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完整版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案全章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6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学案 § 6.1不等关系和不等式(1) 教师寄语:处处留心皆学问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感受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 2.了解不等式的意义,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和抽象过程,感受不等式 和等式都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工具,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学习重点:不等式的概念 学习难点:不等关系的表示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 1.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第162页,你能利用不等号分别表示出上述3个问题中的不等关系 吗?与同学交流一下。 2.相关知识链接: 某中学八年级(1)班50名学生在上体育课,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拿来了一些篮球,如果每5名同学玩一个篮球,有些同学没有篮球玩,如果每6名同学玩一个 篮球,就会有一个篮球玩的人数少于6人,请同学们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你能把老师的这句话用三个式子表示出来吗? (2)你列出的式子与我们以前学过的等式有什么不同? 学习新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等式的概念:叫做不等式。 并举例说明,阅读课本第162页的“加油站”。 2.例题讲解: 判断下列式子哪些是不等式?哪些不是? ①3>—1;②3x< —1;③2x — 1; ?s=vt;⑤2mK 8 — m;⑥5x — 3=2x+1; ⑦a+b> c;⑧ 1+1M 2

规律总结: 一个式子是不是不等式, 关键是看它是否含有常用的五中不等号其中的一种或几种, 若有则是不等式;否则便不是。 强化练习: 1. 设a < b,用“V”或“〉”填空。 ⑴ a+1 b+1 ⑵ a-3 b-3 ⑶-a ⑷-4a-5 -4a-3 2. 用不等式 表示: ⑴.a ⑵.X ⑶.8 不明白的地方(或 ' 容易出错的地方): ② .a 的平方的相反数不是正数 -b 四、 课堂小结: 我学会了: 与b 的和不是负数:_ 的2倍与3的差大于4: 与y 的2倍的和是负数: 达标测试: 基础把握: 1. 五、 ( A 2. A 3. 在数学表达式 ①-2 < 0②3x-k > 0③x=1④X 丰2⑤X+2 > x-1中是不等式的有 ) .2个 B.3 个 C.4 个 D.5 个 若a > b,那么仍能成立的不等式是 .ac > bc B. ac < bc C.a+1 > b+2 用不等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 ①.X 的相反数大于X 的倒数. () D.a-c > b-c

一元一次不等式应用题精讲及分类训练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应用题精讲及分类练习 一.下列情况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应用题 1.应用题中只含有一个不等量关系,文中明显存在着不等关系的字眼,如“至少”、“至多”、“不超过”等. 例1.为了能有效地使用电力资源,宁波市电业局从1月起进行居民峰谷用电试点,每天8:00至22:00用电千瓦时0.56元(“峰电”价),22:00至次日8:00每千瓦时0.28元(“谷电”价),而目前不使用“峰谷”电的居民 用电每千瓦时0.53元.当“峰电”用量不超过 ...每月总电量的百分之几时,使用“峰谷”电合算? 二.下列情况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应用题 1.应用题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下同)不等量的关系.它们是由两个明显的不等关系体现出来,一般是讲两件事或两种物品的制作、运输等. 例3.已知服装厂现有A种布料70米,B种布料52米,现计划用这两种面料生产M,N两种型号的时装共80套.已知做一套M型号的时装需用A种布料0.6米,B种布料0.9米,可获利45元;做一套N型号的时装需用A种布料1.1米,B 种布料0.4米,可获利润50元.若设生产N型号码的时装套数为x,用这批布料生产这两种型号的时装所获的总利润为y元.(1)求y(元)与x(套)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服装厂在生产这批时装中,当N型号的时装为多少套时,所获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2.两个不等关系直接可从题中的字眼找到,这些字眼明显存在着上下限. 例4.某校为了奖励在数学竞赛中获胜的学生,买了若干本课外读物准备送给他们.如果每人送3本,则还余8 本;如果前面每人送5本,则最后一人得到的课外读物不足 ..3.本..设该校买了m本课外读物,有x名学生获奖.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m; (2)求出该校的获奖人数及所买课外读物的本数. 例5.某城市的出租汽车起步价为10元(即行驶距离在5千米以内都需付10元车费),达到或超过5千米后,每行驶1千米加1.2元(不足1千米也按1千米计).现某人乘车从甲地到乙地,支付车费17.2元,问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大约是多少? (分配问题) 1、一堆玩具分给若干个小朋友,若每人分3件,则剩余4件,若前面每人分4件,则最后一人得到的玩具最多3 件,问小朋友的人数至少有多少人?。 2、把若干颗花生分给若干只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分3颗,就剩下8颗;如果每只猴子分5颗,那么最后一只猴子虽分到了花生,但不足5颗。问猴子有多少只,花生有多少颗? 3、某中学为八年级寄宿学生安排宿舍,如果每间4人,那么有20人无法安排,如果每间8人,那么有一间不空也不满,求宿舍间数和寄宿学生人数。 7、用若干辆载重量为8吨的汽车运一批货物,若每辆汽车只装4吨,则剩下20吨货物;若每辆汽车装满8吨,则最后一辆汽车不满也不空。请问:有多少辆汽车? (积分问题) 1、某次数学测验共20道题(满分100分)。评分办法是:答对1道给5分,答错1道扣2分,不答不给分。某学 生有1道未答。那么他至少答对几道题才能及格?

一元一次不等式应用题汇总

不等式应用练习题 1、某商店第一天以每件10元的价格购进某商品15件,第二天又以12元的价格购进同种商品35件,然后以相同的价格卖出,如果销售这些商品时,至少要获得10%的利润,这种商品每件的售价应不低于多少元? 2、一家三口准备参加旅行团外出旅游,甲旅行社告知:“父母买全票,小孩按半价优惠”,乙旅行社告知:“家庭旅游可按团体计价,即每人均按全价的8折收费”,若这两家旅行社每人的原价相同,那么可以算出() A.甲比乙优惠B.乙比甲优惠C.甲与乙相同D.与原票价有关 3、甲乙两家超市以相同的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为吸引顾客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方案.甲超市累计购买商品超出500元之后.超出部分按原价八五折优惠.在乙超市累计购买商品超出300元之后.超出部分按原价九折优惠. (1)是用含x的代数式分别表示,顾客在两家超市购物所付的费用. (2)试比较顾客到哪家超市购物更优惠,并说明你的理由. 4、按国家有关规定,个人发表文章、出版图书获得的稿费的纳税计算方法是:(1)稿费不高于4000元的不纳税; 国家规定个人发表文章、出版图书所得稿费的纳税计算方法是:(1)稿费不高于800元的不拿税;(2)稿费高于800元而低于4000元的应缴纳超过800元那部分稿费的14%的税;(3)稿费等于或高于4000元的应缴纳全部稿费的11%的税。王老师获得一笔稿费,并交纳个人所得税不超过420元,问他这笔稿费最多是多少元? 5、今秋,某市白玉村水果喜获丰收,果农王灿收获枇杷20吨,桃子12吨.现计划租用甲、乙两种货车共8辆将这批水果全部运往外地销售,已知一辆甲种货

车可装枇杷4吨和桃子1吨,一辆乙种货车可装枇杷和桃子各2吨. (1)王灿如何安排甲、乙两种货车可一次性地运到销售地?有几种方案?(2)若甲种货车每辆要付运输费300元,乙种货车每辆要付运输费240元,则果农王灿应选择哪种方案,使运输费最少?最少运费是多少? 6、某校初三年级春游,现有36座和42座两种客车供选择租用,若只租用36座客车若干辆,则正好坐满;若只租用42座客车,则能少租一辆,且有一辆车没有坐满,但超过30人;已知36座客车每辆租金400元,42座客车每辆租金440元. (1)该校初三年级共有多少人参加春游? (2)请你帮该校设计一种最省钱的租车方案? 7、某射击运动员在一次训练中,打靶10次的成绩为89环,已知前6次射击的成绩为50环,则他第七次射击时,击中的环数至少是______环. 8、某县出租车计费规则:2公里以内3元,超过两公里部分另按每公里1.2元收费(不足1公里按1公里收费),李立同学从家出发坐出租车到新华书店购书,下车时付费9元,那么李立家离书店最多有几公里? 9、甲从一个鱼摊上买了三条鱼,平均每条a元,又从另一个鱼摊买了两条鱼,平均每条b元,后来他又以每条a+b/2元的价格把鱼全部地卖给了乙,结果发现赔钱,你知道为什么吗?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及解法

课题: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及解法 班级: 姓名: 编号: 主备人: 学习目标: 1.能说出什么叫一元一次不等式; 2.知道解方程得移项法则对解不等式同样适用;能归纳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解法步骤); 3.能正确运用不等式基本性质。 旧知链接: 1.一元一次方程的最简形式是 ,标准形式是 。 2.解方程 ,并体会其步骤. 新课学习: 1. 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2.元一次不等式的最简形式是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标准形式是 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 相类似,但依据是 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最需要注意 5.解下列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x+3>2 (2)-2x <10 (3)3x+1<2x-5 (4)2-5x ≥8-2x 6.一元一次不等式2x -1≤3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 A B . C D . 7.归纳总结: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是: 当堂检测题 1 2 1 3 = - - x x 0 1 2 3 -1 -2 -3 0 1 2 3 -1 -2 -3 0 1 2 3 -1 -2 -3 0 1 2 3 -1 -2 -3

1.下列各式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是() A.2 x >1 B.2x>1 C.2x2≠1 D.2< 1 x 2.“x大于-6且小于6”表示为() A -6-6,x≤6; C -6≤x≤6; D -62 C m<2 D m≤2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 1.不等式1 2 2 x>的解集是:;不等式 1 3 3 x ->的解集是:; 2.当x 时,3x-2的值为正数;x为时,不等式1 8 3 x-的值不小于7; 3.方程26-8x=0的解是______,不等式26-8x>0的解集是______,不等式26-8x10-5(4x-3)(4)1< 10 2 x x + -- 三、根据题意列不等式(组)——只列式,不求解; 某次知识竞赛共有20道选择题.对于每一道题,若答对了,则得10分;若答错了或不答,则扣3分.请问至少要答对几道题,总得分才不少于70分? 解:设, 依题意得: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应用

课时6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应用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课前热身】 1.设a <b ,用不等号连接下列各题中的两式。 (1)a+c________b+c (2)-2a________-2b (3)a-b_________0 (4)m 2a________ m 2b (5)-ca_________-cb(c <0) 2.不等式-032>-x 的解是_______________ 3.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如下图,则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A .13x -≤< B . 13x -<≤ C .1x ≥- D . 3x < 4. 不等式组1 10320.x x ?+>???-? , ≥的解集是( ) A .- 3 1<x ≤2 B .-3<x ≤2 C .x ≥2 D .x <-3 【考点链接】 1.用不等号表示 关系的式子叫不等式;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 ,叫做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 的集合,叫做不等式的解集.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若a <b ,则a +c c b +; (2)若a >b ,c >0则ac bc (或c a c b ); (3)若a >b ,c <0则ac bc (或 c a c b ). 3.一元一次不等式:只含有 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的不等式,称为一元 一次不等式;其解法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类似. 4.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 ,叫做不等式组的解集. 5.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有四种情况:(已知a b <) x a x b ??>?的解集是_________; x a x b >?? ?的解集是_________.

初一上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经典应用题(较难)

初一上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经典应用题(较难)

1.(9分)“水是生命之源”,市自来水公司为鼓励用户节约用水,按以下规定收取水费: (1)某用户1月份共交水费65元,问1月份用水多少吨? (2)若该用户水表有故障,每次用水只有60%记入用水量,这样在2月份交水费43. 2元,该用户2月份实际应交水费多少元?(1))∵40×1+0.2×40=48<65,∴用水超过40吨, 设1月份用水x吨,由题意得: 40×1+(x-40)×1.5+0.2x=65,解得:x=50,答:1月份用水50吨. (2)∵40×1+0.2×40=48>43.2,∴用水不超过40吨,

理工作。假设每个人的工作效率相同那么先安排整理的人员有多少人 等量关系为:所求人数1小时的工作量+所有人2小时的工作量=1,把相关数值代入即可求解.【解析】设先安排整理的人员有x人, 依题意得:. 解得:x=10. 答:先安排整理的人员有10人. 3公园推出集体购票优惠票价的办法其门票价目如下表 七(1)、(2)两班共104人其中七(1)班人数多于七(2)班,但都不超过70人),准备周末去公园玩若两班都以班为单位购票一共要支付1140元. (1)如果两班联合起来作为一个团体购票那么比以班为单位购票节约几元 (2)试问两班各有多少名学生 (3)如果七(1)班有10人不能前往旅游那么又该如何购票才最省钱

【解析过程】 (1)570-104×4=570-416=154(元);所以比以班为单位购票可以节约154元钱. (2)设七(1)班有学生x人,七(2)班有学生y 人. 根据不同的票价,可以得到x+y=104, ①x=53时,5×104=520(元)舍去, ②54≤x<100时,,5x+6(104-x)=570, 解得:x=54 ③100<x<104时,4x+6(104-x)=570, x=27(舍去),综上所述:七(1)班有学生54人,七(2)班有学生50人. (3)若少10人,则购买94张票,即5×94=470(元); 若购买101张票,则为101×4=404(元). 所以购买101张票合算. 4.某家电商场计划用9万元从生产厂家购进50台电视机.已知该厂家生产 3 种不同型号的电视机,出厂价分别为A种每台1500元,B种每台2100元,C种每台2500元.(1)若家电商场同时购进两种不同型号的电视机共50台,用去9万元,请你研究一下商场的进货方案.(2)若商场销售一台A种电视机可获利150元,销售一台B种电视机可获利200元,

(完整版)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和解法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第1课时) 安徽省淮南市平圩中学李芬 教学目标: (1)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 (2)在依据不等式的性质探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的过程中,加深对类比和化归思想的体会. 教学重点: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解一元一次方程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依据不等式的性质,逐步将不等式化为x>a或x<a的形式,从而确定未知数的取值范围,这一化繁为简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化归的思想。 教学难点: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步骤的确定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一元一次方程概念及解法,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化归思想有所体会但还不够深刻.因此,运用化归思想把形式复杂的不等式转化为x>a或x<a的形式,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需引导学生类比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分析形式复杂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结构特征,并与化简目标进行比较,逐步将不等式变形为最简形式.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课 课件展示鲁班发明锯子的过程,提出类比思想 温故知新 给“一元一次方程”一个完美的定义 1.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 答:只含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的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是一个等式,请问一元一次方程的(等号)两边都是怎样的式子?答:一元一次方程的(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 3.一元一次方程的(完美) 定义: 【一元一次方程】“只含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的整式方程. 知识讲解 观察下列不等式: (1)2x-2.5≥15;(2)x≤8.75; (3)x<4;(4)5+3x>240. 这些不等式有哪些共同特点? 共同特点:这些不等式的两边都是整式,只含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指数是1 . 学生回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等式中未知数的个数和次数两个方面去观察不等式的特点,并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类比. 师生共同归纳获得: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

新人教版一元一次方程全章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2015年秋季学期) 授课者:蒋宏亮 学校:东兴市京族学校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单元要点分析 教案内容 方程就是将众多实际问题“教案化”的一个重要模型?因此,课本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开始,从算式到方程,展开方程的学习,以使学生认识到方程的出现源于解决问题的需要,体会学习方程的意义和作用. 本章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 ?通过丰富实例,从算式到建立一元一次方程,?展开方程是刻画现实生活的 有效数学模型. 2 .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归纳移项法则,运用分配律,?归纳“合并”、“去括号”等法则,逐步展现求解方程的一般步骤,这些内容的学习不是孤立进行 的,始终从实际问题出发,使学生经历模型化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 3 .运用方程解决丰富多彩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展现运用方程解决 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 为了使学生经历“建立方程模型”这一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学习方程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等能力,课本内容的呈现都以求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为切入点,让学生经历抽象、符号变号、应用等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三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经历形成方程模型,解方程和运用方程解决实际

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2 .过程与方法 (1)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会解一元一次方程.(数学系数) (2)能以一元一次方程为工具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包括列方程,?求解 方程和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及合理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求实的态度。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重、难点与关键 1 .重点:一元一次方程有很多直接应用,?解一元一次方程是解其他方程和方程组的基础.因此本章重点在于使学生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能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 .难点:正确地列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决实际问题. 3 .关键:(1)熟练地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关键在于正确地了解方程、方程解的意义和运用等式的两个性质. (2)正确地列出方程的关键在于正确地分析问题中的已知数、未知数,?并找 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 3.1 从算式到方程 §3.1.1 一元一次方程(一)教案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处理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一种进步;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如何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案重点: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相等关系 教案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相等关系 教案过程: 一、情境引入 提出教科书第78 页的问题,并用多媒体直观演示: 问题1:从题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可以提示学生从时间、路程、速度、等方面去考虑。)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回顾小结问题2:你会用算术方法求出A,B两地的距离吗?列算式试试。 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回顾小结: 1、问题涉及的三个基本物理量及其关系; 2、对于客车,1km所用的时间为—h,而卡车所用的时间为—h;所以1km, 70 60 1 1 客车比卡车少用的( ---------- )h。路程多少千M时客车才比卡车少用1h呢? 60 70 1 1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及其应用

2.2.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及其应用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为高一旅游专业班的数学教学而设计的,旅游专业的学生数学基础差,对数学不太感兴趣,本节课在设计上力求教学内容简单化专业化。教学形式活泼话,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使得学生能够快乐的学习数学。前面学生已经学完集合的内容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内容,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合作释疑的能力。因此,本节课采用“讲练结合与诱导法”的授课方式,既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又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2 、从实际问题中找到不等关系,根据实际情境列出不等式组。 3、能运用已学过的不等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能求出符合实际的解集。 能力目标: 1、通过利用数轴来寻求不等式组的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2、让学生从练习中发现、归纳不等式组解集步骤,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目标: 将不等式组的解法和归纳留给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完成,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转变一种观念——将老师与学习伙伴看成是自己有利的学习资源。. 2. 通过教学,体会数形结合、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 3. 通过对不等式组有关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建模意识,以及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情境列出不等式组。 【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讲练结合法和启发诱导式教学 首先介绍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有关概念,接着介绍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引导学生在数轴上用区

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常考题型讲解

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一、知识点复习 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且系数不为0的不等式,称为一 元一次不等式。 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 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3. 注意事项: ①去分母时各项都要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分母后分子是多项式时,分子要加括号。 ②系数化为1时,注意系数的正负情况。 二、经典题型分类讲解 题型1:考察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1. (2017春昭通期末)下列各式:①5≥-x ;②03<-x y ;③05<+πx ;④ 32≠+x x ; ⑤x x 333≤+;⑥02<+x 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2.(2017春启东市校级月考)下列不等式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是( ) A 、 67922-+≥-x x x x B 、01=+x C 、0>+y x D 、092≥++x x 3.(2017春寿光市期中)若03)1(2>-+m x m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则m 的值为( ) A 、1± B 、1 C 、1- D 、0 题型2:考察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4. (2016秋太仓市校级期末)解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21(3)35(2x x x --≤+ (2)2 2531-->+ x x

5.解不等式 10 1.0)39.1(10 2.06.035.05.12?->---x x x 。 6.(2016秋相城区期末)若代数式 123-+x 的值不大于6 34+x 的值时,求x 的取值范围。 7. (2017春开江县期末)请阅读求绝对值不等式3x 的解集的过程: 因为3x ,从如图2所示的数轴上看:小于3-的数和大于3的数的绝对值是大于3,所以3>x 的解集是3-x 。 解答下列问题: (1)不等式a x <(0>a )的解集为, 不等式a x >(0>a )的解集为; (2)解不等式42<-x ; (3)解不等式75>-x 。

《一元一次方程》全章知识讲解

《一元一次方程》全章复习 【学习目标】 1.理解方程,等式及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掌握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2.会解一元一次方程,并理解每步变形的依据; 3.会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解应用题. 【知识网络】 【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要点诠释:判断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应看是否满足: 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为1; ②未知数所在的式子是整式,即分母中不含未知数. 3.方程的解:使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方程的解. 4.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知识点二、等式的性质与去括号法则 1.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2.合并法则:合并时,把系数相加(减)作为结果的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保持不变. 3.去括号法则: (1)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同. (2)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反. 知识点三、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1)去分母:在方程两边同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括号:依据乘法分配律和去括号法则,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 (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一边,常数项移到方程另一边. (4)合并:逆用乘法分配律,分别合并含有未知数的项及常数项,把方程化为ax =b (a ≠0)的形式. (5)系数化为1: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得到方程的解b x a =(a ≠0). (6)检验:把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若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则是方程的解;若方程左右两边的值不相等,则不是方程的解. 知识点四、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常见类型 1.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 2.和差倍分问题:增长量=原有量×增长率 3.利润问题:商品利润=商品售价-商品进价 4.工程问题: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各部分劳动量之和=总量 5.银行存贷款问题:本息和=本金+利息,利息=本金×利率×期数 6.数字问题:多位数的表示方法:例如:32101010abcd a b c d =?+?+?+. 【典型例题】 类型一、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概念 1.已知方程(3m -4)x 2-(5-3m )x -4m =-2m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求m 和x 的值. 【思路点拨】若一个整式方程经过化简变形后,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系数不为0,则这个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答案与解析】 解:因为方程(3m -4)x 2-(5-3m )x -4m =-2m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 所以3m -4=0且5-3m ≠0. 由3m -4=0解得43m =,又43m =能使5-3m ≠0,所以m 的值是43. 将43m =代入原方程,则原方程变为485333x ??--?= ?? ?,解得83x =-. 所以43 m =,83x =-. 【总结升华】解答这类问题,一定要严格按照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方程(3m -4)x 2-(5-3m )x -4m =-2m 2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就是说x 的二次项系数3m -4=0,而x 的一次项系数5-3m ≠0,m 的值必须同时符合这两个条件. 举一反三: 【变式】下面方程变形中,错在哪里:

中考数学 一元一次不等式应用题集锦

中考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应用题集锦 1、把价格为每千克20元地甲种糖果8千克和价格为每千克18元地乙种糖果若干千克混合,要使总价不超过400元,且糖果不少于15千克,所混合地乙种糖果最多是多少?最少是多少? 某中学为八年级寄宿学生安排宿舍,如果每间4人,那么有20人无法安排,如果每间2、8人,那么有一间不空也不满,求宿舍间数和寄宿学生人数. 某校为了奖励在数学竞赛中获奖地学生,买了若干本课外读物准备送给他们.如果每人送3、3本,则还余8本。如果前面每人送5本,最后一人得到地课外读物不足3本.设该校买了m本课外读物,有x名学生获奖,请解答下列问题: (1)xm。地代数式表示用含 (2)求出该校地获奖人数及所买课外读物地本数. (2001荆门市)有10名菜农,每人可种甲种蔬菜3亩或乙种蔬菜2亩,已知甲种蔬菜每亩可4、收入0.5万元,乙种蔬菜每亩可收入0.8万元,若要使总收入不低于15.6万元,则应该如何安排人员? (2001陕西)出租汽车起价是10元(即行驶路程在5km以内需付10元车费),达到或超过、55km后,每增加1km加价1.2元(不足1km部分按1km计),现在某人乘这种出租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支付车费17.2元,从甲地到乙地地路程大约是多少? (2001安徽)某工程队要招聘甲、乙两种工种地工人150人,甲、乙两种工种地工人月工6、资分别为600元和1000元.现要求乙种工种地人数不少于甲种工种人数地2倍,问甲、乙两种工种各招聘多少人时,可使得每月所付地工资最少? 某种植物适宜生长在温度为18℃~22℃地山区,已知山区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7、0.6℃,现测出山脚下地平均气温为22℃,问该植物种在山上地哪一部分为宜(设山脚下地平均海拔高度为0m). (2002重庆市)韩日“世界杯”期间,重庆球迷一行56人从旅馆乘出租车到球场为中国队8、加油,现有A、B两个出租车队,A队比B队少3辆车,若全部安排乘A队地车,每辆坐5人,车不够,每辆坐6人,有地车未坐满;若全部安排乘B队地车,每辆车坐4人,车不够,每辆车坐5人,有地车未坐满,则A队有出租车() A.11 B.10 C.9 D.8辆辆辆辆

一元一次不等式整章教案

第八章一元一次不等式 8.1认识不等式 教学目标 1.知道不等式的定义。 2.理解不等式的解和方程的解的异同。 3.会根据问题列不等式。 4.会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不等式的定义、不等式的解及列不等式。 难点:总结归纳不等式及不等式的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公园(或本地区的某个旅游景点)的票价是每人5元。团体参观旅游优惠,一次购票满30张,每张票可少收1元。某班有27名学生去公园进行参观活动,假如要你去买票,请问你打算买多少张?你向每位学生收多少钱? 这里可先由学生自己思考,是买27张还是买30张?然后让学生自己算一算。 买27张票,要付款:5×27=135元。 买30张票,要付款:4×30=120元。 引导学生:你说是买30张票花钱少还是买27张票花钱少? 通过计算发现,用120元就可以买到30张票,而用135元却只能买到27张票,是什么原因? 列出两个不等式: 27张<30张, 135元>120元。 二、探索学习。 1.我们继续探讨上面的问题。 问题1:我们只用120元买了30张票,我们是不是就买30张票?请大家讨论。 如果买30张票,我们不仅省钱,而且多买了票,那剩下的票怎么办?是卖掉?扔掉?还是送给困难的学生和门外的一些穷人?从而培养学生怜贫悯苦的友爱之心。(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问题2:买30张票比买27张票付的款还要少,这是不是说多买票反

而花钱少?如果你一个人去参观,是不是也买30张呢? 请你计算10人、20人、21人、22人、23人、24人、25人、26人…… 问题3:至少要有多少人去参观,多买票反而便宜?能否用数学知识来解决? 引导学生分析。 设有。人要去公园参观。 (1)如果x≥30,则按实际人数买票,每张票只要付4元。 (2)如果x<30,那么:按实际人数买票。张,要付款5x元;买30张票要付款4×30=120元。 如果买30张票合算,则120<5x。 问题4:x取哪些数值时,上式成立? (1)你能否结合前面学的解方程的知识,尝试解这个不等式。 (2) 问题 要有25人进公园时,买30张合算。即当x>24时,5x,120。 2.概括总结。 (1)像上面出现的135>120,27<30,5x>20,x<30那样用不等号“<”或“>”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不等号有:<、>、≠、≤、≥。 (2)不等式120<5x中含有未知x。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不等式的解可以有无数个。 如上例中,x=25,26,27,…等都是120<5x的解,x=24,23,22,21则都不是不等式的解。 三、应用举例。 例1 用不等式表示:

初一下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题及答案

一元一次不等式应用题 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⑴审题,找出不等关系; ⑵设未知数; ⑶列出不等式; ⑷求出不等式的解集; ⑸找出符合题意的值; ⑹作答。 一.分配问题: 1.把若干颗花生分给若干只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分3颗,就剩下8颗;如果每只猴子分5颗,那么最后一只猴子虽分到了花生,但不足5颗。问猴子有多少只,花生有多少颗? 2 .把一些书分给几个学生,如果每人分3本,那么余8本;如果前面的每个学生分5本,那么最后一人就分不到3本。问这些书有多少本?学生有多少人?

3.某中学为八年级寄宿学生安排宿舍,如果每间4人,那么有20人无法安排,如果每间8人,那么有一间不空也不满,求宿舍间数和寄宿学生人数。 4.将不足40只鸡放入若干个笼中,若每个笼里放4只,则有一只鸡无笼可放;若每个笼里放5只,则有一笼无鸡可放,且最后一笼不足3只。问有笼多少个?有鸡多少只?

5. 用若干辆载重量为8吨的汽车运一批货物,若每辆汽车只装4吨,则剩下20吨货物;若每辆汽车装满8吨,则最后一辆汽车不满也不空。请问:有多少辆汽车? 6.一群女生住若干家间宿舍,每间住4人,剩下19人无房住;每间住6人,有一间宿舍住不满。 (1)如果有x间宿舍,那么可以列出关于x的不等式组: (2)可能有多少间宿舍、多少名学生?你得到几个解?它符合题意吗?

二速度、时间问题 1爆破施工时,导火索燃烧的速度是0.8cm/s,人跑开的速度是5m/s,为了使点火的战士在施工时能跑到100m以外的安全地区,导火索至少需要多长? 2.王凯家到学校2.1千米,现在需要在18分钟内走完这段路。已知王凯步行速度为90米/ 分,跑步速度为210米/分,问王凯至少需要跑几分钟?

10道一元一次不等式应用题和答案过程

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应用题 1.某水产品市场管理部门规划建造面积为2400平方米的大棚,大棚内设A种类型和B种类型的店面共80间,每间A种类型的店面的平均面积为28平方米,月租费为400元,每间B种类型的店面的平均面积为20平方米,,月租费为360元,全部店面的建造面积不低于大棚总面积的85%。 (1) 试确定A种类型店面的数量? (2)该大棚管理部门通过了解,A种类型店面的出租率为75%,B种类型店面的出租率为90%,为使店面的月租费最高,应建造A种类型的店面多少间?

解:设A种类型店面为a间,B种为80-a间 根据题意 28a+20(80-a)≥2400×85% 28a+1600-20a≥2040 8a≥440 a≥55 A型店面至少55间 设月租费为y元 y=75%a×400+90%(80-a)×360 =300a+25920-324a =25920-24a 很明显,a≥55,所以当a=55时,可以获得最大月租费为25920-24x55=24600元

二、水产养殖户李大爷准备进行大闸蟹与河虾的混合养殖,他了解到情况:每亩地水面组建为500元;每亩水面可在年初混合投放4公斤蟹苗和20公斤虾苗;每公斤蟹苗的价格为75元,其饲养费用为525元,当年可获1400元收益;每公斤虾苗的价格为15元,其饲养费用为85元,当年可获160元收益; 问题:1、水产养殖的成本包括水面年租金,苗种费用和饲养费用,求每亩水面虾蟹混合养殖的年利润(利润=收益—成本); 2、李大爷现有资金25000元,他准备再向银行贷款不超过25000元,用于蟹虾混合养殖,已知银行贷款的年利率为10%,试问李大爷应租多少亩水面,并向银行贷款多少元,可使年利润达到36600元?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一元一次不等式概念及解法

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一元一次不等式概念的形成过程; 2.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 上将其解集表示出来. 教学重点: 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 教学难点: 必须切实注意遇到要在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负数时,必须 改变不等号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导入: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 (1)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有哪些? (3)解方程 3x 722x -=- 学生口答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然后一生板演解方程其余独立完成解方程,师生 共同分析每步易错点,以引起学生注意 二、教师引入新课

1、出示本节课学习任务并板书课题 2、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自学要求(弄清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借助不等式3x 722x -≥--1弄清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自学后组内交流准备展讲) 三、指导自学,小组合作,班内展示 1、请同学们根据要求进行自学,先个人思考,后小组合作学习。 2、学生1回答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教师板书。教师出题学生判断。 3、学生2归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类比):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系数化为1应注意的问题) 四、跟踪训练 教材124页练习1题的(2)、(4)小题 解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 1、两名学生板演,其余独立完成 2、师生分析解题过程以及在数轴上表示解集的方法并提出应注意的问题。 3、进一步归纳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五、巩固练习(PPT ) 生口答后达成共识 六、回顾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疑问? 生回答后互相补充质疑、解疑。 七、布置作业。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全章测试

一元一次方程全章测试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 选择题 1.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243-=x x B .312 -=x x C .21+=x y D .35-=xy 2.方程1 22-=x 的解是( ) A .14=-x B .4=-x C .1 4 =x D .4=-x 3.已知等式325=+a b ,则下列等式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352-=a b B .3126+=+a b C .325=+ac bc D .25 33 =+a b 4.若关于x 的方程240+-=x a 的解是2=-x ,则a 的值是( ) A .-8 B .0 C .2 D .8 5.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为26cm ,这个长方形的长减少1cm ,宽增加2cm ,就可成为一个正方形,设长方形的长为x cm ,可列方程:( ) A 、()1262-=-+x x B 、()2131+-=-x x C 、()2261--=+x x D 、()2131--=+x x 6.已知某商店有两个进价不同的计算器都卖了80元,其中一个盈利60%,另一个亏损20%,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店( ) A .不盈不亏 B .盈利10元 C .亏损10元 D .盈利50元 二、 填空题 7.方程2 243 -=x 的解是 。 8.如图是2011年8月的月历,现用一长方形在月历中任意框出4个代表日期的数 ,请用一个等式表示 a , b , c , d 之间的关系: 。 9.如果关于x 的方程51763x -=与811 4222 x x m -=++的解相同,那么m 的值是 。 10.轮船沿江从A 港顺流行驶到B 港,比从B 港返回A 港少用3h ,若船速为26km/h ,水速为2km/h ,则A 港和B 港相距 km 。 三、 解答题 11.解方程 (1)253(1)x x +=- (2)34 1.60.50.2 x x -+-=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讲义及答案)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讲义) ?课前预习 1.回顾不等式的相关概念,并完成下列各题: (1)不等式的解: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不等式的解; (2)不等式的解集: 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___________,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通常用“x a <”的形式表示. >”或“x a (3)不等式的解集的数轴表示: 不等式的解集可以在数轴上表示,需要注意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的区别. (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___________,叫做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 2.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如图所示,则这个不等式的正整数解是 ___________. 3.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2,则以下数轴表示中正确的是() A.B. C.D.

? 知识点睛 1. 不等式(组)的解集: 包含不等式(组)的所有解,一个不多一个不少,解集中的任何一个数都是不等式(组)的一个解. 2. 含参不等式(组)的解题思路: (1)先将字母当作常数解不等式(组); (2)借助数轴,确定大致范围; (3)验证端点值,求解. 3. 不等式应用题的处理思路: (1)理解题意,梳理信息. (2)建立不等式(组)模型.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不等式(组),常见关键词有:不超过、至少、不低于、多于、不空不满等. (3)求解验证,回归实际. ①结果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②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意义. ? 精讲精练 1. 若x a =是不等式5x +125≤0的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2. 若关于x 的不等式0x a -≤的解集如图所示,则a =______. 3. 若不等式组420x a x >??->? 的解集是12x -<<,则a =_______. 4. 如果不等式组2123 x a x b -?的解集是11x -<<,那么 (1)(1)a b +-=________. 5. 如果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x x a ???的解集是2x >,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 A .2a > B .2a ≥ C .2a ≤ D .2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