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的应用——判断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的应用——判断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的应用——判断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

2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的应用——判断分子或离子的立体

构型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认为,在一个共价分子中,中心原子周围电子对排布的立体构型主要决定于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层中电子对的数目。所谓价层电子对包括成键的σ电子对和未成键的孤电子对。价层电子对各自占据的位置倾向于彼此分离得尽可能地远些,这样电子对彼此之间的排斥力最小,整个分子最为稳定。这样也就决定了分子的立体结构。因此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可以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

利用VSEPR模型推断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的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中心原子A价层电子对数目

中心原子A的价电子数与配位体X提供共用的电子数之和的一半,就是中心原子A价层电子对的数目。例如BF3分子,B原子有3个价电子,三个F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共6个电子,所以B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如果讨论的是离子,则应加上或减去与离子电荷相应的电子数。如PO3-4中P原子的价层电子数应加上3,而NH+4中N原子的价层电子数则应减去1。

2.确定价层电子对的立体构型

由于价层电子对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它们趋向于尽可能地相互远离。于是价层电子对的立体构型与价层电子对数目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3.确定分子的立体构型

价层电子对有成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之分,价层电子对的总数减去成键电子对数,得孤电子对数。根据成键电子对数和孤电子对数,可以确定相应的较稳定的分子立体构型。

判断分子立体构型时应注意:

(1)如果在价层电子对中出现孤电子对时,价层电子对立体构型还与下列斥力顺序有关:孤对—孤对>孤对—键对>键对—键对。因此,价层电子对立体构型为正三角形和正四面体时,孤电子对的存在会改变键对电子的分布空间。

(2)对于分子中有双键、三键等多重键时,使用价层电子对理论判断其分子构型时,双键的

两对电子和三键的三对电子只能作为一对电子来处理。或者说在确定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层电子对总数时,不包括形成π键的电子。

实例分析:判断HCHO分子和HCN分子的立体构型。

HCHO分子中有1个双键,看作1对成键电子,2个C—H单键为2对成键电子,C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且无孤电子对,所以HCHO分子的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HCN分子的结构式为H—C≡N,含有1个C≡N三键,看作1对成键电子,1个C—H单键为1对成键电子,故C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且无孤电子对,所以HCN分子的立体构型为直线形。

【典例4】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SO3的分子构型为()

A.正四面体形

B.V形

C.三角锥形

D.平面三角形

解析SO3中的S原子的价电子全部用于形成了共价键,S周围有3个氧原子,故选D。答案 D

【典例5】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简称VSEPR模型)可用于预测简单分子的立体构型。其要点可以概括为

Ⅰ.用AX n E m表示只含一个中心原子的分子组成,A为中心原子,X为与中心原子相结合的原子,E为中心原子最外层未参与成键的电子对(称为孤电子对),(n+m)称为价层电子对数。分子中的价层电子对总是互相排斥,均匀地分布在中心原子周围的空间;

Ⅱ.分子的立体构型是指分子中的原子在空间的排布,不包括中心原子未成键的孤电子对;Ⅲ.分子中价层电子对之间的斥力主要顺序为ⅰ.孤电子对之间的斥力>孤电子对与共用电子对之间的斥力>共用电子对之间的斥力;ⅱ.双键与双键之间的斥力>双键与单键之间的斥力>单键与单键之间的斥力;ⅲ.X原子得电子能力越弱,A—X形成的共用电子对之间的斥力越强。请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要点Ⅰ可以画出AX n E m的VSEPR理想模型,请填写下表:

(2)请用VSEPR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2O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请你预测水分子中∠H—O—H的大小范围并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SO2Cl2和SO2F2都属AX4E0型分子,S===O之间以双键结合,S—Cl、S—F之间以单键结合。请你预测SO2Cl2和SO2F2分子的立体构型:____________,SO2Cl2分子中∠Cl—S—Cl________(选填“<”、“>”或“=”)SO2F2分子中∠F—S—F。

(5)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模型)判断下列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

解析VSEPR模型的判断方法:在分子中当n+m=2为直线形分子;当n+m=3时,如果没有孤电子对时为平面三角形,如果有孤电子对时为V形;当n+m=4时,如果没有孤电子对时为正四面体形,如果有一对孤电子对时为三角锥形,如果有两对孤电子对时为V形。所以水分子中n+m=2,且有两对孤电子对,所以是V形结构,又由于孤电子对的作用力强于成键的共用电子对,所以使其角度小于109°28′。再如SO2Cl2和SO2F2中的硫原子是中心原子,此时n+m=4且没有孤电子对,所以它应为正四面体形,但由于原子种类不同,所以不是正四面体形,而是一般四面体。

答案(1)

(2)CO2属AX20

(3)V形水分子属AX2E2,n+m=4,VSEPR理想模型为正四面体形,价层电子对之间的夹角均为109°28′,根据Ⅲ中的ⅰ,应有∠H—O—H<109°28′

(4)四面体形>

(5)

分子的立体构型 写出下列物质分子的电子式和结构式,并根据键角确定其分子构型: 分子类型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键角分子立体构型 三原子分子 CO2O==C==O180°直线形 H2O105°V形 四原子分子 CH2O约120°平面三角形 NH3107°三角锥形 五原子分子CH4109°28′正四面体形 (1) 分子类型键角立体构型实例 AB2 180°直线形CO2、BeCl2、CS2 <180°V形H2O、H2S AB3 120°平面三角形BF3、BCl3 <120°三角锥形NH3、H3O+、PH3 AB4109°28′正四面体形CH4、NH+4、CCl4 (2)典型有机物分子的立体结构:C2H4、苯(C6H6)、CH2==CH—CH==CH2(1,3-丁二烯)、CH2==CH—C≡CH(乙烯基乙炔)等都是平面形分子;C2H2为直线形分子。 例1(2017·衡水中学高二调考)下列有关键角与分子立体构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键角为180°的分子,立体构型是直线形 B.键角为120°的分子,立体构型是平面三角形 C.键角为60°的分子,立体构型可能是正四面体形 D.键角为90°~109°28′之间的分子,立体构型可能是V形 【考点】常见分子的立体构型 【题点】键角与分子立体构型的关系 答案B 解析键角为180°的分子,立体构型是直线形,例如CO2分子是直线形分子,A正确;苯分

子的键角为120°,但其立体构型是平面正六边形,B错误;白磷分子的键角为60°,立体构 型为正四面体形,C正确;水分子的键角为105°,立体构型为V 形,D正确。 例2下列各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A.CH4、CS2、BF3 B.CO2、H2O、NH3 C.C2H4、C2H2、C6H6 https://www.360docs.net/doc/e717991893.html,l4、BeCl2、PH3 【考点】常见分子的立体构型 【题点】常见分子立体构型的综合判断 答案C 解析题中的CH4和CCl4为正四面体形分子,NH3和PH3为三角锥形分子,这几种分子的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CS2、CO2、C2H2和BeCl2为直线形分子,C2H4为平面形分子,C6H6为平面正六边形分子,这些分子都是平面形结构。故选C项。 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分子中的价层电子对包括σ键电子对和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由于价层电子对相互排斥的作用,尽可能趋向彼此远离。 2.价层电子对的计算 (1)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σ键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 (2)σ键电子对数的计算 由分子式确定,即中心原子形成几个σ键,就有几对σ键电子对。如H2O分子中,O有2对σ键电子对。NH3分子中,N有3对σ键电子对。 (3)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的计算 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1 2(a-xb) ①a表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 对主族元素:a=最外层电子数; 对于阳离子:a=价电子数-离子电荷数; 对于阴离子:a=价电子数+离子电荷数。 ②x表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 ③b表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氢为1,其他原子=8-该原子的价电子数。 实例σ键电 子对数 孤电子 对数 价层电 子对数 电子对的排 列方式 VSEPR模型 分子的立体 构型 BeCl2、CO2202直线形直线形 BF3、BCl330 3平面三角形 平面三角形SO221V形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 第1课时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目标定位] 1.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2.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含义。3.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一、常见分子的立体构型 1.写出下列物质分子的电子式和结构式,并根据键角确定其分子构型: 2.归纳总结分子的立体构型与键角的关系:

分子的立体构型 (1)分子构型不同的原因:共价键的方向性与饱和性,由此产生的键长、键角不同。 (2)依据元素周期律推测立体结构相似的分子,如CO2与CS2、H2O与H2S、NH3与PH3、CH4与CCl4等;CH4和CCl4都是五原子型正四面体,CH3Cl、CH2Cl2、CHCl3是四面体构型但不是正四面体,而白磷是四原子型正四面体,它与CH4等五原子型正四面体的构型、键角是不同的(P4分子中的键角为60°)。 (3)典型有机物分子的立体结构:C2H4、苯(C6H6)、CH2===CH—CH===CH2(丁二烯)、CH2===CH—C≡CH(乙烯基乙炔)等都是平面形分子;C2H2为直线形分子。 1.硫化氢(H2S)分子中,两个H—S键夹角都接近90°,说明H2S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二氧化碳(CO2)分子中,两个C===O键夹角是180°,说明CO2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四氯化碳(CCl4)分子中,任意两个C—Cl键的夹角都是109°28′,说明CCl4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__。 答案V形直线形正四面体形 解析用键角可直接判断分子的立体构型。三原子分子键角为180°时为直线形,小于180°时为V形。S、O同主族,因此H2S和H2O分子的立体构型相似,为V形。由甲烷分子的立体构型可判断CCl4的分子构型。 2.下列各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A.CH4、CS2、BF3B.CO2、H2O、NH3 C.C2H4、C2H2、C6H6D.CCl4、BeCl2、PH3 答案 C 解析题中的CH4和CCl4为正四面体形分子,NH3和PH3为三角锥形分子,这几种分子的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CS2、CO2、C2H2和BeCl2为直线形分子,C2H4为平面形分子,C6H6为平面正六边形分子,这些分子都是平面形结构。故选C项。 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基本内容:分子中的价电子对——成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由于相互排斥作用,尽可能趋向彼此远离。 (1)当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全部参与成键时,为使价电子斥力最小,就要求尽可能采取对称结构。

7.3.3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 1940年由西奇维克(N.V.Sidgwick)提出的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以相当成功地简便地判断许多共价型分子的几何构型。 1.分子几何学 分子的形状或分子内某个部位的形状(几何构型),对于化学反应致关重要,也与其物理性质密切相关。 知道分子的几何构型,就可以确定其对称类型,这对简化近似求解体系的波函数也很重要。 研究分子构型的学科叫分子几何学。 (1)几何构型与分子设计。 人接触路易氏毒气后,皮肤严重烧伤,肺和支气管迅速遭到损害,最终导致死亡。原因是毒剂破坏了人体内含硫酶的生物活性。 英国人在可能遭到路易氏毒气袭击前就研制了一种具有特定结构和电子密度分布的解毒剂,它可以和砷形成稳定的配合物。 另外,失能剂的设计、催化剂的设计,以及在超分子中分子间的识别、自组装等都有分子几何构型匹配的问题。 (2)分子几何构型与气味。 有人将气味分成七种类型,即樟脑型、醚型、花香型、麝香型、薄荷型、辛辣型及腐臭型。其它气味则是两种或几种气味的混合。 每种气味都与人的嗅觉系统中适当形状的神经末梢的感受器相适应。例如六氯乙烷和环辛烷组成不同,但分子形状相似,都能与一个半球形感受器相匹配,因而都有樟脑型气味。 (3)分子几何构型与对称性。 甲烷是气体,易燃;而四氯化碳是液态,阻燃。 但是由于它们具有相同的四面体构型(相同的对称性),因此它们都是非极性分子,都没有旋光性等。 互为镜像的对应异构体往往也具有不同的性质。如四嘧唑(驱虫灵)只有左旋的有药物作用,而右旋的没有。农药、抗癌药物也有同样情况。 通过考察分子的成键过程后,不难发现分子的几何形状是与分子的电子结构相对应。 因此,尽管分子的几何形状千差万别,但都能从其内部的电子结构和分子中原子间相互作用找到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就是讨论如何预测和研究分子的静态构型。 2.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基本要点: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认为,在一个多原子共价分子中,中心原子周围配置的原子或原子团(一般称之为配位体)的相对位置,主要决定于在中心电子的价电子层中电子对的互相排斥,它们(在保持与核一距离的情况下)趋向于尽可能的远离,使斥力最小,分子最稳定。 (2)价层电子对的排布方式: 根据这一基本论点得到的静电排斥作用最小的电子对的各种排布方式(表7.8)。 (3)价层电子对数的确定 ①分子中只有σ单键 此时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即是组成σ键的电子对数)= 与中心原子成键的原子数。 CH4分子中,中心原子C的价电子数是4,每一个H原子提供一个电子,组成4对公用电子对,形成4个σ单键,C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等于4,等于与它成键H原子数,根据表 7.8,CH4应具有四面体构型。 ②分子中存在双键和叁键

分子的立体构型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练基础落实 知识点1常见分子的立体构型 1.下列分子构型为正四面体形的是() ①P4②NH3③CCl4④CH4⑤H2S⑥CO2 A.①③④⑤B.①③④⑤⑥ C.①③④D.④⑤ 2.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处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A.C2H2B.CS2C.NH3D.C6H6 3.下列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的是() A.PCl3B.BCl3C.NH3D.CH2O 知识点2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 4.若AB n的中心原子A上没有孤对电子,运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n=2,则分子的立体结构为V形 B.若n=3,则分子的立体结构为三角锥形 C.若n=4,则分子的立体结构为正四面体形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在以下的分子或离子中,空间结构的几何形状不是三角锥形的是() A.NF3B.CH-3C.CO2D.H3O+ 6.对SO3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结构与NH3相似B.结构与SO2相似 C.结构与BF3相似D.结构与P4相似 练方法技巧 价层电子对几何构型与分子的空间构型的确定方法 7.下列分子和离子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的几何构型为四面体形且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的是() A.NH+4B.PH3 C.H3O+D.OF2 8.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不含有孤对电子的是() A.H2O B.H3O+C.NH3D.NH+4 确定分子空间构型的简易方法——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9.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2S和BF3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A.直线形;三角锥形B.V形;三角锥形 C.直线形;平面三角形D.V形;平面三角形 练综合拓展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B.形成共价键的元素不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C.正四面体结构的分子中的键角一定是109°28′ D.CO2和SiO2都是直线形分子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知识要点] 一、常见多原子分子的立体结构: (原子数目相同的分子的立体结构不一定相同) CH4 NH3 CH2O CO2 H2O 【小结】同为三原子分子或四原子分子,分子的空间构型不同。所以多原子分子的立体结构不但与所连原子数目有关,还与其他因素(比如中心原子是否有孤对电子及孤对电子的数目)有关 二、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用中心原子是否有孤对电子及孤对电子的数目,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认为分子的立体结构是由于分子中的价电子对(成键电子对和孤对电子对)相互排斥的结果。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包括成键电子对和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对)的互相排斥作用,使分子的几何构型总是采取电子对相互排斥最小的那种构型,即分子尽可能采取对称的空间构型这种模型把分子分为两类: 1、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中心原子无孤对电子) 中心原子无孤对电子,分子中存在成键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间的相互排斥,且作用力相同,分子的空间构型以中心原子为中心呈对称分布。如CO2、CH2O、CH4、HCN等分子。它们的立体结构可用中心原子周围的原子数来预测: 2、中心原子上有孤对电子(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对)的分子。 中心原子上有孤对电子,分子中存在成键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间的相互排斥、成键电子对与孤对电子对间的相互排斥、孤对电子对与孤对电子对间的相互排斥。孤对电子要占据中心原子周围的空间,并参与互相排斥,使分子呈现不同的立体构型 如H2O和NH3,中心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也要占据中心原子周围的空间,并参与互相排斥,中心原子周围的δ键+孤对电子数=4,所以NH3与H2O的VSEPR理想模型都是四面体形。因而H2O分子呈V 型,NH3分子呈三角锥形。 【小结】电子对的空间构型(VSEPR理想模型)与分子的空间构型存在差异的原因是由于孤对电

第2课时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等电子原理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通过对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的探究,建立判断分子空间构型的思维模型。2.了解等电子体的概念及判断方法,能用等电子原理解释物质的结构和某些性质。 一、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1.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的基本内容 分子中的价电子对(包括成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由于相互排斥作用,而趋向于尽可能彼此远离以减小斥力,分子尽可能采取对称的空间构型。 (1)当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全部参与成键时,为使价电子斥力最小,就要求尽可能采取对称结构。 (2)当中心原子的价电子部分参与成键时,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之间及孤电子对之间、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不同,从而影响分子的空间构型。 (3)电子对之间的夹角越大,相互之间的斥力越小。 2.价电子对的计算 (1)AB m 型分子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目的计算方法 AB m 型分子(A 是中心原子,B 是配位原子)中价层电子对数n 的计算: n = 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每个配位原子提供的价电子数×m 2 (2)在计算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时应注意如下规定 ①作为配位原子,卤素原子和H 原子提供1个电子,氧族元素的原子不提供电子; ②作为中心原子,卤素原子按提供7个电子计算,氧族元素的原子按提供6个电子计算; ③对于复杂离子,在计算价层电子对数时,还应加上负离子的电荷数或减去正离子的电荷数。如PO 3- 4中P 原子价层电子数应加上3,而NH + 4中N 原子的价层电子数应减去1; ④计算电子对数时,若剩余1个电子,即出现奇数电子,也把这个单电子当作1对电子处理; ⑤双键、叁键等多重键作为1对电子看待。 3.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与分子的几何构型 (1)中心原子中的价电子全部参与形成共价键的分子的几何构型如下表所示(由中心原子周围的原子数m 来预测):

分子的立体构型 第1课时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目标定位] 1.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2.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含义。3.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一、常见分子的立体构型 1.写出下列物质分子的电子式和结构式,并根据键角确定其分子构型: 2.归纳总结分子的立体构型与键角的关系:

分子的立体构型 (1)分子构型不同的原因:共价键的方向性与饱和性,由此产生的键长、键角不同。 (2)依据元素周期律推测立体结构相似的分子,如CO2与CS2、H2O与H2S、NH3与PH3、CH4与CCl4等;CH4和CCl4都是五原子型正四面体,CH3Cl、CH2Cl2、CHCl3是四面体构型但不是正四面体,而白磷是四原子型正四面体,它与CH4等五原子型正四面体的构型、键角是不同的(P4分子中的键角为60°)。 (3)典型有机物分子的立体结构:C2H4、苯(C6H6)、CH2===CH—CH===CH2(丁二烯)、CH2===CH—C≡CH(乙烯基乙炔)等都是平面形分子;C2H2为直线形分子。 1.硫化氢(H2S)分子中,两个H—S键夹角都接近90°,说明H2S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二氧化碳(CO2)分子中,两个C===O键夹角是180°,说明CO2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四氯化碳(CCl4)分子中,任意两个C—Cl键的夹角都是109°28′,说明CCl4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__。 答案V形直线形正四面体形 解析用键角可直接判断分子的立体构型。三原子分子键角为180°时为直线形,小于180°时为V形。S、O同主族,因此H2S和H2O分子的立体构型相似,为V形。由甲烷分子的立体构型可判断CCl4的分子构型。 2.下列各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A.CH4、CS2、BF3B.CO2、H2O、NH3 C.C2H4、C2H2、C6H6D.CCl4、BeCl2、PH3 答案 C 解析题中的CH4和CCl4为正四面体形分子,NH3和PH3为三角锥形分子,这几种分子的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CS2、CO2、C2H2和BeCl2为直线形分子,C2H4为平面形分子,C6H6为平面正六边形分子,这些分子都是平面形结构。故选C项。 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基本内容:分子中的价电子对——成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由于相互排斥作用,尽可能趋向彼此远离。 (1)当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全部参与成键时,为使价电子斥力最小,就要求尽可能采取对称结构。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构型 第1课时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学业要求 素养对接 1.结合实例了解共价分子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 2.能运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和模型进行解释和预测分子的空间结构。 微观探析:分子的立体构型和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模型认知:运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解释和预测分子的空间结构。 [知 识 梳 理] 一、形形色色的分子 1.三原子分子立体构型???直形线,如CO 2分子 V 形,如H 2O 分子 2.四原子分子立体构型???平面三角形,如甲醛分子 三角锥形,如氨分子 3.五原子分子立体构型:最常见的是正四面体,如CH 4,键角为109°28′。 【自主思考】 1.五原子分子都是正四面体结构吗? 提示 不是,如CH 3Cl 、CH 2Cl 2、CHCl 3等,虽为四面体结构,但由于碳原子所连的四个原子不相同,四个原子电子云的排斥力不同,使四个键的键角不全相等,所以并不是正四面体结构。 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分子的立体构型是“价层电子对”相互排斥的结果。 2.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与分子(离子)的立体结构 (1)中心原子价电子全部参与形成共价键的分子(AB n )

(2)中心原子有孤电子对的分子(AB n) 【自主思考】 2.如何确定CO2-3和NH+4的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 提示阳离子: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减去离子的电荷数(绝对值),故NH+4中中 心原子为N,a=5-1,b=1,x=4,所以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1 2(a-xb)= 1 2(4-4×1) =0。 阴离子: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加上离子的电荷数(绝对值),故CO2-3中中心原子 为C:a=4+2,b=2,x=3,所以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1 2(a-xb)= 1 2(6-3×2) =0。 [自我检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所有的三原子分子都是直线形结构。() (2)所有的四原子分子都是平面三角形结构。() (3)五原子分子的空间构型都是正四面体。() (4)P4和CH4都是正四面体分子且键角都为109°28′。() (5)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电子对,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英文:V alence S hell E lectron P air R epulsion (VSEPR)),是一个用来预测单个共价分子形态的化学模型。理论通过计算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数和配位数来预测分子的几何构型,并构建一个合理的路易斯结构式来表示分子中所有键和孤对电子的位置。 [编辑]理论基础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基础是,分子或离子的几何构型主要决定于与中心原子相关的电子对之间的排斥作用。该电子对既可以是成键的,也可以是没有成键的(叫做孤对电子)。只有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才能够对分子的形状产生有意义的影响。 分子中电子对间的排斥的三种情况为: ?孤对电子间的排斥(孤-孤排斥); ?孤对电子和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孤-成排斥); ?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成-成排斥)。 分子会尽力避免这些排斥来保持稳定。当排斥不能避免时,整个分子倾向于形成排斥最弱的结构(与理想形状有最小差异的方式)。 孤对电子间的排斥被认为大于孤对电子和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后者又大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因此,分子更倾向于最弱的成-成排斥。 配体较多的分子中,电子对间甚至无法保持90°的夹角,因此它们的电子对更倾向于分布在多个平面上。 实际预测 下面是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的分子形状表。

没有孤电子对(基本形状)1个孤电子对 2个孤电子对3个孤电子对 电子对数

2 直线型 3 平面三角形型角型 4 四面体型三角锥型角型 5 三角双锥型变形四面体型T字型直线型 6 八面体型四角锥型平面四方形型 7 五角双锥型五角锥型 8 四方反棱柱型 分子类 型分子形状 中心原子价电子对的排 布方式? 分子的几何 构型? 实例 AX 1E n 双原子分子 (直线型) HF、O 2 AX 2E 直线型BeCl 2 、HgCl 2 、CO 2 AX 2E 1 角型NO 2 ?、SO 2 、O 3 AX 2E 2 角型H 2 O、OF 2 AX 2E 3 直线型XeF 2 、I 3 ? AX 3E 平面三角形 型 BF 3 、CO 3 2?、NO 3 ?、SO 3 AX 3E 1 三角锥型NH 3 、PCl 3 AX 3E 2 T字型ClF 3 、BrF 3 AX 4E 四面体型CH 4 、PO 4 3?、SO 4 2?、ClO 4 ? AX 4E 1 变形四面体 型 SF 4 AX 4E 2 平面四方形 型 XeF 4 AX 5E 三角双锥型PCl 5 AX 5E 1 四角锥型ClF 5 、BrF 5 AX 6E 八面体型SF 6 AX 6E 1 五角锥型XeOF 5 ?、IOF 5 2?[1] AX 7E 五角双锥型IF 7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一课时 一、形形色色的分子 【投影展示】CO 2、H 2O 、NH 3、CH 2O 、CH 4分子的球辊模型(或比例模型); 1、 三原子分子 化学式 结构式 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 分子的空间构型 键角 直线形 180° V 形 105° 2、 四原子分子 化学式 结构式 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 平面三角形 120° 三角锥形 107° 3、五原子分子 正四面体形 109°28’ 4、其他分子 5、资料卡片 CH 3 COOH C 8H 8 CH 3OH C 6H 6 CH 3CH 2 OH

分子世界如此形形色色,异彩纷呈,美不胜收,常使人流连忘返。 分子立体构型与其稳定性有关。例如,上图S 83像皇冠,如果把其中一个向上的硫原子倒转向下,尽管也可以存在,却不如皇冠是稳定;又如椅式C 6H 6比船式C 6H 6稳定 【问题】1、什么是分子的立体构型? 答:分子的立体构型是指分子中原子的空间排布。 那么分子结构又是怎么测定的呢?可以用现代手段测定。 【阅读】 选修3 P37——科学视野分子的立体结构的测定: 红外线光谱 【问题】 3、 同为三原子分子的CO 2和H 2O ,四原子分子的NH 3和CH 2O ,它们的立体结构却不同,为什么? 分子中的原子 分子立体构型 红外线 分析

二、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VSEPR 模型) 1、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1940年美国的Sidgwick NV 等人相继提出了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简称VSEPR 法,该法适用于主族元素间形成的ABn 型分子或离子。 该理论认为:一个共价分子或离子中,中心原子A 周围所配置的原子B (配位原子)的几何构型,主要决定于中 心原子的价电子层中各电子对间的相互排斥作用。 a: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① 对于阳离子价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电荷数 ② 对于阴离子价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电荷数 x :与中心原子相结合的原子数 b :与中心原子相结合的原子能得到的电子数 例如:CO 2: CO 2 孤电子对=1/2(4-2×2) =0 H 2O : O 上孤电子对数=1/2(6 -2×1) =2 CO 32-: C 上孤电子对数=1/2(4 +2 -3×2) =0 学生活动:填写下表内容 分子或离子中的价层电子对在空间的分布(即含孤电子对的VSEPR 模型) 分子真实 构型 中心原子上孤电子对=1/2(a -x b)

高中化学第2章第2节第1课时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教案新人教 版选修3 目标与素养:1.认识形形色色的分子构型和分子的复杂性。(宏观辨识)2.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含义及能够应用该理论预测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微观探析与模型认知) 一、认识形形色色的分子 1.三原子分子 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键角立体构型立体构型名称CO2 O∶∶C∶∶O O===C===O 180°直线形H2O 105°V形 2.四原子分子 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键角立体构型立体构型名称CH2O 约120°平面三角形 NH3107°三角锥形 3.五原子分子 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键角立体构型立体构型名称 CH4109°28′正四面体形 CCl4109°28′正四面体形

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分子中的价层电子对包括σ键电子对和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由于电子对的排斥作用,而趋向尽可能彼此远离,分子尽可能采取对称的立体构型,以减小斥力。 2.价层电子对的确定方法 (1)a表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 对主族元素:a=最外层电子数; 对于阳离子:a=价电子数-离子电荷数; 对于阴离子:a=价电子数+离子电荷数。 (2)x表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 (3)b表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接受的电子数。氢为1,其他原子=8-该原子的价电子数。 3.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与分子(离子)的立体构型 (1)中心原子价电子全部参与形成共价键的分子 AB n n=2 n=3 n=4 价层电子对数 2 3 4 成键电子对数 2 3 4 电子对立体构型(VSEPR 模型) 直线形平面三角形正四面体形分子立体构型直线形平面三角形正四面体形实例CO2、BeCl2BF3、BCl3、BBr3CH4、CCl4、SiF4 子对)的分子,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也要占据中心原子周围的空间,并互相排斥使分子呈现不同的立体构型。 化学式 含孤电子对的VSEPR 模型 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 型 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 型名称H2O V形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练习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甲烷和白磷均为正四面体结构,判断甲烷和白磷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角关系( )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小于后者 C.二者相等 D.无法判断 2.下列分子的表达式是路易斯结构式的是( ) A.H—Cl B.N≡N 3.下列物质中,化学键类型和分子空间构型皆相同的是( ) A.CO2和SO2B.CH4和SiH4 C.BF3和PH3 D.HCl和NH4Cl 4.能说明BF3分子的4个原子是同一平面的理由是( ) A.任意两个键之间夹角为120°B.B—F键为非极性共价键 C.3个B—F键的键能相同D.3个B—F键的键长相等 5.以下分子或离子的结构为正四面体且键与键之间夹角为109°28′的是( ) ①CH4②NH4+③CH3Cl ④P4⑤金刚石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⑤C.①② D.①②⑤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O2、SO2、BF3、NCl3分子中没有一个分子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满足了8电子稳定结构 B.P4和CH4都是正四面体分子且键角都为109°28′ C.NH4+的电子式为,离子呈平面正方形结构 D.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电子对,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 7.三氯化氮(NCl3)常温下为一种淡黄色液体,其分子结构呈三角锥形,以下关于三氯化氮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N—Cl键是非极性键B.分子中不存在孤对电子 C.它的沸点比PCl3沸点低D.因N—Cl键键能大,所以NCl3沸点高 8.下列分子中,各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的是(双选)( ) A.NH3 B.CCl4C.H2O D.CH2O 9.下列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双选)( ) A.卤化氢分子中,卤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共价键的极性越强,稳定性也越强 B.以极性键结合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D.非极性分子中,各原子间都应以非极性键结合C.判断A2B或AB2型分子是否是极性分子的依据是,具有极性键且分子构型不对称、键角小于180°的非直线形结构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4和CO2分子中都只含有共价键 B.CCl4和NH3的分子的立体结构都是正四面体形 C.BF3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e-稳定结构 D.甲烷的结构式为,是对称的平面形分子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教学设计 人教版选修三 第二章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 (第一课时)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 一、设计思想 1.将抽象的理论模型化,化难为简,详略得当,有效教学? 2.创设多层面多角度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构建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与分子立体构型 的有机结合和熟练运用。 3.注重学习中所蕴含的化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本节选自新课标人教版化学必修3第二章第二节,由四部分内容组成,依次为形形色色的分子、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杂化轨道理论简介和配位化合物简介,重点介绍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和配位化合物。本节教材可用三个课时完成,说课内容为第一课时。 按照新课标要求,在必修2和选修3第二章第一节已介绍共价键知识基础上,本节介绍了分子的立体结构,并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对简单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行了解,并为学习杂化轨道理论奠定了基础,使学生能从分子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分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能应用价层电子对互斥 理论和模型解释。

(2)会判断常见的简单多原子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和多媒体展示,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分子结构的过程 中增强感性认识。 (2)通过探究分子的立体构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自学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高探究分子结构的兴趣,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及用数学的思想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切身感悟化学学科的奇妙。 3.教学重难点 (1)分子的立体构型 (2)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学情分析 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差,且相尖知识的准确度不够,在教学中需要细致把握。另 一方面本节知识属于化学理论教学,与已有知识联系较少,通过设计引导才能取得较好的 教学效果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法模型构造法 学生自主学习法多媒体展示法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分发挥想象力,说说它们的空间形状。 [投影]

《分子的立体构型》教案 授课人:龚韦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①正确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②学会分析分子的立体构型 ③理解分子的杂化轨道概念的基本思想及三种主要杂化方式 2、能力培养:①通过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学习,提升学生化学理论素养。 ②通过探究分子的立体构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并提高用数学的思想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二、考纲要求: 1、能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2、能用VSEPR 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 3、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三、重点难点 分子的立体构型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四、教学策略和手段 探究式教学法、模型构造、学生自主学习、多媒体 五、课前准备 课件制作、学案 六、教学过程 【情景再现】CH 4分子形成 【考点解读】 考点一. 杂化轨道理论 1、杂化:原子内部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在外界条件影响下重新组合的过程叫原子轨道的杂化 2、杂化轨道:原子轨道组合杂化后形成的一组新轨道 C H H H 109°28′ C 的基态 2s 2p 激发态 2p 正四面体形 sp 3杂化态

例题:蛋白质由多肽链组成,其基本单元如下图 (1)指出分子中共价键的类型及数目? (2)在图中用小红点标出孤对电子。 (3)在此基本单元中,采取SP3杂化的原子为 ,采取SP2杂化的原子为 ; 【总结】 要判断杂化类型必须要知道原子价层电子对的情况,即σ电子对和 孤电子对。 【思考】如何判断σ电子对和孤电子对? 经验公式(对于ABm 型分子) σ电子对:与中心原子成键的原子个数——m 孤电子对数= (a -bm )÷2 =(中心原子价电子数-每个配位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m )÷2 【练习】 1、《高考365》P84 考点例析1 下列物质的杂化方式不是SP 3杂化的是( ) A NH 3 B CH 4 C CO 2 D H 2O 2、下列分子和离子中,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几何构型不为四面体的是( ) A 、NH 4+ B 、SO 2 C 、SO 42- D 、OF 2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说明的是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而分子的空间构型指的是成键电子对的空间构型,不包括孤电子对。 规律总结 (1)当中心原子无孤电子对时,两者的构型一致 ; (2)当中心原子有孤电子对时,两者的构型 不一致 。 N C H C 1 23C O

2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的应用——判断分子或离子的立体 构型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认为,在一个共价分子中,中心原子周围电子对排布的立体构型主要决定于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层中电子对的数目。所谓价层电子对包括成键的σ电子对和未成键的孤电子对。价层电子对各自占据的位置倾向于彼此分离得尽可能地远些,这样电子对彼此之间的排斥力最小,整个分子最为稳定。这样也就决定了分子的立体结构。因此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可以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 利用VSEPR模型推断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的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中心原子A价层电子对数目 中心原子A的价电子数与配位体X提供共用的电子数之和的一半,就是中心原子A价层电子对的数目。例如BF3分子,B原子有3个价电子,三个F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共6个电子,所以B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如果讨论的是离子,则应加上或减去与离子电荷相应的电子数。如PO3-4中P原子的价层电子数应加上3,而NH+4中N原子的价层电子数则应减去1。 2.确定价层电子对的立体构型 由于价层电子对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它们趋向于尽可能地相互远离。于是价层电子对的立体构型与价层电子对数目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3.确定分子的立体构型 价层电子对有成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之分,价层电子对的总数减去成键电子对数,得孤电子对数。根据成键电子对数和孤电子对数,可以确定相应的较稳定的分子立体构型。 判断分子立体构型时应注意: (1)如果在价层电子对中出现孤电子对时,价层电子对立体构型还与下列斥力顺序有关:孤对—孤对>孤对—键对>键对—键对。因此,价层电子对立体构型为正三角形和正四面体时,孤电子对的存在会改变键对电子的分布空间。 (2)对于分子中有双键、三键等多重键时,使用价层电子对理论判断其分子构型时,双键的

人教版化学选修3第二章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第一课时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内容标准要求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是新课程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二节的内容,是高中化学新课程教材中新增的内容,它建立在共价键的分类、键参数、电子式的书写等基础知识之上,来预测AB n型共价分子的立体构型,使学生对已有认知中“CO2分子为直线型、H2O分子为V型、CH4分子为正四面体型”等知识有更深层的认识。第一节的共价键为其做铺垫,而后面的杂化轨道理论又可以与之相辅相成的共同解决分子立体构型的问题。 二、学情分析 通过对《共价键》的学习,同学们对共价键分类、键参数、电子式的书写等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对“由相同数目的原子组成的分子,其构型有很大差异”的疑问是其学习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驱动力。 三、教学目标 1. 结合实例了解共价分子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并可运用相关理论和模型进行解释和预测。 2. 知道分子的结构可以通过波谱、X-射线衍射等技术进行测定。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 难点: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模型;价层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的计算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利用分子的微观图片,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引入】展示教材图片——形形色色的分子。为什么这些分子会有如此的立体构型呢?而同样是AB2型分子,为什么CO2为直线形,H2O为V形?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 环节二:以NH3为例,演示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分子构型的步骤,帮助学生建立理论模型。 【教师活动1】以NH3为例,演示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分子构型的步骤:①确定中心原子(分子中原子数少的为中心原子)②确定σ键电子对③确定孤电子对数④确定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