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称重系统测试报告

自动称重系统测试报告
自动称重系统测试报告

汽车衡自动称重系统

检验报告

测试标号:(TestID):【ST2016第124号】

测试日期:2016年11月10日

测试类型:(TestType):软件产品功能测试

测试(Testby):审核(Issuedby):

山西智诚鹏跃科技有限公司

功能实测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测试报告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一. 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项目背景 (1) 1.3定义 (1) 1.4项目简介 (1) 1.5操作系统 (1) 1.6参考资料 (2) 二.测试范围 (2) 三.测试策略 (3) 3.1 测试完成标准 (3) 3.2 测试类型 (3) 功能测试 (3) 性能测试 (4) 用户界面(UI)测试 (4) 安全性与访问控制测试 (5) 兼容性测试 (6) 回归测试 (6) 测试实施阶段 (7) 四.测试计划 (7) 4.1测试阶段 (7) 4.2测试进度 (8) 4.3测试软件 (9) 4.4测试环境 (10) 五.测试项目说明 (10) 5.1单位测试 (10) 5.2测试用例 (15) 5.3安全性与访问控制测试 (23) 5.4兼容性测试 (23) 5.5 回归测试 (23) 六.报道总结 (24)

一.引言 1.1 编写目的 根据软件的功能及结构设计出相应的测试用例,目的在于尽可能发现程序中的存在的错误,并加以改正,以达到减低系统运行的故障,使交付到用户手中的系统是一个尽可能安全的、可靠的和有效地系统。本文档将为测试人员提供测试用例,对测试人员进行测试指导,使测试工作顺利进行。 1.2 项目背景 小组名称:ABC小组 项目名称: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1.3 定义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1.4项目简介 1.4.1平台:主要使用.net平台用来完成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1.4.2功能:本系统为员工、部门经理和管理员提供职工和 部门信息的填加,修改和删除功能,包括职工档案、员工履历、员工合同、部门名称、部门经理等,可以记录奖惩情况,包括获奖人员、奖惩时间、奖惩内容等,并能够维护和查询教育培训信息,最后还可以让系统管理员进行后台管理,包括组织管理、安全控制。 1.5操作系统:

实验四 控制系统频率特性的测试(实验报告)

实验四 控制系统频率特性的测试 一. 实验目的 认识线性定常系统的频率特性,掌握用频率特性法测试被控过程模型的原理和方法,根据开环系统的对数频率特性,确定系统组成环节的参数。 二.实验装置 (1)微型计算机。 (2)自动控制实验教学系统软件。 三.实验原理及方法 (1)基本概念 一个稳定的线性定常系统,在正弦信号的作用下,输出稳态与输入信号关系如下: 幅频特性 相频特性 (2)实验方法 设有两个正弦信号: 若以)(t x ω为横轴,以)(y t ω为纵轴,而以t ω作为参变量,则随t ω的变化,)(t x ω和 )(y t ω所确定的点的轨迹,将在 x--y 平面上描绘出一条封闭的曲线(通常是一个椭圆)。这 就是所谓“李沙育图形”。 由李沙育图形可求出Xm ,Ym ,φ,

四.实验步骤 (1)根据前面的实验步骤点击实验七、控制系统频率特性测试菜单。 (2)首先确定被测对象模型的传递函数, 预先设置好参数T1、T2、ξ、K (3)设置好各项参数后,开始仿真分析,首先做幅频测试,按所得的频率范围由低到高,及ω由小到大慢慢改变,特别是在转折频率处更应该多取几个点 五.数据处理 (一)第一种处理方法: (1)得表格如下: (2)作图如下: (二)第二种方法: 由实验模型即,由实验设置模型根据理论计算结果绘制bode图,绘制Bode图。

(三)误差分析 两图形的大体趋势一直,从而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在拐点处有一定的差距,在某些点处也存在较大的误差。 分析: (1)在读取数据上存在较大的误差,而使得理论结果和实验结果之间存在。 (2)在数值应选取上太合适,而使得所画出的bode图形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3)在实验计算相角和幅值方面本来就存在着近似,从而使得误差存在,而使得两个图形之间有差异 六.思考讨论 (1)是否可以用“李沙育”图形同时测量幅频特性和想频特性 答:可以。在实验过程中一个频率可同时记录2Xm,2Ym,2y0。 (2)讨论用“李沙育图形”测量频率特性的精度,即误差分析(说明误差的主要来源)答:用“李沙育图形”测量频率特性的精度从上面的分析处理上也可以看出是比较高的,但是在实验结果和理论的结果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些误差主要来自于从“李沙育图形”上读取数据的时候存在的误差,也可能是计算机精度方面的误差。 (3)对用频率特性测试系统数学模型方法的评测 答:用这种方法进行此次实验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其过程,原理及方法。但本次实验的数据量很大,需要读取较多坐标,教学软件可以更智能一些,增加一些自动读取坐标的功能。 七.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加深了对线性定常系统的频率特性的认识,掌握了用频率特性法测试被控过程模型的原理和方法。使我把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联系起来,加深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在处理数据时,需要进行一定量的计算,这要求我们要细心、耐心,作图时要注意不能用普通坐标系,而是半对数坐标系进行作图。

系统压力测试报告

xx压力测试报告 编写部门:软件测试部 编写地址:xx项目现场 编写时间:2017年8月 目录 一、引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测试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术语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系统环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测试场景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测试场景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并发响应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测试结果概要信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虚拟用户增加、减少趋势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每秒点击量结果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系统吞吐量结果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事物汇总结果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事物平均响应时间结果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测试结果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一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认识实验 过程控制及检测装置硬件结构组成认识,控制方案的组成及控制系统连接 一、过程控制实验装置简介 过程控制是指自动控制系统中被控量为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变量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控制。本系统设计本着培养工程化、参数化、现代化、开放性、综合性人才为出发点。实验对象采用当今工业现场常用的对象,如水箱、锅炉等。仪表采用具有人工智能算法及通讯接口的智能调节仪,上位机监控软件采用MCGS工控组态软件。对象系统还留有扩展连接口,扩展信号接口便于控制系统二次开发,如PLC控制、DCS控制开发等。学生通过对该系统的了解和使用,进入企业后能很快地适应环境并进入角色。同时该系统也为教师和研究生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学习和研究开发的平台。 二、过程控制实验装置组成 本实验装置由过程控制实验对象、智能仪表控制台及上位机PC三部分组成。 1、被控对象 由上、下二个有机玻璃水箱和不锈钢储水箱串接,4.5千瓦电加热锅炉(由不锈钢锅炉内胆加温筒和封闭外循环不锈钢锅炉夹套构成),压力容器组成。 水箱:包括上、下水箱和储水箱。上、下水箱采用透明长方体有机玻璃,坚实耐用,透明度高,有利于学生直接观察液位的变化和记录结果。水箱结构新颖,内有三个槽,分别是缓冲槽、工作槽、出水槽,还设有溢流口。二个水箱可以组成一阶、二阶单回路液位控制实验和双闭环液位定值控制等实验。 模拟锅炉:锅炉采用不锈钢精致而成,由两层组成:加热层(内胆)和冷却层(夹套)。做温度定值实验时,可用冷却循环水帮助散热。加热层和冷却层都有温度传感器检测其温度,可做温度串级控制、前馈-反馈控制、比值控制、解耦控制等实验。 压力容器:采用不锈钢做成,一大一小两个连通的容器,可以组成一阶、二阶单回路压力控制实验和双闭环串级定值控制等实验。 管道:整个系统管道采用不锈钢管连接而成,彻底避免了管道生锈的可能性。为了提高实验装置的使用年限,储水箱换水可用箱底的出水阀进行。 2、检测装置 (液位)差压变送器:检测上、下二个水箱的液位。其型号:FB0803BAEIR,测量范围:0~1.6KPa,精度:0.5。输出信号:4~20mA DC。 涡轮流量传感器:测量电动调节阀支路的水流量。其型号:LWGY-6A,公称压力:6.3MPa,精度:1.0%,输出信号:4~20mA DC 温度传感器:本装置采用了两个铜电阻温度传感器,分别测量锅炉内胆、锅炉夹套的温度。经过温度传感器,可将温度信号转换为4~20mA DC电流信号。 (气体)扩散硅压力变送器:用来检测压力容器内气体的压力大小。其型号:DBYG-4000A/ST2X1,测量范围:0.6~3.5Mpa连续可调,精度:0.2,输出信号为4~20mA DC。 3、执行机构 电气转换器:型号为QZD-1000,输入信号为4~20mA DC,输出信号:20~100Ka气压信号,输出用来驱动气动调节阀。 气动薄膜小流量调节阀:用来控制压力回路流量的调节。型号为ZMAP-100,输入信号为4~20mA DC或0~5V DC,反馈信号为4~20mA DC。气源信号 压力:20~100Kpa,流通能力:0.0032。阀门控制精度:0.1%~0.3%,环境温度:-4~+200℃。 SCR移相调压模块:采用可控硅移相触发装置,输入控制信号0~5V DC或4~20mA DC 或10K电位器,输出电压变化范围:0~220V AC,用来控制电加热管加热。 水泵:型号为UPA90,流量为30升/分,扬程为8米,功率为180W。

卓顶精文最新系统上线联调测试报告.doc

福建公安警务云(一期)NB新项目(新合同包5) 系统上线联调测试新报告 福建省公安厅科技通信处 南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20XX年6月 目录 第1章引言 (3) 1.1 编写目的 (3) 1.2 参考资料 (3) 第2章测试计划 (3) 2.1 测试地点 (3) 2.2 测试人员 (3) 2.3 测试环境 (3) 2.4 测试方法 (5) 第3章测试结果 (5) 第4章测试结论 (8)

第1章引言 1.1 编写目的 编写该测试总结新报告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 1.通过对上线联调测试结果的分析,得到对软件对外发布的接口质量的评价; 2.分析测试的过程,产品,资源,信息,为以后制定测试计划提供参考; 3.分析系统存在的缺陷,为修复和预防bug提供建议。 1.2 参考资料 序号参考资料名称 1 《软件接口需求规格说明书》 2 《测试计划(GB8567——88)》-GB标准文档 3 《用户操作手册》 第2章测试计划 2.1 测试地点 福建省公安厅。 2.2 测试人员 NB新项目建设单 位 (2人以上) NB新项目承建单 位 (2人以上) NB新项目监理单 位

2.3 测试环境 数据库服务器 硬件平台 品牌:DELLPoweYedgeY710机架式服务器 CPU:2×IntelYeon六核E56602.8GHz 内存:24GB 存储器:4×500GB7.2KYpmSAS 网络连接:LANTCP/IP1000Mbps 软件平台版本号操作系统:MicYosoftWindowsSeYveY20YY,EnteYpYiseEditionY64 6.1.7600 支撑软件:OYacle10g 10.2.0.1 WEB 服务器 硬件平台 品牌:DELLPoweYedgeY900机架式服务器 CPU:4×IntelYeon四核E74302.13GHz 内存:16GB 存储器:3×450GB7.2KYpmSAS 网络连接:LANTCP/IP1000Mbps 软件平台版本号操作系统:MicYosoftWindowsSeYveY20YY,EnteYpYiseEditionY64 6.1.7600 支撑软件:iis7.0,do’net4.0 建模/比对服务器1/任务分发/查重 硬件平台 品牌:DELLPoweYedgeY710机架式服务器 CPU:2×IntelYeon六核E56602.8GHz 内存:24GB 存储器:4×500GB7.2KYpmSAS 网络连接:LANTCP/IP1000Mbps 软件平台版本号操作系统:MicYosoftWindowsSeYveY20YY,EnteYpYiseEditionY64 6.1.7600 支撑软件:iis7.0,do’net4.0,c++20YY,oYacle10g客户端 在测试每一个测试项时,在测试用例对应的部分完成以后,由承建方人员、业主单位人员共同进行验证结果,测试的方法以白盒测试为主,主要观察测试返回结果是否达到指定要求。本测试计划的主要内容,集中在接口开发完成后的接

特气管道测试方案

高纯气体管道检测方案

工程概况 本工程共需要进行测试的管路系统为XX 二次配系统,包含: Special Gas System ,特气种类包括NH3、SiH4、1% PH3/H2、NF3、SF6、CL2、PH2;测试包含内容:保压、氦气检漏、氧份、颗粒、露点 Bulk Gas System ,种类包括CDA 、GN2、、GO2、GHe 、、GCO2; 测试包含内容:吹扫、保压 Bulk Gas System ,种类包括PN2、 PO2、Par 、PHe ; 测试包含内容:保压、颗粒 1.保压测试 a.测试目的 确保管路输送系统没有明显的泄漏及管路耐压情况进行判断,以便对管 路系统进行氦测漏。 b.测试规则 测试时间为24小时,测试压力不能小于设计压力的1.5倍,经温度 纠正后的允许压力降为不大于开始压力的1%. 压力变化方程式(考虑到温度影响) 2121ta P 273.16 T 273.16T P P -++?= P2=测试结束压力值 (PSIG) P1=测试开始压力值(PSIG) T2=测试结束温度值 (℃) T1=测试开始温度值(℃)

Pta=考虑到温度影响的压力变化值 c.测试仪器 保压计 d.测试前准备 在图纸上标出要进行压力测试的管路,以及保压计的放置位置。测试中在管线上拆卸的任何部件都要在图纸以及最后的测试报告中标出。测试开始之前,仔细的检查管线以确保给系统增压时的安全。保证所有已经安装的配件的额定承受压力都满足或超过测试的压力。拆除不满足要求的配件和系统。 注意事项: (1)在管线上拆卸的任何配件都要在图纸以及最后的测试报告中标出。(2)保证测试范围内所有的阀门(包括调压阀)都处于全开的状态。(3)保压计应该位于调压阀的进气口一侧,并且经调压阀出去的压力应该大于测试的压力。 (4)系统测试时须含如下内容的标示牌: 注意、系统压力测试中、联系人 e.测试方法 (1).让保压计与系统的隔离阀处于“关闭”状态。 (2).将保压计的管线支路压力增加到 20 PSIG。 (3).慢慢打开隔离阀。 (4).每次增加 10 PSIG,缓慢的将系统压力增加到最终测试压力的50% 。 观察保压计10 到15 分钟,看系统有无泄漏。如保压计显示系统 有泄漏,则减小系统压力并处理漏点。重复上述操作。

联调测试方案

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联调测试方案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12月

模板版本变更记录(EPG更新模板时填写): 工件版本变更记录(工件作者或修改者更新工件时填写):

目录 1 编写目的 (3) 2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 2.1术语、定义 (3) 2.2缩略语 (3) 3 适用范围及预期读者 (3) 4 联调测试概述 (3) 4.1 联调测试定义 (3) 4.2 联调测试范围 (4) 4.2.1 连通性测试 (4) 4.2.2 功能性测试 (5) 5 联调测试流程及操作 (5) 5.1 联调测试总体流程 (5) 5.1.1 联调测试相关方及角色 (5) 5.1.2 联调测试阶段划分 (6) 5.1.3 联调测试总体流程图 (6) 5.2 联调测试各阶段详细介绍 (7) 5.2.1 联调测试申请阶段 (7) 5.2.2 联调测试环境准备阶段 (8) 5.2.3 联调测试测试设计阶段 (10) 5.2.4 联调测试应用设置阶段 (12) 5.2.5 联调测试测试执行阶段 (13) 5.2.6 联调测试测试评估阶段 (15) 6 联调测试质量保证 (15) 6.1 联调测试风险管理 (15) 6.1.1 风险管理流程示意图 (15) 6.1.2 风险管理流程说明 (16) 6.1.3 风险管理机制及操作指南 (19) 6.2 联调测试问题处理 (19) 6.2.1 问题处理流程示意图 (19) 6.2.2 问题处理流程说明 (19) 6.3 联调测试协调管理 (20) 6.3.1 协调管理流程示意图 (20) 6.3.2 相关文档模板 (21) 6.4 联调测试沟通管理 (21) 6.4.1 信息知会规则 (21) 6.4.2 专家会审规则 (22) 6.4.3 同行评审规则 (22) 6.4.4 领导审核规则 (22) 7 附录 (24) 7.1 附件 (24)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二)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 ——网上招聘系统 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 背景: 如今网上招聘越来越普遍,但有些招聘系统的综合性能不是很好,

比如系统的冗余、系统的性能、安全性、完整性等等都有待提高,本次测试的目的就是针对本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得到对软件质量的评价 2、分析测试的过程,产品,资源,信息,为以后制定测试计划提供参考 3、评估测试测试执行和测试计划是否符合 4、分析系统存在的缺陷,为修复和预防bug提供建议 二、实验内容 该文档的目的是描述网上招聘系统项目客户端系统测试的总结报告,其主要内容包括: ●系统环境简介 1、软件名称:网上招聘求职系统 2、软件功能:为求职者提供求职、收藏、信息交互等功能;为招聘单位提供招聘、收藏、信息交互等功能;为管理员提供管理网站公告、友情链接和网站会员的管理功能。 3、用户:求职者、招聘单位、管理员 4、开发者:ZSS ●系统数据度量 ●系统结果评估 用户群:1、项目管理人员 2、测试人员 范围:该文档定义了客户端系统测试的结果,总结了测试客户端的

职位查询、网上提交简历、在线答题的基本功能,以及支持大数据量并发访问的性能,给出了测试的结论。 2.1严重bug:出现以下缺陷,测试定义为严重bug 系统无响应,处于死机状态,需要其他人工修复系统才可复原。 点击某个菜单后出现“The page cannot be displayed”或者返回 异常错误。 进行某个操作(增加、修改、删除等)后,出现“The page cannot be displayed”或者返回异常错误 2.2缩写说明 HR--- Human Resource(人力资源管理)的缩写。 MVC---Model-View-Control(模式-视图-控制)的缩写,表示一个三层的结构体系。 2.3测试类型 a、功能性测试:按照系统需求定义中的功能定义部分对系统实行的系统级别的测试。 b、非功能性测试:按照系统需求定义中的非功能定义部分(如系统的性能指标,安全性能指标等)对系统实行的系统级别的测试。 c、测试用例:测试人员设计出来的用来测试软件某个功能的一种情形 2.4参考资料 [1] 《LoadRunner使用手册》北京长江软件有限公司编制 [2] 《网上招聘客户端需求说明》北京长江软件有限公司编制

高浓度粘稠物料管道输送系统压力测试及其装置

高浓度粘稠物料管道输送系统压力测试及其装置 赵学义1路鹏2吴淼1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机电学院北京100083; 2.北京中矿机电工程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83)摘要:高浓度粘稠物料存在于工业领域的各个行业,本文从开展对高浓度粘稠物料的流变学特性和管道输送特性的研究出发,设计制造了适合此类非牛顿流体的管道输送压力测试装置。文中详细介绍了测压装置的结构组成、主要功能以及测试方法,并对该装置的静态标定和动态标定过程及其结果做了分析,通过对多种高浓度粘稠物料的实验测定,表明该测压装置安装位置合理、测试数据全面、测试精度和性能可靠,测压装置的结构紧凑,安装方便,完全适用于测量高浓度粘稠物料的管道压力。 关键词: 高浓度粘稠物料;管道输送;压力;标定 Pressure Test and Device of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System for Viscous and Dense Materials With High Concentration Abstract: Build on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nd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of viscous and dense materials with high concentration, a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pressure test device which is fit for the Non-Newtonian fluid has been designed and built. This issue presents the structure, main function and test method in detail, and analyses the process and the outcome of static and dynamic calibration. It shows that the test point of this device chooses rationally, the testing data is comprehensive, testing precision and performance are credible, and the structure is compact, so this device is well fit for measuring the pipeline pressure of viscous and dense materials with high concentration. Keywords: High viscous material;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pressure; calibration 1 概述 高浓度粘稠物料存在于工业领域的各个行业,最常见的有煤矿洗煤产生的原生煤泥、化工行业的电石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城市污泥和造纸行业的造纸废渣污泥等,此类物料的共同特点是浓度高、粘度大、高凝聚性,难于搅拌和输送。传统的皮带机、刮板输送机属于开放式输送设备,虽然可以输送,但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而通过管道输送此类物料,既可以减少输送环节,又能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目前,对管道输送高浓度粘稠物料的研究刚刚开始,而测试管道输送压力及压力降是研究管道输送理论的关键。 2 问题的提出及解决方案 高粘稠物料由于其本身固有的高浓度、高粘性、高磨损性等物理特性,一般的传感器不能适用此类物料的压力测试,如油压传感器的引压孔较小,物料无法进入引压孔;膜片式压力传感器的金属膜片很薄,强度及耐冲击性差,很容易被磨破或大颗粒物质击穿等。 为了解决高浓度粘稠物料在管道输送中的压力测试问题,特别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该物料的管道压力传压装置,通过该装置将介质的压力转换为液压油的压力,采用普通的压力变送器对液压油的压力测试就能得到管道输送的压力,如图1所示。 压力传感器的测试原理如下:高粘稠物料经过短管1时,物料会充满短管,在压力作用下挤压橡胶隔膜2,橡胶隔膜把压力传递给油缸3内的液压油,再用压力变送器4测出油缸内的油压,即将管道内物料的压力转换为油压而间接测出物料的压力。 1.短管 2.传压膜 3.油缸 4.压力变送器 图1 高浓度粘稠物料管道压力传感装置 Fig.1 Pressure-measuring device for viscous and dense materials with high concentration 该压力传感器自安装使用2年多来,共测试了近10种物料,做实验15次,测试得出的数据、曲线

测试过程控制及样例

测试过程控制及样例

测试过程控制及样例 1目的 确保测试的有效性和验证结果的可靠性,从而保证软件实现阶段质量和最终质量。并作为验证及确认软件版本发布、项目验收的依据。 2适用范围 部门:应用开发事业部总监、系统测试部、软件部门、业务部门。 业务:模块测试、系统测试,β测试及试运行测试结果的收集。 3职责 1)1)系统测试部经理负责组织测试人员编写测试工作计划和测试大纲,审 核测试记录和测试报告,申请发布β测试版或软件试运行。 2)2)测试人员按照测试工作计划和测试大纲进行测试,填写测试记录,编 写系统测试报告和用户测试报告。 3)3)业务部门负责提供用户测试名单,系统测试部收集β测试结果 4)4)应用开发事业部(副)总监审批测试报告,批准β测试版发布或软件 试运行,通知业务部门。 5)5)市场部为产品发布做准备。 6)6)总经理批准紧急放行。 7)7)系统测试部负责解释和修订本程序文件。 4工作程序 1)1)测试准备 除单元测试外,在进行各种测试前应准备做好如下准备: ●●配备测试用硬件环境; ●●建立相应的运行环境和网络环境; ●●准备测试数据; 2)2)测试依据 测试依据主要包括:测试工作计划、测试大纲、上阶段测试记录、上版软件产品用户反馈意见记录等。 3)3)测试工作计划及测试大纲 系统测试部经理组织测试人员按照/3-07/QR/001《测试工作计划》编写测试工作计划,测试工作计划应主要包括测试进度、人员安排、设备环境的建立等。测试工作计划经应用开发事业部(副)总监批准后实施。 系统测试部经理组织测试人员,根据软件《需求分析规格说明书》、《软件设计说明书》,按照/3-07/QR/002《测试大纲编写指南》编写测试大纲。 测试大纲作为测试的主要依据,测试大纲经应用开发事业部(副)总监批准后实施。

码头——油库输油管线压力测试方案

码头——油库输油管线压力测试方案 1编制目的 检验码头——油库输油管线的在保压状态下的运行状态和安全性、合理性、稳定性。2职责 2.1油库经理负责试运行的现场指挥。 2.2维修部负责在保压过程中发生泄漏以及设备损坏维修的应急抢修工作。 2.3码头负责按工艺流程图核对作业流程,运行前管线及附件的检查,试压过程中的巡 视检查。 2.4检验中心负责试试压后的油品质量监控。 2.5自控室负责监控管线压力。 2.6保管负责按工艺流程图核对作业流程,运行前管线及附件的检查,在试压过程中油 库相关阀门的操作、试压泵的操作以及巡视检查。 3工作要求 3.1各项消防、应急物资准备到位,试压前管线及附件运行情况良好。 3.2已制定试压操作规程、安全管理规定、应急预案等,人员培训到位,能掌握试压设备 的性能和操作规程,并已考核合格。 3.3试压测试期间应确保每位参与人员都有对讲机,并已经过测试确保完好可用。 3.4人员充足,试压测试期间现场操作人员满足试压测试需要。 3.5试压设备、修补工具等已调试到位。 3.6管线试压以液压试验方式进行,以管线内油料为试验介质,测试管线应充满油料。 3.7采用8号泵加压的方式,测试管道压力为0.604Mpa。 5工作程序 5.1试压前由现场指挥组织干部、现场人员、技术骨干召开安全分析会,评估管线试压的

风险,制定可能发生的应急预案。 5.2试压测试前由现场指挥对参与人员充分讲解,包括试压流程、操作规程、安全事项、 应急预案等。组织参加管线试压的作业人员进行应急演练培训。保证试压作业人员熟悉试压工作要求,掌握试压流程,熟练掌握试压设备性能、操作要领,能应对突发的应急事故。 5.3试压测试前检查确认,对试压过程涉及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认,包括管线、阀门、 附件、临时用电设备、测试油泵等,并完成试压测试设备的准备工作。 5.3.1安排现场操作人员对管线进行全面检查,对工艺流程当前状态进行确认。 5.3.2现场指挥检查所有参与人员是否到位。 5.3.3检查通讯设备完好可用。 5.3.4检查消防器材及其它应急是否准备到位。 5.3.5检查试压设备和仪器仪表是否完好可用。 5.3.6拆除或关闭因压力或其它原因不能参与系统试压的设备、仪表元件(流量计、 调节阀、安全阀等) 5.3.7预先清空码头泊位的两个2m3回收罐内的油料。 5.4试压前的工序准备 5.4.1由现场指挥确认管线压力测试时间,发布压力测试指令。 5.4.2根据工艺流程开具作业工作票,并由油库经理、自控室、保管分别签字确认工 艺控制要求。 5.4.3由保管、码头分别操作确认相关阀门,提供试压条件。 5.5管线试压 5.5.1现场指挥发布检查指令。 5.5.2保管、码头检查相关设备、关闭相关阀门。 5.5.3现场指挥发布压力测试指令。 5.5.4启动8号泵对1、2组管线升压,升压时需缓慢进行,达到测试压力(0.604mpa) 时,停压13小时。 5.5.5码头和油库对管线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是否存在漏点,管线有无位移等,以无 渗漏为合格 5.5.5.1在检查时如发现管线存在漏点,设备损坏造成漏油现象时,停止加压操作。 5.5.5.2对试压管线泄压,打开2号管线高点排气阀门,将压力泄入2m3罐中。 5.5.5.3维修部准备吸油毡等物资立即清理渗漏油料,使用修补工具维修管线漏点。 5.5.5.4完成清理泄漏油料、管线漏点及设备修复后,确认无安全隐患恢复试压操作。 5.5.6管道系统试压合格后,应缓慢降压,泄压排放至油罐中。 5.5.7现场指挥通知各岗位恢复收油管线系统原有状态, 5.5.8保管、码头恢复测试相关阀门及设备。 5.5.9恢复正常检查无安全隐患后,通知管线可以使用。 5.5.10化验室对使用测试时收油管线内的油料进行质量跟踪。 5.6最后形成管线压力测试总结报告 6应急预案 6.1当试压过程中发生油料泄漏时,按油罐、码头、管线油料泄漏应急预案处置。 6.2当管线压力测试作业时发生设备损坏,应立即停止测试,并进行紧急修补。 6.3当油罐浸润后油料检验不合格时,应按《油罐冲洗浸润质量控制方案》(2008-6076) 中冲洗浸润质量控制应急预案处理。 6.4当管线压力测试期间发生油料火灾时,应按油罐、码头、管线火灾事故现场处置应急

系统联调报告

系统联调报告

前言 前言 (2) 1.医院接口联调的前置条件及建议 (4) 2.医院接口联调工作方式 (4) 3.文件交换型接口测试流程 (4) 3.1住院业务接口工作流程 (4) 1.就医登记 (5) 2.已执行医嘱明细信息交换 (5) 3.费用结算 (6) 4.出院登记 (6) 3.2门诊业务接口交互工作流程 (6) 3.2.1流程一 (6) 1.门诊挂号 (7) 2.费用明细信息交换 (7) 3.费用结算 (7) 3.2.2流程二 (8) 1.门诊挂号 (8) 2.费用明细信息交换 (9) 3.费用结算 (9) 4.数据共享型接口测试工作流程 (9) 4.1住院业务接口测试工作流程 (9) 1.就医登记 (10) 2.已执行医嘱明细信息交换 (10) 3.费用结算 (11) 4.出院登记 (11) 4.2门诊业务接口交互工作流程 (11) 4.2.1流程一 (11) 1.挂号登记 (12) 2.费用明细信息交换 (12) 3.费用结算 (13) 4.2.2流程二 (13) 1.挂号登记 (13) 2.费用明细信息交换 (14) 3.费用结算 (14) 5.测试用例 (15) 5.1门诊业务测试用例 (15)

5.2住院业务测试用例 (15) 5.3门特业务测试用例 (16) 6.医院前置服务器管理要求 (18) 7.附件《ZLCHS系统与医保系统联调确认表》 18

1.医院接口联调的前置条件及建议 医院接口联调必须满足以下前提条件: ●医院或HIS开发商按《定点医疗服务机构联网与接入方案》的要求完成了医院接口改 造开发,且调试通过; ●前置服务器已经安装配置完成; ●医院已经维护好医保客户端必要的系统运行参数: ?维护操作人员工号及初始密码,并要求操作人员自己修改自己密码 ?分配权限 ?维护好病区、科室、床位 ?维护好医院端三个目录数据(主要是药品及诊疗项目)为使用医院接口联调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建议完成以下工作: ●医院或HIS开发商已经按目录对照上报格式要求和规范准备好目录对照的DBF文件, 并使用目录对照检测工具检测通过,已经上报医保中心导入,并下载到医院前置服务 器; ●维护好医生、设备 2.医院接口联调工作方式 3.文件交换型接口测试流程 3.1住院业务接口工作流程 接口交互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实验四 控制系统频率特性的测试 实验报告

实验四控制系统频率特性的测试 一.实验目的 认识线性定常系统的频率特性,掌握用频率特性法测试被控过程模型的原理和方法,根据开环系统的对数频率特性,确定系统组成环节的参数。二.实验装置 (1)微型计算机。 (2)自动控制实验教学系统软件。 三.实验原理及方法 (1)基本概念 一个稳定的线性定常系统,在正弦信号的作用下,输出稳态与输入信号关系如下: 幅频特性相频特性 (2)实验方法 设有两个正弦信号: 若以) (y tω为纵轴,而以tω作为参变量,则随tω的变xω为横轴,以) (t 化,) (y tω?所确定的点的轨迹,将在 x--y平面上描绘出一条封闭的xω和) (t 曲线(通常是一个椭圆)。这就是所谓“李沙育图形”。 由李沙育图形可求出Xm ,Ym,φ, 四.实验步骤 (1)根据前面的实验步骤点击实验七、控制系统频率特性测试菜单。(2)首先确定被测对象模型的传递函数, 预先设置好参数

T1、T2、ξ、K (3)设置好各项参数后,开始仿真分析,首先做幅频测试,按所得的频率范围由低到高,及ω由小到大慢慢改变,特别是在转折频率处更应该多取几个点 五.数据处理 (一)第一种处理方法: (1)得表格如下: (2)作图如下: (二)第二种方法: 由实验模型即,由实验设置模型根据理论计算结果绘制bode图,绘制Bode图。 (三)误差分析 两图形的大体趋势一直,从而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在拐点处有一定的差距,在某些点处也存在较大的误差。 分析: (1)在读取数据上存在较大的误差,而使得理论结果和实验结果之间存在。 (2)在数值应选取上太合适,而使得所画出的bode图形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3)在实验计算相角和幅值方面本来就存在着近似,从而使得误差存在,而使得两个图形之间有差异 六.思考讨论 (1)是否可以用“李沙育”图形同时测量幅频特性和想频特性

管道系统压力测试报告(精)

管道系统压力测试报告 测试日期:2011年10月10日 一、试压、试漏工作的意义 试压、试漏是一项重要工作,必须严格认真完成。易燃、易爆、有毒介质的泄漏将危害工厂的安全生产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二、试压、试漏前应具备的条件 1. 试验范围内管道安装工程除涂漆、绝热外,已按设计图纸全部完成,安装质量符合有关规定。 2. 焊缝和其它待试验部分尚未涂漆和绝热。 3. 试验用压力表已经校验,其精度不得低于1?6级,表的满刻度值应为被测最大压力的1?5~2?0倍,压力表不得少于6块。 4. 待测管道与无关系统已用盲板或采用其它方式隔开。 5. 待测管道上的安全阀、仪表元件等己经拆下或加以隔离。 三、试压、试漏前应准备的工具 准备好试压、试漏所用的无油干燥压缩空气或干燥的氮气,以及准备肥皂水、刷子(油漆刷即可、吸耳球等试气密工具若干。 1、无油干燥压缩空气或干燥的氮气, 2、洗衣粉(洗洁精) 3、没有用过的油漆刷,吸耳球 4、盛水用的盆子

5、做标志明示牌用的小牌若干,记号笔 6、临时压力表 (1)气压强度实验 使压力缓慢升高。至试验压力的50%时停止进气。检查,若无泄露及管道变形,进入下一步。 1. 继续按实验压力的10%逐渐升至实验压力,每一级稳压3min ,检查。(要求同上) 2. 达到实验压力后,稳定5min ,以无明显泄露,目测无变形为合格。 (2)气密性实验 1. 将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1/3时,用肥皂水涂抹所有的管道连接处、设备密封口、管道焊缝和螺纹接头处。 2. 开关前、后压力相等的手动截止阀2~3次,重复检查阀门的阀杆和填料压盖处。 3. 开关所有调节阀3~4次,重复检查调节阀的阀杆和填料压盖处。 4. 开关前、后压力相等的程控阀5~6次,重复检查阀门的阀杆和填料压盖处,同时检查程控阀整个行程所用的时间(应当在规定值范围内)和程控阀的动作是否与程序一致。 5. 装置试压、试漏过程中必须做好记录,记录好所有气体泄漏处。 6. 在压力≤0?25MPa 设备和管路上,发现小量气体泄漏允许小心地带压处理,较大的泄漏必须泄压处理。 7. 在压力≥0?25MPa 设备和管路上,发现气体泄漏必须泄压处理。

自动控制完整系统综合实验综合实验报告

综合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 题目 指导教师 设计起止日期2013年1月7日~1月18日 系别自动化学院控制工程系 专业自动化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前言 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是在完成了自控理论,检测技术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等课程后的一次综合训练。要求同学在给定的时间内利用前期学过的知识和技术在过程控制实验室的现有设备上,基于mcgs组态软件或step7、wincc组态软件设计一个监控系统,完成相应参数的控制。在设计工作中,学会查阅资料、设计、调试、分析、撰写报告等,达到综合能力培养的目的。

目录 前言 (2) 第一章、设计题目 (4) 第二章、系统概述 (5) 第一节、实验装置的组成 (5) 第二节、MCGS组态软件 (11) 第三章、系统软件设计 (14) 实时数据库 (14) 设备窗口 (16) 运行策略 (19) 用户窗口 (21) 主控窗口 (30) 第四章、系统在线仿真调试 (32) 第五章、课程设计总结 (38) 第六章、附录 (39) 附录一、宇光智能仪表通讯规则 (39)

第一章、设计题目 题目1 单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系统 选择上小水箱、上大水箱或下水箱作为被测对象,实现对其液位的定值控制。 实验所需设备:THPCA T-2型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实验装置(常规仪表侧),水箱装置,AT-1挂件,智能仪表,485通信线缆一根(或者如果用数据采集卡做,AT-4 挂件,AT-1挂件、PCL通讯线一根)。 实验所需软件:MCGS组态软件 要求: 1.用MCGS软件设计开发,包括用户界面组态、设备组态、数据库组态、策略组态等,连接电路, 实现单容水箱的液位定值控制; 2.施加扰动后,经过一段调节时间,液位应仍稳定在原设定值; 3.改变设定值,经过一段调节时间,液位应稳定在新的设定值。

管道压力测试方案

管道压力测试方案

管道压力测试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施工单位: *******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时间: 目录 1 工程简介 (1) 2 总体部署 (1) 3 管道压力试验应具备的条件 (2) 4 试压过程 (3) 5 试压工作的安全措施 (6) 6 组织机构人员名单 (7)

1 工程简介 本方案为*****系统试压而制定”。 消防管网系统包含:室内消火栓给水主支管(管径DN100~65mm)。根据设计图纸,本次消火栓管道的试验压力为1.4MPa。 2 总体部署 2.1 按照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要求以及项目部质量管理和系统控制的原则,必须对管道压力试验过程中关键的质量环节实施有效地控制,以保证管道投运后的安全运行,满足业主投产使用的要求。 2.2 应按设计规定的试验方法和使用设计规定的试验介质进行管道的压力试验,再实施过程中不论何种原因,当试验方法变更或试验介质变更时,必须经过业主征得设计的同意并办理有关手续后,方能按变更后的试验方法或试验介质进行管道的压力试验。 2.3 管道压力实验前,应由施工单位、业主单位、监理单位联合检查确认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已就绪,实验条件已具备,方可进行管道的压力试验。 2.4 试压前应在管路上的设备与管道的接口处设置排气点。 2.5 在管道压力试验过程中出现缺陷,对缺陷修理时限问题的确定,应依据该缺陷的危害性或影响度、对试验过程关联程度大小的判断来确定。

当该缺陷的危害性较大,虽然出现该缺陷但已影响到试验过程不能正常进行,井项目部质量管理组与业主在现场确认,就必须立即停止试验。停止试验并泄压后,立即进行消除缺陷的修理。当该缺陷的危害性较小,且这类较小的危害不影响试验过程的正常进行,也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经项目部与业主在现场协商后,就可持续进行试验。对这些缺陷部位应作好准确记录,待管道压力试验结束并泄压后,立即进行消除缺陷的修理。 2.6 管道压力试验结束后,放水时要打开放气阀,使空气从试压区域的上部进入,注意防止形成负压而对该试压区域造成损坏。 2.7 试验结束后,应及时关闭排气点位,拆除管道压力试验用的临时加固或限位设施,使该试压区域恢复正常工作状况,以便下一步进行的冲洗或可投入使用。 2.8 管道在进水的过程中,对室外进入单体栋号的进水阀进行关闭,并做好“禁止打开”的标志,并在每一层选用最佳位置的排水点。即便是同层点发现有大量漏水点,同时打开排水点泄水,确保系统正常进入试压程序。 2.9 本方案须经业主同意后方可实施。实施前交底,交底有记录。 3 管道压力试验应具备的条件 3.1 试验范围内的管道安装工程按设计文件安装完毕;安装质量符合设计有关要求。

东南大学自控实验报告实验三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

东南大学自控实验报告实验三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

东南大学 《自动控制原理》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实验三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 院(系):专业: 姓名:学号: 实验室: 416 实验组别: 同组人员:实验时间:年 11月 24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

实验三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 一、实验目的: (1)经过实例展示,认识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功能及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所要解决的问题。 (2)会正确实现闭环负反馈。 (3)经过开、闭环实验数据说明闭环控制效果。 二、实验原理: (1)利用各种实际物理装置(如电子装置、机械装置、化工装置等)在数学上的“相似性”,将各种实际物理装置从感兴趣的角度经过简化、并抽象成相同的数学形式。我们在设计控制系统时,不必研究每一种实际装置,而用几种“等价”的数学形式来表示、研究和设计。又由于人本身的自然属性,人对数学而言,不能直接感受它的自然物理属性,这给我们分析和设计带来了困难。因此,我们又用替代、模拟、仿真的形式把数学形式再变成“模拟实物”来研究。这样,就能够“秀才不出门,遍知天下事”。实际上,在后面的课程里,不同专业的学生将面对不同的实际物理对象,而“模拟实物”的实验方式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我们就是用下列“模拟实物”——电路系统,替代各种实际物理对象。 (2)自动控制的根本是闭环,尽管有的系统不能直接感受到它的

闭环形式,如步进电机控制,专家系统等,从大局看,还是闭环。闭环控制能够带来想象不到的好处,本实验就是用开环和闭环在负载扰动下的实验数据,说明闭环控制效果。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优劣,其原因之一就是取决调节器的结构和算法的设计(本课程主要用串联调节、状态反馈),本实验为了简洁,采用单闭环、比例调节器K。经过实验证明:不同的K,对系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以说明正确设计调节器算法的重要性。 (3)为了使实验有代表性,本实验采用三阶(高阶)系统。这样,当调节器K值过大时,控制系统会产生典型的现象——振荡。本实验也能够认为是一个真实的电压控制系统。 三、实验设备: THBDC-1实验平台 四、实验线路图: 五、实验步骤: (1)如图接线,建议使用运算放大器U8、U10、U9、U11、U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