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类读书笔记

哲学类读书笔记
哲学类读书笔记

哲学类读书笔记

【篇一:西方哲学十二讲读书笔记】

《西方哲学十二讲》读书笔记

哲学是什么?有人从字面上来理解哲学“philosophia”,拆开来看就是爱智慧。由此看来,一切有关智慧的思考似乎都与哲学有着或多

或少的联系。字典里的定义也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它

涉及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并寻求其一般规律。亚里士多德曾说,求知是人的天性,而作为“爱智慧”之学的哲学是这种天性中最高的

体现,因为这种天性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只为求之而求之。可见哲

学研究是无所不包的,是人类思想活动的体现。

本书共分为十二讲,其中介绍了一些哲学家或哲学流派及其思想,

让读者能够对哲学的基本内涵、对西方哲学的发展线索有所了解,

也让读者体会到哲学如何思考以及如何哲学地思考。

在第一讲“哲学的使命:认识你自己”中说到,古代哲学家主要以本

体论、近代哲学家主要以认识论作为哲学研究的基本任务,这让我

联想到了孙正聿在《哲学通论》里说到的哲学的本体论包括三个层次,第一是终极存在,即寻求世界的统一性;第二是终极解释,即

寻求知识的统一性;第三是终极价值,即寻求意义的统一性。所以

哲学的最终目的必然是认识哲学本身,即哲学的本质。柏拉图对哲

学本质进行了双重规定:一是只有永恒的理念世界才是哲学认识的

对象,关于它的认识就是人能够拥有智慧;二是哲学源于灵魂对理

念世界的爱。这种爱不是感官之爱、情欲之爱,二是纯粹的精神之爱,因为只有精神之爱才能让人独立于感官世界并拥抱理念世界。

所以,只有真正纯粹爱思考,爱智慧,敢于不断挑战的人,才能去

追寻到哲学的真

谛。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哲学精神”,即在确定性中寻找不确定性,又在不确定性中建立确定性,以及对人的经验加以刨根究底,这样

以后,我们会发现,哲学本身拥有很多的奥秘,它就像一束光线,

在黑暗中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在第三讲“用语言创造善的国家: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作者对柏拉图的《理想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作者认为柏拉图要用语

言创造一个善的国家,他用语言所创造的这个国家在现实中或许并

不存在,但却可以作为国家的样板供现实的国家参考,或作为其衡

量自己是否正义,是否合法,自己的人民是否幸福的标准。所以柏

拉图不仅对理想国家的一般性质进行了探讨,而且还就国家的方方

面面,如生育、教育、道德、民主、宗教、性别、共产、独裁、专

政等问题提出了许多设想。其中有些设想在今天还具有现实意义,

例如他所讲的老有所福的问题,但他的有些设想却让人觉得可笑或

不人道,例如他的妇女儿童共有的想法,是大多数人所不赞成的。

在本讲最后,作者还将柏拉图与孔子的思想作比较,他认为柏拉图

和孔子都强调社会的和谐,强调每个人都应该尽其本分。不过,从

中也可发现两者的差别,那就是,柏拉图从社会分工出发,更强调

人的社会角色;孔子则从人际关系出发,更强调人的人伦角色。由

此可见二人的在强调社会和谐时所看的角度不同。

在第四讲“存在的根据及原理: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提到黑格尔对亚里士多德的评价很高,他说:“如果真有所谓人类导师的话,就应该认为亚里士多德是这样一个人”。亚里士多德不仅在哲学领域有所

成就,他在逻辑学、物理学、心理学、文学等方面也有突出贡献。

亚里士多德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一方面靠个人天赋,另一

方面与他的老师柏拉图的培育也是分不开的,他曾说:“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也是一个敢于对老师的理论进行批判的人,在他的著作《形而上学》中,他挖苦他的老师像一个不会计算少的

数目而只会计算大的数目的人,因为本来存在的只是现象界的事

物,柏拉图偏要用与这些事物相对应的理念来解释这些事物存在的

根据。通过在这些事物上增加理念的数目,柏拉图就把简单的问题

复杂化了。不过亚里士多德受到他老师的影响还是显而易见的,他

在形势问题上的犹豫不决说明他和自己老师的思想仍有一种藕断丝

连的关系。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对老师柏拉图的思想观念是既有

批判也有继承的。

对于西方哲学十二讲的阅读我想我现在也仅仅只是在管中窥豹,只

是很局限的了解了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一些思想,至于对这些思

想的影响我认为必须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用整体的思想把西方

哲学的长河和它的宗教历史人文背景结合,用西方思维的去了解,

也许才能更好的认识他们的思想,了解他们的智慧。对于《西方哲

学十二讲》这本书我还会继续去研读,发现更多的疑惑并丰富自己

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观,真正的做到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认识,发展

自己的意识,更好的去指导实践。

【篇二:哲学的故事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阅读篇名:哲学的故事(第二章)简要背景:亚里士多德于公元前384年出生在斯塔吉拉。他的父亲是阿门塔斯的朋友和医生,阿门塔斯是马其顿的国王和亚历山大的祖父。亚里士多德在医学的氛围中

长大,而后来的许多哲学家却是在神圣的氛围中长大,所以他自然

有机会和勇气发展科学的思维倾向,为他最终成为科学的奠基人打

基础。

主要内容:作者首先讲述了亚里士多德出生的时代背景,以及亚里

士多德对于柏拉图观点的信仰。另外描绘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雅典

的情况,再接着介绍了亚里士多德和亚历山大的相识以及他对亚历

山大人生的影响。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亚里士多德的一些逻辑学,

科学和美学方面的著作。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亚里士多德对于逻辑

学的创立过程和对逻辑学的简单介绍。第四部分讲述了他对于科学

的整理。再接着讲了他对形而上学的理解以及他所认为的上帝的本质;第六部分则阐述了心理学和艺术的本质,第七部分讲了伦理学

和幸福的本质。再接着讲了他对政治学的理解。最后,作者对于他

的观点进行了评价,以及介绍了他的死亡。

典型观点:在逻辑学上,亚里士多德的独特性贡献就是三段论。三

段论是三个论点,其中第三个论点(结论)紧跟着前两个被确认的

真实的论点(大前提和小前提)。在科学上,他在自然科学,生物

学上均有建树。自然科学方面,他不同意毕达哥拉斯关于太阳是我

们星系的中心的观点,他提出地球是重心;其次他在气象学方面也

有研究。生物学上,他发现了可以用一种连续的顺序来排列和组合

这些无限多种的生物,生物见也存在微小的渐进和发展,但他并没

有得出进化论。其次他还创立了胚胎学,并且在遗传学上做了许多

新颖的实验。他的形而上学观点也来自于他对生物学的探究。他认

为世界上每一件事都自然的朝着一个特殊的目标发展,在所有的决

定因素中,最后的那个,决定目的的因素,是最关键最重要的因素。关于上帝,他将上帝描述为有自知之明的精神。在心理学,美学,

伦理学,政治学上,亚里士多德也有许多的观点。

【篇三:《哲学的邀请》读书笔记】

《哲学的邀请》读书笔记

一、死亡——一切的开端

意识到“我”的“有死”,让我们真正成为了人,这本身就是死亡本身

的一部分。这本身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我”的死,而不是其他人

的死,无关他人。很多人可能会接受自己所在的“类”的死亡这个现

实,但是落到个人头上却显得那么难以接受,这也是一种矛盾和悖

论吧。二是“有死”。有死的前提是生命的存在,即“活着”。但“并不

是所有会死亡的都是有死的,只有意识得到且确定自己会死的才是

有死的。”这就提示了我们关于“人”和“动物”与“神”的区别所在。首先,个体对于死亡的“确定性”和“必然性”,即明确自己终有一天会

走向生命的终结,使我们变得人性化。不同于神的生命不朽,人是

有朽的。或许在神身上都不应该用上“生命”二字,更为确切的说,

只能算是一种永恒的“存在”,因为“生命”指称的对象应该是“活物”。一个无死的人,某个意义上来说,也是一个无生的人。摘录“生命”

的哲学定义:“生命是生物的组成部分,是生物具有的生存发展性质

和能力,是生物的生长、繁殖、代谢、应激、进化、运动、行为表

现出来的生存发展意识,是人类通过认识实践活动从生物中发现、

界定、彰显、抽取出来的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人之区别于动植物,在于前者具有“生存发展意识”,即具有精神过程的存在,而后者仅

仅是一种生理存在的生物过程,如你不可能要求一个单细胞生物草

履虫去做任何哲学性的思考,他们仅是本能的存在着,完成生老病死,新陈代谢的生理过程,然后从这个世界上消失。然后周而复始,又有新生的后代接替同样的流程。从哲学的意义上说,它们不是“有死”的,尽管他们也会消亡,但是因为它们意识不到自己是会死的。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能意识到自己是会死的,并且以此为出发

点开始思考生命。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完成一系列的生物

过程,而是为了追寻精神实现;不是为了当一部好机器,而是为了

创造幸福并享有幸福。史铁生在《扶轮絮语》中写过这样的话:“一

次生命的诞生,便是一次对意义的要求。荒诞感,便是这样的要求。所以要看重荒诞,要善待它。不信等着瞧,无论何时何地,必是荒

诞领你回最初的眺望,逼迫你去看生命固有的疑难。”我的理解是,

生命中无数的困苦、疑难纠结,最终导向与初衷的背道,产生意想

不到的荒诞结果,因而反思结果而去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从而带

来生命的意义。扯得有点远了,让我们回归死亡的话题。

前面也谈到过,有关“我”的死亡。这就意味着死亡是一件“个人化”

意味的事,具有不可转移性。医学的救治和一切人为的举动都只能

延缓死亡降临的时间而无法完全避免死亡是我们首先必须厘清的至

关重要的一点。有很多人寿比南山,也有很多人面临着白发人送黑

发人的苦痛,但是无论是延年益寿的法子多么管用,终有一死在所

难免。看看古代那些穷奢极欲想方设法寻找长生不老药的帝王将相

们哪个不都无果,最后都只成为了历史,给我们这些后人研读。如

果每个人都没有死,那么地球能存在在今天也是个奇迹了。同时,

也不论年轻早逝多么令人扼腕叹息,死亡也总是早晚的事。人们叹

息的不过是因为生命、青春伊始,人生意义死亡未实现的遗憾和慨

叹罢了。反过来,我们应该也要认识到,长寿不能超越死亡,自杀

也同样不能。谈到自杀(是会不会,而不是有没有),这或许也可

以作为人与动物相区别的一条界线。这天地间会自杀的只有人类。

丰衣足食而且身体健康忽然一日发现没有了这样继续下去的理由从

而想出跳楼卧轨吃一大罐安眠药等等千万种方法的也只有人类。但是,自杀是无法超越死亡的,虽然它是自我选择下的死亡。虽然死

亡的不可逃脱在绝大多程度上是个沉重的话题,但是我们还是可以

看到正是因为这种“个人性”带给我们平等性,不管生前多么显赫,

到头来都不过是纪昀一句“城外一座土馒头”。生死关头,人人平等。但凡事都有两面性,从感性角度重新看待这种个人性,反而会看到

这种个体化的残缺,因为人之生来孤独,死也是孤独的。关于孤独

的事,暂且不谈吧。

谈过了死亡的必然性和个人性,让我们再来说说死亡的“随时性”。

这也是看了这本书,

我才领悟到的一点。作者让我们认识到“死亡不是因为生病,也与年

龄无关,而是因为活着”。死的对立面就是生,从不存在中间状态。

可能还有很多人和我之前一样,不曾对“死亡不会降临在自己头上,

至少不会这么快就到来“持多少怀疑态度,理由也许在我们看来还很

充分:因为“我还年轻,我刚20出头,我生活规律、饮食健康,身

体很棒……”但是,本书却提示我们“每个人离死亡的距离都是一样的”。无时无刻都存在的交通事故、水电事故等等我们称之为外因的

不测、意外就可能瞬间了解我们的性命,而真正的内因则是在于我

们的“未死”。我欣赏书中的这句话:“死的可能性可能不太大,但是

死从来都是可能的。”所以,别对自己的生命长度太自信,死从来都

在你身边,伺机而动。

既然死的随时都会要了我们的命,仅仅基于这一点未知性就足以让

人感到害怕了。但仔细想来,这恐惧感的来源又不单单这么简单。

怕死的心理多种多样:作恶者怕地狱当真,行善者怕天堂有诈,英

雄豪杰,照理说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可以想到宏图伟业忽而成空,心情也不大好。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害怕惩罚。所谓的因果报应使然,让世上做着亏心事的人胆寒真有那么一个十

八层地狱等着自己。 2.害怕虚无,万物皆空。这恐怕是有所成就的

人的通病吧,因为害怕失去所以心存芥蒂。其实,大可不必如此。

人在出生前便是不存在的,死后的不存在虽然与前面的不一定对等,但是起码具有同等效力。我们从未因为出生之前的不存在而感到任

何的痛苦,那么同样的,如果我们会因为死后的不存在而感到恐慌,也是不合情理的。当我不存在时,没有人能从我身上剥夺任何东西,也就是说,即不存在了,就没什么可失去的了,所以死亡根本夺不

走我们什么。这样的推理,很是强大。

3.对死亡的陌生。这很好理解。已经死去的人再也没有办法向我们

描述死后的世界,而活着的人根本就不可能了解死的世界,因而产

生的巨大神秘感只能通过传说、轶闻的形式被一层一层裹挟和加重。很多时候,阻碍我们的不是已知,而是未知。因为我们谁也摸不清

楚究竟死亡会把我们带到哪去?加之感觉到死亡步步紧逼的紧迫感,更是加剧了这种恐惧。所以才会出现种种宗教中不死的或者说能够

控制死亡的神灵为了控制信徒的思想而许诺来世永恒的福祉。我不

信教,所以不太清楚,那些虔诚的信徒们是真的相信这些,还是心

照不宣的只为了一种寄托和祥兆。因为在我这个无神论者看来,所

谓“永恒的福祉”不过是些靠不住脚的鬼话。“永恒”二字哪有这般容

易达成,这只是一种存在而非真实的人生。

总而言之,人们怕的并不是“死亡”本身,而只是“死亡”之后的“否定性”的后果。就像书中所写的那样:“对于死亡的自身特点,我们没

有什么可怕的,因为我们从来就不与它并存:当我们在时,死亡是

不在的;当死亡到来时,我们就不在了。”我们必定会死,但是我们

永远也不会经历死的“状态”。再者,一个人出生了,就不再是一个

可以辩驳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它在交出之初便

已确定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转念这么一想,或许就安心多了,即将到来的一切似乎没那么可怕了。

让我们再来谈谈相关死亡的安乐死问题吧。争议不断的缘由无非是“自杀”还是“他杀”的辩驳,尤其是在无意愿安乐死的情况下。我查

了相关资料,安乐死可分为被动与主动、自愿与非自愿安乐死。被

动安乐死是消极的安乐死,停止治疗和抢救措施,任晚期病人自行

死亡;主动安乐死又称积极安乐死,由医务人员采取给药加速死亡,结束其痛苦的生命,让其安然舒服地离开人世。自愿安乐死是指病

人本人要求或同意采取安乐死;非自愿安乐死是指对那些无行为能

力的病人施行安乐死,如有严重畸形的婴儿、脑死亡(整个脑机能出

现不可逆转地停止,没有反应、感受、运动和反射等)病人,他们无

法表示自己的愿望,由别人提出安乐死的建议。反对者的意见无非

集中在安乐死违反了人的生存权,虽然是减轻痛苦而执行的,但这

种逆自然而为的行为终究免不了伦理道德上的谴责,尤其是在中国

这个国度。但是,我的观点是,既然我们都已经明白了死是必然的,个人的,要求意义的,那么当眼前的状况已经达到了无可挽回、痛

不欲生的地步,即生命的意义都不复存在了,那么提早一点履行死

亡的义务也未必不是一种办法。比如,巴金老人在逝世前几年,尚

清醒时曾多次对记

者表示,自己靠那么多管子维持的生命,已毫无意义,希望能早日

拔管让他解脱。这种愿望其实很好理解,了无生趣,就会觉得花钱

维持自己的生命于人于己都是荒谬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低的人,不仅受病痛之苦,还可能要看人脸色,很容易觉得自己失去了活着

的尊严,正庄子所谓“寿则多辱”,但求速死。安乐死的希腊文意思

就是“快乐的死亡”“尊严的死亡”,其本质不是授人以死,而是受死

者以安乐。不是解决生还是死的问题,而是保证死的质量。如此看来,其推行有何不可?还有人反对的理由是说,安乐死在目前的中

国难以大规模推行,所以不该支持。这明显是逻辑混论的。应不应该,并不等于能不能够。条件的不足,并不等同于我们不能谈论它

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综上所述,死亡带领我们开始了解到人的生命是有终结的,不是无

限延伸的,所以便激发了种种对生命主题的思考。哲学思考,也就

从这里有了发端。

二、认知——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

既然我们已经认识到自己是向死而生的,所以就像这句玩笑话说的

一样:“因为要死很久,所以要好好活。”虽说有点戏谑意味,但确

是事实。因为生命的有限,来一趟世上全凭偶然,不甚容易,所以

人们就开始意识到本该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好好弄清楚生命中成千

上万个未知,好让这一趟不算白白来过。所以就“想知道”、“想思考”,这又显现出人类的独特和出众:要求生命的意义,而不是麻痹

度日,只求生存。

那问题的来源呢?很多人可能会不假思索的给出这样的答案:来在

于我不知道的、我暂且还不知道的和那些我可能永远也不知道的东西。但是,我们对于这些不知道的东西真的就一无所知吗?这也是

作者首先向我们澄清的一个观念上的错误。对于那些我们真的一无

所知的东西,我们脑海里是不会存在任何对它的概念的,它的存在

对我们来说是虚无的或者说是平行于我们个人的世界,不会有交集的。如果你的字典里从未出现过诸如“印度有个国家的某个男子有几

百上千个老婆”这类概念的话,你怎么会问出“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之类的问题呢?所以,同样的道理,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是:“问题

不可能产生于纯粹的无知。”我们总是从已知的或者说我们“认为”自

己已知的东西出发,因为觉得其存在的理由不充分和有些可疑而对

此提出问题。

述,我想要表达的一点就是:我们认为自己已知的知识并没有百分

百的把握度和确信度。所以,就像打一场辩论赛一样,正反双方所

要做的就是不遗余力寻找支持或者驳斥的论据去证明己方观点。这

种将我自认为知道的东西作为正确的东西接受下来之前寻找和斟酌

论据的做法,通俗地来说就是“运用理性”。理性,类似于一个批判

性的智力程序,部分受经验指使,部分以逻辑准则为基础。是一连

串推理、摸索、审慎的习惯的集合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接受新

知或者普遍性承认的正确概念,抛弃已经落伍淘汰的旧识和错误的

偏见,然后融合不同的观念以形成某种客观、跨主观的观点。理性,总是把个人化,主观化的东西转化、调和为客观、事实化,以达成“不仅仅是我的”的普遍性要求。理性的目的就在于寻找真理,但是

真理并不是都属于同一类别,所以,理性的首要使命则是界定分布

在现实中的不同的真理之域。认识不到真理的多维性,会使我们陷

入矛盾和谬误中。就像辩论双方虽然各自言之凿凿,侃侃而谈,并

且所言也确实都是正确的,但是双方根本不在讨论同一个问题,或

者是在不同维度上的单方说辞而已,根本不存在什么交锋点,那么

其实是无意义的。

那些我们视为正确以至于不假思索的只能被叫做“信念”,而那些我

们能用理性来阐明并且能驳倒其反对意见的则上升为“概念”。哲学

的任务就是对“信念”提出质疑和感到吃惊。并把一部分能够禁受得

住理性拷问的信念抬升成概念。但是,就像不是所有人都认同宇宙

起源于大爆炸一样,每种观念总有其反对者的存在,这恰恰也是哲

学的基本和迷人之处——一片应和之声岂不索然无味。持异议的声

音主要有三个。一、怀疑主义者质疑、否认理性发现不容置疑的真

理的能力,他们认为理性思考无意义,根本没有真正安全、可靠的

知识。作者对这类人的辩驳让人拍案叫绝。在此引述几点:首先,

怀疑主义者至少认为自己的怀疑主义观点是可靠的,他们起码接受

了“自己一无所知”这样一个观点,那样就与他们自己所持的“没有什

么是真正可靠的”相矛盾;再者,怀疑主义者要想证实自己的观点却

必须运用理性,这样一来,就相当于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其次,如果不存在正确的可能性,换句话说就是,也即不存在错误的可能性,那到底是正确还是错误呢?二、相对主义者。相对主义者不相

信世界上存在绝对真理,而认为所有的真理都只是相对的。强调因

为没有满足所有主观条件(如:种族、性格、阶层、性别、政治经

济利益等等)而达到的普适性真理。但是,从我们的主观条件出发

而得出的真理难道真的完全不具备普遍性吗?可不可能从不同的主

观条件出发得到的都是真理但是是“真理之域”的不同方面呢?是否

在在认识论方面,相对主义夸大了人们的认识的相对性,把相对和

绝对割裂开来,否认相对中有绝对,否认客观的是非标准呢?塔尔

斯基认为“不存在任何标准可以声称发现了最终的真理,唯有时间才

能为认识论保留一个评判真理的最终和绝对的标准。”这同时又产生

了另外一个问题:到底存在“绝对真理”吗?如果存在的话,什么才

是“绝对真理”呢?我们说某事物是“真理”的意思其实也就意味着它

比其他同一主题存在的其他断言都“更具真理性”。这是从人类的视

角在人类的思维极限上所能达到的理论的最高点而得出的“人类的”

真理,显然不能等同于“绝对真理”。这里也存在着培根提出的“洞穴

假象”。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不仅个人的人格建构,而且个人的

知识建构,既要受到先天性因素(本能、集体无意识、尤其是性格)的作用,也要受到后天性因素(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生活经验)的影响。个人往往从自己的性格、爱好、所受教育、所处环境等出

发来观察事物,从而歪曲了事物的真相。人类很大程度上只是以自

我认知为真相。我们所谓的“知识”实质上等于感官感受到和经过知

性整理过后的现实,即“对我们来说是现实的”知识。第三类持异议

者的观点则有点玄乎其玄的感觉。他们认为绝对真理无需通过努力

和理性手段来获得,而是以先知启示、显灵的方式进行。这是一种

与真理的普遍性截然相反的少数人的特权,仅限于能接收到先知显

灵的“贵人”而已。这种观点的无可辩驳在于,任何反对他们的人都

可以被视作“没有能力感受到先知启示的庸众”。这让我想起“皇帝的

新衣”。那些被骗子的假话骗的团团转的人,一心想要维护自己的

“聪明者”形象而甘愿自欺欺人。这里非理性的直觉、感觉、激情之

类的说辞不也如

出一辙吗?

以上三种错误的产生都在于否认理性思考能发现真理。我们反复强

调人类的一切思考、论辩的达成都必须依仗理性,那理性究竟是什

么呢?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到,理性是向全人类开放的公共性的认知工具,

没有任何附加的权限条款。同时,我们还需要认知的是,理性还是

一种社会性活动,因为“理性论证从根本上来说是对话”。它需要具

备两方面的要求:及时性和对话双方。这里强调的是“对话”过程的

存在,因为单方的思考只是一个人的思想竞争,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和排他性,缺乏双方之间创意的火花的碰撞,往往会错失很多不可

预见的可能性。中国有句老话“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就是这个道理。此外,对话意味着双方处在同等位置上,互相之间是平等、民

主的,这也清除了仅限于少数特权阶级的等级障碍。

但是,民主并不意味着每个人所持的观点都具有同等价值。社会的

非等级化并不意味着观点上不可以等级化。显然,那些能够用更好

的论据证明自己,在论辩中更能经受得住反驳和质疑的才更具有价值。只有不断摒弃错误、有害的观点,并且不断强化最正确、最合

适的观点才能让哲学思考继续深入下去,否则良莠不分的一味强调

所谓的“百家争鸣”只能导致争论无果,无疾而终而已。这里就存在

着所谓的“统治思想”。首先我们需要先去除脑子里对这个词的贬义

偏见而把它调整成一个中性意味的词。统治不一定就是强权政治、

霸权主义,有的时候需要有个领头的出现才能带动整个事情的走向。尊重理性,不仅包括自己运用理性论证来捍卫自己的观点的能力,

还应该包括被更好的理性说服,积极吸纳别人的观点为己所用的能力。真理不是一个既定事实,而是这两者融合完善的结果产物。

所以,尽管起点的我们一无所知,但是理性的力量带领着我们摸索

在广袤无边的真理之原上,尽管磕磕绊绊但也在努力前行。

三、自我认同——我是谁?我是什么?

前两天看了一部电影叫做《禁闭岛》,讲述了一个患有精神分裂症

的前军官莱蒂斯,为了逃避现实中的痛苦经历,在精神中塑造了另

一个自己,并孕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他将现实中自己的名字重

新排列,为“新”的自己命名为泰迪,他幻想自己被指派到禁闭岛上

调查一起精神病人失踪案,此病人名叫瑞秋.瑟兰朵,曾手刃自己的

三个孩子(实则是妻子嫁给他之前名字的重新排列,以及其妻子的

经历结合体)。这次任务对他还有另一个重要意义:泰迪的妻子因

为一场由家中装修工莱蒂斯引起的火灾而死亡,他也被关押在这里。

同时泰迪猜忌在岛上的阿什精神病院里一定有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诸如利用可怕的手术进行洗脑实验!被关押在禁闭岛上两年来,医

护人员发现每次只要暴风雨即将来临,他便会陷入这个幻想故事,

两年反复这个故事很多次,几乎所有人都清楚地知道故事细节,只

有他自己会像倒带那样一次次遗忘,一次次又重新开始。最后一次,在所有人配合他演完同样的剧目后,他在所有真相面前终于认识到

这一切都是自己的幻象。

电影的口碑很好,一是在于故事讲述的视角的独特和特意表现出的

种种高难度的“穿帮“暗示镜头,给人不按常理出牌的惊奇感。另一

方面在于其中隐含着了一个庞大的哲学问题:我们可不能可能处在

一种永恒的梦中,从未醒来?可不可能我们现在信以为真的一切都

不过是一个我们自己幻想、虚构出来的呢?笛卡尔曾经提出过这样

的假设:所有我们认为真实的一切都有可能只是一场梦,也许我们

只是被恶的精灵无休止地欺骗,无可救药地在不断犯错而已。这些

假设甚至都无从证明,因为它超越了每个人的具体思维。如果是处

在永无休止和天衣无缝的的梦和欺骗中的话,相反而言,其实也是

一种真实。但,这个问题的提出是想要质问我们,那些我们认为显

而易见的事物是否就一定不言而喻、无可非议呢?由此产生的对

《学哲学用哲学》读书心得 2

《学哲学用哲学》读书心得 近期,我认真阅读了李瑞环所著的《学哲学用哲学》这本著作,深有体会,受益匪浅。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长期以来,它揭示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的规律,任何事物的运动规律都逃不出它的范围。李瑞环所著的《学哲学用哲学》是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结合具体的工作实际谈哲学,使哲学原理的运用,深入浅出,易懂易记,读后使人有一种豁然开朗,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都离不开哲学。我们要提高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就必须学好哲学,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眼亮,办法多。学了哲学,懂一点哲学,在处理问题时就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进而能处理好事物的主要矛盾。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学习《学哲学用哲学》的体会: 一、学哲学会使人终身受益,在工作中能够解决好主要矛盾。学点哲学会使人终身受益,这是李瑞环同志的切身体会,也是他的肺腑之言。他在书中说到:?有人说,由一个普通农民、工人,一步步走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层真不简单,这其中一定会有一些奥秘、诀窍,应该总结一下。要我说还是那句老话: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当然也不能否认个人的努力。光靠努力还不行,还要得法,得法就是要学习哲学。?我常讲,一个人要成长进步,要有所成就,有所建树,离不开上进心、求知欲、责任感这三条,这是无法代替的。重要的是学了哲学,掌握了认识世界、改造世

界的武器,养成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的习惯,这样就不会吃糊涂亏、占糊涂便宜,避免和少走弯路。陈云同志讲过:‘学好哲学,终身受用’。这完全是经验之谈,我非常赞成。?这些发自内心的讲话,对我们树立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信念是有很大帮助的,对学好称之为智慧学、明白学的哲学是很有示范作用的。运用哲学原理的应用,就不会犯绝对化、片面性的错误。在处理问题时,不拘泥于那些个别的判断和结论,能够提高识别能力,分清是非,辨别真伪。此书指出,要多深入实际,多倾听下面的意见,不能?金口玉言?、?唯我是从?。作为一般同志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敢于向领导者提出意见和建议。还有一些领导者官僚主义严重,不深入实际,不接触群众,情况不明方法不对。正如有的同志所反映的,他们一不懂,二主观,三有权,?三位一体?,胡拍板,乱指挥,使下边为难,使工作受损。对于这样一些领导者的意见,我们决不能盲从,敢于抵制,乃至进行必要的批评和斗争。 李瑞环同志说,工作中要注意抓住重点,解决好主要矛盾。抓不住主要矛盾,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计划和布暑,就不能把握好全局,没有秩序,眉毛胡子一把抓,工作虽辛苦忙碌,但收效甚微。对于一个单位的主要领导来说,抓好主要矛盾,关键要有好的作风,深入调查研究才能抓紧抓好、抓落实,并一抓到底,抓出成效。比如:我矿制定的工作有:提高个素质,加强生产管理、加强队伍管理、做好安全生产

哲学读书笔记

读后感 通过对马哲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接触到了很多自己以前不太熟悉的理论,尤其是哲学部 分,并且对其对事物本质的解释感到十分钦佩,闲暇之余,找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大 致看了一下,有一些较为浅显的感触。 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后,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神圣而抽象的名词在我的脑海里 逐渐清晰起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有了更全面的懂得和更深一层的体会.其实如果我们每 一个了解这些思想的人都能把这些哲学原理与自己的实际联系起来,并且用来解释自己的生 活,而不是仅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仅仅定义成一种神圣而不可侵犯的理论,我们将会从中受 益很多,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将发挥他自己应有的作用。 首先,我对于事物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有些感想。就拿我们人类自身来说,因为人的有机 体需要能量输入,所以人要吃饭。要吃饭,那是“必然”的;吃什么饭,什么时候吃,吃多 少则是偶然的。同样,因为人是有机体生命,而有机体生命总会经历生长、成熟、衰弱、死 亡这样的进程(自然法则),所以人总是要死的。人要死是必然的,什么时候死,以什么方法 死则是偶然的。今天早晨起来发明路面是湿的(结果),我们便能够推测昨天晚上可能下雨 了,但是也有可能是被人用水浇的(偶然);假如昨天晚高低了一场大雨,我们会用肯定的语 气说今天早上的路面一定是湿的(必然)。我们习惯在一件事情上找出原因,如果可能的话, 最好找到最终的原因。人天性上有一种对事情穷根究底的求知,古希腊人面对纷纷芜杂的世 界想找出这个世界存在的最终解释,从泰勒斯的世界起源于水到柏拉图的理念,人们不满足 于对事件的经验解释,希望找到一个最终的必然的并经得起理性考验的解释。 辩证法大师黑格尔对偶然和必然及其关系的演绎达到了辩证逻辑的顶峰“偶然的东西正 因为是偶然的,所以有某种根据,而且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也就没有根据;偶然的东西是 必然的,必然性自己规定自己为偶然性,而另一方面,这种偶然性又宁可说是绝对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成为自身哲学的方式论基本。对偶然和必然的认识 自然也有了更加纯熟的解释。但是有一点不足之处是,在历史观领域,经济决定论的思想也 时常为世人所诟病。 经济决定论的思想,给人一种的历史主义印象。经济无疑是强有力的推动历史前进的物 质基本,但是历史事件的发生充满了不以物质多寡为条件的变数,心理的,外在因素的,传 统习俗的,伟大人物的个人作为都是相当不可忽视的因素。历史必然性的说法往往会引起人 们的厌恶之感,因为必然性漠视了个体的作为,个体的意义。 人类社会正在走向全球化,这是后现代的一种趋势。人类开始从狭小的个人空间中走向 一种彼此交往更加密切频繁的信息化时代。偶然性的因素正在增多,必然性的说教越来越得 不到认同。在必然性居安排位置的时代,人们谈理想,谈人生意义,所指向的是一个永恒的 必然领域:真理的,价值所在的世界,必然性起安排作用的理念世界。现在的人还相信这样 的永恒世界恐怕不多了,那么人生到底如何才有意义呀?(面对着必死的人生)我的回答是: 活在真实的偶然中,并用自己的全身心去体验那偶然向自己昭示的那个世界的样子。没有必 要去相信这个世界必然要发生什么——因为那是虚假不可信的——,也没有必要去追求一种 所谓永恒不变的真理——因为基本没有不变的、永恒的真理——,必然的真理只是偶然的事 实而已,在生活中被偶然的揭示出来而已,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然后,纵观历史,横看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最科学最严谨最完整最具有生命力理论体 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引导时代前进又随着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以科学的 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必定随时代实践和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原理和具体结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马克思主义是个发展着的理 论,是开放着的体系.它总是把掌握客观情况的变化,总结国民群众的新鲜经验,汲取当代科学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史》是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呈现了一个纷繁的文化盛世,具有深刻的现代意义。它用严谨的取材精确地论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将古今的哲学思想联系起来, 渗透了古典文化,打通融合,为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充满了哲思与对现实问题的关怀。 《中国哲学史》主要内容概述 在《中国哲学史》的开头,冯友兰老先生讲哲学之于中国与宗教之于西方作了简单的比较, 西方人将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动当作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而中国人却将伦理(尤其是儒家伦理)当成精神基础。然而在现实社会中,科学不断发展,冯友兰老先生在书中写道:“宗教倒是给予实际的信息。不过宗教给予的信息,与科学给予的信息,不相调和。所以在西方,宗教 与科学向来有冲突。科学前进一步,宗教就后退一步;在科学进展的面前,宗教的权威降低了。”而相较之下的哲学却并不受科学发展的负面影响,“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在 于增加积极的知识(积极的知识。我是指关于实际的信息),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 无论是对于信奉宗教的人们来说,还是对于推崇哲学伦理的人们来说,假如这个世界上宗教已经达到最高价值没有什么能够再弥补它的存在,那么人们宗教意识的淡薄和宗教的逐渐淡 出的确令人感到惋惜。但是事实却是哲学相较宗教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它能达到更高 的价值,因为比起宗教来说,哲学更直接更纯粹,直击生活的智慧与真理。哲学在中国能够取代宗教的地位,这合乎中国哲学的传统,也体现出了在中国哲学的重要性。 在对哲学与宗教作了一番深析后,冯友兰老先生随后阐述了中国哲学的问题与精神。他认为中国的哲学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出世的哲学,也不能简单的认为是入世的哲学,中国哲学应该是既出世又入世,既理想主义,又现实主义,实用而不肤浅。这些在人们看来都是对立的反 命题,而将这些反命题统一起来就是中国哲学所追寻的,所要解决的问题。冯友兰老先生认为中国哲学求解决的这个问题,就是中国哲学的精神。而后他又从人文地理角度详尽阐述了 中国哲学发展的背景,并与西方做比较,得出两种文化实用主义与实证主义在中西方发展起 来不同的背景因素。 在论述了中国哲学的精神与背景之后,冯友兰老先生从中国各派学说的起源起笔,主要着眼于中国古代诸子百家中代表性学说进行了详尽的讲解。从起源到发展的各个时期,深析了各个学说的主要主张。其中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占据主要篇幅。 《中国哲学史》的中心思想与核心问题 这本书讲述的是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理解,中国哲学各流派的发展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在对彼此的相互影响中共同促进与发展。冯友兰老先生希望我们通过学习哲学提高自己的心灵境界,将哲学当做生活的目标与理想,而不是生活的手段,希望人们都能在中国 哲学中找寻到心灵的慰藉。 《中国哲学史》的主要观点 一、中国重伦理哲学是为了提高心灵,超越现实,体验道德的价值, 哲学不是生存的工具与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可以替代宗教的存在。 二、中国哲学的精神就是寻求将入世与出世统一起来的办法。 三、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的关注点都被放在具象的人 伦关系上,所以中国哲学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 四、中国的传统虽然恪守严谨与保守,但是哲学的发展并没有固步 自封一成不变,它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每个时期的思想都大放异彩。在全球化时代中西方思想与文化激烈碰撞交流的今天,中国哲学乃至中国文化以其独有的魅力和海一样的

《教育哲学》读书笔记

《教育哲学》读书笔记 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基本问题的一门学科。它综合教育学、教育史、心理学及其他教育学科的知识,对教育中的基本问题,用哲学观点给以理论上的阐明。小编整理了《教育哲学》读书笔记,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一篇:《教育哲学》读书笔记为了让我们能够得到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发现自己的可发展性,发展自己的可发展性。教于有声,育于无声,教育有声无声之间完成使命。所有这些命题应然:教育应当成为教育。教育首先是自己看到人的可发展性,然而,具体到个人,并不一定都能看到自己的可发展性,因而,教育要引导人去看,去发展自己的可发展性;并且,可发展性本身也还是个流动性概念,它本身亦能发展,故而,教育要辅佐人去发展自己的可发展性。教育的根本是人的发展,而发展的前提是人具有可发展性。人有可发展性的原因:人有可授性、可暗示性,正是因为有心灵及五官的配合而具有了这些特性,这些特性使信息像阳光、雨露一样被吸纳。人的语言也因为人可以吸纳各种不同类型的明示或暗示而变得丰富起来,丰富起来的语言本身又大大增强人的吸纳能力。 然而,这也正是人的可发展性强化了自己的生命力,语言丰富起来的人就是生命力更强旺的自己,向下延伸、向上生长了的自己。人有无限的潜能。为了激发这无限的潜

能,我们必须要进行教育。在《教育哲学》这本书中,要求我们要进行人的全面发展:即换个角度说,全面发展是人的内在要求,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是一种外在要求;人的要求与社会的要求,这两个不同的要求,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只有建立在前者基础上才是合理的,并且,只有当后者自觉的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时,社会的要求才变成社会本身的内在要求,社会才不再是撕裂的,不再只是站在外面、站在旁边呼喊的。人的全面发展,在我们现在的教育中时常提到。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等的口号的提出等,但当我们真正上课,在学校学习时可并非如此。 所谓的主课可以随时抢占的时间,每当做作业也可以忽略美术等课程的作业。在这些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眼中,成绩被排在了首位。所谓教书育人,在这本书中,我们能够看到人是什么,这是为了我们更好的了解教育是什么,我们该如何正确的学习。果然,作为未来的教育者,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要充分了解自己所要做的事。加油吧! 第二篇:教育哲学读书笔记总体来说,黄济教授的《教育哲学通论》可以说是比较通俗易懂的,全书总共有三编,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只看到第一编,而且在第一编中,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是比较难以理解的一部分,作者列举了不少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家的观点,在百家争鸣的时代

哲学书读书笔记

哲学书读书笔记 哲学书读书笔记 按照题目而言,第一本,可惜这不是我的第一本哲学书。按照张祥龙的讲-法,都是“边缘问题”,这些问题不能涵盖今日哲学界的 争论热点,但这些确实都是哲学中最基本的问题。 哲学便是由这些问题组成的。由问题引出思考,在思考中辩证,再深入的思考。 外部世界是否存在 对于外在的世界与梦,想到了盗梦空间,不同的是“我们知道这个故事的开始”。如果一切都只是内心的,似乎确实有能够解释的通,但是我情愿相信外在世界的存在。而且我觉得这个根本不应该 作为一个问题,如果外在世界存在,我们现在的意识也是在那之外,如梦般,早晚会醒的。如果不存在,我们也是在思想上的成长,强 大自己的内心。如果我们能构造如此精细的“梦”,我们是不是已 经够强大了? 他人的心灵 对于他人的思想我承认我们无法获取,或者说获取后无法确定其百分百的准确性。但是作者举的'例子我并不赞同,要获取他人吃冰 欺凌的感觉,我们如果把他吃时的神经刺激获取后来作用在我们自 己的大脑不是也可以吗?也许你会说,即使获取了,你又怎么知道刺 激后的感觉和他是否一样,呵呵,这就又是哲学? 身心问题 一个物质的,一个灵魂上的?我并不相信这一点。如果是哲学上的,那么请不要弄的那么模棱两可,将此二元化,不过是觉的反对 者太多,折中而已。

词语的意义 也许是作者想的太多了,我觉的词语无非就是我们用来表示抽象的思维的具体方法的一种,词语自身的形式便表示一定的思维。 自由意志 对与错 公正 公平与公正?在我看来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与公正。如 果你出身卑微那又如何,在当今的社会里,只要你努力发奋就不可 能解决不了自己的温饱,虽然你可能一辈子达不到某些人的经济收入。但是这又何妨,经济收入在我看来虽然重要但不是绝对的,最 关键的还是你能在自己的基础上了,通过历练学会很多,收获很多。使自己的心智强大。 死亡 生活的意义 当你思考生活的时候,也许一开始你会想到,奋斗,活的好,受人尊敬等等。但是当你跳出,以更远的眼光来看。很久以后,我们 生活的宇宙也许会坍塌或者达到热平衡。你曾今的是否存在以及存 在中干过什么都将不留一点痕迹。 以下我记下的书中的一些哲学方面的名词: 唯我论Solipsism:只有你的心灵才是唯一存在的东西。 外在世界怀疑论Skepticism:你只能知道”当下“自己的感觉 印象和经验,除此之外就一无所知。或许有一个外在世界,或许没有。 二元论:人是由两种极为不同的东西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生理有机体,加上一个完全精神性的灵魂。 唯物主义(物理主义)Physicalism:人只是由物质材料构成的, 而人的心理状态只是他们大脑的生理状态。

《学哲学用哲学》读书心得体会

用哲学的心境去生活以恋爱的心情来读书 ——《学哲学用哲学》读书心得 拿到《学哲学用哲学》这套书的第一时间我就上豆瓣查了评价,出乎意料的是并没有多少不同的声音出现,硕果仅存的3篇评论中还是获得三分之二的正能量。全书平实通俗的语言想必对于任何没有接受系统哲学知识洗礼的人来说也能做到易懂,是一本受众群体很广的读物。哲学在百科上是这样定义的,它是对普遍而基本的问题的研究,这些问题多与实在、存在、知识、价值、理性、心灵、语言、思想等有关。而在日常用语中,哲学一词可以引申为个人或者团队最基本的信仰、概念和态度。说到信仰和态度,再说到读书,我想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感受吧。那么,他们之间又是如何影响生活、影响追求幸福、影响我们读书的呢? 1、形而下的生活 生活笼统的分为形而上的生活和形而下的生活。而我们都发现形而下的乐趣怎么就比形而上的乐趣乐那么多呢?越形而下就越有乐趣,读历史比读哲学有趣,读八卦比读历史有趣,看电影比读书更有趣。这是刘瑜在《送你一颗子弹》中为自己也为大众发问,她总结了下是因为形而上的生活它缺乏物质的光泽,没那么吸引人罢了。我一直笃定检验一个人对一件事情是否真的有兴趣的标准就是这件事能否把他或者她从网络灌水/八卦中拽开。当

你面对一条刘强东和奶茶妹妹领证的新闻,能够像大禹过家门而不入那样泰然自若,做到不点击而直接跳入“另一件事”时,那么恭喜你终于找到人生的目标了。何其容易,太多时候我们被形而下的五光十色迷住,陷入焦虑,无法静下心来做一件事,浮躁坐在我们中间太久了,我们需要的是拨开乌云的勇气。 2、幸福最值得追求 幸福的能力包括智力上与精神上的,想要智力上的能力必须培养独立思考的兴趣与习惯,想要培养精神上的能力就多读经典,同大师对话;勤写日记,与自我为友。有人说“哲学本质上是一种谈心的活动。和别人谈心前应该和自己谈心,和自己谈心就是在进行哲学思考。”这样才能品尝高层次的快乐,也就是拥有幸福。 3、我们都是大师的学生 周国平在暨南大学演讲提到幸福是一种能力,包括智力的能力与情感的能力。不管哪一项,获取的途径都是读好书与写日记。而读书,不可以胡乱阅读,周国平的建议是阅读经典。他谦虚的说:“我读许多经典,别人叫我大师我感觉很不好意思,我知道自己不是大师,当代无大师,我起的作用不过是构建起普通人与大师间的桥梁。你们不要做我的粉丝,我也不做任何人的粉丝,我们最好是同学,我们都是大师的学生。” 读好书,写日记,用哲学的心境去生活,以恋爱的心情来读书,追求幸福,追求优秀。

《哲学问题》读书笔记

《哲学问题》读书报告 书目:《哲学问题》 简介: 1、作者:伯特兰·罗素 2、译者:何兆武 3、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4、出版年月:2007年4月 一、整体感受 这学期开始时,由于一个讲座,我对哲学产生了不小的兴趣,于是就一直想读读哲学方面的书,做一点初步的了解,可又不知道从何读起。这次的读书报告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机会,从郁老师推荐的书单中,我一眼就看到了仰慕已久的罗素先生的名字,于是当即决定就读他的著作《哲学问题》。等网上买来的书真正到了手中我才发现它是一本很薄的书,当时我想,虽然书薄,但我可以反复阅读,加深理解,充分领会哲学的思考方式。 读书的过程不可谓不艰辛。真正开始读了才发现,这本薄薄的书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读,哲学家思考问题的方式和习惯与我们有着较大的区别,一时间难以理解,甚至会不知所云,我便放慢速度,一个字一个字地细读,划出重点词句,在一旁的空白处时时写下疑惑和心得,就这样一点一点的向哲学之门迈进。可以说这本书真是我读的最辛苦最认真的一本书了,时至今日终于磕磕绊绊地读完了一遍,虽然有很多摸不着头脑的地方,但更多地是全新的体会和宝贵的收获。 本书对于哲学来说,算是一种通俗性的导论,适合初学者阅读,用罗素自己的话来说是一本“廉价本的惊险小说”,但虽然如此,罗素还是在书中提出了明确的观点并引入了各种崭新的观念。书中并没有探讨所有的哲学问题,而是仅限于那些他认为自己可以肯定而且能有所建设的那些问题。为了进行论证,罗素构建了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对我来说,《哲学问题》更像是一本教材而非普通的课外读物。 二、细节体会 1、关于哲学的价值和思考方式(P3、130) 在第一章“现象与实在”中,罗素提出了一个非常具体而有趣的问题,在我面前的桌子到底具有怎样的性质?例如桌子的颜色,罗素提到,看上去它是清一色的棕色,然而反光的部分却不一样,看上去会比其余部分明亮,甚至某些部分会变为白色;如果移动桌子,反光的部分便会不同,颜色的分布又会有所改变;假设有多个人同时在看这张桌子,那么可以肯定不会有两个人能够看到相同的颜色分布;对于一个画家来说这种区别更加明显,因为他们必须养成按物体表现出来的样子来观看世界的习惯。罗素对以上发现做了一个讨论:“显然并没有一种颜色是突出地表现为桌子的颜色,或桌子上任何一个特殊部分的颜色,——从不同的观点看上去,它便现出不同的颜色,而且也没有理由认为其中的某几种颜色比起别样颜色来就更加实在是桌子的颜色”,“颜色便不是某种本来为桌子所固有的东西,而是某种依赖于桌子、观察者以及光线投射到桌子的方式而定的东西。”(P3) “桌子是什么颜色”这个问题,之前在我看来是不值得讨论的,因为只要能够看得见而又没有色觉问题,人人都清楚这一问题的答案,即使在更细的颜色分类方面可能会产生分歧(如到底是赤褐色还是栗梅色),但也实在无关紧要。然而哲学家们却不肯轻易忽视这个问

《教育哲学》书籍读后感

《教育哲学》书籍读后感 “存在具有绝对的价值,也是一切价值的基础、依据和目标,这是人存在的绝对性的基本含义。全人类应该共同反对旨在威胁和消灭自己及他人存在的一切自杀、暴力和战争行为,将其判定为最不人道的事情。”这是石中英《教育哲学》中《人生与教育》章节中的论述。意思是生命是珍贵的,不管对于他人的生命还是自己的我们都应该去珍惜。 前段时间的昆明暴力事件,当恐怖的分子将手中的刀挥向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时,不知道他们可曾想过葬送在他们手中的是一条条宝贵的生命,当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一点一点消失的时候不知道他们心里有没有意思不忍,我们无法理解他们为何要做出如此惨无人道的事情。我们很容易看出他们对生命意识的淡薄,将生命当作儿戏,既不尊重他人不尊重这个社会也不尊重自己。 我们拿马航失联事件来看,马航MH370失联事件,已经创下了全球历史上民航飞机失联最久记录。时间拖得越久,人们对人命伤亡的担心越大,对于相关单位的办事能力与效率也越多质疑,但情况的紧急仍没能改变马国政府在事件发生以来的谨慎态度。马国国防部长兼代理交通部长希山慕丁虽然一再遭受外国媒体质问马国政府会否道歉,但他一直到3月19日都不愿讨论此问题,()回应记者也只是强调“现在这个时候还是寻找飞机为重。”希山3月19日会见记者时

还说“乘客、机师和机组人员在没有任何证据之前,都还是保持清白”,他这一番言辞固然表现得公道正直,可是大家因此还是失望,解读下来,“这是还在说没有进展,抑或是不愿承认任何进展?”也许是事不关己,也许飞机上没有自己的亲人,又或者还没有想好万能的对策,总觉得飞机失联这件事一直没有有效率的解决,在这样的紧急关头,摆在第一位的不是赶紧想办法营救乘客,增加生还的可能性,而是在考虑国家荣誉,说出道歉谁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多少家庭因此不再完整,支离破碎。 不论我们处于什么样的立场,都请珍视生命。

学哲学用哲学学习心得体会

学哲学用哲学学习心得体会 《学哲学用哲学》是李瑞环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厚感情。他说:“我一生最感兴趣的一门学问是哲学,下功夫最多的是哲学,对我帮助最大的也是哲学。”欢迎阅读本文,更多优质内容,欢迎关注网。 学哲学用哲学学习心得体会近期,我认真阅读了李瑞环所著的《学哲学用哲学》这本著作,深有体会,受益匪浅。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长期以来,它揭示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的规律,任何事物的运动规律都逃不出它的范围。李瑞环所著的《学哲学用哲学》是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结合具体的工作实际谈哲学,使哲学原理的运用,深入浅出,易懂易记,读后使人有一种豁然开朗,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都离不开哲学。我们要提高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就必须学好哲学,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眼亮,办法多。学了哲学,懂一点哲学,在处理问题时就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进而能处理好事物的主要矛盾。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学习《学哲学用哲学》的体会: 一、学哲学会使人终身受益,在工作中能够解决好主要矛盾。学点哲学会使人终身受益,这是李瑞环同志的切身体会,也是他的肺腑之言。他在书中说到:?有人说,由一个普通农民、工人,一步步走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层真不简单,这其

中一定会有一些奥秘、诀窍,应该总结一下。要我说还是那句老话: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当然也不能否认个人的努力。光靠努力还不行,还要得法,得法就是要学习哲学。?我常讲,一个人要成长进步,要有所成就,有所建树,离不开上进心、求知欲、责任感这三条,这是无法代替的。重要的是学了哲学,掌握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武器,养成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的习惯,这样就不会吃糊涂亏、占糊涂便宜,避免和少走弯路。陈云同志讲过:‘学好哲学,终身受用’。这完全是经验之谈,我非常赞成。?这些发自内心的讲话,对我们树立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信念是有很大帮助的,对学好称之为智慧学、明白学的哲学是很有示范作用的。运用哲学原理的应用,就不会犯绝对化、片面性的错误。在处理问题时,不拘泥于那些个别的判断和结论,能够提高识别能力,分清是非,辨别真伪。此书指出,要多深入实际,多倾听下面的意见,不能?金口玉言?、?唯我是从?。作为一般同志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敢于向领导者提出意见和建议。还有一些领导者官僚主义严重,不深入实际,不接触群众,情况不明方法不对。正如有的同志所反映的,他们一不懂,二主观,三有权,?三位一体?,胡拍板,乱指挥,使下边为难,使工作受损。对于这样一些领导者的意见,我们决不能盲从,敢于抵制,乃至进行必要的批评和斗争。 李瑞环同志说,工作中要注意抓住重点,解决好主要矛盾。

幸福的哲学读书笔记

幸福的哲学读书笔记 《幸福的哲学》是周国平平时讲稿的整理而成。读了这本书,你懂怎么写心得了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幸福的哲学读书笔记,一起来看看。 幸福的哲学读书笔记篇1 《幸福的哲学》是一本周国平先生根据自己的讲座自行整理的讲稿。在文中有很多当时的与大学生的现场互动,很有针对性,我想周老师的讲座对当时即将拓展自己人生的大学生肯定能注入新鲜的血液,突然对这些学子有了一份艳慕之情。他告诉我们人活着是否能获得幸福最重要的是看价值观。也就是说想明白生命里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 首先是生命的快乐,周老师觉得一个人的生存离不开物质世界,但是生命它本身的一些需要,它们的满足给人带来的快乐是最大的,而这其实不用很多物质,很多钱。有一些需要,可以说是生命骨子里的东西,比如健康,享受生命最基本的一个方面是享受健康。是的,现在每每听到家人身体不适时,就觉得很紧张,也时常听到有人为了事业过于劳累等等,当然我们很敬佩这样的工作者,但又觉得有些许的遗憾,更有甚者,不顾自己的身体,纸醉金迷,更是不该了。我特别欣赏托尔斯泰的一句话,他说真正的物质幸福不是金钱,从物质角度来看什么是幸福,那也不是金钱,是什么呢?

他说对个人来说是健康,对人类来说是和平。 经历过许多种快乐的人,到最后会意识到真正的快乐是精神的快乐。周国平先生说了他人生中两段最快乐的时光。一个是他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他突然发现世界上有这么多漂亮的姑娘。但是碍于时代和他自身的年龄问题,他就只是单纯的欣赏。在大学期间,他读了大量的书,称这段时期是青春期的阅读,没有目的,只是一种饥渴,一种想要和整个世界谈恋爱,和人生谈恋爱的冲动。他形容翻开一本书时的感觉为艳遇!“艳遇”这两个字让我想起自己年轻时在偌大的校园里总想着能与倾慕的男子不期而遇,那是心底的梦想,是少女的情怀,忐忑而不安,青涩而美好。周国平先生说艳遇的时候是一种精神得到刺激与满足时的惊喜。这种感觉,每一个深夜阅读过的人应该都有过的,在你没去过的地方,有那么一个人,写出了你的心声,或者让你对生活有了一种新的认识,这种感觉,都可称之为艳遇。 他的第二段最快乐的时光是初为人父时。他说,当女儿降临之后,每一天都是新的,通过这个小小的婴孩,他对世界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这个小生命让他的生活回到一种动物的最纯粹原始的状态。他喜欢给孩子喂奶,换尿布等等一起琐碎的事情。他说这是一种,莫大的幸福。甚至戏称自己是大奶瓶。他以为男性不能怀孕,孕育生命,喂奶,实在是遗憾!让女人孕育子女是上天对女人的珍爱。在他的孩子会说

教育哲学读书笔记

教育哲学读书笔记.txt“恋”是个很强悍的字。它的上半部取自“变态”的“变”,下半部取自“变态”的“态”。《教育哲学通论》第一编读书笔记 书名:教育哲学通论 作者:黄济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第一版 总体来说,黄济教授的《教育哲学通论》可以说是比较通俗易懂的,全书总共有三编,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只看到第一编,而且在第一编中,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是比较难以理解的一部分,作者列举了不少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家的观点,在百家争鸣的时代里,各家的思想都或多或少包含中传统的教育哲学思想,《韩非子显学》、《孟子》、《孔子》、《中庸》、《荀子》、《墨子》、《老子》、《杨明全书》、《周易》、《尚书》等,书中出现的一些词句比较难懂,所以花了不少时间仔细阅读。书中关于玄学、理学、天命观等比较晦涩难懂,难以理解。 虽然,没有看完这本书,但是从第一编的内容中让我明白,教育和哲学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科学的教育需要哲学来指导,哲学也需要教学方面的内容使之更加完善。在早期的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时代正是各种学术思想突起的时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思想成为早期教育哲学的典范, 中国传统教育哲学历程及其主要特点 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同中国古代哲学与教育的发展历程是分不开的。就其大的阶段而言,大致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的儒家独尊,魏晋的玄学,唐代的儒、道、释三教并举,宋明的理学,明清之际的实学和近代的西学东渐。有三个大的变化时期,即魏晋玄学的兴起,援道入儒;宋明理学的形成,援释入儒;近代西学东渐,资产阶级以至无产阶级的哲学和文化教育思想对儒学的最后的也是最大的一次冲击。 《汉书●艺文志》成为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也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学术和哲学史纲。老子在《道德经》二十五章更为明确的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名家和《墨经》中的形式逻辑思想,其中有的有的已经触及到逻辑学中的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在教学方面,文与道,学与思,知与行,博与约、温故而知新有论述,并且还提出了博学,慎思,审问,明辨,笃行或闻、见、知、行等较为完整的教学过程理论。 儒家教育思想的三次大的变化包括,魏晋玄学对儒学的冲击,最后出现了儒道互补,隋唐佛学对儒学的冲击,促成了宋明理学的形成,近代西学东渐,西学和中学斗争的结果促成了中国现代科学的发展。 唯心主义的相对进步 唯心主义虽然是一朵不结果的花朵,但它在启发人们思维发展方面,较之机械唯物主义却向前跨了一大步。 这就是唯心主义的相对进步性了,虽然,唯心主义和心学适合辩证唯物主义是相对的概念,但是他们两者的内部都是具有正确的成分,因此,对他们的看法不应该是才去一刀切的思想,而应该是有所损益的接收,正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西学东渐的三个阶段 梁启超把西学东渐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国人在外强面前,从器物上感觉不足,学习有关军事方面的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阶段,从制度上感觉不足,搞政治制度上的维新运动(维新变法);第三阶段,从文化上根本上感觉不足,于是有了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中国新文化的真正开始,科学和民主精神得到有力的弘扬) 天道观与天人之变 3、天道观:由主宰之人向义理之天、自然之天转变 人性论:由天命之谓性向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无恶论、行有善有恶论、性属自然转变认识论与逻辑:名家及墨家《墨经》的形式逻辑思想,已经触及到逻辑学同一律、矛盾论、

读《学哲学、用哲学》心得体会

读《学哲学、用哲学》心得体会 近段时间,市行党委柯书记推荐,我有幸拜读了李瑞环同志的《学哲学、用哲学》一书。该书从理论、实际、个人进步的意义三个方面,全面论证了全党学哲学的意义。书中开篇就写到了学点哲学,终身受益,点醒哲学于我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之妙用。 2017年因工作变动,我到开发区支行任行长兼党支部书记。虽然对农商行各种情况非常熟悉,但对基层的具体工作还是感到有些棘手。诚如《学哲学、用哲学》一书中写道的哲学这门学问说来也神,你的工作越变化、越新,它显现得越有用;你的地位越高、场面越大,他的作用越大;你碰到的问题越困难、越复杂,它的效力越神奇;面对的问题越关键,它发挥的作用越关键。将哲学融入党建,以党建引领业务发展,众多难题便迎刃而解。 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要求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又要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为解决全员战斗力不强的问题,开发区支行党支部将大局意识细化为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业务发展意识、机关服务基层,基层服务客户意识、奉献大我、成就小我意识;组织的事情大家关心,大家的事情组织关心意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倡导干部少讲空话,多干事实,支部将执行力作为考察干部员工能力的重要因素,要求任务执行不走样、不打折。2017年市行下达了净增4个亿的存款任务目标,部分党员干部对任务抱侥幸心理,没有引起重视。党支部积极采取措施,层层督导工作开展,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全行在2017年年底完成了存款净增任务,排名全市第二名。 在实践中我们要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为促进全行业务均衡发展,支部要求各基层支行守土有责,明确发展定位,坚决落实开发区支行舞好龙头(联合支行)、撑好龙腰(营业部)、摆好龙尾(鑫源支行)的工作思路。 无规矩,不成方圆。为践行合规银行建设,使员工自觉树立规矩意识,支部借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交心谈心,集中学习省、市行社员工违规行为通报并交流心得。使谨言慎行、敬畏之心、感恩之心、有为才有位等思想深入人心。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解决党建学习流于形式

大众哲学读书笔记

大众哲学读书笔记 大众哲学读书笔记 【篇一:大众哲学读后感】 《大众哲学》读书报告 院系专业工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 年级班级 姓名学号 20XX年01月01日 作为一名高中时读理科、大学读工科的学生来说,哲学似乎很遥远,深不可测。由于本学期选修林老师的课,老师推荐了这本书,所以我仔细地翻阅了这本书,简洁晓畅的语言、浅显的事例让没有哲学基础的我也能理解。正如这本书所说“哲学就在人的生活中,每人都有他自己的哲学,本没有什么神秘的,不过因为多数的哲学家都是用高深的词句来谈哲理,所以使一般人反糊涂起来,以为哲学太艰深难解了,没有方法可以和它接近。这种错误的观念,似不能不说是由过去谈哲学的人所造成的。” 原来,哲学并不神秘,哲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哲学思想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认识和看法,学习哲学能让我更好地掌握正确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通读全书,本书第一部分讲述哲学与生活的关系,指出哲学并不神秘。哲学与日常生活的感想有共通点,但同时又有差异。

“哲学思想是人们的根本思想,也可以说是人们对于世界一切的根本认识和根本态度。这就是哲学的真面目。”;第二部分讲述从现实生活中人们四种不同世界观谈起,把世界观归结成两大类:观念论和唯物论。指出:“世界上找不到第三类的哲学,即使有,也只是把两类拉连一下,弄得一半是观念论,一半是唯物论,也并不是纯粹的第三种东西。”;第三部分讲述“认识论”,论述唯物主义的可知论。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真理的客观性问题,尤其是强调了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意义;第四部分主要讲述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和五大范畴。 看书不能脱离时代背景,这本书从上世纪三十年代一问世就受到人们的热捧,仅在1949年前就印行了32版,作为传播革命思想的读物,吸引了无数爱国青年奔赴延安参加革命。。蒋介石也曾感叹:一本《大众哲学》,冲垮了三民主义的思想防线。更有人将其喻为“一卷书雄百万兵”。我认为其原因第一是因为他所传播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世界观是历史观的前提,世界观和历史观是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前提,它把青年引向进步、引向革命是顺理成章的。其次是因为这本书适应了当时革命的需要,即适应了青年们在外有强敌侵略、内有激烈斗争的条件下,迫切要求科学思想的指导的需要。第三是因为这本书的学风与文风对青年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使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心悦诚服,愿意以它指导自己的行动。这本书坚持摆事实、讲道理的学风,以理服人而不以势压人;书中提供了

哲学读后感

读《形而上学的逻辑基础》有感 一开始,老师布置的作业------写一篇关于哲学的论文,感觉很是惆怅,不知道如何着手,于是硬着头皮,借了几本关于哲学的书籍开始观摩,通过对书本知识的浅层了解,写下这篇关于形而上学的读后感。 首先,对本书做一个简要的介绍吧:本书是达米特的代表性著作,它最为系统地反映了作者哲学思想的全貌。全面阐述了意义,真与反实的论等问题。从弗雷格的意义理论出发,作者阐发了弗雷格的涵义和指称的概念,对弗雷格关于涵义与指称区别的论证做了进一步的辩护,批判了真值条件意义理论,提出了辩护主义的意义理论以及意义理论的显示原则、交流原则,试图把应用于数学领域的直觉主义逻辑方法推广到日常语言领域,解决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问题,以奠定其哲学理论的逻辑基础。本书涉及的哲学理论博大精深,其主要观点大胆而深刻,颇有争议而极具原创性,是学界公认的一部相当重要的著作,是20世纪哲学的真正高水准的成果之一迈克尔·达米特的《形而上学的逻辑基础》很值和一读:该书是重要的、大胆的、论战性的,并且非常深入。它的总主题:语言哲学是解决形而上学问题的途径。该书取得的形而上学大“收获”不仅仅是对经典逻辑的修正……它是20世纪哲学的真正高水准的标准性著作之一 且不说读了这本书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何谓:形而上学吧,形而上学在古典哲学里面是至高无上的,是第一哲学。是研究宇宙自然的基础。当然一些概念被后来人推翻并完善了,但是它的核心思想却是不可动摇的,至今起着重要作用。正因为这些观念,许多哲学家把哲学的核心放在了研究宇宙万物统一的,最普遍最一般的本质或者共相上,认为它是万物存在的根本根据。所以,这门科学是研究所有科学的基础所在。这就是形而上学。几千年以来,形而上学的演变史几乎等同与哲学的发展史。在哲学家看来,如果哲学是人类科学中最美丽的王冠,那形而上学就是王冠上最美丽的那颗宝石。然而在以黑格尔作为起点的现代哲学开始之后,西方开始普遍质疑形而上学,开始重新开辟道路,开展对传统的革命,这是因为对形而上学的错误解读。但是它在哲学史上占据的位置是至高无上的。或者科学发展到了另一个地步,它又会重新回到人们研究的中心而得到进一步的肯定和发展 其实,虽说略读过本书,但是对其内容可谓知之甚少,关于什么语义值、推理与真的概念及其各种各种关于真的理论,真的太过于抽象化了,在这片哲学的海洋里,自己甚至连冰山一角都还没有厘清,更不要说会有懵懵懂懂的感觉了,能够开始有这种懵懵懂懂就表示自己离哲学的脚步不远了,这里也会为自己提出一个书本上的理论:这样的基本假定似乎合理吗?我们在这个析取、条件句及全称量词等条件中有诸多的不符之处吧。虽说没有打算以后的人生为哲学而活,但是哲学是每时每刻存在着,其实,看完这本书过后,我更想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学习哲学的意义在哪里?大家都知道,从初中开始,老师就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中国的老子、孔子、孟子、韩非子等等诸子百家的才能智慧,这些人,可以说都是中国乃至世界哲学史上的先驱。因为古人便知道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学哲学用哲学》心得体会范文

《学哲学用哲学》心得体会范文 引言:哲学不仅是一种知识,也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研究工作。研究和探索事物运动的内在联系也是一种知识。因此,哲学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知识。以下是由YJBYS编辑的哲学心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学习哲学与哲学》一书是李瑞环同志根据工作中的专题编写的。它真实地记录了李瑞环同志学习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实际工作的过程。《学习哲学和哲学》之所以对我影响最深,是因为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让人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无意识地感受到新理论的力量。你会惊讶地发现原来深奥的理论与实际工作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李瑞环同志在书中总结道:“哲学是一个神奇的词。你的作品变得越多,越新,就越有用。”:你的位置、越高,场景越大,它的作用越大;你遇到的问题越难、越复杂,它的效果就越神奇。问题越严重,它扮演的角色就越重要。“同样的理论、同样的理念、同样的哲学,在作者手里,却让他有了一双“金色的眼睛”,他不仅学得深刻,而且用得精彩,学习和工作结合在一起,成了作者指导生活、做好工作的锐利武器。读完这本书,我最深刻地意识到以下几点: 一、任何工作都有其优先级。只有分清什么是最重要的,并把它做好,工作才能变得有序。只有善于分析矛盾,抓住重点,才能有正确的计划,才能分散夏季的热度,把握全局。虽然眉毛和胡子被抓,虽然工作又累又忙,但收效甚微。这一点让我特别感动。作为科长,

我应该善于调动部门人员的积极性,集中精力做好领导交办的重点工作。如果没有什么太大或太小,它将导致事半功倍的结果。 2 、善于将方法论转化为自己的思维和工作方法。李瑞环同志说,要成长、要进步,就要有所作为,这不能脱离三件事:志向、求知、责任感。在这本书里,特别强调了对哲学原理的研究和对哲学原理的运用。我在2005年参加了这项工作。我换了四次职位,从税务局到办公室,然后到市局的业务办公室,然后到基层局。最考验我的是从企业办公室到基层局,从普通干部到中层干部的转变。一切都是新的:人是新的,工作环境是新的,面临的问题和条件是新的。我该怎么办?首先,一切都从现实开始。我与科里同志进行了多次沟通,吸取了前人的经验,向领导请示,熟悉了综合部的基本情况,用我积累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发现了工作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第二,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对于工作态度、做事原则和做人原则等普遍性问题,我们应该永远保留它们。但是,对于特殊的问题,比如办事的方式方法,我们必须在实践中探索。从检查的整体协调到综合部门的财务管理、后勤管理、汇报检查和案例选择,我们应该通过不断的学习总结和发现规律。 三、哲学教会我们如何做人。该书对人际关系的论述处处体现了“和谐”的理念,提倡求同存异、理解和宽容,不关心个人恩怨、是非,平等、真诚、慷慨、理智地对待他人。作者说:“冷静地想一想,掌声、表扬可能不会真正有帮助,批评、反对不会增加混乱。”也许每个人都知道真相,但阅读这本书并聆听老人的教诲无疑是一剂清醒

《教育哲学》读书笔记(多篇)

《教育哲学》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为了让我们能够得到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发现自己的可发展性,发展自己的可发展性。教于有声,育于无声,教育有声无声之间完成使命。所有这些命题应然:教育应当成为教育。教育首先是自己看到人的可发展性,然而,具体到个人,并不一定都能看到自己的可发展性,因而,教育要引导人去看,去发展自己的可发展性;并且,可发展性本身也还是个流动性概念,它本身亦能发展,故而,教育要辅佐人去发展自己的可发展性。 教育的根本是人的发展,而发展的前提是人具有可发展性。人有可发展性的原因:人有可授性、可暗示性,正是因为有心灵及五官的配合而具有了这些特性,这些特性使像阳光、雨露一样被吸纳。人的语言也因为人可以吸纳各种不同类型的明示或暗示而变得丰富起来,丰富起来的语言本身又大大增强人的吸纳能力。然而,这也正是人的可发展性强化了自己的生命力,语言丰富起来的人就是生命力更强旺的自己,向下延伸、向上生长了的自己。 人有无限的潜能。为了激发这无限的潜能,我们必须要进行教育。 在《教育哲学》这本书中,要求我们要进行人的全面发展:即换个角度说,全面发展是人的内在要求,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是一种外在要求;人的要求与社会的要求,这两个不同的要求,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只有建立在前者基础上才是合理的,并且,只有当后者自觉的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时,社会的要求才变成社会本身的内在要求,社会才不再是撕裂的,不再只是站在外面、站在旁边呼喊的。

人的全面发展,在我们现在的教育中时常提到。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等的口号的提出等,但当我们真正上课,在学校学习时可并非如此。所谓的“主课”可以随时抢占“副课”的时间,每当做作业也可以忽略美术等课程的作业。在这些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眼中,成绩被排在了首位。所谓“教书育人”,在这本书中,我们能够看到“人是什么”,这是为了我们更好的了解“教育是什么”,我们该如何正确的学习。 果然,作为未来的教育者,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要充分了解自己所要做的事。加油吧! 《教育哲学通论》第一编读书笔记 书名:教育哲学通论 作者:黄济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第一版 总体来说,黄济教授的《教育哲学通论》可以说是比较通俗易懂的,全书总共有三编,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只看到第一编,而且在第一编中,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是比较难以理解的一部分,作者列举了不少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家的观点,在百家争鸣的时代里,各家的思想都或多或少包含中传统的教育哲学思想,《韩非子显学》、《孟子》、《孔子》、《中庸》、《荀子》、《墨子》、《老子》、《杨明全书》、《周易》、《尚书》等,书中出现的一些词句比较难懂,所以花了不少时间仔细阅读。书中关于玄学、理学、天命观等比较晦涩难懂,难以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