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企业信息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企业信息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企业信息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执笔人:

审核人:

编撰日期

一、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秘书专业必修课程,课程性质为B类。开设在本专业的第三学期,计划时数54学时。该课程围绕企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也是在变化的环境中求生存和发展的必由途径,本教材围绕着企业信息管理师基础知识的培训教程展开论述。全书共分四大部份:包括职业道德和职业守则、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企业管理基础知识、法律法规基础知识等。

二、教学目标

该教材紧贴《标准》在内容上,力求体现“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指导思想,突出职业培训特色;结构上,针对企业信息管理师职业活动的领域,按照模块化的方式,分级别进行论述。包括:

1、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企业信息管理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守则;(2)信息技术基础知识;(3)企业管理基础知识;(4)法律法规基础知识等。

2、能力目标:(1)让学生掌握企业信息管理必须具备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守则的;(2)了解信息技术发展过程及应用过程;(3)掌握企业信息管理的基本环节与基础知识;(4)掌握并熟知相关的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及WTO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重、难点

1、教学内容:本教材共四单元,其中包括:职业道德和职业守则、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企业管理基础知识、法律法规基础知识等。

2、教学的重点:(1)信息技术基础知识;(2) 企业管理基本环节与基本内容;

3、教学的难点:(1)管理信息系统知识;(2)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四、教材与学时安排

(一)教材

1、主教材:《企业信息管理师基础知识》主编:侯炳辉、郝宏志,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是由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

本教材是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2、参考教材:《市场信息学》主编:杨小平,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

本教材是全国高等教育信息产业化“十一五”规划教材。

3、辅助教材《管理信息系统》主编:陈智高,化学工业出版社。

本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十一五”规划教材。

五、教学方法

1、采用递进式的教学形式来说明信息的开发与应用对推进社会信息化及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2、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其判断能力与见识水平。

3、教学中通过与学生沟通、互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据、信息与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增强学生对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识别与应用。

4、配合多媒体(PPT课件)教学,做到图、文并茂,声像、音像并茂,更生动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对现代化的信息管理与应用提出新的课题要求。

法规

知识

济法基本

知识

2、知

识产权法

基本知识

3、

WTO相关

知识

解经济法的概念、

特征内容及其相应

的法律责任

2、了解并掌

握知识产权的概

念、特征、应用范

围及其相应的法律

责任

3、了解世界

贸易组织(WTO的

相关知识)

4、熟知中国

从“复关”到“入

世”的过程

与学生互动及多媒体

阐析说明:

1、让学生了解经

济法是现代社会经济

发展的必然条件,是

企业经营管理的法律

依据

2、让学生明确知

识产权(专利法)的

申请过程、应用原则

与专利人的权力与应

用。

3、中国“入世”

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机

遇与挑战

1、经济法的概念、特

征与内容

2、知识产权法的概念

与范围、性质与特征

3、世界贸易组织(WTO

的相关知识)的宗旨与内容

二、实践应用点:

通过案例分析与课堂

讨论结合当前社会经济的

发展状况,让学生明确:

1、经济法与企业管理

的应用

2、知识产权的申请过

程及其知识产权人的权力

与义务

3、中国“入世”给中

国经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七、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

(一)本课程考核总分为100分,其构成包括:

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摸拟、课后作业占20%

2、综合知识应用和文章论述成绩:占30%

3、期末成绩:占 50%

( 二 )期末考试:(开卷)考试时间10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

1、考试方式: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简答题、综合应用题

2、成绩的构成:分为较难、适中、较易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5%、35%、

40%。末完成平时作业及平时作业成绩不合格者,不得参加课程期末考试。试卷均采用百分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