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痛经辨证 临床案例

中医痛经辨证临床案例

临床案例一:

患者:女性,25岁

主诉:经期痛经,经血颜色深红,质稠,经量较多,经期延长辨证:舌红苔黄,脉弦滑

诊断:气滞血瘀证

治疗:方剂活血调经汤

药物组成:

当归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赤芍10克,丹参10克,生姜5克,炙甘草5克,生地黄15克,金银花

10克,茯苓10克,白芍10克。

方剂用药原理:活血调经汤主要通过活血化瘀、舒经通络的作用来改善经期痛经症状。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等药物能活血化瘀,消除经血中的淤血;丹参、金银花、茯苓等药物能行气活血,解表退热,有助于舒经通络;生姜、炙甘草能调和药性和加强方剂的药效。

临床案例二:

患者:女性,30岁

主诉:经期腹痛,痛经伴腰酸背痛,情绪烦躁,口苦口干,大便干燥

辨证:舌体偏红,苔黄腻,脉弦滑

诊断:肝郁气滞,热结便秘证

治疗:方剂柴胡疏肝汤加味

药物组成:

柴胡10克,川芎6克,丹参10克,生姜5克,大黄10克,黄芩6克,白芍10克,炙甘草5克,当归10克,益母草10克,枸杞子10克。

方剂用药原理:柴胡疏肝汤加味主要通过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的作用来改善经期痛经症状。柴胡、川芎、丹参等药物能疏肝解郁,平肝舒筋,减轻经期腹痛症状;生姜、益母草、当归等药物能补血调经,滋养肝肾,改善经血的质量;大黄能通便泻热,改善便秘症状。

以上临床案例仅供参考,中医辨证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中医药治疗。

中医医案——原发性痛经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温经汤治疗痛经 病案:刘某,女,23岁,2013年10月13日。 主诉:经行腹痛数年。 病史:13岁初潮,既往月经规律,经行腹痛近10年,经期小腹剧痛,痛甚恶心呕吐、便溏,经血色紫黯有块;畏寒肢冷,腰部冷痛,面色青白。末次月经09月28日,经量如常,血行4天。舌黯脉沉紧。 初诊:末次月经9月28日,经量如常,血行4天。现畏寒肢冷,腰部冷痛,面色青白。舌黯,脉沉紧。 西医诊断:原发性痛经 中医诊断:痛经 辨证审机:寒凝血瘀,冲任壅滞。 治法:温经散寒,祛瘀止痛。 方药:温经汤加味 当归15克白芍15克党参20克肉桂5克吴茱萸15克半夏15克麦冬15克元胡15克杜仲20克仙灵脾15克乌药15克枳壳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饭后服用。 二诊:2013年11月10日末次月经:10月29日,痛经诸证

愈,经量如常,血行4天,舌黯脉沉。自拟方用: 当归15克白芍15克党参20克阿胶10克肉桂5克吴茱萸15克半夏15克麦冬15克元胡15克锁阳20克乌药15克川芎15克甘草10克。水煎剂,日一剂,早晚饭后服用。 按语原发性痛经的患者主要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肾气未充。本病的发生与冲任、胞宫的周期性生理变化密切相关。主要病机在于邪气内伏或精血素亏,更值经期前后冲任二脉气血的生理变化急骤,导致胞宫的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故使痛经发作。正如《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血气,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内,损冲任之脉,……其经血虚,受风冷,故月水将来之际,血气动于风冷,风冷与血气相击,故令痛也。”经期感受寒邪,或过食寒凉生冷,寒客冲任,与血搏结,以致气血凝滞不畅,经时气血下注冲任,胞脉气血更加壅滞,“不通则痛”,故使痛经。治疗上以“通”为用,临证治疗肾虚寒凝型原发性痛经常用金匮温经汤加减,酌加杜仲、巴戟天、锁阳等补肾之类中药以固本。在治疗痛经时善用元胡、乌药以加强行气散寒止痛之功。诸药相伍,温经散寒以活血,补养冲任以固本,则瘀血去而血脉通,月经调而病自除。该患服上药后,痛经诸证愈。另外特别重视服药期间,常嘱患者经前5-7天开始服药,连服7天,使通则不痛。 本医案摘自《黑龙江省名中医医案精选》,P405,王秀霞医案。

痛经治疗案例分析

痛经治疗案例分析 1.原发性痛经案 陈某,女,18岁,学生。因经来小腹疼痛2年,于1999年6月30日初诊。 自述月经15岁初潮,30天左右一至,经期5~6天,量中等。开始经来小腹疼痛轻,近两年经行下腹疼痛渐进性加重,经行当日胀痛明显,痛而拒按,持续1~2天,经色黯红,有小血块,随经血增多,血块流出疼痛减轻。正值高中学业,常学习至深夜,感体倦乏力,纳谷不香,心烦易怒,每至经前数日乳房胀痛,胸胁胀满。曾服过当归丸、痛经丸等,经行腹痛症状减轻不显,常因疲劳或情绪不好致经行腹痛加重。舌黯胖,苔薄,脉细弦。末次月经1999年6月9日。 中医诊断:痛经。 西医诊断:原发性痛经。 辨证分型:肝郁气滞,气虚血瘀。 治疗法则:疏肝理气,益气活血,调经止痛。 选用方剂:逍遥散加味。 处方用药:黄芪15g,党参15g,白术12g,北柴胡12g,当归15g,川芎15g,生地15g,鸡血藤15g,白芍15g,香附15g,延胡索15g,乌药15g,煨姜6g,薄荷(后下)6g,桃仁12g,炙甘草6g。 10剂,水煎内服,每日1剂,每日3次,每次200mL。嘱其少食生冷,注意休息和情绪的调理,如经来仍将中药服完。 二诊(1999-07-15):上方服8天月经来潮,经行小腹疼痛减轻明显,经前数日胸胁乳房疼痛等症状有改善。仍疲乏纳呆,因住校煎药不便,香砂六君丸服至经前1周,改服一诊方药。 三诊(1999-08-16):香砂六君丸调理后饮食精神都有好转,月经1周前来潮,血块减少,小腹疼痛症状已不明显,5天干净。嘱按上法调理一个周期。 按:患者正值高中,学习压力大,疲劳伤气,气虚而血虚,久致

气血不足,血虚不养肝,肝失条达,情志不疏,出现体倦乏力,纳谷不香,心烦易怒,每致经前数日乳房胀痛,胸胁胀满;气血亏虚,气滞血瘀,瘀滞胞宫“不通则痛”,致经行痛而拒按,经色黯红,块下痛减。如《张氏医通》云:“经行之际……若郁怒则气逆,气逆则血滞于腰腿心腹背肋之间,遇经行时则痛而重。”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疏肝解郁、养血健脾的名方,又是妇科调经的常用方。方中加黄芪、桃仁、鸡血藤、香附、延胡索、乌药以助益气养血,活血祛瘀,调肝止痛。该案例注重肝脾同调,气血同补,终获良效。 2.原发性痛经案 廖某,女,16岁,中学生。因痛经1年,加重3个月,于1998年1月10日初诊。 自述13岁月经初潮,月经初潮半年内周期先后不定,半年后月经周期开始正常,24~26天一至,经期4~5天,量中等。1年前开始迎接中考,作业多,压力大,精神负担重,月经量渐减少,色淡黯,有小血块。月经将净或经净3~5天内出现下腹或腰际隐隐作痛,并感小腹及阴部空坠不适,疼痛可忍,近3个月加重,未治疗。患者月经来潮前10天就诊,见面色无华,少气懒言,纳谷不香,神疲乏力,四末不温,头晕眼花,心悸健忘等。舌胖淡黯,苔薄白,脉沉细无力。B超未发现盆腔器质性病变。末次月经:1997年12月20日。 中医诊断:痛经。 西医诊断:原发性痛经。 辨证分型:气血亏虚,夹有血瘀。 治疗法则:益气养血,活血止痛。 选用方剂:益气活血止痛汤(经验方)。 处方用药:炙黄芪30g,熟地15g,当归15g,川芎15g,香附15g,白芍30g,炙甘草10g,延胡索15g,乌药15g,吴茱萸6g,生蒲黄(包煎)15g,五灵脂(包煎)15g,小茴香10g。 7剂,水煎内服,每日1剂,每日3次,每次200mL。嘱其月经干净后复诊。告知患者注意减轻学习压力,调整好心态,应对考试。 二诊(1998-01-21):服药5天后月经来潮,4天干净,量不多。

原发性痛经的辨证要点及辨证治疗

原发性痛经的辨证要点及辨证治疗 痛经系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经过详细妇科临床检查未能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者,称原发性痛经,也称功能性痛经。继发性痛经则指生殖器官有明显病变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肿瘤等。进入痛经专题必须确认该妇女生殖器官为正常。 【病因病机】 痛经病位在子宫,冲任,其主要病机为“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主要是与经期或经期前后受致病因素,如情志所伤、起居不慎或六淫为害等干扰,导致冲任气血不畅、胞宫气血流通受阻,不通则痛,引起痛经,其发病有虚实不同:实者或因寒滞、血滞、气质、热滞;虚者有血虚、气虚。 【诊断要点】 一、西医诊断要点 1、有伴随月经周期规律性发作的以小腹疼痛为主证史,或有经量正常、不孕、放置宫内节育器、盆腔炎等病史。 2、腹痛多发生在经潮前1~2天,经行第一天达高峰,可呈阵发性痉挛性或胀痛伴下坠感,严重者可放射到腰骶部、肛门、阴道、股内侧,甚至可见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发凉等晕厥之象。但一般不伴腹肌紧张或反跳痛。亦有少数于经血将净或净经后1~2开始觉腹痛或腰腹痛者。 3、妇科检查无阳性体征属功能型痛经:如盆腔有粘连、包块、结节或增厚者,可能是盆腔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部分患者可见宫体极度屈曲或宫颈口狭窄。 二、中医辨证要点 痛经是由于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血虚弱、肝肾亏损等导致的。辨证要点在于疼痛的时间、部位、性质,然后结合全身症候,舌象脉象正确判断其寒热、虚实。 【辨证施治】 一、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以“行气调血”为主,调理冲任则气机通畅,气血调和,腹痛可止。 二、分证论治 1、气滞血瘀证 主症:经前或行经时腹痛及腰,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经行不畅,紫黯有块,块下痛咸,周期及经量正常,舌苔薄,质黯瘀斑,脉弦。 治法:治以理气活血、行瘀止痛,方药方用柴胡疏肝散、桃红四物汤加减。 常用药物:柴胡、香附、郁金、川楝子、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生地黄、白芍、杜仲、丝瓜络、熟地黄等。 2、寒凝血滞证 主症:经期或行经之前小腹冷痛,喜温,经量少,经色淡,或如黑豆汁,兼有小血块,手足不温。 治法:治以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方药:方用少腹逐瘀汤加减。常用药物:五灵脂、蒲黄、乌药、延胡索、香附、当归、艾叶、川芎、肉桂、没药。

中医治疗痛经的疗效分析论文(共2篇)

中医治疗痛经的疗效分析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第1篇:中医治疗痛经的效果与案例分析 痛经是妇科常见的多发病,常于经期和经期前后出现小腹部疼痛,甚者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近年来运用中药加针灸以及拔火罐的方法治疗痛经126例,疗效满意。 1一般资料 126例中,年龄13~45岁,20岁以下者32例,21~30岁者55例,31~45岁者39例;未婚者56例,已婚者70例;腹痛时间发生于经期前者72例,发生于经期者25例,发生于经期后者19例;病程1~5年者61例;6~10年者26例;11~15年者22例;15年以上者17例;在126例中,经期及前后均腹痛同时伴有剧烈恶心呕吐者5例,经期伴有头痛者10例。 临床分型根据经期腹痛的程度和临床表现,将痛经分为轻,中,重度三种。轻度:经行小腹疼痛明显,伴有腰痛,但能坚持工作,无全身症状,有时需要口服止痛药。中度:经行小腹疼痛难忍,伴有腰部酸痛,用止痛药等措施疼痛暂缓。重度:经行小腹疼痛剧烈,

坐卧不安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且伴有腰部疼痛,恶心呕吐剧烈,面色恍白,四肢厥泠,泠汗淋漓,腹泻等症,用止痛药等措施无明显缓解。病例中,重度痛经患者,均排出器质性病变,月经周期基本正常。都用中药,针灸和拔火罐治疗,不加任何镇痛药。诊疗方法自拟方柴胡15g,郁金20g,香附20g,白芍20g,枳壳12g,蒲黄10g,五灵脂15g,炙甘草10g,随症加减:腹痛甚者加元胡,呕吐不止者加生姜、姜半夏、吴茱萸。乳房胀痛者加青皮,血块多者加三七粉,腹泻者加炒白术、仙灵脾,腰痛甚者加寄生,川断,狗脊,菟丝子,肢泠汗出者桂枝。上药水煎2~3次,每次煎至150~250ml,1剂/d,早晚空腹服用。于经期前一周开始服用,每服用10剂为一疗程。连服3个月经周期。 中成药在两个月经周期之间口服新乡佐今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出产的《活血通脉片》一日三次饭后口服。 在行经腹痛时针灸穴位选择天枢,关元,气海,中极,子宫穴,足三里,三阴交,等穴,针灸后行针20~30min,同时给予电磁波,在针灸后在针刺部位进行拔火罐,留火罐5min。 2治疗效果

90岁中医大师朱致纯,重用黄芪治痛经

90岁中医大师朱致纯,重用黄芪治痛经 张爱洁 专业中医妇科团队,请点右上角关注,获得更多专业内容。 朱致纯老先生系全国名老中医,主任医师,行医70 多年,有丰厚的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是“湖北中医大师”。 中医妇科 辨证施治 朱老认为,此病的病理机制以“瘀” 为主。 1.素性抑郁或怒气伤肝,气郁不舒,血行失畅,瘀阻子宫、冲任; 2.经期产后,感受寒邪,或过食寒凉生冷,寒克冲任,与血相搏,以致子宫、冲任气血失畅; 3.素体湿热内蕴,或经期、产后摄生不慎感受湿热之邪,与血相搏,流注冲任,蕴结胞中,气血失畅。 故妇女经期、产后,血室开放,邪气易乘机侵入,与离经之血互结胞中而成瘀。 朱老认为此病在“瘀” 的基础上,多兼夹气虚之证。脾胃素虚,化源匮乏或大病久病、失血过多,经期产后易致气血不足,气虚无以流通血气,血行不畅,发为痛经。 痛经以实证居多,证情复杂,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夹杂。治宜攻补兼施,以攻为主。 中医妇科案例 案例分析 患者:女, 43 岁,已婚已育。于 2012 年 5 月 7 日就诊。 停经 2 月余,下腹隐隐刺痛 1 周,昨日开始疼痛难忍,面色萎黄晦暗,少气懒言,舌淡,有瘀斑,脉细涩。 中医诊断为痛经、月经后期, 【治则】:活血化瘀,益气调经止痛。 【处方】:桂枝茯苓丸加减,桂枝10g,茯苓12g,丹皮10g,

赤芍 10g,当归 30g,川芎 10g,丹参 15g,凌霄花 15g,黄芪 50g,党参 15g,白术 10g,甘草 6g。共 7剂。服药后 5d 月经来潮,色暗红,夹血块,量中等,下腹刺痛消失。 中医妇科 【按】:桂枝茯苓丸见于《金贵要略》,功用为活血化瘀,缓消症块,用于瘀阻胞宫证。 本例为瘀血聚结于胞脉,血行不畅,加之营血衰少,冲任血海不盈,故月经两月未来潮,血虚胞脉失养,瘀血阻滞于子宫、冲任则小腹隐隐刺痛,经血难下; 面色萎黄,少气懒言,舌淡,有瘀斑,脉细涩皆为气虚血瘀之征。本病中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兼夹。配以黄芪、党参及白术补脾益气,气行则血畅。 爱中医,选权威,各大应用市场搜索“中医智库”,下载“中医智库”APP,古今医案、权威古籍、大师经验、名医方剂,皆在“中医智库”APP。

中医痛经辨证 临床案例

中医痛经辨证案例分析 1. 案例背景 患者:女性,24岁主诉:经期腹痛,持续3年 2. 案例过程 2.1 预问诊 患者在初诊时详细描述了她的症状。她说每个月月经来临前一周开始出现腹部胀痛和刺痛,伴有恶心、呕吐、头晕等不适感。她还提到经血颜色偏深,质地较坚稠。 2.2 初步观察与望诊 患者面色苍白,唇色稍暗。舌质暗红,苔薄黄。脉象弦细。 2.3 详细询问与闻诊 通过与患者进一步交流和观察,得知她的平时情绪波动较大,常常焦虑、易怒,并且睡眠质量不佳。在闻诊中未发现异常。 2.4 辩证分型 根据以上的观察和询问结果,初步判断该患者为肝郁气滞型痛经。 2.5 诊断依据 •腹部胀痛和刺痛,伴有恶心、呕吐、头晕等不适感,表明肝郁气滞。 •面色苍白,唇色稍暗,舌质暗红,苔薄黄,脉象弦细,进一步支持肝郁气滞的诊断。 •患者情绪波动较大,常焦虑易怒,并且睡眠质量不佳。 2.6 治疗方案 针对该患者的肝郁气滞型痛经,制定了以下治疗方案: 2.6.1 中药调理 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减 组成:柴胡、香附、青皮、枳壳、白芍、川芎、当归、丹参。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15g。水煎服。

2.6.2 饮食调理 建议患者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寒凉食物的摄入。饮食应以温补为主,多摄入温性食物如姜汤、红枣等。 2.6.3 生活调理 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尽量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适当进行舒缓放松的运动,如瑜伽、太极等。 3. 案例结果 3.1 疗程观察 患者按照治疗方案进行了连续一个月的治疗。 3.2 症状改善 在治疗期间,患者的经期腹痛明显减轻,持续时间也缩短了。恶心、呕吐、头晕等不适感也有所减轻。她还提到经血颜色变浅,质地变稀。 3.3 舌质与脉象改变 在治疗结束时,患者的舌质由暗红转为淡红色,苔变为薄白。脉象由弦细转为和缓。 3.4 情绪与睡眠改善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逐渐恢复了情绪稳定,焦虑易怒的情况有所减轻。她表示睡眠质量有所提高,不再经常失眠。 4. 案例分析与讨论 4.1 辨证论治 该案例中的患者表现出肝郁气滞的症状,包括经期腹痛、恶心、呕吐等。这是中医常见的痛经辨证类型之一。通过调理肝气,疏通经络,可以有效缓解相关症状。 4.2 中药治疗 本案例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的方剂进行治疗。柴胡具有舒肝解郁的作用,可以舒缓肝气郁结,缓解腹部胀痛和刺痛等不适感。其他药物如香附、青皮、枳壳等也有助于调理气机和活血化淤。 4.3 饮食与生活调理 在治疗过程中,饮食和生活调理同样重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寒凉食物的摄入可以减轻经期不适感。良好的作息习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促进气血流通,缓解情绪波动。

中医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病例分析专题报告

中医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病例分析专题报告杨*,女,19岁,初诊日期,202*年12月6号。 主诉:经期小腹疼痛七年余。 病史:患者述七年前月经初潮后的第二个周期食冰棍冷饮出现小腹疼痛,曾在武警医院查妇科彩超未见异常,自此每逢经期小腹痛,虽经系统治疗未见明显改善,述经期前两日疼痛难忍不能上课,经行量少,色暗有块,痛甚则面色苍白,唇无血色,汗出头晕,呕吐清水,吃饭亦吐,手足不温,热敷疼痛减轻。 查体及实验室检查:舌苔白腻,脉沉紧。 西医诊断:原发性痛经 中医诊断:痛经证候诊断:阳虚寒凝证 治疗原则: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针灸取穴:关元、百会、腰阳关、阳池、太溪、公孙、足三里、合谷、三阴交、 治疗过程:关元:呼吸补泻补法,进针1~2寸。百会:平刺0.5~0.8寸。腰阳关:直刺2~3寸。阳池:捻转补法直刺0.3~0.5寸。太溪呼吸迎随补泻之补法斜刺1寸。公孙:捻转补法直刺0.5~1.5寸。足三里:捻转补法直刺2寸。合谷:迎随捻转补泻之补法0.5~1寸。三阴交:非行经期迎随补泻之补法斜刺1~2寸。经期针用提插泻法,使针感下传至足。太冲:针向涌泉0.5~0.8寸,捻转泻法。留针20分钟,日1次,14次为1疗程。 治疗结果:治疗一个周期后症状明显改善,两个周期疼

痛消失 按语:有关本病的论述首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后代医家归纳的常见病因至今仍指导临床,如《景岳全书·妇人规》所云:“凡妇人经行作痛,挟虚者多,全实者少⋯⋯”经水为气血所化,血随气行,气充则血沛,患者素禀阳虚,冲任虚寒,复因经常贪食生冷,血滞不行,留聚而痛。寒凝胞中,冲脉起于关元,公孙通冲脉,腰阳关为阳气通行之关,取之温养冲任,太溪阳池为肾与三焦经原穴,促三焦气化,百会足三里补虚扶正,正值经期补合谷泻三阴交以通经止痛,非行经期二穴均用补法可补气血调理肝脾肾。

我的中医经方故事连载(202)六经辨证治疗痛经

我的中医经方故事连载(202)六经辨证治疗痛经 大暑 大暑,六月中。 二候,土润溽暑。 暑,溽湿也,土之气润, 故蒸郁而为湿。 暑,俗称龌龊,热是也。 记录|我的中医经方人生(563) 2018.06.15作者林佳明 终于回到,一路颠簸,每次学习都有所收获,看到别人做的,觉得差距太大了,都付出了巨大努力。 19岁女性,体形偏瘦,面色黄暗乏泽,呈贫血貌,询其月经延后,色暗有块,经来腹痛颇剧,白带量多质中等,色微黄(患者自述没有仔细观察)但无异味,小便频数,寐差。 方选四逆散合当归芍药散合酸枣仁汤:当归10,白芍20,川芎6,泽泻20,茯苓20,白术10,柴胡10,枳壳12,甘草6,炒枣仁30,知母6(克),姜枣为引 3剂药后白带量少,另述常有的鼻塞亦大有好转!(效出意外,于此更见整体调节之妙也!)但小便频数仍然,而睡眠依然不安,余方才恍悟其寐之差实由于小便之夜频而来也,如此酸枣仁焉能取效?遂于上方去枣仁知母,再加枳实12续进三剂。药未及尽,而其月经即至,量颇丰而不觉疼痛矣。 关于五苓散方证 传统认为,五苓散用于太阳腑证之太阳蓄水证。冯世纶教授以八纲释六经,不言经、腑、蓄水等概念,而归五苓散方证入太阳病中,

直言方证对应。《解读张仲景医学》一书中也指出本方证的辨证要点为“太阳表虚证兼见心下停饮、小便不利者”。临证见冯世纶教授多以外有汗出、上有口干、下有尿频或尿不利,认为是外邪里饮形成的太阳、太阴合病,径直辨为五苓散证而投用五苓散方,每收佳效。 关于赤小豆当归散方证 赤小豆当归散方证见于《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第三》 第13条:“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又见于《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第十六》 第16条:“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方书中对本方的应用少有提及,甚至有学者认为本方组方毫无法度,不堪取用。《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一书中指出:“方中赤小豆可排痈脓,祛湿热,当归活血以加速脓液外散,二药相合,对于全身各处内外痈脓皆可奏效。”本方为冯世纶教授临证常用方,取其利水活血,多与他方合用于泌尿系疾病、皮肤病等,其适应证为“太阴病,诸疮有痈脓恶血者。” 关于栝楼瞿麦丸方证 栝[guā]楼瞿[qú]麦丸方证见于《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痛经病历五则

痛经病历五则 病历一 病患:XXX, 26岁,女性,己婚,职员,电话:XXXXXXXXXXXX 主诉:每次来月经腹疼不适,感到小腹部发凉,甚至不能上课。 现病史:来月经,小腹冷痛甚绞痛,面色青白,小腹部发凉,得热痛减,经水量少,经色紫黑。 中医辩病辩证依据: 1、诊病依据 主诉,每次来月经腹疼不适,询问,无其它疾病,检查体温、血压、腹诊均正常,为伴随月经周期岀现小腹疼痛,病为痛经, 2、症形依据 感到小腹部发凉,病情现状恰为月经期,小腹冷痛甚,发凉,得热痛减,经水量少,经色紫黑,询问得知其嗜食寒凉,经行不爽,畏寒便澹,舌象,舌边紫或牙龈紫黯,脉诊,脉沉紧。为寒湿凝滞型痛经 3>病因病机依据 经期感寒,寒湿伤于下焦,客于胞中,经血为寒湿凝滞,溢泻不畅而致疼痛。 中医病症鉴别 寒湿凝滞型痛经往往与气滞血瘀型痛经症状混淆 寒湿凝滞型痛经:是由于受到寒气、湿气的入侵,日常生活、工作的环境经常潮湿、阴冷,或者忽冷忽热,造成寒气下结,湿气不能顺畅排泄,形成血瘀的症状。表现为遇冷、潮湿就会加重,小腹喜温喜按,得暖痛减,经色淡量少,伴有腰酸腿

软,手足欠温,小便清长等。 气滞血瘀型痛经:是由于情志不畅,长生气、又得不到释放,引起肝气内结,气机下沉与小腹,一段时间后造成血瘀、疼痛的症状。表现为有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加重,月经前心烦、胸闷,为小事而大发脾气,伴有乳房及胸胁部胀痛。 两者初期可以分清,如果己经时间较长,可能会形成相互的转化,或者合并的症状。 中医疾病诊断 经望、闻、问、切,为伴随月经周期出现小腹疼痛,病为痛经。 中医症候诊断 经望、闻、问、切,属寒湿之邪伤及下焦,客于胞中,血被寒凝,行而不畅, 因而作痛,为寒湿凝滞型痛经 中医治法 治法:温经祛寒,活血止痛。 方剂名称-一加减 代表方剂:少腹逐瘀汤加减。 处方:小茴香15g、干姜10g、元胡15g、五灵脂15g、没药10g、赤芍20g、杜仲20g、川茅15g、当归25g、蒲黄15g、肉桂10g、红花10g、乌药20go 三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补肾祛瘀治疗痛经验案

补肾祛瘀治疗痛经验案 痛经(dysmenorrhea)是妇女经期或经行前后,周期性出现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致昏厥的一种症状,临床分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原发性痛经一般从月经初潮时即有痛经,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又称功能性痛经,多见于青年妇女。继发性痛经继发于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盆腔炎等。 宫颈管狭窄、瘢痕,经血外流不畅,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不容易排出,导致子宫内膜中前列腺素释放增加,子宫痉挛性收缩,是痛经的解剖学病因;卵巢排卵后,黄体分泌孕激素过多,使子宫颈收缩,影响经血外流、子宫收缩痉挛,是痛经的生化因素。痛经病史久长可发现子宫活动度欠佳,双侧附件有包块形成,或后壁、子宫直肠凹有触痛结节,多伴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表现为继发痛经。 痛经的中医辨证有气滞血瘀、寒湿凝滞、阳虚寒盛、湿热蕴结、肝经郁热、气血虚弱、肾阴亏虚多种。痛经的根本起因是肾虚血瘀,由于肾虚导致肾气的温煦推动作用减弱,形成气滞,血行不畅,瘀血内停;同时肾气虚导致气的固摄作用减弱,血不循经,逆流腹腔,瘀积冲任,不通则痛。用补肾祛瘀法治疗痛经,每有效验,现举验案如下。 验案之一.卵巢囊肿 岳某,25岁,未婚(有性生活史)。 初诊 2012年12月4日。 形体消瘦,体质虚弱,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经行腹痛,少腹坠胀,伴有恶心。曾在妇科医院检查诊断为卵巢囊肿。B超示:子宫56mm×48mm×40mm,左卵巢液性暗区 45mm×40mm,右卵巢25mm×28mm。 月经史 13,7/26-30。量中等,色红,夹小血块。末次月经11月24日-12月1日。 病机肾气不足,瘀血阻络 治则活血化於,补肾调经 诊断①痛经;②卵巢囊肿 方药当归9 生熟地(各)12 赤白芍12 川芎6 鸡血藤15 山药12 淫羊藿12 水蛭12 苏木9 三棱9 莪术9 杜仲15 延胡索12 菟丝子12 二诊 2012年12月11日 诊后症状稍有好转,仍有少腹隐痛,腰酸乏力,排卵期见透明状白带。舌淡,苔薄,脉细。 治则补肾调经,化瘀通络 方药当归9 生熟地(各)12 赤白芍(各)12 川芎6 鸡血藤15 山药12 淫羊藿15 水蛭12 路路通9 杜仲15 夏枯草12 狗脊15 三诊 2012年12月18日 已无眩晕耳鸣,刻下腹胀,腰酸,月经将行,苔薄,脉细 治则活血养血,调经通络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气滞血瘀型痛经68例分析参考模板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气滞血瘀型痛经68 例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吲哚美辛栓配合中药治疗原发性气滞血瘀型痛经的疗效。方法用吲哚美辛栓配合中药治疗原发性气滞血瘀型痛经68例,与同期仅用吲哚美辛栓治疗的52例原发性气滞血瘀型痛经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率79.4%(54/68),总有效率97.0%(66/68),对照组治愈率57.6%(30/52),总有效率96.1%(50/52),两组比较,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吲哚美辛栓配合中药治疗原发性气滞血瘀型痛经的治愈效果明显优于仅用吲哚美辛栓治疗。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痛经;治疗 原发性痛经是妇科的常见病,也是妇科难治性疾病之一,特别是中重度痛经,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给患者带来心理和生理上的巨大痛苦。大量研究表明,原发性痛经是多病因疾病,病理复杂,反复性大,临床治疗较为棘手。我们在临床治疗时必须多角度考虑,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尽快地减少患者痛苦。笔者近年来在我院门诊诊治原发性气滞血瘀型痛经120例,其中6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1](1)经期或经前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伴有或不伴有腰酸腰痛、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伴随症状;妇检无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宫颈狭窄等所致的继发性痛经,妇科B超检查无异常发现;(2)气滞血瘀性痛经的诊断标准[2]:经前或经期小腹剧痛拒按,经血量少,紫暗有血块,块下痛暂减;经前乳房胀痛,胸闷不舒;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弦;平素抑郁易怒或有经前情志内伤史。 1.2 一般资料年龄13~26岁,初潮年龄平均14.8岁,未婚89例,已婚31例,全部病例均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52例仅用吲哚美辛栓塞肛治疗。 1.3 治疗方法(1)观察组中药方组成:玄胡、醋炒五灵脂、白芍各20 g,当归,川芎,甘草各15 g,柴胡、香附、桃仁各12 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口服,每次月经前2天开始服用至经净痛止,连服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西药治疗方法:吲哚美辛栓100 mg 塞肛,每天1次(疼痛严重者酌情加用1次),月经来潮前1天用,用至经净痛止。(2)对照组用药同观察组西药治疗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40例临床分析参考模板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4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将8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分2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0例,西医治疗组40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有效率为90%(36/40);西医治疗组有效率为72.5%(29/40),两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采用。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中西医结合 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是常见的妇科病症之一。指生殖器官没有器质性病变,在行经前后或在行经期出现腹痛、腰酸、下腹坠胀或其他不适,一般在初潮开始就会发生[1]。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原发性痛经是目前妇科最常见疾病,据国内抽样调查表明,我国妇女中痛经发生率为33.1%,其中原发性者占53.2%,痛经严重影响工作者占13.55%。因此,重视痛经的治疗十分必要[2]。2005年9月~2007年3月,笔者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54例,对比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80例病例均来自2005年9月~2007年3月我院

门诊病人。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

①经妇科及B超检查,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多发生于月经初潮后2~3年的青春期少女或未生育的年轻妇女。②主要症状:行经前后和经期小腹冷痛坠胀。③伴随症状:经血量少色暗有块,乳房胀痛,形寒肢冷,带下量多色白。④全身不适:腰部酸痛,肛门坠胀,恶心呕吐,头晕乏力,严重时出现面色发白出汗,甚至休克等全身不适症状。上述①、②项必备,③、④至少有一项即可诊断[3]。年龄最小15岁,最大27岁,平均22.5岁。初中文化52例,高中以上文化28例。全部病例为原发性痛经,排除继发性痛经的病因、子宫内膜异位症、急慢性盆腔炎或子宫颈狭窄阻塞等。全部病例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西医治疗组,每组40例,两组病例在年龄、病程及病情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 2.方法西医治疗组选择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治疗,常用:①吲哚吲唑类:即消炎痛25 mg,每日3次;②灭酸类:如甲灭酸250 mg,每日4次;③苯丙酸衍生物:如布罗芬400 mg,每日3次。用上述药物的一种或更换使用,一般在经前开始常规给药,连续服药3天以保证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除同样服用与西医治疗组相同剂量的西药外,同时于月经前开始服用加味生化汤,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连服5天。其方由当归12 g、川芎15 g、香附6 g、桃仁15 g、炮姜3 g、蒲黄6 g、五灵脂6 g、延胡索6 g、枳壳12 g、丹参15 g、甘草10 g所组成。冷痛或伴全身畏寒身冷者为寒凝偏重,加小茴香6 g、乌药6 g以温经止痛;伴气血亏虚者,加大当归用量30 g并配人参

【误诊误治医案】痛经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不效,用调肝汤疼痛大减

【误诊误治医案】痛经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不效,用调肝汤疼痛 大减 患者情况 王某,女,22岁 就诊日期:1985年7月18初诊。 主诉:痛经6年,加重6月余 现病史:16岁初潮后每次月经来潮时觉有腹痛感,当时痛势不太重,尚可忍受,未治疗。去冬今春,经来腹痛较剧,经后疼痛仍然不止,甚者延至下次月经来潮,如此周而复始。经期经量较正常,经色紫有血块,舌苔平,脉沉。 辨证分析:余以为寒邪客于胞宫,寒湿凝滞,气血流行不畅,治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处方:少腹逐瘀汤加减 当归、赤芍、川芎、干姜、肉桂、制乳香、制没药、制苍术、白云苓、制香附、失笑散、炒艾叶。 三剂,嘱其下次月经来潮前,再来调治。 二诊 药后腹痛未减,并连腰部,余认为寒邪欲去,气血将行,必有所反应,仍按上法再服三剂。 三诊 调治二个月经周期,诸证如旧,经量减少,腰腹部除疼痛外,又觉作坠感,腰膝无力,时头昏,脉沉细。前二次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理应血和痛止,而不应,何故呢? 辨证分析:此属肝肾虚亏,冲任失养,改投益肾补肝,温补奇经,佐以温经散寒。

处方:调肝汤加减 熟地黄,当归,炒白芍、山萸肉、淫羊藿、巴戟天,炒杜仲,怀山药、党参、黄芪、炙甘草、阿胶、肉桂、炮姜、小茴香。五剂。 四诊 药后腹痛、下坠感已除,惟经来时腹部还有轻微痛感,效不更方,再进五剂。 思考 患者年值青春期,肾气初旺,脏腑功能未完全成熟之际,即受寒邪侵入,而致肾阳早伤,精血化生不足,冲任不得温养,冲任为血海,任主胞脉,冲任失养,而致痛经。青春期妇女应着重摄肾为主,所以用调肝汤治之能奏效。傅青主说:“益以补肾之味,则水足而肝气益安,肝气安,则逆气顺,又何痛有哉”。 本文摘自中医临床与保健1993年第五卷第四期图文编辑:汤怡婷、陈玉鹏 鲍艳举经方六经辩证 中医学习交流平台

中医妇科学.病案

陈某,女,28岁。带下量多,伴小腹疼痛2日余。现带下量多,色黄,粘稠,有臭气。小腹及右侧少腹坠胀隐痛,不喜揉按。胸闷心烦,口苦咽千,小便短赤,大便干结。唇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诊断:带下过多;湿热下注型。 病机要点:湿热蕴积于下,损伤任带二脉,使任脉不固,带脉失约而致带下量多,色黄粘稠,有臭气。 治法:清热利湿止带。方药:止带方。 猪苓茯苓车前子泽泻茵陈赤芍丹皮黄柏栀子牛膝 董某,女,34岁。带下量多两年余。经抗炎及中药治疗无明显疗效故来应诊。现带下量多,常需垫纸,色白清冷,稀薄如水,淋漓不断,伴畏寒肢冷,腰痛如折,小腹凉,小便频数。舌淡胖润,边有齿痕,脉沉细而迟。 要求:诊断、病机要点、治法、方药。 诊断:带下过多;肾阳虚型。 病机要点:久病及肾,使肾阳不足,气化失常,寒湿内盛,引起带脉失约,任脉不固,故带下量多。 治法:温肾助阳,涩精止带。方药:内补丸加减。 鹿茸菟丝子潼蒺藜黄芪紫菀茸肉桂桑螵蛸肉苁蓉制附子芡实白果金樱子 王某,女,26岁。带下量多,伴外阴、阴道瘙痒3天。患者于20天前在某医院行人工流产术。术中顺利,术后阴道出血近两周。经服抗生素及中药血净,术后半月盆浴。3天前出现带下量增多,色黄如脓,臭秽难闻,伴外阴、阴道瘙痒不适,心烦不安,口干,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诊断:带下过多;湿毒蕴结型。 病机要点:患者因人工流产术损伤冲任,又值血室正开之时盆浴,令湿毒内侵,损伤任带二脉,任脉不固,带脉失约,故带下量多。 治法:清热解毒除湿。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味。 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天葵子紫花地丁土茯苓薏苡仁红藤败酱草 李某,女,27岁,干部,1987年10月3日就诊。主诉:第一胎孕足月,胎死腹中10天。患者素患慢性肾炎,于近预产期前10天,行产前检查,发现胎死,现小腹坠痛不适,疲倦无力,心悸气短,阴道有少量淡红色血,面色苍白。舌淡黯,苔白,脉细弱。 诊断:子死腹中;气血虚弱型。 病机要点:久病体虚,气血虚弱,胎失所养,无力养胎促儿外出,故临产前胎死腹中,不能产出。 治法:益气养血,活血下胎。方药:救母丹加味。 人参当归益母草川芎荆芥穗(炒黑)赤石脂 王某,女,30岁,已婚。初诊日期:1996年7月10日。主因产后十余天,身微热,自汗,小腹绵绵作痛就诊。患者分娩时失血过多,产后小腹绵绵作痛,喜按,恶露量少色淡,至今腹痛不止。近五天来,身有微热,自汗,伴头晕耳鸣,目眩,心悸少寐,手足麻木,大便干燥。检查:面色萎黄,舌淡红,苔薄,脉虚细微数。腹软,喜按。 诊断:产后发热,产后腹痛;血虚型。 病机要点:患者分娩时失血过多而致血虚。营血亏虚,胞脉失养,或气随血耗,气虚运血无力,血行迟滞,故令小腹痛。阴血骤虚,阳无所附,虚阳浮越于外,则引起发热。 治法:养血益气,和营退热方药:八珍汤加味。 熟地白芍当归川芎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地骨皮 丁某,女,29岁,已婚。主因产后恶露量多二十余日来诊。现恶露量较多,色深红,质稠粘,其气臭秽,伴口燥咽干,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红苔少,脉细数无力。 诊断:恶露不绝;血热型。 病机要点:平素嗜食辛辣之品使体内蕴热。热扰冲任,迫血妄行,故恶露量多,过期不止。 治法:养阴清热,凉血止血。方药:保阴煎加味。 生地熟地白芍山药续断黄芩黄柏甘草煅牡蛎炒地榆 李某,女,25岁,已婚。初诊日期:1994年11月10。主诉:产后10天,怕冷发热2天。患者于产后7天时,因未及时添加衣物感寒。初觉形寒不适,体温不高,翌日即恶寒发热,体温38.8℃,无汗身楚,头痛眩晕,鼻塞流涕,心悸少寐,恶露量不多,小腹不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 诊断:产后发热;外感型。 病机要点:产后元气亏虚,卫阳失固,腠理疏松,不慎感受风寒之邪。风寒袭表,正邪交争则发热。 治法:养血祛风,散寒解表。方药:荆防四物汤加味。

妙用芍药甘草汤治痛经(中医治疗方法临床案例)

妙用芍药甘草汤治痛经 (中医治疗方法临床案例) 黎XX教授是XX市知名的妇产科专家,临证30余年,经验丰富,善于运用中医经方治疗妇产科杂病、急症,效果显著。笔者有幸跟师一年,受益匪浅,现将其活用用芍药甘草汤治疗痛经经验进行总结如下。 辨证分析黎XX认为痛经病因多变,病机复杂,但以下焦阴血不足,以致气血瘀滞、胞宫失养者居多。月经前后,气血变化迅速,损耗较大,加之平素不善调养,易致阴血不足,经脉失养。胞宫经脉不利,失于濡养,不荣则痛。妇女多性情急躁易怒或生性抑郁,易致肝气瘀滞不通。经脉气血不足,鼓动无力,气血易于凝滞,加之因濡养不足,阴寒内生,寒气凝阻,更易加重血瘀,不通则痛。临床常表现为:下腹冷痛或者刺痛,疼痛难忍,四肢不温,喜热饮或不欲饮,胁肋不疏,舌质常晦暗清冷或伴见瘀紫,舌苔薄白,脉象或涩或沉迟。 治疗方法《伤寒论》中芍药甘草汤用于汗后伤及阴血而致脚挛急不伸之证,内含白芍、炙甘草各四两。其中白芍药酸苦入厥阴,敛阴和营,柔筋止痛。甘草甘平入太阴,和胃生津,缓急止痛。两药相伍为用,共奏酸甘化阴、缓急止痛之功。组方简练却配伍得当,辨证准确,对于痉挛性疼痛效果明显。

黎XX在临床中,用芍药甘草汤治疗上述证型的痛经,效果显著。芍药酸以柔筋,疏利肝经之气血,使阴血得补、气血得痛。炙甘草取其甘,以和中缓急,使经脉得温,气血自和。两者配伍得当,血气得充,经脉得通,瘀滞自解,则疼痛得消。 对于气滞重者可酌加枳壳、香附、佛手等药;血瘀重者可酌加乳没、桃红等物;寒凝重者可加肉桂、干姜等。 案例 患者张某,女,26岁,下腹痛3小时来诊。坐立不安,面色无华,面容痛楚,俯仰不得。诉下腹部疼痛剧烈难忍,胀痛为主,月经适至,夹有血块。平素月经规则,间夹血块,量多。情绪抑郁不疏,每至月经则下腹疼痛胀闷不适,病史多年。舌质晦暗青紫,边有瘀紫,苔薄而黄,脉沉涩。 辨证分析患者月经量多,耗伤阴血,阴血不足,肝经失养,从而抑郁寡欢,肝气不疏,厥阴气滞,胞宫气血不足加以瘀滞不通以致疼痛剧烈。阴血不足则见面色无华。月经夹有血块,舌象、脉象均为阴血不足、血瘀气滞之外象。 治以柔肝养阴、散瘀理气之法。方拟芍药甘草汤加味:白芍药、炙甘草各50g,丹参20g,吴茱萸5g。服药一服痛减,连服6服,诸

中医技法:痛经病例分享

中医技法:痛经病例分享 本文来源于网络:由本平台整理!只提供临床参考!请勿模仿!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痛经的针灸治疗 [处方1]气海天枢足三里 [操作]取仰卧位,下肢屈曲。气海 用3寸长毫针先直刺1.5—2寸,上下徐徐提 插3—5次后,再将针提至皮下,向中极方向 透刺2—2.5寸,按上法徐徐提插3—5次,有 强烈的沉胀感后留针15—30分钟;天枢针 1.5—2寸,刮针手法,留针时间同气海;足 三里针1.5—2寸,提插捻转手法,持续行针 至腹痛减轻后或消失后留针,以上两穴同时起 针。 [治验]王××,女,26岁。患痛经 5—6年,经前腹痛,经色紫黑成块,手足发 热,伴有头痛,腰痛,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妇科检查无异常。口服镇痛,镇静等药物无效。 诊断为痛经,用上法针后疼痛即止,3次而愈, 未再发。 [按语]本病属气滞血瘀型,治则为 理气祛瘀,扶正止痛。气海为气之海,呼吸之 根,藏精之所,为下焦之要穴,针之可益真脏,

回生气,温下元,振肾阳;天枢乃大肠之募穴,能分理水谷,糟粕,清导一切滞浊,与气海相配,取气海振下焦之阳,取天枢调理肠胃之气,以利运化。足三里可健脾强胃,益气血生化之源。 [处方2]气海关元三阴交 [操作]气海、关元二穴,针下2寸深,有麻感下行至会阴部,再继续施热补手法,有酸热感扩散至小腹部,患者自觉胀痛感减轻,再刺三阴交1.5寸深,用提插捻转手法,以押手压住穴下,今感传到两股内,针下腹痛以减轻为有效。治验刘×,女,20岁,未婚,工人。既往经行腹痛2年,月经后衍4—5天,血少色黯,或有瘀块,喜热。面色青白,唇青苔薄白,舌面隐见瘀斑,脉沉弦。按上法取穴操作治疗2次,痊愈而归。随访多年未发。 [按语]本病为气滞血瘀型,治则为行气活血,祛瘀止痛。本方取气海以通调冲任二脉,蒸动气化,宣通涩滞,调理气机以帅血行;取关元且用热法,以温补下元,可敬寒活血;配三阴交可疏肝脾肾三经之气,以活血通滞,更利调经,且是三阴皆循行过少腹,尤是循经远位必取之穴。然本证之治,实则行气调气为主,活血为次,欲通经调气,以手法调节控制感传至为重要,如气至病所,其效立见。 [处方3]公孙列缺中极太冲 [操作]直刺公孙(双)0.5寸,采用提插捻转手法,刺用泻法。留针30分钟,5分钟行手法1次。 [治验]刘×,女,22岁。月经来潮

中医妇科治疗痛经9例病例分析专题报告

中医妇科治疗痛经9例病例分析专题报告例一景××,女,29岁,已婚,1977年7月19日初诊。据述七年前,因在风雪中践冰赶路,时值经水正行而停止,从此发现月事不调,每于经前数天,即发作小腹疞痛,并逐日加剧,常伴呕吐、腹泻,苦不可耐,俟月经既行始逐渐缓解。月经周期错后。量少有块,颜色紫黑。素常腹胀肠鸣,纳少便溏,肢体酸痛四末欠温,间多白带,婚后四年迄未孕育。按脉沉缓,苔白略腻。此系寒湿,搏于冲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拟温化寒湿,兼通血脉。处方云茯苓、福泽泻各12克,炒白术9克,藿香6克,车前子12克(布包),炮姜炭6克,桂枝6克,天仙藤、汉防己各9克,香附米、姜厚朴各9克,广陈皮6克,砂仁1.5克(打分二次冲),5剂,水煎服。二诊(7月25日)药后溲利、带减、腹胀亦轻,纳食略增,肢痛未作。刻下经期将届,自觉腰酸、腹坠痛,先予温通经脉,以为未雨绸缪之计。处方秦当归12克,三棱、莪术、赤芍药、苏木各9克,牛膝、丹参、刘寄奴各12克,香附米9克,醋柴胡、台乌药各6克,淡吴萸3克,桂枝6克,4剂,水煎服。服上方后,于八月二日经潮,腹痛大减,吐泻未作,能够坚持工作。此次带经四天,量少有块。刻诊腹胀溲浊,带下绵绵,肢面浮肿,因此脾阳不振,寒湿之邪,遂乘血去脉虚之隙;肆虐为患,极拟健脾利湿法。处方炒白术12克,茯苓皮15克,福泽泻、萹蓄、大腹皮各9克,瞿麦穗12克,车前子、冬葵子(同布包)、天仙藤各12克,醋柴胡、姜厚朴、法半夏各9克,香附米、广陈皮各6克,4

剂,水煎服。嘱药后每日上午服妇科金丹一付,下午服二陈丸一付,连服20天。下次经潮前五天,服下方3至4剂。秦当归12克,三棱、莪术、泽兰叶、草红花、赤芍药、苏木、香附米、炒枳壳各9克,刘寄奴、怀牛膝12克,冬葵子,车前子各15克(同布包)。四诊(12月29日)上药服后,月经来潮三次,诸皆正常。现月事五旬未至,尺脉略滑,缕缕不绝,似为孕象,妊娠试验,果为阳性,嘱勿须服药,善为调摄可也。 【按】本例因寒湿之邪,伤及下焦,客于胞宫,血涩气滞,运行不畅,故经期脐下疞痛、量少、色暗、有块;寒湿困遏脾阳,故腹胀肠鸣,纳少便溏,四肢不温;寒性收引,湿性重浊,寒湿侵及筋骨,故关节重痛,损及下焦,故带下淋漓。《内经》曰:“先寒而后生它病者,治其本。”故初诊以炮姜、白术、茯苓、泽泻、藿香、车前子等,蠲除寒湿,温运中州;香附、砂仁、厚朴、陈皮等,燥湿健脾,理气和中;再加桂枝、天仙藤温通经脉,汉防己祛湿止痛,针对病因,逐邪外出,以廓清致病之由。二诊将届经期,则以当归、赤芍、三棱、莪术、刘寄奴、丹参、牛膝、苏木等,活血化瘀止痛;柴胡、乌药、香附等,理气行滞活血;桂枝、吴萸温经散寒通脉,诸药针对痛经主症,温经活血,理气镇痛,所谓“先其所因,而伏其所主”。此后依法调理,或以丸药缓图,或以汤药荡涤,逐使数年痼痰,得以获痊。 例二车××,女,22岁,未婚,1977年6月3日初诊。十六岁月经初潮时,即发作痛经,迄今已七年,每用止痛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