1672-5905 CN: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复合影响因子:1.463 综合影响因子:0.763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师教育研究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8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4—2015)来源期刊(含扩展版)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教师教育研究》杂志期刊简介

《教师教育研究》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联合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国内统一刊号:CN11-5147/G4,国际刊号:ISSN1672-5905。本刊自1 989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以全方位地研究解决教师教育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为办刊宗旨,现已成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及“CSSCI来源期刊”。本刊的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教学教育的教师、研究者和管理工作者,关注自身发展提高的各级各类教师,有志于教师职业的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及社会其他人士等。 《教师教育研究》杂志期刊栏目设置 本刊主要栏目:新时期教师教育体系的建构、资格制度与教师专业化、继续教育与职业发展、课程标准与教材建设、教学改革与探索、教育现代化与信息化、政策法规、调查研究等。 论文快速发表绿色通道—期刊之家网 发表流程:收稿---稿件初审---商定期刊---杂志社审稿---办理定金---修改定稿---确认---付余款---杂志社发采稿通知---发表见刊---接收期刊样册---知网收录 论文刊发时间:从收到论文版面费起3-4个月(特殊情况除外),针对需要快速发表的作者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本站声明:期刊之家网与多家医学期刊结成了学术联盟,如果您有发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SCI收录期刊的需求,以及对于需要论文发票的作者可以与我们联系 1、学术期刊论文发表时间安排等相关咨询联系刘编辑Q:1269292199或Q:26407343 87; 2、不违反宪法和法律,不损害公共利益。 3、是作者本人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不侵犯任何著作权和版权,不损害第三方的其他权利;来稿我方可提供“中国知网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提供修改建议,达到文字复制比符合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 4、本站初审周期为2-5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2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 5、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 6、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7、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 8、切勿一稿多投,稿件一律不退,请自留电子稿。

《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安徽师范大学 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一) 培养目标 为政府部门、大中型企业、咨询和研究机构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统计专门人才。 (二) 基本要求 1.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2. 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并熟练应用统计分析软件,具备从事统计数据收集、整理、分析、预测和应用的基本技能; 3. 能够独立从事实际领域的应用统计工作; 4. 掌握一门外语的实际应用。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非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1年。 四、培养方式 应用统计专业硕士下设三个方向:多元统计分析及应用、金融统计分析及应用、经济统计及应用。

应用统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采取导师制。采用在校学习与到实际部门的专业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重视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 五、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1.课程与必修环节设置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39学分。其中公共课4学分,专业基础课18学分,专业方向课12学分,专业选修课2学分,专业实习4学分。

2、必修环节要求 (1)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学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认真查阅文献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并经专家组公开论证。开题报告主要介绍选题意义、技术路线、实施方案、预期成果和计划安排等。 (2)在学位论文工作中期,导师组对研究生的论文进展及工作态度等情况进行一次集中检查,学生应提供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报告供检查。对出现问题较多的学生,限期改正并重新进行检查。 (3)研究生在校外导师的指导下参加专业实习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专业实习结束后需撰写实习报告,考核通过者取得学分,专业实践环节学分为4学分。 六、学位论文与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内容应与实际问题、实际数据和实践案例紧密结合,可以是与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相关的调查报告,数据分析报告,应用统计方法的实证研究等。

安徽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安徽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专业英语方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英语学科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工作能力,能够从事基础教育领域教学和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质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此类人才的基本规格如下: 1、熟悉国家有关基础教育的方针与政策,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和教学工作,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 2、具有宽厚的文化基础与英语专业基础,具有较高的教育学和教学论的素养,在英语学科教学方面视野开阔、现代意识强,熟练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具有较强的学科教学研究能力并能写出有一定质量的教学研究与改革的科研论文。 3、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科学素养,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新进展,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4、掌握一到两门外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资料。 5、具有健康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1年,应在第一、二学期完成;实践教学时间不少1年,可结合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进行,集中安排的实践教学活动须确保半年以上,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学位论文时间不少于1年,应在第二学期期末进行论文开题,第三学期进行论文的研究与撰写,第四学期进行论文定稿、送审和论文答辩。 三、课程设置 课程教学安排在第一学年。课程设置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具体为:学位基础课程6门,共12学分;专业必修课程4门,共10学分;专业选修课程3门,共6学分;实践教学8学分,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 学位基础课教学由学校研究生学院统一组织开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 】 第11章 教师的教育研究【圣才出品】

第11章教师的教育研究 1.为什么说“教师即研究者”? 答:教师作为有自己特定思想和认识能力、思考能力的人,应该结束长期被动的“教书匠”形象,代之以积极主动的“教育家”形象。教师要向科研要质量,做一个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之所以说“教师即研究者”,其主要原因如下: (1)教师的工作环境作用 教师工作于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之中,最了解教学的困难、问题与需求,能及时清晰地知觉到问题的存在。这是专门从事教育研究的人所不具备的,教师可以充分的了解到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对教育问题的感知和解决有助于教师对教育问题和教育理念的理解。教师可以将其作为科学研究的问题来源,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用研究成果来指导实际的教学。 (2)教师和学生的交往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共同交往构成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因此教师能准确地从学生的学习中了解到自己教学的成效,了解到师生互动需要改进的方面,尤其是能从教育教学现场中、从学生的文件,如考卷、作业、作文、周记等中获得第一手资料,这为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亲密,能从调查和询问中得知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本身的问题作对比,有利于教育研究。 (3)教师教学的实践性 实践性是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品性,教师是教育教学实践的主体。针对具体的、真实的问题所采取的变革尝试,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进而产生自己的知识,建构适合情境的教学理论。这些优势是专家学者所不具备的,教师应当增强信念,很好地发挥优势。教师可以

将教育研究的理论成果和问题解决方法结合,将理论直接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和教学的改进,从而体现教育研究的效益性。 2.教师的教育研究为什么说属“行动研究”? 答:行动研究是一种由实际工作者在现实情境中自主进行的反思性探索,它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的一体化,使实际工作者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在教育领域中,行动研究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为教育行动而研究”、“在教育行动中研究”和“由教育行动者研究”。 之所以说教师的教育研究属于行动研究,是因为教师的教育研究符合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具体分析如下: (1)为教育行动研究 教师的教育研究的目的不是构建系统的学术理论,而是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将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发展成课题,设计出解决方案,并逐个实施,达到解决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其研究目的具有实用性,问题的解决具有即时性。 (2)在教育行动中研究 这一特点指出了教师教育研究的情境和研究的方式。教师教育研究的情境就是教育实际工作者所在的工作情境,并非是经过特别安排的或控制的场景。其研究过程,就是教育实际工作者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种行动的表现,也是教育实际工作者学会反省、提高问题探究与问题解决能力的过程。 (3)由教育行动者研究 这一特点指出了教师教育研究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外来的专家学者。专家学者参与研究扮演的角色是提供意见与咨询,是协作者,而不是研究者的主体。中小学教师之间,及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