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失败的经济政策因素_潘广辉

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失败的经济政策因素_潘广辉
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失败的经济政策因素_潘广辉

2003年1月 理论学刊 Jan.2003

第1期 总第113期 Theory Journal No.1Ser.No.113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失败的经济政策因素

潘广辉,张风梅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062;泰安供销技工学校,山东泰安271000)

中图分类号 K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3909(2003)01-0130-03

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维持了23年的时间即告覆亡,其中原因很多,既有政治、军事原因,也有经济原因。对于国民党在经济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与国民党政权覆亡的关系,学术界的认识还很不一致,就此专文加以探讨,当有助于此问题讨论的深化。

一、国民党不能也不可能制定、实施正确的土地政策,是其政权覆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农村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实行 耕者有其田 的政策,使农民获得了土地。国民党为缓和阶级矛盾,应对共产党开展的土地革命,不得不制定新的土地政策,实行土地改良措施。但是国民党政权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它要维护现政权的存在,就必须满足作为其政权之基础的各阶级的要求,而实行土地改良措施无疑会触动国民党新老贵族们的利益。因此,无论是国民党的军政要员,还是一般的乡绅地主,均对中央政令阳奉阴违,对新土地政策往往是能推则推、能拖则拖。另外,国民党虽然在名义上统一了中国,但中央派系林立,矛盾重重,地方势力仍然十分强大,全国许多地区仍处于一种半独立状态,因此中央政权并不十分稳固,这对推行土地改良措施是一个不小的障碍。更何况国民党政权内部官僚主义盛行,办事效率低下,这都注定了它在土地问题上所采取的对策不可能实施,只有失败一途。

1927年,国民党政权宣布实行土地改良措施,宣称要继续推行孙中山提出的 平均地权 和 耕者有其田 以及北伐战争期间提出的 二五减租 政策; 1928年,国民党政权制定了 佃农保护法案 ,规定 佃农缴纳租项等,不得超过住地收获量的百分之四十 ;1929年,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也通过了 二五减租 的决议案。但这些政策、法规和决议案都是纸上谈兵,国民党政权无意认真贯彻落实,而是公布完后,任由各省酌情自行办理,并未作强行统一要求,以致减租措施名存实亡,原有的土地政策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农民的状况一如既往。1930年6月,国民党政权又颁布了 土地法 ,但这部法律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孙中山关于土地政策的思想,只是一部改良主义的土地法。它没有触动地主阶级的利益,而是继续肯定地主占有土地的现状,因此,农民不可能改变无地或少地的状况。问题不仅仅在于 土地法 在多大程度上背离了孙中山关于土地政策的思想以及其自身的缺陷有多少,更重要的还在于即使是这样一部 土地法 ,国民党政权也无诚意实行,而只是向全国公布,做做样子给国人看,后来只是在苏区土地革命运动开展而受形势逼迫的情况下,才于1935年4月公布了 土地法实施法 ,实际上公布后也并没有实行,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政权所关心的变成了 扶持自耕农运动 ,土地法也就撂在了一边。

1931年至1937年,国民党政权一方面在收复的苏区实行土地改良,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土地陈报。在此过程中,有的地方官员与地主相互勾结,或故意隐瞒田地数量,或闭门造车,最后国民党政权不得不改陈报为查报,但查报田地也只是完成所查实际面积的很少一部分。有的地方政府为了维护政权利益,无视大量农民无土地之现状,将已分配给农民的土地收回再归还给地主;有的地方政府则用土地陈报代替整理田赋,使之成了政府 裕税源 的工具。因此,国民党政权所实行的这项措施也失败了。毛泽东同志在 论联合政府 中说: 耕者有其田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主张 ,在中国, 只有我们共产党人把这项主张看得特别认真,不但口讲,而且

130

实做 ,只有共产党 制定和执行了坚决的土地纲领,为农民利益而认真奋斗 [1](P1074-1075)。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谁赢得了农民,谁就赢得了胜利。国民党没有也不可能实行彻底的土地改革,这是其政权覆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经济大接收动摇了国民党的统治基础

早在抗战胜利前夕,国民党就准备抢夺沦陷区敌伪搜刮聚敛的巨额资产和民众的财物,目的是把它作为战后发动反革命内战的重要战略物资,为此制定了抢夺接收的各种措施。日寇刚一宣布投降,国民党即根据早就制定的具体计划,立即派出大批军政人员,从空中、地上、海上抢奔收复区。由于国民党对广大收复区的接收是为了实现其独裁、内战、卖国的反动方针,因而在接收过程中完全不管人民的死活,采取了一系列穷凶极恶的洗劫式掠夺性措施,杀鸡取卵,竭泽而渔。所以,接收不仅急剧激化了中国社会的矛盾,而且给其政权自身造成了致命的恶果,使它在政治、经济、军事以及社会道德风尚和吏治等各个方面,严重动摇了自己的统治基础,从而导致了它在大陆的迅速覆亡。

首先,接收使国民党丧失了民心,从根本上毁掉了其政权赖以维持和存在的民众基础。国民党虽然通过接收抢夺了大批胜利果实,聚敛了无数用作内战的物资和数额巨大的内战经费,但它的声望却由此一落千丈。广大民众以 盼中央,望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 、 天上来,地下来,老百姓活不来 的民谣,表达他们对国民党及其政权的彻底失望和极大愤慨。一个已经毁掉了民众根基的政权仅仅依靠一时优于人民革命力量的反动军队是难以长期支撑下去的,随着人民革命力量的迅速强大,它的结局必然是迅速覆亡。

其次,接收使社会生产遭到近似毁灭性的破坏。它给民族工业以致命的摧残,大批工厂停工、停产,陷于严重危机;农业收成连年大幅度下降,导致经济萧条、凋敝;与此同时,通货膨胀的恶性发展,使生产愈加受到破坏,从而使社会生产力急剧萎缩,财政收入锐减,这与国民党政权庞大的军事费用和行政费用的需求形成尖锐矛盾。没有任何一个政权在使社会生产遭受极大破坏而又不思从根本上救治的情况下,能够长期地将其统治维持下去。

再次,接收使国民党军事力量中 杂牌 部队 非中央军与 嫡系 部队 中央军的矛盾愈加尖锐。蒋介石处心积虑地消灭异己,使 杂牌 军军心浮动思变,土气消沉涣散。众多的 杂牌 部队在内战之前和内战进程之中纷纷起义、投诚,这不仅使国民党政权赖以支撑的军事实力受到严重削弱,而且直接加速了其政权的崩溃和瓦解。

最后,接收极大地刺激、引发了国民党政权各级官员疯狂争夺财富的强烈欲望和穷奢极欲的挥霍享受心理,使其吏治愈加腐败,军纪荡然无存,从而导致其政权肌体迅速溃烂。本来国民党政权的领导集团就是各种势力和派系的大杂烩,它们之间的积怨早已是年深日久,接收使各派系之间的斗争进一步加剧,由此导致了统治集团内部分崩离析,苟延残喘的国民党政权也因此很快寿终正寝,结束了它在大陆23年的黑暗统治。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国民党政权正是在那场祸国殃民、自掘坟墓的大接收中,从各个根本方面毁掉了自己的统治基础,全面削弱了自己的统治力量,从而最终走向了覆亡。

三、金圆券币制改革失败,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1948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飞速发展,国民党政权不仅在军事上败局已定,政治上危机四起,而且财政经济方面也呈现出全面崩溃的种种迹象,其主要表现就是它所夺占的日伪产业和外汇黄金储备已变卖殆尽,而内战消耗有增无减,财政开支只能靠滥发纸币来维持,通货膨胀达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为充实国库,抑制通货膨胀,摆脱空前严重的政治、经济、财政危机,支撑残局,国民党政权于这年8月19日宣布实行币制改革。

这次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发行 十足准备 的金圆券20亿元,以1 300万的比例限期收回法币; 限期收兑人民所有的金银和外汇,登记人民放在国外的外汇资产; 加强经济管制,各地物价冻结在8月19日的水准上。国民党统治者认为,只要实行严厉的经济管制,用暴力把物价强压在8月19日的水准上,金圆券改革就能成功。因此,这场改革一开始就靠暴力来推行,当局一再杀气腾腾地宣称: 乱世用重典 ,要借 一二颗人头祭刀 [2](P66、P88)。然而,暴力手段不可能改变经济规律,更不可能挽救国民党政权病入膏肓的政治、经济危机。币制改革所赖以推行的暴力,从本质上来说是极为虚弱的,因为它不仅无力斩断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的结党营私、派系倾轧、裙带关系、贪污腐化这团乱麻,而且也决不会创造出什么奇迹来挽救摇摇欲坠的国民党政

131

权。币制改革自8月19日开始实施,然而到10月28日,行政院开会商议币制改革问题时,与会者均无奈地承认改革失败。11月1日,当局正式宣布取消限价;12日,当局又宣布金圆券总额不足以20亿元为限,这标志着币制改革彻底失败。此后,金圆券如决堤之水,无边无际地泛游开来,其结果,比法币更惨。

历时70天的经济管制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在这期间,人民经历了他们从未经历过的可怖景象,各阶层人民,从富商大贾到黄包车夫、男女佣工,均被国民党政权狠狠地咬了一口,有些人甚至被洗劫一空,而国民党政权却由此搜刮到价值2亿美元的金银外汇!币制改革在民国史上写下了最惨痛最丑恶的一章,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四、 官倒 盛行引起国统区经济的瓦解,成为导致国民党政权崩溃的重要诱因

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在1948年陷于绝望的崩溃状况 [3](P25)。经济危机不仅加深了国统区的政治危机,而且导致了社会总危机。经济危机的不可调和,决定了社会总危机的不可调和,从而最终导致了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倾覆。在国统区经济崩溃的多方面原因中, 官倒 盛行是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首先, 官倒 盛行促使投机性商业空前发展,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生活,加快了国统区经济崩溃的步伐。在大接收中发了横财的国民党文武官员除了大肆挥霍外,还把大量的游资集中于市场上,投机倒把,这无疑立即使投机商业、囤积居奇成了利润最大的行业,社会上随即出现了所谓 工不如商 、 商不如囤 的现象。投机商业的空前畸形发展,不仅诱使游资和银行资本大量向商业资本转移,而且使得产业资本也向商业转化,甚至 国民党军队中的高级将领们,也利用职权,扣住军饷钞票不发而去倒卖黄金,从中获得好处 [4](P420)。这种状况下,搞生产的人越来越少,各类商品越来越奇缺;商品越奇缺,物价越飞涨,从而导致物资总供给量与总购买力的双重下降,最终导致生产的萎缩与经济发展的停滞不前,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加速了国统区经济的崩溃。

其次, 官倒 盛行使两极分化愈益明显,阶级矛盾愈益激化。打着合法旗号干非法勾当是一切 官倒 的共同特点。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首的国统区少数拥有黄金、外汇、物资、地产的特权阶层更是利用手中的特权为所欲为,大肆侵吞国家和人民的财富。因此,越是在国民经济混乱不堪、走下坡路的时候,他们的私人财富越是急剧地膨胀起来,与之相反,广大人民群众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成千上万的人无家可归,流浪于街头巷尾,沦落在荒野沟洫之中。国民党达官贵人们骄奢淫逸的生活与绝大多数人食不果腹的鲜明对照,使社会成员心理严重失衡,民怨四起,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所以,当蒋介石挑起全面内战不久,国统区人民就奋起反抗,形成了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二条战线,使国民党政权处于全民包围之中,加速了其统治的崩溃。

最后, 官倒 盛行恶化了社会风气,严重削弱了国民党的统治力量。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各级文武官员纷纷投资经商,但绝大多数无非是利用职权假公济私,或窃取经济情报抢先买进卖出,或套购外汇,或偷税漏税,或贪赃枉法,这种以广大民众特别是中小工商业者贫困、破产、饥饿、死亡为代价劫夺财富的手法,严重恶化了社会风气,使整个社会陷入颓废沉沦的状态中,使本已存在的社会危机日趋严重。 官倒 的盛行还引起国民党内部松懈涣散,派系之间为私利相互争斗,从而搞得纲纪荡然无存,严重削弱了其自身的力量,加快了国民党政权在大陆覆亡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杨培新.旧中国的通货膨胀[M].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

三联书店,1963.

[3]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1991.

[4]石柏林.凄风苦雨中的民国经济[M].开封:河南人民出

版社,1993.

作者简介:潘广辉(1973 ),男,山东泰安人,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裴传永

132

国民党南京政权失败的原因及其启示

国民党南京政权失败的原因及其启示 贾士钊杨梦 (城市与环境学院 2014级本科生) 摘要:国民党是我国先进的资产阶级政党,对中国的政治做出过巨大贡献,最终于1949年失利而撤守台湾,国民党和共产党从最初的一强一弱、一大一小,经过几十年的纷争,却出现了截然相反的结果,在人们的意料之外,却又在历史规律之中。国民党失败的原因,长期以来都是海内外政界和史家争论的焦点,形成了人心向背说、经济崩溃说等多种学说和主张,但大多着眼于40年代中后期,研究其直接失败的原因。事实上,国民党的失败并不是仅由几次偶然的决策失误或战争失利而导致的,而是从一开始执政就为其最终的失败埋下了隐患。美国学者Lloyd E. Eastman试图阐述“(国民党)为什么一开始就显示出其脆弱和不稳定性,不能实现有效的政治统治,并最终走上了崩溃。”1本文也着重探讨国民党失败的深层原因,总结历史教训,以求对今天能有所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国民党政权;蒋介石;失败原因;南京国民政府 一.国民党革命精神的骤然而逝 国民党在30年代时,中央机构已经显出臃肿的态势,官位被越来越多保守的官僚抓住不放,而这些官僚在她们的岗位上则过着安顿舒适的生活,却绝少关心自己的公共责任、自己的祖国,更不用说统治下的普通百姓了。 然而,国民党从开始绝不缺乏真心投身于革命事业的党员和有志青年,例如有参加革命放弃了清政府许诺的高官厚禄的蔡元培,或共同在革命流亡中战斗和生活的汪精卫和胡汉民。但在初期阶段,领导人关心党的规模甚于党的质量,于是在国民党宽松的入党条件下,党员中出现了大量的对党的信念和哲学不了解的新成员,使得基层组织极其涣散2,其中包括许多把入党视为升官发财的捷径的贪官和奸绅,组织的扩张让领袖们越来越难以控制新党员的成分,党的腐化也由此而产生。而这些就是官员的提拔对于那些有理想的党员来说,是令人失望的。 清党运动是国民党的一件大事,又称之为四·一二反革命政变3,为了清除国民党内的“不纯洁”的成分,清洗期间到底有多少人遭到屠杀是不得而知的。“具体的估计由数万到十万多不等,然而不管具体数字是什么,国民党的革命已经沾满了鲜血,而共产主义运动依 1Eastman L E. Seeds of destruction: Nationalist China in war and revolution, 1937-1949[M].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2 陈明明:《论南京国民政府腐败的政治根源》。《南京师大学报》1997年第3期。 3 邹沛; 刘真. 中国工人运动史话. 中国工人出版社. 1993 [17 January 2013].

读高华《六十年后再论国民党大陆失败之原因》

读高华《六十年后再论国民党大陆失败之原因》(1) 吴语/文 高华教授是一位体制内的“独立型”历史学者,其代表作自然是“红太阳”一书。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共政治历史,是中共领袖毛泽东。高华教授在军事历史方面的论著不多。近日读高华教授的论文集《革命时代》,其中一篇是《六十年后再论国民党大陆失败之原因》。 对于“国民党因何在大陆失败”(或者说“共产党因何取得大陆政权”)这个“大题目”,主研中共政治的高华教授却不认同“从小就从老师和教科书那儿,从文学、电影、戏剧、歌曲、美术、舞蹈等中获知”的所谓“失去民心说”、“人 民选择说”、“历史规律说”乃至台湾方面所持的“美国责任说”、“日、俄打 击国民党说”等等。 高教授认为:“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军事”,“说到底还是军事第一”,“其他原因都是从这里派生出来的”。 高华教授在《前言》中提及对他影响至深的三本书。他说: “我读的第一本书是张正隆的新作《枪杆子:1949》”(以及著名的《雪白雪红》)。高认为:“全书的精华是披露了一些毛泽东的电文以及作者对当年参战者、各级指挥者的口述采访,提供了“四野”横扫大半个中国的大量生动的细节。” “我读的第二本书是跟随蒋介石几十年、横跨大陆和台湾两个时代的蒋介石 的机要室主任周宏涛的《蒋公与我:见证中华民国关键变局》,该书有颇高的史料价值,是根据作者当年的日记而写成。” “我读的第三本书实际上是一篇长文,作者李黎是台湾女作家,却是台大历史系毕业生。她潜心呆在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查阅刚开放不久的蒋中正日记,写下《最是仓惶辞庙时:蒋介石1949年日记》,作者具有敏锐的历史感,文中大量摘抄蒋氏日记,提供了一份非常完整的1949年蒋的心理图录。” 当然,从高文可以看出,作者并非简单地根据上述三本书按图索骥,另参考了不少珍贵的历史资料。 一、军队与战将 作为胜利者,毛泽东在1949年3月5日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说:“所谓人民共和国就是人民解放军,蒋介石的亡国,就是亡了军队”。

国民党军事失败的真正原因

国民党军事失败的真正原因 高华 国民党马上失天下,中国历史在1949年由枪杆子翻开了新的一页。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高华认为,尽管国民党的失败是“历史的合力作用”,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军事上的失败。作为“党国”重心,以一人领党、国、军,蒋介石对军事失败负有最大的责任。 国民党的失败是个大题目。政权能出自枪杆子,也能失自枪杆子吧。 高华:那是啊,在东方许多国家政权更迭是由枪杆子决定的,当然在枪杆子的后面有政治等因素。关于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原因,最全面和流行的答案是:国民党的失败乃是“历史的合力作用”,既是政治的,又是军事的,也有文化、思想的,以及教育等等因素,多种因素交互作用,导致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亡。如此说法,确实每个方面都能找到许多证据,但在我看,最重要的原因还在军事,如果朴素地还原到基本史实,军事失败乃是最重要的失败,其他原因都是从这里派生出来的,说到底还是军事第一。 1949年3月5日,毛泽东在西柏坡举行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说:所谓人民共和国就是人民解放军,蒋介石的亡国,就是亡了军队。他说的完全对。 抗战后,国民党的军事实力至少在账面上占很大优势。 高华:抗战胜利后,很少人想过国民党政权有可能被中共打败的问题,因为从实力对比上讲,双方悬殊太大,国民党占绝对优势。1945年底,国军数量有四百五十万(内有正规军两百万),共军只有一百二十七万(内有野战军六十一万)。在武器装备方面,国军多为美式,又接收日本和伪军武器,明显优于中共。据航委会主任周至柔报告,国军有可起飞的飞机三百四十四架,完全掌握制空权,并有海军船舰两百四十多艘。在获得外援方面,苏联在东北虽然也给共产党不少援助,但总量上大大少于美国对蒋的援助。故而蒋介石轻视共产党的思想非常严重。1945年9月23日,他说:“长江以南各重要都市接受投降大体完毕,陇海路亦已接收过半,共匪祸患已除其半矣。”而实际上中共力量集中在长江以北,实力俱在。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彭学沛说,共军只是“毫无训练的老百姓”。1946年5月,四平战役国民党得手后,蒋

浅析解放战争国民党失败的原因

浅析解放战争国民党失败的原因 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最终溃败,南逃至台湾。多少年来,国民党溃败的原因一直让很多人深究,到底国民党败在哪里呢? 1、在政治上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人民迫切需要建设一个和平,民主和法制的社会主义的新国家。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顺应了这一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提出了建设一个和平和具有广泛民主的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发展前途就是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这一政策是符合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的,得到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如:毛泽东在这一时期赴重庆与蒋介石国民党进行谈判并发表了《论联合政府》,《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而国民党却要推行一党专制,实行封建的独裁统治,国民党的这一政策违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受到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反对。如:蒋介石在这一时期发出了《剿共手本》,并挑起了内战,破坏了中国和平民主的进程。在政治上国民党实行的政策是行不通的。 2、在法律上,国共两党和各界民主人士通过民主协商签订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停战协定》和《双十协定》。但是,国民党竟然撕毁了《停战协定》和《双十协定》,首先挑起了全国范围的内战,这样国民党就失去了中国绝大多数人民的支持,从而加速了国民党在中国的失败。 3、在军事和经济上,国民党先是全面进攻,由于占领的地区过多战线拉的过长,缺少民众的支持,导致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失利;以后改为重点进攻,同样国民党的重点进攻,也是缺少民众的支持,国民党重点进攻以失败而告终。相反的共产党转守为攻,如: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拉开了全国战略反攻的序幕。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的。在经济上中国共产党依靠工人阶级,扶持民族工商业,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的农村土地所有制,使农民“耕者有其田”,因此,获得土地的农民积极踊跃参军参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最终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国民党军队撤出了祖国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以上所述的是政治原因,但是,以往各种著作中述及解放战争时,大多认为1946年夏拥有430万军队。几百架飞机、几百艘舰艇的国民党军队在军事上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我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及个人的研究,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讨的。 我个人认为,国民党当时的确是有较为强大的人力物力、有美国的支持、有

浅析国民党解放战争失败之原因

得民心者得天下 ——国民党解放战争失败之原因及启示1946年6月至1950年5月,国共两大阵营在军事、政治、经济各战线之间进行殊死较量,在中国这块舞台上演绎出一幕波澜壮阔、充满传奇的历史大剧,短短三年时间,国民党军队兵败如山倒,国民党在大陆政权土崩瓦解,其原因是什么?他的失败给了现在的我们哪些启迪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让我们警醒的。 一、领导无方指挥失策 蒋介石是靠军事起家,打了几十年的仗,但是他没有形成概念的军事思想,而毛泽东有“十大军事原则”。他的军事素质跟毛相比一个地一个天。从纯军事的角度看,蒋的领导无方、指挥失策确是国民党每战必输的主要原因。表现在 (一)错判形势骄傲轻敌。抗战结束,蒋介石拒绝共产党提出的“和平民主”的主张,匆忙发动内战,扬言五个月消灭解放区,八个月到十个月消灭共军。他错误的认为,其一抗战胜利,国民党军队官兵士气高涨。可以一鼓作气,乘胜出击,解决共产党这个心腹之患,其二,日寇投降留下大批武器,美国的支持,其三,对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估计过高。其四、1934年第五次围剿逼迫红军向西突围,1946年春,国名党攻占四平,林彪败退四平街,一直退到哈尔滨。不仅蒋介石,其实国民党许多将领轻视共产党的思想非常严重。他的错误在于只看表面,未见本质,只重有形,忽略无形,他所谓的这些优势在懂辩证法的毛泽东看来,只有一句话,“一切反

动派都是纸老虎”。 (二)防城守地丧失主动。蒋介石非常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及国际观感,这种保城守地、延线据点的战略战术教条死板,造成兵力分散,顾此失彼,成为套在他脖子上的绳索,背在身上的包袱。而共产党正相反,失地存人,在运动战中,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 (三)越级指挥错着连连。蒋一向喜越级直接指挥,但只要他参与的基本上没有不失败的。白崇禧当时就批评道:蒋“远离前方,情报不确,判断往往错误”,但是军师长因怕受军法审判,有时明知蒋的指令有错也执行。比如四平战役,林彪向北撤退,原想一鼓作气达到哈尔彬的杜聿明被蒋介石的突然下了停战命令。把准备调往东北的两个军调到山东战区。多年以后,国民党军将领一提起内战,都慨叹当年没有乘胜追击林彪将其彻底消灭,以致最终是国民党的政权自东北开始倾覆。 (四)、军心涣散、士气低落。抗战时期,国民党的士兵士气高,原因是有拯救民族危亡的使命感,有保家卫国的目标,内战爆发,他们不知道为了谁去打仗,没有目标。而且许多士兵是被抓壮丁抓来的,所以当逃兵、当俘虏、不会出现向董存瑞那样的战士就很正常了。加之经济崩溃,军官克扣军饷,后勤保障不到位,前线的战士缺衣少吃,到解放区打仗,老百姓坚壁清野,抢也抢不到,这些情况与共产党支部建在连上,进行了诉苦三查新式整军相比,国民党军士气低落,军心涣散,焉能不败。 (五)谍影重重,防间不力。间谍战在国共内战中起了决定性作用。一个有用的间谍胜过百万雄兵,很多战争的结局根本就是靠间

关于国民党最终失败的原因分析

国民党最终失败的原因分析 生物科学三班第三组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凭借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以及美国的支持,发动了旨在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的内战。但是,仅仅三年多的时间,国民党就在自己发动的内战中被彻底打败,并于1949年12月退守台湾,结束了在大陆22年的统治。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为什么迅速走向崩溃? 国民党之所以会败得如此彻底,主要是其政权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方面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国民党的政治腐败是国民党失败的最根本原因 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就一直战乱不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对和平、安定的追求成为近代中国的主要潮流。抗日战争胜利后,实现国内和平的曙光初现,人民迫切希望停止内战、实现和平,建立一个独立、自主、民主、统一的新中国。但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不顾全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发动了全面内战,将自己推到全国人民的对立面,人民对国民党当局已经不抱幻想。 国民党实行一党专政、独裁统治是它走向失败的又一原因。国民党的政治可以说是蒋介石一人的政治,他是最终的决策者,一旦他作了决策,不管你是军事专家、经济专家还是外交专家一概没有说话的余地。而且,下面的人也并没有团结在他的周围。党内派系林立,纷

争不断,贪污成风;地方割据势力长期与中央对抗,严重削弱南京政权的统治效能。 二、经济上的腐败和混乱加剧了国民党统治的崩溃 胜利后,国统区的经济由于美国的经济侵略、四大家族的残酷掠夺和内战的巨大消耗而陷入了严重的危机。通货膨胀达到匪夷所思的程度,人民的生活急剧恶化,工商业活动遭受了灭顶之灾,农业也遭到严重破坏。农民被迫放弃耕作,背井离乡,甚至在死亡的威胁下,许多人走上了抗争的道路。 我们都知道战争打的就是钱,所以经济的崩溃也加速了国民党的军事失败。 三、军事上溃败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在军事上,蒋介石名义上是最高指挥。但事实上国民党军队内却是多头指挥,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甚至是相互拆台,试问这样的一支军队又怎能取得胜利呢?诚如电视剧《亮剑》中所说过的一句话:国民党作战指挥部发出的命令大多是天才制定的,但却交给了蠢材去执行。国民党的很多战略部署没能执行就已经夭折了。 而且国民党的兵力比较分散,大量的军队在抗战胜利后就被空运和海运到了东北,导致中原的兵力空虚,不能给予共产党军队以致命的打击。还有就是共产党的情报工作做的太到位了。我们都知道,在战争年代情报实在太重要了,谁有情报来源谁就能打胜仗。而共产党不仅军队中有人在专门研究和破译国民党军队的电报密码,就是在国

分析国民党治党失败的根本原因

分析国民党治党失败的根本原因 1.蒋,胡,汪争权分裂 由于国民党分裂成蒋介石派、汪精卫派、胡汉民派等几大政治派系,国民党政府成立后存在着激烈的派系权力斗争。他们千方百计谋取权力,又千方百计保持权力,胡汉民是国民党元老,在孙中山逝世后以元老身份,代理大元帅之位,他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研究十分精通,在党内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同时他幻想以文人治国的思想,成为国民党的领袖。汪精卫在党内成名较早,曾参加刺杀满清摄政王的行动,是孙中山遗嘱的见证人和起草人之一,早国民党内地位十分重要,曾任武汉国民政府主席等职,蒋介石异军突起之后,他以军事势力为依托,先后打压汪精卫和胡汉民,使他们的影响力逐渐减弱,这三派分别以不同的理念和势力为后盾,在国民政府建立后,互相打压。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面临着亡国的危险,蒋介石在各方的压力下,通电下野,之后在幕后指挥嫡系东山再起,最后蒋汪合作,达成了蒋介石主军,汪精卫主政的局面,联手排挤胡汉民,而胡汉民则为西南地方势力为后盾,成立了西南政务委员会半独立于南京国民政府,直到胡汉民病逝。在蒋介石,胡汉民,汪精卫三派势力相互排挤争夺权利,使国民党内部分化严重导致党的分裂,严重的动摇了国民党的统治基础。 2.各派系之间的斗争 派系政治是国民党政权体系的一个显著特点,这首先有其历史的渊源。在国民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历来组织涣散,纪律松懈,成分复杂,军阀、官僚、政客充塞其中。1924年改组后的国民党吸收了新的成分,以三民主义为党的思想基础,国民党获得了新生。但即便如此,国民党的组织纲领和纪律约束仍谈不上严密统一,加之1926年北阀开始后国民党半年之内席卷半个中国,使得本来成分已经鱼龙混杂的国民党,经过北阀期间蒋介石的“廉价取胜”,就更为泥沙俱下了。许多地方势力和军事势力未经改造便被整合进国民党,在国民党内形成错综复杂的派系关系:军事上有蒋、冯、阎、桂四系,政治上则有蒋、胡、汪三巨头。经过几年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较量,最终确立了以蒋介石为中心的军事政治格局,但派系

缘何失败——著述所见关于国民党丢失大陆的原因探讨

缘何失败:著述所见关于国民党丢失大陆的探讨 摘要:从1945年8月抗战胜利到1949年12月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 中国大陆政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国民党统治的中华民国变为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是中国国民党和蒋介石威望最高的时期,但就在国民党蒋介石“如日中天”、威望最高的时候,三年多不到四年,蒋介石和国民党就败退到台湾。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状况?这是历史学家也是广大读者、听众们愿意思考、研究的一个问题。 国民党丢掉大陆的速度很快,就三、四年的光景。其原因很多,许多学者从多方面、多角度给予了分析。本文仅就目力所及将之汇集比对,考察各位学者分析的侧重点,以求从中得到些许启示。 关键词:国民党,失败,原因 一、传统“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解释框架 长期以来,大陆方面受中共作为胜利方的影响,对国民党失败的分析主要是按照“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史的框架进行诠释。从政治上的腐败、反动;经济上的贪污、崩溃;军事上的士气低落、民心上的人心向背等方面来论述。这方面著述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丁永隆、孫宅巍合著的《南京政府的覆亡》一书①。该书参考了大量的档案资料,比较详细地记述了国民党从1945年抗战胜利到1949年底最后撤出大陆的过程。作者认为南京政府的覆亡是“经过了多年的酝酿,它内部的分崩离析和国内的天怒人怨经过了多年的积聚”②。它覆亡的开端,就是从抗战胜利时开始算起的。 作者认为早在抗战时期,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制定的“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及其一手制造的一系列反共摩擦,就使其背离了人民大众的和民族的利益。尤其丧失人心的是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势力和国民政府各级党政人员,利用手中的特权,通过种种手段大发“国难财”,使自身迅速地腐化起来。作者引用蒋介石的话证明说:自抗战末期以来,“我们国民革命军内部所表现的贪污、腐败的内容和实情,真是光怪陆离,简直令人不能想象”③。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集团自身的腐败和大失人心的反共,不仅没有收敛,而且愈益发展,自此,南京政府逐渐走向覆亡。作者指出: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当局对敌伪物资的接收,就给收复区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以致老百姓失望地说:“盼中央、望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当时负责经济接收的重要人物邵毓麟,曾向蒋介石当面进言:“象这样下去,我们虽已收复了国土,但我们将丧失人心!”他认为:“在一片胜利声中,早已埋下了一颗失败的定时炸弹”④。而蒋介石在经历了一系列惨痛的失败后,也他曾在1948年的一次军事会议上说:“……在接收 ①丁永隆、孙宅巍:《南京政府的覆亡》,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②丁永隆、孙宅巍:《南京政府的覆亡》,第1页。 ③张其昀:《先总统蒋公全集附录》第2册,台北:1984年,第1924页。转引自丁永隆、孙宅巍:《南京政府的覆亡》,第2页。 ④邵毓麟:《胜利前后》,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67年,第76、87页。转引自丁永隆、孙宅巍:《南京政府的覆亡》,第17页。

国民党失去大陆政权原因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恢复了在全国的统治地位。当时,国民党拥有美式装备的庞大军队,占据着全国的大部分地区,同共产党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然而,仅仅过了四年时间,国民党就被共产党击败,狼狈地逃出大陆。国民党政权为什么在这样短暂的时间内就迅速崩溃了呢?海内外学者对此非常关注,把它作为国民党史和中国革命史研究中的一个终极问题,1.外来因素的作用 首先是美国的影响。美国政府1941—1949年间对中国共产党的“绥靖政策”。这期间国民党同美国政府的合作“成功部分所获之善果,不足以抵消不成功部分的恶果,因而有中华民国被迫退出中国大陆搬迁台湾的悲剧发生”。 苏联的影响也被认为是导致国民党统治垮台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如胡适就将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和国民党的失败归结为“斯大林征服世界的大战略”。持这种观点的人攻击最厉害的是大革命时期苏联顾问对共产党的扶持和日本投降后苏军在东北对共产党军队的暗中支持,认为这改变了国共力量的对比,给国民党带来了巨大危害。一些苏联学者也把苏联对中国共产党的支持视为导致共产党胜利和国民党失败的最重要原因。马歇尔在战后初期为实现东北停战而向蒋介石施加压力,使国民党无法对共产党继续进攻。1946年美国停止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使原来有利于国民党的军事形势急转直下。在1947年5月解除武器禁运后,也并没有恢复对国民党的大规模军事援助,这就使得国民党无法摆脱溃败的命运。而美国不支持国民党打内战的原因,主要是受美苏关系的制约。与此同时,苏联却对共产党进行了大量军事援助,这是使共产党转败为胜的关键。 认为日本侵华战争是造成国民党后来失败的最重要原因的观点,日本侵略华北,使全中国抗日情绪高涨,酿成西安事变,国民党被迫放弃剿共政策,失去了将长征到陕北后力量弱小的红军一举消灭的机会。全面抗战开始后,国民党统治中心迁至西南,共产党则在敌后建立了大片根据地,利用抗日的机会大大扩充了实力,构成了对国民党政权的致命威胁。 2.国民党自身的因素 (1)中央政府对全国控制程度过弱。一些美国学者在面对“国民党为什么失去大陆?”这个问题时,首先反问:“国民党究竟有没有统治过大陆?”田洪茂就明确地指出,抗战前国民党政权所能“稳稳掌握”的仅有江浙两省,另外在皖、赣、湘、鄂、豫、陕、甘等省有部分的控制权,其他各省则只不过在名义上“奉国民党正朔”而已。大多数美国学者都同意这个看法,认为国民党“统治”中国的22年中,实际统治从未遍及全国,所以它“失去”大陆,很大的因素是因为它从没有确实掌握过整个大陆。 (2)在农村中缺乏基础。中国主要的社会力量、经济来源绝大多数都来自农村,但国民党政权在农村中却没有什么基础。它既无基层政权基础,也无可靠的经济基础。农民不支持它,一般的地主也很难同它真正合作。由于没有来自农村的支持,这个政权最后难免失败。(3)军事上的失误。,1946—1949年间的内战是国民党政权垮台的主要原因。蒋介石在战略上屡次出现失误;他对战争进程的直接干涉使前线指挥系统发挥不了正常的效能;坚守东北消耗了最精锐的30万部队,使国共军事力量对比在1948年发生巨大转变,最后使形势对于国民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4)经济上的原因。国民党政权下的“工业化”是微弱的,那是官僚资本的垄断化以及成为美国附庸化的过程,而且也是在中国社会中把工业同农业的联系日益削弱的过程,从而使农村萧条落后。 (5)自身的腐败。国民党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其自身的腐败、反动及对三民主义的背叛。易劳逸是持这一观点的代表学者。他认为导致国民党失败的原因是中国传统的政治行为模式,即“权威依附模式”在国民党那里被承袭下来,这使国民党在掌权后很快蜕变,日趋腐败。具体表现为:中央政府和地方军阀们不能统一;国民党除了个人及派系的利益之外根本没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派系斗争严重;行政工作无效率;政府官员贪污腐化;军队官兵素质差,士

浅析国民党大路统治失败的原因

经济:1、政府未能在不同的利益集团间公平地分配社会资源和财富,产生大量的社会问题,导致整个社会陷于恶性循环的混乱中。国民党是典型的独裁统治,但是在抗战八年 当中,由于民族危亡上升到了矛盾的第一位,国民党内部的腐化堕落的风气得到了 某种遏制,但是一旦抗日战争结束,国民党人有种重新掌权的感觉,有种重新得天 下的感觉,于是党内政府内的贪污腐化之风,迅速地蔓延。历史上有个词叫“接收” 有两层意思,第一个国民党军赶紧派军队去接收那些被日本军队占领的国土,另外 一个意思,就是查收全国的敌产,或者叫逆产,第一个“接收”不言而喻,第二个“接 收”这个范围可就大了。最后形成了一个国民党的高级官吏,政府官员,军队的高 级将领,疯狂掠夺国家资财的行为。国民党迁都前后,它到底成立了多少接收委员 会,在全国我的估计至少三四百以上。从党政部门,行政部门,行业部门,军队部 门,全有自己的接收委员会,到最后已经不可收拾了。什么东西值钱,什么东西好, 从房子到汽车,到工厂到企业,贴上牌就能接收。我们要知道个“接收”是完全接收 到了这些政府官员,党政官员,和军队高级将领的私囊之中,这一点蒋介石在丧失 政权之后,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可以说,我们的失败,就是失败于接收。” 国民党的“五子登科”“金子、房子、票子、车子、女子(汉奸的妻妾)”是“接 收大员”巧取豪夺的对象,被时人讽为新的“五子登科”。 2、社会整体经济恶化。这一状况对国民党的打击要比共产党大得多,因为国民党是 当权者,如果国家经济不好,老百姓的怨言要落在它的身上。蒋介石在经济上得 罪了社会的大部分阶层。在城市,民族资产阶级饱受官僚资本和官商盘剥之苦, 对蒋介石不满意,走向了左倾;市民阶层在金圆券改革中几乎上缴了全部的金银 外汇,而后爆发的恶性通胀等于让他们多年积累的财富被洗劫一空,他们对国民 党政权已失去了信心;知识阶层比如教授抗战前可以自己买院子、包车,生活得 很悠闲,抗战后生活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恶化了,直接造成了知识阶层的左倾, 甚至一些原来和蒋介石关系不错的学者也是如此。恶性通胀对国民党政权的危害 性甚至要大于军事上的失败。打仗胜败乃兵家常事,输了可以再招募训练军队, 但恶性通胀让国民党政权信誉全无,人心散了,谁还愿意为你这个政权卖命 啊。以闻一多为例,三十年代在北平的时候,一个人的收入可以养家里大大小 小的人口,还可以雇几个保姆;1940年以后,物价飞涨,入不敷出,只能去中学 兼课、刻图章补贴家用了。后来,他会拍案而起,除了政治上的义愤,切身的生 活感受是更大的催化剂。知识分子的贫困化在四十年代是相当普遍的现象。抗 战胜利后,国统区的经济由于美国的经济侵略、四大家族的残酷掠夺和内战的巨 大消耗而陷入严重危机,币制改革使经济加速崩溃。财政经济的总崩溃,既推动 国统区民众起而为生存斗争,也加剧了国民党内部各派矛盾的激化和军事与政治 的危机,导致南京政权败亡。 政治:1、蒋介石反思了国民党:“党内不能团结一致,同志之间,派系分歧,利害摩擦,违反党纪,败坏党德,以致整个党形成一片散沙,最后共党乘机一击,遂致全盘瓦 解,彻底崩溃。”他还说:违反国父遗教,大家不以服务为目的,而以夺 取为目的 2、违背了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的三个普遍要求:停止内战,建立联合政府,国家民 主化、军队国家化。到了抗战后期,大多数的中国人实际上有几个要求,第一个 要求是停止内战,中国打了那么多年的仗,不能再打了;第二个要求是成立联合

从党政体制角度看国民党政权的失败

从党政体制角度看国民党政权的失败 摘要:本文将从党政体制的角度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失败背后的原因,分为国民党的先天不足,独裁统治,派系斗争及党政体制的自私性四个方面进行说明,得出国民党在党国关系的处理,党自身的建设等问题上的不足是其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的结论,并从中总结教训,希望能给现行制度一些对照。 关键词:国民党党政体制失败合理性独裁派系自私性腐败 鸦片战争之后,在西方列强的刺激下,救亡和现代化成为中华民族振兴的时代主题。在二十世纪前五十年,中国从半殖民地形态获得新生,走向国家统一和民族崛起。在这个过程中,国民党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承担着先驱者的角色主导着中国变革与发展的方向。然而,仅仅过了二十二年,国民党政权就被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所推翻,终结了其在大陆的统治,其中的经过与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关于国民党大陆政权在大陆的覆灭,有许多种解释,比如政治反动说、经济崩溃说、腐败说、失去农村说,蒋介石和毛泽东也有各自的解释,本文则选择从党政体制(以党政组织为中心的各种党政具体制度和党政行为规范的总和)的角度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失败的原因。文中的观点也许并无太多创造性的见解,但都是笔者综合各种资料得出的自己的看法。以下将从国民党的先天不足,独裁统治,派系斗争及党政体制的自私性四个方面对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失败做出阐述。 一、先天不足 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该组为中国国民党,该党于1927 年经北伐战争完成形势上的全国政权统一。然而国民党政权看似统一中国,其权利范围只及华中,华东,而东北,西北,西南等地不时出现叛乱,地方割据实力一直存在,各地军阀与国民党中央政权间暗潮涌动,再加上地方派系,日本侵略等原因,事实上国民党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办法来有效地统治中国。由此可见国民党的合理化(指有单一的、世俗化的、全国性的政治权威代替各种传统的、宗教的、家族的或地域性的政权,实现中央政权的集中和统一——塞缪尔)程度极其低下,是一个没有实现真正统一的形统实分的政权体系。 另一方面,国民党政权的合法性地位同样不堪一击。政权的合法性是指政权在行使职能的过程中所应获得的民众政治支持,即政府行为唯有代表人民的一致才具有合法性。而国民党对地方政权的控制几乎完全失败,既失去了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同时作为该政权的社会基础的土豪劣绅又不能与其真正合作。执政党一般而言是建立在广大的党员或支持该政党的群众基础之上,因而获得执政的合法地位。然而国民党在吸引青年群体入党等扩大党的影响力上缺乏能力,又采取整军入党等粗暴的入党方式,实际和未入党没有差别,可以说国民党从未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意识形态统一的,或者纪律严明的政党,而是集中在蒋的个人权威之下的各派系的松散联盟。 国民党政权对中国的控制建立在其脆弱的政治基础上,仅仅是名义上的全国性政权,在其存在的二十多年中没能收集各方权威以建立自己存在的合理性,又没能实现全民政治动员以维持自己的合法统治,这样一个缺少合理性合法性的、违逆现代化趋势并且违背人民意向的虚弱政体,在于共产党的竞争中逐渐走向劣势,从而丧失建立一个国家的起码条件。 二、独裁统治 1927年正值国共两党矛盾空前尖锐,蒋介石发动四一二事变,开始了十年内战,也就在这十年中国民党建立起了一党专政的独裁政体。按照孙中山的想法,在这十年的训政阶段应该设立五院实行五权分立,地方自治,然而国民党作为执政党其性质已经变化。国共破裂之后,国民党的最大的纲领便是清党反共。国民党虽然还标榜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总理遗教”,但已名不副实。其党政体制蕴含着两条原则:一是政权组织上名义上

国民党最终走向失败的原因分析

国民党最终走向失败的原因分析 简介:刘统,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军事史研究。著有《中原解放战争纪实》、《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纪实》、《中国的1948年:两种命运的决战》等。 背景:1948年是中国两种命运的决战之年。毛泽东指挥的解放军在这一年举行了三大战役,彻底消灭了蒋介石的国民党军主力。从国民党将领的回忆录中,可以看出他们对当年的失败耿耿于怀。受过西方正规训练、肩章闪耀的国民党将军,怎么会败在土里土气的共军手里呢?我们不能简单归咎于国民党的腐败无能。须知在战场上面临生死的时刻,谁也不会掉以轻心,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那么,共产党和解放军必定有致命的谋略,使国民党军无法抗拒。 共产党和解放军为什么能够大踏步进退,集中优势兵力不断吃掉国民党军主力。国民党军既然拥有优势的兵力和武器,为什么不能集中力量和解放军进行真正的决战? 短短几年,解放军和国民党军的实力转化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解放军从原来的劣势转变为兵力占多数的优势。解放军是怎么改造和转化国民党俘虏兵为自己作战的?国民党为什么做不到这一点? 国民党军队拥有先进的通讯工具,为什么得不到解放军的情

报和消息,以至盲目应战?共产党为什么能钻进国民党内部,搞情报,制造起义和策反,把国民党军队搅得一塌糊涂,不战自乱? 国民党是有权力的政府,为什么不能动员民众为其进行战争,而共产党是怎样动员解放区的一切人力物力支援前线,从组织和政策上有什么办法和技巧? 主讲人将通过一些真实的故事解释这些疑问。战争虽然过去了半个世纪,但是毛泽东的军事战略,他与蒋介石的斗智斗勇,依然能给人留下许多思考和启示。 演讲:刚才来的时候有读者问我,你写的书每一本都是既没有前言也没有后记,你的书是怎么写出来的?我先简单地自我介绍一下:我原来是文革时候的老三届,我是老初二,以后赶上文革,成了黑五类,文化大革命中在工厂当了九年工人,当到三级工。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我考本科,结果我家政审还没有落实政策,没有被录取。接着1978年第一届招考研究生,我就考到山东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学魏晋南北 朝隋唐史,我的第一位硕士导师是王仲荦先生。毕业以后我留在山东大学历史系,当时王先生主张我再开拓一下眼界,继续深造,于是我1985年考上了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跟谭其骧先生学中国古代历史地理。人一辈子如果能够碰上一位名师就是很大的幸运,而我碰到了两位名师,非常幸运。毕业的时候想回北京,当时正好中国军事科学院需要研究人员,就把我招去当兵了。

六十年后再论国民党大陆失败之原因

六十年后再论国民党大陆失败之原因 究竟是何原因,造成1949年国民党大厦倾覆,使得中共取国民党而代之,夺取了天下?关于这个问题,最流行的答案是:国民党的失败乃是“历史的合力作用”,既是政治的,又是军事的,也有文化、思想的以及教育等等因素,多种因素交互作用,导致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亡。如此说法,是非常全面的,确实每个方面都能找到证据。但是在我看,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军事,如果朴素地还原到基本史实,国民党的军事失败乃是最重要的失败,其他原因都是从这里派生出来的,说到底还是军事第一。 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本文摘自高华:《革命年代》,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 一、前言 1948年一1949年国民党为什么失败?这是一个大题目,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生长在大陆的不同年龄段的人,从小就从老师和教科书那儿,从文学、电影、戏剧、歌曲、美术、舞蹈等中获知:1949年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又叫“三座大山”,因为反共反人民、贪污腐败而被人民推翻了。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中外学者分析了更多的原因,例如:“失去民心说”,“人民选择说”,“历史规律说”,“日本和苏联侵略打击国民党说”,“美国责任说”等等,能说到的都说到了。只是最近我又读了几本书和一些文章,中心内容是20世纪40 年代后期的国共内战,有的还披露了一些新的材料,如新解密的蒋介石日记,又让我想起这些问题,再翻看更多的历史资料,思前想后,还是围绕这个主题:国民党在大陆是怎么失败的?

我读的第一本书是张正隆的新作《枪杆子:1949》,作者曾写过著名的《雪白雪红》,上本书写的是“四野”在东北,新书则是全景写“四野”南下的过程,全书的精华是披露了一些毛泽东的电文以及作者对当年参战者、各级指挥者的口述采访,提供了“四野”横扫大半个中国的大量生动的细节。我读的第二本书是跟随蒋介石几十年、横跨大陆和台湾两个时代的蒋介石的机要室主任周宏涛的《蒋公与我:见证中华民国关键变局》,该书有颇高的史料价值,是根据作者当年的日记而写成。 我读的第三本书实际上是一篇长文,作者李黎是台湾女作家,却是台大历史系毕业生。她潜心呆在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查阅刚开放不久的蒋中正日记,写下《最是仓惶辞庙时:蒋介石1949年日记》,作者具有敏锐的历史感,文中大量摘抄蒋氏日记,提供了一份非常完整的1949年蒋的心理图录。 这三本书都从不同的侧面涉及一个关键问题,这就是究竟是何原因,造成1949年国民党大厦倾覆,使得中共取国民党而代之,夺取了天下? 关于这个问题,最流行的答案是:国民党的失败乃是“历史的合力作用”,既是政治的,又是军事的,也有文化、思想的以及教育等等因素,多种因素交互作用,导致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亡。如此说法,是非常全面的,确实每个方面都能找到证据。但是在我看,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军事,如果朴素地还原到基本史实,国民党的军事失败乃是最重要的失败,其他原因都是从这里派生出来的,说到底还是军事第一。1949年3月5日,毛泽东在西柏坡举行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说:所谓人民共和国就是人民解放军,蒋介石的亡国,就是亡了军队。毛泽东在建国后多次说过类似的话:“我们人民解放军的元帅,将军中间,只有林彪,刘伯承等有数的几个人是军事学校中出来的……不是黄埔军校的洋包子打败了土包子,是土包子打败了洋包子。”应该说,毛泽东说的这番话是事实:在国民党军内,特别是中央军内的中高级指挥官,大多是有文化的。例如,张灵甫就是北大历史系毕业生,是抗日名将,以后却输于中共之手,不仅仅是他,一大批国民党的黄埔生,陆军大学毕业生,也都败于中共之手。例如国民党著名军事将领,第五军军长邱清泉,曾入上海大学,系黄埔二期生,1933年留德三年学工兵,通德、英文,善诗律,也是抗日名将,1949年1月亡命于淮海战场。 相比之下,中共将领大多文化低,多为贫苦农民出身,知识分子担任高级军事将领的极少。而国民党高级将领都通文墨,中低级军官大多也有文化,许多人还是“十万青年十万兵”时投笔从戎,怎么会被没文化的“老粗”打败?共产党确实创造了一项奇迹。 二、抗战胜利后,很少人想过国民党政权有可能被中共打败的问题 首先从实力对比上讲,国共双方悬殊较大,国民党占绝对优势。1945年底,国民党军数量有450万,远超过共产党军队;后者只有127万。在武器装备方面,国民党军队多为美式,又接收日本和伪军武器,明显优于中共。据国民党方面航委会主任周至柔报告,政府军有可起飞的飞机344架,完全掌握制空权,并有海军船舰240多艘。在获得外援方面,苏联在东北虽然也给中共不少援助,但总量上少于美国对蒋的援助。 由于国共力量对比悬殊,蒋介石轻视共产党军队的思想非常严重。1945年9月23日,蒋介石说:“长江以南各重要都市接受投降大体完毕,陇海路亦已接收过半,共匪祸患已除其半矣”,而实际上共产党军队的力量集中在长江以北,实力俱在。国民党中宣部部长彭学沛说,共产党的军队只是“毫无训练的老百姓”,1946年5月,四平战役国民党获胜后,蒋介石更不把中共放在眼里,他对其内部人员说“中共除一部分外,本属乌合之众,经此次打击,势必瓦解无疑”,“共果不就范,一年期可削平之”。6月17日,蒋介石还说,“共

论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失败的政治原因

论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失败的政治原因 【摘要】: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失败一直是中国现代史研究的重点。文章试图着力于自己的思考,对国民党败退台湾原因中的政治因素进行再反思。文章从三个方面来分析指出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失败的政治原因。这三个原因分别是:一是国民党政权政策方针的反动;一是国民党政权组织中的分裂;一是国民党官僚的严重腐败。 【关键词】:国民党;失败;政治原因 中国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失败是中国政治制度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历来都是中国现代史研究的重点。众多的专家学者对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失败进行了有力的研究,到今天,积累了丰富的学术成果。面对这些前辈的心血结晶,我们在尽力吸取其精华的同时,也要着力于自己的思考,用不同的视角来对这一重要问题进行剖析。国民党作为一个执政党,我们在思考其在大陆失败的原因时,政治上的原因是我们首先应该考虑到的。在找出其政治失败的原因之后,我们才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和理解其经济上和军事上失败的原因,从而能够在整体上对这个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把握。所以,这篇文章主要是在现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结合我自己的思考,来论述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失败的政治原因。 一、国民党政权政策方针的反动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在经过长达八年的抗战之后,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最后的胜利,而作为当时统治中国的国民党政府而言,其威望也达到了顶点。此时国民党领导的南京国民政府面对的是战乱刚刚结束后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局面。人民久经战火,人心思定,国家的全面恢复和建设是当时最为重要的任务。然而,当时的中国却处于政治分裂的边缘状态,国共两党的军事冲突一触即发。内战的爆发势必影响战后的重建,这是当时的人民所不希望看到的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国际民主潮流风起云涌,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建设一个民主国家的信心。政治的民主化不仅是中国现代化的需要,亦是当时中国社会最强大的呼声,民盟在其报告中指出:”这种国际环境,这种世界潮流,同时亦就确定了中国的前途。明白些说,今后的中国,非成立一个民主国家不可。因为非民主的国家,在今日的世界上,已没有存在的机会。”[1]所以,国民党政府应当承担起建设民主国家的领导重任。恰恰相反,国民党在战后的所采取的基本方针是重新确立它在全中国的统治地位,继续推行国民党一党专政。[2]这就使得和平重建国家的道路变得更加艰难。此后中国国民党在其基本方针的指导下,并没有推动民主建设的发展,应该说,这是国民党政权政治上最大的失败。 当国家前途处于重新选择,占有主要权力资源的政治集团在实力上又难分伯仲之际,在社会底层就会形成自发性的政治参与浪潮。被战争所动员起来的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在战后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政见,干预国事。[3]正因为如此,国内中间阶级的政治积极性大为提高,各民主党派空前活跃。1945年8

浅析解放战争国民党失败的原因

在解放战役中,国民党结尾失利,南逃至台湾。多少年来,国民党失利的缘由一直让许多人深究,终究国民党败在哪里呢? 1、在政治上中国抗日战役成功今后,中国公民迫切需求树立一个平缓,民主和法制的社会主义的新国家。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习惯了这一中国社会前史的发展规律,提出了树立一个平缓和具有广泛民主的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发展前途就是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这一方针是契合中国广大公民群众的希望和恳求的,得到了中国广大公民群众的撑持和撑持。如:毛泽东在这一时期赴重庆与蒋介石国民党进行谈判并宣布了《论联合政府》,《新民主主义论》等作品。而国民党却要推广一党独裁,实施封建的独裁统治,国民党的这一方针违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受到了中国广大公民群众的对立。如:蒋介石在这一时期发出了《剿共手本》,并挑起了内战,破坏了中国平缓民主的进程。在政治上国民党实施的方针是行不通的。 2、在法律上,国共两党和各界民主人士颠末民主协商签订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停战协议》和《双十协议》。可是,国民党居然撕毁了《停战协议》和《双十协议》,首要挑起了全国范围的内战,这样国民党就失去了中国绝大多数公民的撑持,然后加快了国民党在中国的失利。 3、在军事和经济上,国民党先是全部攻逼,由于占据的区域过多阵线拉的过长,短少民众的撑持,招致国民党的全部攻逼失利;今后改为要点攻逼,相同国民党的要点攻逼,也是短少民众的撑持,国民党要点攻逼以失利而告终。相反的共产党转守为攻,如:刘邓大军前进大别山,拉开了全国战略反扑的前奏。中国共产党采纳的是“会集优势军力,各个消除敌人”以消除敌人的有生力气为首要意图。在经济上中国共产党依托工人阶级,扶持民族工商业,实施土地改革,废弃封建的农村土地所有制,使农人“耕者有其田”,因而,取得土地的农人活跃积极从军参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结尾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国民党戎行撤出了祖国大陆,中华公民共和国成立了。 以上所述的是政治缘由,可是,以往各种作品中述及解放战役时,大多以为1946年夏具有430万戎行。几百架飞机、几百艘舰艇的国民党戎行在军事上占有肯定的优势。但我依据所把握的资料及小我的研讨,以为这种观念是值得参议的。 我小我以为,国民党其时的确是有较为强壮的人力物力、有美国的撑持、有日军的留传配备,但这仅仅战役的强力而不是直接的实力,国民党军事实力被远远高估。 1946年夏日的国民党军事实力远不如大家幻想的那样强壮,在从战略思想到战役战术、从后勤补给到军制练习都有许多严峻的问题,甚至在向来被以为最占优势的兵器配备方面也并不习惯这场战役的需求。可以这样说——在1946年夏日内战全部迸发时,国民党方面没有将其大部分战役潜力转化为实践的作战实力,其在军事上的某些方面实践处于下风,而另一些方面未能发扬其优势,国共两边战役实力的天平一开端就倾向共产党方面,战役的结局在开战时就曾经结论。 我以为,国民党失利的最重要缘由是军事力气严峻失控。 1、军事力气的具有并非是指军事人员和配备的多少,更重要的还有人员的士气与练习程度,兵器配备对战役的习惯性及部队的后勤保障才干等等。 先就战役的最底子条件“人”而言。国民党方面当然具有430万戎行,但它包罗了近百万后方人员,一百多万的作战才干很差的非正规部队,其实践可用于野战的正规部队不过二百余万。抗战完毕后,国民党既大举裁军(并不单指杂牌军,也包罗非同一体系的嫡派部队),将大批有作战经验的军官和战士赶出戎行。 2、就戎行的首要兵器配备来说。在中国戎行与日军作战中,日军伤亡大多是因迫击炮构成的,而据战后计算在华战死的日军将领也绝大多数死于迫击炮弹,足见国共两边对迫击炮的运用均佳。而在解放战役中国民党戎行不光未能持续发扬这方面的专长,还审察削减部队迫击炮的配备,首要将重迫击炮从军师两级裁掉(少数杂牌军在外),代之以美制山榴炮或日制山野炮。后又削减团以下单位的中轻型迫击炮数量,代之美制无后坐力炮、战防枪、火箭筒等。共产党方面又没有坦克和装甲车,也少有碉堡来当靶子,这些新式却没有目标的兵器给解放军缉获后,却正巧用来打国民党军的碉堡和坦克。共产党方面不光运用缉获的各种轻重迫击炮,还便宜中轻型迫击炮加强火力;而国民党方面却以配备少数山野榴炮为满意。其实国民党军就是美械主力师或整编旅也只辖8-12门75mm山炮,军或整编师辖8-12门75mm野炮或12门105mm榴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