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例题

【例题1】甲公司以库存商品A产品、B产品交换乙公司原材料,双方均将收到的存货作为库存商品核算。甲公司另向乙公司支付补价45万元。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计税价值为公允价值,有关资料如下:甲公司换出:①库存商品—A产品:账面成本18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公允价值150万元;②库存商品—B产品:账面成本4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万元,公允价值30万元。乙公司换出:原材料:账面成本206.5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万元,公允价值225万元。假定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其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则甲公司取得的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217.35

B.255.60

C.186.75

D.202.50

【答案】A

【解析】(150+30)+45+(150×17%+30×17%)-225×17%=217.35(万元)

借: 原材料217.3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25×17%=38.25

贷:主营业务收入18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80×17%=30.6

银行存款45

【例题2】甲公司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换乙公司生产经营用的C设备。有关资料如下:甲公司换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35万元(其中成本为4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减值为5万元),公允价值45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0万元(其中成本为18万元、公允价值变动为2万元),公允价值30万元,为此甲公司支付该金融资产的相关费用0.5万元。乙公司换出:C设备原值22.50万元,已计提折旧9万元,公允价值75万元。假定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其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则甲公司因该资产交换而计入利润表“投资收益”项目的金额为()。

A.20

B.25

C.19.5

D.16.5

【答案】D

【解析】投资收益=(45-35-5)+(30-20+2)-0.5=16.5(万元)

借:固定资产45+30=7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40

资本公积5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8

—公允价值变动2

银行存款0.5

投资收益16.5

【例题3】A公司以一项固定资产与B公司的一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资产置换,A公司另向B公司支付补价3万元。资料如下:①A公司换出:固定资产,原值为30万元,已计提折旧4.50万元,公允价值为27万元;②B公司换出: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为28.5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6万元,公允价值为30万元;为换出股权而支付税费0.5万元,此外为换入固定资产支付运输费2万元。假定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其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解析】B公司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30-3+2=29(万元)借:固定资产 29

银行存款 3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6

贷:长期股权投资28.5 银行存款 2.5

投资收益30-(28.5-6)-0.5=7

【例题4】A公司和B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1)2008年1月17日A公司购买Y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100万股,成交价为2.28元(包括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每股0.3元),另付交易费用2万元,占Y上市公司表决权的1%,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月20日收到现金股利。

(2)2008年3月20日,A公司购入一项专利权专门用于生产W产品,实际支付价款为500万元,采用生产总量法摊销该专利权,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可生产的W产品为1 000吨。

(3)2008年4月20日以银行存款购入库存商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为10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7万元。

(4)2008年12月31日, Y上市公司股票的收盘价格为每股市价3元。

(5)2008年12月31日,上述专利权实际生产W产品200吨,该产品每吨成本为1万元。

(6)2008年12月31日,上述W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为194万元,预计销售税费为0。

(7)2008年12月31日,A公司因经营战略发生较大调整,经与B公司协商,进行资产置换。A公司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专利权和库存商品与B公司作为设备的固定资产、原材料进行交换。

A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320万元;专利权的公允价值为220万元,营业税税率为5%;库存商品的公允价值

(不含增值税)和计税价格均为80万元,成本为6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B公司换出设备的固定资产原价为800万元,已提折旧为500万元,公允价值为400万元;原材料的账面成本为20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公允价值(不含增值税)和计税价格均为300万元。A公司向B公司支付补价117.4万元。

假定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A公司和B公司交换前与交换后资产的用途不变。

【答案】

(1)编制A公司2008年1月17日购入股票和收到现金股利的会计分录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00[100×(2.28-0.3)+2]

应收股利30(100×0.3)

贷:银行存款230 借:银行存款30

贷:应收股利30 (2)编制2008年3月20日A公司购入专利权的会计分录借:无形资产500

贷:银行存款500 (3)编制2008年4月20日购入库存商品的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

贷:银行存款117 (4)编制2008年12月31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分录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00(100×3-2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00 (5)编制2008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摊销的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 100(500/1000×200)贷:累计摊销100

(6)编制2008年12月31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6(200-194)贷:存货跌价准备 6

(7)判断A公司是否为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25%,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8)计算A公司换入资产总成本

A公司换入资产总成本

=320+220+80×1.17+117.4=751(万元)

(9)计算A公司换入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

①设备的入账价值

=751×400/(400+351)=400(万元)

②原材料的入账价值

=751×351/(400+351)=351(万元)

(10)编制A公司换入各项资产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400 原材料300(351/1.1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300×17%)

资本公积 100

累计摊销 100

营业外支出191[(500-100)+11-22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00

—公允价值变动

100

投资收益

120

无形资产

50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1(220×5%)

主营业务收入

8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6(80×17%)

银行存款

117.4

借:主营业务成本 60

贷:库存商品60

(11)判断B公司是否为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117.4÷(400+300+300×17%)×100%=15.63%<25%,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12)计算B公司换入资产总成本

B公司换入资产总成本

=400+300+300×17%-117.4=633.6(万元)

(13)计算B公司换入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

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入账价值

=633.6×320/(320+220+80×1.17)=320(万元)

②专利权入账价值

=633.6×220/(320+220+80×1.17)=220(万元)

③库存商品入账价值

=633.6×93.6/(320+220+80×1.17)=93.6(万元)

(14)编制B公司换入各项资产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300

累计折旧500

贷:固定资产800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320

无形资产220

库存商品80(93.6/1.1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6(80×17%)

银行存款117.4

贷:固定资产清理300

营业外收入100(400-300)

其他业务收入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300×17%)

借:其他业务成本 200

贷:原材料200 借:存货跌价准备20

贷:其他业务成本20

第九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例题及练习

第九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例题及练习 第一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例题1】下列项目中属于货币性资产的是()。 A.短期股票投资 B. 原材料 C.固定资产 D.准备持有到期的债券投资 E.银行存款 【例题2】一本书价值100元,与另一本价值90元的书相交换,根据等价交换原则,应补价10元,整个交易金额为100元。 收到补价的企业补价所占比重=补价/交易总量=10/100=10% •=10/(90+10)=10% 支付补价的企业补价所占比重=补价/交易总量=10/100=10% •=10/(90+10)=10% •计算结果表明,此笔业务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例题3】 (1)某公司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某公司收到补价10万元。 (2)某公司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某公司支付补价10万元。 (3)某公司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某公司收到补价10万元。 (4)某公司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某公司支付补价10万元。 【例题4】下列项目中,不属于非货币性交易的有()。 A.以公允价值50万元的原材料换取一项专利权 B.以公允价值500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换取一批原材料 C.以公允价值100万元的A车床换取B车床,同时收到12万元的补价 D.以公允价值30万元的电子设备换取一辆小汽车,同时支付15万元的补价 第二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 1、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 1)不涉及补价 【例题1】甲木材加工厂决定用一批账面价值为2800元的产品换入乙板材厂的四立方米木材,木材的账面价值为2700元。该产品和木材的公允价值都是3000元,计税基础也是3000元。 甲木材厂: 第一步:计算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第二步:计算换入资产的进项税及换出资产的销项税 第三步:计算应确认的损益 【例题2】2010年5月1日,甲公司以2009年购入的生产经营用设备交换乙公司生产的一批钢材,甲公司换入的钢材作为原材料用于生产,乙公司换入的设备继续用于生产钢材。甲公司设备的账面原价为1500 000元,在交换日的累计折旧为525 000元,公允价值为1404 000元,甲公司此前没有为该设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此外,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1 500元。乙公司钢材的账面价值为1 200 000元,在交换日的市场价格为1 404 000元,计税价格等于市场价格,乙公司此前也没有为该钢材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假设甲公司和乙公司在整个交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举例

例如:公司以准备随时变现的股票投资作为对价取得红星公司的产品作为原材料,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17 000元,账户余额为86 000元,其中:本金为98 000元,公允价值变动贷方余额12 000元。红星公司为本公司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其中:货款为100 000元,增值税款为17 000元。 公司的会计处理为: 借:材料采购 1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 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2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本金 98 000 投资收益 31 000 借:投资收益 12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2 000 例如,公司用一台设备换入红星公司的产品作为原材料,该设备的账面原价为120 000元,已提折旧30 000元,计提减值准备20 000元,双方协商设备作价86 000元。红星公司为本公司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其中:货款为90 000元,增值税款为15 300元。为此,公司给红星公司支付了19 300元的差价。 公司的会计处理为: 借:固定资产清理 70 000 累计折旧 30 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 000 贷:固定资产 120 000 借:材料采购 9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5 3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70 000 银行存款 19 300 营业外收入——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 16 000 例如,公司用一项专有技术换入红星公司的产品作为原材料,该专有技术的

账面原价为150 000元,已提摊销30 000元,计提减值准备15 000元,双方协商专有技术作价100 000元。红星公司为本公司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其中:货款为80 000元,增值税款为13 600元。并收到红星公司支付的差价6 400元。 公司的会计处理为: 借:材料采购 8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 600 累计摊销 30 0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5 000 银行存款 6 400 营业外支出——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5 000 贷:无形资产 150 000 例如,公司用对A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换入红星公司的产品作为原材料,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为150 000元,计提减值准备30 000元,双方协商长期股权投资作价100 000元。红星公司为本公司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其中:货款为90 000元,增值税款为15 300元。为此,支付给红星公司差价5 300元。 借:材料采购 9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5 300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30 000 投资收益 2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50 000 银行存款 5 300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附答案)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一、单项选择题 1. 确定一项资产是货币性资产还是非货币性资产的主要依据是(D)。 A.是否可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D.是否具有流动性 C.是否为出售而持有 D.将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是否是固定或可确定的 2. 下列项目中,属于货币性资产的是(B)。 A. 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股票投资 B.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 C.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 D.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票投资 3. 甲股份有限公司发生的下列非关联交易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是(A)。 A.以公允价值为360 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入乙公司账面价值为400 万元的无形资产,并支付补价40 万元 B.以账面价值为280 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入丙公司公允价值为200 万元的一项专利权,并收到补价80 万元 C.以公允价值为320 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换入丁公司账面价值为460 万元的短期股票投资,并支付补价140万元 D.以账面价值为420万元、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换入戊公司公允价值为390万元的一台设备,并收到补价30万元 4. 以下交易具有商业实质的是(C)。 A .以一项固定资产换入一项固定资产 B.以一项长期股权投资换入一项长期股权投资 C.以一批存货换入一项设备 D.以一批商品换入一批商品 5. 2014 年10月,甲企业用一辆汽车换入原材料A,汽车的账面价值为150000元,公允价值为160000元,材料A的公允价值为11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计税价格等于公允价值,甲企业收到补价31300元。则原材料A的入账价值为(B)元。 6. 甲公司以库存商品A产品、B产品交换乙公司的原材料,双方均将收到的存货作为库存商品核算(具有商业实质),甲公司另向乙公司支付补价90万元。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计税价值为公允价值,有关资料如下:甲公司换出:①库存商品——A 产品,账面成本36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60万元,公允价值300万元;②库存商品——B产品,账面成本8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公允价值60万元。乙公司换出原材料的账面成本413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8万元,公允价值450万元,则甲公司取得的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B)万元。 A.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及例题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但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除外; 一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 1.不涉及补价的情况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 2.涉及补价的情况 1支付补价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支付的补价2收到补价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收到的补价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的会计处理 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分别不同情况处理: 1换出资产为存货的,应当作为销售处理,按其公允价值确认销售收入,同时结转相应的销售成本; 2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3换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并将长期股权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形成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投资收益; 三相关税费的处理 1.与换出资产有关的相关税费与出售资产相关税费的会计处理相同,如换出固定资产支付的清理费用、换出不动产应交的营业税先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最后结转计入营业外收支,换出投资性房地产应交的营业税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等; 2.与换入资产有关的相关税费与购入资产相关税费的会计处理相同,如换入资产的运费和保险费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等; 教材例14-120×8年9月,A公司以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一台设备交换B 打印机公司生产的一批打印机,换入的打印机作为固定资产管理;A、B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设备的账面原价为150万元,在交换日的累计折旧为45万元,公允价值为90万元;打印机的账面价值为110万元,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习题汇总

一、单选题 1. 下列各个项目 中,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的是()。 A.存货 B.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 C.交易性金融资产 D.长期股权投资 答案】B 2.SK 公司发生的下列非关联交易,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是()。 A.以公允价值为200 万元的手机生产线换入甲公司的一项生产手机零件的流水线,并支付补价60 万元 B.以账面价值为100 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入长虹股份有限公司公允价值为100 万元的液晶电视一批,用于职工福利,并支付长虹公司补价25 万元 C.以公允价值为100 万元的准备持有至到期

债券投资换入小汽车一辆,并支付补价 10 万 元 D. 用一项准备随时变现的股票投资换入丙公 司公允价值为 300 万元的生产设备一台, 并支 付补价 110 万元 【答案】 A 【解析】根据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判断标准: ( 1)收到补价的企 产公允价值< 25% ( 2)支付补价的企 的补价+换出资产的 公允价值)< 选项 A:计算比例=60/( 200 + 60) = 23.08 % < 25%,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选项B :计算比例=25/100 = 25%,不属于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 准则规定补价比例高于 25%(含 25%)的,属于货币性资产交换; 选项C:准备持有至到期债券投资是货币性资 业:收到的补价/换出资 业:支付的补价/(支付 25%。

产,该交易不属于货币性资产交换; 选项 D :计算比例= 110/300 = 36.67 %> 25%,属于货币性资产交换。 3. 甲公司将其持有的一项固定资产换入乙公 司一项专利技术, 其 具有商 价值为 150 万 元,公允价值为 200 万元。 乙公 该项专利技术的账面价值为 160 万元,公允 价值为 200 万元。甲公司在此交易中为换入资 产发生了 20 万元的税费。甲公司换入该项资 产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 150 B.220 C.160 D.170 答案】 B 4. 甲公司以生产经营用的客车和货车交换乙 公司生产经营用的 C 设备和D 设备。甲公司换 该项交易不涉及补价。 假设 实质。 甲公司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资产中,属于货币性资产的是()。 A.无形资产 B.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 C.投资性房地产 D.应收票据 2.下列项目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是()。 A.以公允价值为50万元的应收账款换取公允价值为45万元的土地使用权,同时收取补价5万元 B.以公允价值为200万元的投资性房地产换入一栋公允价值为200万元的厂房 C.以公允价值为30万元的原材料换取一项商标权,同时支付补价12万元 D.以公允价值为80万元的债权投资换取一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3.下列各项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核算范围的是()。 A.以对子公司投资换入一栋办公大楼 B.以一批存货换入一项生产设备 C.以一栋厂房换入土地使用权 D.以交易性金融资产换入办公设备 4.A企业以其用于出租的一幢公寓楼,与B企业同样用于出租的一幢公寓楼进行交换,两幢公寓楼的租期、每期租金,及租金总额均相等。其中A企业用于交换的公寓楼是租给一家财务信用状况比较良好的企业用作职工宿舍,B企业用于交换的公寓楼是租给散户使用。则下列关于商业实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两幢公寓楼用途相同,该项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B.两幢公寓楼租期、每期租金均相同,即租金总额相同,该项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C.A企业用于交换的公寓楼相比较B企业用于交换的公寓楼风险要小得多,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D.无法判断其是否具有商业实质 5.A公司、B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A公司以一台甲设备换入B公司的一项专利权,交换日甲设备的账面原价为1200万元,已计提折旧6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60万元,其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换出甲设备的增值税税额为130万元,A公司支付清理费用4万元。A公司换入专利权的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换入专利权的增值税税额为60万元。A公司收到B公司支付补价70万元。假定A公司和B公司之间的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假定A公司换入专利权未发生相关税费,则A公司换入的专利权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1060 B.1000 C.1130 D.1004 6.A公司以一台甲设备换入B公司的一台乙设备。甲设备的账面原价为44万元,已计提折旧6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5万元,其公允价值为40万元。乙设备的账面原价为60万元,已计提折旧1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15万元。假定A公司和B公司的该项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不考虑增值税等因素的影响。A公司换入的乙设备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33 B.31 C.33.4 D.32.6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例题

【例题1】甲公司以库存商品A产品、B产品交换乙公司原材料,双方均将收到的存货作为库存商品核算。甲公司另向乙公司支付补价45万元。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计税价值为公允价值,有关资料如下:甲公司换出:①库存商品—A产品:账面成本18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公允价值150万元;②库存商品—B产品:账面成本4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万元,公允价值30万元。乙公司换出:原材料:账面成本206.5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万元,公允价值225万元。假定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其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则甲公司取得的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217.35 B.255.60 C.186.75 D.202.50 【答案】A 【解析】(150+30)+45+(150×17%+30×17%)-225×17%=217.35(万元) 借: 原材料217.3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25×17%=38.25 贷:主营业务收入18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80×17%=30.6 银行存款45 【例题2】甲公司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换乙公司生产经营用的C设备。有关资料如下:甲公司换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35万元(其中成本为4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减值为5万元),公允价值45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0万元(其中成本为18万元、公允价值变动为2万元),公允价值30万元,为此甲公司支付该金融资产的相关费用0.5万元。乙公司换出:C设备原值22.50万元,已计提折旧9万元,公允价值75万元。假定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其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则甲公司因该资产交换而计入利润表“投资收益”项目的金额为()。 A.20 B.25 C.19.5 D.16.5 【答案】D 【解析】投资收益=(45-35-5)+(30-20+2)-0.5=16.5(万元) 借:固定资产45+30=7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题目讲解

第十四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本章主要关注点 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例题讲解 一、单项选择题 【例题】在不涉及补价的情况下,下列各项交易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是()。 A.以应收票据换入固定资产 B.以应收账款换入一块土地使用权 C.以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换入固定资产 D.以长期股权投资换入持有至到期债券投资 【答案】C 【解析】应收票据、应收账款与持有至到期投资属于货币性项目,所以选项A、B和D 错误,选项C正确。 【例题】A、B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A公司以一台甲设备换入B公司的一项专利权,甲设备的账面原价为600万元,已提折旧3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30万元,其公允价值为500万元,换出甲设备应交增值税税额85万元,A公司支付清理费用2万元。A公司另向B公司支付补价50万元。假定A公司和B公司之间的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A公司换入的专利权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635 B.687 C.592 D.652 【答案】A 【解析】A公司换入专利权的入账价=500+85+50=635(万元)。 【例题】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4年1月25日以其拥有的一项非专利技术与乙公司生产的一批商品交换。交换日,甲公司换出非专利技术的成本为80万元,累计摊销为15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计量;换入商品的账面成本为72万元,未计提跌价准备,公允价值为1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7万元,甲公司将其作为存货;甲公司另收到乙公司支付的10万元现金。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对该交易应确认的收益为()万元。 A.62 B.47 C.65 D.0 【答案】A 【解析】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所以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收到的补价为基础确定换出资产的损益,甲公司对该交易应确认

中级会计职称《会计实务》考点例题: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中级会计职称《会计实务》考点例题: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一、考点精讲 考点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认定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当补价占整个交易金额的比重低于25%时(考点2:商业实质与公允价值能否可靠计量的判断考点3:以公允价值计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考点4:账面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二、例题精讲 【例题·单选题】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7年1月1日甲公司以账面价值50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万元的机器设备交换乙公司一批存货,存货的账面价值为480万元,公允价值为550万元,乙公司向甲公司支付补价58.5万元(含补差的增值税),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则甲公司换入存货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600 B.480 C.550 D.608.5 【答案】C 【解析】补价比例=50/600=8.33%小于25%,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为其公允价值,即550万元。或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增值税销项税额-增值税进项税额-收到的补价=600+600×17%-550×17%-58.5=550(万元)。 【例题·单选题】企业对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换出为固定资产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是( )。 A.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结转至固定资产清理 B.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C.换入资产入账价值以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 D.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答案】D 【解析】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所以选项D不正确。 【例题·单选题】下列项目中关于不具有商业实质、不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影响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是( )。 A.换入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 B.换入资产的账面价值 C.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D.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 【答案】D 【解析】换入资产的入账金额=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换出资产的增值税(销项税额)+支付的补价(-收到的补价)-换入资产增值税(进项税额)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关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说法正确的是( )。 A.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为基础确定 B.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交换损益 C.为换入资产支付的相关税费构成换入资产的入账成本 D.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为交换损益 【答案】C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练习题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甲股份有限公司发生的下列非关联交易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是()。 A、以公允价值为260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入乙公司账面价值为320万元的无形资产,并支付补价80万元 B、以账面价值为280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入丙公司公允价值为200万元的一项专利权,并收到补价80万元 C、以公允价值为320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换入丁公司账面价值为460万元的短期股票投资,并支付补价140万元 D、以账面价值为420万元、准备持有至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换入戊公司公允价值为390万元的一台设备,并收到补价30万元 2、2011年甲公司以公允价值为560万元的生产经营用设备换入乙公司公允价值为500 万元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另从乙公司收取现金155.2万元,其中包括应收的补价60万元、应收取的设备增值税销项税额95.2万元。甲公司换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为700万元,已计提折旧20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50万元;在清理过程中发生清理费用30万元。乙公司换出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余额为520 万元。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假定交易双方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甲公司换入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入账价值为()。 A、530万元 B、500万元 C、480万元 D、300万元 3、A企业2010年10月10日将一批库存商品换入一台设备,并收到对方支付的银行存款 15.85万元。该批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为120万元,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为150万元,计税价格为140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换入设备的原账面价值为160万元,公允价值为135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A 企业因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影响损益的金额为()。 A、140万元 B、150万元 C、120万元 D、30万元 4、2010年10月,甲公司以一台电子设备换入A公司的一批商品,设备的账面原价为 800000元,已提折旧300000元,已提减值准备60000元,其公允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13、甲乙公司无关联关系。2006年5月甲公司以一批库存商品换入乙公司一台设备,并收到对方支付的补价42.5万元。该批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为200万元,公允价值为250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乙公司设备的原值为300万元,已提折旧60万元,公允价值250万元。假定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该交易使得甲乙双方未来现金流量与交易前产生明显不同。甲公司换入设备的入账价值和该项交易对损益的影响是()万元。 A、292.5,50 B、250,50 C、260,10 D、250,10答案:B 解析:甲乙双方未来现金流量与交易前产生明显不同,判断为具有商业实质,甲公司换入设备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0+增值税销项42.5-收到补价42.5=250万元,对损益的影响=250-200=50万元 14、应用上题条件,乙公司换入存货的入账价值和该项交易对损益的影响是()万元。 A、292.5,50 B、250,50 C、260,10 D、250,10答案:D 解析:乙公司换入存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0+支付补价42.5-增值税进项42.5=250万元,对损益的影响=250-(300-60)=10万元(收益) 5、甲乙公司无关联关系。甲公司以持有的对A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交换乙公司

一项房产, 甲公司对A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1000万元,按成本法核算,已经计提减值准备200万元,乙公司房产原值1500万元,已经计提折旧500万元,已经计提减值准备100万元,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补价100万元,完成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后双方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与交易前明显不同,但是由于没有同类资产活跃交易市场且无法正确判断交易资产公允价值,乙公司换入资产入账价值和交易损益分别是()万元。A、900,100B、900,0C、800,0D、800,100答案:C 解析:本题虽然具有商业实质,但是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所以需要按账面价值计价,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支付补价=(1500-500-100)-100=800万元,按照账面价值计价不确认交易损益 18、在确定涉及补价的交易是否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收到补价的企业,应当按照收到的补价占() 的比例低于25%确定。A、换出资产公允价值B、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加补价C、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减补价D、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减补价 答案:A 解析:收到补价的企业,应按照收到的补价与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低于25%确定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例题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例题 1、企业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转增后留存的盈余公积的数额不得少于转增前注册资本()。[单选题] * A.20% B.15% C.25%(正确答案) D.50% 2、专利权有法定有效期限,一般发明专利的有效期限为()。[单选题] *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正确答案) 3、企业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不论采用何种安装方式,固定资产的全部安装成本(包括固定资产买价以及包装运杂费和安装费)均应通过()科目进行核算。[单选题] * A.固定资产 B.在建工程(正确答案) C.工程物资 D.长期股权投资

4、下列各项中,不通过“管理费用”科目核算的是( )。[单选题] * A.招待费 B.矿产资源补偿费(正确答案) C.咨询费 D.公司经费 5、长期借款利息及外币折算差额,均应记入()科目。[单选题] * A.其他业务支出 B.长期借款(正确答案) C.投资收益 D.其他应付款 6、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应借记“盈余公积”,贷记()。[单选题] * A.“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B.“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C.“本年利润” D.“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正确答案) 7、.(年嘉兴三模考)()就是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固有的、内在的客观功能。[单选题] *

A会计的含义 B会计的特点 C会计的任务 D会计的职能(正确答案) 8、下列各项税金中不影响企业损益的是()。[单选题] * A.消费税 B.资源税 C.增值税(正确答案) D.企业所得税 9、商标权有法定有效期限,一般商标权的有效期限为()。[单选题] * A.5年 B.10年(正确答案) C.15年 D.20年 10、.(年浙江省第二次联考)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不包括()[单选题] * A操守为重、不做假账(正确答案) B爱岗敬业、诚实守信 C、廉洁自律、客观公正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习题及答案

. 精选word范本!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习题及答案 习题一 【资料】2×11年5月1日,甲公司以20×9年购入的生产经营用设备交换乙公司生产的一批钢材,甲公司换入的钢材作为原材料用于生产,乙公司换入的设备继续用于生产钢材。 甲公司设备的账面原价为1 500 000元,在交换日的累计折旧为525 000元,公允价值为1 404 000元,甲公司此前没有为该设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此外,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1 500元。 乙公司钢材的账面价值为1 200 000元,在交换日的市场价格为1 404 000元,乙公司此前也没有为该批钢材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甲公司、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假设甲公司和乙公司在整个交易过程中没有发生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税费,甲公司和乙公司均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 【要求】请分别做出甲、乙公司资产交换的账务处理。 习题二 【资料】甲公司经协商以其拥有的一幢自用写字楼与乙公司持有的对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交换。 在交换日,甲公司该幢写字楼的账面原价为6 000 000元,已提折旧1 200 000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在交换日的公允价值为 6 750 000元,税务机关核定甲公司因交换写字楼需要缴纳营业税337 500元; 乙公司持有的对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 4 500 000元,没有计提减值准备,在交换日的公允价值为6 000 000元,乙公司支付750 000元给甲公司。 乙公司换入写字楼后用于经营出租目的,并拟采用成本计量模式。 甲公司换入对对丙公司投资仍然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并采用成本法核算。 甲公司转让写字楼的营业税尚未支付,假定除营业税外,该项交易过程中不涉及其他相关税费。 【要求】请分别做出甲、乙公司资产交换的账务处理。

《中级会计实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选材及典型案例解析

名师高志谦:《中级会计实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选材及典型案例解析 2012-5-4 9:32 ★讲义内容: 1.常见客观题选材 (1)换入非货币性资产的入账成本计算,以单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2)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易损益的计算,以单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2.典型案例解析 【例题1·单选题】2008年5月甲公司以一批库存商品换入乙公司一幢房产,该批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为200万元,已提跌价准备80万元,公允价值为25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率为5%。乙公司房产的原价为400万元,已提折旧160万元,公允价值230万元,适用营业税率为5%,该交易使得甲乙双方未来现金流量与交易前产生明显不同,而且甲、乙双方均保持换入资产的原使用状态。经双方协议,由甲公司收取乙公司补价40万元。则甲公司换入房产及乙公司换入库存商品的入账价值分别是()万元。 A.252.5,227.5 B.250,225 C.250,230 D.225,227.5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①甲公司换入房产的入账成本=250+250×17%-40=252.5(万元) ②乙公司换入库存商品的入账成本=230+40-250×17%=227.5(万元) 【例题2·单选题】资料同前,甲、乙公司就此业务分别认定损益为()万元。 A.130,-10 B.117.5,-21.5 C.150,-30

D.25,-7.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①甲公司换出库存商品的损益=250-(200-80)-250×5% =117.5(万元) ②乙公司换出房产的损益=230-(400-160)-230×5% =-21.5(万元) 【例题3·单选题】甲公司以一批库存商品交换乙公司一幢房产,该商品的成本为1 000万元,已提跌价准备200万元,增值税率为17%,消费税率为5%,该商品的计税价格为1 500万元;乙公司房产原价为1 600万元,累计折旧60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30万元,计税价格为2 000万元,适用的营业税率为5%,经双方协议,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补价30万元,交易双方均维持换入资产的原使用状态。完成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后双方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与交易前明显不同,但是由于没有同类资产活跃交易市场且无法正确判断交易资产公允价值,则甲公司、乙公司换入资产的入账成本分别是()万元。 A.1 160,785 B.1 200,715 C.1 085,685 D.1 800,675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①甲公司换入房产的入账成本=1 000-200+1 500×17%+30=1 085(万元) ②乙公司换入库存商品的入账成本=1 600-600-30-30-1 500×17%=685(万元) 【例题4·单选题】M公司与N公司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M公司换出资产包括一幢厂房和一条生产线,厂房的原价800万元,已提折旧200万元,公允价值为1 000万元,营业税率为5%,生产线的原价500万元,已提折旧8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15万元,公允价值为400万元,增值税率为17%。N 公司换出资产包括一批原材料和一项专利权,其中原材料账面余额600万元,公允价值900万元,增值税率为17%,专利权的原价为560万元,累计摊销10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万元,营业税率为5%。双方均维持资产的原有使用状态。经双方协议,由M公司另行支付补价20万元。根据上述资料,M公司换入原材料和专利权的入账成本分别是()万元。 A.801,534

中财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习题及答案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一、单选题: 1.下列项目中,属于货币性资产的是()。 A.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 B.长期股权投资 C.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 D.交易性金融资产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库存 现金、银行存款、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均属于货币性资产。 2.甲股份有限公司发生的下列非关联交易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是()。 A.以公允价值为260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入乙公司账面价值为320万元的无形资产,并支付补价80万元 B.以账面价值为280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入丙公司公允价值为200万元的一项专利权,并收到补价80万元 C.以公允价值为320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换入丁公司账面价值为460万元的短期股票投资,并支付补价140万元 D.以账面价值为420万元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换入戊公司公允价值为390万元的一台设备,并收到补价30 万元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它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交换,最终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我们将后者称为补价。在实际中,是否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可以用以下公式判断: (1)收到补价的企业:收到的补价 /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V 25% (2)支付补价的企业:支付的补价/ (支付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V 25% 选项A,比例=80/ (260+ 80)= 23.53%,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选项B,比例=80/280= 28.57%,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选项C,比例=140/( 140+ 320)= 30.43%,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选项D,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因此,其交易也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3.企业对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换出库存商品且其公允价值包含增值税的情况下,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 A.按库存商品不含税的公允价值确认营业收入 B.按库存商品不含税的公允价值确认主营业务收入 C.按库存商品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营业外收入 D.按库存商品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按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在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应按照库存商品不含税的公允价值确认主营业务收入,按照其成本结转主营业务成本。 换入资产价值 =换出库存商品公允价值(包含增值税) 4.长安公司以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换入时代公司的一项固定资产,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35万元,其 公允价值为 38万元,时代公司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为 60万元,已计提折旧的金额为 18万元,计提减值准备的金额为 7 万元,公允价值为 35 万元,同时假定时代公司支付长安公司补价 3 万元,换入的金融资产仍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假设两公司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则时代公司换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38 B.40 C.35

非货币性资产经典案例

非货币性资产经典案例 第一篇:非货币性资产经典案例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典型案例解析 【典型案例1·单项选择题】2008年5月甲公司以一批库存商品换入乙公司一幢房产,该批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为200万元,已提跌价准备80万元,公允价值为25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5%。乙公司房产的原价为400万元,已提折旧160万元,公允价值230万元,适用营业税税率为5%,该交易使得甲乙双方未来现金流量与交易前产生明显不同,而且甲、乙双方均保持换入资产的原使用状态。经双方协议,由甲公司收取乙公司补价40万元。则甲公司换入房产及乙公司换入库存商品的入账价值分别是()万元。 A.252.5,227.5 B.250,225 C.250,230 D.225,227.5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①甲公司换入房产的入账成本=250+250×17%-40=252.5(万元); ②乙公司换入库存商品的入账成本=230+40-250×17%=227.5(万元)。 借:固定资产 252.5 银行存款 4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2.5 借:主营业务成本 120 存货跌价准备 80 贷:库存商品 2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12.5 乙公司 借:固定资产清理 240 累计折旧 160 贷:固定资产 400 借:库存商品227.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2.5 贷:固定资产清理 230 银行存款 40

【典型案例2·单项选择题】资料同上,甲、乙公司就此业务分别认定损益为()万元。 A.130,-10 B.117.5,-21.5 C.150,-30 D.25,-7.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①甲公司换出库存商品的损益=250-(200-80)-250×5%=117.5(万元); ②乙公司换出房产的损益=230-(400-160)-230×5%=- 21.5(万元)。 乙公司 借:固定资产清理 240 累计折旧 160 贷:固定资产 4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11.5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1.5 借:库存商品 227.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42.5 贷:固定资产清理 230 银行存款 40 借:营业外支出 21.5 贷:固定资产清理 21.5 【典型案例3·单项选择题】甲公司以一批库存商品交换乙公司一幢房产,该商品的成本为1 000万元,已经跌价准备20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5%,该商品的计税价格为1 500万元;乙公司房产原价为1 600万元,累计折旧60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30万元,计税价格为2 000万元,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5%,经双方协议,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补价30万元,交易双方均维持换入资产的原使用状态。完成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后双方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与交易前明显不同,但是由于没有同类资产活跃交易市场且无法正确判断交易资产公允价值,则甲公司、乙公司换入资产的入账成本分别是()万元。 A.1 160,785 B.1 200,715 C.1 500,890 D.1 800,675 『正确答案』A

第1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含答案)

第1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含答案)

第一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1. 下列资产中,属于货币性资产的是( )。 A.可供出售股权投资 B.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 C.长期股权投资 D.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 2. 企业对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换出库存商品且其公允价值不含增值税的情况下,下列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双方(均为一般纳税人)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 A.库存商品的换出方直接转出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不确认收入 B.库存商品的换出方按库存商品的公允价值确认主营业务收入 C.库存商品的换入方按库存商品公允价值和增值税确认换入商品的入账价值 D.库存商品的换出方按库存商品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主营业务收入 3.关于商业实质的判断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 B.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和金额与换出资产相同,但时间不同

账面原值为20万元,已提折旧为4万元,已提减值准备2万元。甲另向乙公司支付补价6万元。假定两公司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则甲公司换入专利权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12 B.20 C.24 D.14 9.甲股份有限公司发生的下列交易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是( )。 A.以公允价值为130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入乙公司账面价值为160万元的无形资产,并支付补价40万元 B.以账面价值为140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入丙公司公允价值为100万元的一项专利权,并收到补价40万元 C.以公允价值为160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换入丁公司账面价值为230万元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并支付补价70万元 D.以账面价值为210万元的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换入戊公司公允价值为195万元的一台设备,并收到补价15万元 10.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支付补价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并确认损益 B.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收到补价的,

非货币资产交换习题讲解

一、单项选择题 1.某公司发生的下列非关联交易中,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的有()。 A.预付账款 B.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 C.可转换公司债券 D.固定资产 【本题1分,建议1分钟内完成本题】 【答疑编号20841,点击提问】【加入打印收藏夹】【加入我的收藏夹】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债券投资属于货币性资产。货币性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两者区分的主要依据是资产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即货币金额),是否是固定的或可确定的。 【该题针对“货币性资产的界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A B C D 2.SK公司发生的下列非关联交易,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是()。 A.以公允价值为200万元的手机换入甲公司的一项生产手机零件的流水线,并支付补价60万元 B.以账面价值为100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入长虹股份有限公司公允价值为100万元的液晶电视一批,用于职工福利,并支付长虹公司补价25万元 C.以公允价值为320万元的专利设备换入某公司一项电子设备,并支付补价140万元 D.用一项准备随时变现的股票投资换入丙公司公允价值为300万元的生产设备一台,并支付补价110万元 【本题1分,建议1分钟内完成本题】 【答疑编号20842,点击提问】【加入打印收藏夹】【加入我的收藏夹】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判断标准: (1)收到补价的企业:收到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 (2)支付补价的企业:支付的补价/(支付的补价+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25%。 选项A:计算比例=60/(200+60)=23.08%<25%,属于非货币性资产; 选项B:计算比例=25/100=25%,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规定补价比例高于25%(含25%)的,属于货币性资产交换; 选项C:计算比例=140/(320+140)=30.43%>25%,属于货币性资产交换; 选项D:计算比例=110/300=36.67%>25%,属于货币性资产交换。 【该题针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A B C D 3.下列各项交易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有()。 A.以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债券换入固定资产 B. 以银行汇票购买材料 C.以银行本票购买无形资产 D. 以固定资产换入股权投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