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矿山压力与冲击地压的关系

深井矿山压力与冲击地压的关系
深井矿山压力与冲击地压的关系

深井矿山压力与冲击地压的关系

摘要:随着各国煤矿开采越来越趋向深部,矿山压力和冲击地压对深井煤矿开采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在研究分析了大量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矿压与冲击地压的成因以及深井矿山压力和冲击地压对深井煤矿的影响以及解决方案做出了简略归纳。

关键词:深井矿山压力冲击地压

Abstract:As countries coal mining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deep, the mine pressure and impact pressure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deep well coal mining is more and more big, based on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a large number of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the rock pressure and the cause of impact ground pressure and deep well mining pressure and impact pressure on the influence of deep well of coal mine and made a brief induction solution.

Keywords:Deep well mining; The mine pressure; The impact pressure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各国矿井的不断开采,采深的增加属于自然规律,人为的改变其采深是不可能的,但通过努力改变其开采技术条件,则是可以实现的。

根据现代勘探技术及美国、波兰、苏联等主要采煤国家的资料记载:有用矿物资源在下地的埋藏深度达20km,将来有开采价值的,有条件实现的开采深度2000m。煤层的最大埋深可能超过1800m到2000m。目前西德煤矿为的最大采深达1443m。苏联很多煤矿正在1200~1500m深度上开采,同时正在进行1500~1700m深井的开采设计。波兰、比利时等国家的不少矿井采深已达千米以上。南非有44个金矿采深达1000m~3500m,还达不到这一开采深度。(平均为400~500m,最大采深为11有的正在向4000m延深。

而我国目前的最大采深1000m左右,所以深井开采的研究起步较晚,这将直接影响着我国今后的国民经济发展。

由于世界不少国家的开深大大超过了我们,所以多年来,他们在深井开采技术的研究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非常可贵的成果。

我国五、六十年代建成投产的矿井,已经多次延深,采到最终水平,进入中老年时期,现保有储量不多,如何提高深部储量的开发强度,确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我国个别矿井采深较大(800~1100m左右),开采过程中的问题比较突出,究其原因,并不在于我们的采掘工艺,而在于深度增加后产生的一些自然现象直接限制了我国深部储量的开采,例如:深部地温、地压、冲击地压、巷道的

支护形式,支护强度、软岩支护措施瓦斯、水等问题,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加以解决。

我国自“一·五”到“五·五”期间,平均每年降深12.55m,“七·五”后达到15m/年。而原苏联、波兰、德国的开采年降深速度与我们相当,例如:顿巴斯矿区15m/年,鲁尔矿区12m/年,而且随着采深的增加,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带中巷道顶底板移近量也相应增加。

两矿区中,对于围岩强度为30 MPa的不稳定岩石,当采深由300m增加到700m时;煤壁边缘至支承压力峰值距离增加63%,(平均增量为2.54m/100m),煤体内支承压力带总宽度增加37%,(平均增量为6m /100m)

支承压力带内最大压力增加一倍,(平均增量为2.4 MPa /100m)

沿煤层法线方向,顶板强烈破坏带的高度增加77%,(平均增量为4.6m /100 m)由此可知,随采深的增加,矿压参数急剧变化,给开采带来非常大的困难。特别是如果用浅部的矿压特点及规律进行深部的管理,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事故隐患。必须引起各层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足够重视。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影响深井巷道、工作面矿压显现的因素很多,且大多数因素交叉关联,互相制约,大致分为地质、采矿两大类:

地质因素主要有:围岩成份、性质、厚度、结构、强度、构造、含水性、巷道埋深、直接顶与老顶的垮落、来压步距,等等。

采矿因素主要有:巷道的掘进方式、断面形状及尺寸、工作面回采顺序、推进速度、巷道支护滞后时间及相对于回采面的位置、采空区的处理方法、巷道服务年限,支架的力学性能及架设质量、护巷方法等等。

1.3 深井开采极限深度的确定

近年来,国外对深部巷道矿压理论的研究进展较快,许多学者依据本国国情推算出了自己国家巷道的极限深度。

(1)苏联

该国的研究认为:当巷道状态由中等稳定向不稳定过渡时,可以认为巷道所处的深度为极限深度,其表达式为:

γ·H/Rc=0.4 即:H=0.4R c/r,为不稳定状态时的极限深度

式中:r ——覆岩重量,γ/ m3;

H ——极限深度,m;

R c——单向抗压强度,kg/cm2;

极限深度确定为:H=800m

(注:不同的岩性有不同的容重及单向抗压强度)

(2)德国

该国对深部开采的研究着重于实际应用,注意从实际观测入手,他们认为,巷道围岩的弹性变形量可以忽略不计,当岩层压力超过一定的极限值时,围岩开始产生塑性变形,产生这个压力极限的深度就是巷道的极限深度。

结合实测数据及实验室实验,计算所得的极限压力值与极限深度值为:

ρ=3.6β

H=138β

式中:ρ——极限压力MN/ m2;

β——底板岩层强度MN/ m2,岩性不同,β值也不相同;

H ——极限深度,m

为此得出德国煤矿的极限深度为800~1200m,1200m为超深度或大深度开采。

(3)英国

英国一些学者认为,深部岩石的原始压力状态视为静水压力状态,可由弹性理论分析计算极限深度(公式略),其极限深度为750 m。

总之,各国计算极限深度的方法、研究思路各不相同。

根据国外有关资料介绍,波兰煤矿的极限深度为750m,日本煤矿的极限深度为600m。

(4)我国煤矿极限深度的确定:

我国煤矿极限深度的确定考虑的因素较多(根据研究成果,可作一定的假设)。

①确定侧压系数“λ”值

侧压系数“λ”值是水平压力与垂直压力之比。当岩层处于塑性变形阶段时,即认为μ=0.5,()()???? ?

?=纵向应变横向应变a d εεμ,15.015.01=-=-=μμλ ②确定巷道周边围岩压力集中系数k

1.4 深井采场的矿压显现特点分析

开采深度的增加,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情况有别于巷道,其不同点主要是工作面上方岩层(老顶)断裂后,通常情况下,能形成“梁”和“拱”的结构,上覆岩层的重量由“传递岩梁”传到前后的煤体上及堆积的直接顶碎矸上,或者,由“拱”将重量转嫁到前后的拱角处。对于工作面来说,一般不受上位岩层重量的直接威胁。因此,工作面支架的载荷及下缩量无明显增大。但是由于工作面前后方支承点承受较大的载荷,结果导致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升高。由于煤及直接顶的自身强度所限,有可能使直接顶超前煤壁发生破坏,而且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又为超前移动支承压力,所以这种破坏既不是一次性的,也不是周期性的,而是连续不断的,而工作面后方采空区倒是与生产管理联系不大。(两侧的固定支承压力也随开深的增加而增加,故巷道顶板的完整性也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造成维护巷道的困难。)

工作面前方的这种屡遭破坏导致工作面煤壁的屡次片帮,由于片帮的出现,顶板失控面增大(直接顶由于高支压的存在已被破坏),漏顶现象严重,台阶下沉现象比较突出,所以深井采场矿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煤壁片帮,新暴露顶板的管理。因此应对煤壁、顶板的管理、支架选型、上方垮落高度、压力峰值距煤壁的距离、固定支承压力的分布范围及压力集中程度、回采工作面上、下出口的支护形式等问题加强研究。

1.5 深井巷道、采场的支护措施与存在的问题

1、深井巷道的支护措施

由于深度大、支承压力也大,岩石强度由于承受不了较大支承压力的影响,巷道周边一定范围内产生围岩松动圈,从而形成松脱地压。导致巷道支护物折梁短腿,冒顶塌方,巷道周边的碎体向采空间移动而形成断面收缩;另外,由于地温、地压及水的影响,岩石强度变低,出现膨胀现象,若底板岩石遇水易膨胀,出现底臌,导致四面来压,深井开采中这种变形导致巷道失稳的现象比较普遍。

总之,巷道难以支护的主要变形是以上两种,即碎体压力(松脱地压)及膨

胀压力,而膨胀压力又可归纳为软岩巷道支护问题。

对以上两种变形情况,就支护而言,应遵循以下原则:

(1)支护要及时。因碎体及软岩来压较快,特别要尽快封闭暴露面,减少围岩的弱化时间。

(2)因以上两种变形量大。应当采用可缩性支架。

(3)必要时进行二次支护等联合支护措施,因软岩变形时间长,一般具有流变特性。

(4)支架结构应当合理,一般应当采用封闭式支架(底臌量常超过顶板下沉量),(可缩性支架常用于顶压,顶部变形量较大的围岩中)。

(5)支架的力学特性应充分考虑有限可缩量增阻式的特点,即先柔后刚,柔刚适度,既要适应软岩初期变形量大,又要满足后期承载能力大的要求。

(6)因软岩具有遇水易膨胀的特性,应当使围岩保持干燥。

(7)软岩巷道支护应当以加固围岩为宗旨(内强或外撑都可以)。对于底臌严重的巷道可以试行对底板采取弱化岩石的切割卸压措施。

2、工作面的支护

由前述可知,深井工作面的矿压显现及其支护特点与浅部相比是不同的,与巷道的矿压显现也不相同,主要是采场上覆岩层“梁”和“拱”的结构形式决定了采场支架的受力,通常情况下,工作面支架受力不是太大,不与采深成正比,但超前支承压力的应力集中系数倒是与采深成正比,就此原因,采场受力及支护有以下特点:

(1)由于应力集中系数随采深的增加而增加,工作面前方的煤体与直接顶的强度承受不了集中应力的作用而产生破坏,其破坏是连续的,导致煤壁片帮及顶板破碎严重。

(2)煤壁片帮易造成超前回采及早暴露无支护顶板,为顶板的离层、脱落、漏顶提供条件,解决方法可通过超前回采注浆,提高煤体强度,确保煤体完整,严格控制无支护顶板的面积过大。

(3)破碎顶板易在割煤后,移架与支护前,随采煤而冒落,造成顶板出现抽空,冒空现象,使支护物无法接顶。不能充分发挥支架的支撑作用,更难以控制上覆岩层的运动,致使支承力前移,使前方支承压力进一步提高,增加煤及顶

板受压的力度及破坏的程度。解决方法是超前工作面向顶板注入速凝剂,提高岩石的强度及顶板的稳定性。

(4)在支架选择方面,应优先选择支撑掩护式或掩护式支架,除非太坚硬的顶板外,一般不要选择支撑式支架,以便有利于破碎顶板的管理。在支架结构上应考虑前探梁的超前支护长度、煤壁与支架端头尽可能缩小空顶距,以防空顶;同时应考虑前探梁适中支撑力,减少碎顶及离层机率。再者,顶梁应短,便于碎矸尽量地滑向采空区,减少支架在升、降、移过程中的反复支撑而造成的顶板再破碎。

(5)应保证工作面正常的推进速度,减少支承压力作用的时间。

(6)对底板较软的工作面,最好采用底座面积较大的综采设备。

3、深井矿压的研究方向

深井矿压的研究主要是深井巷道支护的研究,研究内容为破碎岩体及软岩体的支护。至于采场方面的矿压并非十分突出。

(1).破碎岩体

A、要准确确定松动圈的范围,有利于计算松脱地压,以便选择适宜的支护形式、强度及密度;化学加固时,便于计算速凝剂的注入量及效果;锚杆加固时,便于确定锚杆的长度,锚固力各参数。

B、两帮、顶部破碎,底板易臌的巷道支护方法,应研究既可控制三帮的位移,又要控制底臌产生的方法。

(2).软岩体

A、要加强软岩的基础试验研究,主要包括:软岩的成因,软岩的破坏机理,强度与软化特性;软岩的流变,膨胀机理,水与温度对变形的影响。矿区地应力场,软岩巷道围岩应力场与位移场,支护结构与围岩相互作用机理。

B、制定软岩的工程分类。“软岩”包括的范围较广,物理力学性质有较大区别,软岩地压显现剧烈程度不一,支护的难度存在着很大差异,故必须确定若干数量判别指标。

C、加强对巷道位移量的量测。支架承受荷载的量测,锚杆受力大小的量测、联合支护形式的确定。

D、改善软岩掘进与支护工艺,软岩怕水、怕震、怕风化,在软岩巷道掘进

与支护过程中,必须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如:水的治理、机械化掘进、开巷后立即封闭围岩等等。

E、加强支护设计的基础理论研究。合理布置巷道和设计相应的支护形式,最终还是取决于对地应力、岩性等的了解,所以加强岩体力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于软岩巷道的支护是非常重要的。

(3)工作面矿压

主要加强煤壁片帮,顶板超前破坏治理方面的研究。

2 冲击地压

2.1 煤矿冲击地压发生的条件及影响因素

2.1.1冲击地压发生的条件

冲击地压是一种特殊的矿山压力现象,也是煤矿井下复杂动力现象之一,其形成和发生的条件是很复杂的。作为一种矿山岩体破坏现象,有其特殊的宏观和微观特征。冲击地压的发生是煤岩中应力超过其极限强度,造成煤岩破坏,煤层和围岩在集中应力作用下,吸收能量积聚应变能,在开采过程中由于/诱发0因素导致煤岩突变破坏,瞬间释放应变能,形成冲击地压灾害。冲击地压的发生必须具备的条件如下:

1)煤层及围岩具有冲击倾向性。煤岩受力易发生破坏,其类型以镜煤和亮煤为主。若煤层脆性大、湿度小、抗压强度高,则易发生冲击地压。实践证明:抗压强度在200kg/cm2以上的中硬和硬煤具有冲击危险。

2)回采工作面附近存在较大的能量集中。冲击地压多发生在回采工作面前方15-50m处,属于回采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区,煤层积聚巨大弹性应变能,当其超过煤层的极限强度时,便产生冲击地压。当走向支承压力与倾向支承压力叠加

时,产生的冲击地压更为猛烈和频繁。掘进工作面引起冲击地压的能量来源有:掘进面处于构造应力集中区,原岩构造应力巨大;掘进面处于煤柱或采场前方支承压力高峰区,引起弹性变形能的突然释放,均易形成冲击地压。

3)采场存在释放能量的空间。采场前方煤体之中存在着巨大的弹性变形能,其附近又存在一定的空间(巷道或工作面),当煤体达到极限强度以上即可爆发冲击地压。若没有释放能量的空间,弹性能将随着采场的移动和受力条件的改变,可能逐渐缓解以至恢复到常压状态。掘巷多、切割量大的采煤方法(如短壁采煤),发生冲击地压的机会多。

2.1.2冲击地压发生的规律

随开采深度的增加,发生的次数增多,震级增高。大断层附近,冲击强度大,震级高。在构造带附近,虽有时震级不高,但影响范围较大,破坏能力增强。主要因为在断层附近由于人为的采动影响,使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断层被激活形成活断层,应力重新分配,使原来的应力平衡被打破,从而形成冲击地压。初次来压时很容易造成冲击地压的发生。来压前冲击地压频繁发生,往往初次来压时导致冲击地压的发生,原因是应力要在新的应力场中达到新的平衡。

2.1.3冲击地压的破坏形式

煤的抛射:煤块抛出、煤尘飞扬等。煤的整体位移:在顶板能看出擦痕,巷道空间缩小。底鼓:底煤鼓起伤人,将溜子等设备鼓起或弹起,因此要想办法把底煤采出,不留底煤。震动:造成棚子倾倒,设备器材移动。伴随有飓风的发生:当冲击地压较强时产生的冲击波可以造成人员伤亡。

2.2 煤矿冲击地压预测技术

煤矿冲击地压是煤矿严重的自然灾害,但若做好预测预报工作是可以避免事故发生的。冲击地压的监测方法有多种,目前煤矿主要采用煤岩变形监测法(即围岩变形监测)、钻屑法(即煤粉钻孔法)和电磁辐射监测仪探测法[6~8]。

1) 围岩变形监测法

开采活动引起了围岩的变形与移动,在采面表现为顶底板移近(包括顶板下沉和底板鼓起) ;巷道表现为围岩变形。巷道变形量大,说明煤体松软,煤体刚度小,不容易形成冲击破坏;如果巷道变形量小,说明煤体的刚度大,则很容易发生脆性破坏,强度发生突变,形成冲击破坏。巷道移近量观测是矿压观测的重要内容,也是冲击地压综合防治的基础工作之一。其目的是测定工作面煤岩变形规律,圈定支承压力显著作用的范围及其峰值位置,预防冲击地压。

2) 钻屑法

钻屑法,又名煤粉钻孔法,是通过在煤体中钻小直径钻孔,根据钻孔在不同深度排出的煤粉量和变化规律及有关动力现象,达到探测冲击地压的施工方法。煤粉钻孔法,在实测煤粉量超过极限煤粉量后,工作面可能存在冲击危险。但根据研究,若出现危险煤粉量的位置大于3倍采高,则认为无冲击危险。在实测最大煤粉量超过危险指标的钻孔,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夹钻现象,有时可穿过夹持段,有时则被卡死,被迫停钻。因而,可将卡钻作为鉴别冲击危险的一个指

标,即认为只要在距离指标内出现钻杆被卡死,尽管没有得到煤粉量的具体数值,亦可将该钻孔的监测结果归入有冲击危险一类。其他的动力效应如钻孔冲击、粒度变化、纯钻进时间、推进力变化、煤体钻孔声发射现象等,均可作为鉴别冲击危险的参考指标。但应指出,卡钻除与煤体压力有关外,还受施工装备、方法和人员经验的影响。因而,专职施工人员、钻具和正确的施工方法,是使用这一指标鉴别冲击危险的先决条件。

3) 电磁辐射监测仪探测法

根据煤岩流变破坏电磁辐射特性及规律,提出了利用其监测煤岩流变破坏过程及非接触式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煤岩动力灾害危险性的技术方法。掘进或回采空间形成后,工作面煤体失去应力平衡,处于不稳定状态,煤壁中的煤体必然要发生变形或破裂,以向新的应力平衡状态过渡;煤体中的瓦斯也失去动态平衡,在瓦斯压力梯度的作用下,沿煤体中的裂隙向工作面空间涌出,这两种过程均会引起电磁辐射。由松弛区域到应力集中区,应力及瓦斯压力越来越高,因此电磁辐射信号也越来越强。在应力集中区,应力和瓦斯压力达最大值。此时,在材料道和隔离煤柱进行监测的数据显示,工作面可能存在冲击危险。对用电磁辐射法检测的高冲击危险区域,可用钻屑法做进一步检测。如果电磁辐射已处于临界状态,钻粉指数超过钻粉率指标,必须采取深孔松动爆破卸压措施,防治冲击地压。在实施松动卸压爆破时,对该区域或地段进行卸压爆破前后的电磁辐射检测,以确定卸压爆破的效果。

4)微地震监测法

微地震监测技术是通过观测分析生产活动中所产生的微小地震事件来监测生产活动的影响、效果及地下状态的地球物理技术,其基础是声发射学和地震学。当地下岩石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发生破裂、移动时,产生一种微弱的地震和声

波向周围传播,在空间的不同方位上设置的微传感器,可以记录这些微震波的到达时间、传播方向等信息,通过在采动区顶板和底板内布置多组检波器并实时采集微震数据,经过数据处理后,采用震动定位原理和各种计算方法,可确定破裂发

生的位置,即震源的空间位置,并在三维空间上显示出来。与传统技术相比,微震定位监测具有远距离、动态、三维、实时监测的特点,还可以根据震源情况进一步分析破裂尺度和性质。这种技术是在近几年计算机和数据采集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为研究覆岩空间破裂形态和采动应力场分布提供了新的手段。微地震监测技术投资少、周期短,可实现三维空间连续动态观测,观测成果高,可靠性强。在煤矿生产中,该方法可用来预测和控制可能发生的煤矿冲击地压,也可以动态观测、预报由于开采活动引起的煤层顶板冒落带和断裂带高度,对于进一步确定煤层开采上限、研究导水裂隙带、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煤炭资源起重要指导作用。

2.3 煤矿冲击地压的防治措施

1)诱发爆破

通过爆破使应力释放。人为诱发冲击地压,控制冲击地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以减少其危害,这种方法只在不得已时使用,在冲击危险极严重的区域,而且峰值位置又很小时,没有时间采用其他方法时才采用此方法。

2)卸载爆破

当峰值距煤壁小于采高的3倍时,在煤壁的上部打仰角5b的钻孔,孔深等于峰值或超过峰值,孔径<42 mm ,孔距5~10 m ,装2~3管火药到孔底进行放炮,使应力峰值往里位移2~3 m ,当接近压力区时,应该每个班都进行卸载。应力集中区采用机采变炮采的方法,可降低冲击地压发生的频度。煤巷掘进时,用卸载方法可以减少冲击地压的发生。

3)宽巷掘进

在围岩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般巷道宽度超过2~3倍的采高,可采用倒梯形巷道,架棚支护、锚杆支护或锚网联合支护等。

4)远距离定点定时躲炮

最好是岩石巷道中躲炮,如果在煤巷中要选择支护条件好的地点躲炮。级别大时躲炮距离为50 m,一般为100 m,躲炮时间一般不少于30 min。

5) 支护设备的选择

支护时不用木支架和刚性支架,要选用U型钢可缩支架,同时棚距比要加密,尽量使用撑木、背板等成品材料,并且要构件齐全,使棚子形成整体结构,并加打中心柱。

6) 煤巷锚网支护

采掘过程中,在煤层的整体性没有破环之前,沿煤巷四周打锚杆,使之形成抗压圈(也称组合理论) ,以此增加巷道抗冲击地压能力,变被动支护为主动支护。

7) 打卸压钻孔

卸压孔径一般为89 mm或108 mm ,可根椐该矿钻机设备而定孔径。在掘进头打钻时,钻孔深度10 m左右,一般为巷道高的3倍,打三排孔,每排打4个,排距0. 6 m。

8) 注水软化煤体或顶板

注水能使煤体或顶板软化,增加煤体或顶板的可塑性。采掘面均要注水。注水时必须使煤体的含水率增量达2 %以上,同时最小含水率不得小于4 %。采煤面可在回风道、机道、切

眼中注水,掘进面向迎头前进方向注水。一般孔深30~50 m ,孔距为20 m ,可采用分段分时注水。注水要在开采前3个月左右进行。

9) 巷道布置

孤岛及半孤岛煤柱,应合理留设在减少应力高度集中的区域。交叉巷道尤其是煤巷交叉时,尽量布置垂直,严禁出现锐角。尽量减少多条巷道一处交叉,防止造成该处承力薄弱。

10) 合理确定采向

尽量减少对拉面布置和同阶段同煤层分区布置两个或更多采煤面同时开采。如果采掘接续紧张,需要对拉面同时开采两个工作面时,走向上间距不得少于150m,这是防止超前支承压力与滞后支承压力叠加允许的极限距离。同煤层同阶段两

面同时开采,严禁相向开采。同向推进间距不得小于150 m ,相背开采时,必须一工作面采出150m后,另一工作面方准开工作业,防止应力叠加冲击强度加大。

11) 合理确定开采方法

开采冲击地压煤层,应选择不留煤柱(分区或阶段煤柱)少掘巷道,防止大面积悬顶的采煤方法,应尽量采用冒落法管理顶板的长壁开采方法。无论选择哪一种工艺,都必须针对冲击地压特点,改进巷道布置,减少冲击地压的发生。

3 结论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和开采难度的加大,地质条件、开采条件越来越复杂,原始应力、开采扰动应力相互耦合,从而使得冲击地压灾害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生产安全。在这种情形下,既要加强对发生机理的研究,搞清楚煤岩体发生冲击地压的内在机制,做到准确预测预报和防治,还要对冲击地压所在矿区进行地应力场、煤围岩体中原岩应力测量与数值计算方法的研究,以便能对整个矿区范围内发生冲击的危险区域做出准确的划分。此外,新的监测技术和新的探测设备的

开发与研制,也是矿井冲击地压预测预报与防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研究表明,随着微震监测技术、电磁辐射技术和人工神经网络等理论的成熟,它们将在矿井冲击地压的预测预报和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总之,先进的冲击地压的预测方法、防治措施是综合防治体系,也是冲击地压的防范和解危的有效途径。

.

参考文献:

[1]段绪华.深井矿山压力与冲击地压讲稿.

[2]苗广东.浅谈深部开采冲击地压的预测与防治[J].山东煤炭科技技,2006,43(2):86-91.

[3]潘立友.深井冲击地压及防治[M].北京:工业出版社,1997.

[4]赵从国,窦林名.波兰冲击矿压防治方法研究[J].江苏煤炭,2004,19(2):105-108.

[5]郭延华,李良红,张增祥,等.内错式下分层回采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理研究[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07,24(2):36-38.

[6]窦林名,何学秋.冲击矿压防治理论与技术[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

[7]窦林名,曹其伟,何学秋,等.冲击矿压危险的电磁辐射监测技术[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2,19(4):89-91.

[8]窦林名.冲击矿压及其防治[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1999,20(2):56-59.

矿井通风基本知识复习课程

矿井通风基本知识

矿井通风基本知识 一、矿井通风概述 (一)矿内空气 矿内空气是矿井井巷内气体的总称。它包括地面进入井下的新鲜空气和井下的有毒有害气体、浮尘。矿内空气的主要来源是地面空气,但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化学成分和物理状态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因而矿内空气与地面空气在性质上和成分上均有较大差别。 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由于煤岩中涌出各种气体以及可燃物的氧化,其成分发生变化。风流在经过采掘面等用风地点之前,气成分变化不大,称为新鲜空气或新风;风流经过采掘工作面等用风地点后,其成分发生较大的变化,称为污浊空气或乏风。 1.矿内空气主要成分 矿内空气与地面空气的成分尽管不同,但其成分仍是以氧气和氮气为主,另外包含少量其它气体。 2.矿内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 (1)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一氧化碳毒性很强,吸入人体后会引起中毒、窒息,浓度为0.4%就可使人致命中毒。一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火灾、爆破工作、瓦斯和煤尘爆炸。 (2)硫化氢: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微甜、带有臭鸡蛋味的气体,能燃烧,有强烈的毒性。对人的眼睛、黏膜及呼吸系统有强烈刺激作用。浓度为0.05%

时,半小时内人失去知觉、痉挛、死亡。硫化氢的主要来源:有机物腐烂、硫化矿物水解、老空积水中释放、煤岩中放出。 (3)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硫磺臭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易积聚在巷道底部。二氧化硫对人体影响较大,能强烈刺激眼和呼吸器官,使喉咙和支气管发炎,呼吸麻痹,严重时会引起肺水肿。二氧化硫的主要来源:含硫矿物氧化、燃烧、在含硫矿体中爆破,以及从含硫矿层中涌出。 (4)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是一种红褐色气体,极易溶于水,它与水结合形成硝酸,对眼睛、鼻腔呼吸及肺部组织起破坏作用,引起肺水肿,但起初只感觉到呼吸道受刺激、咳嗽,经过6~24小时后才出现中毒征兆。俗称的炮烟熏人,其实质就是二氧化氮中毒。二氧化氮的主要来源是井下爆破。 (5)氨气:氨气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的刺激臭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毒性很强。氨气对人体上呼吸道黏膜有较大刺激作用,引起咳嗽,使人流泪、头晕,严重时可至肺水肿。氨气主要来源是井下爆破。 (二)矿井气候条件要求 煤矿作业人员在井下工作时,需要一个适宜的气候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风速。(1)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复习题及答案

1、矿山压力:由于矿山开采活动的影响,在巷道周围岩体中形成的和作用在巷道支护物上的力定义为矿山压力,(1) 2、矿山压力显现:由于矿山压力作用使巷道周围岩体和支护物产生的种种力学现象,统称为矿山压力显现。(1) 3、矿山压力控制:所有减轻、调节、改变和利用矿山压力作用的各种方法叫矿山压力控制。(1) 4、原岩应力:存在于地层中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称为原岩应力,也称为岩体初始应力、绝对应力或地应力。(40) 5、支承压力:在岩体内开掘巷道后,巷道围岩必然出现应力重新分布,一般将巷道两侧改变后的切向应力增高部分称为支承压力。(58) 6、老顶:通常把位于直接顶之上(有时直接位于煤层之上)对采场矿山压力直接造成影响的厚而坚硬的岩层称为老顶。(65) 7、直接顶:一般把直接位于煤层上方的一层或几层性质相近的岩层称为直接顶。(65) 8、直接顶初次垮落:煤层开采后,将首先引起直接顶的垮落,回采工作面从开切眼开始向前推进,直接顶悬露面积增大,当达到其极限垮距时开始垮落。直接顶的第一次大面积垮落称为直接顶初次垮落。(70) 9、顶板下沉量:一般指煤壁到采空区边缘裸露的顶底板相对移近量。(98) 10、老顶初次来压:当老顶悬露达到极限跨距时,老顶断裂形成三铰拱式的平衡,同时发生已破断的岩块回转失稳(变形失稳),有时可能伴随滑落失稳(顶板的台阶下沉),如图4—3所示,从而导致工作面顶板的急剧下

沉。此时,工作面支架呈现受力普遍加大现象,即称为老顶的初次来压。(99) 11、周期来压:由于裂隙带岩层周期性失稳而引起的顶板来压现象称之为工作面顶板的周期来压。(101) 12、关键层:将对采场上覆岩层局部或直至地表的全部岩层活动起控制作用的岩层称为关键层。(174) 13、开采沉陷:煤层开采后,采空区周围原有的应力平衡受到破坏,引起应力的重新分布从而引起岩层的变形、破坏与移动,并由上向下发展至地表引起地表的移动,这一现象称为开采沉陷。(p177) 14、充分采动与非充分采动(177)当采空区尺寸(长度和宽度)相当大时,地表最大下沉值达到该地质条件下应有的最大值,此时的采动称为充分采动。未达到充分采动的称为非充分采动。. 地表下沉边界和采空区边界的连线与水平线在煤柱一侧的夹角::15、岩层移动角称为岩层移动角。将相邻区段巷道保留下来,沿空留巷:如果通过加强支护或采用其他有效方法,17、)(供本区段工作面回采时使用的巷道,称为沿空保留煤体—无煤柱)巷道。(203:巷道一侧为煤体,另一侧为采空区,如果采空区一侧采动影响已经、沿空掘巷18 )(煤体—无煤柱)巷道(203稳定后,沿采空区边缘掘进的巷道称为沿空掘进 19、锚固力:为锚杆对围岩的约束力。(242)、软岩:分为地质软岩和工程软岩。(256)20:顶板大面积来压主要是由于坚硬顶板被采空的面积超过一定21、顶板大面积来压的极限值,引起大面积冒落而成的剧烈动压现象。:通常将具有浅埋深,基岩薄,上覆厚松散层赋存特征的煤层称为浅、

矿山压力课后答案

矿山压力与控制课后题参考答案 矿山压力:开掘巷道或进行回采工作时,破坏了原来的应力平衡状态,引起岩体内部的应力重新分布,直至形成新的平衡状态。这种由于矿山开采活动的影响,在巷硐周围岩体中形成的和作用在巷硐支护物上的力定义为矿山压力。 矿山压力显现:在矿山压力作用下,会引起各种力学现象,如岩体的变形、破坏、塌落,支护物的变形、破坏、折损,以及在掩体中产生的动力现象。这些由于矿山压力作用使巷硐周围岩体和支护物产生的种种力学现象,统称为矿山压力显现。 矿山压力控制:为使矿山压力显现不致影响采矿工作正常进行和保障安全生产、必须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吧矿山压力显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对于有利于采矿生产的矿山压力也应当合理利用,所有减轻、调节、改变和利用矿山压力作用的各种方法,均叫做矿山压力控制。 原岩应力:存在于地层中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称为原岩应力,也称为岩体初始应绝对应力或地应力。 支承压力:在岩体内开掘巷道后,巷道围岩必然出现应力重新分布,一般将巷道两侧改变后的切应力增高部分称为支撑应力。 老顶:通常吧位于直接顶之上(有时直接位于煤层之上)对采场矿山压力直接造成影响的厚而坚硬的岩层称为老顶。 直接顶:一般把直接位于煤层上方的一层或几层性质相近的岩层称为直接顶。直接顶初次垮落:煤层开采后,将首先引起直接顶的垮落。回采工作面从开切眼开始向前推进,直接顶悬露面积增大,当达到其极限跨距时开始垮落。直接顶的第一次大面积垮落称为直接顶初次垮落。 顶板下沉量:一般指煤壁到采空区边缘裸露的顶底板相对移近量。随着工作面推进,顶底板处于不断引进的状态。由于在缓斜及倾斜工作面底板鼓起量比较小,因而常常可以忽略不计,为此顶底板移近量简称为顶底板下沉量。 老顶初次来压:当老顶悬露达到极限跨距时,老顶断裂形成三铰拱式的平衡,同时发生已破断的岩块回转失稳(变形失稳)。有时可能伴随滑落失稳(顶板的台阶下沉),从而导致工作面顶板的急剧下沉。此时,工作面支架呈现受力普遍加大现象。即称为老顶的初次来压。 周期来压: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在老顶初次来压以后,裂隙带岩层形成的结构将始终经历“稳定-失稳-稳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将呈现周而复始的过程。由于结构的失稳导致了工作面顶板的来压,这种来压也将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而呈周期性出现。因此,由于裂隙带岩层周期性失稳而引起的顶板来压现象称之为工作面顶板的周期来压。 关键层:在直接顶上方存在厚度不等、强度不同的多层岩层。其中一层至数层厚硬岩层在采场上覆岩层活动中起主要的控制作用。将对采场上覆岩层局部或直至地表的全部岩层活动起控制作用的岩层称为关键层。 沿空留巷:沿空留巷是在上区段工作面采过后,通过加强支护或采用其他有效方法,将上区段工作面运输平巷保留下来,供下区段工作面回采时作为回风平巷。沿空掘巷:巷道一侧为煤体另一侧为采空区,如果采空区一侧采动影响已经稳定后,沿采空区边缘掘进的巷道称为煤体-无煤柱(沿空掘进)巷道。 锚固力:锚杆对围岩的约束力。(1)根据锚杆对围岩的约束力方式定义锚固力可分为托锚力、粘锚力、切向锚固力;(2)根据锚杆的锚固作用阶段定义锚固力可分为初锚力、工作锚固力、残余锚固力。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矿山压力 2、岩石的孔隙度 3、泊松比 4、流变 5、蠕变 6、原岩应力 7、支承压力 8、回采工作面 9、初次来压 10、砌体梁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根据回采工作面前后的应力分布情况,可将工作面前后划分为减压区、 和 。 2、根据破断的程度,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可分为 和 。 3、采空区处理方法有煤柱支撑法, , 和 。 4、直接顶的完整程度取决于 , 。 5、初撑力是指 。 三、简答题:(8题任选6题,每题5分,共30分) 1、对原岩应力状态有哪几种假说? 2、岩石的孔隙性、孔隙度和孔隙比有什么不同? 3、煤层开采后,上覆岩层按破坏方式可以分为哪几个区? 4、采区平道矿压显现沿走向要经历那几个阶段? 5、影响回采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6、简述回采工作面支架与围岩关系的特点。 7、简述采区巷道支护的主要形式。 8、什么叫煤矿动压现象? 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1、某回采工作面煤层采高m =2.5m ,直接顶为粘土页岩,其总厚度∑h =8m ,直接顶的破碎膨胀系数Kp =1.4,试问煤层开采后,破碎的直接顶岩石能否充满采空区? 2、某矿取页岩岩样3块,作成直径cm 5,长cm 10的标准试件3块,分别做00065,55,45的抗剪强度试验,施加的最大载荷相应为kN kN kN 65.9126.17、、,求页岩的内聚力C 和内摩擦角 。 五、论述题:(4题任选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画出岩体的应力应变全程曲线,并简述该过程。 2、莫尔强度理论和格里菲斯强度理论提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它们本质上有什

煤矿采煤基础知识

采煤基础知识 1、什么叫井田开拓? 答:在井田范围内,由地表进入煤层为开采水平服务所进行的井巷布置和开掘工程叫井田开拓。 2、什么叫煤田? 答: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含炭物质沉积而形成的大面积含煤地带。 3、煤层厚度的变化对开采技术的影响可分为哪几类? 答:按煤层厚度可分为极薄煤层(<0.7M)、薄煤层(<1.3M)、中厚煤层( 1.3 ~3.5M )、厚煤层(> 3.5M )、特厚煤层(>8~10M)。 4、煤层倾角的变化对开采技术的影响可分为哪几类? 答:按煤层倾角可分为:近水平煤层、缓倾斜煤层、倾斜煤层、急倾斜煤层。5、什么叫矿井生产系统? 答:矿井生产系统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为提升、运输、排水、通风、人员安全出入、材料设备的上下升降、矸石排运、供气、供电、供水等而形成的线路和设施的总称。 6、煤矿井下生产系统包括哪几部分? 答:矿井生产系统分为:运煤系统、通风系统、运料排矸系统、排水系统、供电系统以及空压系统、灌浆系统、瓦斯抽排放系统等。 7、巷道的分类有几种? 答:按巷道轴线和水平面的关系井下巷道可分为:垂直巷道、水平巷道、倾斜巷道。 按巷道的服务的对象和范围井下巷道可分为: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回采巷道。 8、什么叫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回采巷道? 答:开拓巷道:为矿井或阶段服务的巷道。 准备巷道:为采区服务的巷道 回采巷道:为区段服务的巷道 9、什么叫阶段?什么叫开采水平? 答:阶段―――沿煤层的倾斜方向,按一定的标高将井田划分成的若干长条部分。开采水平―――设置了井底车场和运输大巷的水平叫开采水平 10、什么叫矿井年产量?服务年限? 答:矿井年产量―――矿井一年内实际产出的煤炭数量,而井型是指矿井年设计产量。 服务年限―――矿井从投产到报废的全部生产时间叫服务年限。 11、什么叫分区式布置? 答:在阶段范围内,沿走向按一定的长度把阶段划分成的若干块段。 12、运输大巷的布置方式有几种?它的位置应选在什么地方? 答:运输大巷的布置方式有分层运输大巷布置、集中运输大巷布置、分组集中运输大巷布置。对于分层运输大巷多布置在煤层中,集中运输大巷和分组集中运输大巷多布置在岩层中。 13、井田的开拓方式有几种? 答:井田的开拓方式有: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峒开拓及综合开拓。 14、什么叫井田开拓系统? 答:开拓巷道系统与其形成的生产系统称为井田开拓系统。 15、煤矿主、副井分别担负着什么样的主要提升任务?

(整理)4采煤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规律.

第四章采煤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规律 第一节概述 大多数情况下,矿山压力显现会给地下开采工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使矿山压力显现不至于影响正常的工作和保证生产安全,就必须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加以控制。包括对巷道及采煤工作空间进行支护、对松软煤岩体进行加固、用各种方法使巷道或采煤工作面得到卸压、用人为的方法使采空区顶板按预定要求冒落等。此外人们对矿山压力的控制不仅在于消除和减轻对开采工作造成的危害,还包括合理地利用矿山压力的天然能量为开采工作服务。例如,利用矿山压力的作用压酥煤体以方便落煤工作,借助采空区上覆岩层压力压实已冒落的矸石形成再生顶板等等。所有这些人为地调节、改变和利用矿山压力作用的各种措施,叫做矿山压力控制。简称矿压控制。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采煤工作面常有下述一系列矿山压力现象,并习惯上用这些现象作为衡量矿山压力显现程度的指标。 (1)顶板下沉量,一般指煤壁到采空区边缘裸露的顶底板移近量。随着工作面的推进,顶底板处于不断移近状态。 (2)顶板下沉速度,指单位时间内的顶底板移近量,以mm/h计算。它表示顶板活动的剧烈程度。 (3)支柱变形与折损,随着顶板下沉,采煤工作面支柱受载也逐渐增加,一般可以用肉眼观察到柱帽的变形,剧烈时可以观察到支柱的折损。 (4)顶板破碎情况,常常以单位面积顶板中冒落面积所占的百分数来表示。它是用来衡量顶板控制好坏的质量标准。 (5)局部冒顶,指采煤工作面顶板形成局部塌落,它影响采煤工作的正常进行。 (6)大面积冒顶,指采煤工作面由于顶板来压导致顶板沿工作面切落。常常对工作面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其它还有煤壁片帮、支柱钻底、底板臌起等一系列矿山压力现象。

煤矿采掘基本知识

煤矿采掘基本知识

————————————————————————————————作者: ————————————————————————————————日期:

煤矿采掘基本知识 一、矿井爆破 (一)爆破器材 1.炸药 炸药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快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热量、生成大量气体产物,显示爆炸效应的化合物或混合物。炸药爆炸后,在岩体内产生瞬时高压冲击波,冲击波从爆源向岩体内传播,并对周围煤岩体发生作用,把煤炭或岩石破碎下来。 矿用炸药分为煤矿许用炸药和非煤矿许用炸药,准许在地下有瓦斯和煤尘爆炸危险的工作面使用的安全炸药称为煤矿许用炸药。煤矿井下的所有爆破作业工作面,必须使用煤矿许用炸药。 2. 雷管 雷管是一种装有起爆药的小管,用来起爆炸药的专用材料。雷管按起爆方式分为火雷管和电雷管两种,电雷管由电能来起爆。电雷管又分为瞬发雷管、秒延期雷管和毫秒延期雷管。煤矿井下广泛使用毫秒延期电雷管。 3. 发爆器 发爆器是用来供给电爆网路的电雷管起爆电能的仪器。《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爆破必须使用发爆器。 (二)爆破技术 1、掘进工作面爆破 (1)炮眼分类及布置 掘进工作面的炮眼,按其所起作用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类,如图3-11 所示: ①掏槽眼(又名掏心眼)。掏槽眼的作用是首先将工作面上某部分岩石破碎下来,为工作面形成第二个自由面,为其他炮眼的爆破创造有利条件。 掏槽眼应比其他炮眼深15~20厘米,叫做超深。超深的作用是使其他炮眼利用率提高。掏槽眼又分斜眼掏槽法、直眼掏槽法、混合式掏槽法。 图3-11 炮眼布置示意图 Ⅰ-掏槽眼Ⅱ-辅助眼Ⅲ-周边眼

矿山压力及控制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矿山压力:由于在地下煤岩中进行采掘活动而在井巷、硐室及回采工作面周围煤、岩 体中和其中支护物上所引起的力。 2矿压显现:由于矿山压力作用,使围岩、煤体和各种人工支撑物产生的种种力学现象, 统称为“矿山压力显现”。 3矿山压力控制:所有人为地调节、改变和利用矿山压力作用的各种措施,叫做矿山压 力控制(简称为“矿压控制”) 4伪 顶:在煤层与直接顶之间有时存在厚度小于0.3至0.5m 极易垮落的软弱岩层。 5直接顶:直接位于煤层上方的一层或几层性质相近的岩层称为直接顶。 6老 顶:位于直接顶上方厚而坚硬的岩层。 7老顶初次来压步距:由开切眼到初次来压时工作面推进的距离。 8 老顶的周期来压步距;两次来压期间工作面推进的距离。 9沿空掘巷:在上一区段工作面运输平巷废弃后,待采空区上覆岩层移动基本稳定后,沿被 废弃的巷道边缘,掘进下一工作面的区段回风平巷称为沿空掘巷。 10沿空留巷:在上区段工作面采过后,通过加强支护或采用其他有效方法,将上区段工作 面运输平巷保留下来,作为下区段工作面的回采时的回风平巷称为沿空留巷。 11端面破碎度:支架前梁端部到煤壁间顶板破碎的程度。 12冲击地压:也称岩爆,发生在煤矿中一般叫冲击地压,发生在岩层中叫岩爆。它是一种岩 体中聚积的弹性变形势能在一定条件下的突然猛烈释放,导致岩石爆裂并弹射出来的现象。 二、问答题 1、绘制侧压系数λ=0,71,31,2 1,1时圆孔巷道周围的应力分布图,并叙 述应力分布的特征。 特征: 1)圆孔周围应力集中是局部的,应力集中程度随远离孔而减弱,并趋于原始应力; 2) 圆孔周边应力集中系数随围压增大而有所减弱; 3)当λ<1/3时,沿最大主应力方向,孔 周边一定范围内存在切向拉应力;当λ≥1/3时,围岩周边不产生切向拉应力; 4)当λ=0 时,沿最大主应力方向,孔周边一定范围内存在径向拉应力。

采煤工作面矿压分析报告

山西王家峪煤业有限公司150102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分析报告 调度室 2018年2月1日

150102工作面矿压分析报告 一、150102工作面基本情况 1、150102工作面位于+680水平,工作面标高为+620—+670m ,该工作面可长度为790m ,工作面长度为180m ,面积为142200㎡,平均煤厚3.61米,倾角5—10度,平均7.5°。150102工作面位于井田的中部。其周围均为未开采区域。 2、地质情况 3、采煤方法 本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一次采全高的采煤方法 工艺流程:割煤——装运煤——移架——推溜——清煤——下一循环 4、工作面设备 采煤机:MG300/700—WD 型 工作溜:SGZ-764/500型前部输送机 顶、底板 名 称 岩石 名称 厚度 m 特 征 老 顶 深灰色石灰岩 6.77 深灰色石灰岩,灰黑色,裂隙发育,含粉石,较硬。 直接顶 黑色泥岩 6.4 黑色泥岩光泽亮,较软,零星可采。 伪 顶 0.2—0.3 灰黑色,质脆,含黄铁矿结核 伪 底 直接底 粉砂岩 1.23 黑灰色,泥质胶结,含植物化石及黄铁矿结核。 老 底 砂 岩 8.21 灰黑色,以石英岩为主,坚硬,局部为砂质泥岩沉积。

转载机:SZZ-764/160(自移式转载机) 皮带机: DSJ—1000/2×75 液压支架:ZY6400/17/31的两柱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 5、液压支架及乳化液泵站性能参数 (1)、液压支架(ZZ5200/19/42支撑掩护式): 支护宽度为1.43—1.60m,支架中心距:1.5m, 放顶步距0.6m。最大控顶距离:4.8m, 最小控顶距离:4.2m。最大高度:4.2m 最小高度:1.9m 支架数量:共124架。 初撑力:4364KN 工作阻力:5200kN 系统供液压力:30Mpa 支护强度:0.95Mpa 支架重量:18.9t (2)、乳化液泵站(BRW400/31.5型) 额定供业液压力:31.5Mpa;供液流量:315L/min 液箱容积:1600L 乳化液浓度:3%—5% 乳化泵数量:2台。 二、矿压观测方案 1、观测目的 (1)、通过对150102工作面进行现场矿压观测和掌握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的支架工作状况,分析工作面围岩(煤层)超前支撑压力分布状况。 (2)、工作面液压支架支护阻力观测,支护阻力包括初撑力、最大阻力,确定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老顶的初次垮落和周期垮落步距。 (3)、统计观测,统计综采工作面支架受载损坏情况、采空区上覆岩层垮落、移动和悬顶程度,架前冒顶情况、煤壁片帮、安全阀开启率等。 (4)、为我矿开采15#煤层的事故预测和动力信息基础研究提供必要数据,

煤矿采掘基本知识

煤矿采掘基本知识 一、矿井爆破(一)爆破器材1.炸药炸药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快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热量、生成大量气体产物,显示爆炸效应的化合物或混合物。矿用炸药分为煤矿许用炸药和非煤矿许用炸药。煤矿井下的所有爆破作业工作面,必须使用煤矿许用炸药。2.雷管雷管是一种装有起爆药的小管,用来起爆炸药的专用材料。雷管按起爆方式分为火雷管和电雷管两种,电雷管由电能来起爆。电雷管又分为瞬发雷管、秒延期雷管和毫秒延期雷管。煤矿井下广泛使用毫秒延期电雷管。3.发爆器发爆器是用来供给电爆网路的电雷管起爆电能的仪器。《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爆破必须使用发爆器。 (二)爆破技术1、掘进工作面爆破(1)炮眼分类及布置掘进工作面的炮眼,按其所起作用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类①掏槽眼(又名掏心眼)②辅助眼 ③周边眼(2)主要爆破参数巷道掘进的爆破参数主要包括炮眼直径、炮眼深度、炮眼数目、单位炸药消耗量的具体规定。巷道掘进爆破作业要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及爆破参数执行。 2、回采工作面爆破(1)炮眼种类及布置炮眼布置方式(见图3-12)单排眼:用于薄煤层、煤质较软及节理发育的煤层。双排眼:包括对眼、三花眼。一般用于采高较小的中厚煤层及煤质中硬的工作面。三排眼:即五花眼。用于煤层坚硬和采高较大的中厚煤层工作面。 (2)主要爆破参数炮采工作面的爆破参数主要包括炮眼布置、间距、炮眼深度、炮眼数目、单位炸药消耗量的具体规定。炮采工作面爆破作业要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及爆破参数执行。

二、巷道施工巷道施工方法包括钻眼爆破法和机械化掘进法。其主要工序有破岩、装岩、运岩和支护等。(一)破岩1.钻眼爆破法钻爆破岩法是指利用电钻或风钻进行打眼、装药爆破的方法。为了提高打眼的速度可以使用专门的钻眼机械打眼。钻爆破岩法推广光面爆破。光面爆破(简称光爆)是指在钻眼爆破过程中,通过采取一定措施,使爆破后的巷道断面形状、尺寸基本符合设计要求,并尽量使巷道轮廓以外的围岩不受破坏的一种破岩方法。2.机械化破岩法机械化破岩是指利用综掘机对煤岩体进行切割和破碎的方法(二)装岩与运岩装运岩煤有人工装运和机械装运2种方法。常用的装岩机有耙斗式、铲斗式、蟹爪式装岩机等设备。运输普遍采用矿车,用人或电机车调车。掘进煤巷时可以直接用刮板输送机或带式输送机运煤,综掘设备本身连接有装煤运煤设施。(三)巷道支护巷道支护材料有水泥、石料、混凝土、木材和金属材料(如轻便钢轨、矿用工字钢、特殊工字钢、矿用特殊型钢等)。支护的形式有架棚支护(金属拱形支护、木支护)、锚杆支护、锚喷支护、砌碹支护等。其中,锚喷支护和砌碹支护属于巷道永久支护,其服务年限较长。 架棚支护砌碹支护砌碹支护的主要形式是直墙拱顶式,是一种被动支护形式,如图3-14所示。该支护具有坚固、耐久、防火、通风阻力小等优点。缺点是施工复杂、劳动强度大、成本高和进度慢等。直墙拱顶支护由拱、墙和基础3部分组成。锚杆支护、喷射混凝土与喷浆支护锚喷支护。锚杆支护就是将锚杆预设在围岩中,使岩体得以加固,形成一个完整的支护结构,是一种主动支护形式,支护原理如图3-15所示。锚杆的种类有钢筋或钢丝绳砂浆锚杆、金属锚杆、木锚杆、树脂锚杆等。喷射混凝土与喷浆支护:喷射混凝土是将一定配合

矿压试卷复习题及答案

复习题 1. 支架支设时,最初形成的主动力称为支柱的( )。 A. 初工作阻力 B. 初撑力 C. 支架载荷 D. 支护阻力 2. 在顶板压力作用下,活柱开始下缩的瞬间支柱上所反映出来的力称为( )。 A. 支架载荷 B. 初撑力 C. 始动阻力 D. 最大工作阻力 3. 在支架的性能曲线中,活柱下缩时,工作阻力的增长率由急剧增长转为缓慢增长的转折点处的工作阻力称( )。 A. 初工作阻力 B. 支护阻力 C. 始动阻力 D. 摩擦阻力 4. 支柱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载能力称为( )。 A. 初工作阻力 B. 初撑力 C. 摩擦阻力 D. 最大工作阻力 5. 巷道轴向与构造应力方向( )时,构造应力对巷道的稳定性影响最小。 A. 平行 B. 等于 C. 斜交 D. 垂直 6. 巷道轴向与构造应力方向()时,构造应力对巷道的稳定性影响最大。 A. 斜交 B. 小于 C. 大于 D. 垂直 7. 巷道轴向与构造应力方向夹α角( )25°~30°时,构造应力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无明显变化。 A. 平行 B. 小于 C. 大于 D. 斜交 8. 巷道轴向与构造应力方向夹α角( )25°~30°时,构造应力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发生明显变化。 A. 小于 B. 等于 C. 大于 D. 垂直 9. ( )在具有一定的工作阻力的同时还具有可缩性,将支架内力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既能保持围岩的稳定,又能避免支架的严重损坏。 A. 拱形刚性支架 B. U型钢梯形可缩性支架 C. U型钢拱梯形可缩性支架 D. U型钢拱形可缩性支架 10. ( )是我国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支架,支架将多铰支架与U型钢拱形可缩性支架合成一体,兼具两者的优点。

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报告(模板).

×××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总结报告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区队:__________________ 编写人:________________

目录 1 工作面地质及开采条件 .................................................................................... - 1 - 1.1工作面地质及开采条件............................................................................... - 1 - 1.1.1工作面概况及地质说明书 ..................................................................... - 1 - 1.1.2顶底板岩层岩性组合结构分析 ............................................................. - 3 - 1.1.2地质 ........................................................................................................ - 3 - 1.2支护 .............................................................................................................. - 3 - 1.2.1正常支护 ................................................................................................ - 3 - 1.2.2特殊支护 ................................................................................................ - 4 - 1.2.3确定支护强度 ........................................................................................ - 4 - 1.2.4巷道布置 ................................................................................................ - 4 - 2 矿压观测计划.................................................................................................... - 5 - 2.1 矿压观测领导小组...................................................................................... - 5 - 2.2×××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的目的和任务....................................................... - 5 - 2.3观测方案 ...................................................................................................... - 6 - 2.3.1观测工具 ................................................................................................ - 6 - 2.3.2测线布置 ................................................................................................ - 6 - 2.3.3研究方法 ................................................................................................ - 6 - 2.4矿压观测内容 .............................................................................................. - 7 - 2.4.1顶板动态: ............................................................................................ - 7 - 2.4.2支护质量 ................................................................................................ - 7 - 2.4.3 ×××工作面矿压观测方法 ................................................................ - 7 - 2.4.4 ×××工作面观测效果预计 ................................................................ - 7 - 2.4.5 ×××工作面观测制度及守则 ............................................................ - 7 - 2.4.6 ×××工作面观测记录表格及资料整理表格设计 ............................. - 7 - 3 矿压规律分析.................................................................................................... - 8 - 3.1 初采期间的矿压规律.................................................................................. - 8 -

采场矿山压力及其控制方法(标准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采场矿山压力及其控制方法(标 准版)

采场矿山压力及其控制方法(标准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1.回采工作面矿山压力的基本概念 在矿体没有开采之前,岩体处于平衡状态。当矿体开采后,形成了地下空间,破坏了岩体的原始应力,引起岩体应力重新分布,并一直延续到岩体内形成新的平衡为止。在应力重新分布过程中,使围岩产生变形、移动、破坏,从而对工作面、巷道及围岩产生压力。通常把由开采过程而引起的岩移运动对支架围岩所产生的作用力,称为矿山压力。 在矿山压力作用下所引起的一系列力学现象,如顶板下沉和垮落、底板鼓起、片帮、支架变形和损坏、充填物下沉压缩、煤岩层和地表移动、露天矿边坡滑移、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等现象,均称之为矿山压力显现。因此,矿山压力显现是矿山压力作用的结果和外部表现。 2.煤矿直接顶稳定性分类与老顶压力显现强度分级 直接顶是指直接位于煤层之上的易垮落岩层。煤矿直接顶稳定性

矿压复习题

计算题 1、某回采工作面煤层采高m =2.5m ,直接顶为粘土页岩,其总厚度∑h=8m ,直接顶的破碎膨胀系数Kp =1.4,试问煤层开采后,破碎的直接顶岩石能否充满采空区? 简答题: 1、对原岩应力状态有哪几种假说? 答:1、弹性假说,认为岩体处于弹性状态,其受力与变形的关系符合虎克定律,在垂直应力作用下将在岩体中引起水平应力的作用。 2、静水应力状态假说,认为在地下深处的岩体由于长期的地质作用喝岩石的蠕变作用而使岩体中的测向应力和垂直应力趋于相等。 2、岩石的孔隙性、孔隙度和孔隙比有什么不同? 答:岩石的孔隙性是指岩石中孔隙和裂隙的发育程度,表征它的指标有两种:孔隙度和孔隙比。可见孔隙度和孔隙比是反映孔隙性的指标。 孔隙度n 是岩石中各种孔隙、裂隙体积的总和与岩石总体积之比;孔隙比e 是岩石中各种孔隙、裂隙体积的总和与岩石内固体部分实体积之比。显然,孔隙 度n 和孔隙比e 存在以下关系: n n e -=1。 3、煤层开采后,上覆岩层按破坏方式可以分为哪几个区? 答:1、A 区域,即煤壁支撑影响区,这个 区域在煤壁前方30~40m 的范围内。该区域内岩层有较明显的水平移动,而垂直移动甚小,有时岩层还可能出现上升现象。2、B 区域,也称为离层区。这个区域是在回采工作面推过以后的采空区上方。这个区的岩层移动特点是:破断岩层的垂直位移急剧增大,其下部岩层的垂直移动速度大于上部岩层的垂直移动速度,因而下部岩层和上部岩层发生离层。3、C 区域,称为重新压实区。这个区域内裂隙带的岩层重新受到已冒落矸石的支撑垂直移动减缓,其下部岩层的垂直移动速度小于上部岩层,因而使岩层时出现的层间空隙又重新闭合。 4、采区平道矿压显现沿走向要经历那几个阶段? 答:巷道掘进阶段,无采掘影响阶段,采动影响阶段,采动影响稳定阶段,二次采动影响阶段。 5、影响回采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采高与控顶距,工作面推进速度,开采深度,煤层倾角。 6、简述回采工作面支架与围岩关系的特点。 答:支架围岩是相互作用的一对力,支架受力的大小及其在回采工作面分布的规律与支架性能有关,支架结构及尺寸对顶板压力有一定影响。 7、简述采区巷道支护的主要形式。 答:1、基本支护,一般包括木支护和金属支护,2、加强支护,主要为了抵抗采动影响所造成的矿山压力,3、巷旁支护,在沿空巷道靠采空区一侧专门设置的人工建筑物,4、巷道围岩加固,包括锚杆加固和化学加固。 8、什么叫煤矿动压现象? 答:煤矿开采过程中,在高应力状态下积聚有大量弹性能的煤或岩体,在一

初次来压及周期来压知识点

一、工作面初次来压 当工作面从切割眼向前推进,顶板悬露面积随之扩大,直接顶垮落充填采空区,基本顶仍完整地支承在两帮煤壁上,形成双支板梁构件。当板梁垮度随着工作面推进增大到一定的范围,由于基本顶的自重和上覆岩层的作用下,使基本顶断裂垮落。这时,工作面已不再处于基本顶掩护之下,顶板迅速下沉而破碎,通常把基本顶第一次大面积垮落称为初次垮落。由于基本顶初次垮落,使工作面压 力增大,故称为初次来压。初次来压对工作面影响一般持续2d?3d。基本顶初 次垮落时,工作面距切割煤壁的距离L1称为初次垮落步距或初次来压步距。L i 值与基本顶岩性、厚度以及地质构造等因素有关,一般为20n?35m少数达50n?70m。1)初次来压的特点是: 工作面顶板下沉量和下沉速度急增,甚至出现台阶式下沉;顶板破碎;甚至出现沿煤壁平行的裂隙,有时发出巨大的断裂声;支架受力增加,采空区掉块;煤壁严重片帮。 2)初次来压时,工作面要采取措施,如沿放顶线加强支护(增设排柱、木垛、斜撑、抬棚)、强制放落顶板等。 基本顶初次垮落L i--初次垮落步距 二、周期来压 基本顶初次垮落后,工作面暂时免除了基本顶下沉的影响,支架受力减轻,基本顶由双支板梁变为悬臂梁。上覆岩层的重量主要由基本老顶悬臂梁直接传给煤壁,部分由垮落的矸石承担。 图11—4 基本顶周期垮落(来压)示意图 L2--周期垮落步距;h—直接顶厚度;m—煤层厚度1)当工作面推进到一定的距离,基本顶悬臂在自重和上覆岩层的作用下,又会

产生断裂垮落,这时同样会给工作面带来增压现象。当工作面再继续推进,这部分垮落的基本顶被甩入采空区,工作面又处于基本顶悬梁掩护之下,恢复到前述的状态。继工作面的推进,基本顶的垮落与工作面增压现象重复出现。这种垮落与来压随工作面推进而周期性的出现,称为基本顶周期垮落和周期来压。两次周期来压之间的距离称为周期垮落(来压)步距。周期垮落步距同样与基本顶岩性有关,一般为6nn-30m,多数为10nn- 15m。 由于周期来压前,基本顶呈悬梁状态,而初次来压前,基本顶呈双支板梁状态。因此,在工作面内,周期来压步距小于初次来压步距,它们的关系大致为: L 2= (1/2 ?1/4 )L i 2)周期来压特点与初次来压类似。 三、顶板下沉 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采空区不断扩大,上覆岩层移动下沉而破坏,根据破坏的特征,上覆岩层沿竖直方向自下而上可分为三带:冒落带、裂隙带、弯曲下沉带。在这三带中,冒落带和裂隙带直接关系到工作面的顶板管理,弯曲下沉带对工作面没有多大影响。 (一)冒落带 易冒落的直接顶,不规则垮落,碎胀的岩块将填满采空区,形成冒落带,支 撑老顶。当松软岩层很厚时,冒落的高度可视为直接顶的厚度。当直接顶厚度不大,冒落的岩块填不满采空区,老顶悬空,这种情况下,老顶也将发生 部分垮落,使工作面压力增加。 图11 —5岩层移动推测图 (a)岩层内部破坏推测图;(b)裂隙带岩层移动曲线;(c)沿工作面推进方向的分区 1 —冒落带;2—裂隙带;3—弯曲下沉带 二)裂隙带位于冒落带之上的老顶岩层,总是一端支承在煤壁上,另一端支承在采空区的碎石充填堆上。在上覆岩层的压力作用下,冒落的岩块逐渐压 实。因此,上覆岩层也随之逐步弯曲下沉,成段拆断或产生许多裂隙,但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部分习题答案

一、重要概念 1矿山压力、2 矿山压力显现、3矿山压力控制、4原岩应力、5支承压力、6老顶、7直接顶、8直接顶初次垮落、9顶板下沉量、10老顶初次来压、11周期来压、12关键层、13开采沉陷、14充分采动与非充分采动、15岩层移动角、16岩层变形、17沿空留巷、18沿空掘巷、19锚固力、 20软岩、 21顶板大面积来压、22浅埋煤层、23放顶煤开采。 二、简答与分析论述 1. 简述原岩应力场的概念及主要组成部分。 2. 原岩应力分布的基本特点 3. 支承压力与矿山压力的区别? 4. 煤柱下方底板岩层中应力分布特点及其实际意义? 5. 简述岩石破碎后的碎胀特征及其在控制顶板压力中的作用? 6. 分析采场上覆岩层结构失稳条件 7. 分析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与改善顶板状况的关系。 8. 试分析开采深度对采场矿山压力及其显现的影响。 9. 老顶破时在岩体内将引起什么性质的挠动,其特点是什么?有何实用意义? 10. 简述回采工作面周围支承压力分布规律。 11.是否矿山压力大矿山压力显现也必然强烈,试举例说明。 12. 简述我国缓倾斜煤层工作面顶板分类方案。 13. 支撑式、掩护式、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结构特征及适用范围。 14. 简述采场支架与围岩关系特点。 15. 分析采场支架工作阻力与顶板下沉量“P-△L”曲线关系 16. 试分析综采面支护质量监测对于改善工作面支架—围岩关系,确保工作面高产高效的作用。 17. 简述开采后引起的上覆岩层的破坏方式及其分区。 18. 简述绿色开采技术体系,关键层的作用。 19. 简述控制岩层移动的技术。 20. 为什么说锚注支护是软岩巷道支护的新途径? 21. 采区平巷在其服务期内沿走向的矿压规律有哪些?采动影响带的前影响区和后影响区内矿压显现时间和机理有何不同? 22. 沿空留巷矿压显现基本特征?与沿空掘巷矿压显现的主要区别? 23. 跨巷回采卸压的基本原理? 24. 画出巷道支架与围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并分析支架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原理。 25. 高强度螺纹钢锚杆组成及其经常与之组合使用的支护材料。 26. 如何根据锚杆对围岩的约束方式定义锚杆锚固力? 27. 简述软岩巷道变形力学机制。 28. 简述影响顶煤冒放性的主要因素,提高顶煤冒放性的主要措施。

矿山压力及其控制要点

《矿压力及其控制》 一、单项选择题 1、泊松比是指岩石在单轴压缩条件下横向应变与的比值。 a、横向应力 b、轴向应力 c、轴向应变 d、体积应变 2、岩石在应变一定时,应力随时间延长而减小的现象,称为岩石的。 a、蠕变 b、松弛 c、弹性后效 d、粘性流动 3、岩石因受载状态不同,其极限强度相差很悬殊。实验表明,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强度值,最小。 a、单轴抗压强度 b、抗剪强度 c、抗弯强度 d、单轴抗拉强度 4、矿山压力假说对采场岩层控制具有指导意义,可以解释工作面前方出现的支承压力及工作面出现的周期来压现象。 a、压力拱假说 b、悬臂梁假说 c、铰接岩块假说 d、预成裂隙假说 5、直接顶分类主要是根据来分类的。 a、直接顶平均初次垮落步距 b、直接顶厚度 c、直接顶强度 d、直接顶岩层的岩性 6、回采工作面支架的工作状态是处于“给定变形”状态还是处于“给定载荷”状态是有和支架刚度的相对变化决定的。 a、直接顶刚度 b、直接底刚度 c、煤层刚度 d、老顶刚度 7、我国煤矿中常采用留小煤墙的沿空掘巷方式,小煤墙一般不易超过m。 a、3 b、5 c、8 d、12 8、原岩应力场中平均水平应力与铅垂应力的比值随深度增加而。 a、增加 b、不变 c、减小 9、矿山压力假说对采场岩层控制具有指导意义,假塑性梁是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解释了破断岩块的相互作用关系。 a、压力拱假说 b、悬臂梁假说 c、铰接岩块假说 d、预成裂隙假说 10、回采工作面支架的工作状态是处于“给定变形”状态还是处于“给定载荷”状态是由直接顶刚度和支架刚度的相对变化决定的。当支架处于“给定变形”状态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和可缩量。 a、支护强度 b、支护刚度 c、初撑力 d、工作阻力 11、回采工作面支架的工作状态是处于“给定变形”状态还是处于“给定载荷”状态是由直接顶刚度和支架刚度的相对变化决定的。当支架处于“给定载荷”状态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 a、稳定性 b、可缩量 c、支护强度 d、初撑力 12、初撑力在支架参数中具有重要地位,提高支架初撑力,下列叙述是错误的。 a、可以减少顶板离层 b、增加顶板的稳定性 c、减少工作面顶板断面破碎度和煤壁片帮 d、增加支柱的开启率 13、提高支护强度在采场围岩控制中至关重要,不能提高支护强度。 a、提高支柱初撑力 b、提高支护密度 c、提高支护系统刚度 d、提高支柱的可缩量 14、支架的性能将直接影响支架受力的大小,支架特性是用和可缩量的关系曲线来表示的。 a、初撑力 b、工作阻力 c、支架载荷 d、额定工作阻力 15、支架受力的大小及其在回采工作面的分布规律与支架性能有关,支架的受力比较 均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