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9000套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建议书

年产9000套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建议书
年产9000套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建议书

年产9000套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

建议书

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摘要说明—

未来,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举措,其在政策红利驱动下将保持相对快速的增长。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普及,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游锂离子电池行业与中上游正极材料也将在政策的支持和规范下较为快速的发展。

新能源汽车行业经历了连年的高速增长后,在2019年受补贴退坡的影响,产销增速出现放缓,2019年新能源汽车分别实现产销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预示着市场的阶段性调整已经开启。核心市场发展过度依赖政策驱动,退坡引发的市场冲击导致消费者需求趋于理性,产品自身的实力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关键。在此背景下,北汽新能源EU系列销量领先,2019年销量突破十万辆。受全球各国对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加码的影响,国内扶持政策维持或加大力度的预期增强。2019年12月3日,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搞:主要目标为: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5%。

新能源汽车行业经历了连年的高速增长后,在2019年受补贴退坡的影响,产销增速出现放缓,2019年新能源汽车分别实现产销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预示着市场的阶段性调整已经开启。核心市场发展过度依赖政策驱动,退坡引发的市场冲

击导致消费者需求趋于理性,产品自身的实力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关键。在此背景下,北汽新能源EU系列销量领先,2019年销量突破十万辆。受全球各国对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加码的影响,国内扶持政策维持或加大力度的预期增强。2019年12月3日,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搞:主要目标为: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5%。

该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计划总投资9260.9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227.7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05%;流动资金2033.2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95%。

达产年营业收入17014.00万元,总成本费用12970.27万元,税金及附加173.62万元,利润总额4043.73万元,利税总额4775.11万元,税后净利润3032.8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742.31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3.66%,投资利税率51.56%,投资回报率32.75%,全部投资回收期4.55年,提供就业职位273个。

严格遵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地方产业发展规划的原则。项目一定要遵循国家有关相关产业政策,深入进行市场调查,紧密跟踪项目产品市场走势,确保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项目建设必须依法遵循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和法令,必须完全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相关行业投资方向及发展规划的具体要求。

总论、建设背景及必要性、产业分析预测、建设规划方案、选址科学性分析、工程设计可行性分析、工艺技术、项目环保分析、项目安全规范管理、风险评价分析、项目节能说明、项目进度说明、项目投资分析、项目经营收益分析、项目结论等。

第一章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产业发展分析

(一)产业政策及行业发展规划

2009年1月科技部、财政部、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启动了

“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工程计划通过提

供财政补贴,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

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开展示范运行。

2012年6月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指出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

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

2012年8月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关

于扩大混合动力城市公交客车示范推广范围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

将混合动力公交客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的推广范围扩大到

全国所有城市。将采取总量控制的方式,推广目标为3,000-5,000辆。

2013年9月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关

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指出在2013-2015年,特大型城市或重点区域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量不低于10,000辆,其他

城市或区域累计推广量不低于5,000辆,同时列出了补贴新能源汽车的标准。

2014年6月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实施方案》,指出2014年至2016年,中央国家机关以及纳入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备案范围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的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总量的比例不低于30%,以后逐年提高。除上述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外,各省(区、市)其他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2014年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总量的比例不低于10%(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细微颗粒物治理任务较重区域的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比例不低于15%);2015年不低于20%;2016年不低于30%,以后逐年提高。

2014年11月工信部发布《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奖励的通知》,提出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等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区域中的城市或城市群,2013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不低于2500辆(标准车,下同),2014年度不低于5000辆,2015年度不低于10000辆;其他地区的城市或城市群,2013年度推广数量不低于1,500辆,2014

年度不低于3,000辆,2015年度不低于5,000辆。推广数量以纯电动

乘用车为标准进行计算,其他类型新能源汽车按照相应比例进行折算。

2015年10月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发布《<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版)》,提出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

车的年销量达到汽车市场需求总量的5%以上,2025年增至20%左右,

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产业链。

2016年10月,受工信部委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500位专

家历时一年完成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在上海发布,提出到2020年、2025年、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占汽车年总销量的比例将分别达到7%以上、15%以上、40%以上。

2016年12月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实现新能源汽车规模应用的目标,到2020年,实现当年产

销200万辆以上,累计产销超过500万辆,整体技术水平保持与国际

同步,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企业。

2017年1月国务院发布《“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提出公共机构率先淘汰老旧车,率先采购使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中

央国家机关、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的政府部门及公共机构购买新

能源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车辆总量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

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

导目录(2016版)》,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了指导目录。

2017年9月,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质量监

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

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规定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和新

能源汽车积分核算方法,明确了与积分核算相关的实际值、达标值、

目标值等指标的核算方式,同时实行积分并行管理,工信部会同财政、商务、海关、质检等部门对积分进行核查,发布积分核算情况年度报告。对传统能源乘用车年度生产量或者进口量达到3万辆以上的乘用

车企业,从2019年度开始设定积分比例要求,其中:2019、2020年度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10%、12%。

2016年12月工信部等四部委发布《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16]958号),提高了推荐车型目录的门槛并动态调整,对抽检不合格的企业及产品及时清理出推荐车型目录。同时,在保持2016-2020年补贴政策总体稳定的前提下,调整新

能源汽车补贴标准,设置了中央和地方的补贴上限,其中地方财政补

贴(地方各级财政补贴总和)不得超过中央财政单车补贴额的50%,除燃料电池汽车外,各类车型2019-2020年中央及地方的补贴标准和上

限会在现行标准基础上退坡20%。此外,对于新能源汽车申请补贴的时点,该政策规定了非个人用户购买的新能源汽车申请补贴,累计行驶里程须达到3万公里(作业类专用车除外),补贴标准和技术要求按照车辆获得行驶证年度执行。

(二)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新能源汽车行业经历了连年的高速增长后,在2019年受补贴退坡的影响,产销增速出现放缓,2019年新能源汽车分别实现产销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预示着市场的阶段性调整已经开启。核心市场发展过度依赖政策驱动,退坡引发的市场冲击导致消费者需求趋于理性,产品自身的实力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关键。在此背景下,北汽新能源EU系列销量领先,2019年销量突破十万辆。受全球各国对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加码的影响,国内扶持政策维持或加大力度的预期增强。2019年12月3日,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搞:主要目标为: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5%。

2014-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呈上升趋势,由2014年的8.39万辆上升至2018年的127万辆,占全国汽车产量比重由0.35%提升至4.57%。2019年新能源汽车实现产销124.2万辆和120.6万辆,

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这是自2009年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车产业以来出现的首次年度下降,但随着退坡影响的边际减弱及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鼓励政策的推出,新能源汽车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在汽车大环境没有大改善的情况下,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将维持向高品质、产品力为主要竞争力的方向发展。

从不同动力类型看,2019年纯电动汽车销量为97.2万辆,同比下降1.2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为23.2万辆,同比下降14.39%。2019年新能源车受补贴退坡的影响,叠加二手新能源车的低价冲击,下半年呈现大幅下跌趋势,但是纯电动汽车产销恢复比插混式混合动力汽车较好,全年产销基本与2018年持平。

对比2018年全年销量排行榜,2019年有更多的精品车型占据了前列,部分低端车型被同级别更优秀的产品所取代。2019年,新能源市场经历了补贴的巨大退坡,产品自身的实力越来越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关键。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始于2009年的“十城千辆”工程,通过提供财政补贴,先公共交通、后私人消费,从城市试点、区域试点再到全国范围推广的步骤稳步推进。通过使用财政补贴撬动社会资本,驱动产业快速发展,压缩行业导入期;同时逐步降低补贴金额,提升补贴

门槛,标准持续细化,引导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并形成具备全球竞

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2019年12月3日,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搞:主要目标为: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5%。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传统车企的布局陆续

进入爆发阶段。国内车企与国外车企对比,国内企业新能源汽车扩张

速度仍较快,围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推进越来越密集,行业竞争加剧。

(三)行业发展有利因素

1、政策鼓励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

根据规划,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超过汽车年总销

量的7%,而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占汽车总销量的比例仅为1.81%,

仍有较大的差距,由此,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国家层面将形成产业间

联动的新能源汽车自主创新发展规划,并推出持续可行的新能源汽车

财税鼓励政策等。

在国家密集出台购置补贴、免征购置税、政府采购等力度空前的

支持政策下,大量成熟的新能源汽车产品陆续上市,近些年我国新能

源汽车产销规模均实现飞速增长。

2、正极材料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赛迪经智的统计,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占新能源汽车成本

的比例达到了30%-45%,而动力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等构成,其中,正极材料约占车用动力电池总成本的28%,是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势必也会推动正极材料行业的高速发展。

3、作为我国主推技术路线,磷酸铁锂将得到大规模应用

经过近10多年的发展,中国正极材料行业具备了相当的经济规模,而正极材料中,磷酸铁锂具有结构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高、常温循环性

能优异等特点,并且存在Fe和P的资源丰富、对环境友好等优势,是

最近几年国内普遍选择磷酸铁锂作为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发展方向,目

前大量应用于新能源客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等,2016年其产量

占正极材料产量的35.27%,是最重要的正极材料之一。由此,未来正

极材料的高速发展,也会加速磷酸铁锂在新能源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

池的大规模应用。

二、必要性分析

1、2019年上半年宏观经济的短期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特别是近期经济形势出现的一些值得高度关注的新变化,可能意味着负向产出缺口开始扩大,宏观政策需要再调整和再定位。正因如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稳定总需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稳

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结构性政策要强化体制

机制建设,坚持向改革要动力,深化国资国企、财税金融、土地、市场准入、社会管理等领域改革。经济增速换挡,客观上是由于经济发展的环境

和条件发生了深刻改变,集中反映在市场需求约束增强和成本水平提高。

这些变化正在推动中国经济从一个做得快、做得多向做得好、做得优、做

得省这样一个新模式转变,这就形成了市场根据新的标准重新选择企业的

活动。从企业来看,面对的市场竞争比过去激烈了,要取得订单比过去变

得不容易了,成本压力也不断加大了,企业必须努力从过去的标准转向现

在的标准,必须从低水平、低成本扩张,转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这样一个

转变对于企业来说难度是非常大的,必然会引起兼并重组和一些低水平生

产能力的退出,进而会引起与之关联的金融资产和债务链条的复杂调整。

企业退出会约束就业和收入,进而约束消费需求;金融坏账会影响到贷款

能力,也会引起谨慎发放贷款心理的增强,进而约束投资需求。如果形成

企业退出-就业压力加大-金融坏账增加-消费、投资需求收缩-企业订单减少、退出企业增加的循环,则经济增长就会出现持续下行态势。这表明转

型升级可能引起结构性震荡,产生经济下行压力。此外房地产开始进入转

型调整期,引起了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更为直接地形成了经济下行压力。这些因素使经济增长持续存在下行压力,转型升级也面临多方面风险。中

国经济告别旧常态,迈入新常态。所谓经济发展新常态,就是指我国经济

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经济发展方式来看,正从规模速度

型粗放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经济结构来看,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

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从经济发展动力来看,正从传统

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2、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统一,努力

实现区域工业结构、质量和速度、效益的相统一。坚持相对集中原则,重

点发展以园区为载体的工业聚集区,使土地向产业聚集,产业向工业园区

聚集,走集群化和集约式发展的路子。坚持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以大企业、大集团建设为引领,形成区域工业配套大企业大集团协调发展的格局。坚持错位发展,发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采取“精、专、特、新”的发展

模式。坚持“工业图强”战略目标,抢抓国家、省、市扶持政策机遇,以

创新驱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重点,实现我区工业经济稳步发展。

3、考虑到项目建设地的投资环境、劳动力条件和政策优势,项目承办

单位决定在项目建设地实施投资项目建设,投资项目的生产规模和工艺技

术装备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丰富产品品种

并可以配合其他相关产品形成突出优势,使市场占有率以及竞争力得到进

一步巩固和增强。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后,项目承办单位将成为项目建设地

内目前投资规模较大的企业之一,项目的建设无论是对企业自身的发展还

是对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将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投资项目的建

设是项目承办单位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国内相关行业的高速发展和客户

需求面的不断增多,项目产品市场需求量日益扩大,因此,紧紧抓住项目

产品市场需求动态,拓展投资项目丰富产品线及扩大生产规模已经显得必

要而且紧迫。投资项目的建设可以大幅度提升项目产品的生产、研发水平,有利于促进我国相关行业稳定健康发展;项目承办单位具有较高项目产品

制造工艺技术、生产设备和新产品的研发能力,近年来,项目承办单位在

消化、吸收国际先进项目产品制造技术的基础上,持续加大对项目产品生

产技术及相关材料的研发投入,形成了在国内同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

三、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项目周边市场存在着巨大的项目产品需求空间,与此同时,项目建设

地也成为资本市场追逐的热点,而且项目已经列入当地经济总体发展规划

和项目建设地发展规划,符合地区规划要求。项目建设得到了当地人民政

府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土地管理部门、规划管理部门、建设管理部门

等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与保障措施,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其二,项目建

设区域水、电、气等资源供给充足,可满足项目实施后正常生产之要求;

其三,投资项目可依托项目建设地成熟的公用工程、辅助工程、储运设施

等富余资源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从而加快项目

建设进度,降低建设成本,节约项目投资,提高项目承办单位综合经济效益。

第二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年产9000套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

从2016年-2018年动力电池出货量及装机量的差距来看,比例有

逐渐缩小趋势。2016年国内动力电池产能不足,且年度冲量现象明显。2017年补贴政策大幅调整,过程中产业链的消化、调整周期较长,导

致过程中的库存、电池替换比例高。

新能源汽车行业经历了连年的高速增长后,在2019年受补贴退坡

的影响,产销增速出现放缓,2019年新能源汽车分别实现产销124.2

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预示着市场的阶段性

调整已经开启。核心市场发展过度依赖政策驱动,退坡引发的市场冲

击导致消费者需求趋于理性,产品自身的实力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

关键。在此背景下,北汽新能源EU系列销量领先,2019年销量突破十万辆。受全球各国对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加码的影响,国内扶持政策

维持或加大力度的预期增强。2019年12月3日,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搞:主要目标为:2025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5%。

新能源汽车行业经历了连年的高速增长后,在2019年受补贴退坡的影响,产销增速出现放缓,2019年新能源汽车分别实现产销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预示着市场的阶段性调整已经开启。核心市场发展过度依赖政策驱动,退坡引发的市场冲击导致消费者需求趋于理性,产品自身的实力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关键。在此背景下,北汽新能源EU系列销量领先,2019年销量突破十万辆。受全球各国对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加码的影响,国内扶持政策维持或加大力度的预期增强。2019年12月3日,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搞:主要目标为: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5%。

(二)项目选址

xxx新兴产业示范基地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26673.33平方米(折合约39.99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66.67%,建筑容积率1.41,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90%,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80.74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26673.33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17783.1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7609.40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27887.70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2218.39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24台(套),主要包括:混合设备、搅拌装置、发料系统、破碎机、干燥设备、加热设备、筛分设备、包装流水线、检验设备等,设备购置费3301.92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541572.10千瓦时,折合66.56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8941.98立方米,折合0.76吨标准煤。

3、“年产9000套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541572.10千瓦时,年总用水量8941.98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67.32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23.65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0.40%,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xxx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规划,符合xxx新兴产业示范基地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9260.9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227.79万元,

占项目总投资的78.05%;流动资金2033.2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95%。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17014.00万元,总成本费用12970.27万元,税

金及附加173.62万元,利润总额4043.73万元,利税总额4775.11万元,

税后净利润3032.8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742.31万元;达产年投资利

润率43.66%,投资利税率51.56%,投资回报率32.75%,全部投资回收期

4.55年,提供就业职位273个。

(十二)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认真做好施工技术准备工作,预测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难点,提前进行技术准备,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在技术交流谈判同时,提前

进行设计工作。对于制造周期长的设备,提前设计,提前定货。融资计划

应比资金投入计划超前,时间及资金数量需有余地。

(三)“三线一单”符合性

1、生态保护红线:年产9000套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用地性质为建设

用地,不在主导生态功能区范围内,且不在当地饮用水水源区、风景区、

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保护区内,符合生态保护红线要求。

2、环境质量底线:该项目建设区域环境质量不低于项目所在地环境功

能区划要求,有一定的环境容量,符合环境质量底线要求。

3、资源利用上线:项目营运过程消耗一定的电能、水,资源消耗量相

对于区域资源利用总量较少,符合资源利用上线要求。

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该项目所在地无环境准入负面清单,项目采取

环境保护措施后,废气、废水、噪声均可达标排放,固体废物能够得到合

理处置,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二、项目评价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xxx新兴产

业示范基地及xxx新兴产业示范基地锂离子动力电池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

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xxx新兴产业示范基地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年产9000套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xxx新兴产业示范基地经济

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273个,达产年纳税总额1742.31万元,可以

促进xxx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

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3.66%,投资利税率51.56%,全部投资回

报率32.75%,全部投资回收期4.55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4.55年(含

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电解液项目建议书

电解液项目 建议书 规划设计/投资方案/产业运营

电解液项目建议书 电解液是电池中离子传输的载体,其成本约占整个锂电池成本的10%,是锂离子电池获得高电压、高比能等优点的保证。国产电解液经过多年的 发展,已经成为四大材料中技术最为成熟的品种。据高工锂电统计,2018 年我国锂电池电解液出货量为14.0万吨,同比增长27.3%;产值为61亿元,与2017年相比产值基本持平。 该电解液项目计划总投资21384.7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17139.0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15%;流动资金4245.63万元,占项目 总投资的19.85%。 达产年营业收入31874.00万元,总成本费用24817.08万元,税金及 附加352.95万元,利润总额7056.92万元,利税总额8383.24万元,税后 净利润5292.69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090.55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3.00%,投资利税率39.20%,投资回报率24.75%,全部投资回收期5.54年,提供就业职位464个。 报告根据项目产品市场分析并结合项目承办单位资金、技术和经济实 力确定项目的生产纲领和建设规模;分析选择项目的技术工艺并配置生产 设备,同时,分析原辅材料消耗及供应情况是否合理。 ......

电解液项目建议书目录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二、项目概况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一、发展规划分析 二、产业政策分析 三、行业准入分析 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一、资源开发方案。 二、资源利用方案 三、资源节约措施 第四章节能方案分析 一、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二、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三、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第五章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一、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锂离子动力电池安全性及解决方法(2021)

Safety issues are often overlooked and replaced by fluke, so you need to learn safety knowledge frequently to remind yourself of safety.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锂离子动力电池安全性及解决方 法(2021)

锂离子动力电池安全性及解决方法(2021)导语:不安全事件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所以需要经常学习安全知识来提醒自己注意安全。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除价格高、续驶里程短和充换电基础设施不足外,动力安全性是消费者和专业人士关注的重点。这个问题也影响到了动力电池比能量的提升。 “发展防短路、防过充、防热失控、防燃烧及不燃性电解液是应对动力电池安全性的关键。”武汉大学艾新平教授在上海举行的第14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强调。 锂离子动力电池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机制 艾新平分析指出,锂离子动力电池除了正常的充放电反应外,还存在很多潜在的放热副反应。当电池温度或充电电压过高时,很容易引发这些放热副反应。 主要的过热副反应包括:1.SEI膜在温度高于130℃时分解,使电解液在裸露的高活性碳负极表面大量还原分解放热,导致电池温度升高。这是引发电池热失控的根本原因。 2.充电态正极的热分解放热,及进一步由活性氧引发的电解液分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测试规程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包和系统测试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包和系统基本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高功率驱动用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包和电池系统。 规范性引用文件(其中的一部分)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23.4-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 交变湿热(12h+12h循环)(IEC 60068-2-30:2005,IDT) GB/T 2423.43-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振动、冲击和类似动力学试验样品的安装(IEC 60068-2-47:2005,IDT) GB/T 2423.56-200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h:宽带随机振动(数字控制)和导则(IEC 60068-2-64:1993,IDT) GB/T 18384.1-2001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1部分:车载储能装置(ISO/DIS 6469-1:2000,EQV)GB/T 18384.3-2001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ISO/DIS 6469-3:2000,EQV)GB/T 19596-2004 电动汽车术语(ISO 8713:2002,NEQ) GB/T xxxx.1- xxxx 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1部分:一般规定(Road vehicles -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esting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Part 1: General,MOD) GB/T xxxx.3- xxxx 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3部分:机械负荷(Road vehicles -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esting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Part 3: Mechanical loads,MOD) GB/T xxxx.4- xxxx 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4部分:气候负荷(Road vehicles -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esting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Part 4: Climatic loads,MOD) 术语和定义 1.1 蓄电池电子部件 采集或者同时监测蓄电池单体或模块的电和热数据的电子装置,必要时可以包括用于蓄电池单体均衡的电子部件。 注:蓄电池电子部件可以包括单体控制器。单体电池间的均衡可以由蓄电池电子部件控制,或者通过蓄电池控制单元控制。 1.2 蓄电池控制单元 battery control unit (BCU) 控制、管理、检测或计算电池系统的电和热相关的参数,并提供电池系统和其他车辆控制器通讯的电子装置。 1.3 1 / 20

锂电池项目投资建议计划书

锂电池项目建议计划书 一,项目背景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有决定影响的五个技术领域之一。石油等一次性能源的紧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给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及产品带来无限发展的市场空间。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在满足现代社会对新能源的需求中占有重要地位。 新型高性能动力电池是目前世界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型绿色电源之一,在移动电子设备、电动工具、未来电动车辆等装备和分散能源体系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另外锂动力电池在军事、电信、电力等其它很多领域都会得到高速发展,发展空间巨大。其中,锂离子动力电池是新型电池产业中发展最迅速的一个方向。未来5-10年内,中国将成为全球电池行业的最大制造基地及应用市场,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电池业新霸主已成定局。 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重量轻)、长循环寿命、无记忆效应和无污染等优点,又具有安全、可靠且能快速充放电等优点,成为各类

电子产品的主力电源。由于锂离子电池是绿色环保型无污染的二次电池,符合当今各国能源环保方面大的发展需求,在各行各业的使用量正在迅速增加。目前二次锂离子电池除广泛用于日常熟知的手机、笔记本电脑以及MP3 等数码电子产品外,近年在电动车、电动自行车等一些大功率电池方面也已经开始使用。从2001 年起,全球锂离子电池产量以每年40%的速度在迅速递增,市场非常庞大,中国目前锂电池材料需求殷切。 二,产品需求初步预测 未来10年内,中国锂动力电池市场将会取得迅速发展。仅就电动自行车用的锂离子电池市场分析,专家预测国内将会有1.4万亿元左右的市场份额,年均市场空间约600亿元;国际市场空间约4万亿元,年均市场空间约1200亿元。 随着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日趋成熟和市场的逐步推广,电动汽车所带来的动力电池市场空间更大。三,产品方案和拟建规模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如下:本项目总用地面积90000M2,总建筑面积100000M2。由十幢四层标准化厂房和一幢五层综合办公楼组成,分三期建设完成。其中

锂离子电池安全性

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性剖析 国家大力支持以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新兴产业。然而以热失控为特征的锂离子电池系统的安全性事故时有发生,困扰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动力电池安全性事故的常见形式及成因是什么?又该采取怎样的防范措施?小编带你一览要点。 1 动力电池安全性问题 锂离子动力电池事故主要表现为因热失控带来的起火燃烧。如表1和图1 所示。 表1 近年发生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事故 图1 近年来部分锂离子动力电池事故 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性问题表现为3个层次(图2)。 1)电池系统安全性的“演变”。即电池系统长期老化——“演化”(事故1、2、3、5、7)和突发事件造成电池系统损坏——“突变”(事故4、6)。 2)“触发”——锂离子动力电池从正常工作到发生热失控与起火燃烧的转折点。 3)“扩展”——热失控带来的向周围传播的次生危害。

图2 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性问题的层次 2 动力电池安全性演变 2.1 “演化”与“突变” 电池系统长期老化带来的可靠性降低,演化耗时长,可以通过检测电池系统的老化程度来评估电池系统安全性的变化;相比而言安全性突变难以预测,但是可以通过既有事故的形式来改进电池系统的设计。 2.2 安全性演化机理 电池系统任何部件的老化都可能带来安全事故的触发,如事故1、7。除此之外,电池本身的安全性演化主要表现为内短路的发展。电池内部的金属枝晶生长是造成内短路的主要原因之一。值得一提的是,老化电池的能量密度降低,热失控造成的危害可能会降低;另一方面老化电池更容易发生热失控。 图3 锂离子电池内部金属枝晶的生长与隔膜的刺穿

3 电池安全事故触发 3.1 热失控机理 经过演变过程,电池事故将会进入“触发”阶段。一般在这之后,电池内部的能量将会在瞬间集中释放造成热失控,引发冒烟、起火与爆炸等现象。当然电池安全事故中,也可能不发生热失控,热失控后的电池不一定会同时发生冒烟、起火与爆炸,也可能都不发生,这取决于电池材料发生热失控的机理。 图4、图5与表2展示了某款具有三元正极/PE基质的陶瓷隔膜/石墨负极的25 A·h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热失控机理。热失控过程分为了7个阶段。 图4 某款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热失控实验数据(实验仪器为大型加速绝热量热仪,EV-ARC) 图5 某款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热失控不同阶段的机理 表2 某款锂离子动力电池热失控的分阶段特征与机理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安全性问题分析Word版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安全性问题分析 () 摘要:本文从锂离子电池材料和制作工艺两个方面分析影响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的因素,并进一步分析锂离子电池组安全性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热稳定性;影响因素 Power type lithium ion battery safety problem analysis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Longdong University, Qingyang 745000, Gansu, 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from the lithium ion battery materials and production process analysis of two aspects of influence of lithium ion battery safety performance factors, and further analysis of lithium ion battery safety problems. Key words:Lithium ion battery; Safety performance; Thermal stability; Influence factors. 0 引言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 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池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一般采用含有锂元素的材料作为电极的电池。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锂离子电池是最晚研究而商品化进程最快的一种高性能电池。锂离子电池以其独特的优势目前以成为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的新能源。锂离子电池具有电压高、比能量高、循环性能好等特点,越来越广泛应用发的3C市场领域、电动车(EV)和混合型电动车(HEV)市场领域、军事用途及空间技术领域。虽然,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安全性相对于金属锂二次电池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存在着许多隐患,比如:由于电池的比能量高,且电解液大多为有机易燃物等,当电池热量产生速度大于散热速度时,就有可能出现安全性问题。根据Ph.Biensan等的研究证明:锂离子电池在滥用的条件下有可能产生使铝集流体熔化的高温(>700℃),从而导致电池出现冒烟、着火、爆炸、乃至人员受伤等情况。因此对锂离子电池的研制和生产来说,电池的安全性不仅是指在各种测试条件下不出现冒烟、着火、爆炸等现象,最为重要的确保人员在电池滥用的条件下不受伤害。 1 锂离子电池的几代变革 第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锂金属,工作电压高达3.7。由于直接以极其活跃的金属锂作为负极,安全隐患太大已经被淘汰。

新能源电池智能制造装备项目建议书

新能源电池智能制造装备项目 建议书 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报告说明 受益于新能源电池高能量比、高功率比、高转换率等优点,新能 源电池行业近年来呈高速增长态势。在新能源电池应用领域中,动力 锂电池由于受到新能源汽车行业爆发的影响,动力锂电池行业也快速 增长,成为新能源电池行业增长最快的细分产业。中国锂电池出货量 从2013年的21.04GWh增长到2017年的77.80GWh,复合增长率高达38.67%。根据瑞银集团预计,全球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产量将从2018年 的93GWh增长到2025年的973GWh,7年间产量将增长9.5倍。在新能 源电池下游需求旺盛的背景下,新能源电池不断地扩大产能,进行技 改提升产品性能。根据上海有色网(SMM)统计,仅在2018年,国内 有42个新能源电池项目开工,投资总额高达3,143.38亿元,平均单 个项目投资74.84亿元。当期我国新能源电池行业的自动化、智能化 程度较低,存在生产效率低、产品良品率低和运营效率互联互通效率 低等问题,使得电池技术难有实质性突破,严重影响了新能源电池的 整体性能,也制约了下游市场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基于此,新能源电池行业的智能制造应运而生。通过智能制造,新能源电池工 厂可以综合运用EPR、MES系统等软件,实现全周期生产的可视化、自 动化、智能化,实现生产的高精度、高速度及高可靠性。智能制造是

提高新能源电池性能、降低成本,进而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必 由之路。因此,新能源电池快速增长的态势,以及新能源电池生产亟 待升级的现状为智能制造装备在新能源电池制造产业的应用提供了广 阔的市场空间。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 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41051.31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2350.01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80%;建设期利息311.1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76%;流动资金8390.1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44%。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99200.00万元, 综合总成本费用82277.50万元,净利润9858.66万元,财务内部收益 率14.27%,财务净现值1305.35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02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 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 实现“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必须全面贯彻“创新、协调、 绿色、开放、共享、转型、率先、特色”的发展理念。机遇千载难逢,任务依然艰巨。只要全市上下精诚团结、拼搏实干、开拓创新、奋力

锂离子动力电池PACK部BMS系统

先给初学者一个简单的科普,因为几年前我和人家说起BMS,大部分是不知道是什么东西。BMS就是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中文就是电池管理系统,一般针对动力电池组,很多电芯串并的情况来说的。 BMS的作用是保护电池安全,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实时监测电池的状态并把电池的情况告诉给上位机系统。 为什么说BMS才是动力电池PACK厂的核心竞争力,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电芯最终要成为一个标准品,第二个原因是BMS很复杂,且非常重要。 针对第一个原因,电芯最终要成为一个没有科技含量的标准品,一起来分析一下。 动力电池的电芯最后的发展会像手机电池一样,用不了几年的时间就会达到这种状态。最后能够在动力电池领域活的很好的电芯厂不会很多的,一大批电芯厂会慢慢出局的。 现在这个状态是因为动力电池的需求还没有完全起来,加之电芯的工艺还没有成熟和稳定,且电芯的尺寸和材料体系各式各样。 其实统一到几种电芯用不了多长时间。这是市场决定的,一旦动力电池放量,竞争就会加剧,成本的要求就会苛刻,市场就会趋于同质化竞争,慢慢把需求不大的类型淘汰掉,因为没有量的支撑就不会有竞争力(一些高性能或特殊领域的小众应用另当别论),这是自然竞争的结果。 不得不说另外一个事,所有的电芯厂,全球任何一家电芯厂,都是研究电化学和材料相关的,绝大部分的人才都是集中在这个领域的,他们对BMS这种对电子和系统要求极高的东西很难有好的理解,也不会有好的建树,更不可能做出有竞争力的BMS产品和电池PACK了。 因此最后电芯厂和PACK厂一定会分化,一定会专业分工,这是自然规律,市场竞争的规律。 针对第二个原因,BMS的复杂和系统要求较高,是PACK竞争的基础。 为什么说BMS比较复杂,因为BMS涉及到的东西很多,不但要求懂电池知识很多,还要对整个系统(电动汽车或储能等)很懂,不但要懂电子,还要懂结构,不仅要会硬件,还要会软件,要做好BMS,要对电子技术、电工技术、微电子及功率器件技术、散热技术、高压技术、通信技术、抗干扰及可靠性技术等很多东西都要专业才行,它是一个负责的系统工程。 BMS一般会涉及到几个功能: 1、电池保护及安全管理功能; 2、数据采集与分析; 3、SOC/SOH等功能; 4、电量均衡及控制; 5、充放电管理与控制; 6、数据通信与传输; 7、热管理与控制; 8、高压绝缘等检测; 9、异常诊断与分析等。 所有这些功能最终都围绕一个主题,电池与系统的安全。BMS的核心就是电池状态的检测与系统安全的控制。 BMS是整车或其他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甚至是中央控制单元,设计之初就要结合整个系统去考虑结构,布线,散热,通信等很多问题。如果对BMS的认识还停留在消费电池的过充过放过温及过流保护的粗浅认识,那就不要去碰动力电池,也别想做好动力电池。 动力电池的PACK除了要考虑成组时电芯的分容配对等问题,更多的还要设计好BMS系

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投资建议书

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投资建议书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投资建议书 负极材料最主要使用的是石墨化碳材料,其中天然石墨、人造石墨都 有了较大规模的产业化应用;同时新型硅碳复合材料也正在走向产业化应用。在石墨化碳类负极材料中,人造石墨循环寿命高、倍率性能好,且与 电解液相容性好,因此多用于动力锂电池;天然石墨虽然比能量略高于人 造石墨,但是倍率性能较差,首次放电效率较低,更多用于消费类锂电池。人造石墨良好的性能,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需求量的快速提升,国 内锂电池人造石墨负极出货量连续三年保持25%以上增速,2018年出货量 为12.9万吨,同比增长26.44%,占国内整个负极材料出货量的69%。 该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计划总投资3756.8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 资2756.0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36%;流动资金1000.81万元,占项 目总投资的26.64%。 达产年营业收入9198.00万元,总成本费用7098.64万元,税金及附 加78.50万元,利润总额2099.36万元,利税总额2467.43万元,税后净 利润1574.52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892.91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55.88%,投资利税率65.68%,投资回报率41.91%,全部投资回收期3.89年,提供就业职位196个。

报告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遵循“创新、先进、可靠、 实用、效益”的指导方针,严格按照技术先进、低能耗、低污染、控制投 资的要求,确保投资项目技术先进、质量优良、保证进度、节省投资、提 高效益,充分利用成熟、先进经验,实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 ......

关于-锂离子动力电池组的成本分析

关于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成本分析 一、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目标市场 锂离子电池由于工作电压高、储能较大、无记忆性和质量轻等优势发展迅速,一直在移动通讯、笔记本电脑等电器上大量使用;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锂离子电池被认为是最有效的能量工艺装置;同时新能源(太阳能、风能)并网发电站项目建设步伐加快,锂电池组为代表的储能技术成为核心发展的对象。 针对电动汽车使用的电池以功率型电池为主,其特点是:电池的放电倍率很大,那么在设计过程中就要注意减小电池的内阻;在极片的选取上,高功率型的电池极片要厚些,在涂敷的厚度上,高功率型的电池极片要涂得薄些,这样锂离子和电子在电阻相对较大的电极活性物质上迁移的距离小,总内阻减小,可以支持大电流,以达到高功率的要求; 针对储能电池以能量型电池为主,其特点与功率电池相反。对于高能量型电池,放电的倍率较小,那么在综合考虑内阻和容量的时候可以把容量排在前面,当然在增大容量的过程中也要尽可能地减小内阻。 二、锂离子动力电池组的产业链状况

结合项目目前的状况,这里重点讨论电芯的成本情况,因为作为一个电池组(电池包),电芯是基础,多个电芯串并联组成电池组,多电池组串并联组成电池包,然后装在电动车上使用或做储能电源。而且其成本特性属于变动成本,后期电池组装过程中更多的与设备、软件等固定成本相关。电芯的关键是:正极(阴极)、负极(阳极)、电解液和隔膜。 三、锂离子电池的成本分析 1、正极(阴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构成材料包括电解液、隔离材料、正负极材料等。正极材料占有较大比例(正负极材料的质量比为3: 1~4:1),因此正极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着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其成本也直接决定电池成本高低。目前锂离子动力电池场上主要使用以下五种材料:

年产20000吨电池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项目建议书201709

年产20000吨电池级碳酸锂和单水氢氧化锂项目 项目建议书 二O一七年九月

第一章项目综述 一、主办单位基本情况:待定 本项目建议书编制人:梁高工联系方式:lianghu1974@https://www.360docs.net/doc/e85053569.html, 二、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拟生产9600吨/年电池级碳酸锂,2400吨/年工业级碳酸锂和8000吨/年单水氢氧化锂。 (二)提出的背景 单水氢氧化锂、碳酸锂和氯化锂同属于基础锂盐产品。碳酸锂是生产二次锂盐(氢氧化锂、溴化锂、丁基锂等)和金属锂的基础材料,因而碳酸锂是锂产品中最为关键的产品,其它锂产品基本都是碳酸锂的下游产品。碳酸锂产品大致有以下几种:电池级碳酸锂、工业级碳酸锂、药用碳酸锂、高纯晶体专用碳酸锂等。单水氢氧化锂的主要用途是用于生产锂离子电池、锂基润滑脂、溴化锂制冷机吸收液、二氧化碳特殊吸收剂等领域。电池级碳酸锂是生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重要原料。 随着世界各国对环保问题的日渐重视,新能源汽车得到了快速发展。2017年9 月9 日,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2017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表示目前工信部已启动了燃油车禁售相关研究,将会同相关部门制定我国的燃油车禁售时间表;另外双积分管理办法也将于近日发布实施。燃油车禁售是大势所趋,多国已制定或正在制定时间表。目前已有挪威(2025年)、荷兰(2025年)、美国加州(2030)、德国(2030)、印度(2030)、法国(2040)、英国(2040)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禁售燃油车时间表。在此影响下,部

分车企已经开始转型,如沃尔沃已经宣布从2019 年起不再推出新的燃油车车型。其中电动汽车产业在世界各国都得到了政策支持,近年来发展势头十分迅猛。而锂离子电池是目前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上的技术最为成熟、最有发展前景的新型能源,其续航能力、充电时间等方面是目前成熟的铅酸蓄电池无法相比的。 在我国,电动自行车的产量也快速提高。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其它移动电子设备的生产量也逐步攀升,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也呈跳跃式的增长。 工业级碳酸锂可用于电解铝、制冷剂、钢连铸、金属锂、玻璃行业、陶瓷行业、锂盐生产等领域。我国玻璃行业、中央空调行业、陶瓷业、钢连铸产业等相关下游行业的发展必将带动相关碳酸锂需求的增长。 单水氢氧化锂的主要用途是用于生产锂离子电池、锂基润滑脂、溴化锂制冷机吸收液、二氧化碳特殊吸收剂等领域。随着国内锂基脂、锂电池工业、高档玻璃陶瓷工业、有机合成橡胶工业用金属锂、中央空调工业和相关化工行业的迅猛发展,国内单水氢氧化锂的需求增长特别强劲。 中国盐湖卤水锂资源储量居世界第3位,锂矿石资源居世界第4位。智利、阿根廷、玻利维亚等国有着丰富的含锂卤水资源,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有着大量的锂辉石精矿。这些丰富的锂资源为中国碳酸锂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保证。 (二)投资的必要性和意义 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碳酸锂为锂离子电池用磷酸铁锂等正极材料的上游原料。国家发改委

锂离子动力电池安全性问题影响因素

锂离子动力电池安全性问题影响因素... 影响动力电池安全性能的因素贯穿了一个动力电池从电芯选材到使用终结的生命周期的始终,因此原因复杂多样层次丰富。电芯材料本身,电芯的制造过程,电池集成中关于BMS(电池管理系统)和安全性方面的设计和使用工况都是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表现的影响因素。 在这些环节中,出现制造误差和滥用工况是无论如何也难以避免的,所以在这个现实条件下,对电池发生热失控的预案设计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通过对锂离子动力电池安全性能影响因素的梳理总结,以期为其在高能量/高功率领域的应用和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1前言 锂离子电池因为其具备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和长使用寿命的特点,在化学储能器件中脱颖而出,现在在便携式电子产品领域已经技术成熟广泛应用了,如今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在电动车领域和大规模储能领域的需求量也呈爆发式的增长。 锂离子电池在通常情况下是安全的,但是,时有安全性事故的报道呈现在公众面前。比较著名的有近几年的波音公司737 和B787飞机电池着火,比亚迪电动车起火,特斯拉MODEL S起火…这些锂离子电池安全性事故进入公众视野的最早时间可以追溯到4、5年以前。发展到现在,安全性仍然是制约锂离子电池在高能量/高功率领域应用的关键性因素。热失控不仅是发生安全性问题的本质原因,也是制约锂离子电池性能表现的短板之一。

锂离子电池的潜在安全性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信心。虽然人们一直期待BMS能够准确地监控安全状况(SOS)并能预测和阻止一些故障的发生, 但是,由于热失控的情况复杂多样,很难由一种技术系统保障其生命周期中所面临的所有安全状况,所以,对其引发原因的分析和研究对一个安全可靠的锂离子电池来说仍然是必要的。 2电芯材料的选择 锂离子电池的内部组成主要为正极|电解质|隔膜|电解质|负极,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极耳的焊接,外包装的包裹等步骤最终形成一只完整的电芯。电芯再经过初始的充放电,化成分容排气等步骤以后,就可以出厂使用了。这个过程的第一步,是材料的选择。影响材料的安全性因素主要是其本征的轨道能量、晶体结构和材料的性状。 正极材料 正极活性材料在电池中的主要作用是贡献比容量和比能量,其本征电极电势对安全性有一定的影响。例如,近年来,中国已经将低电压材料LiFePO4(磷酸铁锂)作为动力电池的正极材料广泛应用于交通工具(例如混合式动力车HEV,电动车EV)和储能设备(例如不间断电源UPS)中,但是LiFePO4在众多材料中所展现出来的安全性优势实际是以牺牲能量密度为代价的,也就是说会制约其使用者(如EV,UPS)的续航能力。而像NMC (LiNixMnyCo1-x-yO2)等三元材料虽然在能量密度上表现优异,但是作为动力电池的理想正极材料,安全性问题一直得不到完善

静止式锂电池储能系统安全要求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11799 静止式锂电池储能系统安全要求标 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静止式锂电池储能系统安全要求标 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锂离子储能大概是什么样的组成和框架,简单介绍一下。目前典型的锂离子储能单元配置基本都是用18650型锂离子电池,圆柱型的,它可能是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组合在一起变成一个电池模块,这个电池模块再加上电池管理单元就作为一个基本的储能单元配置。 关于储能装置的技术方案,我只是简单的来分分类,不是一个非常标准化的分类。从应用规模大小来看,通常情况下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属于小规模的运用,小规模的运用

锂离子动力电池成组技术及其连接方法

锂离子动力电池成组技术及其连接方法 发表时间:2016-08-26T11:16:09.417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12期作者:杨明[导读] 在混合动力汽车领域,动力电池技术将发展成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发展中心。 杨明 (上汽万向新能源客车有限公司)摘要:本文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分析了锂离子动力电池成组技术和连接方法进行分析,可供参考。关键词:锂离子;动力电池;连接工艺在未来几年时间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中心和发展方向为:在纯电动汽车领域,我国和世界的技术发展步伐将差不多保持同步,电池材料问题将成为以后发展过程中务必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在混合动力汽车领域,动力电池技术将发展成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发展中心。大家都知道,锂离子动力电池是以电池包的形式被广泛地运用到新能源电动车内,动力电池模组是依靠多种单体电芯串联并联组装构成的,单体电芯间的加固和连接要求连接电池和片的极柱的接触电阻小、稳固、能成功抵御振动。实际上,锂离子动力电池的质量比能量密度、体积功率密度以及体积能量密度都和动力电池系统内部单体电池间的连接工艺和结构存在着巨大关联性,本文将简单地介绍锂离子动力电池的连接方法和成组方法。 一、不同极柱类型电池的连接工艺动力电池系统在成组的过程中,单体电芯间连接片的连接通常需借助电阻焊、激光焊、螺栓机械紧固。每一颗电芯间连接的紧实性与统一性都会对整车安全以及整体电池模组能量的发挥起到重大的影响。 1.外螺纹极柱型电池 外螺纹极柱型电池一般选取螺栓螺母进行机械紧固,单体电池间一般运用机械锁紧的连接技术。如此,能增加组装的灵便性,但也会导致外螺纹极柱的组装空间远远超过其他极柱,从某种意义上讲其会影响到体积能量密度。螺母或者螺栓机械锁紧是指依靠螺母把带螺纹极柱和连接片拧紧固定,以免出现松动。在连接防松设计方面,其涵盖了机械防松、摩擦防松以及永久防松三种。 通常而言,机械防松可选取销子防松、槽形螺母防松以及止动垫片防松等;摩擦防松可选取自锁螺母防松以及弹簧垫片防松等;永久防松可采取螺纹紧固胶防松等。在实践过程中,若想便于后期更换或者拆卸电池,则应运用机械防松方式。在验证其抗震动性等性能后,确认符合标准才可投用。对于外螺纹极柱型电池,新型结构的大容量圆柱型电池,其极柱留有用于激光焊接的平台的同时,平台上方又有外螺纹极柱,用激光焊接连接片的同时,又用螺母通过螺纹极柱对连接片拧紧固定,再用特别设计的保护支架对电池固定。其组装工艺如下:一种圆柱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成组组装工装,包括设置在多个排列在一起的单个电池极柱之间的保护支架。保护支架整体为上表面为方形平面,且四周均匀设置有4根支柱,该保护支架的方形平面正中间设置有长方形固定卡槽,任意对称的2边设置有卡座且个数相同,剩余对称的另外2边设置有卡扣个数也相等。该工艺具有结构简单、稳定耐用、生产能力强、原料易于加工的优点,有效克服了市场上电池组连接容易松动、结构不稳定、连接易脱落、制作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缺点。以上这种利用圆柱锂离子电池成组组装的方法。3个排列在一起的单个电池组装成电池组后,将保护支架正中间设置的长方形固定卡槽分别直接卡入电池的正、负极柱上,保护支架卡槽和电池极柱嵌合在一起,保护支架之间通过卡座与“工”型拼装卡扣连接;最后可以将多个排列在一起的单个电池组装成电池组。锂离子电池的成组组装的方法,连接简单,而且连接后能一直保持电池固定状态,连接片与极柱的接触紧配,能保证电路一直处于低内阻状态。 2.平头型极柱电池 平头型极柱的电池一般选取电阻焊焊接的方式,电阻焊是借助工件组合的方式,以电级施加压力,运用接头的接触面与附近范围形成的热,加热焊接接触点,直至其达到熔化或者塑性状态,再把工件组合焊接至一块的焊接工艺。电阻焊的优势在于其在组装动力电池模组的过程中,以连接片并联或者串联单体电池,再借助电阻焊使连接片被焊接至电池极端上面,组装工序较为便捷。在焊接过程无需加入辅助性焊接材料,通过批量生产的方式促使机械自动化的目的得以实现,其设备本成本要少于激光焊机。动力电池模组的电芯间选取电阻焊焊接加固的方式,待该项工作完成后,会大大提高电池模组的体积能量密度以及质量能量密度。其缺陷在于电池间的连接片材料需受限,铝焊接作用达不到预期效果、后期更换拆卸单个电池难度大等。平头型极柱的电池也可采用激光焊接连接。激光焊是利用高能量的激光脉冲对工件需要加工区域进行局部加热。激光辐射的能量通过热传导向材料内部扩散,将材料熔化后形成特定熔池来完成焊接的目的。该工艺主要具有以下一些优点:①在组装动力电池模组时,激光焊接的焊接精度高、强度高、焊接效率高;②在大批量组装生产时,更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③凭借激光焊焊接的优势,电芯之间串联或并联的连接片都可用铝材质代替铜连接片,如此可以提高焊接效率,焊接强度,减少生产材料成本,减轻电芯模组质量,进一步提高整车电芯模组的能量密度。而缺点主要为:①连接片与电池焊接处的平整度要求高,焊接夹具需高精度满足焊接精度要求;②设备比较昂贵。 3.条型极耳的聚合物电池(电芯)目前聚合物电芯的连接工艺,主要有焊接与不焊接(机械压紧接触式)的2种方式。 (1)悍接 焊接涵盖了锡焊与激光焊两类。因动力电池组面积大,超声波焊头位置不易碰触,因此很少运用超声波焊接,相较而言,激光焊接更为妥当。锡焊的高温工艺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会使聚合物电芯极耳处的密封增加风险,因锡的比重大导致电池组的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总之,不管是采取锡焊还是激光焊成组工艺,均对单体电池的更换不利。 (2)不焊接(机械压紧接触式)

【精编完整版】年产6亿Ah动力锂离子电池项目可研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6亿Ah动力锂离子电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6亿Ah动力锂离子电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简介 第二节项目提出的背景 第三节项目实施方案及效果 第二章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产品制造工艺流程 第二节技术创新点 第三节产品特点 第四节产品种类及型号 第三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第一节厂址地点与地理位置 第二节建设条件 第三节社会经济概况 第四章产品目标市场分析 第一节市场容量分析 第二节产品应用领域 第三节目标市场分析 第四节产品竞争力分析 第五节产品市场营销 第五章环境保护 第一节设计依据和采用的主要标准

第二节主要污染源及治理措施第六章安全卫生与消防 第一节安全与卫生 第二节消防 第七章节能 第一节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第二节建筑节能 第三节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第八章投资预算 第一节基建投资 第二节设备投资 第三节流动资金 第九章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第一节经济效益 第二节社会效益 第十章项目实施方案 第一节生产线建设及试生产阶段 第二节大规模阶段 第十一章项目总体评价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简介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6亿Ah动力锂离子电池项目 2、项目承办单位 企业名称:山东恒瑞锂电科技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 联系电话: 3、项目性质 新建 4、建设规模 设计生产能力:年产6亿Ah动力锂离子电池 建设科研综合楼、总装化成厂房、部件装配厂房、制浆涂覆厂房、动力厂房、新品试验及材料加工厂房、原料库房、培训中心、食堂、活动中心、专家宿舍楼等。 总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 5、项目建设期 三年 6、项目建设地点 东营市经济开发区内。 7、项目投资规模

锂离子动力电池使用与维护保养手册

锂离子动力电池使用与维护保养手册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 华晨鑫源重庆汽车有限公司新能源事业部 目录 1.重要安全说明 (1) 2.相关介绍 (2) 2.1术语和定义 (2) 2.2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3) 2.3锂离子电池为什么需要保护电路 (4) 3.充电 (6) 4.放电 (7) 5.存储 (8) 6.运输 (9) 7.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10) 8.维护 (11)

11.1日常维护......................................................... - 9 - 11.2定期保养 (11) 11.3维护与保养记录 (12)

1、重要安全说明 1.保证电池或电池组远离危险物品或危险材料,如具有腐蚀性的化学品、危险的机械设 备、高温环境等; 2.不合理的使用该系列产品可能导致冒烟,如外部短路、过充电、过高的环境温度等。 若发生冒烟的情况,请及时切断电源,使用二氧化碳或干粉灭火器进行处理,并用沙土或泥土掩埋。整个过程中必须及时疏散人群并及时报警(若必要时); 3.不合理的使用该系列产品可能导致单体电池鼓胀,严重时可能导致塑料外壳破裂或产 生裂纹,此时应立即停止使用该电池,请及时联系我公司相关技术部门或售后服务部门以获得处理方法; 4.禁止拆卸、挤压、穿刺、高温搁置或烘烤电池,避免电池受到过高幅度的震动、外力 冲击、高处跌落等,此操作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 5.禁止直接把电池的正负极短路,避免有电池极柱压紧螺栓和导电带之外的任何金属或 其他导电物体接触电池的正极和负极,此操作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 6.禁止将电池暴露或长期搁置在60℃以上的环境中,禁止试图加热或将电池投入火中, 此操作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 7.禁止在没有安装合理的充电保护装置(锂离子电池保护线路板、电池管理系统等)或 使用非环宇认可的充电设备(充电器、直流电源等)的情况下对电池进行充电,此操作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 8.禁止将电池浸入到水或其他导电的液体中,此操作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 9.禁止儿童和其他缺乏锂离子电池安全使用知识的人使用本系列产品,此操作可能导致 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

锂电池的设计

2.1 常用充电器简单介绍 2.1.1 方案一一款极简单的锂电池充电器 该装置的电路工作原理如图2-1所示: 图2-1 简易锂电池充电器 工作原理:此电路采用恒定电压给电池充电,确保不会过充。输入直流电压高于所充电池电压3伏即可。R1、Q1、W1、TL431组成精密可调稳压电路,Q2、W2、R2构成可调恒流电路,Q3、R3、R4、R5、LED 为充电指示电路。随着被充电电池电压的上升,充电电流将逐渐减小,待电池充满后,R4上的压降将降低,从而使Q3截止,LED将熄灭。 本电路的优点是:制作简单,元器件易购买,充电安全,显示直观,并且不会损坏电池。通过改变W1可以对多节串联锂电池充电,改变W2可以对充电电流进行大范围调节。 缺点是:无过放电控制电路。 1.2 方案二实用锂电池充电器 该装置的电路工作原理如图2-2所示: 此充电器工作原理:由VT2、R4、R6、LED1组成恒流充电,VT1、IC、R1~R3、RP1等组成恒压充电,VT3、RP2等组成电池电压检测。待充电电池放入充电器接通电源后、电池即进入恒流充电,充电电流约为300mA,同时LED1点亮。当电池电压达到4.1V时VT3导通,继电器J 吸合,继电器接点转换成恒压充电(常闭接点1断开,常开接点2闭合),此时充电电流约为50mA左右,同时LED1熄灭,LED2点亮。 优点:本电路专为业余制作而设计,因此电路简单、元件易购、制作容易、安全可靠。

图2-2 实用锂电池充电器 2.1.3 方案三简单的2节锂电池充电器 该装置的电路图如下所示: 图2-3 简单的2节锂电池充电器 工作原理:该充电器中采用了锂离子电池充电控制器LM3420-8.4。可对2节串联的锂离子电池组充电。当电池组电压低于8.4V时,LM3420输出端(OUT)无输出电流,晶体管Q2截止,因此,可调稳压管LM317输出恒定电流,其值为 1.25/Rn。LM317额定输出电流为 1.5A,若需要更大的充电电流,可选用LM350或LM338。充电过程中,电池电压不断上升,并被LM3420的输入端(1N)检测。当电池电压升到8.4V时,LM3420输出电流,使Q2开始控制LM317的输出电压,充电器转入恒压充电过程,电池电压稳定在8.4V。此后充电电流开始减小,充足电后,电流下降到涓流充电电流。当输入电压中断后,晶体管Q1截止,电池

锂离子电池组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锂离子电池组项目 (二)项目选址 某工业园 对周围环境不应产生污染或对周围环境污染不超过国家有关法律和现 行标准的允许范围,不会引起当地居民的不满,不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15554.44平方米(折合约23.32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66.66%,建筑容积率1.43,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96%,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72.49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15554.44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10368.59平 方米,总建筑面积22242.85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13406.63 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1770.50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51台(套),设备购置费2074.32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550603.72千瓦时,折合67.67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7176.48立方米,折合0.61吨标准煤。 3、“锂离子电池组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550603.72千瓦时,年总用水量7176.48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68.28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27.89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9.83%,能 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某工业园发展规划,符合某工业园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 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 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 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5244.6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022.47万元, 占项目总投资的76.70%;流动资金1222.1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30%。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