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与答案解析

2009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与答案解析
2009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与答案解析

2009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与答案解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创立的教育学说是

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

C.批判教育学D.科学教育学

2.人的发展总是受到社会的制约,这意味着

A.教育要坚持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B.教育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

C.教育目的的确定不应从个人出发

D.教育要为社会生活做准备

3.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力量。这一理论的主要缺陷是

A.忽视了教育的其他社会功能

B.有教育万能论的倾向

C.忽视了劳动力市场中的其他筛选标准

D.夸大了教育对人力资本的作用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

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

A.学会关心B.学会生存C.学会创造D.学会交往

5.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涵义是

A.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B.德智体全面发展

C.人的独立个性全面发展D.人的身心全面发展

6.小明的爷爷当年就读于半工半读学校,半天读书,半天劳动,既学到了系统的文化知识,又掌握了劳动技能。他接受的教育属于

A.正规教育B.半正规教育

C.非正规教育D.业余教育

7.18一19世纪的西欧,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逐渐形成了带有等级特权痕迹的双轨学制。其“双轨”是指

A.公立学校系统与私立学校系统

B.职业学校系统与普通学校系统

C.大学一中学系统与小学一初等职业学校系统

D.义务教育系统与非义务教育系统

8.班主任在与小明谈话时说:“根据前段时间你的表现,虽然学习效果不很理想,但非常努力,如果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相信成绩会不断提高。”其中的评价属于

A.配置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D.鉴定性评价

9.学科课程分科过细,偏重书本知识,同实际生活距离较远,不能照顾到儿童的需要和兴趣,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立足于克服这些缺陷的课程是

A.综合课程B.核心课程

C.选修课程D.活动课程

10.发现并重视团体生活对个人道德思维方式深刻影响的德育模式是

A.集体教育模式B.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C.社会学习模式D.体谅模式

11.泰勒的课程编制原理主要强调

A.课程目标的主导作用B.教师对课程的再开发

C.管理者对课程的监控D.学生对课程的评价

12.按照布卢姆目标分类学的基本要求,下列选项中,不宜作为教学目标的表述是A.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B.培养学生区别事实与假设的能力

C.培养学生运用特定信息检验假设一致性的能力

D.培养学生领会一个段落中各种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能力

13.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的教师专业权利的是A.指导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权利

B.对学校进行管理与领导的权利

C.选择教材教法开展教学工作的权利

D.检查与评价学生品行、学业、身体的权利

14.对于先秦儒家学者所概括出的五种人伦关系,董仲舒最为强调的三种是A.君臣、父子、兄弟B.君臣、父子、夫妇

C.君臣、父子、朋友D.父子、兄弟、夫妇

15.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在学校制度方面的一大改革是分科设学,设立A.玄儒文史四馆B.玄儒律算四馆

C.文史律算四馆D.文史书算四馆

16.“熙宁兴学”之后,宋代太学中曾经普遍实施的一种将学生平时品行、学业表现与考试成绩结合考察的教学评价和管理制度,称为

A.“苏湖教法”B.“三舍法”

C.“积分法”D.“六等黜陟法”

17.王守仁的修养方法强调“事上磨炼”,其所谓“事”是指

A.家事B.农事C.人事D.心事

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清末“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措施是

A.废除八股考试B.颁布近代学制

C.设立京师大学堂D.书院改学堂

19.在中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中学阶段最早兼顾升学和就业双重需要的学制是

A.“癸卯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

C.“壬戌学制”D.“戊辰学制”

20.蔡元培对大学精神的解释是

A.“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B.“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C.“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

D.“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纲无羁绊之学府也”

21.抗日战争时期,为强化学校训育,国民政府规定在中等以上学校中推行

A.专任制 B. 导生制

C.导师制D.辅导制

22.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乡村改造和乡村教育的教育家是

A.晏阳初B.梁漱溟

C.黄炎培D.陶行知23.在教育本质的问题上,杨贤江认为教育是

A.社会的经济基础B.劳动力再生产手段

C.不偏不倚的公正事业D.观念形态的劳动领域之一

24.在公元前8世纪以后出现于古印度的婆罗门学校中,教师被称为

A.“拉比”B.“古儒”

C.“书吏”D.“校父”

25.在古希腊教育史上,首次将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四门课程(即“四艺”)列入教学科目的教育家是

A.毕达格拉斯B.苏格拉底

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26.赫尔巴特提出教学形式阶段理论,认为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经历的四个阶段是

A.注意、期待、要求、行动B.明了、联合、系统、方法

C.注意、期待、相关、集中D.明了、联合、提示、巩固

2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国大革命时期教育改革计划所体现的教育观念是

A.建立国家教育制度

B.人人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C.教育内容的世俗化

D.教育实施的终身化

28.提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一切儿童都可以教育成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的欧洲近代教育家是

A.卢梭B.夸美纽斯

C.乌申斯基D.福禄培尔

29.1886年,日本明治政府颁布的《中学校令》中,将中学分为

A.职业中学和普通中学B.私立中学和公立中学

C.文科中学和实科中学D.寻常中学和高等中学

30.1944年,英国政府通过的决定战后英国教育发展基本方针和政策的教育改革法案是

A.《巴特勒法案》B.《巴尔福教育法》

C.《费舍教育法》D.《福斯特教育法》

31.在进步教育运动中,美国教育家克伯屈的主要贡献在于创立了

A.葛雷制B.昆西教学法

C.道尔顿制D.设计教学法

32.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实验中,提出教学过程就是促进学生的

A.一般发展B.特殊发展

C.全面发展D.个性发展

33.在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主张传授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倡发现学习的是

A.改造主义教育B.要素主义教育

C?永恒主义教育D.结构主义教育

34.首先提出“教育的心理学化”主张的学者是

A.裴斯泰洛齐B.夸美纽斯

C.詹姆斯D.赫尔巴特

35.若问小明“为什么偷东西是不对的?”他的回答是‘‘抓住了会挨打”。据此可以判断小明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D.准习俗水平

36.下列各种个别差异中,不属于认知方式差异的是

A.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B.冲动型与沉思型

C.内控型与外控型D.分析型与综合型

37.下列术语中,含义不同于“认知结构”的是

A.统觉团B.认知地图

C.学科基本结构D.编码系统

38.某生上课害怕被点名回答问题,当他发现坐在教室后排并趴在桌上时,就不大可能被提问,于是后来就越来越多地表现出类似行为。从行为主义的观点来看,这是由于该生曾受到

A.正强化B.负强化

C.惩罚D.塑造

39.主张“知识是外部现实在人脑中的表征”的学习理论派别是

A.社会建构主义B.激进建构主义

C.皮亚杰理论D.信息加工理论

40.在多次遇到众邻居家的狗之后,儿童形成了对“狗’’的基本理解,包括狗的一般体型特征、生活习性、典型行为等。儿童关于狗的知识的表征方式是

A.图式B.命题

C.表象D.产生式

41.形式训练说所涉及的迁移本质上是

A.水平迁移B.垂直迁移

c.特殊迁移D.一般迁移

42.学生在了解了长方形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公式及面积的可加性原则后,生成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按照加涅的学习分类标准,这种学习属于

A.辨别学习B.概念学习

C.规则学习D.高级规则学习

43.“学会如何学习”的实质是

A.学会在适当条件下使用适当策略

B.掌握科学概念与原理

C.掌握大量言语信息

D.形成学习兴趣

44.研究表明,专家棋手在扫视实战棋局5秒之后,能准确再现20多个棋位,而新手仅能记住4到5个棋位。对于这一事实的合理解释是

A.专家的观察力敏锐

B.专家的记忆力敏捷

C.专家有较高的智力水平

D.专家贮存了大量有关棋局的知觉模式

45.一个经常违纪的学生被调到一个风气良好的班级后,在周围学生严格守纪行为的影响下,其违纪行为暂时很少表现出来。这体现了观察学习的

A.习得效应B.情绪唤起效应

C.抑制效应D.反应促进效应二、辨析题:46-48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要求判断正误并着重阐明理由。

46.人是教育的产物。

47.学校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思维和问题解决一般方法的训练上,而不应放在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上。

48.在教育研究中,样本容量越大越好。

三、简答题:49~53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49.简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

50.简述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

51.简述墨家教育的特色。

52.简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科学教育运动发展的主要表现。

53.列举教育研究资料定量分析中数据描述的三种量数并简要解释其含义。四、分析论述题:54-56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54.评析下述案例中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师生关系。

某班有个名叫张亮的9岁小男孩,患有轻度小儿麻痹症,是全班捉

弄的对象。他松不开夹克衫拉链,课间休息在操场上做游戏动作不协调,诸如此类的事情常使他遭到同学的取笑。每当张亮遭到嘲笑和捉弄,就会非常伤心,甚至上课时也会哭泣。

有一天,张亮没来上学。班主任华老师抓住这个机会,要求全班学生讨论一下班级里存在的这个严重问题。学生们听到老师说这是一个“问题”时,都感到十分惊讶,但他们还是围在一起展开了讨论。

华老师解释说:“有的人得过某些病后,就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行动自如。我不知道,如果你们自己做不了一些事情,还被其他小朋友取笑,你们会是什么样子?”

教室里一片安静。华老师说话的语气不愠不火,充满了关爱。

有个女孩开始说话了:“小明和小刚取笑张亮的时候,我感到非常难过。”

小明马上应道:“我不是想伤害他呀。”

讨论继续进行着,几乎每个学生都发了言。有些学生站在张亮的立场上看问题。冬冬说:“如果有人那样取笑我,我会很生气,很难过。”丽丽提出了“公平”问题:“那不公平--就像我们做游戏时那样,故意跑得那么快,而张亮没有办法跑快,我们是在作弊。”

这是一场充满感情的讨论,但华老师没有作任何总结就结束了。第二天,张亮回到学校,有好几个学生主动上前帮他拉夹克拉链。课间休息时,张亮和大家玩游戏,竟然赢了三回。日子一天天过去,取笑人的现象再没有发生。

55.试比较14-15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与北欧人文主义教育的异同。

56.本题为必选题,请在I、Ⅱ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只按第1道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1.阅读下述案例,请分别用3种学习动机理论,对小明厌学、弃学的行为作出解释。

小明在初中学习阶段,成绩一直居于班级前列。中考时发挥得不太理想,考分比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低5分。父母设法让小明进入一所市重点高中就读。进入高中学习的头几个月,小明心想不能辜负父母的期望,铆足了劲,刻苦学习,成绩也一直居于班级平均线以上。可是第一学期末的两次年级统考中,小明成绩的总分排名却落到班级第37名。寒假中小明有休息,希望通过加班加点复习,迎头赶上。但第二学期开学后的几次测验中,小明的成绩一直没有起色,上课的时候,老师也很少让他回答问题。特别是数学成绩经常在班级倒数十名的圈子里徘徊。小明开始怀疑自己头脑是不是缺乏数学细胞。原来语文一直是小明的优势学科,现在也开始明显退步。自此以后,小明就提不起精神,不想看书。有时放学回家连书包也不动。近来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上学了。父母对小明也批评过,也骂过,都无效果。

Ⅱ.分析下述研究设计,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项名为“高中数学自学辅导实验”的研究,选择了某重点中学的高一(3)班为实验班,高一(6)班为控制班,两班教材相同,教师水平相当。在实验班采用学生自学后尝试自己解题、讨论释疑、教师点拨等教学方式,并规定教师一节课上的讲解和讲述不得超过10分

钟;在控制班则采用教师讲授、学生练习巩固的方法。实验周期为一个学年,根据实验前后两班数学测试成绩的差异比较,判断自学辅导有无效果。

(1)请写出该实验设计类型的名称和格式。

(2)该实验控制无关变量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3)该实验设计的优点和局限性有哪些?

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试题

答案解析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答案和评分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1.A 2.B 3.C 4.B 5.A 6.A 7.C 8.B 9.D 10.B

11.A 12.A 13.A 14.B 15.A 16.B 17.C 18.B 19.C 20.C

21.C 22.B 23.D 24.B 25.C 26.B 27.D 28.B 29.D 30.A

31.D 32.A 33.D 34.A 35.A 36.C 37.C 38.B 39.D 40.A

41.D 42.D 43.A 44.D 45.C

二、辨析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46.答案要点:

错误。(3分)

这是一种外铄论的主张,夸大了教育对人发展的影响。(3分)它一方面忽视了遗传及成熟等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3分)另一方面忽视了人在自身发展中的主观能动作用。(3分)实际上,人的发展是内外因交互作用的产物,教育只是给个体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3分)

【评分说明】考生的回答若与上述要点不完全一致,但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47.答案要点:

错误。(3分)

这种观点将解决问题的能力看作是一种不可分的单一能力,认为这种能力可以通过系统的心理训练得到加强。(3分)

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已确认,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多种子技能构成。如果不去有效地教会这些子技能并对这些子技能进行概括、协调和整合,那么这种忽视学生对于知识、技能、方法的掌握,而去一味地追求普遍的、一般的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便只能是一种幻想。(6分)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是进行专门训练还是结合学科知识进行训练,目前尚有争议,较多的研究结果支持结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来进行解决问题策略的训练。(3分)

48.答案要点:

错误。(3分)

样本容量是指研究中所使用的样本数量的大小。一般来说,样本容量与样本的代表性呈正相关,大的样本更具有代表性,其研究结果更有一般性;(4分)但从实际操作来看,要考虑实际操作中收集资料的可能性。样本容量太大,会给研究带来许多困难与不便,也可能造成更大的研究误差。(4分)在取样研究中,应根据研究对精确程度的要求和研究者在时间、人力和物力上的可能性,确定合理的样本容量,而不是一味追求样本容量的增大。(4分)三、简

答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49.答案要点:

(1)在知识观上,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解释、假设,是不断发展的,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3分)

(2)在学习观上,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人与物、人与人的互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而不是直接接受现成结论的过程。(4分)

(3)在学生观上,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兴趣、需要等对意义建构的影响,因而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4分)

(4)在教学观上,建构主义强调帮助学生从现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真实情境中,通过操作、对话、协作等进行意义建构。(4分)

【评分说明】考生的回答若与上述要点不完全一致,但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50.答案要点:

(1)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主体能力的发展。(5分)

(2)促进个性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5分)

(3)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5分)

【评分说明】考生的回答若与上述要点不完全一致,但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51.答案要点:

(1)代表农民与小工商业者、注重社会和生产实践的教育团体。(3分)

(2)以教育为“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手段。(3分)

(3)培养能实现“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具有“德行”、“言谈”、“道术”三方面素质的“兼士”。(3分)

(4)注重科学技术和思维训练的教育内容。(3分)

(5)强调主动和创造的教育、教学方法。(3分)

【评分说明】考生若从其他方面作答,言之有理者,可酌情给分。52.答案要点:

(1)提倡在学校中加强科学教育,这是科学的教育化趋势。(3分)主要包括:传授科学的知识、技能,学习和运用科学的方法,养成科学的态度。(5分)

(2)提倡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开展教育工作,这是教育的科学化趋势。(3分)主要包括:注重儿童心理和教育心理研究;广泛开展教育教学方法、课程和教学组织形式等研究:重视教育实验、心理与教育统计和测量。(4分)

【评分说明】其他合理回答,可酌情给分。

53.答案要点:

(1)集中量数。代表一组数据资料集中趋势的量数。

(2)差异量数。代表一组数据资料离散趋势的量数。

(3)地位量数(相对位置量数)。描述某数据在样本或总体中的位置的量数。

(4)相关系数。描述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量数。

【评分说明】上述给出的4种量数中,每答出1种给5分,其中名称2分,解释3分;答出其中任意3种,即可给满分15分。其他合理回答,可酌情给分。四、分析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54.答案要点:

(1)在此案例中,华老师组织了多方面的内容教育学生。如:给学生讲解小儿麻痹症患者动作困难的原因,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感受残疾人的处境和心情,启发学生改正取笑、捉弄残疾同伴的习惯,学会理解、同情、善待弱小。(10分)

(2)华老师配合使用了多种方法教育学生。第一,说理教育的方法。她向学生具体解释了张亮动作笨拙的原因,但没有直接对学生采取道德劝诫,而是循循善诱。第二,移情理解的方法。华老师鼓励和启发学生站在张亮的立场看问题。第三,课堂讨论的方法。让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看法和感受。(10分)

(3)课堂中呈现出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华老师发现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并没有运用权威教训学生,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而是运用学生可以理解的知识启发学生,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自由讨论解决问题。(10分)

【评分说明】每点答对概括性的说明给5分,阐述视准确、充分的程度再酌情给1--5分:考生的回答若与上述要点不完全一致,但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55.答案要点:

(1)相同点:

①均将古典科目作为课程的基础和主体,重视古典语言教育,忽视本民族语言教学,(6分)

②均强调教育与社会的联系,重视治人治世之学,力图通过教育改造社会。(6分)

⑨均在后期发展中表现出形式主义的弊端。(6分)

(2)相异点:

①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具有较强的世俗性,北欧人文主义教育则十分强调宗教与道德的价值。(6分)

②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重视通过教育培养富于自由、平等精神的公民;北欧人文主义教育则关注通过教育培养理想的朝臣和君主。(6分)

【评分说明】若考生的回答与上述要点不同,但言之成理者,亦可酌情给分。56.本题为必选题,考生须在I、Ⅱ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只按第

1道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I.答案要点:

小明厌学情绪、弃学行为可以用多种学习动机理论来解释:

(1)归因理论。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对自己学业成败原因的推断,通过影响其情绪感受和对未来学习结果的预期,从而影响后续学习的动机。(4分)

小明进入高中后,在几次年级统考中名次后移,虽经努力而未见成效,就将自己的学业失败归之于能力低下,这一消极归因使其感到羞愧,对未来学习结果的预期也很不乐观,因而降低了学习的坚持性。(6分)

(2)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指个人对自己是否具有完成某项任务能力的判断与信念。该理论认为,人总是愿意在自己有成功把握的事情上投入精力。(4分)

小明进入高中后由于几次考试连续失利,因消极的归因模式而导致自我效能感降低,对学习成功的期望降低。当“改变失败结局”的目标一再受挫后,体验到更多的紧张、焦虑,因而产生厌学情绪。(6分)

(3)自我价值理论。自我价值理论认为自我价值需要是人最重要的需要。学生努力学习的动机是获得自我价值需要的满足,维护自尊。(4分)

小明进入高中后几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很容易将其归因于自己能力水平低。此时如果继续努

力学习而成绩仍然不能提高,小明就不得不因承认自己“无能”,而面临丧失自尊的威胁;如果放弃学习,便可将学业失败归因于“没有学习”、“没有努力”,从而避免了自尊的丧失。因此,放弃学习是小明保护自我价值、避免自尊丧失的一种策略。(6分)

【评分说明】如果考生从行为主义动机理论(缺少强化、经受惩罚)、习得性无助等方面分析,只要讲清理论的基本思想,且能联系小明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解释,均可酌情给分。

Ⅱ.【答案要点】

(1)该实验设计类型的名称是“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4分)

其格式为:O1 X O2 或者Y1 X Y2

O3 O4 Y3 Y4 (5分)

(2)该实验控制无关变量的主要措施是:两班教材相同;教师水平相当;用前测成绩的比较来把握两班起始状态的差异。(9分)

(3)该实验设计的主要优点是:不打乱原有的编班,容易操作;有控制组和前后测比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取样偏差,提高实验的内在效度。(6分)

主要的局限性在于:选择现成的两个班作为实验班和控制班,没有做等组处理,内在效度可能受到影响;实验仅以一所重点中学的两个班为研究对象,样本代表性不高,外在效度不高。(6分)

【评分说明】关于第(3)点,考生若有其他回答,言之有理者,亦酌情给分。

初中数学试题及答案

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试卷 数 学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三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 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上. 参考公式:二次函数y =ax 2 +bx +c (a ≠0)图象的顶点坐标为)44,2(2 a b a c a b --. 一、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24分)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 -2的相反数是 【 】 A . 2 B. 2-- C. 21 D. 2 1 - 2. 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3. 方程(x-2)(x+3)=0的解是 【 】 A. x=2 B. x=3- C. x 1=2-,x 2=3 D. x 1=2,x 2=3- 4. 在一次体育测试中,小芳所在小组8人的成绩分别是:46,47,48,48,49,49,49,50.则这8人体育成绩的中位数是 【 】 A. 47 B. 48 C. 48.5 D. 49 5. 中,与数字“2”相对的面上的数字是 【 】 A. 1 B. 4 C. 5 D. 6 A B C D

6. 不等式组???>+≤1 22 x x 的最小整数解为 【 】 A. 1- B. 0 C. 1 D. 2 7. 如图,CD 是⊙O 的直径,弦AB ⊥CD 于点G ,直线EF 与 ⊙O 相切于点D ,则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 A. AG=BG B. AB//EF C. AD//BC D. ∠ABC=∠ADC 8. 在二次函数y=-x 2+2x+1的图象中,若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 A. x<1 B. x>1 C. x<-1 D. x>-1 二、填空题 (每小题3分,工21分) 9. 计算:._______43=-- 10. 将一副直角三角板ABC 和EDF 如图放置(其中 ∠A =60°,∠F =45°),使点E 落在AC 边上,且 ED //BC ,则∠CEF 的度数为_________. 11. 化简: ._________)1(1 1=-+x x x 12. 已知扇形的半径为4 cm ,圆心角为120°,则此扇形的弧长是_________cm. 13. 现有四张完全相同的卡片,上面分别标有数字-1,-2,3,4. 把卡片背面朝上洗匀,然后从中随机抽取两张,则这两张卡片上的数 字之积为负数的概率是_________. 14. 如图,抛物线的顶点为P (-2,2),与y 轴交于点A (0,3). 若平移该抛物线使 第7题 E F C D B A 第10题

山东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真题与答案

2018 年山东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三) 一、不定向选择题(30 分) 1、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2、教育目的的作用有( ) A、导向作用 B、教育作用 C、激励作用 D 、评价作用 3、教师的一般角色有( ) A、传道者 B、榜样 C、管理者 D、朋友 4、新课程标准从( )几个方面阐述课程具体目标。 A、理想与爱好 B、知识与技能 C、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属于我国古代《学记》中的教案原则有( ) A、教案相长 B、“预”“时”“孙”“摩” C、因材施教 D、“长善救失” 6、个案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 A、追因法 B、临床法

C、产品分析法 D、跟踪法 7、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有( ) A、教育人文化 B、教育化 C、教育民主化 D、教育多元化 8、学校文化是由( )几部分构成的。 A、观念文化 B、规范文化 C、校园文化 D、物质文化 9、作为社会权利主体,青少年儿童主要享有的合法权利有( ) A、受教育权 B、身心健康权 C、人格尊严权 D、名誉权和荣誉权 10、CIPP 评价模式包括的步骤有( ) A、背景评价 B、输入评价 C、过程评价 D、成果评价 11、( )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基本的研究方法。 A、调查法 B、问卷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12、德育的体谅模式形成于20 世纪70 年代,为学校德育学家( )所创,风靡

于英国和北美 A、柯尔伯格 B、班杜拉 C、皮亚杰 D、彼得?麦克费尔 13、衡量测验题目的质量指标主要有( )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14、把大班教案、小班研究和个别教案三种教案形式结合起来的这种教案形式叫( ) A、特朗普制 B、道尔顿制 C、分组教案制 D、班级授课制 15、教科书的编排形式通常采用( )等几种形式 A、铺垫式 B、直线式 C、螺旋式 D、问答式 16、《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原则有( ) A 、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D、无歧视原则 17、班会的特点主要有( ) A、协商性 B、集体性 C、自主性

2010年04月自考00429《教育学(一)》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版

考试学习软件商城(https://www.360docs.net/doc/e815705393.html, )出品
自考笔记、真题及答案、题库软件、录音课件!
全国 2010 年 4 月自学考试教育学(一)试题
课程代码:004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代表作是( B ) 绪论-9 A.《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C.《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D.《教育漫话》
2.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C )绪论-16 A.梅伊曼 B.拉伊
C.杜威 D.狄尔泰 3.我国唐朝官学体系中的“二馆六学”,其突出的教育特征是( D )1-51 A.宗教性 C.普及性 B.生产性 D.等级性
4.我国首次颁布“六三三”学制是在( D )2-71 A.1902 年 C.1911 年 B.1903 年 D.1922 年
5.“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更给我一个特殊的环境,我可以运用特殊的方法,把他们加以 任意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 这一观点属于( A )3-109 A.环境决定论 C.主体论 B.遗传决定论
D.辐和论
6.我国对教师实行的职业许可制度是( A )4-141 A.教师资格制度 B.教师任用制度 C.教师培训制度 D.教师考核制度 7.“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这种观点 属于( B )5-160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8.体育活动可以改善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这表明了体育具有( D )6-203 A.社会功能 B.娱乐功能 本文档资源由考试真题软件网(https://www.360docs.net/doc/e815705393.html,)搜集整理二次制作!
自 考 备 考 三 件 宝 : 自 考 笔 记 、 真 题 及 答 案 、 录 音 课 件 !

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真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真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某同学为了解三月份疫情期间某超市每天的客流量,随机抽查了其中五天的客流量,所抽查的这五天中每天的客流量是这个问题的() A.总体B.个体C.样本D.以上都不对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定义进行解答. 【详解】 解:∵抽查的是三月份疫情期间某超市每天的客流量, ∴所抽查的这五天中每天的客流量是个体. 故选B. 【点睛】 此题主要考察样本的定义,熟知样本是总体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是解题的关键. 2.为了支援地震灾区同学,某校开展捐书活动,九(1)班40名同学积极参与.现将捐书数量绘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捐书数量在5.5~6.5组别的频率是() A.0.1 B.0.2 C.0.3 D.0.4 【答案】B 【解析】 ∵在5.5~6.5组别的频数是8,总数是40, ∴=0.2. 故选B. 3.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抽样方式的是() A.了解某班每个学生家庭用电数量 B.调查你所在学校数学教师的年龄状况

C.调查神舟飞船各零件的质量 D.调查一批显像管的使用寿命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特点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详解】 解:了解某班每个学生家庭用电数量可采用全面调查;调查你所在学校数学教师的年龄状况可采用全面调查;调查神舟飞船各零件的质量要采用全面调查;而调查一批显像管的使用寿命要采用抽样调查.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全面调查收集的到数据全面、准确,但一般花费多、耗时长,而且某些调查不宜用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具有花费少、省时的特点,但抽取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直接关系到对总体估计的准确程度. 4.某校文学社成员的年龄分布如下表: 对于不同的正整数,下列关于年龄的统计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A.平均数B.众数C.方差D.中位数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频数分布表可知后两组的频数和为15,即可得知总人数,结合前两组的频数知第15、16个数据的平均数,可得答案. 【详解】 解:∵14岁和15岁的频数之和为15﹣a+a=15, ∴频数之和为6+9+15=30, 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第15、16个数据的平均数,即13+14 2 =13.5, ∴对于不同的正整数a,中位数不会发生改变,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频数(率)分布表,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看懂图中数据是解题关键 5.下列调查方式,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2019年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2011年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千后的括号内。每小题l分。共20分) 1._______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书中赫尔巴特强调必须有“一种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科学,有科学与思考力”并与相邻学科取长补短。()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康德论教育》 2.教育学萌芽的标志是_______的提出。() A.教育价值 B.教育规律 C.教育问题 D.教育现象 3.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产生于生产劳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提倡教劳结合,教育科学的方法以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这一观点是_______的认识。()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制度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4.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即()A.教育 B.教学 C.德育 D.智育 5.“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这一认识表明现代教育具有_______的特征。() A.科学性 B.价值性 C.生产性 D.未来性 6.评价学校绩效以办学思想、组织健全程度、制度完备程度和领导机构决策领导能力为衡量标准的,属于() A.目标模式 B.需求满足模式

C.环境适应模式 D.学校内质优化模式 7.下列哪一方法不属于家校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 () A.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 B.互访 C.家长会 D.家长委员会 8.儿童身心发展有高速发展期,某一时期特别迅速而其他阶段相对平稳,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_______特征。() 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9.与学生主体性内涵不相一致的特点是() A.自主性 B.长期性 C.主动性 D.创造性 10.教师的最基本条件是() A.承担教育教学职责 B.以教书育人为使命 C.专门从事某一学科的教学 D.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11.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称为()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 12.在1988年改革之前,_______既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也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计划,实行导向式管理。()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罗斯 13.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泰勒的() 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教育目标分类学》

中学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中学10年教师资格证测试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湖南省2010年非师范教育类毕业申请认定 高中(中专)及以下教师资格测试试卷 教育学(中学) 一、选择题: 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 A、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B、教育规律 C、教育原则 D、教育技术 2. 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等观点的教育家是(C)。 A、布卢姆 B、凯洛夫 C、杜威 D、布鲁纳 3. “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一种(B)思潮的体现。 A、制度化教育 B、非制度化教育 C、形式化教育 D、非形式化教育 4. “长善救失”从古至今都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教育经验,并没有因为时代和社 会的变化而消失,这反映了教育具有(D)。 A、不变性 B、发展性 C、保守性 D、历史继承性 5.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和之俱黑”这句话夸大了(B)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 A、遗传 B、环境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学校教育 6. 从人的发展的角度讲,洛克的“白板说”属于(B)。 A、内发论 B、外铄论 C、遗传决定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7. 个体身心发展的(A)要求教育活动要善于捕捉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时期, 及时施教,心促进个体更好的发展。 A、不均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8. 从根本上说,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取决于(D)。 A、学校 B、家长 C、学生 D、教师 9. “你可以把马儿牵到河边,但你不能强迫它喝水。”这句话隐喻学生的学生中具有(A)。 A、主体性 B、客体性 C、被动性 D、强制性 10. 校园文化属于一种(A)。 A、隐性课程 B、显性课程 C、学科课程 D、学校课程 11. (D)不属于教师职业的角色。 A、示范者 B、管理者 C、研究者 D、法人 12. 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C)为中心。

考研管理类联考数学真题解析与答案完美版

22019考研管理类联考数学真题解析与答案下载(完美版) 1.某车间计划10天完成一项任务,工作3天后因故停工2天。若要按原计划 完成任务,则工作效率需要提高( ). % % % % % 解析:利用工作量相等建立等量关系,设工作效率需要提高x , 则 11 7(1)51010 x ?=?+?,解得40%x =,故选C 。 2.设函数2 ()2(0)a f x x a x =+ >在()0,+∞内的最小值为0()12f x =,则0x =( ) 解析:利用均值不等式,2()12a f x x x x =++ ≥==,则64a =,当且仅当2a x x x == 时成立,因此4x =,故选B 。 3.某影城统计了一季度的观众人数,如图,则一季度的男女观众人数之比为( ) :4 :6 :13 :12 :3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男女人数之比为 34512 34613 ++=++,故选C 。 4.设实数,a b 满足6,6ab a b a b =++-=,则22a b +=( ) 解析:由题意,很容易能看出2,3a b ==或2,3a b =-=-,所以22a b +=13,故选D 。

5.设圆C 与圆22(5)2x y -+=关于2y x =对称,则圆C 的方程为( ) A.22(3)(4)2x y -+-= B.22(4)(3)2x y ++-= C.22(3)(4)2x y -++= D.22(3)(4)2x y +++= E.22(3)(4)2x y ++-= 解析:根据对称,找出对称圆心的坐标为()3,4-,半径不变,故选E 。 6.在分别标记1,2,3,4,5,6的6张卡片,甲抽取1张,乙从余下的卡片中再抽取2张,乙的卡片数字之和大于甲的卡片数字的概率为( ) A. 1160 B.1360 C.4360 D.4760 E.4960 解析:属于古典概型,用对立事件求解,12 65124647 160 p C C +++=- =,故选D 。 7.将一批树苗种在一个正方形花园边上,四角都种,如果每隔3米种一棵,那么剩下10棵树苗,如果每隔2米种一棵,那么恰好种满正方形的3条边,则这批树苗有( )棵 解析:植树问题,设树苗总数为x ,正方形花园的边长为a , 则3(10)42(1)3x a x a -=??-=? ,解方程组得82x =,故选D 。

初中数学数据分析真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初中数学数据分析真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根据众数的概念找出跳高成绩中人数最多的数据即可. 【详解】 解:15名运动员,按照成绩从低到高排列,第8名运动员的成绩是1.70, 所以中位数是1.70, 同一成绩运动员最多的是1.75,共有4人, 所以,众数是1.75. 因此,众数与中位数分别是1.75,1.70.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直接根据概念进行解答.此外,也考查了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2.一组数据3、2、1、2、2的众数,中位数,方差分别是:() A.2,1,2 B.3,2,0.2 C.2,1,0.4 D.2,2,0.4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众数,中位数,方差的定义计算即可. 【详解】 将这组数据重新由小到大排列为:12223 、、、、 平均数为:12223 2 5 ++++ = 2出现的次数最多,众数为:2中位数为:2 方差为: ()()()()() 22222 2 1222222232 0.4 5 s -+-+-+- = + - =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确定数据众数,中位数,方差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它们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甲、乙、丙三个不同品种的苹果树在同一地区进行对比试验,从每个品种的苹果树中随机各抽取10棵,对它们的产量进行统计,绘制统计表如下:

方差10.224.88.5 若从这三个品种中选择一个在该地区推广,则应选择的品种是() A.甲B.乙C.丙D.甲、乙中任选一个【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平均数、方差等数据的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根据平均数、方差等数据的比较可以得出甲品种更适在该地区推广.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均数、方差,掌握平均数、方差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4.多多班长统计去年1~8月“书香校园”活动中全班同学的课外阅读数量(单位:本),绘制了如图折线统计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极差是47 B.众数是42 C.中位数是58 D.每月阅读数量超过40的有4个月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统计图可得出最大值和最小值,即可求得极差;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是众数;将这8个数按大小顺序排列,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每月阅读数量超过40的有2、3、4、5、7、8,共六个月. 【详解】 A、极差为:83-28=55,故本选项错误; B、∵58出现的次数最多,是2次, ∴众数为:58,故本选项错误; C、中位数为:(58+58)÷2=58,故本选项正确; D、每月阅读数量超过40本的有2月、3月、4月、5月、7月、8月,共六个月,故本选

(专题精选)初中数学数据分析真题汇编及答案

(专题精选)初中数学数据分析真题汇编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校团委组织开展“医助武汉捐款”活动,小慧所在的九年级(1)班共40名同学进行了捐款,已知该班同学捐款的平均金额为10元,二小慧捐款11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0元是该班同学捐款金额的平均水平B.班上比小慧捐款金额多的人数可能超过20人 C.班上捐款金额的中位数一定是10元D.班上捐款金额数据的众数不一定是10元【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平均数,中位数及众数的定义依次判断. 【详解】 ∵该班同学捐款的平均金额为10元, ∴10元是该班同学捐款金额的平均水平,故A正确; ∵九年级(1)班共40名同学进行了捐款,捐款的平均金额为10元, ∴班上比小慧捐款金额多的人数可能超过20人,故B正确; 班上捐款金额的中位数不一定是10元,故C错误; 班上捐款金额数据的众数不一定是10元,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数据统计中的平均数,中位数及众数的定义,正确理解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2.已知一组数据a、b、c的平均数为5,方差为4,那么数据a+2、b+2、c+2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 A.7,6 B.7,4 C.5,4 D.以上都不对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数据a,b,c的平均数为5可知a+b+c=5×3,据此可得出1 3 (-2+b-2+c-2)的值;再由 方差为4可得出数据a-2,b-2,c-2的方差. 【详解】 解:∵数据a,b,c的平均数为5,∴a+b+c=5×3=15, ∴1 3 (a-2+b-2+c-2)=3, ∴数据a-2,b-2,c-2的平均数是3;∵数据a,b,c的方差为4, ∴1 3 [(a-5)2+(b-5)2+(c-5)2]=4,

历年真题之(中学教育学)问答题总结

1:二战以后世界教育的新特点: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2:政治经济制度如何制约教育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目的 3:简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两个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人才;(2)教育是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4: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科学技术能改变受教育者观念、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推进科学体制化、具有科学研究功能、具有科学技术研究功能. 5:信息技术对教育有哪些影响?信息技术改变人们关于知识、学习和教育的观念,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平台. 6:学校文化的特性(1)是一种组织文化(2)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 7:学生文化的成因及特征 影响学生文化形成的因素(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 学生文化的特征:渡性、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8: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对教育的启示(1)顺序性循序渐进(2)阶段性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3)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4)互补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信和努力的品质(5)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9: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10: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1)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对个体的发展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11: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人” 该教育目的反映出的基本精神:(1)、我们要求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12: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或说素质教育的本质)(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13:教师职业的特点是什么?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6 种: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管理者;朋友;研究者。 14: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 学科专业素:(1)精通所教学科的技术性知识和技能;(2)了解该学科相关知识;(3)了解该学科发展脉络;(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教育专业素:(1)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15:师生关系包括哪些方面:(一)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1)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2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3)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二)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1)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2010山东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l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将《四书》和《五经》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的是哪个朝代?( ) A.明代 B.宋代 C.汉代 D.清代 E.元代 2.西欧中世纪的主要学校类型是教会学校,分为( )三个层次。 A.僧院学校 B.宫廷学校 C.大主教学校 D.职官学校 E.教区学校 3.学校文化由( )构成。 A.观念文化 B.物质文化 C.设施文化 D.环境文化 E.规范文化 4.20世纪20年代,柏克赫斯特在马萨诸塞州创建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制 B.分组教学制 C.道尔顿制 D.班级授课制 E.特朗普制 5.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教学评价可分为( )。 A.相对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绝对性评价 E.总结性评价 6.课程评价应有哪些功能?( ) A.导向功能 B.甄别功能 C.诊断功能 D.调节功能 E.促进功能 7.一个好的班集体具有哪些特征?( ) A.政治方向坚定正确 B.奋斗目标明确 C.规章制度严格 D.组织纪律严明 E.集体舆论正确 8.读书指导法的要求是( )。 A.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 B.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C.为学生指定书目 D.加强评价和辅导 E.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9.常规训练包括( )。 A.礼貌常规训练 B.学生守则训练 C.课堂常规训练 D.卫生常规训练 E.实践能力训练 10.CIPP评价模式包括( )。 A.背景评价 B.输入评价 C.过程评价 D.效果评价 E.成果评价 11.课程评价的内涵是( )。 A.课程评价对象是多元的 B.课程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C.课程评价必须对实现教育目的作出贡献 D.课程评价是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核心 E.课程评价的直接意义是对被评价的课程提出质疑并为改进课程指明方向 12.在我国高中课程结构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占( )学分。 A.6 B.7 C.5 D.8 E.10 13.学习化社会中终身教育的特征包括( )。 A.社会能够为每位社会成员提供适当的教育 B.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再起主导作用 C.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当中 D.现代科技进步使每个人都处于信息剧增的实惠和威胁之中 E.终身教育促进了教育社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 14.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提出的教学原则有( )。 A.高难度教学 B.高速度教学 C.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 D.理解学习过程 E.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 15.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有( )。 A.目标明确 B.内容准确 C.方法得当 D.组织有效 E.体验积极 16.高中课程设置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 A.发展性 B.时代性 C.基础性 D.选择性 E.自主性 17.近年来新兴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有( )。 A.教育行动研究 B.教育典型研究 C.教育质性研究 D.教育对象研究 E.教育叙事研究 18.根据研究的功能,可将教育科学研究分为( )。 A.发展性研究 B.评价性研究 C.基础性研究 D.预测性研究 E.应用性研究 19.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职责是用自己的榜样去教育学生。在言谈举止、为人之道等方面,教师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指的是教师的( )角色。 A.传道者 B.朋友 C.榜样 D.管理者 E.授业、解惑者

MBA联考综合部分真题数学详细解析

年MBA联考综合部分真题数学详细解析

————————————————————————————————作者:————————————————————————————————日期:

2012年MBA 联考综合部分数学详细解析 一、问题求解题:第1~15小题,每小题三分,共4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A 、B 、C 、D 、E 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的字母涂黑。 (2012-1)(应用题-百分比)1.某商品的定价为200元,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连续两次降价20%后的售价为 (A )114元 (B )120元 (C )128元 (D )144元 (E )160元 考点:应用题-百分比 解析:2000.80.8128??= (2012-1)(应用题-百分比)2.如图1 ?ABC 是直角三角形,1S 2S 3S 为正方形,已知 a ,b ,c ,分别是1S 2S 3S 的边长,则 (A ) a=b+c (B) a 2=b 2+c 2 (C) a 2=2b 2+2c 2 (D) a 3=b 3+c 3 (E) a 3=2b 3+2c 3 图1 考点:平面几何-相似三角形 解析:利用三角形相似得比例关系 c a c a b c a b b -=?=+- (2012-1)(应用题-百分比)3. 如图2,一个储物罐的下半部分是底面直径与高均是20m 的圆柱形、 上半部分(顶部)是半球形,已知底面与顶部的造价是400元/m 2 , 侧面的造价是300元/ m 2 ,该储物罐的造价是。(≈π 3.14) (A )56.52万元 (B ) 62.8万元 (C )75.36万元 (D )87.92万元 (E )100.48万元 解析:()() 22210203001021040024000075.36ππππ??++?==万元 (2012-1)(应用题-百分比)4. 在一次商品促销活动中,主持人出示一个9位数,让顾客猜测商品的价格,商品的价格是该9位数中从左到右相邻的3个数字组成的3位数,若主持人出示的是513535319,则顾客一次猜中价格的概率是 (A ) 71 (B ) 61 (C )51 (D ) 72 (E )3 1

山东教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山东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一、不定向选择题(30分) 1、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2、教育目的的作用有() A、导向作用 B、教育作用 C、激励作用 D、评价作用 3、教师的一般角色有() A、传道者 B、榜样 C、管理者 D、朋友 4、新课程标准从()几个方面阐述课程具体目标。 A、理想与爱好 B、知识与技能 C、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属于我国古代《学记》中的教学原则有() A、教学相长 B、“预”“时”“孙”“摩” C、因材施教 D、“长善救失” 6、个案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A、追因法 B、临床法 C、产品分析法 D、跟踪法 7、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有() A、教育人文化 B、教育化 C、教育民主化 D、教育多元化 8、学校文化是由()几部分构成的。 A、观念文化 B、规范文化 C、校园文化 D、物质文化 9、作为社会权利主体,青少年儿童主要享有的合法权利有() A、受教育权

B、身心健康权 C、人格尊严权 D、名誉权和荣誉权 10、CIPP评价模式包括的步骤有() A、背景评价 B、输入评价 C、过程评价 D、成果评价 11、()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基本的研究方法。 A、调查法 B、问卷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12、德育的体谅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为学校德育学家()所创,风靡于英国和北美。 A、柯尔伯格 B、班杜拉 C、皮亚杰 D、彼得?麦克费尔 13、衡量测验题目的质量指标主要有()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14、把大班教学、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的这种教学形式叫() A、特朗普制 B、道尔顿制 C、分组教学制 D、班级授课制 15、教科书的编排形式通常采用()等几种形式 A、铺垫式 B、直线式 C、螺旋式 D、问答式 16、《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原则有() 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D、无歧视原则 17、班会的特点主要有() A、协商性 B、集体性 C、自主性 D、针对性 18、班级管理总结一般分为()几类

2014管理类联考综合数学真题解析及答案

A C F B 图1 LTU E 2014管理类联考综合数学真题解析及答案(新东方在线版) 新东方在线 2014考研管理类综合考试已结束。新东方在线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研究中心专业硕士教研室对各科 真题进行了深度全面逐一解析,帮助大家对自己的作答情况有一个整体、客观的认识,并希望能对广大2015考的备考有所帮助。以下是管理类综合数学部分真题及参考答案。 新东方在线名师提醒:由于试题为一题多卷,因此现场试卷中的选择题部分,不同考生有不同顺序。请在核对答案时注意题目和选项的具体内容。 一、问题求解:第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A 、B 、C 、D 、E 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 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某部门在一次联欢活动中共设了26个奖,奖品均价为280元,其中一等奖单价为400元,其他奖品均价为270元,一等奖的个数为 (A )6 (B )5 (C )4 (D )3 (E )2 【答案】E 【解析】设一等奖的个数为x ,则其他奖品个数为26x -,由题可得: 400270(26)28026x x +-=?,解得2x =,所以答案选E 。 【知识点】应用题-平均值问题 【难易度】★☆☆☆☆ 2.某单位进行办公室装修,若甲、乙两个装修公司合作,需10周完成,工时费为100万元,甲公司单独做6周后由乙公司接着做18周完成,工时费为96万元。甲公司每周的工时费为 (A )万元 (B )7万元 (C )万元 (D )6万元 (E )万元 【答案】B 【解析】设甲公司每周工时费为x 万元,乙公司每周工时费为y 万元,根据题意可得方程组 ()10100 61896 +?=?? +=?x y x y 解得7,3x y ==。 【知识点】应用题-工程问题 【难易度】★★☆☆☆ 3. 如图1,已知AE=3AB ,BF=2BC ,若△ABC 的面积是2,则△AEF 的面积为 (A )14 (B )12 (C )10 (D )8 (E )6

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真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真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点M 为?ABCD 的边AB 上一动点,过点M 作直线l 垂直于AB ,且直线l 与?ABCD 的另一边交于点N .当点M 从A→B 匀速运动时,设点M 的运动时间为t ,△AMN 的面积为S ,能大致反映S 与t 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需要分两种情况来进行计算得出函数解析式,即当点N 和点D 重合之前以及点M 和点B 重合之前,根据题意得出函数解析式. 详解:假设当∠A=45°时,2AB=4,则MN=t ,当0≤t≤2时,AM=MN=t ,则S=212 t ,为二次函数;当2≤t≤4时,S=t ,为一次函数,故选C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就是函数图像的实际应用问题,属于中等难度题型.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得出函数关系式. 2.如图1,在矩形ABCD 中,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A→B→C→D→A 方向运动到点A 处停止.设点P 运动的路程为x ,△PAB 的面积为y ,如果y 与x 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矩形ABCD 的面积为( )

A.24 B.40 C.56 D.60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点P的运动路径可得△PAB面积的变化,根据图2得出AB、BC的长,进而求出矩形ABCD的面积即可得答案. 【详解】 ∵点P在AB边运动时,△PAB的面积为0,在BC边运动时,△PAB的面积逐渐增大, ∴由图2可知:AB=4,BC=10-4=6, ∴矩形ABCD的面积为AB·BC=24,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分段函数的图象,根据△PAB面积的变化,正确从图象中得出所需信息是解题关键. 3.如图,一只蚂蚁以均匀的速度沿台阶A1?A2?A3?A4?A5爬行,那么蚂蚁爬行的高度h 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大致是() A.B. C.D. 【答案】B 【解析】 【分析】 从A:到A2蚂蚁是匀速前进,随着时间的增多,爬行的高度也将由0匀速上升,从A2到A:随着时间的增多,高度将不再变化,由此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山东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2010年山东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山东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 教育学真题(中学部分) (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l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将《四书》和《五经》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的是哪个朝代?( ) A.明代 B.宋代 C.汉代 D.清代 E.元代 2.西欧中世纪的主要学校类型是教会学校,分为( )三个层次。 A.僧院学校 B.宫廷学校 C.大主教学校 D.职官学校 E.教区学校 3.学校文化由( )构成。 A.观念文化 B.物质文化 C.设施文化 D.环境文化 E.规范文化 4.20世纪20年代,柏克赫斯特在马萨诸塞州创建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制 B.分组教学制 C.道尔顿制 D.班级授课制 E.特朗普制 5.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教学评价可分为( )。 A.相对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绝对性评价 E.总结性评价

6.课程评价应有哪些功能?( ) A.导向功能B.甄别功能C.诊断功能D.调节功能E.促进功能 7.一个好的班集体具有哪些特征?( ) A.政治方向坚定正确 B.奋斗目标明确 C.规章制度严格 D.组织纪律严明 E.集体舆论正确 8.读书指导法的要求是( )。 A.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 B.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C.为学生指定书目 D.加强评价和辅导 E.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9.常规训练包括( )。 A.礼貌常规训练 B.学生守则训练 C.课堂常规训练 D.卫生常规训练 E.实践能力训练 10.CIPP评价模式包括( )。 A.背景评价 B.输入评价 C.过程评价 D.效果评价 E.成果评价 11.课程评价的内涵是( )。 A.课程评价对象是多元的 B.课程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C.课程评价必须对实现教育目的作出贡献 D.课程评价是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核心 E.课程评价的直接意义是对被评价的课程提出质疑并为改进课程指明方向 12.在我国高中课程结构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占( )学分。 A.6 B.7 C.5 D.8 E.10 13.学习化社会中终身教育的特征包括( )。

2010年真题并附答案

2010年物业管理师全国统一考试试卷《物业管理基本制 度与政策》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2003年9月1日,(B )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物业管理进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A.《物权性》B.《物业管理条例》 C.《业主大会规程》 D.《前期物业管理招投标管理暂行办法》 2.关于物业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物业管理的直接责任主体是物业服务企业 B.物业管理的对象是房屋及其附属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 C.物业管理的内容是维修、养护、管理 D.物业管理的性质是公益性的公共服务活动 3.业主大会设立后,新聘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与( B )办理承接验收手续。 A.居民委员会B.业主委 员会 C.建设单位D.原物 业服务企业 4.物业服务企业接受供 水、供电、供气等单位委托, 向业主代收相关费用时, ( B )向业主收取额外费用。 A.可以 B.不得C.协商 D.约定 5.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 的关系是( C )的关系。 A.管理与被管理B.领 导与被领导 C.服务与被服务D.上 级与下级 6.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 签订物业服务合同,是一种民 事行为,民事行为最基本的原 则,就在于其主体的平等性和 行为的( C )。 A.约束性 B.独立性 C.自愿性 D.合法性 7.从物业服务合同的内 容来看,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 约定的物业服务事项具有 (D )特点。 A.临时性 B.长期性 C.专项性 D.综合性 8.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 之间基于物业服务合同形成 交易关系,双方交易的标的物 是( C )。 A.物业服务收费B.物 业服务标准 C.公共性物业服务 D.物业管理区域 9.关于“物业服务合同约 定以外的服务”的说法,错误的 是( D )。 A.物业服务合同约定以 外的服务通常来自于单个业 主的特殊需求 B.物业服务合同约定以 外的服务并不是物业服务企 业的法定义务 C.物业服务合同约定以 外的服务通常是一种有偿义 务 D.单个业主可与物业服 务企业协商,将特约服务作为 物业服务合同的补充条款 【2010年真题】10.《普 通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等 级标准(试行)》中的二级标 准规定,业主对物业服务的满 意率应当达到( A )以上。 A.75%

2015考研专硕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数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doc

2015考研专硕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数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问题求解:第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A 、B 、C 、D 、E 五个故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故选项的字母涂黑. 1. 若实数,,a b c 满足::1:2:5a b c =,且24a b c ++=,则222 a b c ++=( ). A. 30 B. 90 C. 120 D. 240 E. 270 答案:E 【解】 因为::1:2:5a b c =,所以12438a =? =,22468b =?=,524158 c =?=. 因此222222 3615270a b c ++=++=,故选E. 2. 设,m n 是小于20的质数,满足条件||2m n -=的{},m n 共有( ). A. 2组 B. 3组 C. 4组 D. 5组 E. 6组 答案:C 【解】 小于20的质数为2,3,5,7,11,13,17,19 满足题意要求的{},m n 的取值为{}3,5,{}5,7,{}11,13,{}17,19,故选C. 3. 某公司共有甲、乙两个部门,如果从甲部门调10人到乙部门,那么乙部门人数是甲部门的 2倍,如果把乙部门员工的15 调到甲部门,那么两个部门的人数相等,该公司的总人数为( ). A. 150 B. 180 C. 200 D. 240 E. 250 答案:D 【解】 设甲部门有x 人,乙部门有y 人,根据题意有 102(10) 4 55y x y x y +=-?? ?+=?? ,求解得90150x y =??=?. 所以该公司总人数为90150240x y ==+=,故选D. 4. 如图1所示,BC 是半圆直径,且4BC =,30ABC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433 π- B. 4233 π- C. 433 π+ D. 4233 π+ E. 223π- 图1 答案:A 【解】 设BC 的中点为O ,连接AO . 显然有120AOB ∠=,于是 阴影部分的面积AOB S S S ?=-扇形 211422313323 π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