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教学目标

如何撰写教学目标
如何撰写教学目标

如何撰写教学目标

我们在撰写教学目标中特别容易出现“目标模糊,内容不实”的错误,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发现教学目标,流于形式,形同虚设,表述模糊,内容泛化。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目标

1.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摇篮,围裙,裂缝,蜷腿,填满,橱窗”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第2项与第3项的目标说的比较笼统,“理解”和“体会”都是内隐性的行为动词,表述相当模糊,这样的目标过于抽象概括,只是为了目标而“目标”,在阅读教学中,几乎是万能的,都可以说“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不明确,一节课下来常常是知识与能力目标弱化,过程与方法目标虚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泛化,必然会导致课堂上教师“脚踩西瓜皮”,想到哪讲到哪,滔滔不绝的讲解,简单的重复,教学效率不会高。

修改后: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中的教学目标

第2.3项目标,我们可以结合课后联系来确立,课后习题1是“默读课文,说说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都看到了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只要学生能说出答案,就证明他们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体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所以可以修改为:

2.能理解课文内容,说说课文中的小女孩在想些什么?自己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3.能找出并说说课文虚实结合的表达,和同学交流这样写的好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