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下游水沙变化与河床演变研究综述

水库下游水沙变化与河床演变研究综述
水库下游水沙变化与河床演变研究综述

地理学报ACTA GEOGRAPHICA SINICA 第66卷第9期

2011年9月V ol.66,No.9Sept.,2011

收稿日期:2011-03-26;修订日期:2011-05-2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01218,40788001);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计划(2009CI050);“十

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10BAE00739)[Foundation: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

na,No.40801218,40788001;The Reservers'Training Projects of Yunnan Mid-Youth Scientific Technical Leader,

No.2009CI050;National Key Technologies R&D Program of China during the 12th Five-Year Plan Period,

No.2010BAE00739]

作者简介:傅开道(1976-),男,海南陵水人,副研究员,博士,从事水文地理学、河流泥沙与河床演变研究。

E-mail:kdfu@https://www.360docs.net/doc/e73054014.html,

1239-1250页

水库下游水沙变化与河床演变研究综述

傅开道1,黄河清2,钟荣华1,王兴勇3,苏斌1

(1.云南大学亚洲国际河流中心,昆明650091;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3.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8)

摘要:水库建设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水资源及其利用的要求仍是当今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

家在水利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建坝改变了上下游水流边界条件,导致水沙输移变化,同时

也触发了河床形态发生相应的调整。自从20世纪30年代全球大规模修坝后,关于此课题的研

究就层出不穷。本文就此研究主题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总结,简要综述水库下游水流

挟沙变异以及河床形态演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旨在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的归纳与

总结。

关键词:水沙变化;河床调整;水库下游;研究综述

水库大坝将河流拦腰截断,大坝尤其是梯级电站联合运营后巨大的调度功能对河流的径流起到巨大的调节作用,改变了下游天然的水文循环和泥沙输送过程,而水沙过程对于河流地貌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维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水流是塑造河床的基本动力,径流大小、变幅、各流量级持续时间等要素决定了水沙两相流的造床动力特征;泥沙则是改变河床形态的物质基础,沙量的多少、颗粒的粗细影响着河床演变的方向,不同的水沙组合特征决定了河床的平面形态、断面特征、河弯数量、蜿蜒度、植物结构等。水、沙和河床是一个整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2]。河流水库的修建改变了下游水沙过程,破坏原有的水文平衡,必然会引起水沙输移特性改变、河道形态的调整[3]。但由于不同区域的河流,同一河流的不同河段存在着地质地貌、植被、人为活动等个体差异及区域气候环境的差异,再加上不同水库的修建目的、规模大小和运行方式不一样,因而所引起的水库下游水沙过程变异与河床响应也不尽相同。有关学者在相关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本文从水库下游水沙过程变化、河床和微地貌演变两大方向的研究动态开展综述。

1水库下游水沙变化

河流上游水库的修建改变了水库下游自然的水文过程,下游河流的各种变化都可归因于水沙过程的改变[3-4]。钱宁等认为上游水库的修建对下游水文过程的影响:在来水条件方面,主要表现为洪峰流量减少,枯水流量增大,径流的年内年际变幅减小,以及接近恒定流状态的流量持续时间延长;在来沙方面,主要变化是下泄沙量减少,下游河道的含沙量将会显

著降低,泥沙组成变细[5]。随着全球大中小河流建库方兴未艾,众多研究聚焦于直接受水库

地理学报

1240

66卷调节影响的下游河道径流和输沙过程变化。

1.1径流过程变化

水库对河流流量的调节,将严重影响大坝下游的径流过程。Petts认为修建水库对水文过程的显著调节作用是对河流影响范围最大、干扰最为深远的人类活动[6]。据Graf1999年的统计,全美共有约75000座水库,它们对河流径流过程的干扰数倍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7]。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学者们就对水库下游径流过程的变化特点进行了分析,发现水库改变了径流过程的多重属性,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影响着河流的自然水文过程。Lauterbach等的研究表明在欧洲中部的许多河流上,由于受水库调节的影响,50年一遇的洪峰流量减小了20%[8]。Dolan等的研究表明,在美国的科罗拉多河Glen Canyon大坝下游,建库前10年一遇的洪水其流量减小了75%[9]。Williams等曾对美国21座水库进行过分析,表明洪峰流量削减非常明显,建库后平均为建库前的45%,年平均流量和出现机遇为5%的洪水流量,建库后减少约10%,枯水流量则变化更大[10]。

此外,水库还会改变流量过程季节性分配特点,许多河流上,由于水库的调节作用,使得流量季节性变化的特点消失,变为较为单一的恒定过程[6]。例如江西万安水库来水量相同的年份,建库前1959年与建库后1995年相比,流量在1000~2000m3/s流量级年出现天数,前者为69天,后者为122天;同样1954年与1996年相比,前者出现天数为41天,后者为110天[11-12]。又如大渡河,建库后历年最小流量平均值为329m3/s,建库前1972-1987年年最小流量的平均值为114m3/s,其中历年最小值为18m3/s[13]。当然,对于水量少,调节能力弱的径流式电站,其下泄径流年内分配的总趋势是枯水期减少,洪水期反而增大,如广西柳江上游融江上的麻石电站[14]。

1.2输沙过程变化

水库不仅改变了径流过程,对输沙过程也有着显著影响。一般而言,流域上游的人类活动能敏感的被下游泥沙所记录,其中电站建设的下游泥沙响应表现为,建设期的增沙效应以及建成后的拦沙效应[15-16]。据统计,对于大多数河流来说,其源头集水区域是泥沙产输的主要来源,提供了超过75%的沙量[17]。尽管工程的施工会增加泥沙的产输,有些人为活动引起的产沙量增加甚至超过了50%[18],但水库的修建,切断了河流的连续性,截断了泥沙从上游源头向下游输移的通道,使得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的泥沙被拦截在库区,无法输送到下游。据统计,水库的拦沙效率从33%到99%变化不等[19]。正是由于水库这种巨大的拦截作用,使得下游沙量显著减小。官厅水库自1956年开始蓄水以来,三年内永定河下游的含沙量减少到不及建库前的十分之一[20]。黄河三门峡水库在初期蓄水运用阶段,经过16个月的清水冲刷,下游河道的含沙量也大幅度减少,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于丹江口水库下游[21-22]。

水库下游的水沙输移变化与河道冲淤过程紧密联系,受下泄水沙过程、床沙组成、河型及其变化、河道工程等因素的影响,而且在向新平衡状态转化的动态过程中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干扰。多位学者开展了河道冲刷条件下含沙量恢复过程与机理研究[23-24]。虽然这些研究都表明坝下输沙量不会超过建库前,但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长期以来对水库下游的水沙输移规律一直未形成统一的明确认识[10,25]。如多个水库下游出现过对下游冲刷能力估算过高的现象,尼罗河阿斯旺高坝建设之初,埃及专家预测下游河道下切3~8.5m,近40年过去,测量和分析表明下游河道平均下切只有0.25m[26-27]。对下游冲刷估计过甚也常常使人们将自然状态下本已存在的各种演变,如侧向的河岸侵蚀和横向摆动、洲滩消长等变化,归咎于水库对水沙条件的改变[28]。因此,根据实测资料类比或统计分析,揭示水沙条件变化后的水沙输移的一般性规律还是很有必要的。

9期傅开道等:水库下游水沙变化与河床演变研究综述

1241 2河道调整和微地貌演变

当前河流普遍受到建库干扰,需要预测水沙变化与河床相互作用的规律及机理,以及由此引起的断面形态变化、河型与河势的调整等,这是防洪、航运等水利工作所面临的紧急任务。前人对水库与下游河流地貌相互作用的研究,主要从(1)水沙变异与河床演变的关系;

(2)河床纵向演变;(3)河床的横向变形;(4)河床的微地貌演变这四个主要方面开展,以下内容就按这四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总结:

2.1水沙变异与河床演变的关系

一定的河道形态是来水来沙与河床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水沙变化后,河流将通过自动调整来适应新的水沙条件。水流是塑造河床的直接动力,径流水平、变幅、各流量级持续时间等要素决定了水沙两相流的造床动力特征,泥沙则是改变河床形态的物质基础,沙量的多少、颗粒的粗细影响着河床变形的方向,不同的水沙组合特征决定了河床的平面形态、断面特征[2,28]。水库的径流调节和沙量拦截作用极大地改变河流的天然属性,造成径流、输沙过程两方面的变异。水沙变异破坏了河流原有的平衡,引起下游冲积河流的再造床作用,河床整体下切、滩槽演化、侧向冲蚀和河道摆动,并且河床下切将引起支流侵蚀基准面和汊道分流分沙变化问题,对防洪、航运、灌溉、滩地利用等很多方面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22,29-32]。河流水沙和河床之间表现为一个整体联系和互相影响的关系。水流、泥沙是河流系统的动力因素,它在输移过程中塑造着各种河流地貌形态,并通过与河床相互作用,对河床演变起控制作用。自然情况下,水沙过程和河床演变表现出其固有的特性,它们之间维持着一种动态平衡,河流系统的各项功能,都能够适应于这种平衡。一旦水沙过程被干扰并且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打破原有的平衡,引起河流系统的整体响应。认识河流水沙输移及河床演变规律,是研究水沙变化下河流生态、环境响应的基础[2]。

水库下游水沙变异的造床关系研究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学者们对水库下泄清水对河床的再造床复杂作用,包括下游河床冲刷与粗化机理、冲刷粗化起动流速计算、粗化输沙率计算、粗化层级配计算、极限冲刷深度计算及冲刷后水位降落计算等方面都开展了详尽研究[33-36]。王兆印等[37]对比分析了水库下泄清水与水工建筑物造成的局部冲刷的不同,通过对各种泥沙大量实验,证明了河床冲刷率正比于水流提供的冲刷功率并依赖于泥沙粒径和容重,提出了冲刷率公式。黄河清[38-40]基于复杂性理论分析水沙与河床形态相互作用的平衡规律,利用变分法研究发现在平衡条件下冲积河流的床面剪力变化值的无量纲数和宽深比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冲积河流的河床平衡状态对输沙函数响应极为敏感。在理论分析的同时,也有很多研究结合了工程实际展开考察。杨克诚[41]分析了丹江口水库清水下泄造成下游沿程不同程度刷深后,含沙量及级配的变化特性。陈枝霖[42]对比了小浪底清水下泄冲刷计算成果与三门峡水电站实测冲刷资料,对小浪底水库下游的冲刷发展,防洪形势进行了分析判断,预估了小浪底对下游窄河道减淤的作用。刘东生等[43]根据汉江中下游历年实测河道水文资料,分析了丹江口水库在建库前、滞洪期、蓄水后坝下冲刷的不同特点。乐培九等[44]通过沙质河床清水冲刷水槽试验,揭示了清水冲刷,河床重建平衡的机理。通过水槽试验和理论分析,根据沙量守恒原理,从宏观上建立了清水冲刷深度估算公式[45]。

国内外此类研究一般朝着两个方向开展,一是水沙造床的判别方法及其优化,二是具体研究区域水沙造床平衡关系分析。现有研究多从输沙力公式切入,缺乏对河流平衡体系的耦合,不能保证水沙作用对河流平衡体系的较好适应。另外,河床中参与造床的推移质,其推求公式往往是半经验性的,计算结果是否合理,精度能否得到保证,目前难于评价。

2.2河床的纵向变化

河床的纵向形变主要是由河床的冲刷引起的,目前国内外对河床纵向形变的研究主要

地理学报

1242

66卷集中在河段冲刷发展距离及沿程含沙量恢复上。在河道上修建水利枢纽以后,其下游河床将根据含沙量大小发生两种不同类型的冲刷:对于含沙量较小的河流,修建水库后,由水流的紊动性加大,使坝下原处于临界状态的泥沙起动机率增加,随着流程的增加又由于边界条件的制约,水流逐渐趋于平稳,起动的一部份泥沙停止运动,使坝下游的一部份河段产生冲刷,另一部份河段产生淤积。当受水流紊动影响较大的近坝河段泥沙冲刷平衡后,淤积河段挟沙能力转化为主要矛盾时,整个河段才转为冲刷;对于含沙量较大的河流,由于水库对泥沙的拦截作用,大量泥沙淤积于库内,改变了水库下游河流输沙特性,引起下游河道的再造床过程,而引起长距离冲刷。现有的研究大多从现象分析、机理模拟或3S技术使用等揭示水库下游河道水沙变化及河床冲刷特性等方面开展工作,然而在机理方面的研究则显得不足[23,37,46-49]。

2.2.1水库下游河床纵向变化现象研究关于水利枢纽下游河床冲刷现象主要是河床自上而下普遍冲刷、含沙量显著降低、河床显著粗化、纵比降调整等方面。同样的水沙条件变化,对于不同的河床边界可能造成不同的响应,而且这种响应由于冲刷历时的长短也可能动态变化。关于这种动态性,一般的研究认为水库下游河床与水沙条件两者之间的不适应性在建库初期达到最大,因此,河床变形也以初期最为显著,并因时递减[10]。冲刷过程中,随着河床及岸滩抗冲特性的变化,形态调整也产生变化。根据Williams等对美国河流的统计,截流后初期河床下切冲刷幅度最大,之后随着河床粗化和比降调平,冲刷幅度逐渐减缓[10]。许炯心以同流量的清水冲刷原始河床来模拟建库后的河床冲刷,发现初期以下切为主,之后出现以侧蚀为主的阶段,宽深比先减后增[50]。对于纵剖面比降的变化,一般资料均显示是初期以近坝段河床迅速调平为特征,之后逐渐向下游缓慢发展[51]。水库下游的调整在趋向平衡的过程中,还会因为水文条件的变化出现间歇性的变缓和加速现象,完全达到平衡状态甚至需要上百年时间[52]。从减小挟沙能力和流量调平两种作用来看,有研究表明,在建库初期以减小水流能量而引起的河床变形为主,而随着时间的延续,断面形态逐渐向适应调节后的流量过程发展[53]。

河床沿程冲刷的深度受到泥沙补给条件、河床抗冲性变化等的影响。随着河床冲刷的进行,下伏卵石层可能会逐步暴露,或者床沙粗化形成保护层,从而对河床调整过程产生深远的影响。埃及尼罗河上阿斯旺水坝修建以后,大坝下游河段实际上观察到的下切深度仅为0.7m,比不同的研究者所预测的数值(2.0~8.5m)要小得多,Schumm等认为这与河床以下埋藏着不连续的卵石层有关[54]。许炯心运用地貌学方法对汉江丹江口水库下游河床调整过程中下伏卵石层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下伏卵石层使河床下切受到抑制,随着卵石层的暴露,形成抗冲层,河床糙率将急剧增大,局部河床可能采取加大比降的方式进行补偿[55]。

2.2.2水库下游河床纵向变化模型预测关于水库下游河床演变发展的分析及预测,目前存在着概念型模型、物理模型、机理型模型等。

(1)概念型模型通过大量观测资料建立各影响因素与河床纵剖面或冲刷深度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预测功能但经验性强。

(2)物理模型作为现代河流动力地貌学研究的一种必需手段,已经广泛运用于河床演变学的各种问题研究中。其中河工模型因其可重现历史状况、弥补和扩充测验资料、多方案对比、局部问题细化、未来预测等优点,是最为常用的一种物理模型[56-59]。

(3)机理型模型也叫数学模型,是通过求解描述河床冲刷过程的封闭方程组得到冲淤的沿程变化,目前得到了大量应用。在对三峡工程的论证过程中,对下游长河段冲淤发展的预测即采用了这种方法。虽然数学模型是水流运动、泥沙输移和河床变形方程为基础的,但其中仍存在经验成分,对于含沙量恢复、河床粗化过程的模拟,还需要借助一些经验模式和参数。计算机性能的快速提高和数值计算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数学模型的推广,由于不仅能够提供河床变化的最终幅度,而且能够详细描述出冲淤在空间上的分配以及时间上的发展过程,数

9期傅开道等:水库下游水沙变化与河床演变研究综述

1243学模型在大坝下游河床变形预测中得到了大量应用。毛继新等根据泥沙起动及河床粗化理论公式,建立了水库下游河床粗化数学模型,以研究水库下游河道极限冲刷深度及粗化层级配,该模型计算较以往模型更简捷方便,能实现在缺乏实测床沙级配条件下研究水库下游局部河段冲刷[47]。在实际应用方面,张耀新等通过建立一维非恒定悬沙数学模型,对赣江万安水电站下游河床冲刷的发展趋势及其对航道的影响进行了预报计算和分析[60]。李义天等应用一、二维嵌套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对三峡建库后宜昌至沙市河段河床冲刷及其对卵石浅滩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61]。

2.2.33S技术辅助分析借用3S技术来建立模型进行河床演变分析。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地理信息系统产业的出现和数字化信息产品在全世界的普及,GIS逐渐被应用到河床演变领域,进行河床演变的变形统计、计算、分析和可视化表达。GIS技术用于河床演变研究与传统河流模型方法完全不同,其有很强的宏观性、实时性,且其效果也非常直观,借助GIS空间分析功能可较为准确的定量分析河床演化趋势[62]。信息模型主要是从河床演变的结果,即水下地形数据出发,来具体阐述河床演变,并研究这些演变与某些影响因素的关系。丁贤荣、张增发等应用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工具软件,对长江镇扬河段多年水下地形图进行信息化处理,通过对原始测点三角网插值产生不规则三角网模型,继而转化成栅格数据模型,在DEM的基础上,生成等高线、河道2D、3D模型和任意断面的形态图,据此对长江镇扬河段河床演变做了系统的分析[63-64]。陈一梅基于现代技术(RS、神经网络和GIS)建立数学模型、预测模型对河道浅滩演变进行了研究,取得良好效果[65]。吴华林等收集了自1842年至1997年的多幅不同年代的长江口南北港地区海图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处理,建立不同时期的长江口南北港水下数字高程模型,以此作为基础资料计算了南北港河槽容积,分析了南北港河槽容积及分叉口演变过程[66]。此外,安徽省水利厅构建了安徽数字长江信息系统,利用GIS技术手段与平台构建了一套综合管理长江安徽段河道,分析其河床演变规律、监测河道变化等的软件系统。王强[67]、武小勇[68]、黄志文[69]、徐志扬[70]、贺巧宁[71]和赵吉祥[72]等分别基于ArcGIS平台对河床、洲滩冲淤,演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探讨与分析。最近,刘杜娟等借助GIS技术,对1980-2005年间的6幅海图进行数字化分析,建立DEM,分析了长江口南支下段河势演变及稳定性[73]。

2.3河床横向变形

水库下游的横向变形涉及主流摆动,河势变化,河宽尺度、河道曲率、河型的调整等。横向调整可能威胁沿岸工程设施,但又对维持生态多样性起着重要作用。河流横向的稳定性和变化规律是许多领域研究的焦点,包括河流地貌学界、河流工程界、河流生态学界等。2.3.1横向变形及其驱动分析大量观测现象表明,对于不同河型,横向变化的形式、幅度,乃至其发生发展的机理都不尽相同。Friedman指出,这些不同的变化形式除了取决于来水来沙之外,与原有的河型、河床形态等环境条件也存在关系[74]。这是因为不同平面形态的河流,其横向变化的速率,导致横向变化的原因机理均不同。来水来沙是河床调整的原始动力和物质条件,而河岸一方面是来水来沙长期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限制河床调整的制约因素。Nanson等认为,水流能量QJ对河床的侧向活动性影响甚大,除了水流能量之外,河岸抗冲性对河床横向移动的作用更大,并提出以河床D50作为反映抗冲性的指标[75]。河床横向变化包含着河岸相对于水流条件的抗冲性,简单地用粒径值表征以上复杂关系显然是不合适的,还有学者用更复杂的指标诸如河岸组成中粘土、细沙含量等来表征[76],但其合理性还有待深入研究。关于不同河床平面形态对横向变化率的影响,也有多位学者从实测资料总结了一些初步的认识。Brice收集整理了美国200多条河流的横向移动速率与河床平面形态的资料发现:不同类型的河道其横向摆动率也不同,宽度均匀的弯曲河床活动性最小,横向最稳定;宽度过大的弯曲或蜿蜒河段,河弯与直过渡段之间宽度差别较大,因而横向极不稳定[77]。Hickin发现河弯在蠕动前进过程中R/B值存在一个最低值,一旦河弯的R/B值超过这

地理学报

1244

66卷一临界值,将很快通过调整使其降低到临界值附近,此现象反复发生[78]。关于水沙条件变化后,河床横向调整速率的研究目前仍然限于一些经验方法。Williams等在整理美国河流上大坝下游河床变形资料时发现,河宽变化率是非线性变化的,并拟合出了经验型的双曲函数[10]。Richard假定河宽变化率与当前河宽与平衡河宽的之间的差别程度成正比,从而构造出了描述河宽变化率的指数函数[79]。与此相类似,Gilvear也提出了预测弯道横向移动速率的关系式,认为弯道移动速率在某种形态下达到最大[80]。

一般来说,修建水利枢纽以后各种条件的变化是有利于使下游河道朝较为稳定的方向转化的。流量过程的调平和比降的减缓,将使河道的输沙强度减弱;下泄沙量的减少将使原河道转为侵蚀下切;滩槽高差的加大和床沙的粗化,将增加河床的抗冲能力,这些都是有利于削弱河道演变强度的。然而,河型是否能发生转化,还取决于清水下泄的过程、历时长短和复杂多样的区域边界条件。同样的水沙条件变化,对于不同的河床边界可能造成不同的响应,而且这种响应由于冲刷历时的长短也可能动态变化。Shields曾对美国Missouri河上Fort Peck Dam下游的侧向变化与各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建库后横向调整速度与宽度、距离大坝距离紧密相关[72]。Begin从理论上分析得出,随着水流能量增加,低能量顺直微弯河流发生侧蚀而趋于蜿蜒,随着能量进一步增加,河流动力半径增大,凸岸边滩遭切割,曲率将重新减小而趋于分汉游荡[81]。Nicola Surian调查发现意大利多条河流上水库下游都出现了河床下切和缩窄现象[82],一些研究成果也显示建库后河道横向调整速度小于建库前[83]。然而,由于水库下游的河床调整的复杂性,不同河流上以及同一河流上不同时间、不同部位,河道横向调整并不是呈单一变化。丹江口水库下游就出现过先变窄、后变宽的过程[84],在美国Yampa河的支流Elkhead Creek上,也出现建库后河道横向摆动速度大于建库前的情况[85]。当前研究对于解释水库下游出现的复杂河床形变有一定帮助,但还需结合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化过程,以及河流自身特有的边界条件和平面形态特征,深入研究水库下游动态变化过程中的一般性规律。

2.3.2局部冲刷研究除了河床平面上的宏观变化,河岸的局部冲刷也影响着河床演变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局部河岸冲刷问题仍然是一个研究相对较少的领域,但近年来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河流崩岸是来水来沙条件、河道冲淤演变、岸边土壤地质构造等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河岸土质条件是内因,水流条件是外因。目前从不同因素对崩岸机理进行研究的成果较多,但对崩岸机理多种影响因素进行综合研究的成果较少。国外学者直接研究崩岸的并不多,主要是从研究河岸的侵蚀与河岸的稳定性出发。Simons等认为,水力因素是影响河岸冲刷的最主要因素,且河岸冲刷又是影响崩岸的主要因素,因此,崩岸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力因素[86]。Thorne认为,在一定水流条件下,河岸坡角泥沙的供给与坡角处因水流作用而引起泥沙输移之间的关系是决定各种类型崩岸的主要因素[87]。有学者在Hasegawa研究非粘性河岸崩塌的基础上,从水沙运动方面考虑了非粘性河岸的崩塌过程[88-90]。唐日长等根据荆江河道实测资料,分析了影响弯曲河道中凹岸崩坍强度的主要因素,认为汛期水流对崩岸起着主要作用,崩岸强度主要决定于水流输沙能力[91]。王永[92]、王家云[93]等认为安徽河段崩岸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流作用、河岸地质条件及高低水位的突变产生的外渗压力。冷魁认为地下水运动对崩岸仅起抑制或促进作用,窝崩大多数发生在汛后或枯季[94]。李宝璋分析长江南京河段窝崩成因时,提出形成窝崩的动力是大尺度纵轴(水流方向)螺旋流[95]。

2.4河道微地貌演变

河漫滩、边滩、心滩、深槽等构成河床的主要地貌组成单元,是河流生物的重要栖息地,其形态、面积、基质、流速、水深等因素都直接决定着栖息地的质量以及各种生物的生命过程[96-98]。微地貌单元的演变与河床边界条件、水力输沙特性、河道形态等因素紧密相关,目前关于这些微地貌单元演变的研究已蓬勃开展[22,31,99-105],其中许多是针对山区河流,或者是针

9期傅开道等:水库下游水沙变化与河床演变研究综述

1245对具体的某个微地貌单元,关于平原河流的微地貌单元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和一般性规律缺乏系统的总结,而建库后各地貌单元可能的变化趋势研究更为少见。对于研究微地貌单元变化规律的方法而言,实测资料收集和分析是最有成效的,但由于关于这方面的野外资料尤其是建库后的资料较为缺乏,二维数学模型成为较好的选择。在数值模拟过程中,如何能将水位、流速等水力要素变化以及单元演变特性通过模型参数准确地反映将直接影响着对建库后地貌单元演变趋势预估的精度。

我国是世界上拥有大坝数量最多的国家,对于水电大坝开发引发的下游水文过程变异与河床演变展开了非常广泛、系统、深入的研究。国内武汉大学的黄颖、何用、张为、孙昭华等对水库下游的水沙变异与河道系统响应的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总结出大坝开发的下游水沙过程与河床形态的一般变化规律[2-3,5,29]。研究结果认为水库下游河床在水沙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时,河床调整十分迅速,并且调整随时间的发展是非线性的,在最初的时刻强度最大,逐渐减缓直至达到新的平衡;水库下游河床随着水沙条件变化的幅度,河床形态的调整速率具有阶段性。随着建库后下泄沙量急剧减少以及出库泥沙细化,河道含沙量显著减小,河床冲刷使输沙率沿程增大,悬移质泥沙粒径明显粗化。水库下游悬移质沙量主要由沿程冲刷补给。清水下泄后,下游河道将发生冲刷,冲刷所及的范围往往可以达到很长的距离,而且随着上段泥沙补给的减少,冲刷河段还将不断向下游延伸,冲刷发展的距离与水库下泄流量成正比。冲刷过程中,床沙粗化,河床下切,河道调整。

3结语

当前对于水库下游水沙过程与河床形态的影响,已经取得了非常多的成果。而针对不同水库下游出现的不同水沙变异与河道响应现象,应对建库后下游水沙过程变化与河道调整的一般规律进行进一步总结和归纳,这对于水库下游水沙和河床动态变化研究的深入和变化趋势的预估十分必要。同时,由于不同河流,不同河段的个体和局部差异,以及不同大坝修建目的、运行方式等的不同,对于某水利工程的下游水沙变异与河床响应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展望未来,本领域今后的研究将侧重于传统或改进后的水沙造床理论及公式在水库下游河流系统再平衡研究中的应用精度问题的深入探讨。同时,全球或区域气候变化对水文循环和水资源系统已经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如何综合考量气候变化以及其它人类活动干扰背景下,水库对下游水沙变化与和河床演变的影响?针对此课题的研究前期鲜见报道。因此,耦合河道水沙、河床对流域气候变化,其他人类活动,水库建设三种主要驱动因素的响应研究,应该是该领域今后研究工作的一个创新方向。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Benn P C,Erskine W https://www.360docs.net/doc/e73054014.html,plex channel response to flow regulation:Cudgegong River below Windamere Dam,

Australia.Applied Geography,1994,14(2):153-168.

[2]He Yong.The interaction between flow&sediment process and riverine environment[D].Wuhan:Wuhan University,

2005.[何用.水沙过程与河流生态环境作用初步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5.]

[3]张为.水库下游水沙过程调整及对河流生态系统影响初步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6.[Zhang Wei.Flow&

sediment regime alteration downstream dam and its impacts on riverine ecosystem[D].Wuhan:Wuhan University,2006.] [4]Qian Ning,Zhang Ren,Zhou Zhide.Fluvial Process Theory.Beijing:Science Press,1987:584-590.[钱宁,周志德.河床演

变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584-590.]

[5]Huang Ying.Channel adjustment downstream dams and its protective measures[D].Wuhan:Wuhan University,2005.[黄

颖.水库下游河床调整及防护措施研究.武汉:武汉大学,2005.]

[6]Petts G E.Impounded Rivers:Perspectives for Ecological Management.New York:John Wiley,1984:344.

[7]Graf W L.Dam nation:A geographic census of American dams and their large-scale hydrologic impacts.Water Resources

地理学报

1246

66卷Research,1999,35(4):1305-1311.

[8]Lauterbach D,Leder A.The influence of reservoir storage on statistical peak flows.IASH Publication85,1969:821-826.

[9]Dolan R,Howard A,Gallenson A.Man's impact on the Colorado River in the Grand Canyon.Am.Scientist.,1974,62(4):

392-402.

[10]Williams G P,Wolman M G.Downstream effects of dams on alluvial rivers.Professional https://www.360docs.net/doc/e73054014.html, Geological

Survey,Washington,DC,USA,1984:83pp.

[11]Wei Zhilin,Luo Chun,Wang Yunhui.Study by way of two-dimensional mathematical model on riverbed deformation in

the lower stream of Wanan reservoir on Ganjiang River.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01,

(4):308-310.[韦直林,罗春,王运辉.赣江万安水库下游河床变形二维数学模型研究.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4):308-310.]

[12]Lai Hougui.The dam down stream bed variation and affection after Wanan reservoir has been operated for five years.

Jiangxi Hydraulic Science&Technology,1995,(3):163-166.[赖厚桂.万安水库运行5年来坝下游河床变化及其影响.

江西水利科技,1995,(3):163-166]

[13]You Miao.Study on the united optimal dispatching of cascaded hydropower plant in lower reaches of Dadu River

Basin[D].Chongqing:Chongqing University,2008.[尤渺.大渡河流域下游梯级电站发电优化调度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

[14]Tang Zhaohua.Impacts of hydro plant instability to downstream navigation:Rongjiang River case.Port&Waterway

Engineering,1981,(5):20-28.[唐兆华.从融江看水电站不均匀泄流对下游航道的影响.水运工程,1981,(5):20-28.] [15]Han Qiwei.Reservoir Sedimentation.Beijing:Science Press,2003:643pp.[韩其为.水库淤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643pp.]

[16]Wang Guangqian.Advances in river sediment research.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2007,(2):64-79.[王光谦.河流泥

沙研究进展.泥沙研究,2007,(2):64-79.]

[17]Petts G E,Gurnell A M.Dams and geomorphology:Research progress and future directions.Geomorphology,2005,71(1/

2):27-47.

[18]Nilsson B.The influence of man's activities in rivers on sediment transport.Nordic Hydrology,1976,7(3):145-160.

[19]Rausch D L,Heinemann H G.Controlling reservoir trap efficiency(Sedimentation).Transactions of the ASAE(USA),

1975:6154-6159.

[20]River 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Institute.Downstream Channel Adjustment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Guanting Reservoir on Yongding River.Beijing: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ess,1960, 1-82.[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渠研究所.官厅水库建成后永定河下游的河床演变.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60, 1-82.]

[21]Pan Xiandi,Li Yong,Zhang Xiaohua et al.Downstream Channel Adjustment after Reservoirs Construction on Yellow

River.Zhengzhou:Yellow River Water Conservancy Press,2006:458pp.[潘贤娣,李勇,张晓华等.三门峡水库修建后黄河下游河床演变.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6:458pp.]

[22]Pan Qingshen,Zeng Jingxian,Ouyang Lutai.Fluvial process downstream of Danjiangkou Reservoir and its effect on the

navigation channel.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1982,(8):54-63.[潘庆燊,曾静贤,欧阳履泰.丹江口水库下游河道演变及其对航道的影响.水利学报,1982,(8):54-63.]

[23]Liu Jinmei,Wang Shiqiang,Wang Guangqian.A study on non-equilibrium sediment transport process of long distance

erosion in fluvial river.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2002,(2):47-53.[刘金梅,王士强,王光谦.冲积河流长距离冲刷不平衡输沙过程初步研究.水利学报,2002,(2):47-53.]

[24]Han Qiwei,He Mingmin.A study on coefficient of saturation recovery.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1997,(3):

32-40.[韩其为,何明民.恢复饱和系数初步研究.泥沙研究,1997,(3):32-40.]

[25]Li Guoying.The Yellow River water and sediment regulation.Yellow River,2002,24(11):1-5.[李国英.黄河调水调沙.

人民黄河,2002,24(11):1-5.]

[26]Cao Wenhong,Chen Dong.Sediment response and enlightenment from the Aswan High Dam.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1998,(4):79-85.[曹文洪,陈东.阿斯旺大坝的泥沙效应及启示.泥沙研究,1998,(4):79-85.]

[27]Shalash S.Degradation of the River Nile.International Water Power and Dam Construction,1983,35(8):56-58

[28]Phillips J D.Toledo Bend Reservoir and geomorphic response in the lower Sabine River.Rive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003,19(2):137-159.

[29]Sun Zhaohua.River system responses to flow&sediment regime variation and its function assessment.Wuhan:Wuhan

University,2004.[孙昭华.水沙变异条件下河流系统调整机理及其功能维持初步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4.] [30]Timothy J R,Paul P H.Downstream hydrogeomorphic changes along the Macquarie River,southeastern Australia,leading

to channel breakdown and floodplain wetlands.Geomorphology,2010,118:48-64.

[31]Hu Weizhong,Zhong Zhiyu,Guo Luzhi.Influence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on the downstream flood regulation and

9期傅开道等:水库下游水沙变化与河床演变研究综述

1247 storage in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Yangtze River,1996,(4):36-37.[胡维忠,仲志余,郭履炽.三峡水库对长江中下游洪水实时调蓄作用分析.人民长江,1996,(4):36-37.]

[32]Amy E D,Joshua B L,Mark C M.Channel evolution on the dammed Elwha River,Washington,USA.Geomorphology,

2011,127:71-87.

[33]Wang Zhanqiao,Chen Zhongyuan,Li Maotian et al.Variations in downstream grain-sizes to interpret sediment transport

in the middle-lower Yangtze River,China:A pre-study of Three-Gorges Dam.Geomorphology,2009,113:217-229. [34]Jose C S,Debora P M,Meurer M.Changes in a large regulated tropical river:The Parana River downstream from the

Porto Primavera Dam,Brazil.Geomorphology,2009,113:230-238.

[35]Nira L S,Carl E R,Francis J M.Short and long-term changes to bed mobility and bed composition under altered sediment

regimes.Geomorphology,2006,76:43-53.

[36]Franklin T H,Paul F H.Downstream trends in sediment size and composition of channel-bed,bar,and bank deposits

related to hydrologic and lithologic controls in the Llano River watershed,central Texas,USA.Geomorphology,2009, 112:246-260.

[37]Wang Zhaoyin,Huang Jinchi,Su Dehui.River channel scour and scour rate of clear water flow.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1998,(1):1-11.[王兆印,黄金池,苏德惠.河道冲刷和清水水流河床冲刷率.泥沙研究,1998,(1):1-11.] [38]Huang H Q,Chang H H,Nanson G C.Minimum energy as the general form of critical flow and maximum flow efficiency

and for explaining variations in river channel pattern.Water Resources Research,2004,W04502,doi:10.1029/ 2003WR002539.

[39]Huang H Q,Chang H H.Scale independent linear behavior of behavior of alluvial channel.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2006,132:772-780.

[40]Huang Heqing.A mathematical-physical analysis of the sensitivity of the equilibrium condition of alluvial rivers to

sediment transport functions.Science Paper Online,2007,2(9):629-634.[黄河清.冲积河流平衡条件对输沙函数敏感度的数理分析.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7,2(9):629-634]

[41]Yang Kecheng.Sediment concentration characteristic caused by clear water scour at downstream of Danjiangkou

Reservoir.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1989,(1):66-77.[杨克诚.丹江口水库清水下泄冲刷含沙量的特性分析.泥沙研究,1989,(1):66-77.]

[42]Chen Zhilin.Effect of construction of Xiaolangdi Reservoir on the sedimentation in the lower Huanghe River.Yellow

River,1992,(2):9-12.[陈枝霖.小浪底水库的修建对下游河道冲淤的影响.人民黄河,1992,(2):9-12.]

[43]Liu Dongsheng,Xiong Ming,Dong Wei.Analyze on the scouring characteristic of clear water and silty water in

downstream of Danjiangkou Reservoir.Express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Information,1998,19(23):23-26.[刘东生,熊明,董伟.丹江口水库下游浑水与清水冲刷特点对比分析.水利水电快报,1998,19(23):23-26.]

[44]Yue Peijiu,Zhu Yude,Cheng Xiaobing et al.Study on the process of river-bed adjustment caused by clear water scouring.

Journal of Waterway and Harbor,2007,28(1):23-29.[乐培九,朱玉德,程小兵等.清水冲刷河床调整过程试验研究.水道港口,2007,28(1):23-29.]

[45]Yue Peijiu,Cheng Xiaobing,Zhu Yude et al.Estimation method of scouring depth of lower reach of hydro-junction.

Journal of Waterway and Harbor,2007,28(2):96-102.[乐培九,程小兵,朱玉德等.枢纽下游河床冲刷深度估算方法.

水道港口,2007,28(2):96-102.]

[46]Yadh Z,Abdelmajid G,Jean A.Impacts of large dams on downstream flow conditions of rivers:Aggradation and

reduction of the Medjerda channel capacity downstream of the Sidi Salem dam(Tunisia).Journal of Hydrology,2008, 351:318-330.

[47]Dey S.Local scours at piers(Part1):A review of development of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1997,12(2):23-44.

[48]Boix-Fayos C,Barbera G G,Lopez-Bermudez F et al.Effects of check dams,reforestation and land-use changes on river

channel morphology:Case study of the Rogativa catchment(Murcia,Spain).Geomorphology,2007,91:103-123.

[49]Wang Guangqian.Advances in River Sediment Research.Beijing:China Water Power Press,2006:416-455.[王光谦.泥

沙研究进展.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416-445.]

[50]Xu Jiongxin.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complex response in river channel adjustment downstream a reservoir.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1986,(4):50-57.[许炯心.水库下游河道复杂响应的试验研究.泥沙研究,1986,(4):50-57.] [51]Chien N.Changes in river regime after the construction of upstream reservoirs.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1985,10(2):143-159.

[52]Gilvear D J.Patterns of channel adjustment to impoundment of the upper River Spey,Scotland(1942-2000).Rive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004,20(2):151-165.

[53]Han Qiwei,Tong Zhongjun.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of branching river channel in the downstream watercourse of

Danjiangkou Reservoir.Yangtze River,1986,(3):27-32.[韩其为,童中均.丹江口水库下游分汊河道河床演变特点及机

地理学报

1248

66卷理.人民长江,1986,(3):27-32.]

[54]Schumm S A.Galay V J.The River Nile in Egypt//Schumm S A,Winkley B R.The Variability of Large Alluvial Rivers.

New York:ASCE Press,1994:75-102.

[55]Xu Jiongxin.Effects of underlying gravel layers on channel adjustment downstream from Danjiangkou Reservoir.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1999,(3):48-52.[许炯心.汉江丹江口水库下游河床下伏卵石层对河床调整的影响.泥沙研究, 1999,(3):48-52.]

[56]Ni Jinren,Ma Ainai.Streams Dynamic Geomorphology.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1998,396pp.[倪晋仁,马蔼乃.

河流动力地貌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96pp.]

[57]Wang Guangqian,Zhang Hongwu,Xia Junqiang.Evolution and Simulation of Braided River.Beijing:Science Press.

2005:451pp.[王光谦,张红武,夏军强.游荡型河流演变及模拟.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451pp.]

[58]Huang Lunchao,Xu Guangxiang.Test Models for Hydraulic and River Engineering.Zhengzhou:Yellow River Water

Conservancy Press,2008:253pp.[黄伦超,许光祥.水工与河工模型试验.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8:253pp.] [59]Mao Jixin,Han Qiwei.A mathematical model on the armoring of river bed downstream reservoir.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2001,(1):57-61.[毛继新,韩其为.水库下游河床粗化计算模型.泥沙研究,2001,(1):57-61.]

[60]Zhang Yaoxin,Wei Zhilin,Wu Weimin.Numerical simulation of1-D instable flow water and sediment downstream

Wanan Hydropower in Ganjiang River.Guangxi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1999,(4):71-76.[张耀新,韦直林,吴卫民.

赣江万安水电站下游一维非恒定流水沙数学模型.广西电力工程,1999,(4):71-76.]

[61]Li Yitian,Gao Kaichun.Study of riverbed scour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downstream:Yichang to

Shashi River reach.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1996,(2):3-8.[李义天,高凯春.三峡枢纽下游宜昌至沙市河段河床冲刷的数值模拟研究.泥沙研究,1996,(2):3-8.]

[62]Shao Xuejun,Wang Xingkui.Introduction to River Mechanics.Beijing: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5:248pp.[邵学军,

王兴奎.河流动力学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48pp.]

[63]Zhang Zengfa,Li Qishun,Ding Xianrong.Analysis of fluvial process in Zhenyang reach of Yangtze River based on GIS.

Yangtze River,2001,(9):39-40.[张增发,李启顺,丁贤荣.GIS支持下长江镇扬河段河床演变分析.人民长江,2001,

(9):39-40.]

[64]Ding Xainrong,Wang Wen,Yang Tao et al.River digital terrain information system and GIS for Zhengyang Section of

Yangtze River.Journal of Hoha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2001,(4):116-119.[丁贤荣,王文,杨涛等.河道数字地形信息系统与长江镇扬河段GIS研制.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116-119.]

[65]Chen Yimei.Study on river shoal evolution based on modern technique[D].Nanjing:Hohai University,2002.[陈一梅.基

于现代技术的河道浅滩演变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2.]

[66]Wu Hualin,Shen Huanting,Mao Zhichang.Calculation of the amount of siltation and erosion in the south and north

channel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and its evolution.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2004,(3):75-80.[吴华林,沈焕庭,茅志昌.长江口南北港泥沙冲淤定量分析及河道演变.泥沙研究,2004,(3):75-80.]

[67]Wang Qiang.Application of GIS technologies in analysis on channel scouring and siltation[D].Wuhan:Wuhan

University,2004.[王强.GIS在河道冲淤及河床演变分析中的应用[D].武汉:武汉大学,2004.]

[68]Wu Xiaoyong.Channel processes of the north channel of the Changjiang Estuary.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2006,

(2):46-53.[武小勇.长江口北港河势演变分析.泥沙研究,2006,(2):46-53.]

[69]Huang Zhiwen.Analysis on channel deposition-scouring based on GIS[D].Xi'an: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6.[黄志文.基于GIS技术的泥沙冲淤及河床演变分析[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6.]

[70]Xu Zhiyang.Study on the Method and System of Riverbed Evolution Analysis on the Platform of ArcGIS.Nanjing:Hohai

University Press,2006:67pp.[徐志扬.ArcGIS平台的河床演变分析方法与系统研究.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 67pp.]

[71]He Qiaoning.Study of cross-section analysis methodology for fluvial process based on GIS[D].Nanjing:Hohai

University,2007.[贺巧宁.基于GIS的河床演变断面分析方法体系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7.]

[72]Zhao Jixiang.Spatial modeling analysis of bank evolvement about digital riverbed[D].Nanjing:Hohai University,

2007.[赵吉祥.数字河床洲滩演变空间建模分析[D].南京:河海大学,2007.]

[73]Liu Dujuan,Ye Yincan;Li Dong et al.GIS-supported analysis on riverbed evolution in lower segment of southern channel

in Yangtze Estuary.Coastal Engineering,2010,(3):19-27.[刘杜娟,叶银灿,李冬等.基于GIS的长江口南支下段河势演变及稳定性分析.海岸工程,2010,(3):19-27.]

[74]Friedman J M,Osterkamp W R,Scott M L et al.Downstream effects of dams on channel geometry and bottomland

vegetation:Regional patterns in the Great Plains.Wetlands,1998,18(4):619-633.

[75]Nanson G C,Hickin E J.Channel migration and incision on the Beatton River.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1983,

109:327-337.

[76]Hooke J M.Magnitude and distribution of rates of river bank erosion.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1980,5(2):

9期傅开道等:水库下游水沙变化与河床演变研究综述

1249 143-157.

[77]Brice J C.Stream channel stability assessment,January1982,Final https://www.360docs.net/doc/e73054014.html,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FHA,

Washington,DC,1982:42pp.

[78]Hickin E J.The development of meanders in natural river-channels.American Journal or Science,1974,274:414-442.

[79]Richard G A.Quantification and prediction of lateral channel adjustments downstream from Cochiti Dam,Rio Grande,

NM.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2001:244pp.

[80]Gilvear D,Winterbottom S,Sichingabula H.Character of channel platform change and meander development:Luangwa

River.Zambia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2000,254:21-36.

[81]Begin Z B.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low-shear stress and stream pattern.Journal of Hydrology,1981,52(3/4):307-319.

[82]Surian N,Rinaldi M.Morphological response to river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in alluvial channels in Italy.

Geomorphology,2003,50(4):307-326.

[83]Shields J F D,Simon A,Steffen L J.Reservoir effects on downstream river channel migration.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2000,27(1):54-66.

[84]Xu https://www.360docs.net/doc/e73054014.html,plicated response of downstream channel morphology to Danjiangkou Reservoir on Hanjiang River.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1989,(6):450-452.[许炯心.汉江丹江口水库下游河床调整过程中的复杂响应.科学通报, 1989,(6):450-452.]

[85]Elliott J G,Gyetvai S.Channel-pattern adjustments and geomorphic characteristics of Elkhead Creek,Colorado,1937-97.

USGS Water-Resources Investigations Report99-4098,1999:39pp.(https://www.360docs.net/doc/e73054014.html,/wri/wri99-4098/pdf/ wrir99-4098.pdf)

[86]Simons D B,Li R M.Bank Erosion on Regulated Rivers.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1982:717-754.

[87]Thorne C R,Others.Processes and Mechanisms of River Bank Erosion.Chichester:John Wiley and Sons,1982:227-271.

[88]The ASCE Task Committee on Hydraulics,Bank Mechanics,and Modeling of River Width Adjustment.River width

adjustment.I:Processes and mechanisms.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1998,124(9):881-902.

[89]The ASCE Task Committee on Hydraulics,Bank Mechanics,and Modeling of River Width Adjustment.River width

adjustment.II:Modeling.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1998,124(9):903-917.

[90]Hasegawa K.Universal bank erosion coefficient for meandering rivers.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1989,115(6):

744-765.

[91]Tang Richang.Preliminary study on control engineering of Jingjiang River four outlets.Journal of Yangtze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2001,(2):15-18.[唐日长.荆江四口控制工程初步研究.长江科学院院报,2001,(2): 15-18.]

[92]Wang Yong.Cause of bank collapse along Anhui reach of Yangtze and its regulation measurement analysis.Yangtze River,

1999,(10):19-20.[王永.长江安徽段崩岸原因及治理措施分析.人民长江,1999,(10):19-20.]

[93]Wang Jiayun,Dong Guanglin.Destroy of bank protection engineering and causes of bank collapse along the Anhui reach

of Yangtze River.Water Conservancy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1998,(1):62-64.[王家云,董光林.安徽省长江护岸工程损坏及崩岸原因分析.水利管理技术,1998,(1):62-64.]

[94]Leng Kui.Forming conditions and protective measures ofΩ-collapse in the lower Yangtze River.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1993,(4):281-287.[冷魁.长江下游窝崩形成条件及防护措施初步研究.水科学进展,1993,(4):281-287.] [95]Li Baozhang.Primary discussion on bank collapse and protection along the Nanjing reach of Yangtze River.Yangtze

River,1992,(11):26-28.[李宝璋.浅谈长江南京河段窝崩成因及防护.人民长江,1992,(11):26-28.]

[96]Brookes A.Challenges and objectives for geomorphology in U.K.river management.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1995,20(7):593-610.

[97]Hey R D.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River Engineering.Blackwell Science Ltd.,1994:337-362.

[98]Walker D R,Millar R G,Newbury R W.Energy profiles across constructed riffles.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2004,130(3):199-207.

[99]Wilkinson S N,Keller R J,Rutherfurd I D.Phase-shifts in shear stress as an explanation for the maintenance of pool-riffle

sequences.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2004,29(6):737-753.

[100]Lu Yongjun,Liu Jianmin.Study on fluvial process and regulations of typical shoal of middle Yangtze River.Engineering Science,2002,(7):40-45.[陆永军,刘建民.长江中游典型浅滩演变与整治研究.中国工程科学,2002,(7):40-45.] [101]Booker D J,Sear D A,Payne A J.Modeling three-dimensional flow structures and patterns of boundary shear stress in a natural pool-riffle sequence.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2001,26(5):553-576.

[102]Thompson D M,Wohl E E,Jarrett R D.Velocity reversals and sediment sorting in pools and riffles controlled by channel constrictions.Geomorphology,1999,27(3/4):229-241.

[103]Sear D A.Sediment transport processes in pool-riffle sequences.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1996,21(3): 241-262.

地理学报

1250

66卷[104]Paolo R,Giacomo F,Michael N,Giampaolo D S.Morphological effects of damming on lower Zambezi River.

Geomorphology,2010,115:43-55.

[105]Ronald C,Rose D,Michael Stewardson J,Harman C.Downstream hydraulic geometry of rivers in Victoria,Australia.

Geomorphology,2008,99:302-316.

Reservoir-induced Downstream Changes of Water,

Sediment and Channel Morphology:

A Literature Review

FU Kaidao1,HUANG Heqing2,ZHONG Ronghua1,WANG Xingyong3,Su Bin1

(https://www.360docs.net/doc/e73054014.html,n International Rivers Center,Yunnan University,Kunming650091,China;

2.The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Beijing100101,China;

3.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Beijing100038,China) Abstract:Reservoir building to meet human's growing need for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is still an important mission in the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for the present world,especially for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However,damming changes the condition of stream flow boundary as well as water and sediment transport,which trigger the corresponding adjustment of channel https://www.360docs.net/doc/e73054014.html,rge-scale dams have been built since the1930s,associated with more and more researches focusing on the their impacts of dams building on downstream discharge regime, sediment decline and geomorphologic change.This paper devotes to emphasize rearrangement and summary on the global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above issues.A brief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historical and present situation for the reservoir-induced downstream changes of water,sediment and channel morphology is reported in this paper,aiming to conclude and sum up abundant research results in this field.

Key words:water and sediment changes;channel adjustment;downstream channel of dams; literature review

小班沙水活动总结

篇一:小班户外活动总结 户外活动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一个学期结束了,在一学期中老师们在原有基础上设计了多种户外活动游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锻炼他们各方面的能力,更好地确保幼儿的活动时间,开展内容丰富的活动。 在一日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晨间、课间操、下午户外活动时间,为幼儿提供多种多样的游戏材料,组织幼儿开展户外活动。晴朗的日子都会抽出时间,带孩子们在幼儿园内散步,感受四季变化,以唤起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并激发幼儿对户外锻炼的兴趣。同时,我们更注重在一系列的健康锻炼活动中,促进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开展了一些健康活动游戏,如:小鸡小鸡多大了、皮球变变变、开汽车、堆雪人、丢手绢、及走独木桥、滚球、呼啦圈、梅花桩等一系列活动,其中有些活动孩子们通过教师的引导,幼儿可以发现身体的许多部位可以转动呼啦圈,如手腕转动、颈部转动、膝盖转动等,而且通过教师启发幼儿还可以发现拿呼啦圈来“跳门槛”,还可以在地上滚动,还可以用来开火车等等。一种器材的多种玩法,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及用易拉罐制作了练习幼儿平衡能力及训练幼儿胆量的“梅花桩”。在这些活动中帮助和改进了幼儿的走、跑、跳、投掷、平衡、钻爬、攀登等基本动作,帮助幼儿掌握有关的粗浅知识,使其动作灵敏、协调、姿势正确。在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锻炼习惯,活动中 - 1 - 要求幼儿遵守规则,不推、不挤前面的小朋友,不作为危险的动作。 在体育活动中,我们让幼儿自由选择同伴,让幼儿教幼儿,使他们在活动中能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让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参加体育活动,有了良好的情绪体验,幼儿活动的时间就会自然延长,从而提高了幼儿活动的持久性。在组织幼儿开展体育活动时,我们会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提供不同指导和帮助,使能力强的孩子得到进一步提高,使能力弱的孩子能在其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活动中,我们常常在言语和行为方式上照顾每一个幼儿,运用肯定和鼓励的语言与幼儿交流。对于那些活动能力差的幼儿,我们在言语上和情感上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使每一个幼儿在游戏中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总之,在这样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中,孩子们对户外活动的兴趣有了增强,体质逐渐得到了提高,部分孩子还能提出玩户外体育游戏的新点子。当然孩子们的成长是日新月异的,在以后户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中,我们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在坚持游戏化地组织孩子活动的同时,还须注意持之以恒,把主动性让给孩子,提供足够的空间让多姿多彩的户外活动成为幼儿体能发展的载体。让我们再接再厉,在新的征程上再次收获孩子成长的喜悦! - 2 - - 3 - 篇二:小班户外活动总结 小班户外活动总结

近50年延河流域水沙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分析_任宗萍

第5期水文 JOURNAL OF CHINA HYDROLOGY 第32卷第5期 2012年10月Vol.32No.5Oct .,2012 收稿日期:2011-08-23 基金项目:北京师范大学自主科研基金(2009SD-6) 作者简介:任宗萍(1982-),女,山东潍坊人,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GIS 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E-mail:renzongping@https://www.360docs.net/doc/e73054014.html, 通讯作者:张光辉(1969-),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土壤侵蚀研究。E-mail:ghzhang@https://www.360docs.net/doc/e73054014.html, 河流系统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动态系统,水沙变化是该系统最为活跃的部分。河流水沙变化研究为土壤侵蚀和河道泥沙沉积提供了重要信息,是河流系统重要的研究内容。在全球持续变暖的背景下,自然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影响,乃至黄河流域水沙的影响是目前研究的一个新课题[1-3]。 延河流域是黄河的一级支流,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严重[4],其水沙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黄河中游地区水沙变化的趋势。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黄河中游地区入黄泥沙较以前减少近50%,特别是进入2000年以来黄河中游地区入黄泥沙较60年代减少81.8%[5-6]。许多学者对黄河水沙减少原因进行了研究,但这些研究所用资料主要集中在2000年以前,受数据序列长度的影响很难反应近期的水沙变化情况[7-9]。延河流域在20世纪50~60年代就开始了水土保持试验工作,70年代大规模的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工作初见成效,1997以来国家又实施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10],因此,可以系统研究延河流域从60年代到目前为止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沙变化的影响。本文利用延河流域甘谷驿站的水文泥沙数据,研究了近 50年延河流域的水沙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定量分 析了延河流域水沙变化特征及其变化原因。本研究不仅对该区水土流失治理、水土保持效益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分析黄土高原水沙锐减的原因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1研究区概况 延河流域位于黄河中游河口镇—龙门区间,是黄 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陕西省靖边县周山,从西北向东南流经志丹、安塞、延安三市县,于延长县南河沟乡凉水岸附近汇入黄河。延河全长286.9km ,流域总面积7725km 2,主要支流有杏子河、西川、蟠龙川和南川等。该流域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多年降水量514mm ,年平均气温约9.3℃。流域以黄土丘陵沟壑地形为主,沟壑平均密度为4.75km/km 2,占流域面积的90%,土壤类型以抗蚀性较差的黄绵土为主,植被属于森林灌丛草原。根据近50年的实测资料,延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05×108m 3,多年平均输沙量为 0.411×108t 。 2 资料与方法 2.1 基础数据 数据资料采用1961~2008年安塞、延安、志丹、延 摘 要:利用Mann-Kendall 秩相关分析确定了1961~2008年近50年延河流域水沙变化趋势,结果表 明,降水量、径流量和输沙量都有显著的减少趋势。进一步分析表明延河流域的径流量和输沙量在 1974年和1997年均发生了突变。以1961~1973年为无人类活动影响的基准年,比对1974~1996年和1997~2008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年均径流量分别减少0.17×108m 3和0.86×108m 3,年均输沙量减少0.17×108t 和0.41×108t 。双累积曲线分析表明,延河流域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关键词:水沙特征;人类活动;降水因素;延河流域中图分类号:S157;P4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852(2012)05-0081-06 近50年延河流域水沙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任宗萍1,张光辉1,2,杨勤科3 (1.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 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 712100; 3.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焦作市水资源现状及变化趋势浅析

焦作市水资源现状及变化趋势浅析 【摘要】: 本文完成了焦作市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评价、需水量预测、水平衡分析,开展了水资源保护、水资源配置研究;提出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布局和配置方案。 【关键词】:水资源分区;水质评价;变化趋势 [ Abstract ]: This paper completed the Jiaozuo city water resources investigation and 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evaluation, prediction of water demand, water balance analysis of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development, research of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of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put forward the overall layout and configuration scheme. [ Key words ]: water resources zoning; water quality evaluation; change trend 1 焦作市概况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112°34′~113°47′,北纬34°53′~35°28′。全市面积4001km2。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受地形和季风影响,气候季节差异性较大。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干冷少雪。焦作市地处黄河和海河两大流域,北部为太行山区,地形陡峭,山峰连绵;南部为平原区,地形平坦。 2 水资源分区 根据焦作市地形地质条件、河流分布将焦作市水资源划分为:漳卫河山区、漳卫河平原区、沁丹河区、小浪底——花园口干流区(表1)。 焦作市水资源评价流域分区 3 地表水资源量 3.1山丘区地表水资源量计算 焦作市山丘区是地表水资源的主要形成区。根据各水资源分区的气象及下垫面条件,综合考虑气象、水文站点的分布,采用代表站法,推求分区径流量。 以降雨量修正的面积权重推求规划区河川径流量公式:

西江梧州段水沙变化及原因分析

收稿日期:2016-12-05 基金项目:广西水利厅科技项目(201618) 作者简介:朱颖洁(1984-),女,广西梧州人,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水文与水资源工作。Email:zhu3ying3jie3@https://www.360docs.net/doc/e73054014.html, 摘 要:分析了西江大湟江口-梧州段水沙组成,并采用不均匀系数分析其年内变化;通过相关分析研 究降水与年径流量及年输沙量的关系;利用双累积曲线分析人类活动对水沙的影响;利用Morlet 小波对梧州站年径流量及年输沙量进行突变分析;采用水文分析法量化降水与人类活动对水沙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006年长洲水利枢纽正式运行导致地区水沙分布发生明显变化;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年内分配具有一定的不均匀性;气候因素的变化只是西江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不受降水变化影响的情况下,西江年输沙量的变化,主要是人类活动影响流域侵蚀产沙的结果。关键词:年径流量;年输沙量;不均匀系数;Morlet 小波分析;梧州;西江中图分类号:TV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852(2017)05-0084-08 西江梧州段水沙变化及原因分析 朱颖洁 (梧州市水文水资源局,广西梧州543002) 水文 JOURNAL OF CHINA HYDROLOGY 第37卷第5期2017年10月 Vol.37No.5Oct .熏2017 1前言 西江为珠江流域最大的水系,发源于云南省曲靖 市乌蒙山余脉马雄山东麓,自西向东流经滇、黔、桂、粤四省(自治区),依次称为红水河、黔江、浔江,到梧州与西北来的桂江汇合后称西江,下接珠江水网直达港澳,与国际海运网对接,是构建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体系的重要出海动脉。梧州站是西江的首要控制站,流域集水面积为327006km 2,占西江流域集水面积的94.6%,控制了广西境内85%的年径流总量。近年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沙变化的影响是我国水科学研究领域的重大问题,引起各界学者的高度关注,如张强等[1-2]对珠江、长江流域水沙变化趋势进行研究;戴仕宝等[3]对珠江流域1955~2005年输沙量进行分析,赖天锃等[4]对1960~2010年西江流域梧州-高要段水沙进行全面分析;姚章民[5]研究珠江流域主要河流的含沙量和河流输沙量的时空分布规律,认为降水量减少是西江年径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水土保持措施、水利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对泥沙减少发挥了重要作用;孙永寿等[6]认为长江源区含沙量、输沙量呈明显减小趋势,径流变化以及下垫面生态植被覆盖条件好转是泥沙变化的主要原因;顾朝军等[7]发现水土保持和水库建设是赣江年输沙量减少的主要因素;邓振 镛等[8]认为径流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流域降水量的变化量,输沙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上游降水量的多少和大雨的次数;孙鹏等[9]认为水利设施(尤其是水库)是鄱阳湖流域大部分水文观测站输沙量减少的主要原因;高鹏等[10]发现人类活动是影响黄河中游水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在变化环境下,西江梧州段干支流的水流、泥沙演变规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前人一般只利用干流控制站数据进行分析,但本文利用干支流同步水文数据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分析水沙变化原因,可为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对流域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保护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资料与方法 本文以1959~2014年西江大湟江口-梧州河段大 湟江口、太平、金鸡、平乐、梧州站水文资料为基础,对西江水沙变化原因进行分析。分析了西江大湟江口-梧州河段水沙组成,并采用不均匀系数[11]分析其年内变化;通过相关分析研究降水与年径流量及年输沙量的关系;利用双累积曲线分析人类活动对水沙的影响;利用Morlet 小波[12]对梧州站年径流量及年输沙量序列进行突变分析;采用水文分析法量化降水与人类活动对水沙变化的影响。

最新甘肃省水资源演变趋势研究

甘肃省近60年来水资源演变及趋势预测研究摘要:本文利用41个水资源代表站自建站以来的原始观测序列来分析我省地表水资源的变化规律以及对其演变趋势进行超长期预测。分内陆河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分别做趋势分析、显著性检验和跳跃检验,从另一个更加确切、更加真实、更加直观的角度来认识我省地表水资源量的演变规律,并且运用比较适合我省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水文模拟模型来对未来15年各代表站的降水量和径流量进行超长期的预测和展望,希望能给水资源管理者提供有利的决策支撑数据。 关键词:演变趋势规律及预测研究水资源甘肃省 中图分类号:TV12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气温变暖,人类活动对降水径流的影响的日益增大,我省水资源情势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过去的演变规律是什么,现在将来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它将对我省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和决定性的作用体现在哪里?自建国以来近60年,我省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曾全面展开三次,每次评价成果都在证明水资源呈减少趋势。本课题就我省典型代表站自有观测资料以来到2005年截至的实测资料序列进行分析,从另一个更加确切、更加真实、更加直观的角度来认识我省地表水资源量的演变规律,并且运用比较适合我省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水文模拟模型来对未来15年各代表站的降水量和径流量进行超长期的预测和展望,希望能给水资源管理者提供有利的决策支撑数据。 1 甘肃省水资源概况 甘肃省位于中国西部偏北,在东经92°20′~108°46′、北纬32°31′~42°50′之间。东邻陕西省,北接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西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与青海省交界,南与四川毗连。总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从东南到西北呈狭长状伸展,东西斜长1655公里,南北宽68~530公里,处于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处。外流区河流有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内流区河流为河西内陆河流域,全省分三个流域九个水系,年径流量大于1亿m3的河流78条。

中国水环境近十年变化趋势

环境科学概论 实验报告 中国水环境变化趋势分析报告 学院:_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_ 专业:资源勘查工程 班级:_ 091___ 学号:_ 0908100302 __ 学生姓名:__姜伟___ 指导老师:__刘鸿雁__ 20011年12 月7日

中国水环境变化趋势分析报告 1.前言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有生命的物质得以生存、繁衍的基本物质条件之一。在自然界里,没有一种物体不含水。尤其生物体的构成,一半以上是水。一个成年人体内的含水量约占其体重的61.8%,而且,每昼夜仍需2500ml水来补充消耗,维持生命活力。人体失水2%感觉口渴,6%时乏力、抑郁、无尿,20%以上则无法进行氧化还原、分解合成等生化活动,进而危及生命。几十亿年前,生命首先诞生在水中。水为“百药之王”,水是一切生物的宏量营养物,没有水,其它所有营养物质就象干枯河床上的干透的泥沙,废物一堆。水具有很不平凡的溶解力、扩散力、渗透力、洗刷力和乳化力。自然界里的水,大约含有50多种化学元素。水能把这些化学元素源源不断地输送给生物体,供给其足够的养分,同时,又利用其溶解性等把生物体代谢出来的废物带走,保持生物体的健康成长以致成熟。水是大部分化学反应的溶剂或媒体介质,如果没有水,生命的世界将不可想象。采矿业、冶金化工业、机械电子制造业等所有一、二、三产业的生产活动全都离不开水。因此,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首要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基础资源,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是自然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首要任务,是减少疾病发生、传染和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中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位列世界第121位,是联合国认定的“水资源紧缺”国家。随着我国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的快速增长,水污染和淡水的缺乏又限制着这一势头的发展,所以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与水体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字:水水资源水体环境水污染 2.分析与讨论 水体是指地表被水覆盖地段的自然综合体,包括河流、湖泊、沼泽、水库、冰川、地下水和海洋等。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体污染。水体污染主要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而造成的,它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三大部分。工业废水为水域的重要污染源,具有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等特点。农业污染源包括牲畜粪便、农药、化肥等。农业污水中,一是有机质、植物营养物及病原微生物含量高,二是农药、化肥含量高。生活污染源主要是城市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洗涤剂和污水、垃圾、粪便等,多为无毒的无机盐类,生活污水中含氮、磷、硫多,致病细菌多。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首要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基础资源,那么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水体环境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2.1.近十年我国的GDP状况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变化趋势及特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73054014.html,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变化趋势及特点 作者:侯慧敏严维 来源:《价值工程》2011年第32期 Changing Tren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Resources of Shiyang River Basin Hou Huimin;Yan Wei (①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兰州 730050; ②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兰州 730050) (①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Lanzhou 730050,China; ②Lanzhou Resources & Environment Voc-Tech College,Lanzhou 730050,China) 摘要:石羊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变化趋势和特点是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不大,多 年补给基本稳定;垂直及水平呈梯度分布;多年变化具有较明显的周期性。地下水多年动态 总体特征是地下水位持续性下降。 Abstract: Changing tren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resource of Shiyang river basin include that annual runoff distribution is uneven; annual change is little and supply is basic stability;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show gradient distribution; and the obvious change is cyclical for years. Years’ dynamic general characteristic of groundwater is underground water level persistent decline. 关键词: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变化趋势 Key words: Shiyang river basin;water resources;changing trend 中图分类号:TV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32-0317-01 1流域概况 石羊河流域位于甘肃省河西地区东部,处于乌稍岭以西,祁连山北麓,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1°41′~104°16′,北纬36°29′~39°27′之间,东南与白银、兰州两市相连,西南紧靠青海省,

细沟形态演变对坡面水沙过程的影响_张攀

第27卷第4期 2016年7月 水科学进展ADVANCES IN WATERSCIENCE Vol.27,No.4Jul.,2016 DOI :10.14042/https://www.360docs.net/doc/e73054014.html,ki.32.1309.2016.04.007细沟形态演变对坡面水沙过程的影响 张攀1,2,唐洪武2,姚文艺1,孙维营 1(1.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03; 2.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8) 摘要:为探明细沟形态演变对坡面产流产沙的互反馈作用,采用室内模拟降雨和三维地形扫描等手段对细沟形态 演变中的水沙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试验分析了黄土在不同雨强(66mm /h 、94mm /h 和127mm /h )条件下,不同细 沟发育阶段的水沙过程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黄土细沟形态演变过程对产沙的影响较大,而对产流的影响较弱。 径流量的变化过程主要取决于土体透水性、土壤的结皮作用以及产流方式,坡面产流量有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 平稳的趋势;产沙量的变化过程与细沟发育进程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尤其是坡面地貌信息熵与产沙量和侵蚀速率 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54和0.916,细沟的出现会加剧侵蚀,使含沙量明显增加;不同雨强下坡面产沙的变化规 律基本相同,细沟沟网稳定后的产沙量与降雨强度呈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土壤侵蚀;模拟降雨;细沟形态;水沙变化特性 中图分类号:S157.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 6791(2016)04-0535-07收稿日期:2015- 05-27;网络出版时间:2016-06-22网络出版地址: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e73054014.html, /kcms /detail /32.1309.P.20160622.2215.012.html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09110);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HKY- JBYW-2014-2) 作者简介:张攀(1982—),女,河南洛阳人,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壤侵蚀研究。 E-mail :zpyrcc@https://www.360docs.net/doc/e73054014.html, 通信作者:姚文艺,E- mail :wyyao@https://www.360docs.net/doc/e73054014.html, 坡面是流域地貌的基本组成单元,也是土壤侵蚀的主要策源地,尤其在中国北方黄土高原地区,细沟侵 蚀是黄土坡面的主要侵蚀方式之一[1],对流域地貌的发育和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潜在影响。降雨径流的产 生会使坡面发生水沙运移和能量消耗,引起坡面细沟的产生和发展,导致土壤侵蚀量的迅速增加,从而引起 细沟中水流水力学特性的改变,因此,细沟形态的演变过程是一个降雨、侵蚀、水流水力学特性、沟床形态 变化间相互影响的动态耦合系统。在国内外土壤侵蚀研究中,将水文学和地貌学相结合研究坡面流形成和水 沙运移过程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从坡面微地貌演变的角度来分析坡面水沙运移过程,是坡地侵蚀研究的新趋 势之一。 在细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坡面产流产沙过程也随之发生改变。一方面,细沟形成后,为径流和侵蚀 产物提供了输送通道,坡面水流由面流转变为沟内股流,水流性质的转变引起侵蚀量的急剧增加,必将使坡 面水沙关系发生变化 [2-3] ;另一方面,细沟形态在演变过程中,通过分叉、分级、密度、频度、数目以及长度等因素,影响着沟内水流结构,从而影响坡面侵蚀过程中的径流、入渗、泥沙输移和汇流等,尤其对于黏 粒含量低的土壤,侵蚀过程中易发生细沟边壁坍塌,引起水沙过程发生显著变化。因此,坡面细沟形态是一 个能够综合反映坡面侵蚀动力学各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地貌因素,它的形成与发展也将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 产生深刻影响。目前国内外关于侵蚀动力过程对细沟发育过程的影响关注较多,尤其是关于降雨、坡度和土 壤对细沟发育过程的影响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4-6],而对于细沟形态演变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关注较少。雷廷武和Nearing [7]、和继军等[8]、Shen 等[9]对细沟形态和侵蚀水沙关系做过相关试验研究,但由于 试验条件、土壤性质不同,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室内人工降雨模拟试验,通过3种雨强(66mm /h 、94mm /h 和127mm /h )的对比研究,分析细沟形成和演变过程中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变化规

美国科罗拉多河水沙变化分析_吴保生

文章编号:1005-0930(2006)03-0427-08 中图分类号:TV14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5-07-20;修订日期:2006-08-22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3CB415206)作者简介:吴保生(1959 )男,教授. 美国科罗拉多河水沙变化分析 吴保生, 褚明华, 府仁寿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摘要:分析了开发较早的美国科罗拉多河的水沙变化趋势,依据资料为1926 1984年干支流3个代表测站的年水沙量资料,主要讨论了水利工程建设对水沙 变化的作用.结果显示水库修建给科罗拉多河的水沙变化带来了十分显著的影 响,水库修建往往导致下游测站沙量的急剧减小,并通过干支流一系列水库的共 同作用,可以造成河流来沙量趋势性减少的效果. 关键词:科罗拉多河;水利工程;水沙变化;减水减沙 我国一些大河流如黄河和长江,近年来随着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一系列大型水库的修建,使得河流主要测站的来水来沙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例如位于黄河中游的潼关站 [1],1961 1985年平均年来水量为406 3 108m 3,1986 1995年减少为287 1 108m 3 ,1996 2001年进一步减少为195 2 108m 3;1961 1985年平均年来沙量为12 4 108,t 1986 1995年减少为8 0 108,t 1996 2001年进一步减少 为5 9 108.t 长江的水沙变化虽然没有黄河剧烈,但沙量的减少趋势也是明显的.例如长江干流的宜昌站[2],1950 1987年平均年来水量为4358 108m 3,年来沙量为5 26 108;t 1988 2000年平均年来水量为4371 108m 3,来水量变化不大,而平均年来沙量为4 28 108,t 较1950 1987年减少18 5%.汉江是长江中下游的最大支流,位于汉江中游的皇庄站,虽然来水量没有趋势性的变化,但来沙量却急剧减少,1951 1965年平均年输沙量为1 33 108,t 1966 1984年减少为0 33 108,t 1985 2000年进一步减少为0 096 108,t 较1951 1965年减少93%. 对于黄河和长江的水沙变化趋势已有很多研究[2-6],总的来讲对黄河的水沙减少趋势较为一致,但对于长江的来沙减少趋势却看法不同,一方面大面积水土保持的效果难以确定,另一方面对干支流水库的减沙作用能否持续也存在疑虑.考虑到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量会不断提高;长江上游自1989年起被列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实施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工程;在三峡工程投入运用后,还将在其上游干支流相继修建一系列大型和特大型水库.这些必将对三峡库区的来水来沙条件及下游河道产生长远的影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第14卷3期 2006年9月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J OURNAL OF BASI C SC I E NCE AND ENG I N EERI N G Vo.l 14,No .3 S epte mb er 2006

分汊型河段演变规律

分汊型河段演变规律 关键字:分汊型河道江心洲主汊分汊 1.介绍与分类 分汊型河段是平原冲积河流中常见的一种河流,也被成为辫状河流或相对稳定性分汊型。我国各流域都有这种河型。由于水流和泥沙分股输送,这样的水沙状况往往是很难稳定的,容易引起汊道的变化,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其中从江心洲型到网状河流其稳定性逐渐增强 1.1江心洲 江心洲的形成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泥沙落淤形成心滩,二是边滩切割分离出心滩,三是因水面开阔,入汇顶托等原因河势变缓而落淤的沙滩被多条汊道切割形成多个江心洲。 1.2分类 分汊河段按其平面形态不同可以分为顺直型分汊,微弯型分汊和鹅头型分汊三种。分类标准为弯曲系数,其中顺直型分汊弯曲系数在1.0到1.2之间,汊道基本对称,微弯型分汊在1.2到1.5之间,鹅头型分汊的弯曲系数则超过1.5。一般来说鹅头型分汊这种弯曲系数很大的河道江心洲往往有俩个或俩个以上,弯道的出口和直道的出口交角很大。就单个的分汊河段来说,其平面形态是上端放宽,下端收缩而中间最宽。中间段可能是俩汊,也可以是多汊,各汊之间为江心洲。自分流点到江心洲头为分流区,洲尾到汇流点为汇流区,中间则为分汊段。较长的河段期间常出现几个分汊段,呈单一段与分汊段相间的平面形态,因单一段比较窄,分汊段比较宽,常形象的称其为藕节状

外形。 2. 剖面 分汊型河段的横断面在分流区和汇流区都呈现中间凸起的马鞍形,分汊段则为江心洲分割的复式断面。分汊型河段的纵剖面从宏观上看,呈现俩端低中间高的形态,而几个连续相间的单一段和分汊段则呈现起伏相间的形态。 从局部看,分流区到汊道入口,从分流点开始,俩侧的深泓线先为逆坡而后转为顺坡,为马鞍状。俩汊一高一低,高的为支汊,低的为主汊,支汊的逆坡恒陡于主汊。水下地形也是支汊恒高于主汊。汊道的出口到汇流区,俩侧的深泓线顺坡下降,支汊一侧的纵坡陡于主汊的。就支汊进出口俩个陡坡而言,出口的顺坡往往更陡于进口的逆坡。 3.水流特性 分汊河段水流运动最显著的特征是具有分流区和汇流区。 3.1分流区 分流区的分流点是变化的,一般是高水位下移低水位上移类似于弯道顶冲部位的变化,这是由水流动量的大小所决定的。自分流点起水流分为左右俩支,而流线的弯曲方向往往相反,且表层流线比较顺直,而底层流线由于受到地形的影响往往比较弯曲。 分流区的水位,支汊一侧总是高于主汊一侧的。分流区的纵降比,支汊小于主汊。 在分流区内,水流分汊,恒出现俩股或多股水流,其中居于主导

水沙与植被变化专题2013年进展报告_温仲明

不同区域典型支流水沙变化对退耕还林等坡面工程的响应 2013年进展报告 专题负责人:温仲明 2013年12月16日

根据专题任务与目标,本年度开展的工作主要有:收集整理了延河流域与皇甫川流域的径流、泥沙、气象、影像、数字地形等基础数据;完成了两个典型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分析了53年来黄土高原降雨及极端事件时空变化,并重点分析了极端降雨的时空变化;比较了森林/非森林流域径流稳定性及演变趋势对比分析;基于MMF模型,完成了径流与泥沙模拟需要的参数率定,对延河流域的径流产沙进行了模拟;采用野外量测的方法,调查延河流域暴雨集中区不同植被覆盖下的土壤侵蚀产沙情况。 在上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年度取得的主要进展有:1)延河流域的植被覆盖变化较大,林地覆盖率逐步增加,在2000年后,林草植被覆盖增加显著,而耕地比例则从1978年的66.82%降低至2000年的30.84%,再降低至2010年的16.05%;皇甫川流域的土地利用格局总体上以草地为主,且多年来的耕地、林地及草地面积比例变化较小;2)黄土高原区域年降雨量呈不显著减少趋势,同时降雨量带南移,雨季稍有推迟,尤其是暴雨、大暴雨事件重现期延长;3)林区流域和非林区流域径流量年际尺度分布表现出一致的强变异性,年内分布均为双峰型特征,但林区流域峰型平缓,非林区流域峰型陡峭;无论径流过程或径流量年变化,林区稳定性要明显优于非林区流域;4)MMF模型对径流的模拟精度要显著高于对泥沙的模拟精度,可能的原因,是MMF模型没有考虑淤地坝对泥沙的淤积过程;5)在暴雨集中区,坡耕地的土壤侵蚀量最大,大概是果园地的2倍,草地的4倍,而林草地几乎没有侵蚀;就不同植被结构而言,土壤侵蚀量分别是草本结构>灌草结构>乔草结构>乔灌草结构,具有良好结构的乔灌草群落在本次暴雨中的土壤侵蚀量微弱,大多数并没有侵蚀发生;调查还表明,在植被覆盖大于60%时,土壤侵蚀量渐趋稳定,并且土壤侵蚀微弱,与前人径流小区或观测小区得到的结果一致。专题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发表论文6篇。

水资源演变研究现状及进展_王喜峰

第28卷第8期2010年8月 水 电 能 源 科 学 W ater Resour ces and P ow er V o l.28N o.8Aug.2010 文章编号:1000-7709(2010)08-0020-04 水资源演变研究现状及进展 王喜峰 周祖昊 贾仰文 胡 鹏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8) 摘要:阐述了国内外水资源演变研究现状,强调了水资源演变的研究对象与进展,分析了水资源演变研究中的难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指出分布式水文模型的优势为研究水资源演变规律提供了技术支持,归因分析将是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统计法结合水文模型对水资源演变的归因分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关键词:水资源演变;水循环;归因分析;驱动因子;分布式水文模型中图分类号:T V213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0-03-07,修回日期:2010-04-21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基金资助项目(2007BA B28B01);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基金资助项目(2008ZX07207-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基金资助项目(50721006) 作者简介:王喜峰(1987-),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水文水资源,E -mail:ko be87@v https://www.360docs.net/doc/e73054014.html, 通讯作者:周祖昊(1975-),男,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文水资源,E -mail:zhzh@iw https://www.360docs.net/doc/e73054014.html, 20世纪以来,自然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加剧全球气候变暧、下垫面条件改变、取用水持续增加,使水循环模式与水资源状况发生了巨大改变,并使水资源规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水资源、水环境问题,制约了区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为此,开展水资源演变研究已成为当前的热点[1,2],有必要研讨水资源的演变及受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变化的规律。 1 水资源演变 对水资源演变规律的研究旨在把握环境变化下的水资源状况、评估水资源和水循环对环境变化及各驱动要素的响应[3~6] 。目前,水资源演变 研究状况如图1所示。 图1 水资源演变研究状况 Fig.1 Bas ic s it ua t io n o f w a t e r re s ourc e s e vo lut ion re se a rc h 2 水资源演变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1)应用概念性水文模型界定流域水资源对气候和下垫面变化的响应。H ew lett 等采用试验统计分析LUCC 对流域年径流量的影响;Ktie 等[7]将区域气候模式与分布式水文模型耦合,研究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但研究对象仅局限于可观测的径流水资源的演变;Michael A Raw lins [8] 将PWBM 模型用于加拿大的北极地区,发现水资源对气候变化较土地利用变化敏感,且气候变化后壤中流量从占总径流量的7%增至27%;Mohamad I Hejazi 等[9]应用H EC -H MS 模型对伊利诺斯州12个城市化较高的流域洪水进行模拟,得出城市化较气候变化对洪峰流量的影响多34%,且环境变化后径流量较之前至少增加了19%。上述研究由于概念性模型机理上的局限,在定量研究驱动因子对水资源的影响时略显不足。 (2)基于物理机制分布式水文模型耦合了生态模型,研究下垫面和气候变化两个驱动因子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Boulain N [10]将耦合的生态模型的水文模型应用于小尺度流域,根据1959、 1975、1992年的覆被情况分析气候和土地利用变 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发现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比气候变化影响大,水资源对土地利

海河流域水资源演变与驱动机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8年10月第26卷第10期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Oct. 2018, 26(10): 1443-1453 DOI: 10.13930/https://www.360docs.net/doc/e73054014.html,ki.cjea.180658 杨永辉, 任丹丹, 杨艳敏, 田菲, 胡玉昆, 韩淑敏. 海河流域水资源演变与驱动机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 26(10): 1443-1453 YANG Y H, REN D D, YANG Y M, TIAN F, HU Y K, HAN S M. Advances in clarification of the driving forces of water shortage in Haihe River Catchment[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18, 26(10): 1443-1453 海河流域水资源演变与驱动机制* 杨永辉, 任丹丹, 杨艳敏, 田菲, 胡玉昆, 韩淑敏(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 石家庄 050022) 摘要: 海河流域含京津冀及周边三省, 是我国水资源短缺和用水矛盾最突出的地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团队围绕不断加剧的水资源短缺, 研究了流域水资源演变的关键驱动机制: 山区径流变化、农业需水和虚拟水外输, 分析了流域水资源演变的主要原因, 并对未来的可能调控提出了建议。研究首先选取海河流域的八大山区子流域, 分析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径流变化, 确认70年代开始山区来水逐渐减少, 径流减少的关键时期是1978—1985年, 推断农业用水增加是径流减少的核心驱动因素; 其次, 基于作物模型、作物系数法和遥感等手段, 量化了海河平原农业用水的时空格局和区域水量平衡, 通过对比农业耗水量、地下水水位变化和南水北调中线供水量, 确立了山前平原区南水北调实施后为实现水量平衡需控制用水的进一步扩大、低平原区仍然亏缺的未来水资源态势; 最后, 通过粮食贸易的虚拟水分析, 指出本地区外输虚拟水达90亿m3, 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 减缓虚拟水外输或输入一定虚拟水是缓解区域水资源压力的可选方案。 关键词: 海河流域; 水资源短缺; 径流; 农业用水; 虚拟水; 粮食贸易 中图分类号:S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3990(2018)10-1443-11 Advances in clarification of the driving forces of water shortage in Haihe River Catchment* YANG Yonghui, REN Dandan, YANG Yanmin, TIAN Fei, HU Yukun, HAN Shumin (Center for Agricul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Key Laboratory of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Hebei Key Laboratory of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Shijiazhuang 050022, China) Abstract: Including Beijing, Tianjin, Hebei and three surrounding provinces, Haihe River Catchment is facing an increasing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This paper summarized our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driving mechanisms of water resources change including reasons for runoff changes, spatial variations and temporal changes of agricultural water use, and outflow of virtual water through external food supply. Firstly, by using the sequential Mann-Kendall to determine the abrupt changes in eight sub-catchments of Haihe River Catchment and traditional Mann-Kendall test for the period 1960-1999 to identify the basic trend of precipitation and runoff, it was confirmed that runoff reduction started since 1970s, and generally becam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rom 1978 to 1985. Through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项目(GJHZ1647)、河北省自然基金项目(D2015503016)、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专项(2018ZX07110001)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ZX07110001)资助 杨永辉, 主要从事水循环及农业水资源研究。E-mail: yonghui.yang@https://www.360docs.net/doc/e73054014.html, 收稿日期: 2018-07-11 接受日期: 2018-07-20 * Suppor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Project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JHZ1647),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Hebei Province (D2015503016), the Maj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am for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nd Treatment (2018ZX07110001) and the 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ject of China (2018ZX07110001) Corresponding author, YANG Yonghui, E-mail: yonghui.yang@https://www.360docs.net/doc/e73054014.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