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船体建造中焊接检验与质量控制

浅谈船体建造中焊接检验与质量控制
浅谈船体建造中焊接检验与质量控制

浅谈船体建造中焊接检验与质量控制

本文通过对焊接技术进行研究分析,给出了焊接表面质量和焊接内部质量的相应检测技术,对于焊接前、焊接过程中和焊接后的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探讨,得到了相应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标签:船体;焊接;检验;质量;控制;分析

1 船体焊接常用方法研究

船体的焊接过程中较为常用的焊接方法是电弧焊接工艺,该工艺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人工持拿焊条的方式,该技术通过焊条与船体的电弧发热,直至达到金属熔化的温度,最后液体金属将不同的钢板连接在一起,在连接处形成焊缝,确保船体的整体性。但该技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该工艺施工效率不高,对于焊接操作者的要求较为苛刻,需要操作者掌握较好的技术。

2 船体焊接检验研究分析

船舶本体的焊接检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别是焊接前的检验、焊接中的检验和焊接后的检验。对钢材焊接后需要进行焊接质量的检验分析,对于焊接质量的检验涉及到焊接件中是否存在焊接缺陷,焊接后的焊缝进行力学强度校核以满足强度标准,同时由于在使用过程中要进行流体的输运,所以防腐性能也不容忽视。因此需要对焊接质量进行全面研究分析。

2.1 船体焊接检验的总体分析

对于钢件焊接的检验方法多种多样,其中较为常用的是对焊接接头进行物理和化学方面的检验,其中物理检验主要从焊接件是否存在裂纹,焊接件是否完全焊透,焊接接头中是否存在杂质的夹杂,焊接件中是否存在孔洞等方面开展。另外对于焊接件要进行抗拉强度、抗压强度以及抗酸性碱性流体腐蚀的能力的检验分析,充分保证焊接后的零部件能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使用。

2.2 焊接外观检验方法分析

在船舶焊接检验的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焊接外观检验方法是对焊接的接头进行检验,该方法操作过程较为简便,通过焊接接头检验能够及时发现焊接处的不合格情况,检验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工具主要有游标卡尺、支持、量角器等工具。

利用磁性粉末对焊接进行检验是另一种较为常用的焊缝无损检测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对焊缝表面的问题进行检验,通过磁粉与焊接处的缺陷进行作用而找到焊接的缺陷位置,该技术对表面及表面附近缺陷检测效果较好,特别是对于表面的小裂纹、残渣夹杂等问题。在该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同样需要注意对焊接表面进行清洁处理,确保没有水、杂质、油污的存在;另外在使用磁性粉末前需要对

关于加强船体结构焊接检验的指导意 (1)

格式号:QR-5.5-02-01 信息联络处理单 编号:10-5300-CJ-0013 信息输出部门:广西船检局船检科信息接收部门:下属各船检局日期:2010-09-26 信息名称:关于加强船体结构焊接检验的指导意见联络方式:OA 信息内容: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船舶焊缝检测质量的通知》(船检〔2010〕9号)文,加强我区船体结构焊接检验工作,提高我区建造船舶船体结构焊接质量,并确保全区焊接检验做法统一、平稳过渡,特编制《关于加强船体结构焊接检验的指导意见》,请各局遵照执行。 该指导意见为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处理意见: 处理结果反馈: 备注: 信息输出人:马波信息审批人:黄洁生信息接收人:陈玉钊关于加强船体结构焊接检验的指导意见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加强船舶焊缝检测是提高船体焊接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为贯 彻落实《关于加强船舶焊缝检测质量的通知》(船检〔2010〕9号)文,加强我区船体结构焊接检验工作,提高我区建造船舶船体结构焊 接质量,并确保全区焊接检验做法统一、平稳过渡,特编制本指导意见,请各局遵照执行。

一、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船厂船体焊接质量 (一)按照已经认可的焊接工艺规程施焊 经了解,目前各船厂编制的焊接工艺规程基本上采用的是正面碳弧气刨V型或U型坡口→正面焊接→反面刨缝清根→反面焊接的方案。 但各船厂在实船外板对接缝的焊接时,由于没有专业刨边机等开坡口设备,通常的作法是采用正面(内缝)无坡口(甚至板缝间隙为0)施焊、反面碳弧气刨刨缝后焊接外缝,由于正面施焊熔深较浅,反面刨缝时难以刨到足够深度,并未彻底清根,导致了大量未焊透缺陷的存在。 为此,要求各船厂严格按照已经认可的焊接工艺规程施焊,各船厂在施焊中如无法达到目前本厂已经认可的焊接工艺规程,各船检局应要求船厂重新制订与其实际情况相符或有能力实施的正确的焊接工艺规程,并报船检机构认可。签于目前船厂的《焊接工艺规程》存在着叙述模糊或不到位的情况,请各船检局按照《材料与焊接规范》(2009)等相关规范重新审核各辖区船厂《焊接工艺规程》,以便切实指导船厂焊接工作。在审核船厂报送的焊接工艺规程符合性、适宜性时还应注意其焊条直径与焊件厚度之间、焊条直径与焊接电流之间的匹配关系。 (二)重视定位焊的焊接质量 定位焊是为装配和固定焊件接头的位置而进行的焊接。目前大部分船厂的定位焊位为点焊,容易在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纹,或使原点焊

第一章--焊接质量控制

第一章焊接质量控制 教学目标: 一、了解焊前和焊接过程中的常规质量控制项目及其要求; 二、熟悉并掌握各种焊接方法中的焊缝外观质量检验项目及相关标准; 三、了解致密性试验方法的种类和适用条件。 一、任务导入: 随着现代焊接技术的迅猛发展、焊接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际焊接制品贸易的日益扩大,为了保证焊接产品的质量,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护用户的利益,焊接产品的质量管理逐步走上了规范化、标准化的道路。1987年3 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了IS09000?9004关于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标准系列。1994年和200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两次修订IS09000族标准,使之更为简化、重点更加突出,更加科学、普适,并将质量保证体系提高到质量管理体系的水平。我国相应于2000年发布了等效采用该国际标准系列的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系列。 众所周知,焊接结构(件)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 锅炉、压力容器、化工机械、海洋构造物、航空钪天器和原子能工程等向髙参数及大型化-方向发展,工作条件日益苛刻、复杂。显然,这些焊椟结构(件)必须是髙质量的,否则,运行中出现事故必将八成惨重的损失。诚然,迅速发展的现代焊接技术,已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其产品质量,但由于焊接接头为一性能不均匀体,应力分布又复杂,制造过程中亦作不到绝对的不产生焊接缺陷,更 不能排除产品在役运行中出现新的缺陷。因而为获得可靠的焊接结构(件)还必须走第二条途径,即采用和发展合理而先进的焊接检验技术。 现代质量管理认为,为使产品达到所要求的各项质量指标,应从生产的每一道工序抓起,通过控制和调整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来保证。而工序质量又要 通过工作质量,采取各种管理手段来实现。因此,在质量管理工作中,要以工 作质量来保证工序质量,用工序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 可见为实现质量目标,就必须在管理体制上建立一套有效的、便于操作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且将这套体系应用于产品的整个制造过程中。

船舶焊接质量控制要点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船舶焊接质量控制 专业班级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所属助学单位

2012年03月24日 目录 引言 (03) 第一章:焊接检验 (04) 1.1 焊缝的焊前检验.. (04) 1.2 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05) 1.3 检验内容、精度标准与检验方法 (07) 1.4 检验注意事项 (08) 第二章:焊缝的焊接规格和表面质量检验 (10) 2.1 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10) 2.2检验内容、精度标准与检验方法 (14) 2.3 注意事项 (18) 2.4 焊缝内部质量检验 (20) 第三者:无损探伤检验 3.1 检验钱的准备工作 (21)

3.2 检验内容与评级标准 (22) 3.3 检验主要事项 (23) 第四章:总结与感谢 (25) 第五章:参考文献 (26) 引言 在现代造船工业中,焊接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连接形式,相对于铆接等传统连接方法,焊接体现了其成本低,现场操作性强,有效减轻结构重量,而且也能很好的满足船舶水密连接的要求。焊接在因为它的巨大

优点而成为造船工业最主要连接方法的同时,其本身存在的缺点也应引起足够重视。焊接是一种通过加热(或不加热),添加(或不添加)填充材料,同时在加压(或不加压)的情况下达到原子间结合,形成永久性接头的连接方法。针对目前船厂的焊接方法,主要属于焊接方法分类中的熔化焊,通过热输入的方式使得母材和填充材料熔化,从而形成焊接接头,这样的焊接方法将导致母材及焊接接头的组织、成分发生变化,并且在焊接过程中,焊接环境(油污、水、锈等)、焊接设备、焊接工艺参数等都会对焊后组织产生影响,从而最终影响焊接接头的强度、韧性等各种力学性能。在整个造船成本中焊接成本约占20%,焊接的施工量大,并且焊接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船舶建造及运行安全,所以对焊接质量的控制就尤为关键。 就焊接质量而言可以主要从焊接工艺制定和焊接检验两个方面进行控制。本论文主要讨论的是焊接检验方面的问题。

焊接质量管理与检验

焊接质量管理与检验 报告书 姓名: 专业: 学号: 教师:

焊接质量管理与检验 一、焊接检验的分类 非破坏性检验又称无损检测,是不破坏被检测材料或成品的性能与完整性而检测其缺陷的方法。 破坏性检验是从焊件上切取试样,或以产品的整体破坏做试验,以检查其力学性能丶化学成分丶焊接性等的试验方法。 二、焊接质量管理 1质量的定义:产品或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需要的特征和特征总和。 2质量管理的定义:对确定和达到质量要求所需的职能和活动的管理。 3焊接质量管理是指从事焊接生产或工程施工的企业通过开展质量活动发挥企业的质量职能,有效地控制焊接结构质量形成的全过程。 4质量保证的定义:为使人们确信某一产品丶过程或服务质量能满足规定的质量需求所必需的有计划丶有系统的全部活动。 5质量体系:为保证产品丶过程或服务满足规定的或潜在的要求,由组织机构丶职责丶程序丶活动丶能力和资源等构成的有机整体。 6质量控制:为保证某一产品丶过程或服务质量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活动。 焊接缺陷及焊接检验过程 一、焊接缺陷:指焊接过程中在焊接接头发生的金属不连续丶不致密或连接不良的现象。 二、评定焊接接头质量优劣的依据是缺陷的种类丶大小丶数量丶形态丶分布及危害程度。焊 接接头中的缺陷,可通过补焊来修复,或者铲除焊道后重新焊接,有的则直接判废。 三、焊接缺陷的分类:从宏观上看,可分为裂纹、未熔合、未焊透、夹渣、气孔、及形状缺 陷,又称焊缝。金属表面缺陷或叫接头的几何尺寸缺陷,如咬边,焊瘤等。在底片上还常见如机械损伤(磨痕),飞溅、腐蚀麻点等其他非焊接缺陷。从微观上看,可分为晶体空间和间隙原子的点缺陷,位错性的线缺陷,以及晶界的面缺陷。微观缺陷是发展为

谈船舶焊接中的常见缺陷的成因和防止措施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谈船舶焊接中的常见缺陷的成因和防止措施正式版

谈船舶焊接中的常见缺陷的成因和防 止措施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摘要:船舶焊接是保证船舶密性和强度的关键。本文详细介绍了船舶焊接中几种常见的缺陷原因并提出防止措施。 关键词:船舶焊接缺陷防止措施 船舶焊接是保证船舶密性和强度的关键,是保证船舶质量的关键,是保证船舶安全航行和作业的重要条件。如果焊接存在着缺陷,就有可能造成结构断裂、渗漏,甚至引起船舶沉没。据对船舶脆断事故调查表明,40%脆断事故是从焊缝缺陷处开始的。在乡镇船舶造船中,船舶的焊接质量问题尤为突出。在对船舶进行检验的

过程中,对焊缝的检验尤为重要。因此,应及早发现缺陷,把焊接缺陷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航行安全。 船舶焊接缺陷种类很多,按其位置不同,可分为外部缺陷和内部缺陷。常见缺陷有气孔、夹渣、焊接裂纹、未焊透、未熔合、焊缝外形尺寸和形状不符合要求、咬边、焊瘤、弧坑等。 一、气孔 气孔是指在焊接时,熔池中的气泡在凝固时未能逸出而形成的空穴。产生气孔的主要原因有:坡口边缘不清洁,有水份、油污和锈迹;焊条或焊剂未按规定进行焙烘,焊芯锈蚀或药皮变质、剥落等。此外,低氢型焊条焊接时,电弧过长,焊

焊接质量控制

焊接原材料因素 焊接生产所使用的原材料包括母材、焊接材料(焊条、焊丝、焊剂,保护气体)等,这些材料的自身质量是保证焊接产品质量的基础和前提。为了保证焊接质量,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很重要。在生产的起始阶段,即投料之前就要把好材料关,才能稳定生产,稳定焊接产品的质量。在焊接质量管理体系中,对焊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主要有以下措施: (1)加强焊接原材料的进厂验收和检验,必要时要对其理化指标和机械性能进行复验。 (2)建立严格的焊接原材料管理制度,防止储备时焊接原材料的污损。 (3)实行在生产中焊接原材料标记运行制度,以实现对焊接原材料质量的追踪控制。(4)选择信誉比较高、产品质量比较好的焊接原材料供应厂和协作厂进行订货和加工,从根本上防止焊接质量事故的发生。 总之,焊接原材料的把关应当以焊接规范和国家标准为依据,及时追踪控制其质量,而不能只管进厂验收,忽视生产过程中的标记和检验。 相互依赖,不能忽视或偏废任何一个方面。在焊接质量管理体系中,对影响焊接工艺方法的因素进行有效控制的做法是: (1)必须按照有关规定或国家标准对焊接工艺进行评定。 (2)选择有经验的焊接技术人员编制所需的工艺文件,工艺文件要完整和连续。(3)按照焊接工艺规程的规定,加强施焊过程中的现场管理与监督。 (4)在生产前,要按照焊接工艺规程制作焊接产品试板与焊接工艺检验试板,以验证工艺方法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还有,就是焊接工艺规程的制定无巨细,对重要的焊接结构要有质量事故的补救预案,把损失降到最低。对各种焊接工艺方法的重要因素和补加因素的5.环-----环境因素 在特定环境下,焊接质量对环境的依赖性也是较大的。焊接操作常常在室外露天进行,必然受到外界自然条件(如温度,湿度、风力及雨雪天气)的影响,在其它因素一定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单纯因环境因素造成焊接质量问题。所以,也应引起一定的注意。在焊接质量管理体系中,环境因素的控制措施比较简单,当环境条件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如风力较大,风速大于四级,或雨雪天气,相对湿度大于90%,可暂时停

关于加强船体结构焊接检验的指导意

格式号:QR-5.5-02-01 信息联络处理单 编号:10-5300-CJ-0013

关于加强船体结构焊接检验的指导意见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加强船舶焊缝检测是提高船体焊接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船舶焊缝检测质量的通知》(船检〔2010〕9号)文,加强我区船体结构焊接检验工作,提高我区建造船舶船体结构焊接质量,并确保全区焊接检验做法统一、平稳过渡,特编制本指导意见,请各局遵照执行。 一、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船厂船体焊接质量 (一)按照已经认可的焊接工艺规程施焊 经了解,目前各船厂编制的焊接工艺规程基本上采用的是正面碳弧气刨V型或U型坡口→正面焊接→反面刨缝清根→反面焊接的方案。 但各船厂在实船外板对接缝的焊接时,由于没有专业刨边机等开坡口设备,通常的作法是采用正面(内缝)无坡口(甚至板缝间隙为0)施焊、反面碳弧气刨刨缝后焊接外缝,由于正面施焊熔深较浅,反面刨缝时难以刨到足够深度,并未彻底清根,导致了大量未焊透缺陷的存在。 为此,要求各船厂严格按照已经认可的焊接工艺规程施焊,各船厂在施焊中如无法达到目前本厂已经认可的焊接工艺规程,各船检局应要求船厂重新制订与其实际情况相符或有能力实施的正确的焊接工艺规程,并报船检机构认可。签于目前船厂的《焊接工艺规程》存在着叙述模糊或不到位的情况,请各船检局按照《材料与焊接规范》(2009)等相关规范重新审核各辖区船厂《焊接工艺规程》,以便切

实指导船厂焊接工作。在审核船厂报送的焊接工艺规程符合性、适宜性时还应注意其焊条直径与焊件厚度之间、焊条直径与焊接电流之间的匹配关系。 (二)重视定位焊的焊接质量 定位焊是为装配和固定焊件接头的位臵而进行的焊接。目前大部分船厂的定位焊位为点焊,容易在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纹,或使原点焊处脱焊造成板材错位,而随后的焊接也未消除定位焊存在的缺陷,从而影响了整个焊缝质量。 定位焊应按批准的焊接工艺规程要求施焊,且满足下列要求。 1、定位焊的质量应与该部位正式焊缝的质量要求相同,有缺陷的定位焊应在施焊前清除干净; 2、定位焊用的焊条牌号应与正式焊缝用的焊条牌号相同; 3、定位焊的起头和结尾处应圆滑,否则,易造成未焊透现象; 4、若焊接件要求预热,则定位焊时也应进行预热,其温度应与正式焊接温度相同; 5、在焊缝交叉处和焊缝方向急剧变化处,定位焊离交叉点距离不小于10倍板厚; 6、定位焊的数量应尽量减少。对一般强度钢,其长度应不小于30mm。定位焊应具有足够的高度,但其高度不得超过正式焊缝高度,且焊后熔渣应立即去除; 7、构件开坡口时,定位焊应施于坡口的反面(即无坡口的一面);角钢的定位焊应施于角钢的内缘;T型材采用单面焊时其定位焊应施

焊接质量控制措施

博易短纤维工程焊接质量控制措施 1、编制说明 本工程中除一般工艺介质外,还有夹套管、热媒管、蒸汽管等特殊管道,因此,本工程焊接管理要针对夹套管、热媒管、蒸汽管制订焊接质量控制措施。 2、编制依据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3、焊接材料的理化性能和焊接性能 3.1管道的材质有Q235、20#、1Cr18Ni9Ti等钢。 3.2 Q235 、20#钢属于低碳钢,焊接性能好,一般不需采取特殊的工艺措施即可得到优质的焊接接头,几乎适应各种焊接方法进行焊接。低碳钢综合性能较好,强度、塑性和焊接性能得到较好配合,淬硬倾向小,对裂纹不敏感,焊缝及近缝区不易产生裂纹。 3.3 Cr18Ni9Ti属于奥氏体不锈钢,在常温下具有单相奥氏体组织,耐腐蚀,电阻率大,导热系数小,塑性、韧性及冷压力加工性良好,但强度较低。焊接性能良好,焊接时一般不需要采取特殊的工艺措施;若焊接工艺选择不正确,也会产生晶间腐蚀和热裂纹等缺陷。 防止产生晶间腐蚀的措施:从焊接材料方面,选用超低碳(0.03%)或添加Ti或Nb等稳定元素的不锈钢焊条;从焊接工艺方面,采用小规范减少危险温度范围停留时间,采用小电流、快速焊、短弧焊及不作横向摆动,焊缝可强制冷却,加快焊接接头的冷却速度,减少热影响区,也使其在450~850℃这个危险区停留的时间减少到最大限度。多层焊时要控制层间温度,要前一道焊缝冷却到60℃以下再焊。 热裂纹的防止措施:采用适当的焊接规范和冷却速度。工艺上采用小规

范即小电流、快速焊来减少焊接熔池过热,快速冷却以减少偏析,使抗裂性提高。多层焊时,要控制层间温度,要前一焊道冷却(60℃)后再焊接。 3.5 异种钢的焊接 不同钢号的碳素钢与奥氏体不锈钢之间的焊缝金属应保证抗裂性能和力学性能,采用Cr、Ni含量较奥氏体不锈钢母材高的焊接材料。 4、一般控制措施 4.1 一般规定 4.1.1焊材仓库负责焊材的保管,严格执行《焊材一级库保管规定》。焊接材料必须具有质量证明书和出厂合格证,对焊材质量有怀疑时,必须进行复验。焊条的药皮不得脱落和明显裂纹;焊丝在使用前应清除其表面的油污、锈蚀;TIG焊使用的Ar气纯度应在99.9%以上。 4.1.2焊材烘烤室负责焊材的烘烤和发放,依据《焊材烘烤一览表》的规定进行烘烤与保温,回收的焊条重复烘烤不超过两次。施工中,焊条应存放在保温筒内,随用随取。 4.1.3焊接设备由设材部登记建帐,焊接设备上的仪表,由质检部计量人员定期校核,经鉴定合格证后方可使用。使用过程中,焊接设备上的接线柱应与电缆紧密接触。 4.1.4 焊接环境应符合如下规定: 风速:TIG焊时小于2m/s,手工电弧焊时小于10m/s; 相对湿度小于90%; 4.1.5 管道焊接时应垫牢,不得将管子悬空或处于外力作用下施焊。为提高焊接质量和焊接速度,凡是可以转动的管子都应采用转动焊接,减少仰焊和立焊。在地面预制的管道应及时进行焊缝检验,尽量减少高空作业。 4.1.6压力管道焊缝应认真做好焊接记录。 4.1.7经检查合格的不锈钢焊缝及其影响区,应尽早进行酸洗、钝化处理。

焊接质量管理和检验

焊接质量管理与检验 现代电阻焊技术可以得到高质量焊接接头。但由于电阻焊过程中受众多偶然因素的干扰(表面状况不良、电极磨损、装配间隙的变化、分流等工艺因素的随机波动、焊接参数的波动……),要想杜绝生产中个别接头质量的降低、废品的出现还是有困难的。因此,必须对电阻焊产品的生产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检验,保证其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可靠地工作,不致因焊接质量不良导致产品丧失全部或部分工作能力。 一、电阻焊的全面质量管理 电阻焊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预防和及时发现焊接缺陷,确定焊接接头质量等级,保持所有生产因素的稳定性,并保证获得高而稳定的产品质量。质量管理内容如图1所示。 图样工艺性审查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焊接结构(件)的良好工艺性。如审查金属的厚度及材料牌号、焊缝位置的布置、焊接接头的形式、接头的开敞性、点距及搭边尺寸等。审查合格后,进行工艺会签。 焊前有关工序检验主要是对焊前准备的检查,是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最大限度避免或减少焊接缺陷的产生,是保证焊接质量的积极有效措施。 电阻焊焊工应有较高的操作技术水平,因为焊接夹具、工艺装备和电阻焊机较为精密、复杂,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中稍许失误(如工件放置偏离,电极冷却不良或修磨不规范,夹具使用不当…)都会造成批量性不合格品出现。 生产实践表明,电阻焊焊接质量与焊机性能和焊接参数关系极为密切。因此,必须保证焊接参数的正确选用,同时对各参数实行监控;电阻焊设备在安装和大修之后或控制系统改变之后,必须进行焊机的稳定性鉴定,确保鉴定合格后方可焊接产品。鉴定项目及要求见表1、表2和表3。

表1 点焊机和缝焊机稳定性鉴定项目及要求 焊机类别接头 等级 试件 总数/个 宏观金相检验X射线检验剪切试验数量/ 个 要求 数量/ 个 要求 数量/ 个 要求 点焊机一、二 级 1055 熔核直径应符合 表7-3要求,焊透 率在20%~80% 之间、压痕深 ≤15%,无其他缺 陷 100 除允许有<0.5mm的 气孔外,无其他缺 陷 100 1.强度值均大于表7-2 的要求 2.90%的试件的强度应 在F T①的±12.5%范围 内,其余的应在F T的 ±20%范围内 三级-不要求100 1.强度值均应大于表 7-2的要求 2.90%的试件的强度应 在F T的±20%范围内, 其余的应在F T的±25% 范围内 缝焊机 一、二 级300mm②或 600mm长 焊缝 纵向2 横向3 焊缝宽应大于表 7-3的值,焊透率 在20%~80%范 围内,压痕深度 <15% 全部 除允许有<0.5mm 的气孔外,无其他 缺陷 5大于母材强度的85%三级 纵向1 横向2 -不要求5 铝合金要求其强度大于 母材抗拉强度的80%~ 85% ① F T为试件抗剪力的平均值 ② 铝合金要求焊600mm,碳钢及不锈钢要求焊300mm长的焊缝。 表2 室温单点抗剪力最小要求值 材料厚度/mm 室温最小单点剪切力/N(点) 2A11-T4 7A16-T4 2A16-T4 5A02 5A03 7A04-0 10和 20钢 30CrMnSiA① 25CrMnSiA① 强度 > 1035 MPa的不锈钢 强度 < 1035 MPa的不锈钢 TA7 TC3 TC4 TA1 TA2 TA3 TC2 0.3--78488212258901275980 0.5540440142016652355173524501765 0.8930830304035304650344544103530 1.012351125392047056500473566704900 1.215201370548845108700620083406370 1.52450206078408820100007500127509810 2.03530304010780127401400089001756012750 2.547004110147001489520000114002256015690 3.06175186201960025000170002648018630 3.58000-20000-3100023000-- 4.0 10000------- ① 30CrMnSiA和25CrMnSiA点焊前为退火状态,焊后未处理。 表3 允许的最小熔核直径 材料厚度/mm 最小熔核直径/mm 铝合金碳钢及低合金钢不锈钢钛合金 0.3- 2.2 2.2 2.5 0.5 2.5 2.5 2.8 3.0 0.8 3.5 3.0 3.5 3.5

焊接质量检验方法及标准

焊接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 1目的 规定焊接产品的表面质量、焊接质量、确保产品满足客户的要求, 适用范围:适用于焊接产品的质量认可。 2责任 生产部门,品质部门可参照本准则对焊接产品进行检验。 一、熔化极焊接表面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 C O2保护焊的表面质量评价主要是对焊缝外观的评价,看是否焊缝均 匀,是否有假焊、飞溅、焊渣、裂纹、烧穿、缩孔、咬边等缺陷,以及焊缝的数量、长度以及位置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具体评价标准详见下表 缺陷类型说明 评价标准 假焊系指未熔合、未连接焊缝中断等焊接缺陷(不能 保证工艺要求的焊缝长度) 不允许 气孔焊点表面有穿孔 焊缝表面不允许有气孔 裂纹焊缝中出现开裂现象 不允许 夹渣固体封入物 不允许 咬边焊缝与母材之间的过度太剧烈 H≤0.5mm允许

H>0.5m m不允许 烧穿母材被烧透 不允许 飞溅金属液滴飞出在有功能和外观要求的区域, 不允许有焊接飞溅的存在 过高的焊缝凸起焊缝太大 H值不允许超过 3mm 位置偏离焊缝位置不准 不允许 配合不良板材间隙太大 H值不允许超过2mm 二、焊缝质量标准 保证项目 1、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应检查质量证明书及 烘焙记录。 2、焊工必须经考核合格,检查焊工相应施焊条件的合格证及考核日期。 3、I 、II级焊缝必须经探伤检验,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 规范的规定,检验焊缝探伤报告 焊缝表面I、II级焊缝不得有裂纹、焊瘤、烧穿、弧坑等缺陷。II级焊缝不得有表面 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焊擦伤等缺陷,且I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等缺陷 基本项目 焊缝外观:焊缝外形均匀,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之间过渡平滑,焊渣和飞溅物清除干净。

船舶焊接质量控制

船舶焊接质量控制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船舶焊接质量控制 专业班级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所属助学单位

2012年03月24日 目录 引言 (03) 第一章:焊接检验 (04) 焊缝的焊前检验.. (04) 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05) 检验内容、精度标准与检验方法 (07) 检验注意事项 (08) 第二章:焊缝的焊接规格和表面质量检验 (10) 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10) 检验内容、精度标准与检验方法 (14) 注意事项 (18) 焊缝内部质量检验 (20) 第三者:无损探伤检验

检验钱的准备工作 (21) 检验内容与评级标准 (22) 检验主要事项 (23) 第四章:总结与感谢 (25) 第五章:参考文献 (26) 引言

在现代造船工业中,焊接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连接形式,相对于铆接等传统连接方法,焊接体现了其成本低,现场操作性强,有效减轻结构重量,而且也能很好的满足船舶水密连接的要求。焊接在因为它的巨大优点而成为造船工业最主要连接方法的同时,其本身存在的缺点也应引起足够重视。焊接是一种通过加热(或不加热),添加(或不添加)填充材料,同时在加压(或不加压)的情况下达到原子间结合,形成永久性接头的连接方法。针对目前船厂的焊接方法,主要属于焊接方法分类中的熔化焊,通过热输入的方式使得母材和填充材料熔化,从而形成焊接接头,这样的焊接方法将导致母材及焊接接头的组织、成分发生变化,并且在焊接过程中,焊接环境(油污、水、锈等)、焊接设备、焊接工艺参数等都会对焊后组织产生影响,从而最终影响焊接接头的强度、韧性等各种力学性能。在整个造船成本中焊接成本约占20%,焊接的施工量大,并且焊接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船舶建造及运行安全,所以对焊接质量的控制就尤为关键。

二氧化碳保护焊平角焊和立角焊的手法

氧化碳保护焊平角焊和立角焊的手法 手工电弧焊 通过加热或加压,或者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焊件(有时称被焊的分离工件)达到原子结合或称永久连接的一种加工方法称为焊接。 根据焊接过程的本质不同,焊接可分为: 熔化焊一一焊接过程中,将焊件接头加热至熔化状态,不加压力完成焊接的方法,常见的熔焊有电弧焊、气焊、气体保护焊等。 压力焊——焊接过程中,必须对焊件施加压力(加热或不加热),以完成焊接的方法。常见的压力焊有电阻焊、摩擦焊等。 钎焊一一采用比母材熔点低的金属材料作钎料,将焊件和钎料加热到高于钎料熔点,低于母材熔点的温度,利用液体钎料润湿母材,填充接头间隙并与母材相互扩散实现连接焊件的方法。 按焊接热源的形式不同,可分为电焊、气焊和电阻焊等。 电弧焊是利用电弧作为热源的熔焊方法(简称弧焊)。用手工操纵焊条进行焊接的电弧焊称为手工电弧焊(简称手弧焊)。 一、手弧焊的焊接过程及焊接电弧 1.焊接过程 焊接前,先将焊件和焊钳通过导线分别接到弧焊机输出端的两极,并用焊钳夹持焊条。焊接时,首先在焊件与焊条间引出电弧,电弧热将同时熔化焊件接头处和焊条,形成金属熔池,随着焊条沿焊接方向向前移动,新的熔池不断产生,原先的熔池则不断冷却、凝固、形成焊缝,使分离的两个焊接连接在一起。 焊后用清渣锤把覆盖在焊缝上的熔渣清理干净,检查焊接质量。 2.焊接接头的组成 焊接接头包括焊缝,熔合区和热影响区三部分。焊缝是焊件经焊接后形成的结合部分(金属熔池冷却凝固而获得);热影响区是焊接过程中材料因受热的影响(但未熔化)而发生组织转变和力学性能变化的区域;熔合区是焊缝向热影响区过渡的区域。 3.焊接电弧 焊接电弧是由一定电压的两电极或电极(手弧焊时为焊条)与焊件间在气体介质中产生的强烈而持久的放电现象。焊接电弧的最高温度可达6000-8000K,并发出大量紫外线和红外线,对人体有害,因此应用面罩及手套保护眼睛和皮肤等。 二、手工电弧焊设备与工具 进行手弧焊时的工具有:夹持焊条的焊钳;保护眼睛、皮肤免于灼伤的电弧手套和面罩;清除焊缝表面及渣壳的清渣锤和钢丝刷等。 手弧焊的主要设备有弧焊机,按其供给的焊接电流种类的不同可分为交流弧焊机和直流弧焊机两类。1.交流弧焊机 交流弧焊机供给焊接时的电流是交流电,是一种特殊的降压变压器,它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使用可靠、工作噪声小、维护方便等优点,所以焊接时常用交流弧焊机,它的主要缺点是焊接时电弧不够稳定。 实习时用的弧焊机为BX1-330型弧焊机。其含义是: B-交流变压器;X1 —下降特性;330 —基本规格(即额定电流为330安培)。其空载电压为60—70伏。工作电压在20 —30伏左右,随焊接时电弧长度变化而波动,电弧长度增加,工作电压升高。它可以通过改变绕组接法及调节可动铁芯位置来改变焊接电流大小。 2.直流弧焊机 直流弧焊机供给焊接时的电流为直流电。它具有电弧稳定、引弧容易、焊接质量较好的优点,但是直流弧焊发电机结构复杂、噪声大、成本高、维修困难。在焊接质量要求高或焊接2mm

焊接质量控制和检验

焊接质量控制和检验 第一节焊接质量控制 焊接生产的整个过程包括原材料、焊接材料、坡口准备、装配、焊接和焊后热处理等工序。因此,焊接质量保证不仅仅是焊接施工的自身质量管理,而且与焊接之前的各道工序的质量控制有密切的联系,所以,焊接施工的质量控制应该是一项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它应该包括:焊接前质量控制、焊接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焊接后最终质量检验等三个阶段。 焊接质量控制的目标是以保证焊接产品的最终性能为目的,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的效能。焊接质量控制应该实施焊工、焊接工段长和专职焊接检查员的三级质量控制的管理责任制,具体职责分工见图所示。 焊前焊后焊接 质量焊前装配质量管理焊接焊接过程质量管理质量质量 控制控制资料 A B C A B C C C C A一装配工或焊工自检 B一工段长巡回互检 C一专职检查工检验 焊接质量控制职能 焊工应对违反焊接工艺规程及操作不当的质量事故承担责任,焊接检查员则应对漏检或误检造成的质量事故承担责任。 一、焊前质量控制 焊前质量控制的目的是预防焊接质量事故出现的可能性,是保证焊接质量的积极的有效管理。控制项目如下: l、母材质量确认 (1)核对和确认母材牌号及规格是否符合图样及技术文件所规定的材质和规格。不一致时,应检查是否办理了材料代用或更改手续凭证。 (2)核查材质证明书或工厂材质复验单,包括:材料牌号、规格和尺寸、炉批号、检验编号、数量、重量、供货状态、力学性能、化学成分和其它特殊要求的内容。 (3)核查工件材质的表面质量和移植钢印标记的正确性和齐全性。材料表面不应有裂纹、分层及超出标准允许的凹坑和划伤等缺欠。钢印标记应包括产品编号、入厂检验编号、材料牌号和规格等项目,并有检查员见证的确认标记。 2、焊接材料管理 重点控制二级库。 (1)核查所发的焊材质量证明书或工厂对焊材复验合格证及试样编号。 (2)监督检查焊材的贮存和烘干制度的执行。

焊接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

焊接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 目的 ? 规定焊接产品的表面质量、焊接质量、确保产品满足客户的要求, ? 适用范围:适用于焊接产品的质量认可。 责任 ? 生产部门,品质部门可参照本准则对焊接产品进行检验。 ? 一、熔化极焊接表面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 ? ? 保护焊的表面质量评价主要是对焊缝外观的评价,看是否焊缝均匀,是否有假焊、飞溅、焊渣、裂纹、烧穿、缩孔、咬边等缺陷,以及焊缝的数量、长度以及位置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具体评价标准详见下表 缺陷类型 说明 评价标准 ? 假焊 系指未熔合、未连接焊缝中断等焊接缺陷(不能 保证工艺要求的焊缝长度) 不允许 ? 气孔 焊点表面有穿孔

焊缝表面不允许有气孔 ?裂纹 焊缝中出现开裂现象 不允许 ?夹渣 固体封入物 不允许 ? 咬边 焊缝与母材之间的过度太剧烈 ??????? 允许 ? ?> ??不允许 ?烧穿 母材被烧透 不允许 ? 飞溅 金属液滴飞出 在有功能和外观要求的区域, 不允许有焊接飞溅的存在 ?过高的焊 缝凸起 焊缝太大 ?值不允许超过 ???

位置偏离 焊缝位置不准 不允许 ? 配合不良 板材间隙太大 ?值不允许超过 ??? ?二、焊缝质量标准 ? 保证项目 ? ?、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应检查质量证明书及烘焙记录。 ??、焊工必须经考核合格,检查焊工相应施焊条件的合格证及考核日期。 ? ?、??、??级焊缝必须经探伤检验,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检验焊缝探伤报告 ?焊缝表面?、??级焊缝不得有裂纹、焊瘤、烧穿、弧坑等缺陷。??级焊缝不得有表面 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焊擦伤等缺陷,且?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等缺陷 基本项目 焊缝外观:焊缝外形均匀,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之间过渡平滑,焊渣和飞溅物清除干净。 表面气孔:?、??级焊缝不允许;???级焊缝每 ???长度焊缝内允许直径 ?? ??;气孔 个,气孔间距??倍孔径 ? 咬边:?级焊缝不允许。 ? ??级焊缝:咬边深度???????且 ???????连续长度??????,且两侧咬边总长????焊缝长度。

CO2气体保护焊全熔透角焊缝焊接质量控制

CO2气体保护焊全熔透角焊缝焊接质量控制 CO2气体保护焊全熔透角焊缝 焊接质量控制 济钢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101)李书超姜胜臻 由于风力发电设备的工作环境恶劣,设计使用 寿命长,设备服役期限内实行无维护作业,因此对 设备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2010年我公司承接某风 电设备厂风力发电设备横梁项目(见图1).该横梁 主要焊缝要求进行超声波探伤,而且探伤级别要求 I级.接到订单后我们试制了几件产品,但探伤结 果不理想. 1 1.焊缝探伤不合格原因分析 超声波探伤显示缺陷位置大都位于底板上,缺 陷类型有点状缺陷也有连续性缺陷,推测点状缺陷 为气孔或夹渣,连续性缺陷为未熔合. 缺陷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坡口角度小和背面清根不彻底造成未熔合. 在操作现场发现还未进行组装的工件坡口角度及钝 边尺寸不符合工艺要求.实际坡口为单边V形坡口, 坡口角度约为30.,钝边小于1miIl.由于单面坡口, 角度小,焊接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焊丝在没有接 触到坡口底部时就与母材接触熔化形成熔池,并快 速冷却形成焊缝,造成焊缝根部未熔合.如果背面 清根时没有彻底清除这些未熔合区域,就会造成未 . 熔合缺陷. (2)背面采用碳弧气刨清根,清根过程中碳弧 很容易伤及底板,在底板上形成弧坑.碳弧气刨后 必须用磨光机打磨,去除碳层,但残留在底板弧坑 中的碳层无法清除,造成焊缝夹渣. R (3)另一个存在缺陷的区域是焊缝接头位置. 由于横梁较长(约6.5m),无法一次焊完,存在焊 缝接头.施工过程中对焊缝接头处理不当,也会产 生缺陷. (4)CO气体保护焊时,由于表面没有熔渣覆

盖,CO,气体又有冷却作用,因而熔池凝固比较快, 熔池中溶解的气体来不及逸出,在焊缝中形成气孔. (5)操作工人技能水平较低,导致缺陷产生. 2.焊接工艺 针对以上产生缺陷的原因,判定如下要求及改 进措施: (1)焊前准备①焊前清理坡口两侧20ram范 周内的毛刺,油污,水锈脏物及氧化皮等.使用磨 光机清理坡口两侧至露出金属光泽且无黑点,打磨后用压缩空气清理钢板上的砂轮片粉末,而且打磨后应尽快合装并焊接完毕,防止清理后的坡口再次被氧化.②由于施工时正处于冬季,车间温度较低, 必须对钢板进行预热.预热范围为板厚的5倍,且 ≥lOOmm.③T形接头立板开双边V形坡口,坡口角度45.~50.,钝边1~2mm,间隙≤li'/lln(见图2). ④焊前清理送丝管,防止产生气孔;检查CO,焊机 送丝是否顺畅,确定气体流量.保证CO,气体纯度 在99.5%以上.新气瓶使用前,先将气瓶倒立1~ 把沉积在气瓶下部的自南水排,然后打开阀门2h,. 出,正立放气,放气时间1~2min.检查气体压力, 若低于1O个大气压应停止使用.⑤根据工艺文件要\ \牡j 图2 (下转第65页) 参磊工.热w母w 皇 w.me 割 tolWOrlOn 置El49'a,册i_v 60. 图2 2.焊接工艺 (1)焊过渡层选用西3.2Innl的08焊条焊过 渡层,直流正接,电流80~100A.分别将坡口表面 焊3ram隔离层.在保证焊条熔化良好的情况下,尽 量将焊接电流控制在下限,减小母材熔深.焊接时 采用短段,逆向,窄道,直线运条焊接,快速焊接, 焊毕即锤击焊道,以减小应力,道间温度不要超过 8O℃,相邻焊道要有足量重叠. (2)打底焊将焊好过渡层的工件清理干净后 对接,定位焊后加垫板(见图2),并在垫板上铺撒

焊接质量控制和检验制度

一、焊接质量控制和检验制度 第一节焊接质量控制: 焊接生产的整个过程包括原材料、焊接材料、坡口准备、装配、焊接和焊后热处理等工序。因此,焊接质量保证不仅仅是焊接施工的自身质量管理,而且与焊接之前的各道工序的质量控制有密切的联系,所以,焊接施工的质量控制应该是一项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它应该包括:焊接前质量控制、焊接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焊接后最终质量检验等三个阶段。 焊接质量控制的目标是以保证焊接产品的最终性能为目的,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的效能。焊接质量控制应该实施焊工、焊接工段长和专职焊接检查员的三级质量控制的管理责任制。 焊接质量控制职能 焊工应对违反焊接工艺规程及操作不当的质量事故承担责任,焊接检查员则应对漏检或误检造成的质量事故承担责任。 一、焊前质量控制 焊前质量控制的目的是预防焊接质量事故出现的可能性,是保证焊接质量的积极的有效管理。控制项目如下: l、母材质量确认 (1)核对和确认母材牌号及规格是否符合图样及技术文件所规定的材质和规格。不一致时,应检查是否办理了材料代用或更改手续凭证。 (2)核查材质证明书或工厂材质复验单,包括:材料牌号、规格和尺寸、炉批号、检验编号、数量、重量、供货状态、力学性能、化学成分和其它特殊要求的内容。 (3)核查工件材质的表面质量和移植钢印标记的正确性和齐全性。材料表面不应有裂纹、分层及超出标准允许的凹坑和划伤等缺欠。钢印标记应包括产品编号、入厂检验编号、材料牌号和规格等项目,并有检查员见证的确认标记。 2、焊接材料管理 重点控制二级库。 (1)核查所发的焊材质量证明书或工厂对焊材复验合格证及试样编号。 (2)监督检查焊材的贮存和烘干制度的执行。 (3)检查发放的焊材表面质量,焊丝表面应除锈、无油污、药皮无开裂、脱落或霉变。 (4)监督焊材的领用发放,核对领用发放焊材牌号和规格与焊接工艺规程是否一致。不一致时应核查是否办理焊材代用或焊接工艺规程更改手续凭证。 3、焊接坡口制备质量检查 检查依据是企业对坡口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的标准(企业标准)

角焊缝的评价方法

角焊缝的质量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为什么抗拉,抗压,抗剪强度没有按等级区别开来? 角焊缝是按受力状态由计算得出所需的高度及长度,无需进行分级。 角焊缝绝大多数情况都是三级焊缝,只有有非常特殊要求时才提高到二级(很少),钢结构规范7.1中有详细说明,角焊缝只受剪力,因此只有一个值 概念上的错误:角焊缝不分质量等级,只有对接焊缝才分质量等级。 因之所以分质量等级,它是为了保证强度。 角焊缝为达到强度,可以通过增加焊脚高度来实现。 一般认为,对接焊缝能达到等强。事实上它是通过控制其质量等级来实现的。一,二级检验的焊缝不但通过外观检查,而且通过X光或r射线检查; 三级只要通过外观检查。 另外,一二级质量的对接焊缝,抗拉弯的强度为200MPA 三级质量等级的为170MPA T型角焊缝(很多梁的端头板)有图纸说明和探伤的通常是坡口焊加角焊缝且背面清根,此焊缝一板为二级,探20% 绝大多数角焊缝都是三级焊缝,只做外观检查.一二级焊缝都需要无损探伤,而角焊

缝因为母材搭接而成,本身就有缝,做无损探伤不现实.故只能做三级焊缝对待.设计上有特殊要求的,如某些端板,或是吊车梁腹板和翼缘板连接处,这些部位受力复杂,故要求完全熔和,故要求一级或二级焊缝质量标准.其实这些部位焊缝已经不能算是角焊缝了,算是对接焊缝还差不多. 严格来讲角焊缝质量等级只能是3级,没有1,2级的说法,只是在某写情况下对其外观要求达到1,2级焊缝标准,是比较而言,不是说角焊缝要求1,2级,更不能说角焊缝质量等级有1,2级。原因如楼上所述! 从设计强度的角度说:规范将焊缝分为对接焊缝和角焊缝两种,对接焊缝有分为一、二、三级对应不同的设计强度;角焊缝并未分级只有一个设计强度,并且其设计值远远低于同级别的母材,所以楼上这位的观点应该没有根据。 从施工检测的角度说:一、二级焊缝没有本质的区别,仅仅是抽检比例的不同,一级要求100%,二级要求20%;三级不要求探伤。因而较为重要的部位都要求二级焊缝,必须探伤。 规范同时提出角焊缝可根据实际需要选取为二级焊缝,这里我觉得有些矛盾, 角焊缝不存在分级问题,只有全熔透焊缝才存在分级问题。

焊接质量控制和检验制度

一、焊接质量控制与检验制度 第一节焊接质量控制: 焊接生产得整个过程包括原材料、焊接材料、坡口准备、装配、焊接与焊后热处理等工序。因此,焊接质量保证不仅仅就是焊接施工得自身质量管理,而且与焊接之前得各道工序得质量控制有密切得联系,所以,焊接施工得质量控制应该就是一项全过程得质量管理。它应该包括:焊接前质量控制、焊接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与焊接后最终质量检验等三个阶段。 焊接质量控制得目标就是以保证焊接产品得最终性能为目得,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与提高产品质量得效能。焊接质量控制应该实施焊工、焊接工段长与专职焊接检查员得三级质量控制得管理责任制。 焊接质量控制职能 焊工应对违反焊接工艺规程及操作不当得质量事故承担责任,焊接检查员则应对漏检或误检造成得质量事故承担责任。 一、焊前质量控制 焊前质量控制得目得就是预防焊接质量事故出现得可能性,就是保证焊接质量得积极得有效管理。控制项目如下: l、母材质量确认 (1)核对与确认母材牌号及规格就是否符合图样及技术文件所规定得材质与规格.不一致时,应检查就是否办理了材料代用或更改手续凭证. (2)核查材质证明书或工厂材质复验单,包括:材料牌号、规格与尺寸、炉批号、检验编号、数量、重量、供货状态、力学性能、化学成分与其它特殊要求得内容。 (3)核查工件材质得表面质量与移植钢印标记得正确性与齐全性。材料表面不应有裂纹、分层及超出标准允许得凹坑与划伤等缺欠。钢印标记应包括产品编号、入厂检验编号、材料牌号与规格等项目,并有检查员见证得确认标记. 2、焊接材料管理 重点控制二级库。 (1)核查所发得焊材质量证明书或工厂对焊材复验合格证及试样编号。 (2)监督检查焊材得贮存与烘干制度得执行。 (3)检查发放得焊材表面质量,焊丝表面应除锈、无油污、药皮无开裂、脱落或霉变。 (4)监督焊材得领用发放,核对领用发放焊材牌号与规格与焊接工艺规程就是否一致.不一致时应核查就是否办理焊材代用或焊接工艺规程更改手续凭证. 3、焊接坡口制备质量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