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公顷和平方千米》章节总复习-四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第二章《公顷和平方千米》章节总复习-四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第二章《公顷和平方千米》章节总复习-四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重点难点一网打尽—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

教学目标

1.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通过猜想和推算,知道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能够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生活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含义。

难点:体会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大小。

一、常用的长度和面积单位及进率

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

进率: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

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进率: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二、单位之间互化的方法

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三、带合适的单位

带面积单位时,先考虑面积的大小,再看括号前面数的大小。果园、广场、体育馆一般带公顷,

章节总复习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如:一个足球场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一个果园的面积是3(公顷)。天安门广场的面积大约是44(公顷)。较大的面积如一个区、一个城市、一个省、一个国家都用平方千米做单位,如:洛阳市的面积约是15230(平方千米)。河南省的面积约是17万(平方千米)。上海市的面积约是6364(平方千米)

【典例分析1:平方千米的认识】如果1平方米能铺4块地砖,1公顷能铺()块地砖.A.40000B.4000C.400

【思路引导】把1公顷化成10000平方米,就是求10000平方米里面有多少个4块,用4块乘10000.

【完整解答】1公顷=10000平方米

4×10000=40000(块)

答:1公顷能铺40000块地砖.

故选:A.

【典例分析2:公顷的认识】(2018秋?诸暨市校级期末)3公顷=平方米

500公顷=平方千米

【思路引导】(1)高级单位分公顷化低级单位平方米乘进率10000.

(2)低级单位公顷化高级单位分平方千米除以进率100.

【完整解答】(1)3公顷=30000平方米;

(2)500公顷=5平方千米.

故答案为:30000,5.

【典例分析3:单位换算】(2014秋?荥阳市校级月考)9000公顷=平方千米

25公顷=平方米

3000000平方米=平方千米

200平方米=平方分米

2070400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

【思路引导】(1)低级单位公顷化高级单位平方千米除以进率100.

(2)高级单位公顷化低级单位平方米乘进率10000.

(3)低级单位平方米化高级单位平方千米除以进率1000000.

(4)高级单位平方米化低级单位平方分米乘进率100.

(5)2070400平方米除以进率10000000商为平方千米数,余数为平方米数;把余数再除以进率10000

商为公顷数,余数为平方米数.

【完整解答】(1)9000公顷=90平方千米;

(2)25公顷=250000平方米;

(3)3000000平方米=3平方千米;

(4)200平方米=20000平方分米;

(5)2070400平方米=2平方千米7公顷400平方米.

故答案为:90,250000,3,20000,2,7,400.

1.12.□3km2>1252公顷,□里可以填的数字有()

A.0,1,2,3,4B.5,6,7,8,9C.0~9都行D.无法判断

2.

1公顷=平方米公顷=30000平方米

5公顷=平方米800000平方米=公顷

3.8公顷=平方米

60000平方米=公顷

90000000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

4.(2019秋?惠城区校级期末)3500m2=公顷.

0.08km2=m2.

5.(2019秋?嘉陵区期末)3公顷=平方米

20平方千米=公顷

9000000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

6.6平方千米=公顷5000平方米=公顷

4公顷=平方米9平方千米=平方米

7.(2018秋?茶陵县期末)“鸟巢”的占地面积约为20公顷,个“鸟巢”的占地面积为1平方千米.如果1平方米能站16人,1公顷大约能站人.

8.(2019春?新华区期末)“2019北京世园会”园区设在北京市延庆区,规划总面积960公顷,合平

方千米.举办时间为2019年4月29日至2019年10月7日,展期天.预计参观人数将不少于16000000人次,以万为单位表示为万人次.

9.(2019秋?嘉陵区期末)3平方千米=300公顷.(判断对错)

10.国庆节到来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主题花坛亮相全国许多城市.花坛中摆放的五颜六色的花卉来自某种植基地,如果该基地中1平方米的土地能种8株花,那么1公顷的土地能种多少株花?

11.在O里填上“>”“<”或“=””.

8公顷〇800平方千米

100平方米〇1公顷

10公顷〇20000平方米

9900平方米〇1平方千米

1.南京中山陵的占地面积大约是3100公顷,是()平方千米.

A.31B.310C.310000

2.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占地面积大约是4583平方千米,是()公顷.A.45830B.458300C.45830000

3.(2015秋?铜仁地区月考)16公顷=平方米

1000公顷=平方千米

80平方千米=公顷

4公顷=40000.

4.(2014秋?乌鲁木齐期末)单位换算:

6公顷=平方米

3000平方米=公顷

1600公顷=平方千米

20平方千米=公顷

7公顷=平方米

20平方米=平方分米

600000000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

120000000平方米=平方千米

25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

5.(2012秋?绵阳月考)5.06公顷=平方千米 4.007吨=吨千克.6.(2010?萝岗区)我国领土面积约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这个数写作:平方千米;

地球赤道的周长约是四万零七十五点七千米,这个数写作:千米.

7.填一填.

2公顷=平方米50000平方米=公顷

3平方千米=公顷900公顷=平方千米.

8.(2019秋?江城区期中)一块菜地面积为100平方米,是1公顷.(判断对错)

9.(2015秋?库车县期中)“鸟巢”的占地面积约20公顷,50个“鸟巢”占地1平方千米.(判断对错)

10.在〇里填上“>”“<”或“=”.

9500平方米〇1公顷50000平方米〇5公顷83000平方米〇8公顷11公顷〇110000平方米11.在○里填上“>”“<”或“=”.

9平方米○90000平方厘米34公顷○3400平方米2000公顷○200平方千米

500平方米○5公顷7平方千米○70000公顷60平方分米○1平方米

基础达标练答案解析

1.【分析】高级单位平方千米化低级单位公顷乘进率100,即12.□3km2=12□3公顷,12□3与1252,

最高位、次高位数字相同,12□3的十位数字只有大于或等于5时,12□3公顷与1252公顷.

【解答】解:12.□3km2>1252公顷,□里可以填的数字有5、6、7、8、9.

故选:B.

2.【分析】(1)、(3)高级单位公顷化低级单位平方米乘进率10000.

(2)、(4)低级单位平方米化高级单位公顷除以进率10000.

【解答】解:

(1)1公顷=10000平方米(2)3公顷=30000平方米

(3)5公顷=50000平方米(4)800000平方米=80公顷

故答案为:10000,3,50000,80.

3.【分析】(1)高级单位公顷化低级单位平方米乘进率10000.

(2)低级单位平方米化高级单位公顷除以进率10000.

(3)低级单位平方米化高级单位公顷除以进率10000;化高级单位平方千米除以进率1000000.【解答】解:(1)8公顷=80000平方米

(2)60000平方米=6公顷

(3)90000000平方米=9000公顷=90平方千米.

故答案为:80000;6;9000,90.

4.【分析】(1)低级单位平方米化高级单位公顷除以进率10000.

(2)高级单位平方千米化低级单位平方米乘进率1000000.

【解答】解:(1)3500m2=0.35公顷.

(2)0.08km2=80000m2.

故答案为:0.35,80000.

5.【分析】(1)高级单位公顷化低级单位平方米乘进率10000.

(2)高级单位平方千米化低级单位公顷乘进率100.

(3)低级单位平方米化高级单位公顷除以进率10000;化高级单位平方千米除以进率1000000.【解答】解:(1)3公顷=30000平方米

(2)20平方千米=2000公顷

(3)9000000平方米=900公顷=9平方千米.

故答案为:30000,2000,900,9..

6.【分析】(1)高级单位平方千米化低级单位公顷乘进率100.

(2)低级单位平方米化高级单位公顷除以进率10000.

(3)高级单位公顷化低级单位平方米乘进率10000.

(4)高级单位平方千米化低级单位平方米乘进率1000000.

【解答】解:

(1)6平方千米=600(2)5000平方米=(3)4公顷=40000(4)9平方千米=

公顷0.5公顷平方米9000000平方米

故答案为:600,0.5,40000,9000000.

7.【分析】(1)把1平方千米化成100公顷,就是求100公顷里面有多少个20公顷,用100公顷除以20公顷.

(2)把1公顷化成10000平方米,再用16人乘10000平方米.

【解答】解:(1)1平方千米=100公顷

100÷20=5(个)

答:5个“鸟巢”的占地面积为1平方千米.

(2)1公顷=10000平方米

16×10000=160000(人)

答:1公顷大约能站160000人.

故答案为:5,160000.

8.【分析】低级单位公顷化高级单位平方千米除以进率100;

4、6、9为小月,每月30天,

5、7、8为大月,每月31天,4月还有30﹣29+1=2(天),10月有7天,

5、6、7、8、9共有30×2+31×3=153(天),2+153+7=162(天).

把用“一”作单位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除以进率10000.

【解答】解:960公顷=9.6平方千米

30﹣29+1=2(天),10月有7天,5、6、7、8、9共有30×2+31×3=153(天),10月有7天,2+153+7=162(天)

16000000=1600万

即“2019北京世园会”园区设在北京市延庆区,规划总面积960公顷,合9.6平方千米.举办时间为2019年4月29日至2019年10月7日,展期162天.预计参观人数将不少于16000000人次,以万为单位表示为1600万人次.

故答案为:9.6,162,1600.

9.【分析】高级单位平方千米化低级单位公顷乘进率100.

【解答】解:3平方千米=300公顷

原题换算正确.

故答案为:√.

10.【分析】把1公顷化成10000平方米,1平方米的土地能种8株花,再用8株乘10000就是1公顷的

土地能种花的株数.

【解答】解:1公顷=10000平方米

8×10000=80000(株)

答:1公顷的土地能种80000株花.

11.【分析】(1)800平方千米=80000公顷,8公顷<80000公顷.

(2)1公顷=10000平方米,100平方米<10000平方米.

(3)20000平方米=2公顷,10公顷>2公顷.

(4)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9900平方米<10000平方米.

【解答】解:(1)8公顷<800平方千米

(2)100平方米<1公顷

(3)10公顷>20000平方米

(4)9900平方米<1平方千米.

故答案为:<,<,>,<.

强化提优练答案解析

1.【分析】低级单位公顷化高级单位平方千米除以进率100.

【解答】解:3100公顷=31平方千米

即南京中山陵的占地面积大约是3100公顷,是31平方千米.

故选:A.

2.【分析】高级单位平方千米化低级单位公顷乘进率100.

【解答】解:4583平方千米=458300公顷

故选:B.

3.【分析】把16公顷换算为平方米,用16乘进率10000;

把1000公顷换算为平方千米,用1000除以进率100;

把80平方千米换算为公顷,用80乘进率100;

把4公顷换算为平方米,用4乘进率10000.

【解答】解:16公顷=160000平方米

1000公顷=10平方千米

80平方千米=8000公顷

4公顷=40000 平方米;

故答案为:160000,10,8000,平方米.

4,【分析】(1)(5)高级单位公顷化低级单位平方米乘进率10000;

(2)低级单位平方米化高级单位公顷除以进率10000;

(3)低级单位公顷化高级单位平方千米除进率100;

(4)高级单位平方千米化低级单位公顷乘进率100;

(6)高级单位平方米化低级单位平方分米乘进率100;

(7)低级单位平方分米化高级单位平方米除进率100,再除进率10000化公顷;

(8)低级单位平方米化高级单位平方千米先除进率10000化公顷,再除进率100化平方千米;

(9)高级单位平方千米化低级单位公顷乘进率100,再乘进率10000化平方米.

【解答】解:(1)6公顷=60000平方米

(2)3000平方米=0.3公顷

(3)1600公顷=16平方千米

(4)20平方千米=2000公顷

(5)7公顷=70000平方米

(6)20平方米=2000平方分米

(7)600000000平方分米=6000000平方米=600公顷

(8)120000000平方米=120平方千米

(9)25平方千米=2500公顷=25000000平方米

故答案为:60000;0.3;16;2000;70000;2000;6000000;600;120;2500;25000000.

5.【分析】(1)是面积的单位换算,由低级单位公顷化高级单位平方千米,除以进率100.

(2)是质量的单位换算,由单位名数化复名数,4.007吨看作4吨与0.007吨的和,把0.007吨乘进率1000化成7千克,再与4吨写在一起即可.

【解答】解:(1)5.06公顷=0.0506平方千米;

(2)4.007吨=4吨7千克;

故答案为:0.0506,4,7.

6.【分析】根据整数的写法,写一个整数数时,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点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解答】解:九百六十万写作:9600000;

四万零七十五点七千写作:40075.7;

故答案为:9600000,40075.7.

7.【分析】把2公顷换算为平方米,用2乘进率10000;

把50000平方米换算为公顷,用50000除以进率10000;

把3平方千米换算为公顷,用3乘进率100;

把900公顷换算为平方千米,用900除以进率100.

【解答】

解:2公顷=20000平方米50000平方米=5公顷

3平方千米=300公顷900公顷=9平方千米

故答案为:20000,5,300,9.

8.【分析】低级单位平方米化高级单位公顷除以进率10000.

【解答】解:100平方米=0.01公顷

即块菜地面积为100平方米,是0.11公顷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9.【分析】“鸟巢”的占地面积约20公顷,50个“鸟巢”占地约20×50=1000(公顷),把公顷数除以进率100化成平方千米数.

【解答】解:20×50=1000(公顷)

1000公顷=10平方千米

即“鸟巢”的占地面积约20公顷,50个“鸟巢”占地10平方千米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0.【分析】(1)1公顷=10000平方米,9500平方米<10000平方米.

(2)低级单位平方米化高级单位公顷除以进率10000,即50000平方米=5公顷.

(3)8公顷=80000平方米,8300平方米>80000平方米.

(4)高级单位公顷化低级单位平方米乘进率10000,即11公顷=110000平方米.

【解答】解:

(1)9500平方米<1公顷(2)50000平方米=

5公顷

(3)83000平方米>

8公顷

(4)11公顷=110000

平方米

故答案为:<,=,>,=.

11,【分析】把9平方米换算为平方厘米数,用9乘进率10000,再与90000平方厘米比较大小;把34公顷换算为平方米数,用34乘进率10000,再与3400平方米比较大小;

把2000公顷换算为平方千米数,用2000除以进率100,再与200平方千米比较大小;

把5公顷换算为平方米数,用5乘进率10000,再与500平方米比较大小;

把70000公顷换算为平方千米数,用70000除以进率100,再与7平方千米比较大小;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再与60平方分米比较大小.

【解答】解:

9平方米=90000平方厘米34公顷>3400平方米2000公顷<200平方千米

500平方米<5公顷7平方千米<70000公顷60平方分米<1平方米

故答案为:=,>,<,<,<,<.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达标测试试题及答案

第十二章达标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图象中,表示y 不是x 的函数的是( ) 2.函数y =2x -3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为( ) A .x ≥0 B .x ≥-3 2 C .x ≥32 D .x ≤-3 2 3.点(x 1,y 1),(x 2,y 2)在直线y =-x +b 上,若x 1<x 2,则y 1与y 2的大小关系是 ( ) A .y 1<y 2 B .y 1=y 2 C .y 1>y 2 D .无法确定 4.将函数y =-3x 的图象沿y 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表 达式为( ) A .y =-3x +2 B .y =-3x -2 C .y =-3(x +2) D .y =-3(x -2) 5.直线y =x -1的图象经过的象限是( ) A .第一、二、三象限 B .第一、二、四象限 C .第二、三、四象限 D .第一、三、四象限 6.下列四个点中,有三个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不在这条直线上的点是( ) A .(-3,-1) B .(1,1) C .(3,2) D .(4,3) 7.如图所示,函数y 1=|x |和y 2=13x +4 3的图象相交于(-1,1),(2,2)两点.当 y 1>y 2时,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 B .-1<x <2 C .x >2 D .x <-1或x >2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8.用图象法解某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作出相应的两个一次 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所解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 ) A.???x +y -2=0,3x -2y -1=0 B.???2x -y -1=0,3x -2y -1=0 C.???2x -y -1=0,3x +2y -5=0 D.???x +y -2=0,2x -y -1=0 9.将正方形AOCB 和A 1CC 1B 1按如图所示方式放置,点A (0,1)和点A 1在直线 y =x +1上,点C ,C 1在x 轴上,若平移直线y =x +1使之经过点B 1,则直线y =x +1向右平移的距离为( ) A .4 B .3 C .2 D .1 10.甲、乙两同学骑自行车从A 地沿同一条路到B 地,已知乙比甲先出发,他 们离出发地的距离s (km )与骑行时间t (h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给出下列说法: (1)他们都骑行了20 km ;(2)乙在途中停留了0.5 h ;(3)甲、乙两人同时到达目的地;(4)相遇后,甲的速度<乙的速度.根据图象信息,以上说法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2分) 11.已知关于x 的一次函数y =mx +n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n -m |-m 2可化简为 ________. (第11题) (第13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知识点 ★这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是###为大家收集的,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如下 1、大数的理解一定要四位分级 数级、数位和计数单位(表格很重要)分清计数单位和数位 大数的读法(关键是零的读法问题) 大数的写法 数拓展到三个数级 2、四舍五入法 估算,两位数估整十数,三位数估整百数,四位数估整千数。估 算是看清计算符号。特别类似1500-500/50,有的人会去先算减法的。 凑整法 这里涉及的应用题有去尾法和进一法。 10个人坐车,每4人一辆车,一共需要几辆车?进一法,剩下2个人还需要一辆车。 每桶水中60千克,一辆载重2吨的卡车最多能装几桶水?去尾法,剩下的20千克的地方不能装60千克的一桶水。 3、面积单位 平方公里(平方千米)、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 结合长度单位 复习周长和面积

要结合实际,让孩子对基本的长度和面积有概念。 4、重量单位 克、千克和吨 5、容积单位 毫升、升 这个章的难点在于:要结合实际,具体体会数量单位的多少和换算 单位要统一 周长和面积 其实最主要的是确定长和宽(正方形是边长) 1、长方形 面积=长*宽 周长=2*(长+宽) 已经知道面积和长(或宽),求周长或者另一边 长=面积:宽 (宽=面积/长) 周长=2(长+面积/长)=2(宽+面积/宽) 已经知道周和长(或宽),求面积或者另一边 长=周长/2-宽 宽=周长/2-长 面积=长*(周长/2-长)

=宽*(周长/2-宽) 2、正方形 面积=边长的平方 周长=4*边长 边长=面积开方(现在出现的平方数一般小,可用乘法口诀表算出) 边长=周长/4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1KM=1000M 1M=10DM=100CM 1DM=10CM 1CM=10MM 1平方公里=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1000000平方毫米 两数之和一定的时候,相差最小或者相等的时候,积。 也就是说,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长方形长和宽相差越小,面积越大)两数积一定时,相差的时候,和。 也就是说,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长和宽相差越大,周长越大)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1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分数:__________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图形中与已知图形全等的是( B ) 2.如图,在△ABC 中,AB =AC ,D ,E 两点在BC 上,且有AD =AE ,BD =CE .若∠BAD =30°,∠DAE =50°,则∠BAC 的度数为( C ) A .130° B .120° C .110° D .100° 第2题图 第4题图 3.如图,a ,b ,c 分别表示△ABC 的三边长,则下面与△ABC 一定全等的三角形是( B ) 4.如图,AB ∥DE ,AC ∥DF ,AC =DF .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C ≌△DEF 的是( C ) A .AB =DE B .∠B =∠E C .EF =BC D .EF ∥BC 5.下列条件中,不能作出唯一三角形的是( D ) A .已知两边和夹角 B .已知两角和夹边 C .已知三边 D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 6.观察图中尺规作图痕迹,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C ) A .PQ 为∠APB 的平分线 B .P A =PB C .点A ,B 到PQ 的距离不相等

D.∠APQ=∠BPQ 第6题图第7题图 7.如图所示,直线a经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A,分别过正方形的顶点B,D作BF⊥a 于点F,DE⊥a于点E,若DE=8,BF=5,则EF的长为(D) A.10B.11C.12D.13 8.如图,Rt△ABC中,∠ACB=90°,CF是斜边AB上的高,角平分线BD交CF于G,交AC于D,DE⊥AB于E,则下列结论:①∠A=∠BCF;②∠CDG=∠CGD;③AD=BD; ④BC=BE,其中正确的个数有(C) A.1个B.2个C.3个D.4个 第8题图第9题图 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BA和CD的延长线交于点E,若点P使得S =S△PCD,则满足此条件的点P(D) △P AB A.有且只有1个 B.有且只有2个 C.组成∠E的平分线 D.组成∠E的角平分线和外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E点除外) 10.★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4,AD=6.延长BC到E,使CE=2,连接DE,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BC—CD—DA向终点A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当△ABP和△DCE全等时,t的值为(C) A.1 B.1或3 C.1或7 D.3或7 第10题图第12题图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在Rt△ABC中,D,E分别是AC,BC上的点,若△ADB≌△EDB≌△EDC,则∠C 的度数是30°. 12.如图,已知∠C=∠D,∠ABC=∠BAD,AC与BD相交于点O,请写出图中一组相等的线段:__AD=BC(或OA=OB或OC=OD)__ . 13.如图,点B,A,D,E在同一直线上,BD=AE,BC∥EF,要使△ABC≌△DEF,则只需要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是BC=EF(或∠BAC=∠EDF或∠C=∠F或AC∥DF 等)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章测试题

第二单元测试 一、填空(每题1.5分,共21分) 1. 自然数中,()的数叫做偶数,()的数叫做奇数。 2.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是()。 3.奇数与偶数的和是()数;奇数与奇数的和是()数;偶数与偶数的和是()数。 4. 87是一个()数,还是一个()数。 5. 一个两位数,它既是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而且是偶数,这个数最小是()。 6. 能被2、3、5整除的最小两位数是()。 7. 在自然数范围内,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最小的奇数是(),最小的偶数是()。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4分) 1. 在自然数中,除了奇数就是偶数。() 2. 个位上是3、6、9的数就是3的倍数() 3. 两个质数之积一定是合数。() 4. 2既是偶数,又是质数。() 5. 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6. 10是倍数,5是因数。() 7. 一个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三、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 两个质数的和是() A. 偶数 B. 奇数 C. 奇数或偶数 2. 最小的质数与最小的合数的和是() A. 6 B. 5 C. 3 3. 两个质数的和是12,积是35,这两个质数是() A. 3和8 B. 2和9 C. 5和7 4. 1、3、5都是15的()

A. 质因数 B. 公因数 C. 因数 5. 一个合数至少有()个因数。 A. 1 B. 2 C. 3 四、分类(21分) 45 67 78 34 23 24 15 128 76 85 90 89 49 79 31 97 87 77 37 0 123 55 以上数中,偶数有()奇数有()质数有 ()合数有()2的倍数有 ()5的倍数有()3的倍数有 ()。 五、在□里填一个数字,使每个数都是3的倍数。(每空3分,共15分) □5,□里可以填();3□7,□里可以填();□78,□里可以填()14□3,□里可以填();60□1,□里可以填()。 六、应用题(1每题5分,2,3题各7分,共19分) 1. 五·一班部分同学参加植树活动,已经来了37人,5个人分成一组,至少还要来几个人,才能正好分完? 2.有一堆桃子,如果2个放一盘,多出1个,如果5个放一盘,多出2个;如果3个放一盘,正好放完,这些桃子最少有多少个? 3.强强,伟伟,亮亮三个好朋友,年龄正好是一个比一个大1岁,他们岁数相乘得504,问他们各是多少岁。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 公顷和平方千米》复习讲义 人教版 (1)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公顷和平方千米大数的认识》复习讲义人教版 知识回顾 1.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做单位。 2.计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常用(平方千米)做单位,字母表示为(km2 )。 3.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4.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5.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6.400米跑道围起来的部分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 7.鸟巢的占地面积约为20公顷,(5)个鸟巢的占地面积约为1平方千米。 8.一个教室的面积约63(平方米) 水立方占地面积约6(公顷) 200个50平方米的教室面积大约是(1公顷)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面积约1100(平方千米) 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一个生态园的占地面积是4公顷,也就是()平方米. A.400 B.4000 C.40000 2.以下表达正确的是() A.5平方千米=5000平方米B.500公顷=5平方千米 C.5公顷=500平方米 3.北京故宫占地面积是72公顷,合()平方米. A.7200 B.72000 C.720000 D.7200000 4.北京颐和园的面积是3500000平方米,约合()公顷. A.35 B.350 C.3500 5.如果1平方米能铺4块地砖,1公顷能铺()块地砖. A.40000 B.4000 C.400 6.杭州西湖的湖面面积约为6平方千米,扬州瘦西湖的湖面面积约为500000平方米,武汉东湖的湖面面

积约为33平方千米,嘉兴南湖的湖面面积约为100公顷.()的湖面面积最大. A.武汉东湖B.杭州西湖C.扬州瘦西湖D.嘉兴南湖 7.中心广场的占地面积约为5公顷,()个中心广场的面积约为1平方千米.A.2 B.20 C.200 8.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占地面积大约是4583平方千米,是()公顷.A.45830 B.458300 C.45830000 二.填空题(共6小题) 9.850000平方米=公顷;67平方千米=公顷 10.2平方千米=平方米 8公顷=平方米 96000000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 11.3公顷=平方米 20平方千米=公顷 9000000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 12.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占地约2900000平方米,是公顷.13.截止到2019年11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拥有航站楼综合体建筑共计1400000平方米,合公顷.14.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拥有航站楼综合体建筑共计1400000平方米,1400000平方米=公顷,10个大兴国际机场有平方千米.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5.1平方千米=1km2=1000m2.(判断对错) 16.1000公顷=10平方千米.(判断对错) 17.“鸟巢”占地面积约为20公顷,50个“鸟巢”的占地面积约1平方千米.(判断对错)18.16600000平方千米=166万平方千米(判断对错) 19.60公顷>6平方千米.(判断对错) 四.应用题(共2小题) 20.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约是400000m2,相当于多少公顷?如果一个街心公园的占地面积为1980m2,你知道天安门广场的面积大约相当于多少个这样的街心公园吗? 21.国庆节到来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主题花坛亮相全国许多城市.花坛中摆放的五颜六色的花卉来自某种植基地,如果该基地中1平方米的土地能种8株花,那么1公顷的土地能种多少株花?五.解答题(共2小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2章全等三角形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如图1,AP平分∠BAF,PD⊥AB于点D,PE⊥AF于点E,则△APD与△APE全等的理由是() A.SSS B.SAS C.SSA D.AAS 2.装修工人在搬运中发现有一块三角形的陶瓷片不慎摔成了四块(如图2),他要拿哪一块回公司才能更换到相匹配的陶瓷片() A.①B.② C.③ D.④ 3.有下列条件:①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②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③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④直角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其中能判定两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有() A.1个B.2个 C.3个D.4个 4.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如图3,则说明∠A′O′B′=∠AOB的依据是() A.SSS B.SAS C.ASA D.AAS

5.如图4,已知AB∥CD,AB=CD,AE=FD,则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共有() A.1对 B.2对 C.3对D.4对 6.如图5,点P是AB上任意一点,∠ABC=∠ABD,补充下列条件中的一个,不能得出△APC≌△APD的是() A.BC=BD B.AC=AD C.∠ACB=∠ADB D.∠CAB=∠DAB 7.如图6,△ABC≌△EFD,那么() A.AB=DE,AC=EF,BC=DF B.AB=DF,AC=DE,BC=EF C.AB=EF,AC=DE,BC=DF D.AB=EF,AC=DF,BC=DE 8.如图7,用“AAS”直接判定△ACD≌△ABE,需要添加的条件是()

A.∠ADC=∠AEB,∠C=∠B B.∠ADC=∠AEB,CD=BE C.AC=AB,AD=AE D.AC=AB,∠C=∠B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9.已知△ABC≌△DEF,BC=EF=6厘米,△ABC的面积为9平方厘米,则EF边上的高是__________厘米. 10.如图8,已知AB=CD,∠ABD=∠CDB,则图中共有__________对全等三角形. 11.在Rt△ABC和Rt△DEF中,AB=DE,∠A=∠D=90°,再补充一个条件__________,便可得Rt△ABC≌Rt△DEF. 12. 如图9,如果△ABC≌△DEF,△DEF的周长是32 cm,DE=12 cm,EF=13 cm,则AC=__________. 13.如图10,在△ABC中,∠C=90°,CB=4,延长CB至点D,使BD=AC,作 ∠BDE=90°,∠DBE=∠A,两角的另一边相交于点E,则DE的长为__________. 14.如图11,点P到∠AOB两边的距离相等,若∠POB=30°,则∠AOB=__________. 15.如图12,点D在AB上,点E在AC上,CD与BE相交于点O,且AD=AE,AB=AC,若∠B=20°,则∠C=__________. 16.如图13,已知△ABC,且点A(0,1),点C(4,3),如果要使△ABD与△ABC全等,那么点D的坐标是__________.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章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章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教学设计示例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正确运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类推迁移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积极探索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剪下第137页的三角形,标出它的底和高(量出底和高的长度) 2.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图片 提问:我们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这些图形面积的公式是什么 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三角形的面积”(板书课题) 3.学习新知识之前共同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得出的( 电脑演示推导过程) 二、指导探索 第一部分:数方格面积。 1.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第69页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小组内分工合作) 2.订正:看一看电脑博士数出的每个三角形的面积。 (演示课件:拼摆图形下载) 3.评价一下以上用“数方格”方法求出三角形面积。 第二部分: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拿出手里的平行四边形,想办法剪成两个三角形,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启发提问:你能否依照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呢? 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 (1)教师参与学生拼摆,个别加以指导 (2)电脑演示拼摆过程(演示课件:拼摆图形下载) (3)讨论:①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第三种拼法)能帮助我们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吗为什么 ②观察拼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2.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 (1)组织学生利用手里的学具试拼。(指名演示) (2)电脑演示拼摆的过程(突出旋转、平移),(演示课件:拼摆图形下载) 提问: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钙角三角形来拼。 (1)由学生独立完成。 (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下载) 4.讨论: (1)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 (2)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4)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面积,用a和h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什么? 第三部分:三角形面积的应用。

四年级上册数学讲义-第二章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苏教版 ——两位数除以两位数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数除以整十的数,会计算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数。 2、使学生掌握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了解商的变化规律。 4、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1)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为了让我们的校园充满欢庆,学校了80个气球,每班分20个。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学校买来80个气球,每班分20个。 师:这些气球能分几个班呢?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用除法计算,算式是:80÷20 你能观察发现今天的除法算式和以前学过的有何不同吗?(除数是整十的两位数除法。) (2)探索口算方法 师:怎样算80÷20呢? (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口算方法:A.因为20×4=80所以80÷20=4 B.因为8÷2=4所以80÷20=4) 把80的0去掉,20的0去掉,8÷2=4,0和0相抵消。 80是8个十,20是2个十呢?8个十÷2个十=4(结合80里面有几个20) 1、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多位数乘一位数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口算除法

口算除法 1、整十数除以整十数,可以先把整十数看成几个十,计算出的结果就是多少个十或多少个百; 例题:50÷10= 80÷20= 2、整十数除以整十数,可以先把2个整十数后面的0相抵消,然后用十位数除以十位数得到一个一位数 例题:50÷10抵消2个0,变成“5÷1”80÷20=抵消2个0,变成“8÷2” 笔算除法 1、两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 2、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用竖式计算商写在个位上; 3、两位数除以两位数,如果不能整除,有余数,余数写在商的后面; 4、除法的验算方法:没有余数时用商×除数=被除数来验算,若积等于被除数计算正确;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用商×除数+余数=被除数来验算,若结果等于被除数,说明计算正确; 5、掌握列竖式计算。 计算: (1)90÷10= (2)60÷30= 答案:9 2 计算: (1)40÷20= (2)70÷10= 例题1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能力检测卷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能力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ABC≌△ADC,如果∠BAC=60°,∠ACD=23°,那么∠D=( ) A.87° B.97° C.83° D.37° 2.王老师不小心将一块教学用的三角形玻璃打破了(如图),想到玻璃店划一块同样大小的三角形玻璃,为了方便,他只想带一块碎片,则他需要带( ) A.① B.② C.③ D.④ 3.如图,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靠在一面墙上,已知左边滑梯的高度AC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相等,则这两个滑梯与地面夹角∠ABC与∠DFE的度数和是( ) A.60° B.90° C.120° D.150° 4.如图,△ABD和△ACE都是等边三角形,判定△ADC≌△ABE的根据是( ) A.SSS B SAS C .ASA D AAS 5.对于条件:①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②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③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④直角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以上能判定两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如图,AD平分∠BAC,AB=AC,连接BD,CD并延长,分别交AC,AB于

点F,E,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 A.2对 B.3对 C.4对 D.5对 7.如图,AC=CE,∠ACE=90°,AB⊥BD,ED⊥BD,AB=6cm,DE=2cm,则BD 等于( ) A.6 cm B 8 cm C 10 cm D 4 cm 8.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筝形.如图,四边形ABCD是一个等形,其中AD=CD,AB=CB。小明在探究筝形的性质时,得到如下结论:①.DAC⊥BD ②AO=CO= 2 1 AC:③△ABD≌△CBD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9.如图,在△ABC中,AD为∠BAC的平分线,DE⊥AB,DF⊥AC,垂足分别为点E,F,△ABC的面积是28cm2,AB=16cm,AC=12cm,则DE的长为( ) A.2cm B.2.4cm C 3 cm D.3.2cm 10.如图,在△ABC中,∠BAC=90°,AB=AC,D是斜边BC的中点,DE⊥DF.若AB=8cm,则四边形AEDF的面积为( ) A.64 cm2 B.32cm2 C 16 cm2 D.8 cm2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如图,若△ABC≌△DEF,则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得x=_________.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位置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的内容就是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以及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学生已经学会了在具体的情境中用行、列来描述物体的位置了,本单元的学习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已有的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之后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 教材首先通过呈现确定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一教学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学习内容。教学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原有知识及经验,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然后,要使学生明确如何用数对表示位置,结合学生的实际座位,将教学搬到现实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教材除了从数的角度刻画点在平面上的位置,还有意安排了一些素材,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如例2的教学,在让学生明确方格纸上数对的含义时,教师应设法促进学生知识与经验的迁移,引导学生把例1中学习的列、行的概念与使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应用到例2中来。同时要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加深学生对用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用“第几组第几个”的方式来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并且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经验,但就是学生对物体位置的描述还没有形成特定的规范。因此,在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时应充分利用这些经验与知识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将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为用数学方法来确定位置,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其空间观念与意识。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数学思考: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情感态度:感受方向与位置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四、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与行的顺序。 五、课时安排:3课时 1.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1课时

四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卷14第二章:角的度量(五)

第二章:角的度量(五) 姓名: 1、填空。 ⑴直线有( )个端点,射线有( )个端点,线段有( )个端点。 ⑵度量角的大小可以用( )。 ⑶一个平角相当于( )个直角,一个周角相当于( )个平角,或相当于( )个直角。 ⑷把一个半圆平均分成180份,其中的1份是( )度,记作( );48份对应的角是( )度,记作( );120份对应的角是( )度,记作( )。 ⑸3时整时,分针和时针成( )角,10时整时,分针和时针成( )角,( )时整,分针和时针成平角。 2、选择。 ⑴通过两点可以画( )条直线。 A 、一条 B 、两条 C 、无数 ⑵从一点可以引出( )条射线。 A 、一条 B 、两条 C 、无数 ⑶角的两边是( )。 A 、直线 B 、射线 C 、线段 ⑷比钝角大的角是( )。 A 、平角 B 、直角 C 、锐角 ⑸无限长的是( )。 A 、直线 B 、射线 C 、线段 3、判断。 ⑴大于90度的角是钝角。( ) ⑵角越大,边越长。( ) ⑶用三角板可以画出105度的角。( ) ⑷小明在纸上画了一条长6厘米的直线。( ) ⑸用5倍的放大镜看一个30度的角,看到的角的度数应该是150度。( ) 4、把下列各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 )>( )>( )>( )>( )

5 、给下面的角进行分类。 锐角有:( ) 直角有:( ) 钝角有:( ) 平角有:( ) 周角有:( ) 6、画一画。 ⑴画一条射线。 ⑵画一个周角。 ⑶75° ⑷150° 7、量一量下面各角的度数。 8、看图填一填。 ⑴ (2) ⑵ ∠1=100° ∠1=40° ∠2= ∠2= (3) ∠1=30° (4) ∠1=100° ∠2= ∠3= 9、挑战题: 右图中一共有多少个角? 有 个角。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② 165°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 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章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章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教学设计示例 口算加减法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的口算整百整十数加、减整百整十数、以及整万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计算的正确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并说一说口算过程 27+38= 64-38=250+70= 530-300= 250+400= 二、学习新课 教师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整百的口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口算加、减法。(板书课题:口算加、减法)今天学习的口算加、减法与过去的有什么不同呢? 教师把最后一道口算题250+400改为250+470(即例1) 1、提问:同学们会口算250+400,那么怎样口算250+470呢 请大家试一试。 2、学生交流汇报,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演示课件) 板书汇报结果。(设想三种方法)

A、200+400=600 ,50+70=120 ,600+120=720 B、250+400=650 ,650+70=720 C、25+47=72,250+470=720 (第三种方法是把250看作25个十,470看作47个十,25个十加47个十得72个十,所以 250+470=720)学生说出这种方法应给予鼓励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2 口算: 540-370 2、小组讨论:怎样口算才能又对又快。 3、汇报结果,说出思路。 540-370=170 A、540-300=240,240-70=170 B、540-340=200,200-30=170 C、540-70=470,470-300=170 D、54-37=17,∴540-370=170 教师肯定这四种方法正确,同时说明第四种方法:把540看作54个十,370看作37个十,54个十减37个十得17个十,所以540-370=170 4、练习 (1)口算(要求说出口算过程,方法自选) 360+180 410-240520-150 370+58 (2)一个数是390,另一个数比它多150,另一个数是多少 (三)、教学例3 1、出示例3、口算:

五年级上册数学.2 位置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位置知识整理

爽爽文库汇编之 第二单元知识整理 1、横排叫做行,竖排叫做列。确定第几列一般是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往后数。 2、用有顺序的两个数表示出一个确定的位置就是数对。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两个数据。 3、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不要把列和行弄颠倒。 4、写数对时,用括号把列数和行数括起来,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个逗号把它们隔开。写作:(列,行)。 5、数对的读法:(2,3)可以直接读(2,3),也可以读作数对(2,3)。 6、一组数对只能表示一个位置。 7、表示同一列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一个数相同;表示同一行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二个数相同。 8、表示位置有绝招, 一组数据把它标。 竖线为列横为行, 列先行后不可调。 一列一行一括号, 逗号分隔标明了。 9、在方格纸上,物体向左或向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等于减去或加上平移的格数;物体向上或向下平移,列数不变,行数等于加上或减去平移的格数。

期中测试卷 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卷面(3分)。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知识技能(75分)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1分) 1.40.6里有( )个5.8;10个3.03是( )。 2.4.13× 3.78的积有( )位小数;2.3÷1.25的商的最高位是( )位。 3.在里填上“>”“<”或“=”。 5.86×0.95 5.86 6.47÷0.25 6.47 0.12÷1.2 0.1 4.根据69×72=4968,写出下面各题的积或商。 6.9× 7.2=( ) 49.68÷0.72=( ) 496.8÷69= 5.小明买了一张“楚天之夜”音乐专场晚会的票,如果票上的“4排5号”记作(4,5),小明的座位记作(5,4),那么小明的座位在( )排( )号。 6.李涛在教室里的座位用数对表示为(1,6),表示他在第1列、第6行的位置,那么和他在同一列的前后桌同学的座位用数对分别表示为( , )和( , )。 7.2.5÷0.22的商用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记作( ),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 8.在2.567,2.5656…,2.657, . 2.56, .. 2.657这五个数中,最 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9.打一份48100个字的稿件,如果每页排24行,每行22个字,至少要排( )页。 10.有4张卡片,分别写着4,5,6,7,任意抽出两张,和有( )种可能,分别是( )。 二、我会判。(对的画“√”,错的画“×”)(每小题1分,共5分) 1.2.05×4.1的积与20.5×0.41的积相等。 (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边长是()米的正方形的土地面积是1公顷;边长是()米的正方形的 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2.一块正方形菜地,边长是800米,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公顷。 3.修一条长25千米、宽40米的高速公路,这条高速公路占地()公顷,合 ()平方千米。 4.一个占地5公顷的长方形苗圃,宽是100米,它的长是()米。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一间教室的面积约是54平方千米。() 2.计量一个村的耕地面积,用“公顷”作单位比较合适。() 3.面积是1公顷的土地只能是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 4.一个长40米、宽25米的长方形面积是1公顷。() 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5平方千米=()公顷 9000公顷=()平方千米 2500平方分米=()平方米 30000平方米=()公顷

68公顷=()平方米 20平方千米=()平方米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埃及最大的金字塔的占地面积约是5()。 2.大连的长兴岛面积约是252()。 3.学校操场的面积约是400()。 4.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建筑面积约为8()。 五、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5公顷30平方米6平方千米6公顷63000平方米 六、在里填上“>”“<”或“=”。 6公顷5900平方米2900平方米30公顷 5公顷500平方米3公顷4平方米34000平方米 23000平方米2公顷9公顷100000平方米 七、解决问题。 1.一架直升机在一片长方形松树林(如下图)上空喷洒药水。这片松树林的面积 是多少平方千米?合多少公顷?

2.一块三角形果园,底是600米,高是500米。这个果园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3.一个长方形的养鱼池,长400米,宽200米。这个养鱼池占地多少公顷?如果每公顷水面养鱼1200尾,这个养鱼池共养鱼多少尾? 4.一块长方形麦田,长是600米,宽是300米,如果每公顷收小麦6000千克,这块麦田能够收到100吨小麦吗?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材设计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材设计Textbook design for unit 2 of mathematics vol ume 1 of grade 5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材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 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 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 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 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 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第二单元:位置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本课主要学习的内容是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以及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学生已经学会了在具 体的情境中用行、列来描述物体的位置了,本单元的学习能够进 一步提升学生已有的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之后学习 “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 教材首先通过呈现确定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一教学情境,充 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学习内容。教学时可以结合学生 的原有知识及经验,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列”“行”的含义及 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然后,要使学生明确如何用数 对表示位置,结合学生的实际座位,将教学搬到现实生活中,提 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教材除了从数的角度刻画点在平面上的位置,还有意安排了 一些素材,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如例2的教学,在让学生明确 方格纸上数对的含义时,教师应设法促进学生知识与经验的迁移,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十二章检测题

A D B C 八年级数学第十一、十二章测试题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3cm ,4cm ,5cm B .4cm ,6cm ,10cm C .1cm ,1cm ,3cm D .3cm ,4cm ,9cm 2、如图,线段AD 把△ABC 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线段AD 是( ). A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B 、三角形的中线 C 、三角形的高 D 、以上都不对 3、如图所示,BE ⊥AC 于点D ,且AD =CD ,BD =ED ,若∠ABC =54°,则∠E =( ) A. 25° B. 27° C. 30° D. 45° 4、在△ABC 和△A ′B ′C ′中,已知∠A=∠A ′,AB=A ′B ′,在下面判断中错误的是( ) A 、若添加条件AC=A ′C ′,则△ABC ≌△A ′B ′C ′; B 、若添加条件BC=B ′C ′,则△ABC ≌△A ′B ′C ′ C 、若添加条件∠B=∠B ′,则△ABC ≌△A ′B ′C ′; D 、若添加条件∠C=∠C ′,则△ABC ≌△A ′B ′C ′ 5、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3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方法是( ) A 、带①去; B 、带②去; C 、带③去; D 、①②③都带去. 6、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3,8,x ,若x 的值为偶数,则x 的值有 ( ) A .6个 B .5个 C .4个 D .3个 7、如图,点D 、 E 在BC 上,且△ABE ≌△ACD ,对于结论①AB=AC, (第6题 ③ ① ②

最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测试卷及答案

最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测试卷及答案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等级: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第()幅图的△个数是〇个数的2倍. A.B. C. 【解答】解:A:〇有2个,△有8个,824 ÷= B:〇有3个,△有6个,632 ÷= C:〇有1个,△有3个,313 ÷= 所以只有选项B△个数是〇个数的2倍. 故选:B. 2.一袋水泥重50千克,()袋这样的水泥重1吨. A.20 B.200 C.2 【解答】解:1吨1000 =千克 ÷=(袋) 10005020 即一袋水泥重50千克,20袋这样的水泥重1吨. 故选:A. 3.在一个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被除数与商都是75,除数是() A.1 B.0 C.75 【解答】解:75751 ÷=, 所以除数是1.

故选:A. 4.甲盒有200根铅笔,乙盒有40根铅笔,每次从甲盒取出5根铅笔放入乙盒,取()次后,两盒铅笔的根数一样. A.8 B.12 C.10 D.16 【解答】解:(20040)2 +÷ =÷ 2402 =(根) 120 -÷ (200120)5 805 =÷ =(次) 16 答:取16次后,两盒铅笔的根数一样. 故选:D. 5.从864里面连续减去9,减()次结果是0. A.95 B.96 C.97 【解答】解:864996 ÷= 故选:B. 6.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 A.两位数 B.三位数 C.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解答】解: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字和一位数比较大小,百位上的数字比一位数大或相等商就是三位数,比一位数小,商就是两位数. 故选:C.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二章 检测卷 冀教版

第十二章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6个小题,共42分.1~10小题各3分,11~16小题,各2分.在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分式 1 x -3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3 B .x <3 C .x ≠3 D .x =3 2.下列各式:x π+2,5p 2p ,a 2-b 22,1 m +m ,其中分式共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如果分式x 2-1 x -1 的值为零,那么x 等于( ) A .1 B .-1 C .0 D .±1 4.分式 -a m -n 与下列分式相等的是( ) A.a m -n B.a -m +n C. a m +n D. -a m +n 5.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A.0.2a +b 0.7a -b =2a +b 7a -b B.x 3y 2x 2y 3=x y C. a - b b -a =-1 D.1 c +2c =3 c 6.解分式方程2x -1+x +21-x =3时,去分母后变形为( ) A .2+(x +2)=3(x -1) B .2-x +2=3(x -1) C .2-(x +2)=3(1-x ) D .2-(x +2)=3(x -1)

7.如果把分式2n m -n 中的m 和n 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分式的值( ) A .不变 B .扩大到原来的2倍 C .缩小为原来的1 2 D .扩大到原来的4倍 8.若-2x +32x -1=m -21-2x ,则m 的值为( ) A .-1 B .-2 C .-3 D .任意实数 9.化简? ????1a +1b ÷? ?? ?? 1a 2-1b 2·ab 的结果是( ) A.a 2b 2a -b B.a 2b 2b -a C. 1a -b D.1 b -a 10.分式方程1x -1-2x +1=4x 2-1的解是( ) A .x =0 B .x =-1 C .x =±1 D .无解 11.若关于x 的方程 x +m x -3+3m 3-x =3的解为正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92 B .m <92且m ≠3 2 C .m >-94 D .m >-94且m ≠-3 4 12.春节期间嘉嘉去距家10千米的电影院看电影,计划骑自行车和坐公交车两种方式, 已知公交车的速度是骑车速度的2倍,若坐公交车可以从家晚15分钟出发恰好赶上公交车,结果与骑自行车同时到达电影院,设骑车的速度为x 千米/时,则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10x -102x =15 B.102x -10 x =15 C.10x -102x =14 D.102x -10x =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