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式联运存在的问题

多式联运存在的问题
多式联运存在的问题

我国多式联运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我国多式联运与欧美国家对比,呈现“一高、两低”的特点, “一高”指我国集装箱制造能力、产业配套集群水平、技术研发水平连续25年世界第一,“中国制造”对全球多式联运的贡献功不可没。“两低”是指:一、国内运输市场集装箱化率低, 特别是危化品、冷藏集装箱集装箱率更低;二、多式联运业务占比低, 铁路集装箱占比仅3%, 导致公铁联运占比低, 铁水联运占比不足2%。“一高”与“两低”形成鲜明的对比,与我国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我国多式联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一、多式联运设施装备尚待完善;二、多式联运法规和标准不够健全;三、运输方式间信息共享未全面推广;四、铁水联运竞争力不足。

一、基础设施尚未完善

多式联运的发展错过了大多数港口的大规模建设期,很难在已有港区布局中升级改造,造成进港铁路短,不能实现整列装卸,只能分段进港,时间长,效率低,以国外作为对比,安特卫普港拥有强大的铁路运输网络,港内铁路有近1000公里,26个铁路站场,货物从船上卸下直装火车,相比之下我国众多港口的升级建设仍有待完善。此外,站场面积小,作业场小,装端和卸端不配套等硬件问题依旧存在。

二、标准和法规尚未统一

我国在多式联运领域的法律法规相对较少,专门的法律法规数量有限。一是集装箱运输管理、内陆集装箱中转站、货物安全标准、国际船代、国际货代、海商法、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管理规则等相关内容需要更新和完善,例如危险品的名单铁水公不一致,铁路运输规定硫磺为危险货物,而海运则不计入;二是多式联运的相关技术标准如箱型标准、技术装备标准、货物分类标准、计价标准、电子单证标准等尚未统一,在铁路系统与其他运输系统中不能通用,影响了多式联运衔接效率,例如公铁的箱尺寸经常扩大,上船后占用空间大;海运注重整船转

载均衡,而铁路注重单箱的载货平衡,铁路要求从船公司拿到箱内货物布局通常不能及时得到满足,而开箱检验又会降低效率,增加费用。

三、运输方式间缺乏信息共享

各运输方式自身的信息管理逐渐完善、成熟,但由于海铁联运的船舶、舱单、铁路、海关等信息未实现共享,铁路、公路、水运等不同运输方式之间,以及海关、检验检疫、物流和工商企业等不同业务系统之间衔接不畅,无法实现全程货物追踪,造成多式联运相关环节不能高效、有序地衔接,在运输能力调配上易出现失调和浪费。

四、竞争力有待提升

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在距离、成本、门到门之间竞争。理论上讲,铁路运距长,运量大,费用低,比公路更有优势,但实际中,公路运费却低于铁路,一是铁路的装卸产生额外费用,二是公路满箱返程能降低费用,而铁路空箱回程是大麻烦,铁路箱回程不收费,但企业自备箱空箱返程要收费40%。铁路运费虽然有优惠政策,但时有时无,没有稳定性和持续性,客户不敢签订长期合同,且各个铁路局运费优惠不一。

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综合枢纽设施建设

1、做好疏港铁路建设,扩大港区面积,升级配套设施,实现铁路专用线直达港口码头和集装箱装卸堆码区,减少中转和二次装卸,提升装卸服务能力,提高作业效率。深化铁路集装箱站场布局研究,优化站场选址。

2、打造大型集装箱物流基地,建设区域超级物流基地,形成类似港口的陆地港,辐射周边300公里区域,实现物流基地直接以及铁港之间铁路互联,客户和基地间公路互联,实现门到门运输,解决铁路“前后一公里”衔接不畅问题。推进铁路专用线进入厂矿企业、产业园区、物流园区等,实现公铁零距离换装和无缝衔接,减少物流环节,提高枢纽一体化作业水平。

3、大力开拓铁路无水港业务,提升铁水联运集装箱的比例。与港口建立战略合作,打造众多铁路卫星港,在具备集装箱办理功能的货场或物流基地划出专门区域,铺设铁路专用线,与海关、港口、检疫部门合作,建立进出报关功能区,使其具备港口的进出报关功能,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减少环节,提高效率,减少物流运行时间,降低物流成本,吸引更多的货主选择铁路无水港,进而增加铁路的集装箱运量。同时也可以减少港口的拥堵,进一步提升港口的吞吐量和扩大港口的腹地。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健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运输部、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海关总署等多部门联合协调工作机制,着力破解多式联运跨领域、跨部门的重大问题,进一步深化细化配套政策措施,鼓励集装箱多式联运示范项目。充分发挥企业在多式联运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推动铁路、港口、航运、金融、信息等企业建立联动机制,拓展合作方式,形成发展合力。

2、完善多式联运相关法规、标准规范体系,对接相关国际联运组织规则,推进多式联运与产业、经贸联动发展,推进便利化大通关。对列人国家规划的综合枢纽用地需求,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简化报批手续。支持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车购税、专项建设基金等,加大对集装箱多式联运线路、枢纽、信息系统等设施设备建设投人。鼓励地方对多式联运业务骨干企业及示范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完善多式联运经营人管理制度,支持有实力的运输企业向多式联运经营人转变。

三、推动信息开放共享

加快S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RFID ,EDI等技术应用,研究多式联运信息共享和数据传输交换标准,强化集装箱电子数据报文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加快集装箱铁水联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全程货物追踪信息系统建设,推进铁路集装箱运输信息与船舶运输和港口作业信息共享,建立铁水联运信息共享机制,促进铁路、公路、水运等不同运输方式之间,以及海关、检验检疫、物流和工商企业等不同业务系统之间衔接,实现集装箱多式联运物流信息开放、交换。同时,

积极推进多式联运综合运输服务平台建设,推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邮政之间信息的高效共享。

四、创新铁路服务方式

完善集装箱供需体系,提高铁路集装箱保有量,优化集装箱的箱种箱型以适应客户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推动集装箱共享共用,提升铁路箱下水量,研究高效的集装箱调运机制,形成铁路箱“铁水—水铁”经营的良睦循环。探索建立“以修储箱、以箱引货”融合发展模式,“还箱点”通过修箱,可以储备充足的国际公司的自备空箱,从而吸引货主主动向“还箱点”集货。同时,积极研究解决自备箱与铁路箱装载重量标准不一致等问题,逐步探索建立适应海铁联运发展趋势的运作规范,鼓励拼箱,降低铁路用箱费用,提升铁路运输竞争力。

多式联运的现状与发展思考修订稿

多式联运的现状与发展 思考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多式联运的现状与发展思考 摘要:多式联运因其高效、节能、灵便的特点成为目前最受船货两方喜爱的运输方式。本文首先通过概述分析国际上多式联运的发展现状与前景,继而将视线转向国内,继续探讨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的状况,指出其存在的多种问题,并且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字:集装箱多式联运现状问题措施 一.什么是多式联运? 多式联运,是指利用两个或者更多的“合适”的运输方式,同时联合,形成综合运输链,致力于在操作上实现传输货物的高效与低成本的,同时也是一种传输货物从原产地到目的地的可持续方式。 货物运输可以利用一些不同的方式。一般而言,联合两种运输方式就可以实现有效率的运输。例如最常见的是最初是公路运输收集货物,最后交付货物的路程由铁路实现干线长途运输,这也就是“路铁联运”。 上述所说的“合适”可以具有许多可以替换的内涵。在一个给定的情况下,成本可能会单独决定运输的方式,但是多数是其他因素起决定作用。例如,操作性的实践像是服务频率,交货速度,满足特殊货物包装要求的能力,或者是安全性都可能是决定性因素,或者说可能是一系列的这种原因叠加组合下,产生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二.多式联运产生的背景 在铁路出现的初期,转运公路拖车和道路集装箱转运到铁路干线的实践已经产生。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多式联运当然也与时俱进产生巨大的改变。现在国内外的多式联运路程比昔日的国内业务长得多,不过基本原理是相同的。 那些当年被用于马车运输中的简单的木质集装箱,如今已让位给了铁质运输集装箱,并且它应符合国际最新的强度和尺寸标准。同时,道路拖拉半挂车已从简单的两轮发展成为具有高装载能力的和先进悬浮技术的单位。 实际上,如今半拖车配备有高精度的设备,缓冲空气悬架和减速板,并且能够安全地携带30余吨的载货(目前的法定最高车辆总重为44吨范围内)。技术上先进的吊装和运输设备的并行发展,使这些装载设备和半挂车得以迅速从公路到铁路或驳船

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应具备的条件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应具备的条件 一.国际铁路货物联运的范围1、同参加国际货协和未参加国际货协但采用国际货协规定的铁路间的货物运送,铁路从发站以一份运送票据负责运送至最终到站交付给收货人。2、同未参加国际货协铁路间的货物运送,发货人在发送路用国际货协运送票据办理至参加国际货协的最后一个过境路的出口国境站,由该站站长或收货人、发货人委托的收转入转运至最终到站。3、通过过境铁路港口站的货物运送。从参加国际货协铁路的国家,通过参加国际货协的过境铁路港口,向其他国家(不论这些国家的铁路是否参加国际货协)或者相反方向运送货物时,用国际货协运送票据只能办理至过境铁路港口站止或者从这个站起开始办理,由港口站的收转人办理转发送。二.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办理的种别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办理种别分为整车、零担和大吨位集装箱。(1)整车。是指按一份运单托运的按其体积或种类需要单独车辆运送的货物。(2)零担。是指按一份运单托运的一批货物,重量不超过5000公斤,按其体积或种类不需要单独车辆运送的货物。但如有关铁路间另有商定条件,也可不适用国际货协整车和零担货物的规定。(3)大吨位集装箱。指按一份运单托运的,用大吨集装箱运送的货物或空的大吨位集装箱。三.国际铁路货物联运的运输限制(1)在国际铁路直通货物联运中,下列货物不准运送:①应当参加运送的铁路的任一国家禁止运送的物品;②属于应当参加运送的铁路的任一国家邮政专运物品;③炸弹、弹药和军火(但狩猎和体育用的除外); ④爆炸品、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或在压力下溶解的气体、自燃品和放射性物质(指国际货协附件第2号之附件1中1、3、4、10表中没有列载的); ⑤一件重量不足10公斤,体积不超过0.1立方米的零担货物;⑥在换装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论文

国际集装箱运输 与 多式联运论文

【题目】: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现状分析 物流管理1002班董安勇1002030229 【摘要】:集装箱多式联运是一种以实现货物整体运输最优化效益为目标的运输组织形 式,目前已成为国际物流全程运输的主要形式。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比例高达20%,如德国汉堡港铁路集输运比重高达30%,荷兰鹿特丹港铁路集输运比重高达13%,多式联运的运输方式在中国仅占2%左右。作为世界上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之一,我国的集装箱多式联运必将成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物流服务需求的关键。针对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落后的现状,有必要对多式联运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借鉴国外多式联运发展的先进经验,提出我国发展多式联运的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内陆多式联运与国际多式联运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无论是政府、学术界,还是实业界,都对多式联运的发展进行了各种探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字】 【引言】:集装箱多式联运是将不同的运输方式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连续的、一体 化的货物运输。长期以来,我国的交通运输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由于我国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部门条块分割,没有一个统一的综合运输统筹部门,形成与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非常大的,影响因素也是非常复杂的。随着集装箱跨越式发展战略的推进,我们应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呢?本文通过分析运输在集装箱多式联运中的作用,针对我国开展集装箱多式联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发展策略。 多式联运的概述及其优越性 多式联运是指根据实际业务需要,将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组合成复合型的一体化运输。合理地选择运输方式不仅能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而且还会对整个物流系统的合理化产生有效的影响,多式联运整个过程中的各区段运输,将分别由各区段的承运人负责,共同完成全程运输。全程运输通过一次托运、一张单证、一次保险,一次计费,被作为一个完整的单一运输过程来安排。通过多种运输方式,实现“门到门”的运输目标,这是未来运输经济发展的方向。 多式联运相对于普通的运输方式,具有的优越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点。多式联运以两种以上的方式连续运输。这种运 输不会像单式运输方式那样,经营业务范围受到限制,反而能扩大业务范围,提高货运量,并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设备的作用,选择最佳运输路线,进行合理化运输。 2.方便货主。多式联运方式通常是由多个承运方构成的,而托运人只需与其中一 个打交道即可,相比之下如果采用单一运输方式,托运人就不得不与多个承运人打交道。由于多式联运实现门、场、站之间任意收发货物,并且实现一次托运、一次收费、一次理赔、一单到底、全程负责的一站式运输服务,发货人只要订立一份合同,一次付费、一次保险,通过一张凭证即可完成全程运输。 3.提高运输效率。多式联运货物运输多采用集装箱运输,中转时便于使用大型 机械设备操作。使用集装箱转运货物,可以直接在发货人的仓库装货,运到收货人的仓库卸

国外多式联运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多式联运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财经学院国本0802 乔文静 0713080213摘要:国际多式联运是一种以实现货物整体运输最优化效益为目标的联运组织形式,因此受到了国际航运界的普遍重视,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飞速发展。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开展集装箱运输业务以来,我国多式联运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着问题。借鉴美国、加拿大两国多式联运发展的先进经验,提出我国发展多式联运的建议和启示。 关键词: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输问题对策 目前,国际大港集装箱多式联运所占比重都比较高,如德国汉堡港铁路集输运比重达30%,荷兰鹿特丹港铁路集输运比重达13%,而我国港口多式联运的比重仅有2%左右,发展空间很大。作为世界上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之一,我国的集装箱多式联运必将成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物流服务需求的关键。针对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落后的现状,有必要借鉴他国先进的经验,改善我国多式联运的发展策略。 一、我国多式联运的发展现状 (一)组织形式 ⒈国际铁路联运 我国的国际铁路联运主要指与俄罗斯、蒙古、朝鲜、越南等国之间进出口货物的铁路运输,其中包含过境陆路口岸操作(如换装、报关、结算和最终发运等)。 ⒉国际海铁联运 我国外贸集装箱的国际海铁联运主要分海上运输、海运口岸操作和国内铁路运输等3 个阶段。海上货物运输遵守全球性海运规则,由国际海商法协会进行指导,国内铁路运输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和《铁路货物运输规程》进行规制。 ⒊大陆桥过境运输 大陆桥过境运输主要指日本、韩国、俄罗斯、蒙古和越南等国从我国过境的进出口货物运输,例如日本与哈萨克斯坦之间过境我国的货物运输,包括海运段、国内铁路段和中亚地区铁路段等3个阶段。过境运输有一定的复杂性。 (二)主要线路 目前,我国开辟的多式联运线路已到达欧洲、美洲和非洲港口及内陆城市,主要包括从我国往返日本、美国及非洲、西欧、澳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海运线路,经蒙古或俄罗斯至伊朗和往返西北欧各国的西伯利亚大陆桥运输线,以及东起我国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途经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 国和荷兰等国的新亚欧大陆桥。 (三)存在问题 ⒈国家政策制约 我国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运输分别由不同部门管理,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缺乏协调有效的分工合作,这是制约我国多式联运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⒉铁路集装箱运输发展相对滞后 (1)发展缓慢与水路和公路集装箱运输相比,铁路集装箱运输发展速度差距较大。据统计,2000—2008 年,我国集装箱运量年均增长率海运为20%,公路为32%,而铁路仅有15%。(2)海铁联

我国多式联运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物流管理

我国多式联运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物流管理 我国多式联运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 多式联运提供的是一种高效率的服务, 但目前真正做到“一次托运、一次付费、一次签单、 一票到底”的多式联运企业很少 文/赵昕聂婷婷沈诗语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与某些国家的对外贸易中开始采用多式联运的运输方式,随着标准化集装箱的广泛使用,多式联运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当前主要的联运方式有海铁联运和路桥运输等。国际多式联运发展现状美国为了推动多式联运的发展,于1991年通过了《陆地多式联运运输效率法案》,1 998年签署了《21世纪运输公平法案》,法案的通过从机制、规章制度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对多式联运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署,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之间投资和贸易机会逐渐增多。当前美国多式联运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海铁联运和驼背运输,海铁联运的主要运输方向为由西向东,而驼背运输则主要服务于内贸货物的中长距离运输。近些年驮背运输正在逐步退出市场,拖挂车的数量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 2001年欧盟颁布的《面向2010年的欧盟交通运输政策:时不我待》交通白皮书提出要发挥各种运输方式各自优势的发展战略,建议合理地管理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建议开放铁路货运市场以促进铁路复兴;促进港口与铁路、内河航道、沿海航线连接的通道建设;推动多式联运服务项目(马可波罗计划、多式联运信息化、货运一体化等)的启动等。2011年欧盟颁布最新交通政策白皮书《通往欧盟统一交通系统之路,建立更有竞争力、能源使用效率更高的交通

系统》主张让铁路承担更多的运输量,要求提高多式联运运输链的服务水平,在中长距离货运方面提高铁路运输市场份额等,为欧盟多式联运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导方针。 欧洲的多式联运以铁路为主,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欧洲多式联运的需求特点是:需求不集中,大多为800公里以内的中短途运输。欧洲海铁联运的主要模式为南/北部港口到内陆腹地,内河运输占据了欧盟内地运输的6%,而在一些大型海港的内陆腹地,内河运输达到了44%。欧洲公铁联运的特点是路网发达、装备先进,与其他运输方式竞争激烈。 我国多式联运存在的问题 当前铁路货运长期存在的运能不足问题没有解决,另外在运输组织、运力分配和服务质量方面都有待改进。“十二五”期间我国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公路、航道、港口已经出现产能过剩,而铁路设施存在不足,铁路集装箱场站较少,难以实现物流资源的集约化使用。铁路货运已经成为制约多式联运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铁水联运、公铁联运比例整体偏低。 德国的物流园区具有多式联运功能,园区内部至少存在2种或2种以上的运输方式,1984年建设的不莱梅货运中心是第一个多式联运枢纽型物流园区;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港集水运、铁路、公路于一身,是欧洲第三大港口;美国大型铁路货场的建设,吸引了众多的物流代理公司在货场周围自行投资建设仓储配送物流基地,逐渐发展形成具有多式联功能的物流园区。我国大部分物流运园区尚未形成多式联运的运力整合,普遍缺乏多种运力的转化,我国多式联运枢纽型物流园区发展尚属于初级阶段,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在标准规范、规划方法、运营自动化、信息化技术、设施设备技术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距。

我国国际多式联运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国际多式联运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多式联运发展现状及趋势 摘要:分析我国多式联运的结构和现状,指出现阶段我国多式联运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多式联运发展的经验,提出发展多式联运的对策。 关键词: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输;问题;对策;现状 引言 集装箱多式联运是一种以实现货物整体运输最优化效益为目标的运输组织形式,目前已成为国际物流全程运输的主要形式。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比例高达20%,如德国汉堡港铁路集输运比重高达30%,荷兰鹿特丹港铁路集输运比重高达13%,多式联运的运输方式在中国仅占2%左右。作为世界上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之一,我国的集装箱多式联运必将成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物流服务需求的关键。针对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落后的现状,有必要对多式联运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借鉴国外多式联运发展的先进经验,提出我国发展多式联运的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内陆多式联运与国际多式联运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无论是政府、学术界,还是实业界,都对多式联运的发展进行了各种探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早在1962年,我国就提出了关于公路运输与水路运输联合运输的文件。随后,我又相继提出了关于公路与铁路联合运输、铁路与水路联合运输等相关文件。1989年3月,我国进行了由交通部主持,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交通办公室承担的国家科委批准的“七五”国家重点项目“国际集装箱运输系统(多式联运)工业性试验”,为推动我国集装箱运输的规范化和现代化及多式联运的快速发展起了良好作用。尤

其是2000年后,我国加大了与国际多式联运的合作,先后与加拿大、美国等发达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多式联运的合作与交流,为我国的多式联运成长与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其中,与加拿大的项目,可谓意义深远,我国政府先后从各省市、各研究机构、各企业派出加拿大学习人员达十多期,为我国的多式联运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也为我国多式联运的发展提供了更新的思路。 近年来,为适应和配合我国对外贸易运输的发展需要,我国对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开始采用国际多式联运方式。目前,我国己开展的国际多式联运路线主要包括我国内地经海运往返日本内地、美国内地、非洲内地、西欧内地、澳洲内地等联运线以及经蒙古或前苏联至伊朗和往返西、北欧各国的西伯利亚大陆桥运输线。其中西伯利亚大陆桥集装箱运输业务发展较快,目前每年维持在10000标准箱左右,我国办理西伯利亚大陆桥运输主要采用铁/铁(T r a n s r a i l)。铁/海(T r a n s e a)、铁/卡(T r a c o n s)三种方式。除上述已开展的运输路线外,新的联运线路正不断发展,其中包括举世瞩目的新亚欧大陆桥(E u r a s i a B r i d g e)。 1990年9月12日,随着中国兰新铁路与哈萨克斯但土西铁路接轨,连接亚欧的第二座大陆桥正式贯通。新亚欧大陆桥东起中国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途经哈萨克斯但、乌兹别克

浅谈我国开展多式联运现状及问题

浅谈我国开展多式联运现状及问题 发表时间:2018-05-16T17:13:53.5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作者:夏天 [导读] 摘要:发展多式联运是我国物流业创新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以其资源利用率高、产业链条长、综合效益好等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南站技术统计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86 摘要:发展多式联运是我国物流业创新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以其资源利用率高、产业链条长、综合效益好等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2016年底,交通运输部等十八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鼓励开展多式联运工作的通知》,从市场环境、发展基础、深化改革等五个方面提出十八项具体任务支持我国多式联运发展,成为我国多式联运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本文将总结目前我国多式联运的发展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多式联运;存在问题; 1我国多式联运实施情况 发展多式联运是我国物流业创新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我国物流水平提档升级的重要体现,多式联运以其资源利用率高、产业链条长、综合效益好等特点受到了行业的广泛青睐,积极推进多式联运发展可以极大提高物流效率,改善物流服务质量,充分发挥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整体优势。 为促进多式联运更好更快发展,2016年中,交通运输部办公厅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联合公布了第一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名单,16个多式联运项目入选,围绕集疏运体系建设、作业流程优化、标准规范统一等重点任务,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积极探索多式联运发展新举措。2016年底,交通运输部等十八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鼓励开展多式联运工作的通知》(交运发〔2016〕232号),从市场环境、发展基础、深化改革等五个方面提出十八项具体任务支持我国多式联运发展,成为我国多式联运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2017年11月,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改委公布第二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名单,分析当前和未来多式联运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预期以第一期示范工程的成果以及第二期30个项目的推进,带动我国多式联运发展取得新突破。由此可见,国家对于多式联运给予厚望。 1.1基础设施服务能力 在物流大通道完善方面,11条物流大通道格局加快形成,对内高效联通、对外强力辐射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以物流大通道为依托的国家多式联运网络主骨架雏形基本建立。在多式联运枢纽建设方面,铁路物流基地布局进一步完善,已建成12个集装箱中心站,8个内陆铁路口岸,正在加快推进208个一、二级铁路物流基地建设。同时,全国70多个城市正在规划建设一批具有多式联运功能、口岸服务功能的内陆无水港,为多式联运中转和组织提供基础平台。在多式联运各运输方式的衔接方面,集装箱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中转组织明显优化,16个示范项目的联运模式中,有公铁联运线路25条,铁水联运69条,公铁水联运15条。通过推进联运场站建设、创新换装模式等方式,促进多式联运高校衔接,示范项目联运效率极大地提高。 1.2 运载设备 在标准化装备研发及推广应用方面,铁路系统已研发出45英尺内陆集装箱。高铁快递专用车辆研制取得突破进展,冷藏箱、挂衣箱、开顶箱以及港内转运系统、陆空联运标准集装器等设施装备不断创新研制和推广应用,技术装备专业化、标准化、集装化水平明显提高。截止至2016年底,以郑州铁路局为例,路局共有集装箱办理站51个。主要办理20英尺标准箱、40英尺标准箱、35吨敞顶箱、干散箱、35吨干散箱、液体罐式箱发到业务,集装箱发送涉及21个品类,主要集中在钢铁、煤炭、矿建、化工品、饮食品、金属制品等六类。 1.3 降本增效成果 在提升多式联运运输效率方面,多式联运示范线路平均完成一次多式联运全程运输需转运3次;转运中平均短驳距离为20.28公里;平均等待时间35.16小时,占全程运输的时间的25.47%。多式联运降低了运输成本,平均单位联运价格为公路运输价格的40%。在减少碳排放效果方面,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开展一年以来,共降低能耗量80.2万吨,减少碳排放212.28吨。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对于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起到了积极作用。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带动就业人数近3万人,为促进就业做出了贡献。在推进零安全生产事故方面。示范工程开展至今,示范项目承担企业在完成集装箱多式联运过程中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为0,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大幅提高。 1.4 小结 总体而言,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之下,我国多式联运发展初见成效,具有如下特点:(1)政策效果持续发酵,多部门联动格局初显;(2)货运治理力度加强,市场环境逐步向好;(3)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衔接服务逐步成型;(4)行业改革稳步推进,示范工程带动效应逐步显现;(5)信息化工作建设加快,专业设备研发和推广力度增强;(6)国际联运快速发展,通关效率逐步提高。 2 存在问题分析 2.1 关于基础设施 目前多式联运基础设施网络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规划引导不足、衔接转运不畅、配套设施不到位、投入渠道不明确等方面。主要体现在:规划引导不足导致缺乏大型的具有集装箱高效联运作业功能的综合货运枢纽布局;各种运输方式在站场规划建设方面缺乏衔接和功能配套;物流通道不够完善,重要枢纽之间、各方式基础设施之间“连而不畅”、“邻而不接”,“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集疏运体系“断头路”现象较为突出。 2.2 关于运载设备 目前,标准化运载单元的规模逐渐增加,各级尺寸集装箱的设计正在逐步展开,也陆续涌现出了一系列新型运载设备,如罐式集装箱、新型冷藏集装箱等,为安全运输、丰富联运产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是对于新型运载单位的推广上还略显不足,仅局限于各地单独使用,并未形成规模化效应。此外,目前的标准化运载单元大多只适合国内运输,无法满足国际联运的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运载单元的推广。另外,现阶段我国多式联运专用装备的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滞后,以集装箱为代表的标准化运载单元,以龙门吊、岸吊等为代表的快速转运设备,以铁路专用平车、半挂车专用滚装船舶等为代表的专用载运机具,存在着严重的不匹配、不适用、不经济等问题,装备类型单一。 2.3 关于多式联运的部门协调联动 由于多式联运服务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国家部门众多,因此各部门的职责分工还需进一步明确,在标准规范的制定、协同机制的

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与现代物流的关系

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与现代物流的关系 集装箱运输作为一种先进的运输组织和管理形式,已经被国内外广泛采用。现代化的集装箱运输热潮已经遍及全球,各国都把集装箱运输的普及和发展看作本国货物运输现代化进程的标志。集装箱多式联运是集装箱运输的高级发展阶段,代表着集装箱运输发展的方向。近年来,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崛起,使国际贸易日趋频繁,极大地推动了集装箱多式联运和现代物流的发展。现代物流的发展与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从某种程度上说,现代物流是在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基础上向前发展而产生的,现代物流的实质是以集装箱多式联运为核心,并与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货物信息跟踪等环节形成有机的整体。以集装箱运输为基础的多式联运,在现代物流中已越来越呈现其独特的优势,并且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一、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定义与特征 国际多式联运(MultimodaI Transport)是一种以实现货物整体运输的最优化效益为目标的联运组织形式。它通常是以集装箱为运输单元,将不同的运输方式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连续的,综合性的一体化货物运输。通过一次托运,一次计费,一份单证,一次保险,由各运输区段的承运人共同完成货物的全程运输,即将货物的全程运输作为一个完整的单一运输过程来安排。然而,它与传统的单一运输方式又有很大的不同。根据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

(简称“多式联运公约”)以及1997年我国交通部和铁道部共同颁布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管理规则》的定义,国际多式联运是指“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境内接管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地点交付的货物运输”。根据该定义,结合国际上的实际做法,可以得出,构成国际多式联运必须具备以下特征或称基本条件: (1)必须具有一份多式联运合同。该运输合同是多式联运经营人与托运人之间权利、义务、责任与豁免的合同关系和运输性质的确定,也是区别多式联运与一般货物运输方式的主要依据。 (2)必须使用一份全程多式联运单证。该单证应满足不同运输方式的需要,并按单一运费率计收全程运费。 (3)必须是至少两种不同运输方式的连续运输。 (4)必须是国际间的货物运输。这不仅是区别于国内货物运输,主要是涉及国际运输法规的适用问题。 (5)必须由一个多式联运经营人对货物运输的全程负责。该多式联运经营人不仅是订立多式联运合同的当事人,也是多式联运单证的签发人。当然,在多式联运经营人履行多式联运合同所规定的运输责任的同时,可将全部或部分运输委托他人(分承运人)完成,并订立分运合同。但分运合同的承运人与托运人之间不存在任何合同关系。 由此可见,国际多式联运的主要特点是,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对托运人签订一个运输合同统一组织全程运输,实行运输全程一次托运,一单到底,一次收费,统一理赔和全程负责。它是一种以方便托运人

构成国际多式联运应具备的条件

进行国际多式联运应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有一个多式联运经营人对全程运输负责任。 2、必须使用全程多式联运单据(该单据既是物权凭证也是有价证券)。 3、必须执行全程单一运价。 4、必须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运输方式(如海/ 陆或陆/ 空)的连贯运输。 5、必须是跨越国境的、国与国之间的货物运输。 6、必须由托运人与多式联运经营人签订一份多式联运合同,作为双方权利义务的约束标准。 问题:构成国际多式联运应具备的条件是。 答案:必须要有一份多式联运合同和使用一份包括全程的多式联运单据并有一个多式联运经营人对全程运输负责必须是至少两种不同运输方式的连贯运输必须是国际间的货物运输必须是全程单一的运费费率 运输合同又称运送合同,是指承运人将旅客或货物从起运地点运输到约定地点,旅客、托运人或者收货人支付票款或者运输费用的合同。 依据联合国多式联运公约的规定及国际上的实际做法,构成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应该具备以下要件:

1)必须具有一份多式联运合同。该合同是多式联运经营人与托运人之间权利、义务、责任与豁免的合同关系和运输性质的确定。它可以口头、书面或者电子形式制定。 2)由一个多式联运经营人对货物运输的全程负责。该多式联运经营人是订立合同的当事人,也是多式联运单证的签发人。他是本人,而非托运人或实际承运人的代理人。多式联运人的范围并非仅限于承运人,货运代理人、无船公共承运人等均可成为多式联运经营人。 3)必须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连续进行运输。 4)必须是国际间的货物运输。 国际多式联运的主要特点是:以方便托运人和货主为目的,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对托运人签定一个运输合同,统一组织全程运输,实行运输全程一次托运,一次收费,一单到底(如果签发多式联运单的话),统一理赔和全程负责。

发展多式联运的障碍与对策研究分析

发展多式联运的障碍与对策分析

————————————————————————————————作者:————————————————————————————————日期: 2

发展多式联运的障碍与对策分析 摘要:在我国加入WTO并实现开放承诺的今天,无论是从国家经济建设,以及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发展进程和推进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发展多式联运是必须的且加速发展多式联运都迫在眉睫,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随着国民经济和外贸进出口业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运输的需求剧增。要救我国必须加速发展多式联运。 关键词:多式联运集装箱 一、多式联运的概念 多式联运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多式联运定义:使用连续的运输方式进行且在运输方式转换时不对货物本身进行单独处理的货物移动。广义的多式联运描述如下:由两种及其以上的交通工具相互衔接、转运而共同完成的运输过程统称为复合运输,我国习惯上称之为多式联运。《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对国际多式联运所下的定义是:按照多式联运合同,已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有多式联运经营人把货物从一国境内接运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制定交付货物的地点。而中国海商法对于国内多式联运的规定是,必须有种方式是海运。 二、多式联运的特点 1、全程性多式联运是由联运经营人完成和组织的全程运输。无论运输中包含几个运输段,包含集中运输方式,有多少中转环节,多事联运经营人均要对运输的全程负责,完成或组织完成全程运输中所有的运输及相关服务业务。 2、简单性多式联运实行一次托运、一次合同、一次单证、一次保险、一次结算费用、一票到底。 3、通用性多式联运涉及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运输和衔接配合,与单一运输方式的货运法规办理业务不同,所使用的运输单证、商务规定、货运合同、协议、法律、规章等必须要适用于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 三、发展多式联运的优点 1.责任统一,手续简便 在多式联运方式下,不论全程运输距离多么遥远,也不论需要使用多少种不同运输工具,更不论途中要经过多少次转换,一切运输事宜统一由多式联运经

国际集装箱运输系统知识(2)多式联运概述

国际集装箱运输系统知识(2)多式联运概述

国际集装箱运输系统知识(2)多式联运概述 国际集装箱运输是一种先进的现代化运输方式。与传统的件杂货散运方式相比,它具有运输效率高,经济效益好及服务质量优的特点。正因如此,集装箱运输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保证国际贸易的最优运输方式。尤其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随着集装箱运输软硬件成套技术臻于成熟,到80年代集装箱运输已进入国际多式联运时代。国际多式联运是一种利用集装箱进行联运的新的运输组织方式。它通过采用海、陆、空等两种以上的运输手段,完成国际间的连贯货物运输,从而打破了过去海、铁、公、空等单一运输方式互不连贯的传统做法。如今,提供优质的国际多式联运服务己成为集装箱运输经营人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一、国际多式联运的定义与特征 国际多式联运(MultimodaI Transport)是一种以实现货物整体运输的最优化效益为目标的联 运组织形式。它通常是以集装箱为运输单元,将不同的运输方式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连续的,综合性的一体化货物运输。通过一次托运,

一次计费,一份单证,一次保险,由各运输区段的承运人共同完成货物的全程运输,即将货物的全程运输作为一个完整的单一运输过程来安排。然而,它与传统的单一运输方式又有很大的不同。根据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简称“多式联运公约”)以及1997年我国交通部和铁道部共同颁布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管理规则》的定义,国际多式联运是指“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境内接管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地点交付的货物运输”。根据该定义,结合国际上的实际做法,可以得出,构成国际多式联运必须具备以下特征或称基本条件: (1)必须具有一份多式联运合同。该运输合同是多式联运经营人与托运人之间权利、义务、责任与豁免的合同关系和运输性质的确定,也是区别多式联运与一般货物运输方式的主要依据。 (2)必须使用一份全程多式联运单证。该单证应满足不同运输方式的需要,并按单一运费率计收全程运费。 (3)必须是至少两种不同运输方式的连续运

试论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的现状与发展

试论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的现状与发展 班级:经贸2008 摘要:我国海运集装箱运输从1978年起步以来发展迅速,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连续20年保持30%以上的增幅,连续30年保持23%以上的增幅。2003年以来,我国港口集装箱装卸效率不断刷新和突破世界记录,目前也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水平。在世界航运市场上,中国因素已经成为举世公认的重要因素,对于国际海运贸易的健康发展、维系国际航运市场经济秩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参与国际海运事务,参与制定国际规则和政策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加强。 关键词: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概况;问题和建议 集装箱多式联运是一种在集装箱运输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新型运输方式,它以集装箱为媒介,把铁路运输、海上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和内河运输等单一运输方式有机结合为一体,构成一个连续运输过程,为客户提供更为便捷的物流服务。集装箱多式联运与传统单一运输方式相比,减少了中间环节,进一步提高了运输质量,减少了货损货差,降低了运输成本。 一、我国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概况 国际货物多式联运早已存在,但一直发展缓慢,只是近30年来在集装箱运输大发展后,才促使多式联运在世界范围内有了长足的避步。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成为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的主要形式;集装箱运输本身就是多种运输方式的联合运输,而多式联运是国际集装箱联运的高级形式。当今世界上,国际集装箱运输已进人多式联运的时代。我国国际集装箱运输从70年代起步,80年代夯实基础,90年代全厦进入发展时期,但集装箱运输始终处于分段运输阶段,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尚处于发展初期。分段运输的运量占我国国际集装箱总运量的90%以上。分段运输业务由远洋、沿海、内河、公路、铁路、港、站等运输、装卸及货代企业分营,其经营范围受到一定限制。这种运输组织形式,不利于提高运输服务质量,不利于加强经营者在国际运输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与合作关系。运输企业出现了横向联合的趋势,但整体实力雄厚的集约化多式联运企业少。国际集装箱中转站在港口腹地设置过剩,与内陆站点数量不足形成较大反差。集装箱“门到门”运输困难重重。在追求集装箱运输的专业化和规模化的情况下,难以将集装箱运输的触角直接伸向货源点和收货终点,使得许多原本可以采用集装箱运输的货源不得不仍采用散件运输。《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管理规则》(交通部、铁道部1997年第2号令,以下简称《规则》),已于1997年3月14日发布,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规则》颁布后,在国内外引起了积极的反应。从此,我们国家终于有了一个管理多式联运的法规,使得管理多式联运有法可依,经营多式联运有序可循,《规则》的实施将促进多式联运市场的健康发展。规则首先明确了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基本概念。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是指按照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国际集装箱自接受地运至目的地交付给收货人的行为。国际多式联运首先是一种运输行为,并且是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联合运输,因此属于运输范畴。国际上多式联运发达国家都是由运输部门管理的。在我国,交通部、铁道部作为国务院运输行业的主管部门。负责公、铁、水运输行业管理。因此,《规则》规定我国国际集装箱多式联

我国多式联运发展论文

我国多式联运的发展研究 一、多式联运的基本理论 (一)多式联运的概念 多式联运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多式联运定义:使用连续的运输方式进行且在运输方式转换时不对货物本身进行单独处理的货物移动。广义的多式联运描述如下:由两种及其以上的交通工具相互衔接、转运而共同完成的运输过程统称为复合运输,我国习惯上称之为多式联运。《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对国际多式联运所下的定义是:按照多式联运合同,已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有多式联运经营人把货物从一国境内接运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制定交付货物的地点。而中国海商法对于国内多式联运的规定是,必须有种方式是海运。 (二)多式联运的运输组织形式 多式联运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运输方式进行联运的运输组织形式。这里所指的至少两种运输方式可以是:海陆,陆空,海空等。这与一般的海海,陆陆,空空等形式的联运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虽也是联运,但仍是同一种运输工具之间的运输方式。众所周知,各种运输方式均有自身的优点与不足。一般来说,水路运输具有运量大,成本低的优点;公路运输则具有机动灵活,便于实现货物门到门运输的特点,铁路运输的主要优点是不受气候影响,可深入内陆和横贯内陆实现货物长距离的准时运输;而航空运输的主要优点是可实现货物的快速运输。由于国际多式联运严格规定必须采用两种和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进行联运,因此这种运输组织形式可综合利用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点,充分体现社会化大生产大交通的特点。 由于国际多式联运具有其它运输组织形式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而这种国际运输新技术已在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目前,有代表性的国家多式联运主要有远东/欧洲,远东/北美等海陆空联运,其组织形式包括: 1.海陆联运 海陆联运是国际多式联运的主要组织形式,也是远东/欧洲多式联运的主要组织形式之一。目前组织和经营远东/欧洲海陆联运业务的主要有班轮公会的三联集团、北荷、冠航和丹麦的马士基等国际航运公司,以及非班轮公会的中国远洋运输公司、

浅析我国开展国际多式联运的现状及对策学习资料

浅析我国开展国际多式联运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我国开展国际多式联运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国际多式联运作为一种高级的运输组织形式,可整合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通过无缝衔接提高运输效率与质量,符合个性化需求对商品运输的要求,在全球化竞争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过近四十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多式联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在这种形势下,为更好地促进我国多式联运的发 展,必须积极培育大型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建立多式联运管理信息系统,发挥政府职能,引导多式联运稳步发展。 关键词:国际多式联运;现状;对策 一、国际多式联运的特点 国际多式联运是一种较高级的运输组织方式,它集中了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扬长避短,融合一体,组成连贯运输,达到简化货运环节,加速周转,减少货损货差降低运输成本,实现合理运输的目的。它相对于单一运输方式具有一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简化托运、结算及理赔手续,节省人力、物力和有关费用 在国际多式联运方式下,无论货物运输距离有多远,由几种运输方式共同完成,且不论运输途中货物经过多少次转换,所有一切运输事项均由多式联运经营人负责办理。而托运人只需办理一次托运,订立一份运输合同,一次支付费用,一次保险,从而省去托运人办理托运手续的许多不便。同时,由于多式联运采用一份货运单证,统一计费,因而也可简化制单和结算手续,节省人力和物力,此外,一旦运输过程中发生货损货差,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对全程运输负责,从而也可简化理赔手续,减少理赔费用。 2节省业务运作时间 缩短货物运输时间,减少库存,降低货损货差事故,提高货运质量:在国际多式联运方式下,各个运输环节和各种运输工具之间配合密切,衔接紧凑,货物所到之处中转迅速及时,大大减少货物的在途停留时间,从而从根本上保证了货物安全、

中国多式联运现状

针对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现状的分析 一、引言 众所周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带动了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目前我国的对外贸易格局基本上仍以香港、日本、台湾、韩国等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和国家为主,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尤其是我国与欧美国家贸易份额的持续上升,国际集装箱运输将会发生新的变化。从集装箱运输需求的主体来看,加工贸易企业和三资企业是集装箱运输需求的主体。一方面,国际贸易以加工贸易占主导地位。例如,中日间加工贸易的蓬勃发展,带动中日航线集装箱运量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加工贸易本身内在性质也发生了变化。现在越来越多的加工贸易,从生产到除销售以外的所有环节都在海运以前已经完成,海运至目的地交货后直接进入商店销售。更有甚者,有的客户希望自己的货物能够快速、准确的从我国国内加工场到达客户工厂,甚至直达超市货架上。这样就要求货物运输比以前更准确,快捷,准时。显然,国际贸易运输的变化,必将给多式运输带来空前的革命。集装箱多式联运是一种以实现货物整体运输最优化效益为目标的运输组织形式。目前一成为世界国际物流全程运输的主要形式。 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面临的问题 国际多式联运简称多式联运,是在集装箱运输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指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境内的接管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交付地点的货物运输。国际多式联运适用于水路、公路、铁路和航空多种运输方式。顾名思义,对于集装箱多式联运来说,应该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参加。也就是说,水路、公路、铁路、航口、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至少有两种需要利用到才可。因此要发展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完善的基础运输设施是关键,仅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发达的交通网,才能保证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得以畅通实施。近年来在经济发展日益辉煌的同时,我国的交通道路设施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今年来公路的发展也很迅猛。我国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基本建成。对于铁路、水路、航空、以及港站也都得到了风波的发展。所有的的这些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都极大地推进了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然而,在看到进步与优势的同时,也凸显出以下了一些问题: 1.多式联运基础设施仍然不足,港站集疏运能力薄弱 虽然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已得到相当迅速的发展,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交通运输设施的技术装备水平仍然偏低,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度仍比较薄弱,特别是后备能力不足,不能适应运输需求大幅度增长的需求。比如,我国水运内河航道基本处于自然状态,高等级深水航道比重小,目前能通过300 吨级以上船舶的航道里程仅为12. 3%,港口除部分新建的专业化泊

发展多式联运的障碍与对策分析

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毕业论文 发展多式联运的障碍与对策分析 系别工商管理系 专业年级 学生姓名 学号 20804100626 指导教师 职称讲师 2014年04月 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 文作者签名: 年月日

摘要 多式联运作为国际运输中的一种高级的运输组织形式,是生产企业应对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运输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如今,我国多式联运正处在蓬勃发展期,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障碍与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我国多式联运的特点及发展现状的分析,来解决在多式联运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使我国多式联运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多式联运障碍分析

Abstract Multimodal transport as an advanced form of transport organization in international transportation, is a production enterprise cope with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as well a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inevitable direction. Nowadays, multimodal transport in our country is in a ferment, but has also had some obstacles and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modal transport in China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o solve the problem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multimodal transport, multimodal transport get better development in China. Keywords:Multimodal transport obstacles analyz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