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精选】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精选】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解答题压轴题(难)

1.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为x 轴负半轴上的点,B 为y 轴负半轴上的点.

(1)如图1,以A 点为顶点、AB 为腰在第三象限作等腰Rt ABC ?,若2OA =,4OB =,试求C 点的坐标;

(2)如图2,若点A 的坐标为()

23,0-,点B 的坐标为()0,m -,点D 的纵坐标为n ,以

B 为顶点,BA 为腰作等腰Rt ABD ?.试问:当B 点沿y 轴负半轴向下运动且其他条件都不

变时,整式2253m n +-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出其值;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

(3)如图3,E 为x 轴负半轴上的一点,且OB OE =,OF EB ⊥于点F ,以OB 为边作等边OBM ?,连接EM 交OF 于点N ,试探索:在线段EF 、EN 和MN 中,哪条线段等于EM 与ON 的差的一半?请你写出这个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答案】(1) C(-6,-2);(2)不发生变化,值为3-3)EN=1

2

(EM-ON),证明见详解. 【解析】 【分析】

(1)作CQ ⊥OA 于点Q,可以证明AQC BOA ?,由QC=AD,AQ=BO,再由条件就可以求出点C 的坐标;

(2)作DP ⊥OB 于点P ,可以证明AOB BPD ?,则有BP=OB-PO=m-(-n)=m+n 为定值,从而可以求出结论2253m n +-3- (3)作BH ⊥EB 于点B ,由条件可以得出

∠1=30°,∠2=∠3=∠EMO=15°,∠EOF=∠BMG=45°,EO=BM,可以证明ENO BGM ?,则GM=ON,就有EM-ON=EM-GM=EG ,最后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就可得出EN=1

2

(EM-ON). 【详解】

(1)如图(1)作CQ ⊥OA 于Q,

∴∠AQC=90°,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

∴AC=AB,∠CAB=90°,

∴∠QAC+∠OAB=90°,

∵∠QAC+∠ACQ=90°,

∴∠ACQ=∠BAO,

又∵AC=AB,∠AQC=∠AOB,

?(AAS),

∴AQC BOA

∴CQ=AO,AQ=BO,

∵OA=2,OB=4,

∴CQ=2,AQ=4,

∴OQ=6,

∴C(-6,-2).

(2)如图(2)作DP⊥OB于点P,

∴∠BPD=90°,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D

∴AB=BD,∠ABD=∠ABO+∠OBD=90°,∵∠OBD+∠BDP=90°,

∴∠ABO=∠BDP,

又∵AB=BD,∠AOB=∠BPD=90°,

?

∴AOB BPD

∴AO=BP,

∵BP=OB-PO=m-(-n)=m+n,

∵A ()

23,0-, ∴OA=23, ∴m+n=23,

∴当点B 沿y 轴负半轴向下运动时,AO=BP=m+n=23, ∴整式2253m n +-的值不变为3-. (3)()1

2

EN EM ON =

- 证明:如图(3)所示,在ME 上取一点G 使得MG=ON,连接BG 并延长,交x 轴于H.

∵OBM 为等边三角形,

∴BO=BM=MO,∠OBM=∠OMB=∠BOM=60°, ∴EO=MO,∠EBM=105°,∠1=30°, ∵OE=OB, ∴OE=OM=BM, ∴∠3=∠EMO=15°, ∴∠BEM=30°,∠BME=45°, ∵OF⊥EB, ∴∠EOF=∠BME, ∴ENO BGM ?, ∴BG=EN, ∵ON=MG, ∴∠2=∠3, ∴∠2=15°, ∴∠EBG=90°,

∴BG=12EG, ∴EN=12

EG,

∵EG=EM-GM,

∴EN=

1

2(EM-GM), ∴EN=1

2

(EM-ON).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与内角的关系,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运用.

2.(1)问题背景:

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120°,∠B=∠ADC=9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60°,探究图中线段BE,EF,FD之间的数量关系.

小王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是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结AG,先证明

△ABE≌△ADG,再证明△AEF≌△AGF,可得出结论,他的结论应是;

(2)探索延伸:

如图2,若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

且∠EAF=1

2

∠BAD,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

(3)结论应用:

如图3,在某次军事演习中,舰艇甲在指挥中心(O处)北偏西30°的A处,舰艇乙在指挥中心南偏东70°的B处,并且两舰艇到指挥中心的距离相等.接到行动指令后,舰艇甲向正东方向以60海里/小时的速度前进,舰艇乙沿北偏东50°的方向以80海里/小时的速度前进,1.5小时后,指挥中心观测到甲、乙两舰艇分别到达E,F处,且两舰艇与指挥中心O 之间夹角∠EOF=70°,试求此时两舰艇之间的距离.

(4)能力提高:

如图4,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BAC=90°,AB=AC,点M,N在边BC上,且

∠MAN=45°.若BM=1,CN=3,试求出MN的长.

【答案】(1)EF=BE+FD;(2)EF=BE+FD仍然成立;(3)210;(4)MN10.【解析】

试题分析:(1)由△AEF≌△AGF,得EF=GF,又由BE=DG,得

EF=GF=DF+DG=DF+BE;(2)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接AG,证明△ABE≌△ADG,

再证△AEF≌△AGF,得EF=FG,即可得到答案;(3)连接EF,延长AE,BF相交于点C,根据探索延伸可得EF=AE+FB,即可计算出EF的长度;(4)在△ABC外侧作

∠CAD=∠BAM,截取AD=A M,连接CD,DN,证明△ACD≌△ABM,得到CD=BM,再证

MN=ND,则求出ND的长度,即可得到答案.

解:(1)由△AEF≌△AGF,得EF=GF,又由BE=DG,得EF=GF=DF+DG=DF+BE;(2)EF=BE+FD仍然成立.

证明:如答图1,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接AG,

∵∠B+∠ADC=180°,∠ADG+∠ADC=180°,∴∠B=∠ADG,

在△ABE与△ADG中,AB=AD,∠B=∠ADG,BE=DG,∴△ABE≌△ADG.

∴AE=AG,∠BAE=∠DAG.

又∵∠EAF=1

2

∠BAD,

∴∠F AG=∠F AD+∠DAG=∠F AD+∠BAE=∠BAD-∠EAF=∠BAD-1

2

∠BAD=

1

2

∠BAD,

∴∠EAF=∠GAF.

在△AEF与△AGF中,AE=AG,∠EAF=∠GAF,AF=AF,

∴△AEF≌△AGF.∴EF=FG.

又∵FG=DG+DF=BE+DF.

∴EF=BE+FD.

(3)如答图2,连接EF,延长AE,BF相交于点C,在四边形AOBC中,

∵∠AOB=30°+90°+20°=140°,∠FOE=70°=1

2

∠AOB,

又∵OA=OB,∠OAC+∠OBC=60°+120°=180°,符合探索延伸中的条件,∴结论EF=AE+FB成立.

∴EF=AE+FB=1.5×(60+80)=210(海里).

答:此时两舰艇之间的距离为210海里;

(4)如答图3,在△ABC外侧作∠CAD=∠BAM,截取AD=AM,连接CD,DN,

在△ACD与△ABM中,AC=AB,∠CAD=∠BAM,AD=AM,

则△ACD≌△ABM,∴CD=BM=1,∠ACD=∠ABM=45°,

∵∠NAD=∠NAC+∠CAD=∠NAC+∠BAM=∠BAC-∠MAN=45°,

∴∠MAD=∠MAN+∠NAD=90°=2∠NAD,

又∵AM=AD,∠NCD+∠MAD=(∠ACD+∠ACB)+90°=180°,

∴对于四边形AMCD符合探索延伸,

则ND=MN,

∵∠NCD=90°,CD=1,CN=3,

∴MN=ND=10.

3.(1)如图(1),已知:在△ABC中,∠BAC=90°,AB=AC,直线m经过点A,BD⊥直线m, CE⊥直线m,垂足分别为点D、E.证明:DE=BD+CE.

(2)如图(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中,AB=AC,D、A、E三点都在直线m 上,并且有∠BDA=∠AEC=∠BAC=α,其中α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DE=BD+CE是否成立?如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拓展与应用:如图(3),D、E是D、A、E三点所在直线m上的两动点(D、A、E

三点互不重合),点F为∠BAC平分线上的一点,且△ABF和△ACF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BD、CE,若∠BDA=∠AEC=∠BAC,试判断△DEF的形状.

【答案】(1)见解析(2)成立(3)△DEF为等边三角形

【解析】

解:(1)证明:∵BD⊥直线m,CE⊥直线m,∴∠BDA=∠CEA=900.

∵∠BAC=900,∴∠BAD+∠CAE=900.

∵∠BAD+∠ABD=900,∴∠CAE=∠ABD.

又AB="AC" ,∴△ADB≌△CEA(AAS).∴AE=BD,AD=CE.

∴DE="AE+AD=" BD+CE.

(2)成立.证明如下:

∵∠BDA =∠BAC=α,∴∠DBA+∠BAD=∠BAD +∠CAE=1800—α.∴∠DBA=∠CAE.

∵∠BDA=∠AEC=α,AB=AC,∴△ADB≌△CEA(AAS).∴AE=BD,AD=CE.

∴DE=AE+AD=BD+CE.

(3)△DEF为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

由(2)知,△ADB≌△CEA,BD=AE,∠DBA =∠CAE,

∵△ABF和△ACF均为等边三角形,∴∠ABF=∠CAF=600.

∴∠DBA+∠ABF=∠CAE+∠CAF.∴∠DBF=∠FAE.

∵BF=AF,∴△DBF≌△EAF(AAS).∴DF=EF,∠BFD=∠AFE.

∴∠DFE=∠DFA+∠AFE=∠DFA+∠BFD=600.

∴△DEF为等边三角形.

(1)因为DE=DA+AE,故由AAS证△ADB≌△CEA,得出DA=EC,AE=BD,从而证得

DE=BD+CE.

(2)成立,仍然通过证明△ADB≌△CEA,得出BD=AE,AD=CE,所以DE=DA+AE=EC+BD.(3)由△ADB≌△CEA得BD=AE,∠DBA =∠CAE,由△ABF和△ACF均等边三角形,得

∠ABF=∠CAF=600,FB=FA,所以∠DBA+∠ABF=∠CAE+∠CAF,即∠DBF=∠FAE,所以

△DBF≌△EAF,所以FD=FE,∠BFD=∠AFE,再根据∠DFE=∠DFA+∠AFE=∠DFA+∠BFD=600得到△DEF是等边三角形.

4.如图,∠BAD=∠CAE=90°,AB=AD,AE=AC,AF⊥CB,垂足为F.

(1)求证:△ABC≌△ADE;

(2)求∠FAE的度数;

(3)求证:CD=2BF+DE.

【答案】(1)证明见解析;(2)∠FAE=135°;(3)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根据已知条件易证∠BAC=∠DAE,再由AB=AD,AE=AC,根据SAS即可证得

△ABC≌△ADE;

(2)已知∠CAE=90°,AC=AE,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

∠E=45°,由(1)知△BAC≌△DA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CA=∠E=45°,再求得∠CAF=45°,由∠FAE=∠FAC+∠CAE即可得∠FAE的度数;

(3)延长BF到G,使得FG=FB,易证△AFB≌△AFG,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AB=AG,∠ABF=∠G,再由△BAC≌△DAE,可得AB=AD,∠CBA=∠EDA,CB=ED,所以AG=AD,∠ABF=∠CDA,即可得∠G=∠CDA,利用AAS证得△CGA≌△CDA,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G=CD,所以CG=CB+BF+FG=CB+2BF=DE+2BF.

【详解】

(1)∵∠BAD=∠CAE=90°,

∴∠BAC+∠CAD=90°,∠CAD+∠DAE=90°, ∴∠BAC=∠DAE , 在△BAC 和△DAE 中,

AB AD BAC DAE AC AE =??

∠=∠??=?

, ∴△BAC ≌△DAE (SAS ); (2)∵∠CAE=90°,AC=AE , ∴∠E=45°,

由(1)知△BAC ≌△DAE , ∴∠BCA=∠E=45°, ∵AF ⊥BC , ∴∠CFA=90°, ∴∠CAF=45°,

∴∠FAE=∠FAC+∠CAE=45°+90°=135°; (3)延长BF 到G ,使得FG=FB , ∵AF ⊥BG , ∴∠AFG=∠AFB=90°, 在△AFB 和△AFG 中,

BF F AFB AFG AF AF G =??

∠=∠??=?

, ∴△AFB ≌△AFG (SAS ), ∴AB=AG ,∠ABF=∠G , ∵△BAC ≌△DAE ,

∴AB=AD ,∠CBA=∠EDA ,CB=ED , ∴AG=AD ,∠ABF=∠CDA , ∴∠G=∠CDA , 在△CGA 和△CDA 中,

GCA DCA CGA CDA AG AD ∠=∠??

∠=∠??=?

, ∴△CGA ≌△CDA , ∴CG=CD ,

∵CG=CB+BF+FG=CB+2BF=DE+2BF , ∴CD=2BF+DE .

【点睛】

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决第3问需作辅助线,延长BF到G,使得FG=FB,证得△CGA≌△CDA是解题的关键.

5.如图,在△ABC中,∠ABC为锐角,点D为直线BC上一动点,以AD为直角边且在AD 的右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DE,∠DAE=90°,AD=AE.

(1)如果AB=AC,∠BAC=90°.①当点D在线段BC上时,如图1,线段CE、BD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_,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_

②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①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2)如图3,如果AB≠AC,∠BAC≠90°,点D在线段BC上运动.探究:当∠ACB多少度时,CE⊥BC?请说明理由.

【答案】(1)①垂直,相等.②都成立,理由见解析;(2)45°,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①根据∠BAD=∠CAE,BA=CA,AD=AE,运用“SAS”证明△ABD≌△ACE,根据全等三角形性质得出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即可得到线段CE、BD之间的关系;

②先根据“SAS”证明△ABD≌△ACE,再根据全等三角形性质得出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即可得到①中的结论仍然成立;

(2)先过点A作AG⊥AC交BC于点G,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再结合图形判定

△GAD≌△CAE,得出对应角相等,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1):(1)CE与BD位置关系是CE⊥BD,数量关系是CE=BD.

理由:如图1,∵∠BAD=90°-∠DAC,∠CAE=90°-∠DAC,

∴∠BAD=∠CAE.

又 BA=CA,AD=AE,

∴△ABD≌△ACE (SAS)

∴∠ACE=∠B=45°且 CE=BD.

∵∠ACB=∠B=45°,

∴∠ECB=45°+45°=90°,即 CE⊥BD.

故答案为垂直,相等;

②都成立,理由如下:

∵∠BAC=∠DAE=90°,

∴∠BAC+∠DAC=∠DAE+∠DAC,

∴∠BAD=∠CAE,

在△DAB与△EAC中,

AD AE

BAD CAE

AB AC

?

?

∠∠

?

?

?

∴△DAB≌△EAC,

∴CE=BD,∠B=∠ACE,

∴∠ACB+∠ACE=90°,即CE⊥BD;

(2)当∠ACB=45°时,CE⊥BD(如图).

理由:过点A作AG⊥AC交CB的延长线于点G,则∠GAC=90°,

∵∠ACB=45°,∠AGC=90°﹣∠ACB,

∴∠AGC=90°﹣45°=45°,

∴∠ACB=∠AGC=45°,

∴AC=AG,

在△GAD与△CAE中,

AC AG

DAG EAC

AD AE

?

?

∠∠

?

?

?

∴△GAD≌△CAE,

∴∠ACE=∠AGC=45°,

∠BCE=∠ACB+∠ACE=45°+45°=90°,即CE⊥B C.

6.如图,在ABC ?中,90C ∠=?,4cm AC BC ==,点D 是斜边AB 的中点.点E 从点B 出发以1cm/s 的速度向点C 运动,点F 同时从点C 出发以一定的速度沿射线CA 方向运动,规定当点E 到终点C 时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x 秒,连接DE 、DF .

(1)填空:ABC S ?=______2cm ;

(2)当1x =且点F 运动的速度也是1cm/s 时,求证:DE DF =;

(3)若动点F 以3cm /s 的速度沿射线CA 方向运动,在点E 、点F 运动过程中,如果存在某个时间x ,使得ADF ?的面积是BDE ?面积的两倍,请你求出时间x 的值. 【答案】(1)8;(2)见解析;(3)4

5

或4. 【解析】 【分析】

(1)直接可求△ABC 的面积;

(2)连接CD ,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A=∠B=∠ACD=∠DCB=45°,即BD=CD ,且BE=CF ,即可证△CDF ≌△BDE ,可得DE=DF ;

(3)分△ADF 的面积是△BDE 的面积的两倍和△BDE 与△ADF 的面积的2倍两种情况讨论,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可求x 的值. 【详解】 解:(1)∵S △ABC =1

2

?AC×BC ∴S △ABC =

1

2

×4×4=8(cm 2) 故答案为:8

(2)如图:连接CD

∵AC=BC ,D 是AB 中点

∴CD平分∠ACB

又∵∠ACB=90°

∴∠A=∠B=∠ACD=∠DCB=45°

∴CD=BD

依题意得:BE=CF

∴在△CDF与△BDE中

BE CF

B DCA

BD CD

=

?

?

∠=∠

?

?=

?

∴△CDF≌△BDE(SAS)

∴DE=DF

(3)如图:过点D作DM⊥BC于点M,DN⊥AC于点N,

∵AD=BD,∠A=∠B=45°,∠AND=∠DMB=90°

∴△ADN≌△BDM(AAS)

∴DN=DM

当S△ADF=2S△BDE.

1

2

×AF×DN=2×

1

2

×BE×DM

∴|4-3x|=2x

∴x1=4,x2=

4

5

综上所述:x=

4

5

或4

【点睛】

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利用分类思想解决问题是本题的关键.

7.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a,b)的坐标满足|a﹣b|+b2﹣8b+16=0.

(1)如图1,求证:OA是第一象限的角平分线;

(2)如图2,过A作OA的垂线,交x轴正半轴于点B,点M、N分别从O、A两点同时出发,在线段OA上以相同的速度相向运动(不包括点O和点A),过A作AE⊥BM交x轴于点E,连BM、NE,猜想∠ONE与∠NEA之间有何确定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3)如图3,F是y轴正半轴上一个动点,连接FA,过点A作AE⊥AF交x轴正半轴于点E,连接EF,过点F点作∠OFE的角平分线交OA于点H,过点H作HK⊥x轴于点K,求

2HK+EF的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2)答案见解析(3)8

【解析】

【分析】

(1)过点A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N,则AN=AM,

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b的值即可得结论;

(2)如图2,过A作AH平分∠OAB,交BM于点H,则△AOE≌△BAH,可得AH=OE,由已知条件可知ON=AM,∠MOE=∠MAH,可得△ONE≌△AMH,∠ABH=∠OAE,设BM 与NE交于K,则∠MKN=180°﹣2∠ONE=90°﹣∠NEA,即2∠ONE﹣∠NEA=90°;(3)如图3,过H作HM⊥OF,HN⊥EF于M、N,可证△FMH≌△FNH,则FM=FN,同理:NE=EK,先得出OE+OF﹣EF=2HK,再由△APF≌△AQE得PF=EQ,即可得

OE+OF=2OP=8,等量代换即可得2HK+EF的值.

【详解】

解:(1)∵|a﹣b|+b2﹣8b+16=0

∴|a﹣b|+(b﹣4)2=0

∵|a﹣b|≥0,(b﹣4)2≥0

∴|a﹣b|=0,(b﹣4)2=0

∴a=b=4

过点A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N,则AN=AM

∴OA平分∠MON

即OA是第一象限的角平分线

(2)过A作AH平分∠OAB,交BM于点H

∴∠OAH=∠HAB=45°

∵BM⊥AE

∴∠ABH=∠OAE

在△AOE 与△BAH 中

OAE ABH

OA AB AOE BAH ==∠∠??=??∠∠?

, ∴△AOE ≌△BAH (ASA ) ∴AH =OE

在△ONE 和△AMH 中

OE AH NOE MAH ON AM =??

∠∠??=?

=, ∴△ONE ≌△AMH (SAS ) ∴∠AMH =∠ONE 设BM 与NE 交于K

∴∠MKN =180°﹣2∠ONE =90°﹣∠NEA ∴2∠ONE ﹣∠NEA =90° (3)过H 作HM ⊥OF ,HN ⊥EF 于

M 、N

可证:△FMH ≌△FNH (SAS ) ∴FM =FN 同理:NE =EK ∴OE+OF ﹣EF =2HK

过A 作AP ⊥y 轴于P ,AQ ⊥x 轴于Q 可证:△APF ≌△AQE (SAS ) ∴PF =EQ ∴OE+OF =2OP =8 ∴2HK+EF =OE+OF =8 【点睛】

本题考查非负数的性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8.在等边ABC 中,点D 是边BC 上一点.作射线AD ,点B 关于射线AD 的对称点为点

E .连接CE 并延长,交射线AD 于点

F .

(1)如图,连接AE ,

①AE 与AC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 ②设BAF α∠=,用α表示BCF ∠的大小;

(2)如图,用等式表示线段AF ,CF ,E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答案】(1) ①AB=AE ;②∠BCF=α;(2) AF-EF=CF ,理由见详解. 【解析】 【分析】

(1)①根据轴对称性,即可得到答案;

②由轴对称性,得:AE=AB ,∠BAF=∠EAF=α,由ABC 是等边三角形,得AB=AC ,∠BAC=∠ACB=60°,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即可求解; (2)作∠FCG=60°交AD 于点G ,连接BF ,易证?FCG 是等边三角形,得GF=FC ,再证?ACG ??BCF(SAS),从而得AG=BF ,进而可得到结论. 【详解】

(1)①∵点B 关于射线AD 的对称点为点E , ∴AB 和AE 关于射线AD 的对称, ∴AB=AE.

故答案是:AB=AE ;

②∵点B 关于射线AD 的对称点为点E , ∴AE=AB ,∠BAF=∠EAF=α, ∵ABC 是等边三角形, ∴AB=AC ,∠BAC=∠ACB=60°, ∴∠EAC=60°-2α,AE=AC ,

∴∠ACE=

1180(602)602

αα??--=+??, ∴∠BCF=∠ACE-∠ACB=60α+-60°=α.

(2)AF-EF=CF ,理由如下:

作∠FCG=60°交AD于点G,连接BF,

∵∠BAF=∠BCF=α,∠ADB=∠CDF,

∴∠ABC=∠AFC=60°,

∴?FCG是等边三角形,

∴GF=FC,

∵ABC是等边三角形,

∴BC=AC,∠ACB=60°,

∴∠ACG=∠BCF=α.

在?ACG和?BCF中,

CA CB

ACG BCF

CG CF

=

?

?

∠=∠

?

?=

?

∴?ACG??BCF(SAS),

∴AG=BF,

∵点B关于射线AD的对称点为点E,

∴AG=BF=EF,

∵AF-AG=GF,

∴AF-EF=CF.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定理,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9.已知:4590

ABC A ACB

?∠=∠=

,,,点D是AC延长线上一点,且

22

AD=,,M是线段CD上一个动点,连接BM,延长MB到H,使得HB MB

=,以点B为中心,将线段BH逆时针旋转45,得到线段BQ,连接AQ.

(1)依题意补全图形;

(2)求证:ABQ AMB

∠=∠;

(3)点N是射线AC上一点,且点N是点M关于点D的对称点,连接BN,如果

QA BN

=,求线段AB的长.

【答案】(1)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22AB =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可以补全图形; (2)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证明; (3)作QE ⊥AB ,根据AAS 证得

QEB BCM ?,根据HL 证得

Rt QEA Rt BCN ?,设法证得2AB CD =,设AC BC x ==,则2AB x =,

2

2

CD x =

,结合已知22AD =+,构建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

(1)补全图形如下图所示:

(2)解:∵∠ABH 是ABM 的一个外角,

∴ ABH BAM AMB ∠=∠+∠ ∵ABH HBQ ABQ ∠=∠+∠

又∵45HBQ BAM ∠=∠=? ∴ ABQ AMB ∠=∠

(3)过Q 作QE ⊥AB ,垂足为E , 如下图:

∵⊥QE AB

∴90QEB BCM ∠=∠=?,

在QEB 和BCM 中,QEB BCM QBE BMC QB BM ∠=∠??

∠=∠??=?

QEB BCM ?(AAS)

∴EB CM =,QE BC =, 在Rt QEA 和Rt BCN 中

∵QE BC =,

Q A BN = ∴Rt QEA Rt

BCN ? (HL)

∴AE CN CM MD DN ==++ ∵点N 是点M 关于点D 的对称点, ∴MD DN =

∴22AE CM MD EB MD =+=+

∴ ()2222AB AE EB EB MD EB MD CD =+=+=+= 设AC BC x ==,则2AB x =,2

CD x =

, 又∵22AD =,2

AD AC CD x x =+= ∴2

222

x x +

= 解得:2x = ∴ 22A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外角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熟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以及正确作出辅助线、构建方程是解答的关键.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0,5),B (12,0),在y 轴负半轴上取点E ,使OA =

EO,作∠CEF=∠AEB,直线CO交BA的延长线于点D.

(1)根据题意,可求得OE=;

(2)求证:△ADO≌△ECO;

(3)动点P从E出发沿E﹣O﹣B路线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到B点处停止运动;动点Q从B出发沿B﹣O﹣E运动速度为每秒3个单位,到E点处停止运动.二者同时开始运动,都要到达相应的终点才能停止.在某时刻,作PM⊥CD于点M,QN⊥CD于点N.问两动点运动多长时间△OPM与△OQN全等?

【答案】(1)5;(2)见解析;(3)当两动点运动时间为7

2

17

4

、10秒时,△OPM与

△OQN全等

【解析】

【分析】

(1)根据OA=OE即可解决问题.

(2)根据ASA证明三角形全等即可解决问题.

(2)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分三种情况讨论:当点P、Q分别在y轴、x轴上时;当点P、Q都在y轴上时;当点P在x轴上,Q在y轴时若二者都没有提前停止,当点Q提前停止时;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1)∵A(0,5),

∴OE=OA=5,

故答案为5.

(2)如图1中,

∵OE =OA ,OB ⊥AE , ∴BA =BE , ∴∠BAO =∠BEO , ∵∠CEF =∠AEB , ∴∠CEF =∠BAO , ∴∠CEO =∠DAO , 在△ADO 与△ECO 中,

CE0DA0OA 0E

COE AOD ∠=∠??

=??∠=∠?

, ∴△ADO ≌△ECO (ASA ).

(2)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当PO =QO 时,易证△OPM ≌△

OQN .

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当点P 、Q 分别在y 轴、x 轴上时PO =QO 得: 5﹣t =12﹣3t , 解得t =

7

2

(秒), ②当点P 、Q 都在y 轴上时PO =QO 得: 5﹣t =3t ﹣12,

数学八年级上册 全等三角形单元培优测试卷

数学八年级上册 全等三角形单元培优测试卷 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已知正六边形 ABCDEF 的边长是 5,点 P 是 AD 上的一动点,则 PE+PF 的最小值是_____. 【答案】10 【解析】 利用正多边形的性质,可得点B 关于AD 对称的点为点E ,连接BE 交AD 于P 点,那么有PB=PF ,PE+PF=BE 最小,根据正六边形的性质可知三角形APB 是等边三角形,因此可知BE 的长为10,即PE+PF 的最小值为10. 故答案为10. 2.如图,ABC 中,ABC=45∠?,CD AB ⊥于D ,BE 平分ABC ∠,且BE AC ⊥于E ,与CD 相交于点F ,H 是BC 边的中点,连接DH 与BE 相交于点G ,下列结论: BF=AC ①;A=67.5∠?②;DG=DF ③;ADGE GHCE S S =四边形四边形④,其中正确的有 _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①②③ 【解析】 【分析】

只要证明△BDF≌△CDA,△BAC是等腰三角形,∠DGF=∠DFG=67.5°,即可判断①②③正确,作GM⊥BD于M,只要证明GH<DG即可判断④错误. 【详解】 解:∵CD⊥AB,BE⊥AC, ∴∠BDC=∠ADC=∠AEB=90°, ∴∠A+∠ABE=90°,∠ABE+∠DFB=90°, ∴∠A=∠DFB, ∵∠ABC=45°,∠BDC=90°, ∴∠DCB=90°?45°=45°=∠DBC, ∴BD=DC, 在△BDF和△CDA中, ∠BDF=∠CDA,∠A=∠DFB,BD=CD, ∴△BDF≌△CDA(AAS), ∴BF=AC,故①正确. ∵∠ABE=∠EBC=22.5°,BE⊥AC, ∴∠A=∠BCA=67.5°,故②正确, ∵BE平分∠ABC,∠ABC=45°, ∴∠ABE=∠CBE=22.5°, ∵∠BDF=∠BHG=90°, ∴∠BGH=∠BFD=67.5°, ∴∠DGF=∠DFG=67.5°, ∴DG=DF,故③正确. 作GM⊥AB于M.如图所示: ∵∠GBM=∠GBH,GH⊥BC, ∴GH=GM<DG, ∴S△DGB>S△GHB, ∵S△ABE=S△BCE, ∴S四边形ADGE<S四边形GHCE.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①②③. 【点睛】 此题是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点的综合运用,第五个问题难度比较大,添加辅助线是解题关键,属于中考选择题中的压轴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三角形》重点、难点、培优训练习题集

三角形重难点培优突破 1、知:a 、b 、c 是△ABC 的三边长,化简︱a+b-c ︱+︱b-a-c ︱-︱c-a+b ︱ 2、知:a 、b 、c 是△ABC 的三边长,化简︱a-b-c ︱+︱b-c-a ︱-︱c+a-b ︱. 3、为△ABC 内任意一点,BP 延长线交AC 于D ,试说明: (1)AB+AC+BC>2BD (2)AB+AC>PB+PC 4、所示②③两条路线,哪一条比较近?为什么? 5、三角形中,一腰上的中线把三角形的周长分为6cm 和15cm 的两部分,求此三角形的腰和底边的长. 6、所示,在△ABC 中,D 是BC 边上一点,∠1=∠2,∠3=∠4,∠BAC=63o, 求∠DAC 的度数. 7、图所示,已知∠1=∠2,∠3=∠4,∠C=32°,∠D=28°,求∠P 的度数. A B C D P ② ③ A B C D E 2 1C A

8、已知BD、CE是△ABC的高,直线BD、CE相交所成的角中有一个角为50°,则∠BAC的度数为。 9如图,把△ABC的纸片沿着DE折叠. (1)若点A落在四边形BCDE的内部点A′的位置.(如图1)且∠1=40°,∠2=24°,求:∠A′的度数; (2)若点A落在四边形BCDE的外部(BE的上方)点A′的位置(如图2),则∠A′与∠1,∠2有怎样的关系?请说明你的理由; (3)若点A落在四边形BCDE的外部(CD的下方)点A′的位置(如图3),∠A′与∠1,∠2又有怎样的关系?直接写出你的结论. 10、,∠MON=90°,点A、B分别在射线OM、ON上移动,BD是∠NBA的平分线,BD的反向延长线与∠BAO的平分线相交于点C.试猜想:∠ACB的大小是否随A、B的移动发生变化?如果保持不变,请给出证明;如果随点A、B的移动发生变化,请给出变化范围.

《全等三角形》数学培优作业

A B C D E 固始三中八年级上期《全等三角形》数学培优作业 (考查内容:边角边) 命题人:吴全胜1、已知:如图,AB=AC,F、E分别是AB、AC的中点。求证:△ABE≌△ACF。 2、已知:点A、F、E、C在同一条直线上,AF=CE,BE∥DF,BE=DF. 求证:△ABE≌△CDF. 3、已知:如图AB=AC,AD=AE,∠BAC=∠DAE,求证:△ABD≌△ACE 4、如图,△ABC中,AB=AC,AD平分∠BAC,试说明△ABD≌△ACD。 A B D C 5、已知:如图,AD∥BC,CB AD=。求证:CBA ADC? ? ?。 6、已知:如图,AD∥BC,CB AD=,CF AE=。求证:CEB AFD? ? ?。 7、已知:如图,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DB AC=,DF AE=,AD EA⊥,AD FD⊥,垂足分别是A、D。求证:FDC EAB? ? ?

8、已知:如图,AC AB=,AE AD=,2 1∠ = ∠。求证:ACE ABD? ? ?。 9、如图,在ABC ?中,D是AB上一点,DF交AC于点E,FE DE=,CE AE=, AB与CF有什么位置关系?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10、已知:如图,DBA CAB∠ = ∠,BD AC=。求证∠C=∠D 11、已知:如图,AC和BD相交于点O,OC OA=,OD OB=。 求证:DC∥AB。 12、已知:如图,AC和BD相交于点O,DC AB=,DB AC=。求证:C B∠ = ∠。 13、已知:如图,D、E分别是△ABC的边AB,AC的中点,点F在DE的延长线上,且EF=DE. 求证:(1)BD=FC (2)AB∥CF 14、已知: 如图 , AB=AC , EB=EC , AE的延长线交BC于D.求证:BD=CD. 15、已知,△ABC和△ECD都是等边三角形,且点B,C,D在一条直线上求证: BE=AD D C A B E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单元培优测试卷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单元培优测试卷 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1.在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已知点 A (1,2),点 P 是 y 轴正半轴上的一点,且△AOP 为等腰三角形,则点 P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 【答案】5(0,5),(0,4),0, 4?? ??? 【解析】 【分析】 有三种情况:①以O 为圆心,以OA 为半径画弧交y 轴于D ,求出OA 即可;②以A 为圆心,以OA 为半径画弧交y 轴于P ,求出OP 即可;③作OA 的垂直平分线交y 轴于C ,则AC =OC ,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C 即可. 【详解】 有三种情况:①以O 为圆心,以OA 为半径画弧交y 轴于D ,则OA =OD =22125+=; ∴D (0,5); ②以A 为圆心,以OA 为半径画弧交y 轴于P ,OP =2×y A =4, ∴P (0,4); ③作OA 的垂直平分线交y 轴于C ,则AC =OC , 由勾股定理得:OC =AC =()2212OC +-, ∴OC =54 , ∴C (0,54 ); 故答案为:5(0,5),(0,4),0, 4? ?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坐标与图形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求出符合条件的所有情况是解此题的关键. 2.如图,已知△ABC和△ADE都是正三角形,连接CE、BD、AF,BF=4,CF=7,求AF的长 _________ . 【答案】3 【解析】 【分析】 过点A作AF⊥CE交于I,AG⊥BD交于J,证明CAE?BAD,再证明 CAI?BAJ,求出° 7830 ∠=∠=,然后求出 1 2 IF FJ AF ==,,通过设FJ x =求出x,即可求出AF的长. 【详解】 解:过点A作AF⊥CE交于I,AG⊥BD交于J 在CAE和BAD中 AC AB CAE BAD AE AD = ? ? ∠=∠ ? ?= ? ∴CAE?BAD ∴ICA ABJ ∠=∠ ∴BFE CAB ∠=∠(8字形) ∴° 120 CFD ∠= 在CAI和BAJ中

数学八年级上册 全等三角形(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数学八年级上册 全等三角形(培优篇)(Word 版 含解析) 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ABC 中,ABC=45∠?,CD AB ⊥于D ,BE 平分ABC ∠,且BE AC ⊥于E ,与CD 相交于点F ,H 是BC 边的中点,连接DH 与BE 相交于点G ,下列结论:BF=AC ①;A=67.5∠?②;DG=DF ③;ADGE GHCE S S =四边形四边形④,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①②③ 【解析】 【分析】 只要证明△BDF ≌△CDA ,△BAC 是等腰三角形,∠DGF=∠DFG=67.5°,即可判断①②③正确,作GM ⊥BD 于M ,只要证明GH <DG 即可判断④错误. 【详解】 解:∵CD ⊥AB ,BE ⊥AC , ∴∠BDC=∠ADC=∠AEB=90°, ∴∠A +∠ABE=90°,∠ABE +∠DFB=90°, ∴∠A=∠DFB , ∵∠ABC=45°,∠BDC=90°, ∴∠DCB=90°?45°=45°=∠DBC , ∴BD=DC , 在△BDF 和△CDA 中, ∠BDF=∠CDA ,∠A=∠DFB ,BD=CD , ∴△BDF ≌△CDA (AAS ), ∴BF=AC ,故①正确. ∵∠ABE=∠EBC=22.5°,BE ⊥AC , ∴∠A=∠BCA=67.5°,故②正确, ∵BE 平分∠ABC ,∠ABC=45°, ∴∠ABE=∠CBE=22.5°, ∵∠BDF=∠BHG=90°, ∴∠BGH=∠BFD=67.5°, ∴∠DGF=∠DFG=67.5°, ∴DG=DF ,故③正确. 作GM ⊥AB 于M .如图所示:

八年级上册数学 三角形填空选择单元培优测试卷

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填空选择单元培优测试卷 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填空题(难) ∠=,边AB的垂直平分线交边BC于点D,边AC的垂直平分线1.在ABC中,BACα ∠的度数为______.(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交边BC于点E,连结AD,AE,则DAE 【答案】2α﹣180°或180°﹣2α 【解析】 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先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B=∠BAD,∠C=∠CAE,进而得到∠BAD+∠CAE=∠B+∠C=180°-a,再根据角的和差关系进行计算即可. 解:有两种情况: ①如图所示,当∠BAC?90°时, ∵DM垂直平分AB, ∴DA=DB, ∴∠B=∠BAD, 同理可得,∠C=∠CAE, ∴∠BAD+∠CAE=∠B+∠C=180°?α, ∴∠DAE=∠BAC?(∠BAD+∠CAE)=α?(180°?α)=2α?180°; ②如图所示,当∠BAC<90°时, ∵DM垂直平分AB, ∴DA=DB, ∴∠B=∠BAD, 同理可得,∠C=∠CAE, ∴∠BAD+∠CAE=∠B+∠C=180°?α, ∴∠DAE=∠BAD+∠CAE?∠BAC=180°?α?α=180°?2α. 故答案为2α?180°或180°?2α.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根据题意准确画出符合题意的两种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2.△ABC的两边长为4和3,则第三边上的中线长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答案】 17 22 m << 【解析】 【分析】 作出草图,延长AD到E,使DE=AD,连接CE,利用“边角边”证明△ABD和△ECD全等,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CE=AB,再根据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求出AE的取值范围,便不难得出m的取值范围. 【详解】 解:如图,延长AD到E,使DE=AD,连接CE, ∵AD是△ABC的中线, ∴BD=CD, 在△ABD和△ECD中, AD DE ADB EDC BD CD = ? ? ∠=∠ ? ?= ? , ∴△ABD≌△ECD(SAS), ∴CE=AB, ∵AB=3,AC=4, ∴4-3<AE<4+3,即1<AE<7, ∴ 17 22 m <<. 故答案为: 17 22 m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倍长中线法构造全等三角形和三边关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倍长中线法构造全等三角形.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B分别在x轴的正半轴、y轴的正半轴上移动,点M在第二象限,且MA平分∠BAO,做射线MB,若∠1=∠2,则∠M的度数是_______。

全等三角形证明题培优提高经典例题练习题

全等三角形证明题专练 1、已知,如图,AB ⊥AC ,AB =AC ,AD ⊥AE ,AD =AE 。求证:BE =CD 。 2、已知:如图,AB ⊥BC ,AD ⊥DC ,AB=AD ,若E 是AC 上一点。求证:EB=ED 。 D A E C B 3、已知:如图,AB 、CD 交于O 点,CE//DF ,CE=DF ,AE=BF 。求证:∠ACE=∠BDF 。 A E D C B A B C D E F O

4、如图,△ABC 中,AB=AC ,过A 作GE ∥BC ,角平分线BD 、CF 交于点H ,它们的延长线分别交GE 于E 、G ,试在图中找出三对全等三角形,并对其中一对给出证明。 5、如图,在△ABC中,点D在AB上,点E在BC上,BD=BE。 (1) 请你再添加一个条件,使得△BEA≌△BDC,并给出证明。 你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 ___ (2)根据你添加的条件,再写出图中的一对全等三角形: ______________(不再添加其他线段,不再标注或使用 其他字母,不必写出证明过程) 6、已知:如图,△ABC 中,AD ⊥BC 于D ,E 是AD 上一点,BE 的延长线交AC 于F ,若BD=AD ,DE=DC 。求证:BF ⊥AC 。 F E D C A B G H A B C D E F

7、已知:如图,△ABC 和△A 'B 'C '中,∠BAC=∠B 'A 'C ',∠B=∠B ',AD 、A 'D '分别是∠BAC 、∠B 'A 'C '的平分线,且AD=A 'D '。求证:△ABC ≌△A’B’C’。 8、已知:如图,AB=CD ,AD=BC ,O 是AC 中点,OE ⊥AB 于E ,OF ⊥CD 于F 。求证:OE=OF 。 A B C D E F O 9、已知:如图,AC ⊥OB ,BD ⊥OA ,AC 与BD 交于E 点,若OA=OB ,求证:AE=BE 。 O B A C D E A B C D A' B' C' D' 1 2 3 4

全等三角形培优讲义

全等三角形培优讲义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

全等三角形常见辅助线作法 【知识导图】 【导学】全等三角形 第一部分:知识点回顾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 1) 遇到等腰三 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 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 2) 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 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 3) 遇到角平分线,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 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 4) 过图形上某一点作特定的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 中的“平移”或“翻转折叠” 5) 截长法与补短法,具体做法是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与特定线段相等,或是 将某条线段延长,是之与特定线段相等,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性质加以说明.这种作法,适合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等类的题目. 特殊方法:在求有关三角形的定值一类的问题时,常把某点到原三角形各顶点的线段连接起来,利用三角形面积的知识解答. 第二部分:例题剖析 精准诊查 概念 三边之和大于等于第三边稳定性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高 中线角平分线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 直角三角形 性质判定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三角形

D C B A E D F C B A E D C B A D C B A O E D C B A 一、倍长中线(线段)造全等 例1、(“希望杯”试题)已知,如图△ABC 中,AB=5,AC=3,则中线AD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例2、如图,△ABC 中,E 、F 分别在AB 、AC 上,DE ⊥DF ,D 是中点,试比较BE+CF 与EF 的大小. 例3、如图,△ABC 中,BD=DC=AC ,E 是DC 的中点,求证:AD 平分∠BAE. 二、截长补短 1、如图,ABC ?中,AB=2AC ,AD 平分BAC ∠,且AD=BD ,求证:CD ⊥AC 2、如图,AC ∥BD ,EA,EB 分别平分∠CAB,∠DBA ,CD 过点E ,求证;AB = AC+BD 3、如图,已知在ABC 内,0 60BAC ∠=, 040C ∠=,P ,Q 分别在BC ,CA 上,并且AP ,BQ 分别是BAC ∠,ABC ∠的角平分线。求证:BQ+AQ=AB+BP 4、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BC >BA,AD =CD ,BD 平分ABC ∠, 求证: 0180=∠+∠C A 5、如图在△ABC 中,AB >AC ,∠1=∠2,P 为AD 上任意一点,求证;AB-AC >PB-PC 应用: 三、平移变换 例1 AD 为△ABC 的角平分线,直线MN ⊥AD 于为MN 上一点,△ABC 周长记为A P ,△EBC 周长记为B P .求证B P >A P . 例2 如图,在△ABC 的边上取两点D 、E ,且BD=CE ,求证:AB+AC>AD+AE. 四、借助角平分线造全等 1、如图,已知在△ABC 中,∠B=60°,△ABC 的角平分线AD,CE 相交于点O ,求证:OE=OD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培优专题训练(含答案)(20200709220938)

《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培优专题培优专题训练训练 1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两个能够完全重合的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把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在一起,重合的角 叫做对应角,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 经典例题 如图所示,ABC DEF ???,30A ∠=°,50B ∠=°,2BF =.求DFE ∠的度数与EC 的长. 解题策略 在ABC ?中,+180A B ACB ∠∠+∠=°(三角形内角和为 180°).因为30A ∠=°, 50B ∠=°(已知),所以 1803050100ACB ∠=°-°-°=°因为ABC DEF ???(已知),所以 ACB DFE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BC EF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因此100DFE ∠=°,所以2 EC EF FC BC FC BF =-=-==画龙点睛 1.在解答与全等三角形有关的问题时,要充分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所得到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的结论 . 2.在本题中求EC 的长时,不能直接求,可将之转化为两条线段的差,这也是将来求线段长的一种常用的转化方法. 举一反三 1. 如图,若ABC ADE ???,则这对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是 ;对 应角是. 2. 如图,若ABD ACD ???,试说明AD 与BC 的位置关系.

3. 如图所示,斜折一页书的一角,使点A 落在同一页书内'A 处,DE 为折痕,作DF 平分'A DB ∠,试猜想FDE ∠等于多少度,并说明理由 . 融会贯通 4. 如图,ABE ?和ACD ?是ABC ?分别沿着AB 、AC 边翻折180°形成的,若θ∠的度数50°,则BAC ∠的度数是 . 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并非需要证明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以及三个角均对应相等,而只 需满足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就可以了. 经典例题 已知:如图,AO 平分EAD ∠和EOD ∠,求证:(1)AOE AOD ???;(2) BOE COD ???.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三角形解答题(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三角形解答题(培优篇)(Word 版 含解析) 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解答题压轴题(难) 1.如图1,直线MN 与直线AB 、CD 分别交于点E 、F ,1∠与2∠互补. (1)试判断直线AB 与直线CD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BEF ∠与EFD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 ,EP 与CD 交于点G ,点H 是MN 上一点,且GH EG ⊥,求证://PF GH .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连接PH ,K 是GH 上一点使PHK HPK ∠=∠,作PQ 平分 EPK ∠,求HPQ ∠的度数. 【答案】(1)AB//CD ,理由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45HPQ ∠=. 【解析】 【分析】 (1)利用对顶角相等、等量代换可以推知同旁内角∠AEF 、∠CFE 互补,即可证明; (2)利用(1)中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EPF=90°,即EG ⊥PF ,再结合GH ⊥EG ,即可证明; (3)利用三角形外角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A=90°-∠3=90°-2∠2;然后由邻补角的定义、角平分线的定义推知∠QPK=-1 2 ∠EPK=45°+∠2,最后根据角与角间的和差关系即可求解. 【详解】 (1)//AB CD , 理由如下:如图1, 图1 ∵1∠与2∠互补, ∴12180∠+∠=?,

又∵1AEF ∠=∠,2CFE ∠=∠, ∴180AEF CFE ∠+∠=?, ∴//AB CD ; (2)如图2,由(1)知,//AB CD , 图2 ∴180BEF EFD ∠+∠=?. 又∵BEF ∠与EFD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 , ∴1 (2 )90FEP EFP BEF EFD ∠+∠= ∠+∠=?, ∴90EPF ∠=?,即EG PF ⊥. ∵GH EG ⊥, ∴//PF GH ; (3)如图3, ∵PHK HPK ∠=∠, 2PKG HPK ∴∠=∠. 又∵GH EG ⊥, ∴90902KPG PKG HPK ∠=-∠=-∠. ∴180902EPK KPG HPK ∠=-∠=+∠. ∵PQ 平分EPK ∠, ∴1 452 QPK EPK HPK ∠= ∠=+∠. ∴45HPQ QPK HPK ∠=∠-∠=.

八年级全等三角形单元培优测试卷

八年级全等三角形单元培优测试卷 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ABC ?中,90BAC ∠=?,AD BC ⊥,ABC ∠的平分线BE 交AD 于点F ,AG 平分DAC ∠.给出下列结论:①BAD C ∠=∠;②EBC C ∠=∠;③AE AF =;④//FG AC ;⑤EF FG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 【答案】①③④ 【解析】 【分析】 ①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即可得到结果,故①正确;②如果∠EBC=∠C ,则 ∠C=12 ∠ABC ,由于∠BAC=90°,那么∠C=30°,但∠C 不一定等于30°,故②错误;③由BE 、AG 分别是∠ABC 、∠DAC 的平分线,得到∠ABF=∠EBD .由于 ∠AFE=∠BAD+∠FBA ,∠AEB=∠C+∠EBD ,得到∠AFE=∠AEB ,可得③正确;④连接EG ,先证明△ABN ≌△GBN ,得到AN=GN ,证出△ANE ≌△GNF ,得∠NAE=∠NGF ,进而得到GF ∥AE ,故④正确;⑤由AE=AF ,AE=FG ,而△AEF 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得到EF 不一定等于AE ,于是EF 不一定等于FG ,故⑤错误. 【详解】 ∵∠BAC=90°,AD ⊥BC , ∴∠C+∠ABC=90°,∠C+∠DAC=90°,∠ABC+∠BAD=90°, ∴∠ABC=∠DAC ,∠BAD=∠C , 故①正确; 若∠EBC=∠C ,则∠C= 12 ∠ABC , ∵∠BAC=90°, 那么∠C=30°,但∠C 不一定等于30°, 故②错误; ∵BE 、AG 分别是∠ABC 、∠DAC 的平分线, ∴∠ABF=∠EBD , ∵∠AFE=∠BAD+∠ABF ,∠AEB=∠C+∠EBD , 又∵∠BAD=∠C , ∴∠AFE=∠AEF , ∴AF=AE , 故③正确;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培优篇)(Word版含解析) 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在菱形ABCD中,∠ABC=120°,AB=10cm,点P是这个菱形内部或边上的一点.若以P,B,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P,A(P,A两点不重合)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_cm. - 【答案】10310 【解析】 解:连接BD,在菱形ABCD中, ∵∠ABC=120°,AB=BC=AD=CD=10,∴∠A=∠C=60°,∴△ABD,△BCD都是等边三角形,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若以边BC为底,则BC垂直平分线上(在菱形的边及其内部)的点满足题意,此时就转化为了“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所有点连线的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即当点P与点D重合时,PA最小,最小值PA=10; ②若以边PB为底,∠PCB为顶角时,以点C为圆心,BC长为半径作圆,与AC相交于一点,则弧BD(除点B外)上的所有点都满足△PBC是等腰三角形,当点P在AC上时,AP -; 最小,最小值为10310 ③若以边PC为底,∠PBC为顶角,以点B为圆心,BC为半径作圆,则弧AC上的点A与点D均满足△PBC为等腰三角形,当点P与点A重合时,PA最小,显然不满足题意,故此种情况不存在; -(cm). 综上所述,PA的最小值为10310 -. 故答案为:10310 点睛: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在等腰△ABC中,AD⊥BC交直线BC于点D,若AD=1 2 BC,则△ABC的顶角的度数为 _____. 【答案】30°或150°或90° 【解析】 试题分析:分两种情况;①BC为腰,②BC为底,根据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判断出∠ACD=30°,然后分AD在△ABC内部和外部两种情况求解即可. 解:①BC为腰, ∵AD⊥BC于点D,AD=1 2 BC, ∴∠ACD=30°, 如图1,AD在△ABC内部时,顶角∠C=30°, 如图2,AD在△ABC外部时,顶角∠ACB=180°﹣30°=150°, ②BC为底,如图3, ∵AD⊥BC于点D,AD=1 2 BC, ∴AD=BD=CD, ∴∠B=∠BAD,∠C=∠CAD,

三角形培优训练 题集锦

E D F C B A 三角形培优训练专题【三角形辅助线做法】 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 2、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 3、遇到角平分线,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 4、过图形上某一点作特定的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平移”或“翻转折叠”。 5、截长法与补短法,具体做法是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与特定线段相等,或是将某条线段延长,是之与特定线段相等,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性质加以说明。这种作法,适合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等类的题目。 6、已知某线段的垂直平分线,那么可以在垂直平分线上的某点向该线段的两个端点作连线,出一对全等三角形。 7、特殊方法:在求有关三角形的定值一类的问题时,常把某点到原三角形各顶点的线段连接起来,利用三角形面积的知识解答。 1、已知,如图△ABC中,AB=5,AC=3,求中线AD的取值范围. 2、如图,△ABC中,E、F分别在AB、AC上,DE⊥DF,D是中点,试比较BE+CF与EF的大小.

全等三角形专题培优[带答案]

全等三角形专题培优 考试总分: 11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卷I(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如图为个边长相等的正方形的组合图形,则 A. B. C. D. 2.下列定理中逆定理不存在的是() A.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B.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边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角也相等 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3.已知:如图,,,,则不正确的结论是() A.与互为余角 B. C. D. 4.如图,是的中位线,延长至使,连接,则的值为() A. B. C. D.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在轴、轴的正半轴上分别截取、,使;再分别以点、为圆心,以大于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若点的坐标为,则与的关系为()A. B. C. D. 6.如图,是等边三角形,,于点,于点,,则下列结论:①点在的角平分线上;②;③;④.正确的有() A.个 B.个 C.个 D.个 7.如图,直线、、″表示三条相互交叉的公路,现计划建一个加油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可 供选择的地址有() A.一处 B.二处 C.三处 D.四处 8.如图,是的角平分线,则等于() A. B. C. D. 9.已知是的中线,且比的周长大,则与的差为() A. B. C. D. 10.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与高重合,那么它的三个内角中() A.都是锐角 B.有一个是直角 C.有一个是钝角 D.不能确定 卷II(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1.问题情境:在中,,,点为边上一点(不与点,重合) ,交直线于点,连接,将线段绕点顺时针方向旋转得

八年级数学上册 全等三角形单元培优测试卷

八年级数学上册 全等三角形单元培优测试卷 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BC CD = ,对角线BD 平分ADC ∠,连接AC ,2ACB DBC ∠=∠,若4AB =,10BD =,则ABC S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0 【解析】 【分析】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可推出AD ∥BC ,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已知条件可推出CA=CD ,可得CB=CA=CD ,过点C 作CE ⊥BD 于点E ,CF ⊥AB 于点F ,如图,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已知条件可得DE 的长和BCF CDE ∠=∠,然后即可根据AAS 证明△BCF ≌△CDE ,可得CF=DE ,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得结果. 【详解】 解:∵BC CD =,∴∠CBD =∠CDB , ∵BD 平分ADC ∠,∴∠ADB =∠CDB , ∴∠CBD =∠ADB ,∴AD ∥BC ,∴∠CAD =∠ACB , ∵2ACB DBC ∠=∠,2ADC BDC ∠=∠,∠CBD =∠CDB , ∴ACB ADC ∠=∠,∴CAD ADC ∠=∠, ∴CA=CD ,∴CB=CA=CD , 过点C 作CE ⊥BD 于点E ,CF ⊥AB 于点F ,如图,则152 DE BD ==,12 BCF ACB ∠=∠, ∵12BDC ADC ∠= ∠,ACB ADC ∠=∠,∴BCF CDE ∠=∠, 在△BCF 和△CDE 中,∵BCF CDE ∠=∠,∠BFC =∠CED =90°,CB=CD , ∴△BCF ≌△CDE (AAS ),∴CF=DE =5, ∴11451022 ABC S AB CF =?=??=. 故答案为:10.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腰三角形培优专题练习.doc

等腰三角形培优专题 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具有一般三角形的性质,同时,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使它比一般三角形应用更加广泛.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为证明两个角相等和两条线段相等提供了依据.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底边上的高所在直线是它的对称轴,对于某些含有(或隐含)等腰三角形条件的问题,可以作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或构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练习 1.如图,已知△ A.7.5°ABC中, AB B.10° =AC ,AD = C.12.5 ° AE ,∠ BAE D.18° = 30 °,则 ∠ DEC 等于(). 2.如图,AA′、 BB′分别是△ABC的外角∠C 在一直线上,则∠ACB的度数是多少?EAB 和∠CBD 的平分线,且AA′= AB = B′B,A′、 B 、 3.如图,则∠ BDC 等腰三角形 = ________ ABC . 中,AB =AC ,∠ A =20 °. D 是AB 边上的点,且AD = BC ,连 结 CD , 例 2 如图, D 是等边三角形ABC 的 AB 边延长线上一点, E 是等边三角形ABC 的 AC 边延长线上一点,且EB = ED .那么CE 与 AD 相等吗?试说明理由. E

C A B D

练习 线交1.已知如图,在△ CA 的延长线于点 ABC中,AB=CD,D是 F ,判断AD 与 AF 相等吗? AB 上一点,DE⊥BC , E 为垂足,ED? 的延长 2.如图,△ABC = 15°,则 BD 与 A . BD>BA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A 的大小关系是( B . BD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全等三角形单元培优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全等三角形单元培优测试卷 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已知△ABC和△ADE都是正三角形,连接CE、BD、AF,BF=4,CF=7,求AF的长 _________ . 【答案】3 【解析】 【分析】 过点A作AF⊥CE交于I,AG⊥BD交于J,证明CAE?BAD,再证明 CAI?BAJ,求出° 7830 ∠=∠=,然后求出 1 2 IF FJ AF ==,,通过设FJ x =求出x,即可求出AF的长. 【详解】 解:过点A作AF⊥CE交于I,AG⊥BD交于J 在CAE和BAD中 AC AB CAE BAD AE AD = ? ? ∠=∠ ? ?= ? ∴CAE?BAD ∴ICA ABJ ∠=∠ ∴BFE CAB ∠=∠(8字形) ∴° 120 CFD ∠= 在CAI和BAJ中

°90 ICA ABJ CAI BJA CA BA ∠=∠??∠=∠=??=? ∴CAI ?BAJ ,AI AJ CI BJ == ∴°60CFA AFJ ∠=∠= ∴°30FAI FAE ∠=∠= 在RtAIF 和RtAJF 中 °30FAI FAE ∠=∠= ∴12 IF FJ AF == 设FJ x = 7,4CF BF == 则47x x +=- 3 2x ∴= 2AF FJ = AF ∴= 3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通过做辅助线证明三角形全等,得出相关的边相等,学会合理添加辅助线求解是解决本题的重点. 2.如图,在ABC ?中,AB AC =,点D 和点A 在直线BC 的同侧, ,82,38BD BC BAC DBC =∠=?∠=?,连接,AD CD ,则ADB ∠的度数为__________.

八年级全等三角形(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八年级全等三角形(培优篇)(Word版含解析) 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已知等边ABC ?的边长为8,E是中线AD上一点,以CE为一边在CE下方作等边CEF ?,连接BF并延长至点,N M为BN上一点,且5 CM CN ==,则MN的长为_________. 【答案】6 【解析】 【分析】 作CG⊥MN于G,证△ACE≌△BCF,求出∠CBF=∠CAE=30°,则可以得出 1 2 4 CG BC ==,在Rt△CMG中,由勾股定理求出MG,即可得到MN的长. 【详解】 解:如图示:作CG⊥MN于G, ∵△ABC和△CEF是等边三角形, ∴AC=BC,CE=CF,∠ACB=∠ECF=60°, ∴∠ACB-∠BCE=∠ECF-∠BCE, 即∠ACE=∠BCF, 在△ACE与△BCF中 AC BC ACE BCF CE CF = ? ? ∠=∠ ? ?= ? ∴△ACE≌△BCF(SAS), 又∵AD是三角形△ABC的中线 ∴∠CBF=∠CAE=30°, ∴ 1 2 4 CG BC ==, 在Rt△CMG中,2222 543 MG CM CG =-=-, ∴MN=2MG=6,

故答案为:6. 【点睛】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推出△ACF ≌△BCF . 2.如图,已知正六边形 ABCDEF 的边长是 5,点 P 是 AD 上的一动点,则 PE+PF 的最小值是_____. 【答案】10 【解析】 利用正多边形的性质,可得点B 关于AD 对称的点为点E ,连接BE 交AD 于P 点,那么有PB=PF ,PE+PF=BE 最小,根据正六边形的性质可知三角形APB 是等边三角形,因此可知BE 的长为10,即PE+PF 的最小值为10. 故答案为10. 3.如图,在01A BA △中,20B ∠=?,01A B A B =,在1A B 上取点C ,延长01A A 到2A ,使得121A A AC =;在2A C 上取一点D ,延长12A A 到3A ,使得232A A A D =;…,按此做法进行下去,第n 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n A ∠的度数为__________.

八年级上册数学 三角形填空选择单元培优测试卷

八年级上册数学 三角形填空选择单元培优测试卷 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ABC ?的ABC ∠的平分线与ACB ∠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 ,点,E F 分别在线段BD 、CD 上,点G 在EF 的延长线上,EFD ?与EFH ?关于直线EF 对称,若60,84,A BEH HFG n ???∠=∠=∠=,则n =__________. 【答案】78. 【解析】 【分析】 利用ABC ?的ABC ∠的平分线与ACB ∠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 得到 ∠DBC= 12∠ABC ,∠ACD=12(∠A+∠ABC),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到∠D=12 ∠A=30?,利用外角定理得到∠DEH=96?,由EFD ?与EFH ?关于直线EF 对称得到∠DEG=∠HEG=48?,根据外角定理即可得到∠DFG=∠D+∠DEG=78?. 【详解】 ∵ABC ?的ABC ∠的平分线与ACB ∠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 ∴∠DBC=12∠ABC ,∠ACD=12 (∠A+∠ABC), ∵∠DBC+∠BCD+∠D=180?,∠A+∠ABC+∠ACB=180?, ∴∠D=12 ∠A=30?, ∵84BEH ?∠=, ∴∠DEH=96?, ∵EFD ?与EFH ?关于直线EF 对称, ∴∠DEG=∠HEG=48?,∠DFG=∠HFG n ?=, ∵∠DFG=∠D+∠DEG=78?, ∴n=78. 故答案为:78. 【点睛】 此题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外角定理,角平分线性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此题中求出∠D=12 ∠A=30?是解题的关键.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B 分别在x 轴的正半轴、y 轴的正半轴上移动,点M 在第二象限,且MA 平分∠BAO ,做射线MB ,若∠1=∠2,则∠M 的度数是_______。 【答案】45?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可得2M MAB ∠∠∠=+ 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MAB MAO ∠∠=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OBA OAB BOA 180∠∠∠++=? 易得∠M 的度数。 【详解】 在ABM 中,2∠是ABM 的外角 ∴2M MAB ∠∠∠=+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OBA OAB BOA 180∠∠∠++=? ∵BOA 90∠=? ∴OBA OAB 90∠∠+=? ∵MA 平分BAO ∠ ∴BAO 2MAB ∠∠= 由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可得12BAO BOA 90BAO ∠∠∠∠∠+=+=?+ ∵12∠∠= ∴2290BAO ∠∠=?+ 又∵2M MAB ∠∠∠=+ ∴222M 2MAB 2M BAO ∠∠∠∠∠=+=+ ∴90BAO 2M BAO ∠∠∠?+=+ 2M 90∠=? M 45∠=?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之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3.某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共108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____. 【答案】6 【解析】 ∵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共1080°,

全等三角形培优竞赛训练题

全等三角形培优竞赛训练题 1、已知正方形ABCD中,E为对角线BD上一点,过E点作EF丄BD交BC于F,连接DF , G为DF中点,连接EG, CG. (1 )直接写出线段EG与CG的数量关系; (2)将图1中厶BEF绕B点逆时针旋转450,如图2所示,取DF中点G,连接EG, CG. 你在(1)中得到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 (3)将图1中厶BEF绕B点旋转任意角度,如图3所示,再连接相应的线段,问(1) 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图1图2图3

学习参考

2、数学课上,张老师出示了问题:如图1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是边BC的中点. AEF 90°,且EF交正方形外角DCG的平行线CF于点F,求证:AE= EF. 经过思考,小明展示了一种正确的解题思路:取AB的中点M ,连接ME,则 AM = EC,易证△ AME =△ ECF ,所以AE EF . 在此基础上,同学们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1)小颖提出:如图2,如果把点E是边BC的中点”改为点E是边BC上(除B, C外)的任意一点”,其它条件不变,那么结论AE=EF'仍然成立,你认为小颖的观点正确吗?如果正确,写出证明过程;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2)小华提出:如图3,点E是BC的延长线上(除C点外)的任意一点,其他条 件不变,结论AE= EF”仍然成立.你认为小华的观点正确吗?如果正确,写出证明过程;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图1图2图3

3、已知Rt A ABC 中,AC BC,Z C 90, D 为AB 边的中点,EDF 90° EDF绕D点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AC、CB (或它们的延长线)于E、F. 1 当EDF绕D点旋转到DE AC于E时(如图1),易证S A DEF S A CEF S A ABC- 2 当EDF绕D点旋转到DE和AC不垂直时,在图2和图3这两种情况下,上述结论是 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S A DEF、S A C EF、S A ABC又有怎样的数量关 系?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 F 图 1图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