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浅析校园民谣在校园流行文化中的价值意义(1)

论文  浅析校园民谣在校园流行文化中的价值意义(1)
论文  浅析校园民谣在校园流行文化中的价值意义(1)

浅析校园民谣在校园流行文化中的价值意义

On the value of Folk Songs on campus

云南师范大学

年月

摘要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与内容

写作思路及论文框架

第1章校园民谣的起源及流行的原因

1.1校园民谣的起源

1.2校园民谣流行的原因与背景

第2章校园民谣的兴衰历程

2.1 发展

2.2 没落

2.3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3章校园民谣的主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 2.1校园民谣的主要思想内容

2.2 校园民谣的艺术特征

第4章校园民谣在校园流行文化中的价值意义 4.1校园民谣的美育功能

4.2丰富校园文化

4.3 校园民谣的正向引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摘要

中国的校园民谣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当下流行音乐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最初的一盘卡带至今成为了独树一帜的音乐风格,期间经历了时间和艺术的多重考核,作为校园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笔,其代表了校园文化中重要的青春精神,同时也是一代人不可磨灭的记忆珍藏。

本文通过对于校园民谣的起源发展以及后期的衰落直至如今的现状进行了陈述分析,对于校园民谣在校园文化中起到的价值引导进行分析,校园民谣的发展是一个时代文化的推进,是当下校园文化构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本文对于校园民谣存在于校园文化中的价值意义的陈述和探讨,希望可以对于之后校园文化的发展有所指导作用。

关键词校园民谣流行音乐校园文化高晓松

Abstract

China's campus folk music development int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urrent pop music , start with a cassette has become a unique style of music, experienced a period of time and the art of multiple assessment, as the campus culture can not be ignored, on behalf of the campus culture in the spirit of youth, at the same time is also a generation indelible memories.

In this paper, the status-quo until the origi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decline of the late folk school today was a statement analysis, for folk school campus culture plays Value guide the analys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mpus folk culture is an era of progress, is the current campu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discussed herein by stating for the folk school campus culture in the presence of significant value, hoping for aft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mpus culture has a guiding role.

Key words campus folk Pop music campus culture GAO Xiaosong

研究目的

当今社会人们观念日益趋于物质化,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往往只注重视觉审美、对真正心灵层面上的东西追求不断减弱。现在大众对于歌曲本身的要表达意义和其中对生命人性的思考并不看重视,演唱者要有着出众外表,独特的路线、讨喜的事迹或者极具争议的事迹等与歌曲无关的都因素才可以在娱乐圈有一席之地,演唱者一般都比较简单低调朴素,通过浅吟低唱在舞台上默默表达灵魂传达思想的民谣逐渐不能迎合大众口味了,只能被人们所淡忘。本文希望通过分析校园民谣起源发展和衰落过程表达对校园的追思,从美学和社会学角度展现校园民谣独特迷人的风格吸引大众重新发现其暗藏的魅力。然后借助校园民谣唤起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中丢失的十分重要的情感部分,摆脱现在大学生均被利益物质蒙蔽双眼的现状。事实上,现在学生过于世故早熟,为个人发展,在选择朋友过程少了真诚多了计算,互相利用、提防成为大学生交际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手段,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孤独的内心深处更渴望真情真爱渴望真诚纯洁,校园民谣中的情感正是他们缺失的在苦苦追求的。

研究方法与内容

本文主要通过定性分析法和描述性研究法阐述了校园民谣的流行文化价值。在准备本文之前以及过程中查阅了前辈们关于校园民谣的著作、论文、以及相关评论,借鉴了其中一些研究。借鉴和引用的主要有:谭娜老师对校园民谣背景、主要思想和传播特点的阐述,《校园民谣的前生今世》对民谣发展进行了详尽的叙述,张家金先生在其关于校园民谣著诉中对其教育意义进行了系统解说,著名作家王小波依次从校园民谣身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两方面对它的失落进行理论的论述,以及《中国当代校园歌曲研究》《校园民谣:生命与时间的对抗》《校园民谣的流行及其灵韵的消失》中对校园民谣的研究分析。

写作思路及论文框架

本文主要在对校园民谣历史起源发展衰落等因素的研究中结合当时社会环境、经济情况、政治背景等方面进行深刻剖析。然后单独从艺术的角度对大陆校园民谣,运用类举方法对经典校园民谣进行赏析,由于本文主要是对其文化价值意义进行探讨,并非研究其艺术领域的造诣,因此艺术方面的分析未能具体到更深层次。最后结合前面几章的铺垫,本文提出了自己的论点,本文对首先从内外原因叙述民谣起源,然后结合市场需求民谣本身特性以及当时校园环境对校园能风靡一时的原因进行分析。之后从历史兴衰的角度研究校园民谣的生命总线,并针对它的没落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再通过分析校园民谣在艺术层面上的独特美感与具主要思想内容,引出本文中心论点--校园民谣在校园流行文化中的价值意义的研究结论。

第1章校园民谣的起源及流行的原因

1.1校园民谣的起源

1.1.1. 外部原因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文化层次方面也开始重视大量对于外来优秀文化的吸收和本土化发展,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层面的需求也日益显示,过去在经济控制阶段中,对于文化的压制十分严格,主流文化停留在《东方红》等慷慨激昂的“红色”革命歌曲,这种文化的专制造成了我国过去一段时间内的文化处在一种贫瘠无法进步的阶段中,缺少生命力和创造力。

而随着改革的浪潮逐渐席卷全国,外来文化对于内地本土文化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港台流行文化的涌入带给内地的人们以极大的文化上的刺激,首批进入内地的歌手是以邓丽君为代表的艺人,引发了极度的追捧热潮,对于邓的追捧成为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现象,随后以罗大佑、齐秦等为首台湾的校园民谣歌手的作品大量传入内地,对于内地校园民谣文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1.1.

2.内部原因

改革开放以后国内恢复了高考制度,经过文革十年动乱,国内现存有的人才十分稀少,群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在改革开放以后急需大量的人才来投入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事业中,所以当时大学生的社会地位相对比较而言极高;同时,施行高考制度的初期,一方面是因为文革期间社会的教育事业被搁置,群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一方面由于高校还未扩招,录取制度十分严格,造成了当时录取的比例非常低,国家对于大学生给予了优待政策,所以大学生相对比较而言是有许多空闲时间的,在大学这个象牙塔里,闲暇时间受到外来校园民谣文化的熏陶,以高晓松为代表的一群校园民谣音乐人大量涌现,这些开始音乐创作的学生大部分取材于校园生活,又受民谣文化与港台流行文化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内地校园民谣应运而生。

1.2校园民谣流行的原因与背景

90年代后,大批当时校园民谣的创始者从校园中进入社会,带着当时的民谣作品纷纷成立了相关文化企业或投身相关事业中,对于校园民谣的发展有极大的推进作用,经过数年的发展,校园民谣开始从校园走出社会,快速第占领了流行乐市场,其发展之迅速背后其实存在有包括了市场、自身以及受众人群等潜在因素的推动。

1.2.1.市场的需求

对于1994年之前的内地流行音乐市场进行总体观察,发现其中大量流行并且起到领导作用的音乐多是外来或港台音乐,内地自己的音乐发展十分缓慢,文化产业还在起步阶段,无法与当时的港台音乐所匹敌,其中也出现了一些希望通过对于港台音乐进行复制的音乐,但是由于运作手段还不够成熟,最终这种模仿运作还是失败了。但是港台流行音乐大部分都是对于国外流行乐的继承,虽然在配乐和制作方面是有其超前之处,但是由于地域文化的厚度不够,同时当时大部分的音乐创作出

品都过于急功近利,所以当时大部分的港台音乐内涵是不足够的,歌词内容上更是呈现出了苍白贫瘠的现象,对于当时的校园文化起不到正向引导,所以虽然这些音乐一开始十分迎合于大众的口味,但是在后期由于无法突破和形式的重复,部分群众终于开始厌烦这种单一的音乐,音乐市场中急需一种新的音乐形式来唤醒沉寂重复的市场。这个时候校园民谣的出现,无疑是一股春风吹过了流行音乐市场,大陆的民谣文化孕育于校园本土文化中,继承了校园文化中本源的味道,清新自然的风格在过往的流行乐中脱颖而出,赢得了大量的青年以及学生们的追捧和喜爱,于是在该时期内,创作了大量的民谣歌曲,包括《同桌的你》、《睡在上铺的兄弟》、《大学自习室》、《窗外》、《青春舞曲》、《小草》、《心愿》、《七子之歌》、《青春无悔》、《白桦树》、《往事》、《小芳》、《一生有你》、《朋友》、《恋恋风尘》、《一无所有》、《深呼吸》、《冷酷到底》、《白衣飘飘》、《未名湖是个海洋》、《彩虹》、《那些花儿》、《最美》、《我的1997》、《艳粉街的故事》、《一封家书》、《姐姐》、《蚂蚁》、《中华民谣》……

1.2.2.鲜明的个性

民谣文化相比于流行文化而言具有其鲜明的特征。早在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出现过歌和谣的区分——“心之忧矣,我歌且谣。”,在古籍中对于歌与谣的区分有明确记载,在《毛诗故训传》中记载道“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总体而言,“歌”更加注重对于旋律的创作和把握,词依附于旋律,它十分注重对于演唱过程本身所具备的表现力,是一种比较流行的艺术表现形式,而相对而言“谣”对于旋律的要求没有“歌”的高,在曲调的创作上不需要追求过于有表现力,在词的选择上也比较松散自由,节奏明快紧促,而正是因为在“谣”中对于曲的要求并不高,所以其词的创作比较具有表现力,能够迎合大部分群体的心声,引发其共鸣。校园民谣的创作者们多是在读大学生,文化层次水平比较高,一方面其继承了民谣固有的通俗、明朗的词风,一方面又通过自身文化水平来进行了民谣创作中的思想文化内涵,将校园民谣文化推进了一个更为高的层面中。通过木吉他的演奏,在简单和弦的伴奏下,关于校园中的青春情愫也就从民谣里流淌了出来。起初校园民谣只是一种在校内流传的形式出现,创作的初衷多是于青春期内对于异性的仰慕、未来的迷茫等,功利性不强,所以在演出时比较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旋律明朗清新,令人耳目一新,同时由于其歌词贴近校园生活,引发聆听者关于校园生活、青春期萌动的回忆和共鸣,得到了广泛追捧。

1.2.3. 校园文化正向引导的需求

校园民谣的创作者与受众人群的年龄、经历以及时代背景相同,其思想方面也有共同之处,在某一些意识观念上可以达到共鸣和重合。随着国家政策逐渐宽松,经济发展的跃进,外来文化的对于思想观念的扩大化的推进,过去的单一价值观受到了冲击,作为改革中的一代人,他们的心态从集体主义至上转而开始对于自我意识和需求进行关注,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中,校园文化的正向引导十分需要,民谣文

化的创作中多是体现出一些含蓄内省的心态,一反流行文化中空洞苍白的无病呻吟,是以受到了当时青年们的喜爱。

第2章校园民谣的兴衰历程

2.1 发展

20世纪70年代,一种由罗大佑等音乐人带领的音乐形式在台湾校园中悄然兴起且以无双的势头发展着,这就是校园民谣在我国最早的雏形。

正式被赋予“校园民谣”这个称谓,是在1994年。这一年,大陆一家名气不大的小公司推出了一张无论在当时的音乐界还是整个社会都激起一片狂热的专辑,这就是《校园民谣》。从此之后,校园民谣甚至达到了一种白热化的程度,广大学生群体争相传唱,媒体报道铺天盖地,这段时期也涌现了一大批如老狼、高晓松等优秀的内陆校园民谣人,其中有一些人至今仍活跃在歌坛上。

2.2 没落

让人扼腕的是,校园民谣这一音乐流派却只是如流星般划过音乐界,虽然闪耀一时,却也急速没落。在如飓风一般盛行一年多后,校园民谣虽在挣扎却也慢慢的隐匿在大众视野中。虽然仍有一些公司推出新的校园民谣歌手,但盛景难以再现。除了朴树、许巍等才华横溢的歌手外,被记住的已经寥寥无几,大批原本驻扎在校园民谣环境中的歌手与公司纷纷选择撤离与转行。

到21世纪初期,唱着学生时代被束缚的心情和难以与人道的秘密情感的校园民谣已彻底退出音乐舞台。

如今虽然校园里仍有怀有梦想的年轻人抱着吉他敲打着手鼓,弹唱着自己填词作的曲子,却已是雨中的的星星之火,难以形成大片燎原之势。

2.3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此一音乐流派的迅速盛起与悄然而逝,究根到底原因都极为相似。一是题材选择范围狭窄,基本就定格在友情与爱情中,尤以爱情为主。虽然唱出了当时学生心中难言的情愫,却也因选择单一,且此类歌曲一般旋律悲伤,作词者都有着年少时代特有的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词曲皆伤感低落,此番种种原因而难以为继。

原因之二是在校园民谣兴盛的背景下,大批自由人投入其中,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是专攻音乐的专业学生,对音乐全靠自己的欣赏感知与热忱,对涉及专业性的知识了解不多;还有一批人则是只追求市场,循着大众口味推出口水专辑,只求一时利益不求包含多少音乐涵义,这就导致作出的乐曲难以融进大众的视野。

除此之外还有当时的社会形势有关,在此不作过多讨论。

第3章校园民谣的主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

3.1校园民谣的主要思想内容

正向上文讨论过的一样,爱情这一主题是校园民谣的两大主攻方向之一。凄美的浪漫的相思的都是可以歌唱的,都是抒发内心情感的载体。

校园的爱情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仍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自由与纯洁。身处象牙塔中,尚没有机会去体验外面世界的狂风骤雨,世界与爱情在他们眼中仍是可以自由描绘之物。在最和善的环境里,在情窦初开的年纪里,爱情可以轻而易举的改变他们的心绪,一个回眸一次相遇就可以吟诵成诗,谱写成曲,这样的温床自然而然就滋养出校园民谣这一流派。以《同桌的你》为例:这是首歌唱男女同桌情谊的歌曲,歌词中把过去的回忆、现在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展望交织在一起。“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最爱哭的你”,以叙述的方式重现昨日的美好,这种直白质朴的表述反映了主人公内心无限的柔情。“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看了你的日记,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通过提出四个疑问表达出主人公当下伤感的思绪,也间接反映出他对往昔的万般感慨和丝丝悔意。“从前的日子都远去,我也将有我的妻,我也会给她看相片,给她讲同桌的你”,在一番回忆后回归现实,表明主人公尽管饱含牵挂,但不沉湎过去,而是直面未来,体现了歌词创作主题的积极意义。

除此之外,校园里接触最多的同窗之谊,意气风发的少年们凑在一起惺惺相惜,朴实的感情最为真诚,也最值得纪念。许多歌手在走出校园后怀念这种互帮互助彼此鼓励扶持的情感,《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就是其中代表。

3.2 校园民谣的艺术特征

诞生在校园里,就必然带有校园的气息。校园民谣围绕着学生时代的心绪及生活而存在,不掺杂社会中的功利因素,首先一个特征就是歌词纯真自然,功力深厚。象牙塔中的学生将语言功底运用的出神入化,押韵双关等随处可见,朗朗上口。其次就是感情深厚,身心投入。学生将音乐作为爱好,付出绝对热忱,遇到演唱的机会总会将一腔感情都融进歌声里,感染观众是对他们最大的评价。相对的职业歌手则已经有了演唱的利益目的,或多或少总会掺杂进别的东西在里面,感情已经不是他们的第一考量因素。最后一点则是需求简单,一人一吉他,或配手鼓,或席地而坐或随性而站,就是梦想开始的地方。

第4章校园民谣在校园流行文化中的价值意义

4.1校园民谣的美育功能

谈及美育之前,不得不先简谈美誉的概念,美育顾名思义是在审美方面的教育问题。既然涉及到审美与教育两方面,首先需要培养的就是一定的审美能力,其后就是在审的基础上获得美的享受与质的提升。由此,审美教育的目的就是加强人关于自身的审视与了解,促进心灵的升华。当然,美育对人的作用与情感的碰撞密切相关,单就学生群体来说,某一样美的事物呈现在他们面前且在审美的过程中与该事物发生共鸣时,即其中蕴含的某些情感能够触动他们,激起他们的心绪随之变化起伏,两种情感在碰撞中摩擦出新的火花,这就是美育的目的。

校园民谣毕竟萌生在校园里的流派,因而内容也多围绕校园,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更容易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因此乍一诞生便流传甚广。

校园民谣流行之时,对学生的影响不可不谓巨大。校园民谣盛行在各大校园之时,激起无数学生为之创作与弹唱,无数才华的光芒闪耀在词曲创作中,为学生在课业之余提供了新的爱好与舒展横溢才华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中他们收获的不仅是脍炙人口的乐曲,还有内心的满足、自信的提升。为了更好地创作,他们会不停地汲取知识,如何更好地运用文字来表达情感,如何用旋律的变化衬托心情,乐器的弹奏技巧,演唱的技巧,与志趣相合的伙伴彼此交流成长,都是他们在校园民谣中得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哪怕稍微欠缺才气的人,也在校园民谣的氛围中学会了欣赏与鉴别,有了欣赏与追随的歌手,课余能通过校园民谣来舒缓压力,也都是校园民谣带来的美育作用。

当然,校园民谣除了广泛盛行于学生群体,凭借其真诚的情感与对学生时代的追忆也打动了社会阶层人士,受到了普遍欢迎。例如李春波的《一封家书》,口语化、书信式的歌词给人以亲切、温馨之感,游子在外对家的依恋通过无华的词句跃

然纸上,感情真挚细腻、自然朴实,其真实性迅速拉近了生活与艺术的距离,引起了听众的共鸣。

校园民谣以其诗意与青春打动人的心灵,在这里音乐与文学达到了完美的结合。曲是音乐,词是文学,两者都来自于人内心深处悸动又无处安放的情感,迫切需要被表达,因而无可避免都一定程度上带着作者的烙印,作者的心绪、对爱情友情亲情的观念,都或明或暗的体现在词曲中。两者又都是诞生与生活中,所以在创作中也难以避免代入了时代背景。

学生时代的审美恰与校园民谣相适,美育的作用被放大到极致,除了让学生自发自动地吸收更多文学知识与音乐知识,提高自身文学底蕴外,也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优秀音乐家与词曲作者。

4.2 丰富校园文化

文学是集诸多美学在内的一门富有深度的学科,具有博采众长之美,能沉淀学生的底蕴,散发出知性之美。校园民谣由学生自己作词,所有文学功底都折射在十几行文字中,极其考验作词者的能力。而校园民谣掀起一阵狂热的同时,也让更多人重视文学,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以高晓松为例,最早成名在校园民谣盛行之时,在之后这一流派没落之时却凭借自己的一腔才气渐渐在不同的圈子都打出了名气,词曲创作人、影视制作人、节目主持人都是他的标签,满腹经纶形容他不为过,在参加节目时经常能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除了高晓松之外,得益于校园民谣的人也是不胜枚举,文学改变一个人是由内而外的,像一块朴实的璞玉。由此可见,文学塑造一个人是永久的,不随时间而流逝的。

除此之外,音乐塑造人又是另一个方面。声乐对于人而言,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每个人都会哼唱几句,每个人都活在声乐的世界里。在当时校园民谣作为一个贴近校园的新流派兴起时,无疑为当时的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抒发情感的方式。每个人总能找到恰巧唱到自己心坎里的旋律或歌词,每个人都在哪一首歌中哭泣过与陶醉过,这种情感的共鸣就是声乐带给人的美育作用之一。在慷慨激昂的旋律中一起振奋过,在凄哀婉转的旋律中一起感伤流泪过,在欢快明亮的旋律中找寻自己遗落的明快,在节奏紧凑的旋律中一起动身摇摆过。这种在情感的碰撞与交流中感受艺术美带来的多彩与动人,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份小小的美好与失落,释放自己的压力与痛苦,平复心境,提升心境,就是声乐的美育功能。

4.3 校园民谣的正向引导

随着校园民谣文化的发展,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属于校园民谣的独特魅力所在,在当下我国流行乐文化这个绚丽的大舞台上,校园民谣清新脱俗、感情真挚、怀念过往的歌曲风格已经成为独特的一派,成为了当下人们音乐赏美中的一个独特标杆。在校园文化中,校园民谣的出现开拓了一个属于校园领域的独特的情感宣泄方式,通过校园民谣的方式,学子们开始找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音乐平台,校园民谣承担起了在新时代中的学子们情感上的寄托,给予其正向的引导。

与此同时,校园民谣的出现也是一种对于校园文化的开拓和丰富,在文学艺术的领域,校园民谣的出现对于当下我国新时代的校园文化的形成注入了新的血液,并且造成了其中深远的影响,通过校园民谣开始及诗歌、小说等文化创作的革新,学子们通过这种新奇的表达方式和独特内容的选择,来在学习生活中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通过校园民谣的正向引导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得到成长。

结语

校园民谣不仅仅是中国的内地音乐长河中一抹绚丽的颜色,更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历程中一个重要的成长步骤,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民谣风格的台湾校园民谣到当下我国的校园,民谣,从清新朴实的吉他弹唱发展至如今的各种形式、各种创新的民谣歌曲,校园民谣一直在向人们昭示其自身独特的魅力。每每有人提及校园民谣,还会想起当年白衣飘飘的年代里最为珍贵的学生时光,它开启了一个时代里人们心底里最为珍贵的回忆,同时也深藏了一份关于时间和青春的情怀。

参考文献

[1]寇冠宇. 大陆校园民谣的兴衰及其原因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

[2]陈霞. 20世纪90年代大陆校园民谣感伤情调论析[D].西南大学,2013.

[3]张朋. 当前中学校园歌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4]魏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流行音乐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规律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3.

[5]周晓燕. 文化视阈中的中国流行音乐研究[D].苏州大学,2013.

[6]王欣丛. 基于校园偶像文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

[7]郭星星. 大陆校园民谣与台湾校园民歌比较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12.

[8]梁仪,杨亚兰. 青春散场,歌声飞扬——台湾校园歌曲与大陆校园民谣比较谈[J]. 青春岁月,2012,18:22.

[9]武丹. 岁月深处,又听见那些歌唱——校园民谣再回首[J]. 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03:14-15.

[10]丁博. 校园民谣的衰落只是商业概念——访音乐制作人宋柯[J]. 艺术评论,2007,09:58-59+52.

[11]王冰. 浅析台湾校园民歌与大陆校园民谣的共性与区别[J]. 鸭绿江(下半月版),2014,06:67.

[12]Lyvers Michael,Cholakians Emma,Puorro Megan,Sundram Shanti. Beer goggles: blood alcohol concentration in relation to attractiveness ratings for unfamiliar opposite sex faces in naturalistic settings.[J].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11,1511:.

*13+Ton?i Buri?. Perun's mountain (monte Borun) – a contribution to understanding the pagan Slavic toponymy of Ka?tela*J+. Starohrvatska prosvjeta,2011,38:.

[14]Frederick C. Kintzer. Norway's regional colleges[J]. Higher Education,1974,33:.

致谢

时间匆匆而逝,在大学求学的时光也到了最后,在四年大学学习的过程中,我学习到了许多相关的专业知识,并且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心灵上的成长,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在毕业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要对于大学四年期间给予我帮助和鼓励的家人老师和朋友进行感谢。

首先要感谢我的父母,四年求学时光里,是父母在我身后默默支持,我才能心无旁骛地完成学业,取得优秀的成绩。

其次要感谢我的老师,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老师为我讲述了专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尤其要感谢此次论文写作期间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存在有许多问题,老师都给予了我指导和耐心的修改,老师对我提出的很多建设性的指导意见,细心地和我讲解论文中出现的问题,给予专业上的指导,信心上的鼓励。我能顺利完成本篇论文和老师的认真指导和辛苦的批改是分不开的,

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

最后要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你问素材,还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灯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四年的融洽相处和互相帮助,将是我回忆大学时光最美好的记忆。

谢谢所有给予我帮助和鼓励的人!

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模板-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模板: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学校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学校全体成员的精神力量,是深化学校内涵发展的现实前提和重要环节,也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强大动力。学校内涵发展将为学校开展文化建设指明方向、内容和重点,有力促进整个学校文化系统的形成,乃至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第1:校园文化建设先进文化获得性思考 摘要: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除了具有继承性之外还要有时代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 当前在“新常态”背景下,建设校园文化尤其需要引入优秀的企业文化。 关键词: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校企合作 1优秀毕业生培养需融入优秀的企业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是不断发展的是可持续的,对于职业院校来说,融入企业文化教育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首先,融入企业文化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使各国的经济相互交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要求企业人才要具有国际竞争力,跨国公司的经营需要不同背景和文化的人才,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次,融入企业文化教育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其办学的时间并不是太长,社会上对职业院校的认识与关注度还

有待于提高。 如果一所学校在融入企业文化教育上能够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在同类院校中脱颖而出,对于学校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融入企业文化教育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企业对人才的选择不仅仅是学生的证书,更看重人才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融入企业文化教育在学生职业素养的塑造上大有裨益。 最后,融入企业文化教育是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需要。 事实上,有的毕业生上岗后不适应企业的环境,结果是要么是被企业淘汰,要么是频繁跳槽,表面上看是毕业生缺乏适应企业管理和人际关系的能力素质,实质上反映出企业文化教育的欠缺。 2校园文化建设中优秀企业文化的获得的方式与途径 2.1重新思考企业追求的价值目标和其存在的社会意义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其所追求的利益不应该只是金钱,而应该兼顾社会的需求。 在其自身能力可行的情况下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比如搞慈善募捐活动、颁发或设立奖学金、与学校合作共同培养人才。 企业参与社会活动可以扩大自身的社会认同度和影响力,企业参与教育活动中来可以拓展企业发展的空间,为企业未来发展储备人才。 所以,企业为了长远的自身发展,要不断调整自身追求的价值目标,理性地服务社会 [1]。 2.2学校内部的体制机制建设 (1)深度校企合作,全面融入企业文化教育。 深度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与之合作的企业、行业、政府、社会等各类合作主体,基于

论文:浅谈班级文化建设

论文:浅谈班级文化建设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 论文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 众所周知,一个企业有企业文化,一个学校有校园文化。班级作为教育学生的最前沿阵地,更应该有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建设既是一种文化氛围的创建,又是对被教育者心灵的塑造。因此,班级文化建设应以提高班级生活质量(身心愉悦,内心充实,具有成就感)、幸福指数为出发点,全员参与,分工协作,共创共享,高举民主、平等、以人为本的大旗,提倡学生自律、自治,有成本意识、效率意识、经营意识,在有序、务实、高效、和谐、创新上做文章。在班级管理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充分利用励志语,唱响班级文化主旋律。 几年来通过教育实践,我认为充分利用“励志语”既可以融洽师生关系,陶冶学生情操,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感恩意识。 所谓“励志语”,我觉得没必要界定确切的含义,只要是积极向上、温暖健康的言辞均可以称得上是“励志语”,用积极的语言催人上进,用温暖的话语暖人心脾。师生生活在洋溢着“励志语”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心态便会变得积极,从而远离假恶丑,走向真善美。 (一)、教室励志语。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开中说话,每一件物品都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教学论文不仅为学生创设温馨和谐的学习场所,而且让教室成为学生心灵的港湾。 1、班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学生拟定出班规,时时提醒自

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潜能是无法估量的。因此,在教室的墙壁上,悬挂学生的名言,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感受,句句激励着学生自己。这种做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如:精彩课堂,由我展现;快乐人生,由我把握。宁可充实过一天,不愿茫然活一生。三天改变态度,三月改变成绩,三年改变人生。人生:昨天是过去,今天是转折,明天是辉煌。展示自我风采,成就天生我才。积极、踊跃、敢于创新就是成功的最好办法。 鼓励学生写“道德长跑日记”。写日记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又可以和老师相互沟通,学生有心理话,对老师和同学有啥看法,都可以通过日记反映给班主任,使老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给他们以指导。因此,不管再忙,我都坚持阅读学生的周记,并简要给以评语。这样对同学中间许多小事不用到学生中了解、调查,通过日记就能及时准确地掌握,便于掌握班级动态,及时采取措施,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会计毕业论文另外,在写日记的同时,学生也出了不少新思潮,好动向,奇点子,妙建议等。 二.以学习为主线,以班级的凝聚力为轴心,组织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内外生活,促进班集体文化活动的深化。 班级文化建设的形式仅仅是文化建设的一个开端,要建设一个有机的班集体,必须有丰富的文化建设内容,去深刻文化建设的内涵。 作为学生,谈到文化内涵,似乎太深刻了一点;但是,丰富的课

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和创新是新时代大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核心因素,大学校园文化作为整个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涵盖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等四个层面的文化范畴。健康、向上、丰富、有序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个性品格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传播先进文化,陶冶师生情操,凝炼优良校风,创设育人环境的有效途径。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应遵循整体性、正确性、创新性、开放性和全员性等原则。只有理念先行,培育践行校园文化之魂;构建合力,健全大学校园文化的微观基础,并且重在理念、机制和内容创新,才能创建与时俱进的大学校园文化。【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特征;现状;思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高校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校园文化,出现了新的特点和趋势。校园文化建设出现了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局面。一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校园文化环境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国家扩大招生规模、联合办学、私人投资办学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有利于高校管理者开阔眼界、活跃思想、开拓创新,为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提供保证。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受教育者提供德、智、体、美等全方位的物质条件。这无疑加速了校园文化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也给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这必然对高校的办学规模,办学质量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一、校园文化的含义及特征 (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大学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文化氛围里,以广大师生为主体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及其承载这些财富的规章制度、实践活动和物质形态的总和。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亚文化现象,是指课堂教学以外,以校园为活动背景,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以广大师生为主体共同参与的一种校园文化氛围。它包括校容校貌、校风学风等文化环境和校园内举办的各种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等系列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广大师生共同的思想行为、价值取向、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校内交往的人际关系等。所谓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学校领导者有意识的培育优良的校园文化因素、克服不良的校

浅谈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浅谈小学学校文化建设 [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学过程之外的一种文化形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应该是指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由师生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形态的校园设备设施,文化设施、活动形态的校园活动,以及由此作用于师生内心的心理形态的积淀。通常反映在学生课堂以外的情景设施以及课余时间组织。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优化育人环境,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也是学校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小学;校园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全体师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进程中共同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及承载它们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的总称。它包括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其中最浅层的是环境文化,它包括各种校园环境产品;中间层是制度文化,它包括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其执行的组织机构;最高层是精神文化,它包括学校价值观念、办学理念及其指导下形成的行为规范、学校人际关系等,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主导着校园文化的方向。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指出:良好的校园文化以鲜明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学生。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和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方面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已掀起一股校园文化建设的高潮,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景观堆砌、无核心理念。 校园环境文化先精神文化而行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其结果往往是校园环境文化缺乏主题,缺乏核心理念和主题文化的提挈,只是一些景观的堆砌,无法表现学校特色和学校校园文化主旨。 (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重管理,对教师、学生的发展关注不够。 大家较多的关注了学校的发展,注重了对教育教学过程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作为学校主体的教师和学生的个性需求,对教师、学生的发展关注不够,缺少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不够。 (三)对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到位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校园文化环境是融合教育与艺术的一种会说话的空间,校园文化则是以全校师生为主体,以校园活动为载体,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性文化,它对学生的知情意行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校在创建校园文化活动中,依托当地的历史底蕴,精心谋划,着力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校园“马文化”,为提升学校办学品位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一、校园文化的理念引领 校园文化应是全校的精神家园,有足够的心理向心力,能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因此,我校深入发掘本乡的历史底蕴,结合“走马”的来历故事中所蕴含的“勤劳、奉献、智慧、有为”的精神,提出了“一马当先,奋进有为”的办学思想,全力打造校园马文化。学校马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做孺子牛,当千里马”。做孺子牛是出发点,是根本,当千里马是归宿点,是目的。当千里马可以理解为: 学校当千里马。学校有明确的办学目标、办学规划、办学特色,把学校创办成市、省较为知名的农村示范校,让走马学校成为农村教育的一张名片。 校长当千里马。校长具有一马当先的气魄,敢为天下先,勇于改革,锐意进取,在各方面都发挥引领和榜样作用。

教师当千里马。教师具备精深的知识,精湛的技能,精美的品行,成为教育事业的行家里手。 学生当千里马。指学生以马自喻,树立奋蹄追日月的远大理想,自立、自强、自信,成为有用之才。 二、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 校园文化不仅在精神上要作好师生的向导,更要通过一面面墙、一幅幅画、一个个字、一次次活动等具体形质来承载,让一字一画、一草一木都会“说话”。我校的文化载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校门文化。我校的校门顶部用铝塑条造型,外观酷似一个中国画的写意马头。下书老子的名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鞭策全校师生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2、橱窗文化。学校开辟有“文馨苑”,内容包括“校赋”、“师德铭”、“学生文明礼仪三字经”、“八骏图”、“祖国山水画”等,以此教育学生“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以马自喻,奋发有为”。还布置了美文展示栏、团队宣传栏、公开栏、作品栏、卫生公布栏、安全宣传栏等,让师生全面了解学校的校容校貌、办学特色、教育管理,定期举办橱窗文化展示活动,以丰富师生的课余生活。 3、墙体文化。根据中小学生各自的年龄特点,小学走廊文化以认识各种形态的马图为主,给学生以感观上的熏陶,初步认识到马的精神。初中以马字、有关马的格言、成

浅谈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浅谈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国家的希望,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可见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激励他们奋发图强尤为重要。作为绝大数青少年长期生活和学习的场所,校园对青少年的正常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良的校园文化可能会导致在在校青少年素质极差,沉迷于网吧,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盲目的追求虚荣,模仿明星,无视学业且自私自利,谎话脏话连篇,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迫在眉睫。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本文就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校园文化应注重精神文化建设谈点看法。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创造人。”一个幽雅的、健康的环境,无不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道德习惯的形成,知识才能的增长,法律意识的强化。校园既是文化建设的传播场地,又是文化创造的诞生地。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具体表现为: 一是由社会环境及学校性质所决定。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存在不少消极因素和腐败现象。社会文化也是绚丽多姿、雅俗并存,包括许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面文化。尽管各级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在短期内优化社会大环境是不可能的。而学校不但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是育人的阵地,因此校园文化不容许杂乱纷呈。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办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优化校园文化,创造一个优良的育人小环境,以抵制社会负面文化的冲击,并对社会大环境施加积极影响。 二是由教育对象及环境的育人作用所决定。在学校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辨析能力差,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容易将学生引向歧路。作为育人阵地的学校理应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 三是由学校办学水平的现状所决定。自从提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后,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校与校之间仍存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别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校风。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制造一具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能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正是认识到校园文化的重要性,我校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其成为全面育人的辐射源,成为素养教育的能量库,成为一部无声的教科书。 一、环境育人,凸现教育无穷魅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整个校园,算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要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点,都带有教育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赋石壁、砖壁生命,让墙壁“说话”,并使其成为陶冶学生的“主体的画,无声的诗”。 1.走廊艺术,成为孩子们努力攀登的又一高峰。在我们每个班级别处的走廊里,都有一张巨幅照片,那是大伙儿一致推选的“每月之星”。上面有他们的自我简介,更重要的是还有他们获得的一份份荣誉。因此,每每新更换一期,都有同学们驻脚观赏的身影,那是对被选同学的艳羡,也是对自己的期待。校园走廊成了同学们引以为豪的领地,因为在“每月之星”旁边的墙面上,还有属于他们的“名人名言”。每到征集“名人名言”时,每个人都费尽心机,希翼自己能成为班级中的名人,就算平时懒于写作的同学也别例外。 2.教室布置,是孩子们各显神通的绝佳时机。教室里分布了各种各样的版块,这些版块上都有别同的名字“优作园地”、“我们的故事” 、“成长的脚迹” ……学生的优秀作文、成长记录、美术作品在这个地方展示,从而形成了每个班级别同的人文氛围。我们欣喜地看到他们的汗水在这个地方凝结,智慧在这个地方闪光,个性在这个地方张扬,梦想在这个地方起航…… 3.“温馨提示”,是孩子们品德形成的又一途径。走进校园,你会发觉门口的草坪上有着孩子们温馨的提示:“建文明校,做文明人。”、“手上留情花自香,足下留青草如茵。”、“珍惜一份绿,留于千人赏。”、“ 学校是我家,干净靠大伙儿。”……这些儿童化的语言对学生良好品德适应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同学们驻脚欣赏或嬉戏玩耍时,那些提示语是他们无声的老师,告诉孩子们事实上它们也有生命。 二、主题活动,丰富学生课余日子。 活动是学校生命力所在,活动是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载体。所以,寓思想品德教育于生动爽朗、形象具体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 1.有重点、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结合重大事件、传统节日、法定节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月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2.开展一系列文化体育活动。如三月份“学雷锋”活动,四月份“书香校园读写大赛”,五月份“春季运动会”,九月份“庆祝教师节”,十月份“祖国颂诗朗诵”,十二月“冬季三项运动会” ……从而丰富师生文化日子,增强校园文化氛围。 3.丰富学生的课余日子。学校要求班级每月出一期黑板报,每学期看两次电影。星期六还组建了校美术、书法、脚球、篮球、乒乓球等兴趣小组。以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展示我校学生的青春活力和无穷动力,促进学生全面进展。 三、高尚师德,促进学生养成教育。 1.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惟独人格才干妨碍人格的进展和形成。”在学生面前。教师算是一本无字德育书,学生时间都在阅读。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闻名教育家斯霞也曾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首先应该是一具品德高尚的人。”所以,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思想建设的首要工作。我们每个星期一坚持组织教师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教育理论、常规,使每位教师树立正确的人一辈子观、世界

校园文化建设文章在线阅读

校园文化建设文章在线阅读 日月经天,岁月轮回,沧海桑田,物换星移。经过数代师生的努力,昔日之大熊成长为今日之三中,乡野之村小崛立为湘中之名校,低矮之木屋蜕变为现代之高楼,弹丸之窄地开拓为辽阔之热土,几 十之孩童增加为数千之学生。学校在变,在创办之初的“爱国爱生 爱岗”的校园文化精神没有变,并如一股清流,在今日的校园化为 一弘碧波,滋润出一派满园春色。时代在前进,我们的校园文化精 神也在继往开来中与时俱进,今日的新化三中精神是:求精务实, 追求卓越,心怀感恩,铭记责任。我们有信心和勇气,在新的三中 精神鼓舞下,开创三中崭新的未来。 二、完善设施,浓化视听文化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我们把物质文化建设当成一种重要的手段,充分发挥它的载体作用,使师生在其间耳濡目染,日 积月累,形成意识,内化为行动。 1、完善硬件设施,提高办学水平。硬件设施是学校办学的基本 条件,是办学水平的最直接体现。我校为了改善教学设施设备,通 过多渠道筹集经费1000余元,新建了供水设施、学生食堂、学生公寓,各教室配备电视机、投影仪等设备,各教研组办公室统一配备 办公桌凳、空调等,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通过近几年的硬件设施建设,改变了学校的面貌,改善了学生学习生活的条件,使学校更显大气、美观,基本达到了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景致宜人,设施齐备,功能齐全,为塑造积极向上的校 园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瞄准根本,严抓德育文化 1、铸造师生认同的学校价值观,建设师生精神家园。为了树立 起师生员工对学校整体发展的认同感,我校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班 队课引导学生理解学校的校训、教风、学风、办学理念。抓好学生

校园文化建设征文

我看校园文化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学校正是这样的一方水土。学校是培育人的地方,而校园文化则是这方水土的生命所系、灵魂所在。一所学校没有校园文化,犹如鲜花缺少养料的滋养,犹如鱼儿离开水分的滋润,就失去了发展的潜力,失去了生存的活力,更失去了精神与灵魂。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因其有着巨大而又潜在的育人功能,对一所学校及学校师生的成长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呢?我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现就我校实际情况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对校园文化的认识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物质文化是校园的表层文化,而精神文化则是校园的深层文化。物质文化是指硬件环境建设,如校园内的教学建筑设施、校园景观及其绿化和楼廊的布置等,精神文化则是指和谐的育人氛围、良好的师师关系、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丰富的校园活动等。校园文化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形象地说,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反映在学校每一个角落、每一块空间的内在思想和精神,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闪烁着理性光芒的依依气韵、淡淡情调和融融氛围。 二、校园文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最主要的作用为精神引领与熏陶感染。校园文化植根于历史,并伴随着学校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学校建校愈早,其历史愈久远,其文化也愈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这样的校园文化对同学们的影响看似流水一样清淡,但却能在无形之中深入每个人的心灵,发掘并不断矫正他们的人生目标,对他们起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良好的校园文化能促进学生积极向上;消极的校园文化会导致学生的颓废消沉。如果忽视校园文化,必然造成校园气氛的沉闷,使校园如死水一潭,给师生心理和精神带来沉重的压抑感,影响工作和学习,影响办学水平的提高,甚至造成校园偶发事件上升。 三、关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其他论文文档]浅谈校园文化建设及育人功能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及育人功能 ”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由课余文化、舆论文化、人际关系等组成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表层结构,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中层结构,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本文就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方法及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谈点看法。? 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由社会环境及学校性质所决定。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存在不少消极因素和腐败现象。社会文化也是绚丽多姿、雅俗并存,包括许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面文化。尽管各级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在短期内优化社会大环境是不可能的。而学校不但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是育人的阵地,它担负着培育一代“四有”新人的历史重任,因此校园文化不容许杂乱纷呈。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办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优化校园文化,创造一个优良的育人小环境,以抵制社会负面文化的冲击,并对社会大环境施加积极影响。? 二是由教育对象及环境的育人作用所决定。在学校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辨析能力差,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近朱者亦,近墨者黑”,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容易将学生引向歧路。作为育人阵地的学校理应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 三是由学校办学水平的现状所决定。自从提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后,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也有的学校只重视物质文化的建设而忽视精神文化的建设;只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只注重思想认识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强化而忽视间接情景的暗示。但人的思想和某些品质是不能靠单纯的知识传授来养成的,要借助道德环境长期的细腻的熏陶,只有在这种环境下培养起来的品质结构才具有稳定性,才能经受住外界环境的刺激。这也要求我们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四是由教育“三个面向”指导思想及教育改革趋势所决定。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基础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转向素质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走向。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让学生主动发展,这同样要求我们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环境是融合教育与艺术的一种会说话的空间,校园文化则是以全校师生为主体,以校园活动为载体,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性文化,它对学生的知情意行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校是一所地处偏远的学校,九年一贯制,2008年地震后,重建了教学楼、住宿楼、食堂。现由于各方面的问题,刚刚投入使用,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但这两年,我校在学校行政班子的领导下,在全体老师的配合下,特别是体育老师的努力下,正在创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争取让足球文化引领我校继续发展。 一、校园文化的理念引领 校园文化应是全校的精神家园,有足够的心理向心力,能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 学校有明确的办学目标、办学规划、办学特色,把学校创办成全国足球特色学校,让光辉学校成为农村教育的一张名片。 二、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 校园文化不仅在精神上要作好师生的向导,更要通过一面面墙、一幅幅画、一个个字、一次次活动等具体形质来承载,让一字一画、一草一木都会“说话”。我校的文化载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校门文化。在我们校门前有一面围墙,我们设计了一幅长约30米,宽2米的足球宣传画,有我校的足球活动开展,有世界足球明星,有足球口号,充分展示了我校的校园足球文化。 2、橱窗文化。学校充分利用仅有的两个橱窗,设计了学校的足球宣传栏,及学校足球队的简介。

3、墙体文化。根据中小学生各自的年龄特点,学校在显眼的位置设置有祖国版图、世界地图、学校平面图,意在让学生天天看到“三幅图”,使学生放眼世界,胸怀祖国,心中装有自己的学校。教学楼每层装贴名人画像及名言,悬挂有珍稀保护动植物图片和南充历代名人肖像,使师生无时无刻都接受到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真正努力实现“让学校的每块墙壁都会说话”。 4、班级文化。班主任根据所带班的特点,制定出了风格各异的班训,小学突出了学中玩、玩中学的特色。初中突出了立志以远、砺志以恒的特色。班内前墙张贴有统一制作的一面小国旗,后墙设置有作品张贴栏,在重要的节日期间或有相关的创建活动期间,各班均要办专刊黑板报。 5、寝室文化。突出管理特色,强调内务整理的四句话:“床上被褥叠方块,床下鞋子排成排。毛巾边缘成直线,牙膏牙刷朝一边。”以培养学生守纪、独立的生活意识。 6、警语文化。花园、食堂、水池、厕所、活动场等处学校均设置有温馨提示牌,。如“别踩我,我怕疼”、“小草微微笑,请你绕一绕”等。这些提示语充满了人性化的语言风格,字句优美亲切,意思一目了然,直入人心,使人看了过目难忘。 7、活动文化。学校每年都要分别举行师生运动会、书法比赛、儿童节、12.9纪念活动等,既突出比赛的竞技性,又彰显活动的趣味性,其宗旨是倡导师生同参与,共娱乐,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增进了师生的情谊,使师生关系更融洽。 三、校园文化的互动性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在校园文化环境里不仅仅是受教育者、体验者,而应是文化环境的创造者和管理者。学校要因地制宜,创造条件,设置学生文化活动的空间,让学生自我展示,亲身体验,真正实现物与人的对话交流。比如在

浅谈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浅谈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蒲场镇大溪小学徐茂林校园文化建设不但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校园内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校长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一起构成的统一体,是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相互作用,共同创造出来的文化集合体,而且是学校的精神之所在,是学校师生学习风气、精神风貌、养成习惯、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反映。校园文化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学校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的和谐发展,还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办学质量与水平的提高。而农村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还有明显的差距,甚至是空白,这严重地制约了农村学校的发展。根据自己多年在农村小学工作的经历,对于农村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谈点显浅的认识,以当抛砖引玉。 一、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办学条件较差的农村学校面临着实力雄厚的城里学校和异军突起的民办学校的夹击,可谓是在“夹缝中生存”,若不发展,随时会面临生源枯竭而“破产”的境地,走向没落。在这种局面下,农村学校自然非常重视发展教学质量,而忽视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殊不知,校园文化建设的落后,将会制约自身的发展,制约自身的竞争力。农村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普遍较差,综合分析有以下几个因素: 1、认识误区。 对文化建设存在诸多误解,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偏于硬件设施建设,而不太注重丰富的精神文化建设,注重的是外部的输血、投资,忽略了自身的造血机制的创立和传统资源的开掘与利用。从而导致设施豪华而“精神缺钙”的现象。有的甚至认为农村小学办学条件有限,教育与教学是课堂上的事,就是重中之重。只要抓住教育质量这个纲,茅屋陋室也出人才、出好人才。校园文化建设与教学无关,只要抓好

课堂教学。 2、形式单调。 农村学校能体现校园文化的日常手段有黑板报、班会、晨会,较好一点的有升国旗活动、校园广播站,偶尔举行一两次校园文化活动。总之,形式比较单一,内容比较单调,没有完全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没能够给教师、学生提供充足的才艺展示平台和精力渲泄的机会。 3、内容陈旧。 比如,我们在农村学校经常看到这样的标语:花圃前:“不准乱摘花草”;校园角“严禁乱倒垃圾”;厕所边:“厕所公约十不准”等。而我们在城里学校看到的却是另一种情形。如:校门口:“如果你遵守校纪,行为文明,你将受到全校师生的尊敬”、花圃前:“一花一草一世界”、厕所边:“往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无人监督的时候便是检验自己道德水平的时候”;教室门:“入室即静,怕静莫入;进来时肃然无声,三年后一鸣惊人”等。从中我们发现,农村学校标语使用的多是“不准”、“严禁”,这种强硬化,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人性化教育”,而城里学校温馨化标语体现了“人本位”的教育观。可想而知,走进这两种不同的文化建设校园里,读到这两种不同的标语,给人的感受截然不同。 4、时断时续。 农村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往往时断时续,说明农村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视不够。黑板报可能还是几星期前甚至是一两个月前的“陈年老醋”。没有定期的校园文化活动,往往一个学年也未举行几次,尤其是临近考试的一段时间,各种校园活动都终止。校园文化建设时而有、时而无、时而断、时而续,不贯彻始终。 二、制约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因素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不仅能提升学校的声誉,而且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此,本文阐述了职业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基本内涵、重要性、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建设意见及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职业学校的任务是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实用人才,学生的思想修养、行为规范、做人原则、敬业精神、合作精神,以及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都是他们将来竞争上岗的基本要求。因此,职业学校应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通过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提高学生的修养、涵养、教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及按章办事、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的工作作风,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做好本职工作作好充分准备。 一、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 校园文化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外延极为广泛的概念,从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校园文化热”,到90年代关于校园文化的学术休眠期,已经形成了对校园文化五彩纷呈的界说。从占主导地位的学术观点来看,一般认为校园文化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着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与精神氛围。广义的校园文化则是指学校生活存在方式的总和,有三个层次,即外层——校园环境文化(亦即校园物质文化)、介层——校园制度文化以及内层——校园精神文化,它们是由外到里的三层结构的同心圆。我们探讨的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是从广义的校园文化角度出发。 二、深刻认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育人环境,努力建设高品位的学校文化,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丰富校园生活,激励人的斗志,规范人的行为,促进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良好的校园文化通过所培养的人才渗透到社会各阶层,必将对社会主义文化乃至整个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和影响。

校园文化建设初探论文2013年

锦屏城关二小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初探 贵州省锦屏县城关二小:杨再金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总称。学校是育人圣地,是把少年儿童培养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社会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场所。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育人力量,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 锦屏城关二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要求,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健康活泼文明向上校园风尚,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一、加强领导,努力推进校园物化建设 锦屏城关二小是锦屏县人民政府二○○○年九月对县城六街区域规划改造时修建,于二○○三年九月竣工的一所学校。当时校园里地面操场未完全硬化,校内无一草一木,只有一座教学大楼、一座办公综合楼和厕所。学校迁入后,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园环境建设领导小组。从本校实际出发,对校园环境进行了全面规划。在锦屏县政府、县教育局大力支持下,先后投入资金145万元,配套部分教育教学设施,现有微机室、远程室、图书、阅览室、体育室、音、体、美活动室、少先队活动室等,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学生兴趣培养特长的发挥开辟了广阔天地。学校安装防盗铁门,自动报警装臵、电话、防火、防雷设施等。六年来,我校师生和校园财产安全得到了安全保障。 二、合理规划,抓好学校自然环境建设 二○○三年九月新建的锦屏城关二小校园,学校对其它空地精心设计,学校和教师出钱购树种,师生出力栽种。如今有樟树、桂花树、桃树、万年青、白玉兰,竹园等。办公楼、教室和操场周围,过道两旁,处处有绿

关于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关于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摘要:校园文化不是可以直接触摸得到的,但确是无处不在的,生活在校园内时时刻 刻都能感受到。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校风,具有特定的文化氛围与精神环境,其在学校的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建设健康而和谐的校园文化,凝聚师生合力,展示 校园形象,能给师生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心理文化影响,这是学校文化的重要体现。正是由 于学校认识到校园文化的重要性,我校一直都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道路上努力做到更好。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风;校园形象 “科学,务实,厚德,创新”是NL学院校训,时刻影响着我们。校园文化由教育者 主体和被教育主体以校园为空间,以育人为主导方向,围绕着校园活动和教学活动而展开 的包括师生在内的一种文化,以校园精神为主。它体现在实际课程和隐形课程这两个方面,实际课程指的是学校安排教师给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去掌握知识、思想观点、技能和行 为规范等。隐形课程是指校园的建筑、环境布置和文化设施等有形的环境和教风、学风、 校风、人际关系、校园舆论、文化生活、心理氛围及学校整个群体的观点、信念等一些无 形环境。对于校园价值观与精神等这些观念性的`东西是校园文化的主要深层结构与核心 内容,对校园的发展与生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校园的无形资产,和学校教学质量紧 密挂钩,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分析现状 在建设校园文化方面,学校通过不懈的努力,校园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师生,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同时也使得校园内生机勃勃。对于校园文化的内容阐述众说不一,其文化重在于建设。主要的内容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 这三方面结合在一起协调发展,全面而合理地建设校园文化,将给校园带来一个完整的文 化内容。校园文化,时刻影响着学生。 二、存在的问题 1.在物质文化方面,课桌上的舞文弄墨 学校提供给学生很好的硬件设备,供学生使用,例如:课桌,说起课桌,不得不提起 学生对它的信笔涂鸦,在课桌上舞文弄墨,乱写滥画,导致课桌上字迹斑斑。虽然我们班 在固定教室,对于桌面不干净的,会自己去清理,以至于下次去上课时候,就可以坐在自 己整理干净的课桌,但是,我们还是会经常去流动教室,上几节课然后又换其他的教室, 对于学校其他系的学生,他们基本上上的都是流动教室的课。每次坐在乱画一通的课桌上,下课回去,就会发现衣服的袖子脏了,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 2.在精神文化方面,课外活动缺少教师、管理、服务人员

校园文化论文

浅析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教育 周其平 【摘要】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实践环节,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优化校园文化建设,夯实物质文化基础,构筑精神文化高地,建设校本德育文化,重视制度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对陶冶学生情操,净化他们心灵,启迪着他们智慧,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以乐育人、以美育人”的德育潜能,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校园文化德育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高度,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学生为本,拓宽工作渠道,改进德育方法,努力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校园文化是凝聚人心、孕育美丽生命和优秀人文之花的深厚土壤,是学校优良校风的根本之源,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以乐育人、以美育人”的德育潜能,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以至于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认为它“是一种真正的道德教育课程,是一种比其他任何课程更有影响的课程”。那么,如何更好地

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呢,现谈谈笔者的一点肤浅的认识,仅供商榷。 一、夯实物质文化基础营造高雅文化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憎恶丑行。”校园物质文化具有“桃李不言”的特点,置身于充满诗意和美感的校园,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心情舒畅,精神振奋,促进其在深层心理结构中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为,这对学生人格修养的培育、情感的熏陶和意志的锻炼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应该从学校整体布局、造型、色彩与视野上整体构思,立体考虑,努力改变那种有环境而无环境文化的状况,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让每一棵花草都能育人,如庭院式的校园布局给人家的温馨,绿化、美化的校园使人感到精神振奋,走进舞蹈室,墙上的标语“跟上时代的节奏,演绎未来的韵律”给人无暇的想象,书法陈列室内“弘扬民族文化精髓,演绎书法神奇魅力”的字幅,激发学生热爱书法,传承中华文化的热情,漫步校园每一个角落,开放多元化高雅环境,必然成为陶冶感染学生“主体的画,无声的诗”,于赏景中,寓教于景,进而张扬学生个性,培养高高尚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德育功效不言而喻。 二、构筑精神文化高地冲出校风建设洼地 校风是学校一种长期积淀形成的特定的集体心理定势。优良的校风是校园文化的深层内核,是校园精神文化的载体。实践证明,一所学校的优良校风一经形成,便可以振奋人的精神,激励人的斗志,规范人的行为,同时极具渗透力地给学生注入丰富的教育理念和道德信念,唤起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其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自尊感和使命感,从而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摘要: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文化历史积淀,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形式多样。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是高校生存发展的价值追求与品位标志。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路径、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校园环境建设对改善校园学习风气,提升老师和学生的精神生活,起到举足轻重的地步。 1.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2.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极大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位哲人也曾说过:“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学校的校容校貌,表现出一个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学校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构筑全员共建的校园文化体系。要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上至学校领导、下至每个师生员工都要重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

浅谈我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为贵州文化发展献良策” 浅谈我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作为文化的一大主体,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知名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谐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等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窗口形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学校发展的目标所在。为此,校园文化建设不可忽视。 一、校园文化建设应当从其真正内涵上出发,不能盲从 校园文化包括政治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内容。校园政治文化涵盖党和国家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教育方针、教育政策、教育法规等。校园物质文化是客观的实体,涉及到学校的各种基础设备设施、校园绿化、人文景观等。校园精神文化包括一所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理念以及作风建设等。校园制度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主要是基于学校的各种管理和考核而制定的规章制度。总之,校园文化建设关系着一个人的健康成长,作为一所标准化学校,应当将其丰富的文化内容纳入其中。 二、校园文化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校园文化建设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总体布局、统筹兼顾、以人为本、为社会服务的原则,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使传统文化同西方先进文化相互渗透,为“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人才培养理念来造就一批科学人才,为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全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真正落实 1、健全组织机构,狠抓落实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并进行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可以从政治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几个方面进行落实,也可以考虑从学校各个部门出发,采取包保的方式层层进行。领导从大局做好统筹规划,部门从实际情况着眼,做到统分结合,最后合一的目标。 2、争取政府资金投入,科学布局 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基于科学规划、着眼长远的目标,争取政府资金投入,完善学校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如办公楼、教学楼、实验(训)室、教师公寓、学生公寓、食堂、澡堂、运动场等等,做到科学布局、合理规划。 3、加强人力资源建设管理,科学用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