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然环境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与作用

浅谈自然环境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与作用
浅谈自然环境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与作用

浅谈自然环境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与作用摘要:自然环境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其既是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又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任何一个主权国家来说,地理因素、人口状况以及自然资源都对其在国际舞台的地位产生深远影响,甚至决定着其未来发展走向。如何恰当认清并利用自然环境,对当今各国的国力水平、制定对外政策以及相互间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自然环境;国际政治;地位与作用

人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得以生存和发展的。超越国界所发生的一切国际关系也都离不开人类居住的“地球村”。因此,自然环境不仅与国家的力量、地位、外交政策以及国家间关系密切相关,而且对整个国际关系体系的运行有重大影响。自然条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及其发展趋势,一方面必然制约国力和国际力量对比,对国家对外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另一方面也会给国家间相互关系带来重大影响。

一、自然环境的概念与构成

自然环境通常是指环绕人类社会的自然界,其中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各种自然条件。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经常必要的条件。它包括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幅员大小、地形地貌、土地和资源状况、气候条件、人口数量和质量与人口结构等自然地理内容。与国际政治

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大致包含以下几项基本内容:

1.地理因素。其中包括:①地理位置,即某个国家或某种政治力量在地球上所处的位置特征。以海陆为标志,表现为内陆国、沿海国和海岛国等不同形式。②国土面积,包括国土面积的大小以及表现为方圆、狭长、紧凑和分割等不同的国土面积形状。③地形地貌,即某个国家地表形态的总体状况,例如高山、丘陵、平原等。④自然气候,由湿度和温度两大因素构成,有热带、温带、寒带和雨林气候、沙漠气候等。以上地理因素的各种要素之间也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如地理位置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自然气候等。

2.人口状况。人口状况既是指世界人口的总体状况以及人口在世界各国及地区的分布情况,又包括某一国家的人口状况。就某一国家而言,人口状况包括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内容。人口问题之所以作为自然资源的一部分,主要是因为环境分析中“人--地关系”的不可分割性,特定的领土和人口是主权国家相互关联的基本属性。而且人口问题的基本状况是相当长的时期内相对稳定的客观存在,并不会因实行某种人口政策而迅速改变。

3.自然资源。一般是指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如土地资源、矿藏资源、海洋资源、生物资源、水利资源等。它们既是生产资料的基本来源,同时也是人类生产劳动的对象。

二、自然环境在国际政治中地位与作用

自然环境是人们在进行政治行为分析时最早加以研究的环境因素。西方国际关系学者对自然环境与国际政治的相互关系理论研究的突出特点,就是将自然环境看做国家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现实主义大师汉斯·摩根索在分析国力的构成因素时列举了地理、自然因素、工业能力、军备状况、人口、民族特征、国民士气、外交质量及政府质量等项,并将国力区分为相对稳定的要素和易于变化的要素,他指出:“一国权力所依赖的最稳定的因素显然是地理.....另一个相对于他国的权力具有重要影响的相对稳定的因素是自然资源。”由此可见,国家实力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其中有可见的、有形的物质要素,也有不可见的、无形的精神要素,而自然环境则是构成有形的物质要素的最基本的成分。

(一)自然环境对综合国力的作用

综合国力,就是一个国家基于自然环境、人口、资源、经济、科技、军事、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实力的统称。综合国力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强弱与否的尺度。自然环境所包含的地理因素、人口状况以及自然资源作为一种有形的物质存在,对国家综合国力的构成产生着直接的甚至是巨大的影响。

1.地理因素对国家综合国力的影响及作用。地理位置优越、幅员辽阔、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比较容易发展成为大国或强国。与之相反,较差的自然环境条件会给一个国家发展成

为力量强大的国家制造障碍。

(1)国土面积辽阔有利于国家发展。国土通常和资源联系在一起,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等领土大国同时也是资源大国。而日本等国则资源缺乏。其次,幅员辽阔,回旋余地就大,战时有利于延缓外敌进攻,也便于分散配置工业基地和国防设施。例如抗日战争中,日本越深入我国领土,军队力量十分分散,暴露的弱点也相应增多。表面上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实际上只是盘踞在一些城市和交通线上,兵力最终遭到消耗和歼灭。

(2)地理位置及地形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

①位于世界海陆交通位置的国家,通常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例如新加坡、埃及等,平时可以借地缘优势发展经济,战时则可以发挥制约作用,往往也是列强角逐之地。

②周围邻国较多,边界问题复杂,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如今的中国,在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有着不少纠葛,南海争端,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中印边界争端,中越边界争端,诸多的现实问题。中国政府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发展。除了相邻国家多,关系复杂外,更不利的是中国与多个强国为邻。对于中国来说,同俄罗斯有着根深蒂固的猜疑,同印度有着现实的边界冲突,同日本在钓鱼岛、在地区事务的诸多方面都存在争议。使得亚洲地区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中国的地缘位置,确实是“四战之地”,中国处于东亚大陆的中心位置,东北面和北面是俄罗斯,西面是一直要与中国争个高下的印度,南面有对中国的崛起

深感忧惧的东盟,特别是素有排华传统的印度尼西亚,运输资源命脉的咽喉要道——马六甲海峡掌握在新加坡手中。再往东的日本……而在大洋的彼岸,美国正殚精竭虑地阻遏中国的崛起。

③地形对军事行动影响较大。复杂的地形能够起到天然屏障的作用,易守难攻。例如德国正是因为地处中欧,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才吃尽了苦头,永远摆脱不了两线作战的危险,这也是它两次大战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与它在西半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关系极大,在战略上首先就处于不败之地,因为没有人能越过太平洋或者大西洋之后还能击败美国。

2.人口数量和质量是衡量大国地位的重要指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人口的多寡和人口素质的高低往往成为国家实力的决定性因素。首先,人口众多,兵员充足,持久作战能力高。纵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口因素的作用,但机器毕竟不能完全取代人的作用。人口众多的国家,为军队提供充足的兵员,储备军资源雄厚,为战争胜利奠定了人员基础。其次,国民受教育人口覆盖面越广,科技创新的机会和成果就越多,推动国家进步的力量就越大。

3.丰富的自然资源奠定政治经济强国基础。当今国际政治中的强国往往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因为自然资源是大工业发展必不可少奠定原材料和能源的来源。俄罗斯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资源种类多,储量大,自给程度高。矿产、水能、森林等资源尤

为突出。其资源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21%,其中石油储量占40%、天然气占45%、铁矿石占44%、煤占30%。①俄罗斯的水能资源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水力资源丰富,湖泊众多,河流密布。它是世界上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有世界上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也是构成俄罗斯强大的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二)自然环境对国家间相互关系的作用

1.自然环境对综合国力的影响----自然环境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地球上陆地、海洋、岛屿以及人口与资源等因素在各主权国家的分布情况,对一定时期的国际关系的内在结构发挥着相对稳定和持续的影响。由于自然环境在全球范围内分布的基本状况影响了一定时期内各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关系,从而对整个世界格局的发展与演变产生了制约作用。

2.地理位置对国家行为能力和国家利益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大凡地处海峡、海道以及陆上战略等战略要地的国家与地区,因其扼守着大国谋求世界霸权的咽喉,往往成为国际政治争夺的热点地区。马六甲海峡在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有一条细长的水道,呈东南-西北走向。它的西北端通安达曼海,东南端连接南海。其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亚、非、澳、欧沿岸国家往来的重要海上通道,许多发达国家进口的石油和战略物资,都要经过这里运出。我国进口石油的60%来自中东地

①冯玉君,中国网:“俄罗斯综合实力透视”,https://www.360docs.net/doc/e76127422.html,/chinese/2002/Jan/98869.htm

区的沙特,科威特和伊朗这三家,运输都是走水路,出波斯湾经阿拉伯海和印度洋走马六甲海峡进入南中国海。我国对欧洲和西亚非洲的外贸和远洋运输量占我国外贸远洋运输量的70%,而这些航线无一例外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所以说马六甲海峡不仅是我国石油生命线的咽喉也是我国外贸远洋运输的咽喉要道。

3.对自然资源的全面争夺是国际政治的一个重要内容。石油作为现代工业的血液和经济命脉,既是一种战略自然资源,更是重要的硬性国际政治资源,具有政治性,能产生种种政治效应,影响国际社会的安全与稳定。伊拉克是地区大国,处于中东的中心地带,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二,在中东的地缘政治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这个极具地缘政治经济意义的区域,对美来说具有长远的战略利益,当然不会错过机会。美国有官员曾公开声称:伊拉克是美国在中东建立军事基地的最佳位置。此次美国“倒萨”战争的胜利无疑使伊拉克的石油资源重新回到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控制之下。掌握伊拉克的石油权必将对控制整个海湾地区的石油供应、甚至对OPEC成员国的石油政策也将产生重要抑制作用。

4.环境问题成为当今国际政治的重要内容。环境问题的出现,尤其是全球性环球问题,例如全球变暖、沙漠化、湿地破坏等,日益呼唤世界各国超越民族国家的界限,进行国际合作,共同管理全球环境问题。在此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国际环境合作机制建立并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参与到国际环境事务的

管理中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自然环境对国家的对外决策和对外行为的作用

自然环境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因素,它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改变。自然环境不仅直接影响了本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实力地位,而且对一国所面临的外部世界的客观环境产生决定性影响,因而也限制了其国家利益的具体内容和实现手段,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国家对外目标的选择和对外行为的特点,所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对外决策全过程的各个环节。②

1.地缘政治学关于自然环境影响的理论

地缘政治学是西方政治地理学中创立较早、影响较大的核心理论,由瑞典政治学家哲伦(1864—1922)提出。它是地理和政治的结合体,又称为地理政治学。它关注地理学对国际政治的特征、历史、结构,尤其是与他国关系的影响,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对外政治决策的一个基本因素,并依据这些地理因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成,分析预测世界或者地区范围内的战略形势以及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它历经兴衰,至今仍通行于西方世界,成为各国制定国防和外交政策的重要依据。

(1)海权理论。20世纪以前,国际社会的联系除了铁路将少数欧洲大陆国家相连以外,主要是通过海上航线建立的。美国卓越的海洋历史学家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提出了地缘政治学的海权理论,强调制海权对于国家政治和国家权力地位的重要意

②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第175页

义。他认为,谁控制了世界重要的海道和海峡,谁就能有效地控制海洋,就会成为世界强国;而称霸海洋,取决于一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结构和疆域等地理因素,特别是其海洋线的长度和港口的质量。这一理论对西方各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美国,1901年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后,极受马汉海权思想之影响,致力发展海权。除舰队的扩建及积极夺取太平洋各战略岛屿外,且开凿并控制巴拿马运河及加勒比海之战略海上基地,成为当今海权霸主;英国对马汉之海权思想推崇备至,在1889年英国政府提出海军扩充计划时,马汉的理论成了最强力的辩护理由。

(2)陆权理论。一战前夕,著名英国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将目光投向辽阔的欧亚大陆,第一个区分了陆权与海权的观念,认为随着陆上交通工具的发展,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成为最重要的战略地区。“陆权论”对世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史上就有了著名的麦氏三段论式的政治咒语:“谁统治了东欧,谁就能控制大陆心脏地带;谁控制大陆心脏地带,谁就能控制世界岛(欧亚大陆);谁控制了世界岛,谁就能控制整个世界”。作为对麦金德的地缘政治观的发展,著名美国地缘政治学家斯皮克曼则在其《和平地理学》中提出了“边缘地带理论”。他认为,“谁支配着边缘地区,谁就控制欧亚大陆;谁支配着欧亚大陆,谁就掌握着世界的命运”。这一理论对二战后美国政府长期推行的冷战与遏制战略以及控制边缘地带的霸气扩张政策提供了直接理论依据。

(3)生存空间论。以豪斯霍弗尔为代表极端主义学派提出

的“生存空间论”认为,国家是一种有生命的机体,要有能满足它生长和发展的“生存空间”,这个“生存空间”就是能不断扩大的领土和殖民地。希特勒就是以争取“生存空间”为借口,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地缘政治学理论的发展对国家对外政策的指导作用可以看出,自然地理因素对一国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其以唯心史观和庸俗进化论的观点观察社会与政治生活,在逻辑论证上片面夸大了地理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忽视或抹杀了其他因素对国际政治的影响,歪曲了社会生活的本质。

2.自然环境对国家对外决策的影响

(1)从地理因素方面看。拥有良好港口和漫长海岸线的国家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们在对外行为中把发展海上力量放在首位,如15世纪以来逐次称霸海上的西班牙、荷兰、英国等。瑞士是处于多强之间的中欧小国,其投靠任何一方势必损害本国利益,左右逢源又不可能,严酷的地理政治现实迫使它奉行永久中立的基本国策。当然,在彼此为友时,共同的边界可以加强两国的亲和度,如以及构筑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中俄两国。

(2)从人口因素方面看。一个国家拥有相当数量和质量的人口,不仅提高了其综合国力,还增强了其国际政治的行为能力和影响作用,并促使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主动发挥影响,往往奉行具有独立色彩的外交政策。③新中国成立后,一贯坚持独立

③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第178页

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在我国的外交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这一政策的出台与实施,与人口大国这一国情是分不开的。

(3)从自然资源方面看。一个拥有丰富而全面的自然资源的国家在对外政策上就不怕国际上的孤立与制裁,其独立性更加明显。俄罗斯是世界资源大国,是世界排名第二资源强国。丰富的资源为俄罗斯工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在克里米亚“脱乌入俄”事件发生之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制裁措施,除经济制裁外还包括能源制裁,但普京并没有做出强烈反应,展现出大国风范的背后是强大的能源资源储备。

三、总结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在“地球村”中,自然环境为人类发展提供了诸多资源,正因为如此,各国依靠本国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人口数量、自然资源不断寻求更高发展,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在国际舞台上与其他各国激烈角逐,争取本国最高利益。同时,恶性争夺与竞争不断出现,国际关系日益紧张。全球环境问题的出现愈发呼吁国际合作,竞争与合作互相交错,在国际政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参考文献:

[1]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001-778X(2002)02-0041-04]郭涛、王海娟.论生态环境对综合国力的影响.思想战线,2002年,第二期

[1005-4812(2011)03-0035-41]钮菊生.试析国际政治中的空间因素.国际观察,2011年,第三期

[1009-4458(2007)01-0173-02]王水和.论国际政治中的自然资源:以石油个案分析.内蒙古农业大学院学报,2007年,第一期

自然环境描写的句子

自然环境描写的句子 导读:本文是关于自然环境描写的句子,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山沟,其实很普通,也很土气,只是因为满沟氤氲着槐花的芬芳之气,一串串洁白素雅的槐花迎风摇曳在沟里,如此这般,才令我等驴友们着迷,犹如貌不惊人的山姑被精心梳妆打扮一番,自有一番别样的韵致。 2、溪水冲击着山石,叮咚作响,如同一个白衣少女,在拨着琵琶。 3、秋末的黄昏来得总是很快,还没等山野上被日光蒸发起的水气消散,太阳就落进了西山。于是,山谷中的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山下游荡,而山峰的阴影,更快地倒压在村庄上,阴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为一体,但不久,又被月亮烛成银灰色了。 4、洞内,石钟乳有的像猴子摘桃,有的像青蛙跳塘,有的像双龙入洞,有的像双狮抢球。 5、有一条长长的石头,外形像一条龙,石头上长满斑斑点点的东西,像龙身上的鳞。 6、春天带来了明媚的阳光,带来了和暖的春风,让大地回春,让万物复苏,让树木发芽,让花草尽情的生长开放,让燕子、小鸟、冬眠的青蛙……享受着春天给它们带来的快乐。春天给人类带来了温

暖,让休息了一冬天的人们走出家门,开始忙碌起来,等待丰收的秋天。 7、从近处看树林十分茂盛,浓密的树叶挡住了灿烂的阳光,像片绿色的海洋。小花装点嫩绿的草地,像是在微笑。小河清澈见底,像条蓝色的丝带。河对岸的小草更加富有活力与生气,一个个精神抖擞昂首挺胸,又像是在对小河说:“谢谢你天天伴着我们,使我们不再孤独寂寞。 8、没有成绩,没有考试;没有焦虑,没有烦躁。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它仿佛人生的驿站,还原了最初的我。这个周末,我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并紧紧地拥抱了这位伟大的母亲。 9、透过我家的一扇窗户向外看,一排排像军人的树已经苦苦地熬过严冬,再次长出树叶,那碧绿的树叶就像一件完美的军服,给这些熬过漫长严冬的军人们送上温暖。小鸟们被鸟巢里的闷气受够了,它们在户外呼吸新鲜的空气,一丝丝春风带给它们无比凉爽,小鸟唱起动听的歌,歌唱它们的无比自豪。每一个角落都在变,变成比严冬,比秋天,比仲夏不一样的家园。 10、转眼间,冬天就到了。冬天的柳树湾光秃秃一片,抬头就能望到天,从湾的这头可以一眼望到那头,踩着由落叶铺就的“地毯”,抚摸着柳树那苍老的“皮肤”,似乎可以清晰地感觉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感动,爱玩的我常常和伙伴们在这里嬉戏,想要为这片柳树湾带来一些久违的欢乐。 11、就在那像乌云一般的陡崖上,有一条像天边闪电似的若隐

小说阅读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小说阅读中环境描写中的作用》教学设计 高娃三河市第九中学 教学目标;学习和掌握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1、练习和巩固回答环 境描写的小说中的作用的答题方法和技巧。2、3、通过练习理解环境与小说中人物、情节之间的多边关系。 巩固小说中环境描写作用的答题方法和技巧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理解环境与小说中人物、情节之间的多边关系教学难点 :一课时课时安排 :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习题资料 :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可见在表现一篇文章“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环境描环境描写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主题上,写的板块,去寻找环境描写的方法和规律。 二、点击考点: 问:环境描写的定义是什么? 答: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问:环境描写的方法和作用是什么? 1、连串式描写,展开故事情节。 2、情景式描写,揭示人物的情感。 3、对比式描写,衬托出深刻的主题。 4、梦幻式描写,反映人物的期待 三、指点迷津: 答此类题我们要从环境本身的特点、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关系、环境描写对 情节的作用三个 方面进行分析,综合考虑。 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的描写,它包括自然环境 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也叫做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等场景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的描写。 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③有些环境描写还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四、链接导航:

问:阅读下面的语段,环境描写的有什么作用? 那天早晨上学,我去得很晚,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我,况且他说过要问我们分词,可是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 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像,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 铁匠华希特带着他的徒弟也挤在那里看布告,他看见我在广场上跑过,就向我喊:“用不着那么快呀,孩子,你反正是来得及赶到学校的!” 答:景物描写与心理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生动地表现了作为学生的小弗郎士那种因怕迟到而急于到学校去,而又为路旁景物所吸引,既留恋,又不敢再停下来观赏、玩耍的复杂心情。 它真实而又十分简练地交代了国土已被侵略军所占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残酷的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五、拓展延伸: 问:小说中环境描写分析的四个切入点 解析: 第一步:分析环境本身的特点。 自然环境描写答题时要找出表现环境特点的关键词句,想想这些词句描绘了环境的什么特点,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社会环境描写答题时必须结合时代背景,指出相关语句提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第二步:分析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关系 分析环境描写要看它对刻画人物起到什么作用: 烘托人物……的心情 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遭遇 交代人物……的身份 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最恶劣的天气。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过来,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鸭栏忽然被风吹开了,等父子俩一起扑上去,企图修复它时,一阵旋风。几乎将鸭栏卷到了天上。杜雍和大叫了一声“我的鸭子”,几乎晕倒在地上。因为,他看到,鸭群被分成了无数股,一下子就在他眼前消失了。 这段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作用:突出了天气的恶劣,渲染了暴风雨来临时的紧张气氛,烘托了杜小

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自然景物)。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 境描写(景物描写)。它对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都有重 要作用。 环境: 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广义社会 环境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自然环境描写: 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的描写,如日月山川、花草树木、阴 晴雨雪等。 作用: 综述: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3 烘托人物心情 4、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5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6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7 深化作品主题8象征暗示 一、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例1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 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 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 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 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 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分析: 《孔乙己》开头用了一段文字描写鲁镇酒店的格局,特别是两类顾客的衣着和喝酒方式的差异。揭示了清末社会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等情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孔乙己》社会背景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孔乙己活动的舞台,注定下文中他不被人同情,而被冷馍社会 吞噬的悲剧命运。 例2 《变色龙》中开头的环境描写句子 “警官奥楚美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手里拿着个小包,穿过市集的广场。四下里一片寂静。……广场上连人影也没有。小铺和酒店敞开大门,无精打采地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像是一张张饥饿的嘴巴。店门附近连一个乞丐都没有。” 分析其作用。 分析:压抑的社会环境是军警宪兵当道的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社会的写照,交代了狗咬人案 子发生的社会背景。 例3 《最后一课》

当前我国的国际地位

我国经济的国际地位和发展差距 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首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在国际经济中的影响日益扩大。但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身份尚无改变,资源、能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凸显,追赶发达国家先进水平任重而道远。 在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时期,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应对措施,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10年GDP总量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增强,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但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身份尚无改变,人均国民总收入和消费水平较低,经济结构不甚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资源短缺、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的瓶颈制约日益凸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追赶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的道路还很漫长。 一、经济总量指标位居世界前列,在国际经济中的影响日益扩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为适应人口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GDP总量、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货物进出口贸易、利用外资、外汇储备等经济指标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对国际经济的影响明显增强,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经济发展加快,是中国国情的必然要求;经济总量规模扩大,国际地位提高,是中国经济崛起的必经过程。 1. GDP总量居世界第二位。近两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美国、日本和欧洲发达国家经济陷入严重衰退之中,而中国在内需推动下,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GDP总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日渐缩小。2009年,我国GDP总量为4.98万亿美元,占世界的比重为8.6%,相当于美国的35%,日本的98%;2010年为5.83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2. 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稳居世界前列。我国粗钢、煤、水泥、化肥、棉布等初级工业品产量以及电视机、电冰箱、电话、新闻纸、服装和鞋类、玩具等制造品产量多年来稳居世界第一位;发电量仅次于美国,汽车产量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据世界银行统计,2009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比重超过14%,相当于美国的108%,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制造国,作为世界工业加工基地和制造中心的地位已经确立并不断巩固。 我国谷物、肉类、花生、茶叶、水果、籽棉、油菜籽等农产品产量多年来稳居世界第一位,实现了粮食和食品自给自足、供需基本平衡的良好局面,充分保证满足居民物质生活的基本需要。 3. 货物进出口贸易居世界第二位,在国际贸易市场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推进,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逐渐增加。2009年,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占世界的8.8%,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10.6%)。其中,货物出口总额占世界的9.6%,首次取代德国,跃居世界第一位;货物进口总额占世界的8%,居第二位,仅次于美国(12.7%)。

(word完整版)高考小说阅读环境描写作用专项练习

高考小说阅读环境描写作用专项练习 一、【高考真题感知】(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天嚣 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是随 时都要散架。 渴!难忍难挨的渴,使人的思想退化得十分简单、十分原始。欲望,分解成最简单的元素:水!只要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不,一口也好哇! 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小的砂粒,从昏 天黑地的旷野钻入小屋,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巡游。它无情地和人体争夺着仅有的一点水分。 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 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会不会引起别的疾病,比如矽肺?但他,懒得想下去。疾病的威胁,似乎已退得十分遥远。 他闭上眼,调整头部姿势,让左耳朵不受任何阻碍,他左耳听力比右耳强。 风声,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 他仍然充满希望地倾听。 基地首长一定牵挂着这支小试验队,但无能为力,这隔一百公里,运水车不能出动,直升机无法起飞,在狂虐的大自然面前,人暂时还只能居于屈辱的地位。 他不想再费劲去听了。目前最明智的,也许就是进入半昏迷状态,减少消耗,最大限度地保存体力。于是, 这间屋子,便沉入无生命状态…… 忽然,处于混沌状态的他,像被雷电击中,浑身一震。一种声音!

他转过头,他相信左耳的听觉,没错,滤去风声、沙声、钢架呻吟声、铁皮震颤声,还有一种虽然微弱,却执着,并带节奏的敲击声。有人敲门! 他喊起来。 遭雷击了,都遭雷击了,一个个全从床上跳起,跌跌撞撞,竟全扑到门口。 真真切切,有人敲门。谁?当然不可能是运水车,运水车会揿喇叭。微弱的敲门声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 不是来救他们的天神,而是需要他们援救的弱者。 人的生命力,也许是最尖端的科研项目,远比上天的导弹玄秘。如果破门而入的是一队救援大军, 屋里这几个人准兴奋得瘫倒在地。而此刻,个个都象喝足了人参汤。 “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 “门别开得太大!” “找根棍子撑住!” 每个人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摆好了下死力的姿势。 他朝后看看。“开啦! ”撤掉顶门柱,他慢慢移动门闩。 门吱吱叫着,痛苦地撤离自己的岗位。当门终于脱离了眼,那门,便呼地弹开来,紧接 着,从门外滚进灰扑扑一团什么东西和打得脸生疼的砂砾石块,屋里刹时一片混乱,像回到神话中的史前状态。 “快,关门!”他喊,却喊不出声,但不用喊,谁都调动了每个细胞的力量。 门终于关上了,一伙人,都顺门板滑到地上,瘫成一堆稀泥。 谁也不作声,谁也不想动,直到桌上亮起一盏暗淡的马灯,大家才记起滚进来的那团灰扑扑的东西。

如何认识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如何认识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不仅是地区性的也是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大国,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 关键字:国际地位、挑战、机遇、力量 国际地位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是该国在与其他国际行为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国际力量对比结构中的状态。衡量和评估一国国际地位主要看两方面因素:一是综合国力.二是外部世界。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变化最活跃的一支力量。从纵向看,中国正处在过去几个世纪发展最快的时期:从横向看中国的发展变化正对世界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一、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上升 1.国际地位提升的基础是综合国力增强 (1)中国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将现代化规律和 本国国情有机结合,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中国与世界的关联度空前增强。2007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 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200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近22%。 (3)其他主要力量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而实力地位发生变化。美在伊战后国 际形象和软实力受损,其秘密监狱、虐待战俘等行径使美国“民主、自由、法治、人权”旗手形象大打折扣,国际地位和声誉下降。 2.中国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力量

(1)中国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不仅对本国经济,而且对区域经济乃至世 界经济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在美欧日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世界普遍寄希望于中国率先走出危机带领世界经济复苏。 (2)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的积极姿态和果断行动。 3.中国深入参与国际体系调整,将牵动世界格局走向 国际金融危机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拉开序幕。。 4.“中国模式”等软力量大幅提升,推动发展模式多样化 二、世界怎样看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无论是在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无论是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还是企业高管、商界领袖,人们在感叹中国奇迹的同时都在关注着中国的国际地位发展走向,关注中国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1.美国:中国崛起是大势所趋,更重要的是,当前在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秩序重构的过程中,不仅离不开中国,更需要中国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2.欧洲:欧盟“中国观”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接受中国“历史性的崛起”的同时,开始对中国“讲条件”。 3.周边国家:高度评价中国的发展成就以及中国在周边地区的积极作用,希望中国发挥更大作用,承担更大责任。 4.发展中国家:对“中国模式”关注度日益上升,把中国发展当作自身新机遇,同时也担心竞争的一面。 三、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机遇与挑战 1.全面认识中国国际地位的复杂性

自然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 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2、推动情节发展; 3、渲染气氛; 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5、突出、深化主题。 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分析: 1、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 (或全文);文 2、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 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 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1、用第一人称;

2、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 1、必须用第一人称; 2、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 提炼中心、主题: 要注意体会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蕴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一些常用词语,如概括主要内容,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说明……、揭示、反映等。 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 主要有两种题型: A、“X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X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

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B、“X词能不能删掉 ★答题方式:①不能,用了“X词;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 ②不能,删掉“X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X词;准确地说明了 ,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文段(各种文体)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 1、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2、一般是往前找; 3、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三)语文应试答题方法、技巧 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书写题: 1、认真规范书写; 2、不出现错别字; 3、不乱画涂改,在草稿纸写好后再誊写。 4、学

小说阅读——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师版)

小说阅读(四)——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预习案】 考点透视: 社会环境:狭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广义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等。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 自然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渲染故事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 暗示社会环境,深化作品主题 典型题例: 阅读《核按钮》116页《晚秋》,思考小说开头划线部分的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消化参考答案。 【探究案】 活着余华 我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时,是夏天刚刚来到的季节。 那天午后,我走到了一棵有着茂盛树叶的树下,看到近旁田里一个老人和一头老牛。这位老人后来和我一起坐在了那棵茂盛的树下,在那个充满阳光的下午,他向我讲述了自己。 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了,过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孙子死后第二年,我买牛的钱凑够了,看看自己还得活几年,我觉得牛还是要买的。牛是半个人,它能替我干活,闲下来时我也有个伴,心里闷了就和它说说话。牵着它去水边吃草,就跟拉着个孩子似的。 买牛那天,我把钱揣在怀里走着去新丰,那里是个很大的牛市场。路过邻近一个村庄时,看到晒场上转着一群人,走过去看看,就看到了这头牛,它趴在地上,歪着脑袋吧哒吧哒掉眼泪,旁边一个赤膊男人蹲在地上霍霍地磨着牛刀,围着的人在说牛刀从什么地方刺进去最好。我看到这头老牛哭得那么伤心,心里怪难受的。想想做牛真是可怜。累死累活替人干了一辈子,老了,力气小了,就要被人宰了吃掉。 我不忍心看它被宰掉,便离开晒场继续往新丰去。走着走着心里总放不下这头牛,它知道自己要死了,脑袋底下都有一滩眼泪了。 我越走心里越是定不下来,后来一想,干脆把它买下来。 我赶紧往回走,走到晒场那里,他们已经绑住了牛脚,我挤上去对那个磨刀的男人说:“行行好,把这头牛卖给我吧。” 赤膊男人手指试着刀锋,看了我好一会才问:“你说什么?”我说:“我要买这牛。” 他咧开嘴嘻嘻笑了,旁边的人也哄地笑起来,我知道他们都在笑我,我从怀里抽出钱放到他手里,说:“你数一数。”赤膊男人马上傻了,他把我看了又看,还搔搔脖子,问我:“你当真要买。” 我什么话也不去说,蹲下(禁止)子把牛脚上的绳子解了,站起来后拍拍牛的脑袋,这牛还真聪明,知道自己不死了,一下子站起来,也不掉眼泪了。我拉住缰绳对那个男人说:“你数数钱。” 那人把钱举到眼前像是看看有多厚,看完他说:“不数了,你拉走吧。” 我便拉着牛走去,他们在后面乱哄哄地笑,我听到那个男人说:“今天合算,今天合算。” 牛是通人性的,我拉着它往回走时,它知道是我救了它的命,身体老往我身上靠,亲热得很,我对它说:“你呀,先别这么高兴,我拉你回去是要你干活,不是把你当爹来养着的。” 我拉着牛回到村里,村里人全围上来看热闹,他们都说我老糊涂了,买了这么一头老牛回来,有个人说:“福贵,我看它年纪比你爹还大。” 会看牛的告诉我,说它最多只能活两年三年的,我想两三年足够了,我自己恐怕还活不到这么久。谁知道我们都活到了今天,村里人又惊又奇,就是前两天,还有人说我们是“两个老不死”。 牛到了家,也是我家里的成员了,该给它取个名字,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叫它福贵好。定下来叫它福贵,我左看右看都觉得它像我,心里美滋滋的,后来村里人也开始说像,我嘿嘿笑。 福贵是好样的,有时候嘛,也要偷偷懒,可人也常常偷懒,就不要说是牛了。我知道什么时候该让它干活,

论文:如何看待中国国际地位新变化

试述中国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 中国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是中国国际地位的一种体现,世界意义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体系中所起到的作用,是该国在与其他国际行为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国际力量对比结构中的状态。 在过去的30年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大幅度增长,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在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中,中国越来越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尽管世人在评论中国时会有不同的声音,持不同的立场和态度,但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 如何看待中国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中国国际地位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出现较为显著和重大的变化。客观地讲,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变化最活跃的一支力量。从纵向看,中国正处在过去几个世纪发展最快的时期;从横向看,中国的发展变化正对世界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后,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联、深入互动的关系表现得更加明显。 1、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上升 第一,经济实力地位显著上升。进入21世纪中国在世界经济的排位几乎是一年上一个名次,2008年跃居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09年或2010年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经济总量在2008年达到4.4万亿美元,这一实力地位的变化奠定了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基础。在此轮经济危机中,中国的表现也提升了自己的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第二,除经济实力外,中国的军事、科技、软实力也持续上升。军事上,中国的投入较之前有很大提高,使中国的海军、空军等实力比20世纪90年代有显著的提升。科技上,航天活动取得突破性的进

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浅论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史清湘小说是时间的艺术,又是空间的艺术。所谓空间主要是指环境。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其活动的特定场所。一篇小说,除了要展示五光十色的社会环境,还要描写千姿百态的自然环境。弄清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对准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渲染故事气氛 作家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在这方面,鲁迅可谓是行家里手。以《药》而言,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运用自然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比如开头对时令的描写,作者以“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夜是黑沉沉的”……勾勒出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的突出特征:阴暗、凄清,还有几分恐怖,从而渲染了夏喻就义时沉寂而肃杀的气氛。 又如该文结尾一段通过景物描写展现了一幅凄凉的画面:时令虽已是清明,然而天气仍“分外寒冷”,“歪歪斜斜”的路旁是“层层迭迭”的丛冢;这里没有生机,只有“支支直立”的枯草发出“一丝发抖的声音”;这里没有啼鸣的黄莺,只有预兆不祥的乌鸦,而且“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所有这些文字,都渲染出了坟场阴冷、悲凉的气氛。 二、烘托人物形象 环境本是为人物活动提供一个场所和背景的,故而自然环境的描写,往往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也就是说,作家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复杂的性格,往往要为人物设置多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用以“刺激”人物,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其性格。 如峻青的《党员登记表》,有一段文字是写黄淑英走向刑场时黎明前山野的景色和人物的感受的:“山野是一片雪白,真像个粉妆世界。大地是一片寂静。淑英深深地吸了一口清晨的新鲜空气,抬起头仰望了一下天空,天空是乌蓝乌蓝的,寥寥的几颗晨星在闪烁着将熄的光芒。啊!妈妈,天晴啦!”试想,黄淑英此刻是走向刑场,而她感受到黎明前的雪野是一个粉妆的世界,因为她正是为这无限美好的江山而献身;她对革命胜利的信念无比坚定,所以她看到寥落的晨星,就惊喜地呼告;“啊!妈妈,天晴啦!”多么崇高的精神境界! 三、推动情节发展 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境描写要以情节为依据,情节发展离不开环境描写。 就《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而言。从小说标题可看出,对风雪的描写,自应是自然环境描写的重点。作品中对风雪的描写,虽着墨不多,但确实给人以“风大

描写自然环境的优美段落

描写自然环境的优美段落 导读:1、一座座苍翠欲滴的山,峰峦雄伟;一条条晶莹剔透的溪,清澈见底;一座座古色古香的亭,小巧玲珑;一座座金碧辉煌的塔,高耸入云。我真想用相机拍下来。 2、我们漫步在田埂上,迎面吹来了阵阵春风,觉得舒服极了,因为春天不像冬天那样寒风刺骨,只略带着寒意,你瞧,脚下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小草,此时已苏醒了,倔强地把头伸出了地面,虽然只见一点嫩绿,却充满了生机,一些不知名的小花,这一朵,那一簇的洒在田埂上。翠绿欲滴的蚕豆整齐地立在田埂旁。 3、走进大自然,你可以在缠绵的'秋雨中,独自漫步在逶迤的山间小径,任凭飘洒的细雨在睫毛上挂上一层细密晶莹的水珠。仰着脸,接受雨丝的爱抚;伸出手接受大自然的馈赠,尽情领略那不可言说的妙处。再采上一束带着露珠飘着芳香的野菊花,吸吮那真真的灵气,体味陶渊明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然,让一种莫名的温馨款款而至。 4、和枫叶的红艳相比,银杏叶则显得更加柔美。街道旁,片片黄叶飘飘洒洒,似群蝶飞舞,又如天女散花。落到地上,层层叠叠,像一块精美无比的地毯一样,踩上去软绵绵的。满树的银杏叶就像一把把巧夺天工的金扇子,真是仙人彩绘、妙笔天成。银杏叶非常像一把精巧的小蒲扇,飘在空中时,好似一只只翩翩起舞的黄碟向人们展示着自己优雅的舞姿,又像少女那轻盈飘扬的纱衣,黄绿相间,我不

禁看得目眩神迷。 5、春天,群山杜鹃盛开,或嫣红点点,一枝独秀,或花团锦簇,漫山遍野到处一片姹紫嫣红。它既不像牡丹那样华贵,也不像月季那样绚丽,不像荷花那样高雅,也不像菊花那样多姿。它只有一根枯长、棕褐色的茎。一片片细细的棕色叶,还有一朵朵朴素的粉红色的花,但是它充满了生机,同时也预示着这春天悄悄的来了。春草成长,暮春时节,小草发出了嫩芽,钻出肥沃的土地,露出了一张张笑脸,打量着阿龙山特有的风景。 【描写自然环境的优美段落】 1.关于描写自然环境的段落 2.自然环境描写的段落 3.优美段落大全:描写瀑布的优美段落 4.描写彩虹的优美段落 5.2016描写老师的优美段落 6.描写雨的优美段落合集 7.描写树的优美段落 8.描写心情的优美段落 上文是关于描写自然环境的优美段落,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环境描写作用

环境描写是指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所以,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①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指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万物的描写,如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风雨雷电等自然景观。 ②社会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所处的时代、社会和生活环境的描写,包括城镇、农村、工厂、军营、机关、学校、商店等人物活动场所和地域风情、风俗习惯等社会风情的描写。 【注意】实际上两者又是不可分割的。不存在完全脱离社会环境的纯自然环境的描写;也不存在不包含一点自然环境的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特点和作用 记叙文中常常会用到自然环境描写。它们在文章中不是虚设的,就如同戏剧舞台的道具。它们总会在一定的时候发挥自己的作用。自然环境描写在不同的事件中,作用也会有所不同。 (一)在事情发生前或发生的过程中,为了营造出某种特殊的气氛,可以用一些环境描写来完成。 如“天边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我的叔叔于勒》)就写出了当时那种不愉快的气氛来了。 再如:夜深了,下了整整一天的秋雨还在淅淅沥沥地敲打着楼外的玻璃窗,发出滴滴答答的响声,母亲从我的记忆深处蹑手蹑脚地走出她的小房…… 秋雨渲染出了一种冷寂而略带伤感的氛围,为后文写母亲奠定感情基调 【作用总结】渲染环境气氛。 (二)人物的心情不同,所描写出的景物也就不同,所以,通过环境描写可以很好地展现看不见的人物心理,如“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芦花荡》),就写出了人物坚定的革命信念。 《最后一课》开头的景物描写分析: 作者写小弗朗士在上学的路上想逃学去玩,他眼睛周围的景物那么有诱惑力——“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这在小弗朗士的眼中,一切都那么美好,和下文他知道发生的事件后的心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用总结】烘托人物的心情。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熟悉环境类试题的考查方式与特点。(知识与能力) 2.总结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思路。(过程与方法) 总结小说中环境描写类试题的特点,掌握解题思路。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以小说《多情宝剑无情剑》片断引入 原文 雪将住,风未定,一辆马车自北而来,滚动的车轮碾碎地上的冰雪,却碾不碎天地间的寂寞。李寻欢打了一个哈欠,将两条长腿在柔软的貂皮上尽量伸直,车箱里虽然很温暖很舒服,但这段旅途实在太长,太寂寞,他不但已觉得疲倦,而且觉得很厌恶,他平生厌恶的就是寂寞,但他却偏偏时常与寂寞为伍。人生本就充满了矛盾,任何人都无可奈何。 加入环境描写: 冷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众生为鱼肉。万里飞雪,将苍穹作洪炉,溶万物为白银。体会环境描写作用 (二)环境描写的作用 1.环境方面 环境描写的作用 2.人物方面 3.情节方面 4.主题方面 二、学过的作品回顾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直接描写“风雪”之处有: 林冲取路投草料场时,“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出门沽酒时,“那雪正下得紧”;沽酒返回时,“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间接描写之处很多:到草料场后,“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回到草料场时,“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①学生朗读画线部分的风雪描写②看看这些风雪描写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案:----------这些描写,再现了当时的天气情景-----风大雪紧(交代自然环境);推动了情节发展:正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才要喝酒御寒,才会在沽酒途中见到山神庙;正因为风大雪紧,草厅才被摇撼、压倒,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正因为风大雪紧,林冲进了山神庙,才用巨石顶住大门;也正因为风大雪紧,陆谦一伙才会到附近的山神庙暂避风雪,林冲才得以隔着门洞悉奸人的阴谋。(熊熊火焰吞噬了他的所有隐忍)风雪山神庙,手刃仇人,终于使林冲完成了由安分守己的良民向大泽龙蛇的转变。(推动情节发展) 2.《祝福》中的环境描写: (开头)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新年的气象指什么:爆竹在天空发出闪光,发出震耳的大音。)(结尾)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考点精讲精练 一、考点说明 此一考点属于现代文阅读2.分析综合C(3)分析作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中的“分析作品基本特征”这一方面。 二、考题回顾 2015·安徽卷《蓑衣》 月光下,河湾的浅水处一片油绿。那柔软细长的草叶儿像人工整出的一般齐、一般好,茂盛极了。 “啊!蓑衣草……多么好的蓑衣草啊!”她在心里说。 小说最后两个自然段颇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从两个不同角度谈谈你的看法。(8分) 2014·重庆卷《东坛井的陈皮匠》 古城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当你花费了比去欧洲还要多的时间,从大城市曲里拐弯地来到这里时,疲惫的身心会猛然因眼前远离现代文明的古奥而震颤:唐宋格局、明清街院,这化石一样的小城里,似乎每一扇刻着秦琼尉迟恭的老木门后面,都有一个传承了五千年的大家族在繁衍生息……而每一个迎面过来的人,他穿得越是普通,你越是不敢小瞧他,因为他的身上自然地洋溢着只有在这样的古城里生长的人才有的恬静和自信,哪怕他只是一个绱鞋掌钉的小皮匠。 文中第②段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古城怎样的特点?这对塑造陈皮匠的形象有何作用?(5分) 2011·江苏卷《这是你的战争》 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6分) 1.命题特点: (1)环境描写分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重点考查自然环境描写。 (2)环境描写题选材的切入口较小,一般为一段文字,有时对散见于小说的环境描写文字作综合性考查。

(3)环境描写题题型具有综合性,它往往将描写手法和作用,或者描写的环境特点、寓意和作用综合考查,重点是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2.丢分原因: (1)回答问题比较片面,不少学生只是回答环境的自身作用,不能联系人物、情节、主题、表达效果等综合思考。 (2)即使联系人物、情节、主题、表达效果等,但只答术语,没有针对此篇文章具体分析,泛泛而谈,过于笼统。 (3)没有认真审题,若已提示只从人物等方面思考,那一定只围绕此方面从不同角度详加分析,但有学生还是联系人物、情节、主题、表达效果等,什么都答。 3.应试策略: (1)读懂题目。把握环境描写题的三个关键词:特点、手法、作用,清楚考哪一类型;以及是整体上考作用还是对某一方面如人物上的作用。 (2)综合思考。把环境与人物、情节、主题、表达效果等内容放在一起考虑。 (3)具体分析。如对人物的作用,要明确指出是映衬某人的某样心情还是烘托某人的某样性格抑或暗示某人的某样命运。 4.答案详解: 《蓑衣》答案:(此列出的是有关倒数第二段的环境描写) (1)审美意蕴上,使小说充满诗情画意。油绿、柔软、茂盛的蓑衣草,生机勃勃,使小说更具有画面感和意境美,给人留下审美的空间与回味的余地。 (2)艺术手法上,所描绘的蓑衣草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油绿、柔软、茂盛的蓑衣草象征新时期农民美好的新生活,象征了小格与达子之间萌发的美好情感,象征了小格和达子身上具有的人性美。

有关于自然环境描写的好段落

有关于自然环境描写的好段落 冬去春来,杨柳吐绿,温暖的春风吹绿了一望无际的麦田,吹皱了静静流淌的河水.甘美的春雨,像蛛丝一样轻,想针见一样细,像线一样长, 冬去春来,杨柳吐绿,温暖的春风吹绿了一望无际的麦田,吹皱了静静流淌的河水.甘美的春雨,像蛛丝一样轻,想针见一样细,像线一样长,冬去春来,杨柳吐绿,温暖的春风吹绿了一望无际的麦田,吹皱了静静流淌的河水.甘美的春雨,像蛛丝一样轻,想针见一样细,像线一样长, 像筛子筛过一样密密地向大地飞洒着。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象眼睛,象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象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象牛毛,象花针,象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都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象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象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象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

小说自然环境的作用

一、渲染故事气氛 作家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在这方面,鲁迅可谓是行家里手。以《药》而言,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运用自然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比如开头对时令的描写,作者以“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夜是黑沉沉的”……勾勒出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的突出特征:阴暗、凄清,还有几分恐怖,从而渲染了夏喻就义时沉寂而肃杀的气氛。 又如该文结尾一段通过景物描写展现了一幅凄凉的画面:时令虽已是清明,然而天气仍“分外寒冷”,“歪歪斜斜”的路旁是“层层迭迭”的丛冢;这里没有生机,只有“支支直立”的枯草发出“一丝发抖的声音”;这里没有啼鸣的黄莺,只有预兆不祥的乌鸦,而且“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所有这些文字,都渲染出了坟场阴冷、悲凉的气氛。 二、烘托人物形象 环境本是为人物活动提供一个场所和背景的,故而自然环境的描写,往往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也就是说,作家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复杂的性格,往往要为人物设置多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用以“刺激”人物,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其性格。 如峻青的《党员登记表》,有一段文字是写黄淑英走向刑场时黎明前山野的景色和人物的感受的:“山野是一片雪白,真像个粉妆世界。大地是一片寂静。淑英深深地吸了一口清晨的新鲜空气,抬起头仰望了一下天空,天空是乌蓝乌蓝的,寥寥的几颗晨星在闪烁着将熄的光芒。啊!妈妈,天晴啦!”试想,黄淑英此刻是走向刑场,而她感受到黎明前的雪野是一个粉妆的世界,因为她正是为这无限美好的江山而献身;她对革命胜利的信念无比坚定,所以她看到寥落的晨星,就惊喜地呼告;“啊!妈妈,天晴啦!”多么崇高的精神境界!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的分类与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知识重点 1·明确什么是自然环境描写 2·掌握自然环境描写的答题技巧 3·掌握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的分类 1·社会环境描写 2·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四季变化、雨雪风霜、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自然环境描写的答题技巧 A.点手法(属于xx环境描写) B.点内容(交代了故事xx时间、地点、背景、+营造了一种xx氛围+渲染了xx抒情基调) C.点中心(为下文xx情节展开做铺垫)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题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着自行车到处寻觅那个来自异乡的修鞋姑娘。节选自《修

鞋姑娘》 作用:属于自然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XX,营造了xx氛围,为下文情节展开作铺垫。 2·渲染氛围 文章都有一种感情基调,每篇作品也有一种特定的氛围,作家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渲染故事的气氛,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感染读者。 如: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儿威船长照例走着从南安 长站在舰桥上,小心翼翼地驾驶着他的“诺曼底’号。乘客们都进入了梦乡。《“诺曼底”号遇难记》 作用:属于自然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氛围,渲染了不祥的感情基调,为下文诺曼底号遇难做铺垫。 3·烘托人物,揭示人物心境 如:天气真好,晴朗,一丝风也没有,干冷干冷的。那是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烟囱里冒出来一缕缕的烟啦,披着浓霜一身银白树木啦,全看得见。天空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天河显得很清楚,仿佛为了过节,有人拿着雪把它擦亮了似的。《凡卡》 作用:属于自然环境描写,写出家乡的优美快乐的冬季情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在小说中环境描写有以下作用: 一、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 在小说的里,一般会有社会环境的描写,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例如小说《子夜》中,吴老太爷进城时有有这样一段描写:“汽车发疯似的向前飞跑。吴老太爷向前看。天哪!几百个亮着灯光的窗洞像几百只怪眼睛,高耸碧霄的摩天建筑,排山倒海般地扑到吴老太爷眼前,忽地又没有了,光秃秃的平地拔立的路灯杆,无穷无尽地,一杆接一杆地,向吴老太爷脸前打来,忽地又没有了,长蛇阵似的一串黑怪物,头上都有一对大眼睛放射出叫人目眩的强光,啵——啵——地吼着,闪电似的冲将过来,准对着吴老太爷坐的小箱子冲将过来,近了!近了!吴老太爷闭了眼睛,全身都抖了。他觉得他的头颅仿佛是在颈脖子上旋转,他眼前是红的,黄的,绿的,黑的,发光的,立方体的,圆锥形的,——混杂的一团,在那里跳,在那里转;,他耳朵里灌满了轰,轰,轰!轧,轧,轧!啵,啵,啵!猛烈嘈杂的声浪会叫人心跳出腔子似的。” 这段社会环境描写,借吴老太爷的所见所闻,交代了故事的时代背景——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与纽约一样,,既是天堂也是地狱。吴老太爷却觉得自己被送到了“魔窟”,上海在他看来满街是“怪兽”。

又如《孔乙己》中开头对鲁镇酒店的格局的描写:“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这段环境描写赋予人物活动以特定的空间,就像一幅清末江南小镇的世俗画。顾客贫富悬殊,阶级明显对立。这咸亨酒店正是当时黑暗社会的缩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这样的描写为主人公孔乙己的出场作了铺垫。孔乙己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遭逼迫、受侮辱、得不到温饱、没有人同情与怜悯,最后悲惨的死去。 二、渲染气氛。 一般来讲,每篇小说都有一种感情基调,每篇作品也有一种特定的氛围,作家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渲染故事的气氛,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感染读者。 例如,鲁迅先生的《故乡》开篇这样写道:“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的环境描写,一下子就将小说悲凉的气氛烘托了出来。而鲁迅《药》一文结尾一段:时令虽已是清明,然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