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自我认知对态度行为之影响

个人自我认知对态度行为之影响
个人自我认知对态度行为之影响

個人自我認知對態度行為之影響

摘要

社會上的人形形色色都有,有的人自我認知的價值觀好,態度行為就良好;有的人自認知的價值觀差,態度行為就惡劣。為什麼同樣受教育下的人,會有這麼大的差異,這個差異的形成來自個人的自我認知的價值觀,也就是對一件事的解讀產生了不同的看法,例如:電視劇情,當一個人在失意時,聽到別人的揶揄通常情緒反應很大,有的人會當作勵志言語,不想被看不起奮發向上,但有人卻一蹶不振,像洩氣的皮球,仇視一切的人事。就是一個典型的自我認知所影響,因為他不認同別人的說法,他認定自己不是外界所講的那樣,自我的認知高。本研究探討文獻來了解個人自我的認知對態度行為之影響。

關鍵字:自我概念(自我認知)、角色扮演、道德發展、態度行為

壹、緒論

一、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前言

1.這個社會的人形形色色,俗語說:?一樣米,養百樣人?,人一出生是沒辦法選

擇家庭、環境,但有人生性良好、態度溫和行為正常,相反的有人生性不良、態度惡劣、行為反常,雖然環境可以造就一個人,但每一個人出世後在有認知時就有選擇的權利,如何做選擇是個人對價值觀的認知,價值觀受到教育、社會環境、及個人認知態度等影響,如同學校教育是不會教導學生做壞,但會教壞了學生,且教育一般區分有: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教育是影響認知態度及行為的最大力量,在這三個層面都是有互相影響的力量也互相牽扯;再者昔日孟母三遷是為了孟子,選擇良好的學習環境才搬家;如此看來人的態度行為受外在的因素影響很大;在此我設定學校教育的教育方式為研究動機,探討教育的力量對態度知及行為約束是否有一般人所想像的那麼大;此為研究動機一。

2.道德規範是法律之外可以約束人的態度行為的一種道德約束力;法律是有明文規定對於不良行為及傷人等行為有明確性的賞罰規範,如違法時會依違法的情形的輕重罰則,給予如罰金、勞役、坐牢及死刑。若是道德規範,只是道德勸說,別人道德觀感束縛於內心良知,若不做、不遵從只是道德觀感不好,也沒其他像法律有懲戒的外在壓力;像性行為;依道德規範來說以前的人就用名譽,家世背景,道德感來對女性強力約束,以前是封建社會,女子就會灌輸貞操觀念,女子在出嫁之前一定要守身如玉,且雙方一般婚假都是經媒婆介紹而成,甚至在出嫁前都沒看過對方,若有未嫁而懷孕一定會街坊鄰居指指點點,父母臉上無光,女子若找不到生父,下場一般而言就會很慘;而今社會觀念這種情形認為很正常,也不會有任何下場,隨著環境變遷及道德價值觀的改變,這種情形司空見怪、甚至是嫁入豪門的一個手段。道德規範顯示沒有強制力,也沒有約束力及懲戒性;如果道德規範像法律有約束力,那道德規範是另一種對態度和行為有影響的因素,綜合以上觀點探討道德規範對態度及行為的約束力的成效;此為研究動機二。

二、研究目的

身分角色對態度及行為認知之影響;每個人在這社會上扮演著很多角色,以前的廣告台詞,「演什麼,像什麼」。今天我的身分是老師,我要指導教育學生、教育學生,在老師的身分有形的道德壓力與規範。例如:闖紅燈,在無警察的紅綠燈路口,為了趕時間,若對向沒有來車,一定會想衝過去,若在場有其他人尤其是又帶著自己小孩,闖過去就是一個不良示範,因此任何角色都有道德規範的約束,但選擇遵不遵守,也是個人認知態度,角色的定義是否跟著個人認知態度也有影響力。綜合以上觀點,藉著文獻探討,希望藉此了解(一)學習行為(教育)對自我認知的影響力大不大?(二)自我認知會不會受角色扮演之不同相對態度行為表現而有所不同?(三)自我認知會因隨著時代背景及環境改變會有所改變,進而改變人的態度行為?並對最後研究的結果提出討論與見解,以瞭解個人自我認知對態度行為之影響。

貳、文獻探討

(一)自我概念

瞭解自己是一個嚜樣的人,也就是自己對自己的看法和判斷,這些對自己的看法和態度就是自我概念。Mead(1934)認為自我概念是個體在家庭社會情境中,不斷與他人互動,慢慢從對自己的評價上修正自己對自己的看法。Super(1963)將自我概念界定為具有意義的覺知到自己,也就是所謂的個人對自己的畫像;他同時認為自我概念是形成於某些角色、情境、定位關係與功能的時限等實際社會事實中。

Epstein(1973)在評論以往自我概念的理論後,將其性質歸納為下列六項:

1.自我概念是包含在一個較廣大的概念系統中,一個內在一致,有階層組織的概念之次級系統

2.它包含不同的實徵我,如身體我、精神我與社會我。

3.他是一個隨經驗改變的動力組織,依成長原則運作,尋求變化與展現同化日益增加資料的一種傾向。依茹Hilgard(1949)所謂的更傾於「整合的」,而非「已整合的」。

4.在經驗中發展,特別是在與重要他人互相作用的經驗中。

5.維持自我概念的組織,對個人的發揮功能是重要的。當自我概念的組織受到威脅時,個人會經驗到焦慮,並試圖抵抗威脅。如果自我防衛失敗,壓力產生,最終將導致自我解體。

6.整個自我系統與自尊或自重的基本需要有關。相較之下,其他的需要都是自重需要的附屬。

其中所謂的自我的三個屬性,物質我(material self)、社會我(social self)、和精神我(spiritual self)乃是由James(1890)的說法而來,此三者即是自我概念三要素(郭為藩,1979):

1.物質我:最底層的自我,與自己生存與生理需求滿足相關的自我認知。

2.社會我:任何與他人接觸有關的行為認知,也就是現實社會中自己行為所可被接受、被評價的自我印象,自我對名譽與地位的重要性評估。

3.精神我:居位最高層,包含了主觀的心理傾向、理想和生活價值觀,引導自宗教、道德、良心等的自我抉擇。

自我概念乃是個人就自己和他人互動過程中的知覺而來,然而知覺往往是主觀的,對自己與他人互動過程經驗的感受,必然受到人格特質體系所左右。

(二)角色扮演

從社會行為論(Bandura,1977)的觀點,經由社會化楷模(modl)與仿效學習歷程,個體經驗到各種不同角色所應具的行為標準,同時學習到社會文化角色期望,社會我的角色扮演漸熟悉,再經由認知的累積,對於自我角色的認知更加清晰,理想我亦漸呈現,此時各種道德規範逐漸內化為個人自我理想的一部份,完整人格於焉形成。

(三)態度的定義:

態度是一種心理狀態,是個人對周遭環境,包括人、事、物所形成的一致性且持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