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崇信高中物理13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教案

甘肃崇信高中物理13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教案
甘肃崇信高中物理13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教案

1

§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速度的含义、公式、符号和单位,知道它是矢量。

2.理解平均速度,知道瞬时速度的概念。

3.知道速度与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1.记住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计算公式,会解决有关问题。

2.理解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会求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介绍或学习各种工具的速度,去感知科学的价值与应用

【教学方法】

1.通过例题和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如何辨别物体运动的快慢.

2.通过讨论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教学重点】

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三个概念及三个概念之间的区别。

【教学难点】

速度矢量性的理解,瞬时速度的推导。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自然界各种物体的运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教学过程】

一.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

复习旧知识:在上一节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位移这一较为重要的矢量,大家回忆一下位移的定义是什么?

学生积极思索并回答出位移的定义: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教师引导:既然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所以物体的位移可以通过位置的变化量来表示。

问题展示:一辆汽车在沿平直公路运动。我们怎样描述汽车向前行驶的位移?

2

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建立直线坐标轴来描述汽车的位置。

展示:坐标表示位置:A点x1 B点x2

Δx=x2-x1=30m-10m=+20km 思考与讨论:

1、上述汽车在向哪个方向运动?如何表示?

2、C到B的位移呢?

总结:Δx的绝对值表示位移的大小;正负号表示方向

Δx为正值表示位移的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同; Δx为负值表示位移的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反。

二.速度:

思考导学:

以下表格有四个物体的运动情况:

初始位置/m

经过时间/s

末了位置/m

A.自行车沿平直道路行驶 0 20 100 B.公共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 0 10 100 C.火车沿平直轨道行驶 500 30 1250 D.飞机在天空直线飞行 500

10

2500

问题1:比较A和B谁运动的快,为什么?

问题2:比较B和D谁运动的快,为什么?

结论: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有两种方法:

1)一种是在位移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快,时间长的物体运动慢;

2)另一种是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位移的大小,位移大的物体运动得快,位移小的物体运动得慢;

问题3:比较B和C谁运动的快,为什么?

结论: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提出问题:如何对速度进行定义?

学生阅读课本并进行回答。

速度:

3

1.定义:位移x?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用v表示.

2.定义式:xvt???.

3.单位:国际单位:m/s(或m·s-1)

常用单位:km/h(或km·h-1)、cm/s(或cm·s-1).

4.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5.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说明:速度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B、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只有大小

C、速度越大,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越大

D、速度越大,物体的位移越大

三.平均速度

如果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是否都相等?那速度还是否是恒定的?那又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思考导学:百米运动员,10s时间里跑完100m,那么他1s平均跑多少呢?

学生回答:每秒平均跑10m。

教师设疑:百米运动员是否是在每秒内都跑10m呢?

学生回答:否。

师生总结:对于百米运动员,谁也说不来他在哪1秒破了10米,有的1秒钟跑10米多,有的1秒钟跑不到10米,但当我们只需要粗略了解运动员在100m内的总体快慢,而不关心其在各时刻运动快慢时,就可以把它等效于运动员自始至终用10m/s的速度匀速跑完全程。此时的速度就称为平均速度。所以在变速运动中就用这平均速度来粗略表示其快慢程度。

平均速度:

1定义: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这

段位移)的平均速度,用v表示.

2.公式:

3.物理意义:粗略描述物体在某段时间(位移)的运动快慢。txv????.

4

4.单位:m/s (常用:km/h cm/s)

5.矢量性:有大小、方向

6.方向:与物体位移的方向相同

说明:这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方法,即用已知运动研究未知运动,用简单运动研究复杂运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课堂练习:

2.小球沿斜面滚下时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如图所示。可以从图中观察分析小球通过OA、OB、OC 的过程中运动的快慢。

计算各段的平均速度。

学生分组计算

说明:(1)必须指明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

(2)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求解时必须根据定义

问题: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内的总体快慢,要想知道物理在某个瞬间或经过某个位置的运动快慢又该如何表示?

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并进行回答

四.瞬时速度

(1)定义: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此时刻(或此位置)的瞬时速度.

(2)意义:反映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某一位置)时运动的快慢,它能精确地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

(3)对瞬时速度的理解:瞬时速度是在运动时间0??t时的平均速度,即平均速度tsv???在0??t时的极限就是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

(4)瞬时速度的方向:瞬时速度是矢量,在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相同,(若是曲线运动,瞬时速度的方向是轨迹上物体所在点的切线方向(与轨迹在该点的延伸方向一致))

五.速度与速率:

1.速率

(1)定义:瞬时速度的大小

(2)标量

(3)汽车的速度计显示的是速率

5

2.常说的“速度”,可能指: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或“速率”,要看实际的物理情景。

课堂练习:

3.子弹离开枪口时的速度是900m/s;汽车启动后第5s内速度是

15m/s;小球在第4s内的速度是5m/s;一人在百米赛跑冲过终点时的

速度是10m/s。

巩固练习:

1.甲、乙两质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做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方向,甲质点的速度为2 m/s,

乙质点的速度为-4 m/s,则可知( ) A.乙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

B.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

C.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质点运动的方向

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地点出发,则10s后甲、乙两质点相距60m

2.短跑运动员在100 m竞赛中,测得他5 s末的速度为10.4 m/s,10 s末到达终点的速

度是10.2 m/s,则运动员在这100 m中的平均速度为( ) A.10.4 m/s B.10.3 m/s C.10.2 m/s D.10 m/s 板书设计:

一.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

二.速度

1. 定义:速度(velocity)v等于位移和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2. 公式:xvt???。

3.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是米每秒(m/s或m·s-1),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km

/h)、厘米每秒(cm/s)等。

4.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5. 速度是矢量,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

三.平均速度

1.定义:在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变速直线运

动的平均速度(average velocity)。

6

2.公式:xvt???

3.物理意义: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四.瞬时速度

1.定义: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2.物理意义: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五.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第18页“问题与练习”第2、3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