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18吨消防水箱壁厚规范.

(整理)18吨消防水箱壁厚规范.
(整理)18吨消防水箱壁厚规范.

18吨消防水箱壁厚规范

篇一:消防给水规范

第一卷设计、施工、验收问题

第一章消防给水系统设计规范

一、采用术语和名词

1、高压给水系统:不设置消防水泵而能满足建筑物灭火流量和压力的系统。

2、临时高压给水系统:平时管网充满水,利用水箱或稳压泵、稳压罐维持一定压力,火灾时启动消防主泵,以满足所需水流量和水压力的系统。

3、低压给水系统:满足消防车取水需的流量和压力的给水系统。

4、消防水池:设置于消防给水系统或建筑物的低处,通过消防泵输送任一点所需要的流量和压力,存储一次灭火所需的用水量。

5、高位消防水池:设置于消防给水系统或建筑物的最高处,水池最低点压力能满足最不利点处消防设施的设计压力要求,能存储一次灭火所需的用水量。

6、高位消防水箱:设置于消防给水系统或建筑物的最高处,水箱最低点压力能满足最不利点处消防设施的设计压力要求(压力满足不了要求,则设置稳压泵稳压罐),能存储扑灭初期火灾所需的用水量。

7、消防水源

能提供消防给水系统设计用水量的市政给水管网、消防水池、高位消防水池和天然水源等。

8、干式消火栓系统:准工作状态时不冲水,使用时冲水

9、湿式消火栓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在任何时候都充满水。

10、自动消火栓给水系统:打开栓口和接上水龙带而不需要其他任何动作就能使用的消火栓系统。

11、手动干式消火栓系统:消火栓系统管道准工作状态时不冲水,使用时通过消防车系统供水。

12、静水压力:消防给水系统管道内的一点在水静止不流动时的压力。

13、动水压力:消防给水系统管道内的一点在水流量流量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力。

14、搅动压力:水泵零流量时压力。

15、单水源消防给水系统:水池

16、双水箱消防给水系统:两个独立的单水源组成。

17、等效双水源给水系统:水池+水箱。

18、独立消防给水系统:仅给一种消防灭火系统供水的消

防给水系统。

19、联合消防给水:给两种以上消防灭火系统供水的消防给水系统。

20、区域给水系统:给同一区域内2冻以上建筑物供水的消火栓系统。

二、消防系统供水方式

1、单水源供水

市政单水源

从高位水池引两条管

一消防水池(市政单水源给水系统)和一组消防水泵

2、两个单水源供水

市政单水源

一坐消防水池(市政单水源给水系统)和一组消防水泵+ 另一坐消防水池(市政单水源给水系统)和另一组消防水泵;从市政双水源和等效双水源干管引一管给一台消防泵+ 一坐消防水池引另一条管给另一台消防水泵;

3、等效双水源供水

一坐消防水池(市政双水源和等效双水源)和一组消防水泵+ 高位水箱;

两坐各存储50%用水量的高位消防水池各引两条管;

两坐各存储50%用水量的消防水池分别和两台消防泵相连接;

三消防水箱间

(一)、高位消防水箱

1、有效容积:

一类公共建筑不小于18立方;

多层、二类公共建筑和一类居住建筑不小于12立方;

大于7层的多层居住建筑、二类居住建筑不小于6立方;

2、设置高度

不超过100的建筑,水箱底距离最不利点消火栓压力不低于0.07Mpa

超过100的建筑,水箱底距离最不利点消火栓压力不低于0.15Mpa

不能满足压力要求时应设增压措施

水箱间防火要求

耐火2小时隔断和1.5小时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并应设甲级

防火门。

水箱间不应设置可燃物;

水箱间窗户设置应符合《建筑防火规范要求》

支撑水箱的结构应满足正常和火灾延续时间的要求;

水箱材质:热镀锌钢板,钢筋混凝土,阻燃玻璃钢;

水箱安装空间要求:

水箱外壁距离建筑墙面、顶棚或其他池壁之间的净距应符

合以下要求。

无管道的一侧,不小于0.7m;

有管道的一侧,不小于 1.0m;管道外壁距离墙面不小于0.6m;

设有人孔的箱顶,顶板面和顶棚距离不小于0.8m;

6 水箱进出管设置要求

应设置泄空管和溢流管的出口,且不得和建筑排水管直接相连,应间距排水。

进水管管径不小于DN50,溢流管不小于进水管的2倍,但不小于DN100;溢流管应高于进水管(进水管管径~150mm 之间);

出水管应设防倒流的止回阀,设置高度应满足止回阀启动的最低压力需求。水箱最低水位应根据出水管喇叭口淹没深度确定。

人孔、通气管、溢流管应设置防止昆虫爬入的搓手(二)、增压水泵和稳压罐

1、水泵流量及选择

消火栓给水系统增压泵:流量不应大于5L/s;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增压泵:流量不应大于1L/s;

应选择单吸单级或多级立式泵;

2、稳压罐容积及布置

消火栓给水系统:300L;

自动喷水给水系统:150L;

罐与罐之间,罐与墙壁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7m.

四消防水泵房

1、启动设备设置

水泵不超过0.5t时,应设置固定吊钩或移动吊架;

水泵在0.5t~3t时,宜设置手动启动设备;

水泵大于3t时,应设置电动启动设备;

2、水泵机组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相邻两个机组及机组至墙壁的净距:电机容量小于20kw 时,0.6m,电机容量大于20kw小于55kw时,0.8m;电容量机组大于20kw小于55kw时,不宜小于1.2m;若为地下泵房,距离可适当减少0.m1~0.2m;

当水泵机组就地检修时,在机组一侧应加宽0.5m的通道;

2、水泵房的主要宽度不小于1.2m;水泵房只少有一个可以搬运最大设备的门

篇二:消防水箱设计与施工规范

消防水箱设计规范

1. 消防水箱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所有的火灾都有一个初期火灾的过程,火场实践证明,扑灭初期火灾,对于避免更大的火灾是至关重要的,消防水箱用于贮存扑灭初期火灾用水。消防水箱贮水,一方面

,使消防给水管道充满水,节省消防水泵开启后充满管道的时间,为扑灭火灾赢得了时间。另一个方面,屋顶设置的增压、稳压系统和水箱能保证消防水枪的充实水柱,对于扑灭初期火灾的成败有决定性作用。

2. 消防水箱的设置条件

消防水箱应在什么情况下设置,消防设计规范明确规定如下:

2.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8.6.3条规定:设置常高压给水系统的建筑物,如能保证最不利点消火栓和自动喷水灭火设备等的水量和水压时可不设消防水箱。

设置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建筑物,应设消防水箱或气压罐、水塔。

2.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7.4.7条规定:采用高压给水系统时,可不设高位消防水箱,当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时,应设高位消防水箱。另外,区域集中的常压给水系统,如能保证室内最不利点消火栓和自动喷水设备的水量和水压时,可不设消防水箱。但采用区域集中的临时高压给水系统时,屋顶仍应设置供应扑灭初期火灾用水的消防用水箱。

3. 消防水箱的设置位置及高度

消防水箱的设置位置及高度,消防设计规范明确规定如下:3.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8.6.3条规定:应在建筑的最高

部位设置重力自流的消防水箱。

3.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7.

4.7.2条规定:高位消防水箱的设置高度应保证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当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时,高层建筑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不应低于0.07MPa,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高层建筑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不应低于0.15MPa。当高位消防水箱不能满足上述静压要求时,应设增压设施。

4 消防水箱的容积计算

消防水箱用于贮存扑灭初期火灾用水,消防设计规范明确规定如下:

4.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8.6.3条规定:室内消防水箱(包括分区给水系统的分区水箱)应储存10min的消防用水量,当室内消防用水量不超过25L/s,

经计算水箱消防储水量超过12m3,仍可采用12m3;当室内消防用水量超过25L/s,经计算水箱消防储水量超过18m3,仍可采用18m3。

4.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7.4.7.1条规定:高位消防水箱的消防储水量,一类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8m3;二类公共建筑和一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12m3;二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0m3。

第7.4.7.3条规定:并联给水方式的分区消防水箱容量与高位消防水箱相同。

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制度

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制度 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制度 1防火巡查检查制度 (一)、建立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自职责,落实巡查检查制度。 (二)、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检查人员应填写记录,并按照规定,要求有关人员在记录上签名。 (三)、检查部门应将检查情况以书面形式及时通知受检部门,受检部门负责人应按通知要求及时整改火灾隐患。 (四)、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未按规定时间及时整改的,根据公司规定给予处罚。 2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一)、厂内的车间、仓库、宿舍的安全出口门、疏散楼梯、疏散走道的宽度必须按规范设置。 (二)、所有的疏散出口、楼梯、走道必须配置相应的应急照明和疏散标志。 (三)、上班时、生产车间、仓库应保证安全出口畅通,安全出口不得上锁。 (四)、车间、仓库应按规定存放物品,不得堵塞通道。 (五)、各部门负责人应按规定定期检查疏散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是否完好,发现损坏及时维修。 3消防安全值班制度

(一)、值班人员应尽职尽责,如有发生火灾事故,应按有关预案及时处理,并报告有关部门。 (二)、值班人员应记录下当班情况,并做好交接班工作。 (三)、值班人员每日应观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自检情况,发现故障应及时排除,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4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一)、公司应严格实行用火用电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二)、用电安全管理:1严禁随意拉设电线,严禁超负荷用电。 2、各车间下班后,该关闭的电源应予以关闭,否则安全部将对责任人提出处分。 3、禁止私用电热棒、电炉等大功率电器。 (三)、用火安全管理: 1、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点附近4米半区域范围内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或作适当之安全隔离,并准备适当种类、数量的灭火器材随时备用,结束作业后应立即放回原处。 2、如属在作业点就地动火施工,应离地面2米以上的高架动火作业必须保证一人在下方专职负责随时扑灭可能引燃其它物品的火花。 5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管理制度 (一)、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有专用的库房,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设施。 (二)、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分类、分项储存。化学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应分隔存放。 (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入库前应经检验部门检验,出入库应进行登记。 (四)、库存物品应分类、分垛储存,每垛占地面积不宜大于一百平方米,垛与垛之间不小于一米,垛与墙间距不小于零点五米,垛与梁、柱的间距不小于零点三米,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小于二米。

企业安全消防管理制度

目录 1、总则………………………………………………………() 2、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3、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4、火灾隐患整改制度………………………………………() 5、防火检查、巡查制度……………………………………() 6、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制度……………………() 7、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 8、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9、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10、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 11、专职和义务消防队的组织管理制度……………………() 12、消防安全逐级责任制……………………………………() 13、防火安全奖惩管理制度…………………………………()

1、总则 为了保证公司消防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加强和规范各部门的消防安全工作,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依据国家消防法和省消防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并汇编本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各部门的消防安全管理。 2、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做好防火、防灾工作,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应付能力,减少事故发生后对国家、企业和人员伤亡造成的损失。根据公共场所管理要求和本大楼的特点,制定本应急预防方案,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迅速及时地进行有条不紊的抢救、疏散和保卫工作,把因突发事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减到最低限度。 一、发生火灾时的预案: 火灾一旦发生,在专职消防队员未赶到前,全体员工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听从指挥,按此预案,各就各位,根据职责和要求,分头迅速开展火灾抢救、报警、紧急广播、开启应急通道、疏散人流、切断电源等工作。

项目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第十五章项目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了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指导方针,切实增强各项目部消防安全意识,努力把施工现场各项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结合钢结构工程施工特点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施工现场消防责任制 1、项目经理防火责任制 (1)项目经理是项目防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项目消防安全全面负责; (2)制定并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防火安全管理制度,组织编制火灾的应急预案和落实防火、灭火方案以及火灾发生时应急预案的实施; (3)拟订项目经理部及义务消防队的消防工作计划; (4)配备灭火器材,落实定期维护,保养措施,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火险隐患; (5)管理项目部的义务消防队 (6)组织对工人进行消防安全教育,组织消防知识学习,增强工人消防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7)组织火灾自救,保护火灾现场,协助火灾原因调查。 2、义务消防队防火责任制 (1)模范遵守和贯彻项目防火制度和规定,对违者进行劝阻; (2)了解项目的防火措施,定期进行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立即解决,并向项目领导汇报; (3)经常维修、保养消防器材设备,保证完好使用,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报项目领导添置各种消防器材; (4)组织消防业务学习和技术操练,提高消防业务水平; (5)组织队员轮流值勤; (6)协助制定项目灭火的应急预案,发生火警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实施灭火与抢救工作。协助调查起火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3、现场电工防火责任制 (1)电工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安全操作证后方可上岗; (2)按照规范要求安装,检修电气线路和电器设备; (3)配合技术人员正确计算配电线路负荷,正确配线,对线路负责维修,不得擅自增加用电设备,不得随便乱接乱用; (4)严禁使用铜丝、铁丝代替熔丝,按容量正确选用熔丝; (5)要经常检查电器设备运行情况,对有超负荷和擅自加大熔丝容量等隐患,及时向项目部提出整改意见; (6)积极主动向用电人员宣传安全用电常识,制止违章违规用电行为; (7)配合义务消防人员对电器防火器材进行维护; (8)认真掌握排除电器故障的方法,正确使用灭火器扑灭电气火灾。 4、仓库管理人员防火责任制 (1)不准带火种入库; (2)不准在库房内使用电加热器具和燃气具; (3)不准在库房内设置办公室和工场间; (4)不准在库房内架设临时电线和使用60W以上的白炽灯; (5)不准在库房内存放仓库人员使用的油棉纱、油手套等物品;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五篇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五篇 【篇一】 (一)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1、每年以创办消防知识宣传栏、开展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提高全体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 2、定期组织员工学习消防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依法治火。 3、各部门应针对岗位特点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4、对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和使用人员应进行实地演示和培训。 5、对新员工进行岗前消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6、因工作需要员工换岗前必须进行再教育培训。 7、消控中心等特殊岗位要进行专业培训,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二)防火巡查、检查制度 1、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巡查检查制度。 2、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每日对公司进行防火巡查。每月对单位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并复查追踪改善。 3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检查人员应填写防火检查记录,并按照规定,要求有关人员在记录上签名。 4、检查部门应将检查情况及时通知受检部门,各部门负责人应每日消防安全检查情况通知,若发现本单位存在火灾隐患,应及时整改。 5、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未按规定时间及时整改的,根据奖惩制度给予处罚。 (三)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1、单位应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严禁占用疏散通道,严禁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上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 2、应按规范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 3、应保持防火门、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机械排烟送风、火灾事故广播等设施处于正常状态,并定期组织检查、测试、维护和保养。 4、严禁在营业或工作期间将安全出口上锁。 5、严禁在营业或工作期间将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关闭、遮挡或覆盖。 (四)消防控制中心管理制度 1、熟悉并掌握各类消防设施的使用性能,保证扑救火灾过程中操作有序、准确迅速。 2、做好消防值班记录和交接班记录,处理消防报警电话。 3、按时交接班,做好值班记录、设备情况、事故处理等情况的交接手续。无交接班手续,值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岗。 4、发现设备故障时,应及时报告,并通知有关部门及时修复。 5、非工作所需,不得使用消控中心内线电话,非消防控制中心值班人员禁止进入值班室。 6、上班时间不准在消控中心抽烟、睡觉、看书报等,离岗应做好交接班手续。 7、发现火灾时,迅速按灭火作战预案紧急处理,并拨打119电话通知公安消防部门并报告部门主管。 (五)消防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 1、消防设施日常使用管理由专职管理员负责,专职管理员每日检查消防设施的

镀锌钢管国家标准壁厚

镀锌钢管理论重量 规格外径mm 壁厚mm 最小壁厚 mm 焊管(6米定尺)镀锌管(6米定尺)米重kg 根重kg 米重kg 根重kg 公称内径英寸 DN15 1/2 21.3 2.8 2.45 1.28 7.68 1.357 8.14 DN20 3/4 26.9 2.8 2.45 1.66 9.96 1.76 10.56 DN25 1 33.7 3.2 2.8 2.41 14.46 2.554 15.32 DN32 1.25 42.4 3.5 3.06 3.36 20.16 3.56 21.36 DN40 1.5 48.3 3.5 3.06 3.87 23.22 4.10 24.60 DN50 2 60.3 3.8 3.325 5.29 31.74 5.607 33.64 DN65 2.5 76.1 4.0 3.5 7.11 42.66 7.536 45.21 DN80 3 88.9 4.0 8.38 50.28 8.88 53.28 DN100 4 114.3 4.0 10.88 65.28 11.53 69.18 DN125 5 140 4.5 15.04 90.24 15.942 98.65 DN150 6 168.3 4.5 18.18 109.08 19.27 115.62 DN200 8 219.1 6.0(焊管)31.53 189.18 DN200 8 219.1 6.5(热镀 锌) 36.12 216.72 保温立方100M/立方 规格20mm 30mm 50mm 25 0.3 0.55 1.24 28 0.32 0.58 1.29 34 0.35 0.63 1.39 38 0.38 0.67 1.46 43 0.73 1.53 48 0.44 0.76 1.62 60 0.59 0.89 1.81 76 0.63 1.04 2.07 89 0.71 1.17 2.28 108 0.84 1.35 2.57 114 0.88 1.42 2.69 133 1 1.29 3 159 1.17 1.85 3.42 165 1.21 1.91 3.51 219 1.56 2.43 4.39 273 1.9 2.95 5.27

消防泵房管理规定(新选版)

消防泵房管理规定(新选版) Standard text of safety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规范 ) 单位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适用于工作计划/工作汇报/新年计划/全文可改

消防泵房管理规定(新选版) 1.目的 规范消防泵房的日常管理,确保泵房设备正常运行。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项目消防泵房的日常管理。 3.职责 3.1工程主管负责消防泵房日常管理工作的督导与检查。 3.2水暖技工负责消防泵房的巡检和日常管理工作。 4.工作程序 4.1消防泵房属小区的重点部位,未经工程主管的许可,非工作人员严禁入内。 4.2消防泵房钥匙由水暖班组负责管理,交接班时做好钥匙交接。

4.3《消防泵房管理规定》、《重要场所出入管理规定》、《灭火系统维保作业指引》等现场作业文件张贴齐全、整洁。 4.4消防泵房内各设备开关、阀门、管线、单体设备标识清晰,管道颜色标识为红色,水流流向标识正确,处于维修过程中的相关设备应悬挂警示标识。设备管线阀门密封良好、无“跑、冒、滴、漏”现象。 4.5消防泵房及水箱间内配置温湿度计,环境温度应控制在40℃以下,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0%以下,室内通风良好。 4.6消防泵房内至少应配备2具2公斤手提式ABC火器和一只应急照明灯。灭火器压力正常,应急照明灯能保证随时启用。 4.7室内照明应采用防爆开关和灯具。 4.8控制柜等重要设备上端如有排污管线,应在该设备上方设置喇叭口、挡板等防水设施。 4.9非水暖班组人员进入消防泵房水暖技工陪同,并填写《重要场所出入登记表》。 4.10水暖技工应熟悉消防泵房设备操作方法、安全注意事项、

消防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示范文本

消防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示 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消防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消防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是生产经营单位为保 障安全生产而对各工种的操作技术和具体程序所作的规 定,是具体指导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准则。 (2)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是按照单位 生产经营管理和消防安全管理的要求,对消防安全管理的 范围、内容、程序和方法所作的规定,是指导员工开展各 项活动的准则和规范。 (3)消防岗位责任制。消防岗位责任制是单位生产和工 作岗位上所承担的消防安全工作范围、内容、任务和责 任。 (4)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制度。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主要包

括三级安全教育中的消防安全教育;经常性消防安全教育;特殊工种消防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5)消防安全检查制度。消防安全检查制度,主要包括日常性的、季节性、专业性的消防安全检查及其火险隐患处理措施等方面的内容,并应明确检查人员、检查内容、范围、部位及频次。 (6)用火管理制度。用火管理制度,包括用火管理范围、用火级别、用火批准及管理权限、用火管理基本原则、特殊设备容器动火前应采取的处理措施等内容。 (7)用电管理制度。用电管理制度,包括用电设备场所建筑防火要求、对用电设备规格的要求、安装、修理、禁止超负荷运行、用电器具使用管理、避雷、防静电装置安全措施等内容。 (8)消防器材管理制度。消防器材管理制度,包括消防器材配备标准、部位、地点、检修、保管、使用制度等内

国标焊接钢管壁厚

国标焊接钢管壁厚 规格外径 mm 壁厚 mm 最小壁厚 mm 焊管(6米定尺) 公称内径英寸米重kg 根重k DN15 1/2 21.3 2.8 2.45 DN20 3/4 26.9 2.8 2.45 1.66 9.96 DN25 1 33.7 3.2 2.8 2.41 14.46 DN32 1.25 42.4 3.5 3.06 3.36 20.16 DN40 1.5 48.3 3.5 3.06 3.87 23.22 DN50 2 60.3 3.8 3.325 5.29 31.74 DN65 2.5 76.1 4.0 3.5 7.11 42.66 DN80 3 88.9 4.0 8.38 50.28 DN100 4 114.3 4.0 10.88 65.28 DN125 5 140 4.5 15.04 90.24 DN150 6 168.3 4.5 18.18 109.0 DN200 8 219.1 6.0(焊管) 31.53 189.1 DN200 8 219.1 6.5(热镀锌) 国标焊接钢管壁厚 规格外径 mm 壁厚 mm 最小壁厚 mm 公称内径英寸 1 2 DN15 1/2 21.3 2.8 2.45 DN20 3/4 26.9 2.8 2.45 DN25 1 33.7 3.2 2.8 DN32 1.25 42.4 3.5 3.06 DN40 1.5 48.3 3.5 3.06 3.0 3.0 DN50 2 60.3 3.8 3.325 3.56 3.0

DN65 2.5 76.1 4.0 3.5 3.1 3.0 DN80 3 88.9 4.0 3.5 3.0 DN100 4 114.3 4.0 DN125 5 140 4.5 DN150 6 168.3 4.5 DN200 8 219.1 6.0(焊管) DN200 8 219.1 6.5(热镀锌) 40X20X0.6--3.0mm 30X20X0.6--2.0mm 20X14X0.5--1.2mm 20X10X0.5--1.2mm 100X40X2.0--3.0mm 90X60X2.0--4.0mm 80X60X1.4--4.0mm 80X50X1.2--3.0mm 80X40X0.9--4.0mm 70X50X1.2--4.0mm 70X30X1.5--3.0mm 60X40X0.8--4.0mm 60X30X0.8--3.0mm 50X40X0.8--3.0mm 50X30X0.7--4.0mm 50X25X0.7--3.0mm 50X20X0.7--1.7mm 40X30X0.7--3.0mm 40X25X0.7--2.5mm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是全项目部人员在消防安全方面应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是国家消防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在学院的延伸和具体化。为了使消防安全落到实处,结合项目部自身特点,制订出本制度,使消防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避免盲目管理。 一、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动火管理制度 1. 凡在本公司内需要动火的人员(包括外来施工人员)必须提前到安全部申报并经公司领导审批后方可动火。 2. 落实现场防火监护人员并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 3. 动火过程中,一旦发现不安全苗头时,要立即停止动火作业。 4. 发生火灾事故时,要及时处理、扑救并报警。 5. 动火人员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6. 凡储存有易燃、爆炸品的车间、仓库、堆场,未彻底排除干净的,严禁动火。 7. 作业人员和现场监护人在动火完毕后,应彻底清除现场火种,方可离开现场。 (2)、仓库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 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2. 实行仓库防火责任人全面负责仓库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3. 仓库保管员必须掌握消防器材的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方法。 4. 仓库内各类货物的堆放严禁阻挡各种消防器材设备使用。 5. 仓库内严禁吸烟,不准烧焊(割焊),要动用明火的人员必须到安全部办理申请手续,方可作业。 6. 各类危险物品不准堆放在一般货物仓库内。

7. 物品入库前应有专人负责检查,确实无火种等隐患后,方可入库。 8. 仓库内电器设备必须由持有合格证的电工进行安装、检查和维修,电工应严格遵守各项电器操作规程。 9. 仓管人员离开仓库之前必须要关好门窗及一切电源,并严格检查是否有其他火灾隐患。 11.仓库内储存的货物,按不同性质、类别分堆,不准使用电烫斗、电炉、电钟、电烙铁、电视机及交流收音机等电器设备。 (3)、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1. 为防止用电造成火灾事故发生,凡动用电维修、安装各类用电设备者必须持证上岗。 2. 非电工人员严禁动用、检查、安装各类用电设备,外来人员要动用电时必须到安全部门交用电说明并报行政部电工审批后方可作业。 3. 发现用电设施损坏、不安全(包括各类电器)应及时向安全部门汇报。 4. 严禁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插座和电线。 5. 电工安装、维修用电设施时,穿戴好绝缘鞋及防护手套。 6. 安全管理部和电工要定期对各类用电设备进行检查,如有发现各类电器、电线等用电设施损坏,及时更换。 7. 所有宿舍、办公室、仓库等部门人员在离开时要切断电源,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4)、消防设备器材维护管理制度 1、应定期组织人员对消防设施、器材进行检测、维护保养,确保完整好用。

镀锌钢管的国标厚度及上下公差

标准外径公差壁厚公差D<50 ±0.5mm S≤4mm ±12.5% D≥50 ±1% 4mm20mm ±12.5% 焊管及镀锌管重量表(按GB/T3091—2001标准执行)规格外径mm 壁厚mm 最小壁厚mm 焊管(6米定尺)镀锌管(6米定尺)米重kg 根重kg 米重kg 根重kg 公称内径英寸DN15 1/2 21.3 2.8 2.45 1.28 7.68 1.357 8.14 DN20 3/4 26.9 2.8 2.45 1.66 9.96 1.76 10.56 DN25 1 3 3.7 3.2 2.8 2.41 1 4.46 2.554 1 5.32 DN32 1.25 42.4 3.5 3.06 3.36 20.16 3.56 21.36 DN40 1.5 48.3 3.5 3.06 3.87 23.22 4.10 24.60 DN50 2 60.3 3.8 3.325 5.29 31.74 5.607 33.64 DN65 2.5 7 6.1 4.0 3.5 7.11 42.66 7.536 45.21 DN80 3 88.9 4.0 8.38 50.28 8.88 53.28 DN100 4 114.3 4.0 10.88 65.28 11.53 69.18 DN125 5 140 4.5 15.04 90.24 15.942 98.65 DN150 6 168.3 4.5 18.18 109.08 19.27 115.62 DN200 8 219.1 6.0(焊管)31.53 189.18 DN200 8 219.1 6.5(热镀锌)36.12 216.7 更多镀锌管知识请参考:https://www.360docs.net/doc/e86349449.html, 6 回答者:qinghe5211规格

项目消防管理制度

项目消防管理制度 一、项目消防保卫组负责施工现场的消防工作。 二、项目消防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三、施工现场应建立、健全防火检查制度,发现火险隐患,必须立即消除;一时难以消除的隐患,要定点、定人、定措施限期整改。 四、施工现场必须布置有现场平面图,设有消防通道、消防水源、消防器材。 1、施工现场平面图应由项目生产主管人员布置。 2、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的设立应由项目主管领导和保卫组负责人与项目所在地的公安消防部门取得联系,共同研究制订。此项工作应与施工现场的三通一平工作同时进行。 3、项目内设立的消防车通道宽度应不少于3.5米,在靠近消防水源的地方,应留有消防车回转场地。 4、消防标志、防火禁令和消防设施的配备应与施工进度同步,在易燃、易爆物品进场的同时进行,并根据施工进展情况逐一配齐,项目负责人应积极支持保卫组开展此项工作。 五、项目应编制消防工作计划,每项施工环节都必须有消防要求,在生产调度会上要同时布置,并定期检查消防安全工作。 六、施工现场应明确划分用火作业区、仓库区、生活区、材料堆场等区域。各区域之间要留有防火间距,一般要求是: 1、用火作业区与修建的建筑物和其他区域之间不应少于25米,距生活区不应小于15米。

2、材料堆放场地和仓库区与修建的建筑物之间和与其区域之间不应小于20米。 3、临时宿舍应尽量搭建在离修建的建筑物20米以外的地方,并且不要搭建在高压架空电线的下面,距高压架空电线的水平距隔不应小于6米。 4、临时宿舍与厨房、锅炉房、变电间、汽车库之间不应小于15米。 5、临时宿舍距易燃物品仓库不应小于30米。 七、施工现场消防设施的配置 1、消防保卫组应在施工现场的重点要害部位,如仓库、油漆化工库、油库、木工房、资料室等地方设置醒目的消防标志和防火禁令。 2、施工现场内的一般临时设施区,每100平方米应配置两只10公升的灭火器;大型临时设施总面积超过1200平方米的,应备有专供消防用的太平桶、消防水池、消防沙池等器材设施;上述设施周围不得堆入物品。 3、施工现场内的临时木工间、油漆间、木、机具间等,每25平方米应配置一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油库、危险品仓库应配备足够数量、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4、高度24米经上的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应设置具有足够扬程的高压水泵或其他防火设备和设施,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要求,增设临时消防水箱,保证有足够的消防水源。 5、高层建筑和地下工程施工现场应备有通讯报警装置,便于及时报告险情。

工厂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工厂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一、新职工入厂,须进行消防安全的职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消防安全基本常识、灭火器及消火栓的操作使用等。 二、对每名员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教育,培训情况记录存档 三、公司每个季度对全体职工进行疏散演习,对义务消防队员进行灭火演习专门培训,使每个队员都能熟练使用灭火器材, 四、公司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消防控制室的操作人员等有关人员应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 五、电焊、气焊、锅炉工等在具有火灾危险区域作业的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消防培训,持证上岗 六、各车间、班组等部门展开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应根据各部门、各阶段、各字的特点进行针对行的教育。 七、公司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防火巡查检查制度 一、建立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自职责,落实巡查检查制度。 二、公司安全部人员每日对公司进行防火检查。公司安全部、环安部每月对公司进行防火检查并复查追踪改善。 三、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检查人员应填写记录,并按照规定,要求有关人员在记录上签名, 四、检查部门应将检查情况以书面形式及时通知受检部门,受检部门负责人应按通知要求及时整改火灾隐患 五、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未按规定时间及时整改的,根据公司规定给予处罚。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一、厂内的车间、仓库、宿舍的安全出口门、疏散楼梯、疏散走道的宽度必须按规范设置。 二、所有的疏散出口、楼梯、走道必须配置相应的应急照明和疏散标志。 三、上班时、生产车间、仓库应保证安全出口畅通,安全出口不得上锁。 四、车间、仓库应按规定存放物品,不得堵塞通道。 五、各部门负责人应按规定定期检查疏散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是否完好,发现损坏及时维修。 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 一、消防控制室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 二、消防控制室的操作维护人员,应经消防安全专门培训合格后上岗。 三、值班人员不得擅离岗位,应严格按规程操作。 四、值班人员应尽职尽责,如有发生火灾事故,应按有关预案及时处理,并报告有关部门。 五、值班人员应记录下当班情况,并做好交接班工作。 六、值班人员每日应观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自检情况,发现故障应及时排除,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 一、公司消防设施器材由安全部管理,定期检查检测消防设施器材。 二、对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建立档案管理。 三、消防设施、消防器材应定点存放、定人保养、定期检查,并将检查情况记录存档。 四、对全公司职工进行教育,要求员工爱护消防设施器材,对刻意破坏损坏消防设施、器材的行为,将要求赔偿,并提出惩处。 五、公司按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要求,设置符合国家规定

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制度(二次供水单位)

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制度(二次供水单位)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1、坚持每天清扫水房卫生,保持工作环境整洁; 2、每天清扫水箱周围卫生,保持水箱周围环境清洁; 3、要时常检查供水设施周围有无污染物,如发现应立即清除并及时消毒; 4、水房及水箱间内严禁堆放杂物; 5、水房及水箱间内严禁宠物和植物; 6、严禁闲杂人员进入水房及水箱间。 二、供管水人员上岗制度 1、必须持有《健康体检培训合格》证方可上岗; 2、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取得《健康体检培训合格》证方可上岗; 3、体检时发现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饮用水卫生安全的疾病的和病原携带者,应立即告知领导调离本岗位。 三、供水卫生管理制度 1、认真执行供水管理法规。 2、认真执行供水卫生管理制度,每天清扫水房及水箱周围卫生,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整齐。 3、供水操作人员健康证到期,要及时体检、培训、换证。

4、要认真执行水箱清洗管理制度,严格监督清洗情况,并检查清洗人员有无健康证明。 5、每日要按时做好两次水质检测工作,余氯低于0.05mg/L要及时加消毒药,并做好记录。 6、购买涉水材料时,要索取卫生许可批件。 7、检修生活水设施时,严禁使用卫生不合格产品,以防水污染,并做好维修记录。 8、要时常检查水箱通气孔网罩有无破损情况,如有要及时更换修理。 9、如发现意外水污染时,按意外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执行。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及时关闭相应供水阀门,并配合卫生部门调查,救治及其它工作。 四、水箱清洗制度 1、水箱每年至少清洗消毒检测一次。 2、清洁前严格检查清洗单位有无卫生资质。 3、认真检查清洗人员有无健康证明。 4、清洗水箱时要提醒清洗人员工作安全。 5、检查一切正常后,方可使用。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消防安全工作要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加强防火安全工作。 2、防火安全工作要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级落实责任制。 3、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消防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必须对消防安全负全面责任。 4、成立义务消防队,当发生火警火灾时,必须立即组织进行抢救工作。 5、对消防安全防护器材,应定期检测、检查及维护保养,确保随时完好备用。 6、防火负责人职责 (1)负责本区域的防火安全工作,执行上级有关指示和规定。 (2)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消防法》及有关规定,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本单位工作的同时评比防火安全工作。 (3)经常采用各种形式向从业人员进行防火宣传教育。普及和提高防火安全知识,对外来人员进行三级教育。 (4)研究和布置本区域的防火安全工作,定期进行检查。 (5)对一切危及防火安全的现象和行为,采取有效的制止措施。 (6)负责本区域消防器材管理,应认真维护保养,保证良好备用。 (7)协助有关部门对火灾事故的调查处理。 7、防火安全,人人有责,全体员工必须注意防火安全,对火灾危险现象及行为均应进行严肃的斗争。 8、义务消防队职责 (1)、义务消防队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要达到百分之三十以上。

(2)、义务消防队根据工作情况,分厂设大队,下设报警、抢救、警卫、灭火等小组。 (3)、义务消防队定期进行消防义务学习训练、召开消防灭火演习。 (4)、义务消防队要管理好灭火器材和作好本岗位的防火工作。 (5)、义务消防队成员对本单位不符合防火安全的现象,有权向主管负责人提出建议和批评。 9、加强防火安全的宣传教育,做到群防群消,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10、对在防火重点单位上的工作人员,要经常对其进行消防专业知识的教育和训练。 11、严格执行动火制度和禁止生产区、库房区吸烟的规定。 12、生产区都按一、二、三类画定动火区;凡在生产区内动火,必须按规定提前申请,方可作业。 13、在动火区动火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在动火中发现不安全苗头,立即停止作业。 (2)不符合动火审批手续和违反动火的作业,立即责令停止作业。 14、电气设备的安全防火管 理 (1)电气设备和线路的安装、检修必须由专职电工操作。 (2)电气设备必须设有安全的接地装置和有可熔保险器,或自动控制器,严禁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保险装置;电力网不准超负荷运行。

水箱卫生管理制度

水箱卫生管理制度 在当下社会,需要使用的场合越来越多,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收集的水箱卫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坚持每天清扫水房卫生,保持工作环境整洁; 2、每天清扫水箱周围卫生,保持水箱周围环境清洁; 3、要时常检查供水设施周围有无污染物,如发现应立即清除并及时消毒; 4、水房及水箱间内严禁堆放杂物; 5、水房及水箱间内严禁宠物和植物; 6、严禁闲杂人员进入水房及水箱间。 1、必须持有《健康体检培训合格》证方可上岗; 2、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取得《健康体检培训合格》证方可上岗;

3、体检时发现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浓性或滲出性皮肤病以及有碍公共卫生疾病的 , 应立及告知领导调离本岗位。 1、认真执行二次加压水管理法规。 2、认真执行二次加压水卫生管理制度,每天清扫泵房及水池周围卫生,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整齐。 3、二次加压水操作人员健康证到期,要及时体检、培训、换证。如发现供管水人员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有碍公共卫生疾病的 , 应立即告知领导调离本岗位。 4、要认真执行水池清洗管理制度,严格监督清洗情况,并检查清洗人员有无健康证明。 5、每日要按时做好两次水质检测工作,余氯低于0.05mg/L要及时加消毒药,并做好记录。 6、购买涉水材料时,要索取卫生许可批件。

7、检修生活水设施时,严禁使用卫生不合格产品,以防水污染,并做好维修记录。 8、要时常检查水池通气孔网罩有无破损情况,如有要及时更换。 9、如发现意外水污染时,按意外水污染事故执行。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及时关闭相应供水阀门,并配合卫生部门调查,救治及其它工作。 1、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水源保护区、构筑物的防护范围及影响半径的范围,应根据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所处的地理位置、水文地质条件、供水的数量、开采方式和污染源的分布,由供水单位及其主管部门会同卫生、环保及规划设计、水文地质等部门研究确定。 2、在单井或井群的影响半径范围内,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和施用难降解或剧毒的农药,不得修建渗水厕所、渗水坑,不得堆放废渣或铺设污水渠道,并不得从事破坏深层土层的活动。 3、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严禁排入渗坑或渗井。 4、人工回灌的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要求。

锅炉房安全管理制度

锅炉房安全管理制度 司炉工岗位责任制 一、司炉工必须持证上岗,不准无证操作,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各 项锅炉运行记录。 二、坚守岗位,集中思想,严格操作;当班时不看书、不看报、不打瞌睡、 不准随意离开工作岗位。 三、接班前按规定巡视、检查好各种设备,包括水位表、压力表、鼓风机、 引风机、给水系统、润滑系统、冷却水、进煤出渣等装置的运行情况,交接班时要核对日报记录、清点用具。 四、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精通业务。钻研技术,不断提高操作水平,确保锅 炉安全经济运行。 五、对炉体及辅助设备定期井下检查,做到文明生产。 六、发现锅炉有异常现象危及安全时,应采取紧急停炉措施并及时报告单位 负责人。 七、服从锅炉安全监察人员和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做好本职工作。 巡回检查制度 一、为了保证锅炉及其附属设备正常运行以带班长为主按下列顺序至少每 两小时进行一次巡回检查。 二、检查上煤机、除渣机、二次风机、鼓风机、引风机是否正常。电动机和 轴承温升是否超限(滑动轴承温升≯35℃最高60℃、滚动轴承温升≯40℃、最高≯70℃)。 三、检查燃烧设备和燃烧工艺是否正常。 四、检查锅炉受压元件可见部位和炉拱、炉墙是否有异常现象。

五、检查水箱水位,给水泵轴承和电动机的温度、各阀门开关位置和给水压 力等是否正常。 六、检查除尘器是否漏风,水膜除尘器水量大小。 七、检查炉渣清除情况。 八、检查安全附件和一次仪表、二次仪表是否正常,各指示、信号有无异常 变化。 九、检查炉排变速箱、前后轴、风机、水泵等润滑部位的油位是否正常。 十、巡回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并将检查结果记入锅炉及附属设备运 行记录内。 锅炉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一、锅炉设备的维修保养是在不停炉的状况下,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修理。 二、结合巡回检查发现的问题在不停炉能维修时维修。 三、维修保养的主要内容: (1)一只水位表玻璃管(板)损坏、漏气、漏水、用另外一只水位表观察水位,及时检修损坏的水位表。 (2)压力表损坏、表盘不清及时更换。 (3)跑、冒、滴、漏的阀门能修理的及时检修或更换。 (4)传动机械润滑油路保持通畅,油杯保持一定油位。 (5)检查维修上煤机、除渣机、炉排、风机、给水管道阀门、给水泵等。 (6)检查维修二次仪表和保护装置。 (7)清除设备及附属设备上的灰尘。 四、对安全附件试验校验的要求。 (1)安全阀手动放气或放水试验每周至少一次,自动放气或放水试验每三个月至少一次。

镀锌钢管验收标准及壁厚重量

精心整理 镀锌钢管验收标准及质量检验方法 1.化学成分分析: 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红外C—S仪、直读光谱仪、zcP等)。 ①红外C—S仪:分析铁合金,炼钢原材料,钢铁中的C、S元素。 ②直读光谱仪:块状试样中的C、Si、Mn、P、S、Cr、Mo、Ni、Cn、A1、W、V、Ti、B、Nb、As、Sn、Sb、Pb、Bi ③N—0仪:气体含量分析N、O。 2.钢管几何尺寸及外形检查: ①钢管壁厚检查:千分尺、超声测厚仪,两端不少于8点并记录。 ②钢管外径、椭圆度检查:卡规、游标卡尺、环规,测出最大点、最小点。 ③钢管长度检查:钢卷尺、人工、自动测长。 ④钢管弯曲度检查:直尺、水平尺(1m)、塞尺、细线测每米弯曲度、全长弯曲度。 ⑤钢管端面坡口角度和钝边检查:角尺、卡板. 3.钢管表面质量检查:100% ①人工肉眼检查:照明条件、标准、经验、标识、钢管转动。 ②无损探伤检查: a.?超声波探伤UT: 对于各种材质均匀的材料表面及内部裂纹缺陷比较敏感。 标准:GB/T5777-1996?级别:C5级 b.?涡流探伤ET:(电磁感应) 主要对点状(孔洞形)缺陷敏感。标准:GB/T7735-2004? 级别:B级 c.?磁粉MT和漏磁探伤: 磁力探伤,适用于铁磁性材料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检测。? 标准:GB/T12606-1999?级别:?C4级 d.?电磁超声波探伤: 不需要耦合介质,可以应用于高温高速,粗燥的钢管表面探伤。 e.?渗透探伤: 荧光、着色、检测钢管表面缺陷。 4.钢管理化性能检验: ①拉伸试验:测应力和变形,判定材料的强度(YS、TS)和塑性指标(A、Z) 纵向,横向试样管段、弧型、圆形试样(¢10、¢12.5)? 小口径、薄壁大口径、厚壁定标距。 注:试样断后伸长率与试样尺寸有关?GB/T1760 ②冲击试验:CVN、缺口C型、V型、功J?值J/cm2 标准试样10×10×55(mm)非标试样5×10×55(mm) ③硬度试验: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C、维氏硬度HV等 ④液压试验:试验压力、稳压时间、?p=2Sδ/D

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规章制度

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 一、消防设施维护管理制度 (一)按每年、每月、每日需要管理、维护的内容,年度工作由消防安全责任人组织,每月由消防安全管理人会同维保单位组织,每日由各科室负责人实施。 (二)每日工作: 1、检查报警控制器功能是否正常; 2、检查消防水池和消防水箱的水位、阀门启闭状态; 3、检查泵房配电动力柜电源指示是否正常; 4、检查室内消火栓、喷淋管道压力表数值是否正常; 5、检查消火栓、喷淋泵出水管闸阀及单向阀状态; 6、将有关情况记入运行记录。 (三)每月工作: 1、自动或手动检查防、排烟设备、防火卷帘、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溶胶自动灭火系统、火灾应急广播的控制、显示、运行、联动功能; 2、每月选取不同区域进行全联动测试,观察消防监控中心消防控制设备信号反馈情况; 3、对消火栓泵、喷淋泵、稳压泵启动试验,查看配电设施及泵运转情况; 4、检查主电源,备用电源供电、充电是否正常; 5、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认真填写文字记录,大型检修项目应填写设备技术档案。 (四)每年工作: 1、委托具有资质的消防设施检测企业对固定消防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测试和维护保养。 2、每年于4月、10月两次保养室外水泵结合器,在12月做好防冻措施,与公安消防队联系通过水泵结合器进行消防车加压供水试验。 二、消防器材维护管理制度 (一)由院办负责组织落实消防器材维护管理制度。

(二)消防器材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及其他有关规定确定配置数量、型号类型,合理设置分布点。 (三)院办负责建立灭火器、自救面具等器材的维护保养管理档案,记明类型、配置数量、设置部位和维护管理责任人,并制作维护保养卡进行明示。 (四)每月由各部门维护管理责任人配合院办检查责任区域的消防器材情况。 1、灭火器材是否放置于干燥、阴凉、易取用的地方;贮气压力是否符合要求,喷射软管有无老化破损及喷嘴堵塞、灭火器箱上锁锁闭现象; 2、自救面具是否置于易于取用和干燥、避光的指定场所,有无丢失现象; 3、每12个月组织或委托维修单位对所有灭火器进行1次功能性检查,手提式干粉灭火器距出厂日期5年,以后每隔2年必须进行水压试验;手提式贮压干粉灭火器有效使用时间10年,推车式贮压干粉灭火器有效使用时间为12年,防烟自救面具的有效使用时间为距出厂日期满5年,防毒面具为8年,到期强制报废。 上海浦东市南养老院精品文档word文档可以编辑!谢谢下载!

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 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26099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Model of daily fir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一)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1、每年以创办消防知识宣传栏、开展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提高全体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 2、定期组织员工学习消防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依法治火。 3、各部门应针对岗位特点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4、对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和使用人员应进行实地演示和培训。 5、对新员工进行岗前消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6、因工作需要员工换岗前必须进行再教育培训。 7、消控中心等特殊岗位要进行专业培训,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二)防火巡查、检查制度

1、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巡查检查制度。 2、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每日对公司进行防火巡查。每月对单位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并复查追踪改善。 3、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检查人员应填写防火检查记录,并按照规定,要求有关人员在记录上签名。 4、检查部门应将检查情况及时通知受检部门,各部门负责人应每日消防安全检查情况通知,若发现本单位存在火灾隐患,应及时整改。 5、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未按规定时间及时整改的,根据奖惩制度给予处罚。 (三)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1、单位应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严禁占用疏散通道,严禁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上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 2、应按规范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 3、应保持防火门、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