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献汇编】《关于勤奋学习的古代诗词名句》.

【古典文献汇编】《关于勤奋学习的古代诗词名句》.
【古典文献汇编】《关于勤奋学习的古代诗词名句》.

【古典文献汇编】《关于勤奋学习的古代诗词名句》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引自《荀子,劝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秦汉前儒家经典)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

--------------张少成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华罗庚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聃引自《老子·道德经》

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礼记》

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一寸光阴一寸金,存金难买存光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读书之乐乐何如, 绿满窗前草不除。

读书之乐乐无穷, 拨琴一弄来熏风。

读书之乐乐陶陶, 起弄明月霜夭高。

读书之乐何处寻? 数点梅花天地心。 [宋]朱熹(《四时读书乐》)

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变成轻松而舒适的诗。[苏]高尔基

书籍是寂寞时的朋友。读书可以使人心旷神怡。[法] 杜阿美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德]歌德

书籍是少年的食物,它使老年人快乐,也是繁荣的装饰和危难的避难所,慰人心灵。在家庭

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 [古罗马] 西塞罗

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法] 都德

四、书籍的选择

我们可以由读书搜集知识,但必须利用思考把糠和麦子分开。 [德]富斯德

在我看来,最好的书是那些能够提供最丰富的思考材料的书。 [英]法朗士

选书应和交友一样谨慎,因为你的习性受书籍的影响不亚于朋友。 [英] 胡德

仅次于选择益友,就是选择好书。 [英] 考尔登

坏书有如毒药,足以伤害心神。 [德] 叔本华

书籍的唯一真正用处,是使人能自己去思考,如果有不能引人思考的书,便不值得占书架一席之地。 [奥地利]拜耶

五、读书的方法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宋]朱熹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宋]朱熹

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工夫只在绵密不间断,不在速也。[清] 陆陇其

读一书,专取一个注意点;读第二遍,另换一个注意点。这是最粗的方法,其实亦是最好的方法。 [近代]梁启超

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 [俄]鲁巴金

读的太快或太慢,你都将一无所获。 [法]帕斯卡尔

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法]卢梭

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英]培根

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的很少。 [法]伏尔泰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 [德]歌德

知识是从刻苦中得来的,无知是从懒惰中养成的。

学问是艰苦上长出的甜果。

学习就像井底汲水一样,水桶总是逐渐从井里升起来的。

书似烟海,必须择善而从。

读书会 葱牧槌涫档目炖帧?

如果想使你的精力变成闪光的才能,就必须有勤劳的手脚和智慧的头脑。

不断前进的人需要理想的武装,不停创造的人需要知识的滋养。

成就的船只只航行在汗水的海洋;聪明的天资往往沉没在的懒惰的深渊。

人的才能像挂钟一样,如果停止了摆动,就要落后了。

欢乐和痛苦是建树人类历史的两块基石。

不去博采就不会自成一家。

低头的庄稼穗必大。

不要担心自己老去,而要担心自己生锈。

米糠风一吹就可除去,砂子却要一粒一粒地捡。

一字绕龙蛇,书法不儿戏。

一滴水是透明的,然而,深厚的海洋却变成蓝色的了。

星星使夜空艳丽;知识使青春美丽。

求知好比饮水,清水淡而无味,蜜水浓香醇郁,泉水甘甜,碱水苦涩。

参天的大树是一枝一杈长起来的;学习的进步是一点一滴聚起来的

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尔

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雪莱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用黑字印在白纸上的灵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触了它,它就活起来了——高尔基

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够使我们在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成为能够真正爱人类、尊重人类劳动、衷心地欣赏人类那不间断的伟大劳动所产生的美好果实的人——高尔基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罗曼·罗兰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培根

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托马斯?卡莱尔

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雨果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高尔基

书读的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伏尔泰

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我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厌——富兰克林

书--人类发出的最美妙的声音。---莱文

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艾迪生

过去一切时代的精华尽在书中。---卡莱尔

书,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以是哺育心灵的母乳,启迪智慧的钥匙。

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读书之于头脑,好比运动之于身体。---艾迪生

书是个好伙伴。它满腹经纶,却不喋喋不休。

在你渴望时,它前来给予详细指教,

但是从不纠缠不休。---比切

读一本好书,象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好的书对青少年的成长乃至他们的一生,

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阅读只是给头脑提供认识的材料;

思考才使我们阅读的东西成为我们自己的。---洛克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活水源头来。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博学之,审问之,慎寺之,明辩之,笃行之。

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____李商隐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1.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2.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3.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4.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5.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7.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9.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10.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11.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

1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完整版)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 一、地点类 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古来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长期的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长亭,长亭是陆上送别之所。 西楼,“西楼”也是送别之所。 二、植物类 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里喻离恨。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也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梅花“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这时期的梅花诗,大多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到了唐宋,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松柏,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芦花有飘零之意,“丁香结”常用来写心中愁结,而莲有“出污泥而不染”的特征等。 .黍离,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桑榆,“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 杨柳,杨柳依依,离情与杨柳相关合,柔弱的杨柳摇摆不定的形体,最能传递亲友离别时依依难舍之情,“柳”这一意象,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成了历史文化的积淀。以折柳表惜别。“柳”,“留”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菊花,、以菊花喻坚贞高洁的品质。 莲,借莲喻不同流合污的节操。 红豆,以红豆表男女爱情。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竹:气节、积极向上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杨花:流散(漂泊)菊:隐逸、高洁、脱俗 兰:高洁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 牡丹:富贵、美好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浮萍:漂泊不定 三、动物类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联系在一起。 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也喻指小人、俗客庸夫 蟋蟀,作为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描写蟋蟀的活动规律十分细致。那时古人已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在古诗十九首中就出现过:“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写出了一位缅怀远人的女性闻蟋蟀后的惆怅。“蛩”古书上也指蟋蟀。 蝉,以蝉喻品行高洁。 猿,以猿啼表悲哀、忧伤的感情。 大雁,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以鸿雁表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青鸟,传书的信使。 鹧鸪,鹧鸪的鸣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不如归去)”,后来多用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也表达思乡之情。 鸿鹄:理想、追求 鱼:自由、惬意 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公文写作金句50例

公文写作金句50例 1.一切办法,能在实干中发现;一切问题,能在实干中解决;一切机遇,能在实干中赢取。 2.催生争先创优、勇立潮头的新动能,增强破解难题、克敌制胜的新本领,开辟弯道超车、跨越领跑的新境界。 3.忠诚信仰的崇高追求,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创新求变的胆识勇气,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 4.堵严作风的“风险点”,布设纪律的“高压线”,筑牢制度的“防火墙”。 5.夯实真抓实干的根基,把握真抓实干的要义,聚焦真抓实干的根源,强化真抓实干的保障。 6.实在想干中超前谋划,在敢干中闯出新路,在苦干中抢抓机遇,在巧干中突破创新。 7.严重事项亲自部署,巨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 8.实干是造就人才的最佳课堂,实干是梦想成真的严重基石,实干是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 9.查找源头治理的“漏洞”,日常监管的“盲区”,打击处理的“短板”。 10.需要摒除非分之想,于通俗之中见境界;需要树立崇高志向,于勤劳之中见行动;需要立足岗位实际,于担当之中见忠诚。 11.奏好参谋助手“主旋律”,弹好综合协调“合奏曲”,唱好狠抓落实“最强音”。 12.乐于走出去,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敢于沉下去,深入基层、接通地气;坚持干下去,提升修养、增长才干。

13.组织推动力度大,攻坚克难举措实,探索创新亮点多,改革宣传氛围浓。 14.把任务分解到板块条线,把责任落实到详尽岗位,把压力传递到每个人头。 15.是保护党员干部政治生涯的“安全阀”,是阻止党员干部越轨跑偏的“刹车器”,是防止党员干部蜕化变质的“防腐剂”。 16.不比职务比觉悟,不比表态比行动,不比困难比担当、不比得失比本事。 17.抓经济就要抓到项目上,抓改革就要抓到关键上,抓安定就要抓到基础上,抓民生就要抓到人心上。 18.让领先成为一种工作常态,让优异成为一种行为习惯,让奉献成为一种价值追求。 19.一幕幕扣人心弦的奋斗场景,一曲曲笃定从容的发展旋律,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改革画面,一份份沉甸稳重的民生答卷。 20.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实上见实效。 21.在常学常新中找准方向,在善思善悟中提升本领,在谋事成事中增长才干。 22.在服务群众中树牢宗旨意识,把群众心声作为谋事之基,把群众福祉作为发展之要,把群众口碑作为评判标尺。 23.“聚”是聚焦重点,“精”是语言精炼,“会”是融会贯通,“神”是鼓劲提神。 24.政治上志同道合,思想上肝胆相照,工作上密切配合,生活上互相关心,感情上融洽调和。 25.事事雷厉风行马上办,人人锲而不舍钉钉子,个个义不容辞敢担当。 26.政治强作为根源要求,本领高作为根源标准,作风硬作为根源保证,敢担当作为根源导向。

临床资料汇编程序

1.目的 根据MDD 93/42/EEC 附录X的要求汇编临床资料以证明带有CE标志的产品满足附录 I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带有CE标志的产品。 3.职责 技术部负责临床资料的汇编。 4.程序 4.1 临床评估的方法:即科学文献的汇编及临床研究。 4.2 管理者代表会同技术部根据产品的预期用途确定产品的临床评估方法。 4.3 在下列情况下,考虑选择临床研究或临床研究/文献汇编的方法: a)当一种新型产品投放市场,其组成、特性和/或作用方式以前还不为人知时; b)当对一种已存在的器械进行改进,而这种变更可能对产品的临床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c)当已有产品被赋予一种新的用途时; d)当器械采用了先前不为人知的,与人体接触的新的材料;或已有的材料用于原先没有使用过的部位 e)原先的临床经验不能提供充分的证据。 f) 在不存在以上问题的情况下,临床评估至少每3年更新一次 4.4 文献汇编的要求 4.4.1 所有的文献应与器械本身有关并能证明报告中的观点。 4.4.2 临床报告应包括:产品描述、功能、预期用途、产品的应用、适应症及禁忌症、编写人的专业背景等。 4.4.3 下列内容也可包括在临床报告中:

a)对患者、医务工作者和第三方的风险及相应的安全措施; b)风险/利益评估,剩余的风险应在可接受范围内; c)对采用文献的讨论以及参考文献的清单; d)以前的临床结果及市场经验。 4.4.4 管理者代表负责协调和组织临床资料的准备,相关领域的医生或专家对该产品的书面意 见,应由其签字并注明日期、专家的简历及临床经验介绍也应包括在内。 4.5 临床调查 4.5.1 由管理者代表负责选择有关的医院1-2家。 4.5.2 调查方案和最终报告应符合相关的要求。 5.相关文件 5.1 MDD93/42/EEC 附录X 5.2 NB-MED/2.7/Rec3 临床资料汇编指南 6. 质量记录 6.1 临床资料汇编

2014年高考: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汇编

2014年高考: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汇编 高考研究 2014-01-07 0939 2014年高考: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汇编 一、草木类 1.柳 ⊙惜别,留恋,祝愿。 古代诗歌中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合,以折柳表惜别,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 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更由于柳之易活,寄托了送别人对离人的美好祝愿。 例1: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该诗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词〃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例2: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蛾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折柳赠别的习俗在唐时最盛,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 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以后,柳和离别已似乎有了某种必然的联系。 例3: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例4:周邦彦《兰陵王〃柳》:?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 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高中语文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之导学案(教师版)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及其特有的内涵。 2、学会从把握意象入手来把握诗词的内容,领会诗词的主旨。 3、养成注意积累的好习惯,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学法指导】 一、了解“意象”这一概念,学会赏析诗歌中的意象; 二、掌握“意象”这把钥匙,打开诗歌世界的大门,能够自主阅读、感悟、探索。 【高考试题】 09年浙江省1B高考——“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中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意象,如“雁”“柳”“菊”“竹”“莲”等,它们在诗中往往具有象征意味。(1)从5个意象中选取了3个,指出其常见的象征意味。(3分) 意象:象征意味: 意象:象征意味: 意象:象征意味: (2)从5个意象中选取1个,结合具体作品,简析这个意象的特点及作用。(7分)(100字左右) 【意象概念】 古典诗词的意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现出来的带有主观情感的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富于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 【积累意象】 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送别诗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茂盛貌);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雪大貌)”。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5、芳草、春草。在古诗中常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怀念。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1、月亮。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良好的祝愿出发。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 2、鸿雁(孤鸿、断鸿)。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长久寄居他乡)伤感之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元代《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时唱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情景相生, 1

公文写作实用金句宝典

公文写作实用金句宝典,笔杆子们看过来! 01 思想信仰 1、 XXX人所追求的灵魂生活,具体地说,就是科学的理论、崇高的思想; 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改造的统一; 是方志敏所描述的“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是民族的未来,全人类的幸福。 2、 心不越轨,才会行不出格。 3、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解开思想的扣子,才能迈开改革的步子。 02 工作作风 4、 不移担当之志;

不惧刀刃之痛; 不停创新之步; 不舍尺寸之功。 5、 算好“政治账”,守好“责任田”; 打出“组合拳”,啃下“硬骨头”; 扎紧“篱笆墙”,织密“防逃网”。 6、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古往今来,多少盛极一时的王朝因当局者骄奢淫逸、视民众如草芥而分崩离析、灰飞烟灭;

环顾全球,也有不少曾执政几十年、上百年的大党老党因目空一切、思想僵化保守而落得改旗易帜、黯然离场。 7、 烽火年代,担当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胸襟,是“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血性,是“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魄,是“人间遍种自由花”的壮志。 和平时期,担当是“铺石以开大道”的气度,是“筚路以启山林”的责任,是“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是“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 8、 能力不足“不能为”、动力不足“不想为”、担当不足“不敢为”。 9、 忠诚履职,做政治过硬的表率; 乐学善学,做本领高强的表率; 刻苦钻研,做懂行精进的表率;

守土尽责,做勇于担当的表率。 10、 面对大是大非要敢于亮剑而不是当“绅士”, 面对矛盾要敢于迎难而上而不是当“鸵鸟”, 面对危机要敢于挺身而出而不是当“逃兵”, 面对失误要敢于承担责任而不是找“替身”, 面对歪风邪气要敢于坚决斗争而不是当“好好先生”。 11、 从目标来说,要善于抓住人心讲政治;从过程来讲,要善于把握规律讲政治;从结果来看,要善于推动发展讲政治。 03 经济发展

大概念研究:文献汇编

1.大概念是什么?为什么要以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结构化?如何组织指向大概念的教学?在课标中并未论述,也没有大概念对应具体内容的具体描述.因此,笔者尝试以人教版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和"数据的分析"为例,探索和实践基于大概念的教学设计. 2.核心素养见之于能否综合地、系统地运用学科知识和技能应对来自真实生活的问题。而大概念具有统摄性、迁移性和恒久性,在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必须转型,让大概念成为联结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生之间有效对接的"车辖",在学科内容构建、学科情境创设和学科活动设计等方面发挥作用。 3.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怀特海指出:“教育的对象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应在于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应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应培养“整体”意义上“完整”的人。“以学定教”业已成为学界共识,“学习”更是被广泛证明应作为育人方式改革的出发点与根基。 4.2010年出版的《科学教育的原则与大概念》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学生所接受的科学教育应该能够帮助他们形成一些数量相对较少的科学和关于科学本身的大概念。此后,在教育和日常生活中的一系列活动为科学教育实践提供了更多的支持。

5.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下的高三物理教学只关注考试说明文件中列举的大量具体零散的知识,缺乏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对知识合理的组织与整合.很难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长足发展.以高三"势能"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为例,说明如何基于大概念教学理念进行高三课堂教学设计. 6.《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在"修订的主要内容和变化"中指出,"进一步精选了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学科大概念是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是研究科学世界的组织工具,承担着引发学生思考、重塑学生科学素养的功能。寻找学科大概念并围绕其进行教学成为重塑教与学的新原点。 7.高三二轮复习是提升学生关键能力的重要阶段,是学科素养凝结成型的关键节点。这一阶段的复习以学科大概念为抓手,抓住“学科知识金字塔顶端”的“上位知识”,能使课程内容结构化,引导学生进行“上位学习”;以大概念为锚点,通过系列化的情境议题设计,引领学生的学向纵深发展,可促使“深度学习”的发生,升华学生对学科知识内核的认知和运用,打通从知识学习到素养提升“最后一公里”;以大概念为经络,能有效解决课堂教学“知识供给”多而不精、全而不透的问题,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提升学习效率。 8.本文以“化学实验体系三要素”为统领,针对初中化学中有关气体的实验内容,阐述通过概括抽象、解构细化、类比关联来把握知识间纵横关系的分析思路,从单一典型实验、跨越章节的实验整合、立足学段的

中国古典诗歌传统意象,DOC

中国古典诗歌传统意象 台湾诗人余光中有着深深的中国的情结,他的《等你,在雨中》这样写到“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蝉声沉落,蛙声升起∕一池 神的悠悠天地,接近心灵和智慧,让夜雪山深明烛秋音,黄昏细雨娓娓道出强烈的美感与悲怆,让我们用中国人的心灵,中国人的耳朵去感悟倾听从河洲水湄就唱响的心音。

一、中国古典诗歌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那是我们的先民的第一次深情的吟唱,它历经500年岁月的淘洗,洗尽了铅华,洗尽了岁月的风沙,它拥有诗的清雅,有经的深邃,它也许是前世的前世,我们心 有着千年的美丽,千年的忧伤,千年的沧桑,千年的雄奇。 二、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直接流露感

情,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讲究“中和之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讲究“含蓄凝练”,“朦胧蕴藉”,“风流婉约”,“妩媚宛转”,讲究“言有尽意无穷,言在此而意在彼。” 教化广运而久长,以寄讴歌与祝福之意。 而我们从古诗文中所见的典型意象,都是经过民族文化心理的积淀,在继承相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及共同的文化心理,生活

方式、语言习惯以及性格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审美文化心理意象,在诗人的眼里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花鸟鱼虫,风霜雨露都浸透着人的情感,都能反映人的精神世界,而且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给中 生不已的哲学精神的礼赞,也启示人们对宇宙永恒的思考,激发人们宏大的天问意识和人生喟叹。 3.思乡或相思,在月亮意象中反

映着古代文人寻找母亲世界、寻找精神家园、恢复世界的和谐统一的心理,反映在古典诗词里表现出望月思乡的主题,旧梦重温的情思,月亮是昭然于天际凝然不动的乡愁,诗人怀念家园,父母的情思常寄托 人想到时间和宇宙中事物在正反两 面之间的辩证发展。月亮作为一种象征形式,它唤起了人们苍茫浩渺的宇宙意识和历史意识,唤起了具有广大空间的人生喟叹,

100例锦上添花的公文写作金句

100例锦上添花的公文写作金句 1.坚持“一心”,即秉持忠诚之心;把握“两性”,即把握好原则性和灵活性; 2.统筹“三维”,即统筹好上下、前后、左右维度;做到“四化”,即做到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常态化。 3.常照镜子找不足,切不可对别人讲原则,对自己讲自由。 4.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5.用真心换取真心,用情感感染情感,用温暖传递温暖。 6.壮大产业“摘穷帽”、生态补偿“保家园”、易地搬迁“挪穷窝”、医疗救助“除病魔”、教育就业“绝穷思”、政策兜底“全保障。 7.参谋服务要高水平、统筹协调要高效率、督促检查要高质量、运行保障要高标准。 8.在紧扣大局、思想引领、服务群众、自身建设等方面展示新作为、取得新成效、再创新佳绩。 9.要增强“防”的针对性,着力消除安全隐患。要增强“管”的精准性,坚决防止节外生枝。

10.要增强“知”的预见性,牢牢掌握工作主动。要增强“治”的系统性,全面夯实稳定基础。 11.组织发动“深入学”,细化落实“订方案”,深入调研“摸实情”,创新载体“出实招”。 12.坚持教育在前,打好思想“预防针”,坚持源头治理,扎紧制度“铁笼子”,坚持问题导向,筑牢作风“防火墙”。 13.坚持重点防控,打好整治“组合拳”、坚持执纪问责,惩治违纪“零容忍”。 14.责任压实、要求提实、考核抓实。 15.警钟常鸣、律己常严、信念常存、监督常在。 16.有人监督、有人看是福,没人看、没人想看、没人敢看是祸。 17.围绕疏解和“治病”,坚定不移“瘦身”,千方百计“健体”。 18.体现出一张蓝图干到底、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定力。规划先行,谋定后动。天地广阔,潜力巨大。 19.念好“山海经”、打好“果蔬牌”。

ay企业绩效评估文献汇编

ay企业绩效评估文献汇编 业 绩 效 评 估 文 献 汇 编 国家图书馆文献提供中心

名目 相关刊载文章名目(48) (3) 相关书目(7) (19) 相关论文名目(15) (20) 相关文章(10) (29) 国内外炼厂绩效评估指标的对比分析 (29) KPI考评——企业绩效治理的基础 (32) 人力资源绩效评估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33) 基于供应链治理理论的企业绩效评判 (39) 净增值测评企业绩效 (46) 基于EV A、MV A的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判 (47) 评判指标现在的问题 (52) 企业绩效评判指标——EVA (55) 建立新型企业治理绩效利益相关者指标体系 (60) 有打算地建立企业绩效评判制度 (63)

相关刊载文章名目(48) 1 【篇名】现行绩效评判体系中财务指标存在问题及计策 【作者】刘巍 【刊名】学术交流 2002年05期编辑部Email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入选期刊 ASPT来源刊 CJFD 收录期刊 【机构】黑龙江省商工集团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关键词】绩效评判体系;;财务指标;;企业治理 【聚类检索】同类文献引用文献被引用文献相似文献 【摘要】现行的企业绩效评判体系中 ,财务指标存在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现实 ,缺乏时效性、可比性、推测性等问题。可采纳推测值代替实际统计值作为标准值 ,将流淌比率改为现金比率和经营净现金比率等措施加以改进 ,建立一套新的绩效评判体系 ,改善企业内部治理【光盘号】 cajtmp 2 【篇名】构建中国式企业绩效评判体系 【作者】郭强,孙洪庆 【刊名】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 2003年01期编辑部Email “中国期刊方阵”入选期刊 CJFD收录期刊 【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430060 ,湖北武汉430060 【关键词】企业绩效;;评判体系;;构建 【聚类检索】同类文献引用文献被引用文献相似文献 【摘要】在转轨经济中正确评判企业绩效已成为政府、市场和企业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 本文在对国外企业绩效评判体系理论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建立转轨经济条件下的绩效评判体系进行了分析论证,提出建立中国式的企业绩效评判体系的分析框架。 【光盘号】 cajtmp 3 【篇名】引入现金流量的企业绩效评判指标体系的探讨 【作者】赵学刚 【刊名】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2年04期编辑部Email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期刊 【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财务处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关键词】现金流量;;指标绩效评判体系;;分析 【聚类检索】同类文献引用文献被引用文献相似文献 【摘要】现金流量表在我国开始实行已有四年多的时刻 ,但关于现金流量指标分析却一直未形成切实可行的体系。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广夏 (银川 )实业股份 (简称银广夏 )巨额利润造假事件中财务指标的分析 ,得出传统财务指标评介体系的缺陷和现金流量指标分析的优势 ,进 而提出应将传统财务指标分析与现金流量指标分析有机结合 ,形成一套合理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光盘号】 cajtmp

浅谈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

浅谈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 【内容摘要】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千百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古人在追求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是密不可分。因为,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所追求的最高艺术标准,是决定一首诗好坏的的关键。诗词只有达到美的至境——意境美,才能给人以真正的美感。“意境”所涉及到的领域或范围是很广泛的,音乐、戏剧、美术、体育、绘画、文学等等很多方面都有其自身的意境美感,意境美具体体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是反复的,多方面的和异常丰富的。 【关键词】古典诗词;意境美;情景交融;含蓄;动态;虚实结合 【正文】 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千百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古人在追求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是密不可分。因为,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所追求的最高艺术标准,是决定一首诗好坏的的关键。诗词只有达到美的至境——意境美,才能给人以真正的美感。“意境”所涉及到的领域或范围是很广泛的,音乐、戏剧、美术、体育、绘画、文学等等很多方面都有其自身的意境美感,意境美具体体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是反复的,多方面的和异常丰富的。本文结合诗人创造意境的艺术经验,探索古典诗歌表现出来的意境美。 一、意境定义的界定 意境是中国文艺理论和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代表着一种重要的审美形态。刘禹锡曾经对意境下了一个比较贴切的最基本的定义——“境生于象外”,也就是说,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象”,但它又是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无限延伸的“象”。司空图进一步指出“思与境偕”,标举意境的“象外之象”、“味外之旨”。这些古代学者对意境的认识都被后来的学者很好地继承下来。象“境生于象外、意外之象、味外之旨”都是经典的看法,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是我们还是要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意境的概念虽然众说纷纭,难以形成比较统一的看法,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认为意境客观地存在于文学作品之中。比如《辞海》就是这样给意境下定义的,“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能使欣赏者通过想

java英文参考文献汇编.doc

java英文参考文献汇编 导语:Java是一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不仅吸收了C++语言的各种优点,还摒弃了C++里难以理解的多继承、指针等概念,因此Java语言具有功能强大和简单易用两个特征。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java英文,供各位阅读和参考。 java英文参考文献一:[1]Irene Córdoba-Sánchez,Juan de Lara. Ann: A domain-specific language for the effective design and validation of Java annotations[J]. Computer Languages, Systems Structures,2016,:. [2]Marcelo M. Eler,Andre T. Endo,Vinicius H.S. Durelli. An Empirical Study to Quantif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Java Programs that May Influence Symbolic Execution from a Unit Testing Perspective[J]. The Journal of Systems Software,2016,:. [3]Kebo Zhang,Hailing Xiong. A new version of code Java for 3D simulation of the CCA model[J]. Computer Physics Communications,2016,:. [4]S. Vidal,A. Bergel,J.A. Díaz-Pace,C. Marcos. Over-exposed classes in Java: An empirical study[J]. Computer Languages, Systems Structures,2016,:. [5]Zeinab Iranmanesh,Mehran S. Fallah. Specification and Static Enforcement of Scheduler-Independent Noninterference in a Middleweight Java[J]. Computer Languages, Systems Structures,2016,:. [6]George Gabriel Mendes Dourado,Paulo S Lopes De Souza,Rafael R. Prado,Raphael Negrisoli Batista,Simone R.S.

2019年公文写作金句汇编

2019年公文写作金句汇编 1、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以闻鸡起舞正当时的状态,以责无旁贷舍我其谁的担当,大力推进改革。 2、贪婪可怕、腐败可悲、自由可贵。 3、推进抓思想从严、抓管党从严、抓执纪从严、抓治吏从严、抓作风从严、抓反腐从严,将管思想、管作风、管纪律、管业务融会贯通。 4、讲实话是硬本事,干实事显真功夫。 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做好加减乘除法:做好加法,重在补短板、强产品,扩大有效供给做好减法,重在去产能、调结构,减少无效供给做好乘法,重在增要素、提效率,矫正要素配置扭曲做好除法,重在划红线、强保障,提高技术、标准等市场准入门槛,完善制度,严格执法,坚决转变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发展方式。 6、只有始终保持刀刃向内的勇气,才能提升改革的穿透力,给群众更多获得感。 7、坚持以大党建融入大治理,引领培育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服务社区居民。 8、一边从细处着手、完善制度以纠正不注意,一边营造氛围、统筹施治以防止不文明。 9、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但支撑我们脊梁的灵魂,却应一脉相承。 10、发力求准,推进求深,查处求快。 11、有句谚语说得好:想着自己的人被尘土埋没,想着群众的人威名远扬。

12、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 13、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也是最好的稳压器。 14、织密监督网,变通行不通。 15、按下加速奔跑的秒表。 16、决策接地气才能有底气。群众对问题的切身体会是科学决策的依据,来自基层的声音能够帮助决策者理清问题的轻重缓急。 17、如何倾听群众的声音?决策者应重点听群众的三种话,即家常话、牢骚话、苦水话。 18、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 19、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根本的是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20、响鼓也需重锤,严管方显厚爱。 21、百姓的小事就是国家的大事,人民的期盼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南针。 22、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23、党内互称同志,既是清新剂,又是清醒剂。 24、严和实的炉火能冶炼真金、陶冶英才松与虚的泡沫能断送前程、毁掉英才。 25、滥用权力带不来幸福,不义之财换不来心安。 26、创新,是活水,让重大工程从理念的种子变为现实的参天大树创新,是永动机,让重大工程建设的脚步一往无前,铿锵有力。 27、要在农村基层锻炼干部、发现干部、培养干部。

文献汇编

第一篇.技术集成 第一部分.配套设施技术 第二部分.绿色技术 一.建筑类别 1生土 2木构 2.1抬梁式 2.1.1现有技术 [1] 崔根.《硬山民居建筑的地域技术特色比较》:46~47. 摘要:硬山是古代五种屋顶形式之一,也是这些屋顶形式中较晚出现的一种,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色。该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制砖技术的发展,对硬山建筑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论文从硬山建筑的构造、做法、工艺、以及装饰手法、意匠等方面探讨了不同地域之间硬山建筑的异同。全文围绕屋顶、大木结构以及围护结构这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和分析,从而展现了硬山民居丰富的地域特色。硬山作为一种在封建时代末期才逐渐形成的新的屋顶形式,一出现就显示了极强的生命力和艺术表现上的创造性,特别是硬山山墙的形式变化对整座建筑形式美的作用大为提高,也为民居美学处理带来新的机遇。 [2]樊莹.吕红医.史岩.《南源北辙-豫南山地传统民居木作技术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建筑学报,2009年:64~65 摘要:通过运用实地踏勘、测绘访谈、分析筛选、图表比较等技术路线,系统地介绍了豫南山地传统民居木作技术的类型及特征,分析了影响豫南山地传统民居木作技术的多个因子,并进一步探讨了其研究价值和传承与更新等问题。 [3] 刘玉洁.《豫东平原传统民居营造技术研究》[J].2012:22~26,38~39. 摘要:论文隶属国家“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华北合院式传统民居节能技术研究》,课题编本号:201 1BAJ08801.01;及河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基于地域特点的河南乡土聚落营造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098560013。民居建筑是人类所建造的各类建筑中最基本的、最原始的一种建筑类型。它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与其所处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习俗及生活生产方式息息相关,具有浓厚的地域特征和乡土气息。中国地大物博,自然地貌多种多样,南北气候条件差别大,民族文化丰富,民居建筑变化万千。豫东位于黄河中下流地区的黄淮平原,受儒家文化及封建等级制度的影响,形成了讲究尊卑秩序、中轴对称的合院式民居及相应的营造技术。同时,这里也不乏灵活多变、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的地方性做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环境资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 教学设计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及其特有的内涵。 2、学会从把握意象入手来把握诗词的内容,领会诗词的主旨。 3、养成注意积累的好习惯,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学法指导】 一、了解“意象”这一概念,学会赏析诗歌中的意象; 二、掌握“意象”这把钥匙,打开诗歌世界的大门,能够自主阅读、感悟、探索。 【高考试题】 09年浙江省1B高考——“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中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意象,如“雁”“柳”“菊”“竹”“莲”等,它们在诗中往往具有象征意味。(1)从5个意象中选取了3个,指出其常见的象征意味。(3分) 意象:象征意味: 意象:象征意味: 意象:象征意味: (2)从5个意象中选取1个,结合具体作品,简析这个意象的特点及作用。(7分)(100字左右) 【意象概念】 古典诗词的意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现出来的带有主观情感的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富于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 【积累意象】 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送别诗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茂盛貌);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雪大貌)”。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5、芳草、春草。在古诗中常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怀念。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1、月亮。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良好的祝愿出发。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 2、鸿雁(孤鸿、断鸿)。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长久寄居他乡)伤感之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元代《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时唱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情景相生, 1

中国古典诗歌意象

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是诗人借以表情达意的重要组成/ 元件0, 是诗人进行诗歌创作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优秀的诗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遵循意象创造的规律进行诗歌艺术的创作实践活动。意象包括/ 意0和/ 象0两部分, 是诗人独特的内在情思与生活中典型的外在物象艺术的统一, 是诗人将意融入客观物象后创造出来的可感触、以表意的具象。意象是中国独具民族特色的基本美学范畴, 前人早就对它进行过论述。从现在所看到的资料分析, 关于意象理论的阐述, 其渊源最早可上溯到5易传#系辞上6: / 圣人立象以尽意, 设卦以尽情伪, 系辞焉以尽其言0。意思包含: / 象0来自自然又超脱自然, 是诗人对自然物象的再现、表现,自然物象创造为诗歌意象后可以帮助/ 尽意0; 另一方面, 取象本身并非目的, / 立象0 是为了达/ 意0[ 1] ( P. 49) 。当然,5易传6所云/ 意0、/ 象0与后来诗歌理论中的/ 意象0还有相当距离, 但提出/ 立象以尽意, 系言以明象0 的主张, 为后人把/ 意象0作为诗歌美学的基本范畴奠定了基础。意象概念在六朝刘勰5文心雕龙6中得到了进一步阐述, 刘勰在5文心雕龙6里明确提出意象概念, 并认为/ 窥意象而运斤, 此盖驭文之首术, 诗篇之大端。0刘勰把/ 意象0 的作用提高到/ 驭文0、/ 诗篇0 之/ 首术0、/ 大端0的位置。意象内涵在唐代得到继承和发展, 皎然就说: / 取象曰比, 取义曰兴, 义即象下之意。凡禽鱼草木人物名数万象之中, 义类同者,尽入比兴,5关雎6 即其义也。0[ 2] ( P. 164) 皎然已经精辟地指出了意象创造的方法, 并认识到/ 禽鱼草木人物名数0均可入象达意的规律, 关于意象内涵的认识深化了。意象理论在明清时期已渐趋成熟,李东阳曰: / 意象俱足, 始为难得。0[ 3] ( P. 514) 何景明曰: / 意象应曰合, 意象乖曰离。0[ 4] ( P. 246) 王廷相曰: / 夫诗贵意象透莹, 不喜事实粘着。古谓水中之月, 镜中之影可以目睹, 难以实求也。,,言征实则寡余味也, 情直致而难动物也, 故示以意象,使人思而咀之, 感而契之, 邈哉深矣。此诗之大致也。0[ 5] ( P. 126) 他们强调意象创造的艰难、象和意有机结合的要求等, 至此, 意象已经成为一个有关中国古典诗歌形象创造的根本范畴, 具有审美本体的意味。 古代诗歌意象理论指导着诗歌创作的实践,产生了难以胜数的丰硕成果, 呈现在今人面前的是瑰丽多姿、绚烂多彩的意象世界。她们像夜晚满天的星斗, 交相辉映, 各放异彩; 又像百花园圃里盛开的鲜花, 品种繁多, 姿态万千。为了认识这些意象, 准确把握古典诗歌的内涵,人们开展了大量的关于意象类型的研究工作, 或从形式的角度,或从结构的角度, 或从手段的角度等等, 产生了不少成果。笔者认为, 如从意象创造的目的性角度切入, 可以高屋建瓴,很清晰地把握意象的类型。因为诗人创造意象的目的不外乎描摹物象、抒发胸臆两种情况, 所以, 我们把古典诗歌意象的类型分为两类, 即再现性意象和表现性意象, 下面分别进行论述。 一、再现性意象 所谓再现性意象是指诗人以个性化的诗歌语言再现生活物象, 以达到描摹物象、表达情思目的的那么一种意象。从意象形式的角度研究意象类型的研究者称之为/ 描述性意象0[ 6] ( P. 364) 。再现性意象是一种侧重描述物象的意象, 由于这类意象创造的目的是艺术地再现生活物象, 它的特点是诗人忠实于客观自然事物的原生状态, 一般不作曲折、深奥的寄托性的主观/ 附着0, 诗人遵循客观存在和创作的规律, 通过自己独特的观察和体验, 用诗歌语言来描绘和渲染自然万物。我国许多古典诗诗歌就以再现性意象的创造性、独特性、新颖性而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生命力。如晋人傅玄5天行歌6: / 天时泰兮昭以阳, 清风起兮景云翔。仰观兮辰象, 日月兮运周。俯视兮河海, 百川兮东流。0通过对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这些物象的描述,歌颂了自然的伟大力量及其运转不息的精神, 全诗气势磅礴, 境界雄阔, 完全忠实于自然原生状态。再如杜甫5绝句6: /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0诗歌展现的自然物象选择之精当、声音表现之婉转、色彩搭配之和谐、空间转换之灵动, 逼真、谐和地再现了诗人对自然世界的原生印象, 透露着原生态自然的动人气息, 洋溢着欢快激越的情绪。全诗格调清新, 摄像开阔生动, 确如东坡所云:

古典诗歌中的问句和意境

古典诗歌中的问句与意境 课程目标及简介:意境是古典诗歌的核心范畴,问句是古典诗歌的常见表达形式。从问句中的奇问角度,对意境进行分析,以展示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境。而从这种分析中,又能看出中国人诗心深处永恒的焦虑。本课程从古典诗词的奇问出发,以意境为大背景,具体分析奇问对诗歌意境的独特表现力。借助这种分析,展示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境,折射出现代审美心理学的理性之光。 期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阅读兴趣,进而提升他们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导入: 无疑而问的问句是中国古典诗歌中较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除了反问和设问之外,另外有种奇问句,它对古诗意境有很奇特的艺术表现力。本文从古典诗歌中的奇问出发,以意境为大背景,具体分析奇问对诗歌意境的独特表现力。借助这种分析,展示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境,折射出现代审美心理学的理性之光。一、典诗歌中无疑而问的问句 无疑而问的问句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根据问话者的本意是否在问句之中,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其中,一类不在其中。 1、问话者的本意在问句中的,是反问句。列如: (1)、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古诗《生年不满百》) (2)、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曹丕《杂诗》) ⑶、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高适《燕歌行》)

⑷、我几时离这绣罗帷?没来由劝我道不如归!狂客江南正着迷,这声儿好去对 着俺那人儿啼。(曾瑞《南吕·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闺中闻杜鹃》) 反问“是用问句的形式来表达确定内容的修辞方式。”①或用肯定的形式来表达否定的意,或者用否定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义。采用问句的形式,主要在于使诗歌的语言更富于变化,避免直露,同时加强或强调说写者的本意。 2、问话者的本意不在问句中,有两种,即设问和奇问。 1)、设问 (1)人生到处应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2)卖炭所得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 (3)云松螺髻,香温鸳被,掩春闺一觉伤春睡。柳花飞,小琼姬,一声“雪下呈祥瑞”。团圆梦儿生唤起。谁,不做美?呸,却是你。(張可久《中 吕山羊坡闺思》) (4)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身如飘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症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 月半明时。(徐再思《又调摘桂令春情》) 设问是“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的修辞方式”。即“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再做出回答”。②提出问题,是为了引起读者积极思考。在读者看到问句,思维展开之后,马上又给出答案,让思维集中到答案上,从而达到强调作者本意的目的。设问的修辞效果,主要在于引起思考之后,更进一步强调本意,让情感更有力地打动人心。 注释:①周生亚《古代诗歌修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