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尼采的《悲剧的诞生》

论尼采的《悲剧的诞生》
论尼采的《悲剧的诞生》

论尼采的《悲剧的诞生》

魏广君

【期刊名称】艺术评论

【年(卷),期】2017(000)007

【总页数】10

1869年,25岁的尼采被破格任命为瑞士巴塞尔大学古典语文学教授。他在巴塞尔大学发表的就职演说中说道,“荷马与古典语文学”中,针对古典语文学“没有一个统一的,清晰可辨的公共意见……多重特性,概念统一上的不足,以及不同的学术工作的无意义堆积”,“语文学自身还包含有一种艺术式的,立足于美与伦理之上的强制性因素”[1]。受德国浪漫主义思想传统影响,青年的尼采内心中鼓荡着一种怀疑与批判一切的浪漫精神。我们知道浪漫哲学源起于对启蒙理性哲学的反驳,其泾渭分明地倡导一种对哲学之真的要求,即诗。以浪漫的诗意性所幻化出的某种方式去感受世界上的一切存在,除却思维活动中对客体表面东西的依附,使人的精神摆脱客观世界上的一切存在的诱惑,使主客观之间形成一条没有沟沟坎坎的平坦大道,自在地往来。另外,诗在日常生活中,通常的讲是无须对事理进行无休止的探讨,也无须用精确的宗教、文化、艺术、历史的文献资料和概念来指示其意旨所在,诗具有超逻辑的直接性使人达到一种情绪的有效发放,能即兴即时的安置自己的灵感灵魂于一处舒服的地方。尼采做为一位天赋极高的古典语文学者,他以历史经典性的哲学、文学、艺术事件为引子,对需要在他手中发生的某种哲学、文学、艺术事件从表层析理展开,进而诱导出使人关注的他所需要的中心问题,使这一“事件”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