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增强型制动辅助系统 (BAS PLUS) 和驻车辅助系统 (Park Assist) 的增强型限距控制系统 (Distronic Plus)

包括增强型制动辅助系统 (BAS PLUS) 和驻车辅助系统 (Park Assist) 的增强型限距控制系统 (Distronic Plus)
包括增强型制动辅助系统 (BAS PLUS) 和驻车辅助系统 (Park Assist) 的增强型限距控制系统 (Distronic Plus)

GF30.30-P-0004LE包括增强型制动辅助系统 (BAS PLUS) 和驻车辅助系统 (Park Assist) 的增强型限距控制系统15.6.10 (Distronic Plus), 功能

发动机 156, 273, 275, 在车型 216 中, 截至2010年8月31日

装配增强型限距控制系统 (Distronic Plus)/代码 (233)

始自 2009 年款

/2008 改款年份

发动机 156, 272, 273, 275, 642, 629, 在车型 221 中, 截至2010年8月31日

装配增强型限距控制系统 (Distronic Plus)/代码 (233)

始自 2009 年款

/2008 改款年份

P30.30-2132-78

增强型限距控制系统 (Distronic Plus)

工作原理 (截至 2009 改款年份/B短射程雷达 (最长 30 米)

车型改进组件)

A长射程雷达 (最长 150 米)

P30.30-2236-78

增强型限距控制系统 (Distronic Plus)

工作原理 (始自 2009 改款年份/B长射程雷达 (最长 60 米)C短射程雷达 (最长 30 米)

车型改进组件)

A长射程雷达 (最长 200 米)

下述系统属于驾驶辅助系统, 作为特殊装备 (SA) 提供, 增强型限距控制系统 (DISTRONIC PLUS) 包括以下功能:

名称为增强型限距控制系统 (DISTRONIC PLUS), 代码 233.

?可变限速装置

为适应更多方面的任务, 新增了 24 GHz 短射程雷达, (美国版/代码 (494) 除外)

对之前使用的限距控制系统 (DTR) (代码 219) 的 77 GHz ?永久限速器

长射程雷达进行了扩展.?自动关闭雷达传感器系统

(适用于西欧版)

该驾驶员辅助系统由雷达传感器控制单元 (SGR) (N62/1) ?增强型限距控制系统 (DTR PLUS)

控制并协调, 提高了行驶安全性, ?车距警告系统 (AWS)

并为驾驶员提供了明显的舒适性优点. 这有助于减少事故的发生频率, ?增强型制动辅助系统 (BAS PLUS)

并将事故后果最小化.?预防性安全 (PRE-SAFE) 制动系统

?驻车辅助系统 (Park Assist) (始自 2009 改款年份/

车型改进组件的车型 221 除外)

?驻车引导系统 (始自 2009 改款年份/车型改进组件的车型 221

除外)

?盲点辅助系统 [对于盲点辅助系统/代码 (234)]

----------------------------------------------------------------------------------------

----------------------------------------------------------------------------------------

可变限速装置增强型限距控制系统 (DTR PLUS)

(美国版/代码 (494) 除外)增强型限距控制系统 (DISTRONIC PLUS)

通过可变限速器, 驾驶员可以在 30 公里/使用雷达传感器使车辆与前方车辆保持设定的目标距离

小时与最高车速之间设置一个最高车速.(目标距离由驾驶员设定),

并在发生危险情况之前向驾驶员发出视觉及听觉警告.

与前方车辆之间的车距减小时, 电子系统会自动促动制动器,

永久限速器

一旦交通状况允许, 即会自动加速并重新达到存储的目标车速.

通过永久限速器, 驾驶员可以设置 (限制) 车辆的最高车速

(如对于允许的最高车速较低的冬季轮胎).

车距警告系统 (AWS)

自动关闭雷达传感器系统

车距警告系统是增强型限距控制系统 (DISTRONIC PLUS)

(适用于西欧版)

的一项附加功能. 该系统在 30 公里/小时至 250 公里/

小时的车速范围内警告驾驶员其车道中存在运动或静止的障碍物.

由于存在关于 24 GHz 雷达系统 (短射程雷达) 的法规要求,

驾驶员可通过仪表盘 (A1) 中的菜单独立于增强型限距控制系统

在射电天文电台周围的特定保护区域, 雷达传感器系统会自动关闭.

(DISTRONIC PLUS) 的车距控制来单独启用或停用车距警告系统.

----------------------------------------------------------------------------------------

----------------------------------------------------------------------------------------增强型制动辅助系统 (BAS PLUS)驻车辅助系统 (Park Assist) (始自 2009 改款年份/

车型改进组件的车型 221 除外)

增强型制动辅助系统 (BAS PLUS) 是制动辅助系统 (BAS)

的一项附加功能, 可通过准确计算制动力来辅助驾驶员. 当施加驻车制动和解除驻车制动时, 驻车辅助系统 (Park Assist)

当前危险区域和接近速度不断受到监测. 通过仪表盘里和后车顶内衬上的可视距离显示屏帮助驾驶员. 此外,

如果由于交通状况迫使驾驶员采取突然制动, 则增强型制动辅助系统车距警告信号会警告驾驶员即将发生碰撞.

(BAS PLUS) 确保快速建立为当前状况所计算的制动压力.

驻车引导系统 (始自 2009 改款年份/车型改进组件的车型 221 除外)

预防性安全 (PRE-SAFE) 制动系统驻车引导系统可辅助驾驶员找到足够大且足够长的停车位,

预防性安全 (PRE-SAFE) 制动系统 [又叫做碰撞减震系统 (CMS)] 并通过最佳方式在该位置驻车. 驾驶员自己估算 (合理性)

是增强型限距控制系统 (DISTRONIC PLUS) 的附加功能, 找到的驻车位, 并纵向和横向操纵车辆.

支持安全性概念预防性安全系统.

预防性安全 (PRE-SAFE) 制动系统可以不断确定碰撞的潜在危险, 盲点辅助系统 [对于盲点辅助系统/代码 (234)]

并主动采取适当的措施对即将发生的碰撞发出警报, 盲点辅助系统可辅助驾驶员安全变换车道.

并尽可能地减轻危急状况下的碰撞效果.盲点辅助系统可提供车辆后部和侧面区域的重要信息,

在该位置车内后视镜和两个车外后视镜无法提供足够的可见性 (盲点).这些子功能在以下文档中进行了说明:

?可变限速装置功能

(美国版/代码 (494) 除外)?增强型制动辅助系统 (BAS PLUS), 功能

?永久限速器, 功能?预防性安全 (PRE-SAFE) 制动系统, 功能

?雷达传感器系统开启/关闭, 功能?驻车辅助系统 (Park Assist) 功能 (始自 2009 改款年份/

?增强型限距控制系统 (DISTRONIC PLUS), 功能车型改进组件的车型 221 除外)

?车距警告系统, 功能?驻车引导系统功能 (始自 2009 改款年份/车型改进组件的车型 221

除外)

?盲点辅助功能

[适用于盲点辅助功能/代码 (234)]

包括增强型制动辅助系统 (BAS PLUS) GF30.30-P-0004-01LE

和驻车辅助系统 (Park Assist)

的增强型限距控制系统 (DISTRONIC PLUS),

部件位置

包括增强型制动辅助系统 (BAS PLUS) GF30.30-P-0004-04LE

和驻车辅助系统 (Park Assist)

雷达传感器系统的增强型限距控制系统

(DISTRONIC PLUS)

包括增强型制动辅助系统 (BAS PLUS) GF30.30-P-0004-05LE 和驻车辅助系统 (Park Assist)

的增强型限距控制系统 (DISTRONIC PLUS),

框图

可变限速装置, 功能美国版/代码 (494) 除外GF30.30-P-3001LE

永久限速器, 功能GF30.30-P-3002LE

雷达传感器系统开启/关闭, 功能GF30.30-P-3120LE

增强型限距控制系统 (DISTRONIC PLUS), GF30.30-P-3300LE

功能

车距警告系统, 功能GF54.70-P-2000LE

增强型制动辅助系统 (BAS PLUS), 功能GF30.30-P-3310LE

预防性安全 (PRE-SAFE) 制动系统, 功能GF30.30-P-3340LE

驻车辅助系统 (Park Assist), 功能始自 2009 改款年份/车型改进组件的车型 221 GF54.65-P-2320LE

除外

驻车引导系统, 功能始自 2009 改款年份/车型改进组件的车型 221 GF54.65-P-2310LE

除外

盲点监测, 功能适用于盲点辅助系统/代码 (234)GF54.71-P-4000LE

汽车辅助制动系统BA和EBA

汽车辅助制动系统BA和EBA 摘要:论文主要写了汽车辅助制动系统,包括汽车辅助制动系统的组成、分类。汽车辅助制动系统对车辆行驶的重要性及其控制原理。以及普通制动系统的问题及制动系统的作用,以及对BA和EBA系统的解析。 关键词:汽车辅助制动系统,组成,分类,重要性,控制原理,结构,特性

一、引言 从汽车诞生的是否开始,汽车的制动系统在车辆以及人的安全方面就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着汽车技术以及科技的发展和进步,车速愈来越高。于是问题产生了: 这就是如何保障在高速行车中的安全?在这个时候刹车辅助系统应运而生。 电子制动辅助系统“EBA”和制动力辅助系统“BA”(也称为“BAS”)。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制动辅助系统会全程监测刹车踏板,一般正常刹车时该系统并不会介入,会让驾驶者自行决定刹车时的力度大小,通过判断驾驶者的刹车动作(力量及速度),在紧急制动时增加刹车力度,从而将制动距离缩短。 随着科技的发展刹车辅助系统的改善,大大的增加了汽车行驶的安全性,使汽车在保护人身权方面做得更加周到。 二、普通制动系统的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 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上用以使外界(主要是路面)在汽车某些部分(主要是车轮)施加一定的力,从而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制动的一系列专门装置。 1、普通制动系统的作用 制动系统作用是:使行驶中的汽车按照驾驶员的要求进行强制减速甚至停车;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各种道路条件下(包括在坡道上)稳定驻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 对汽车起制动作用的只能是作用在汽车上且方向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的外力,而这些外力的大小都是随机的、不可控制的,因此汽车上必须装设一系列专门装置以实现上述功能。 汽车制动系统是指为了在技术上保证汽车的安全行驶,提高汽车的平均赞叹速度等,而在汽车上安装制动装置专门的制动机构。一般来说汽车制动系统包括行车制动装置和停车制动装置两套独立的装置。其中行车制动装置是由驾驶员用脚来操纵的,故又称脚制动装置。停车制动装置是由驾驶员用手操纵的,故又称手制动装置。 行车制动装置的功用是使正在行驶中的汽车减速或在最短的距离内停车。而停车制动装置的功用是使已经停在各种路面上的汽车保持不动。但是,有时在紧急情况下,两种制动装置可同时使用而增加汽车制动的效果。有些特殊用途的汽

制动系统发展历史与趋势

现代汽车制动系统的发展历史与趋势 从汽车诞生时起,车辆制动系统在车辆的安全方面就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随着车辆技术的进步和汽车行驶速度的提高,这种重要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众多的汽车工程师在改进汽车制动性能的研究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目前关于汽车制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动控制方面,包括制动控制的理论和方法,以及采用新的技术。 一.制动控制系统的历史 最原始的制动控制只是驾驶员操纵一组简单的机械装臵向制动器施加作用力,这时的车辆的质量比较小,速度比较低,机械制动虽已满足车辆制动的需要,但随着汽车自质量的增加,助力装臵对机械制动器来说已显得十分必要。这时,开始出现真空助力装臵。1932年生产的质量为2860kg的凯迪拉克V16车四轮采用直径419.1mm的鼓式制动器,并有制动踏板控制的真空助力装臵。林肯公司也于1932年推出V12轿车,该车采用通过四根软索控制真空加力器的鼓式制动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汽车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军用车辆及军用技术的发展,车辆制动有了新的突破,液压制动是继机械制动后的又一重大革新。Duesenberg Eight车率先使用了轿车液压制动器。克

莱斯勒的四轮液压制动器于1924年问世。通用和福特分别于1934年和1939年采用了液压制动技术。到20世纪50年代,液压助力制动器才成为现实。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世界汽车技术领域最显著的成就就是防抱制动系统(ABS)的实用和推广。ABS集微电子技术、精密加工技术、液压控制技术为一体,是机电一体化的高技术产品。它的安装大大提高了汽车的主动安全性和操纵性。防抱装臵一般包括三部分:传感器、控制器(电子计算机)与压力调节器。传感器接受运动参数,如车轮角速度、角加速度、车速等传送给控制装臵,控制装臵进行计算并与规定的数值进行比较后,给压力调节器发出指令。 1936年,博世公司申请一项电液控制的ABS装臵专利促进了防抱制动系统在汽车上的应用。1969年的福特使用了真空助力的ABS 制动器;1971年,克莱斯勒车采用了四轮电子控制的ABS装臵。这些早期的ABS装臵性能有限,可靠性不够理想,且成本高。 1979年,默〃本茨推出了一种性能可靠、带有独立液压助力器的全数字电子系统控制的ABS制动装臵。1985年美国开发出带有数字显示微处理器、复合主缸、液压制动助力器、电磁阀及执行器“一体化”的ABS防抱装臵。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

发动机辅助制动系统-三种形式

发动机辅助制动系统大致可分为:排气蝶阀制动,泄气式制动还有压缩式制动三大类型。很多人都是将这几种产品混为一谈,我们就来看看它们到底有什么不同。 ●排气蝶阀制动 国内最常见的就是蝶阀制动了,在国内绝大部分的卡车的排气管上都能看到这样的蝶阀。 蝶阀制动的原理和结构也相对要简单一些,驾驶员使用蝶阀制动后,蝶阀转动将排气管堵死,在发动机气缸内形成可控的背压力,以增加发动机排气行程的功率消耗,迫使发动机

降低转速,从而达到在短时间内降低车速的目的。排气蝶阀结构相对简单,性价比较高,制动效果最低。 ●泄气式制动 泄气式发动机制动的产品市场上也有不少,泄气制动工作时,将排气门打开一个小的间隙,使发动机在压缩冲程中通过泄气释放压缩能量,这样在做功冲程几乎没有能量返回活塞。而在排气过程中,而在排气冲程依靠排气蝶阀或VGT涡轮增压器产生的背压来增加进排气功耗。 按照实现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 1.被动式制动器

市场上比较常见的潍柴WEVB和重汽的EVB就属于这种类型,它需要排气蝶阀进行辅助。当排气蝶阀关闭后,柴油机压缩行程形成使得排气通道中的废气压力急剧上升,相邻处于吸气冲程下止点附近气缸的排气门会被压力顶开一个小缝隙,再通过增加一套控制排气门行程的执行机构,实现排气门在发动机制动过程中保持打开一个空隙。 2.主动式制动器 锡柴6DL2的发动机制动器 主动式制动器则是通过电磁阀控制,用液压装置保持排气门微启,不需要依赖排气蝶阀,如锡柴6DL2装配的就是这样的产品。 ●压缩释放式制动

关于压缩式制动的原理我们已经做了详细的讲解,就是改变发动机排气门的配气相位,在压缩冲程即将结束时,开启排气门,这样发动机在压缩缸内空气时所做的功,便被释放到排气系统。在膨胀做功的行程中,排气门关闭,汽缸内接近真空状态,活塞向下运动类似一个抽真空的过程,产生负功。这种形式的制动器功率最大,结构最复杂,当然价格也是最贵的。 康明斯ISM 11发动机制动 以皆可博发动机制动产品为例,目前国内装配这种形式的发动机有西安康明斯ISM11 系列,东风dCi 11升系列,玉柴YC6K12、锡柴CA6DN系列等。大家熟悉的CA6DM系列也是这样的结构,不过是解放自主研发的产品,主要的电磁阀由皆可博提供。

汽车制动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1 引言汽车制动系的概述 制动系的功用是使汽车以适当的减速度降速行驶直至停车,在下坡行驶时使汽车保持适当的稳定车速,使汽车可靠地停在原地或坡道上。 制动系至少有行车制动装置和驻车制动装置。前者用来保证第一项功能和在不长的坡道上行驶时保证第二项功能,而后者则用来保证第三项功能。 除此之外,有些汽车还设有应急制动和辅助制动装置。 应急制动装置利用机械力源(如强力压缩弹簧)进行制动。在某些采用动力制动或伺服制动的汽车上,一旦发生蓄压装置压力过低等故障时,可用应急制动装置实现汽车制动。同时,在人力控制下它还能兼作驻车制动用。 辅助制动装置可实现汽车下长坡时持续地减速或保持稳定的车速,并减轻或者解除行车制动装置的负荷。 行车制动装置和驻车制动装置,都由制动器和制动驱动机构两部分组成。防止制动时车轮被抱死,有利于提高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方向稳定性和转向操纵能力,缩短制动距离,所以近年来制动防抱死系统(ABS)在汽车上得到很快的发展和应用。此外,含有石棉的摩擦材料,因存在石棉有致癌公害问题已被逐渐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无石棉型材料并相继研制成功[1]。 1.1汽车制动系统的分类 (1) 按制动系统的作用 制动系统可分为行车制动系统、驻车制动系统、应急制动系统及辅助制动系统等。用以使行驶中的汽车降低速度甚至停车的制动系统称为行车制动系统;用以使已停驶的汽车驻留原地不动的制动系统则称为驻车制动系统;在行车制动系统失效的情况下,保证汽车仍能实现减速或停车的制动系统称为应急制动系统;在行车过程中,辅助行车制动系统降低车速或保持车速稳定,但不能将车辆紧急制停的制动系统称为辅助制动系统。上述各制动系统中,行车制动系统和驻车制动系统是每一辆汽车都必须具备的。 (2)按制动操纵能源 制动系统可分为人力制动系统、动力制动系统和伺服制动系统等。以驾驶员的肌体作为唯一制动能源的制动系统称为人力制动系统;完全靠由发动机的动力转化

编制说明-商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商用车辆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修订计划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项目编号20070456-Q-303,是对GB 12676-1999《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进行修订。对应ECE法规,我国已经发布了GB 21670-2008《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因此,修订后的标准不包含M1类车型的相关内容,标准名称也变更为《商用车辆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项目性质不变,依然为强制性国家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修订,并成立了由整车企业、检测科研机构、制动系统制造企业等多家单位组成的标准修订工作组。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柳州五菱工业有限公司、隆中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海南汽车试验研究所、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襄樊)、汉阳专用汽车研究所、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包头北奔重型汽车有限公司、中集通华专用车有限公司、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明水汽车配件厂、山东威明汽车产品有限公司、瀚德液压(青州)有限公司、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定远汽车试验场。 二、本标准的适用对象及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GB/T 15089规定的M2 、M3 及N类机动车辆和O类挂车。 本标准不适用于下列车辆: a)设计车速不超过25km/h的车辆; b)不能与设计车速超过25km/h的机动车辆挂接的挂车; c)残疾人驾驶的车辆。 三、制定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制动系统是车辆重要的主动安全系统之一,对车辆的安全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得到了政府主管部门、汽车制造企业和广大用户的广泛关注。 随着车辆制动系统产品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制动标准也应随之做出了相应的修订和补充。 我国的制动标准,主要参照ECE R13《关于M、N、O类机动车制动的统一规定》。 GB 12676-1999的主要参照标准为ECE R13(06)系列(1990年11月生效)。经过20多年的不断修订和补充,ECE R13的技术内容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我国汽车市场上的汽车产品(包括本土生产及进口汽车)技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GB 12676-1999版制动标准已经不能完全适用于目前车辆制动系统的结构与技术现状,因此,应结合目前我国汽车市场上的汽车产品技术状况,参照新版ECE R13 法规对GB 12676-1999进行修订。 四、ECE R13法规现状及发展历程 由于我国相关的整车制动标准,GB 12676-1999《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GB/T 13594-2003《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性能和试验方法》等,都是以ECE R13法规为主要参照标准制定的,因此,ECE R13法规的发展变化对我国制动标准的制、修订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ECE R13《关于M、N、O类机动车制动的统一规定》,1970年6月1日作为《1958协定书》的附件第一次发布。随后,由UN/ECE/WP29(联合国世界汽车技术法规协调论坛)/GRRF(传动与行走工作组)

santana2000轿车制动系统的毕业设计

摘要 国内汽车市场迅速发展,而轿车是汽车发展的方向。然而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带来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制动系统则是汽车主动安全的重要系统之一。因此,如何开发出高性能的制动系统,为安全行驶提供保障是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另外,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如何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设计效率,降低成本等,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 本说明书主要介绍了santana2000轿车制动系统的设计。首先介绍了汽车制动系统的发展、结构、分类,并通过对鼓式制动器和盘式制动器的结构及优缺点进行分析。最终确定方案采用液压双回路前盘后鼓式制动器。除此之外,它还介绍了前后制动器、制动主缸的设计计算,主要部件的参数选择及制动管路布置形式等的设计过程。 关键字:制动;鼓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液压 附录: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domestic vehicle market, saloon car is an important tendency of vehicle. However, with increasing of vehicle, security issues are arising from increasingly attracting attention, the braking system is one of important system of active safety. Therefore, how to design a high-performance braking system, to provide protection for safe driving is the main problem we must solve. In addition, with increasing competition of vehicle market, how to shorten the product development cycle, to improve design efficiency and to lower costs, to improve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of products, and has become a key to success of enterprises.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design of braking system of the santana2000 type of car. Fist of all, braking system’s development, structure and category are shown, and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s, virtues and weakness of drum brake and disc brake, analysis is done. At last, the plan adopting hydroid two-backway brake with front disc and rear drum. Besides, this paper also introduces the designing process of front brake and rear brake, braking cylinder, parameter’s choice of main components braking and channel settings. Key words: braking; brake drum; brake disc; hydroid pressure

汽车制动辅助系统的分类及发展

汽车制动辅助系统的分类及发展 摘要介绍了制动辅助系统的分类和发展现状。 关键词制动辅助系统;主动安全;性能评价 中图分类号U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52-0236-02 随着汽车技术与高等级公路的不断发展,行车速度愈来越高,如何减少碰撞事故发生而将车辆安全地停下来对制动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以上目的的制动辅助系统便应运而生。 对GIDAS(德国事故深入研究)数据库中的事故分析显示,在接近一半的事故中驾驶者未能用足够的力量进行制动。基于对德国联邦统计局事故数据的代表性随机抽样分析,奔驰公司计算了每10?000辆新注册的车辆中严重行人碰撞事故的比例。分析显示,如果制动辅助系统成为标准装备,严重行人碰撞事故数量可减少13%。 根据ECE R13H的相关定义,制动辅助系统(Brake Assist System,简称BAS)是指驾驶员在紧急情况踩下制动踏板可助其快速建立车辆制动减速度的系统。该系统通过感知驾驶员踩制动踏板的力量或速度来探测车辆行驶情况,以确定紧急情况的发生;当驾驶人员快速踩下制动踏板,即使踩踏力不足,该系统也会迅速将制动力增大至最佳水平,可以有效地缩短制动距离。有资料显示,在以100 kph 的行驶速度制动时,BAS可使制动距离缩短30%~60%。 根据欧洲联盟行人碰撞保护技术指令2003/102/EC的要求,BAS作为汽车安全项目必须在2011年起逐渐成为标准配置。 按照执行制动辅助功能的主要部件进行区分,制动辅助系统可分为基于主动式助力器的电子制动辅助(EBA)、助力器内部带有BA控制阀的机械制动辅助(MBA)以及基于ESP系统主动增压功能的液压式制动辅助(HBA)。 1 电子制动辅助 电子主动式真空助力器真空腔上安装有膜片位移传感器及真空传感器,制动总泵还配备了TMC主缸压力接口。主动式助力器可向ABS/ESP控制器输送有关踏板行程和移动速度的信息,如果判断出是紧急刹车,就使助力器内螺线阀门开启,加大压力室内的气压,以提供足够的助力,实现电子制动辅助功能。 2 机械制动辅助 在真空助力器内部控制阀部位上增加具有惯性效应的机械组合开关机构,既可实现快速踩踏板时的紧急制动助力功能,被称为带机械式制动辅助装置的BA。 在一般速度踩下制动踏板时,其与一般的真空助力器一样,控制阀关闭,气阀打开。此时,真空腔里导入空气,助力器进行动作。随着踏板速度的提高,输入连杆和动力活塞将发生较大的相对变位,挂钩会脱离滑动阀门。脱钩的滑动阀门,压住控制阀,比通常动作时气门打开的要大。由此,从空气腔会导入较多的空气,能获得较大的输出力,可使制动系统压力迅速达到ABS启动条件。 大力踩下踏板但速度较低或者快速踩下踏板但踏板力很小的时候都可以达到机械式BA的触发条件,因此其可以通过阀值功率曲线来表示,即有:P=F*V (1) 其中:P-阀值功率,W;F-踏板力,N;V-踏板速度,mm/s。下图为阀值功率56W时的特性曲线。

汽车制动系统毕业设计

摘要 Formula SAE比赛由美国车辆工程师学会(SAE)于1979年创立,每年在世界各地有600余支大学车队参加各个分站赛,2011年将在中国举办第一届中国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本设计将针对中国赛程规定进行设计。 本说明书主要介绍了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制动的设计,首先介绍了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意义、研究现状以及设计目标。然后对制动系统进行方案论证分析与选择,主要包括制动器形式方案分析、制动驱动机构的机构形式选择、液压分路系统的形式选择和液压制动主缸的设计方案,最后确定方案采用简单人力液压制动双回路前后盘式制动器。除此之外,还根据已知的汽车相关参数,通过计算得到了制动器主要参数、前后制动力矩分配系数、制动力矩和制动力以及液压制动驱动机构相关参数。最后对制动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字:制动、盘式制动器、液压

Abstract Formula SAE race was founded in 1979 by the American cars institute of Engineers every year more than 600 teams participate in various races around the world,China will hold the first Formula one for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the design will be for design of the provisions of the Chinese calendar.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design of breaking system of the Formula Student.First of all,breaking system's development,structure and category are shown,and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s,virtues and weakness of drum brake and disc brake analysis is done. At last, the plan adopting hydroid two-backway brake with front disc and rear disc.Besides, this paper also introduces the designing process of front brake and rear break,braking cylinder,parameter's choice of main components braking and channel settings and the analysis of brake performance. Key words:braking,braking disc,hydroid pressure

汽车辅助制动系统的分析

汽车辅助制动系统的分析 因基础制动装置过热导致的刹车失灵现象已经不常见了,货车和巴士的驾驶员可以更好地控制车辆运行。这种令人满意的结果部分程度上得益于辅助制动系统的推广,相关设备可以帮助基础制动装置降低车辆速度,特别是在较长距离的下山坡道上。辅助制动系统包括两个排气制动阀,排气系统中的蝶形阀增大了排气背压,来达到降低动力系统的速度,在发动机高转速条件下效果更加显着。阻尼减速采用了一种更高效的解决方案,通过水力液压或者电力手段实现车辆制动。 Jacobs高功率密度压缩释放式发动机制动系统增加对进气门和涡轮增压器的控制,从而进一步提高制动效果。 液压减速器使用了一个充满液压油的腔体,安装在传动系统叶片转子和定子之间,来起到制动效果。阻尼减速程度大小可以通过调节腔体内液压油量进行改变,液压油需要被循环冷却,多余的热量通过热交换器耗散到车辆冷却系统中。虽然制动效果非常出色,但是液压减速器设计增加了制造成本,并且增大了车辆整备质量。电磁阻尼减速器结构更简单,通过反电动势定律来达到制动效果。设备安装在车辆底盘上的定子和传动轴上的转子之间,利用空气流进行冷却散热。 压缩释放式制动器是一种不错的替代解决方案,在上世纪六十年代Jacobs汽车系统公司就已经开始倡导这种设计理念。通常来说,压缩释放式制动器通过在发动机排气冲程阶段控制排气阀门开启时机,进一步提高背压阻尼来帮助增强压缩效果,从而更好地降低了速度,同时有效利用了废气价值。例如下山路段上排气阀门在活塞到达上止点之前保持关闭状态来降低速度,先进的柴油发动机检测到当前工况不需要消耗燃料,燃油供应系统会主动关闭,因此不会对发动机的正常运转带来负面影响。 阻尼效果的产生需要在凸轮从动件下方安装一个桥接器,含有一个控制电磁阀来调节液压油向液压执行机构的流动,而作用位置是凸轮而不是常规的凸轮从动件;液压油供应来自于摇杆轴上的孔隙。动力输出条件下电磁阀关闭,执行机构活塞锁定在桥接器上,使得

城市轨道车辆制动系统设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跨座式城市单轨交通车辆 制动系统设计 专业城市轨道车辆工程 班级08级城轨1班 学生戴学宇 指导教师赵树恩 重庆交通大学 2012年

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拥堵、事故频繁、环境污染等交通问题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难题。城市轨道交通以其大运量、高速准时、节省空间及能源等特点,已逐渐成为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主流。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跨坐式单轨交通制式因其路线占地少,可实现大坡度、小曲率线径运行,且线路构造简单、噪声小、乘坐舒适、安全性好等优点而逐渐受到关注。 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迅速发展的同时,其运营安全保障已成为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车辆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载体,由于速度快、载客量大、环境复杂,其运行安全状况不容乐观——车辆故障不断出现、事故常有发生,这些故障不但严重的影响到正常运营,一旦引发事故将会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制动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关键系统,直接影响其安全运行,为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对制动系统的设计便显得尤为关键。 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基础制动装置是确保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行车安全的措施之一。在分析城市轨道车辆运输特点基础上, 李继山,李和平,严霄蕙(2011)《盘形制动是城市轨道车辆基础制动装置的发展趋势》[1]结合城市轨道车辆基础制动装置具体类型,分析了城市轨道车辆踏面制动与盘形制动的优缺点, 用有限元模拟城轨车辆车轮 踏面温度场及热应力, 表明速度100 km/ h 及以上的城轨列车基础制动不适宜采用踏面制动, 指出盘形制动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础制动的发展的必然趋势。丁锋(2004)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的特点及发展趋势》[2]一文中介绍并分析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的形式、构成、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吴萌岭,裴玉春,严凯军(2005)在《我国城市轨道车辆制动技术的现状与思考》[3]中较为详细地回顾了我国城市轨道车辆制动系统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目前我国新型城市轨道车辆制动系统的特点,并与我国自主研发适用于高速动车组的同类型制动系统作了技术比较。分析了我国自主研发城市轨道车辆制动系统的技术基础,指出国内技术与产品和国外相比存在着系统理念、设计经验和系统可靠性方面的差距,同时指出自主研发城市轨道车辆制动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邹金财(2010)《一种轨道车辆空气制动系统优化及仿真》[4]利用Simulationx 仿真软件对工矿窄轨土渣车的空气制动系统的改进前以及改进方案进行仿真,在与试验真实值对比后得到了正确的结论,通过对该空气制动系统优化中仿真手段应用过程的阐述,为机车车辆系统优化方法提供了参考。师蔚,方宇(2010)《城

汽车真空辅助制动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汽车真空辅助制动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刘树伟1,2 郭立新1 郝 亮2 1.东北大学,沈阳,110819 2.辽宁工业大学,锦州,121001 摘要:以汽车紧急制动工况为研究对象,设计和研制了一种汽车真空辅助制动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机械执行机构二制动吸盘二真空系统二弹射收起系统二控制系统五个部分三对该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显著提高汽车制动效能,可有效缩短汽车紧急制动时的制动距离,从而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并降低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三 关键词:辅助制动;制动吸盘;制动距离;真空系统 中图分类号:TH69;U462.1 DOI :10.3969/j . issn.1004132X.2015.13.024 Desi g n and Research of Automotive Vacuum Auxiliar y Brakin g S y stem Liu Shuwei 1, 2 Guo Lixin 1 Hao Lian g 21.Northeastern Universit y ,Shen y an g ,110819 2.Liaonin g Universit y of Technolo gy ,Jinzhou ,Liaonin g ,121001 Abstract :An automotive vacuum auxiliar y brakin g s y stem was desi g ned when the driver ur g entl y braked the automobile.The s y stem mainl y contained five p arts ,such as mechanical actuator ,brakin g sucker ,vacuum s y stem ,e j ection retractin g s y stem ,the control s y stem and so on.The vacuum auxiliar y brakin g s y stem could increase si g nificantl y the brakin g efficienc y and shorten the brakin g distance of automobile emer g enc y brakin g .After the theoretical anal y sis and the ex p erimental research ,the s y s -tem will reduce effectivel y the p robabilit y and the dama g e de g ree of traffic accidents. Ke y words :auxiliar y brakin g ;brakin g sucker ;brakin g distance ;vacuum s y stem 收稿日期:2014 08 07 基金项目: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资助项目(20141130);辽宁省教育厅项目(L2013253);辽宁工业大学校教师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X201110) 0 引言 汽车的制动性能是影响行车安全的重要保 障,直接关系到交通安全三目前许多重大交通事故都是由于制动距离太长二紧急制动时丧失方向稳定性等因素造成的三传统汽车制动方式是在车轮上安装机械式摩擦制动器(盘式或鼓式),使汽车在制动时减速直至停车三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目前常采用汽车辅助制动装置来改善汽车的制动性能三国内外常用汽车辅助制动装置有以下几种类型:发动机缓速器二发动机排气辅助制动系统二电涡流缓速器二液力缓速器二牵引电动机缓速 器二空气动力缓速器等[ 1] 三上述汽车辅助制动装置的作用是在不使用或少使用行车制动器的情况下,使车辆行驶速度降下来或保持稳定(但辅助制动装置并不能将车辆紧急停止),这种作用称为缓速作用,故该装置又称为缓速制动器三目前,汽车辅助制动系统正逐渐实现与ABS 二ASR 二ESP 等 系统的综合控制以达到更好的制动性能,但大多 属于实现汽车的缓速制动三当汽车制动时,一般制动器制动力能够令车轮达到抱死或临近抱死状态,车轮一旦抱死或接近于抱死状态,由汽车制动原理可知,汽车的制动距离主要由地面附着力的大小决定,而地面附着力的大小主要与轮胎的结构二尺寸二类型二气压二路面的类型和状况二轴荷等因素有关,因此,在轮胎二路面二轴荷等条件确定的情况下,汽车在某一车速下的制动距离基本为定值三为了增大汽车的制动力,就必须有附加的制动系统提供辅助制动能量,从而有效缩短制动距离三本文所提出的汽车真空辅助制动系统可以实现汽车在紧急制动情况下有效缩短制动距离这一目标三 1 汽车真空辅助制动系统的组成和功 能[2-3] 汽车真空辅助制动系统包括机械执行机构二制动吸盘二真空系统二弹射收起系统二控制系统五个部分,如图1所示三汽车真空辅助制动系统在汽车(以轿车为例)上的总体布置如图2所示三汽车真空辅助制动系统的制动吸盘如图3所示三当汽车紧急制动时,由控制系统测定驾驶员踩下制 四 0481四

汽车制动系统毕业设计45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制动系统设计探索 摘要 本说明书主要介绍了汽车制动的设计探索,先绍了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意义、研究现状以及设计目标。然后对制动系统进行方案论证分析与选择,主要包括制动器形式方案分析、制动驱动机构的机构形式选择、液压分路系统的形式选择和液压制动主缸的设计方案,最后确定方案采用简单人力液压制动双回路前后盘式制动器。除此之外,还根据已知的汽车相关参数,通过计算得到了制动器主要参数、前后制动力矩分配系数、制动力矩和制动力以及液压制动驱动机构相关参数。最后对制动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字:制动、盘式制动器、液压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design of breaking system of the Formula Student.First of all,breaking system's development,structure and category are shown,and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s,virtues and weakness of drum brake and disc brake analysis is done. At last, the plan adopting hydroid two-backway brake with front disc and rear disc.Besides, this paper also introduces the designing process of front brake and rear break,braking cylinder,parameter's choice of main components braking and channel settings and the analysis of brake performance. Key words:braking,braking disc,hydroid pressure

汽车制动系统

汽车制动系统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定义、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分析,同时还介绍ABS系统的电子控制部分的组成和原理,轮速传感器,液压控制装置的组成和原理;并能进行控制电路的分析。 关键词:ABS系统组成原理控制电路 一、前言 ABS(Anti-locked Braking System)防抱死制动系统,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现代汽车上大量安装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既有普通制动系统的制动功能,又能防止车轮锁死,使汽车在制动状态下仍能转向,保证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防止产生侧滑和跑偏,是目前汽车上最先进、制动效果最佳的制动装置。 ABS系统主要由传感器、电子控制装置和执行器三个部分组成。 ABS系统各组成部件的功能 传感器 1.车速传感器 检测车速,给ECU提供车速信号,用于滑移率控制方式。 2.轮速传感器 检测车轮速度,给ECU提供轮速信号,各种控制方式均采用。 3.减速传感器

检测制动时汽车的减速度,识别是否是冰雪等易滑路面,只用于四轮驱动。控制系统 执行器 制动压力调节器 接受ECU的指令,通过电磁阀的动作实现制动系统压力的增加、保持和降低。 液压泵 受ECU控制,在可变容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的控制油路中建立控制油压;在循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调节压力降低的过程中,将由轮缸流出的制动液经蓄能器泵回主缸,以防止ABS工作时制动踏板行程发生变化。 ABS警告灯 ABS出现故障时,由EUC控制将其点亮,向驾驶员发出报警,并由ECU 控制闪烁显示故障代码。 ECU 接受车速、轮速、减速等传感器的信号,计算出车速、轮速、滑移率和车轮的减速度、加速度,并将这些信号加以分析、判别、放大,由输出级输出控制指令,控制各种执行器工作。 二、电子控制系统 2.1传感器的结构型式与工作原理 (一) 转速传感器 齿圈与轮速传感器是一组的,当齿圈转动时,轮速传感器感应交流信号,输出到ABS电脑,提供轮速信号。轮速传感器通常安装在差速器、变速器输出轴、各车轮轮轴上。 轮速传感器在车轮上的安装位置 轮速传感器是由传感头和齿圈等组成。

混合动力汽车机电复合制动控制系统研究 王广斌

混合动力汽车机电复合制动控制系统研究王广斌 发表时间:2020-03-13T13:45:01.50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作者:王广斌赵术奎 [导读] 摘要: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主要是配备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动力能源,其中一种所配备的动力主要是由电动机提供的。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哈弗分公司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300300 摘要: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主要是配备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动力能源,其中一种所配备的动力主要是由电动机提供的。混合动力汽车不但具有传统汽车的优点,同时也具有纯电动汽车的优势。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储存能力比较有限,研发其最为重要的目的是增加燃油利用的经济性,促使能量使用最小,在电池系统中储存更多的制动能量。 关键词:混合动力汽车机电复合制动控制系统研究 在很多文献中都论述了模糊控制传统车辆制动防抱死控制,但是其控制系统主要是针对传统内燃机传动系统以及液压制动系统的汽车。对混合动力汽车机电复合动系统的相关研究比较少。基于此,对混合复合制动控制进行研究,其对于提升汽车的动能利用率,减少其动力损失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有利于改善车辆的制动效果。 1混合动力汽车复合控制实际情况 1.1制动动力系统 就当前而言,混合动力汽车的储存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其研究以及开发的重点领域就是促使燃油的利用效率提升,减少能量的消耗量,使得电池系统中具有更多的制动能量。当前很多传统车辆中都安装了制动防抱死装置,混合动力汽车具有比较特殊的动力传统系统结构,这为电子系统制动设施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混合动力汽车在不断地向前行驶的过程中,当踩下制动踏板时候,驱动电机能被当作发电机而使用,将其部分的能量比较好地转换到电池系统中。这些被转化的能量又能被当作驱动能量而使用。在实际制动过程中,如果回馈制动力不够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液压制动的方式对制动总力进行弥补。 1.2制动减速 在进行制动减速的过程中,在回馈制动力上附加电机的时候,车辆的动能会被转化为电能,并且这种电能会被有效地储存在电池中。就这样,混合动力汽车制动系统便有了两种不同的制动方式。第一,主要是由电机所提供的一种回馈制动力矩。第二种是由液体压力制动系统所提供的液体压力制动力矩。因为回馈制动力矩会将力量施加在前轴上,回馈制动力矩会影响汽车实际情况,和传统车辆相比较,就需要重新地分配混合动力汽车前后轴液压制动力,同时重新地设计抱死控制系统的控制逻辑。 1.3模糊控制 借助隶属度函数,隶属度函数主要是将特定值属于模糊规则的程度表现出来。根据这样的特点,模糊控制的规则便具有了非限制性的边界。因为车辆制动过程中,其具有高非线性时变的特征。所以,在对车辆的制动控制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难度。有相关研究者认为,在非线性控制领域应用模糊控制逻辑,其能有效地提高控制效果。模糊控制系统是不需要建立对象的,其数学模型比较明确,所以其控制效果比较好。与此同时,一些模糊控制系统会充分发挥自身自学习以及自适应的功能,促使汽车机电的控制效果得到有效地改善。因为具有这样的特性,近年来,模糊逻辑控制被广泛地应用到车辆控制的众多领域中。例如:充分地发挥车辆变速机机构控制以及制动防抱死制动功能,其控制效果能够得到良好地改善。 2混合动力汽车能量控制与管理存在问题 2.1与纯电动汽车对比分析:从国家战略角度,纯电动汽车是国家对于汽车产业技术升级的预期目标,串联(增程式)与并联(插电混动)等混合动力汽车都是对于汽车产业技术空白的过渡产品,基于纯电动汽车的技术瓶颈电池容量与充电效率,混合动力为了规避这些问题,采用了发动机与电动机组,核心为解决对目标的期望与被获取的车辆中性能的转换的控制。进而对能量进行控制与管理。 1)期望的目标性能指标:①燃油消耗。②有害气体排放。③舒适性。④延长电池组寿命。 2)串联式能量传递结构,优点为:发动机与驱动结构没有进行耦合,发动机可工作在万有特性曲线图上的任意一点。而缺点:能量进行二次传递,并不适合复杂的工况。 3)并联式能量传递结构,优点为:发动机与电动机可分别控制驱动系统,功率不被二次转化。而缺点:動力源需要复杂的耦合机械,对动力进行能量分配,实际工作点难以被限定在所需的理想范围内。零件、结构较为复杂。 4)混联、复联式能量传递结构:效果好,但结构与控制系统复杂程度更甚。 2.2与传统燃油对比分析:混合动力汽车与传统燃油对比的关键,是保证先进的控制技术其如前所述,是传统燃油汽车与纯电动汽车的一种过渡性车型,控制技术涵盖多学科。混合动力汽车的核心技术包含驱动电动机的控制技术、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整车的能量流动管理系统、能量回收系统、现代车辆自动控制技术等。 混合动力汽车依据不同的工况,具有相当灵活的驱动动力模式,大程度的提升各种期望目标,但其驱动系统切实涉及发动机和驱动电机的启动与断路。驱动系统设计复杂的“连续变量的动态系统”“离散变量系统”等,因此具有典型的特征:混杂特性。 3混合动力汽车复合制动控制系统具体研究 混合动力汽车复合制动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电机回馈制动控制系统和液压制动控制系统。机电复合制动系统工作方式的主要步骤是:对车辆行驶的实际特征参数进行测量,同时反映出车辆附加行驶特征方式。以车辆行驶的特征为基础,确定车辆应该采用哪种制动方式才更好。借助模糊逻辑对汽车行驶参数进行控制,同时响应车辆行驶特征参数,并综合考虑控制需求的基础上,复合制动控制信号产生,执行系统机构会采取相应的动作进行响应。 3.1车辆模型。以研究的具体情况为基础,将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起来,并确定动力学方程式。 3.2电机模型。在电机模型中,混合动力汽车能量回馈制动系统会借助电机输出负力矩,将能量传送给驱动轮。与此同时,车辆动能会将其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微处理控制器、控制算法以及高级电力电子系统式等复杂性的系统是现代电力驱动电机控制系统的组成方式。 3.3回馈与防抱死制动协同控制方式。当路面比较潮湿时,车辆进行制动,ABS控制系统会提供大量的制动力矩,促使汽车制动的距离缩小。为了保证ABS系统能够正常性地工作,混合动力汽车会对回馈制动的功能进行限制。在没有对混合动力汽车施加协调控制的过程中,对轮胎受力进行模拟,其非常有用。通常有两种建立轮胎模型的方式,一种是进行理论解析性的建模,一种是通过一定的经验进行模

汽车制动系统的研究

汽车制动系统的研究 汽车制动系统的研究 【摘要】汽车的制动性是汽车的主要性能之一,制动系统对汽车的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汽车制动系统中的鼓式刹车、碟式刹车和防抱死刹车系统进行简单的阐述与研究。 【关键词】制动系统、鼓式刹车、碟式刹车、防抱死刹车系统 中图分类号: U4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简述 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上用以使外界(主要是路面)在汽车某些部分(主要是车轮)施加一定的力,从而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制动的一系列专门装置。 制动系统作用是:使行驶中的汽车按照驾驶员的要求进行强制减速甚至停车;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各种道路条件下(包括在坡道上)稳定驻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 在种类汽车制动系统中,制动器是汽车制动系中用以产生阻止车辆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的部件。目前,种类汽车所使用的制动器都是摩擦制动器,也就是阻止汽车运动的制动力矩来源于固定元件和旋转工作表面之间的摩擦。 制动系统的分类 鼓式刹车 鼓式刹车(图1)是在车的轮毂里面装设两个半圆形的刹车片,利用杠杆原理推动刹车片与轮毂内表面接触发生摩擦,利用摩擦力矩实现轮毂的转速下降,从而实现制动。原理很简单,就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用一个水杯表示轮毂,手指表示刹车片,当杯子旋转时,手指紧贴水杯内壁,水杯就会停止旋转,汽车的鼓式刹车原理和这个原理是一样的。 鼓式刹车原理简单,当司机踩下刹车板时,通过杠杆机构推动液压泵,利用液压将刹车片推出,从而实现刹车。鼓式刹车在汽车制动上面已经应用了进一个世纪的历史,在同样的刹车力矩的的情况下,

鼓式刹车的车毂的直径可以比碟式刹车小得多,所以重载汽车要获得较大的刹车力矩,就采用鼓式刹车。 碟式刹车 碟式刹车(图2)的工作原理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见到,就如同我们旋转一个盘子,然后用手指去捏盘子,盘子就会慢慢停止旋转。汽车碟式刹车是由一个刹车油泵,一个与车轮相连的刹车圆盘和刹车卡钳组成。刹车时,高压刹车油推动卡钳内的活塞运动,将制动卡片压向刹车盘,从而实现刹车效果。碟式刹车系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见到,有的山地车就采用碟式刹车系统。 鼓式刹车系统(图1)盘式刹车系统(图2)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如图3)是一个闭环的制动控制系统,通常是有电子控制模块(ECU),液压控制单元(液压调节器)和车轮速度传感器等组成。它可以随时感知汽车制动轮在每一时刻的运动状态,并根据其运动状态相应的调节制动器制动力矩的大小,以避免车轮出现抱死现象,从而使得汽车在制动时能够有效地缩短制动距离并维持方向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汽车的安全性。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作用就是让车轮在制动时处在转动与不转动之间,靠摩擦与制动鼓之间的摩擦力使汽车减速,同时汽车在转动时仍具有转向能力,摩擦片与制动鼓间的摩擦力随着发热而下降的速度要比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下降缓慢一些,从而增加制动安全性。当在汽车需要全力制动时,通过控制所有车轮的滑移率,以获得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最大纵向附着力,有效缩短制动距离,并保持一定的横向附着力,有效克制紧急制动时的跑偏、侧滑、甩尾等情况的,防止车身失控,提高车辆的制动稳定性。 ABS依靠装在车轮上的转速传感器以及车身上的车速传感器,采集各个车轮的转速等信号,然后传送到电子控制模块(ECU)计算出每个车轮的转速等数据,进而推算出车辆的减速度及车轮的滑移率,ABS电子控制模块根据计算出参数,通过液压制动单元调节控制过程的制动力。在车辆紧急制动时,一旦发现某个车轮抱死,计算机立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