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放心粮油”工程实施的思考

对“放心粮油”工程实施的思考
对“放心粮油”工程实施的思考

“放心粮油工程”建设情况总结

“放心粮油工程”建设情况总结(2012-07-26 12:11:08)转载▼ 标签:放心粮油配送中心安全健康杂谈分类:粮食信息 2008年6月始,代县粮食局在市局的全力指导下,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上级安排与要求,积极落实省、市提出的“五个全覆盖”工程,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三年来,县粮食局一班人,摸市场、订方案、抓修建、拓网点、全力筹资、分步推进,创新经营机制,积极培育销售网络,紧紧围绕放心粮油这条主线,以品牌建设为核心,以质量和安全监管为手段,以放心粮店为窗口,积极打造群众满意的放心粮油工程。投资242万元建成了县级放心粮油配送中心1个,即代县金谷放心粮油配送中心;投资272万元建成乡镇级放心粮油连锁中心店11个;发展乡村级加盟放心粮油便民店115个,全县放心粮油配送网络基本形成,配送业务初具规模。据统计,配送中心成立以来,配送、销售放心粮油2724.4吨,服务人口13.4万余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取得较好成绩。 一、放心粮油工程建设现状 三年来,我们从方案制订、资金筹集、设施改造、设备购置、人员选配、网络建设、营销方案、制度管理、开业运营、机制创新等各个方面,夯实了放心粮油工程建设的基础,走出一条健康发展的新路子。 (一)配送中心运营平稳 2008年6月由代县粮油贸易总公司负责组建的代县金谷放心粮油配送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中心设主任一名,由贸易总公司副总经理李崇安为法人代表,落实了行政领导负责制,管理人员15 名。职能科室划分为五个,分别为质量检验、仓储保管、物流配送、财务科、市场调研。配送中心下辖中心店、精品展销大厅。中心店职工6 名,均来自粮食企业分流人员,经外地参观培训后上岗从业。改造后的中心店营业面积120 平方米,经营品种上千个,集批发零售于一体,店内所有经营品种,除经销配送中心放心粮油商品外,其余商品均上报配送中心质检部受检。精品展销大厅集精品粮油、小杂粮、代州特色农副产品,作为品牌宣传、配送联系、精品选购的重要平台和窗口。配送中心于2008年以来,外购河南蔚氏优质面粉汴宝牌系列1300 吨,河北优质面粉900 吨,东北精制大米300吨,食用植物油120吨,自采地产晋谷21号小米、精莜面等小杂粮104吨,直接配送于11个连锁中心店,直销乡村、工矿、学校、机关、宾馆、饭店等。 (二)营销网络建设进展顺利 5镇4乡1个工业区已发展加盟连锁中心店11个,其中3个为粮食企业所辖,8个为个体经商户加盟。加盟店总计投资131万元;粮食企业所辖连锁中心店中,代县峨口镇放心粮油连锁中心店投资35万元改造运营;代县枣林镇、阳明堡镇放心粮油连锁中心店均为新建,共投资106万元,全部为企业自筹。结合县社近年来开展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115个农家店自愿加盟为放心粮油经销店,使放心粮油经销店达到了126个,放心粮油覆盖到全县的各个乡镇大村。 (三)基础设施得到巩固和加强 改造了县城大南街原议价公司雁靖商城面街门店6 间,面积120 平方米,成为配送中心放心粮油超市和日杂商品超市,批零皆营。局机关院内1栋仓库95㎡经改造后,成为成品粮油仓库,配送中心办公场所30㎡。改造了阳明堡粮站、直属库、枣林粮站、上馆粮站4个库号760㎡, 作为配送中心的成品粮油仓库分库。共计投资117.5 万元。 配送中心所需设施共购置商用电脑3台,激光多功能一体机1台,收款机4台,激光枪4支, 全码电子秤4台,购物小车10辆,江铃凯运货车1 辆,售油器6个,货架60米,塑料封口机2台、木斗6个,缝口机2台,验钞机2个,木桶20只,满足了业务需求,共计投资24.5万元。

工程热力学 思考题

工程热力学第五章思考题 5-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下列说法能否成立? (1)功量可以转换成热量,但热量不能转换成功量。 答: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功量可以转换成热量,热量不能自发转换成功量。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叙述强调的是循环的热机,但对于可逆定温过程,所吸收的热量可以全部转换为功量,与此同时自身状态也发生了变化。从自发过程是单向发生的经验事实出发,补充说明热不能自发转化为功。 (2)自发过程是不可逆的,但非自发过程是可逆的。 答:自发过程是不可逆的,但非自发过程不一定是可逆的。 可逆过程的物理意义是:一个热力过程进行完了以后,如能使热力系沿相同路径逆行而回复至原态,且相互作用中所涉及到的外界也回复到原态,而不留下任何痕迹,则此过程称为可逆过程。自发过程是不可逆的,既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也不违反第二定律。根据孤立系统熵增原理,可逆过程只是理想化极限的概念。所以非自发过程是可逆的是一种错误的理解。 (3)从任何具有一定温度的热源取热,都能进行热变功的循环。 答:违反普朗克-开尔文说法。从具有一定温度的热源取热,才可能进行热变功的循环。 5-2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系统熵增大的过程必须是不可逆过程。 答:系统熵增大的过程不一定是不可逆过程。只有孤立系统熵增大的过程必是不可逆的过程。 根据孤立系统熵增原理,非自发过程发生必有自发补偿过程伴随,由自发过程引起的熵增大补偿非自发过程的熵减小,总的效果必须使孤立系统上增大或保持。可逆过程只是理想化极限的概念。 (2)系统熵减小的过程无法进行。 答:系统熵减小的过程可以进行,比如系统的理想气体的可逆定温压缩过程,系统对外放热,熵减小。 (3)系统熵不变的过程必须是绝热过程。 答:可逆绝热过程就是系统熵不变的过程,但系统熵不变的过程可能由于熵减恰等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熵增,不一定是可逆绝热过程。 (4)系统熵增大的过程必然是吸热过程,它可能是放热过程吗? 答:因为反应放热,所以体系的焓一定减小。但体系的熵不一定增大,因为只要体系和环境的总熵增大反映就能自发进行。而放热反应会使环境获得热量,熵增为ΔH/T。体系的熵也可以减小,只要减小的量小于ΔH/T,总熵就为正,反应就能自发进行。 (5)系统熵减少的过程必须是放热过程。可以是吸热过程吗? 答:放热的过程同时吸热。 (6)对不可逆循环,工质熵的变化∮ds?0。 答:∮ds=0。 (7)在相同的初、终态之间,进行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则不可逆过程中工质熵的变化大于可逆过程工质熵的变化。

工程热力学第四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1.闭口系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那么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的热力系一定是闭口系统吗? 不一定,稳定流动系统内质量也保持恒定。 2.有人认为开口系统内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而物质又与能量不可分割,所以开口系统不可能是绝热系。对不对,为什么?不对,绝热系的绝热是指热能单独通过系统边界进行传递(传热量),随物质进出的热能(准确地说是热力学能)不在其中。 3.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平衡状态一定是稳定状态,稳定状态则不一定是平衡状态。 4.倘使容器中气体的压力没有改变,试问安装在该容器上的压力表的读数会改变吗?绝对压力计算公式 p =pb +p g (p > p b), p = p b -pv (p < p b ) 中,当地大气压是否必定是环境大气 压? 当地大气压p b 改变,压力表读数 就会改变。当地大气压 pb 不一定是环境大气压。 5.温度计测温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6.经验温标的缺点是什么?为什么? 不同测温物质的测温结果有较大的误差,因为测温结果 依赖于测温物质的性质。 7.促使系统状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举例说明。 有势差(温度差、压力差、浓度差、电位差等等)存在。 8.分别以图1-20所示的参加公路自行车赛的运动员、运动手枪中的压缩空气、杯子里的热水和正在运行的电视机为研究对象,说明这些是什么系统。 参加公路自行车赛的运动员是开口系统、运动手枪中的压缩空气是闭口绝热系统、杯子里的热水是开口系统(闭口系统——忽略蒸发时)、正在运行的电视机是闭口系统。 9.家用电热水器是利用电加热水的家用设备,通常其表面散热可忽略。取正在使用的家用电热水器为控制体(但不包括电加热器),这是什么系统?把电加热器包括在研究对象内,这是什么系统?什么情况下能构成孤立系统? 不包括电加热器为开口(不绝热)系统(a 图)。包括电加热器则为开口绝热系统(b 图)。 将能量传递和质量传递(冷水源、热水汇、热源、电源等)全部包括在内,构成孤立系统。或者说,孤立系统把所有发生相互作用的部分均包括在内。 4题图 9题图

关于“生态建筑”的若干思考

关于“生态建筑”的若干思考 【摘要】生态建筑的核心内涵在于其内在的运行系统,因此必须把生态建筑放入一个更大的背景中去看待;有生态社区、生态城市乃至生态社会的建设,才会有真正的生态建筑;就我国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而言,我们关于生态建筑工作的落脚点应放在“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上。 【关键词】生态建筑适宜技术推广应用 生态建筑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但是一定的生态技术含量并不能表明这样的建筑就必然成为生态建筑,而不含有那些典型生态技术手法的建筑也未必就不是生态建筑,因为生态建筑的核心并不在于其硬件如何,而在于其内在的运行系统如何,生态建筑是一个系统,必须从总体上来衡量和评价。 毫无疑问,生态建筑是一和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概念,生态建筑的概念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改变着内涵,其评价标准应当建立在当前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下,从这个角度看,生态建筑自古便有之,只不过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如此紧迫地提起。 自原始社会以来,我们的祖先逐步发展着建筑技术来挡风雨、避寒暑、御猛兽、抗灾害,但人们从来没人真正在通过建筑本身和外界环境完全隔绝开来,直到20世纪中叶由于环境控制技术的发展(如暖通空调,人工照明等)使人们有能力将建筑和外部环境前所未有地隔绝开来,但在这一过程中人们过多地强调了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正是这一错误倾向,极大加剧了全球的生态和能源危机,也使我们自1981年《华沙宣言》以来愈来愈也不得不重视生态建筑这一复合名词。

千百年来我们把建筑描述成“凝固的音乐”,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建筑也曾作为“具有特定功能的机器”而被广泛接受,而今当我们从生态的观念来看待建筑时,一座生态建筑或一个生态建筑系统似乎更像是一个能吐故纳新,新陈代谢的生命体,生态建筑应当能够和地球这一大的生态系统有良性的物质及能量交换,并融入其中。 当我们谈及“生态”时,其实我们主要指的是“生态平衡”,那是自然界的生物群落之间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协调与平衡,是一种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不断调整的动态平衡。 我们知道建筑是为了改善和调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而建造的,是为人类生活和行为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环境,而生态建筑就是力求和自然界之间就资源和能源的输入、输出达到一种良性的循环,动态的平衡。 显然,一座座单体的生态建筑是很难独自成立的,这是由生态和一概念的系统化内涵所限定的。故而,我们必须着眼于生态社区,生态城市,乃至生态社会的建设,从一个个子系统的建立到整个系统的形成,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建筑。 一、关于“适宜技术” 建筑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建筑中的技术含量有着明显的增长和专业化的趋势,具体到生态建筑更是如此,很难想象一个缺乏生态技术的生态建筑会是个什么样子,可以说,生态建筑的持续性在很大强度上是依赖于技术的有效性。 生态建筑的涉及面很广,是多学科,多门类,多工种的交叉,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涵盖的技术也是多层次的,从目前来看有所谓“低技术”、“中间技术”和“高技术”。 眼下,“高技术”的生态建筑是建筑行业的一大热点,许多媒体和建筑师都热衷于这一话题,源于高技术的生态建筑将会是生态建筑发展的一个方向。但是,是不是生态建筑就非“高技”不可,非“高技”不做呢,显然未必。就我国现有的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表面工程和再制造工程徐滨士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表面工程和再制造工程 徐滨士 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再制造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72 摘要:表面工程发展至今经历了传统表面工程、复合表面工程、纳米表面工程三个发展阶段。表面工程作为先进制造工程和再制造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先进制造工程与再制造工程的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同时表面工程和再制造工程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方式,符合节约资源、能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面对21世纪表面工程及再制造工程的发展应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广泛应用高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降低材料消耗,实现拉动国民经济发展、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的,发挥表面工程及再制造工程对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通过科技创新不断发展完善表面工程及再制造工程,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全面而快速地步入循环经济轨道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表面工程再制造工程循环经济科技创新 2006年2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21世纪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将深刻地改变经济和社会的面貌。信息科学和技术发展方兴未艾,依然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导力量;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迅猛发展,将为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发挥关键作用;能源科学和技术重新升温,为解决世界性的能源与环境问题开辟新的途径;纳米科学和技术新突破接踵而至,将带来深刻的技术革命。‖因此,科技工作者要站在时代的前列,以世界眼光,迎接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纵观全球,许多国家都把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把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性投资,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并超前部署和发展前沿技术及战略产业,实施重大科技计划,着力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面对国际新形势,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地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1]。 再制造工程是以产品全寿命周期理论为指导,以废旧产品性能跨越式提升为目标,以优质、高效、节能、节材、环保为准则,以先进技术和产业化生产为手段,来修复、改造废旧产品的一系列技术措施或工程活动的总称。简言之,再制造工程是废旧产品高技术修复的产业化[2-4]。实践证明,再制造可使废旧产品中蕴含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是废旧机电产品资源化的最佳形式和首选途径,是节约资源的重要手段。对废旧机电产品进行再制造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浅析河道堤防工程的生态治理设计理念

浅析河道堤防工程的生态治理设计理念 发表时间:2019-04-04T08:48:26.82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作者:汪凯 [导读] 并提出河道堤防工程生态治理设计理念,提升河道景观布局,减少生态环境污染。 摘要:河道是水生态环境的主要载体,河道堤防不但具有防汛功能,而且还具有生态功能,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社会关注的民生工程。然而,现阶段我国河流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堤防工程的生态治理问题日益严峻,如何采用科学的生态治理方法来修复与治理河道堤防,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此,本文将结合笔者实践经验,对堤防工程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河道堤防工程生态治理设计理念,提升河道景观布局,减少生态环境污染。 关键词:河道工程;堤防工程;生态治理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给水利工程带来了极大的发展,防洪工程中,堤防工程是防洪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防洪工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河道和水库等水利工程的防洪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还需在保证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情况下美化环境,提高河道美化度。堤防除了其本身应该所具有的防汛功能以外,还应具备生态治理目标,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够保持河道周围水土,保证河道周围生物圈的稳定。 河道堤防工程的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实际应用中,生态治理成为堤防工程的亮点。对堤防进行生态治理,不仅保护动植物生长,还保护了周边环境,为人民提供一个宜居环境。同时,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只有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与水利河道间的和谐关系,对河道堤防进行生态治理才能将生态水利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1.河道堤防工程生态治理意义 河道堤防工程起到调节作用,能够在汛期和干旱期对水量进行调节,以达到调节水量,滞洪补枯的效果。堤防是河流和河道周围相互连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生和陆生动植物这个生态系统的关键连接点,做好河道堤防的建设维护工作,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堤防工程生态化治理包括在设计时对堤防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一方面,加大其绿化面积,拓宽其水域面积,利用多孔式材质进行施工,并在上面种植水生植物,不仅能够达到保持水土的效果,而且能够美化环境,提高其审美度;另一方面,在施工建设过程中,要减少建筑垃圾丢弃,禁止建设过程中将垃圾投入到河流中,或者在施工现场长期堆砌建筑废物,污染河道的周围环境,不利于人们长期生活。 此外,生态河道堤防工程的建设通过对河道进行绿化亮化,建设一些娱乐休闲配套设施,形成居民散步健身的小公园,不仅美化了生态质量环境,改善了河道周围生态系统平衡,为居民提供一个优美的居住环境,而且能够在汛期和干旱期发挥其应有作用,还可以提高河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价值,提升河流自然景观现象,营造一个良好环境,拉动当地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2.河道堤防工程建设存在问题 2.1 堤防工程建设的基本现状 目前,我国堤防工程仍有极大部分是属于传统意义的水利工程,过多地考虑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忽视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为了方便管理,降低维护成本,现阶段很多堤防工程主要是对河道周围进行水泥硬化,利用钢筋水泥进行固化,此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虽然提高了堤防泄洪排水功能,然而却容易给河道的水生动植物以及河道周围生物圈造成的影响。 2.2 过度追求“去弯取直”河道 在以往的河道堤防工程建设过程中,过分追求直线化的思想观念,改变了河流本身蜿蜒曲折的特性,通过填平、挖深等方式改变河流的基本形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流的流向,进而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不利于保护环境。对河道进行“去弯取直”的做法破坏其原有生态平衡性,而且还对河流中已经形成稳固的部分造成破坏,增加了后期的维护管理难度,不利于堤防工程的长期稳定发展。 2.3 施工现场建筑垃圾乱丢乱放 在河道堤防治理施工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管理人员对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现场施工人员素质不高,只顾着将施工建设任务完成而乱丢、乱堆砌施工现场的物料以及废弃物、垃圾等,不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工程完工后,未能及时处理,长期堆放,清理意识差,导致无人管理,其废弃物容易造成对环境的污染,不利于保持河道周围生态环境正常运行;另外,有些施工人员直接将建设垃圾投入到河中,对河流造成二次污染,破坏河流水的自净能力,污染水中环境,危害河流中生物的正常生长。 2.4 堤防岸坡水泥硬化处理严重 因过多地追求设计、施工和维护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技术和观念的限制,为节约时间和成本,以往的河堤工程硬底化现象尤为严重。这种做法虽然能有效地加固河堤,加强河道护坡功能,但其阻隔了水生提供和陆生系统之间的相互沟通,造成水质下降,不能满足陆生动植物之间相互供给的生长需求,造成一些动植物的生长环境遭到破坏,造成物种的缺乏,破坏河道周围生态系统的平衡。 3.河道堤防工程生态治理对策 3.1 因地制宜实施规划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到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做好河流流向和地形图的设置,深入了解河流的水文资料,以及河流的形状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产生的变化等;向有关部门索取相关图纸,进行仔细研究,对特殊部位进行特殊处理,有效降低对河流本身的破坏,在其自然发展的基础上达到加固效果。 设计过程中对堤防工程的线型进行规划,应考虑河流本身的自然形态。一方面对自然河流的纵、横断面显示出多样性的变化,设计时要考虑做到浅滩与深潭相间,这样能够保证河道堤防的美观性和观赏性,保留其自然之美;另一方面,为河流中生物的生存保持其原有空间,减少因工程建设而影响其生长发育,为线型周围的水生动植物提供更多生长空间。 3.2 施工过程保留河流特性 施工过程减少因追求河流的直线型而改变河流形状,要根据河流的特性,因地制宜地对堤岸进行建设。建设过程中材料的选择上应注

工程热力学第四版思考题答案(完整版)(沈维道)(高等教育出版社)

工程热力学第四版沈维道 思考题 完整版 第1章 基本概念及定义 1.闭口系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系统内质量将保持恒定,那么,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的热力系一定是闭口系统吗 答:否。当一个控制质量的质量入流率与质量出流率相等时(如稳态稳流系统),系统内的质量将保持恒定不变。 2.有人认为,开口系统中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而物质又与能量不可分割,所以开口系不可能是绝热系。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 答:不对。“绝热系”指的是过程中与外界无热量交换的系统。热量是指过程中系统与外界间以热的方式交换的能量,是过程量,过程一旦结束就无所谓“热量”。物质并不“拥有”热量。一个系统能否绝热与其边界是否对物质流开放无关。 ⒊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平衡状态与均匀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的概念均指系统的状态不随时间而变化,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但平衡状态要求的是在没有外界作用下保持不变;而平衡状态则一般指在外界作用下保持不变,这是它们的区别所在。 ⒋倘使容器中气体的压力没有改变,试问安装在该容器上的压力表的读数会改变吗在绝对压力计算公式 中,当地大气压是否必定是环境大气压 答:可能会的。因为压力表上的读数为表压力,是工质真实压力与环境介质压力之差。环境介质压力,譬如大气压力,是地面以上空气柱的重量所造成的,它随着各地的纬度、高度和气候条件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即使工质的绝对压力不变,表压力和真空度仍有可能变化。 “当地大气压”并非就是环境大气压。准确地说,计算式中的P b 应是“当地环境介质”的压 ) ( )( b v b b e b P P P P P P P P P P <-=>+=;

工程热力学习题集答案

工程热力学习题集答案一、填空题 1.常规新 2.能量物质 3.强度量 4.54KPa 5.准平衡耗散 6.干饱和蒸汽过热蒸汽 7.高多 8.等于零 9.与外界热交换 10.7 2g R 11.一次二次12.热量 13.两 14.173KPa 15.系统和外界16.定温绝热可逆17.小大 18.小于零 19.不可逆因素 20.7 2g R 21、(压力)、(温度)、(体积)。 22、(单值)。 23、(系统内部及系统与外界之间各种不平衡的热力势差为零)。 24、(熵产)。 25、(两个可逆定温和两个可逆绝热) 26、(方向)、(限度)、(条件)。

31.孤立系; 32.开尔文(K); 33.-w s =h 2-h 1 或 -w t =h 2-h 1 34.小于 35. 2 2 1 t 0 t t C C > 36. ∑=ω ωn 1 i i i i i M /M / 37.热量 38.65.29% 39.环境 40.增压比 41.孤立 42热力学能、宏观动能、重力位能 43.650 44.c v (T 2-T 1) 45.c n ln 1 2T T 46.22.12 47.当地音速 48.环境温度 49.多级压缩、中间冷却 50.0与1 51.(物质) 52.(绝对压力)。 53.(q=(h 2-h 1)+(C 22 -C 12 )/2+g(Z 2-Z 1)+w S )。 54.(温度) 55. (0.657)kJ/kgK 。 56. (定熵线)

57.(逆向循环)。 58.(两个可逆定温过程和两个可逆绝热过程) 59.(预热阶段、汽化阶段、过热阶段)。 60.(增大) 二、单项选择题 1.C 2.D 3.D 4.A 5.C 6.B 7.A 8.A 9.C 10.B 11.A 12.B 13.B 14.B 15.D 16.B 17.A 18.B 19.B 20.C 21.C 22.C 23.A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 29.(×)30.(√) 四、简答题 1.它们共同处都是在无限小势差作用下,非常缓慢地进行,由无限接近平衡 状态的状态组成的过程。 它们的区别在于准平衡过程不排斥摩擦能量损耗现象的存在,可逆过程不会产生任何能量的损耗。 一个可逆过程一定是一个准平衡过程,没有摩擦的准平衡过程就是可逆过程。 2.1kg气体:pv=R r T mkg气体:pV=mR r T 1kmol气体:pV m=RT nkmol气体:pV=nRT R r是气体常数与物性有关,R是摩尔气体常数与物性无关。 3.干饱和蒸汽:x=1,p=p s t=t s v=v″,h=h″s=s″

生态建筑论文中英文对照

国外著名建筑师的生态建筑思想比较 [摘要]该文通过简要阐述生态建筑的概念和表现形式,以及对托马斯·赫尔佐格和诺曼·福斯特两位建筑大师的生态建筑思想和作品的比较,来学习和理解生态建筑,最后希望借助两位大师的突出成就来引起我国建筑师对生态建筑的重视和思考。 关键词: 托马斯·赫尔佐格诺曼-福斯特生态建筑生态建筑的表现形式生态建筑思想生态美学 目前,随着人们对防治环境污染和保持生态平衡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城市绿化的日益发展,创造低能耗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环境这个崭新的建筑研究方向,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推崇。那么,什么样的建筑可称之为生态建筑呢? 生态建筑是将建筑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其内部各种物质能源有序的循环使用,因而获得高效率、低能耗、少污染的建筑环境,并与自然相平衡,以此达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本文对同样在生态建筑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两位国外建筑师(托马斯·赫尔佐格&诺曼·福斯特)进行分析和比较,希望能进一步达对生态建筑的认识和理解。 1 生态建筑的概念 所谓生态建筑,就是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原理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与环境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且适合人类的栖居。生态建筑必须满足以下四点:第一,必须与周围环境协调,并且对周围生态环境起到保护作用;第二,建筑物本身绝不可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或破坏,建筑物内部的使用者能较好地享受大自然并感受到其赋予的舒适和愉快;第三.室内设计应尽量回归自然,如天然采光、自然通风、利用太阳能、理想的室内绿化等;第四,各种物质、源在建筑系统内可以有序的循环转换。归纳起来也就是要做到尊重环境和回归自然。 2生态建筑的表现形式 针对上述定义,结合目前国内外生态建筑实例,可将生态建筑的表现形式归纳为以下几点: 2.1建筑节能 以目前的建筑态势来看,低能耗已经成为生态建筑的重要标志之一。较为常见的方式有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无污染能源,直接或通过技术转换成为可被建筑利用的形式,帮助建筑在采光、通风、采暖等方面降低能耗。 2.2建筑污染防治 建筑的污染防治是生态建筑的重要一环。三废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环境保护的核心问题之一。人们的治污观念也从只注重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污的治理,逐渐转向了建筑从建设到营运、维护过程中的污染治理。 2.3建筑资源再利用 在整个世界的能源消耗中有50%是在建筑的建造、维护和使用中所消耗的,所以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建筑资源利用在生态建筑这一领域中有待迅速提高的一个环节。 近年来,生态建筑材料③的出现缓解了这一问题。其主要特征首先是节约资源和能源,其次是减少环境污染,最后是易于回收和循环利用。 通过以上的论述,对生态建筑有了一定的了解。然而要进一步研究生态建筑,光靠理论阐述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去分析一些实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地研究和理解生态建筑。下文通过对两位大师(托马斯·赫尔佐格和诺曼·福斯特)的生态建筑思想和作品的分析和比较,来更进一步地认识和研究生态建筑,从大师的思想与实践中汲取营养,探讨生态建筑在我国的发展与前景。

水利施工中生态环保对于现代堤防工程的意义_0

水利施工中生态环保对于现代堤防工程的意义 社会经济的进步以及人类思想觉悟的提高,使得人们在发展的同时开始考虑到后代的生存问题,河道治理是人类社会建设中一直以来的难题,而现代社会更是对河道治理提出了高要求,河道治理除了关注防洪外,对于水域生态也加大了关注,尽可能的在保证流域自然景观的前提下开展安保工作。考虑现代水工提防建设需要,并结合国际最新技术和经验,文章对我国地方建设中有关生态保护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应用措施。 标签:生态环保;堤防工程;意义 现代文明的发展使得人们开始意识到只有人同自然协调发展,才能得到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才能使得人类的生存空间得以保存,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开始展露出来,因此人类在发展的同时将自然环境因素考虑到发展中。只有同自然在一个健康的相互依赖、制约、共存的环境下,人类社会才能更健康的发展,人类只有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自然才会给人类以回报,善待自然才会死善待人类自己的根本途径。所以,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人与自然共同发展、和谐共处,着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同时也是保护人类社会延续的必然条件。而水利工程作为人类社会的基础工程,更需要将人同自然的共处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水利工程向着更高层面发展。治水的关键在于协调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尽可能的减少由于人类的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是和谐治水的关键所在。在现代的水工建设中,应当将水生系统作为工程设计、规划以及施工管理的关注焦点,严格遵守相关技术知识、规范要求,将修复、保护水体生态作为工作重点。 1 环保工作的重要性 生态包含了不同的系统,河流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人类的生存有着巨大的影响,因而河流生态健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人类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相关水利工程建设,而水工建设想要发挥其预想作用就必须维护生态系统平衡。 人类的科学技术在不断的进步,而这些新型的活动会对河流生态产生不同的影响,而随着影响的加大,河流生态系统中一些不良的影响开始反作用于人类社会,因而人们开始意识到河流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水利工程必然会对自然河流的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首先人工渠道化是较为明显的影响,其主要影响有河道的直线化以及河床的硬质化,且人工渠道会将河流的河道截面进行几何化改造。其次是河流联通性破坏,堤坝的建筑使得河流被阻挡,侧向水流的联通性被破坏。因此在进行水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此类负面影响,采取积极的措施避免河流生态被破坏,或者对破坏予以相应的补偿,确保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 我国在近年来不断的开展河流整治以及防洪建设工程,并且通过引进新型技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参考答案,第四章

第四章气体和蒸汽的基本热力过程 4.1试以理想气体的定温过程为例,归纳气体的热力过程要解决的问题及使用方法解决。 答:主要解决的问题及方法: (1) 根据过程特点(及状态方程)——确定过程方程 (2) 根据过程方程——确定始、终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 (3) 由热力学的一些基本定律——计算,,,,,t q w w u h s ??? (4) 分析能量转换关系(P —V 图及T —S 图)(根据需要可以定性也可以定量) 例:1)过程方程式:T =常数(特征)PV =常数(方程) 2)始、终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 12p p =2 1 v v 3)计算各量:u ?=0、h ?=0、s ?=21p RIn p -=21 v RIn v 4)P ?V 图,T ?S 图上工质状态参数的变化规律及能量转换情况 4.2对于理想气体的任何一种过程,下列两组公式是否都适用 答:不是都适用。第一组公式适用于任何一种过程。第二组公式21()v q u c t t =?=-适于定容过程,21()p q h c t t =?=-适用于定压过程。 4.3在定容过程和定压过程中,气体的热量可根据过程中气体的比热容乘以温差来计算。定温过程气体的温度不变,在定温过程中是否需对气体加入热量?如果加入的话应如何计算? 答:定温过程对气体应加入的热量 4.4过程热量q 和过程功w 都是过程量,都和过程的途径有关。由理想气体可逆定温过程热量公式 2 111 v q p v In v =可知,故只要状态参数1p 、1v 和2v 确定了,q 的数值也确定了,是否q 与途径无关? 答:对于一个定温过程,过程途径就已经确定了。所以说理想气体可逆过程q 是与途径有关的。 4.5在闭口热力系的定容过程中,外界对系统施以搅拌功w δ,问这v Q mc dT δ=是否成立? 答:成立。这可以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由于是定容过2211 v v dv w pdv pv pvIn RTIn v v v ====??为零。故v Q mc dT δ=,它与外界是否对系统做功无关。 4.6绝热过程的过程功w 和技术功t w 的计算式: w =12u u -,t w =12h h - 是否只限于理想气体?是否只限于可逆绝热过程?为什么?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 理想气体的性质 1.怎样正确看待“理想气体”这个概念?在进行实际计算是如何决定是否可采用理想气体的一些公式? 答:理想气体:分子为不占体积的弹性质点,除碰撞外分子间无作用力。理想气体是实际气体在低压高温时的抽象,是一种实际并不存在的假想气体。 判断所使用气体是否为理想气体(1)依据气体所处的状态(如:气体的密度是否足够小)估计作为理想气体处理时可能引起的误差;(2)应考虑计算所要求的精度。若为理想气体则可使用理想气体的公式。 2.气体的摩尔体积是否因气体的种类而异?是否因所处状态不同而异?任何气体在任意状态下摩尔体积是否都是 0.022414m 3 /mol? 答:气体的摩尔体积在同温同压下的情况下不会因气体的种类而异;但因所处状态不同而变化。只有在标准状态下摩尔体积为 0.022414m 3 /mol 3.摩尔气体常数 R 值是否随气体的种类不同或状态不同而异? 答:摩尔气体常数不因气体的种类及状态的不同而变化。 4.如果某种工质的状态方程式为pv =R g T ,那么这种工质的比热容、热力学能、焓都仅仅是温度的函数吗? 答:一种气体满足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则为理想气体,那么其比热容、热力学能、焓都仅仅是温度的函数。 5.对于一种确定的理想气体,()p v C C 是否等于定值?p v C C 是否为定

值?在不同温度下()p v C C -、p v C C 是否总是同一定值? 答:对于确定的理想气体在同一温度下()p v C C -为定值, p v C C 为定值。在不同温度下()p v C C -为定值,p v C C 不是定值。 6.麦耶公式p v g C C R -=是否适用于理想气体混合物?是否适用于实际 气体? 答:迈耶公式的推导用到理想气体方程,因此适用于理想气体混合物不适合实际气体。 7.气体有两个独立的参数,u(或 h)可以表示为 p 和 v 的函数,即(,)u u f p v =。但又曾得出结论,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熵只取决于温度,这两点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不矛盾。实际气体有两个独立的参数。理想气体忽略了分子间的作用力,所以只取决于温度。 8.为什么工质的热力学能、焓、熵为零的基准可以任选?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或焓的参照状态通常选定哪个或哪些个状态参数值?对理想气体的熵又如何? 答:在工程热力学里需要的是过程中热力学能、焓、熵的变化量。热力学能、焓、熵都只是温度的单值函数,变化量的计算与基准的选取无关。热力学能或焓的参照状态通常取 0K 或 0℃时焓时为0,热力学能值为 0。熵的基准状态取p 0=101325Pa 、T 0=0K 熵值为 0 。 9.气体热力性质表中的h 、u 及s 0的基准是什么状态? 答:气体热力性质表中的h 、u 及s 0的基准是什么状态00(,)T P 00T K =

关于学习生态建筑学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关于学习生态建筑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摘要:本文通过对生态建筑课程的学习,了解与掌握生态建筑的概念,思考生态建筑的意义所在,加深研究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与基本方法,用以在实际工作中来解决面临的种种矛盾和问题,从而真正领会生态建筑的真谛。 关键词:生态建筑生态文明建筑设计设计原则 1引言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急剧膨胀,资源匮乏,全球变暖与臭氧破坏,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恶化了地球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们渐渐意识到,不断向环境索取资源和排放废物虽然促进了社会某些发展,但阻碍了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甚至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而建筑是人类从事各种活动的主要场所,建筑活动与人口增加、资源匮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密切相关。建筑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和臭氧破坏负有相当大的责任。由此,生态建筑学应运而生,并随着新的问题和观念的产生而不断发展。 2生态建筑的概念 2.1生态学与生态建筑学 1866 年,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首先提出“生态学”(Ecology)概念,并为这一新学科下了定义。生态学是生物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从生物学中孕育出来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建筑的本质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作出的对外界环境的一种适应或改造。20世纪60年代,意大利建筑规划师保罗·索勒开创了生态建筑学。从整体和生态的角度研究建筑,研究资源在建筑中的利用,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各种建筑功能在城市内的系统研究。生态建筑学是由于生态危机和建筑学发展危机而被推向历史舞台的,目标是通过平衡自然、社会、经济的发展来创造整体有序、协调共生的人工生态环境。其理想状态就是尽量把人类的建筑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内,通过生态补偿性设计达到正干扰和负干扰的平衡。 2.2生态建筑 根据最新的《现代汉语词典》,生态建筑的定义为:“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学和其他科学技术建造的建筑;它与周围环境成为有机的整体,实现自然、建筑与人的和谐统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真正的生态建筑,关注建筑活动对资源、环境、生态以及人类健康生存的影响,不仅要满足人类的生态需要,还要顾及其他自然生物的生态需要。生态建筑活动要同时整合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使两者和谐共生。[1]生态建筑应该体现的正是普遍存在与自然界中的一种动态的平衡。它既反映在设计和建造时所采用的合理方法与材料上,还体现于它对资源的消耗利用程度和回报自然的程度。它应该是一种崭新的设计思维和模式,建筑本身可以产生出一定的能源以弥补其消耗,而同时在建造、选址、及使用中对精神层面的重要性给予更多的关注,综合考虑使用者生理与心理健康的整体效果。[2]它还应该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它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建筑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并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生活、工作所需的舒适环境,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水利工程生态堤防的现状及建设思路

水利工程生态堤防的现状及建设思路 发表时间:2017-03-21T15:43:41.6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第34期作者:戴钢[导读] 本文对生态堤防的含义、重要性、建设原则、现状等进行介绍,探讨水利工程生态堤防的建设思路,以便促进水利工程生态堤防的有效发展。 金华市金东区杨卜山水电管理处浙江金华 321035 摘要:水利工程对国家工业和农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水利堤防工程的发展过程中,要关注水利系统的发展,性能高的水利堤防系统能够增强水利工程防洪抗涝的性能,还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环境效益,促进水利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生态堤防的含义、重要性、建设原则、现状等进行介绍,探讨水利工程生态堤防的建设思路,以便促进水利工程生态堤防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堤防;现状;思路 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也在不断展开,堤防在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中有着重要作用,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人们逐渐将生态观念运用到水利工程堤防建设中,生态堤防的建设适应了时代发展趋势,对水利工程及生态环境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生态堤防介绍 生态堤防在建设过程中,要以堤防设计方案和各学科知识为依据,如水利工程学、环境科学、生物学等学科,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基于有效的河流生态系统,充分了解河流的生态状况和地质特征,科学建设具有良好水土循环特点的人工堤防。为使堤防具有生态特点,多采用河堤绿化用地等方法对堤防进行建设,建造材料也多采用多孔性结构材料,完成堤防的建设工作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投入大量的资金,调动各专业人员,以便增强堤防建设工作的有效性。在对堤防进行建设时,不仅要考虑其生态意义,还要注重研究其实用性能,致力于促进堤防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建设生态堤防的重要性 传统堤防建设多关注于河流的通航、防洪抗涝等能力,致力于获取经济利益,对堤防的生态环境及生态平衡等问题考虑较少。建设堤防时多使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缺乏环保性能,河岸的多数植被也被大规模破坏,严重影响了河流的生态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河流生态主要在两个方面受到影响,下面进行分别介绍。 (一)堤防斜坡规则化 堤防在建设时,为增强其抗洪能力,会对堤防边坡进行规则化设计,对边坡坡度、高程进行统一,实际上河流、河岸的形状并不规则,如果要满足要求就要对河岸进行施工,将其变为规则形状,然而相应地河岸周围的植被就会遭到破坏,河流的生态平衡会被打破,会影响河流生物的生存状况,不利于堤防的持续性发展。对堤防进行生态性建设,可以有效改善河道周围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促进堤防的可持续发展。 (二)更改河流的自然形状 在对堤防进行建设时,为了节省经济成本,提高泄洪能力,通常会采取更直方法去更改河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建设成本,但是也对河流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为了保护堤防周围的生态环境,相关部门要提出科学的堤防建设和管理意见,建设人员要按照科学方法建造堤防,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三、生态堤防建设原则 (一)注重堤防安全 建设生态堤防时首先要考虑堤防的安全性能,注重堤防的防洪等功能的安全性,制定合理的堤防施工方案,应用工程力学、水文学等专业知识,建设生态水利工程,使生态堤防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堤防安全原则是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 (二)注重统筹兼顾 在建设生态堤防是要注重统筹兼顾,注意保持堤防建设的整体性,不仅要考虑生态堤防的经济效益,还要考虑其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要拥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注意生态堤防的美观性,促使生态堤防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注重生态的自我修复 相关人员要考虑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性能,增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生态系统能够持续发展。在对生态堤防进行建设时要对堤防间距进行考虑,便于发挥堤防的防洪性能,为使动植物更好的生存,需要适当增加滩涂延伸面积,为其生存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关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能够有效维持生态堤防结构的稳固性,增加生态堤防使用寿命。 (四)生态堤防多样性原则 在保证水利工程生态堤防满足人们需求的基础上,注意坚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原则,相关人员要注意了解堤防所在地的河流特征,掌握堤防周围的生态环境特点,尽力维持堤防所在地生态环境的原状,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现生态堤防的环境效益。 四、生态堤防建设思路 (一)河流断面设置 河流的宽度有多种[1],深浅也不一样,有多样化特点。基于河流的多样化特点,河流断面的设计也可呈现多样化特征,将其进行多样化设计,不仅可以形成多种景观,增加生态堤防的美观性,还可为多种生物提供生存环境,实现生态堤防的生态价值。相关人员在对生态堤防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河道及周围土地利用情况等因素,了解河岸周围的生态情况,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信息技术和专业计算方法,对河流断面进行计算,避免形成规则化、单一化断面,如往常建设的梯形、矩形等断面会影响河流周围的生物生存状况,设计人员要根据河流的实际情况设计复式断面,在保持生态堤防防洪抗涝等功能的前提下,发挥生态堤防的生态效应。 (二)堤线及堤型设计 因为自然条件的影响,河流也有多种形态,为多种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对堤线进行设计时[2],要尽量保持河流的自然形态,防止出现过度破坏河流生态环境的情况。在设置堤型时要注意保持渗透、滑动等性能,考虑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设置适当宽度的堤防间距,对水利资源和周围土地进行合理利用,正确处理防洪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在满足堤防基本功能的基础上,为动植物提供适当的生存空间,可通过增加浅滩宽度来实现,促进生态堤防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