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下册新版《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1、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P2 *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P3 *3、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P3 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 宪法是如何使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得以实现的?(宪法是如何保障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保障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规定)P4-5 (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明确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4、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5、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 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6、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 (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7、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7、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8、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2)这些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9、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宪法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实现的) (1)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样的国家权力机关,由它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保障人民当家作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全册复习提纲

道德与法制八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一.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重点)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我国的国家性质:(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 3.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重要作用: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有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了解掌握). 4.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保障:(了解) 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并规定其担负捍卫国家主权,防止国内外敌对势力颠覆的使命,从而保障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得以实现. 5.我们怎样当家作主?(了解) 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6.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掌握) (1)平等权;2)政治权利(3)人身自由(4)宗教信仰自由;(5)社会经济权利;(6)受教育权;(7)监督权 7.人权的实质和目标: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了解) 8.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的原则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了解) 9.宪法的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掌握)人权的主体: 10.人权的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重点) 11.人权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自由权、政治权利,又包括财产权、继承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重点) 12.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重点) (1)立法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2)执法方面: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3)司法方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4)宣传方面: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 二.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各级国家机关如何产生?(重点) (1)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它监督。 (3)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 宪法保证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重点) 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4.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了解) 5.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重点) (1)在国家机构与人民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组织国家机构;(2)在同级国家机构中,国家权力机关居于主导地位;(3)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主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4)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也要实行民主集中制。

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十六章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 形如的式子。①二次根式必须满足:含有二次根号“”;被开方数a必须就是非负数。②非负性 2、最简二次根式:满足:①被开方数不含分母;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的二次根式。 3、化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与步骤: (1)如果被开方数含分母,先利用商的算数平方根的性质把它写成分 式的形式,然后利用分母有理化进行化简。 (2)如果被开方数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先将她们分解因数或因式,然后把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开出来。 3、二次根式有关公式 (1) (2) (3)乘法公式 (4)除法公式 4、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则:先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 5、二次根式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 2、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 3、互逆命题:题设、结论正好相反的两个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 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例: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 4、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2)在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 a2+b2=c2。 (4)、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5、摄影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线就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的摄影的比例中项,每条直角边就是它们在斜边上的摄影与斜边的 比例中项。① ②③ 6、常用关系式 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AB CD=ACBC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定义: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⑴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⑵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⑶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⑴、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 ⑵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⑶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 ⑷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就是平 行四边形。 4、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就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5、矩形的性质:⑴矩形的四个角都就是直角; ⑵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6、矩形判定定理:⑴有三个角就是直角的四边形就是矩形; ⑵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就是矩形。 7、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8、菱形的定义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9、菱形的性质:⑴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⑵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S菱形=1/2×ab(a、b为两条对角线长) 10、菱形的判定定理:⑴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就是菱形。 ⑵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就是菱形。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公民权利保障书 P2 1.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P3 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确定国家性质: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宪法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P6 4.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P6 5.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它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P6 6.在我国,人权主体很广泛: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7.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包括平等权、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P7 8.现代法治国家立法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 P7-8 10.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

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第二课维护宪法权威治国安邦总章程 1.我国的权利机关: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 2.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3.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察机关(2)这些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P12 4.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宪法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实现的)(1)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样的国家权力机关,由它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实现。 P13. 5.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工作的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又是如何贯彻执行的?(1)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2)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

部编2018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坚持宪法至上》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是人民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 中华人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人权的实质容和目标是什么? 人权的实质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 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5、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容有哪些? (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6、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7、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8、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2)这些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9、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宪法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实现的)(1)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通过选举的方式产生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样的国家权力机关,由它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实现。 10、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工作的原则是什么? 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集中制的原则。” 11、我国宪法是如何规权力运行的?

新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各知识点归纳总结Unti1 what’s the matter? 短语归纳 1.too much 太多 2.lie down 躺下 3.get an X-ray 做个X光检查 4.take one ’s temperature 量体温 5.put some medicine on ......在....上敷药 6.have a fever 发烧 7.take breaks /take a break 休息8.without thinking twice 没多想 9.get off 下车10.take sb to the hospital 送某人去医院11.wait for等待12.to one’s surprise 使.......惊讶的 thanks to多亏于;由于14.in time及时 15.think about 考虑16.have a heart problem患有心脏病 17.get into the trouble 遇到麻烦18.do the right thing做正确的事情事情 19.fall down 摔倒20.put ...... on sth把...放在某物上 21.get hit/sunburned 摔伤/烧伤22.be interested in 对.....感兴趣 23.be used to 习惯于.... 24.take risks/take a risk 挑战 25.lose one’s life 失去生命26.because of 因为 27.run out of 用完28.cut off 切除 29.get out of 从...出来30.make a decision/decisions 做决定 31.be in control of 掌管;管理32.give up 放弃 用法归纳 1.need to do sth .需要去做某事 2.see sb doing sth 看见某人正在做某事 3.ask sb sth 询问某人某事 4.expect sb to do sth 期望某人做某事 5.agree to do sth 想要做某事 6.help sb (to) do sth 帮助某人做某事 7.want to do sth 想要做某事8.tell sb to do sth 告诉某人做某事 9.have problems(in) doing sth 做某事有困难https://www.360docs.net/doc/e75280700.html,e sth to do sth用某物去做某事 11.be/get used to doing sth 习惯于做某事12.seem to do sth 好像做某事 13.keep on doing sth 继续做某事14.mind doing sth 介意做某事

【新整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总结

1.1.1 我与社会 ①感受社会生活——1.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 2.随着身体、智力、能力对社会生活感受丰富,认识深刻,关注社区治理,关心国家发展 ②为什么说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1.个人是社会有机部分组成;2.人们在社会交往形成社会关系; 3.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4.不同的社会管子有着不同的身份 ③社会关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1.1.2在社会中成长 ①成长的表现——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成长 ②如何成长——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 ③如何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识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 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④在社会中成长的原因和意义——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2.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⑤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的行为——1.青少年初五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2.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⑥亲社会行为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⑦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通过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⑧参与社会活动的意义——既时体验社会生活的活成,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主动关心社会, 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1.2.1 网络改变世界 网络利与弊 ①利 1.丰富日常生活——1.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不仅给人们提供信息,而且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 2.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3.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推动社会进步——经济上: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政治上: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文化上: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精编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精编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公民权利保障书 1、P2.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2、P3.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P3.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 确定国家性质: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宪法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P4.宪法规定的我国的经济制度保证了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5、P4.人权的实质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实质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6、P5.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它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7、P6.在我国,人权主体很广泛: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8、P7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容:包括平等权、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9、P7.现代法治国家立法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 10、P7-8.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第二课维护宪法权威治邦总章程 11、P11.我国的权利机关: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 12、P11.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13、P11.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2)这些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14、P14.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宪法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实现的) (1)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通过选举的方式产生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样的国家权力机关,由它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15、P13.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工作的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又是如何贯彻执行的? (1)集中制的原则。” (2)我国国家机构贯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 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

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1课维护宪法权威 考点一: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1.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的表现 (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并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加以保障。 (5)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人权的广泛性 5.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的要求 (1)总体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2)具体要求 ①完善立法。 ②依法行政。 ③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④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考点二: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宪法组织国家机构 1.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宪法通过组织国

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 2.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3.宪法规范国家权力运行的原因和要求 (1)宪法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 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②规范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③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福利。 (2)宪法如何规范权力运行? 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③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④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第2课保障宪法实施 考点一:坚持依宪治国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2.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3.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要求: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4.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1 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可以通过走进农村,来到工厂,步入商场,还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了解生活。 2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①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 ②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③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有不同的身份。 3 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 ①我们会与更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②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4 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5 社会关系主要有哪几种? 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同乡、邻居)、业缘关系(同学、同事、师生) 6 为什么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7 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原因(意义)★ ①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②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 会的接纳与认可; ③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8 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 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 急。 ③要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 9 个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一、宪法确保“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表现。 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二、人民的构成。 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三、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参加政治生活? 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树立主人翁意识。 四、我国从哪些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 1、宪法上: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 利和自由。 2、立法上: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 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3、执法上: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 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4、司法上: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 益。

5、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 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五、宪法组织国家机构表现在哪些方面? 1、宪法明确各级国家机关的产生。 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 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3、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机构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六、民主集中制原则:就是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原则。 七、民主集中制的表现: 在国家机构和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八、宪法怎样规范权力的运行? 1、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2、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 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3、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4、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九、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十、人民当家作主的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十一、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权力属于人民。 十二、宪法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怎样规定的?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完整word版)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概念:式子a (a ≥0)叫做二次根式。 2.最简二次根式: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⑴被开方数中不含开方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 ⑵被开方数中不含分母; ⑶分母中不含根式。 3.同类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若被开方数相同,则这几个二次根式就是同类二次根式。 4.二次根式的性质: (1)(a )2=a (a ≥0); (2)==a a 2 5.二次根式的运算: (1)因式的外移和内移:如果被开方数中有的因式能够开得尽方,那么,就可以用它的算术根代替而移到根号外面;如果被开方数是代数和的形式,那么先解因式,?变形为积的形式,再移因式到根号外面,反之也可以将根号外面的正因式平方后移到根号里面. (2)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先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3)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二次根式相乘(除),将被开方数相乘(除),所得的积(商)仍作积(商)的被开方数并将运算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ab =a ·b (a≥0,b≥0); b b a a = (b≥0,a>0). (4)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及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以及多项式的乘法公式,都适用于二次根式的运算. △ 比较数值的方法 (1)、根式变形法 当0,0a b >>时,①如果a b >,则a b >;②如果a b <,则a b <。 (2)、平方法 当0,0a b >>时,①如果2 2 a b >,则a b >;②如果2 2 a b <,则a b <。 (3)、分母有理化法 通过分母有理化,利用分子的大小来比较。 例3、比较 231-与1 21 -的大小。 (4)、分子有理化法 通过分子有理化,利用分母的大小来比较。 例4、比较1514-与1413-的大小。 a (a >0) a -(a <0) 0 (a =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知识点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1、我与社会 ①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②置身社会之中,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③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存在的社会 ④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2、方式了解社会生活:到农村、社区、工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到社区进行社会调查;阅读报纸、收看电视;上网查询;等等。 3、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 ①感受到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②感受到国家正在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③感受到自己能够学到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④感受到自己需要提高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等等。 4、社会生活的分类:广义、狭义 广义指整个社会物质的和精神的活动; 狭义指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组织的公共活动领域以外的社会日常生活方面。 5、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因为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一个人有着不同的身份。 6、社会关系的含义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即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 7、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可以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8、全面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对立统一的关系。①个人对社会具有依赖性。首先,个人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条件。其次,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 社会对个体既有促进作用,又有制约作用。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推动着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②个人对社会具有能动性。能够积极主动地认识、创造着社会,从而推动了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 1、为什么说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什么是社会化?包括哪些途径? (1)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2)社会化包括两个途径: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 社会教化是从社会环境因素入手分析社会化; 个体内化则是从个体能动性着眼探讨社会化。 2、我们的成长与社会有什么联系? 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3、如何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1)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2)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3)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第1课时网络改变世界

2018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

2018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宪法核心价值: 核心价值追求授予并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宪法核心价值 宪法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为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一、国家权利属于人民 1、宪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国家权利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4、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重要作用: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有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5、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将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惯穿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6、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保障: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并规定其担负捍卫国家主权,防止国内外敌对势力颠覆的使命,从而保障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得以实现。 7、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 (1)平等权;(2)政治权利;(3)人身自由;(4)宗教信仰自由;(5)社会经济权利;(6)受教育权;(7)监督权。 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1、人权的实质和目标: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2、宪法的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 3、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的原则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4、我国政府向世界公布的第一份官方文件:1991年11月1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 5、中国的人权的显著特点:广泛性、公平性和真实性 6、发展权的主体:人民 7、人权的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包括个人,也包括群体。 8、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自由权、政治权利,又包括财产权、继承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9、教育的法律体系:目前我国初步建成了包括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在内的教育的法律体系 10、现代法治国家的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 11、尊重和保障人权在立法过程中和体现:立法过程中应当依据宪法,规范立法权和行使,丰富公众参与立法的形式,保证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复习及教学提纲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1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 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 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5.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 (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6.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各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各知识点归纳 Unti1 what’s the matter? 短语归纳 1.too much 太多 2.lie down 躺下 3.get an X-ray 做个X光检查 4.take one ’s temperature 量体温 5.put some medicine on ......在....上敷药 6.have a fever 发烧 7.take breaks /take a break 休息8.without thinking twice 没多想 9.get off 下车10.take sb to the hospital 送某人去医院11.wait for等待12.to one’s surprise 使.......惊讶的13.thanks to多亏于;由于14.in time及时 15.think about 考虑16.have a heart problem患有心脏病17.get into the trouble 遇到麻烦18.do the right thing做正确的事情事情19.fall down 摔倒20.put ...... on sth把...放在某物上 21.get hit/sunburned 摔伤/烧伤22.be interested in 对.....感兴趣 23.be used to 习惯于.... 24.take risks/take a risk 挑战 25.lose one’s life 失去生命26.because of 因为 27.run out of 用完28.cut off 切除 29.get out of 从...出来30.make a decision/decisions 做决定31.be in control of 掌管;管理32.give up 放弃 用法归纳 1.need to do sth .需要去做某事 2.see sb doing sth 看见某人正在做某事 3.ask sb sth 询问某人某事 4.expect sb to do sth 期望某人做某事 5.agree to do sth 同意做某事 6.help sb (to) do sth 帮助某人做某事 7.want to do sth 想要做某事8.tell sb to do sth 告诉某人做某事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1.面对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你准备怎么做? ①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②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2.社会生活大课堂对个人成长的有什么影响? 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父母的教育、与同伴交往、老师的教诲、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技能不断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②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3.养成亲社会行为对我们成长的有什么作用? 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培养亲社会行为,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③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1.网络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积极影响) 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沉迷网对我们的危害 ①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大量冗余信息会干扰人们的信息选择,耗费人们的时间。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 ②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3.网络对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4.利用网络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及其危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