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海啸灾难

世界十大海啸灾难
世界十大海啸灾难

世界十大海啸灾难

世界十大最恐怖海啸,

喀拉喀托火山。尽管海啸威力惊人,2011年日本海啸造成的伤害至今无法弥补,但是在2004年印尼大海啸发生之前,人类对于海啸威力的认识仍然非常浅薄,在2004年的那场灾难中,死亡和失踪人数至少29万余人。那么世界最大海啸有多大呢?海啸预测与逃生常识都有哪些呢?

NO10 伊势湾,

日本,1586年1月18日。8.2级地震引起的伊势湾海啸袭击了海岸线上的多座城镇。最初的地震引起了长滨当地村镇的火灾,导致半个村镇化为废墟。随后,地震引起附近的琵琶湖海啸,随即淹灭了整座城市,8000人死亡。现今,当地只有一座破损的城堡保留了下来。

NO9

琉球群岛,1771年4月24日。根据史料推测,这场可能由7.4级地震引起的海啸袭击了琉球群岛的大部分岛屿,但是最严重的受灾地区是石垣岛、宫古岛。来自石垣岛当地的记载称,海啸引起的浪高达到了85.4米高。但是根据现代人的推算,实际浪高可能是在11米

至15米之间。海啸摧毁了3137所房屋,导致12000人丧生。

NO8

智利北部,1868年8月13日。这次的大海啸由智利太平洋沿岸最北部的港口城市阿里卡附近海域的两次连续大地震引起,地震震级达到8.5级。这一次的大海啸对太平洋周边地区造成了巨大影响,当时的史料称海啸浪高达到21米,一直持续了二到三天才消退,包括位于澳大利亚悉尼的六所潮汐观测站都记录到了这一次的大海啸。海啸造成共计25000人死亡,同时至使发生地震海啸的秘鲁-智利沿岸经济损失达到3亿美元。

NO7

三陆,日本,1896年6月15日。在日本三陆海岸发生的7.6级地震引起了这一次的大海啸。根据白滨的地方记载,这一次的海啸浪高达到38.2米,造成11000所房屋被摧毁,22000居民死亡。同时,这一次的海啸还对中国东海岸造成了可怕的袭击,导致大约4000居民死亡,当地农作物大面积损毁。

NO6

南海道,日本,1707年10月28日。8.4级地震引起的25米高海浪袭击了日本九州、四国、本州等地的太平洋沿岸,大阪受灾严重。上述地区的3万所住宅被摧毁,造成至少3万居民死亡。根据当时的记载,超过十数次的巨浪在下午3点至4点间涌入高知县的内陆数公里的地区。

NO5

远州滩,日本,1498年9月20日。至少达8.3级的地震造成了纪伊、三河、伊豆等地沿岸的海啸。强烈的海啸摧毁了隔开滨名湖与大海的海岬。海啸横扫了这一地区的房屋,共造成至少31000人死亡。

NO4

喀拉喀托火山,印度尼西亚,1883年8月27日。这次海啸与喀拉喀托火山喷发有关,火山的猛烈喷发造成了高达37米的多个巨浪,摧毁了Anjer和Merak两个城镇。据报告,海浪在印度孟买沿岸减弱,造成斯里兰卡1人死亡。这一灾难共造成约40000人死亡,不过,其中2000人的死亡是由火山喷发而非海啸造成的。

NO3

里斯本,葡萄牙,1755年11月1日。8.5级地震造成的3个巨浪袭击了葡萄牙和南西班牙沿岸的多个城镇,某些地区的海浪高达30米。海啸甚至影响到了加勒比海与大西洋边界处的巴巴多斯卡莱尔湾,据说那里的海浪高达1.5米。地震和海啸造成葡萄牙、摩洛哥和西班牙60000人死亡。

NO2

北太平洋海岸,日本,2011年3月11日。在整个历史上,海啸时常发生,而日本的海啸尤为频繁,“tsunami”(海啸)一词正是日本人发明的,用以描述这一现象:“tsu”意为港口,而“nami”意为海浪。2011年3月11日,强烈的海啸以每小时800km的速度席卷日本东海岸,制造出高达10米的海浪,造成超过18000人死亡。海啸是由震源深度为24.4km的9.0级地震引起的——这是有记录以来的第四大地震。约452000人被转移至庇护所,房屋被毁,灾民流离失所。强烈的震动引发了核危机,福岛核电站开始泄露放射性蒸汽。世界银行估计日本需要5年的时间才能在经济上克服2350亿美元的损失。

NO1

印度洋海啸,2004年12月26日。据测算,苏门答腊海岸的9.1级地震震源在30公里深处,引起海啸的断裂带长约1300公里,这一

长度的海床移位了几米的距离。随之而来的海啸高达50米,到达了苏门答腊Meubolah内陆5公里处。这也是得到最广泛记录的一次海啸,有大约1000台世界各地的检潮仪和目击测量报告了海浪的上升,包括美国、英国和南极洲。据估计这一场灾难造成了1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以及大量人员死亡。

世界十大技术灾难样本

世界十大技术灾难 4008 65儿童热线 一、 1975年河南板桥垮坝事件 这次事件不知道国人有多少晓得的。 首先声明一点这是转载, 拒绝跨省。下面只是介绍一下这次事件的概况。具体情况什么的自己网上查。 板桥水库大坝, 位于多灾贫困的河南驻马店地区, 三门峡水库大坝之西南, 是大跃进的产物, 工程质量粗劣, 又无正常维护, 至灾害发生时, 17个泄洪闸只有五座能开启。1975年8月初, 一场台风引发了当地历史上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河南泌阳县境内汝河上游的板桥水库水位暴涨, 水库管理人员在没有得到上级命令的情况下, 不敢大量排水泄洪, 而外地区石漫滩水库的大量洪水急骤流入板桥水库, 加快了板桥水库水位暴涨的速度。 8月7日19时30分, 驻守在板桥水库的34450部队军内的通讯设备向上级部门发出特特急电称: ”板桥水库水位急遽上升, 情况十分危急, 水面离坝顶只有1·3米, 再下300毫米雨量水库就有垮坝危险! ”仅仅7个小时后, 8日零时2 0分, 水库管理局第二次向上级部门发出特特急电, 请求用飞机炸掉副溢洪道,确保大坝安全。

可是, 同第一封急电一样, 这封电报同样没能传到上级部门领导手中。40分钟后, 高涨的洪水漫坝而过。水库管理局第三次向上级部门发出特特告急电, 并开启尚能移动的五扇闸门, 此时水库已经开始决口。4时, 当地驻军冒着被雷劈电击的危险, 将步话机天线移上房顶, 直接在房顶上与上级有关部门取得联系, 报告了板桥水库险情。同时, 为及时报告水库险情, 让下游群众紧急转移, 在无法与外界沟通的危急情况下, 驻军曾几次向天空发射红色信号弹报警。可是, 由于事先没有约定危急时刻的报警信号, 下游群众看到信号弹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8日凌晨, 洪水像脱缰的野马, 冲出板桥水库的决口, 以每秒6米的速度夺路狂奔, 铺天盖地地向下游冲去。仅仅6个小时, 板桥水库就向下游倾泄7·01亿立方米洪水。至遂平县境内时, 水面宽10公里, 水头高3—7米。昔日人欢马叫的遂平县城, 俄顷之间一片汪洋。沉睡在梦乡中的人们, 在浑然不觉中被埋在水底, 变成水底的冤魂。 洪水铺天盖地向下游奔腾而去。所到之处, 水库垮坝, 堤塘决口。决口的洪水与上游来水合二为一, 汇合成更大更猛的洪水一路狂奔, 劈头盖脑地淹没了广大的城镇和乡村。据后来统计, 整个驻马店地区96%的面积受灾, 许多地方一片汪洋, 平均水深3—7米, 300多万人口被围困在洪水中。根据美国专题纪录片”The Ultimate 10 Technological Disasters”中, 将此次溃坝事件列于首位, 印度博帕尔化工厂泄毒事件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均居于其后。纪录片指, 溃坝造成的直接死亡, 加上后续因缺粮、感染、传染引起的死亡, 人数共计24万多人。

世界十大神秘组织排名

世界十大神秘组织排名 天哪!世界十大神秘组织竟然是这些!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很多神秘的组织,它们的成员中甚至有名声显赫的企业以及国家元首等等……想要进一步了解世界十大神秘组织情况,就请继续往下看。 世界十大神秘组织排名No.1“共济会” 知名成员:孟德斯鸠、伏尔泰、维克多·雨果、歌德、海顿、萨德侯爵、莫扎特、贝多芬、腓特烈大帝、拉法耶特侯爵、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佛逊、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约翰·埃德加·胡佛、马克·吐温、阿瑟·柯南·道尔、加里波第、穆斯塔法·凯末尔、温斯顿·丘吉尔、巴兹·奥尔德林、本杰明·富兰克林、亨利·福特、托马斯·爱迪生、严家淦、蒋纬国、李嘉诚、莫逖拉尔·尼赫鲁、麦克阿瑟等 世界十大神秘组织排名No.2“光照派” “光照派”是19世纪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组成的一个启蒙思想家团体。它的成员中包括文学巨匠歌德和哲学家海德这样声名赫赫的人物,但它存在的时间却十分短暂。在该团体形成8年之后,巴伐利亚取缔了所有秘密社团,迫使它结束。 尽管如此,在它存在的时代里,“光照派”吸引了大批的拥戴者和批评者。诸如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这样的大人物曾经盛赞“光照派”秉承的道德观念,同时则有一批人指责“光照派”秘密共谋用一个世界取代所有的民族和国家。 知名成员:伽利略·伽利莱、尼古拉·哥白尼、焦尔达诺·布鲁诺 世界十大神秘组织排名No.3“哥伦布骑士团”

世界十大神秘组织排名No.4“贝迪鲍利” 由于他们从事的活动需要保密,该组织的成员只在夜间活动,并且身穿黑色斗篷、脸蒙面罩以掩盖身份。每当他们找到嫌疑人就会 把他或她带回巴勒莫城他们的地下庇护所,在那里对嫌疑人进行审 理和宣判。 轶事秘闻:尽管人们对“贝迪鲍利”所知甚少,但许多学者认为该组织最终发展成了西西里黑手 世界十大神秘组织排名No.5“比尔德伯格团” 然而在当时,许多人认为“比尔德堡团”其实有着一个险恶得多的目的。据某些阴谋论理论家的说法,该组织和它内部的精锐领导 人们对许多重大变故负有责任,包括推翻、*纵选举、甚至密谋暗杀。 轶事秘闻:许多人相信这个神秘莫测的团体对美国前总统约翰·F·肯尼迪1963年被谋杀负有责任。 世界十大神秘组织排名No.6“罗马俱乐部” 根据他们的宗旨,该社团的目的是成为“不受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等利益影响的变革的全球催化剂”。抛开他们高贵的目的,许 多阴谋论理论家都在质疑他们所拥有的巨大权力。有些人还认为该 组织正在谋划推翻美国,并把全世界划分成10个“帝国”。 轶事秘闻:那些对“罗马俱乐部”忧心忡忡的人相信:该社团有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制造经济衰退 世界十大神秘组织排名No.7“芬尼亚兄弟会” 轶事秘闻:“芬尼亚兄弟会”的名称是为了纪念“芬尼亚”、一群勇敢的爱尔兰勇士

2013年全球十大自然灾害事件

2013年全球十大自然灾害事件 来源:中国减灾时间:2014-03-07 [ 大中小 ] 浏览次数:1082 2013年,对于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大多数人来说,是安乐、幸福的一年。但对于那些经历灾害、抑或为在灾害中的亲人担忧的人们来说,这是难忘、苦涩的一年。2014年1月7日,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在其官网发布《2013年自然灾害总结报告》称,2013年全球共发生了880多起自然灾害,共造成2万多人死亡,全球全年总计经济损失达1250亿美元。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些黑色的记忆,在灾难中奋勇前行。 一、菲律宾“海燕”台风灾害 2013年11月8日,超强台风“海燕”在菲律宾中部萨马省登陆,“海燕”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6000人,失踪人数1800人,受伤人数超过2.7万人,受灾害影响总人数1410万人,超过360万人紧急转移安置。 二、印度洪涝灾害 2013年6月12日—27日,印度北部连降暴雨,导致洪水泛滥、山体滑坡,数百个村庄受灾。北阿肯德邦首席部长维贾伊。巴胡古纳表示,印度军方展开了最大规模的救援行动,有大量的受灾民众滞留在丛林和偏远的上游地区,共造成约500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11亿美元。 三、印度热浪灾害 2013年4月—5月,印度东部奥里萨邦遭遇热浪袭击,最高温度达40摄氏度左右,其中,伯朗吉尔等3个地区的最高温度达43摄氏度,桑巴尔布尔地区的温度接近45摄氏度。因热浪而死亡的总人数达531人。 四、中国四川盆地及西北华北地区洪涝灾害 2013年7月上中旬,中国四川盆地、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南部及黄淮北部出现强降雨过程,累计雨量普遍有l00毫米—250毫米,是7月暴雨天气过程影响范围最大的一次。强降雨引发洪涝、山体滑坡,造成319人死亡失踪,1590.7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527.6亿元。 五、巴基斯坦洪水灾害 巴基斯坦官方称,2013年8月上旬,强烈的季风降雨诱发了从巴基斯坦北部到南部城市卡拉奇的骤发洪水。截至2013年8月21日,洪水导致234人死亡,共汁1497725人受灾,经济损失19亿美元。 六、中国东北地区洪涝风雹灾害 2013年8月,中国东北地区降水过程频繁,持续阴雨天气导致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4省(自治区)发生洪涝风雹灾害,造成219人死亡失踪,687.9万人受灾,73.1万人紧急转移安置;倒塌房屋7.7万间,严重损坏房屋13.4万间,一般损坏房屋20.3万间,直接经济损失447.1亿元。 七、中国四川芦山地震灾害

国内外灾害数据库汇总表

国内外灾害数据库汇总 与灾害相关的各类数据是进行灾害预测、灾情评估、灾后救援等工作的基础,国内外相关组织机构和部门对灾害数据库的建设非常重视,纷纷启动数据库建设项目,组织专门机构和人员开展灾害数据库建设工作。据统计,网上可检索到的灾害数据库就有40个,国外组织机构建设和维护的灾害数据库有26个,中国有14个(刘耀龙等,2008)。 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特别重视灾害数据库建设及灾害数据信息共享,已建成的灾害数据库一般都可通过互联网进行访问。表1列出了15个国外主要的灾害数据库,包括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欧盟(EU)、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比利时等国际组织和国家组织建设的各类灾害数据库(含全球性的或本国内的)。美国对灾害数据库的建设贡献甚大,不仅建成了全球性的综合灾害数据库,还建成了包括海啸、地震等在内的各类专题灾害数据库。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灾害数据库在建设时就考虑到了数据共享的需要,在数量、可访问性到记录灾害种类(复合灾害群)、检索条件及查询结果等的设计上均有利于灾害信息在本国及国际范围的流通与共享,灾害数据库建设较为规范,灾害数据信息共享程度高。

从互联网上可以查到,我国已建成一批灾害数据库,但是这些数据库中灾害数据的标准不统一,数据来源的可靠性与广泛性有待商榷,数据管理范式,包括灾害特征类、字段名称、对应数据类型等规范的确定、典型的关系数据库结构应用与国际同类数据库不一致,互访与接轨中存在明显的不协调,难以实现有效共享。并且,已建成并在网上发布的这些灾害数据库一般是依托某个项目进行,数据的后续更新和维护不及时,甚至某些数据库中的数据截止某个时间后就再也没有更新,表2列出了国内8个主要灾害数据库的基本情况,其中大部分在线发布的数据已不再更新。

20世纪世界十大自然灾害

目前重大环境问题 [来源:本站 | 作者:原创 | 日期:2010年9月9日 | 浏览302 次] 到目前为止已经威胁人类生存并已被人类认识到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 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 有毒化学品污染等众多方面。 (1)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 暖-冷-暖两次波动,总得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 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 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 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 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 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 应和居住环境。 (2)臭氧层破坏:在地球大气层近地面约20~30公里的平流层里存在着一个臭氧层,其 中臭氧含量占这一高度气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臭氧含量虽然极微,却具有强烈的吸收紫外 线的功能,因此,它能挡住太阳紫外辐射对地球生物的伤害,保护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然而 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出的一些污染物,如冰箱空调等设备制冷剂的氟氯烃类化合物以及其 它用途的氟溴烃类等化合物,它们受到紫外线的照射后可被激化,形成活性很强的原子与臭 氧层的臭氧(O3)作用,使其变成氧分子(O2),这种作用连锁般地发生,臭氧迅速耗减,使 臭氧层遭到破坏。南极的臭氧层空洞,就是臭氧层破坏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到1994年,南 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达2400万平方公里。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里形成的, 可是在一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北半球上空的臭氧层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薄,欧洲和北 美上空的臭氧层平均减少了10~15%,西伯利亚上空甚至减少了35%。因此科学家警告说, 地球上空臭氧层破坏的程度远比一般人想象的要严重的多。 (3)酸雨:酸雨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等酸性污染物引起的 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受酸雨危害的地区,出现了土壤和湖泊酸化,植被和生态系统遭 受破坏,建筑材料、金属结构和文物被腐蚀等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酸雨在五、六十年 代最早出现于北欧及中欧,当时北欧的酸雨是欧洲中部工业酸性废气迁移所至,七十年代以 来,许多工业化国家采取各种措施防治城市和工业的大气污染,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增加 烟囱的高度,这一措施虽然有效地改变了排放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但大气污染物远距离迁 移的问题却更加严重,污染物越过国界进入邻国,甚至飘浮很远的距离,形成了更广泛的跨 国酸雨。此外,全世界使用矿物燃料的量有增无减,也使得受酸雨危害的地区进一步扩大。 全球受酸雨危害严重的有欧洲、北美及东亚地区。我国在八十年代,酸雨主要发生在西南地 区,到九十年代中期,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 (4)淡水资源危机:地球表面虽然2/3被水覆盖,但是97%为无法饮用的海水,只有不 到3%是淡水,其中又有2%封存于极地冰川之中。在仅有的1%淡水中,25%为工业用水,70%为农业用水,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可供饮用和其它生活用途。然而,在这样一个缺水的世 界里,水却被大量滥用、浪费和污染。加之,区域分布不均匀,致使世界上缺水现象十分普 遍,全球淡水危机日趋严重。目前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其中28个国家被列为严 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预测再过20~30年,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将达46~52个,缺水人 口将达28~33亿人。我国广大的北方和沿海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据统计我国北方缺水区总 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全国5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缺水量达58亿立 方米,这些缺水城市主要集中在华北、沿海和省会城市、工业型城市。世界上任何一种生物 都离不开水,人们贴切地把水比喻?quot;生命的源泉"。然而,随着地球上人口的激增,生产 迅速发展,水已经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珍贵。一些河流和湖泊的枯竭,地下水的耗尽和

全球技术变革对国际经济格局的影响

全球技术变革对国际经济格局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9-07-23T11:26:42.193Z 来源:《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9年第3期作者:马雯靖 [导读] 如今,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席卷全球,直接影响到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格局,全球范围内的生产与投资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此次技术革命以数字技术及人工智能为主导,加快了产业变型及重组,致使国际经济格局发生较大的变动。 马雯靖 深圳市东阳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摘要:如今,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席卷全球,直接影响到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格局,全球范围内的生产与投资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此次技术革命以数字技术及人工智能为主导,加快了产业变型及重组,致使国际经济格局发生较大的变动。在全球技术变革的背景下,国内的经济市场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是否可以抓住这次机遇,迎难而上,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格局。尽管此次变革并不明显,还未引发大范围的影响,但是产业影响路径中的问题已经有所抬头,作用机制开始显现。为此,各个国家开始对全球性的技术变革展开研究,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带有极大的争议。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全球技术变革对国际经济格局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明确全球技术变革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做好准备。 关键词:技术变革;国际经济;发展格局 全球范围内的技术性变革,不仅关系到国际上的生产与投资,还会影响到国际贸易。因此,对全球技术变革背景下国际经济格局发生的变化进行的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科学预测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因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国际贸易关系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全球性的技术变革改变了国际贸易格局,也就是说国际贸易关系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要想减轻国际经济格局重组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必须抓住全球经济变革这一机遇,紧随时代发展潮流,以国际经济格局发生的变化为基础,制定全新的发展战略。另外,本次研究以其他因素不变为前提,分析了技术的进步与创新,给国际经济格局带来的影响。 一、技术变革的表现及趋势 (一)大量涌现新兴技术 近些年来,世界科技的发展速度相当迅猛,涌现出大批新型技术,突出表现为物联网、3D打印技术及大数据等,伴随而来的生物工程技术、基因技术及生物医药等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综合来看,新一轮的技术变革以数字技术为主导。在计算机技术大力发展的背景下,数字技术不断加快发展进程,强化创新力度,加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推动,新技术群落应运而生。如今,人工智能、大数据及物联网等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成为全球技术体系的领跑者,占据核心地位。不久的将来,基于数字技术进行的创新和改革,会带来更大范围的影响。新兴技术群落的作用与影响在多个方面都有所体现,除颠覆了传统的数字技术外,已经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及生活方式。要想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链条,必须应用以物联网及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拓宽渗透领域,使其为社会及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此种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也迎来了新一轮的挑战,人工智能的自动调节机床及驾驶汽车等已经投入生产,虽未进行大批量的使用,但只是时间的问题。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3D打印技术及数字技术等,也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使得工厂告别传统工具的目标成为可能,提升了工业发展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切实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到环保、无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1]。总之,技术性的变革给各个行业的发展都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利用颠覆性的变革,使其转变原有的发展模式与发展格局,转而利用新兴技术进行发展与建设。 (二)技术的指数式增长与发展 数字化时代,技术进步的发展趋势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不再以线性方式为主,而是以指数性的状态发展并增长,发展速度明显提升,国际上将其统一定义为技术进化的加速回报定律。受到新技术扩散速度的影响,新兴技术的生命周期逐渐缩短。例如工业时代新兴设备及技术的普及时间长达46年,而数字时代,个人电脑及互联网的普及时间大幅缩短,最长只用了16年,我们所熟知的微信,短短的433天内,积累了近1亿的用户,这些均从侧面说明了技术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数字技术产生后,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伴随而来的数据流量大幅增长,据调查显示,全球数据流量九年间增长了45倍,预计到达2019年,还会增长九倍。数字技术具备应用范围广、渗透率快速的特征,因此,越来越多的指数增长状态呈现出指数级的变化,以独角兽企业为代表的中小型企业,拥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其走在时代的前沿,利用互联网的力量,加快企业发展进程。 二、技术变革给国际经济格局带来的影响 (一)新兴经济体大幅提升创新实力 如今,我们正朝向数字经济时代转变,网络技术的价值与用户数量之间为正比例的关系,也就是说,在用户数量增加的基础上,网络的有用性大幅提升,需要注意的是,网络用户数量的增加以平方为单位。因此,网络市场价值成为新兴技术的核心,直接影响甚至左右新兴技术的应用。要想提高整体竞争力与综合实力,必须从数据及知识两个方面入手。产业数字化的发展给数字技术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在价值链条中占据的比重不断提升,传统制造技术则有所下降。数字经济时代,传统制造技术的优势更是无法赶超数字技术。新兴经济体借助数字技术的优势,加快了发展速度,有效拉近了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以往的发展模式中,国家间以工业技术及劳动力等为基础进行竞争。如今,已经朝向网络市场、数字学习及数据等方面转变,展开了新一轮的交锋,坚守传统工业领域的国家很有可能在新一轮的发展中被淘汰。自2000年以后,新兴经济体技术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部分领域的技术更新周期大幅缩短,有赶超发达国家的趋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以新兴经济为主体的优势技术还会继续增多,而拥有传统领先技术国家的优势不断下降。 (二)缩短了终端生产及消费间的供应链 1、数字化背景下,生产服务化程度不断加深 数字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相当明显,制造业与数字技术一起不断加深服务化程度,激发了潜在服务活动的价值,并成为独立的业务实体,可以独立经营,也可外包,提供外部服务的提供者是外包的主要对象。传统服务模式中的外包受到过多的局限,例如,既有的行政及辅助事务等,而专业诊断及质量检测等只能应用于技术服务的外包当中,数字化背景下的外包打破了上述局限。成立全球合同制造组织的目的在于强化各个组织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升其沟通能力,改善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这些都离不开数字化技术的支持。另外,无论是设计产品,还是产品规范,都与数字技术之间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因此,外包面对的竞争力与日俱增。公司经营时不能将眼光完全局限于提升核心竞争力当中,还要兼顾外包辅助活动。目前,过于专注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普遍存在于企业当中,这给生产活动外包提供了全新

20世纪世界十大自然灾害

20世纪世界十大自然灾害.txt35温馨是大自然的一抹色彩,独具慧眼的匠师才能把它表现得尽善尽美;温馨是乐谱上的一个跳动音符,感情细腻的歌唱者才能把它表达得至真至纯目前重大环境问题[来源:本站| 作者:原创| 日期:2010年9月9日| 浏览302 次] 到目前为止已经威胁人类生存并已被人类认识到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等众多方面。 (1)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得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2)臭氧层破坏:在地球大气层近地面约20~30公里的平流层里存在着一个臭氧层,其中臭氧含量占这一高度气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臭氧含量虽然极微,却具有强烈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因此,它能挡住太阳紫外辐射对地球生物的伤害,保护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然而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出的一些污染物,如冰箱空调等设备制冷剂的氟氯烃类化合物以及其它用途的氟溴烃类等化合物,它们受到紫外线的照射后可被激化,形成活性很强的原子与臭氧层的臭氧(O3)作用,使其变成氧分子(O2),这种作用连锁般地发生,臭氧迅速耗减,使臭氧层遭到破坏。南极的臭氧层空洞,就是臭氧层破坏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到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达2400万平方公里。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里形成的,可是在一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北半球上空的臭氧层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薄,欧洲和北美上空的臭氧层平均减少了10~15%,西伯利亚上空甚至减少了35%。因此科学家警告说,地球上空臭氧层破坏的程度远比一般人想象的要严重的多。 (3)酸雨:酸雨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等酸性污染物引起的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受酸雨危害的地区,出现了土壤和湖泊酸化,植被和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建筑材料、金属结构和文物被腐蚀等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酸雨在五、六十年代最早出现于北欧及中欧,当时北欧的酸雨是欧洲中部工业酸性废气迁移所至,七十年代以来,许多工业化国家采取各种措施防治城市和工业的大气污染,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增加烟囱的高度,这一措施虽然有效地改变了排放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但大气污染物远距离迁移的问题却更加严重,污染物越过国界进入邻国,甚至飘浮很远的距离,形成了更广泛的跨国酸雨。此外,全世界使用矿物燃料的量有增无减,也使得受酸雨危害的地区进一步扩大。全球受酸雨危害严重的有欧洲、北美及东亚地区。我国在八十年代,酸雨主要发生在西南地区,到九十年代中期,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 (4)淡水资源危机:地球表面虽然2/3被水覆盖,但是97%为无法饮用的海水,只有不到3%是淡水,其中又有2%封存于极地冰川之中。在仅有的1%淡水中,25%为工业用水,70%为农业用水,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可供饮用和其它生活用途。然而,在这样一个缺水的世界里,水却被大量滥用、浪费和污染。加之,区域分布不均匀,致使世界上缺水现象十分普遍,全球淡水危机日趋严重。目前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其中28个国家被列为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预测再过20~30年,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将达46~52个,缺水人口将达28~33亿人。我国广大的北方和沿海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据统计我国北方缺

全球自然灾害概况

1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2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1 全球自然灾害概况 2.1.1 世界七大洲主要灾害: 3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1 全球自然灾害概况 ⑴亚洲:世界上灾害最多的洲地震: 日本--附近地区平均每年释放的能量全球1/10。 中国--20世纪七级以上强震,中国占35%。火山: 日本--有火山270多座,占世界活火山的10%。沙漠化: 中国--沙漠化面积已达110万平方公里。印度--塔尔沙漠65万平方公里。 4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1 全球自然灾害概况 ⑴亚洲:世界上灾害最多的洲水土流失: 中国,印度--1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受到侵蚀。植被减少: 菲律宾,马来西亚。人口、粮食: 越南、柬埔寨、阿富汗。森林火灾: 苏联亚洲部分、中国 5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1 全球自然灾害概况 ⑴亚洲:世界上灾害最多的洲 Indian Subcontinent:among the world ’s most disaster prone areas 54% of land vulnerable to Earthquakes 8% of land vulnerable to Cyclones 5% of land vulnerable to Floods 6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1 全球自然灾害概况 ⑴亚洲:世界上灾害最多的洲 1 million houses damaged annually + human, social, other losses Biggest quakes in: Andamans, Kuchchh, Himachal, Kashmir, N.Bihar and the North East

2007年度十大自然灾害事件

地震、雪灾、水灾、旱灾 2007年度“十大自然灾害事件”: (1)7月份淮河流域发生1954年以来第二位流域性大洪水 (2)7月17日重庆遭受115年来最强雷暴雨袭击 (3)7月18日济南遭受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暴雨袭击 (4)8月中旬超强台风“圣帕”肆虐南方七省 (5)6月3日云南普洱发生6.4级地震 (6)3月初历史罕见暴风雪和风暴潮袭击东北和华北地区 (7)7月末晋、陕、豫三省遭受严重洪涝灾害 (8)6月上旬持续强降雨过程袭击南方七省 (9)7月上旬四川连续遭受严重暴雨洪涝灾害 (10)6至8月东北地区遭受严重夏伏旱 民政部日前发布2007年中国自然灾害与救灾工作情况指出,2007年以来,中国气候异常,降雨严重不均,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多灾并发,点多面广,部分地区重复、连年受灾,局部地区雨情、汛情、旱情、灾情超历史记录,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363亿元。 另据统计,2007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约4亿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2325人, 紧急转移安置1499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7.3亿亩,其中绝收面积8620万亩;倒塌房屋146万间。 据介绍,2007年中国自然灾害主要呈现出5个特点:一是多灾并发,水旱灾害损失重;二是点多面广,重复受灾区域大;三是气候异常,极端天气事件发生多;四是登陆台风偏晚偏多,人员伤亡和损失少;五是城市受灾,经济社会影响程度深。 业内人士分析,2007年造成人口死亡的主要灾种是洪涝和滑坡泥石流,约占全国总量的63%,其次是风雹灾害。因灾致死的主要原因分别是被洪水冲走(溺水)、雷击、山体坍塌和泥石流掩埋、建筑物倒塌,其中雷击致死的比重从2006年的14%上升为25%,雷击致死人数明显高于往年。 1月10日,雪灾殃及中国19个省份 2月17日, 中四川特大沙尘暴 3月20日,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黄河杭锦旗奎素段发生决堤 3月21日, 新疆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发生7.3级地震 5月12日,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 5月30日, 青岛市暴发浒苔水污染事件

世界最具影响力的50个品牌

世界最具影响力的50个品牌 世界最具影响力的50个品牌 1 Coca-Cola可口可乐 它在今年完成了一次全球包装更新,其中在中国更是24年来首次改用新的中文版标示,显示其对全球未来最大饮料市场的适应。在众多对手的围攻下,它保持着“永远的”创造力。在《商业周刊》“2003年全球1000家最有价值品牌”的评选活动中,它以704.5亿美元的品牌价值再次名列榜首。有调查称,全世界的人都可以一眼就认出可口可乐的标签。 2 McDonald麦当劳 当公车站灯箱广告神秘“I…m lovint”封条打开后,麦当劳一夜之间在全球实现了从儿童乐园到年轻时尚基地的大蜕变。而这句话也成为了新一代的全球快餐语言。在日本东京麦当劳还推出过新型营业模式“麦当劳正餐”(McDonald Dining),升价还可以升身价?秘密在于创意 3 Nokia诺基亚 表面上看,这个最大手机制造商推出的每款新机几乎都是上一款模子的翻版,但这并不代表诺基亚保守,事实上它一直在“科技以人为本”地引领着手机的主流方向。它开发的视频游戏手机N-Gages。在今年已经卖出40万部。如今,它又引领了WCKMA标准的3G阵营,向高通CKMA2000标准的阵营发起冲击。胜负难卜。这个芬兰巨子看起来成竹在胸 4 Pepsi百事可乐 它不断推出流行明星(有些假如你不了解最近的流行动态的话,甚至会发现你叫不出名字)来印上它蓝色的罐身,这几乎可以冠名为“青春经济”。百事一直坚信的“NEXT”, 正好与这个世界一种永远存在的心理相合,正是如此,所以有人也坚信,它有一天终会赶上可口可乐,至少在创造力上. 5 Apple苹果 成功地在免费的音乐文件交换软件和收费的音乐订购服务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的iTunes 音乐店刚刚获选为《时代》2003年度最酷发明。苹果这年比以往都要丰富;世界最先进的图形操作系统Panther,40G超大容量的iPod播放器,史上最强大处理能力的G5。革自己命,或许这就是Apple的不同“凡”想 6 SONY索尼

全球12大生态灾难

全球12大生态灾难:印度毒气泄漏致50 万人中毒 北京时间2月2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甚至造成了许多严重的生态灾难。比如,滥砍滥伐、非可持续性耕作、山顶剥离采矿以及意外石油或毒气泄漏事故等,都在地球上形成了无法抹平的伤疤或污点,威胁成千上万人的生命,甚至影响子孙后代的生存。以下就是全球12起著名的生态灾难: 1. 厄瓜多尔原始雨林遭跨国石油公司严重破坏 厄瓜多尔原始雨林遭跨国石油公司严重破坏 从1993年起,跨国石油巨头德士古公司已经撤离厄瓜多尔。但是,该公司在厄瓜多尔原始雨林中的石油开采行为已经给这个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灾难。它为厄瓜多尔留下的是一片油腻的印迹,在当初的钻井附近,到处都是石油污染。经过了三十年的开采,厄

瓜多尔的许多巨型露天矿坑中都积满了废弃的石油。德士古公司于2001年被美国雪佛龙石油公司所收购。因此,德士古公司和现在的雪佛龙石油公司也陷入了难以脱身的法律泥潭,法庭指控这家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当地居民指责环境污染和废弃的石油对他们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德士古公司的恶行也开创了著名跨国公司每日不断向原始雨林输送有毒废物的先例。 2. 美国田纳西州煤灰泄漏事件 美国田纳西州煤灰泄漏事件 这是在美国由人为因素引起的最恶劣的环境灾难,严重程度甚至远远超过“瓦尔迪兹”号油轮石油泄漏事件。2008年12月,发生于田纳西州金斯顿的煤灰泄漏事件将540万立方码(约合413万立方米)的有毒煤灰倾泄到艾莫里河中,掩埋了附近大片的农田和房屋。这些有毒煤灰中含有砷和各种可能致癌的重金属等。这次事件是由堆放煤灰的大坝倒塌所引起的。这个大坝高约50英尺(约合15.2米),归田纳西流域管理局拥有。由于无法承受数十年来所堆积的煤灰的重量,再加上疏于管理,该大坝轰然倒塌。

全球十大排行灾难片

全球十大灾难片有哪些?排行榜推荐如下: 全球十大灾难片NO1.《2012》 全球十大灾难片排行榜 根据玛雅文明的记载,人类的历史将定格于2012年。预言中说,到目前为止,地球已经过了四个“太阳纪”。每一纪结束,地球都会上演一出惊心动魄的毁灭惨剧。2012年将是第五个“太阳纪”结束的时候,12月21日末日将会到来。电影《2012》中,末日来临的当天,太阳系中的第十大行星Nibiru与地球相撞,由此引发滔天的洪水,地球陷入一片黑暗。 导演:罗兰德·艾默里克 主演:约翰·库萨克阿曼达·皮特桑迪·牛顿摩根·莉莉丹尼·格洛弗奥利弗·普莱特 上映:2009年11月13日 编辑点评:如果你不是职业影评人,也不想思索伟大意义,更不想追求艺术水准,那么在周末应该去电影院里王道一把,而不是在电脑屏幕上窥视。最好是在IMAX的巨幕上欣赏,

爽死眼睛拉倒。作为谈资,这部片子也很容易使你具备人文关怀的精神,你可以放下筷子,微微叹一口气,然后提问:“如果2012年真的是世界末日,那么,这事大家怎么想?”也许,一笔拖欠已久的欠款,就会应声出现在餐桌上。 全球十大灾难片NO2.《后天》 全球十大灾难片排行榜 本片描绘了温室效应造成气候异变,地球陷入第二次冰河世纪的故事。丹尼斯·奎德扮演研究气候变化的科学家霍尔教授,他根据观察和研究史前气候的规律,提出严重的温室效应将造成气温剧降,地球将再次进入冰河时候的假设。结果,这个预言变成了现实,龙卷风、海啸和暴风雪接踵而至,人类陷入了一场空前的末日浩劫。哈尔教授告诉美国总统向全球宣布北纬30度以南的居民从赤道附近撤离,以北的居民要做好保暖。与此同时,哈尔得知他的儿子山姆不顾危险居然一个人前往天灾侵袭中的纽约营救女友,他也奋不顾身地前往冰雪覆盖下的北方地区进行救援,在救援与被救的过程中,电影细腻地交织了父子之间的动人情感和大灾难下人们所表达出来的真挚感情。 导演:罗兰德·艾默里克

改变未来的十大新兴技术

改变未来的十大新兴技术 技术或许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推动变革的主要力量。诚然,技术永远蕴含着风险,但积极的技术突破能够催生创新的解决方案,帮助应对当今世界最为迫切的各项挑战,包括从资源枯竭到全球环境变化等各种挑战。然而,由于投资不足、监管体系过时以及公众对技术的误解,许多颇具前景的技术未能充分释放其潜力。 世界经济论坛新兴技术全球议程理事会每年发布一次的十大新兴技术介绍了技术变革领域最新的重大趋势。该理事会通过重点关注最为重要的突破性技术成果,宣传其发展潜力并致力于消除投资、监管和公众认知等方面的差距。2014年,理事会再次发布了可能改变未来社会状况的十大新兴技术。 1、身体自适应可穿戴电子产品 从谷歌眼镜到Fitbit腕带,可穿戴技术在过去一年引发了大量的关注。大部分可穿戴设备都是通过监测运动状况、心率、睡眠模式等体征,帮助用户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目前,可穿戴技术行业正在超越腕带或触摸感应设备等外部可穿戴产品的范畴,开始发展“身体自适应”电子产品,进一步跨越人类与技术之间的界限。 新一代可穿戴设备旨在适应人体使用部位的形状。这些产品往往体积很小,内置多种传感器和反馈系统,并且外观上无突兀之感,也不会影响用户的社会交往。这些几乎无形的设备包括能够监测心率的耳塞、穿在衣服里面并能追踪体态的传感器、能够追踪生命体征的临时纹身贴,以及通过震动提示、由脚步感知GPS方向的触觉鞋等。这类产品很多,用于多个领域:触觉鞋目前被提议用于帮助盲人识别方向:而谷歌眼镜已经有许多肿瘤学家在使用,主要是通过语音指令获得病历信息和其他可视化信息,为外科手术提供协助。 技术分析人士认为,可穿戴产品的成功要素包括设备大小、非侵入性、测量多种参数的能力,以及能否提供实时反馈,帮助改善用户行为。但是,要让更多的人使用可穿戴产品,则产品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必须要获得社会的认可。比如,已经有人对那种使用摄像机进行面部识别和记忆协助的可穿戴设备提出了质疑。分析人士认为,如果这些挑战能被克服,则预计到2016年将有数亿人使用可穿戴设备。 2、纳米碳复合材料 随着世界范围内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汽车行业的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已经引起人们的担忧,而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营效率有望减少汽车对环境的影响。利用纳米碳纤维技术生产的新型复合材料正在汽车制造领域显示出潜力,有望将汽车重量降低10%甚至更多。轻量化汽车需要的燃料更少,输送人员和商品的效率更高,并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但是,效率仅是一方面的问题。另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改善乘客安全。为了增强新型复合材料的强度与韧性,业界正在碳纤维和周围的聚合物基之间构建纳米界面,比如会使用碳纳米管,以改善锚固性能。在发生意外事故时,这些材料能够在不发生撕裂的情形下吸收并分散冲击力,从而更好地保护车内驾乘人员。 第三个挑战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可循环利用性。这个问题曾阻碍了该项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但目前已快要找到解决方案。相应的技术方案包括将可分解的“释放点”置入聚合物和纤维之间的界面材料,从

世界十大灾难

世界十大灾难 幽灵一:北美黑风暴 1934年5月11日凌晨,美国西部草原地区发生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黑色风暴。风暴整整刮了3天3夜,形成一个东西长2400公里,南北宽1440公里,高3400米的迅速移动的巨大黑色风暴带。风暴所经之处,溪水断流,水井干涸,田地龟裂,庄稼枯萎,牲畜渴死,千万人流离失所。 这是大自然对人类文明的一次历史性惩罚。由于开发者对土地资源的不断开垦,森林的不断砍伐,致使土壤风蚀严重,连续不断的干旱,更加大了土地沙化现象。在高空气流的作用下,尘粒沙土被卷起,股股尘埃升入高空,形成了巨大的灰黑色风暴带。《纽约时报》在当天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专题报道。 黑风暴的袭击给美国的农牧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使原已遭受旱灾的小麦大片枯萎而死,以致引起当时美国谷物市场的波动,冲击经济的发展。同时,黑色风暴一路洗劫,将肥沃的土壤表层刮走,露出贫瘠的沙质土层,使受害之地的土壤结构发生变化,严重制约灾区日后农业生产的发展。 人类每一次对自然界的胜利,大自然都要做出相应的反应。继北美黑风暴之后,前苏联未能吸取美国的教训,历史两次重演,1960年3月和4月,前苏联新开垦地区先后再次遭到黑风暴的侵蚀,经营多年的农庄几天之间全部被毁,颗粒无收。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是无情的。3年之后,在这些新开垦地区又一次发生了风暴,这次风暴的影响范围更为广泛。哈萨克新开垦地区受灾面积达2千万公顷。 北美和前苏联的黑风暴灾难的发生,向世人揭示:要想避免大自然的报复,人类一定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也就是说,人类在向自然界索取的同时,还要自觉地做好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否则将会自食恶果。 幽灵二:秘鲁大雪崩 秘鲁位于南美洲西部,拥有一望无垠的海岸线,长达3000多公里。它又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著名的安第斯山脉的瓦斯卡兰山峰,山体坡度较大,峭壁陡峻。山上长年积雪,“白色死神”常常降临于此。1970年5月31日,这里发生了一场大雪崩,将瓦斯卡兰山峰下的容加依城全部摧毁,造成两万居民的死亡,受灾面积达23平方公里。 1970年5月31日20时30分。秘鲁安第斯山脉的瓦斯卡兰山。 此时,在寒冷的地区,不少人都已沉睡于梦乡之中。 突然,远处传来了雷鸣般的响声。随即大地像波涛中的航船,顿时失控,在疯狂、猛烈地颤抖着。紧接着,又从远处传来了天崩地裂般的响声。震耳欲聋,把人们从酣梦中惊醒。那些

变革的力量

变革的力量 一、教育变革的目的 21 世纪是一个充满变革与挑战的世纪, 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 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变革浪潮也风起云涌。“在这个世界里, 你永远不要相信一种变革的力量, 或者永远不要设想别人、特别是领导者懂得他们在做什么—不是因为变革者和领导者具有欺骗性或能力不济—只是因为变革的过程是如此的复杂和充满着如此之多的未知, 以至于我们大家必须警惕, 我们还要致力于调查和解决问题。”(《透视教育改革》前言P2) 二、教育变革的力量 富兰认为教师是变革的动力。变革的动力定义为对变革的本质和变更的过程具有自觉的认识,那些善于变革的人对于变革的部分不可预测和变化无常的特点颇具慧眼,而且他们明确地关注寻找想法和能力,以应对和影响走向某种理想目标模式过程中的更多的方面。而且一旦开始行程,它们容易发现新的目标”(P19)。为什么教师是变革的动力? 富兰称教育的变革是一场最终毫无结果的艰难的战斗。他用美国教育改革的例子向我们证明了他的论断。在《透视教育改革》第三章,富兰所提供的关于教育改革的八项基本启示中,我们可以充分领会到教育变革的复杂性。但当富兰提出“教师”是教育变革的动力时,人们就会发出疑问:为什么教育变革的动力是教师,而不是校长或是教育系统的其他人呢? 富兰是这样回答的, 当我们面向21世纪的时候,就越来越希望它的公民在他们的一生中,在一个充满活力、多元文化的全球变革的背景下能够独立地和相互协调地、积极主动地对待变革。在社会的所有机构中,教育是惟一具有潜力的从根本上有可能达到这一目标的机构。教育具有道德上的目标。道德上的目标促使教师从事不断革新和变革的工作。富兰称,“教师在从事改善的工作,而他认为在一个永远变化的世界做出改善就是不断前进的前提下与变革的力量做斗争并控制它。”(《透视教育改革》P10) 为构成更大的变革能力,他们需要拥有四项核心能力:个人见解的形成、探索能力、控制能力和协作能力。其中,每项都有它制度上的对应部分:共同见解

灾害包括主要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灾害包括主要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校园的防灾减灾主要针对: 自然灾害 地震——学生的避震疏散,平时的避震疏散知识的宣传教育,及加强绿地、操场、运动场的震时避震功能,加强震时管理。 台风、雷击——沿海地区及多雷雨地区,尤其是针对高层的宿舍楼及教学楼。 人为灾害 建筑火灾——加强大功率电器的日常管理等,禁止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教师和宿舍。 人为的打架斗殴——加强xx修养 校园交通安全——设车辆减速带,及人车分流系统。 此为还包括防偷盗,饮食安全 防灾减灾小知识 人生命,要守护,十条法则要记住,一旦灾害发生时,及时应用心有数。 一、地震: 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墙角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 二、火灾: 火灾起,怕烟熏,鼻口捂住湿毛巾,身上起火地上滚,不乘电梯往下奔,阳台滑下捆绳索,盲目跳楼会伤身。 三、xx:

洪水猛,高处行,土房顶上待不成,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树能拴救命绳,准备食物手电筒,穿暖衣服度险情。 四、xx: 台风来,听预报,加固堤坝通水道,煤气电路检修好,临时建筑整牢靠,船进港口深抛锚,减少出行看信号。 五、泥石流: 下暴雨,泥石流,危险处地是下游,逃离别顺沟底走,横向快爬上山头,野外宿营不选沟,进山一定看气候。 六、雷击: 阴雨天,生雷电,避雨别在树下站,铁塔线杆要离远,打雷家中也防患,关好门窗切电源,避免雷火屋里窜。 七、暴雪: 暴雪天,人慢跑,背着风向别停脚,身体冻僵无知觉,千万不能用火烤,冰雪搓洗血循环,慢慢温暖才见好。 八、xx: 龙卷风,强风暴,一旦袭来进地窖,室内躲避离门窗,电源水源全关掉,室外趴在低洼地,汽车里面不可靠。 九、疫情: 对疫情,别麻痹,预防传染做仔细,发现患者即隔离,通风消毒餐用具,人受感染早就医,公共场所要少去。 十、防化: 化学品,有危险,遗弃物品不要捡,预防烟火燃毒气,报警说明出事点,运输泄漏别围观,人在风头要离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