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性糖鉴定

还原性糖鉴定
还原性糖鉴定

还原性糖鉴定:

鉴定原理: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还原糖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它们的分子内都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游离酮基)。用斐林试剂、班氏试剂、银氨溶液等可以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存在与否。

(1)利用斐林试剂: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的硫酸铜溶液配制而成,二者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Cu(OH)2沉淀。Cu(OH)2与加入的葡萄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而葡萄糖本身则氧化成葡萄糖酸。其反应式如下:

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

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2)利用班氏试剂:班氏试剂由A液(硫酸铜溶液),B液(柠檬酸钠和碳酸溶液)配制而成。将A溶液倾注人B液中,边加边搅,如有沉淀可过滤。实验原理与斐林试剂相似,所不同的是班氏试剂可长期使用。班氏试剂A液中的硫酸铜溶液与B液中的无水硫酸钠和柠檬酸钠相遇,能产生可溶性的又略能离解出cu2+的柠檬酸铜。

(3)利用银氨溶液:银氨溶液是在2%的AgNO3溶液中逐滴滴人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这时得到的溶液就是银氨溶液。银氨溶液中含有Ag(NH3) 20H(氢氧化二氨合银),这是一种

弱氧化剂,能把醛基氧化成羧基,同时Ag+被还原成金属银。还原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可见,银镜反应也可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鉴定的结果是出现银镜。

试验2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实验2 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食物中还原糖的测定方法:高锰酸钾滴定法和直接滴定法。 一、高锰酸钾滴定法 1.原理 样品经除去蛋白质后,其中还原糖在碱性环境下将铜盐还原为氧化亚铜,加硫酸铁后,氧化亚铜被氧化为铜盐,以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氧化作用后生成的亚铁盐,根据高锰酸钾消耗量计算氧化亚铜含量,再查表得还原糖量。 2.适用范围 GB5009.7-85,本法适用于所有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以及通过酸水解或酶水解转化成还原糖的非还原性糖类物质的测定。 3.仪器 (1) 滴定管 (2) 25ml古氏坩埚或G4垂融坩埚 (3) 真空泵 (4) 水浴锅 4.试剂 除特殊说明外,实验用水为蒸馏水,试剂为分析纯。 4.1 6 mol/L盐酸:量取50ml盐酸加水稀释至100 ml。 4.2 甲基红指示剂:称取10mg甲基红,用100ml乙醇溶解。 4.3 5 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0g氢氧化钠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4.4 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称取34.639g硫酸铜(CuSO4·5H2O),加适量水溶解,加0.5ml硫酸,再加水稀释至500ml,用精制石棉过滤。 4.5碱性酒石酸铜乙液:称取173g酒石酸钾钠与50g氢氧化钠,加适量水溶解,并稀释至500ml,用精制石棉过滤,贮存于橡胶塞玻璃瓶中。 4.6精制石棉:取石棉先用3mol/L盐酸浸泡2~3天,用水洗净,再加2.5mol/L氢氧化钠溶液浸泡2~3天,倾去溶液,再用热碱性酒石酸铜乙液浸泡数小时,用水洗净。再以3mol/L 盐酸浸泡数小时,以水洗至不呈酸性。然后加水振摇,使成微细的浆状软纤维,用水浸泡并贮存于玻璃瓶中,即可用做填充古氏坩埚用。 4.7 0.1000mol/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4.8 1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4g 氢氧化钠,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4.9 硫酸铁溶液:称取50g硫酸铁,加入200ml水溶解后,慢慢加入100ml硫酸,冷却后加水稀释至1L。 4.10 3mol/L盐酸:量取30ml盐酸,加水稀释至120ml。 5. 操作方法 5.1 样品处理: 5.1.1 乳类、乳制品及含蛋白质的食品:称取约0.5~2 g固体样品(吸取2~10 ml液体样品),置于250 ml容量瓶中,加50ml水,摇匀。加入10 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及 4ml1mol/L氢氧化钠溶液,加水至刻度,混匀。静置30min,用干燥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滤液备用。(注:此步骤目的是沉淀蛋白) 5.1.2 酒精性饮料:吸取100 ml样品,置于蒸发皿中,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中性,在水浴上蒸发至原体积1/4后(注:如果蒸发时间过长,应注意保持溶液pH为中性),移入250ml容量瓶中。加50 ml水,混匀。以下按5.1.1自"加10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起依法操

还原糖检测注意事项

还原糖检测注意事项 1.费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应分别贮存,用时才混合,否则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长期在碱性条件下会慢慢分解析出氧化亚铜沉淀,使试剂有效浓度降低。 2.滴定必须是在沸腾条件下进行,其原因一是加快还原糖与Cu2+的反应速度;二是亚甲基蓝的变色反应是可逆的,还原型的亚甲基蓝遇空气中的氧时会再被氧化为氧化型。此外,氧化亚铜也极不稳定,易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保持反应液沸腾可防止空气进入,避免亚甲基蓝和氧化亚铜被氧化而增加消耗量。 3.滴定时不能随意摇动锥形瓶,更不能把锥形瓶从热源上取下来滴定,以防止空气进入反应溶液中。 4.本方法测定的是一类具有还原性质的糖,包括葡萄糖、果糖、乳糖、麦芽糖等,只是结果用葡萄糖或其他转化糖的方式表示,所以不能误解为还原糖=葡萄糖或其他糖。但如果已知样品中只含有某一种糖,如乳制品中的乳糖,则可以认为还原糖=某糖。 5.分别用葡萄糖、果糖、乳糖、麦芽糖标准品配制标准溶液分别滴定等量已标定的费林氏液,所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有所不同。证明即便同是还原糖,在物化性质上仍有所差别,所以还原糖的结果只是反映样品整体情况,并不完全等于各还原糖含量之和。如果已知样品只含有某种还原糖,则应以该还原糖做标准品,结果为该还原糖的含量。如果样品中还原糖的成分未知,或为多种还原糖的混合物,则以某种还原糖做标准品,结果以该还原糖计,但不代表该糖的真实含量。 6.乙酸锌可去除蛋白质、鞣质、树脂等,使它们形成沉淀,经过滤除去。如果钙离子过多时,易与葡萄糖、果糖生成络合物,使滴定速度缓慢;从而结果偏低,可向样品中加入草酸粉,与钙结合,形成沉淀并过滤。)A、裵林试剂的最终标定及样品的最终滴定在1 min内完成. 7.配制葡萄糖标准溶液应非常准确.一定控制好滴定速度.每班测定一次C标,将浓度值填写在记录表格中。滴定终点则为兰色褪去出现明亮颜色(如亮红\亮黄色) 8、碱性酒石酸铜甲液中的硫酸铜的铜离子为此化学反应定量的标物,次甲基兰为氧化还原指示剂(氧化型为蓝色、还原型为无色) 9、此实验为什么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主要是在酸性条件下,还原糖会形成酯(不具有氧化性或氧化性不强的含氧酸如乙酸)、有机酸(如被硝酸氧化),样液中的二糖及多糖与淀粉会水解成还原糖,结果可想而知。 10、碱性酒石酸铜乙液中的酒石酸钾钠的作用:既然实验得在碱性条件下进行,那么硫酸铜遇碱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后,不能使实验正常进行,必需使其(铜离子)在可溶状态下才行,酒石酸钾钠与铜离子络合就达到了目的。 11、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为: a)反应液碱度:碱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样液消耗也越多,故样品测定时样液的滴定体积要与标准相近,原理在此,这样误差要小。 b)锥形瓶规格:不同体积的锥形瓶会致使加热的面积及样液的厚度有变化,同时瓶壁的厚度不同影响传热速率,故有时甚至是同一规格但不同批的锥形瓶也会引起误差。 c)加热功率:加热的目的一是加快反应速度,二是防止次甲基兰与滴定过程中形成的氧化亚铜被氧气氧化,使结果偏高。加热功率不同,样液沸腾时间不同,时间短样液消耗多,同时反应液蒸发速度不同,即时碱度的变化也就不同,故实验的平行性也就受影响。 d)滴定速度:滴定速度越快,样液消耗也越多,结果会偏低。 12、滴定终点有时不显无色而显暗红色,是由于样液中亚铁氰化钾量不够,不能有效络合氧化亚铜成无色的原故。故可在反应液中适量添加亚铁氰化钾,标准与样液添加量一样。13.滴定点是在静止加热沸腾中的颜色瞬间变化,如果人为摇晃会造成额外氧化反应的叠加,造成滴定量加大,结果漂高。用同一型号的滴定锥形瓶作空白,即可避免加热不均造成的热

实验五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

实验八食品(炼乳)中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食品中还原糖的含量; 2、学习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的原理,并掌握其定糖方法。 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了解影响测定准确性的因素。 二、原理, 食品中的还原糖主要指具有还原性的葡萄糖、果糖、戊糖、乳糖、麦芽糖等,还原糖之所以具有还原性,是由于其分子中含有游离醛基(-CHO)或酮基(>C=O)。 测定还原糖的经典化学方法都是以其能被多种试剂氧化为基础的。在这些方法中,以各种根据碱性酒石酸铜溶液氧化作用改进方法的应用最广。本实验就是采用使用碱性酒石酸铜作为氧化剂的直接滴定法。 碱性酒石酸铜溶液A、B二液等体积混合时生成的天蓝色Cu(OH)2沉淀后,立即与酒石酸钾钠起反应生成深蓝色的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此络合物与还原糖共热时,二价铜即被还原糖还原为一价的红色氧化亚铜沉淀,氧化亚铜沉淀与亚铁氰化钾反应,生成可溶性化合物,达到终点时,稍微过量的还原糖将蓝色的次甲基蓝还原成无色,溶液呈淡黄色而指示滴定终点,根据还原糖标准溶液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相当于还原糖的质量,以及测定样品液所消耗的体积,计算还原糖含量。反应式如下: CuSO4+2NaOH→Cu(OH)2↓+Na2SO4 COOK COOK ││ CHOH CHO │+Cu(OH)2→│Cu+2H2O CHOH CHO ││ COONa COONa COOK COOK │CHO COOH │ CHO ││CHOH │Cu+(CHOH)4 →(CHOH)4 +│+Cu2O↓ CHO ││CHOH │CH2OH CH2OH │ COONa COONa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 (1)容量瓶100 ml、250 ml (2)三角瓶250 ml (3)碱式滴定管50 ml或25 ml (4)烧杯100m1 (5)吸管5 ml、50 ml (6)分析天平 (7)电炉1KW可调 (8)恒温水浴锅 2、试剂 (1) 碱性酒石酸铜溶液A液:称取15.00 g硫酸铜(CuSO4·5H2O)(AR)及0.05g次甲基蓝,溶于蒸馏水中并稀释至1000 ml。

植物组织中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植物组织中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3,5–二硝基水杨酸法)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掌握还原糖定量测定的基本原理,学习比色定糖法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3,5–二硝基水杨酸与还原糖共热后被还原成棕红色物质(即3–氨基–5–硝基水杨酸), 该物质在54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棕红色物质 的光吸收值成正比例关系,利用比色法可定量测定样品中的含糖量。 三、实验仪器、试剂和材料 1.仪器:25ml刻度试管、离心管或漏斗、三角瓶、容量瓶、刻度吸管、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等。 2.试剂:1mg/ml葡萄糖标准液、3,5–二硝基水杨酸 3.材料:食用面粉 四、实验操作步骤 1、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作 取7支干燥洁净的25ml刻度试管或大试管,编号,按下表准确加样: 将各管摇匀,在沸水浴中加热5min,取出后立即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冷却至室温, 再以蒸馏水定容至25ml,加塞后颠倒混匀。在540nm波长下,用0号管为参比管调零 ,分别读取各管的吸光度(A540nm)。以吸光度为纵坐标,葡萄糖毫克数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样品中还原糖的提取 准确称取1.5g食用面粉,放在小锥形瓶中,先以少量蒸馏水调成糊状, 然后加25ml蒸馏水,搅匀,置于50℃恒温水浴中保温20min,然后将锥形瓶中内容物转入一个50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充分混合,过滤,滤液即为还原糖待测液。3、样品含糖量的测定 分别取2ml还原糖待测液于两支刻度试管或大试管中, 然后各加3,5–二硝基水杨酸1.5ml。其余操作与制作葡萄糖标准曲线时相同。测定各管吸光度。 五、实验结果处理 以上述还原糖待测液的吸光度平均值,在标准曲线上 查出相应的还原糖毫克数。按下式计算样品中还原糖的百分含量。 提取液总体积 还原糖%= (测定时取用体积/样品质量 (mg))×100 六、实验注意事项: 标准曲线制作与样品含糖量测定应同时进行,一起显色和比色。

实验四斐林试剂法法测定还原糖含量

一、实验目的: 掌握园艺产品中糖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利用糖的还原性,与斐林试剂(氧化剂)中的二价铜离子还原为一价铜,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而进行测定。非还原糖必须转化为还原糖,再进行测定。 斐林试剂中酒石酸钾钠铜是一种氧化剂,反应的终点可用次甲基蓝作指示剂,在碱性、沸腾环境下还原呈无色。根据斐林试剂完全还原所需的还原糖量,计算出样品还原糖量。 三、试剂与材料 1、斐林试剂 甲: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 乙:346g酒石酸钾钠+100gNaOH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 2、1%次甲基蓝,1g次甲基蓝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棕色瓶保存; 3、%标准葡萄糖,2g 105℃烘干到恒重的葡萄糖加水定容到1000ml; 4、碱式滴定管; 5、电炉,各种玻璃器皿。 四、操作方法 1、斐林试剂标定 取甲液5ml加入5ml乙液中,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入水10ml,从滴定管中加入%的标准葡萄糖若干毫升(约23ml)。(量控制在后滴定时消耗葡萄糖在-。 电炉上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2分钟,加2滴1%次甲基蓝溶液,趁沸以每两秒1滴的速度继续滴加葡萄糖标准溶液,用%标准葡萄糖滴定至蓝色消失,有红棕色沉淀,溶液清亮为终点止。记录耗用的葡萄糖量为V0,必须在1min内完成。 (注意:还原的次甲基蓝易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恢复成原来的蓝色,所以滴定过程中必须保持溶液成沸腾状态,并且避免滴定时间过长。) 2、样品滴定预备试验 同上法取斐林试剂,加10ml样品液,摇匀于电炉上加热至沸,保持微沸2分钟,加2滴1%次甲基蓝,用%葡萄糖滴定至蓝色消失。记录耗用的葡萄糖量为V1。 3、样品滴定 同上法吸取斐林试剂加10ml样品液(预先稀释),补加(V0-V1)ml水,并从滴定管中预先加入(V1-1)ml %葡萄糖,摇匀至电炉上加热至沸,保持2min微沸,加入2滴1%次甲基蓝,继续用葡萄糖滴定至蓝色消失。记录消耗的标准葡萄糖体积为V毫升。 五、结果计算 还原糖含量(以葡萄糖计)(g/ml)=(Vo-V)××1/10×n 式中:Vo--------斐林试剂标定值,ml V---------样品糖液测定值,ml 标准葡萄糖溶液浓度,g/ml 10--------样品糖液体积,ml n---------样品稀释倍数 六、思考题:

还原糖的测定

(1) 提取液的制备 常用的提取剂有水和乙醇溶液,提取液的制备方法要根据样的性状而定,但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取样量和稀释倍数的确定,要考虑所采用的分析方法的检测范围。一般提取经净化和可能的转化后,每毫升含糖量应在0.5~3.5mg之间,提取10克含糖2%的样品可在100毫升容量瓶中进行;而对于含糖较高的食品,可取5~10克样品于250毫升容量瓶中进行提取。 ②含脂肪的食品,如乳酪,巧克力,蛋黄酱及蛋白杏仁糖等,通常需经脱脂后再以水进行提取。一般以石油醚处理一次或几次,必要时可以加热。每次处理后,倾去石油醚层(如分层不好,可以进行离心分离),然后用水提取。 ③含大量淀粉和糊精的食品,如粮谷制品,某些蔬菜,调味品,用水提取会使部分淀粉,糊精溶出,影响测定,同时过滤也困难,为此,宜采用乙醇溶液提取。乙醇溶液的浓度应高到足以使淀粉和糊精沉淀,通常用70~75%的乙醇溶液。若样品含水量较高,混合后的最终浓度应控制在上述范围内。提取时可加热回流,然后冷却并离心,倾出上清液,如此提取2~3次,合并提取液,蒸发除去乙醇。用乙醇溶液作提取剂时,提取液不用除蛋白质,因为蛋白质不会溶解出来。 ④含酒精和二氧化碳的液体样品,通常蒸发至原体积1/3~1/4,以除去酒精和二氧化碳。但酸性食,在加热前应预先用氢氧化钠调节样品溶液至中性,以防止低聚糖被部分水解。 ●⑤提取固体样品时,为提高提取效果,有时需加热,加热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 一般不超过80℃,温度过高时右溶性多糖溶出,增加下步澄清工作的负担,用乙醇做提取剂,加热时应安装回流装置。 (2)提取液的澄清 作为澄清剂必需具备以下几点要求 :①能较完全地除去干扰物质②不吸附或沉淀被测糖分,也不改变被测糖分的理化性质③过剩的澄清剂应不干扰后面的分析操作,易于除掉。 常用三种澄清剂: 中性醋酸铅[Pb(CHCOO)2?3H2O] 乙酸锌和亚铁氰化钾溶液 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 澄清剂的用量 样液除铅 2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 直接滴定法、 3高锰酸钾法、 4萨氏法、 5碘量法 ● 2.1 直接滴定法 ●(1) 原理 ●(2) 适用范围 ●(3) 试剂 ●(4) 测定方法 ●(5) 结果计算

还原糖的测定方法_国标

还原糖的测定方法(1) 食物中还原糖的测定方法:高锰酸钾滴定法和直接滴定法。 一、高锰酸钾滴定法 1.原理 样品经除去蛋白质后,其中还原糖在碱性环境下将铜盐还原为氧化亚铜,加硫酸铁后,氧化亚铜被氧化为铜盐,以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氧化作用后生成的亚铁盐,根据高锰酸钾消耗量计算氧化亚同含量,再查表得还原糖量。 2.适用范围 GB5009.7-85,本法适用于所有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以及通过酸水解或酶水解转化成还原糖的非还原性糖类物质的测定。 3.仪器 (1)滴定管 (2)25ml古氏坩埚或G4垂融坩埚 (3)真空泵 (4)水浴锅 4.试剂 除特殊说明外,实验用水为蒸馏水,试剂为分析纯。 4.1 6 mol/L盐酸:量取50ml盐酸加水稀释至100 ml。 4.2 甲基红指示剂:称取10mg甲基红,用100ml乙醇溶解。 4.3 5 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0g氢氧化钠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4.4 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称取34.639g 硫酸铜(CuSO4·5H2O),加适量水溶解,加0.5ml硫酸,再加水稀释至500ml,用精制石棉过滤。 4.5 碱性酒石酸铜乙液:称取173g酒石酸钾钠与50g氢氧化钠,加适量水溶解,并稀释至500ml,用精制石棉过滤,贮存于橡胶塞玻璃瓶中。 4.6 精制石棉:取石棉先用3mol/L盐酸浸泡2~3天,用水洗净,再加2.5mol/L氢氧化钠溶液浸泡2~3天,倾去溶液,再用热碱性酒石酸铜已液浸泡数小时,用水洗净。再以3 mol/L 盐酸浸泡数小时,以水洗至不呈酸性。然后加水振摇,使成微细的浆状软县委,用水浸泡并贮存于玻璃瓶中,即可用做填充古氏坩埚用。 4.7 0.1000mol/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4.8 1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4g 氢氧化钠,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4.9 硫酸铁溶液:称取50g硫酸铁,加入200ml水溶解后,慢慢加入100ml硫酸,冷却后加水稀释至1L。 4.10 3mol/L盐酸:量取30ml盐酸,加水稀释至120ml。 5. 操作方法 5.1 样品处理: 5.1.1 乳类、乳制品及含蛋白质的食品:称取约0.5~2 g固体样品(吸取2~10 ml液体样品),置于250 ml容量瓶中,加50 ml水,摇匀。加入10 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及4 ml1mol/L氢氧化钠溶液,加水至刻度,混匀。静置30min,用干燥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滤液备用。(注:此步骤目的是沉淀蛋白) 5.1.2 酒精性饮料:吸取100 ml样品,置于蒸发皿中,用1 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中性,在水浴上蒸发至原体积1/4后(注:如果蒸发时间过长,应注意保持溶液pH为中性),移入250 ml容量瓶中。加50 ml水,混匀。以下按5.1.1自"加10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起依法操作。 5.1.3 含多量淀粉的食品:称取2~10 g样品,置于250 ml容量瓶中,加200 ml水,在45℃水浴中加热1 h,并时时振摇。(注意:此步骤是使还原糖溶于水中,切忌温度过高,因为淀粉在高温条件下可糊化、水解,影响检测结果。)冷却后加水至刻度,混匀,静置。吸取200 ml上清液于另一250 ml容量瓶中,以下按5.1.1自"加10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起依法操作。 5.1.4 含有脂肪的食品:称取2~10 g样品,先用乙醚或石油醚淋洗3次,去除醚层。加入50ml水混匀,以下按5.1.1自"加10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起依法操作。 5.1.5 汽水等含有二氧化碳的饮料:吸取100 ml样品置于蒸发皿中,在水浴上除去二氧化碳后,移入250 ml容量瓶中,并用水洗涤蒸发皿,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再加水至刻度,混匀后,备用。 5.2 样品测定: 吸取50ml处理后的样品溶液,于400ml烧杯中,加入25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及25ml乙液,于烧杯上盖一表面皿,加热,控制在4min内沸腾,再准确煮沸2min,乘热用铺好石棉的古氏坩埚或G4垂融坩埚抽滤,并用60℃热水洗涤烧杯及沉淀,至洗液不成碱性为止。(注:还原糖与碱性酒石酸铜试剂的反应一定要在沸腾状态下进行,沸腾时间需严格控制。煮沸的溶液应保持蓝色,如果蓝色消失,说明还原糖含量过高,应将样品溶液稀释后重做。)将古氏坩埚或垂融坩埚放回原400ml烧杯中,加25 ml硫酸铁溶液及25ml 水,用玻棒搅拌使氧化亚铜完全溶解,以0.1mol/L高锰酸钾标准液滴定至微红色为终点。 同时吸取50ml水,加与测样品时相同量的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硫酸铁溶液及水,按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实验。

实验四--斐林试剂法法测定还原糖含量(1)

实验四斐林试剂法测定果品蔬菜中还原糖含量 一、实验目的: 掌握园艺产品中糖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利用糖的还原性,与斐林试剂(氧化剂)中的二价铜离子还原为一价铜,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而进行测定。非还原糖必须转化为还原糖,再进行测定。 斐林试剂中酒石酸钾钠铜是一种氧化剂,反应的终点可用次甲基蓝作指示剂,在碱性、沸腾环境下还原呈无色。根据斐林试剂完全还原所需的还原糖量,计算出样品还原糖量。 三、试剂与材料 1、斐林试剂 甲:69.3g CuSO4.5H2O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 乙:346g酒石酸钾钠+100gNaOH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 2、1%次甲基蓝,1g次甲基蓝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棕色瓶保存; 3、0.2%标准葡萄糖,2g 105℃烘干到恒重的葡萄糖加水定容到1000ml; 4、碱式滴定管; 5、电炉,各种玻璃器皿。 四、操作方法 1、斐林试剂标定 取甲液5ml加入5ml乙液中,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入水10ml,从滴定管中加入0.2%的标准葡萄糖若干毫升(约23ml)。(量控制在后滴定时消耗葡萄糖在0.5-1.0ml)。

电炉上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2分钟,加2滴1%次甲基蓝溶液,趁沸以每两秒1滴的速度继续滴加葡萄糖标准溶液,用0.2%标准葡萄糖滴定至蓝色消失,有红棕色沉淀,溶液清亮为终点止。记录耗用的葡萄糖量为V0,必须在1min内完成。 (注意:还原的次甲基蓝易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恢复成原来的蓝色,所以滴定过程中必须保持溶液成沸腾状态,并且避免滴定时间过长。) 2、样品滴定预备试验 同上法取斐林试剂,加10ml样品液,摇匀于电炉上加热至沸,保持微沸2分钟,加2滴1%次甲基蓝,用0.2%葡萄糖滴定至蓝色消失。记录耗用的葡萄糖量为V1。 3、样品滴定 同上法吸取斐林试剂加10ml样品液(预先稀释),补加(V0-V1)ml水,并从滴定管中预先加入(V1-1)ml 0.2%葡萄糖,摇匀至电炉上加热至沸,保持2min微沸,加入2滴1%次甲基蓝,继续用葡萄糖滴定至蓝色消失。记录消耗的标准葡萄糖体积为V毫升。五、结果计算 还原糖含量(以葡萄糖计)(g/ml)=(Vo-V)×0.002×1/10×n 式中:Vo--------斐林试剂标定值,ml V---------样品糖液测定值,ml 0.002-----标准葡萄糖溶液浓度,g/ml 10--------样品糖液体积,ml n---------样品稀释倍数 六、思考题: 1、还原糖测定方法有哪些?

食物中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食物中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一、直接滴定法 1.原理 样品经除去蛋白质后,在加热条件下,直接滴定已标定过的菲林氏液,菲林氏液被还原析出氧化亚铜后,过量的还原糖立即将次甲基蓝还原,使蓝色褪色。根据样品消耗体积,计算还原糖量。 2.适用范围 GB5009.7-85,本方法适用于所有食品中还原糖的检测。检出限0.1mg。 3.主要仪器 滴定管 4.试剂 除特殊说明外,实验用水为蒸馏水,试剂为分析纯。 (1)菲林甲液:称取15 g硫酸铜(CuSO4·5H2O),及0.05 g次甲基蓝,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 L。 (2)菲林乙液:称取50 g酒石酸钾钠与75 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再加入4 g亚铁氰化钾,完全溶解后,用水稀释至500ml,贮存于橡胶塞玻璃瓶内。 (3)乙酸锌溶液:称取21.9 g乙酸锌,加3 ml冰乙酸,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 ml。(4)亚铁氰化钾溶液。称取10.6g亚铁氰化钾,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5)盐酸。 (6)葡萄糖标准溶液:精密称取1.000 g经过80 ℃干燥至恒量的葡萄糖(纯度在99%以上),加水溶解后加入5ml盐酸,并以水稀释至1 L。此溶液相当于1 mg/ml葡萄糖。(注:加盐酸的目的是防腐,标准溶液也可用饱和苯甲酸溶液配制) 5.操作方法 5.1样品处理: 5.1.1乳类、乳制品及含蛋白质的食品:称取约0.5~2 g固体样品(吸取2~10 ml液体样品),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50ml水,摇匀。边摇边慢慢加入5 ml乙酸锌溶液及5 ml亚铁氢化钾溶液,加水至刻度,混匀。静置30min,用干燥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滤液备用。(注意:乙酸锌可去除蛋白质、鞣质、树脂等,使它们形成沉淀,经过滤除去。如果钙离子过多时,易与葡萄糖、果糖生成络合物,使滴定速度缓慢;从而结果偏低,可向样品中加入草酸粉,与钙结合,形成沉淀并过滤。) 5.1.2酒精性饮料:吸取50 ml样品,置于蒸发皿中,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中性,在水浴上蒸发至原体积1/4后,移入100 ml容量瓶中。加25ml水,混匀。以下按4.1.1自"加5 ml乙酸锌溶液"起依法操作。 5.1.3含多量淀粉的食品:称取2~5 g样品,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50 ml水,在45℃水浴中加热1h,并时时振摇(注意:此步骤是使还原糖溶于水中,切忌温度过高,因为淀粉在高温条件下可糊化、水解,影响检测结果。)。冷后加水至刻度,混匀,静置。吸取50ml 上清液于另一100 ml容量瓶中,以下按4.1.1自"5 ml乙酸锌溶液"起依法操作。 5.1.4汽水等含有二氧化碳的饮料:吸取50 ml样品置于蒸发皿中,在水浴上除去二氧化碳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并用水洗涤蒸发皿,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再加水至刻度,混匀后,备用。 (注意:样品中稀释的还原糖最终浓度应接近于葡萄糖标准液的浓度。) 5. 2标定菲林试液溶液:吸取5.0 ml菲林甲液及5.0 ml乙液,置于150ml锥形瓶中(注意:甲液与乙液混合可生成氧化亚铜沉淀,应将甲液加入乙液,使开始生成的氧化亚铜沉淀重

还原糖含量的测定—直接滴定法

实验六乳粉中还原糖含量的测定—直接滴定法 (GB/T5009.7—2003第一法) 教学目的要求: 基本知识点 1、掌握直接滴定测定还原糖的原理、基本过程和操作关键。 2、熟练称量、过滤、定容、滴定等基本操技术。 重点: 1、熟练称量、过滤、定容、滴定等基本操技术 2、直接滴定测定还原糖的原理、基本过程和操作关键。 难点: 直接滴定测定还原糖的原理和控制要点 课时教学方案: 复习与提问: 1、检查实验准备情况, (1)实验内容; (2)实验仪器与试剂有哪些? (3)直接滴定测定还原糖的步骤。 2、直接滴定测定还原糖的注意事项和控制要点 【引入新课】 乳糖是半乳糖经β-1,4糖苷键与葡萄糖结合的还原性二糖,称为4-O-β- d吡喃半乳糖-d-吡喃葡萄糖,还原基在葡萄糖单位上。乳糖有两种异构体,即α-乳糖和β-乳糖。 乳糖是唯一没有在植物中发现的糖,因首次在牛乳中发现,故称为乳糖。乳糖是哺乳动物乳汁的主要成分,如人乳中约含6%~7%,牛乳中约含5%。乳糖是婴儿主要食用的糖类物质。初生婴儿仅能消化乳糖、蔗糖、葡萄糖、果糖,对淀粉不易消化,故米、面淀粉食物应在3~4个月后才开始添加。乳糖对婴儿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能够保持肠道中最合适的肠菌种数,并能促进钙的吸收。随着年龄的增大,肠道中将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的乳糖酶活性急剧下降,甚至在某些个体中几乎降到0,因而成年人食用大量的乳糖,不易消化,食物中乳糖含量高于15%时可导致渗透性腹泻。 一、目的要求 1、理解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的原理及操作要点; 2、熟练称量、过滤、定容、滴定等基本操技术。 二、实验原理 试样经除去蛋白质后,在加热条件下,以次甲基蓝作指示剂,滴定标定过

白砂糖中还原糖分的测定

白砂糖中还原糖分的测定 一、基本原理: 本方法是基于碱性铜盐溶液中金属盐类的还原作用,用碘量法测定奥氏试剂与糖液作用生成的氧化亚铜,从而确定样品中的还原糖分。 二、仪器设备与试剂: 仪器: 1锥形烧杯: 容量300ml 2滴定管:50ml,刻度线至 0."1ml 3可调电炉 4恒温水浴锅 试剂:1xx试剂: 分别称取硫酸铜 5."0克,酒石酸钾钠300克以及无水碳酸钠 10."0xx,磷酸氢二钠 50."0克,溶于900ml蒸馏水中,如有必要可将其微微加热,待完全溶解后,放入沸水浴中加热杀菌2h,然后冷却至室温,稀释至1000ml,用细孔砂芯玻璃漏斗或硅藻土或活性炭过滤,贮于棕色试剂瓶中。 2硫代硫酸钠贮备液溶液: 取硫代硫酸钠 20."0xx无水碳酸钠

0."1克,用经煮沸灭菌蒸馏水溶解,定容至500ml,保存于棕色试剂瓶中,放置8-14d后过滤备用。 3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 吸取硫代硫酸钠贮备液溶液100ml,移入容量瓶中并用经煮沸灭菌的蒸馏水稀释至500ml,该试剂用基准重铬酸钠标定,并校正其浓度。 4碘溶液: 称取碘化钾约10克,先溶解于数毫升水中,令称取纯碘 2."050克,溶于碘化钾溶液,将溶液全部移入500ml容量瓶中并加水至刻度线,标定,贮存于具有玻璃密封的棕色瓶中。 5淀粉指示剂: 称取可溶性淀粉 1."0克,加10ml水,搅拌下注入200ml沸水中,再微沸2分钟,冷却,溶液于实验前制备。 6冰乙酸 7盐酸溶液[c(HCl)=1mol/L] 三、实验步骤: 1测定称取白砂糖 10."00克,用50ml蒸馏水溶解于300ml锥形瓶中,糖液含转化糖不超过20mg,然后加入50ml奥氏试剂,充分混匀,用小烧杯盖上在电炉上加热,使其在4-5分钟内沸腾,并继续准确的煮沸5分钟。取出,置于冷水中冷却至室温(不要摇动)。取出,加入冰乙酸1ml,在不断摇动下,加入准确计量的碘溶液,是还原的铜量加入5-30ml,其数量以确保过量为准,用量杯沿锥形瓶壁 1mol/L的盐酸溶液15ml,立即盖上小烧杯,放置约2分钟,不时的摇动溶液,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过量的碘,滴定至溶液呈黄绿色时,加入淀粉指示剂2-3ml,继续滴定至蓝色褪尽为止。

还原糖含量测定

二、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葡萄糖标准溶液:(葡萄糖在98~100℃先烘干至恒重,干燥冷却,再称量)1 mg ·mL-1葡萄糖标准液:准确称取1 g 的无水葡萄糖,待溶解后定容至1000 mL 。 DNS 显色液:准确称取无水的3,5-二硝基水杨酸6.5 g 溶解待用。无水氢氧化钠40 g 溶解后移入500 mL 容量瓶,冷却后定容。将水杨酸溶解液移入1000 mL 容量瓶并加入325 mL 的氢氧化钠,再加入15 mL 丙三醇溶解定容至1000 mL 贮存于棕色试剂瓶中。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蒸馏水。 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 还原糖测定液的制备:准确称取块茎干样品粉末1.3××g ,放入50ml 容量瓶中加入25ml 蒸馏水,置沸水浴中加热20min ,其间摇动数次,取出立即加入2ml 乙酸锌(219g/L)溶液和2ml 亚铁氰化钾(106g/L)溶液,摇匀,冷却,定容至50ml 容量瓶中,过滤,滤液备用。 标准曲线的制作:用移液器准确吸取0、2、4、6、8、10、12、14、16ml ……的葡萄糖标准溶液,分别置于50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补充至约20ml ,加3,5—二硝基水杨酸溶液5ml ,至沸水浴中煮5min 进行显色,取出后以流水冷却,定容,摇匀。20min 后比色。用试剂空白调零,用分光光度计在510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值(A ),以吸光值为纵坐标,葡萄糖含量(mg )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样品的测定:用移液器吸取样品溶液5ml ,置于50ml 容量瓶中,加3,5—二硝基水杨酸溶液5ml ,至沸水浴中煮5min 进行显色,取出后以流水冷却,定容,摇匀。20min 后比色。用试剂空白调零,用分光光度计在510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值(A )。 结果计算:在标准曲线中查出相应的还原糖含量,按以下公式计算样品中还原糖的百分含量。 还原糖(%)=)()(mg mg 样品质量样品稀释倍数 数还原糖 ×100 式中,分取倍数:50/5=10 换算成:还原糖(%FW)=还原糖(%DW)×干物质(%)

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还原糖的测定方法(2) 二、直接滴定法 1.原理 样品经除去蛋白质后,在加热条件下,直接滴定已标定过的费林氏液,费林氏液被还原析出氧化亚铜后,过量的还原糖立即将次甲基蓝还原,使蓝色褪色。根据样品消耗体积,计算还原糖量。 2.适用范围 GB5009.7-85,本方法适用于所有食品中还原糖的检测。检出限0.1mg。 3.主要仪器 滴定管 4.试剂 除特殊说明外,实验用水为蒸馏水,试剂为分析纯。 (1)费林甲液:称取15 g硫酸铜(CuSO4·5H2O),及0.05 g次甲基蓝,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 L。 (2)费林乙液:称取50 g酒石酸钾钠与75 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再加入4 g亚铁氰化钾,完全溶解后,用水稀释至500 ml,贮存于橡胶塞玻璃瓶内。(3)乙酸锌溶液:称取21.9 g乙酸锌,加3 ml冰乙酸,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 00 ml。 (4)亚铁氰化钾溶液。称取10.6g亚铁氰化钾,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5)盐酸。 (6)葡萄糖标准溶液:精密称取1.000 g经过80 ℃干燥至恒量的葡萄糖(纯度在99%以上),加水溶解后加入5 ml盐酸,并以水稀释至1 L。此溶液相当于1 mg/ml葡萄糖。(注:加盐酸的目的是防腐,标准溶液也可用饱和苯甲酸溶液配制) 5.操作方法 5.1样品处理: 5.1.1乳类、乳制品及含蛋白质的食品:称取约0.5~2 g固体样品(吸取2~10 ml液体样品),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50 ml水,摇匀。边摇边慢慢加入5 ml乙酸锌溶液及5 ml亚铁氢化钾溶液,加水至刻度,混匀。静置30 min,用

干燥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滤液备用。(注意:乙酸锌可去除蛋白质、鞣质、树脂等,使它们形成沉淀,经过滤除去。如果钙离子过多时,易与葡萄糖、果糖生成络合物,使滴定速度缓慢;从而结果偏低,可向样品中加入草酸粉,与钙结合,形成沉淀并过滤。) 5.1.2酒精性饮料:吸取50 ml样品,置于蒸发皿中,用1 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中性,在水浴上蒸发至原体积1/4后,移入100 ml容量瓶中。加25 ml 水,混匀。以下按4.1.1自"加5 ml乙酸锌溶液"起依法操作。 5.1.3含多量淀粉的食品:称取2~5 g样品,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50 ml 水,在45℃水浴中加热1 h,并时时振摇(注意:此步骤是使还原糖溶于水中,切忌温度过高,因为淀粉在高温条件下可糊化、水解,影响检测结果。)。冷后加水至刻度,混匀,静置。吸取50 ml上清液于另一100 ml容量瓶中,以下按 4.1.1自"5 ml乙酸锌溶液"起依法操作。 5.1.4汽水等含有二氧化碳的饮料:吸取50 ml样品置于蒸发皿中,在水浴上除去二氧化碳后,移入100 ml容量瓶中,并用水洗涤蒸发皿,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再加水至刻度,混匀后,备用。 (注意:样品中稀释的还原糖最终浓度应接近于葡萄糖标准液的浓度。) 5. 2标定费林氏液溶液:吸取5.0 ml费林氏甲液及5.0 ml乙液,置于150 ml 锥形瓶中(注意:甲液与乙液混合可生成氧化亚铜沉淀,应将甲液加入乙液,使开始生成的氧化亚铜沉淀重溶),加水10 ml,加入玻璃珠2粒,从滴定管滴加约9 ml葡萄糖标准溶液,控制在2 min内加热至沸,趁沸以每两秒1滴的速度继续滴加葡萄糖标准溶液,直至溶液兰色刚好褪去并出现淡黄色为终点,记录消耗的葡萄糖标准溶液总体积,平行操作三份,取其平均值,计算每10 ml(甲、乙液各5 ml)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相当于葡萄糖的质量(mg)。(注意:还原的次甲基蓝易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恢复成原来的蓝色,所以滴定过程中必须保持溶液成沸腾状态,并且避免滴定时间过长。) 5.3样品溶液预测:吸取5.0 ml费林氏甲液及5.0 ml乙液,置于150 ml锥形瓶中,加水10 ml,加入玻璃珠2粒,控制在2 min内加热至沸,趁沸以先快后慢的速度,从滴定管中滴加样品溶液,并保持溶液沸腾状态,待溶液颜色变浅时,以每秒1滴的速度滴定,直至溶液兰色褪去,出现亮黄色为终点。如果样品液颜

还原糖的测定国标法

直接滴定法测还原糖 1.实验原理 实验经除去蛋白质后,在加热条件下,以亚甲基蓝为指示剂,滴定标定过 的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用还原糖标准溶液标定),根据样品液消耗体积计算还 原糖含量。 2.实验药品与试剂 硫酸铜、亚甲基蓝指示剂、酒石酸钾钠、氢氧化钠、乙酸锌、冰乙酸、亚铁氰 化钾、葡萄糖、氢氧化钠溶液(40g/L) 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称取15g硫酸铜及0.05g亚甲蓝加适量水溶解至1000ml 碱性酒石酸铜乙液:称取50g酒石酸钾钠与75g氢氧化钠,加适量水溶解,再 加4g亚铁氰化钾,完全溶解后稀释至1000ml,贮存于橡胶塞玻璃瓶中。 盐酸溶液:量取50ml盐酸加水稀释至100ml。 葡萄糖标液:称取1.0g干燥2h后的葡萄糖,加水溶解并加入5ml盐酸,并以水 稀释到1000ml,此溶液每毫克相当于1.0mg葡萄糖。 3.仪器 25ml滴定管、250 ml容量瓶、150ml锥形瓶、玻璃珠、真空泵、电子天平、可 调电炉(带石棉板) 4.实验步骤 4.1 样品处理: 一般食品是称取粉碎后的样品2.5~5g或吸取5~25g液体样品,置于250 ml容量瓶中,加50ml水,摇匀。加入5ml 乙酸锌溶液及5ml亚铁氰化钾溶液,加水至刻度,混匀。静置30min,用干燥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滤液备用。4.2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 吸取5.0g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及乙液,于150ml锥形瓶中加水10ml,加入玻璃珠两粒,从滴定管滴加约9ml葡萄糖或其他还原糖标液,控制在2min内加热至沸,趁热以1滴/2s的速度继续滴加葡萄糖或其他还原糖标液至蓝色刚好褪去, 即为终点,记录消耗体积,平行测定3次并取平均值,计算每10ml酒石酸铜溶 液(甲、乙各5ml)相当于多少葡萄糖或其他还原糖的质量(mg)。 4.3试样溶液预测: 吸取5.0g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及乙液,于150ml锥形瓶中加水10ml,加入玻 璃珠两粒,控制在2min内加热至沸,保持沸腾以先快后慢的速度,从滴定管中滴加试样溶液,病保持溶液沸腾状态,待溶液颜色变浅时,以1滴/2秒的速度 滴定,直至蓝色刚好褪去即为终点,记录样液消耗体积。

最新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的原理与主要影响因素

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的原理与主要影响因素 日常食品检测中,还原糖是一个常规理化检验项目,涉及的样品种类很广,如乳制品、肉制品、发酵酒及果蔬制品叶等。目前还原糖的检测分二大类,一类是具体检测某一还原糖含量,如葡萄糖、果糖等;一类是测定还原糖总量,还原糖总量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化学滴定法,食品检测中最常用的是国标GB/T 5009.7-2008中的第一法:直接滴定法。本文讨论的是后者。 检测原理 (1)碱性酒石酸铜甲液与乙液混合后,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此沉淀立即与酒石酸钾钠反应生成深蓝色的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 (2)当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与还原糖共热时,酒石酸钾钠铜被还原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物,而还原糖的醛基或酮基则被氧化为羧基,生成还原糖酸。 (3)当还原糖将溶液中酒石酸钾钠铜耗尽时,稍微过量的还原糖可将亚甲基蓝还原而呈无色,指示滴定终点的到来。 (4)为消除氧化亚铜沉淀对滴定终点观察的干扰,在碱性酒石酸铜乙液中加入少量亚铁氰化钾,与红色的氧化亚

铜发生络合反应,生成可溶性无色络合物,利于终点的判定。 检测原理的补充性解释 酒石酸钾钠作用。既然实验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那么硫酸铜遇碱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后,不利于实验正常进行,必须使其(铜离子)在可溶状态下才行,酒石酸钾钠与铜离子络合物酒石酸钾钠铜是可溶的,从而达到了目的。 亚铁氰化钾作用。当样品中存在大量的如铁、锰、钴等金属离子,或样品处理时,沉淀剂乙酸锌过量了,都会消耗碱性酒石酸铜乙液中的亚铁氰化钾,当亚铁氰化钾被过量消耗时,不能有效络合氧化亚铜,致使滴定终点不显无色而显暗红色。可另配制亚铁氰化钾溶液,滴定时往锥形瓶中适量添加,标准与样液添加量一样。 定量标准物质。碱性酒石酸铜甲液中的硫酸铜的铜离子(Cu2+)为此滴定反应的定量标准物质,碱性酒石酸铜乙液中氢氧化钠提供了强碱性环境,故国标GB/T 5009.7-2008中5.2:“吸取5.0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的体积量取精度应改为“5.00mL”,否?t检测结果的有效位数达不到该标准的要求:“还原糖含量≥10g/100g时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还原糖被氧化反应式。还原糖与酒石酸钾钠铜的反应,以葡萄糖为例,常见的有下面3式,(6)式中,电子转移数为2,葡萄糖被氧化为葡萄糖酸;(7)式中,电子转移数为6,葡萄糖被氧化为葡萄糖二酸;(8)式中,电子转移数为6,

还原糖测定

1.2 费林氏液法 1.2.1 仪器和用具 1.2.1.1 古氏坩埚:25 ml; 1.2.1.2 抽滤瓶:500 ml; 1.2.1.3 真空泵或水泵等。 1.2.2 试剂 1.2.2.1 费林氏溶液; a.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取硫酸铜结晶34.639 g,加适量水溶解,加硫酸0.5 ml,再加水至 500 ml,用精制石棉过滤; b.碱性酒石酸铜乙液:取酒石酸钾钠173 g与氢氧化钠50 g,加适量水溶解,稀释至500 ml,用精制石棉过滤,贮存于具有橡皮塞的玻璃瓶内。 1.2.2.2 精制石棉:先用3 N盐酸将石棉浸泡2~3日后,用水洗净。再加10%氢氧化钠溶液浸泡2~3日,倾去溶液,用热碱性酒石酸铜乙液浸泡数小时,用水洗净。再以3 N盐酸浸泡数小时,用水洗至不呈酸性,使之成为微细的软纤维,用水浸泡贮存于玻璃瓶内,作填充古氏坩埚用。 1.2.2.3 0.1 N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1.2.2.4 1 N氢氧化钠溶液:取氢氧化钠4 g,加水溶解至100 ml。 1.2.2.5 硫酸铁溶液:取硫酸铁50 g,加水200 ml溶解后,慢慢加入硫酸100 ml,冷后加水至1000 ml。 1.2.2.6 3 N盐酸:取盐酸25 ml,加水至100 ml。 1.2.3 操作方法 表 1

1.2.3.1 试样处理:准确称取试样10~20 g放入250 ml容量瓶中,加水200 ml,在45℃水浴中加热1 h,并时时振摇,到时待冷后加水至刻度,静置后,吸取澄清液200 ml于另一250 ml容量瓶中,加碱性酒石酸铜甲液10 ml和1 N氢氧化钠溶液4 ml,摇匀,加水至刻度,静置30 min,用干燥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其余滤液供测定还原糖和非还原糖用。 1.2.3.2 滴定:精密吸取制备的试样溶液50 ml于400 ml烧杯中,加入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各25 ml,盖一表面皿,置电炉上加热,在4 min内沸腾,再煮沸2 min,趁热用铺有石棉的古氏坩埚(或垂融坩埚)抽滤,并用60℃热水洗涤烧杯和沉淀,至洗液不呈碱性为止。将古氏坩埚放回原400 ml烧杯中,加硫酸铁溶液25 ml和水25 ml,用玻棒搅拌,使氧化亚铜完全溶解,以0.1 N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同时取水50 ml,加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各25 ml,做试剂空白试验。 1.2.4 结果计算 相当于试样中还原糖重量的氧化亚铜重量按公式(2)计算: x=(V-V0)N×71.54…………………………………………………… (2) 式中:x──相当于试样中还原糖重量的氧化亚铜的重量,mg; V──试样消耗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0──试样空白消耗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 N──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71.54──1 N高锰酸钾标准溶液1 ml相当于氧化亚铜的毫克数。 由所得的氧化亚铜重量,按附录A的表查出相当的还原糖(以葡萄糖计)的重量。

实验一还原糖和总糖含量的测定

实验一还原糖和总糖含量的测定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 一.目的 1.掌握还原糖定量测定的基本原理; 2.学习比色定糖法的基本操作; 3.熟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原理 在碱性的条件下,还原糖与3,5-二硝基水杨酸共热,3,5-二硝基水杨酸被还原为3-氨基-5-硝基水杨酸(棕红色物质),还原糖的量与棕红色物质颜色深浅的程度成一定的比例关系,在540nm波长下测定棕红色物质的消光值,查对标准曲线并计算,便可分别样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 三.仪器.试剂和材料 1.仪器: (1)25ml刻度试管(2)玻璃漏斗(3)三角瓶(4)100ml容量瓶3个(5)刻度吸管(1ml,2ml,3ml)(6)恒温水浴(7)沸水浴(8)电子天平(9)分光光度计2.试剂; (1)1mg/ml葡萄糖标准液(2)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3)碘碘化钾溶液(4)酚酞指示剂(5)6ml/L HCI (6)6ml/L NaOH 3.材料:食用面粉 四.操作步骤 将各管摇匀,在沸水中加热5min,取出后立即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冷却至室温,再以蒸馏水定容至25min,用试管塞塞住试管口,颠倒混匀。在540nm波长下,用0号试管调零,分别读取1~6号管的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葡萄样毫克数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样品中还原糖和总糖含量的测定 (1)样品中还原糖的提取:准确称取3g使用面粉,放在100ml三角瓶中,先以少量蒸馏水调成糊状,然后加50ml蒸馏水,搅匀,置于50℃恒温水中保温20min,使还原糖浸出。过滤,用20ml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混匀,作为还原糖待测液。 (2)样品中总糖的水解和提取:准确称取1g使用面粉。放在100ml的三角瓶中,加入10ml 6mol/L HCI及15ml蒸馏水,置于水浴中加热水解30min。待三角瓶中水解液冷却后,加入1滴酚酞指示剂。以6mol/LNaOH中和至微红色,过滤,再用少量蒸馏水冲洗三角瓶及滤纸,将滤纸全部收集砸100ml的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混匀。精确吸取10ml 定容过的水解液,移入另一100ml的容量瓶中,以水稀释定容,混匀,作为总糖待测液。 六、结果处理 (1)由管○1、○2吸光度平均值在葡萄糖标准曲线查出相应的还原糖毫克数为:0.167m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