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视运动和日出日落专题

太阳视运动和日出日落专题
太阳视运动和日出日落专题

太阳视运动练习

右图为甲 乙 丙三地某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图”,圆0为地平圈,箭头为太阳视运动方向,∠1=∠2=22°,回答:1—3题 1、甲地的地理纬度

A .22°N

B 。23°26′N

C . 66°34′N D. 90°N 2、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A.22°

B.44°

C. 11°

D.68° 3、 ∠3=33°,那么∠4为

A .22°

B 44°

C 11°

D 33° 下图为北半球甲乙两地某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图”,圆O 为地平圈,箭头为太阳视运动方向,<1=<2=22o。回答4—6题。 4.甲地的地理纬度为 ( ) A .23o26’N B .66o34’N C .22oN D .90oN

5.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 ) A .22o B .44o C .11o D.68o 6.该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

B.尼罗河河水泛滥

C

.巴西高原草原一片枯黄 D.北极考察的好时机

7.下图中能正确表示米尔迪拉市(约34°S,143°E )六月份太阳升落视运动路径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下图为某地24小时观测太阳路径图(图2-3-13),此地 A.可能在北极点 B.可能在南极点

C.在夏至日的南极中山站附近

D.在冬至日的南极中山站附近

9.图2-3-14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的太阳运动路径,此地的纬度是

A.23°26′N

B.50°N

C.30°N

D.20°N 10.读图2-3-20的两幅图。

(图(1):春秋二分、夏冬二至日我国某地正午太

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图;图(2):地球公转示

图2-3-13 图2-3-14 图2-3-20

意图。)

(1)图(1)表示的地点应位于____________(纬度)

(2)图(2)中当地球运行到A 位置时,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度,我国共有_______省(区)可受到太阳光的直射。此时,北京盛行________风,我国北方河流水位进入_________期(丰水、枯水)。

(3)图(2)中当地球运行到B 位置时是_______月____日前后,在图(1)上是哪一点_______(代号)。

(4)图(2)中当地球运行到C 位置时,太阳光直射在______(纬线上),这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季节是_____。

11.读图2-3-18,该图表示的为40°N 线上某地两分两至日的太阳高度及昼夜变化(夜弧在地平线下),填充并回答下列问题。

(1)A.B.C 三条太阳升降路线中,代表6月22日的是____________。 (2)C 路线所表示的昼夜长短是_________。

(3)B 路线,太阳从_____方向升起,从______方向落下。 (4)∠2=50°,那么,B 线表示正午太阳直射______(纬)

正午太阳高度练习

6月22日,当太阳同时位于北半球甲、乙两地上中天(在

天空中的位置最高)时,测得甲地太阳高度角为60°,乙地太阳高度角为36°;甲、乙两地在某地图上的距离是44.4厘米(不考虑地形因素)。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地不可能同时看到日出 B .甲、乙两地使用相同的区时

C .甲、乙两地昼夜长短总是相同

D .甲、乙两地当晚观看的星空景象相同 2.下面四幅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黑夜)中,表示乙地的是( )

读正午太阳高度极值的纬度分布图(图6),完成3-4题。

3.读图6,分析下列关于①地说法正确的是: A .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幅肯定大于23°26′ B .白昼变长,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C .日影最短,影子方向朝南 D .太阳直射日过后,白昼渐长 4.若②的数值为-13°26′,则

A .②所对应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另一极值为23°26′

B .只有80°~90°(纬度)范围的地区出现极昼或极夜

C .②所对应纬度极昼天数约3个半月

D .②所对应纬度夏季有成群的企鹅聚集在海上

图2-3-19

图 6 A B C

D

图 3 读“某地某日大阳高度角变化图”,据此回答5~7题。 5.由图可知,正确的说法是 ( ) A .此地一定位于北半球 B .此地一定位于南半球

C. 此日此地所在的半球是太阳直射的半年 D .此日此地所在的半球是太阳斜射的半年 6.若此地位于北半球,且是6月22日,当地较北京时间晚7小时,此地的气候类型是 ( ) A .温带海洋气候 B .热带沙漠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7.若某地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等同于图中正午太阳高度,则该地气候类型可能是 ( )

①热带雨林气候 ②热带沙漠气候 ③地中海气候 ④苔原气候 ⑤温带季风气候 ⑥热带草原气候 A.①⑥ B .②⑤ C .③④ D .③⑥

一极地考察船从A 地沿东南方向到达B 地,到达之日,B 地刚好出现极昼现象。据此回答8—10。

8.该考察船出发的时间最可能是 A .11月 B .3月 C .6月 D .9月 9.考察船到达B 地当日,A 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A .28° B .42° C .48° D .62° 10.考察船到达B 地,其与极点的直线距离约为 A .550千米 B .1100千米 C .2330千米 D .4660千米

11、右图是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某地在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 (1) 该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

A .23°N

B 23°26′N

C 23°S

D 23°26′S ′ (2) 刚出现极昼点的纬度为: A .90°N B 67°N C .66°34′S D 67°S

(3)该地的地理纬度可能为:

A .20°N

B 70°N

C 20°S

D 66°34′S 图中a 、b 、c 、d 四条曲线,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个12~14题。 12、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按纬度值的大小,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A .丁、乙、丙、甲

B .乙、甲、丁、丙

C .甲、丙、乙、丁

D .甲、乙、丙、丁 13、远日点后1个月内,黑夜时间增长的是:( )

A .甲、乙

B .丙、丁

C .甲、丁

D .乙、丁 14、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出现于d 曲线所示附近地区的是( ) A .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牛羊成群

B .蕴藏着丰富的铁、煤资源,分布广,储量大

C .森林茂密,气候宜人

D .工厂林立,一片繁忙的景象

图1中横坐标为某日a 、b 、c 、d 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读图完成15—17题。

15.图中四地的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是( ) A .d —b —a —c B .c —d —b —a C .b —d —c —a D .a —d —b —c 16.图中四地该日昼长时间由短到长是( ) A .b —c —d —a B .a —d —c —b C .d —c —a —b D .a —b —c —d 17.C 地的气候类型不可能是( )

A .热带季风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C .热带雨林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右图中,横坐标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纵坐标为不同纬度四地点某日的正午大阳高度。据此完成18~19题。

18.图中四个地点按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 ) A .a —b —c —d B .a —b —d —c C .d —c —a —b D .c —d —b —a

19.图中四个地点按昼长时间由长到短的排列顺( ) A.a —b —c —d B .a —d —c —b C .b —a —d —c D .d —a —b —c

2004年某日,其正午太阳高度如图(图2-3-9)所示,中国第一座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在挪威新奥尔松建成,据此回答20题 20.中国北极黄河站位于 ( ) A .70°50′N 8°E B .70°50′N 10°E C .78°55′N 12°E D .78°55′N 14°E

21、右图是某地一年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图,

那么该地的纬度为

下图是北半球某地二分、二至日大阳高度日变化。读图回答22~25题。 22.该地的经度是

A .15°E

B .30°E

C .15°W

D .30°W

23.某日该地日出时北京时间为11:00,则该日该地日落时北京时间为

A .01:00

B .03:00

C .21:00

D .23:00

24.若黄赤交角为K ,则图中h l 与h 2的差为 A .1/2X B .X C .3/2X D .2X

25.一年中该地正午物体影子朝北的时间约为

A .3个月

B .4个月

C .8个月

D .9个月

山地的坡向和坡度决定了获得的太阳直接辐射量的多少。图中的①②和③④分别是甲、乙两山地在冬至日南、北坡不同坡度所接受到的太阳直接辐射量随时间的变化图(图中实线代表等太阳辐射量线)。读图回答26~28

图2-3-9

26.图中序号代表的坡向正确的是

A.①③表示南坡

B.②④表示南坡

C.②③表示北坡

D.①④表示北坡 27.由图判断甲乙两地冬至日昼夜长短正确的是 A.甲地夜长约8小时 B.乙地昼长约8小时

C.甲地昼长比乙地短约3小时

D.甲地昼长比乙地短约1小时 28.图①中a 和图④中b 的值分别为

A.16°48′,55°26′

B.18°20′,55°26′

C.18°20′,56°34′

D.16°48′,56°34′ 29.公元前1100年,我国天文学家在某地发现夏至日的

正午太阳高度为79°07′,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31°19′,当时的黄赤交角是 ,当地 的地理纬度是 日出日落时间为

30.读某日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图(图2-3-19),回答下列问题。

某日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图

(1)该日为_____月______日太阳高度分布图。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

(2)此日,南回归线太阳高度是_______。北极圈上的太阳高度是_________。 (3)此日后,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________,接近_______点。

(4)此日前后,印度半岛盛行________风;地中海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____,我国气候特点是________。

日出日落时间练习

1.下列关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白昼最短时,海南岛和漠河都是严寒的冬季

B .由上述可知,我国纬度越高的地区,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小

C .海南岛南部白昼时间最长时,也是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

D .漠河白昼时间最长时,也是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所以此时漠河是夏季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海南岛一年中可出现两次太阳直射现象,所以海南岛属于五带中的热带

B .漠河白昼最长为l7小时,海南岛最长只有13小时,所以夏季漠河气温比海南岛高

C .两地的温差表现为夏季大于冬季

D .漠河是我国位置最北的村庄,该地有极昼极夜现象

下表是冬至日四地日出、日落时间(

北京时间)表,据此回答3-4题。

3.四地按由南向北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④①③ B .③②④①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①④ 4.四地中纬度最高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某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坚持观测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并作详细记录。以下是6月22 (夏至

5.该学校的经纬度位置是( )

A.130゜E ,40゜N

B.110゜E ,50゜N

C.115゜E ,40゜N

D.1l0゜E ,50゜N 6.12月22日,该校所在地的昼长约为( )

A.7小时

B.8小时

C.9小时

D.10小时

7. 当该校于北京时间6时整日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赤道 B.北京市昼夜平分

C.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D.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8. 7月1日,该校同学观测日出时和日落时,太阳分别位于观测者的( )

A.正东方、正西方

B.东北方、西北方

C.东南方、西北方

D.东北方、西南方

每逢周五,《新民晚报》刊登周日日出日落的时间表,下表为2004年某日刊登的部分城市日出日落的时间表,据此回答9-10题

9.此日的地球位置,可能是图2-3-8中的

A.1位置

B. 2位置

C. 3位置 D .4位置 10.依据表中的资料,判断下列四个城市中,纬度最低的是

A.西安

B.成都

C.上海

D.拉萨 下表为某日我国部分城市日出日落时间表。 根据表中数据回答11-12题。

11.这一天可能是

A .3月25日

B .6月1日

C .9月20日

D .12月5日 12.表中四个城市从南到北顺序排列的是

A .丁丙乙甲

B .丁甲丙Z,

C .丁丙甲乙

D .乙丙甲丁

图2-3-8

下图为我国①,②两地某日日出日(北京时间)示意图,读后完成13-15题。13.该日最有可能是 (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14.①地可能为 ( )

A.北京 B.成都 C.哈尔滨 D.乌鲁木齐

15.①地应位于②地的 (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参考答案

太阳视运动

下图为北半球甲乙两地某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图”,图O 为地平圈,箭头为太阳视 运动方向,∠1=∠2=22°,据此,完成1~2题:

1.甲地的地理纬度

A.23°26′N

B.66°34′N

C.22°N

D.90°N 2.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A.22°

B.44°

C.11°

D.68°

右图反映A 地地平面观察到的太阳视运动过程图,其中虚线圈为太阳视运动轨迹,B 为A 地的天顶,C 为太阳视运动某一位置。读图分析3—5题 3.当太阳位于C 位置,∠BAC =43°08′,北京时间为16:00时,A 地的经纬度位置为

A. 66°34′N ,60°E

B.46°52′N ,90°E

C. 43°08′N ,150°E

D.90°N , 4.关于A 地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 .有长达近半年的极昼期

B .有广阔的温带草原

C .有寒温带针叶林分布

D .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5.从此时起3个月后,太阳直射点可能位于

A .北回归线附近

B .赤道附近

C .南回归线附近

D .15°S 附近

读某地大阳视运动图(一年中最大正午太阳高度为73°26′),回答6~9题。

6.该地可能位于

A.加拿大附近B.俄罗斯附近C.英国附近D.澳大利亚附近7,该地日出、日落的地方时分别是

A.3:30 18:30 B.4:30 19:30 C.6:00 18:00 D.6:30 18:30 8.该地的经纬度是

A.135°E,40°N B.120°E,40°S C.135°W,40°N D.135°E,40°S

的是

9.关于该地的叙述错误

..

A.该地的昼长为15小时,B.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

C.一年中无太阳直射现象D.与北京的气候类型相同

下图是我国某科考队员在黄河站(78°55′N,11°56′E)在24小时内拍摄的照片,据此回答10—11题

10.图中太阳高度最低时,北京(116°E)的地方时大约是

A.7时B.18时56分C.6时56分D.17时

11.拍摄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最有可能在

A.23°26′N B.1l°05′N C.1°05′S D.赤道

读北纬40°二至日、二分日太阳运行路径示意图,回答12—14小题。

12.当太阳沿A路径运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长沙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B.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且太阳位于正北面

C.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D.全球的地中海气候都温和多雨

13.当太阳沿B路径运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乌鲁木齐市北京时间6点日出,18点日落

B.汕头的正午太阳高度大约为23度26分

C.北京此时昼夜平分

D.长江流域处在梅雨季节

14.当太阳沿C路径运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接近运行轨道的近日点B.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我国东南沿海盛行西北季风D.北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开始强盛15、下图是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的太阳运行路径。

已知∠A=20、∠B=40°,判断此地的纬度是()

A.南纬23°26ˊB.南纬50°

C.南纬30°D.南纬15°

读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的太阳视运动路径图,回答16-18题:

16、如果∠β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重庆昼短夜长,且昼越来越短②∠α增大③该地昼短夜长

④开普敦开始进入多雨季节⑤阿尔卑斯山雪线将下降

A.①②③B.①②⑤C.②④⑤D.①③

17、就图中所示情况∠α值范围可能为:()

A.23°26′~83°26′B.26°34′~73°26′

C.6°34′~83°26′D.30°~83°26′

18、如果∠α﹦55°,∠β﹦0°,则此时与该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另一地点的纬度为:()

A.35°S B.45°N C.35°N D.45°S

某天文兴趣小组的学生,在某地观测太阳的视运动情况,发现太阳在空中是从左向右运行的,并将其观测情况绘成下图。读图并完成19—20题。

19.有关该小组当天观测记录可信的是

A.此时北半球太阳正北升、正北落的地方为70°N

B.该小组位于30°N的某观测点的朋友告诉他们,当地正午太

阳高度角为60°

C.该小组所在地的太阳能热水器的采光板的最佳角度为与地

平面形成40°的夹角

D.该小组所在地物体的影子移动的弧长所对的圆心角为140°

20.有关图示季节可能出现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A.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的农民正在剪羊毛

B.新加坡海峡的海水正在向西流

B.华北平原的盐碱土正处于淋盐期

C.美国五大湖西部的小麦正进入收割期

某年6月22日,“网络天文爱好者协会”的四位会

员展示了各自所在地的太阳视运动状况,如下图所

示。读图回答21—22题。

21.对纬度介于甲乙之间的人们来说()

A.正午时,太阳位于当地北方上中天

B.正午时,太阳位于当地南方上中天

C.6月22日这一天,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到西南方向落下

D.6月22日这一天,太阳从正东方向升起,

到正西方向落下

22.从昼夜长短来看( )

A .此日,乙、丙、丁三地,昼长为一年中最大值

B .此日从乙地向北,昼越来越长

C .在一年中,丙地的夜长一直小于丁地

D .在一年中,甲、乙、丙三地不可能同时出现昼夜平分的现象

下图是北半球某地某日太阳视运动轨迹,日出时间为北京时间7时16分,日落时北京时间为19时16分,①处为此日太阳最高位置,②处为北极星,北极星高度比该日正午太阳高度小10度。据此回答题

23、该日最可能是( )

A .五一前后

B .国庆前后

C .春节前后

D .元旦前后

24、该地的经纬度为( )

A .40°N ,101°E

B .40°N ,139°E

C .50°N ,101°E

D .50°N ,139°E

25. 读图回答:(共13分)

(1)在图中方格内标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40oS

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

(2)A 、B 、C 三弧分别表示二分二至时的太阳路径,其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_; (3)A 路径代表________月________日,此日南半球昼夜状况 ,太阳自______(方位)升起______(方位)落下。 (4)画出C 时的太阳光照图;

(5)画出C 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注;地轴倾斜方向要准)。 25 (1)(2分)略

(2)C (2分) (3)6月22日,昼短夜长,且是昼最短夜最长 东北,西北(5分) (4)(2分)略 (5)(2分)略

26.下图为某地某天太阳视运动轨迹,日出时北京时间为7时。

日落时北京时间为19时。回答问题。(12分)

(1)地平面ABCD 四处中,表示正南方的是 处。 (2)该地经度是 ,纬度是

(3)该日过后,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该日的日期是

月 日。

(4)三个月后,该地日出时地面直杆的影子指向

方位。请在图上画出该日的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

26.(1)A (2) 105°E 40°N (3)9 23 (4)西北 图略 27.读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曲线图, 回答有关问题: (1) 图中太阳东升西落实质上是______运动的体现。

(2) 据图该地的地理纬度是_________,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①②③三条表示太阳视运动的曲线中,表示冬至日的是

________,这一天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_________。 (4) 当该地太阳视运动曲线如图中③所示时,该地昼长约

________小时 。

当该地太阳视运动曲线如图②所示时,哈尔滨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地球自转 (2)40°N ,北极星与该地地平面交角为40° (3) ③,26°34′ (4) 9 昼夜等长,此时为春分日或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图的画法及应用》小专题

《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图的画法及应用》小专题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周年回归运动,从而引起地球上不同地点每日太阳高度的变化,表现在太阳在天空中的视位置和每日划过的视轨迹的周年变化,由于地球的自转,每日太阳都是东升西落,高度角是由零(晨线上)变到最大(正午),再变到零(昏线上)。可以得出结论:6月22日太阳升起的位置最北,12月22日位置最南,3月21日和9月23日居中。 现在以夏至日(6月22日)时,北京为例介绍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图画法。 要画好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图,需进行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确定所在观测点的位置和方向: 如图1:P点为北京的地理位置(116oE,40oN),N、S、W、E分别表示地平圈的北、南、西、东四个方向。 E P N S W 图1 步骤2、确定日出点位置和日落点位置: 夏至日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此时北京,太阳应是东北升,西北落。 如图2:α=β=23o26’,即日出、日落的偏角(α=β)为当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太阳光线平行于所有纬线圈平面,太阳在地球赤道上空运动,我们看到太阳从正东升起,至正西落下;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太阳光线与纬线圈面成23o26’的夹角,太阳从东北升起到西北落下;日出、日落的位置东(西)偏北23o26’;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线与纬线圈面成23o26’的夹角,太阳从东南升起到西南落下;日出、日落的位置东(西)偏南23o26’;其他时间依此类推。 N S 图2 日出点位置和日落点位置归纳如下: 北半球日出点和日落点位置

步骤3、确定观测点的的昼夜长短情况: 夏至日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北京是昼长夜短,参考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本上册1.6节插图,可得北京(40oN )这一天的白昼长达14小时51分,进而可估算出北京在夏至日这天大致4:35日出,19:25日落。白昼长于黑夜,在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图上,表现为太阳在天空中停留的弧线长。如图3所示:地平线上A1—A2—A3所构成的弧线要比在地平线以下的弧线长。 N S 图3 步骤4、确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 根据公式:H=δφ--0 90,计算出北京在夏至日时的太阳高度角为73o26’。 如图所示:γ=H=73o26’

最新太阳视运动图解

太阳视运动图解 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观察到的自然现象之一,探讨它的运动规律可以培养我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下面我们用图对它进行系统的解读。 一、地心天球 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我们站在地面上看天空,天空似乎是一个球面,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表明,这个球面不但存在于地上,而且存在于地下,我们把这个球体叫天球。我们常用的天球是地心天球,即以地球的球心为球心,无限大为半径的假想球体。把地球座标系统无限扩大构成地心天球座标系统。如图1所示: 天赤道就是地球赤道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天赤道把天球分成南北两半球。地轴无限扩大叫天轴,它与天球相交两点分别叫天北极(p)和天南极(p′)。黄道是地球绕日公转轨道平面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大圆。地平圈是通过地心且垂直与当地铅锤线的平面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大圆,地平圈把天球分成可见半球和不可见半球。地平圈上方向的确定方法,在地心天球上,除了极点外,任意地平圈与天赤道相交且平分,有两个交点,这两个交点就是当地正东方(E)和正西方(W)的标志。地平圈上与天赤道相距最远的两点距天北极(P)近的就是北点(N),距天南极(P′) 近的就是南点(S)。在北半球,面北背南左西右东,在南半球,面南背北左东右西。天赤道平面就是南北极点的地平圈。天球的旋转是地球自转的反映,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自东向西,围绕天极旋转。看星空,在北半球,星星围绕北天极(p)逆时针旋转,在南半球,星星围绕南天极(p′)顺时针旋转。 二、太阳视运动

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其实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综合反映。可以这样理解,由于地球公转,太阳每年在天球上做南北回归运动,由于地球自转,每天运动的轨迹是太阳直射点纬度间的某个纬线圈。在地面上看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当地的纬度(φ)、当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δ)、当时的地方时(t)。地球上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看到的太阳周日视运动圈是互相平行的,也就是该地地平圈上太阳每年在天球上南北运动的回归圈间的纬线圈。 三、日出日落方向 图2为赤道上一年中的太阳视运动,它们的太阳视运动圈是一系列相互平行的平面,并且是与地平圈垂直的。因为赤道上地平圈上的南北两点正好与天南极(p′)和北天极(p)重合。在赤道上,每 年春秋分太阳正东升正西落,从3月21到9月23 太阳东北升西北落;从9月23到次年3 月21太阳东南升西南落。 非极昼区,每年春秋分太阳也是正东升正西落,从3月21到9月23太阳东北升西北落;从9月23到次年3 月21太阳东南升西南落。图3、图4、图5、图6是各纬度的代表,同学们仔细看看,好好体会。

太阳周日视运动专题

太阳周日视运动专题 由于地球每天自西向东自转,太阳相对地球而言,是自东向西运动的东升西落,这就叫太阳的周日视运动。太阳的周日视运动在地球上仰视看太阳的运动轨迹。随着季节的变化,不同纬度地区,太阳升落的方向及正午太阳高度的方位也在不断的变化,所以周日视运动的轨迹也不同. 一、太阳视运动图的判读 1、圆心:是以观察者为圆心;所在平面为地平面。 2、方向:符合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故我们只需确定某一个方位,其余的方位也应是确定 如根据太阳升起的方位—东.落下的方位—西、(除极昼、极夜范围外) 或根据正午太阳的方位:除极昼、极夜地区外,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的方位—南;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方位----北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方位有时在南,有时在北) 3、天顶:观察者的头顶(即图中的Z 点) 4、太阳的特殊位置:1—日落;2—正午;3—日出; 4—子夜 5、太阳高度:太阳与观察者的连线与地平面所成的夹角。如:正午太阳高度:太阳位于正 午时(2位置),太阳与观察者的连线与地平面所成的夹角,即图中的∠H 。 6、昼夜长短:太阳的周日视运动圈(即图中的1—2—3—4—1)以地平面为界,分为两部分,地平面以上部分可代表白昼长,地平面以下部分可代表黑夜长,在一天24小时的前提下,根据两者各自所占的比例可确定观察者当地此时的昼夜长短情况。 但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太阳的周日视运动有些差异,甚至是完全不同。 二、周日视运动圈的特征 某地一年中的周日视运动圈我们可认为它们是互相平行的。故一般题目中只讨论二分二至 的三个视运动圈(可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小或昼夜长短情况区分)。一年中所有的周日视运动圈均在二至日两个视运动圈之间,其中二分日日出必然在正东方地平面上,日落必然在正西方地平面上。 三、常见的各种周日视运动图 (1)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的地区二分二至太阳的周日视运动情况(以40oN 为例) 图一: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40o) 从图一可以看出: 春秋分时,40oN ,日出时,太阳位于正东方,太阳高度为0o;正午时,太阳在头顶正南方,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为50o;日落时,太阳位于正西方,太阳高度为0o。 夏至时,40oN ,日出时,太阳位于东北方,太阳高度为0o;正午时,太阳在头顶正南方,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为73o261;日落时,太阳位于西北方,太阳高度为0o。 冬至时,40oN ,日出时,太阳位于东南方,太阳高度为0o;正午时,太阳在头顶正南方,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为26o341;日落时,太阳位于西南方,太阳高度为0o。 (2)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二分二至太阳的周日视运动情况(以20oN 为例) 1:夏至 (H=73o261) N 1:夏至 (H=86o341) N

太阳周日视运动知识归纳

太阳周日视运动 地球运动部分的知识点,尤其是太阳视运动对于一般高中学生而言较难理解,因为缺乏空间想象能力,且高中地理教材对于该块内容几乎是空白,而在高考中对太阳视运动有一定的要求,掌握和理解太阳视运动规律有利于解决地球运动的知识点,所以笔者认为掌握一定的太阳视运动知识是有必要的。 太阳视运动规律一般与直射点位置联系在一起,太阳视运动可以分为周日视运动与周年视运动。这里我们研究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太阳周日视运动状况。 一、太阳周日视运动周期 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从地球上看地球以外的任 何天体都有东升西落的周日运动。以恒星为参考体的 自转周期,即恒星的周日运动周期,定义为恒星日, 再划分为恒星时,分,秒,构成恒星时系统。以太阳 为参考体的自转周期,即太阳的周日运动周期,定义 为太阳日,再划分为太阳时,分,秒,构成太阳时系 统。两者的时间差异在于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在绕太 阳公转。 已知地球公转一周为365.2564 日,则地球日平均 角速度是:360°÷365.256日=0.98561°(即59′8″.196)当地球自转一周,完成一个恒星日后,还须绕过△t=59′8″.196,才能完成一个太阳日。可见,太阳日比恒星日多出59′8″.196。已知恒星日地球自转一周为23 时56 分 4 秒(即1436.06667 分),则地球自转1°的时间是:1436.06667 分÷360°=3.989074 分(或24 时÷360°59′8″.196=3.989074 分),3.989074分×59′8″.196=3 分55.9622 秒=3 分56 秒,所以一太阳日:23 时56 分4 秒+3 分56 秒=24 时。二、昼夜长短状况 高中地理教学中,我们经常利用昼弧长除以150来表示昼长,如果太阳视运动轨迹在地平线之上(此时为昼)的长度大于半个圆,则昼大于夜,反之昼短于夜;如果始终在地平线之上为极昼,反之为极夜。 与直射点位置关系为:直射点所在半球,昼大于夜,且直射点纬度越高昼夜差异越大;直射点向某半球移动,该半球的白昼增长。 三、日出日落的太阳方位 人们常说:“太阳东升西没”。而且习惯以日出地平线的一点代表东方,日没地平线的一点代表西方。在人们的心目中,太阳的出没点是判断地面东西方向的标志。然而,严格地说来,仅把太阳的出没地点作为地平面正东正西方向的判断标准,这显然是不准确的。因为,在地球表面上,同一纬度地点的不同季节,或同一季节不

太阳周日视运动图解

太阳周日视运动图解 一、太阳周日视运动图 二、不同纬度两分两至日太阳视运动图 1.赤道上两分两至日

二、北回归线以北、北极圈以南 三、北回归线上 四、北极圈上

五、夏至日北极圈内 例1:下图表示某地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据此回答下列三题。 1.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N °N °S °S 2.该地的地理纬度是() °N °N °S °S 3.当太阳处在正北方上空时,国际标准时为20时,则该地的经度位置是() °W °°E ° 六、北极点处太阳视运动图 例2:下图为某科考队员在某地观测到的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图,这一天他观察到的太阳在天空呈逆时针方向运行。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该科考队员所处的纬度位置是() °S °N °S °N 2.假设图示太阳高度为该地一年中的最大值,则() A.地球上的热带范围将变大 B.地球上温带范围将变小 C.地球上有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将变小 D.武汉(30°N)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将变大 七、南半球中纬度地区 S N 35° 5° 某地 0 12 24 时刻 太阳高度 22°

九、南极圈上夏至日(或南半球刚好出现极昼的地方,即该地纬线与晨昏圈相切) 十、南极圈内视运动 例3 下图表示某地点A 某日所观察到的太阳运行轨迹,其中箭头表 示太阳运行方向,E 、W 、S 、N 分别表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当太阳位于图中B 点时,北京时间为16点。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观察地点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BD ) °N ,120°W B. 60°N ,60°E °N ,120°W D. 70°N ,60°E 2.该日,太阳升起的方向是( B ) A.地平正北方向 B. 地平东北方向 C.地平东南方向 D. 地平正东方向 例4:右图为北半球冬至日不同纬度地区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曲线,图中各曲线对应的纬度分别是: 练习: 下图是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米尔迪拉市(约34°S,143°E )建造的太阳能热力塔式发电站。它由200面大镜子和一个大铁塔组成,镜子聚焦,将太阳光反射至塔上,塔内产生的热量与天然气、水混合后发电,便形成了太阳能热发电,发电容量高达20万千瓦。而塔底镜子的数量还可以根据所需太阳 W N S B 地平面 E 40° A

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的绘制及计算

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的绘制及计算 洛阳市第十九中学(471000) 王安周 本刊在2015年第17期发表《日出日落时间和方位的计算及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示意图的制作方法》 [1],经过仔细阅读发现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日出太阳方位计算公式、赤道上日出方位、太阳周日视 运动轨迹的绘制等。以地面观测者为中心,太阳“东升西落”,24小时绕地轴并随天球旋转一周,其在天球上运行的轨迹称为太阳周日视运动(简称太阳周日圈)。借助天球坐标体系,对其构成要素、特点和绘制方法进行量化分析,实现了对其运动轨迹路径图准确绘制。 一、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探究 地球仪地轴水平横放,固定粉笔垂直放于地球仪表面,拨动地球仪自转一周,记录留下痕迹;多次重复上述操作且更换粉笔颜色,观察留下的笔迹。表明地球仅自转,不同季节太阳直射点运动轨迹均为平行于纬线圈的一系列圆圈,范围介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图1)。 图1 仅自转太阳直射点运动轨迹 图2太阳周日视运动在天球上的投影 地心天球是以地球球心为中心,以无限大为半径,内表面分布着各种各样天体的假想球体。为了研究方便,引入天球坐标体系,地球的地轴无限延伸与天球交点,分别为北天极和南天极,地球的赤道平面无限伸延与天球交线,就是天赤道[2]。若以地面观察者为中心,观测者和太阳连线无限延长与天球的交点,若把一太阳日内这些交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就是太阳周日视运动的轨迹,其实质上就是一天中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在天球上投影(图2)。 二、太阳周日视运动构成要素 为了准确描绘太阳视运动的轨迹,假设观察点所在纬度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为δ,天球半径为 R ,在图2基础上绘制图3a 、3b 、3c 。图3a 表示北纬?的地平圈上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分布图,图 3b 为图3a 的侧视结构图,可以揭示不同季节太阳视运动在天球中的位置,图3c 为太阳视运动轨迹在地平圈上的立体图,更加清晰表示不同季节太阳在天球中的位置。根据图3中信息,对太阳周日视运动的构成要素及其特点进行详细分析。 (1)平行:由图3a 可知,在天球坐标系中,不同季节的太阳周日视运动圈都平行于天赤道,因此,相对于同一地平圈而言,太阳周日视运动轨道面都相互平行[3]; 南回归线 赤 道 北回归线 粉笔 图3 北纬?的地平圈上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分布图、结构图和立体图 E P O H C D G A 夏至 冬至 二分W C 冬至 夏至 天赤道 二分 北天极 南天极

太阳视运动专题

F图为北半球甲乙两地某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图”,圆0为地平圈,箭头为太阳视运动方向,<仁<2=22o。回答1—4 题。 1.甲地的地理纬度为:D A. 23o26' N B. 66o34' N 2 .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B A. 22o B. 44o C. 11o 3 .该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 C.巴西高原草原一片枯黄 4 .悉尼该日太阳升起的方向: C. 22oN D. 90oN D.68o 尼罗河水泛滥北 极考察的好时光 B. D. A C.正东D . 正北 下图为某地一天中太阳视运动轨迹,当北京时间6点时,太阳运 动至③点,测得当时太阳高度角为40°读图回答5?6题。 5 .太阳在这一天中的运动过程依次为:B A.②一③一④一① 一② B.①一②一③一④一① C.②一①一④一③一② D.①一④一③一②一① 6 .该地的地理坐标是:B A. (70S, 30 °) B. (70 N, 150 °W) C. (70S. 150 W) D. (70 N, 30 °) 读某地某日太阳视运动图,底圆表示地平圈,箭头表示太阳运动方向,箭头所在曲线表 示太阳运动轨迹,/=5°、/ 2 = 15°',回答7?9题。 7、该地的纬度为:B A.75 N B.85°S C.82.5°N D.72.5 &该日的极昼范围为:C A.75° N?90° N B.85 ° N?90°N C.80° S?90° S D.85° S ?90°S 9、该日南昌的日出方位在图中可表示为:B A.AB 间 B.AD 间 C.BC间 D.CD 间该纬线上的甲点(75oE)为最 大值,乙点(105oW )为最小值,丙在甲乙间的中央经线上。读后完成 10. 此时处于白昼的地点是:B ①惠灵顿②巴黎③乌兰巴托④休斯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 此时该纬线上与丙点太阳高度相同的另一地点最靠近:A A.格陵兰岛 B.摩尔曼斯克 C.白令海峡 D.夏威夷群岛 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分别表示北半球夏半年某日四地的太阳 高度变化过程,读图后回答12 —13题(h为一已知量) L2.③地正午太阳高度H是:A A. 2h B . 3h C . 4h D . h 13.四地的纬度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D 10—11 题。 太阳视运动和太阳高度练习 地平圈西 S

太阳周日视运动试题及变式图解

太阳周日视运动试题及变式图解 例题1:11月5日,北京(40°N、116°E)当地看到太阳升落的视运动轨迹示意图为() 例题2:下图是北纬40°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K、L、M三条曲线为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曲线。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a、b、c、d分别表示地平圈上的四个方位,其中代表南方的是() A.a B.b C.c D.d (2)有关K、L、M所对应的日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K一一天安门广场升旗时刻为一年中最迟 B.L一一江苏白昼时间比北京长 C.M一一此时该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D.L一一长江口外海域盐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例题3:图1是北半球某地观测到的太阳周日视运动图,(1)求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该地的纬度。(2)画出该地的太阳高度角日变化坐标图。 (四)特殊的太阳视运动图

例题4:图3为某地某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图,圆O为地平圈,箭头为太阳视运动方向,<1=<2=22°,完成下列问题:(1)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及该地的纬度;(2)悉尼该日太阳升起的方向。(3)画出该地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坐标图。 例题5:图5是北半球某地某日太阳是运动图,当太阳位于A点时,北京时间为6时,高度角为44°,完成下列问题:(1)求该地的地理坐标。(2)求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3)该日该地太阳升起的方向。(4)画出该地的太阳高度角日变化坐标图。 例题6:图7为70°N某地太阳在6月22日的视运动路线图,读后完成下列问题:(1)太阳在天顶偏南时,高度角是多少?太阳在天顶偏北时,高度是多少?(2)当地零时,太阳高度是多少?当地正午时,太阳高度是多少? 课后巩固练习题 练习题1: 某年6月22日,“网络天文爱好者协会”的四位会员图示了各自所在地的太阳视运动状况,四幅图如下,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析

全球全年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析 很多人都对太阳视运动轨迹不是很清晰,它牵涉到影子朝向、太阳高度角以及地方时的计算等知识,所以为大家所关注,这里就对全球任何纬度上全年任何时刻太阳视运动一天之内的轨迹图进行比较详细的解析,希望对大家的理解有所帮助。同时如有不对之处请各位指正,不胜感激。 一、前提知识储备 太阳视运动轨迹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要把太阳视运动轨迹弄清楚,首先要把教材上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图弄明白。 图1图2 从上面三个图要清楚以下这些知识点: 1、与晨昏线相交的纬线上,日出日落时太阳高度角为零;反之没有与晨昏线相交的纬线上,日出日落时太阳高度角不为零,如图1北极圈以北的纬线上,图3南极圈以南的纬线上; 2、上面三个图既反映了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角大小,也反映了地方时为0时的太阳高度角大小;换个角度说,上面三个图既反映了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视方位,也反映了地方时为0时的太阳视方位。其中地方时为0时的太阳视方位和太阳高度角对于在极昼范围以内的地方有意义; 3、有人有这样的误区“既然太阳光为平行光线,所以全球任何地点的太阳视方位是相同的。”,这个观点错在没有考虑“地球表面为曲面”的因素。 图4 图5 通过比较图4和图5,相信可以走出上面提到的误区。 二、把握三种情况六个区域 由于太阳视运动轨迹跟太阳直射点的关系,所以我们只分析太阳直射赤道、北半球、南半球这三种情况即可。 六个区域是根据太阳视运动轨迹的不同,把地球表面分为六个区域,分别是:赤道、直射点与刚好出现极昼的纬线圈之间(为了方便,以下简称极昼圈,反之简称极夜圈)、直射点与极夜圈之间、极昼圈、极昼圈与极点之间、极点。

太阳视运动专题

太阳视运动和太阳高度练习为地平圈,箭头为太阳视运动O下图为北半球甲乙两地某日“太阳 视运动路线图”,圆题。<1=<2=22o。回答1—4方向, D 1.甲地的地理纬度为:N D.90o.22o N 'N B.66o34'N CA.23o26B 2.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o D.68 C.11o A.22o B.44o A .该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3 .尼罗河水泛滥BA.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 .北极考察的好时光DC.巴西高原草原一片枯黄 A .悉尼该日太阳升起的方向:4 D.正北C.正东A.东北B.东南 太阳运6点时,下图为某地一天中太阳视运动轨迹,当北京时间题。。读图回答动至③点,测得当时太阳高度角为40°5~6:B .太阳在这一天中的运动过程依次为5 B.①—②—③一④一①A.②一③一④一①—② ④一③一②一①D.①—①C.②——④一③一② :B .该地的地理坐标是6 .(70°N,30°E) C.(70°S.150°W) D,A.(70°S,30°E) B.(70°N150°W) 箭头所在曲线表读某地某日太阳视运动图,底圆表示地平圈,箭头表示太阳运动方向,°,回答7~9题。=示太阳运动轨迹,∠1=5°、∠215 7、

该地的纬度为:B S D.72.5°S B.85° C.82.5°N A.75°N 8、该日的极昼范围为:C °90N N°~90°N B.85°N~A.75 90°S 90°S D.85°S~C.80°S~、该日南昌的日出方位在图中可表示为:B 9 D.CD间间 A.AB 间 B.AD间 C.BC为最75oE)图为北半球某一段纬线的同一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该纬线上的甲点(11题。大值,乙点(105oW)为最小值,丙在甲乙间的中央经线上。读后完成10—B .此时处于白昼的地点是:10太阳高度角②巴黎③乌兰巴托④休斯敦①惠灵顿o 35 D.①④ C A.①②B.②③.③④:A .此时该纬线上与丙点太阳高度相同的另一地点最靠近11 D.夏威夷群岛.摩尔曼斯克A.格陵兰岛 B C.白令海峡 o 5 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分别表示北半球夏半年某日四地的太阳乙甲丙13—题(为一已知量)h12高度变化过程,读图后回答:A

高三二轮微专题 太阳视运动 太阳方位

专题一太阳视运动 高考真题回顾: (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 如图3所示。据此完成下题。 1.小明若从重庆出发乘长途客车经遵义至 毕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 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 A.6:00出发,左侧靠窗 B.8:00出发,右侧靠窗 C.10:00出发,左侧靠窗 D.12:00出发,右侧靠窗 (2018年天津卷)天津广播电视塔(简称“天 塔”)高度约415米。读图文材料,回答2—3 题。 2.拍摄到该照片的时间(北京时间)最可能介于 A.5:00—7:00 B.8:00—10:00 C.12:00—14:00 D.15:00—17:00 3.拍摄到该照片的日期最可能介于 A.1月15日到2月15日 B.3月1日到3月30日 C.5月15日到6月15日 D.10月1日到10月30日 (2018年江苏卷)图2为“某地二分 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线①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5.该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A.琼 B.新 C.苏 D.赣 (2017年天津卷)我国A市某中学(图5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为一天中最短。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10:00)看到日出。结合图文材料,回答6—7题。 6.A市位于天津市(39°N,117°E)的 A.东北 B.东南C.西北D.西南 7.学生发现,日落时旗杆影子的指向随日期而移动。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 A.惊蛰到立夏 B.立夏到小暑

太阳周日视运动图解

一、太阳周日视运动图 二、不同纬度两分两至日太阳视运动图 1.赤道上两分两至日

二、北回归线以北、北极圈以南 三、北回归线上

四、北极圈上

例1:下图表示某地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据此回答下列三题。 1.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A.15°N B.20°N C.15°S D.20°S 2.该地的地理纬度是( ) A.70°N B.75 °N C.70°S D.75°S 3.当太阳处在正北方上空时,国际标准时为20时,则该地的经度位置是( ) A.120°W B.0° C.60°E D.180° 六、北极点处太阳视运动图 例2: 下图为某科考队员在某地观测到的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图,这一天他观察到的太阳在天空呈逆时针方向运行。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该科考队员所处的纬度位置是( ) A.68°S B.68°N C.90°S D.90°N 2.假设图示太阳高度为该地一年中的最大值,则( ) A.地球上的热带范围将变大 B.地球上温带范围将变小 C.地球上有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将变小 D.武汉(30°N )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将变大 S 某地 0 12 24 时刻 22

七、南半球中纬度地区 八、南极点太阳视运动 九、南极圈上夏至日(或南半球刚好出现极昼的地方,即该地纬线与晨昏圈相切) 十、南极圈内视运动 例3 下图表示某地点A 某日所观察到的太阳运行轨迹,其中箭头表 示太阳运行方向,E 、W 、S 、N 分别表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当太阳位于图中B 点时,北京时间为16点。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观察地点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BD ) A.60°N ,120°W B. 60°N ,60°E C.70°N ,120°W D. 70°N ,60°E 2.该日,太阳升起的方向是( B ) A.地平正北方向 B. 地平东北方向 C.地平东南方向 D. 地平正东方向 W

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图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的判读 【知识总结】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是以观测点为中心,目视太阳在天球上运行所形成的轨迹示意图。它能直观地反映出某地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也能反映某地全年日出日落方向的变化。 一、方向的判读(通常指地平圈上方向的判读) (1)可通过太阳的升落先判断东西方向,再利用与普通地图上方向的判读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出方向坐标。 例:读图1中太阳在不同节气的视运动图,A 点位于观测者的( )方。 (2)已知观测点位于南半球或北半球时,可根据正午太阳的位置来判断南北方向。 例:图5为北半球某地太阳视运动图,请在图中 地平面上标出方向及用箭头画出太阳运动的轨 迹。 二、昼夜长短的判读: 太阳视运动轨迹在地平圈以上弧长的变化,即表示昼长的变化。⑴若此轨迹为优弧,则表示观测点所在纬线此时( );⑵若此轨迹为劣弧,则表示观测点所在纬线此时( );⑶若轨迹圆心恰好为观测点,则表示观测点所在纬线此时( ); ⑷若太阳视运动轨迹在地平圈以上是一个完整的圆,则表示观测点所在纬线此时出现( )。如果该圆与地平圈平行,表示观测点所在( );如果该圆与地平圈相切,有一个交点,表示观测点所在纬度为();如果该圆与地平圈的位置关系是既不相切又不平行,表示观测点所在纬度()。(如下图所示) 三、观测点位于南北半球的判读: ⑴若正午太阳高度最低时太阳上中天的位置位于观测点之南,则观测点位于()半球;⑵若正午太阳高度最低时太阳上中天的位置位于观测点之北,则观测点位于()半球;

如果太阳上中天的部分全部位于天顶以南(如下左图),则表明当地位于();相反,如果太阳上中天的部分全部位于天顶以北,则表明当地位于()。 如果出现某一个周日视运动圈全部位于地平面以上,则表明当地位于极圈以内(如下右图)。上中天后太阳位于天顶以南是()极圈以内,上中天后太阳位于天顶以北是()极圈以内。 四、正午太阳高度的判读: 连接正午时太阳所在位置(即太阳上中天的位置)与观测点之间的连线,与南北向连线的夹角,即为观测点所在纬线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注:取锐角或直角)。 五、二分二至的判读 ⑴若观测点位于北半球,则太阳视运动轨迹最长时为(),最短时为(),轨迹圆心在观测点时为();⑵若观测点位于南半球,则太阳视运动轨迹最长时为(),最短时为(),轨迹圆心在观测点时为(); ⑶若观测点位于赤道上,则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时上中天位置在观测点之北的为( ),在观测点之南的为(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为春秋分。 六、日出日落方向的判读:在未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纬线上,无论在北半球还是南半球,日出日落方向的变化规律如下: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日出日落都偏北(),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日出日落都偏南(),太阳直射赤道是不变化()。 正好出现极昼的地区,北极圈以北地区表现为( ),南极圈以南表现为( )。北极点从地平面向上看,太阳()时针在地平面上旋转;南极点从地平面向上看,太阳()时针在地平面上旋转.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析

全球全年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析 很多人都对太阳视运动轨迹不是很清晰,它牵涉到影子朝向、太阳高度角以 及地方时的计算等知识,所以为大家所关注,这里就对全球任何纬度上全年任何 时刻太阳视运动一天之内的轨迹图进行比较详细的解析,希望对大家的理解有所 帮助。同时如有不对之处请各位指正,不胜感激。 一、前提知识储备 太阳视运动轨迹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要把太阳视运动轨 迹弄清楚,首先要把教材上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图弄明白。 从上面三个图要清楚以下这些知识点: 1、与晨昏线相交的纬线上,日出日落时太阳高度角为零;反之没有与晨昏线相 交的纬线上,日出日落时太阳高度角不为零,如图 1 北极圈以北的纬线上, 图 3 南极圈以南的纬线上; 2、上面三个图既反映了地方时为 12 时的太阳高度角大小,也反映了地方时为 0 时的太阳高度角大小;换个角度说,上面三个图既反映了地方时为 12 时的太 阳视方位,也反映了地方时为 0 时的太阳视方位。其中地方时为 0 时的太阳 视方位和太阳高度角对于在极昼范围以内的地方有意义; 3、有人有这样的误区“既然太阳光为平行光线,所以全球任何地点的太阳视方 位是相同的。”,这个观点错在没有考虑“地球表面为曲面”的因素。 通过比较图 4 和图 5 ,相信可以走出上面提到的误区。 二、把握三种情况六个区域 由于太阳视运动轨迹跟太阳直射点的关系,所以我们只分析太阳直射赤道、 北半球、南半球这三种情况即可。 六个区域是根据太阳视运动轨迹的不同,把地球表面分为六个区域,分别是: 赤道、直射点与刚好出现极昼的纬线圈之间(为了方便,以下简称极昼圈,反之 简称极夜圈)、直射点与极夜圈之间、极昼圈、极昼圈与极点之间、极点。 N 图3

2020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突破1-2 太阳周日视运动(含解析)

1-2 太阳周日视运动 一、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图 为了能快速厘清太阳的实际运动轨迹及快速判断出太阳在一天中某一时间(地方时)的大致位置,在此提出“三点定轨迹”。 “三点定轨迹”:此三点为日出,日落,及正午太阳三点的位置。在探究过程中,因为是利用光照图进行辅助,要理解日出、日落的方位就要找出并识别晨昏线。 【思维构建步骤】:1.根据材料给出的时间确定直射点所在半球,得出日出、日落方位。 直射点位置决定了日出日落方位。 知识系统 考点精讲

注意:这里讨论日出日落的地区不包括发生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 2.根据此时直射点与分析地区的位置关系,判断正午时,直射点是位于已知地区的正南还是正北。 3.确定三点绘制轨迹。 在绘制图的过程中,学生只需要根据材料提示的时间,知道是北半球的夏半年还是冬半年即可得出日出日落方位,再结合此时直射点的纬度与考察地区(十字坐标中心的黄色)的位置关系,画出正午时太阳的位置,三点连线,即为一天中太阳的轨迹。 地区 时间 直射点以北直射点以南 二分日 北半球 夏半年

北半球 冬半年 注意:依据“三点定轨迹”方式绘制出的是太阳周日视运动的简图,可把一天中的时间进行加载,6时太阳位于正东方向,18时位于正西方向。直射点位于正南正北时是12点,因此可以判断一天中该地任一地方时太阳的大致方位及物体影子朝向。 1.(2019年江苏卷)【太阳周日视运动】雾灵山位于北京与承德交界处,海拔2118米,素有“京东第一峰”的美称,是观赏日出和日落的理想之地。表l为“雾灵山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刻表”。据此回答题目。 表1 日期日出时刻日落时刻 ①7:3217:08 ②6:3118:15 ③4:4519:39 ④7:2216:49 1.一游客于7月某日去雾灵山旅游,当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是 【解析】对于太阳轨迹的分析,目标应该很明确:首先是判读是时间,七月为北半球的夏半年→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其次确定直射点的位置,该地为北京(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故答案选B。 2.(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太阳某一时刻位置】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图3所示。据此完成题目。

太阳周日视运动图及太阳高度角相关练习

太阳周日视运动图及太阳高度角相关练习 1.下图表示某地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据此回答(1)——(3)题 (1)该地的纬度位置是() A、700 N B、750 N C、700 S D、750 S (2)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 A、150 N B、200 N C、150 S D、200 S (3)当太阳光线处在a位置时,国际标准时间是20时,则该地的经度位置是() A、1200 W B、00 N C、600 E D、1800 如图为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日出、出落的时间(北京时间)和太阳位置示意图,分析判断2——4题。 2.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正南方向的() A、① B、② C、③ D、④ 3.该地的经度是() A、1000 E B、1100 E C、1250 E D、1300 E 4.图中X、Y的时间可能为() A、8:00、17:00 B、8:10、17:10 C、8:20、17:00 D、7:50、17:10 如图为某地某日太阳视运动图,其中,∠1=100,∠2=300 ,据此回答下列5——6题。 5.该地的地理纬度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分别是() A、800 N ,200 N B、800 S,200 S C、66034,N, 23026,S D、66034,S, 23026,N 6.图示日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去南极科考的最佳时机 B、华北平原土壤中水盐运动正值淋盐 C、长江下游是地下水补给河水 D、珠江口出现咸潮 图中L表示北半球某地太阳高度角,读图回答9——10题。 9.此时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 A、71° B、29° C、21° D、69° 10.此时相对应的地理现象可能是() A、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B、地中海沿岸沙滩日光浴最佳季节 C、南极洲考察最佳季节 D、北京早晨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图1为我国某地某一天中的太阳视运动图。图2为世界地图上经过该地的一段纬线,MN之间为海洋。读图回答11—— 13题。 11.对MN之间海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水的平均盐度约为45% B、该海域是我国的内海 C、该海域有我国最大的渔场 D、该海域铁矿运输繁忙 12.影响M处附近海域盐度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海区的封闭程度 B、蒸发量的变化 C、河流的径流量 D、洋流流向的变化 13.N地以东地区() A、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B、为岛国,水能资源丰富 C、原材料需大量进口 D、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资源丰富 下图是某地夏至日全天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曲线图。据此回答14——16题。 14.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78°17′N,120°E B、66°34′N,120°E C、78°17′N,116°E D、23°26′N,120°E 15.当天,该地太阳升起和落下的方位分别是() A、正北升起,正南落下 B、东北升起,西北落下 C、正北升起,正北落下 D、正东升起,正西落下 16.该地全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曲线为() 右图为某时刻我国局部地区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圆圈为等太阳高 度线,水平直线表示纬线,竖直的直线表示经线。读图,回答17——18题。 17.此时北京时间是()

太阳周日视运动专题

太阳周日视运动专题 一、太阳周日视运动的规律 1、影响太阳视运动轨迹的因素 ⑴当地纬度⑵季节 2、太阳周日视运动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⑴位于赤道上观察到的二分二至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左下) ⑵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观察到的二分二至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右上) ⑶位于北回归线上观察到的二分二至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左下) ⑷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观察到的二分二至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右上) ⑸位于北极圈观察到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左下) ⑹位于北极圈至北极点之间观察到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右上) ⑺位于北极点观察到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左下) 思考:南半球各纬度上的太阳周日视运动规律是什么?(右上) 3.常考点归纳 (1)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结果

(2)日出日落方位 ①二分日全球太阳东升西落②北半球夏半年时,全球太阳东北升西北落③南半球夏半年时,全球太阳东南升西南落④出现极昼的地区,北极正北(南极正南)升,北极正北(南极正南)落 (3)太阳方位与地方时关系 0:00时太阳在正北(正南),6:00太阳在正东,12:00太阳在正南(正北),18:00太阳在正西, 例40°N ,120°E 地区9:00时太阳在东偏南45° (4)太阳方位与正午太阳高度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太阳最高时在正南,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太阳最高时在正北 二、太阳周日视运动的应用 1、确定地平圈平面上的方位 ⑴.根据太阳东升西落的运动方向来确定地平圈平面上的方位。 ⑵.如果观察点在北半球,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倾向南方。 ⑶.如果观察点在南半球,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倾向北方。 2、判断南北半球和纬度范围 太阳视运动轨迹北顺南逆 3、判断两至两分 若图中A 、B 、C 三条运动轨迹代表二分二至,则: ⑴.如果观察点在北半球,那么A 是夏至、B 是二分、C 是冬至。 ⑵.如果观察点在南半球,那么A 是冬至、B 是二分、C 是夏至。 4、判断昼夜长短,判断季节(月份) 根据太阳周日视运动的弧度来判断 根据路线长短判定季节:超过半圈——夏季,不足半圈——冬季, 正好半圈——二分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H 太阳周日视运动到当日离地面最高位置时与地面的夹角 5、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⑴利用12时(正午)和0时(子夜)太阳高度角来计算: (12时太阳高度角+0时太阳高度角)÷2 例如:左下图中∠AOC =100 ,∠BOD =300 求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如右上图所示: ∠δ=∠β+∠AOC =(∠BOD -∠AOC )/2+∠AOC =(∠AOC +∠BOD )/2 ⑵利用轨道面夹角θ来判断 除二分二至特殊日期无须判断外,任一时间的直射纬度可以从图中的θ角做出判断: ①如果观察点在北半球,那么A 这一天的太阳直射点纬度为北纬θ; ②如果观察点在南半球,那么A 这一天的太阳直射点纬度为南纬θ。 6、判断观察者的纬度 ⑴可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计算:H =900-│ω±δ│ ⑵北极星高度即观察者的纬度 ⑶极昼发生的区域内,可利用12时(正午)和0时(子夜)太阳高度角来计算:

太阳周日视运动解

一、太阳周日视运动图 二、不同纬度两分两至日太阳视运动图1.赤道上两分两至日

二、北回归线以北、北极圈以南 三、北回归线上

四、北极圈上

五、夏至日北极圈内 例1:下图表示某地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据此回答下列三题。 1.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A.15°N B.20°N C.15°S D.20°S 2.该地的地理纬度是() A.70°N B.75°N C.70°S D.75°S 3.当太阳处在正北方上空时,国际标准时为20时,则该地的经度位置是() A.120°W B.0° C.60°E D.180° 六、北极点处太阳视运动图 例2:下图为某科考队员在某地观测到的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图,这一天他观察到的太阳在天空呈逆时针方向运行。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该科考队员所处的纬度位置是() A.68°S B.68°N C.90°S D.90°N 2.假设图示太阳高度为该地一年中的最大值,则() S N 35° 5° 某地 太阳高度 22°

B.地球上温带范围将变小 C.地球上有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将变小 D.武汉(30°N )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将变大 七、南半球中纬度地区 八、南极点太阳视运动 九、南极圈上夏至日(或南半球刚好出现极昼的地方,即该地纬线与晨昏圈相切) 十、南极圈内视运动 例3 下图表示某地点A 某日所观察到的太阳运行轨迹,其中箭头表 示太阳运行方向,E 、W 、S 、N 分别表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当太阳位于图中B 点时,北京时间为16点。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观察地点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BD ) B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析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析-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全球全年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析 很多人都对太阳视运动轨迹不是很清晰,它牵涉到影子朝向、太阳高度角以及地方时的计算等知识,所以为大家所关注,这里就对全球任何纬度上全年任何时刻太阳视运动一天之内的轨迹图进行比较详细的解析,希望对大家的理解有所帮助。同时如有不对之处请各位指正,不胜感激。 一、前提知识储备 太阳视运动轨迹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要把太阳视运动轨迹弄清楚,首先要把教材上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图弄明白。 图1图2 从上面三个图要清楚以下这些知识点: 1、 与晨昏线相交的纬线上,日出日落时太阳高度角为零;反之没有与晨昏线相交的纬线上,日出日落时太阳高度角不为零,如图1北极圈以北的纬线上,图3南极圈以南的纬线上; 2、 上面三个图既反映了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角大小,也反映了地方时为0时的太阳高度角大小;换个角度说,上面三个图既反映了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视方位,也反映了地方时为0时的太阳视方位。其中地方时为0时的太阳视方位和太阳高度角对于在极昼范围以内的地方有意义; 3、 有人有这样的误区“既然太阳光为平行光线,所以全球任何地点的太阳视方位是相同的。”,这个观点错在没有考虑“地球表面为曲面”的因素。 图4 图5 通过比较图4和图5,相信可以走出上面提到的误区。 二、把握三种情况六个区域 由于太阳视运动轨迹跟太阳直射点的关系,所以我们只分析太阳直射赤道、北半球、南半球这三种情况即可。 六个区域是根据太阳视运动轨迹的不同,把地球表面分为六个区域,分别是:赤道、直射点与刚好出现极昼的纬线圈之间(为了方便,以下简称极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