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上二次函数复习专题

浙教版九年级上二次函数复习专题
浙教版九年级上二次函数复习专题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复习专题

〖知识点〗二次函数、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和开口方向 〖大纲要求〗

1. 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

2. 会把二次函数的一般式化为顶点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和开口方向,会

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的图象;

3. 会平移二次函数y =ax 2(a ≠0)的图象得到二次函数y =a(ax +m)2

+k 的图象,了解特

殊与一般相互联系和转化的思想; 4. 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5. 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了解二次函数的增减性,会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

坐标和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和不等式之间的联系。

内容

(1)二次函数及其图象

如果y=ax 2

+bx+c(a,b,c 是常数,a ≠0),那么,y 叫做x 的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可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 (2)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和开口方向

抛物线y=ax 2

+bx+c(a ≠0)的顶点是)44,2(2a b ac a b --,对称轴是a

b x 2-=,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抛物线y=a (x+h )2+k(a ≠0)的顶点是(-h ,k ),对称轴是x=-h. 〖考查重点与常见题型〗

1. 考查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有关试题常出现在选择题中,如:

已知以x 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y =(m -2)x 2+m 2

-m -2额图像经过原点, 则m 的值是

2. 综合考查正比例、反比例、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习题的特点是在同一直角

坐标系内考查两个函数的图像,试题类型为选择题,如:

如图,如果函数y =kx +b 的图像在第一、二、三象限内,那么函数

y =kx 2

+bx -1的图像大致是( )

3. 考查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关习题出现的频率很高,习题类型有中

档解答题和选拔性的综合题,如: 已知一条抛物线经过(0,3),(4,6)两点,对称轴为x =5

3

,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4. 考查用配方法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对称轴、二次函数的极值,有关试题为解答题,

如:

已知抛物线y =ax 2

+bx +c (a ≠0)与x 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是-1、3,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是-3

2 (1)确定抛物线的解析式;(2)用配方法确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

标.

5.考查代数与几何的综合能力,常见的作为专项压轴题。 习题1: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已知A(3,6)在第一象限,则点B(3,-6)在第 象限 2、对于y=-1

,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

3、二次函数y=x2

+x-5取最小值是,自变量x的值是

4、抛物线y=(x-1)2

-7的对称轴是直线x= 5、直线y=-5x-8在y轴上的截距是

6、函数y=1

2-4x

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7、若函数y=(m+1)xm2+3m+1

是反比例函数,则m 的值为 8、在公式1-a2+a

=b中,如果b是已知数,则a=

9、已知关于x的一次函数y=(m-1)x+7,如果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m的取值

范围是

10、 某乡粮食总产值为m吨,那么该乡每人平均拥有粮食y(吨),与该乡人口数x的函

数关系式是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函数y=x-5 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 )

(A)x>5 (B)x<5 (C)x≤5 (D)x≥5

12、抛物线y=(x+3)2

-2的顶点在 ( )

(A)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13、抛物线y=(x-1)(x-2)与坐标轴交点的个数为 ( ) (A)0 (B)1 (C)2 (D)3

14、下列各图中能表示函数和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15.平面三角坐标系内与点(3,-5)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为( ) (A )(-3,5) (B )(3,5) (C )(-3,-5) (D )(3,-5)

16.下列抛物线,对称轴是直线x=1

2

的是( )

(A ) y=12 x2(B )y=x2+2x(C )y=x2+x+2(D )y=x2

-x-2

17.函数y=3x

1-2x 中,x的取值范围是( )

(A )x≠0 (B )x>12 (C )x≠12 (D )x<1

2

18.已知A (0,0),B (3,2)两点,则经过A 、B 两点的直线是( ) (A )y=23 x (B )y=32 x (C )y=3x (D )y=1

3 x+1

19.不论m为何实数,直线y=x+2m与y=-x+4 的交点不可能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0.某幢建筑物,从10米高的窗口A 用水管和向外喷水,喷的水流呈抛物线(抛

物线所在平面与墙面垂直,(如图)如果抛物线的最高点M 离墙1米,离地面40

3 米,

则水流下落点B 离墙距离OB 是( )

(A )2米 (B )3米 (C )4米 (D )5米

三.解答下列各题(21题6分,22----25每题4分,26-----28每题6分,共40分)

21.已知:直线y=1

2 x+k过点A (4,-3)。(1)求k的值;(2)判断点B (-2,-6)

是否在这条直线上;(3)指出这条直线不过哪个象限。

22.已知抛物线经过A (0,3),B (4,6)两点,对称轴为x=53

(1) 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2) 试证明这条抛物线与X 轴的两个交点中,必有一点C ,使得对于x轴上任意一点D 都

有AC +BC ≤AD +BD 。

23.已知:金属棒的长1是温度t的一次函数,现有一根金属棒,在O ℃时长度为200cm,温度提高1℃,它就伸长0.002cm。

(1) 求这根金属棒长度l与温度t的函数关系式; (2) 当温度为100℃时,求这根金属棒的长度;

(3) 当这根金属棒加热后长度伸长到201.6cm时,求这时金属棒的温度。

24.已知x1,x2,是关于x的方程x2-3x+m=0的两个不同的实数根,设s=x12+x22

(1) 求S 关于m的解析式;并求m的取值范围;

(2) 当函数值s=7时,求x13

+8x2的值;

25.已知抛物线y=x2

-(a+2)x+9顶点在坐标轴上,求a的值。

26、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Rt∠,截取AE=BF=DG=x,已知AB=6,CD=3,AD=4,求:

(1) 四边形CGEF的面积S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和X的取值范围; (2) 当x为何值时,S的数值是x的4倍。

D

A

B

C

E F

G X X X

27、国家对某种产品的税收标准原定每销售100元需缴税8元(即税率为8%),台洲经济开发区某工厂计划销售这种产品m吨,每吨2000元。国家为了减轻工人负担,将税收调整为每100元缴税(8-x)元(即税率为(8-x)%),这样工厂扩大了生产,实际销售比原计划增加2x%。

(1) 写出调整后税款y(元)与x的函数关系式,指出x的取值范围;

(2) 要使调整后税款等于原计划税款(销售m吨,税率为8%)的78%,求x的值.

28、已知抛物线y=x2

+(2-m)x-2m(m≠2)与y轴的交点为A,与x轴的交点为B,C(B点在C点左边)

(1) 写出A,B,C三点的坐标;

(2) 设m=a2

-2a+4试问是否存在实数a,使△ABC为Rt△?若存在,求出a的

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 设m=a2

-2a+4,当∠BAC最大时,求实数a的值。 习题2:

一.填空(20分)

1.二次函数=2(x - 32 )2

+1图象的对称轴是 。

2.函数

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3.若一次函数y=(m-3)x+m+1的图象过一、二、四象限,则的取值范围是 。 4.已知关于的二次函数图象顶点(1,-1),且图象过点(0,-3),则这个二次函数解析式为 。

5.若y 与x 2成反比例,位于第四象限的一点P (a ,b )在这个函数图象上,且a,b 是方程x 2

-x -12=0的两根,则这个函数的关系式 。 6.已知点P (1,a )在反比例函数y=k x

(k ≠0)的图象上,其中a=m 2

+2m+3(m 为实数),则这个函数图象在第 象限。 7. x,y 满足等式x=

32

21

y y +-,把y 写成x 的函数 ,其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是 。

8.二次函数y=ax 2

+bx+c+(a ≠0)的图象如图,则点P (2a-3,b+2) 在坐标系中位于第 象限 9.二次函数y=(x-1)2+(x-3)2

,当x= 时,达到最小值 。

10.抛物线y=x 2

-(2m-1)x- 6m 与x 轴交于(x 1,0)和(x 2,0)两点,已知x 1x 2=x 1+x 2+49,

x

y o -2-2

要使抛物线经过原点,应将它向右平移个单位。

二.选择题(30分)

11.抛物线y=x2+6x+8与y轴交点坐标()

(A)(0,8)(B)(0,-8)(C)(0,6)(D)(-2,0)(-4,0)

12.抛物线y= -1

2

(x+1)2+3的顶点坐标()

(A)(1,3)(B)(1,-3)(C)(-1,-3)(D)(-1,3)

13的图象在第一、二、三象限,那么函数y=kx2+bx-1的图象大致是()

14.函数x的取值范围是()

(A)x≤2 (B)x<2 (C)x> - 2且x≠1 (D)x≤2且x≠–1

15.把抛物线y=3x2先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是()(A)=3(x+3)2 -2 (B)=3(x+2)2+2 (C)=3(x-3)2 -2 (D)=3(x-3)2+2

16.已知抛物线=x2+2mx+m -7与x轴的两个交点在点(1,0)两旁,则关于x的方程1

4

x2+(m+1)

x+m2+5=0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正根(B)有两个负数根(C)有一正根和一个负根(D)无实根17.函数y= - x的图象与图象y=x+1的交点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18.如果以y轴为对称轴的抛物线y=ax2+bx+c的图象,如图,

则代数式b+c-a与0的关系()

(A)b+c-a=0 (B)b+c-a>0 (C)b+c-a<0 (D)不能确定

19.已知:二直线y= -3

5

x +6和y=x - 2,它们与y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A)6 (B)10 (C)20 (D)12

20.某学生从家里去学校,开始时匀速跑步前进,跑累了后,再匀速步行余下的路程。下图所示图中,横轴表示该生从家里出发的时间t,纵轴表示离学校的路程s,则路程s与时间t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三.解答题(21~23每题5分,24~28每题7分,共50分)

21.已知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的两交点的横坐标分别是-1和3,与y轴交点的

纵坐标是-3

2

y

x

O

s

t

o

s

t

o

s

t

o

s

t

o

A B C

D

x

y

o

x

y

o x

y

o

1

-1-1

B C D

(1)确定抛物线的解析式;

(2)用配方法确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22、如图抛物线与直线

)4(-=x k y 都经过坐标轴的正半轴上A ,B 两点,该抛物线的对称

轴x=—1,与x 轴交于点C,且∠ABC=90°求:

(1)直线AB 的解析式;

(2)抛物线的解析式。

23、某商场销售一批名脾衬衫,平均每天可售出20

件,每件盈利40加盈利,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经调查发现每件衬衫降价1元, 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

(1)若商场平均每天要盈利1200元,每件衬衫要降价多少元, (2)每件衬衫降价多少元时,商场平均每天盈利最多?

24、已知:二次函数1222

+-+=b ax x y 和1)3(2

2

-+-+-=b x a x y 的图象都经过x 轴上两个不同的点M 、N ,求a 、b 的值。

25、如图,已知⊿ABC 是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AB 在x 轴上,点C 在第一象限,AC 与y 轴交于点D ,点A 的坐标为{—1,0),求 (1)B ,C ,D 三点的坐标;

(2)抛物线c bx ax y ++=2

经过B ,C ,D 三点,求它的解析式;

(3)过点D 作DE ∥AB 交过B ,C ,D 三点的抛物线于E ,求DE 的长。

26 某市电力公司为了鼓励居民用电,采用分段计费的方法计算电费:每月用电不超100度 时,按每度0.57元计费:每月用电超过100度时.其中的100度仍按原标准收费,超过部分按每度0.50元计费。

(1)设月用电x 度时,应交电费y 元,当x ≤100和x>100时,分别写出y 关于x 的函数 关系式;

问小王家第一季度共用电多少度?

Y

X

B C O A Y

X B C O A D E

27、巳知:抛物线

62)5(2

22+++-=m x m x y (1)求证;不论m 取何值,抛物线与x 轴必有两个交点,并且有一个交点是A(2,0);

(2)设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B ,AB 的长为d ,求d 与m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设d=10,P(a ,b)为抛物线上一点:

①当⊿A BP是直角三角形时,求b 的值;

②当⊿AB P是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时,分别写出b 的取值范围(第2题不要求写出过程)

28、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9

24(2)254(222+--+--=m m x m m x y 与x 轴的交点为A ,B(点B在点A 的右边),与y 轴的交点为C ; (1)若⊿ABC 为Rt ⊿,求m 的值;

(1)在⊿ABC 中,若AC=BC,求sin ∠ACB 的值;

(3)设⊿ABC 的面积为S ,求当m 为何值时,s 有最小值.并求这个最小值。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次函数复习专题

二次函数复习 安陆市解放路初中陈洪波 知识目标:1、了解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三种表示方法,抛物线的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以及抛物线与对称轴的交点坐标等; 2、一元二次方程与抛物线的关系. 3、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函数知识与几何知识解决数学综合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问题情境和探索活动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复习重点:二次函数的应用 复习难点:函数综合题型 复习方法:自主探究、分组合作交流 复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学生独立练习,分小组批改) 1、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三种表示方法: (1)顶点式:(2)交点式: (3)一般式: 2、填表:(屏幕显示) 抛物线顶点坐标 开口方向当a>0时 开口方向当a<0时

3、二次函数y=ax2 +bx+c,当a>0时,在对称轴右侧,y随x的增大而___,在对称轴左侧,y随x的增大而___;当a<0时,在对称轴右侧,y随x的增大而____, 在对称轴左侧,y随x的增大而_____ 4、抛物线y=ax2 +bx+c,当a>0时图象有最____点,此时函数有最_____值;当a<0时图象有最______点,此时函数有最_______值。 二、探究、讨论、练习(先独立思考,再分组讨论,最后反馈信息)(屏幕显示) 1、已知二次函数y=ax2 +bx+c的图象如图所示,试判断下面各式的符号: (1)abc (2)b2-4ac (3)2a+b (4)a+b+c 2、已知抛物线y=x2 +(2k+1)x-k2 +k (1) 求证:此抛物线与x轴总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2)设A(x1 ,0)和B(x2 ,0)是此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且满足x1 +x2 = -2k2 +2k+1, ①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②此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AB的面积等于3,若存在,请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三、归纳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四、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一位运动员在距篮下4米处跳起投篮,球运行的路线是抛物线,当球运行的水平距离为2.5米时,达到的最大高度是3.5米,然后准确落入篮圈,已知篮球中心到地面的距离为3.05米, (1)根据题意建立直角坐标系,并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初三.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二次函数知识点: 1.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2y ax bx c =++(a b c , ,是常数,0a ≠)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这里需要强调: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二次项 系数0a ≠,而b c , 可以为零.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2. 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结构特征: ⑴ 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 的二次式,x 的最高次数是2. ⑵ a b c , ,是常数,a 是二次项系数,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 1. 二次函数基本形式:2y ax =的性质: 结论:a 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总结:

2. 2 =+的性质: y ax c 结论:上加下减。 总结:

3. ()2 =-的性质: y a x h 结论:左加右减。 总结: 4. ()2 =-+的性质: y a x h k

总结: 1. 平移步骤: ⑴ 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2 y a x h k =-+,确定其顶点坐标()h k ,; ⑵ 保持抛物线2y ax =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 k ,处,具体平移方法 如下:

【或左(h <0)】向右(h >0)【或左(h 平移|k|个单位 2. 平移规律 在原有函数的基础上“h 值正右移,负左移;k 值正上移,负下移”. 概括成八个字“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三、二次函数()2 y a x h k =-+与2y ax bx c =++的比较 请将2245y x x =++利用配方的形式配成顶点式。请将2y ax bx c =++配成 ()2 y a x h k =-+。 总结: 从解析式上看,()2 y a x h k =-+与2y ax bx c =++是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后者 通过配方可以得到前者,即2 2424b ac b y a x a a -? ?=++ ?? ?,其中2424b ac b h k a a -=-= ,. 四、二次函数2y ax bx c =++图象的画法 五点绘图法: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2y ax bx c =++化为顶点式 2()y a x h k =-+,确定其开口方向、对称轴及顶点坐标,然后在对称轴两侧, 左右对称地描点画图.一般我们选取的五点为:顶点、与y 轴的交点()0c , 、以及()0c , 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2h c ,、与x 轴的交点()10x ,,()20x ,(若与x 轴没有交点,则取两组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 画草图时应抓住以下几点: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与x 轴的交点,与y 轴的交点.

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二次函数复习

例1、已知二次函数2243y x x =++,试确定的它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巩固练习二: 1、抛物线243y x =-+的对称轴及顶点坐标 分别是( ) A 、y 轴,(0,-4) B 、x =3,(0,4) C 、x 轴,(0,0) D 、y 轴,(0,3) 2、二次函数2 (1)2y x =---图象的顶点坐标 和对称轴方程为( ) A 、(1,-2), x =1 B 、(1,2),x =1 C 、(-1,-2),x =-1 D 、(-1,2),x =-1 3、由函数y=5x 2的图象沿x 轴向 平移 个单位,再沿y 轴向 平移 单位得到函数y=5(x -3)2-2的图象。 4、已知某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为)11(-,, 且过点)02(,试确定它的函数解析式 教师讲 解回顾解题思路 学生积 极参与,独立思 考,然后 交流 通过练 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开放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点三 巩固练习三: 1、二次函数y=ax 2+bx+c(a ≠0)的图象 如图所示,则a 、b 、c 的符号为( ) A 、a<0,b>0,c>0 B 、a<0,b>0,c<0 C 、a<0,b<0,c>0 D 、a<0,b<0,c<0 2、二次函数y=ax 2+bx+c(a ≠0)的图象 如图所示,则a 、b 、c 的符号为( ) A 、a>0,b=0,c>0 B 、a<0,b>0,c<0 进一步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系数与图像的关 系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小组合作完成 2(0)y ax bx c a =++≠的系数与图像的关系

拓展提高 C、a>0,b=0,c<0 D、a<0,b=0,c<0 1、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 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abc>0, B、b2-4ac<0, C、a-b+c<0, D、4a+2b+c>0. 3、我校初三篮球比赛中,如图1所示,队员甲在距篮圈中心水平距离4米处跳起投篮,球运行的路线是抛物线,当球运动的水平距离为2.5米时,达到最大高度3.5米,然后准确落入篮圈,已知篮圈中心到地面的距离为 3.05米.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此时,若对方队员乙在甲前方0.5m处跳起盖帽拦截,已知乙的最大摸高为3m,那么乙能否拦截成功? 感悟与收获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大家交流一 下。 学生思 考交流 通过回 顾,引导 学生进行 反思 自我检测1.二次函数2 2(4)5 y x =-+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分别是().A.向上、直线4 x=、(45) ,B.向上、直线4 x=-、(45) -, C.向上、直线4 x=、(45) - , D.向下、直线4 x=-、(45) -, 2.抛物线2 (1)3 y x =-+的顶点坐标为_________. 3.将抛物线2 y x=向左平移4个单位后,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则此时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是______ __. 4.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ax b =+ 和二次函数2 y ax bx =+的图象可能为().

浙教版初中数学中考知识点汇总

a 32a n a n a a a )(121n x x x n x +++=Λ)(212211n f f f n f x f x f x x k k k =++++++=ΛΛa x x -=1'1a x x -=2'2a x x n n -='a x x +='])()()[(1222212x x x x x x n s n -++-+-=Λ2s s = b b =b a ab ?=2a a )0()(2≥=a a a 浙教版 初中数学 中考知识点汇总 1.数的分类及概念: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像√3,π,???叫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实数按正负也可分为:正整数、正分数、0、负整数、负分数,正无理数、负无理数。 2.自然数(0和正整数);奇数2n-1、偶数2n 、质数、合数。科学记数法:n a 10?(1≤a <10,n 是整数),有效数字。 3.(1)倒数积为1;(2)相反数和为0,商为-1;(3)绝对值是距离,非负数。 4.数轴:①定义(“三要素”);②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2)性质: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数均为0。 5非负数:正实数与零的统称。(表为:x ≥0)(1)常见的非负数有: 6.去绝对值法则: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零的绝对值是零,“0”; 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 7.实数的运算: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法则,定律,顺序要熟悉。 8.代数式,单项式,多项式。整式,分式。有理式,无理式。根式。 9. 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相加,字母及字母的指数不变)。 10. 算术平方根: (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 平方根: 11. (1)最简二次根式:①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②被开方数中不含有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2)同类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以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3)分母有理化:化去分母中的根号。 12.因式分解方法: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A.提公因式法;B.公式法;C.十字相乘法;D.分组分解法。 13.指数:n 个a 连乘的式子记为 。(其中a 称底数,n 称指数, 称作幂。) 正数的任何次幂为正数;负数的奇次幂为负数,负数的偶次幂为正数。 14. 幂的运算性质:①a m a n =a m+n ; ②a m ÷a n =a m-n ; ③(a m )n =a mn ;④( ab )n =a n b n ; ⑤ 15.分式的基本性质 = = (m ≠0);符号法则: 16.乘法公式:(a+b )(a-b )=a 2-b 2; (a+ b)2= a 2+2ab+b 2; a 2-b 2=(a+b )(a-b ); a +2ab+b 2 = (a+ b)2 17.算术根的性质:① = ;② ; ③ (a 0,b ≥0); ④ (a ≥0,b >0) 18.统计初步:通常用样本的特征去估计总体所具有的特征。(1).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 (2)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平均数:平均数是刻划数据的集中趋势(集中位置)的特征数。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或最中间位置的两个数据的平 均数) ① ; ② ③若 , ,… , , ; 则 (3)极差:样本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它是刻划样本中数据波动范围的大小。 方差:方差是刻划数据的波动大小的程度。 标准差: (4)调查:普查:具有破坏性、特大工作量的往往不适合普查;抽样调查:抽样时要主要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5)频数、频率、频数分布表及频数分布直方图: 19.概率:用来预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学量 (1)P (必然事件)=1;P (不可能事件)=0;0〈P (不确定事件A )〈1。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二次函数知识点 一、二次函数概念: 1.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2y ax bx c =++(a b c ,,是常数,0a ≠)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这里需要强调: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二次项系数0a ≠,而b c ,可以为零.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2. 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结构特征: ⑴ 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 的二次式,x 的最高次数是2. ⑵ a b c ,,是常数,a 是二次项系数,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二、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 1. 二次函数基本形式:2y ax =的性质: a 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2. 2y ax c =+的性质: 上加下减。 3. ()2 y a x h =-的性质: 左加右减。 4. ()2 y a x h k =-+的性质:

1. 平移步骤: 方法一:⑴ 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2 y a x h k =-+,确定其顶点坐标()h k ,; ⑵ 保持抛物线2y ax =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 k , 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 【或左(h <0)】向右(h >0)【或左(h 平移|k|个单位 2. 平移规律 在原有函数的基础上“h 值正右移,负左移;k 值正上移,负下移”. 概括成八个字“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方法二: ⑴c bx ax y ++=2 沿y 轴平移:向上(下)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 变成 m c bx ax y +++=2(或m c bx ax y -++=2) ⑵c bx ax y ++=2 沿轴平移:向左(右)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 变成 c m x b m x a y ++++=)()(2(或c m x b m x a y +-+-=)()(2) 四、二次函数()2 y a x h k =-+与2y ax bx c =++的比较 从解析式上看,()2 y a x h k =-+与2y ax bx c =++是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后者通过配方可以得到前者,即2 2424b ac b y a x a a -? ?=++ ?? ?,其中2424b ac b h k a a -=-= ,. 五、二次函数2y ax bx c =++图象的画法 五点绘图法: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2y ax bx c =++化为顶点式2()y a x h k =-+,确定其开口方向、 对称轴及顶点坐标,然后在对称轴两侧,左右对称地描点画图.一般我们选取的五点为:顶点、与y 轴的交点()0c , 、以及()0c ,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2h c ,、与x 轴的交点()10x ,,()20x ,(若与x 轴没有交点,则取两组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

最新史上最全初三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二次函数知识点归纳及相关典型题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1.定义:一般地,如果c b a c bx ax y ,,(2 ++=是常数,)0≠a ,那么y 叫做x 的二次函数. 2.二次函数2 ax y =的性质 (1)抛物线2 ax y =的顶点是坐标原点,对称轴是y 轴. (2)函数2 ax y =的图像与a 的符号关系. ①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为其最低点; ②当0a 时,开口向上;当0

7.顶点决定抛物线的位置.几个不同的二次函数,如果二次项系数a 相同,那么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开口大小完全相同,只是顶点的位置不同. 8.求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的方法 (1)公式法:a b ac a b x a c bx ax y 44222 2 -+ ??? ? ? +=++=,∴顶点是),(a b ac a b 4422--,对称轴是直线a b x 2-=. (2)配方法:运用配方的方法,将抛物线的解析式化为()k h x a y +-=2 的形式,得到顶点为(h ,k ),对称轴是直线 h x =. (3)运用抛物线的对称性:由于抛物线是以对称轴为轴的轴对称图形,所以对称轴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是抛物线的对 称轴,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是顶点. 用配方法求得的顶点,再用公式法或对称性进行验证,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9.抛物线c bx ax y ++=2 中,c b a ,,的作用 (1)a 决定开口方向及开口大小,这与2 ax y =中的a 完全一样. (2)b 和a 共同决定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由于抛物线c bx ax y ++=2 的对称轴是直线 a b x 2- =,故:①0=b 时,对称轴为y 轴;②0>a b (即a 、b 同号)时,对称轴在y 轴左侧;③0c ,与y 轴交于正半轴;③0

浙教版 初中数学 中考知识点汇总

a n n n b a b a =)(p p b a a b )()(=-32a n a n a am bm a b a b a b a b -=-=-)(121n x x x n x +++= )(212211n f f f n f x f x f x x k k k =++++++= a x x -=1'1a x x -=2'2a x x n n -='a x x +='])()()[(1222212x x x x x x n s n -++-+-= 2s s =b a b a =b a ab ?=2a a )0()(2≥=a a a 浙教版 初中数学 中考知识点汇总 1.数的分类及概念: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像√3,π,0.101001???叫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实数按正负也可分为:正整数、正分数、0、负整数、负分数,正无理数、负无理数。 2.自然数(0和正整数);奇数2n-1、偶数2n 、质数、合数。科学记数法:n a 10?(1≤a <10,n 是整数),有效数字。 3.(1)倒数积为1;(2)相反数和为0,商为-1;(3)绝对值是距离,非负数。 4.数轴:①定义(“三要素”);②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2)性质: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数均为0。 5非负数:正实数与零的统称。(表为:x ≥0)(1)常见的非负数有: 6.去绝对值法则: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零的绝对值是零,“0”; 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 7.实数的运算: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法则,定律,顺序要熟悉。 8.代数式,单项式,多项式。整式,分式。有理式,无理式。根式。 9. 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相加,字母及字母的指数不变)。 10. 算术平方根: (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 平方根: 11. (1)最简二次根式:①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②被开方数中不含有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2)同类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以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3)分母有理化:化去分母中的根号。 12.因式分解方法: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A.提公因式法;B.公式法;C.十字相乘法;D.分组分解法。 13.指数:n 个a 连乘的式子记为 。(其中a 称底数,n 称指数, 称作幂。) 正数的任何次幂为正数;负数的奇次幂为负数,负数的偶次幂为正数。 14. 幂的运算性质:①a m a n =a m+n ; ②a m ÷a n =a m-n ; ③(a m )n =a mn ;④( ab )n =a n b n ; ⑤ 15.分式的基本性质 = = (m ≠0);符号法则: 16.乘法公式:(a+b )(a-b )=a 2-b 2; (a+ b)2= a 2+2ab+b 2; a 2-b 2=(a+b )(a-b ); a 2+2ab+b 2 = (a+ b)2 17.算术根的性质:① = ;② ; ③ (a ≥0,b ≥0); ④ (a ≥0,b >0) 18.统计初步:通常用样本的特征去估计总体所具有的特征。(1).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 (2)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平均数:平均数是刻划 数据的集中趋势(集中位置)的特征数。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或最中 间位置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 ① ; ② ③若 , ,… , , ; 则 (3)极差:样本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它是刻划样本中数据波动范围的大小。 方差:方差是刻划数据的波动大小的程度。 标准差: (4)调查:普查:具有破坏性、特大工作量的往往不适合普查;抽样调查:抽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次函数复习 讲义

教学内容—二次函数综合复习 知识精要 二次函数的概念:形如 2 (0)y ax bx c a =++≠的函数。定义域是一切实数。 二次函数的图像 函数 对称轴 顶点 开口方向 最值 () 20y ax a =≠ y 轴 (0,0) a>0,图像开口向上,顶 点是最低点; a<0,图像开口向下,顶点是最高点. () 2 0y ax c a =+≠ y 轴 ) ,0(c c ()() 2 0y a x m a =+≠ m x -= ()0,m - )0()(2≠++=a k m x a y m x -= ),(k m - k ()02 ≠++=a c bx ax y a b x 2- = ??? ? ??--a b ac a b 44,22 a b a c 442 - )0)()((1≠--=a x x x x a y x 22 1x x x += 一、选择题典型例题 1)有关二次函数图像与系数关系 1.如果0k <(k 为常数),那么二次函数22y kx x k =-+的图像大致为 ( ). 2. 已知二次函数)0(2 ≠++=a c bx ax y 的图像如图所示, 以下关于实数c b a ,,的符号判断中,正确的是( ) A.0,0,0>>>c b a B.0,0,0><>c b a C.0,0,0<>>c b a D.0,0,0<<>c b a 第6题 A B C D y O x y O x y O x y O x

2)二次函数性质的判断:对称轴,开口方向,顶点,增减性 1. 已知点11()x y ,,22()x y ,均在抛物线2 1y x =-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若12y y =,则12x x = B. 若12x x =-,则12y y =- C. 若120x x <<,则12y y > D. 若120x x <<,则12y y > 2.关于抛物线4)1(32 -+-=x y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1=x ; B .抛物线在y 轴上的截距是4-; C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41--,) ; D .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向上. 3.已知函数2 22y x x =--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可得y ≤1时,x 的取值范围是 ( ) A .3x -≥ B .31x -≤≤ C . 13x -≤≤ D .1x -≤或3x ≥ 4.对于抛物线23y x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抛物线的开口向下 ; B .顶点(0,-3)是抛物线的最低点 ; C .顶点(0,-3)是抛物线的最高点; D .抛物线在直线0x =右侧的部分下降的. 3)二次函数的平移问题 1.把抛物线22y x =--平移后得到抛物线2y x =-,平移的方法可以是( ). A. 沿y 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 B. 沿y 轴向下平移2个单位; C. 沿x 轴向右平移2个单位; D. 沿x 轴向左平移2个单位. 2. 把抛物线()2 16+=x y 平移后得到抛物线2 6x y = ,平移的方法可以是 ( ). A. 沿y 轴向上平移1个单位; B. 沿y 轴向下平移1个单位; C. 沿x 轴向左平移1个单位; D. 沿x 轴向右平移1个单位. 巩固练习 1.已知抛物线解析式为243y x x =--,若点P (2-,5)与点Q 关于该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则点Q 的 坐标是__________.

浙教版二次函数知识点

浙教版二次函数知识点 二次函数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位置,特别是在中考的最后一道大题,算是数学大题中的压轴题,接下来为你整理了浙教版二次函数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浙教版二次函数知识点I.定义与定义表达式 一般地,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y=ax+bx+c (a,b,c为常数,a≠0,且a决定函数的开口方向,a>0时,开口方向向上,a<0时,开口方向向下,IaI还可以决定开口大小,IaI越大开口就越小,IaI越小开口就越大.)则称y为x的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右边通常为二次三项式。 II.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式 一般式:y=ax+bx+c(a,b,c为常数,a≠0) 顶点式:y=a(x-h)+k [抛物线的顶点P(h,k)] 交点式:y=a(x-x₁)(x-x ₂) [仅限于与x轴有交点A(x₁ ,0)和B(x₂,0)的抛物线] 注:在3种形式的互相转化中,有如下关系: h=-b/2a k=(4ac-b)/4a x₁,x₂=(-b±√b-4ac)/2a III.二次函数的图像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二次函数y=x的图像,可以看出,二

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 IV.抛物线的性质 1.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为直线x = -b/2a。 对称轴与抛物线唯一的交点为抛物线的顶点P。特别地,当b=0时,抛物线的对称轴是y轴(即直线x=0) 2.抛物线有一个顶点P,坐标为:P ( -b/2a ,(4ac-b)/4a )当-b/2a=0时,P在y轴上;当Δ= b-4ac=0时,P在x轴上。 3.二次项系数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 当a>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0时,抛物线向下开口。|a|越大,则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4.一次项系数b和二次项系数a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 当a与b同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左; 当a与b异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右。 5.常数项c决定抛物线与y轴交点。 抛物线与y轴交于(0,c) 6.抛物线与x轴交点个数 Δ= b-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 Δ= b-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 Δ= b-4ac<0时,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X的取值是虚数(x= -b±√b-4ac 的值的相反数,乘上虚数i,整个式子除以2a) V.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下册知识点及典型例题汇总

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第一章 平行线 1.1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如图:直线l 1 , l 2 被直线l 3 所截,构成了八个角。 1. 观察∠ 1与∠5的位置:它们都在第三条直线l 3 的同旁,并且分别位于直线l 1 , l 2 的相同一侧,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2. 观察∠ 3与∠5的位置:它们都在第三条直线l 3的异侧,并且都位于两条直线l 1 , l 2 之间,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3. 观察∠ 2与∠5的位置:它们都在第三条直线l 3的同旁,并且都位于两条直线l 1 , l 2 之间,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想一想 问题1.你觉得应该按怎样的步骤在“三线八角”中确定关系角? 确定前提(三线) 寻找构成的角(八角) 确定构成角中的关系角 问题2:在上面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中任选一对,请你看看这对角的四条边与“前提”中的“三线”有什么关系? 结论:两个角的在同一直线上的边所在直线就是前提中的第三线。 1.2 平行线的判定(1)

复习画两条平行线的方法: 提问:(1)怎样用语言叙述上面的图形? (直线l 1,l 2被AB 所截) (2)画图过程中,什么角始终保持相等? (同位角相等,即∠1=∠2) (3)直线l 1,l 2位置关系如何? ( l 1∥l 2) (4)可以叙述为: ∵∠1=∠2 ∴l 1∥l 2 ( ? ) 语言叙述: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地说: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几何叙述:∵∠1=∠2 ∴l 1∥l 2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想一想 o o A B L 1 L 2 (图形的平移变换) 抽象成几何图形 A B 2 1 L 1 L 2 1 2 a c b 若a⊥b,b⊥c 则a c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次函数复习课

课题: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复习课 雅居乐中学黄庆滨 一、【教学目标】 1、会识别二次函数,能画出二次函数的大致图象,并会看图象写出函数的开口、对称轴、顶点坐标、 函数最值、函数的增减性;(概念性知识的理解) 2、会判断二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个数,能求二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概念性知识的理解) 3、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概念性知识的理解) 4、能用二次函数上述知识解决三角形面积问题和最短路径问题;(程序性知识的运用) 5、能整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提升解题能力。(元认知知识的分析) 二、【目标分析】 三、【任务分析】 1、起点能力分析: 学生已掌握了函数基本性质。 2、目标中的学习结果类型: 智慧技能的学习 3、支持性条件:学生已掌握转化的能力。 4、重点:熟悉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并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相关的题目。 5、难点:不能运用思维导图去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四、【目标、教学与测评的一致性分析】

表:目标、教学活动和测评在分类表中的位置 设计过程: 【前置知识点】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 1、一般地,如果y=____________ (其中是常数,a≠),那么y叫做x的二次函数。通过配方得到顶点式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表

设计意图:课前热身可让学生熟悉本章书的大致结构和相关知识点,要求课前完成,达到温故的效果。 环节一: 【以题点知】引起注意与告知目标(5分钟)。 1、抛物线y =-(x +2)2-3的顶点坐标是( ). A (2,-3); B (-2,3); C (2,3); D (-2,-3) 2、(2014四川成都)将二次函数y=x 2-2x+3化为y= (x-h)2+k 的形式,结果为( ) A y=(x+1)2+4 B y=(x+1)2+2 C y=(x -1)2+4 3、抛物线22 -+=x x y 与y 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函数()2 231y x =--的图象可由函数2 2y x =的图象沿x 轴向 平移再沿y 轴向 平移 个单位得到。 5、已知二次函数()2 0y ax bx c a =++≠的图象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函数()2 0y ax bx c a =++≠的最小值是-4 B .图象关于直线x =1对称 C .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D .-1和3是方程()2 00ax bx c a ++=≠的两个根 环节二:【例题精析】提供复习策略指导(10分钟) 例题:已知抛物线2 3y x ax a =++-(a 是常数),抛物线经过点(1,2)。

最完整(完整word)(完整word版)浙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精华版)

初中数学教学大纲 七年级上册 第 1 章有理数 1.1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正数负数整数分数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有理数 1.2 数轴 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数轴相反数 1.3 绝对值 1.4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第 2 章有理数的运算 2.1 有理数的加法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有理数的减法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2 有理数的乘法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零相乘,积为零 互为倒数乘法交换 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分配率:a*(b+c)=a*b+a*c 2.3 有理数的除法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 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 的数都得0 2.4 除以一个数(不等于0),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有理数的乘方 2.5 幂底数指数科学记数法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6

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有括号,先进行括号里的运算 2.7 近似数 准确数近似数 第 3 章实数 3.1 平方根 平方根开平方算数平方根 3.2 实数 无理数 3.3 立方根 3.4 实数的运算 先算乘方和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遇到括号,则先进行括号里的运算第 4 章代数式 4.1 用字母表示数 4.2 代数式 4.3 代数式的值 4.4 整式 单项式系数次数多项式常数项 4.5 合并同类项 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4.6 整式的加减 第 5 章一元一次方程 5.1 一元一次方程 等式的基本性质 5.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5.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5.4

新课标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强效提升分数精华版二次函数复习纲要及习题

初三数学二次函数复习纲要及习题 二次函数的几个基本名词: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和开口方向 大纲要求: 1.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 2.会把二次函数的一般式化为顶点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和开口方向,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的图象; 3.会平移二次函数y =ax 2(a ≠0)的图象得到二次函数y =a(ax +m)2+k 的图象,了解特殊与一般相互联系和转化的思想; 4.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5.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了解二次函数的增减性,会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和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和不等式之间的联系。 内容 (1)二次函数及其图象 如果y=ax 2+bx+c(a,b,c 是常数,a ≠0),那么,y 叫做x 的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可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 (2)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和开口方向 抛物线y=ax 2 +bx+c(a ≠0)的顶点是)44,2(2a b ac a b --,对称轴是a b x 2-=,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抛物线y=a (x+h )2+k(a ≠0)的顶点是(-h ,k ),对称轴是x=-h. 考查重点与常见题型:考查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有关试题常出现在选择题中,如: 已知以x 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y =(m -2)x 2+m 2-m -2额图像经过原点, 则m 的值是 1.综合考查正比例、反比例、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习题的特点是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考查两个函数的图像,试题类型为选择题,如: 如图,如果函数y =kx +b 的图像在第一、二、三象限内,那么函数 y =kx 2+bx -1的图像大致是( ) 2.考查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关习题出现的频率很高,习题类型有中档解答题和选拔性的综合题,如: 已知一条抛物线经过(0,3),(4,6)两点,对称轴为x =53 ,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3.考查用配方法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对称轴、二次函数的极值,有关试题为解答题,如: 已知抛物线y =ax 2+bx +c (a ≠0)与x 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是-1、3,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是-32 (1)确定抛物线的解析式;(2)用配方法确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完整)初三二次函数练习题doc.docx

二次函数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二次函数y=x2+x-2 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是() A . 2 和 -1 B . 2 和1C.2 和 1 D . 2 和-1 2.抛物线y=-3(x+6)2-1的对称轴是直线() . A. x=-6B. x=-1 C . x=l D. x=6 3.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向(a-1)x 2+x+a 2-1=0 的一个根是0,则 a 的值为 () A. 0.5 B . 1C. -1 D .1 或 -1 4.将抛物线y=5x2先向右平移 3 个单位,再向上平移 2 个单位后,所得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A. y=5(x+3) 2+2B. y=5(x+3) 2-2 C . y=5(x-3)2+2 D . y=5(x-3)2-2 5.下列四个函数中,y 随 x 增大而减小的是() A. y=2x B.y=-2x+5 C .D. y=-x 2+2x-1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x-2 , x) 在第二象限.则x 的取值范围为 () A. x>0 B . x<2 C. O2 7.抛物线y=8x2+2mx+m-2的顶点在x 轴上,则顶点坐标是() A. (4 , 0) B . C. D .(0 , ) 8、下列函数中是二次函数的是() ( A)y4x21;(B) y 4x1;(C)y 4 ;( D)y41。x x 2 10、与抛物线y5x 21顶点相同,形状也相同,而开口方向相反的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是() ( A)y5x 21;(B) y 5x 21;(C) y5x 21;(D) y 5x 21。1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ax+c 和二次函数 y=ax 2+c 的图象大致为() y y y y (A)(B)(C)(D) O x O x O x O x 12、已知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象如图,则a、 b、c 满足() (A) a< 0, b<0, c> 0;( B) a< 0, b<0, c< 0; (C) a< 0, b>0, c> 0;( D) a> 0, b<0, c> 0。 13、已知二次函数y kx27x 7 的图象和x 轴有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y O x

浙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

浙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 1、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也称为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用数学语言表述为:若a 、b 互为相反数,则a+b=0即a b =-,反之也成立。数a 的相反数是-a 。 2、倒数:若a 、b (a 、b 均不为0)互为倒数,则ab=1即1a b = ,反之也成立。a 的倒数是1a 。0没有倒数,1和-1的倒数是它们本身。 3、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实数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也可分为正实数、0、负实数。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4、有理数分为正有理数、0、负有理数,它们均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也可分为整数和分数,整数又分为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又分为正分数、负分数。无理数分为正无理数和负无理数,它们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5、π是无理数,227 是分数是小数是有理数,0是自然数。 6、绝对值的几何定义: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数a 的绝对值记为“|a|”。代数定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 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于是,|a|=a 0a ←?→≥;|a|=-a ←?→a≤0。 7、 任何一个实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即|a|≥0。 (0)0(0)(0)a a a a a a >??==??-?=?-≤? 8、 若|x|=a(a≥0),则x=±a ,即绝对值的原数的双值性。 9、 数轴上两点A (A x )、B (B x )之间的距离为|AB|=|A x -B x |,其中点所表示的数为2 A B x x +。坐标平面内两点A (A x ,A y )、B (B x ,B y )的距离为: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二次函数练习题

初中数学试卷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二次函数》 一、选择题 1.下列函数不属于二次函数的是( D ) A.y=(x-1)(x+2) B.y= (x+1)2 C. y=1- x2 D. y=2(x+3)2-2x2 2. 函数y=-x2-4x+3图象顶点坐标是( A ) A.(2,-1) B.(-2,1) C.(-2,-1) D.(2, 1) 3.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 B ) A.(2,1) B.(-2,1) C.(2,-1)D.(-2,-1) 4. y=(x-1)2+2的对称轴是直线( B ) A.x=-1 B.x=1 C.y=-1 D.y=1 5.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原点,则的值为( C )A. 0或 2 B. 0 C. 2 D.无法确定 6. 二次函数y=x2的图象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新的图象的函数表达式是( D )

A. y=x2+3 B. y=x2-3 C. y=(x+3)2 D. y =(x-3)2 7.函数y=2x2-3x+4经过的象限是( B ) A.一、二、三象限 B.一、二象 限 C.三、四象限 D.一、二、四象限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二次函数y=3x2中,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B.二次函数y=-6x2中,当x=0时,y有最大值0 C.a越大图象开口越小,a越小图象开口越大 D.不论a是正数还是负数,抛物线y=ax2(a≠0)的顶点一定是坐标原点 9.如图,小芳在某次投篮中,球的运动路线是抛物线y=-15x2+3.5的一部分,若命中篮圈中心,则他与篮底的距离是( B )A.3.5m B.4m C.4.5m D.4.6m 10.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B ) A.a>0. B.b>0. C.c<0.D.abc>0. 二、填空题

九年级数学上册22二次函数复习教案

第22章二次函数 一、复习目标 1、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 2、会把二次函数的一般式化为顶点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坐标、对称轴与开口方向,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的图象; 3、会平移二次函数y =ax 2 (a ≠0)的图象得到二次函数y =a(ax +m)2 +k 的图象,了解特殊与一般相互联系与转化的思想; 4、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5、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了解二次函数的增减性,会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与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与不等式之间的联系。 6、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二、课时安排 2 三、复习重难点 把握二次函数的性质,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了解二次函数的增减性,会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与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与不等式之间的联系,并能与其它知识点进行综合应用。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二次函数知识点: 1、 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2y ax bx c =++(a b c ,,就是常数,0a ≠)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2、 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 (1)二次函数基本形式:2y ax =的性质:

2、 2y ax c =+的性质: 3、 ()2 y a x h =-的性质: 4、 ()2 y a x h k =-+的性质: 3、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 1、 平移步骤: (1) 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2 y a x h k =-+,确定其顶点坐标()h k , ;

(2)保持抛物线2y ax =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 k , 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 : 【或左(h <0)】向右(h >0)【或左(h 平移|k|个单位 (3) 平移规律 在原有函数的基础上“h 值正右移,负左移;k 值正上移,负下移”.概括成八个字“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4、二次函数2y ax bx c =++图象的画法 五点绘图法: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2y ax bx c =++化为顶点式2()y a x h k =-+,确定其开口方向、对称轴及顶点坐标,然后在对称轴两侧,左右对称地描点画图、一般我们选取的 五点为:顶点、与y 轴的交点()0c , 、以及()0c ,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2h c ,、与x 轴的交点()10x , ,()20x ,(若与x 轴没有交点,则取两组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 画草图时应抓住以下几点: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与x 轴的交点,与y 轴的交点、 5、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性质 (1)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2b x a =-,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 ,. 当2b x a <-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2b x a =-时,y 有最小值2 44ac b a -. (2)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为2b x a =-,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当 2b x a <-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2b x a =-时,y 有最大值2 44ac b a -. 6、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表示方法 (1) 一般式:2y ax bx c =++(a ,b ,c 为常数,0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