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改迁工程施工方案修订稿

河道改迁工程施工方案修订稿
河道改迁工程施工方案修订稿

河道改迁工程施工方案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一期工程TJ-3标河道临时改迁工程

王保书

2017年4月17日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二章施工准备

第三章施工工艺

第四章质量保证措施

第五章塌孔处理措施

第六章安全保证措施

第七章环境保护措施

第八章雨季施工措施

第一章、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一期工程TJ-3标河道临时改迁工程。

1、基本情况

成都地铁17号线一期工程范围为易园站(含)~九江北站~机投镇站(含),里程范围为YCK51+440~YCK77+585,线路主要沿灌温路、凤溪大道、凤翔大道、香榭大道、永康路,自西向东敷设。线路全长约26.145km,其中高架段长约4.81km,路基过渡段长约0.55km,地下段长约20.785km;共设置车站9座,其中高架站2座(易园站、国色天香站),地下站7座。最大站间距6641m(凤翔站~九江北站),最小站间距1472.8m(永康森林公园站~机投镇站),平均站间距3175m,换乘站8座。

其中,来凤路站(地下两层岛式车站,车站长323.2m,标准段宽度21.3m,底板)、国来区间路基及明挖区间950m(166.338m路基+195mU型槽+587.46m明挖)以及国来区间盾构区间1533m(盾构区间最小曲线半径R-600m),线路长约2.8km,由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由于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来凤路站、凤溪站、凤溪大道南站、凤翔站下穿凤溪河(又称战备一支渠)原河道,故对车站内的河道需进行改造设计,战备一支渠均为灌排兼用渠道,按20年一遇标准设防,根据防护对象的重要性,战备一支渠防洪标准应提高一级,即按50年一遇标准设防。我标段轨道交通主体施工期间需在凤溪河河道右侧临时改河道372.6米作为临时渠道导流,导流渠采用钢筋混凝土矩形箱涵型式,进口段断面尺寸采用4.2m (宽)x1.9m(深),其余断面尺寸采用3m(宽)x1.9m(深)矩形断面,顶部进行回填覆土。

凤溪河发源于温江战备渠,于城南汇入横河。凤溪河渠道自战备渠引水,引水流量为5m3/s。洪水主要由暴雨引起的暴雨洪水。

凤溪河临迁工程位于温江区凤溪大道北段西侧,交通较为方便。改造点地面平均高程为~544.70m。工程区地处成都平原中部,成都平原是由岷江冲洪积所形成的扇状平原。区内地形平坦,高差不大,以平坝为主,浅丘为辅,平坝区相对高差不足10m,浅丘区高差大部分在 30m以下。本段地处主要为岷江水系一级阶地,局部为构造剥蚀浅丘。

2、岩土工程评价

人工填土多为杂填土,分布于地表;该层土均匀性差,多为欠压密土,结构疏松,多具强度较低,压缩性高,受压易变形的特点,承载力基本容许值低,应清除换填。

砂卵石在有水状态下自稳能力差,厚度较小,具一定承载力。

在动水作用下,泥岩具有易软化、崩解、强度急剧降低的特点,承载力基本容许值低。

总体来说,站内无不良地质作用,特殊岩土为人工填土、膨胀土和风化岩。

3、平面布置

来凤路站施工期间在河道右岸修建临时渠道导流,导流渠长372.6m,采用C35钢筋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毕后进行恢复。但由于来凤路站临时改河位置在现有非机动车道上,紧邻原凤溪河及街道店铺,原放坡开挖位置不足,本次采用微型钢管桩进行支护开挖,商铺侧设置土钉,具体规格如下:微型钢管桩孔径200mm,间距500mm,钢管直径156mm,壁厚5mm,长度9m。钢管桩施工完成后注入硅酸盐水泥浆。*1.2m,L=3m。临时迁改渠道施工期间,原河道采用铺设土工膜防渗处理。

来凤路站凤溪河临时导流平面布置图

4、断面结构设计

来凤路站临时箱涵导流,长372.6m,渠底纵坡‰,箱涵底高程~542.31m,顶部高程~544.21m,永久迁改完成后废弃导流渠。导流明渠采用矩形箱涵的型式,断面尺寸采用3.5m(宽)×

1.5m(深),顶部进行回填覆土。考虑上部为非机动车道,设置20cm 厚混凝土路面。

来凤路站凤溪河临时导流纵断面图

来凤路站凤溪河临时导流断面图

5、临迁导流箱涵施工计划

临迁导流箱涵施工计划

序号项目计划工期备注

1 微型钢管桩施工2017..

2 开挖2017..

3 箱涵结构施工2017..

4路面恢复2017..

6、施工工期

2017年04月20日至2017年06月20日。

具体开工时间以项目部通知为准。

7、安全目标

无重大施工安全事故,杜绝因工伤亡事故及建筑物、管线事故,创建成都市安全文明标准工地。

8、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全面达到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实现桩基工程质量零缺陷;各验收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达到100%。

9、编制依据

施工图纸、技术交底和相关文件,

《温江区城乡防洪控制规划(2011~2030)》;

《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业主提供实测工程河段1:1000河道地形图;

《凤溪河临迁设计方案》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F50---201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其它相关资料。

第二章、施工准备

1、场地准备

清除现场障碍,搞好场地平整和维护工作。

做好临时道路和现场的排水设施。

做好机械设备配备准备工作,安置好驻地施工及生活设施。

施工前对车站明(盖)挖范围内地下管线情况进一步加以核实,管线迁改见成都市政设计研究院相关管线综合规划设计图,根据其设计方案,管线迁改后大多紧邻基坑或悬吊处理,施工中应加强监测和保护。

2、施工人员组织和职责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机构建制及项目组织形式

组织精干的施工队伍,认真考虑专业工种的合理配合,技工和普工的比例要满足合理的劳动组织要求,确保施工进度满足拌合站建设总体施工进度要求。在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应对各工序的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并对其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预防发生安全和质量事故。具体劳动力安排见下表劳动力配置表:

劳动力配置表

3、主要使用的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配备表

第三章施工工艺

1、微型钢管桩施工

平整场地---注浆钢管制作焊接---测量放线---孔距定位---钻孔机就位钻孔(每2m接钻杆一次)---清孔---注浆机安装---安装下放钢管---安装注浆管----拌制水泥浆---注水泥浆---二次加压注浆---三次加压注浆直至上口翻浆。

挖机平整场地;根据设计要求放出基坑边线及定出桩位,安装钻机进行成孔作业;待施工完毕后泥浆外运至施工区域外,检查并保护成桩。

注浆钢管制作焊接: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的深度进行下料,钢管连接处进行加强焊接。

测量放线:根据设计要求的间距、排距及设计提供的标高进行测量放线。

孔距定位:根据设计的孔洞直径、间距、排距使用筷子打入地下进行定位;

微型桩定位:本工艺采用干成孔方式钻孔,根据微型桩定位,在成孔位置上进行汽车载运螺旋钻准确定位,汽车支撑脚腿下进行夯实后垫方木,确保其稳定。

就位钻孔:将汽车载运螺旋钻机安放在指定位置,安放水平,防止倾斜;将钻杆抬至钻机旁,启动钻机,慢慢钻进;每进深2m,需要接一次钻杆,直至得到设计有效深度。

钻孔:钻孔前按设计方案要求将钢管接长,搭接部位要用12钢筋加固帮接接焊,帮接长度不小于钢管直径的两倍,焊缝应饱满,并应检查钢管的垂直度,焊工必须有焊工证,施焊前应试焊;桩尖端部焊成封闭尖状,并在下部4米以下范围内钻出浆口,直径

15mm,间距400mm,出浆孔呈梅花型交错布置。

清孔:在注水泥浆前,要对桩孔进行清孔,使孔内泥浆全部排出,要求孔底沉渣厚度不大50mm;

注浆机安装:在现场指定位置固定注浆机,电源由指定的配电箱接入,采用6平方三相五线制电缆,把拌制的水泥浆放入6mm钢板焊接制成的1m*1m*1m灰槽内,然后由注浆机注浆。注浆管需装设压力表,注浆压力为,水灰比控制在~之间,注浆后暂不拔管,直至水泥浆从管外流出为止,拔出注浆管,密封钢管端部,加压数分钟,待水泥浆再次从钢管外流出为止。

安装下放钢管:待孔清洗后及时在孔内安装预先制作好的钢管,钢管上套100mmPVC管露出地面200mm。便于接入注浆管

安装注浆管:下放钢管完毕后,要及时进行注浆,注浆管由注浆机只接接入到下入孔内的钢管上,接口要密封连接,注浆管采用橡胶管输送。

拌制水泥浆:水泥浆采用专用机械进行拌制,水灰比控制在~之间,把拌制的水泥浆放入钢制的1m*1m*1m灰槽内,然后由注浆机注浆。

注水泥浆:注浆管需装设压力表,注浆压力为,水灰比控制在~之间,注浆后暂不拔管,直至水泥浆从管外流出为止,拔出注浆管,密封钢管端部,加压数分钟,待水泥浆再次从钢管外流出为止。

、多次加压注浆:因一次注浆难以得到冲盈系数要求,得到注浆压力为,需要多次间隙注浆,一般为三到五次,直至管口翻浆为止。微型桩施工中,应仔细测量孔深、钢管长度及注浆管长度,避免出现假

桩断桩现象。

严格控制桩顶桩底标高。

微型桩桩径200㎜,内置钢管为160mm钢管。注浆钢管下部4米范围为内每隔400mm梅花型布设出浆孔,出浆孔直径15mm。

、浆料水灰比:1,水泥,每米水泥用量不少于40㎏。

第一次注浆压力~,并保持3分钟,以保证压力压破胶带,使浆液压出管外注满桩体。第二次注浆压力不小于,两次注浆间隔时间不小于~4小时之间。

两端处桩位偏差不得大于1/3桩径(本工程为1/3*110=37mm),中间桩桩位偏差不得大于1/2桩径(本工程为1/2*110=55mm),垂直度不超过1/1000。

基坑施工工艺流程图

、基坑开挖前应按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情况,确定开挖范围、开挖坡度、弃土位置和防、排水措施。熟悉施工图纸。按照设计桩号放样发现与现场实际地形不相符时,需报请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及业主代表进行处理。

、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修整方法施工,基础石方采用松动爆破法开挖,配以风镐凿除,以保证基岩的完整性不被破坏,做好除渣工作。

、设置基坑中心线、方向和高程的测量控制桩,测量放线,用木桩挂线或白灰线标示开挖范围。专人负责基坑开挖标高的控制,开挖时在距设计基底标高5cm~10cm处改由人工清底,禁止超挖、欠挖。如发生超挖应由基础同标号混凝土进行回填,欠挖部分采用风镐凿除,保证基坑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挖到基坑底设计标高后,进行触探试验。触探方式分为两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a、轻型触探仪:适用于砂土、粉土及粘性土地基检测,一般要求土中不含碎、卵石。轻型触探仪记录每打入30cm的锤击次数,可连续锤击,代用公式为R=(×N-2)×(R-地基容许承载力Kpa,N-轻型触探锤击数),最后30cm的锤击次数超过设计锤击数(由上述公式反算N),可停止锤击。b、重型触探仪:适用于各类土,该法是采用质量为63.5kg的穿心锤,以

76cm的落距,将触探头打入土中,记录每打入10cm的锤击数,可

连续锤击,代用公式为y=+(y-地基容许承载力Kpa,x-重型触探锤击数),最后10cm的锤击次数超过设计锤击数(由上述公式反算x),可停止锤击。根据公式计算基底承载力。如果基底承载力不能达到设计承载力要求,则请示监理工程师、设计及业主代表现场察看,给出处理方案。

、基坑开挖前应挖好临时排水设施,水沟深度不得小于30cm,必须引开涵洞基坑里的雨水和地下水,避免对基坑开挖面的浸泡。、开挖渣土清运到规划的弃土场,不得倾卸于河道、农田和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区域。

、检查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大小、基底标高、基底是否满足排水要求,经检验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

3、钢筋工程

、原材料质量检验

所用钢筋在进场时必须有质量保证书,同时按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应按照上盖下垫原则分别堆放,并挂好标识牌并注明待检,严禁混堆。对进场原材,根据现行轨道交通建设规范、标准,对其质量指标进行现见证取样检查,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并挂好已检牌明示。

、钢筋制作安装工艺流程见下图

3.2.1熟悉涵洞施工图,计算钢筋数量,绘制钢筋加工、安装大样图。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向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2.2在基底分好钢筋的间距,用墨斗弹好线,按墨线的间距布置钢筋。先绑扎基础底层钢筋,双向受力钢筋。绑扎钢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间距不大于1m。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基础底层钢筋绑扎完后,按设计要求调整钢筋间距,然后按前后左右1米的间距布置支撑及上层钢筋的马凳,顶面钢筋绑扎与下层钢筋绑扎相同。在底层钢筋绑扎时及时绑扎好边墙插筋,并且做好加固措施,以防混凝土浇筑时钢筋位移。

钢筋制作安装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图

、调直机调直钢筋

3.3.1调直机上不得堆放物料,送钢筋时,手与轧辊应保持安全距离,机器运转中不得调轧辊,严禁戴手套作业。

3.3.2作业中机械周围不得有无关人员,严禁跨越牵引钢丝绳和正在调直的钢筋,钢筋调直到末端时,作业人员必须与钢筋保持安全距离。料盘中的钢筋即将用完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端头弹出。

3.3.3调直短于2m或直径大于9mm的钢筋时,必须低速运行。展开盘条钢筋时,应卡牢端头,切断或调直前应压稳。

、切断机切断钢筋

3.4.1作业时应摆直、握紧钢筋,应在活动切刀向后退时送料入刀口,并在固定切刀一侧压住钢筋。严禁在活动切刀向前运输时送料,严禁两手同时在切刀两侧握住钢筋俯身送料。

3.4.2切长料时应设置送料工作台,并设专人扶稳钢筋,操作时动作应一致。手握端的钢筋长度不得小于400mm,手与切口间距离不得小于150mm。切断长度小于400mm的钢筋时,应用钢导管或钳子夹牢钢筋,严禁直接用手送料。

3.4.3作业中严禁用手清除铁屑、断头等杂物。作业中严禁进行检修、加油、更换部件。暂停作业或停电时,应切断电源。

、弯曲机弯制钢筋

弯制未经冷拉或有锈皮的钢筋时,必须戴护目镜及口罩。作业中不得用手清除铁屑等杂物,清理工作必须在机械停稳后进行。

、钢筋焊接

3.6.1电焊工应持证上岗,作业时按要求佩戴好防护用品,作业现场周围10m范围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3.6.2作业前,应检查电焊机、线路、焊机外壳保护接零等,确认安全后作业。

3.6.3作业时,临时接地线头严禁浮搭,必须固定、压紧、用胶布包严;焊把线不得放在电弧附近或炽热的焊缝旁。

3.6.4作业时,二次线必须双线到位,严禁用其他金属物作二次线回路。

3.6.5下班或暂停作业时,应拉闸断电,必须将地线和把线分开。在遇到移动二次线、转移工作地点、检修电焊机、改变电焊机接头、暂停焊接作业等情况时,应切断电源。操作中应注意防火,消防设施应齐全有效。

4、模板工程

模板制作:模板采用竹胶板,要求模板表面平整,尺寸偏差符合设计要求,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稳定性,且拆装方便接缝严密不漏浆。

模板安装好后,检查轴线、高程符合设计要求后加固,保证模板在灌注混凝土过程受力后不变形、不移位。模内干净无杂物,拼合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