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印度电影的艺术表现风格

论印度电影的艺术表现风格
论印度电影的艺术表现风格

《东南亚南亚研究》2018年第2期论印度电影的艺术表现风格

摘要:电影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通过特定的镜头表达和视觉传递,以历史和文化内涵为基础,能够形象地展现出特定国 家(或区域)的社会状况,给人们以启迪。在文化消费时代,电影成了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构成门类,是文化社会力量(体现 为物质力量向精神力量的转化)的重要体现。通过这种特定的艺术形式,巧妙地跨越政治、经济、文化等界限,一方面实现文化的 经济化,另一方面它又在以文化的方式,灵活的处理着文化与政治的关系——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隐晦或直接地进行政治批判和反思,从而将艺术的价值表达得淋漓尽致。印度电影是东方文化形态的典型代表,文化的多样性、悠久的历史、民族与宗教的统一、异域自然风情、艺术效果的充分体现等因素使得印度电影成为世界电影发展史上的靓丽奇葩,分 析和概括印度电影的特点,挖掘其背后的形成原因,客观评价其时代价值,对中国的电影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关键词:印度;电影;歌舞;民族文化资源(文化生产力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392 (2018)02—0097—06

收稿日期:2018 -04 -26

作者简介:宋磊(1982 ~),男,云南省社科院南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法学博士。

电影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风格,它通过镜头语言,在“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自由切换过程中发挥着自己独特的魅力。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电影作为一种艺术门类,其价值早已实现了立体化,在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当中,其影响的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等特征展现无遗。因 此,对印度电影开展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作为一个曾被殖民统治过的人口大国而言,印度社会意识层面的文化认同感表达地更加强烈,扎根于民族文化资源,立足于自身艺术发展的实际,充分参与世界市场的挑战,使得印度电影在世界电影发展中始终能够保持自己的一席之地,成为与美国宝莱坞相媲美的东方电影王国。

受制于传统的社会领域三分法的影响,一直以来,文化在我国都是与经济相对应的独立的一个领域,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文化的经济属性逐渐被认可。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多元性高度融合,已经在逐步深刻地改变着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而在总体格局的深刻变化中,文化经济形态被孕育形成,并在迅速兴起和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文化经济显示了文化与经济两者一体化的过程,显示了两者之间的交互融合,也显示着文化作为一种资本,它的经济属性变得越来越明显,开始参与到经济社会生活中,成为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中 国是人口大国,也是文明古国,与印度在诸多方面具有相似性,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借鉴的空间,深入研究印度电影这一艺术门类,对于推动我国的电影事业发展是有有益的。本文从最直接的电影艺术表现风格为视角,试图对印度电影艺术风格的表达特点加以概括,并对其背后深层次的因素进行一些分析,从而得出一些有关电影发展的基本启示,进而发掘文化资源向文化生产力转化的一些基本规律。

-、印度《中歌舞元素的充分运用

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歌舞,是印度民族形象传播的最有效途径。在世界电影中,歌舞片几乎可以说是最精美、最富有“艺术气息”和最具梦幻性的作品①。迷你裙、纱丽、吉祥痣、鼻饰与脚链等饰物,左右摆头与赤足蹈地的动作;和之以手镯、脚环的叮当作响和摸脚礼,配合着外围民众喜怒哀乐的丰富表情,这些元素在印度电影中的应用,使其所具有的独

①张静婧,底悦:“论印度电影特点及借鉴意义’’,《攀枝花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97

新旧好莱坞电影美学特征之比较

新旧好莱坞电影美学特征之比较 好莱坞可划分为新旧两个时期。旧好莱坞(也称经典好莱坞)阶段大约从1930年经济大萧条开始,到1960年冷战初期结束,其间跨越了二战和战后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在经济上,旧好莱坞经历了从电影专利公司(MPPC)到大制片厂制度的确立过程,在艺术上,它确立了所有类型片的模式,这一模式直到新好莱坞阶段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新好莱坞阶段是指从60年代至今的电影时期,在这个阶段,高成本的“重磅炸弹”策略使类型片在表达方式上发生改变,社会意义也走向了多元。新好莱坞是旧好莱坞的延伸和发展,它是电影艺术内部和社会文化环境变化的结果。而在本质上,好莱坞的“梦幻”功能并没有改变。 由旧好莱坞到新好莱坞是一个缓慢发展渐进的过程,为了便于比较,这里先把旧好莱坞电影的美学特征总结如下: (一)旧好莱坞的戏剧电影美学特征 旧好莱坞电影创作遵循着一种戏剧电影的美学原则,其基本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 即戏剧化的故事结构,类型化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 1.经典好莱坞电影在结构故事和展开情节方面明显地以戏剧化作为基础:故事情节充满戏剧的冲突,故事结构完整封闭,故事发展逐次递进直到结尾的高潮并总离不开大团圆的结局。如《卡萨布兰卡》《魂断蓝桥》。 2.在戏剧化故事情节结构模式确立之后,好莱坞经典叙事的人物形象构成也自然呈类型化的倾向。根据戏剧冲突原则,人物形象被确立为正反两个阵营,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例如西部片总有代表正义和法律的警长及贪婪野蛮的印地安人,警匪片有司法和犯罪的对峙。当然,在经典好莱坞叙事中,人物形象在遵

循类型原则的大前提下又有无穷的取舍和变化,但正反两方人物所构成的戏剧冲突则是好莱坞永恒的法宝。 3.好莱坞经典叙事系统的核心是前面已经提到的连续性剪辑,连续性剪辑代表了好莱坞经典叙事的特征,既是对戏剧化故事和类型化人物的发展,又是好莱坞制造梦幻和欢笑的基本前提,因为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简洁方便而又真实可信的银幕世界。由于经典叙事系统的剪辑旨在实现逼真性的要求,所以景别使用的顺序便具有了特殊涵义:先是建制镜头展现整体环境和人物,然后是中景的镜头交待人物的动作和反动作,再切入近景镜头(包括特写)将人物面部表情的重要性直接呈现给观众,最后还得回到全景镜头来结束段落叙事或重建新的时空关系。 4.好莱坞大团圆结局作为经典好莱坞叙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好莱坞主流影片中扮演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简单来说,其有两个方面的涵义:其一是循环型或封闭型故事结构;其二是达到成功和完美的幸福结局。例如在奥逊.威尔斯的不朽杰作《公民凯恩》开始时,镜头从报业大亨极尽豪华的“天堂庄园”的大门和大门上“禁止入内”的警告牌缓缓移入,最后则用一个慢慢拉出庄园大门的反向镜头结束全片,在影片的叙事结构和镜头语言上完成了封闭型的循环。 (二)关于旧好莱坞的类型片 20世纪30—40 年代是美国好莱坞的全盛时期,这期间在好莱坞影片创作中占统治地位的是类型电影,类型电影就是按照不同的类型(或样式)的规则要求创作出来的影片,实质上它是一种艺术产品标准化的规范。这种规范的电影的实质就是运用一切能够抓住观众视觉和心理的电影表现程式,它常常要比个人构思的有意识追求艺术的影片更能反映出观众的兴趣和道德标准。类型片是好莱

影视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特性

影视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特性。电影电视是现 代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在现代科技 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将文学、音乐、绘画、雕塑 等等艺术门类的技巧因素组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综 合性的艺术。正如弗雷里赫在〈银幕的创造〉中曾对 电视做过的概述:”电影可以说发生在其他艺术的交叉点上。它同绘画和雕塑的相近在于视觉形象的直 接感受力;同音乐的相近在于通过各种音响而构成 的和谐感和节奏感;同文学的相近在于它能通过情 节反映现实世界的联系和关系;同戏剧的相近在于 演员的艺术。因此,我们都把电影看做是综合艺 术。当然这种综合艺术不是简单的相加拼凑,而是 按影视艺术本身的规律给以吸取改造,使之发生质 的变化。 社会的发展使当下的审美情趣日趋多元化,使 影视文化日益成为审美文化主流;但审美文化的市 场化、商业化发展,又使受制于收视率、票房率的 影视文化出现类型化、单一化等倾向,这些倾向抑 制着影视文化的质量提升和多样化繁荣。在这样的 大趋势下,影视业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审美价值体 系,特别是从文学艺术中吸取精华,才能提高艺术 品味,获得艺术生命。 一 影视文化之所以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的主流,最 主要的原因是现代高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影视视觉文 化的广泛传播的可能,但这也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 有关。城市化、都市化的扩展使现代人之间越来越 隔膜、越来越陌生。这就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对话和沟通越来越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而这种交 往、对话和沟通的最简便的方式便是通过直接的形 象欣赏。当代审美文化也就适应人们的这一生存方 式而向视觉文化转化。现在人们到处可以看到形象, 感受到形象,甚至触摸到形象。有的研究者将这种 形象称之为”意象形态,作为意识形态的对举形态 而出现,这深刻地概括了当代审美认知从”反映 到”反应,从理性愉悦到感性娱悦的转变。以”意 象形态为其表征的审美文化当仁不让地在社会审 美文化舞台上成为主角,那些业已成为当前人们生 活方式、生存范式所必不可少的享受需要的电视、 电影、卡拉、、广告艺术、时装表演等,正 是意象形态的基本承载主体。在高度紧张忙碌的现 代都市生活中,快节奏、高速率改变了人们的时间

浅析姜文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的艺术特征

从电影的构成元素上来说,无论是视觉还是听觉都有很多有自己特色的地方也有很多的标志性的东西。雄浑的戈壁,磅礴的日出,色彩斑斓的云南景象和优美的《美丽的梭罗河》,虽然是表现文革这一特定时期的电影,但与以前表现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和电影中那种痛苦、沉闷、压抑形成了鲜明对比,整体基调是浪漫昂扬的,甚至在某些场景中还渗透着姜文式的彪悍气质,震撼而富有感染力。 虽然《太阳》以女作家叶弥的短篇小说《天鹅绒》为蓝本,但《太阳》中讲述的故事要比《天鹅绒》更饱满、富有张力,人物也更生动、立体。在《太阳》中,姜文把原来的小说解构成“疯”、“恋”、“枪”、“梦”四个故事,用1976年、1958年两个时间段,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新疆与云南两个地方,整合成一个时空和命运交错的完整故事,使剧中的故事和人物的某种复杂逻辑联系层层揭开。 一,简洁的电影叙事反叛中国电影的故事性。 颠倒了故事的叙事时间顺序,真正的故事其实是按照“4—2—1—3”的时空顺序发生的,而姜文的颠倒方式并未启用普通的“倒叙”或是“插叙”。而是采用了"分段叙事"结构和魔幻现实主义影像风格。也正是由于其破裂拼接的结构和模糊的思想性两大特点,而具备了典型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深度模式的削平,作品含义的不确定性,精神分裂性,无可奈何的失落感。松散的结构、破碎的故事、极端的行为、瑰丽的影像、异想天开的细节、非逻辑的表达,构成了姜文特色。 二、音乐与情节 在电影中,音乐与画面的构成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在影片的开始和结尾以完全不同的两种节奏去演奏相同的旋律,达到的艺术效果也是完全的不同,前者是悲凉忧伤的感觉,在绝望时候的低声吟唱。而后者则是热烈奔放,完全是一片欢歌热舞的海洋。他们的主旋律是完全一样的,不同的只是在节奏上放慢了许多。把女声换成了男声。这种在技巧上的简单的置换却显示了创造者深厚的音乐功底和对电影主题的恰当把握和解读。电影以《新疆英孜》开场,人声的演唱清澈晶莹,随着歌声我们便进入一个云山雾罩的村子。一双肥润的女人的脚,在盆中水反射的阳光下出现了绝美光影的灵性,镜头便跟随着这双脚开始了影片。正当音乐与画面给人以立体美的享受时,疯妈与儿子突然相撞,舒缓的歌声戛然而止,便正式拉开了第一部分(1976年春中国南部)的故事;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是以《美丽的梭罗河》一首印尼民歌衔接的。疯妈消失了,她的鞋和衣服漂在河上,而伴随着吉他弹唱,画面忽然转到1976夏的中国东部,单身的梁老师弹的一手的好琴,抱着吉他唱着动听的歌,厨房里的五个女人一起揉面,一起摆腿。音乐平滑地过渡了两个故事,并且使观众马上由1976年的中国南部进入到同一年的中国东部,还巧妙地设悬。在第二部分中,学校在操场上放电影一段可谓整部影片声画融合的一大亮点。操场上幕布中的音乐和舞蹈与电影中众人抓流氓的紧张情节形成了鲜明的类比,这一段把当时时代人们的心理特征彰显的淋漓尽致;唐老师的几声吹号声也成为了该电影故事中期的一个标志。从第一声吹号声开始,唐老师与林大夫的隐性爱情就崭露头角;第四部分也是整个故事的开端,一边是疯妈对着男人的遗物说话,另一边是姜文抱着老婆说:“你的肚子像天鹅绒”,此时《Singanushiga》再次响起,不过这一次则选用了更加悲凉的男声再一次感动观众。在唐老师的一声枪声下,唐老师与她的老婆的婚礼也被拉开,这一次的《Singanushig》却以狂放的节奏牵动着情节的发展。一群青春四溢的年轻人在野外帐篷旁载歌载舞,一个被火点燃的帐篷仿若一只硕大的火凤凰一般照亮了疯妈的火车,由此把本无关联的故事串联起来。在疯妈最后的几声呐喊中,在初生的太阳的照耀下,影片的所有悬念也全部打开。就是随着这一系列富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音乐,这部电影经历了一个“引迷,造迷,解迷”的过程。 三、意象与感觉的运用,画面精美,基调阳光明媚,生机盎然。电影的开始,“轨道”、“鞋”、“脚”等一系列意象连续出现,为整部电影铺上了诗意与神秘感。

电影作品的四大鉴赏方法

电影作品的四大鉴赏方法 领略内在的主旨 我们曾经说过,欣赏电影首先要入情入境,全身心地投入作品中,与剧中人物同悲欢,引起情感的共鸣。但是仅仅如此是远远不够的。古人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拘泥在作品中而不能自拔,也就难以识得作品的真面目。因而我们应该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通观全局,理解作品主旨。这在电影艺术欣赏中是至关重要的。 主旨是一切作品的最高指挥,是其灵魂所在。电影的人物、情节、细节、对话、表演、结构乃至各种表现手段都统帅于其麾下,形成一个完整、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没有对主旨的深入理解就无法体味出作品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失去了对主旨的依附,我们对于其他元素的理解也必然失于空泛、流于肤浅,甚至曲解原意。以影片《人生》、《廊桥遗梦》为例,它们都描写了爱情,却都不仅仅为爱情而写爱情,都在以爱情为依托,表现更深远的思想。 把握整体构架 不同的结构往往体现着艺术家独特的艺术构思。结构的优劣对于影片的成败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爱森斯坦曾说过:“如果一部影片中充满了良好的建筑材料,但却没有组成一个建筑艺术的整体,没有得到技术上的合理安排,那就不必指望有什么不可抗拒的感染力”。影片正是通过结构把人物情节加以合理安排,主次分明、和谐匀称地构成完整统一的艺术整体。因而了解了作品的结构,我们也就能大致把握其整体的框架,进而从细处开掘,领会导演的艺术构思,理解影片的主题。 探求连接意趣 不停运动着的画面构成了电影,也造就了电影艺术得天独厚的魅力。这些画面如同散乱的珠子,需要一条隐含的“红线”将它们穿接起来形成一串精美绝伦的项链,其艺术价值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在欣赏过程中就要求观众能够连点成线,在变幻不定的画面中,细心寻找出贯穿前后的内在线索,对那些形式上散落的却又一脉相承,丝丝联系的情节点,加以整体把握,才能体会出导演独特的艺术匠心。 于细微之处见功夫 前面我们提到过影片的欣赏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要入情入境达到“情动于中,默会于心。”这就要求欣赏者在掌握基本的电影常识的基础上,发幽探微,深入细致地感受构成电影作品的种种因素与细节,从细微之处体味出作品的内在主题,探求其对总体风格的影响与作用,从而构成对影片的整体印象。对作品细处的把握是进行欣赏的前提与基础。任何忽视细节与局部的欣赏都是不完善的,同时也难求深刻,往往只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因此,我们必须先从细处着手,把握影片的内在神韵。 第一,画面

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

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 舞蹈是人类生命中最为重要、最活跃、最充分直接的 情绪,是人类历史上最基本古老的艺术,它表现了人肢体运动的艺象美。歌舞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舞蹈同人类其他进步文明一样,都是社会发展的表现。舞蹈不是一种仅仅靠身体来表达情意的形式,而是通过与音乐节奏结合组成的种文化艺术,我们的一切情绪如喜怒哀乐都可以以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舞蹈艺术来源于生活,并反映生活,是一种既通俗又高雅的艺术。舞蹈表演通过肢体语言的变化、节奏音乐的渲染和情感因素的融入来完成艺术的展现。舞蹈表现人的内在情感、理想、思想等方面,它以内在的心动、情动去驾驭外部的形动。舞蹈和舞蹈审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舞蹈艺术本身得以产生舞蹈审美。审美特征是体现一部舞蹈作品艺术高低的重要标准,要求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紧紧把握住独创性这一点,在选取舞蹈题材和主题上标新立异,同时还需要加入抒情性因素,带给观众生动形象的舞蹈欣赏。 1情感美情感作为一切艺术的共同审美特征,早已被人们所认 知。而舞蹈作为艺术中的重要一种,情感自然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事实的确如此,舞蹈美千真万确是舞蹈艺术的重要审 美特征之一。许多舞蹈艺术精品充分而有力地证明了这点,例如,舞蹈《红绸舞》表达了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当家做主人的欢欣鼓舞之情;舞剧《红楼梦》表达了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真挚、复杂、曲折、悲剧的爱情……不胜枚举。因为情感性的存在,可以让人从欣赏舞蹈的过程中尽情感知舞蹈所蕴含的美感。舞蹈艺术的创造主要是结合人们日常的感进行的创作。它来源于人类的日常生活,主要是通过人体动作来对其情感进行充分表达。舞蹈艺术情感美的审美特征,要求所有舞蹈创编人员,满怀激情地选择富有情感含量的题材,从而创作出含情量极高的舞蹈作品。由此可见,情感美的审美特征对于舞蹈艺术而言,是何等重要。 2独创美独创美赋予舞蹈作品一个独立可行的空间,无论是题材

新旧好莱坞电影美学特征之比较(终审稿)

新旧好莱坞电影美学特 征之比较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新旧好莱坞电影美学特征之比较 好莱坞可划分为新旧两个时期。旧好莱坞(也称经典好莱坞)阶段大约从1930年经济大萧条开始,到1960年冷战初期结束,其间跨越了二战和战后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在经济上,旧好莱坞经历了从电影专利公司(MPPC)到大制片厂制度的确立过程,在艺术上,它确立了所有类型片的模式,这一模式直到新好莱坞阶段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新好莱坞阶段是指从60年代至今的电影时期,在这个阶段,高成本的“重磅炸弹”策略使类型片在表达方式上发生改变,社会意义也走向了多元。新好莱坞是旧好莱坞的延伸和发展,它是电影艺术内部和社会文化环境变化的结果。而在本质上,好莱坞的“梦幻”功能并没有改变。 由旧好莱坞到新好莱坞是一个缓慢发展渐进的过程,为了便于比较,这里先把旧好莱坞电影的美学特征总结如下: (一)旧好莱坞的戏剧电影美学特征 旧好莱坞电影创作遵循着一种戏剧电影的美学原则,其基本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 即戏剧化的故事结构,类型化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 1.经典好莱坞电影在结构故事和展开情节方面明显地以戏剧化作为基础:故事情节充满戏剧的冲突,故事结构完整封闭,故事发展逐次递进直到结尾的高潮并总离不开大团圆的结局。如《卡萨布兰卡》《魂断蓝桥》。

2.在戏剧化故事情节结构模式确立之后,好莱坞经典叙事的人物形象构成也自然呈类型化的倾向。根据戏剧冲突原则,人物形象被确立为正反两个阵营,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例如西部片总有代表正义和法律的警长及贪婪野蛮的印地安人,警匪片有司法和犯罪的对峙。当然,在经典好莱坞叙事中,人物形象在遵循类型原则的大前提下又有无穷的取舍和变化,但正反两方人物所构成的戏剧冲突则是好莱坞永恒的法宝。 3.好莱坞经典叙事系统的核心是前面已经提到的连续性剪辑,连续性剪辑代表了好莱坞经典叙事的特征,既是对戏剧化故事和类型化人物的发展,又是好莱坞制造梦幻和欢笑的基本前提,因为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简洁方便而又真实可信的银幕世界。由于经典叙事系统的剪辑旨在实现逼真性的要求,所以景别使用的顺序便具有了特殊涵义:先是建制镜头展现整体环境和人物,然后是中景的镜头交待人物的动作和反动作,再切入近景镜头(包括特写)将人物面部表情的重要性直接呈现给观众,最后还得回到全景镜头来结束段落叙事或重建新的时空关系。 4.好莱坞大团圆结局作为经典好莱坞叙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好莱坞主流影片中扮演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简单来说,其有两个方面的涵义:其一是循环型或封闭型故事结构;其二是达到成功和完美的幸福结局。例如在奥逊.威尔斯的不朽杰作《公民凯恩》开始时,镜头从报业大亨极尽豪华的“天堂庄园”的大门和大门上“禁止入内”的警告牌缓缓移入,最后则用一个慢慢拉出庄园大门的反向镜头结束全片,在影片的叙事结构和镜头语言上完成了封闭型的循环。

电影艺术鉴赏的直接表现性

电影艺术鉴赏的直接表现性 电影艺术的直接表现性,表现为形象的“逼真性” 电影艺术视觉形象的直接表现性,还能够从“逼真性”的美学特征方 面去加以理解和把握。电影艺术的逼真性,从现实渊源来讲,能够追 溯到卢米埃尔兄弟的活动照相阶段,卢氏兄弟所拍摄的那些早期的影片,无非是对客观现实世界做机械式、照相式的实录而已。它所强调 的是电影的“照相本性”,而在理论渊源上,当推高举纪实大旗的法 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和德国的电影理论家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 巴赞在《摄影影像的本体论》一文中这样写道:“摄影与绘画不同, 它的独特性在于本质上的客观性”,他认为摄影的美学特性在于揭示 现实世界的真实性,摄影机只有客观真实地再现了世界的原貌,才具 有完整性。而克拉考尔则认为,电影从其本质上来说无非是照相的一 次延伸,“照相跟未经改动的现实有一种明显的亲近性”。影片只有 忠实地纪录和揭示物质现实,其采用的方法才是所谓的“电影的方法”。这种逼真性要求表现在观众面前的影像与现实当中的被摄物必 须具有同质性,惟其如此,才会获得观众的心理认同。 1.电影艺术的直接表现性,表现为对具体有形的事物的逼真再现在 相对应科学技术条件的支持下,电影的摄影机能够客观真实地纪录和 再现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飞禽走兽、花鸟虫鱼。宏观视野 中的人以及人的社会生活,还能够将那些个体细小甚至是人的肉眼无 法捕捉到的微观世界里的分子原子乃至细菌微生物等逼真地表现出来。无论动态的还是静态的人和物,都能够通过电影的摄影机达到逼真纪 录和再现的目的。 2.电影艺术的直接表现性,表现为对抽象无形的事物的逼真再现客 观现实世界中存有的事物或者现象,除了具体有形的外,还存有着大 量抽象无形的,诸如人的情绪、意识、回忆、梦幻等心理世界的活动。按照克拉考尔的理解,这也属于物质现实的范畴。在电影艺术当中,

舞蹈的审美特性论述

一、舞蹈的动律美 舞蹈通过其特定的艺术形式表现出丰富的艺术情感和认知力,其承载了几千年来的民族文化,鲜明的展现出我国各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这里提及的独特艺术形式实指动律,动律是舞蹈艺术的灵魂,是区分不同舞种和艺术风格的核心标志。而动律美则是舞蹈艺术的审美价值。动律是舞蹈艺术的内在灵魂,通过富有节奏感的形体动作来展现出舞蹈艺术的魅力。舞蹈艺术并不是日常生活中毫无规律性的形体动作,由于这些动作没有进行艺术处理,所以无法给人带来美的感受。舞蹈中的节奏感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与人的形体动作相互的配合,并植入富有韵味的动律美,才成为了舞蹈艺术的核心。简言之,在舞蹈中通过个体的形体动作来营造出节奏感,例如腰、四肢等,与此同时还要在节奏中植入动律才能构成完整而又富有审美性的舞蹈艺术。而动律美则是随着肢体在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加以韵化,这里所说的韵化是指舞蹈艺术中以基本的形体动作为基础,再融入多变的动律,把音乐、表情以及动律三者完美的糅合在一起,给人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享受。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得知舞蹈艺术的动律美不仅要借助人的形体动作来诠释出舞蹈的内涵, 还要舞者对配曲的主题内涵以及其中的思想情感,通过自身的表情变化和肢体动作生动的演绎出来。因此,舞蹈作为一门综合的艺术形式,充分的体现了舞者对外界事物的客观认识,并把这些认知进行加工使其富有美感。舞蹈艺术的动律美是我国每一个民族的舞者共同追求的审美境界,例如藏族的舞蹈艺术,舞者会利用服饰的袖子跟随者肢体动作的转变而勾勒出美的意境,把藏族的文化风以及由内到外的艺术美淋漓尽致的呈现出来。试想一下,如果舞者没有充分的理解舞蹈中的美与精神,那么不论舞者的肢体动作和节奏如何的出彩,也难以呈现出舞蹈中审美内涵,这也就不能称为是舞蹈艺术了。另外,动律也在不同程度上强化了舞蹈的表现艺术,例如在我国壮族极为流行的采茶戏中,舞者就把采茶过程中的肢体动作与全脚等步法相结合,即使是在舞台的表演中也把采茶时的形态摸样形象的营造出来了。 二、舞蹈的整体美 舞蹈造型是舞蹈整个舞台艺术的有形表现,特别是新时期的舞蹈艺术,尤其要结合舞台的灯光、音效、舞美等,使整个舞蹈形成一个整体,通过舞蹈队形的变化,形成富有感染力的艺术效果。舞蹈造型是遵循一定审美要求的过程,从整个舞蹈构图来看,有分散集中、平衡整齐与多样统一等几种分类:分散集中是舞蹈演员在舞台上展现的整体风貌,分散的造型使得舞台饱满,而集中造型则起到特写效果;平衡整齐也是新时期舞蹈审美艺术的基本要求,节奏鲜明,动作和谐,舞蹈演员以舞蹈中心进行扩散,保持整个舞台的平衡,使得观众形成稳健协调的观赏效果;多样统一则要求舞蹈艺术具有创新要素,敢于打破常规,形成富有时代意义和个性特点的舞蹈造型,形成眼前一亮的视觉效果。 三、舞蹈的灵魂美 情感要素是舞蹈审美艺术的核心灵魂,有了舞蹈的动作编排和造型设计,更加要突出舞蹈艺术的情感需求,犹如一盏华丽的灯,释放五彩斑斓的光芒。舞蹈艺术在进行舞蹈编排之前,一定要对舞蹈的主题思想进行了解,从舞蹈所要表达的主旨基础上,进行情感的释放和身体的舒展,才能通过自己的动作造型真实的反应舞蹈所要体现的深度和广度。舞蹈什么艺术的情感要素,不是舞蹈者个人的情感要素,而是所有的舞蹈演员作为一个整体所体现的一种思想或者一宗心情,舞者在进行角色转换以前要进行个人的情感转化,用角色感情来实现舞蹈审美艺术这一创作过程。例如舞蹈《巴黎圣母院》表达的是艾丝美拉达受刑中的苦痛和忧伤,而舞蹈动作使用夸张的艺术形式,通过融入舞者的感情,仿佛自己就是受刑中的艾丝美拉达,悲伤的情感自身体流露出来,才能有效的感染观众。 四、舞蹈的内涵美 一个好的舞蹈作品应是在真正切入到人的生命精神状态之中,准确地把握并开掘人的深层心理变化,深刻地呈现出人的特定生存状态的作品。舞蹈创作的价值领域是审美活动,而这

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研究

广西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研究姓名:周晓鸣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美学 指导教师:朱寿兴 20070401

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研究 研究生:周晓鸣导师:朱寿兴教授专业:美学 研究方向:文艺美学年级:2004级 中文摘要 “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研究”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无论是从电影理论的讨论,还是从电影生存现状来看,学术界对电影的本体和电影的艺术形态问题,还没有达到本质性的认识,电影艺术的创作实践则在“作者论”艺术电影与“大众化”商业电影之间不断修正,不同的电影观促成了不同的实践和结果,任何的偏离都可能造成了电影与观众关系的错位,造成了电影对大众的无意疏离。因而我们必须对电影审美特征进行再认识,促使电影艺术本体的突显,既保持其艺术品性,又保留其具有娱乐功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其现代文化价值。 本文立足于电影本体,探析电影媒介的艺术特征。作为电影媒介的影像,具有“实录现实”和“审美现实”的双重特征,是对现实物象进行审美创造的结果;二维平面的影像具有空间转换和时间交替的暗示功能,形成二维平面的三维效果,并转化为四维时间中延续的视觉幻像,形成一种既具有空间性又具有时间性的时空幻觉;影像作为艺术符号,其表意特征在指义的直观、具象性和表义方式的肖似性与抽象性统一、直述义与含蓄意并存。 并将电影与其他艺术样式进行比较以寻求电影艺术之特质。作为一种综合艺术,电影的主要艺术特征表现为银幕时空的复合性和银幕空间的外向性,影像包孕现实的实录性及虚幻的在场性。“以实写虚”表现手法、本真性的表演,具象性、直观性的形象呈现也是电影艺术所具有的特性。电影以其所独具的具像性、直观性、多元素复合性,以及由多级表意生成系统构成的复合审美空间,与影像审美信息的单向性传递,共同决定了电影艺术审美接受活动的被动性、当下性、综合性和流动性的特征。 电影是依靠物质机械、受技术机制影响最深的现代艺术样式,技术因素在电影的美感生成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特写与剪辑技术具有重要的表意功能,能够把事物从日常生活的背景中以特殊的方式突现出来,将物自体变成现象,使世界现象化,产生丰富审美意味的具象。场面调度通过对摄影机机位和拍摄角度的调控,意化现实,使画面具有象征意义和审美内涵;场面调度还可以通过单纯化、特殊化等超常规方式创造出表现性的造型,突出空间的象征意义,丰富画面的内在神韵。在电影作品中,光影技术不仅是叙述工具,还是感觉、气氛的营造者,光线以其特有的象征和表意功能,使影像表现出某些寓意和意韵,使画面哲理化,形成画外之意、韵外之致;声音技巧的运用可以进一步拓展观众的想象空间,通过同期音和非同期音与画面形成对比、对位的关系,表现画面所没有的深层意蕴,产生隐喻、象征艺术效果。数字技术在电影创作中的运用,替代了镜头前的表演者,生成

《影视美学》内容大纲

《影视美学》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经典电影美学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全面认识20世纪60年代之前电影美学理论的代表流派,系统掌握各个理论流派的产生背景、主要思想及其特点,对早期电影艺术的发展状况与电影美学理论的发展流变之间的关系要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从而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经典电影美学理论(20世纪60年代之前) 第一节早期电影美学理论 第二节苏联蒙太奇电影流派与蒙太奇电影美学理论 第三节好莱坞戏剧化电影与类型电影理论 第四节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与纪实美学 第五节法国“新浪潮”与现代主义电影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早期电影美学理论的主要流派和理论贡献(重点) 1、识记: (1)电影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闵斯特堡、阿恩海姆)及其主要观点 (2)电影文化学的代表学者(巴拉兹)及其主要观点 2、理解: (1)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对先锋派电影运动的影响 (2)先锋派电影运动的美学主张 (二)苏联蒙太奇电影美学的主要概念、核心思想及其发展阶段(重点) 1、识记: (1)蒙太奇的完整内容与概念内涵 (2)苏联蒙太奇电影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3)“电影眼睛派”与“库里肖夫效应”的含义 (4)普多夫金对电影蒙太奇的分类 2、理解: (1)爱森斯坦蒙太奇理论的核心思想与理论贡献 (2)普多夫金与爱森斯坦在蒙太奇理论上的异同 3、应用:蒙太奇美学的总体特征及其对电影艺术发展的贡献和价值 (三)好莱坞戏剧化电影的美学观与类型电影的概念、特征(重点) 1、识记: (1)“戏剧化电影”的含义 (2)“类型片”的含义

(3)好莱坞类型片的分类 2、理解: (1)戏剧化电影的美学特征 (2)新好莱坞电影的美学特点 (3)从观众审美心理的角度看好莱坞类型电影的产生 (四)纪实性电影美学的主要代表及其核心思想(次重点) 1、理解: (1)巴赞的电影影像本体论与电影语言进化观 (2)克拉考尔的“物质现实复原论”的核心思想与基本特点 2、应用:纪实性电影美学总体特点与理论局限 (五)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产生背景与美学特征(次重点) 1、识记:“新浪潮”电影的概念 2、理解: (1)法国电影的“新浪潮”与“左岸派”产生的社会根源与思想根源 (2)“新浪潮”与“左岸派”电影的美学倾向 (六)欧洲现代派电影的美学特征(次重点) 1、识记:“现代派”电影的概念 2、理解: (1)西方现代主义哲学-美学思潮对现代派电影的影响 (2)现代派电影美学在电影的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段上所进行的探索 (七)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电影美学观(一般) 1、识记: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美学革命 2、理解:柴伐梯尼在电影美学理论上的贡献与局限 第二章现代电影美学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20世纪60年代以后电影美学理论的主要流派,系统掌握各个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美学特征及其发展流变,深入理解传统电影美学理论与现代电影美学理论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二、课程内容: 第二章现代电影美学理论(20世纪60年代之后) 第一节电影符号学 第二节电影叙事学 第三节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 第四节意识形态批评与其他理论 第五节后现代主义与影视艺术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电影符号学的主要观点和特征(重点)

浅析姜文电影台词的语言特征

浅析姜文电影台词的语言特征 电影台词是电影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姜文电影里人物个性鲜明,令人印象深刻,这跟人物个性化的台词密不可分,本文从从重复强调式的人物台词和反讽式的人物台词两个方面姜文电影台词的语言特征进行了分析。 标签:姜文;电影台词;反讽 电影人物台词可以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凸显人物性格,同时多样的人物语言技巧也可以呈现给观众不一样的观影效果,比如搞笑、愤怒、悲伤等。姜文为塑造自己心中的人物形象,便原著基础上增添或改编了人物台词,这为渲染气氛,表达主旨起到了卓有成效的效果。 一、重复强调式的人物台词 语言的重复可以起到强调的作用,而影视片里台词的重复强调多是为渲染一种气氛,或是间接表达影片的个人情感。姜文也擅于在影片里加入重复的人物台词。如《让子弹飞》里,姜文增添的一句重复式台词,渲染了一种搞笑的气氛。“何止是愚蠢,这简直就是愚蠢!”而这里武举人才是真正愚蠢的人,当观众看到真正愚蠢的人在嘲笑聪明人的时候,这本是就是一件搞笑的事情,自然而然地戳中观众的笑点。还有土匪张麻子来到鹅城后,说的一番话:“我来鹅城上任只办三件事,公平,公平,还是他妈的公平!”这里的重复只是强调影片主人公的形象,张麻子没有长篇大论的弘扬他会如何为鹅城百姓造福,只是用简单粗暴的几个字,告诉鹅城百姓他会给鹅城百姓主持公道,让他们看到公平。而片中多次出现的“让子弹再飞一会儿”,也是姜文增添的台词,与篇名相互照应,起到点题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成是隐喻地告诉大家,想要成功,需要忍耐和耐心。还有姜文在改编《动物凶猛》时加入了傻子一角,傻子从始至终贯穿在影片里,并且只有“古伦木”,“欧巴”,这几句反复重复的台词,看似毫无意义,却蕴含着深刻的含义。可以把影片里的傻子理解成就是马小军他们自己,他们放荡不羁的青春里一直都有傻子这个人物的出现,傻子见证了他们从一无所知的懵懂少年退化成中年大叔的过程,电影安排这个人物出现在片尾就是为了要给马小军等人鲜艳夺目的青年时光与毫无色彩的中年时光做鲜明的对比,也以此来表达姜文本人对于自己青年时期的怀念。 二、反讽式的人物台词 反讽是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语言表达形式,现多被应用到电影台词中,以表达导演的内心情感。姜文电影的一大特色即批判和讽刺,他善于运用幽默搞笑的反讽台词来表达自己对与历史和现实的不满。在《太阳照常升起》里,作者在改编时加入了很多原著里没有的人物台词,如有一段发生在梁老师与同事唐老师之间的对话,“如果有人喊抓流氓你立刻就去追,可追着追着你就变成了第一个,而后边的人就把你当成了流氓。这么说好像不是个办法,如果说你以前当过运动员跑得快,这我可以作证。可这么说也不是个办法,如果说你怕追上的人把你打

影视艺术的鉴赏

影视艺术的鉴赏 影视艺术鉴赏——影视接受的美学 ?影视接受美学广义上讲所有观众为主题的社会轰动,包括一般的―看电影‖、艺术层面的影视鉴赏以及具有社会功能的影视批评。 ?狭义上讲:具有一定艺术素养的观众能动地将影视作为艺术的影视艺术鉴赏行为。 ?影视艺术诞生的短短百年时间里,看电影已经成为了人们最普遍、最平常的生活经验和审美习惯。 ?众所周知,电影的真正诞生就是以观众的出现为标志的。 ?观众是影视艺术鉴赏的主体。 ?作为影视鉴赏理论中的影视的接受美学,也就是影视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双向交流,又是观众伴随着复杂心理活动和情感活动的审美再创造过程,它是鉴赏主体和鉴赏客体间的情感对话和精神遇合。 ? ?影视艺术鉴赏的不同向度与不同层次 ?由于艺术的创作风格不同,会呈现出多种不同类型的银(屏)幕美。大致可分为:影屏幕上的造型美和动态美,纪实美和梦幻美,凝练美和冲淡美,人情美和哲理美四大类型。 ?对于观众而言,影视艺术鉴赏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能动地进行审美再创造。 ?每个读者的感觉方式与人生经验各不相同,因此当人们以各自独特的心灵去感悟艺术时,必然对同一作品产生不同的审美体验。 ? ?鉴赏主体——观众的个性心理结构决定了影视鉴赏不同取向和不同层次。 ?这里所说的个性心理结构是指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精神积淀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社会地位、知识素养、气质秉赋、兴趣习惯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审美心理模式。 ?一个人观察、欣赏事物总是带着一定情感,怀着一定情趣,并且无形中也受到了审美能力和审美经验的制约,由于情感、情趣和审美能力的不同,对事物注意什么,不注意什么以及对这些事物采取什么样的感情态度也就有了差别。 ?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对影视鉴赏的取向和层次也有很大的影响。 ?影视艺术欣赏具有感受的直接性、生动性和广泛性。 ?影视欣赏依据影视艺术的基本性质,又有自身的欣赏特点。 ?影视艺术欣赏对象具有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进行欣赏的特点。 联想,是指审美活动中因感官接触到某一事物而引发联系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影视中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更是利用了人类喜爱联想的天性。 接受美学-影视审美心理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联想构成了蒙太奇的 心理基础,正由于人类具有联想的心理功能,可以通过联想将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并从中领悟出内在的意蕴和哲理,才使得影视中的蒙太奇具有了神奇的魅力。 ?被称为―通感‖的心理现象,也可以看作联想的一种特殊形式。 ?―通感‖,就是指五官感觉中互相挪移,各感官交互为用、互换官能的感受领域。 ?想象,是指人在反映事物时,能够超越感知对象的现实存在,在记忆基础上实现表象的再现、组合和改造。 ?情感,是人对自己与周围世界所结成的关系的反映和评价,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是主体对待客体的一种态度。

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及美育功能

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及美育功能 影视艺术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摄影机摄像而由银幕或屏幕显示出来的一种多元素构成的综合艺术。它吸取了各门艺术在千百年实践中积累起来的艺术精华并将它们融合在一起,成为影视自身的艺术特征。而且,它们融合得如此紧密,甚至成为影视艺术不可缺少的成分,影视艺术离开了其他各门艺术,就不成其为艺术了。同时,影视艺术的综合性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方面都超过了其他艺术。 影视艺术的产生、发展及其审美特性又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可以说,对科学技术的直接依赖是影视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鲜明标志之一。没有光学、电学、化学、材料学和机械学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影视艺术的产生,而且,影视艺术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以及立体电影,球形电影,多画面电视等等,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甚至,科技的发展还导致影视艺术的美学思潮和流派的嬗变。如本世纪50年代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流派的诞生,就与当时的小型摄影机和高灵敏度的录音设备的出现密切相关,因为它为现场实景的拍摄提供了物质技术手段。再如变焦镜头的发现使以巴赞为代表的长镜头电影美学理论能够

勃兴,电脑的运用给当代科幻片带来生命力等等。因此,技术手段不仅是影视艺术的物质基础,而且是影视艺术的重要构成元素。 影视艺术是多片种、多形式的艺术,一般分为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四大类,而每一类别又有多种形式。不同的片种和形式各有不同的审美要求,但又都有一些共同的审美特征,这些特征是: (1)直观视象性。 影视艺术主要提供的是由银幕或屏幕所显示的直观视觉形象,“看”是影视观众的最基本的心理要求。影视艺术所要表现的一切东西,包括思想、情感、梦幻等等,都应该转化为可见的视觉形象,为了不破坏“可见性”,人物对话语言(比起戏剧)都应压缩,高度精练。这是因为影视艺术是与摄影分不开的,而摄像机所处理和完成的仅仅是世界的“象”(包括未经改动的客观物象和经过选择、加工、改造过的物象),即影视艺术的主要材料就是物象的真实纪录,因而,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塞尔·马尔丹才明确地指出“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电影的存在是由于画面的不可替代的必要性,由于电影的视觉特性绝对要比电影作为思想或文学容器的性质更为重要。”

舞蹈艺术审美及特点分析(6篇)

舞蹈艺术审美及特点分析(6篇) 第一篇: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分析 摘要: 舞蹈是通过肢体语言、音乐节奏变化以及情感因素的配合而完成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深刻的艺术内涵和艺术魅力。舞蹈审美是判断舞蹈艺术作品好坏的标准,而舞蹈艺术在长时期的发展中也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征。舞蹈创作者只有抓住了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并在题材和主题选择上实行创新,才能够最大化地发挥舞蹈艺术的魅力,增强舞蹈艺术的表现力。 关键词: 舞蹈艺术;审美特征 舞蹈表演结合了肢体语言、音乐节奏的变化以及丰富的情感因素,所以使得舞蹈艺术的体现丰富多样,也使得舞蹈艺术得以广泛传播。

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体现了舞蹈作品的艺术高低,而为了更好体现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就要增强对艺术创作的创新力,无论是题材主题的选择,还是情感因素的融入,都需要标新立异,给予舞蹈艺术绝佳阐释。 一、舞蹈艺术的独创性 独创性是舞蹈艺术的一个重要审美特征,同时独创性也赋予整个舞蹈作品独立空间,要求舞蹈艺术的题材以及主题都必须能够体现出与众不同,能够体现出舞蹈艺术的新意。这就要求作者在舞蹈艺术创作构思环节必须要重视创新,改变原有死板硬套的方法,突破固定的舞蹈艺术创作模式,只有创新才是舞蹈艺术得以永存的条件,并让舞蹈艺术获得更多人的欣赏,使得欣赏者获得良好的审美感受。另外,独创性还赋予舞蹈作品极强的延伸力。站在舞蹈艺术本质的角度对美感实行分析,主要体现在舞蹈艺术新作品必须要在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这样才能够让广大观众对这个新作品产生良好的审美感受。在一个舞蹈作品当中,主题思想是十分关键的,而在舞蹈创作手法的切入之下也更加真实而感人。广大舞蹈工作者必须要秉承舞蹈艺术的创新精神,无论是在创作还是演绎方面都要体现出舞蹈艺术审美特征当中的独创性,让舞蹈的魅力真正绽放。 二、舞蹈艺术的抒情性

电影审美特点

电影审美特点 一、个人化的叙事策略 “个人化”这个概念,滥觞于日本的“私小说”创作,它是一种无视社会意义、专写私生活、敢于自我暴露的写作。是在现代主义哲学思想活跃,“反传统情绪、个人主义思想,为之弥漫。一般人由关心国家变为注重自我,由国家主义转为‘沉潜的个人主义’”的社会思潮下,某些对自身处境不满、对社会极端失望的作家的产物。作者之所以借用“个人化”这个概念,是因为“第六代”的叙述艺术,与小说界的“个人化”写作很类似。 “个人化”叙述的特征首先是,放弃“社会代言人”的角色,回归个人的叙事状态,远离公共话语和宏大叙述,而面向个人的狭小生活。“第六代”的作品从《头发乱了》,到《北京杂种》、《小武》、《长大成人》、《苏州河》、《月蚀》、《阳光灿烂的日子》、《非常假日》、《蔓延》……无不如此。青春的困惑、成长的烦恼等存有主义意义上的精神状态,成为影片中作为主人公的个人化叙述的中心话语,虽然在这些作品中有社会因素存有,但那不过是作为故事的背景而已。在他们的作品中,即使有很多对社会阴暗现象的揭示,但叙述者并不以“代言人”的口气,而仅仅一种“平民当事人”的个人化讲述与宣泄。其次,是叙述中总有纪实与自传的叙述框架。影片主人公多是在焦虑和失落中茫不过行的少年或青年,他们的故事在大众心目中几乎无足轻重,但因为导演与作品的主人公在年龄、经历、命运方面往往具有相关性——如姜文,在《日光灿烂的日子》中,干脆找一个酷似自己的“小姜文”,以示与自己经历的相关——人物形象便不但是解读影片的显形符码,还成为解读导演的隐形符码,所以有理由认为“第六代”电影具有纪实与自传的叙述性质。再次,是“第六代”多不采用“第五代”所擅长的影像象征、暗示等寓言模式。而善于采用直截了当的内心独白方式,表现某种敢于抗争的、玩世不恭和任性的、无拘无束的精神状态。在这个意义上,“个人化”叙述成了第六代表达个人情绪的一种策略。

浅谈影视艺术的美学特性逼真性与假定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81557228.html, 浅谈影视艺术的美学特性逼真性与假定性 作者:刘慧利 来源:《戏剧之家》2018年第07期 【摘要】在影视艺术创作实践中,一方面我们要源于自己的生活经历、生活体验;另一 方面我们要敢于想象、勇于冒险,这就要求在创作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逼真性,更需要假定性,只有将两者和谐统一起来,才能在创作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再现现实,充分发挥作者的创造力,“虚实相映”表现出一个不同层次上超意义的真实世界。 【关键词】影视艺术;美学;逼真性;假定性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7-0082-02 一、逼真性是影视艺术的基本美学特征 所谓的逼真性绝不等同于真实,而是逼近于真实,其本质上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客观记录现实的影像、色彩、声音、动作,并且在银幕或荧屏上表现出来。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视听的真实感、真实地再现空间与时间、内在本质的真实感。 影视艺术的逼真性首先表现为一种直观的真实,即视听的真实感。影视艺术借助现代音像实录技术,以直接的方式将物质现实诉诸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从而产生真实感,给人们身临其境的感受。①因此影视艺术不仅可以表现日常生活的场景,甚至可以逼真揭示我们生活中所忽略的场景。在《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栏目中经常借用一些特殊的手段,在被拍摄对象毫无知觉的情况下记录当时真实地情景,使观众真实地了解情况。 影视艺术能够真实再现空间和时间,巴赞强调:“电影的特性,暂就其纯粹状态而言,仅仅在于从摄影上严守空间的统一。”②巴赞认为,电影摄像不仅具有照相似的再现空间的功能,它还可以同时记录时间,具有再现现实的时空性,因而电影与摄影一样“美学特性在于揭示真实”。③ 影视艺术不仅在于直观的真实,最重要的是内在本质的真实感。④即使画面比较逼真,不体现本质的真实感,影片也不真实。在电影《亲爱的》中,拐卖儿童、母爱深深的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在加上其改编自真实事件,引发了社会对拐卖儿童的深切关注,同时对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深表同情。在贾樟柯的电影中,关注的是底层人物,展示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平常的一面,毫不做作,观众从这些角色身上看见自己的影子,从而引起反思,进而思考到整个人生、整个社会。 二、假定性也是影视艺术重要的美学特征

影视鉴赏作业二

影视鉴赏作业(二) 一、填空题 1、影视艺术的创作流程一般要经历前期筹备、正式拍摄和后期制作三 个阶段。 2、正式拍摄也称为实拍阶段,在这个阶段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摄制组 要将所有镜头分场景集中拍摄。 3、影视片的后期制作大致包括音乐音响录制、混合录音和合成拷贝三 个重要的步骤,其中,撰写完成台本是整个影视艺术创作过程的“第三次创作”。 4、综观电影发展史,形成了三种类型的蒙太奇组接原则和镜头剪辑原则: 第一种是以维尔托夫和库里肖夫为主要代表的技术主义,第二种是欧洲的爱森斯坦,第三种是以普多夫金为代表的蒙太奇学派。 5、电影、电视中的声音分为人声、音响效果和音乐三个部分。 6、影视剧本的改编原则和方法主要有节选式改编、创造性改编、浓缩 式改编和取材式改编四种。 7、影视画面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表现性。 8、景别主要分为远景(大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大特 写)。 9、一般将镜头角度分为三种类型,即平视镜头、俯视镜头和仰视镜头。 10、影视画面的造型元素主要包括形、光和色。 11、影视构图的基本原则有四点,即叙事性原则、表意性原则、修辞 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 12、第一部真正美学意义上的彩色影片是意大利影片《红色沙漠》。

13、影视作品中的人声主要由对话、独白和旁白组成。 14、影视艺术中音响的作用主要体现为还原逼真感、刻画人物、表达情思和创造空间。 15、从功能角度看,蒙太奇的类型主要有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和修饰蒙太奇三种。 16、长镜头的三个美学优势是叙述的完整感、表意的丰富性和画面的开放性。 17、影视的运动性包括运动性、逼真性、主体运动和主客体复合运动。 18、逼真型与假定性同时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中。逼真性是影视美学的基本特性,假定性是影视美学的本质特性。 二、名词解释 1、景别:主要是指由镜头与被拍摄物体距离的远近而形成的视野大小的区别。一般为大远景,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和大特写。 2、特写:拍摄人像的面部、被摄对象的一个局部的镜头。为美国早期电影导演格里菲斯)所创用。特写镜头是电影画面中视距最近的镜头,因其取景范围小,画面内容单一,可使表现对象从周围环境中突现出来,造成清晰的视觉形象,得到强调的效果。特写镜头能表现人物细微的情绪变化,揭示人物心灵瞬间的动向,使观众在视觉和心理上受到强烈的感染。特写镜头与其他景别镜头结合运用能通过镜头长短、远近、强弱的变化,造成一种特殊的蒙太奇节奏效果。 3、平视镜头:指镜头与被拍摄物体保持基本相同水平的镜头,这种镜头比较接近于常人视角,画面效果也接近于正常的视觉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