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执笔人苏雯婷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为汉语言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全面的现代文学的基本知识,能够独立分析评述研究现代的作家、作品,把握其思想与艺术的基本特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掘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其它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该门课程是一门核心课程,也是汉语言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

二、课程教学对象、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适用于大学专科层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当代文学发展的过程;了解其间部分重要作家创作概况,熟悉并掌握他们的代表作的思想及艺术特色;学会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当代的审美眼光,独立地阅读、赏析和评价当代各类文学作品。

本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大量的作品以及相关资料,掌握一定的知识并初步具备科学研究的能力。在讲授过程中,要注重文学史、作家论、作品论三者的结合。文学作品是文学史存在的基础,因此,在课堂讲授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在讲授某一阶段的文学史之前布置文学作品阅读书目,增加学生对这门学科的感性认识。

2、在阅读作品的感性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分析,达到了解和掌握重要作家作品的主要特点的和对文学史的理性把握目的。

3、理论联系实际,引导鼓动学生把前沿理论应用于文学鉴赏。

三、课程的相关课程及其关系

学习本课程前的相关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文学、外国文学。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学生可以掌握中外文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学习《现当代文学》打好基础。

学好本课程,也为以后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这些后续相关课程包括:古代汉语,文学概论,美学等专业课程。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68学时。理论教学学时为68学时。

绪论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中国当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关系和两者的性质区别;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特征;掌握现当代文学的历史分期及各时期的主要特点。

教学重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特征;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分期和各时期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中国现代当文学的性质和创作方法。

教学内容: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与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的联系与区别;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性质与创作方法;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期;

四、主要作家队伍及其作品简介。

习题:

1、简要叙述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2、简要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的联系与区别。

3、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期依据是什么?

第一章“五四”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

(1917——1927)

教学时数:16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五四”文学革命及其产生的必然性;识记鲁迅、郭沫若及该时期其他作家的主要作品;理解和掌握《呐喊》、《彷徨》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掌握《女神》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了解新格律诗对新诗发展的贡献;掌握郁达夫小说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鲁迅、郭沫若及该时期其他作家的主要作品。

教学难点:《呐喊》、《彷徨》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并进行分析。

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鲁迅(上)

1、生平与思想道路

2、《呐喊》与《彷徨》

3、《野草》与《朝花夕拾》

三、郭沫若

1、生平与美学主张

2、《女神》

3、从《星空》到《恢复》

四、新文学各类创作的兴起与发展

1、新诗的尝试与成长

2、小说的创新与进展

第二章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

(1927——1937)

教学时数:16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左联”时期文艺思想斗争的特点;掌握鲁迅后期的创作概况;了解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和曹禺的创作概况;

理解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和曹禺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特色,能分析其作品的主题、内容(包括人物形象)、艺术特色(包括形象塑造、组织结构、语言运用等方面)。

教学重点: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和曹禺的创作概况;这一时期相关作家的主要作品分析。

教学难点:《子夜》、《家》、《骆驼祥子》、《边城》和《雷雨》的思想和艺术特色;鲁迅前后期杂文比较。

教学内容:

一、概述

1、革命文学的倡导与“左联”成立

2、尖锐复杂的文艺思想斗争

二、鲁迅(下)

1、鲁迅的杂文创作

2、《故事新编》

三、茅盾

1、生平和文艺思想

2、《蚀》与《虹》

3、《子夜》

4、其他短篇小说创作

四、巴金、老舍、沈从文

1、巴金和《家》

2、老舍和《骆驼祥子》

3、沈从文和《边城》

五、曹禺

1、生平简介与创作概况

2、《雷雨》的主题、人物及艺术特点

3、《日出》与《原野》

六、30年代文学的长足发展

1、小说创作的欣喜收获

2、诗歌发展的多样化

3、30年代的散文创作

4、戏剧文学的发展成长

第三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

(1937——1949)

教学时数:14学时

教学要点:1、了解“文协”的重大贡献;了解《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内容及意义;掌握赵树理的创作特色及其对现代文学的贡献;《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暴风骤雨》比较;理解《白毛女》的贡献和意义。

教学重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内容及意义;赵树理的创作特色及其对现代文学的贡献。

教学难点:《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暴风骤雨》比较。

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抗战时期的文艺运动

1、文学运动

2、文艺斗争

三、抗战时期的文学创作

1、民族的呼声与战斗的鼓舞

2、健康活跃的戏剧

3、小说创作的热潮

4、散文的演变与复兴

四、新文艺的兴起

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内容及意义

2、赵树理的小说创作

3、丁玲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4、《暴风骤雨》及其他小说创作

5、其它创作

第四章建国十七年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

(1949——1976)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本时期文学运动、文学思潮、社团流派和文学创作发展的基本情况;识记有关基本知识;理解作品思想和艺术特色,能分析某一作品的主题、内容(包括人物形象)、艺术特色(包括形象塑造、组织结构、语言运用等方面)。

教学重点: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学作品的分析。

教学难点:作家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特色的分析。

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十七年”的小说创作

1、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和军事题材小说

2、梁斌的英雄化史诗《红旗谱》和革命斗争历史小说

3、杨沫的《青春之歌》和罗光斌、杨益言的《红岩》

三、“十七年”的诗歌创作

1、艾青与李瑛的诗

2、郭小川与贺敬之

3、毛泽东诗词

四、“十七年”的散文和戏剧

1、散文的“复兴”

2、杂文的命运

3、回忆录和史传文学

4、老舍话剧《龙须沟》、《茶馆》

第五章新时期的文学(1976——1984)教学时数:10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新时期文学的崭新面貌的主要表现;识记有关基本知识;理解和掌握新时期的小说的分类和各类型小说的特点及其思想和艺术特色;掌握朦胧诗的代表作家及其相关作品;掌握报告文学在题材方面的开拓。

教学重点:新时期的小说的分类和各类型小说的特点及其思想和艺术特色;朦胧诗的代表作家及其相关作品。

教学难点:新时期的小说的分类和各类型小说的特点及其思想和艺术特色。

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新时期的小说

1、伤痕、反思、改革小说

2、寻根小说

3、新潮小说

4、先锋小说和新历史主义小说

5、新写实主义小说

三、新时期的诗歌、报告文学和话剧

1、朦胧诗

2、朦胧诗后新生代诗歌

3、报告文学的发展

4、《丹心谱》和《陈毅市长》

第六章台港文学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台湾文学的发展阶段和香港文学的基本特色;掌

握白先勇、余光中和三毛的创作。

教学重点:台湾文学的发展阶段;白先勇、余光中和三毛的作品分析。

教学难点:白先勇、余光中、三毛创作的基本特色。

教学内容:

一、台湾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轮廓;

二、台湾现代文学的代表性作家。

五、考核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采用闭卷形式考核,考试时间为2小时。

考核内容重在考核学生基本概念、作品意义掌握、作品分析等。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本课程选用的教材名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由党秀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版本为2006年版。

选用的参考书主要有:《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附习题:

第一章习题:

1、“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2、新文化统一战线同哪些复古主义派别进行过斗争?

3、《呐喊》《彷徨》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是什么?

4、简要分析阿Q悲剧的意义。

5、泛神论思想对郭沫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作用是什么?

6、《女神》在思想上、艺术上的突出成就是什么?怎样评论它在新诗史上的地位?

第二章作习题:

1、“两个口号”论争的性质是什么?其重要收获有哪些?

2、为什么鲁迅后期的伟大业绩主要表现在大量的杂文创作上?

3、《子夜》的主题是什么?

4、吴荪甫是一个什么样的艺术典型?试予以简要分析。

5、简要说明《家》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

6、《雷雨》的艺术魅力在哪里?怎样评价它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地位?

第三章习题:

1、简要说明“文协”的主要贡献。

2、试从《手推车》与《老马》两诗比较分析中,说明艾青与臧克家艺术风格的特色。

3、简要说明华威先生形象的意义。

4、《白毛女》和《王贵与李香香》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

5、《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的艺术成就是什么?

6、《荷花淀》的艺术特色是什么?举例说明。

7、试述《围城》的思想意蕴和艺术特色。

第四章习题:

1、第一次文代会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是什么?

2、《红旗谱》是怎样反映中国农民革命的历史进程的?它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为什么说朱老忠的形象具有民族的、阶级的、时代的鲜明特色?

3、刘世吾形象分析。

4、举例说明郭小川在新诗体裁与形式上的创新。

5、闻捷抒情诗在题材和思想内容上有哪些新的突破?

6、杨朔、刘白羽、秦牧散文艺术风格比较。

第五章习题:

1、新时期文学创作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请联系实际予以说明。

2、《徐茂和他的女儿们》《芙蓉镇》结构的比较。

3、怎样理解《光的赞歌》是“诗体哲学”?艾青诗歌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4、以《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为例,说明舒婷在当代诗歌艺术表现手法上有哪些新的探索和追求?

习题:

1、简要说明台湾乡土文学的特征。

2、理解白先勇、余光中、三毛创作的基本特色。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废名的第一部小说集是他于 1929年年在北大外文系任教时出版的 2.四铭是鲁迅小说中的主人公。 3-曾文清这个人物形象出自曹禺的《》 4.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是指《秋收》和《残冬》 5.周作人的小品文多以“言志”为主。早期“浮躁凌厉”的作品;多收《》、《谈虎集》中。 6.鲁迅一生中只出版过三部小说集。即〈呐喊〉、《彷隍》和 7.穆旦是现代以来中国最杰出的诗人和翻译家之一,解放后;,穆但的名字逐渐被翻家的名字所取代。 8.对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家除了通俗作家张恨水以外。还有也带有通俗倾向的“新文学”作家 9.关于“京派”的命名,与30年代初发生在上海与北京两个城市作家之间的一场论争有 关,当时论争的主要人物是北京的沈从文和上海的——,后来又加入了鲁迅等人。 10.新文学以来最令人遗憾的是“没有描写广阔气魄深厚的作品”,而最能弥补这一缺憾 的杰出代表作家是——· 11.曾以一部《女神》开中国现代诗歌浪漫主义先河的郭沫若,So年代以后诗风大变,从一 位旧时代的诅咒者变成了新时代的热情歌手,但他这时的诗歌多为应制之作,艺术上已不足 观,但也以惊世骇俗的新观点创作了两部历史剧《蔡文姬》和《——》o 12.在“五四”初期,缜密漂亮风格的散文广受欢迎,尤其可以——与朱自清为代表。 13.鲁迅多次在他的小说写到群众蜂拥观看杀人场面的情景,除了小说《示众》以外,还有 他以华老栓为主人公的第三篇小说《——》。 14.“语丝派”集中了鲁迅和周作人等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散文大家,是现代文学史上的 重要的散文流派,它得名于——年成立的语丝社:和他们创办的《语丝》周刊。 15.“九叶诗派’’的诗人曾创办过两个诗刊,一是《诗创造》,一是《中国新诗》,所以,这个诗 派又被称为“——派”。 16.最早对老舍的创作进行评论,并肯定其创作具有现代品质的是——的《(老 张的哲学)与<赵子曰>》. 17.在“革命文学,,e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 [ 829 ] 考试科目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中国现代文学史75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75 分 4)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中国现代文学史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简答题:中国现代文学史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论述题:中国现代文学史 1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30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 1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30 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考试目标: 1、全面认识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系统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从 20 世纪初到 21 世纪初文学思潮、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的发展轨迹,各阶段的的名家名作,各重要流派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考试内容: 中国现代文学部分 一、第一阶段的文学( 1917 ~ 1927 ) (一)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1.文学革命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根据胡适、陈独秀、周作人等的主张分析文学革命的基本观点。 3.分析评价五四文学革命的重要贡献。 4.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等重要文学社团成立的时间、主要骨干、创办的主 要刊物、文学主张、性质和意义。 5.周作人的文学批评观与茅盾(沈雁冰)等的文学批评观的异同。 (二)诗体的解放与探索 1.初期白话诗人的主要代表的特征、成就和局限。 2.以胡适、沈尹默、周作人、刘半农、刘大白的创作为例,分析初期白话新诗的得 与失。 3.结合《凤凰涅槃》、《天狗》、《炉中煤》、《地球,我的母亲!》等作品,分 析郭沫若《女神》的思想和艺术。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

论鲁迅对文学的影响 寻常的人,都是在歌颂和期盼黎明的曙光驱赶走夜的黑暗,而鲁迅,却在深夜里思索,夜幕让他的思想有了惊人的穿透力。他用自己的心血和生命所创造的不朽的文学作品,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他的思想精神和气节人格,使鲁迅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不仅仅是在文学造诣方面,更是在他对革命,对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不懈努力和奋进之心,鲁迅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他在中华民族新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峰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先生的第一篇文章《狂人日记》,正是对那个封建专制,人吃人的社会的最强的反抗之音,他以自己的笔写下对那些,亦或明哲保身,委曲求全,亦或扮演吃人角色的人最有力的控诉。而在这样的社会中,只有疯子,才是最不受那些封建礼教束缚的人,因为他的疯,使他摆脱了封建礼教的对心灵的摧残和压迫,也只有疯子才有权利拥有纯净的灵魂,希望这社会都是疯子! 而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篇文章便是家喻户晓的《阿Q正传》,这篇文章之所以这么家喻户晓,是因为他写出了“一个现代我们国人的灵魂”,即表现国民性的弱点。阿Q性格极其复杂,充满矛盾。他质朴而又愚蠢,受尽剥削欺凌而又不敢正视现实,妄自尊大;对权势者有着本能的不满,而又受到封建传统观念和正统思想的严重影响。但作为他的主要性格特征的是他的“精神胜利法”(通称“阿Q精神”),即在接连不断的失效中随时幻想自己是胜利者,用以自宽自解,自欺欺人。这种精神胜利法使阿Q不能正视自己的悲惨地位并沉溺到更为屈辱的奴隶生活中去。

【考研】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读书目清单

女性文学:陈染:《私人生活》林白:《回廊之椅》徐小斌:《双鱼星座》 港澳台文学:白先勇:《台北人》《纽约客》金庸:《金庸全集》 11、冯至:《我是一条小河》、《蛇》: Z! |/ V" d; k( B! j( }' U 12、闻一多:《死水》、《发现》、《口供》, G, ?3 ^( o/ P 14、李金发:《弃妇》 24、柔石:《二月》 J* G, ]$ k# M N2 ]$ j0 W 26、张天翼:《包氏父子》. p; d; a9 h2 q7 q/ n 27、艾芜:《山峡中》! A8 j: R- `1 y) x9 r& S- M8 G 28、萧红:《呼兰河传》4 k3 K4 s) m1 O7 f4 r! f/ Z" p( E 29、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 a- n% x3 ?: E' u! W 30、施蛰存:《梅雨之夕》7 O/ A# l5 N3 a( _ 31、戴望舒:《雨巷》、《我的记忆》、《寻梦者》、《我用残损的手掌》 32、卞之琳:《断章》、《距离的组织》、《尺八》 33、何其芳:《预言》 34、臧克家:《难民》、《老马》) C9 K7 f2 A# L) F' a9 v' x; T 35、鲁迅:《灯下漫笔》、《纪念刘和珍君》、《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铸剑》、《采薇》 36、林语堂:《我的戒烟》! x: K; ?1 |/ t4 |/ R: @, p; ? 37、何其芳:《雨前》、《哀歌》 t+ U- j! K% @2 L. I: Q& L- Q& w 38、夏丏尊:《白马湖之冬》 39、丰子恺:《渐》7 o7 e, P1 b o; d3 s 40、夏衍:《包身工》 42、夏衍:《上海屋檐下》 44、张天翼:《华威先生》 51、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爱这土地》、《太阳》3 W( a9 52、田间:《给战斗者》- A2 g) M' f4 _7 E 53、穆旦:《诗八首》 54、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55、梁实秋:《雅舍小品》(选)3 g+ Z1 y' V" B0 ]3 D3 Q( u, a. ~ 56、阳翰笙:《天国春秋》& o0 M' j# G+ q: i( E 57、夏衍:《芳草天涯》 58、陈白尘:《升官图》 59、贺敬之、丁毅等:《白毛女》8 B* @& z/ m9 j* k7 P 当代文学: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当代文学史研究:问题与方法》《1956:百花时代》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整体观》 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 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原名《革命·历史·小说》) 李杨《抗争宿命之路》《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 曹文轩《二十世纪文学现象研究》和《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补充:《小说门》、《第二世界》) 孟繁华《共和国文学五十年

中国现当代文学试卷试题.docx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1) 复习资料 贾文丰 河南电大 二 OO五年十一月

前言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1)》的考试范围为课本内容。考题类型一般分为四个部分,即填空、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同学们在答题中要注意简答题与论述题 的根本区别:论述题必须有要点、举例、分析(甚至是自己的独到见解),而简答只答要点即可,不用展开分析。 希望同学们在复习中牢记“全面复习,重点掌握” 八个字,在全面复习课本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掌握本资料的内 容。这里所要说明的是,本资料的论述题“提示”内容不 是唯一的,仅供参考,同学们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发挥。 最后预祝大家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贾文丰 2005年 11 月

第一讲鲁迅研究四题 一、填空 1.鲁迅,原名,字,1881年生于绍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我国文学的奠基人。[周树人;豫才;现代] 2.“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著名的“周氏兄弟”是指周 树人和。[周作人] 3.散文《》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写道学 家对一个乞丐女孩的非分之想,既是对封 建道学家虚伪面目的揭露,也是对人性弱点的深入探讨。 [肥皂;四铭] 4.鲁迅曾受严复译述的赫胥黎的的影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天演论》] 5.鲁迅在小说《铸剑》的开头,这样写道:“ 刚和他的母亲睡下,老鼠便出来咬锅盖,使他听得发 烦。”[眉间尺] 6.爱姑是小说《》中的主人公。[离婚] 7 .鲁迅在小说集《彷徨》的扉页上引用了《》中的两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8.鲁迅在给他的朋友的信中说,他 因为偶读《资治通鉴》,才醒悟到中国人上是一个食人民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教学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教学大纲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2001年10月8日审定通过)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的一门必修课程。 本课程带有专题研究性质,既考虑到与电大专科阶段《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衔接,利用和巩固以往已经获得的文学史知识,又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现当代一些重大的文学现象和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所选文学专题的认真研读,养成文学鉴赏、评析的习惯和眼光,并引发对文学史研究与文学评论的兴趣。 本课程课学时为108,共6学分,开设两个学期。 二、教学容及要求 本课程按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分为16讲,其中现代部分9讲,当代部分7讲。各讲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从整体上又考虑到几方面容的平衡,既有重点作家的评析,又有文学思潮、文学史现象的讨论,并力争每一讲的角度、方法各有特点,而且尽可能介绍学术研究的前沿状况,包括不同的研究观点。努力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也为那些有兴趣进一步研究的同学提供基本的研究书目与资料,指点治学的门径。同时,充分考虑到电大学生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还设计了一些思考题,收录了必要的评论观点摘要。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和熟悉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并对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作品有所涉猎,并树立文学的整体观。 三、教学媒体的使用 (一)文字教材 本课程以温儒敏、祖谟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大学2002年1月出版)为基本教材,该教材是编制教学媒体、组织教学和复习考试的主要依据。在主教材的基础上,拟采用多种手段组织教学,主要有文字教材、IP课件、网上辅导等教学手段,对主教材的重点、难点容再作补充分析和阐释,充分利用中央电大电大在线教学平台的网络优势组织实施远程教育。编制辅助教材的总体指导思想是辅助学生自学,努力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也为那些有兴趣进一步研究的同学提供基本的研究书目与资料,指点治学的门径,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来认识理解有关问题。 (二)IP电视课件 IP课件为重点辅导型,初步拟定6节课,由大学中文系温儒敏、祖谟、高秀芹和中央电大文法部平共同主讲,主要讲

中国现当代文学A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 《中国现当代文学》试卷 (试卷共8页,答题时间12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 1、《人的文学》的作者是 。 A .鲁迅 B .李大钊 C .周作人 D .胡适 2、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是 。 A .《尝试集》 B .《女神》 C .《野草》 D .《朝花夕拾》 3、话剧《名优之死》的作者是 。 A .夏衍 B .洪深 C .丁西林 D .田汉 4、“人生派”中个性特色最为明显的作家是 。 A .叶圣陶 B .周作人 C .许地山 D .庐隐 5、《雪花的快乐》的作者是 。 A .郭沫若 B .何其芳 C .徐志摩 D .戴望舒 6、京派创作的突出特点在于追求一种执著而独特的 文化品格。 A .现实主义 B .浪漫主义 C .理性主义 D .感性主义 7、《我在霞村的时候》的作者是 。 A .冯雪峰 B .茅盾 C .丁玲 D .冰心 8、夏衍剧作的代表作品是 。 A .《法西斯细菌》 B .《上海屋檐下》 C .《都会的一角》 D .《心防》 9、“左联五烈士”中小说成就最高的作家是 。 A .殷夫 B .萧军 C .冯铿 D .柔石 10、《呼兰河传》的作者是 。 A .萧军 B .萧红 C .叶紫 D .柔石 得分 阅卷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系 专业 层次 姓名 学号 ┉┉┉ ┉┉┉ ┉┉┉┉ ┉密┉┉┉┉┉ ┉┉ ┉┉ ┉封┉ ┉ ┉┉ ┉┉┉ ┉┉┉线┉ ┉┉ ┉ ┉┉┉┉┉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6分) 1、新文化运动主要发起人是 和 。 2、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用白话创作新诗的第一人是 ,第一部白话新诗集是 。 3、鲁迅开创了现代文学表现 和 两大重要题材。 4、被称为教育小说家的作家是 ,他的短篇小说的代表作是 ,长篇小说是 。 5、闻一多的两个诗集是 和 。 6、鲁迅对于愚昧、麻木的人们的态度是: 。 7、20年代象征诗派的代表诗人是 ,而真正把象征诗美品格推向成熟的诗人是 。 8、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高举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以 和 为主要思想武器,向封建文化发起了总攻。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精神胜利法: 2、零余人: 3、“失事求似”的历史剧创作原则: 得分 阅卷人 得分 阅卷人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下学期复习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第二十二章赵树理 一、与二、三十年代描写乡土题材的众多新文学作家相比,赵树理在表现农民方面有哪些新的突破?试结合赵树理小说的人物塑造与基本主题来加以说明。 答:1、描写特定历史时期新的生活、新的人物,紧密配合了社会变革有“实效性”。能直接融入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中,这是以往任何一位新文学作家没有做到的。 2、以往描写农民的新文学作品,都是以人道主义观点发现和同情农民,赵树理则更进一步,直接与农民对话,展示农民新的道德精神风貌以及所面对的矛盾。 3、以往作家包括鲁迅,多写农民的痛苦与创伤,赵树理则写农摆脱旧的文化习俗的艰难,但更注重表现精神上的“翻身”,通过农民精神、心理和人与人关系的变化,来显示农民“改造”的艰巨性。 4、文学语言与形式的创造方面,直接实现了民族化与大众化的统一。 二、如何理解赵树理出现的文学意义。 答:赵树理的创作顺应了大众化的文艺方向,这种“方向性”的提倡对整个解放区文学乃至五六十年代文学,都影响巨大。 赵树理创作现象的出现是以解放区特定的历史环境为前提的。在解放区,以农民为主体的普通民众在推翻了封建统治之后获得了初步的经济和政治的翻身之后,随即要求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比较通俗而又有新的时代特点的文化艺术,呼唤贴近他们生活的能与他们气息相通的作家。赵树理

以及大批实践了“赵树理方向”的作家适应了这种历史要求。这其实是新一代作家,这代作家与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有着最亲切、最深刻的血肉般的精神联系。赵树理即是深深根植于农村,从思想气质到生活习惯都彻底农民化了的。 赵树理追求大众化主要是出于一种生活实践的内在要求,是与农民进行精神对话的内在需要,而不是自上而下的赐给,能够忠实的反映农民的思想、情绪、意识、愿望及审美的要求,并真正能为普通农民所接受。这批作家首先是从事革命的实际工作者,然后才是作家。 三、分析赵树理小说语言形式的创新,并重点说明哪些方面对传统小说做了扬弃和改造。 答:赵树理的小说多采用评书体的现代小说形式,以说唱文学为基础。1、赵树理小说扬弃了传统章回体小说的程式化框架,而汲取了讲究情节连贯性、完整性的特点。 2、把小说当通俗故事写,将情节描写和人物塑造融化在故事叙述中,保留口头性文体的特点,而又比一般传统小说明快简约。 3、语言上具有口语化特点,艺术性与通俗性结合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第二十三章小说(三) 一、简述40年代暴露讽刺小说的创作状况 答:暴露讽刺小说的浪潮在40年代由张天翼带头掀起,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作家。 1、1938年张天翼在《文学阵地》上发表讽刺名作《华威先生》,并因而在国统区内掀起抗战文艺要不要暴露的长时间的争论。小说塑造了一个“包

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经验贴(真题笔记)

考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生的参考书是什么?怎么读这些书呢?需要了解些什么信息? 我跟你分享下我的考研经验,参考书里面我会提到。 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经验贴 现代文学方向参考书目共有14本。分别为: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 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 张钟、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概观》 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 董学文《文学原理》《西方文学理论史》 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 这个书目就是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时一直以来给出的考研指定书目,自2009年起,北大不再指定书目,不过实际上院里的老师们讲,考研依然按照这些书出题,所以好好看这些书就行。 一门专业课,一门专业基础,共有300分。 其中,专业课150分中,名词解释为30分,共6个。每个五分。论述题五选四,每题30分。 文学基础,大综合50分。大题(论述题)为100分。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论述题共占据了220分,可谓得论述者得天下。 1、招考信息:有关北大现当代文学方面的考试信息,如:招生人数、录取人数、历年报考人数、考生来源情况、录取标准、复试分数线、复试人数、参考书目,等等。(这些信息在网上多逛逛你就能找到了,我就不赘述了。) 2、复习资料:包括历年专业课真题、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笔记、授课讲义,一些专题复习笔记等。这个我是在网上买的,内容很丰富也很完整,当然,价格也不低;这里就不具体说哪个网了,免得被怀疑是打广告。但是要提醒大家的是,在网上买资料不要轻易地随意把钱打给陌生人,不安全,我就差点被骗。 根据我自己的考研经验,我整理了一下主流的一些方法论,摘论如下: 专业课,照搬教材定论只能及格,观点陈旧平庸也没有高分。这就对专业课的要求很高。如果你不能融会贯通,并有一些自己的想法,那么基础再好,也只能仰天长叹。现当代文学对于作品的阅读不可或缺。北大出题总是会强调结合具体作品,结合具体作家,所以这一点十分关键。 因此,仅以现代文学方向来论,阅读作品和相关作品的评论是重点中的重点,阅读评论主要是参考论述观点,阅读作品最重要的是体会和感悟,解答论述题必须要有自己的想法,当然中间也不能缺乏一些经典的观点。因此我的思路是,整个现代文学来说,必须重点读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这三本书,尤其是《<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中提及关键作品,必须有一个阅读基础,这是作论述题的关键。这部分几乎涵盖了整整120分的分值。 其次,就专业基础来说,对于古代文学,古代文论,外国文学和外国文论四个方面,基础性的是理解外国文论的各种流派理论,这对于专业基础课中的大题是非常有益处的,因为,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生于绍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周氏兄弟”之一。 2.郭沫若与郁达夫等人创办的创造社,1921年成立于日本东京。 3.鲁迅给他的朋友许寿裳的信中说,他因为偶读《资治通鉴》,才醒悟到中国人尚是一个食人民族。 4.所谓三步的阅读法,即:第一步直观感受,第二步设身处地,第三步名理分析。而“文学史读法”往往偏重于名理分析。 5.爱姑是小说《离婚》中的主人公。 6.郭沫若的名诗《炉中煤》以恋歌的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爱,愿意为她掏出“火一样的心肠”。 7.鲁迅在小说集《彷徨》的扉页上引用了《离骚》中的两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8.郭沫若在《晨安》一诗里,以“晨安”问候的外国人士,除了诗人外,还有政治家林肯和华盛顿。 9.小说《风波》以张勋复辟为背景,通过鲁镇七斤家里的一场小小风波,写出了乡村社会的死水微澜。 10.对郭沫若影响最大的美国诗人是惠特曼。 11.《呐喊》的最后一篇小说《社戏》是作者一段少年时代与农民朋友交往的美好回忆。 12.在40年代的郭沫若研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周扬发表于1941年11月16日延安《解放日报》上的文章《郭沫若和他的〈女神〉》。 13.在小说《祝福》中,祥林嫂原是决心守寡的,她逃到鲁(四老爷)家为仆,就是为了逃避婆婆令她再嫁的逼迫。 14.1959年上**艺出版社出版的楼栖的《论郭沫若的诗》,是一部力图用马列主义观点作家作品分析的专著,其中,最为关注的是郭沫若的“创作道路”和《女神》的“时代精神”等问题。 15.鲁迅笔下的阿Q是未庄的雇农,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全靠打短工维持生计。 16.郭沫若在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里,就写出了话剧《卓文君》、《王昭君》和《聂嫈》,即著名的《三个叛逆的女性》。 17.在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中,有一类属于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一心求功名的旧文人,除了《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外,还有《白光》中的陈士成等。 18.鲁迅的名言“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出自他的小说《伤逝》。 19.曾以一部《女神》开中国现代诗歌浪漫主义先河的郭沫若,50年代以后诗风大变,从一位旧时代的诅咒者变成了新时代的热情歌手,但他这时的诗歌多为应制之作,艺术上已不足观,但也以惊世骇俗的新观点创作了两部历史剧《蔡文姬》和《武则天》。 20.鲁迅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作品几乎全以两个字命名,如《铸剑》、《奔月》、《出关》等,只有《不周山》是三个字,后来,这篇小说也改名为《补天》。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郭沫若与鲁迅一样,他东渡日本的最初目的是为了(B )。 A.学习考古学B.学习医学 C.学习文献学D.学习文学 2.在鲁迅小说中,有关于一个知识分子的著名比喻:“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这个比喻出自(B )。 A. 《孤独者》B.《在酒楼上》 C.《孔乙己》D.《伤逝》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习感受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习感受 一学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就要结束了。总的来说,收获颇多。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把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脉络梳理清楚了。对鲁迅,矛盾,沈从文,钱钟书,郭沫若,余光中等作家的作品,我在课本,课外阅读中看过一些。我了解的都是作家和作品本身的特点,内容。而对于作家的流派,思想渊源,他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很少,就像英国诗人约翰说的那样,他们都是一座座孤岛,无法相连。 学习完现当代文学后,我知道了五四文学,30,40年代文学,现实主义文学,80.90年代文学,现代小说,散文,戏剧等等。在时间上,流派上把这些作家放在了属于他们的位置上,算是大概理清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脉络。把一座座孤岛连成了一片大陆。我比较喜欢历史,上高中的时候看历史书,就感觉很多地方没有说到,比如南北朝,比如五代十国等内容,完全被省略了。后来看了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简编》才把这一块历史空白填补上。我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起到了同样的作用,梳理清楚了一段时间的文学发展历史。 其次,是利用课余时间读了几本书。忘记了哪位大家说过:文学课就应该多读一些文学的书。讲到现代散文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购物车正好有几本散文的书,就买了周国平《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山川岁月长》,还有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前

两本已经读完。我非常喜欢他们这种淡然却又富有激情的生活态度。后来又简单回看了一遍台湾作家袁哲生的《寂寞的游戏》,书中对生与死的界限,自我存在的意义等进行了思考,我深受启发。 还有,是老师课上留出的思考时间我觉得很有用。不仅可以用来思考讨论的问题,和大家互相讨论自己的观点。在不断的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还可以用来复习上传的教学课件,找到本节课的学习重点,进行初步的记忆,节省了我们课下的复习时间。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学习完立刻复习的效果也会更好。从长远来看,对通过期末考试也是有利的。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的事情。最后是我的一点想法。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理论性太强,单纯的学习时间,流派,代表作家,作品这些内容会感到很枯燥他们距离我们的生活还是太远了。课上讲过的不少作品我们是没有阅读过的,依靠课件的几行文字很难能体会到作品的精髓。不少经典的文学作品都已经拍成了电影,电视剧,可以选取比较符合原著,受到大众认可的版本,在课上播放。时间有限,可以播放片段。相对于文字,视频更加直观,便于我们去理解作品中的意蕴和丰富内涵。视频片段可以作为一种很好的教学补充资料使用。这些是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收获和想法。每一次的学习经历都是宝贵的,我希望它能陪伴我继续前行。在以后的学习旅程中越走越远,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整理

名词解释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为朦胧诗。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食指、北岛、顾城、舒婷、梁小斌、江河、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 .文学研究会:是新文学运动中成立最早、影响和贡献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它于1921年1月4日在北京中山公园来今雨轩成立其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七月诗派: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七月诗派崛起于抗战烽火之中,跨越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两个历史阶段,是这一时期坚持时间最长、影响广大的文学流派。七月诗派以艾青、田间为先驱诗人,在胡风的理论引导和组织下,聚集了一大批诗歌写作的“初来者”,因《七月》杂志而得名 胡适、徐志摩、梁实秋等。先后创办了新月书店、《新月杂志》;主张文学的超阶级、超党派性;以“永恒的人类的文学”否定“无产阶级的阶级的文学”。

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成了一场文学革命运动。在中国文学史上竖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示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新格律诗:诗体的一种。其体结构自由,段数、行数、字数没有一定规格;语言有自然节奏而不用韵。在西方以美国诗人惠特曼为创始人。我国"五四"以来的新诗也流行这种诗体。所谓新格律诗中国现代新诗的一种形式。又称现代格律诗。是五四以后出现的新诗中不同于自由诗、但又有别于传统诗体、没有固定格律的格律诗体。 戴望舒:代表作有《雨巷》,并因此作被称为雨巷诗人,此外还有《寻梦者》、《单恋者》、《烦忧》等。 艾青:拥有两个创作高潮,第一个高潮是七月派中《鱼化石》《向太阳》为代表,以及后期朦胧诗中也有《致橡树》等诗作 两组意象:太阳、土地 两种情感基调:太阳(光、热)对光明和理想的追求,温暖热烈;土地系列对农民、土地和中国的深层的爱,艾青式的忧郁。 散文: 历史反思(巴金)(p300):巴金在1978年12月在香港《大公报》和《文汇报》等报刊上发表以反思“文革”为主的散文随笔。 价值:老作家散文的代表,最大的价值在于它以“说真话”的方式展示了作者自己建国以后的心路历程,表现了“自我解剖”的忏悔意识。《随想录》这部散文集获得了广泛的赞誉,诸如“说真话的大书”、“揭露‘文革’的博物馆”、“当代散文史上的里程碑”、“世纪的遗嘱”、“知识分子的忏悔录”,等等。《随想录》中的文章大致右分为两类,一类偏重议论,接近杂文, 另一类以抒情为主,属于抒情散文。散文集:《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 随想录: 写作风格:真实自然朴实率真 基本精神:以赤子之心反思历史,剖析自我探求真理。 文化散文:(余秋雨)(p307~p308):代表作:《文化苦旅》《千年一叹》等 地位,意义:散文本身的突破,一是视角的突破,传统散文多呈现出意识形态视角,余秋雨散文则呈现出文化视角;二是选材的突破,通常散文多以现实生活为素材,余秋雨的散文则以文化史材料为素材;第三点最为重要,即散文观念的突破,传统散文在选材上习惯选取零散材料,表达片断感受,认为散文是小品,是小摆设,呈小篇幅,至多不过“以小见大”,余秋雨的散文选取完整材料,表现

杭州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2018-2016)[官方-完整版]历年考研真题

杭州师范大学 2018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考试科目代码:721 考试科目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说明:考生答题时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漏批责任自负。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917年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提出要把“三大主义”作为“文学革命”的征战目标。 2.“五四”新诗运动中,胡适提出了“”的主张。这一主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打破诗的格律,换以“自然的音节”;二是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口语)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 3.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文学的各自发展和演变,构成了1930年代现代文学两条基本历史线索,他们之间文艺思想上的斗争,文学创作上的互相竞争,共同活跃着1930年代的文坛。 4.胡风以“”说为基础来构筑他的文学理论体系,同时又有现实针对性地提出三个重要的观点,作为支撑其理论体系的三个支柱,即“到处都是生活”说、“精神奴役创伤”说和“世界进步文艺支流”说。 5.在五六十年代,的散文尤其注重“诗意”,善于“从一些东鳞西爪的侧影,烘托出当前人类历史的特征”。如,由盛开的茶花而联想到祖国欣欣向荣的面貌,以香山红叶寓示历经风霜、愈老愈红的革命精神等。 6.《蔡文姬》和《》是郭沫若在五六十年代创作的两个历史剧,这两个剧本的写作动机与为历史人物“翻案”有关。 7.“文革”时广泛流传有“手抄本小说”,其中张扬的长篇《》最为出名。 2018年考试科目代码721考试科目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本考试科目共2页,第1页)

8.“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是作品《》中的诗句。 9.1984年,翟永明组诗《》(及其后组诗《静安庄》)的发表,是当时“先锋诗歌”写作的一个“事件”。 10.90年代出现了一批小说家创作的散文,如张承志的《绿风土》、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的《融入野地》、王安忆的《漂泊的语言》等。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问题小说” 2.“农民戏剧实验” 3.《呼兰河传》 4.“新民歌运动” 5.《今天》(刊物) 三、问答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茅盾小说的艺术特质。 2.1990年代诗歌创作概况。 四、论述题:以下两题任选做一题(每小题60分,共60分) 1.结合具体作品,论述鲁迅文学创作中的现代性元素。 2.结合作品,论述1980年代小说的创作情况。 2018年考试科目代码721考试科目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本考试科目共2页,第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一)试卷A卷参考答案.doc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 《中国现当代文学(一)》试卷(A卷)2008. 1 参考答案 汉语言(涉外文秘)专业2007级 班别: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共10空。每空2分,共20分) 1.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它从“八事”入手,集中指责旧文学的流弊,要求以白话文学为正宗,由此宣告五四文学革命的正式开始。 2.1917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对整个旧文学宣战,把晚清以来的文学改革运动推向了高潮。 3.20年代的小说创作先后出现了问题小说、乡土小说、自叙传小说等创作现象,使新文学的20年代小说呈现出纷繁多姿的局面。 4.鲁迅创作的《故事新编》在取材和写法上都不同于《呐喊》和《彷徨》,作者认为,这是一部“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的总集。 5.1916年前后,胡适提出了“作诗如作文”的诗学观念,后来他又提 出“诗体大解放”的曰号。他于1920年出版《尝试集》,这是中国新诗史上的第一部诗集。 6.1926年4月,《晨报》副刊《诗镌》创刊,标志着新月诗派的形成,这个诗派的 代表诗人有闻一多、徐志摩° 7.早期象征诗派发生于1920年代中后期,它主要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这个诗派的代表诗人是李金发。 8.郭沫若的《女神》一问世,便以情感的大解放、诗体的大解放,宣告诗坛“胡适时代”的结束,和真正的现代自由体新诗时代的到来。 9.20年代初期遍及南北各地的“ 爱美剧”运动,打破了文明戏衰落而形成的新剧舞台的沉寂,成为五四以后创造现代话剧的重要实践。 10.周作人是语丝社重要的散文作家,他的平和冲淡的小品散文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他提倡“美文”,促进了艺术性散文的发展。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笔记教学文稿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 笔记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笔记 (以钱理群版《中国文学三十年》和朱栋霖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为基础)第一章 20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依钱版名称) 一、名词解释: 1、晚清文学革新运动: 1、在维新运动直接促助下,出现了突破传统的观念和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的尝试,其中包括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新诗派,让诗歌“适用于今,通行于俗”的“诗界革命”,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极大提高,企求达到“改良群治”和“新民”目标的“小说界革命”。以及要求打破桐城派古文藩篱,推广平易畅达的“新文体”的“文界革命”。 2、在晚清,裘廷梁呼吁提倡过白话文,为后来的文学革命大力倡导白话文造成一种蓄势。 3、清末民初,域外小说翻译大盛,打破思想封闭状态,开始参与世界文学“对话”,晚清域外小说输入造成的开放态势被文学革命承续并扩展。 2、“人的文学”: 1、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 2、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

3、在《平民文学》中,周作人进一步阐述“人的文学”的主张,强调文学须应用于人生上,提出“普遍”与“真挚”的原则,并申明“以真为主,以美即在其中”的文学观念,这对五四时期尤其是为人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 3、鸳鸯蝴蝶派: 1、始于20C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得名于清之狭邪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因其内容多写才子佳人情爱,又因鸳蝴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故又称“礼拜六派”。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眉语》等。 2、他们的文学主张,是把文学作为游戏、消遣的工具,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情调和风格偏于世俗、媚俗的总体特征。代表作有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 3、这股文学思潮存在时间较长,到1949年才基本消失。这一流派的出现有社会和文学自身原因,在从古代小说到现代小说的过渡期间起过一定的承前启后作用。 4、文学研究会: 1、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是文学革命后第一个纯文学团体,主要成员有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王统照、许地山、叶绍钧等12人,后来发展到170多人。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新文学。 2、其文学宗旨为"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明显表现出对"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倾向。他们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特别

【考研】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读书目清单

【考研】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读书目清单 汉语言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必读书目 作品类: 现代文学部分鲁迅:《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野草》《朝花夕拾》冰心:《斯人独憔悴》《超人》《春水》《繁星》《寄小读者》叶圣陶:《这也是一个人?》《潘先生在灾难中》《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李太太的头发》 《英文教授》 王统照:《沉思》《微笑》《山雨》王鲁彦:《柚子》《菊英的出嫁》彭家煌:《怂恿》台静农:《拜堂》许钦文:《鼻涕阿二》蹇先艾:《水葬》许杰:《惨雾》胡适:《尝试集》《终生大事》郭沫若:《女神》《屈原》《雷电颂》《虎符》《棠棣之花》《王昭君》《蔡文姬》《武则天》 《论诗三札》《我的作诗的经过》《〈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 郁达夫:《沉沦》《茑萝行》《青烟》《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过去》《迷羊》《南迁》 《迟桂花》《钓台的春昼》

庐隐:《海滨故人》柔石:《为奴隶的母亲》废名:《竹林的故事》《十二月十九日》许地山:《命命鸟》《缀网劳蛛》《春桃》《空山灵雨》《落花生》沈尹默:《月夜》刘半农:《叫我如何不想她》汪静之:《伊底眼》宗白华:《夜》李金发:《弃妇》闻一多:《死水》《红烛》徐志摩:《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翡冷翠山居闲话》朱湘:《采莲曲》周作人:《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俞平伯:《清河访》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春》梁遇春:《观火》田汉:《梵峨岭与蔷薇》《苏州夜话》《名优之死》《湖上的悲剧》《古潭的声音》《南归》 《放下你的鞭子》《获虎之夜》《关汉卿》 丁西林:《一只马蜂》《压迫》《酒后》《北平的空气》《三块钱国币》茅盾:《幻灭》《动摇》《追求》《子夜》《春蚕》《秋收》《残冬》《霜叶红于二月花》《腐蚀》老舍:《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子》《牛天赐传》 《四世同堂》《正红旗下》《我这一辈子》《无名高地有了名》《断魂枪》《月牙儿》 《柳家大院》《微神》《方珍珠》《龙须沟》《西望长安》《茶馆》《全家福》《宝船》 巴金:《灭亡》《新生》《雾》《雨》《电》《家》

中国现当代文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五四时期双峰并峙的两大新文学社团是和。 2、1918年4月,胡适发表,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来概括文学革命的宗旨,意在将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结合起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3、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白话短篇小说集是,第一部现代长篇小说是,第一部新诗别集是。 4、“五四”以后,以描写小市民和中、小知识分子的“灰色人生”而著称,他这方面的代表作是。 5、1923年,同时出版了冰心的和,以及宗白华的,引起了人们对“小诗体”的关注和兴趣。 6、闻一多的新诗诗集只有两部:和。 7、1935年下半年到1936年上半年,左翼文学内部发生了“两个口号”的论争,即和之 争。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标榜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宗旨的派别是() A甲寅派B学衡派C鸳鸯蝴蝶派D新月派 2、提出“人的文学”的是() A胡适B陈独秀C李大钊D周作人 3、下列哪一社团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A.莽原社 B、未名社 C.语丝社 D.浅草社 4、茅盾所谓“中国布尔乔亚开山的同时又是末代的一位诗人”指的是( )。 A.徐志摩 B.闻一多 C.冯至 D.李金发 5、“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以上诗句出自于 闻一多的:( ) A.《忆菊》 B.《一句话》 C.《发现》 D.《死水》 6、尚洁是哪篇小说中的人物?() A《命命鸟》B《缀网劳蛛》C《商人妇》D《湖畔儿语》 7、“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 里受苦呢!“这句话出自() A《孤独者》B《超人》C《在酒楼上》D《沉沦》 8、“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喊出这妇女个性解放呼声的人物 形象是( ) A.子君 B.莎菲 C.爱姑 D.曾树生 9、郭沫若的自叙传小说是()。 A.《瓶》 B.《漂流三部曲》 C.《爱情三部曲》 D.《南冠草》 10、《一只马蜂》的作者是() A欧阳予倩B田汉C洪深D丁西林 三、多项选择题(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