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题库

(完整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题库
(完整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题库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第1次平时作业(绪论、第1章)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歌唱活动本身的教育目标中,最基础的目标是( B )。

A.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B.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

C.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

D.掌握粗浅的歌唱知识技能

2.艺术是学前儿童的一种游戏,他们对美的感受往往直接地以动作、表情、语言和活动等方式表现,带有强烈的( c )的特点。

A.动作性

B.思维性

C.表现性

D.抽象性

3在学前阶段进行的音乐教育,其本质是对人进行( d )。

A.美的教育

B.良好的个性教育

C.艺术的教育

D.基本素质的教育

4.经过大量实践和实验研究后提出“儿童自然发展法”的是( b )。

A.达尔克尔兹

B.柯达伊

C.铃木

D.奥尔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审美性原则:是我们大家熟悉的艺术教育的核心原则即指艺术教育的实践活动必须具有能使

参与者获得审美愉悦的特质

2.艺术审美活动:艺术审美活动是一种高度实践性和高度游戏性的人类社会活动

3.有效迁移:

4.示范法:是通过观察、学习产生共鸣,从而增加良好行为的获得或减少、削弱不良行为。因此,模仿与强化一样,是学习的一种基本形式。示范法包括现场示范法、参与模仿法、自我示范法、电影电视或录像示范法以及想象模仿法等多种类型。示范法有许多优点,如成效快、适用情境广泛,还可与其他行为治疗方法结合使用,特别适合于集体心理治疗时应用。

5.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展示各种实物标本、模型、挂图,放映幻灯、电影、电视、录像等或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关于事物及其现象的感性认识。演示法是化学教学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通过演示法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同时,加深对事物的印象,并能够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有利于形成深刻的、正确的概念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艺术教学中创造性培养的策略。

答:(1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激发幼儿的创造意识和动机

(2丰富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对内在表象进行加工改造

(3正确认识创造力与技能的关系

(4正确认识、使用示范和范例

2.简述“适应性功能”发挥作用的立足点。

答:顺应儿童生理、心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活动片段能够对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产生最佳的综合性

影响效应。

3.简述幼儿心理调节的基本方法。

答:.(1幼儿因素的调节 (1)满足幼儿对探究、创新的需要(2)满足幼儿对秩序的需要 (3)满足幼儿对参与的需要 (4)满足幼儿对接纳的需要

(2.教师因素的调节 (1)情绪表达(2)行动方式

(3.材料因素的调节 (1)音乐材料和动作方面(2)其他辅助性操作材料方面 (4.程序与方法因素的调节 (1)活动程序的调节(2)活动方法的调节

(5.时间和空间因素的调节( 1)时间因素的调节(2)空间因素的调节

4.如何对幼儿进行评价和引导幼儿自我评价?

答(1.对幼儿进行评价 (1)根据幼儿发展差异建立评价层级(2)根据幼儿发展缺憾建立评价角度 (3)根据幼儿发展优势建立评价角度 (2. 引导幼儿自我评价 (1)给予幼儿引导和激励作用的评价( 2)引导幼儿学习如何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

四、论述题(每小题18分,共18分)

为了能够在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中落实审美吸引和审美感动是贯穿始终这一理想,教师需要注意

哪些方面?

答:1.让儿童在艺术活动中得到审美愉悦。

(1)以艺术活动的内容吸引幼儿;

(2)用游戏的形式来进行艺术活动,是艺术活动充满生机和趣味;

(3)提供多样化的工具和材料,以刺激幼儿从事艺术活动的积极性。

2.为幼儿创设充满情感色彩的审美环境。

(1)富有审美情感色彩的日常生活、学习环境;

(2)结合具体的艺术活动创设与之相适应的审美环境。

例如在活动室里播放一些优美悦耳的轻音乐。

3.提升幼儿感知觉的敏锐性。

(1)引导幼儿注意对象的形的特点、色的特点、声的特点及事物变化的特点。

(2)注意有距离的感知。

(3)注意语言的运用。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第2次平时作业(第2--3章)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教师在韵律活动中为发展幼儿个性所使用的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让每位儿童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努力和提高

B.对不同的儿童提不同的要求

C.给每位儿童成功表现自己的机会

D.让儿童相互竞争,相互比较

2.在艺术欣赏活动中,教师应尽力选择最好的艺术作品,使幼儿尽早开始发展对艺术的( c )。

A.理解

B.表现

C.敏感

D.创造

3.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把教育目标分成( b )三个领域,每一领域的教育目标又依据能力的复杂程度或品格的内化程度,分成由低到高的不同层次,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

A. 感知、情感、想象

B. 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C. 感觉、知觉、想象

D. 感知、认知、动作技能

4.韵律活动的材料包括( a )。

A. 动作、音乐、道具

B.音乐、道具、舞蹈

C. 动作、歌曲、道具

D.学生、音乐、道具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24分)

1. 接近联想:是借助自身经验中两事物或多事物在时间、空间、因果等关系方面的接近性,由一事物而连带想起另一事物

的思维方式。

2.构思:是以表象为基础的,教师要注意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

3.歌曲:是用音乐的方式演唱出来的文字

4.韵律动作组合: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集体艺术教学活动结构设计应遵循哪些的原则?

答:(1)有重复、有变化的原则

(2)层层深入、不断提高的原则

(3)动静交替的原则

2.集体唱歌中最重要的价值是什么?

3.新歌的教学导入可采用哪些方法?

答:(1)从动作开始设计。

第一,教师直接提出并直接展示一种或一套简单有趣的动作或动作游戏,在儿童开始对教师提供的动作模仿时,教师开始演唱或播放新歌为儿童伴唱。第二,教师提出某种形象或活动,指导幼儿用自己创造出来的动作进行表演。在教师带领下,幼儿对创编好的成套动作进行模仿和练习,教师开始演唱或播放新歌为儿童伴唱。

(2)从歌词创编开始设计。

第一,教师提供新歌曲的第一段歌词,用边唱歌边做动作表演的方式引起儿童的兴趣。第二,教师提供某种情境,引导幼儿园用语言来表述这种情景。

(3)从情景表演开始设计。

第一,教师表演,用动作表述歌词的内容。第二,教师邀请个别幼儿配合教师做一套动作。

(4)从故事讲述开始设计。

第一,教师讲故事,但需要使用对话的方式而不是独白的方式。第二,教师与幼儿一起讲故事。

(5)从歌词朗诵开始设计。

(6)从游戏开始设计。

(7)从填充式参与开始设计。

(8)从无意义音乐玩唱开始设计。

(9)从歌词创编开始设计。

(10)从直观形象开始设计。

4.幼儿园的韵律活动特殊的发展标准主要体现的在哪些方面?

答:幼儿园的韵律活动特殊的发展标准主要体现在:一、身体各部分之间以及身体与头脑之间能够保持基本的协调性;

二、身体运动时能够与音乐保持基本的协调性;三、身体运动时能够与他人保持基本的协调性;四、身体运动时能够与周边环境中的物体以及空间保持基本的协调性。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在幼儿园中,儿童需要掌握哪些唱歌的知识技能?

答:在幼儿园中,儿童需要掌握一些简单的唱歌的知识技能:

1.正确的歌唱姿势;

2.正确的发声方法;

3.正确的呼吸方法;

4.正确的演唱技能;

5.自然、恰当的表达技能;

6.正确、默契的合作技能。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第3次平时作业(第4--6章)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音乐艺术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具有音乐形象的( b )。

A.确定性

B.不确定性

C.时代性

D.不可塑性

2.在欣赏河北儿歌《小白菜》时,所提供的视觉材料应是( c )。

A.色彩辉煌,构图具有动感

B.色彩淡雅,构图呈静态

C.色彩冷峻,构图凝重凄凉

D.色彩鲜艳,构图简洁

3.为了引导幼儿感知音乐的细节,体验音乐的暗示性,表达音乐速度的适宜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 a )。

A.现场哼唱或演奏的方法

B.示范和讲解的方法

C.分句欣赏的方法

D.反复练习法

4.整个音乐教育和谐的第一基础是( a )。

A.目标和谐

B.过程和谐

C.方法和谐

D.评价和谐

5.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 c )。

A.音乐感的发展

B.学习能力的发展

C.全面发展

D.音乐知识技能的发展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意愿画:意愿画是孩子自己把观察到的、感受到的、最喜欢的人和物记忆下来,通过想象,

运用画的形式表示事物或情节。这是孩子表达情感的一种极好方式,对智力发展有很大益处。

2.装饰画:顾名思义就是起修饰美化作用的画作。常被装点于建筑物表面,赋予周围环境以相应的艺术气息,使得环境变得美观得体。它被广泛运用于家庭、酒店和办公场所的装修搭配。

3.美术活动中的审美感知:审美感是对事物美的体验,它是人们根据美的需要,按照个人的审美标准对自然和社会中各种事物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

审美感可以在人欣赏艺术品、自然景物和社会的某些和谐现象的过程中产生。审美标准是审美感产生的关键。客观事物(包括其内容和形式)中,凡符合个人审美标准的东西,就能引起审美体验。审美时个体的心情是自由、愉快和轻松的。审美感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具有愉悦的体验,比如快感,但它比快感更为高级和丰富。二是使人的行为带有倾向性,人们倾向于接近能够产生审美感的事物,而远离不能产生审美感的丑的事物。

4.击节奏型指挥法:教师指挥动作的节奏型与幼儿演奏的节奏型相同, 所以能够起到比较好的提示作用;

三、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何用音乐教育促进幼儿主体性。

(1)在每一次音乐活动中为每一个幼儿提供一次表演的机会。

(2) 在每一次音乐活动中为每一个幼儿提供一次受表扬的机会,尽可能不用或少用批评及 否定、消极的语言,看到幼儿的任何一点微小的成绩,都不要忘记给予及时的表扬。

(3) 在每一次音乐活动中不要强求每一个幼儿都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程度喜欢你教给他 们的每一首歌或介绍给他们的每一首乐曲,应当允许幼儿有它自己的选择性。

2.用自己的语言和例子来说明什么是音乐的本质?

(1)音乐的本质是人类对现实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主观反应。

(2)音乐是一种社会生活的审美性的主观反应。

(3)举例正确。

3.在打击乐演奏活动中,与指挥有关的知识技能有哪些?

(1)知道如何用动作表示“准备”“开始”和“结束”,并能使自己的动作清楚、明确、易于让被指挥者作出反应。

(2)知道在指挥时将身体倾向于被指挥者,用眼睛注视被指挥者,并能用体态和表情激起被指挥者的合作热情。

(3)知道如何用指挥动作表现节奏和音色的变化,并能使自己的动作与音乐协调一致。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论述如何发展幼儿乐器演奏的艺术表现力?

答:一\舒适有效地演奏 1. 选择合适的乐器和演奏方式 2. 选择合适的空间安排 3. 选择合适的练习速度 4. 采用明晰、准确的指挥暗示 5. 创造愉快、轻松、舒适的演奏氛围

二\有表现力地演奏 1.提供有表现力地伴奏音乐 2.传授有关的演奏技能 3.采用富于感染力的示范、讲解、指令和指挥暗示 4.调适演奏时的兴奋状态

三\准确流畅地演奏 1.选择节奏明晰的伴奏音乐 2.培养相互倾听、相互配合的良好习惯 3.运用合适的“变通乐谱”作辅助工具

4.运用准确的示范、讲解、指令和指挥暗示

5.创造适度紧张的演奏氛围

2.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目标是什么?

(1)培养幼儿参与歌唱、韵律活动、倾听等幼儿园各种音乐活动形式的兴趣和热情, 挖掘每一个幼儿与生俱来的音乐潜力,使幼儿在亲身参与的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音乐能力,以音乐能力的发展来进一步巩固和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与热情。

(2)教给幼儿感受和表现音乐美的方法、手段与途径,使幼儿通过必要的音乐知识与

技能,即通过音乐本身所特有的路径走向对音乐美的感受和表现,而不仅仅停留或结束在音

乐的知识与技能上。

(3)使幼儿以一种自我肯定的、创造性的态度去对待音乐的感受与表现,并有能力以声音、节奏为手段去表现他所感受到的音乐和情感。

(4)积累一定数量的音乐作品,能够富有热情、富有表现力和创造性地进行表演。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第4次平时作业(第7--9章)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音乐教材必须体现幼儿教育( d )的特点。

A. 艺术性、节奏性

B. 感知性、随意性

C. 活动性、艺术性

D. 活动性、实践性

2.《梦幻曲》的曲作者是(a )

A. 舒曼

B.圣桑

C. 丁善德

D.汤普森

3.奥尔夫体系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嗓音造型、( b )造型、声音造型三个方面。

A. 肢体

B. 动作

C. 情景

D.音域

4.《梦幻曲》的曲作者是( a )。

A . 舒曼 B.圣桑 C. 丁善德 D.汤普森

5.奥尔夫体系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嗓音造型、( b )造型、声音造型三个方面。

A. 肢体

B. 动作

C. 情景

D.音域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用自己的语言和例子来说明什么是音乐的本质?

答:音乐的本质是人类对 现实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主观反应。 2音乐是一种社会生活的审美性的主观反应。 3 音乐是真,善,美. 每一曲美妙的曲子是由作曲者灵魂构成,是作曲者内心写照. 音乐的美妙影响人类学习,生活,工作,休闲,娱乐.噪声(频率不规则)会使人焦虑,烦躁,不安.优美的音乐使人心情舒畅,努力奋进.例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等.在革命事业艰苦环境中闪烁光辉.不仅是中国艺术家,外国贝多芬的欢乐颂给人以启迪。

2.用自己的语言和例子来说明戏剧的本质?

答:戏剧只是众多艺术形式中的一种,它是为上层建筑服务的。它的本质就是惩恶扬善,教化民众,为执政者服务。动作说,模仿说,观众说等等,都只不过是戏剧的表现形式,却绝非本质。当然,我也不会否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恶和善的标准是看执政者的意图来决定的。

三、作品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请对《卖火柴的小姑娘》进行作品分析。

2. 请对《小灰老鼠的故事》进行作品分析。

四、设计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请从音乐为切入点,设计一份小班艺术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答案要点:

活动主题:音乐游戏--碰一碰

活动目标:1、在唱唱、跳跳、玩玩中,乐意"找朋友"做游戏。

2、喜欢游戏,愉快地投入游戏。

活动准备:玩偶两个、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创设宽松的音乐活动氛围。

1、复习律动《跟着老师走》

重点:愿意跟着老师愉快地动起来。

2、复习歌曲《问好歌》。

重点: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唱,不叫喊。

难点;能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想法,用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替换"小兔"。

二、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学做游戏。

引子:有两个朋友听到了你们的问好,也想和你们做游戏,欢迎吗?

(出示玩偶)引导幼儿有礼貌地打招呼。

(音乐起)在音乐伴奏下,让幼儿欣赏玩偶表演。

1、提问:他们在干什么?它们到底是怎么玩的?请你看仔细。(再次欣赏)

2、小动物碰来碰去玩得真开心,你猜猜看除了碰鼻子,它们还碰哪里?

语言要求:说请X X 碰X X以歌词贯穿。

动作要求:随旋律欢快地、大胆地表现。

指导语:找你身边的朋友来动动看,好吗?

指导重点:以语言辅助动作,给幼儿以多通道的感受,推动幼儿融于游戏之中。

3、引导发现好的、新的动作。

指导语:(以小动物身份)和我的好朋友一起做游戏真开心,你们有没有好朋友?你想找他做游戏吗?想想看,找朋友的时候,可以用什么好看的动作。

A、教师哼唱旋律,幼儿示范。

B、个别幼儿示范,众幼儿学习。

C、两幼儿示范,引导幼儿做和别人不一样的动作。

三、完整进行音乐游戏:《碰一碰》

指导语:谁愿意和老师一起去找朋友玩?

1、你们说这一次碰哪里?

根据幼儿的回答,众幼儿听音乐愉快地游戏。

2、幼儿自由结伴,体验游戏的快乐。

重点:注意引导个别幼儿,使每一个幼儿都能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

3、幼儿交换朋友,大胆表现。

指导语:我们走得远一点,去找更多的朋友玩好吗?

同学们一定要注意题目的要求是小班的音乐教育活动,必修符合小班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和音乐的教育的特征。

2. 请从美术为切入点,设计一份中班艺术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答案要点:

活动主题: 我们一起战胜大灰狼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战胜大灰狼的绘画活动,充分享受活动带来的快乐。

2.初步学习用粉笔画密密、长长的直线条。

3.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活动准备:

1.听故事《战胜大灰狼》,理解"篱笆"的含义。

2.小鸡头饰若干(数目和幼儿人数相等),鸡妈妈头饰一只,大灰狼头饰一只。

3.录音机一台,录有欢快、沉闷的音乐磁带一盒。

4.粉笔数盒放在"小鸡家"周围。

活动过程:

1.老师扮作鸡妈妈,幼儿扮作小鸡,一起随音乐做起床、做操、吃米等模仿动作。

(评:活动开始,老师和幼儿以鸡妈妈和小鸡的角色出现,幼儿容易对老师产生依赖感和信任感。对于个别幼儿的"自由"动作,老师未加干涉,给了幼儿自由发挥的空间。)

2.插"篱笆",学习用粉笔画密密、长长的直线条。

(1)"大灰狼"第一次袭击,激起幼儿插"篱笆"的兴趣。

"大灰狼"随着沉闷、缓慢的音乐,走到小鸡的家,嘴里不停地说:"我的肚子饿极了,小鸡的肉好香啊?老师嘱咐幼儿别害怕,并不时地对"大灰狼"作出反击。"大灰狼"突然摔了一跤,狼狈地逃回了家。

(评:大灰狼是幼儿较熟悉的动物,它出场时间虽然很短,但马上引起了幼儿强烈的反应,激发了幼儿保护自己的意识,激起幼儿插"篱笆"的欲望,为下面活动的开展打下了一个基础。添加大灰狼摔跤的环节,使活动自然过渡。)(2)插"篱笆",初步学习用粉笔在地上画直线。

师:"大灰狼就住在附近,实在太危险了,我们怎么办呢?"

幼a:"我要把大灰狼打死!"

幼b:"我拿枪把大灰狼枪毙掉!"

幼c:"我们躲在家里不出去!"

师:"我的孩子真勇敢,想了这么多办法,妈妈喜欢你们!这样吧,我们把家造得牢一些,在家的周围都插上篱笆,大灰狼就进不来了!好吗?"

老师先让幼儿观察插"篱笆"的过程,老师边插边讲:"我们在家的周围插上篱笆,要从上到下直直地插下来,插得长一些,多一些,不让"大灰狼"钻进来。"然后幼儿练习插"篱笆"。

(评:组织讨论,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老师的肯定也鼓励了幼儿战胜大灰狼的勇气。幼儿第一次用粉笔,非常开心,完全融入活动过程中。由于在地上画有一定的难度,对幼儿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也使幼儿能进一步掌握画直线的技能。)

(3)"大灰狼"第二次袭击,补插"篱笆",部分幼儿继续用粉笔在地上画直线。

"大灰狼"第二次恶狠狠地出现了,边走边说:"哇,插上了这么多篱笆,看看有没有地方可以钻进去。"幼儿跟随着老师观察"大灰狼"的行迹,当"大灰狼"发现篱笆稀疏或插歪的地方想钻进来的时候,老师鼓励幼儿勇敢些,马上补插上篱笆。过了一会儿,大灰狼看了看,说"今天实在太累了,下次来一定吃个饱!"然后灰溜溜地走了。

(评:这是一个对幼儿的画作评价的环节。让大灰狼来评价哪些线条画歪了、画短了?哪些地方画少了?幼儿在活动中,很明确地知道自己什么地方画得不太好,并通过对付大灰狼,及时地进行更正。最后大灰狼的话,为下一个环节作了铺垫。)

(4)继续插"篱笆",用粉笔在地上画密密、长长的直线。

师:"看来大灰狼还会来,我们的家还不够牢固,我们怎么办呢?"

幼a:"我们再多插些篱笆!"

幼b:"我们搬走吧!"

幼c:"我们把篱笆插得长长的!"

师:"孩子们的办法真好,我们一起再插上些篱笆,插得直一点、插得多一点、插得长一点,好吗?"幼儿自由选择地方,补插"篱笆"。最后老师和幼儿一起检查。

(评:这个环节提供了幼儿继续用粉笔画直线的机会。同时,幼儿观察篱笆的过程,也是对作品再次评价的过程,增强了判断能力,更丰富了幼儿的绘画经验。同时也提供了幼儿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机会。)

3.随着沉闷、缓慢的音乐声响起,"大灰狼"第三次出现,围着小鸡的家走来走去,不时地用肩膀挤挤"篱笆",还气呼呼地说:"这里的篱笆太多了,怎么进不去!……"然后灰溜溜地走掉了。老师和幼儿一起随着欢快的音乐庆祝胜利。

(评:结束部分也是对幼儿的画再次作肯定评价的部分。通过战胜大灰狼,幼儿懂得了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体验了胜利的喜悦,同时增强了幼儿作画的自信心。)

活动评价:

1.整个活动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游戏情节贯穿始终,将绘画技能很自然地融入游戏中,使幼儿学得轻松,学得开心。同时,幼儿很轻松体验了粉笔的画法,让幼儿体会多种工具作画的乐趣,整个活动轻松有趣。

2.整个活动环节紧扣,层层递进。从"大灰狼"的出现,激起幼儿作画

的愿望,到幼儿练习画直线,补画添画,到第二次练习,最后"大灰狼"的离去,是一个幼儿反复练习、反复评价的过程,幼儿的知识经验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3.活动体现了一种向上的精神。"鸡"与"大灰狼"相比,是以弱对强的关系。但活动结束后,"鸡"战胜了"大灰狼",让幼儿懂得了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培养幼儿勇敢的精神,萌发了幼儿相互帮助的品质。

4.此活动在户外进行,能激起幼儿轻松愉快的情绪。在对付"大灰狼"过程中,情绪容易兴奋,又不断地奔跑、躲闪,具有一定的活动量,对幼儿的体能锻炼有一定的好处。

另外,此活动也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反思:

1.在场地选择和布置时,有待进一步思考。场地不宜过滑和过粗糙,应利于幼儿用粉笔画。另外,幼儿人数和圆圈的大小关系要掌握好,否则会造成幼儿过挤的现象。

2.在活动过程中,老师应注意一些细节。粉笔作画很容易断,幼儿又是第一次用,老师应提醒幼儿随时将粉笔放入盒子里,保持地面干净,养成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同学们一定要注意题目的要求是中班的美术教育活动,必修符合中班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突出美术教育的特征。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评讲(1)

责任教师刘琬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开设的课程。作为一门选修课,采用重庆电大出的形成性考核册。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把握作业中的内容,我将作业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同学们对作业中的一些困惑整理如下,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本门课程的作业评讲分4次进行,今天先评讲第1次。

下文中,黑色部分是问题和答案,蓝色是解释和说明。

作业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名词解释题,第三部分为简述题, 第四部分为论述题。前面两部分能在在书中找到答案,本次只评讲作业的第三、第四部分。

二、简答题

1.艺术教学中创造性培养的策略。

考核知识点: 绪论艺术教育的相关理论问题第四节模仿学习与幼儿的创造性表达二、艺术教学中创造性培养的策略

答案要点:

(1)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激发幼儿的创造意识和动机;

(2)丰富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对内在表象进行加工改造;

(3)正确认识创造力与技能的关系;

(4)正确认识、使用示范和范例。

2.“适应性功能”发挥作用的立足点。

答案要点:

顺应儿童生理、心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活动片段能够对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产生最佳的综合性影响效应。

3.幼儿心理调节的基本方法。

考核知识点: 第一章幼儿园领域课程中的艺术教学第四节集体艺术教学活动中的心理调节三、理论调节的基本方法

答案要点:

1.幼儿因素的调节

(1)满足幼儿对探究、创新的需要;

(2)满足幼儿对秩序的需要;

(3)满足幼儿对参与的需要;

(4)满足幼儿对接纳的需要。

2.教师因素的调节

(1)情绪表达;(2)行动方式。

3.材料因素的调节

(1)音乐材料和动作方面;(2)其他辅助性操作材料方面。

4.程序与方法因素的调节

(1)活动程序的调节;(2)活动方法的调节。

5.时间和空间因素的调节

(1)时间因素的调节;(2)空间因素的调节。

4.对幼儿进行评价和引导幼儿自我评价。

考核知识点: 第一章幼儿园领域课程中的艺术教学第五节集体艺术教学活动评价的内容二、集体艺术教学活动评价的方式

答案要点:

1.对幼儿进行评价

(1)根据幼儿发展差异建立评价层级;

(2)根据幼儿发展缺憾建立评价角度;

(3)根据幼儿发展优势建立评价角度。

2.引导幼儿自我评价

(1)给予幼儿引导和激励作用的评价;

(2)引导幼儿学习如何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

四、论述题

为了能够在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中落实审美吸引和审美感动是贯穿始终这一理想,教师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考核知识点: 绪论艺术教育的相关理论问题第二节审美愉悦与幼儿生命质量提高二、艺术教育与审美体验

答案要点:

1.让儿童在艺术活动中得到审美愉悦。

(1)以艺术活动的内容吸引幼儿;

(2)用游戏的形式来进行艺术活动,是艺术活动充满生机和趣味;

(3)提供多样化的工具和材料,以刺激幼儿从事艺术活动的积极性。

2.为幼儿创设充满情感色彩的审美环境。

(1)富有审美情感色彩的日常生活、学习环境;

(2)结合具体的艺术活动创设与之相适应的审美环境。

例如在活动室里播放一些优美悦耳的轻音乐。

3.提升幼儿感知觉的敏锐性。

(1)引导幼儿注意对象的形的特点、色的特点、声的特点及事物变化的特点。

(2)注意有距离的感知。

(3)注意语言的运用。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评讲(2)

责任教师刘琬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开设的课程。作为一门选修课,采用重庆电大出的形成性考核册。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把握作业中的内容,我将作业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同学们对作业中的一些困惑整理如下,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本门课程的作业评讲分4次进行,今天先评讲第2次。

下文中,黑色部分是问题和答案,蓝色是解释和说明。

作业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名词解释题,第三部分为简述题, 第四部分为论述题。前面两部分能在在书中找到答案,本次只评讲作业的第三、第四部分。

二、简答题

1.集体艺术教学活动结构设计应遵循哪些的原则?

考核知识点: 第一章幼儿园领域课程中的艺术教学第二节集体艺术教学活动结构设计四、集体艺术教学活动结构设计的原则

答案要点:

(1)有重复、有变化的原则

(2)层层深入、不断提高的原则

(3)动静交替的原则

3.新歌的教学导入可采用哪些方法?

考核知识点: 第二章集体唱歌教学第四节新歌教学导入

答案要点:

(1)从动作开始设计。

第一,教师直接提出并直接展示一种或一套简单有趣的动作或动作游戏,在儿童开始对教师提供的动作模仿时,教师开始演唱或播放新歌为儿童伴唱。第二,教师提出某种形象或活动,指导幼儿用自己创造出来的动作进行表演。在教师带领下,幼儿对创编好的成套动作进行模仿和练习,教师开始演唱或播放新歌为儿童伴唱。

(2)从歌词创编开始设计。

第一,教师提供新歌曲的第一段歌词,用边唱歌边做动作表演的方式引起儿童的兴趣。第二,教师提供某种情境,引导幼儿园用语言来表述这种情景。

(3)从情景表演开始设计。

第一,教师表演,用动作表述歌词的内容。第二,教师邀请个别幼儿配合教师做一套动作。

(4)从故事讲述开始设计。

第一,教师讲故事,但需要使用对话的方式而不是独白的方式。第二,教师与幼儿一起讲故事。

(5)从歌词朗诵开始设计。

(6)从游戏开始设计。

(7)从填充式参与开始设计。

(8)从无意义音乐玩唱开始设计。

(9)从歌词创编开始设计。

(10)从直观形象开始设计。

4.幼儿园的韵律活动特殊的发展标准主要体现的在哪些方面?

考核知识点: 第三章集体韵律活动教学幼儿园的韵律活动特殊的发展标准

答案要点:

幼儿园的韵律活动特殊的发展标准主要体现在:一、身体各部分之间以及身体与头脑之间能够保持基本的协调性;二、身体运动时能够与音乐保持基本的协调性;三、身体运动时能够与他人保持基本的协调性;四、身体运动时能够与周边环境中的物体以及空间保持基本的协调性。

四、论述题

在幼儿园中,儿童需要掌握哪些唱歌的知识技能?

考核知识点: 第二章集体唱歌教学第二节唱歌活动的教学内容三、唱歌的简单的知识技能答案要点:

在幼儿园中,儿童需要掌握一些简单的唱歌的知识技能:

1.正确的歌唱姿势;

2.正确的发声方法;

3.正确的呼吸方法;

4.正确的演唱技能;

5.自然、恰当的表达技能;

6.正确、默契的合作技能。

这个内容在书中72页有比较深入的说明,这里不做深入的讲解。与此同时,同学们要注意教小朋友掌握嗓音保护的技能。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评讲(3)

责任教师刘琬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开设的课程。作为一门选修课,采用重庆电大出的形成性考核册。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把握作业中的内容,我将作业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同学们对作业中的一些困惑整理如下,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本门课程的作业评讲分4次进行,今天先评讲第3次。

下文中,黑色部分是问题和答案,蓝色是解释和说明。

作业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名词解释题,第三部分为简述题, 第四部分为论述题。前面两部分能在在书中找到答案,本次只评讲作业的第三、第四部分。

三、简答题

1.如何用音乐教育促进幼儿主体性。

答案要点:

(1)在每一次音乐活动中为每一个幼儿提供一次表演的机会。

(2) 在每一次音乐活动中为每一个幼儿提供一次受表扬的机会,尽可能不用或少用批评及否定、消极的语言,看到幼儿的任何一点微小的成绩,都不要忘记给予及时的表扬。

(3) 在每一次音乐活动中不要强求每一个幼儿都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程度喜欢你教给他们的每一首歌或介绍给他们的每一首乐曲,应当允许幼儿有它自己的选择性。

2.用自己的语言和例子来说明什么是音乐的本质?

答案要点:

(1)音乐的本质是人类对现实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主观反应。

(2)音乐是一种社会生活的审美性的主观反应。

(3)举例正确。

3.在打击乐演奏活动中,与指挥有关的知识技能有哪些?

考核知识点: 第四章集体打击乐器演奏教学第二节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的教学内容二、打击乐器演奏的简单知识技能(三)指挥

答案要点:

(1)知道如何用动作表示“准备”“开始”和“结束”,并能使自己的动作清楚、明确、易于让被指挥者作出反应。

(2)知道在指挥时将身体倾向于被指挥者,用眼睛注视被指挥者,并能用体态和表情激起被指挥者的合作热情。

(3)知道如何用指挥动作表现节奏和音色的变化,并能使自己的动作与音乐协调一致。

四、论述题

1.论述如何发展幼儿乐器演奏的艺术表现力?

考核知识点:第四章集体打击乐器演奏教学第一节发展幼儿乐器演奏的艺术表现力

答案要点:

(一)舒适有效地演奏

1.选择合适的乐器和演奏方式

2.选择合适的空间安排

3.选择合适的练习速度

4.采用明晰、准确的指挥暗示

5.创造愉快、轻松、舒适的演奏氛围

(二)有表现力地演奏

1.提供有表现力地伴奏音乐

2.传授有关的演奏技能

3.采用富于感染力的示范、讲解、指令和指挥暗示

4.调适演奏时的兴奋状态

(三)准确流畅地演奏

1.选择节奏明晰的伴奏音乐

2.培养相互倾听、相互配合的良好习惯

3.运用合适的“变通乐谱”作辅助工具

4.运用准确的示范、讲解、指令和指挥暗示

5.创造适度紧张的演奏氛围

2.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目标是什么?

答案要点:

(1)培养幼儿参与歌唱、韵律活动、倾听等幼儿园各种音乐活动形式的兴趣和热情,挖掘每一个幼儿与生俱来的音乐潜力,使幼儿在亲身参与的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音乐能力,以音乐能力的发展来进一步巩固和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与热情。

(2)教给幼儿感受和表现音乐美的方法、手段与途径,使幼儿通过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即通过音乐本身所特有的路径走向对音乐美的感受和表现,而不仅仅停留或结束在音乐的知识与技能上。

(3)使幼儿以一种自我肯定的、创造性的态度去对待音乐的感受与表现,并有能力以声音、节奏为手段去表现他所感受到的音乐和情感。

(4)积累一定数量的音乐作品,能够富有热情、富有表现力和创造性地进行表演。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评讲(4)

责任教师刘琬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开设的课程。作为一门选修课,采用重庆电大出的形成性考核册。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把握作业中的内容,我将作业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同学们对作业中的一些困惑整理如下,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本门课程的作业评讲分4次进行,今天先评讲第3次。

下文中,黑色部分是问题和答案,蓝色是解释和说明。

作业一共分为六个部分,本次只评讲作业的第六部分。

六、设计题

1.请从音乐为切入点,设计一份小班艺术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答案要点:

活动主题 :音乐游戏--碰一碰

活动目标:1、在唱唱、跳跳、玩玩中,乐意"找朋友"做游戏。

2、喜欢游戏,愉快地投入游戏。

活动准备:玩偶两个、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创设宽松的音乐活动氛围。

1、复习律动《跟着老师走》

重点:愿意跟着老师愉快地动起来。

2、复习歌曲《问好歌》。

重点: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唱,不叫喊。

难点;能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想法,用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替换"小兔"。

二、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学做游戏。

引子:有两个朋友听到了你们的问好,也想和你们做游戏,欢迎吗?

(出示玩偶)引导幼儿有礼貌地打招呼。

(音乐起)在音乐伴奏下,让幼儿欣赏玩偶表演。

1、提问:他们在干什么?它们到底是怎么玩的?请你看仔细。(再次欣赏)

2、小动物碰来碰去玩得真开心,你猜猜看除了碰鼻子,它们还碰哪里?

语言要求:说请X X 碰X X以歌词贯穿。

动作要求:随旋律欢快地、大胆地表现。

指导语:找你身边的朋友来动动看,好吗?

指导重点:以语言辅助动作,给幼儿以多通道的感受,推动幼儿融于游戏之中。

3、引导发现好的、新的动作。

指导语:(以小动物身份)和我的好朋友一起做游戏真开心,你们有没有好朋友?你想找他做游戏吗?想想看,找朋友的时候,可以用什么好看的动作。

A、教师哼唱旋律,幼儿示范。

B、个别幼儿示范,众幼儿学习。

C、两幼儿示范,引导幼儿做和别人不一样的动作。

三、完整进行音乐游戏:《碰一碰》

指导语:谁愿意和老师一起去找朋友玩?

1、你们说这一次碰哪里?

根据幼儿的回答,众幼儿听音乐愉快地游戏。

2、幼儿自由结伴,体验游戏的快乐。

重点:注意引导个别幼儿,使每一个幼儿都能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

3、幼儿交换朋友,大胆表现。

指导语:我们走得远一点,去找更多的朋友玩好吗?

同学们一定要注意题目的要求是小班的音乐教育活动,必修符合小班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和音乐的教育的特征。

2.请从美术为切入点,设计一份中班艺术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答案要点:

活动主题: 我们一起战胜大灰狼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战胜大灰狼的绘画活动,充分享受活动带来的快乐。

2.初步学习用粉笔画密密、长长的直线条。

3.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活动准备:

1.听故事《战胜大灰狼》,理解"篱笆"的含义。

2.小鸡头饰若干(数目和幼儿人数相等),鸡妈妈头饰一只,大灰狼头饰一只。

3.录音机一台,录有欢快、沉闷的音乐磁带一盒。

4.粉笔数盒放在"小鸡家"周围。

活动过程:

1.老师扮作鸡妈妈,幼儿扮作小鸡,一起随音乐做起床、做操、吃米等模仿动作。

(评:活动开始,老师和幼儿以鸡妈妈和小鸡的角色出现,幼儿容易对老师产生依赖感和信任感。对于个别幼儿的"自由"动作,老师未加干涉,给了幼儿自由发挥的空间。)

2.插"篱笆",学习用粉笔画密密、长长的直线条。

(1)"大灰狼"第一次袭击,激起幼儿插"篱笆"的兴趣。

"大灰狼"随着沉闷、缓慢的音乐,走到小鸡的家,嘴里不停地说:"我的肚子饿极了,小鸡的肉好香啊?老师嘱咐幼儿别害怕,并不时地对"大灰狼"作出反击。"大灰狼"突然摔了一跤,狼狈地逃回了家。

(评:大灰狼是幼儿较熟悉的动物,它出场时间虽然很短,但马上引起了幼儿强烈的反应,激发了幼儿保护自己的意识,激起幼儿插"篱笆"的欲望,为下面活动的开展打下了一个基础。添加大灰狼摔跤的环节,使活动自然过渡。)

(2)插"篱笆",初步学习用粉笔在地上画直线。

师:"大灰狼就住在附近,实在太危险了,我们怎么办呢?"

幼a:"我要把大灰狼打死!"

幼b:"我拿枪把大灰狼枪毙掉!"

幼c:"我们躲在家里不出去!"

师:"我的孩子真勇敢,想了这么多办法,妈妈喜欢你们!这样吧,我们把家造得牢一些,在家的周围都插上篱笆,大灰狼就进不来了!好吗?"

老师先让幼儿观察插"篱笆"的过程,老师边插边讲:"我们在家的周围插上篱笆,要从上到下直直地插下来,插得长一些,多一些,不让"大灰狼"钻进来。"然后幼儿练习插"篱笆"。

(评:组织讨论,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老师的肯定也鼓励了幼儿战胜大灰狼的勇气。幼儿第一次用粉笔,非常开心,完全融入活动过程中。由于在地上画有一定的难度,对幼儿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也使幼儿能进一步掌握画直线的技能。)

(3)"大灰狼"第二次袭击,补插"篱笆",部分幼儿继续用粉笔在地上画直线。

"大灰狼"第二次恶狠狠地出现了,边走边说:"哇,插上了这么多篱笆,看看有没有地方可以钻进去。"幼儿跟随着老师观察"大灰狼"的行迹,当"大灰狼"发现篱笆稀疏或插歪的地方想钻进来的时候,老师鼓励幼儿勇敢些,马上补插上篱笆。过了一会儿,大灰狼看了看,说"今天实在太累了,下次来一定吃个饱!"然后灰溜溜地走了。

(评:这是一个对幼儿的画作评价的环节。让大灰狼来评价哪些线条画歪了、画短了?哪些地方画少了?幼儿在活动中,很明确地知道自己什么地方画得不太好,并通过对付大灰狼,及时地进行更正。最后大灰狼的话,为下一个环节作了铺垫。)

(4)继续插"篱笆",用粉笔在地上画密密、长长的直线。

师:"看来大灰狼还会来,我们的家还不够牢固,我们怎么办呢?"

幼a:"我们再多插些篱笆!"

幼b:"我们搬走吧!"

幼c:"我们把篱笆插得长长的!"

师:"孩子们的办法真好,我们一起再插上些篱笆,插得直一点、插得多一点、插得长一点,好吗?"幼儿自由选择地方,补插"篱笆"。最后老师和幼儿一起检查。

(评:这个环节提供了幼儿继续用粉笔画直线的机会。同时,幼儿观察篱笆的过程,也是对作品再次评价的过程,增强了判断能力,更丰富了幼儿的绘画经验。同时也提供了幼儿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机会。)3.随着沉闷、缓慢的音乐声响起,"大灰狼"第三次出现,围着小鸡的家走来走去,不时地用肩膀挤挤"篱笆",还气呼呼地说:"这里的篱笆太多了,怎么进不去!……"然后灰溜溜地走掉了。老师和幼儿一起随着欢快的音乐庆祝胜利。

(评:结束部分也是对幼儿的画再次作肯定评价的部分。通过战胜大灰狼,幼儿懂得了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体验了胜利的喜悦,同时增强了幼儿作画的自信心。)

活动评价:

1.整个活动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游戏情节贯穿始终,将绘画技能很自然地融入游戏中,使

幼儿学得轻松,学得开心。同时,幼儿很轻松体验了粉笔的画法,让幼儿体会多种工具作画的乐趣,整个活动轻松有趣。

2.整个活动环节紧扣,层层递进。从"大灰狼"的出现,激起幼儿作画

的愿望,到幼儿练习画直线,补画添画,到第二次练习,最后"大灰狼"的离去,是一个幼儿反复练习、反复评价的过程,幼儿的知识经验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3.活动体现了一种向上的精神。"鸡"与"大灰狼"相比,是以弱对强的关系。但活动结束后,"鸡"战胜了"大灰狼",让幼儿懂得了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培养幼儿勇敢的精神,萌发了幼儿相互帮助的品质。

4.此活动在户外进行,能激起幼儿轻松愉快的情绪。在对付"大灰狼"过程中,情绪容易兴奋,又不断地奔跑、躲闪,具有一定的活动量,对幼儿的体能锻炼有一定的好处。

另外,此活动也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反思:

1.在场地选择和布置时,有待进一步思考。场地不宜过滑和过粗糙,应利于幼儿用粉笔画。另外,幼儿人数和圆圈的大小关系要掌握好,否则会造成幼儿过挤的现象。

2.在活动过程中,老师应注意一些细节。粉笔作画很容易断,幼儿又是第一次用,老师应提醒幼儿随时将粉笔放入盒子里,保持地面干净,养成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同学们一定要注意题目的要求是中班的美术教育活动,必修符合中班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突出美术教育的特征。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13春《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辅导课件知识点整理 教材特征: 以某种或数种理论作为其设计思想的基础,并以此处理和协调教育活动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各种关系,使之成为一个协调的总体。 探讨在通过实施过程,发挥整体的功能,以达到预期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来实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价值。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复习提纲 第一章美术与儿童美术 第二章儿童美术的发展 第三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涵义与发展 第四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的论 第五章托幼机构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第一章美术与儿童美术 学习目标: ●儿童美术与成人美术的区别; ●当代儿童美术,最具有代表性的几种理论: (1) 阿恩海姆的视知觉和视觉思维的理论, (2) 里德的艺术与教育完全交互融合的理论, (3) 罗恩菲尔德的儿童美术发展阶段的理论; 学习重点: 了解美术与儿童美术各自的本质,理解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和区别,学习关于儿童美术的几种主要理论,能对这些理论的长处与不足作出简单的评析。 美术: 美术也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或空间艺术,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如绘画用颜料、纸、布、绢;雕塑用木、石、泥、铜等等),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线条、形体、色彩等等)所塑造的静态的、在一定范围内展现的视觉形象来完成作品,表达作者对客观世界具体事物的情感和美化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儿童美术 指的是3—6学前儿童所从事的造型艺术活动欣活动。 它反映了儿童对其周围世界的认识、情感、思想、愿望以及审美追求。 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种类:(1)绘画(2)手工(3)美术欣赏 儿童美术与成人美术的区别 美术对于儿童和成人的意义不完全相同。 成人美术的意义:是人类视觉意象的升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表现的最高形式。儿童美术的意义:成年人对儿童美术的认识是儿童的成长过程。 德国人玛克斯?德索在《美学与艺术理论》中谈到:儿童时代里,-------对于成长中的儿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1 (第1至2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加德纳认为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这三大系统是:制 作系统、知觉系统、感受系统。 2.幼儿园音乐作品表现性的二种依附性是对形式的依附、对再现性的依附。 3.儿童艺术发展三阶段是:(0-1岁)前符号阶段、(2-7岁)符号运用阶段、8岁后)继 续进步与可能的退步阶段。 4.音乐的句法因素是旋律、和声、节奏。 5.节奏的两个方面是拍子、节奏型。 6.幼儿拍感的两个方面是合拍、二拍、三拍的强弱韵律感。 7.音乐的非句法因素是音色、织体、速度、曲式结构、力度。 8.早期儿童艺术教育研究者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让让8岁以后的儿童的艺术表达能力不退化。 9.对于幼儿园音乐教师来说,挖掘音乐作品再现内容一般可以采取以下两个步骤:第一步曲式分析,旨在捕捉再现内容的音乐主题;第二步:动作表现,旨在诠释再现内容。 10.用肌肉感引导幼儿辨认先紧后松节奏型的方法是:双手抱拳与伸展 二、简答题: 1.简述音乐教育的儿童在八岁前没有获得全面而基础的音乐经验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答:第一,早期音乐学习缺乏感受系统的参与;第二,早期音乐学习缺乏音乐知觉系统的参与;音乐学习缺乏制作系统的参与。 2.幼儿节奏感发展特征。 答:3-4岁幼儿可以通过大量的身体动作表演与打击乐演奏表演获得稳定的节拍感;4-5岁幼

儿通过 1 快与慢的配合理解节拍,通过歌谣朗诵理解节奏型;5-6岁幼儿已经能够理解歌曲的节奏型,能独立完成快慢节拍的变换,能理解节奏的主题、动机。 3.简述制作系统,知觉系统,感受系统的含义。 答:(1)制作系统:制作系统的产物是行动,而行动是指向目的的,不只是单纯的身体运动(2)知觉系统:知觉系统的产物是识别,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是对各种音乐形式样式的辨别、确认。 (3)感受系统:感受系统的结果是情感,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这种情感可以包括任何有关儿童的情绪情感反应。 4.简述音乐作品的形式性,再现性及表现性的含义。 答:(1).音乐作品的再现性: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主要用来描绘或刻画人、物、地点、事件等客观现实的性质。 (2)音乐作品的形式性:音乐作品中涉及由句法与非句法因素组成的作曲或即兴的音乐设计。 (3)音乐作品的表现性: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对人类情感、情绪的表达性质。 5.简述符合幼儿趣味的歌曲特点。 答:(1)歌词本身生动、具有儿童语言的口味,幼儿容易朗诵;(2)歌词所描述的主题突出、故事性强、幼儿容易动作表演;(3)旋律音调与词调吻合,幼儿容易歌唱。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论述学前儿童的三大音乐趣味。 答:(1)音量要素是幼儿最主要的音乐兴趣;(2)运动是幼儿对音乐感兴趣的第二重要因素;(3)让幼儿感兴趣的音乐作品类型是“关于”某些事情的音乐。 2.论述幼儿园音乐作品再现性的形式规限。 答:幼儿园音乐作品再现特性的挖掘是处理张力的结果,其中再现性是价值范畴,是我们追求的;而形式性是规限范畴,即所有的再现性内容的挖掘以符合形式性为基本条件,离开了形式规限的再现性往 2

0040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历年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40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过程是指(C.家长与子女双向互动的过程) A.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过程 B.家长与学前教育机构教育学前儿童的过程 C.家长与子女双向互动的过程 D.家长与社区教育机构教育学前儿童的过程 2.通过对家庭教育已有事实的考察,了解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现状,发现家庭教育及其指导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联系,从而认识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称为(C.经验总结) A.情报研究 B.调查研究 C.经验总结 D.行动研究 3.主干家庭是指(C.有两代人以上并且每一代都只有一对夫妇的家庭) A.以中年夫妇为主干,上养老下抚小的家庭 B.有两代人以上并且由最年长者主持的家庭 C.有两代人以上并且每一代都只有一对夫妇的家庭 D.三代同堂的家庭 4.下列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D.家庭教育没有特定的教学计划和方法) A.家庭教育是一种非正规的教育 B.家庭教育是一种包罗万象的教育 C.家庭教育没有一定的培养目标 D.家庭教育没有特定的教学计划和方法 5.通常情况下,家庭中对孩子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外部因素是(C.家庭精神环境) A.家庭经济条件 B.父母学历水平 C.家庭精神环境 D.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水平 6.“学习型社会”所强调的四种基本的学习是指(A.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A.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B.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C.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技能、学会生存 D.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独立生活、学会生存 7.对称职父母在文化修养方面的要求一般是指(C.有修养会学习) A.有较高的学历文凭 B.能写会算 C.有修养会学习 D.对文字的理解力较强 8.下列哪种描述体现了父辈而非祖辈对子女的教养方式?( A.感情多于理智)119 A.感情多于理智 B.限制多于引导 C.鼓励多于限制 D.包办多于训练 9.根据20世纪90年代上海市区幼儿家长教育观念的调查,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调查结果的一项是(D.从事 非脑力劳动的家长比从事脑力劳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更高) A.从事脑力劳动的父母比从事非脑力劳动的父母更倾向于民主型的教育方式 B.从事非脑力劳动的家长比从事脑力劳动的家长更溺爱孩子 C.从事脑力劳动的家长比从事非脑力劳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更高 D.从事非脑力劳动的家长比从事脑力劳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更高 10.施艾弗从“接受——拒绝”、“限制——允许”二个向度对父母教养方式进行研究,得出保护和宽容的教养方式表现为( A.既接受又限制) P128 A.既接受又限制 B.既拒绝又限制 C.既允许又拒绝 D.既允许又接受 11.马丁与麦考伯依据“接纳——拒绝”和“要求与控制—宽容”两个向度对父母教养方式进行研究,得出冷漠型教养方式的父母给予孩子(A.最少的关爱与一定的允许或限制) A.最少的关爱与一定的允许或限制 B.很少的关爱与一定的限制 C.很少的关爱与很少的限制 D.最少的关爱与最大的限制 12.家长在将子女培养教育成人的过程中,是最重要的因素。(B.以身作则) A.教育知识 B.以身作则 C.教育能力 D.成功的范例 13.家长在预先设计好的情景中对所要评价的孩子的某种行为加以诱导,并进行观察、记录与分析的方法,称为(B.情景测验法) A.行为测验法 B.情景测验法 C.戏剧测验法 D.模拟表演测验法 14.一项国际性的调查研究发现,世界各国儿童最喜欢玩的东西是“沙”,这主要是因为(D.沙最能满足孩子创造的需要) A.沙是最便宜的东西 B.沙是最容易得到的东西 C.沙是相对比较安全的自然物质 D.沙最能满足孩子创造的需要 15.一个3岁孩子走路时不小心撞到桌子角,痛得大哭起来,妈妈赶紧跑过去用力拍打桌子说:“桌子真坏!妈妈帮你打它!打打打!”孩子也学着妈妈的样打骂桌子。这是一种(B.错误归因的教育) A.不着边际的教育 B.错误归因的教育 C.满足情感需要的教育 D.解决问题的教育 16.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包括四个方面。(A.健康教育、认知教育、品德教育、审美教育)P191

最新自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必考试卷和答案

2016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必考试卷和答案 (课程代码0039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儿童学科学的内在动机和原动力是 【 B 】1-12 A .受表扬 B .好奇心 C .学本领 D .活动身体 2 . A . 一岁左右 B . 一岁半 C .两岁以后 3 .儿童认为石头沉到水里是因为它"不勇敢” A .阶段性特点 4. 一般来说, 合于 【 A .小班 5. 一般来说, 2-58 A .小班 6. 根据社会需要来制定儿童科学教育目标时, .对儿童掌握的科学知识作量上的规定 .在目标中要求儿童获取周围环境中有关的科学知识 .不要求儿童获取有关的技术经验和技术知识 .不要求培养儿童初步的社会责任感 般来说,儿童开始用提问方式表露对世界的困惑是在 【C 】1-12 B .一岁半 C .两岁以后 D .三岁以后 ,说明了儿童学科学具有 【C 】1-15 B .整体性特点 C .自我中心的特点 D .年龄性特点 “了解周围生活中的环境污染现象和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 ’这一目标适 D 】2-58 B .小班和中班 C .中班 D .大班 “学习使用各种工具进行测量, B .中班 C .大班 D 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这一目标适合 【C 】 .中班和大班 正确的做法是 【B 】2-35 C D 7.关于儿童科学活动组织形式的看法,错误的是 A B C D 】3-84 .集体活动形式不能放弃而要加以完善 ?应以小组活动形式替代集体活动形式 ?要灵活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 .各种组织形式都不要相互排斥 &关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可以结合科学教育的内容 B .可以借助美术的形式开展科学教育 C .在音乐活动中不能渗透科学教育 D .在科学活动中可以渗透认识社会的教育 9.影响儿童科学探索的内部因素之一是 A .同伴交流 B .自然环境 【 C C .生活经验 10 .科学技术教育内容中不适合学前儿童的是 A . 了解灯的发展历史 B .制作不倒翁 C . 了解基因工程 D .学习用小剪刀、小锤子 11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广泛性是指 【D 3-85 3-74 .教师强化 C 】4-114 】4-92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和平电大《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1)美术的概念和种类。 (2)幼儿美术活动的特点。 (3)绘画的年龄特点以及绘画中的特殊表现。 理解: (1)幼儿各年龄班美术教育的目标:小班、中班、大班的幼儿对美术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 (2)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常用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幼儿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2)通过线条、形体、色彩等要素初步感受并喜爱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幼儿绘画中的特殊表现;发展学生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并把所学色彩知识大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2)教学难点:幼儿美术教育活动设计的常用方法;突破学科本位,建立美术、音乐、文学问的彼此联系,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三、教学方法: (1)通过启发和诱导,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重视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并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 (2)在美术绘画方法中主要运用“示范讲解法”,这是美术活动中最常见的教学手段,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表现方法。 (3)学生的学法主要有“讨论法”,在观察之后和操作之前,提供给学生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的讨论,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法”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技能技巧和从中体验情感教育。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艺术的门类包括戏曲、舞蹈、音乐、美术,以及电影、电视广播等艺术。他们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各不相同。那么美术

在我们身边扮演什么角色?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美术? (1)美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几乎时时处处都有美术,它在社会 中应用广泛。例如:建筑、工商业、服装、居室设计等都离不开美术。 A:日用品(例茶杯、壶、炊具、餐具)的造型审美。B:机械制造 专业,机械零、部件图的绘制、识读,零、部件的设计不仅要符合标 准,实用,还应美观好看,(尤其是外部表面的零、部件)。C:交通 工具:汽车等色彩与外观审美。D:商品包装外观E:广告业的装饰 装潢。都需要有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有较高的审美修养。 (2)对审美水平的提高、性情的陶冶、情绪情感的引导、形象思 维的训练、感知能力的促进等多个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一)美术的概念。 作品展示与分析:教材插图:一幅是梵高的《向日葵》,一幅是西 班牙画家米罗的作品《人投鸟一石子》。旨在向同学们展示美术的魅 力,使同学们对“美术”概念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1、先简单介绍画家的情况后,请学生自己说说看到了什么,有意 识地将有关颜色和线条等造型元素的探讨引入学生的视线,让他们说 说对画中一些颜色和线条的感受。 2、在你生活中都接触过哪些美术作品? 3、有人认为美术教育对幼儿可有可无。你是否赞同这种看法? (1)启发学生了解画家运用的是一种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 (2)如:油画、壁画、浮雕、陶瓷玉石雕刻等等。 (3)幼儿美术教育和幼儿园其他学科教育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彼 此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例如,常识、语言等教学为美术提供了认识、 理解事物的基础,而美术活动所反映出的内容反过来又对其他学科起 着重复、巩固和提高的作用。美术是指作者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 造出可视的、静止的、平面的或立体的形象,表现其对周围世界的认 识、感受、信仰、生活理想和美好追求。 (二) 美术的种类 美术主要包括: 1、绘画 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 绘画:指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 从地域看,绘画可分为东方绘画和西洋绘画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答案

学前教育(音乐)参考答案,请核对,可能某些解答题还要充实。(2011.12.9) 一、填空题 1.从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产生的渊源来看,我国传统的音乐教育内容是西方音乐作品. 1.加德纳认为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是:制作系统、知觉系统、感受系统。 2.幼儿园音乐作品表现性的二种依附性是对形式的依附、对再现性的依附。 3.儿童艺术发展三阶段是:(0-1岁)前符号阶段、(2-7岁)符号运用阶段、(8岁后)继续进步与可能的退步阶段。 4.音乐的句法因素是旋律、和声与节奏。 5.节奏的两个方面是拍子与节奏型。 6.幼儿拍感的两个方面是合拍,二拍、三拍的强弱韵律感。 7.音乐的非句法因素是音色、织体、速度、曲式结构与力度。 1.幼儿的三种身体动作类型非移动动作、移动动作、与物体一起移动动作。 2.非移动动作可以从四个方面探究,它们是意识到身体的部分与整体、空间、层次、重量。 3.3-4岁幼儿嗓音能达到的音区是d1-b1。 4.4-5岁幼儿嗓音能达到的音区是d1-c2。 5.5-6岁幼儿嗓音能达到的音区是d1-d2。 7.幼儿的音乐创作形式是即兴。 8.音乐制作的关键经验有动作制作、歌唱、演奏。 9.幼儿音乐学习中的原有知识是音乐音响之外的内容。 10.音乐再现性最重要特征是与幼儿生活经验相连。 11.幼儿音乐感知有效性的两个制约条件是在行动中感知;感知的内容指向音乐形式的样式。 1.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的主要取向是表现性目标。 2.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目标的四个层次是音乐课程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具体活动目标。 3.学前儿童音乐课程内容组织的标准是连续性、顺序性与整合性。 4.幼儿园音乐课程评价的四个基本问题是评什么、谁来评、为什么评、怎么评。 5.学前儿童音乐技能类型有身体动作音乐技能、嗓音表达音乐技能、打击乐器音乐技能、即兴音乐技能。 6.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运用铺垫手法的两种目的是为音乐审美经验铺垫;为生活经验本身铺垫。 7.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两种铺垫方式是围绕目的进行铺垫;以综合为视角进行铺垫。 1.节奏经验的年龄目标有稳定的节拍;疏密节奏型。 2.节奏与节拍分离的二种音乐材料类型是童谣与常规游戏;一字一音并具活泼风格的歌曲。 3.学习打击乐器音色所用的三类音乐材料是打击乐器演奏的音响材料;能用打击乐乐器模拟的生活中的声音;即兴创作打击乐作品。4.学习人声所用的四类音乐材料是分辨说、唱、悄悄话与喊叫的音响材料;故事;歌曲;用于辨别的音响。 5.风格经验的年龄目标有摇篮曲、舞曲、进行曲。 6.进行曲的音乐特点是进行曲的音乐特点是用偶数拍子、节奏鲜明、重拍突出、结构整齐。 7.进行曲的二种类型是比较优雅的进行曲、比较喧闹的进行曲。 学前教育(音乐) 二、名词解释 1.制作系统的产物是行动,而行动是指向目的的,不只是单纯的身体运动 2.知觉系统的产物是识别,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是对各种音乐形式样式的辨别、确认。 3.音符单一的节奏型只有一到二种音符组成的节奏型 4.音乐作品的再现性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主要用来描绘或刻画人、物、地点、事件等客观现实的性质。 5.音乐作品的形式性音乐作品中涉及由句法与非句法因素组成的作曲或即兴的音乐设计。 1.故事性歌曲指那类歌词内容有故事情节的歌曲。 2.音乐即兴是音乐制作的一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中一人或多人自发地、同时地对一音乐作品进行诠释、表演、创作。 3.创编歌词活动是利用幼儿语言发展能力先于音乐能力的优势,通过把歌唱的心理能量主要用于编歌词的方式促进嗓音控制能力自动化的活动。 4.自发咏唱幼儿基于一个很熟悉的歌曲片断或一个简单的词,或是无词的,哼唱出在一个简单的音调上绕来绕去的旋律。 5.感受系统的结果是情感,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这种情感可以包括任何有关儿童的情绪情感反应。 1.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音乐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各种音乐教育活动的总和。2.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内容组织指在音乐价值观的指导下,将选出的课程内容要素妥善地组织成幼儿园教育活动结构,使教育活动要素在动态运行的教育活动结构系统中产生合力,以便有效地实现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

新自考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新自考学前儿童家庭教 育试题及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课程代码:00403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参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全过程的对象主要是A1 A.学前儿童、学前儿童的家长、直接指导学前儿童及其家长的指导者和组织指导者、对学前儿童家长进行指导的组织管理者 B.学前儿童、学前儿童的教师、直接指导学前儿童及其家长的指导者和组织指导者、对学前儿童家长进行指导的组织管理者 C.学前儿童教师、学前儿童的家长、直接指导学前儿童及其家长的指导者和组织指导者、对学前儿童家长进行指导的组织管理者 D.学前儿童教师、学前儿童的家长、直接指导学前儿童及其家长的组织管理者、对学前儿童家长进行指导的指导者和组织指导者 2.通过了解家庭教育某一领域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把握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和组织管理提供依据的研究方法是C5 A.调查研究 B.经验总结 C.情报研究 D.行动研究 3.调查研究作为一种研究过程,其基本研究步骤是C6 A.具体经验总结———一般经验总结———科学经验总结 B.界定研究问题———选择研究场地———进入现场并维持关系———资料搜集与检核———资料分析与整理———撰写并提出研究报告 C.确定调查研究的课题———判断研究类型———提出调查研究方案———安排并实施调查方案———统计调查结果———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D.专题情报的收集———专题情报的分析与研究———形成情报研究的成果 4.家庭发展的四种形式,由低到高依次是B24-26 A.普那路亚家庭———血缘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 B.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 C.一夫一妻制家庭———对偶家庭———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 D.一夫一妻制家庭———血缘家庭———对偶家庭———普那路亚家庭 5.在家庭教育指导实验中,家长的教育素质、教育行为和儿童的身体、心理的变化是D10 A.有关变量 B.无关变量 C.实验变量 D.效果变量 6.以一个街道、一个乡或一个区为范围,将这个社区里的机关、企业、学校等组织起来,共同关心这个社会内的年轻一代的教育是C67 A.社会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区教育 D.学校教育 7.具体经验总结一般的组成内容是A9 A.家庭教育过程、家庭教育效果和教育体会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一、名词解释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 2.系统性原则 3.科学小制作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 6.科学 7.学前儿童教育活动 8.偶发性科学活动 9.观察法 10.科学教育 11.小实验 12.技术 13.行为核对 14.内容选编的科学性原则 15.作品分析法 16.时代性要求 二、填空题

1.科学技术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功能,第一是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是生产力功能。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与编排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三种,(1)是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2)是采用单元式选编内容;(3)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前儿童的科学”是不同于成人的科学的,前者是以动作逻辑为基础,后者以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 4.学前儿童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突出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观点:第一是强调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观;第二是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观;第三是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择科学教育材料的原则包括材料的生活性、材料的探索性、、材料的丰富性层次性等。 7.正式量具测量是指以通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物体进行测量。 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是指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确立的、按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划分的___________________。 9.为了鼓励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家庭成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鼓励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1) 关心学前儿童的探索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美术 1、谈谈对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教育的意义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赋予儿童自发的美术游戏以极大的教育价值,使儿童能在这种具有明显的审美特征的游戏活动中愉悦自己,满足自己,表现自己,使幼儿人格的“种子”通过美术游戏这一自然生长的土壤得以发芽,为形成健全人格奠定基础。 学前儿童所具有的先天的艺术潜质,可以在适当的教育的激发和影响下得到很好的发展。而学前阶段是对儿童进行艺术教育的关键时期。学前儿童的美术作品及其创作过程充分表现了他们的创造力。而教师对这种创造性的美术作品的赞赏和鼓励必然会使儿童对美术创作活动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更进一步地促进其创造能力的发展。 儿童在视觉形象的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中领悟审美思想和审美形态,从而逐步完善自己的审美心理结构,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可以作为学前教育“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的载体,也就是说,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在发展独特性的同时,也发展个体的社会意识。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应使幼儿能从美术的角度,为在情感和思想上有资格介入人类心灵交流的系统提供必要的准备。 (以上是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教育的意义的基本框架,论述时还可根据自己的理解举例阐述)2、教师引导儿童进行泥塑活动时应注意哪些 第一,教师自己要了解泥塑活动中所使用的粘泥、橡皮泥和面团的特性。 第二,彩塑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因而,在幼儿园大班时,教师可引导儿童对自己制作的泥塑作品进行着色描绘以美化作品。 第三,教师在评价儿童的泥塑作品时不应把重点放在追求作品的精确与细致上,而应注重儿童泥塑操作的过程及作品整体的稚拙感。 第四,妥善处理儿童的泥塑作品。 3、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描述阶段 所谓描述,是指陈述美术作品外在的可立即指称的视觉对象,而不涉及作品的含义及其价值的认定。如果作品是写实的,则要指出作品包含哪些形象,如作品中所包含的人物、动物、景物、物品等。如果作品是抽象的,则要指出主要的形状、色彩及其运动的趋向。为此,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来进行。 4、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学需要作哪些准备?又透过哪几个层次进行教学? 要点描述: (1)深入了解儿童对欣赏的特殊态度、情感、信念和价值观,他们对美术表现形式的情感和理念。每个孩子的能力是不一样的,一定要以儿童能接受的程度作为课程教学的起点。 (2)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有较为广泛的艺术知识和技能,并能不断学习,富有挑战冒险的精神,为儿童提供丰富的美感经验,用富有创意的课题吸引儿童的兴趣。 (3)选择经典性的艺术作品,向儿童作系列的介绍,可以开拓儿童的视野,训练儿童艺术的敏感性。 5、如何引导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观察 ①选择可供学前儿童欣赏感知的对象。美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来自现实生活本身并且经过创作者亲身体验过的知觉材料远比间接的知觉刺激重要得多。

(完整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音乐教材必须体现幼儿教育()的特点。( D ) A.艺术性、节奏性 B. 感知性、随意性 C. 活动性、艺术性 D.活动性、实践性 2.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 C ) A. 音乐感的发展 B. 学习能力的发展 C. 全面发展 D. 音乐知识技能的发展 3.《梦幻曲》的曲作者是(A) A. 舒曼 B.圣桑 C. 丁善德 D.汤普森 4.奥尔夫体系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嗓音造型、()造型、声音造型三个方面。(B )A. 肢体 B.动作 C. 情景 D.音域 5.歌唱活动本身的教育目标中,最基础的目标是( B ) A.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B.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 C.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 D.掌握粗浅的歌唱知识技能 6.整个音乐教育和谐的第一基础是( A ) A.目标和谐 B.过程和谐 C.方法和谐 D.评价和谐 7.艺术是学前儿童的一种游戏,他们对美的感受往往直接地以动作、表情、语言和活动等方式表现,带有强烈的()的特点 ( C ) A.动作性 B.思维性 C.表现性 D.抽象性

8.音乐艺术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具有音乐形象的( B ) A. 确定性 B.不确定性 C.时代 性 D.不可塑性 9.在欣赏河北儿歌《小白菜》时,所提供的视觉材料应是(C) A. 色彩辉煌,构图具有动感 B. 色彩淡雅,构图呈静态 C. 色彩冷峻,构图凝重凄凉 D. 色彩鲜艳,构图简洁 10.为了引导幼儿感知音乐的细节,体验音乐的暗示性,表达音乐速度的适宜性,在教学过 程中,教师可采用( A ) A.现场哼唱或演奏的方法 B.示范和讲解的方法 C.分句欣赏的方法 D.反复练习法 11.经过大量实践和实验研究后提出“儿童自然发展法”的是( B ) A.达尔克尔兹 B.柯达伊 C.铃 木 D.奥尔 12.在学前阶段进行的音乐教育,其本质是对人进行( D ) A.美的教育 B.良好的个性教育 C.艺术的教育 D.基本素质的教育 13.教师在韵律活动中为发展幼儿个性所使用的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让每位儿童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努力和提高 B.对不同的儿童提不同的要求 C.给每位儿童成功表现自己的机会 D.让儿童相互竞争,相互比较 14.在艺术欣赏活动中,教师应尽力选择最好的艺术作品,使幼儿尽早开始发展对艺术的(C) A. 理解 B.表现 C.敏感 D.创造 15.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把教育目标分成(B )三个领域,每一领域的教育目标又依据能力的复杂程度或品格的内化程度,分成由低到高的不同层次,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 A. 感知、情感、想象 B. 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C. 感觉、知觉、想象 D. 感知、认知、动作技能 主观题部分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第1阶段测试题教学内容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第1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学期儿童家庭教育》第一章至第三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核心家庭主要由夫妻两人和其未婚孩子所组成的家庭。 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是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3、学前儿童创造力特点包括感知觉动作语言 和心理。 4、儿童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精神。 5、学前儿童家庭创造教育的原则包括全面性原则、个别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宽松性原则、赞赏性原则与示范性原则。 6、童年期是学前儿童情商发展的关键期。 7、学前期是培养学前儿童情商发展的黄金期。 8、家长对儿童进行情商教育同时,既要涉及情感道德和情商技能,又要关联到自主意识和社会技能。 9、在学前儿童发展过程中,家长起着主导作用。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10、家庭的道德素养是影响孩子成长的精神因素。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家庭结构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 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或其他长辈)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 3、《颜氏家训》《颜氏家训》是我国南北朝时北齐文学家颜之推的的传世代表作,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 4、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人体认识与保护知识教育、体育锻炼与健康、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教育、环境教育、营养教育、疾病与意外伤害的预防教育、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教育、性教育。 5、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目的 使幼儿在身心两方面都能得到健康发展,为入小学做好准备,为将来成为有知识,有能力,有理想,有修养的新一代公民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培养幼儿对社会,对集体,对别人,对自己的正确态度,激发幼儿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对创造的强烈愿望,发展幼儿的情操,发展幼儿的美感的十分重要的.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月全国自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

国200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4分) 1.下列关于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技术以改造自然为目的 B.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的问题 C.技术是对科学的总结 D.技术是将理论应用到实践的过程 2.在儿童学科学的诸要素中,儿童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认识和情绪倾向是( )。 A.探索态度 B.探索对象 C.探索过程 D.探索结果 3.下列不属于教师科技素养内涵的是( )。 A.掌握丰富的科技知识 B.能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 C.能尊重儿童 D.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科学技术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儿童能说出“溶解”一词语,表明儿童已形成“溶解”概念 B.儿童不能说出“溶解”这一词语,表明儿童对溶解的认识还停留在经济水平上 C.儿童能用“化掉了”来表示见到的各种溶解现象,表明儿童已形成了初级科学概念 D.儿童会用’化掉了”来表示见到的各种溶解现明,表明儿童对溶解的认识还停留在经验水平上 5.学前儿童发展的需要是制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 )。 A.哲学依据 B.心理依据 C.学科依据 D.社会依据

6.一般来说,“形成四季的初步概念”这一目标适合于( )。 A.小班 B.中班 C.中班和大班 D.大班 7.下列不属于儿童科学教育结果的是( )。 A.儿童通过科学探索过程学到的知识 B.儿童在科学探索过程中提出的疑问和问题 C.儿童在科学探索过程中产生的情绪体验 D.教师告诉儿童的科学概念 8.下列影响儿童科学探索的内部因素中,不稳定的因素是( )。 A.认知能力 B.知识经验 C.个性 D.情绪 9.下列关于集体教案活动优越性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集体活动的学习效率较高 B.在集体活动中,教师的间接指导较多 C.集体活动有着集中学习的气氛和紧凑的时间安排 D.集体活动为儿童提供了同伴间相互学习、启发的机会 10.下列关于“鸟”的教育内容中,不适合学前儿童学习的是( )。 A.让儿童认识各种各样的鸟 B.向儿童讲解鸟类飞翔的原理 C.引导儿童了解鸟类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 D.引导儿童了解不同鸟类和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 11.在下列天气现象中,适合学前儿童学习的内容是( )。 A.了解风形成的原因 B.观察并记录不同种类的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

2015年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一、填空题 1.加德纳认为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是:感受系统、制作系统、知觉系统。 2.幼儿园音乐作品表现性的二种依附性是对形式的依附、对再现性的依附。 3.儿童艺术发展三阶段是:(0-1岁)前符号阶段、(2-7岁)符号运用阶段、(8岁后)继续进步与可能的退步阶段。 4.音乐的句法因素是旋律、和声与节奏。 5.节奏的两个方面是拍子与节奏型。 6.幼儿拍感的两个方面是合拍,二拍、三拍的强弱韵律感。 7.音乐的非句法因素是音色、织体、速度、曲式结构与力度。 8.早期儿童艺术教育研究者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让8岁以后的儿童的艺术表达能力不退化 9.对于幼儿园音乐教师来说挖掘音乐作品再现内容一般可以采取以下两个步骤:第一步,曲式分析,旨在捕捉再现内容的音乐主题;第二步,动作表现,旨在诠释再现内容。 10.用肌肉感引导幼儿辨认先紧后松节奏型的方法是双手抱拳与伸展。 二、简答题 1.简述音乐教育的儿童在八岁前没有获得全面而基础的音乐经验的可能原因。 答:第一,早期音乐学习缺乏感受系统的参与;第二,早期音乐学习缺乏音乐知觉系统的参与;音乐学习缺乏制作系统的参与。 2.简述幼儿节奏感发展特征。 答:3-4岁幼儿可以通过大量的身体动作表演与打击乐演奏表演获得稳定的节拍感;4-5岁幼儿通过快与慢的配合理解节拍通过歌谣朗诵理解节奏型;5-6岁幼儿已经能够理解歌曲的节奏型能独立完成快慢节拍的变换能理解节奏的主题、动机。 3.简述制作系统、知觉系统、感受系统的含义。 答:1、制作系统:制作系统的产物是行动,而行动是指向目的的,不只是单纯的身体运动。 2、知觉系统:知觉系统的产物是识别,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是对各种音乐形式样式的辨别、确认。 3、感受系统:感受系统的结果是情感,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这种情感可以包括任何有关儿童的情绪情感反应。 4.简述音乐作品的形式性、再现性及表现性的含义。 答:1、音乐作品的再现性: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主要用来描绘或刻画人、物、地点、事件等客观现实的性质。2、音乐作品的形式性:音乐作品中涉及由句法与非句法因素组成的作曲或即兴的音乐设计。3、音乐作品的表现性: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对人类情感、情绪的表达性质。 5.简述符合幼儿趣味的歌曲特点。 答:1、歌词本身生动、具有儿童语言的口味幼儿容易朗诵。 2、歌词所描述的主题突出、故事性强、幼儿容易动作表演。 3、旋律音调与词调吻合,幼儿容易歌唱。 三、论述题 1、答: 1、歌词本身生动、具有儿童语言的口味幼儿容易朗诵。 2、歌词所描述的主题突出、故事性强、幼儿容易动作表演。 3、旋律音调与词调吻合,幼儿容易歌唱。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程网上考试题库知识讲解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程网上考试题库 第一章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以()教育为主。 A 个别教育 B 集体教育 C 小组教育 D 班级教育 答案:A 2、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体现了其() 特点。 A 针对性 B 历史性 C 随机性 D 一贯性 答案:B 3、在不同的国度,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体现了其()特点。 A 针对性 B 感染性 C 随机性 D 社会性 答案:D 4、俗话说“孩子的脸是父母关系的晴雨表”,这体现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 A 历史性 B 感染性 C 随机性 D 社会性 答案:B 5、父母在和孩子交谈中发现孩子有口齿不清的情况,就经常和孩子一起练习绕口令,这体现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 A 针对性 B 感染性 C 随机性 D 社会性 答案:A 6、父母对孩子进行哪些方面的教育,如何进行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都是由父母 决定,这体现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 A 历史性 B 感染性 2 C 随机性 D 专制性 答案:C 7、家庭教育能做到使孩子“有令则行,有禁则止”,这是其()的体现。 A 针对性 B 感染性 C 随机性 D 权威性 答案:D 8、家庭教育中,家长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对儿童施加影响,体现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的()原则。 A 科学性 B 理智性 C 指导性 D 渐进性 答案:A 9、家庭教育中,家长应把来自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加以协调,保证孩子健康成长,这

体现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 A 科学性 B 理智性 C 一致性 D 渐进性 答案:C 10、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孩子奖惩并用,奖惩分明,体现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 A 科学性 B 理智性 C 一致性 D 渐进性 答案:B 11、家长为孩子创设一个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孩子收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培养孩子良好品质的方法是()。 A 环境熏陶法 B 兴趣诱导法 C 暗示提醒法 D 活动探索法 答案:A 12、家长用间接而含蓄的方式对孩子的心理施加影响,从言语上提示孩子从而引导孩子行为的方法是()。 A 兴趣诱导法 B 活动探索法 C 榜样示范法 D 暗示提醒法 3 答案:D 13、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让孩子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掌握技能培养意志的方法是()。 A 环境熏陶法 B 兴趣诱导法 C 暗示提醒法 D 活动探索法 答案:D 14、“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体现的家庭教育方法是()。 A 兴趣诱导法 B 活动探索法 C 榜样示范法 D 暗示提醒法 答案:C 15、家长通过了解孩子的特点,捕捉孩子的兴趣,因势利导,使孩子个性得到发展的方法是()。 A 兴趣诱导法 B 活动探索法 C 榜样示范法 D 暗示提醒法 答案:A 16、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 A 家庭教育的目的 B 家庭教育的观念 C 家庭教育的计划 D 家庭教育的方案 答案:A 17、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以自身良好的思想行为品德以及典型人物的优良道德风 范去感染、教育孩子,这是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所用的()。 A 环境熏陶法 B 榜样示范法 C 暗示提醒法 D 兴趣诱导法 答案:B 18、学前儿童家长在对孩子的非期望行为进行管教时,能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 克制无益的冲动,试着了解孩子的感受和动机,这体现了()。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期末测试题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期末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2.行为核对:是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确定观察内容,并制定一个观察核对表。评价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观察核对表中的各个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记号,并进行评定的一种方式。 3.观察的方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4.系统性原则:是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编排。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二、填空题 1.形式逻辑 2.为探索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3.正式测量 4.积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经验的重要途径 5.文学艺术 6.家庭中 7.整合性 8.长期系统性观察 9. 二元 10.2061 三、简答题 1.(1)操作材料是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工具;(2)操作材料可以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3)操作材料可以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情感及意志力。 2.全面性与整体性;连续性与一致性;可行性与可接受性;社会性与时代性;辩证统一性。 3.(1)在选择游戏时,应注意游戏的科学性、趣味性、活动性、规则性。(2)让学前儿童有充分活动的机会,师生共同游戏。 四、论述题 1.以儿童的好奇心为基础,从日常生活出发,更好的了解自然界; 2.带着问题做实验,探究性的学习的方式,帮助儿童自己建构科学知识; 3.对于儿童语言发展与人际交往的促进。 五、设计题 要求:1.格式正确。(5分)2.目标、内容、活动材料与环境的设计、过程。(10分)3.内容设计的理由。(5分)答案略。

华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教学基础在线作业答案

华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基础》在线作业(100分) 单选题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40 道试题,共80 分。) 1. 儿童画发展阶段中的涂鸦期开始于儿童( D )。 A. 4岁左右 B. 3岁左右 C. 2岁左右 D. 1岁半左右 满分:2 分 2. 皮亚杰发现,7岁以下的儿童(B)的观点相当严重,因此,受主观情绪支配的绘画方式是7岁以下儿童的主要特征。A. 主观印象 B. 自我中心 C. 写实主义 D. 客观印象 满分:2 分 3. 轮船看不见了。”这个事例说明(D) A. 孩子不会爱惜艺术作品 B. 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C. 艺术对孩子来说没有什么价值 D. 艺术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价值在于作画过程,而非完美的作品本身 满分:2 分 4. 儿童画发展阶段中的写实期,大约发生在儿童(D)。A. 3岁—4岁左右 B. 4岁—5岁左右 C. 5岁—7岁左右 D. 8岁—14岁左右 满分:2 分 5. 7岁以下儿童所画的桌子,往往不论从哪个角度看上去总是加上四条腿;所画物体不论远近,都保持同样大小,甚至大小颠倒,说明:(C)。A. 儿童感觉的强调和夸张 B. 儿童画中表象符号的形成 C. 儿童画他所知,而非画他所见 D. 是涂鸦期的典型特征 满分:2 分 6. 关于学前儿童手工发展阶段的基本形状期的描述,正确的是(A)。A. 儿童由无目的的动作到呈现出有意图的尝试 B. 手工活动没有明确的目的 C. 只是一种纯粹的玩耍活动,不能正确使用手工工具和材料 D. 会借助辅助工具表现所制作物体的细节、特征 满分:2 分 7. 依据艺术的物化形式划分,美术主要是一种(B)。 A. 时间艺术 B. 空间艺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