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态学尚玉昌第三版知识点总结

普通生态学尚玉昌第三版知识点总结

1、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由许多环境要素构成。

2、环境因子:生物体外部的全部环境要素。

3、单体生物:个体清楚,基本保持一致的体形,每一个体来源于一个受精卵。个体的形态和发育都可以预测。如鸟类、兽类、昆虫等。

4、构件生物:由一个合子发育成一套构件,然后发育成更多的构件,形成分支结构。由这些构件组成个体。发育的形式和时间是不可预测,如水稻、浮萍、树木等。

5、同资源集(种)团:生物群落中,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合,即占据相似生态位的物种集合。

6、内禀增长能力:①在种群不受限制的条件下,即能够排除不利的天气条件,提供理想的食物条件,排除捕食者和疾病,我们能够观察到种群的最大增长能力(rm )。mm最大的瞬时增长率,即内禀增长率或内禀增长能力。

②在没有任何环境因素(食物、领地和其他生物)限制的条件下,又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增殖速度称为种群的内禀增长率(intrinsic growth rate),记作rm。)7、生物群落:在同一时间聚集在同一地域或生境中的各种生物种群有规律的集合。

8、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这个生态学功能单位称生态系统。

9、生态交错区:①不同的群落之间交错的不同群落中物种共存的地区就称为生态

交错区。

②生态交错区又称群落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生态地带之间(或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

10、边缘效应:①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称为边缘效应。

②指缀块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缀块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11、次级生产:初级生产以外的生态系统生产,即消费者利用初级生产的产品进行新陈代谢,经过同化作用形成异养生物自身的物质,称为次级生产(secondary production),或第二性生产。

12、生物量:①某一特定观察时刻,某一空间范围内,现有有机体的量。用单位面积或体积的个体数量、重量(狭义的生物量)或含能量来表示,因此它是一种现存量。

②单位空间内,积存的有机物质的量。

13、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称为优势种,它通常指的是那些个体数量多,生物量高,生活能力较强,即优势度较大的物种。

14、关键种:生物群落中,处于较高营养级的少数物种,其取食活动对群落的结构产生巨大的影响,称关键种。/指的是其消失或削弱能引起整个群落和生态系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的物种,它是优势种或建群种中的一部分-

2021高中生物最新辅导书籍推荐

2021高中生物最新辅导书籍推荐 许多准备参加生物竞赛的高中小盆友总会向别人请教买什么辅导资料最好,问的人多了,答案也就五花八门,然并卵,在这浩如烟海的书目中也是茫然无措。特此归纳整理了各方建议,希望能对生竞选手们有所帮助。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生物联赛。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学生物学奥赛是分为以下五个赛程的:各省的初赛、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冬令营、国际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即IBO。就是通过这层层的严格选拔,在全国范围内发掘出高手中的高手作为国家对选手参加IBO,为国争光。而当下由于很多高校都把学科竞赛省赛成绩作为自主招生申请条件之一,所以作为第二阶段的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也就获得更多的关注了。 其次,要知道生物联赛的考核内容。我们都知道该考试以高中生物学为基础,并会扩展至高校普通生物学内容,具体考核点与分值分布是这样的: 1.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信息学 25% 2.植物和动物的解剖、生理、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30% 3.动物行为学、生态学 20% 4.遗传学与进化生物学、生物系统学 25% 最后回归主题吧,到底该准备些什么备考资料呢? 入门篇: 吴相钰著《陈阅增普通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看过之后对生物有个大致的概念 尹长明著《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教程》-——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生物学家编著《精英教案》基础生物教程上、中、下册——军事谊文出版社 北京大学生物学家编著《精英教案》生物习题专集——军事谊文出版社 拔高篇: 刘凌云著《细胞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凌云、郑光美著《普通动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玢、左明雪著《人体及动物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1暨南大学考研各专业参考书目汇总

2021暨南大学考研各专业参考书目汇总 211翻译硕士英语2021暨南大学翻译硕士英语211考研大纲 240基础日语 1.《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新版)》(初级),上册,北京:人民教 育出版社,2005. 2.《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新版)》(初级),下册,北京:人民教 育出版社,2005. 3.《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新版)》(中级),上册,北京:人民教 育出版社,2008. 4.国际日语水平考试N5~N3级相关材料 2021暨南大学基础日语240考试大纲 241基础英语2021暨南大学基础英语241考试大纲 鸿知暨大考研网链接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e719032358.html,/ 暨大考研真题答案链接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e719032358.html,/kaoyan/ 280法语孙辉,《简明法语教程》(上、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年。 陈振尧,《新编法语语法》,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3 年。 2021暨南大学法语280考试大纲

308护理综合 1.《内科护理学》(第6版,尤黎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外科护理学》(第6版,李乐之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3.《基础护理学》(第6版,李小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4.《护理学导论》(第4版,李小妹、冯先琼主编,人民卫生出 版社) 2021暨南大学护理综合308考试大纲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 2021年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334考试大纲 合能力 1.罗紫初等:《出版学基础》,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35出版综合素质与能 力 2.吴平:《编辑本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方卿等,《图书营销学教程》,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版 4.黄先蓉:《出版法律基础》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5.朱静雯,《现代书业企业管理》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6.谢新洲编著:《电子出版技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021年暨南大学出版综合素质与能力335考试大纲 338生物化学朱圣庚徐长法主编,《生物化学》,第四版上下册,高等教育 出版社,2017年

新版中国农业科学院生态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备考的时候唯一心愿就是上岸之后也可以写一篇经验贴,来和学弟学妹们分享这一年多的复习经验和教训。 我在去年这个时候也跟大家要一样在网上找着各种各样的复习经验贴,给我的帮助也很多,所以希望我的经验也可以给你们带来一定帮助,但是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都不相同,所以大家还是要多借鉴别人的经验,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坚持到底! 时间确实很快,痛也快乐着吧。 我准备考研的时间也许不是很长,希望大家不要学我,毕竟考研的竞争压力是越来越大,提前准备还是有优势的,另外就是时间线只针对本人,大家可以结合实际制定自己的考研规划。 在开始的时候我还是要说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就是你要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考研,想明白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是靠自我驱动,是有坚定的信心发自内心的想要考上研究生,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内心煎熬,在复习的过程中知道自己不断的靠近自己的梦想。 好了说了一些鸡汤,下面咱们说一下正经东西吧,本文三大部分:英语+政治+专业课,字数比较多,文末分享了真题和资料,大家可自行下载。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态学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1)高等数学或(702)化学 ④(802)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或(809)普通生态学或(901)植物生理学及生物化学

参考书目: 陆景陵《植物营养学》; 胡霭堂《植物营养学》; 吕贻忠《土壤学》 孙儒泳《基础生态学》; 尚玉昌《普通生态学》 先综合说一下英语的复习建议吧。 如何做阅读? 做阅读题的时候我建议大家先看题干,了解一下这篇文章大致讲什么内容,然后对应题干去阅读文章,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可以把你做出答题选择的依据标注出来,便于核对答案时看看自己的思路是否正确,毕竟重要的不是这道题你最后的答案正确与否,而是你答题的思路正确与否。 此外,每次做完阅读题也要稍微归纳一下错误选项的出题陷阱,到底是因果互换、主观臆断还是过分推断等,渐渐地你拿到一道阅读题就会条件反射出出题人的出题思路,这也有助于你检验自己选择的答案的合理性。 对于真题上的每一篇阅读,我做完核对答案后都重新精读了一遍,把不认识的单词进行标注通过查阅字典和手机弄懂消化,然后对每一篇阅读进行口头翻译,这样一来不仅加深了自己对阅读这一块的理解,也提升了自己的翻译能力。对于阅读理解B有些年份考查排序,有些年份考查小标题,还有些年份考查将抽出的句子还原,解答这类题型主要突破点是找出相关性和提示词,就拿排序来说,段落与段落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很多时候都有包括转折、递进、因果等相关性,文章中也往往会给出一些表示这些关系的提示词,这些地方就是你答题的

生物化学第三版 期末 知识点归纳总结

生物化学第三版期末知识点归纳总结 1 尿素与TCA循环循环的间代谢产物:延胡索酸、天冬氨酸 2 嘌呤IMP—AMP氨基的来源:天门冬氨酸 3 参与脂肪酸β氧化的物质:辅酶A、脂酰辅酶A、肉碱 4 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代谢物氧化脱下的氢经呼吸链传递给氧生成水的过程,释放的能量大部分被用来使ADP磷酸化产生ATP,即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与ADP磷酸化相偶联。 5 氧化磷酸化的普遍公认机制:化学渗透假说、 6 一碳单位:只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 7 糖异生的原料:甘油、丙酮酸、氨基酸(乳酸丙酸) 8 DNA的转录过程:在RNA聚合酶的催化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版,按照碱基配对的原则,以四种核苷三磷酸为原料,合成一条与模版DNA 互补的RNA的过程。 9嘧啶环上的碳来源:氨甲酰磷酸(N间那个)、天冬氨酸 10 尿素氮的来源:氨、天冬氨酸 11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首先生成的物质:5—磷酸核糖焦磷酸 12 反式作用因子:通过直接或间接辨认结合顺势作用元件从而调整基因表达的一类蛋白质因子。 13 抑制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嘌呤霉素、亚胺环己酮、白喉毒素

14 基因工程:是对携带遗传信息的分子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分子工程,包括基因重组、克隆和表达。 15 克隆技术: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之后代的过程。 16 密码子:由3个相邻的核苷酸组成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基本编码单位(核苷酸三联体) 17 冈崎片段:DNA复制出现一些不连续的片段,因而将这些不连续的片段称为冈崎片段。 18 氧化磷酸化:NADH与FADH2上的电子通过一系列电子传递载体传递给氧,伴随着NADH 和FADH2再氧化,将释放的能量使ADP磷酸化形成ATP的过程。 19 脂肪酸β氧化:脂肪酸降解始发于羧基端的第二位的碳原子,在这一处断裂,切掉两个碳原子单元。 20 酮体:乙酰乙酸、D—β—羟丁酸及丙酮 21信号肽:分泌蛋白新生肽链N端的一段20~30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段。将分泌蛋白引导进入内质网,同时这个肽段被切除。 22 DNA半保留复制:DNA在复制时,亲代的双链DNA解开成两条单链,各自作为模板指导子代合成新的互补链。所形成的两个子代DNA分子与亲代DNA分子碱基顺序完全相同。每个子代DNA分子的一条链来自亲代,另一条链为新合成的。

新版海南师范大学生态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年前的今天自己在宿舍为了是否要考研而辗转反侧,直到现在当初试结果跟复试结果都出来之后,自己才意识到自己真的考上了。 其实在初试考完就想写一篇关于考研的经验,毕竟这也是对自己一年来努力做一个好的总结,也希望我的经验,可以帮助奋斗在考研路上的你们。 首先当你决定考研的时候,请先想想自己是为了什么才决定要考研,并且要先想一下为什么非要选这个专业,作为你今后职业的发展方向,学习的动机决定了之后备考路上努力的成功还有克服一切困难的决心。考研是一个很重要的决定,所以大家一定要慎重,千万不要随波逐流盲目跟风。 我选择这所学校的原因,一是因为这里是我的本校,二是因为这里离家也比较近。所一大家一定更要个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做出选择。 好啦,接下来跟大家好好介绍一下我的复习经验吧,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另外还要说一句,这篇经验贴分为三个部分,先说英语政治,再说专业课,并且文章结尾分享了资料和真题,大家可以放心阅读。 海南师范大学生态学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19)生态学 (809)植物学或(810)动物学或(811)微生物学 参考书目: 1、生态学:《普通生态学》,尚玉昌等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 2、动物学:《普通动物学》,刘凌云、郑光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年(第三版); 关于英语复习。 我提一个建议,考研单词主要是用于阅读,所以知道意思即可,建议背单词书的同学不要死啃单词书,以“过单词”的方式背单词,每个单词记忆时间不要太长,不然很容易走神,效率也会很低,背诵单词应利用好零碎的时间,如吃饭之前半个小时,饭后半个小时,也可以穿插在复习专业课期间学累了的时候。 我大概早上会有半个小时的时间来背单词,考研单词大多数是不要求掌握拼写的,在阅读中见到能认出即可,所以速度可以快一点,多重复几遍。早上大概背一到两个单元,晚上睡觉之前再听一遍录音,第二天再迅速的复习一下,效果还不错。阅读还是要多读多看,一遍一遍地过。大家应该也都报了相应的辅导班,老师会有自己的节奏,跟着走就好。特别推荐大家可以多看一些课外的英语文章,了解下英语阅读的背景知识。作文从晚些开始就可以,多背范文,自己总结一些好的句子、模板,力争和别人不一样。作文部分还是要给予高度重视的,我身边有同学就是客观题做的特别好,但是大小作文分数特别低,导致总分比较低。 英语前期单词一定要抓紧,所以说我觉得听听网课也是可以的,但不是必须,如果时间紧的话,但是单词必须过关,根据你的记忆曲线滚动复习,可以作为每天零碎时间用,吃饭走路啥的,把时间利用起来。阅读从始至终不能丢,尤其到了后期,英语这个东西如果一放下,就很难拾起来,那之前的功夫就白花了,所以你可以不用每天拿出三四个小时,但是要每天不间断学习。 其次是阅读,我觉得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真的很好。他的真题解析部分会教一些阅读方法,英语我考的实在是差劲,所以说点教训吧。首先一定要打好基础,背单词,多背单词,我当时是没有坚持下来,到9月以后背单词特别少,所以就

《普通生态学》课程标准

《普通生态学》课程标准 一、《普通生态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基础主干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了解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的生态学方法;从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层次上了解生态学的基本规律以及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与可持续发展相联系的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人类面临的若干最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增强热爱自然和环境保护意识;应用生态学理论和知识,分析思考解决社会生产实践中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二、教材 林玉真主编《生态学》,2004 科学出版社 三主要参考书 1. 李博《生态学》 2000,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孙儒泳《动物生态学原理》(第三版)200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尚玉昌编著《普通生态学》(第二版) 2002,北京大学出版社 4. Odum E.P. (孙儒泳等译)《生态学基础》,1981人民教育出版社 5.孙儒泳《基础生态学》 2002,高等教育出版社 6 Manuel C. Molles Ecolog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1999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四、教学安排 总学时:讲授48学时。讲授学时安排如下: 绪论 2学时 第1章生物与环境 10学时 第2章种群生态学 10学时 第3章群落生态学 8学时 第4章生态系统生态学 12学时 第5章应用生态学 6学时

五,教学组织方式 根据课程内容和要求,课程教学方式分为课堂授课和野外考察等形式。 1、课堂授课 本课程的基础知识部分主要通过课堂授课方式进行组织。授课过程中主要由教师重点讲解课程各部分的要点和难点,介绍学科前沿领域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介绍教科书中有关部分的背景知识,进行课堂讨论和提问,提出供学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通过课堂授课,使学生掌握课程的主要内容,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课程要点。 2、野外考察 生态学课程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许多生态学原理和现象,仅仅通过书本是无法牢固掌握和理解的。通过各种生态环境的参观考察,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际观察能力。野外实习强调独立观察、独立记录和现场讨论。在充分观察、分析和交流的基础上达到巩固书本知识和提高实际观察能力的目的。课程完成后或在课程进行中间安排若干参观考察,使学生对生态学研究方法,特别是野外作业,有初步的具体认识和了解。 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法,方法选择以有利于提高生态学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为原则。具体内容如下: 1. 多媒体课件演示和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将多媒件课件的优点和传统 教学方法的优点结合起来,主要用于生态学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及现象,生态学学习要点、难点的讲解,图形图像资料和生态演替过程的演示等。制作的课件条理清晰、易于更新,利于自学,其教学效果和课堂信息量优于传统授课方式。 2. 专题讨论:对于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和现实生活中的生态环境问题,采 用专题讲解与同学相互讨论、师生相互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效果以同学们对该专题内容的讨论结果、作业完成情况予以判断。 3. 学院教学平台的交流:同学和老师可以在本院的教学平台就生态学热 点和难点进行讨论和交流。老师的作业布置和同学们的作业提交也将通过此平台进行,更加方便老师和同学之间以及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交流。 4、野外考察:主要带领同学到野外进行生态现象的观察,以加深生态学 的基础知识及基本原理,同时可以达到锻炼和培养同学实际观察和动手能力的目的。 七、程教学内容纲要 绪论

新版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刚上大学的时候,我的家人希望我能考研,因为我的本科学校很普通。 当时,我并没有想过。直到这几年的学习,出于自身对专业课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想要继续深入系统的学习,而我们本科对专业课的学习知识一点皮毛,是远远不够的! 怀着专业的热爱,我毅然决定考研,在大三上册就开始准备复习。充满信心地去下定决心做一件事情是做好它的前提,最开始自己像一只无头苍蝇一般,没有方向。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查资料、看考研经验分享、问学长学姐,虽然这个过程很繁琐,但是我已经下定决心考研,所以无所畏惧! 对于考研来说最关键的就是坚持。一年的考研时间,我想,对于这个词,我是有很多话要说的。 我以为自己是个能坚持的人,但是考研这一年来,真正让我体会到了坚持的不易! 正如很多研友的分享所说,考研谁不是一边想放弃一边又咬牙坚持着,那些坚持到最后的人,都会迎来他们的曙光。 文章可能有点长,末尾我也加了一些真题和资料的下载方式,大家放心阅读即可。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5)生态学 ④(831)普通生物学 参考书目:

《生态学》李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普通生态学》孙儒泳、李博、诸葛阳、尚玉昌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植物生态学》杨允菲、祝廷成,高等教育出版社, 《城市生态学》杨小波、吴庆书,科学出版社 先聊聊英语 单词部分:我个人认为不背的单词再怎么看视频也没用,背单词没捷径。你想又懒又快捷的提升单词量,没门。(仅供个人选择)我建议用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一天200个,用艾宾浩斯曲线一个月能记完,每天记单词需要1小时(还是蛮痛苦的,但总比看真题时啥也看不懂要舒服多)。好处在于是剔除了初高中的简单词,只剩下考研的必考词,能迅速让你上手真题。背单词要一直从3-4月份持续到考研前几天,第一遍记完必须要在暑假前。 阅读完形部分:木糖英语真题手译就挺好用的,不需要做真题以外的任何阅读题。因为真题就是最贴近实战的练习题了,还记得近十年的真题我是刷了大概有四五遍。 不过,我建议从05年的开始抠真题,需要一个单词都不放过,因为考研英语的试卷有80%的单词,去年的卷子重复过。抠真题需要每句都看懂,每个单词都会。尽量在暑假前结束抠题的过程这决定你英语能否考70+,最迟到暑假结束(尽量别这么干,这会拖其他科目的节奏),因为需要大量时间,前期抠真题,一套得一整天。这是为了不让看不懂卡你的阅读,但阅读拿分重要的是逻辑结构,就算看懂了也不一定能做对。在抠完第一遍后,必看木糖的课和木糖的课或者方法。今年的找不到就去找去年的。里面有超级多做题的逻辑,教你提高正确率。然后再做真题,用木糖英语教的方法。最迟10月份搞定。

《普通生态学》重要知识点题库及答案

1.生态因子的定义? 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等。在生态因子中,对生物生存不能缺少的环境要素有时也称生存条件,如二氧化碳和水是植物生存的条件,对于动物是食物、热能和氧气。 2.生态因子的分类有哪些?密度制约因子和非密度制约因子都有哪些? (1)按性质分(5):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 (2)有无生命特征(2):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 (3)生态因子对动物种群数量变动的作用(2):密度制约因子、非密度制约因子 密度制约因子:食物、天敌等生物因子,其对动物种群数量影响的强度随其种群密度而变化,从而调节种群数量。 非密度制约因子: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它们的影响强度不随种群密度而变化。 3.生态因子的作用特征?哪些是直接作用因子?哪些是间接作用因子? (1)综合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 (3)阶段性作用: (4)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 (5)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直接作用:光照、温度、水分、二氧化碳、氧 间接作用:山脉的坡向、坡度和高度通过对光照、温度的影响对生物发生作用 4.限制因子定义?研究限制因子具有什么样的实用意义? 定义: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限制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的因素 意义:某种植物在某一特定条件下生长缓慢,或某一动物种群数量增长缓慢,只要找出可能引起限制作用的因子,通过实验确定生物与因子的定量关系,便能解决增长缓慢的问题。 5.耐受性定律?研究耐受性定律的实用意义? 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意义:根据生物对生态因子耐受范围的宽窄,可将生物区分为广温性和狭温性 6.有效积温法则 生物在某个生育期或全部生育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 7.影响植物春华阶段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低温 8.土壤质地和结构 土壤质地:粗沙、细砂、粉砂、黏粒,这些不同大小颗粒组合的百分比 土壤结构:土壤颗粒排列形式、孔隙度及团聚体的大小和数量

生物竞赛生:各知识点推荐书籍

大学教材类 普通生物学 普通生物学:普通生物学有很多种版本,但是一般推荐陈阅增版的,对整个生物学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能够形成一个总体印象,内容也不难理解,可以作为初学的入门教材,也可后期作为复习的线索使用。 植物学 1. 植物学(上册):植物学教材中的经典之作,上册对植物形态解剖有着较完整而深入的叙述,而且书中几乎处处可以作为考点,为必读之作。 2. 植物学(下册):对植物各个们的分类有着系统的阐述,几乎是一章对应一个门,每一章前面都对这个门的特征等有着充分的讲解,后面讲代表植物等,被子植物门之前的内容都比较简练,但是被子植物门的分类太过于丰富,建议重点掌握要求的分科。 3. 植物学(彩图版马伟梁著):可以算是植物学上下册的合集,彩图不容易让人产生厌倦之情,尤其是分类部分选的科不如下册那么冗杂,而且配有插图,宜用来学习分类。 4. 植物学(周云龙著):整体写的比较简洁明了,也是形态解剖和分类兼而有之,分类部分有一些表格非常实用,而且语言简洁,适宜初学和最后复习使用。 植物生理学 植物生理学(潘瑞炽著):植物生理学的最经典教材,对植物生理学各方面的内容阐述清晰,每一个要点都有必要好好掌握。 动物学 1

1.普通动物学(3版):动物学中的首选学习用书,第3版较之第4版可能更能对应于现有的题目,每个门的形态解剖和分类都有必要好好掌握,可适当弱化一下过于小的门类,如腕足动物门等。 2.普通动物学(4版):印刷更加细致,排版也更美观,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可能就某些问题的阐述与第3版有少许冲突,建议两本书可一本用来学习,一本用来复习。 3.无脊椎动物学:对无脊椎动物有着于普通动物学更加详尽的叙述,同时也有些许观点于普通动物学有分歧,可以作为无脊椎部分的补充阅读。 4.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相对于普通动物学,比较解剖的观点更有利于记忆,考题也多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为必读书籍。 动物生理学 1.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无论是第二版还是第三版都有其可读之处,生理学的经典教材。 2. 动物生理学:内容相对于其他生理学教材来说较简略,但是似乎处理联赛和国赛难度的题目也足矣,而且有关于动物潜水的适应、昆虫振翅原理以及生物电实验的叙述,整体质量还不错。 3. 生理学:也就是常说的医学版,医学版对于人体生理学显然有更深入的叙述,而且许多较深的题目需要查阅此书,建议阅读。 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最流行的教材为翟中和著,现在有第4版彩图版,第4版于某些问题上有一些新的进展与见解,但是第3版和第4版都可作为细胞生物学的必读书籍。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生物化学必读书籍,内容没有王镜岩的生物化学那么繁复,还涉及部分分子生物学内容,宜重点掌握。 2

855 普通生态学

855 普通生态学 一、考试内容范围 ?生物与环境 环境与生态因子的概念、分类;生态因子的作用特性;利比希法则和耐受性法则,生态幅,限制因子的概念;光、大气、水、温度、土壤等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及其与生物的基本关系,生物的适应。 ?种群生态学 ? 种群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种群动态:种群的基本参数,种群的数量统计,种群的年龄分布与性比,生命表概念、组成、类型及异同,内禀增长率,种群的空间格局,种群的增长模型,种群的调节理论;种群生活史(生态对策);种内和种间关系。 ?群落生态学 生物群落的概念与基本特征;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生态位概念;物种多样性的成因及其测度;群落演替的概念、类型与顶极群落理论。 ?生态系统生态学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组成;生态系统分析;食物链(网)、营养级和生态金字塔;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主要的生态系统类型。 ?全球生态学 生物圈概念;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水资源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二、考题形式及评分标准 考题形式三种: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名词解释要求对概念内涵理解准确、完整;简答题要求清晰和完整陈述要点;论述题要求论点正确,论据充分,论述有序。 三、主要参考教材: ⒈《普通生态学》(第二版),尚玉昌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 1 月 ⒉《生态学》(第一版),李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 2 月 3 《动物生态学原理》( 第三版) ,孙濡泳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9 月

631 生物化学(生态) 一、考试内容范围 根据教材,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术为复习重点。重点在第 1 ~ 4 章、 7 ~ 11 章、 13 ~ 15 章和 17 ~ 20 章。 1 、氨基酸的结构、分类及其重要的性质,氨基酸的分离方法。 2 、蛋白质一级结构和氨基酸序列的测定,肽键生成,肽单位与肽链构象,维持蛋白质空间结构的作用力,蛋白质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蛋白质高级结构的结构特点与功能、蛋白质分离纯化的原理和常用方法。 3 、酶的概念及其特性,结合酶类的化学组成,酶活性中心与催化作用机理,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酶原激活,米氏方程,酶活性的调节。 4 、糖代谢的基本途径:酵解、柠檬酸循环、磷酸戊糖途径、糖异生途径,糖原合成与分解途径的生化历程、能量生成和转移、调控机理及意义,糖代谢过程中主要的酶及其辅助因子,各代谢途径之间的相互联系。 5 、脂肪酸β - 氧化,奇数碳原子和不饱和脂肪酸氧化,酮体的生成及利用。不饱和脂肪酸从头合成,柠檬酸转运系统,脂肪酸合成酶复合体,脂肪酸碳链延长和去饱和,甘油三酯合成。磷脂合成,胆固醇合成与转化,血浆脂蛋白结构、分类及生理功能。脂代谢过程中主要的酶及其辅助因子,脂代谢与糖代谢的联系。 6 、氨基酸分解代谢,氨基酸的脱氨基、脱羧基作用,尿素合成及生理意义,氨基酸碳骨架的氧化。氨基酸生物合成主要途径及基本过程。 7 、核苷酸合成的基本途径,嘌呤核苷酸的合成,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降解途径。 8 、核酸的组成、结构及性质, DNA 和 RNA 的生物合成及其功能,遗传信息的传递。分子杂交与探针技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 重组技术。 9 、遗传密码基本特点,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基本过程及其调节,翻译后加工。 10 、代谢调节基本方式:酶水平调节(酶活性调节和酶含量调节)、酶含量调节(酶分子合成速度和降解速度)、细胞水平调节、激素和神经的调节。乳糖操纵子学说。 11 、生物氧化的基本过程,机体各种主要代谢过程中能量的产生和消耗,高能磷酸键。 12 、生物化学基本实验的原理与技术。

普通生态学尚玉昌第三版知识点总结

普通生态学尚玉昌第三版知识点总结 1、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由许多环境要素构成。 2、环境因子:生物体外部的全部环境要素。 3、单体生物:个体清楚,基本保持一致的体形,每一个体来源于一个受精卵。个体的形态和发育都可以预测。如鸟类、兽类、昆虫等。 4、构件生物:由一个合子发育成一套构件,然后发育成更多的构件,形成分支结构。由这些构件组成个体。发育的形式和时间是不可预测,如水稻、浮萍、树木等。 5、同资源集(种)团:生物群落中,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合,即占据相似生态位的物种集合。 6、内禀增长能力:①在种群不受限制的条件下,即能够排除不利的天气条件,提供理想的食物条件,排除捕食者和疾病,我们能够观察到种群的最大增长能力(rm )。mm最大的瞬时增长率,即内禀增长率或内禀增长能力。 ②在没有任何环境因素(食物、领地和其他生物)限制的条件下,又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增殖速度称为种群的内禀增长率(intrinsic growth rate),记作rm。)7、生物群落:在同一时间聚集在同一地域或生境中的各种生物种群有规律的集合。 8、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这个生态学功能单位称生态系统。 9、生态交错区:①不同的群落之间交错的不同群落中物种共存的地区就称为生态

交错区。 ②生态交错区又称群落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生态地带之间(或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 10、边缘效应:①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称为边缘效应。 ②指缀块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缀块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11、次级生产:初级生产以外的生态系统生产,即消费者利用初级生产的产品进行新陈代谢,经过同化作用形成异养生物自身的物质,称为次级生产(secondary production),或第二性生产。 12、生物量:①某一特定观察时刻,某一空间范围内,现有有机体的量。用单位面积或体积的个体数量、重量(狭义的生物量)或含能量来表示,因此它是一种现存量。 ②单位空间内,积存的有机物质的量。 13、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称为优势种,它通常指的是那些个体数量多,生物量高,生活能力较强,即优势度较大的物种。 14、关键种:生物群落中,处于较高营养级的少数物种,其取食活动对群落的结构产生巨大的影响,称关键种。/指的是其消失或削弱能引起整个群落和生态系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的物种,它是优势种或建群种中的一部分-

《普通生态学》考试大纲

《普通生态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年,生态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增列为一级学科。普通生态学是生态学专业的学位课和土壤学、森林培育学、环境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等专业的必修课,同时是报考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基础课考试科目之一。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的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订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 (一)绪论 了解生态学的发展历史、发展趋势和研究方法,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分支学科。 (二)生物与环境 掌握环境、生态因子、李比希法则、耐受性法则、有效积温、土壤、地形、林火等的相关概念、生态作用及生物对其的适应,理解小气候对生物的影响、光周期现象以及光因子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有效积温法则的应用和温度与植物分布的关系;理解水分和土壤的生态学意义、植物与水的关系及其适应性、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及土壤对生物的影响。掌握描述生物与生物之间关系的互惠共生等基本概念。 (三)种群生态学 掌握种群、种群密度、生命表、种群调节和生态对策等基本概念,理解种群的基本特征、种群的增长模型、非密度制约因素和密度制约因素、林分种群调节理论、种群的各种生态对策以及种群生态在森林经营中的重要性。 (四)群落生态学 掌握生物群落、种间竞争、关键种、优势种、生态位、丰富度、均匀度、生物多样性、群落演替等基本概念,理解群落的基本特征、种类组成、数量特征和物种多样性,掌握有关群落的两个不同观点;群落的发生过程、发生途径;演替的原因;演替顶极学说;生态系统功能在演替中的变化;森林群落演替实例。 (五)生态系统 掌握生态系统、群丛、群系、林型、生态效率等基本概念及生态系统的基本类型和基本特征;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及其功能、生态系统结构、平衡失调原因、生态平衡的维护与恢复等。 掌握能量的基本概念及生物能量的来源;理解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动态和储存、能量流动的研究方法、以能量为依据的生态系统分类等。 掌握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量、初级生产量和次级生产量等基本概念,理

《普通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生态学 General Ecology 一、概述 1、课程定位与性质 《普通生态学》是生物科学及生物技术等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其目的是指导人与生物圈的协调发展,为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方面的支持。 《普通生态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生态学基础知识和理论,使学生树立生态学观念,了解各种生态与环境问题发生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认识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因此《普通生态学》在生物科学等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课程教学目标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是生态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基础学科。生态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课程教学目标: 1、生态学基础知识内在系统性和学科整体框架的把握; 2、了解生态学知识前沿,领会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学提出的任务; 3、逐步形成生态观,提高生态学专业素养。动态发展、适应进化、系统协调、多态稳定、时空尺度和层次等级的界定原则是生态观的中心内容。生态学的专业素养就是在生态观的指导下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4、把握生态学知识进入并影响社会的途径和方式。生态问题和经济发展问题是社会进步的核心,运用生态学基本知识和技术方法,有效地影响社会决策,避免发展中的破坏问题,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3、课程适用专业、年级、开课时间

本课程适用于生物科学及生物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春季开设。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2、0 绪论(2学时) 主要内容: 0.1 生态学的定义:掌握生态学的概念。 0.2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掌握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了解生态学的最新发展、趋势及本课程的理论体系和学习方法。 0.3 生态学的分支科学:了解生态学学科的分支情况和与其它科学体系的交叉的情况。 0.4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掌握野外研究、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三种方法。 0.5 目前人类面临的生态问题: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的破坏、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降低、资源、人口等问题,充分认识学习生态学的重要性。 教学要求: 了解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发展历史及其科学体系,为进一步学习生态学做好准备。 重点、难点: 生态学的本质与内容。

高中生物参考书高等教育教材.doc

高中生物参考书 高中生物参考书目: 一、生物学教材类 普通生物学:普通生物学有很多种版本,但是一般推荐陈阅增版的,对整个生物学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能够形成一个总体印象,内容也不难理解,可以作为初学的入门教材,也可后期作为复习的线索使用。 植物学: 1.植物学(上册):植物学教材中的经典之作,上册对植物形态解剖有着较完整而深入的叙述,而且书中几乎处处可以作为考点,为必读之作。 2.植物学(下册):对植物各个们的分类有着系统的阐述,几乎是一章对应一个门,每一章前面都对这个门的特征等有着充分的讲解,后面讲代表植物等,被子植物门之前的内容都比较简练,但是被子植物门的分类太过于丰富,建议重点掌握要求的分科。 3. 植物学(彩图版马伟梁著):可以算是植物学上下册的合集,彩图不容易让人产生厌倦之情,尤其是分类部分选的科不如下册那么冗杂,而且配有插图,宜用来学习分类。 4. 植物学(周云龙著):整体写的比较简洁明了,也是形态解剖和分类兼而有之,分类部分有一些表格非常实用,而且语言简洁,适宜初学和最后复习使用。 植物生理学: 植物生理学(潘瑞炽著):植物生理学的最经典教材,对植物生理学各方面的内容阐述清晰,每一个要点都有必要好好掌握。 动物学: 1. 普通动物学(3版):动物学中的首选学习用书,第3版较

之第4版可能更能对应于现有的题目,每个门的形态解剖和分类都有必要好好掌握,可适当弱化一下过于小的门类,如腕足动物门等。 2. 普通动物学(4版):印刷更加细致,排版也更美观,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可能就某些问题的阐述与第3版有少许冲突,建议两本书可一本用来学习,一本用来复习。 3. 无脊椎动物学:对无脊椎动物有着于普通动物学更加详尽的叙述,同时也有些许观点于普通动物学有分歧,可以作为无脊椎部分的补充阅读。 4. 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相对于普通动物学,比较解剖的观点更有利于记忆,考题也多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为必读书籍。 动物生理学: 1.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无论是第二版还是第三版都有其可读之处,生理学的经典教材。 2. 动物生理学:内容相对于其他生理学教材来说较简略,但是似乎处理联赛和国赛难度的题目也足矣,而且有关于动物潜水的适应、昆虫振翅原理以及生物电实验的叙述,整体质量还不错。 3. 生理学:也就是常说的医学版,医学版对于人体生理学显然有更深入的叙述,而且许多较深的题目需要查阅此书,建议阅读。 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最流行的教材为翟中和著,现在有第4版彩图版,第4版于某些问题上有一些新的进展与见解,但是第3版和第4版都可作为细胞生物学的必读书籍。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生物化学必读书籍,内容没有王镜

普通生态学知识点

普通生态学知识点 1、生态学概念:是讨论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互相作用的过程及其互相逻辑的科学,其目的是指导人与生物圈(即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协调进展。 2、生态环境问题:在全球变化中,比较严重的,最引人关注的是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丧失、酸雨、荒漠化及生态平安等生态问题。 3、可持续性进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伤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庇护协调进展,它们是一个密不行分的系统,既要达到进展经济的目的,又要庇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远持续进展和安居乐业。 4、系统分析的概念:是在明确讨论目的和系统边界的基础上,分析系统组成要素、层次结构及各组分间互相影响的定量关系,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计算机对系统结构优化,使系统具有功能整合作用的讨论过程。 5、系统分析的途径: 黑箱法:彻低忽视系统的内部结构,只通过输入或输出的信息来讨论系统的转化特征和反应特征的讨论途径。 白箱法:建立在对系统的组分、构成及其互相联系,有透彻了解的基础上的系统讨论办法。灰箱法:对系统的内部结构、功能只了解一部分,来讨论其整体功能。 6、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光内、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存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密切联系、互相作用,通过能量流淌、物质循环、信息传递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的功能整体。

7、生态系统按人类对生态系统影响程度分为: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半自然生态系统。(表:不同生态系统的比较) (3)、防尘固沙,庇护农田;(4)、净化空气,防治污染; (5)、降低噪音,美化环境;(6)、提供燃料,增强肥源。 9、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①、为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而加入大量非自然资源; ①、人的管理使农业生态系统多样性大为降低,从而使生态系统中特定的食物产量达到最大; ①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植物和动物并非彻低是自然挑选下形成的,而是在人工挑选下形成的 ①、农业生态系统收到来自外部有目的地调控,并非向自然生态系统那样,通过内部亚系统 的反馈来实现对系统的调控。 10、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得到的利益是对人类存在和生活质量有贡献的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 11、趋异适应:同种生物适应不同环境产生不同的适应。 趋同适应:不同生物适应相同的环境产生了相同的适应。 12、生态位:生物完成正常生活周期所表现的对特定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位置称为生态位。 13、环境因子:构成环境的各要素。

高等农林院校双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以福建农林大学“生态学”课程为例

高等农林院校双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以福建农林大学“生 态学”课程为例 刘先;王玉哲;陈灿;范海兰 【摘要】高校实施双语教学是顺应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需要,也是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和竞争能力的外向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双语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实践探索方面,都面临很多问题和存在一些争议.高等农林院校开展双语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学生英语基础薄弱,专业词汇积累量少;二是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参与度不高.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高等农林院校双语教学改革首先应重视教学设计,采取多样化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其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保障水平.基于此,福建农林大学海外学院在“生态学”课程双语教学实践中,针对生态学学科的特点,以完善教学设计和加强教学保障为出发点,合理选择教材,重视案例教学;改革课程考核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期刊名称】《中国林业教育》 【年(卷),期】2018(036)002 【总页数】4页(P37-40) 【关键词】高等教育;农林院校;生态学;课程;双语教学 【作者】刘先;王玉哲;陈灿;范海兰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州 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州 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州 3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高校开展双语教学是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需要,也是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和竞争能力的外向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生态学不仅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更是协调和统筹人与自然关系的指导性学科。其知识体系是引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在当前全球面临能源危机、资源短缺以及层出不穷的环境问题的大背景下,培养具有生态专业背景、树立社会经济发展以生态学为指导思想的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科学思维、能够把生态思想与现实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福建农林大学于2003年创办的海外学院,依托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门类齐全的学科专业等优势,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简称UBC)合作创办了生态学(自然资源管理)专业项目。该 合作办学项目经国家教育部审批,通过引进国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旨在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和多元化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在十几年的合作办学过程中,海外学院努力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培养了一支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了一批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迄今为止,海外学院共招收学生1 387人,其中百余名 毕业生进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阿尔伯塔大学等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并从国外合作院校毕业[1]。 虽然办学十几年来中加生态学(自然资源管理)专业项目成效卓著,但是双语教学在我国高校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存在诸多争议和问题有待探讨。为此,笔者作为承担“生态学”课程双语教学任务的一线教学人员,针对教学实践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大一化学第三版知识点总结

大一化学第三版知识点总结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大学里的课程内容也在不断更新。作为理工科学生,必修的化学课程无疑是我们的必修科目之一。本文将对大一学习的化学第三版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我们回顾和巩固所学的内容。 一、化学概论 1.化学的概念与发展史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结构、组成、变化和相互作用的一门自然科学。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2.物质的量与摩尔 学习物质的量的概念,摩尔的概念以及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这是后续学习化学反应和化学计量的基础。 3.化学元素与化合物 学习化学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和使用,以及化合物的分类和化学式的表示。

二、化学反应与化学计量 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学习原子的组成和结构,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和使用方法。 2.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学习化学键的概念以及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的特点和性质,了解分子的结构和几何构型。 3.化学反应与反应速率 学习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以及速率 方程式的推导。 4.化学平衡与化学平衡常数 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特点,学会使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平衡 浓度,并了解平衡常数与反应温度之间的关系。 5.酸碱中和与溶液配制

学习酸碱中和的概念,了解酸碱溶液的配制和中和反应的计算方法。 6.氧化还原反应 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过程和半反应方程式的推导。 三、物态变化与热力学 1.气体的性质与状态方程 学习气体的压强、体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了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其推导。 2.气体反应与气体平衡 学习气体反应中的分压定律和Dalton定律,了解气体平衡常数和平衡常数与反应温度的关系。 3.物态变化与相图 学习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了解相图的构成和使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