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生产的环境污染及防控

养猪生产的环境污染及防控
养猪生产的环境污染及防控

养猪生产的环境污染及防控

随着养猪生产集约化、规模化的快速发展,猪场排泄物带来的水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大气污染等综合环境污染,已引起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也成为制约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养猪生产的主要污染是其排放的粪尿、污水及有害气体。一个年产万头肉猪的猪场,年排污量至少3万吨以上,即相当于每年向周围环境排放约108吨氮和30吨磷。每天向大气排放氨35.3千克、硫化氢32千克以及大量有害气体和病原微生物,这么多的排泄物,如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对水体、土壤、空气和作物等造成严重污染,成为严重公害。

养猪场污染防控措施,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1.合理规划,适度规模,注重生态效益合理选址与规划是解决污染的先决条件。新建猪场时,场址要远离水源、城市、工矿区等人口密集的地方1公里以上。选择场址要保持一定的坡度,排水良好、无污染、排废方便,且距离农田、果园、菜地、林地或鱼池较近,便于粪污及时利用。既要着眼于近期效益,又要考虑长远环境、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必须把排污及配套设施规划在内,充分考虑粪污处理与利用的环境。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猪场对粪污的消纳能力等考虑,

只有合理的猪场规模,才有效益,一般肉猪场以

2000~3000头为宜,大型猪场以5000~10000头为宜,不宜过于集中。

2.推行干集清粪工艺,粪尿分开从清污方式上减少排污总量干(鲜)猪粪由人工收集,经清粪道清除,尿及污水从地下水道流出,养分损失小。经调查,一个年出栏万头规模的猪场,每日排污量为:水冲清粪方式为150~200立方米/天;水泡清粪方式为100~120立方米/天;人工干清粪方式为50~60立方米/天。由此可见,采用人工干清粪方式比其他两种方式可减少排污总量的

1/2~2/3。改进饮水系统,增加防漏装置,避免饮、漏水与粪便的混合,也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3.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养殖“养猪不赚钱,回头看着田”有较好生态效益。发展现代化养猪,必须和传统养猪相结合,充分利用猪的粪尿发展有机农业和循环经济。因地制宜推广“猪-沼-果(茶)、猪-沼-菜”等养猪生态模式。猪场排出的粪尿污水导入一级处理池(沼气池或酸化池)后,通过污水管进入集中处理工程,以厌氧为主体工艺,结合氧化糖等处理系统。一般通过处理后的水,可作农田灌溉用水,也可达标排放。同时利

用部分沼液作为周边果(菜)园的肥料,实现粪便污水的多层次利用,可有效地控制污染。

4.利用酶制剂,降低氮、磷的排放猪饲粮中近2/3的磷是以植酸磷和磷酸盐形式存在,由于猪体内缺乏能有效利用植酸磷的各种酶,所以以植酸形式存在的磷几乎不能被猪利用,在饲料中必须添加大量的无机磷(如磷酸氢钙)才能满足猪的生长所需,这既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也由于磷的大量排出,造成环境的污染。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就可以将植酸磷水解为游离的正磷酸和肌醇而被吸收,从而提高磷的利用率,间接缓解了磷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另外,饲料中的植酸还是一种抗营养因子,饲料中的矿物质元素(如钙、镁、锌、铁等)常与植酸形成稳定的植酸盐而存在,利用率极低,而且植酸也干扰蛋白质、氨基酸的吸收。利用植酸酶能提高猪对蛋白质、钙、铜、镁、锌等矿物质微量元素的利用率,对减少臭气排放和减轻微量元素对环境的污染有着较为积极的意义。

5.利用有机微量元素,降低铜、锌等重金属的排放由于高铜、高锌能促进猪的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因此被许多国家普遍使用,这是造成养猪场铜、锌等金属元素污染的主要原因。有机微量元素的开发利用为解决铜、锌污染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有机微量元

素是金属元素与蛋白质、多肽、氨基酸、有机酸、多糖衍生物等配体通过共价键和离子键结合而形成的络合物(或螯合物),具有稳定性好、生物利用率高、抗吸收干扰等优点。低剂量的有机铜、有机锌可以代替高铜、高锌的促生长效果,而且可极显著降低猪肝脏和粪中铜、锌含量,所以从猪的生长和环保来看,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6.采用生物除臭,减少臭气和有害气体污染沸石是天然矿物质除臭剂,它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具有离子交换性,可以交换吸附一些放射性元素和重金属元素,对畜禽消化道产生的氨、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也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可大大减少粪臭。将微生态制剂加入饲料中,不仅能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生长,还可增强畜禽的免疫力和抗病性,而且在环保方面,可降低氮的排泄量,明显减少粪尿臭味,有效降低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净化生态环境。

7.抓好猪场的绿化工作场地绿化可净化25%~40%的有害气体和吸附50%左右的粉尘,还可改善圈舍小气候,达到遮阳、降温作用,搞好畜禽场绿化可以减轻空气污染,净化场区空气。■

(江西奉新县畜牧水产局330700杨俊敖礼林)

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

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 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具体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环境激素污染等。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当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进入大气,水、土壤环境,如果其数量、浓度和持续时间超过了环境的自净力,以致破坏了生态平衡,影响人体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时,称为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的产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目前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的使用,使有用的资源变为废物进入环境而造成危害。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 环境污染的主要类型有一下几种: (一)大气污染 人需要呼吸空气以维持生命。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约2万多次,吸入空气达15~20立方米。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气对人体健康 有直接的影响。大气污染主要是指大气的化学性污染。大气中化学性 污染物的种类很多,对人体危害严重的多达几十种。我国的大气污染 属于煤炭型污染,主要的污染物是烟尘和二氧化硫,此外,还有氮氧 化物和一氧化碳等。这些污染物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内,不经过 肝脏的解毒作用,直接由血液运输到全身。所以,大气的化学性污染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很大。这种危害可以分为慢性中毒、急性中毒和致 癌作用三种。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呼吸 道疾病与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粘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

养殖业环境污染的来源和危害分析

养殖业环境污染的来源和危害分析养殖场环境污染问题解决不好,不仅危及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也危及养殖场自身的生存。现将京郊养殖场环境污染情况与防治措施报道如下。 1养殖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危害 主要污染源畜产废弃物是造成养殖场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一般情况下,1头育肥猪从出生到出栏,排粪量850~1050kg,排尿1200~1300kg。1个万头猪场每年排放纯粪尿3万t,再加上集约化生产的冲洗水,每年可排放粪尿及污水6~7万t[2]。而北京郊区采用工程措施处理的粪水只占各自排放量的5%左右。畜禽粪尿排泄量很大,若以生物耗氧量(BOD)来折算,则1头猪1天所排粪尿的BOD 相当于10口人,1只鸡相当于口人。也就是说,建1个20万只蛋鸡场或1个1万头猪场,相当于出现1个14万人或5万人的城镇[3]。 空气污染场臭气的产生,主要是两类物质,即碳水化合物和含氮有机物,在有氧的条件下两类物质分别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最终产物———无机盐类,不会有臭气产生。当这些物质在厌氧的环境条件下,可分解释放出带酸味、臭蛋味、鱼腥味、烂白菜味等带刺激性的特殊气味。若臭气浓度不大、量少,可由大气释稀扩散到上空,不会引起公害问题。若臭气量大且长期高浓度的臭气存在,会使人有厌恶感,给人们带来精神不愉快,影响人体健康。据1992年日本居民对畜牧业的投诉案件中,起因于臭气问题的案件占%。我国

近年来也出现此类投诉案件,例如河南省泌阳县1个村3000名村民状告该地区1个鸡场,其臭气扰乱村民生活和健康的投诉案件[4]。当前城镇向郊区农村迅速延伸,原远离城镇的饲养场与居民点距离缩短,畜牧场臭气问题也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土壤和水源污染粪尿中含有大量的氮、磷、微生物和药物以及饲料添加剂的残留物,它们是污染土壤、水源的主要有害成分。1头育肥猪平均每1天产生的废物为,1年排泄的总氮量达,磷达。1个万头猪场年可排放100~161t氮和20~33t磷,并且1g猪粪污中还含有83万个大肠杆菌、69万个肠球菌以及一定量的寄生虫卵等。大量有机物的排放使猪场污物中的BOD(生化需氧量)和COD(需氧量)值急剧上升。据报道,某些地区猪场的BOD高达1000~3000mg/L,COD高达2000~3000mg/L,严重超出国家规定的污水排放标准(BOD6~ 80mg/L,COD150~200mg/L)[5]。在生产中用于治疗和预防疾病的药物残留、微量元素添加剂的超量部分也随猪粪尿排出体外;规模化猪场用于清洗消毒的化学消毒剂则直接进入污水。这些有害物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将会对土壤和水源构成严重的污染。 2京郊养殖场污染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养殖场存在的问题 。没有贮存设施,任其流淌,严重污染了周围环境。近几年由国外引进的20~30套万头猪场整套设备,为节省外汇,节约的居然是粪便污水、处理设施等部分。所有这些做法的后果,不仅会严重污染环境,而且也会影响养殖场的持续发展。

解决养猪场污染问题的七大秘诀

解决养猪场污染问题的七大秘诀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快速推进,各地规模化、集约化生猪养殖业迅猛发展,规模由小到大,范围由点到面,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之一。现在万头猪场早已不新鲜,五万头、十万头以上猪场也在持续不断地增加。规模化的养猪业给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带来了极大的帮助,但是随之也给生态环境产生了极大的污染。 养猪场带来的生态环境污染日益加重 目前,我国养猪业的规模日益增大,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中最活跃的经济增长点和主要支柱产业。然而养猪业不仅仅给我国的经济水平带来提高,同时给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并日益加重。 由于我国对如养猪场类似的畜禽养殖场监督管理不力、污染治理力度不够、农业与养殖业脱节等,致使大量畜禽粪便随意流失,既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又成为次级河流和饮用水源地的主要污染源。这些污染源会对养殖场周围的空气、地下水、土壤产生污染,使动物、植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和条件恶化。 国家研究相应对策,效果并不理想 为遏制近年来规模化畜禽养殖行业的迅速发展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各生产企业都在积极应对。同时国家也研究了许多处理技术和方法,如:粪便的干处理、堆肥处理、固液分离处理。饲料化处理、佛石吸附恶臭气等处理技术以及干燥法、热喷法和沼气法处理等等,这些技术在治理猪粪尿污染上虽然都有一定效果,但一般尚需要较高的投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单一处理方法就能达到人们所要求的理想效果。 因此,想要达到比较理想的污染处理效果,就必须通过多种措施,实行多层次。多环节的综合治理,采取标本兼治的原则,才能有效地控制和改善养猪生产的环境污染问题。在此,畜牧小编总结了一些比较正确、合理的解决方法,希望能为大家分忧解难。 一、合理规划,科学选址,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养殖规模与布局 1.l 合理规划,科学选址 集约化规模化养猪场对环境污染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个是猪粪尿的污染,另一个是空气的污染。合理规划,科学选址是保证猪场安全生产和控制污染的重要条件。在规划上,猪场应当建到远离城市、工业区、游览区和人口密集区的远郊农业生产腹地。在选址上,猪场要远离村庄并与主要交通干道保持一定距离,有些国家明确规定,猪场应距居民区2km以上;避开地下生活水源及主要河道;场址要保持一定的坡度,排水良好;距离农田、果园、菜地、林地或鱼池较近,便于粪污及时利用。 1.2 根据周围农田对污水的消纳能力,确定养殖规模 发展畜牧业生产一定要符合客观实际,在考虑近期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要着眼于长远利益。要根据当地环境容量和载畜量,按可持步发展战略确定适宜的生产规模,切忌盲目追求规模,贪大求洋,造成先污染再治理的劳民伤财的被动局面。目前,猪场粪污直接用于农田,实现农业良性循环是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这就要求猪场的建设规模要与周围农田的粪污消纳能力相适应,按一般施肥量(每667m2每茬10kg氮和磷)计算,一个万头猪场年排出的氮和磷,需至少333.33公顷年种两茬作物的农田进行消纳,如果是种植牧草和蔬菜,多次对割,消纳的粪污量可成倍增加。因此牧场之间的距离,要按照消纳粪污的土地面积和种植的品种来确定和布局。此外,猪场粪水与养鱼生产结合,综合利用,也可收到良好效果。通过农牧结合、种养结合和牧渔结合,可以实现良性循环。

养殖业环境污染的来源和危害分析

养殖业环境污染的来源 和危害分析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养殖业环境污染的来源和危害分析养殖场环境污染问题解决不好,不仅危及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也危及养殖场自身的生存。现将京郊养殖场环境污染情况与防治措施报道如下。 1养殖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危害 主要污染源畜产废弃物是造成养殖场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一般情况下,1头育肥猪从出生到出栏,排粪量850~1050kg,排尿1200~ 1300kg。1个万头猪场每年排放纯粪尿3万t,再加上集约化生产的冲洗水,每年可排放粪尿及污水6~7万t[2]。而北京郊区采用工程措施处理的粪水只占各自排放量的5%左右。畜禽粪尿排泄量很大,若以生物耗氧量(BOD)来折算,则1头猪1天所排粪尿的BOD相当于10口人,1只鸡相当于口人。也就是说,建1个20万只蛋鸡场或1个1万头猪场,相当于出现1个14万人或5万人的城镇[3]。 空气污染场臭气的产生,主要是两类物质,即碳水化合物和含氮有机物,在有氧的条件下两类物质分别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最终产物———无机盐类,不会有臭气产生。当这些物质在厌氧的环境条件下,可分解释放出带酸味、臭蛋味、鱼腥味、烂白菜味等带刺激性的特殊气味。若臭气浓度不大、量少,可由大气释稀扩散到上空,不会引起公害问题。若臭气量大且长期高浓度的臭气存在,会使人有厌恶感,给人们带来精神不愉快,影响人体健康。据1992年日本居民对畜牧业的投诉案件中,起因于臭气问题的案件占%。我国近年来也出现此类投诉案件,例如河南省泌阳县1个村3000名村民状告该地区1个鸡场,其臭气扰乱村民生活和健康的投诉

论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论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环 境与我们日常息息相关,健康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环境是影响和决定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环境对人体的危害可分为以下三种:急性危害,慢性危害,远期危害。 1.那何谓这三种危害? (1)急性危害:污染物在短期内浓度很高,或者几种污染物联合进入人体可以对人体造成急性危害 (2)慢性危害:慢性危害主要指小剂量的污染物持续的作用于人体产生的危害。如大气污染对呼吸道慢性炎症 发病率的影响等 (3)远期危害: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一般是经过一段较长的潜伏期后才表现出来,如环境因素的致癌作用 等。环境中致癌因素主要有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因 素 2.我们结合一些事例来具体分析这三种危害。 (一)急性危害 从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中,相继出现了不少污染事件,引起人群中毒死亡。1952年12月5—9日是在伦敦多次烟雾事件中最严重的一次,当时的逆温层是在60—90米的低空,从家庭炉灶和工厂烟囱排出来的烟尘、SO2被封盖在下面扩散不出去,污染物不断蓄积。在雾的初期,伦敦市民感到胸闷、咳嗽、嗓子痛以至呼吸困难,进而发烧;在浓雾后期,死亡率急剧上升,支气管炎死亡率最高,其次是肺炎、肺结核,以及患有其他呼吸系统疾患和循环系统疾病的患者相继死亡,尤其是老年和幼儿患者死亡率更高。病理解剖发现,死者多属急性闭塞性换气不良,造成急性缺氧或引起心脏病恶化而死亡。 环境污染对人体造成的急性危害,近年来在我国也有发生,如1971年7月13日17时许,某市冶炼厂镍冶炼车间,由于输送氯气的胶皮管破裂,造成氯气污染大气的急性中毒事件,使工厂周围284名居民受害。同时也使附近工厂受到影响,不能正常生产。 (二)慢性危害 1.大气污染对呼吸道慢性炎症发病率的影响 根据我国某市某地区对中小学生和成年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调查结果显示,重污染区与轻污染区中小学生慢性鼻炎、慢性咽炎和同时患两种以上慢性鼻、咽腔疾患的有病率比较,重污染区显著高于轻污染区。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HJ/T81—2001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Technical standard of preventing pollution for 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 2001-12-19 发布 2002-04-01 实施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 前言 随着我国集约化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场及其周边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畜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防止环境污染,保障人、畜健康,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技术规范。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畜禽养殖场的选址要求、场区布局与清粪工艺、畜禽粪便贮存、污水处理、固体粪肥的处理利用、饲料和饲养管理、病死畜禽尸体处理与处置、污染物监测等污染防治的基本技术要求。 本技术规范为首次制定。 本技术规范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提出。 本技术规范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归口。 本技术规范由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共同负责起草。

本技术规范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HJ/T81—2001 1 主题内容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畜禽养殖场的选址要求、场区布局与清粪工艺、畜禽粪便贮存、污水处理、固体粪肥的处理利用、饲料和饲养管理、病死畜禽尸体处理与处置、污染物监测等污染防治的基本技术要求。 2 技术原则 2.1 畜禽养殖场的建设应坚持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的原则,根据本场区土地(包括与其他法人签约承诺消纳本场区产生粪便污水的土地)对畜禽粪便的消纳能力,确定新建畜禽养殖场的养殖规模。 2.2 对于无相应消纳土地的养殖场,必须配套建立具有相应加工(处理)能力的粪便污水处理设施或处理(置)机制。 2.3 畜禽养殖场的设置应符合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 3 选址要求 3.1 禁止在下列区域内建设畜禽养殖场: 3.1.1 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 3.1.2 城市和城镇居民区,包括文教科研区、医疗区、商业 区、工业区、游览区等人口集中地区; 3.1.3 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域; 3.1.4 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它区域。 3.2 新建改建、扩建的畜禽养殖场选址应避开3.1规定的禁建区域,在禁建区域附近建设的,

养殖业环境污染整改通知书(两联式)

宝林镇养殖业环境污染整改通知书 №:1 养殖场(户): 经查,你场存在如下问题: □1、畜禽养殖粪便直排; □2、无沼气池或沼气池容量不够; □3、无沼液存储池或沼液存储池体积不够; □4、无干粪便存储场或干粪便存储场体积不够; □5、无种养平衡配套土地或种养平衡配套土地面积不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畜禽规模养殖防治条例》、《邛崃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决定》、《2014年邛崃市畜禽养殖污染 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等法律法规,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建议按《畜禽养殖 种养平衡配套设施标准》于2014年月日前予以整改到位,否则将协调环 保、水务、农发等部门依法予以搬迁、关闭或拆除强制拆除。 收件人:送达人: 宝林镇人民政府 2014年月日 -------------------------------------------------------------------------------------------------------------------------------- 宝林镇养殖业环境污染整改通知书 №:2 养殖场(户): 经查,你场存在如下问题: □1、畜禽养殖粪便直排; □2、无沼气池或沼气池容量不够; □3、无沼液存储池或沼液存储池体积不够; □4、无干粪便存储场或干粪便存储场体积不够; □5、无种养平衡配套土地或种养平衡配套土地面积不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畜禽规模养殖防治条例》、《邛崃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决定》、《2014年邛崃市畜禽养殖污染 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等法律法规,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建议按《畜禽养殖 种养平衡配套设施标准》于2014年月日前予以整改到位,否则将协调环 保、水务、农发等部门依法予以搬迁、关闭或拆除强制拆除。 收件人:送达人: 宝林镇人民政府 2014年月日

养猪场对环境的危害及其控制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718580332.html, 养猪场对环境的危害及其控制措施 作者:齐向东 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8年第07期 摘要:养猪场对环境的危害极大,会对大气、水体、土壤等造成危害,严重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因此在提高生猪养殖产量和质量的同时,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强猪场环境的控制,以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途径主要有控制粪污的排泄和实施资源化利用。 关键词:猪场;危害;污染;大气;水体;土壤;环境控制;粪污 中图分类号:S828. 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7-0133-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养殖数量不断增加,养殖场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尤其生猪养殖业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在改善人们生活水平,调整膳食结构,提高经济收入的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在提高生猪养殖经济效益的同时,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养猪的环境,降低养殖场对环境的危害。 1 养猪场对环境的危害 在生豬养殖过程中,如果对粪污的处理方法不当,会导致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粪污,以及未被消化的有机物和矿物质排放到环境中去,从而对大气、水体以及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而养殖的粪污主要来源于粪尿、未被消化的饲料、废弃的垫草垫料、生产和生活的污水等。 1.1 对大气的污染 猪场的粪污不及时清理,会发酵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如氨气、硫化氢等,这些有害气体伴随着粉尘、病原微生物等排放到空气中,然后进行扩散和传播,当排出量超出大气环境的净化能力时,就会产生极大的危害。有研究表明,年出栏10万头的猪场,每小时排放氨气约为148 kg,硫化氢约为13.5kg,可污染的范围为半径5 km,而尘埃和病原微生物甚至可随风传播到30 km以外。 1.2 对水体的污染 猪场的粪污中含有大量未消化的营养物质,这些未经处理的粪污排放到水体中后,会使水体固体悬浮物、化学耗氧量以及生化需氧量升高。当排入量过高,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时,

环境污染的危害都有哪些

环境污染的危害都有哪些 近年来,环境污染是我国最严重的污染之一,尤其是PM2.5所带来的污染,更是让政府和人们头疼不已。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很大,也从另一方提醒我们要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物的排除。今天,我们就具体来了解一下环境污染的危害的内容吧。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比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 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出现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

大气污染的危害 ▲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人需要呼吸空气以维持生命。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约2万多次,吸入空气达15~20立方米。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气对人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 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表现为呼吸系统受损、生理机能障碍、消化系统紊乱、神经系统异常、智力下降、致癌、致残。人们把这个灾难的烟雾称为"杀人的烟雾"。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很高时,会造成急性污染中毒,或使病状恶化,甚至在几天内夺去几千人的生命。其实,即使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不高,但人体成年累月呼吸这种污染了的空气,也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及肺癌等疾病。 ▲2、环境污染与癌症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环境污染是导致癌症发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依靠全社会的力量,采取综合措施、有效地治理环境污染,是癌症综合预防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3、对植物危害 大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对植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当污染物浓度很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急性危害,使植物叶表面产生伤斑,或者直接使叶枯萎脱落;当污染物浓度不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慢性危害,使植物叶片褪绿,

关于养殖场排污责令整改通知书3篇

关于养殖场排污责令整改通知书3篇 篇一: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整改通知书201603 XXX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整改通知书(存根) : 经查,你场存在如下问题: □ 1、畜禽养殖粪便直排; □ 2、无沼气池或沼气池容量不够; □ 3、无沼液存储池或沼液存储池体积不够; □ 4、无干粪便存储场或干粪便存储场体积不够; □ 5、无种养平衡配套土地或种养平衡配套土地面积不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湖北省 畜牧条例》、《XXX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实施方案》等法律法规,针对上述存在问题,现责令你于年月日前封堵排污口和清理完养殖场周围污染物,建议按《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于年月日予以整改到位,否则将协调环保、畜牧、水务、城建等部门依法予以搬迁、关闭、拆除或强制拆除。 收件人:送达人: XXX人民政府 20xx年月日

--------------------------------------------------------------------------------------------------------------------------------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整改通知书XXX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整改通知书 : 经查,你场存在如下问题: □ 1、畜禽养殖粪便直排; □ 2、无沼气池或沼气池容量不够; □ 3、无沼液存储池或沼液存储池体积不够; □ 4、无干粪便存储场或干粪便存储场体积不够; □ 5、无种养平衡配套土地或种养平衡配套土地面积不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湖北省 畜牧条例》、《XXX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实施方案》等法律法规,针对上述存在问题,现责令你于年月日前封堵排污口和清理完养殖场周围污染物,建议按《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于年月日予以整改到位,否则将协调环保、畜牧、水务、城建等部门依法予以搬迁、关闭、拆除或强制拆除。 收件人:送达人: XXX人民政府 20xx年月日 篇二:养殖业环境污染整改通知书(两联式)

养猪场废水产生的量与危害程度

福建方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总额1。1亿元,总部位于福建厦门观音山国际商务营运中心.我公司是国内首家专业研发、生产电化学技术污水处理设备的高科技企业,对电化学法污水处理技术研发与设备制造项目投资3。8亿元,并与厦门大学化学系建立了产学研协作关系,现已申请专利19项,已获9项。 养猪场废水危害远超工业污染 众所周知,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养殖业事关我们的国计民生,而龙岩市又是养猪场比较集中的区域。 养猪场到底会产生多少废水??一头猪的日排泄粪尿按6KG计,年产粪尿约2.2吨,目前,大多数猪场采用的是水冲式清粪,则每头猪每天排放的废水量约为30KG/天,年排放量为11吨,照此计算,养猪场每日、每年排放的粪尿和冲洗废水如下表:

养猪废水的排放贻害无穷:?由上表中养猪场排放的废水量可见,生猪排泄物已形成巨大的污染源。据测定成年猪每日粪尿中的BOD(生化需氧量)是人粪尿的13倍。养猪场已成为或正在成为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相当甚至更大的污染源,若处理不当就会给环境保护带来很大威胁。 根据调研和相关资料数据分析,猪场废水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有: 1、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源及农田的污染 粪尿中所含氮、磷及BOD等淋溶量很大,通过地表径流和土壤进入地表水、地下水,或在土壤中积累,致使水体严重污染,土地丧失生产能力。粪尿污水的任意排入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水生生物(如藻类)获得丰富的营养后

立即大量繁殖,导致河床淤塞,河水发黑发臭等。?2、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养猪场的粪尿与污水长期堆置或排放在低洼地,造成恶臭熏天,蚊蝇滋生,严重影响大气质量和居住环境,影响健康. 养猪污水处理有哪些难题? 难题①气味恶臭难闻 排泄物中大量的硫化氢散发于空气中,产生刺鼻难闻的气味,传统的处理方法无法消除四处弥漫的臭味,这是养猪污水最容易暴露的问题. 难题②粘附物难以去除 排泄物中大量的胶质蛋白成分难以去除和自然降解从而形成不溶于水的粘附物,这种物质一旦排放就会对流经水域的植物造成巨大损害,粘附物粘附于植物根部造成其缺氧而大量死亡.

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

化学与社会结课作业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论文 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班级:城市规划1202 姓名:李少璇 学号:0513120210

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使环境要素或其状态发生变化,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人类的正常生活条件的现象。简言之,环境因受人类活动影响而改变了原有性质或状态的现象称为环境污染。例如大气变污浊、水质变差、废弃物堆积、噪声、振动、恶臭等对环境的破坏都属环境污染。由于环境污染,从而导致日照减弱,气候异常,山野荒芜,土壤沙化、盐碱化,草原退化,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繁,生物物种绝灭等。环境污染的实质是人类活动中将大量的污染物排入环境,影响其自净能力,降低了生态系统的功能。 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主要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由于人们的行动违反自然规律所致,预料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大规模的深入地改造环境,也必将引起更复杂的新的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调节人类社会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具体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环境激素污染等。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 一、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分类 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健康损害是复杂多样的,其危害程度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通常按损害性质分为急性危害、慢性危害、远期危害及间接效应。 1、急性危害:环境污染的急性危害是由于短时间内大量污染物接触(进入体内)所引起的,通常其损害表现快速、剧烈,呈明显中毒症状、疾病暴发,甚至死亡。急性危害的典型例子见于世界各国大气污染中毒的公害事件。例如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由于逆温等不利气象条件,燃煤排放的大量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急剧增加、扩散不开,结果造成数千居民中毒死亡。洛杉矶、纽约、东京及我国兰州市曾多次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这种淡蓝色的烟雾多在气温高、阳光强的夏季中午发生,对眼有强烈的刺激与催泪作用,污染严重时还可引起肺水肿,使老年人死亡率增加。1984年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发生异氰酸甲酯泄漏,造成严重污染,导致该市80万人口中有52万人发生不同程度的中毒,5万人失明,2500人死亡。1986年曾发生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件,当地放射性污染水平达正常允许量的1500倍。数十人因急性放射病死亡,共有25万人不得不从周围污染区紧急撤离。 2、慢性危害:慢性危害是由于低剂量的环境污染物长期反复作用于人体,污染物在体内负荷量蓄积,其产生的损害不断累积,而造成的特定的病理反应。慢性危害最为常见,且影响广泛,是较为潜匿的健康损害方式。例如,在磷肥厂、炼铝厂周围的大气受氟化氢污染,居民长期吸入而引起慢性氟中毒。某些金属矿冶炼与精炼过程中排放的含砷烟尘污染大气,造成附近儿童的慢性砷中毒。 3、远期危害: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一般是经过一段较长的潜伏期后才表现出来,如环境因素的致癌作用等。环境中致癌因素主要有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因素。

家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状况及措施

家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状况及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肉蛋奶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因此,畜禽业开始迅猛发展。畜禽养殖业也越来越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规模化养殖业蓬勃发展,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日趋恶化。畜禽养殖造成的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水源污染的主要原因。据统计,全国猪粪、牛粪、羊粪和禽粪的产生量分别为12.9亿吨、11.4亿吨、2.0亿吨、1.2亿吨[1](P155-157)。粪便的随意排放对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对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已成为现阶段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海南省畜禽养殖基本情况及布局 自1988年海南建省以来,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肉类产量平均以每年11%的速度递增,禽类产量平均以17%的速度递增[2](P156-232)。畜禽养殖业目前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表1,2006年海南全省牛的存栏数为149万头,猪334万头,羊94万头,禽类3370万只。海南省北部和西部猪、牛、羊的存栏量比其他三个地区多,两地区之和超过全省总量的50%以上;东部鸡的存栏量远远超过其他四个地区,占全省总量的52%(表1)[3](P92)。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的全国畜禽养殖排污指数[4](P55,77,78)和海南省畜禽养殖量估算,2006年海南省畜禽粪便产生量约为1400万吨,是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总量(1.14万吨)的1228倍。畜禽养殖COD产生总量为50万吨,远超过工业废水与生活废水COD排放量(9.9万吨)[5](P5-7)。

二畜禽养殖业对环境污染的类别 (一)大气污染 畜禽排泄物发酵后会产生具有挥发性的恶臭气体,对环境和大气产生严重污染,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会使人心情浮躁,食欲不振,精神不振,恶心呕吐,甚至形成疾病,严重影响养殖场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 (二)水体污染 畜禽的排泄物经废水、雨水冲刷后可污染地表水,且通过渗漏等方式构成地下水的污染,这种污染是难以治理与恢复的,人畜饮用这种水会发生中毒症状。另外,畜禽粪便进入地表水后,还易形成水质的“富营养化”,导致水中藻类过量繁殖,使水体缺氧变黑发臭,最终使得水中鱼虾死亡。由于污染问题逐渐呈现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近年来因此类问题产生的环境信访案逐年上升。 (三)土壤污染 据资料显示,一个10万只鸡场每年产生粪便2500吨,一个500头猪场每年产生粪尿5300吨,一个500头的牛场每年将产生粪尿5500吨[6](P130-132)。未经处理的粪便直接施用到农田,尤其在过量施用时,可导致土壤孔隙堵塞,严重影响土壤质量并可造成作物减产甚至毒害作物。在畜禽规模化养殖时,饲喂畜禽所用的饲料一般都使用了一定的微量元素添加剂(如

养殖业环境污染地来源和危害分析报告

养殖业环境污染的来源和危害分析 养殖场环境污染问题解决不好,不仅危及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也危及养殖场自身的生存。现将京郊养殖场环境污染情况与防治措施报道如下。 1养殖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危害 1.1主要污染源畜产废弃物是造成养殖场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一般情况下,1头育肥猪从出生到出栏,排粪量850~1050kg,排尿1200~1300kg。1个万头猪场每年排放纯粪尿3万t,再加上集约化生产的冲洗水,每年可排放粪尿及污水6~7万t[2]。而北京郊区采用工程措施处理的粪水只占各自排放量的5%左右。畜禽粪尿排泄量很大,若以生物耗氧量(BOD)来折算,则1头猪1天所排粪尿的BOD相当于10口人,1只鸡相当于0.7口人。也就是说,建1个20万只蛋鸡场或1个1万头猪场,相当于出现1个14万人或5万人的城镇[3]。 1.2空气污染畜牧场臭气的产生,主要是两类物质,即碳水化合物和含氮有机物,在有氧的条件下两类物质分别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最终产物———无机盐类,不会有臭气产生。当这些物质在厌氧的环境条件下,可分解释放出带酸味、臭蛋味、鱼腥味、烂白菜味等带刺激性的特殊气味。若臭气浓度不大、量少,可由大气释稀扩散到上空,不会引起公害问题。若臭气量大且长期高浓度的臭气存在,会使人有厌恶感,给人们带来精神不愉快,影响人体健康。据1992年日本居民对畜牧业的投诉案件中,起因于臭气问题的案件占63.2%。我国近年来也出现此类投诉案件,例如河南省泌阳县1个村3000名村民状告该地区1个鸡场,其臭气扰乱村民生活和健康的投诉案件

[4]。当前城镇建设向郊区农村迅速延伸,原远离城镇的饲养场与居民点距离缩短,畜牧场臭气问题也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1.3土壤和水源污染粪尿中含有大量的氮、磷、微生物和药物以及饲料添加剂的残留物,它们是污染土壤、水源的主要有害成分。1头育肥猪平均每1天产生的废物为5.46L,1年排泄的总氮量达9.534kg,磷达6.5kg。1个万头猪场年可排放100~161t氮和20~33t磷,并且1g猪粪污中还含有83万个大肠杆菌、69万个肠球菌以及一定量的寄生虫卵等。大量有机物的排放使猪场污物中的BOD(生化需氧量)和COD(化学需氧量)值急剧上升。据报道,某些地区猪场的BOD高达1000~3000mg/L,COD高达2000~3000mg/L,严重超出国家规定的污水排放标准(BOD6~80mg/L,COD150~200mg/L)[5]。在生产中用于治疗和预防疾病的药物残留、微量元素添加剂的超量部分也随猪粪尿排出体外;规模化猪场用于清洗消毒的化学消毒剂则直接进入污水。这些有害物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将会对土壤和水源构成严重的污染。 2京郊养殖场污染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2.1养殖场存在的问题 2.1.1多数养殖场都不太重视对动物及生产污水的科学管理。没有贮存设施,任其流淌,严重污染了周围环境。近几年由国外引进的20~30套万头猪场整套设备,为节省外汇,节约的居然是粪便污水、处理设施等部分。所有这些做法的后果,不仅会严重污染环境,而且也会影响养殖场的持续发展。 2.1.2一些养殖场片面追求大型化或建场过于集中,增加了粪尿及污水处理与利用的难度。有的地区在不到10km2的土地上相继建起5个万头猪场,

农村养殖业环境污染治理情况调查报告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887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Let All Personnel Enhance The Executive Power, Avoid Self- Development And Collective Work Planning Violation, According To The Fixed Mode To Form Daily Report To Hand In, Finally Realize The Effect Of Timely Update Progress, Quickly Grasp The Required Situa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农村养殖业环境污染治理情况调查报 告通用范本

农村养殖业环境污染治理情况调查报告 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报告文件可用于为规范管理,让所有人员增强自身的执行力,避免自身发展与集体的工作规划相违背,按固定模式形成日常报告进行上交最终实现及时更新进度,快速掌握所需了解情况的效果。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xx乡位于xx省xx市xx区西北郊,全乡总面积33.61平方公里,总人口1.6万人,农业人口1.38万,耕地面积17148亩,乡境内交通发达,距xx城区13.6公里,xx市经济技术开发区6公里。新建设的长韶娄高速公路和娄北连接线给小碧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这里距长沙95公里,一个小时的车程,从娄北连接线到xx城区仅15分钟车程,已成为投资新热土。 小碧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是省高效生态农业示范试点乡,近年来形成了xx黑猪、家

农村环境污染的危害

农村环境污染的危害 ㈠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危害 1、侵占大量土地,对农田破坏严重。由于垃圾含有大量玻璃、金属、碎砖瓦等杂物,破坏了土壤的团粒结构和理化性质,致使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降低。 2、严重污染空气。在大量垃圾露天堆放的场区,臭气冲天,老鼠成灾,蚊蝇孽生,有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向大气释放。仅有机挥发性气体就达100多种,其中含许多致癌致畸物。 3、严重污染水体。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在堆放腐败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并会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是有机物、重金属和病原微生物三位一体的污染源。任意堆放和简易填埋的垃圾,其内所含水份和淋入垃圾中的雨水产生的渗滤液注入周围的地表水体和渗入封,会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致使污染环境的事件屡有发生。 ㈡农村生活污水污染危害 农村水环境泛指分布在广大农村周围的河流、湖泊、沟渠、池塘、水库等地层表面的水体,以及地下水、土壤中的含水等。由于我国广大农民群众对保护水环境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乱倒生活污水的现象十分普遍。长此以往,使不少地区的农村水环境受到了日趋严重的污染。这些污水分布广泛无序、不易悼念,难以集中处理,其污染危害性不容忽视。据调查,由于农村水环境被污染的影响所导致淡水资源更加贫乏。全国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广大农村和牧区约有5800

多万人和数弱落卖锤畜发生饮水困难。全国农村约有3亿多人仍然饮用不卫生为不安全的水,农村地区因饮水问题而导致的肠道传染病等一直居高不下。农村生活污水丰所含的大量氮、磷等无机盐类污染物与流失到水体中的化肥一样,是造成地面水环境富营养化的主要成因。例如,近年来江苏太湖和我国不少内陆湖泊、水库等频频爆发的蓝藻等污染事件,农村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是主要原因之一,其危害性几乎占全部水体富营养化污染因素的因素50%。 ㈢农村畜禽养殖业污染危害 农村禽畜养殖污染主要有污水、固体粪便和恶臭气体。在这些污染物存在大量的氮、磷、有机悬浮物、重金属、病菌及寄生虫等。具体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污染土壤。畜禽粪便直接排放地表,可导致土壤孔隙阻塞,造成土壤透气、透水性下降,引起土壤板结。饲料中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添加剂所含的铜、锌、砷等重金属经畜禽粪便浓缩后排人土壤,可造成土壤长期的重金属污染。如铜的过量应用将引起植物中铜含量的增高、植物生长减慢、产量降低。 2、污染水质,畜禽粪便中的有机物、微生物、化合物未经处理、大量排放农村沟渠、江河湖泊中,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水体缺氧等现象,影响水生动物的生存。且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进木水体,易引起各类传染性疫病的发生,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同时影响下游畜禽养殖业的发展。有害、有毒物质著通过土壤进入地下水,则造成地下体的污染。

猪场环境污染治理

猪场环境污染治理 1、综合利用污水处理工艺 针对猪粪污水含有高浓度有机物和悬浮物,富含氮、磷等营养元素的特点,利用本场条件,其中集污池150立方米、沉淀调节池90立方米、厌氧池(沼气罐)160立方米、厌氧沉淀池80立方米,上述粪污处理设施及集污管道共投资约30万元。 采用厌氧发酵和稳定塘生态组合处理工艺,实现污水多层次利用,最终实现无害化;还能得到部分沼气资源,全年平均日产沼气120立方米,可用于烧开水和食堂炊事;沼渣作肥料。 2、妥善处置猪粪污泥 本场按要求建造了150平方米的堆粪间,日贮存鲜猪粪近1.9吨。堆粪棚采用水泥硬化,屋顶遮盖,不让雨淋。公司与当地种植大户签订长年的供求关系,保证猪粪定期拉走,不外溢,不污染环境。而且每年有部分资金回收,可用于维持污染处理的人工工资和电费开支。污水处理站的污泥作为本场绿化种植有机肥,生活垃圾有专门的焚烧点,避免造成污染。

猪场环境污染治理 1、综合利用污水处理工艺 针对猪粪污水含有高浓度有机物和悬浮物,富含氮、磷等营养元素的特点,利用本场条件,其中集污池120立方米、沉淀调节池80立方米、厌氧池(沼气罐)150立方米、厌氧沉淀池70立方米,上述粪污处理设施及集污管道共投资约25万元。 采用厌氧发酵和稳定塘生态组合处理工艺,实现污水多层次利用,最终实现无害化;还能得到部分沼气资源,全年平均日产沼气110立方米,可用于烧开水和食堂炊事;沼渣作肥料。 2、妥善处置猪粪污泥 本场按要求建造了140平方米的堆粪间,日贮存鲜猪粪近1.5吨。堆粪棚采用水泥硬化,屋顶遮盖,不让雨淋。公司与当地种植大户签订长年的供求关系,保证猪粪定期拉走,不外溢,不污染环境。而且每年有部分资金回收,可用于维持污染处理的人工工资和电费开支。污水处理站的污泥作为本场绿化种植有机肥,生活垃圾有专门的焚烧点,避免造成污染。

化学与社会-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doc

环境污染的危害 地理环境污染geographical environment,pollution of由于人为原因,向地理环境释放物质和能量,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与发展,或造成某些地理要素的使用价值下降等现象。地理环境污染的范围,小可以是一座城市、一条河流,大可扩展到全球。地理环境污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可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危害生态平衡,破坏自然资源。 地理环境污染-污染状况 环境污染 由于人为原因造成地理环境污染的历史很久。早在城市发展初期,由于人口密集,各种手工业作坊排放出的烟气、污水、废渣等就污染周围的环境。13世纪,英国因烧煤致使伦敦烟雾弥漫,有碍居民生活,曾有对煤炭的“有害气味”提出抗议的记载。所以,地理环境污染首先是从城市开始的。但早期地理环境污染仅限于历史久、人口多和手工作坊发达的城市,对整个地理环境影响不大。 产业革命后,一些工业发达的城市和工矿区,随着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排向地理环境中的废弃物的量急剧增加,不断发生环境污染事件。例如,1850年英国由于排污造成了泰晤士河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事件;19世纪下半叶英国伦敦多次发生严重的有毒烟雾事件;19世纪后期日本足尾铜矿排出的废气毁坏了整片的山林和农作物,受害面积达400平方公里;1940年美国洛杉矶市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等。这个时期地理环境污染强度和范围增大,由一个点(城市)的污染大到一个地区的污染,从对人体产生影响大到对人体和生物造成危害,导致疾病和死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世界的社会生产力进一步飞跃发展,排向地理环境中的污染物数量和种类都急剧增加,许多地区和国家发生了现代工业带来的、范围更大、情况更加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例如,日本发生了由于Hg、Cd污染水体,再通过食物链的富集,最后造成“水俣病”、“痛痛病”等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由于难以降解并能在生物体内和地理环境中累积的有机氯等农药的使用和滥用,造成某些地区生态平衡的失调和危机。这些农药和其他污染物在盛行风和海流的带动下,传播到地球上各个角落,造成全球污染。对整个地球而言,严重的污染使大气中CO2浓度不断增高和臭氧层受到破坏。大气中CO2浓度增高产生温室效应,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