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写作素材人物简介

陶渊明写作素材人物简介
陶渊明写作素材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渊明(365年一427年),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人。诗沿袭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界,代表着古朴的诗歌所能达到的高度。渊明又是一位创新的先锋。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境界;将注疏老庄玄理的玄言诗,改为蕴含日常生活哲理的诗歌,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并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渊明的晚年,贫病交加,于南朝宋元嘉四年十一月与世长辞。亲友们用俭朴的仪式安葬了他,认为他具有“宽乐令终之美?好廉克己之操”,并为他立谥号“靖节徵士”。

●经典名言

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好读书,不求甚解。

3.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5.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6.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7.猛志固常在,刑天舞干戚。(刑天舞干戚的故事:刑天是与天帝对抗,失败后被断头仍不停止战斗的著名神话英雄。黄帝用强大的武力打败了炎帝,坐上了中央天帝的宝座,炎帝被迫退到南方。但炎帝的部下并不甘心失败,刑天发誓要与黄帝争夺神位。他左手握一面盾,右手拿一把斧,与天帝开始了一场激战。他们一直杀到常阳山地方,黄帝看准机会一剑向刑天脖颈砍去,刑天那颗巨大的头颅就被砍落下来。刑天见头被砍落,愈加震怒。他毫不示弱,以两只乳头当作眼睛,肚脐当作嘴巴,挥舞武器,继续呐喊战斗。刑天虽然失败了,但他不屈不挠,战斗到底的英雄精神常常为后人称颂。晋代大诗人渊明用“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诗句,盛赞这位断头英雄。)

8.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9.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经典素材

1.渊明年少有志

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不久便辞官回家。州里又来召他做主簿,他也拒绝了。

★分析:不畏权势,不同流合污,一直是渊明的人生追求,也是他一生的光辉写照。

★适用话题:志向、舍与得、追求

2.渊明择友

渊明结识的朋友不分贵贱,但人格卑下的人是他所不齿的。

有一天,江州刺史檀道济去看望他,这时,渊明正好已卧床饿了好几天了。

檀道济对他说:“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仕。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古如此?”

渊明回答道:“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

檀道济临走时赠以粱肉,渊明一手把它挥落地下。

当时东晋政治混乱,文帝废少帝自立,人民生活疾苦。檀道济竟说是文明之世,以乱为治,其人格可知,渊明因此对他赠送的东西挥而去之。

★分析:真正的朋友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志同道合的。没有共同的喜好,没有相同的品性,绝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同时,从一个人的择友标准可看出其做人的个性和品位。

★适用话题:选择、人格、标准

3.交往

江州刺史王弘想认识渊明,渊明却认为没有和他结识的必要。王弘于是求救于渊明的老朋友庞遇之。庞氏探知渊明要去庐山,便准备酒食,在半途的地方等待他。庞氏见渊明果然来了,便请他下奕共饮,渊明欣然就饮。不久,王弘伺机而至,渊明正喝得酒酣耳热,也就对王弘不加婉拒了,王弘始得结织渊明。★分析:朋友交往需要时机,也需要共同的爱好,王弘正是利用这一点,才能与渊明相交。可见,在与

人交往中,策略、时机的把握都是非常重要的。

★适用话题:交往、策略、时机

4.初仕归来赋闲情

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公元393年),二十九岁的渊明第一次出来做官。《宋书》上记载他“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当时,他要从小官做起,小心翼翼,察言观色,还要奴颜婢膝,一步步攀上高位,渊明受不了这份委屈与折磨,也没有这份耐心。

闲居的第二年,即太元十九年(394年),渊明三十岁时,他的妻子去世,续娶翟氏。大约在诗人丧妻、再娶这一段时间他写了一篇在他的诗文中别具一格的言情之作——《闲情赋》。

★分析:“无心插柳柳成荫。”渊明在仕途上虽然失意,但在作文方面却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就。可谓有所得,有所失。

★适用话题:文人气节、得与失、闲情

5.不为五斗米折腰

渊明于晋元兴三年为镇军将军裕参军,次年又为建成将军敬宜参军,因心不悦回了家。回家后,耕植不足以自给,再加上家里人口增多,经济十分拮据,亲朋好友都劝他出去做官。他的叔父夔曾任太常卿,见他生活困苦,遂加引荐,于是被任为小县之令。当时正值战乱,他不想到远处任职,而泽县离家不远,俸禄又足够他酿酒,于是就在泽县任了一个小职。年底,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便解经去职。后来,他写了《归去来兮辞》这篇传世之作。诗人在序文里交代了写作原因。他十分坦诚地讲,就任县令,是为生计所迫;之所以辞职,是因为“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这就可以看出,渊明宁可饿肚子,也不愿违心地逢迎上司而混迹官场。

★分析:官场中少了一位官僚,文坛上多了一位文学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刚直不阿、不趋炎附势的典。

★适用话题:气节、美德、自尊、坦诚

6.居丧躬耕

晋安帝元兴元年(402年),三十八岁的渊明居丧在家。这期间,渊明作有《和郭主簿二首》,反映了他二度辞官归来的生活与心境。主要表现其闲适生活的美满和惬意,也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冷漠与厌弃之情。

元兴二年(403年)春,年近不惑的渊明开始亲自参加耕种。躬耕的体验可由《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得窥。其一云:“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屡空自有人,春光岂白免。”由此几句可以看出,亲自耕种是由于家中贫困,贮谷已尽,再不身体力行就要饿肚子了。但清高的诗人还要以古代贤者隐居躬耕的事迹来自我安慰与美化,雅兴丝毫未减。

★分析:借用一句俗语:物质的贫困影响不了对精神的追求。在中国的历史中,渊明是一位精神追求的典。

★适用话题: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清高、心境、失意与诗意

7.三仕裕

渊明在穷途末路之时,还是三度出仕,投身裕幕下。裕固然不如三国时的备那么有名,但从他后来建立宋王朝的业绩看,也不愧为乱世之雄。只是备代表汉家正统,而裕则是篡国奸雄,所以史家对他没有好评。但是,东晋并不是汉末群雄并起、三分天下的局面,裕也不是备那样的求才若渴、礼贤下士,渊明更不是诸亮那样大势了然、运筹帷幄的政治家,而只是一介文人。镇军参军本非要职,不过一个小小幕僚,有似杂役。所以,对于正雄心勃勃,忙于征战的裕来说,他是不可能真正重用渊明的。所以渊明入幕不久,就对裕仕途失望了。

★分析:在渊明三番五次的从政失败及居丧躬耕后,选择了重走仕途之路,可见他心里仍然燃着“大丈夫扬名立万”的火焰。但可悲的是,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报国之门。

★适用话题:挫折、理想与现实、苦闷

8.归园田居

公元405年,渊明在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

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这组诗历来被视为开了中国文学史上田园诗的先河。其一云:“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诗人认识到自己的性格、气质不适于做官,他的生命只属于山水田园。十三年的仕途奔波如今看来就是“误落尘网”中了。

★分析:渊明在仕途上虽然失意.但却在山水田园间得到了安慰。自渊明后,归隐似乎便成为大多数文人墨客对仕途失望后,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换个角度说,这也是文人逃避现实的一种表现。

★适用话题:失意、诗意地生活、逃避、网、表率、清醒

9.天灾人祸自悠然

接连不断的人祸还没结束,天灾又飞降渊明一家。这年夏天,在他笔下那么安宁静谧又洋溢着生活气息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的住宅,被一场无情的大火烧光了,诗任全家只好寄居在船上。虽然他努力以君子固穷的气节来安慰、鼓励自己,可严酷的现实仍然让他心中难以平静。他多么希望自己是出生在衣食无忧的时代啊。在传说中那个远古社会里,道不拾遗,粮食多得吃不尽,余粮就放在地头。然而,衣食无忧作为他最简单的心愿竟离他那么遥远。

★分析:至痛无言,至忧不语,写诗作文往往在痛定忧平之后。诗人诗文中虽然很少展现过强烈的失落与忧愤,但我们不能只看到他诗文表面的平淡,还应看到他心中生而灭、灭而生的烈火。

★适用话题:灾难、渴望、表面与实质、矛盾

10.酒中隐士

无论是从酒文化史还是从诗歌史的角度来说,渊明都是一位有着特殊贡献的人物。从他开始,人们才把酒与诗二者连为一体。他以酒入诗,使诗中几乎篇篇有酒。渊明曾在《五柳先生传》中自谓:“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即醉而退,曾不吝情。”他当上泽县令后,便下令把300亩公田全部种上酿酒的秫谷,以保证常有酒喝。他曾私下对人说:“能让我常醉于酒,平生之愿足矣。”

★分析:“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自古以来,许多诗人就与酒相知,酒常常成为了他们寄寓情感的载体。从一些“饮酒诗”中,可以体会他们当时或忧或怒或喜或悲的心情。

★适用话题:文人与酒、寄托、爱好

附:《将进酒》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1.渊明与菊花

渊明不只爱酒,更爱菊花,所以家里有自产的佳酿——菊花酒。在他的诗作中,出现最多的植物名称,也是菊花。相传有一年,他的亲友听说他无聊,就三三两两来看他。后来相因成习,每逢秋菊盛开,亲朋好友就到渊明家中作客赏菊,他就做点心、烧菊茶款待众人。等亲友要离去时,又采菊相送,忙得不亦乐乎,往往让他没有时间到田里耕作。因此他很希望菊花在某一天全开,客人在同一天全来;于是便对着菊园祝祷说:“菊花知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日来。”说也神奇,那年的九月九日,各色的菊花果真一同盛开,客人们也都在那天一起来了。众人赏花饮酒、尝饼作诗,都夸菊花有真情,不负公心,相约年年重阳都来赏菊,就形成了后来国人重阳赏菊的习俗。这一天,人们喜开菊花宴,醉饮菊花酒,既与渊明神交,又可祛病延年。从此重阳节又多了一个“菊花节”的别称。

★分析:菊花是中国传统名花。菊花的品格高洁、质朴而又从容,具有心底无私的坦荡和不畏艰苦的韧性。以菊花喻人,既有入仕的超然,又有出世的积极。渊明如此爱菊,想必是以菊自比,欣赏菊花的品格。★适用话题:菊、格调、情操

12.渊明与桃花源

提起“桃花源”,人们便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渊明。是他,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佳文,使桃花源成了“把古今游人忙煞”的游览胜地。《桃花源记》倾注了诗人毕生的辛酸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它的成篇,

与诗人的品德、气质、经历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桃花源记》是一篇以探访武陵渔人的经历为线索,有着曲折故事情节的散文。桃花源在诗人笔下,是一个人人劳动,自耕自食,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也没有战乱的理想社会。

★分析:《桃花源记》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思想倾向,正是作者对战乱不止、政治昏聩、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的反抗,表达了诗人的社会理想。“桃花源”成了一切美好理想状态的代名词。

★适用话题:现实与理想、愿景

13.易代悲歌

渊明五十六岁时,裕代晋称帝。晋恭帝被废为零陵王,东晋灭亡。值此朝代更替之际,诗人心情极为复杂。作为曾经入仕东晋的旧吏,他有失君亡国的悲哀和屈辱,无论东晋王朝多么令他失望,毕竟他曾经是它的一员。而且,新朝还会给芸芸众生带来什么样的祸患,还会给他这么一个颇有名气的文人带来什么样的烦扰呢?这些都是难以预料的。再者,作为一个垂垂老矣的贫士,晚景凄凉,前途黯淡,行将就木,一切皆会成为云烟,改朝换代所触发的,更是自身一生失意,潦倒不堪的慨叹。

★分析:处于前途和末路之间,渊明表现出对未来的茫然,加之岁月不饶人,年迈的他满眼尽是凄清之色。

★适用话题:境遇、前途与末路、岁月

14.金刚怒目

裕称帝后,由于按捺不住愤怒的心情,渊明相继作了《咏二疏》《咏三良》《咏荆轲》诸诗,以托古述怀。他还在《述酒》《蜡日》二诗中,用隐晦的词意,影射裕的暴政。而在这些诗作中,《咏荆轲》更是一改诗人平淡的风格,完全变成了一篇金刚怒目式的作品。

★分析:在世人的眼中,渊明一贯给人隐逸、平淡自然、自得其乐的形象。但我们只能说这是渊明最突出的个性,而在面对暴政和强权时,他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

★适用话题:典型、全面、环境

15.死如之何

诗人最后的岁月,是在贫病交加中度过的。他仍然好酒,但有时到了断炊挨饿的地步,酒更是喝不上了。他的朋友有时送钱周济他,当地长官慕其名而怜其处境,偶尔也接济一下他。

在饥饿贫困中,诗人的身体状况愈来愈差。元嘉四年(427年)十一月,六十三岁的渊明黯然瞑目。亲友们依照他的遗愿,以“省讣却赠,轻哀薄敛”的俭朴仪式安葬了他,并遍询他的生前好友,给他谥号为“靖节徵士”。

★分析:“人生实难,死如之何。”诗人把这样深切的悲哀化为艺术献给了后人。诗人吟诗如杜鹃泣血,当后人的心灵感受到了诗人恬然表面下的大悲大喜、大惊大忧以及深深的遗恨、深深的嗟叹时,诗人的精神生命才得以通过诗的意境在后世延伸。

★适用话题:生与死、传递、俭朴

●名家评论

1.(唐)王绩:阮籍醒时少,潜醉日多。百年何足度,乘兴且长歌。

2,(唐)自居易:垢不污玉,灵凤不啄腥。

3.(北宋)欧阳修:晋无文章.唯渊明《归去来兮辞》。

4.(北宋)王安石:有诗人以来无此句者。然则渊明趋向不群,词彩精拔,晋宋之间,一个而矣。

5.(南宋)辛弃疾:渊明避俗未闻道,此是东坡居士云。身似枯株心似水,此非闻道更谁闻。

6.(明)朱熹: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之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

7.(清)德潜:晋人多放达,独渊明有忧勤语,有自托语,有知足语,有悲愤语,

有乐天安命语。

8.梁启超: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

9.鲁迅:渊明并不是浑身静穆,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

●运用

◎话题: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

菊花·泪水

2005年一考生

他走了,挥一挥衣袖,归去来兮。

官场上少了一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小官,文坛上却迎来了被菊花的微笑而醉倒夕阳的田园诗人。

我不能想象,在那样一个物欲横流,金钱、权势至上的年代,渊明以何种心情告别维系生存、名望的官场,反而转身来到属于他的“世外桃源”。

在当时的社会,崇尚权势已似乎成了定势,谋权已成为人们求之报国的心愿,而他——宁愿让菊花的微笑醉倒夕阳的人,却告别官场,毅然转身。

当我读了他的诗后,仿佛明白了,明白了他之所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原因了。在当时奸佞小人当道的年代,他也曾立志报国为民,可他在了解了官场的种种污浊情之后,却情愿别离官场,为的只是洁身自好,只希望自己的一股清流不被其他污垢之流污染,“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我释然了……

☆素材分析:渊明为何选择归隐?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在当时黑暗的官场,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所以他选择了“南山”,这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话题:说“安”

说“安”

2005年一考生

安于平凡,是四个读起来就让人心生羡慕,余香满口的字眼。安于平凡是我一直向往的一种境界,就好像是恬淡静谧的月夜。然而安于平凡究竟是怎么样的一种心境和涵,却值得我深深地体会和思考。

安于平凡,是低调中的进取。古有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只守茅屋八九间,采菊植桑,安于平凡;又有王维不喜官场黑暗,只求空山鸟语,日冷青松,安于平凡;更有东坡足踏芒鞋,仗剑天涯,安于平凡。他们不是避世,也不是甘于平庸,而是另一个层面的伟大,是另一番精彩的人生历练。

☆素材分析:作者提出安于平凡是低调中的进取,然后以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事迹和东坡足踏芒鞋的事为例,论证安于平凡是人生的历练。

◎话题:铭记和忘记

那阵风吹过

2005年一考生

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千百年的渊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

☆素材分析:以一组反问句对渊明进行赞颂,正因他忘记了官场的失意和仕途的不达,铭记了世人的愿望,才有了《桃花源记》的诞生!

◎话题:读

千年的光明

2006年一考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读罢此句,一个清瘦硬朗的身躯,蓬松着头发,潇洒自由的隐者悠然于我们眼前。

渊明,自由的真挚追求者,人性的坚决守卫者,幸福的终极向往者,虽没有先祖侃大将军神勇威武,地位显赫,但挂上官印,生活还是富裕的,可他不愿意。当他明白在选取荣华富贵的同时,就要放弃了高贵自由的灵魂,就必须卑躬屈膝,就必须阿谀献媚时,他毅然走出“尘网”,带着对自由不变的守候住进了田园,将自由之灯高挂,照亮每一个迷途的心灵……

当紫色的灰烬被古铜色香炉盛着,萦绕在空气中的只是些苍老的记忆。漫步历史的云端,品读每一个英雄的过往,一盏盏高尚的明灯,高悬在我们的头顶,光照千年!

☆素材分析:作者进入历史进行阅读,读出了渊明潇洒自由的形象。然后对渊明的品行进行了描写和刻画,进一步赞叹他如一盏高悬在历史天空中的明灯,照亮了每一个迷途的心灵。

◎话题:肩膀

肩膀

2006年一考生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潜悠闲地轻唱着。“胡为乎惶惶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世人汲汲皆为何?采菊东篱,悠望南山,如此生活岂不惬意?何必以清白之身翻滚于浊淖污泥之中,白白玷污了自己?“穷则独善其身”,何况置身乱世,举世浑浊?既然无力回天,那就坚守一方心灵净土,还自己一方自由的天地吧。五柳先生肩负百世来土人最单纯的梦想,影栖碧泉,消失于历史的迷雾中,再也没有转过身来。

你的肩膀上负着一片桃源,身居世外,羡煞了无数世中人。你的肩膀上负着炎黄子精神的月亮,守护了无数人心中最纯净的角落。

☆素材分析:作者回顾了渊明心的纯洁高尚,赞关了渊明用自己的肩膀肩负起世人心的一片纯洁,守护了无数人心的纯净。扣题准确,立意具有文化意味。

◎话题:行走在消逝中

消逝的美好

2007年一考生

清晨的薄雾,黄昏的暮霭,云蚰里的丛树,月光下的田园,南山下的采菊人,他是一个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小县令,不满官场的黑暗与腐败归隐田园。小小的山村并不能阻碍他的思维.反而助长了他的雅兴,虽然官位、金钱、名声皆离他远去,但一分旷达的心态让他在文坛游刃有余。

行走在消逝中,就该像潜一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旷达心态面对人生百态。

☆素材分析:考生以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事例为蓝本,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悠然的画面,提示了话题的深刻含义。

◎话题:诗意地生活

诗意地生活

2007年一考生

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潜“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悠然自得。

清晨起来,品一杯清茗,手捧《归去来兮辞》,让千百年前的悠悠山风,伴随着自己的精神,放飞到自己静谧、温馨的心灵田园,让自己的心沉淀、沉淀,在现代都市的躁动之中收获一份世外的宁静。这难道不是在诗意地生活吗?

☆素材分析:紧扣话题“诗意地生活”,作者引用渊明表现悠闲生活的诗句与自己所理解的“品茗”“手捧《归去来兮辞》”“聆听山风”的休闲生活相结合,最后以一个反问句渲染情感,强化主旨。

●延伸运用

★话题:平淡和快乐

喜欢渊明笔下的那种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份与世无争,那份从容淡定,可现实总是和理想有距离,在生活中想要保持一种平淡总是不易。

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不愉悦和不如意的事情。但只要拥有一份平淡的心情,知足常乐,其实快乐无处不在。

记得有人说过,一个人的脑子如果让世俗的东西占据太多的空间,诗意、浪漫将荡然无存。我不想做那样世俗的人,我对名利从来没有太多的奢望,只要快乐就好。我梦想在渊明的田园里漫步,和渊明—起,在黄昏时分,去看桃花源的落日。

★话题:孤独

只有与世浮沉的人总在享受热闹;一切远离世俗的人,必然都具有某种程度的孤独。然而,孤独的人并不总是悲伤和可耻的。孤独有时候是无法言说的诗意,是难以超越的高洁。

当渊明经历了官场的黑暗,辞去泽令归隐田园;当他一个人在南山种豆,在清冷的月色下荷锄而归,月光把他的影子拖得很长很长时;当他一边赏玩自己采来的菊花一边饮酒赋诗时,他是孤独的,却也是美丽的,那是一种独特的风流!

★话题:逃避

我们现在推崇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心境恬淡什么的,不过是人为的拔高。在我看来,渊明是一个逃避人生的典型。应该看到他是一个矛盾体,他三仕三隐,就是证明。渊明开始还是挣扎过,积极过的。他在后期生活已经没有保障,需要自己躬耕,甚至于乞讨。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物质精神的交替对人的摧残。我们学习他,潜移默化地受他的影响,这是一种精神催眠!为什么只有那些不得志的人才会特别推崇他?我们可以看到,那些人实际上在他那里找到了一个精神寄托,一个可以让他们逃避现实的压力、又不至于太破落的精神避难所!

★话题:生活的辩证法

即使是最负盛名的田园诗人渊明,也并非如我们想象的一贯恬淡清静,也有他刚猛坚持的一面。他的诗句“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就是最好的证明。当然,不光人类是这样,世界万物皆如此。正所谓“生活充满着辩证法”。

一味退让隐忍,与世无争,与一味执著功名、急躁冒进一样,都不是中庸之道,都不符合生活的辩证法。

★话题:入乎其与出乎其外

高官厚禄历来为古之文人一生的追求,渊明也不例外。他也曾十年寒窗,进德修业,入乎官场之中,正基于它的“入”,让他看清了官场的黑暗,于是他又选择了“出”,“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边云卷云舒”,这也正是开一代诗风的田园诗人渊明的真实写照。若无“入”,渊明又何来恬淡的心境;若无“出”,又怎会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潇洒?细细回味,渊明恰似一条虹,该入则入,该出则出,他摒弃外在的浮华,始终如一。

★话题:情怀

世人记住了渊明,记住了渊明的菊花。纵然他的生活清贫,但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怀曾是多少人毕生的追求。他“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背影,在千百年世人的心目中凝成永恒的画面。

历史是不会遗忘的,可人已渐渐淡忘了悠然恬适的幸福究竟来自哪里。人们像沙滩上的孩子在灰色的云朵下,建造没有灵魂的城市,将自己对幸福的憧憬放在这沙的城市里,拒绝看到时光的潮水,正慢慢漫过这无垠的黄沙。

没有精神的物质是冰冷的无机质,没有灵魂,没有生命。它带不来幸福,也带不来高质量的生活。

★话题:心灵的选择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高明如潜,几首诗便树立起隐土的风。他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表现的是一份风骨。可这风骨的背后便牵挂着一份巨大的酸涩和无奈。他的隐是一种人生的选择,可是,它真的是一种心灵的选择吗?“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穷”与“达”的境遇,才是左右渊明选择的真正因素。

官场上既然难展飞鸿之志,那么就选择远离尘世喧嚣,专心种几枝菊花,随意欣赏一片山月吧!渊明隐士风是在失败的土壤中植种,在无奈的荆棘中开辟。其实渊明静坐草庐,手挥五弦,这一切建立的基础是一条路——为官之路的断绝。假若这条路微光时显,前途隐约光明,那么蒲团上构筑桃源盛景的先生是否还会安然静坐呢?

●精品收藏

想起渊明

宝生

渊明淡泊无为,居乡里,躬耕作,采菊东篱,悠然自得。只是家贫如洗,妻子贫贱。无奈,只好出任县令,以有斗米俸禄,供给口腹。没想到的是,官场憋气,难捱如长夜,竟胜过饥寒。看来,精神上的折

磨,比无衣之寒,无食之饥,来得厉害。于是,趁上级视察,挂带而去。重归故园,如羁鸟归林,池鱼回渊。稚子出迎,桑榆吐绿;把酒临窗,拄杖盘桓;青山为伴,守拙自得矣!

然而,贫穷仍像毒蛇一样缠绕着他。但经历了宦海沉浮,品尝过酸甜苦辣,对人生有过深沉思考的潜,已非昨日的毛头性。他诗酒相伴,古书为趣,种瓜种豆,除草理荒秽。想必褴褛一身,满腹经纶;闭户格物,出口成章。遇到乡里红白事,提笔写对联,伏案书祝颂,然后酩酊大醉,口出狂言。他的诗自然天成,妙趣难识。就像土块流水禾黍,极其平常,却又极宝贵,以至于,人们无法感知这种宝贵,及至发现,已有百有余年矣!土块流水,平常时节,谁认为它们宝贵呢?平凡到熟视无睹,平常到似乎下贱。然而,与金玉宝石相比,人们又是须臾不能离开的。渊明的高明,渊明的高贵,渊明的无可企及,就在于他绳牖瓦灶,褴褛袭身,断顿少炊,醉卧荒草。一个乡下文盲尚且看不起他,而况乡长里正乎?潜啊潜,你真是酒鬼穷鬼傻帽,放着好好的官不当!那可是月俸五斗米的美差啊!你还年轻,每月拿出两斗来巴结上司,不够还可以向下属挖挖财源,凭你的才能,准升个千石万石的。唉,真是不可理喻,茅房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活该受穷的命!你轻狂个啥,闹到妻子受穷,屡遭白眼的地步。谁家丫头嫁给你,都倒了八辈子霉了,谁做了你的儿女,准是前辈子都亏了人了。

渊明死了,可能是喝醉酒失足溺水而死,可能是还不起酒债让人打断腿痛死的,也可能是生病去世的。他死得平淡,死得默默无闻。平淡得如一棵草的枯萎,无闻得像一只猫的殁世。死了,完了,埋进土里,长上野草,因为他本身就是泥土是野草,像野草泥土那样低贱,像泥土野草那样不可须臾或缺。

奇怪的是,别人死了,会化成灰,化成泥,化成粪。特别是那些高贵的达官,自命不凡的贵人,为所欲为的富豪。低贱的渊明却常年不化。当别人再次发现他的时候,他变成了琥珀、碧玉,它钻进了人们的脑子,融进了骚客的血液,变成了永存的丰碑!

《归去来兮》《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千古传唱,历久弥新。伟人也情不自禁地吟道:“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人们敬仰他,怀念他,但不学习他。谁当渊明,谁准又穷又酸,准冥顽不化,准格格不入,准茕茕孑吊。就像人们多么喜欢琥珀,多么喜欢宝玉,多么喜欢黄金,却又不愿意自己是琥珀宝玉黄金。人们宁愿活得纸醉金迷,死后管它三七二十一。

我曾在酒桌上高谈阔论,妙语连珠,意气风发,豪气冲天,到头来,却发现坐在一角默默倾听,不时颔首的衣冠平平者,原来是一个大儒,原来就是那锦心绣口的演说家,原来就是走完了所有路的小憩者!我曾轻狂地从大学校园里走过,令那一袭布衣者让路,让那一顶草帽者看管书包,却不料他们就是国学大师,专家教授!

原来他们就是不死的渊明!

于是,我学会了惭愧,知道了天有多高地有多厚,饭有多香屁有多臭,将飘逸的长发理成板寸,悄悄地吃饭,慢慢地读书,静静地思考,稳稳地走路。慢慢地,我理解了“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知道了含蓄的美,秀的奇,平凡的丰富。原来世界是那样的无以言表!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在别人眼里开始更加平淡平凡平常,人们谈论起来不免裤子边脱落,头发凌乱,用紫砂壶喝酒之类。我很庆幸,庆幸我的狡猾。但总有眼睛尖的。和我很相交的几个朋友,就是如此,无论我怎样邋遢,在他们眼里,我总是不邋遢。也许是一叶障目吧,也许是只见树木吧。

我想,如果我以前不轻狂,那么,现在还在轻狂,如果以前轻狂而没有发现沉静者的力量,现在则更加轻狂。正因为曾经轻狂,所以就赧然,就汗然,就悸然,然后就寂然。庄老无为,浮屠面壁,因此,袅袅香烟,不绝如缕,晨钟暮鼓,萦绕千年。沙场征战戈矛的撞击,只是一阵子。轰轰烈烈固然让人热血沸腾,烟消云散之后呢?多少人年少心气高,最后不是遁迹山林,作闲云野鹤游?白、林和靖……屈大夫想轰轰烈烈,陆游想轰轰烈烈,想轰轰烈烈的人太多了,难道渊明不想轰轰烈烈?桃花源里的人也曾轰轰烈烈:“自言前世避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但最终归于平静:“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武陵捕鱼者想轰轰烈烈:“诣太守,说如此”,然而,在怡然自乐的桃花源人面前,却被“沉默”永远拒绝了。面对武陵人和太守,桃花源人并没有率妻子邑人杀将出来,并大骂渔者:你这不守信用的东西!那渔者也没有因失信于桃花源人而得怪病猝死。正因为永远地消失了,了无声息,桃源才永远成了我们的念想,永远地存在于我们的心中,永远地让我们神往。

渊明真是绝了!

分析:想起渊明,其实就是想起渊明精神的高洁、执著、坚守,不奴颜婢膝、不随波逐流、不自灭个性。前文通过回顾渊明的一生,用讽刺的语气批判了某些人的见风使舵、自作聪明;后文重点写了自己对渊明的向往和崇敬。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