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磷偏高有哪些危害

血清磷偏高有哪些危害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血清磷偏高有哪些危害

导语:身体的健康才能让自己的生活质量更高,所以很多血清磷偏高的一些患者,就想全面了解一下血清磷偏高有哪些危害?下面内容就为很多的患者,对

身体的健康才能让自己的生活质量更高,所以很多血清磷偏高的一些患者,就想全面了解一下血清磷偏高有哪些危害?下面内容就为很多的患者,对这些方面的内容做了具体的介绍,所以对于很多出现这些疾病的一些患者,可以全面了解一下这种疾病对自己身体的危害。

人体每日需要量约1.2克,由饮食摄入的磷,主要在空肠吸收,约80%的磷以磷酸钙形式贮存在骨骼中。

血清磷(Pi)正常值:

成人:0.97~1.62毫摩/升(3.0~5.0毫克/分升);

儿童:1.29~1.94毫摩/升(4.0~6.0毫克/分升)。

血清磷(Pi)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慢性肾病、维生素D过多症、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白血病、骨折愈合期等。使用雄激素、合成类激素及某些利尿药物时,血磷也会增高。

减低: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维生素D缺乏、软骨病、严重糖尿病、磷吸收不良等。正常妊娠时亦可轻度减低。服用含铝抗酸药物、合成雌激素、避孕药及苯巴比妥等药物时,血磷也会减低。

血清磷脂临床意义:

升高:梗阻性黄疸、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Ziere综合征、糖原累积病、肥胖症、糖尿病、急慢性胰腺炎、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脂肪肝、脂肪营养不良、妊娠、口服避孕药等。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免疫球蛋白gigg偏高的原因 导语:每个人的身体中都有免疫球蛋白的存在,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的预防疾病,提高人身体的免疫能力,但是明球蛋白也是有它的标准值的,高于标准值 每个人的身体中都有免疫球蛋白的存在,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的预防疾病,提高人身体的免疫能力,但是明球蛋白也是有它的标准值的,高于标准值或者低于标准值都不利于健康。免疫球蛋白gigg偏高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有的人的免疫球蛋白会偏高呢?一起看看具体的介绍吧! 1.免疫球蛋白gigg主要由脾脏和淋巴结中的浆细胞合成,是血清免疫球蛋白的主要成分,约占四分之三。正常人的IgG有四个亚型,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对防止新生儿出生数周内的感染起很大作用。新生儿在第3个月已能合成IgG,两到三岁就能达成人水平,而到40岁以后合成免疫球蛋白g逐渐下降。大量的临床检查表明慢性肝病、肝癌、淋巴癌、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通常会出现免疫球蛋白g偏高。如果仅是免疫球蛋白g偏高,没有不适症状,大多情况下不具明确的临床意义 2.免疫球蛋白gigg是一种存在于人体中的血清蛋白,是由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的,作用于肝细胞,免疫球蛋白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免疫球蛋白正常值[2]为20-30 g/L,急性肝炎时,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变化不明显,慢性肝炎、肝硬化时,尤其是肝癌时,白蛋白下降,免疫球蛋白增高,需要注意的是,肝功能检查项目免疫球蛋白只能反映部分肝脏功能,不能全面反映肝脏功能,要了解肝脏健康情况,还要结合其他肝功能检查项目、B超等来综合判断。 上述内容就是关于免疫球蛋白gigg偏高的原因的介绍了。可见导致

铁蛋白高是什么原因 铁蛋白高是什么原因?你知道吗?铁蛋白为机体内一种贮存铁的可溶组织蛋白,正常人血清中含有少量铁蛋白,那么,铁蛋白高是什么原因呢?下面跟小编一起来了解。 文章目录 一、铁蛋白高是什么原因 铁蛋白高是什么原因 1、铁蛋白高是什么原因 血清中的铁蛋白升高的原因主要是铁蛋白的来源增加或存在清除障碍。一般肝癌、肺癌、胰癌、白血病等会造成这种现象,癌细胞合成的铁蛋白增加,血清铁蛋白就会升高了。而且肝病会导致肝细胞受损功能下降,血清中的铁蛋白也会

升高。 与肝细胞癌(HCC)患者也增加铁蛋白因为肝癌细胞能合成和分泌铁蛋白和铁蛋白,肝细胞癌(HCC)的铁的吸收和清除作用,肝细胞损伤坏死,储存在肝胞浆蛋白会溢出到血液中,导致血清铁蛋白升高。 2、铁蛋白高肝功能正常是什么原因 铁蛋白是我们身体中一种贮存铁的可溶组织蛋白,它的升高说明身体出了问题,一般可能是急慢性肝脏损害和肝癌。但是有人检查的结果是铁蛋白高,但肝功能正常,这是什

么原因呢?原来临床上引起铁蛋白偏高的原因并不仅仅是肝病和肝癌造成的,输血过多、营养不良、恶性肿瘤、炎症等都可能引起铁蛋白偏高。除了急慢性肝炎、肝癌、乙肝等疾病以外,原发性血色病、反复输血、不恰当铁剂治疗等也会引起铁蛋白偏高,而当患有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胰腺瘤、炎症等疾病时,会引起铁蛋白偏高。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乙肝患者突然出现铁蛋白偏高,一般都是由于乙肝病情恶化所致,此时患者的病情非常严重,要及时进行治疗。 3、铁蛋白高病症介绍 铁蛋白为机体内一种贮存铁的可溶组织蛋白,正常人血清中含有少量铁蛋白,但不同的检测法有不同的正常值,一般正常均值男性约80-130ug/L(80-130ng/ml)女性约 35-55ug/L(35-55ng/ml),血清铁水平在妊娠期及急性贫血时降低,急慢性肝脏损害和肝癌时升高,国内报道肝癌患者阳性率高达90%。

血清总蛋白和蛋白检测方法综述 [摘要](1)阐明了双缩脲法是目前国内外检测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最常用的方法;(2)明确检测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的分析性能要求;(3)强调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检测时的标本采集和保存要求。 [关键词]血清总蛋白 白蛋白 检测方法综述 蛋白质在所有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据估计,迄今为止,人体内大约有50000多种蛋白质,而一个人体细胞内的蛋白质就达3000~5000种。目前能识别的蛋白质已超过1400种,就连单细胞的细菌蛋白也多达3000多种。在诸多蛋白中,被用于样品检测和临床辅助诊断率最高的是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其主要检测标本有:血液、尿液、脑脊髓液、羊水、唾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以及粪便等。 1.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检测 1.1检测总蛋白的主要方法 1.1.1双缩脲法(biuret method)利用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一CONH一)能与双缩脲试剂(biuret teagent)中的CU2+结合产生紫色复合物,在波长540nm处检测吸收峰。双缩脲法是检测血清蛋白的经典方法,经Doumas改良后的双缩脲试剂被美国临床化学协会标准化委员会和美国标准局(National Bureau of standards,即现在的美国标准计量研究所,NST)选用,作为血清蛋白检测标准化实验试剂,试剂在室内保存一年内不影响检测结果。 1.1.2直接光度检测法(direct photometric method) 本法利用血清蛋白在一定紫外光波内有特异吸收峰(uv280nm)这一特点检测样品蛋白,此法常用于脑脊髓液蛋白的测定。 1.1.3 染料结合法(dye-binding method)检测样品蛋白 本法根据某些特殊染料(氨基黑10B和考马斯蓝Coomassic Br illiant blue CBB)能与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质子化基团结合,在460~595nm处有一光吸收峰的特点检测样品蛋白。该检测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特异性好、精密度高,且需要样品量少。很适合用于尿液、脑脊髓液蛋白的检测。但不精确可达

高密度脂蛋白偏高原因是什么? 1、病理因素: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慢性肝炎、肝硬化、酒精中毒性肝损伤、脂肪肝等疾病也可导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 2、非病理性因素:劳累过度,休息不当、饮食不合理、酗酒,原发性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者(家族性高α-脂蛋白血症)、药物影响:比如维生素E、肝素、避孕药、胰岛素等,这些是都会导致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 那么在最后,昆明医学院附属肝病医院提醒患者,出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查明病因,切勿随便吃药或者听信所谓偏方,导致自身病情加重。一般情况下,非病理性因素导致的高密度酯蛋白胆固醇偏高的时间很短,大约三天至一周内可以自愈,如果高密度酯蛋白胆固醇长时间不消退,则很有可能是病理性因素导致的,因此当出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时,一定要尽快的到正规的肝病医院进行检查,确诊导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的原因,适当的调理和治疗。 更多阅读:高密度脂蛋白偏高怎么办: https://www.360docs.net/doc/e717943013.html,/ganbing/gangongnen/201108036315.html ("高密度脂蛋白偏高原因是什么" 相关内容: 高密度脂蛋白偏高的原因 ) 昆明医学院附属肝病医院的专家介绍,高密度脂蛋白主要在肝脏和小肠中合成,它运载周围组织中的胆固醇到达肝脏进行代谢处理,维持体内的胆固醇的相对稳定。那么引起高密度脂蛋白高是什么原因? 1、高密度脂蛋白偏高常见于原发性高HDL血症,即为家族性高α-脂蛋白血症。 2、各种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等疾病会引起高密度脂蛋白的偏高。 3、治疗过程中使用雌激素、胰岛素、烟酸、维生素E、肝素等药物会引起患者体内的高密度脂蛋白偏高。 高密度脂蛋白帮助我们平衡胆固醇含量,帮助我们清除、修复血管,所以高密度脂蛋白值的稳定很重要。专家特别提醒:如果高密度脂蛋白偏低时,很可能是肝脏损伤,有可能引起冠心病,危害很大,需引起我们的注意。如果是肝炎引起的高密度脂蛋白偏高,随着病情好转,肝功能会趋于正常,所以肝病患者要积极接受规范的治疗。目前昆明医学院附属肝病医院采用的是国际领先的体细胞免疫疗法,迅速根据病根治肝病,疗效快,效果好。 : 昆明医学院附属康复医院(https://www.360docs.net/doc/e717943013.html,)请保留链接地址详文参考:https://www.360docs.net/doc/e717943013.html,/ganbing/gangongnen/201108036315.html 一、什么是高密度脂蛋白偏高?

血液透析病人高磷血症的治疗 高磷血症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并发症,近四十年来,在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高磷血症的治疗方面有了较多改进, 但血磷的控制仍然是透析病人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血液透析对磷的清除极为有限,饮食限制可造成营养不良和生活不便;目前常用的磷结合剂在控制血磷的同时可引起较为严重的并发症。铝制剂是应用最早且有效的磷结合剂,但因铝在体内蓄积危害较重,使其使用受到限制。钙盐,特别是碳酸钙和醋酸钙,目前被广泛用于治疗高磷血症,但钙的吸收可引起血钙升高,招致或促进软组织钙化,且不能使高磷血症得到长期的理想控制。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透析病人的高磷血症仍然是肾脏病领域中需要加强研究的内容之一。本文就血液透析病人高磷血症的有关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一、高磷血症与肾功能衰竭 高磷血症是指血清磷的水平超过4.5mg/dl。血磷增高与肾脏疾病的进展、继发性甲旁亢、肾性骨病以及软组织钙化都有密切的关系。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到40-80ml/分时磷的代谢即开始发生变化,轻度血磷升高,刺激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增加。PTH上升使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减少,促进肾脏对磷的排泄,血磷下降。当GFR进一步降低到20-30ml/分时,虽有血PTH的升高,但有效肾单位减少,肾小管对PTH的反应能力也下降,肾脏对磷的排泄发生障碍,磷即开始在体内蓄积,导致血磷持续升高。 二、高磷血症的临床意义 血液透析病人的血磷水平一般在4.5mg/dl,但部分病人常高于6.5mg/dl。研究表明,透析病人的血磷水平与病人的死亡率之间有直接的关系,在透析超过一年的病人中,血磷水平>6.5mg/dl时,病人的死亡危险性比2.4-6.5mg/dl时增加27%; 血磷>7mg/dl时,病人死亡率显著增高。血磷升高引起的钙磷乘积增加可导致转移性钙化,钙磷乘积>72时,病人的死亡率增高>34%。 1.高磷血症与继发性甲旁亢高磷血症可直接或通过PTH-甲旁腺轴对透析病人的生存构成影响。PTH增高不仅可以导致肾性骨病,其本身也是尿毒症的毒素之一。肾脏是25(OH)D3转化为 1,25(OH)2D3的主要场所。在肾功能障碍的早期,血磷水平上升可抑制1,25(OH)2 D3的产生而使PTH的合成与分泌增加。GFR<50ml/分时,血1,25(OH)2D3水平下降,终末期肾衰GFR<10ml/分时,1,25(OH)2D3的合成显著降低,导致小肠对钙的吸收明显减少,使PTH分泌持续升高。体外实验表明,增加细胞外液中磷的浓度后,大鼠甲状旁腺分泌PTH增加,表明血磷增高对甲状旁腺功能具有直接作用,是引起继发性甲旁亢的独立因素之一。1,25(OH)2D3的缺乏 和高磷血症还可使骨组织对PTH的脱钙作用产生抵抗性,使骨钙不能入血,造成血钙持续降低,进一步刺激PTH分泌增加。

造成血清脂蛋白高a偏高的原因 由于现象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都非常的注重养生,大家都会定期的去医院进行体检,然而有一些人在体检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各项指标都很正常,只是血清脂蛋白高a出现了偏高的现象,这让很多人都非常的困惑,不知道什么原因造成的,那么下面让我们来看看造成血清脂蛋白高a偏高的原因有哪些吧? 第一,造成血清脂蛋白高a偏高的原因。可能是饮食不当。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饮食不当就会引起脂蛋白a不同幅度的上升, 在平常如果摄入了高脂肪,高糖,油腻辛辣刺激性的的食物,就会 引起脂蛋白a偏高。因为这消化比较困难,会加重肝脏的负担, 致使脂蛋白不能正常的转化。 第二,血清脂蛋白a偏高的原因可能是乱用药物。当患者发现机体内脂蛋白a偏高是,往往会求治心切,乱了阵脚,会乱投医,乱服用各种通过小道消息购买会来的药,到头来不但脂蛋白a没 有降,反而在持续的升高,长期的乱用药,药物在肝脏中会发生化 学反应,诱发一些疾病和中毒,会严重的损害肝功能。 第三,血清脂蛋白a偏高的原因可能是患有肝脏疾病。脂蛋白检查也是肝功能检查常见的一项事项,肝炎,急性活动性肝炎,

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脏疾病,是引起脂蛋白a偏高的主要 原因,患有肝脏疾病的患者,他们的肝脏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肝 脏的合成、代谢等功能发生障碍,肝功能出现异常,直接的导致了脂蛋白a偏高。 造成血清脂蛋白高a偏高的原因,血清脂蛋白a的检查原理。用聚苯乙烯微量反应板为固相载体,以apo(a)单克隆抗体(McAb)包被,加入待测标本,使其中的apo(a)与圃相化的McAb结合,洗 涤除去未结合的标本中其他蛋白质,再加入酶标记的apo(a)McAb,与结合到固相抗体上的apo(a)作用,洗涤除去未结合的酶标记物。加入酶的相应底物产生颜色反应,显色程度决定于结合在固相载 体上的apo(a)量。

终末期肾病高磷血症的治疗 翟治双(综述) (旬阳县医院陕西安康725700) 【摘要】各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肾脏损害进行性恶化将导致肾衰竭。终末期肾病患者普遍存在高磷血症,而高磷血症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增高的重要因素。另外高磷血症还可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营养不良、转移性钙化等,因此有效控制血清磷水平是终末期肾病一体化治疗的重要措施。饮食限磷、透析治疗、磷结合剂的应用及必要时甲状旁腺的切除等是目前终末期肾病患者高磷血症治疗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 高磷血症疗 众所周知,终末期肾病患者普遍存在高磷血症, 而且高磷血症可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骨营养不良。近来研究发现高磷血症尚可诱发软组织和血管钙化,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死亡率及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增高的重要因素[ 1 ]。因此,有效控制血清磷水平成为降低终末期肾病患者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的重要举措。目前高磷血症的治疗主要包括饮食限磷、透析治疗、磷结合剂的应用及必要时甲状旁腺的切除。首先应该限制饮食中磷的摄入,但是过于严格的限制又会造成营养不良,对于透析患者则尤为明显。充分的透析治疗可以清除体内多余的磷, 然而当前广泛推行的每周3次,每次4 h 的血液透析方式常常不足以清除体内多余的磷。有90 %~95 %的终末期肾病患者需要服用磷结合剂治疗高磷血症[ 2 ] 。 含铝磷结合剂常用的含铝磷结合剂主要有氢氧化铝和碳酸铝,曾广泛用于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高磷血症,其具有高效的磷结合能力,含1 000 mg 铝的碳酸铝混悬液约可结合食物中磷200 mg 。但是长期应用会引起铝在体内的潴留,使得铝对骨骼和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性作用, 从而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老年痴呆症、骨病变等。因此,含铝化合物不再用于高磷血症的长期治疗,仅用于短期治疗和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情况[ 3 ] 。 含钙磷结合剂目前含钙磷结合剂是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高磷血症的一线药物,替代了铝盐治疗高磷血症。常用的含钙磷结合剂主要有碳酸钙和醋酸钙。碳酸钙的磷结合能力比较差(含1 000 mg 钙的碳酸钙结合磷110 mg) ,故欲将血清磷水平控制在适当的范围, 就需要大剂量的碳酸钙,这必然会引起摄入钙过量,使得血钙浓度增加,甚至产生高钙血症,而长期高钙血症将会大大增加血管钙化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从而增加了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死亡率[ 4]。另外,对于应用维生素D 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再联合应用含钙磷结合剂则可能会过度抑制甲状旁腺激素( pa rathyroid ho r mo ne , P T H) 分泌,同时可能会增加钙的吸收,从而导致低转换型骨病、高钙血症及其相关的危险[ 5 ] 。此外,碳酸钙的疗效与胃液p H 值密切相关,在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或其类似物时可能会影响其疗效。 另一种常用的含钙磷结合剂醋酸钙的磷结合能力较碳酸钙强,含1 000 mg 钙的醋酸钙可以结合食物中磷170 mg ,但是不如铝盐。有研究发现仅需醋酸钙一半的剂量就可获得与碳酸钙相同的疗效,故应用醋酸钙高钙血症的发生率较碳酸钙明显下降[ 6 ] 。美国肾脏基金会( N KF) 制定的“慢 性肾脏病/ 透析病人生存质量指南( K/ DOQ I) ”中声明服用含钙磷结合剂每日摄入的元素钙量不得超过1 500 mg 。因此,醋酸钙可能较碳酸钙更适合用于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高磷血症。 其他含钙磷结合剂还有枸橼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和酮酸钙等。然而研究发现这些含钙磷结合剂疗效不如碳酸钙和醋酸钙好,而且还可能引起除高钙血症以外的其他不良反应[ 7 ],故这些含钙磷结合剂的临床应用价值有限。 非铝非钙磷结合剂含铝、含钙磷结合剂在临床应用中出现较多的副作用,长期应用含铝磷结合剂会导致铝骨病 、难治性小细胞性贫血和痴呆等;而含钙磷结合剂容易引起高钙血症从而增加了出现心血管钙化的风险。因此寻找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少的非铝非钙磷结合剂成为关注的焦点。近些年来有2 种新型的非铝非钙磷结合剂司维拉姆( sevela mer hydrochlo ride , S H )和碳酸镧(lant hanum ca r bo nate) 分别1998 年和2005 年获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 FDA ) 批

甲胎蛋白升高的原因是什么 甲胎蛋白升高的原因 ⑴肝癌是常见的造成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之一,一般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不到20μg/l,但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却又恢复了产生这种蛋白质的功能,据调查发现约有80%的肝癌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会升高,通常以400μg/l为标准,高于此数值应该考虑肝癌的可能性,一般在肝癌出现症状之前的8个月甲胎蛋白就已经升高,所以肝硬化、慢性肝炎病人、家族中有肝癌患者的人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定期的检查。因此,甲胎蛋白对肝癌的肝癌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提醒一点的是:不能仅仅凭借甲胎蛋白偏高 [4] 的指标来诊断或排除一种疾病是不可靠的,因为肝癌的发现不一定都需要甲胎蛋白偏高,有些肝癌可以是甲胎蛋白值正常的,故应同时结合其他血清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才可增加诊断可靠性。 ⑵妊娠妇女和新生儿也会出现甲胎蛋白的一时性升高,因为甲胎蛋白是胎儿的正常血浆蛋白成分,是胚胎早期的主要蛋白质,妊娠期妇女甲胎蛋白是会明显升高,一般在妊娠后3个月,甲胎蛋白就明显升高,到7-8月孕妇母血中afp量达到最高峰并相对稳定,但其仍旧低于400μg/l,约在产后3周后逐渐恢复正常水平。 ⑶甲胎蛋白偏高可能与非恶性疾病:如急、慢性肝炎,重症

肝炎恢复期,肝硬化,先天性胆管闭塞,畸形胎儿等甲胎蛋白可出现升高,但是起升高的幅度比较小,且持续的时间比较短。 ⑷甲胎蛋白偏高可能与生殖细胞肿瘤有关:据资料显示大约50%患有生殖细胞肿瘤的病人其甲胎蛋白(afp)呈阳性;一些其它肠胃管肿瘤如胰腺癌或肺癌及肝硬化等患者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甲胎蛋白偏高;另外,若甲胎蛋白大于25μg/l的男性患者还要考虑睾丸癌的可能。 ⑸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甲胎蛋白有轻度、中度升高,一般在50~300μg/l,与肝细胞癌不同点为升高幅度低,一般不持续增高,经治疗后降低以至恢复正常。 甲胎蛋白和肝癌关系 甲胎蛋白可以视为是一种肿瘤信号,它意味着肝脏可能产生了肝癌。关于甲胎蛋白与肝癌的关系,其实甲胎蛋白可用来当做检验肝癌的指标。但是,甲胎蛋白的高低与肝癌的大小并无绝对关系。甲胎蛋白和肝癌两者的关系有两点要注意一下:第一,小型肝癌约有三分之一不会有甲胎蛋白上升,所以甲胎蛋白正常并不表示没有肝癌的存在。 第二,肝炎本身也会引起甲胎蛋白稍微的上升,因肝炎而产生的甲胎蛋白上升,其意义表示,受损的肝脏发生再生现象,而不是表示并发了肝癌。此种因肝炎导致的甲胎蛋白升高,其数值一般都在等四百以内(当然也有例外)。须注意的是,当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下降以后,若甲胎蛋白并未跟着下降,则必须要考虑并发肝癌的可能性。此外,孕妇血中的甲胎蛋白值也会高一些。

尿毒症患者出现高磷血症的各项干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9-07-16T10:15:20.527Z 来源:《护理前沿》2019年第04期作者:张萍 [导读] 回顾芜湖市中医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血液透析中降低血液中磷水平的情况。 芜湖市中医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241000 摘要目的回顾芜湖市中医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血液透析中降低血液中磷水平的情况。方法选取透析中中心血透患者50例,通过各项护理干预措施对25名患者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各项干预措施能明显降低血液中磷水平状况改善透析质量,降低高磷引发的危险因素。结论目前血液透析降低磷水平尚不理想,通过我们的干预能更有利于降低患者血磷水平,提高透析质量。 关键词血液透析;高磷;饮食;护理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清除磷的不充分和饮食中每日摄入的磷过量,肾脏排泄磷功能降低会导致高磷血症。有研究表明,升高的血清磷是独立死亡危险因素[1],可能与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2],因此控制高磷血症是透析患者的重要治疗目标[3]。我们通过血液透析各项治疗技术,钙磷结合剂药物的控制以及各项护理干预来达到降低磷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减轻因高磷引起的皮肤瘙痒、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甚至高磷可诱发血管损伤。 1.对于透析高磷血症患者,我们采用选用BLS514或BIS812高通量透析器,每星期3次,每次4h,血流量达到250ml/min,透析液流量保证500ml/min 的血液透析治疗,每月2次血液滤过治疗,每年2次血液灌流治疗,尽可能的在血液净化治疗时有效清除血液中磷水平。 2 .高磷患者还可通过口服碳酸钙结合剂治疗,遵医嘱服用剂量,口服后可能发生高钙血症大约1/3的患者,严重着可致软组织和血管钙化,口服碳酸钙后人体可吸收20%~30%,因此长期服用者需要定时检测血液中钙的浓度。而我们还在透析中采用低钙透析液(Ca离子浓度为1.25mmol/L),低钙透析可明显减轻患者体内钙负荷使血液中磷和钙均在正常范围内。 3 .限制饮食中磷的摄入:饮食磷摄入控制在800~1 000Ⅱ∥d。将食物磷/蛋白比值大于12 mg/g定义为高磷食物,小于12 mg/g为低磷食物。饮食中磷的主要来源包括天然食品的磷;含磷添加剂的加工食物,如绝大多数加工食品(如香肠、午餐肉等) 几乎能完全被人体吸收,只因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含磷添加剂。而精加工的食物例如薯片、熟肉食都比相应天然产品含有2倍的磷[4]。因此患者的膳食结构对于高磷血症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而我们通过各项护理措施来干预患者对限磷饮食的依从性。 3.书面引导,通过健康指导手册指导患者饮食及服药,每1名高磷患者或家属发放1份健康手册。健康手册由科室主任、临床医师为指导,由专科护士制定,手册内容包括为患者提供参考食谱和透析患者常规血生化检测项目的正常值,每2周发放饮食服药记录本。手册分析了高磷血症的原因及危害;常见的药物及使用。此外,该手册还有常见高磷食物图及减少膳食中磷的食用方法3.2 开展公休座谈会。专科护士为患者或家属在科室会议室集中上课,讲授的内容参考手册。每月1次每次开会时间为1h,授课完毕期间可自由发问医患之间共同探讨解决。 3.3 个体护理,跟据每位患者的基础病变、生化指标、年龄及膳食服药记录本对饮食服药情况不适当的等进行一对一具体指导。 3.4 在科室候诊区电视播放健康宣教影片,影片内容由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及部分患者共同演绎,影片具体形象的解释了高磷原因、危害及饮食指导。 结论: 目前高磷的患者通过血液净化的各项技术并不能达到完全清除磷的效果,所以我们必须让患者理解服药的长期效果。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一起积极的干预措施对于没有达到治疗目的控制能力差患者共同努力,可改善由于对磷结合剂服用和饮食低磷自控力性差导致的高磷血症。加强患者的宣教,指导日常服药知识,低磷饮食等这些措施相结合共同来解决最大可能降低磷水平,改善患者心理负担提高生活质量避免后续的病变。 参考文献: [1] j Panichi V,Bigazzi R,Paoletti S.et a1.Impact of calcium, phosphate,PTH abnormalities and nmnagement on mortalityin hemodialysis:results from the RISCA VID study[J].JNephrol,2010,23:556. [2] 袁发焕,杜翔.高磷血症的危害及其防治[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11:847. [3] Huang C X.Plantinga I。C.Fink N E,et a1.Phosphate levelsand blood pressure in incident hemodialysis patients:a longitu.dinal study[J].Adv Chronic Kidney D,2008,15:321. [4] 陈丽.针对性宣传教育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高磷血症[J].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2009,7:31.

甲胎蛋白偏高怎么回事 有不少人在医院检查结果显示甲胎蛋白偏高,就很紧张,那甲胎蛋白偏高怎么回事?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甲胎蛋白?甲胎蛋白AFP是一种糖蛋白(AFP英文缩写)。正常情况下,这种蛋白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约两周后甲胎蛋白从血液中消失,因此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尚不到20微克/升。 我们可以通过甲胎蛋白的含量诊断肝癌,但血清中甲胎蛋白升高未必都是因为肝癌引起的。那甲胎蛋白偏高怎么回事,为此,我们走访了重庆新桥医院CTC肿瘤生物治疗中心的专家。 何为甲胎蛋白AFP? 专家表示:在成人,AFP可以在大约80%的肝癌患者血清中升高,在生殖细胞肿瘤出现AFP阳性率为50%。在其它肠胃管肿瘤如胰腺癌或肺癌及肝硬化等患者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 但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却又恢复了产生这种蛋白质的功能,而且随着病情恶化它在血清中的含量会急剧增加,甲胎蛋白就成了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一个特异性临床指标。 过去一直认为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具有确立诊断、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的作用。近年大量的临床却发现,部分肝硬化病人会长期出现AFP达到上千,但多年都没有肝癌的迹象;同时发现约20%的晚期肝癌病人,直至病故前,AFP仍不超过10。 甲胎蛋白对肿瘤的诊断意义 当甲胎蛋白升高时就要引起重视,通过观察甲胎蛋白和转氨酶值的动态变化,查找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像一些肝炎、肝硬化等患者也会出现1到2次甲胎蛋白阳性,但是大部分在4周内转阴,因此当出现甲胎蛋白偏高时,可以在2到4周后再做一次检查,确定原因。当甲胎蛋白阳性并且伴随谷丙转氨酶大于200单位者感染肝炎的可能性更大,如果谷丙转氨酶小于100单位,甲胎蛋白偏高且持续阳性者,则患上肝癌的可能性较大。假如谷丙转氨酶下降或者稳定,甲胎蛋白升高,应引起重视了,基本上可以确诊为肝癌。 总结提示:在一些其它肠胃管肿瘤如胰腺癌或肺癌及肝硬化等患者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甲胎蛋白偏高,可见甲胎蛋白正常值偏高也并不一定是肝癌,应加以区分。乙肝患者如果出现甲胎蛋白偏高现象,要提高警惕,一定要到正规专业的医院检查,综合病史等情况进行判断,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以便对症治疗。

总蛋白是什么意思 By-昆明医学院附属康复医院 总蛋白是肝功能检查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却有很多人对于总蛋白是什么意思不是很了解,总蛋白是什么意思呢?对此肝病医院—昆明医学院附属康复医院权威肝病专家李江教授指出,总蛋白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由白蛋白和球蛋白组成。由于肝脏有很强的代偿能力,只有当肝脏损害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出现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的变化。因此,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检测主要用于反映慢性肝损害,并可反映肝实质细胞的储备功能。 此外,由于总蛋白是肝功能检查的项目之一,因此,其检查结果就免不了出现偏高或者偏低的情况,那么,总蛋白偏高是什么意思呢?总蛋白偏低又说明了什么?具体解答如下: 一、总蛋白偏高:血清中水分减少,使总蛋白浓度相对增高,因此总蛋白偏高可有以下几种情况: 1、高度脱水所致血液浓缩,如腹泻、呕吐、休克、高热、大量出汗及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 2、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时,钠丢失继发水分丢失,促使血浆浓缩可出现总蛋白偏高。 二、总蛋白偏低:水钠潴留,使血浆被稀释,或静脉注射过多的低渗溶液而形成血浆中总蛋白偏低,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肝功能障碍:使肝脏合成蛋白质减少,其中白蛋白的下降最为明显。 2、蛋白质丢失:如严重大面积烧伤、大量血浆渗出、大出血,或者肾病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等,都可导致蛋白质丢失。 3、营养不良或消耗增加:如长期食物中蛋白质含量不足或慢性肠道疾患所致吸收不良,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病、恶性肿瘤、肝硬化等可导致人体消耗增加,而出现总蛋白偏低。 总蛋白是什么意思?以上就是李江教授对此的具体解答,希望对于大家更多的了解总蛋白是什么意思有所帮助,此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大家在进行总蛋白检查时为了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一定要到正规的肝病医院进行检查。 文章来源:昆明医学院附属康复医院 云南省昆明市人民西路183号

肌钙蛋白升高可能的原因 肌钙蛋白(cTn)诊断心肌梗死的敏感性是大家普遍认同的,但特异性却未必。很多非心肌梗死患者中都有明显的 cTn 升高,尤其是 ICU 及肾内科患者,大大增加了心内科医生的会诊量。 那么,除了急性心梗,还有哪些情况可见肌钙蛋白的升高吗? 心力衰竭 2018 年,一项覆盖 16 项前瞻性研究,6.7 万多例受试者的 Meta 分析显示,高敏心脏肌钙蛋白水平处于最高三分位的人出现心衰的风险,是高敏心脏肌钙蛋白处于最低三分位者的 2 倍。 将高敏肌钙蛋白水平加入到传统的心衰危险因素中后,对心衰的预测能力可提高 1%~3%,提示高敏肌钙蛋白水平与心衰有很强的关联。 可能机制包括:冠状动脉血流变化及心室重构导致氧供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心脏超负荷工作增加了心脏的剪切力,血液中儿茶酚胺水平升高直接损害心肌。 可见,cTn 升高可能与心衰严重程度和预后相关。 心包炎和心肌炎 正常情况下心包不存在 cTn,当炎症累及壁层心肌,也可表现为 cTn 升高,但不一定表示预后不良。 心包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闷、cTn 升高、心电图表现不够典型时,需与心梗鉴别。 心肌炎是一种急性炎症过程,可能导致局部细胞壁异常、心肌损伤,从而导致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 cTn 的释放。 一般在急性心肌炎时,cTn 有较高的血清检测值、敏感性,以及较长的上升时间,可为我们提供相对长的观察窗。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时,心肌的供血及供氧受损,进而产生的心肌损伤可导致 cTn 升高。

29% 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出现类似 ACS 的心电图改变,提示心肌损伤或缺血性改变;18% 的患者外周血中 cTn 升高,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 cTn 升高导致夹层诊断延误的风险增加 3.63 倍。 因此,对于胸痛症状与 cTn 升高程度不符的患者,应尤其警惕。同时,cTn 升高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亡率明显升高,是预后不良的提示。 肺部疾病 1. 急性肺栓塞 肺栓塞时,右心室室壁张力增高以及心输出量降低,导致冠状动脉低灌注、氧供减少,最终导致局部心肌缺血。缺血的右室心肌,是释放 cTnI 的来源。 肺栓塞和急性冠脉综合症(ACS)导致的 cTn 升高趋势大不同: 肺栓塞时 cTn 约在症状发生 10 h 内达峰值,72 h 基本恢复正常; 而 ACS 时 cTnI 在症状发生 4~6 h 开始升高,24 h 达峰值,升高持续4~7 天,cTnT 可持续 10~14 天。 2. 慢性阻塞性肺病 随着 COPD 进展,外周气道阻塞、肺实质破坏及肺血管异常等,降低了肺气体交换能力,产生低氧血症,并可出现高碳酸血症,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或受破坏,胞浆中呈游离形式的 cTnT 首先释放入血,浓度升高。 肾脏疾病 大量临床观察发现,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ESRD)可持续检测到 cTnI 升高。原因可能与亚临床心肌细胞损伤有关,包括肾衰合并心衰,内皮功能障碍,ESRD 常伴左室肥厚等。 此外,肾脏对 cTn 分解碎片清除率下降、异常蛋白代谢、促炎细胞因子慢性升高等也可导致 cTn 升高。 脑卒中 VanHouten 等通过定量分析,比较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与 ACS 患者的血清 cTn 水平。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免疫球蛋白g高的原因 导语:我们身体里面有很多免疫系统,免疫系统里面富含免疫蛋白。免疫蛋白并不是越多越好的,适当的免疫蛋白可以很好的抵抗外来的疾病,如果免疫蛋 我们身体里面有很多免疫系统,免疫系统里面富含免疫蛋白。免疫蛋白并不是越多越好的,适当的免疫蛋白可以很好的抵抗外来的疾病,如果免疫蛋白太多的情况下就会影响到我们身体内部的抗体起到过敏反应了,这时候我们的皮肤表面就会出现红疹之类的症状出现。 免疫球蛋白G主要由脾脏和淋巴结中的浆细胞合成,是血清免疫球蛋白的主要成分,约占四分之三。正常人的IgG有四个亚型,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对防止新生儿出生数周内的感染起很大作用。新生儿在第3个月已能合成IgG,两到三岁就能达成人水平,而到40岁以后合成免疫球蛋白g逐渐下降。指导意见:大量的临床检查表明慢性肝病、肝癌、淋巴癌、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通常会出现免疫球蛋白g偏高。如果仅是免疫球蛋白g偏高,没有不适症状,大多情况下不具明确的临床意义。如果有不适症状,则应该做其他方面检查,查找具体的原因,并针对具体的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疗。 引起的原因: 1..结缔组织病:像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斯约格伦氏综合征、干燥综合征等疾病均可引起免疫球蛋白g的偏高; 2.肝脏病:慢性病毒性活动性肝炎、隐慝性肝硬化、狼疮样肝炎等也是引起免疫球蛋白g偏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3.传染病:结核、麻风、黑热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性病、淋巴肉芽肿、放射线菌病、疟疾、锥虫病等也不容忽视。意见建议: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白蛋白高是怎么回事 导语:白蛋白是检查肝脏功能是否正常的一项重要参考数据,白蛋白偏低或者是偏高都代表着您的肝脏功能不太正常,不过一般白蛋白偏低的情况比较多见 白蛋白是检查肝脏功能是否正常的一项重要参考数据,白蛋白偏低或者是偏高都代表着您的肝脏功能不太正常,不过一般白蛋白偏低的情况比较多见,而白蛋白偏高的情况并不多的见。也是这种情况导致了人们对于白蛋白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不是非常清楚,甚至有些朋友根本不知道白蛋白高是怎么回事。其实不管是白蛋白高还是低,只要是它不在正常的范围之后,都值得我们注意,尤其是白蛋白高的情况,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比较严重,因此更需要您认真对待。具体白蛋白高怎么回事您可以在这里做下了解。 什么是白蛋白? 白蛋白又叫做清蛋白,主要是由是肝脏合成的,血清中白蛋白的浓度可反映肝脏是否受损以及受损的严重程度,同时白蛋白水平的改变还能引起一系列的病理性继症,因而测定白蛋白用于患者状态的非特异监视,尤其是对乙肝患者来说。 白蛋白偏高的原因通常是由于血液浓缩而致相对性增高,对于正凡人来说,假如新生儿白蛋白超过28~44g/L,14岁后白蛋白超过38~54g/L,成人白蛋白超出35~50g/L,60岁后的人白蛋白超过34~48g/L,就意味着白蛋白偏高。 白蛋白高是怎么回事? 白蛋白偏高主要见于血液浓缩而导致相对性的增高,比如:严重的脱水和休克,严重的烧伤、肾脏疾病、大量出血等。此外白蛋白偏高也可受到饮食中蛋白质摄入量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个体营养状态的评价指标。有时血液浓缩时可导致蛋白浓度相对增高,腹泻、呕吐、高热时急剧失水也可导致血清中白蛋白浓度增高,从而引起白蛋白偏高。因此如果肝病患者出现白蛋白升高的话,需要尽快来医院做个肝功能检查,看是否伴有其它方面的并发症疾病,然后再做科学的治疗。 通过上述内容介绍,您知道了白蛋白高是怎么回事了吗?在此提醒各位肝病患者,如果说您检查发现白蛋白忽然升高的话,最好是可以到医院做对于肝脏做一下详细的检查,看是否伴有其他的并发症出现,以便可以更好的对于疾病进行治疗。 生活知识分享

病例:肝功能检查中,球蛋白偏高,为35,正常值为20-30, 白球比为1.39,正常值为1.5-2.5,这个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啊? 然后总胆红素也是偏高,为23.9,正常值为0-17.1。 其它都是在正常范围内的。医生说要检查血沉和抗O、RF,抗核抗体出结果后才能确定。我很当心啊,到底是什么原因啊, 然后最近因为家里发生了些事情,会不会对肝功能有影响呢? Dna: Dna8.81 x10的2次方,总蛋白:89.9,球蛋白41.4,35从我们医生的角度5x10的2次方以下,就是500以下。可以认为是没有乙肝。。。 病毒。临床上的标准是5x10的3次方以下。从临床的角度你应该是阴性的。 那么你2对半怎么样。有阳性的吗?如果没有阳性。 你根本不用考虑肝硬化这个问题。 答复解疑 球蛋白偏高的原因是什么呢?球蛋白偏高的危害是什么呢?其实,肝脏发生慢性炎症,体内有细菌或病毒存在,这些病原体产生的抗原,都可以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被激活了,就能多产生一些抗体。因为抗体是球蛋白生成的,球蛋白偏高的原因是什么的问题就是出在这里。 另外,α-球蛋白是肝细胞产生,当肝脏出现炎症时肝细胞坏死,α球蛋白就会升高;γ-球蛋 白是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病程越长,病症越重,球蛋白会越高。在慢性肝炎时,α-球蛋白和γ-球蛋白都会升高,其中以γ-球蛋白升高为主。 在慢性乙肝时病毒感染者血清中有许多抗原(表面抗原、E抗原),就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 小量抗体(表面抗体、E抗体等);慢性肝炎时肝内的淋巴细胞增多,产生的抗体就多一些,也就是肝功能球蛋白偏高一些。 乙肝的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血液生化检验(肝功检查)。2、病毒标记检测(乙肝五项)。肝功检查常用的项目主要包括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这三项主要反映的是肝脏的合成功能。总蛋白球蛋白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总蛋白的正常值是多少:总蛋白的正常值是TP:60--80g/L(6.0--8.0mg/dl) 球蛋白的正常值是多少:球蛋白正常值是GLO:20-30/L 总蛋白和球蛋白偏高的原因是什么?常见总蛋白和球蛋白偏高的原因是: 总蛋白和球蛋白偏高的原因是什么主要是因球蛋白增高,常见的原因是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药物性、还有自身免疫性肝炎。 总蛋白和球蛋白偏高的原因是什么原因还有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原发胆汁性肝硬化等;球蛋白偏高程度与肝脏病严重性相关。 血清球蛋白是机体免疫器官制造的,球蛋白正常值为20-30 g/L。球蛋白大部分在肝细胞外生成,与人体的免疫力有关系。球蛋白要保持一定的量,球蛋白检测值超过正常值说明体内存在免疫系统的亢进,球蛋白检测值低于正常值说明免疫力不足。当体内存在病毒等抗原时,机体的免疫器官就要增兵,来消灭入侵者。因此,球蛋白产生增加。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白蛋白产生减少,而同时球蛋白产生增加,造成A/G比值倒置。A/G比值(白 球比)正常值为1.3-2.5。 急性肝炎时,白蛋白、球蛋白变化不明显,慢性肝炎、肝硬化时,尤其是肝癌时,白蛋白下降,球蛋白增高。若是乙肝患者出现球蛋白检测值超出35.0,则说明肝脏有损伤,因为球蛋白是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若是球蛋白超出正常值则反映了有慢性肝炎,或者肝损伤,导致白球比失调。

蛋白质高是怎么回事?看了这些你就明白了! 球蛋白升高、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慢性酒精性肝病等都会引发蛋白质升高症状,患者会出现腹泻、呕吐、休克、高热、大量出汗等不良反应。 ★一、总蛋白偏高的原因 为什么总蛋白会偏高呢?其实引起总蛋白偏高的原因有许多人的,如以下这些原因均会引起总蛋白偏高的。 1、球蛋白升高 球蛋白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对于急性肝炎时,球蛋白变化不明显,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时,球蛋白会明显增高,若是其值超出球蛋白的正常值,那么就明肝细胞损伤,肝功能下降。

2、疾病引起的总蛋白偏高 如慢性肝脏疾病,包括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慢性酒精性肝病,原发胆汁性肝硬化等,球蛋白严重增高,球蛋白与总蛋白密切相关,也相应的增高。 3、生理性的增高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剧烈运动或者是高强度的体力劳动的话,则会引起我们的总蛋白偏高的。 ★二、总蛋白偏高的危害 总蛋白检查是主要检测肝功能代谢能力的试验,反映肝脏的储备能力。总蛋白偏高会给人带来一定的危害。

血清蛋白质是血清固体成分中含量最多的一类物质。当血清中的水分减少时,总蛋白的浓度相对增高,高度的脱水而导致血液浓缩,那总蛋白高的危害就会出现腹泻、呕吐、休克、高热、大量出汗等,还有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也可以表现出总蛋白增高。 ★三、总蛋白偏高怎么办 一般正常人的总蛋白在60-80g/L之间,假如超出这个范围,说明肝脏有一定的受损。假如是慢性肝脏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liver,慢性酒精性肝病,原发胆汁性肝硬化(liver引起的总蛋白偏高,还应该结合转氨酶和病毒DNA化验单综合分析。 如果总蛋白偏高是一般非病理性因素所引起的话,则患者应该多吃一些清淡,营养丰富的食品,并且多锻炼,同时适量的饮水,且要注意休息。

总蛋白和白蛋白偏低是由于什么? 什么是总蛋白?什么是白蛋白?很多人应该对这些术语都是 比较陌生的,但是这些指标是涉及到人体的健康的。总蛋白和白蛋白偏高了不好,如果是偏低的话,也是不好的,总之就是要维持在一个正常的值,要注意怎么去维持自己的身体健康,怎么去调节这些指标,怎么去保证自己的健康。 总蛋白偏低的原因 1、肝细胞受损,肝功能出现障碍,肝脏合成蛋白质减少,白蛋白下降明显,造成总蛋白低。一般是因为肝炎引起的。 2、蛋白质丢失,如严重大面积烧伤、大量血浆渗出、大出血;肾病综合症时,尿液中蛋白质长期被丢失;溃疡性结肠炎时,可随粪便排出一定量的蛋白质。 3、营养不良或消耗增加,如长期食物中蛋白质含量不足或

慢性肠道疾患所致吸收不良,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病、恶性肿瘤、肝硬化等。 4、肠道疾病:肠吸收不良病、肠病、腹腔综合症。 5、肾病、肾病综合征、类脂性肾病、肾小球肾炎。 总蛋白是由白蛋白和球蛋白组成,不同的年龄阶段,总蛋白的正常值是各不相同的:新生儿总蛋白为46~70g/L,婴儿7个月~1岁总蛋白为51~73g/L,3岁以上总蛋白为60~76g/L,成年男性的总蛋白为68~82g/L,成年女性的总蛋白为67~81g/L。检查中总蛋白有可能是生理性升高,也有可能是病理性升高。 近期剧烈运动、大量饮酒或没有休息好,都有可能会引起白蛋白暂时性升高,调养一段时间后再去检查,白蛋白就会恢复正常值。 很多疾病都会造成总蛋白高,如呕吐、腹泻等造成血清中的水分减少,骨髓瘤、淋巴瘤或巨球蛋白血症等会造成球蛋白的升高,从而导致总蛋白高,急慢性肝病及一些慢性感染类疾病也会造成总蛋白偏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