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费附加减免政策

教育费附加减免政策

教育费附加减免政策

日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扩大有关政府性基金免征范围的通知》发布,进一步扩大了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政府性基金的免征范围。如今免征范围有了新变化,那到底是哪里变化了,纳税人如何才能享受免征优惠?

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新政

财税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现将扩大政府性基金免征范围的有关政策通知如下:将免征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设基金的范围,由现行按月纳税的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3万元(按季度纳税的季度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9万元)的缴纳义务人,扩大到按月纳税的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10万元(按季度纳税的季度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30万元)的缴纳义务人。”“本通知自2019年2月1日起执行。”

新政解读

1、涉及我市的只有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等两项规费;

2、所属期从2019年2月起执行;

3、减免金额为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10万元(按季度纳税的季度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30万元),这里是包含10万元。超过10万元,如100,000.01元的,全额征收(按季纳税参照执行);

4、按季度申报今年一季度时,在没有新政策前,按照30万元销售(营业)额进行减免。

1

五险一金做会计分录的方法

财务知识 --> 五险是指企业按国家规定为本单位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一金是指企业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其中由个人负担的保险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单位、个人各负担一半。新会计制度下五险一金如何做会计分录?请看下面的详细介绍。 下面介绍相关的会计分录: 1.分配工资 借:××费用(管理/销售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计提社保(企业部分) 借:××费用(管理/销售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3.次月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个人部分)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4.上交杜保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企业部分+个人部分) 5.上交个人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注意事项: 社会保险没办理之前不能计提,“五险一金”计提比例各地不一样。企业按劳动保障部门规定比例缴纳部分,可列入“管

理费用”。 一、五险的会计账务处理 (一)个人负担部分 发放工资时(按个人缴纳比例,从中扣除)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费(代扣职工应交纳的部分) 贷:库存现金(实际发放的金额) 更多文章兼职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86964746.html,/ zqwwk (二)企业负担部分 提取时 借:管理费用--社会保险费 贷: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费(养老、医疗、事业、工伤、生育保险) (三)交纳时 借: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费(单位+代扣个人应缴的金额) 贷:银行存款(总交纳的金额) 二:住房公积金的账务处理 1.单位负担部分(按工资总提取,各地方提取比例不一样) 提取时:学会计论坛 借:管理费用--住房公积金 贷: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 上交时: 借: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 更多文章兼职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86964746.html,/ zqwwk 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2.个人部分 付工资时扣除: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会计分录大全

工业企业一般纳税人: 1、销售货物 借:应收账款——XX公司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购买办公用品 借:管理费用——办公费 贷:库存现金 3、报支交通费 借:销售费用——交通费 贷:库存现金 4、采购原材料 借:原材料——XX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应付账款——XX公司 5、收回前欠货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XX公司 6、缴纳X月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7、缴纳X月附加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城市建设维护税 ——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 贷:银行存款 8、缴纳X月个人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9、提取备用金 借:库存现金 贷:银行存款 10、股东追加投资 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

11、缴纳追加投资印花税 借:税金及附加 贷:银行存款 12、发放X月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 13、支付前欠货款 借:应付账款——XX公司 贷:银行存款 14、支付材料订金 借:预付账款——XX公司 贷:银行存款 15、归还借款并报支差旅费 借:销售费用——差旅费 贷:其他应收款 库存现金 16、报支汽油费 借:管理费用——汽油费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 17、报支修车费 借:管理费用——汽车费用 贷:银行存款 18、报销公司汽车违章支出 借:营业外支出——罚款支出 贷:库存现金 19、总经办购买小汽车并支付交强险 借:固定资产 管理费用——汽车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 20、支付材料运费 借:原材料——XX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完整版)基础会计分录大全练习题汇总答案

基础会计会计分录(一) (一)根据下列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1、购入材料一批,货款18 000元,增值税率17%,另有外地运费700元,均 已通过银行付清,材料未验收入库。借:材料采购 18700 应缴增值税 3060 贷:银行存款 21760 2、用转帐支票购买办公用品一批,共计600元。借:管理费用600 贷: 银行存款 600 3、生产车间为制造A产品领用甲材料6 000元,为制造B产品领用乙材料8 000 元,管理部门一般耗用乙材料2 000元。借:生产成本-A产品 6000 B 产品 8000 管理费用2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60000 乙材料10000 4.车间报销办公用品费300元,公司报销办公用品费500元,均以现金付讫。 借:制造费用300 管理费用500 贷:现金800 5.职工刘芳出差借款3 000元,以现金付讫。借:其他应收款 3000 贷:现金3000 6.以转账支票支付所属职工子弟学校经费50 000元。借:营业外支出5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 7.刘芳报销差旅费1 500元,余款退回现金。借:管理费用1500 现金 1500 贷:其他应收款 3000 8.结算本月应付职工工资100 000元,其中生产A产品的工人工资40 000元,生产B产品的工人工资30 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0 000元,企业管理部门人员工资20 000元。借:生产成本–A产品 40000 B产品30000 制 作费用10000 管理费用–企业20000 贷:应付工资100000 9.按工资总额14%计提职工福利费。借:生产成本-A 产品5600 B 产品4200 制造费用 1400 管理费用2800 贷:应付福利费14000 10.按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其中生产车间设备折旧费3300元,管理部门办 公设备折旧费1200元。借:制造费用3300 管理费用1200 贷:累计折旧4500 11.从银行提取现金800元备用。借:现金800 贷:800 12.预提本月银行借款利息3000元。借:财务费用 3000 贷:预提费用3000 13.结转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15000元。其中:A产品应负担9000元,B产品 应负担6000 元。借:生产成本-A产品9000 B产品 6000 贷:制造费用15000 14.开出转账支票,以银行存款缴纳企业所得税18000元。借:应交税金-所 得税18000 贷:银行存款18000 15.通过银行转账,归还银行的临时借款20000元。借:短期借款2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 16.销售产品一批,货款1 000 000元,增值税率17%,款项已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 117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0 应交增值税170000

公司交纳社会保险-会计分录怎么做-

公司交纳社会保险,会计分录怎么做? 篇一:会计分录处理(五险一金) 五险是指企业按国家规定为本单位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一金是指企业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 其中由个人负担的保险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单位、个人各负担一半。新会计制度下五险一金如何做会计分录?小编找来大侠帮忙!帮学员汇总了五险一金做会计分录的方法。 下面介绍相关的会计分录: 1.分配工资 借:××费用(管理/销售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计提社保(企业部分) 借:××费用(管理/销售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3.次月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个人部分)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4.上交杜保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企业部分+个人部分)5.上交个人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注意事项: 社保没办理之前不能计提,“五险一金”计提比例各地不一样。企业按劳动保障部门规定比例缴纳部分,可列入“管理费用”。 一、五险的会计账务处理 (一)个人负担部分 发放工资时(按个人缴纳比例,从中扣除)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费(代扣职工应交纳的部分)贷:库存现金(实际发放的金额) (二)企业负担部分 提取时 借:管理费用--社会保险费 贷: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费(养老、医疗、事业、工伤、生育保险)(三)交纳时 借: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费(单位+代扣个人应缴的金额)贷:银行存款(总交纳的金额)二:住房公积金的账务处理 1.单位负担部分(按工资总提取,各地方提取比例不一样)提取

一般企业做账的主要会计分录

一般纳税人做账流程以及注意事项(外帐) 一、1.资料最好是按照发票的时间排列,特别是银行的明细,先对好银行明细,按照银行顺序先后顺序排列(一出错对一下银行余额马上就可以查出), 2.如果按照银行-材料-收入-费用的顺序入账的话,费用单最好把一部分的费用插在中间入账 二、做账分录: 一)银行分录:录完资料之后要在明细账那里查余额是否和银行对账的余额是一致的 1.收到A公司货款 借:银行存款--工商行 贷:应收账款--A公司(设了应收账款就不再设预收,应收的负数就是预收) 2.支付B公司货款 借:应付账款--B公司 贷:银行存款--工商行 3.付银行手续费 借:财务费用-银行手续费 贷:银行存款--工商行 4.银行结息( 5.60元) 借:财务费用-利息 -5.60 贷:银行存款--工商行 5.60 5.购买理财产品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理财(旧的会计制度就是:短期投资) 贷:银行存款--工商行

二)购进材料分录: 1.购进材料 借:原材料---配件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如果当月未抵扣则入:其他应收款-待抵扣进项税额)贷:应付账款--B公司 三)销售收入分录: 1.销售收入 借:应收账款--A公司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四)费用及其他分录: 1.支付运费 借:销售费用--运输费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现金 2.付餐费.电话费.油费.路桥费等 借:管理费用--** 贷:库存现金 3.支付工资 借:应付工资 贷:现金

其他应收款--社保(个人部分) 应交税费--个税 4.支付租金、水电 借:制造费用--租金/水电(销售费用--租金/水电) 贷:现金/应付账款 5.支付地税税金 借:应交税费--城建税 --教育费附加(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 --地方教育费附加(其他应交款--地方教育费附加) --堤围费(其他应交款--堤围费) --印花税 贷:银行存款 6.支付个税 借:应交税费--个税 贷:银行存款 7.支付上月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8.支付上季度企业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会计处理

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会计处理 应付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 应付职工薪酬”的主要账务处理 ①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向职工支付工资、奖金、津贴等,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现金”等科目。 企业从应付职工薪酬中扣还的各种款项(代垫的家属药费、个人所得税等),借记本科目,贷记“其他应收款”、“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等科目。 企业向职工支付职工福利费,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现金”等科目。 企业支付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用于工会运作和职工培训,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企业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向职工给予的补偿,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现金”等科目。 企业支付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所发生的租金,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在行权日,企业以现金与职工结算股份支付,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现金”等科目。

②企业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对发生的职工薪酬分别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生产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 管理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销售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 应由在建工程、研发支出负担的职工薪酬,借记“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 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 无偿向职工提供住房等资产使用的,按应计提的折旧额,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同时,借记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的,每期应支付的租金,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在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根据股份支付准则确定的金额,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在可行权日之后,根据股份支付准则确定的金额,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本科目。 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借记“利润分配——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科目,贷记本科目。 (4)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付职工薪酬的结余。

税务会计分录大全word版

纳税人应按照《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和有关地方税收涉税事项核算的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设置以下会计科目: 科目编号科目名称 2171 应交税金 217103 应交营业税 217105 应交资源税 217106 应交企业所得税 217107 应交土地增值税 217108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217109 应交房产税 2171010 应交土地使用税 2171011 应交车船使用税 2171012 应交个人所得税 2176 其他应交款 217601 应交教育费附加 217602 应交文化事业建设基金 217603 应交堤围防护费 5402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5701 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纳税人涉税事项的会计处理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主营业务收入的税务会计处理 主营业务,是指纳税人主要以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金融保险、邮电通信、文化体育、娱乐、旅游、饮食、服务等行业为本企业主要经营项目的业务,以及

以开采、生产、经营资源税应税产品为主要经营项目的业务。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在取得上述主营业务收入时应缴纳的营业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增值税、教育费附加、文化事业建设基金等。 企业兼营上述业务,会计处理是单独核算兼营业务收入和成本的,其发生的有关税费,按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进行税务会计处理。不能单独核算兼营业务收入和成本的,其发生的收入、成本和有关税费按其他业务收入和支出进行税务会计处理。 增值税纳税人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按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进行税务会计处理。 企业以预收帐款、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产品)、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提供劳务,建筑施工企业预收工程费,应按《财务会计制度》和税法规定确定收入的实现,并按规定及时计缴税款。 (一)取得(或确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计算应交税金及附加时,编制会计分录(二)缴纳税金和附加时,编制会计分录 (三)资源税纳税人在采购、生产、销售环节的税务会计处理 (四)主营房地产业务企业土地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一)取得(或确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计算应交税金及附加时,编制会计分录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应交土地增值税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贷: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文化事业建设基金

计提的教育费附加免征如何处理

计提的教育费附加免征如何处理 答:减免税需要计提税金及附加的;会计分录的处理方法是:所有当月计提的应缴税费月末全部转入营业外收入即可.由于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等附加税费是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税额为计税依据,分别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同时缴纳的,在会计处理上分别如下: (1)附加税是根据实际缴纳的增值税计提,免税的情况实际缴纳的增值税为0,所以暂时不计提附加税,等缴纳增值税时再计提;若是增值税减免,附加税种就不用计提了; (2)计算增值税时同时计提,免税时作为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或税收减免可以分设,减免的增值税属于补贴收入,附加税属于税收减免.) 注意:一般纳税人月销售额10万以下,计提附加税时,只计提城建税就可以,不用计提其他的什么教育费、地方教育费、地方水利建设基金. 从2016年2月1日起,月销售额不超过10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或月营业额不超过10万元的营业税纳税人,免征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但自2014年10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对月销售额2万元至3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月

营业额2万元至3万元的营业税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相应地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及两项教育附加. 教育费附加与地方教育费附加有什么区别? 答:区别: 1 教育费附加是国家为扶持教育事业发展,计征用于教育的政府性基金. 2 一些地方政府为发展地方教育事业,根据教育法的规定,还开征了"地方教育附加费". 3 二者共同点是都是政府型基金,随税收一并征收,用于教育事业. 4 其区别是教育费附加政策是中央制定的,其规模也教大.

有关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分录(精)

“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应当按照“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等应付职工薪酬项目设置明 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一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1、货币性职工薪酬 (1生产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2管理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3销售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4应由在建工程、研发支出负担的职工薪酬,借记“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企业应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或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人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应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以及应向工会部门缴存的工会经费等,国家(或企业年金计划统一规定了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计提。 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大于预计金额的,应当补提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小于预计金额的,应当冲回多提的应付职工薪酬。 2、非货币性职工薪酬 (1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

(2将企业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该住房每期应计提的折旧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 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并且同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每期应付的租金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 (二发放职工薪酬 1、支付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企业从应付职工薪酬中扣还的各种款项(代垫的家属药费、个人所得税等,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其他应收款”、“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等科目。 2、支付职工福利费 企业向职工食堂、职工医院、生活困难职工等支付职工福利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 3、支付公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和缴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 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或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 4、发放非货币性福利

常用会计分录和会计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常用会计分录和会计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一、短期借款: 1、借入短期借款: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2、按月计提利息: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3、季末支付银行存款利息: 借:财务费用 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4、到期偿还短期借款本金: 借: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二、应付票据: 1、开出应付票据: 借:材料采购/ 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应付票据 银行承兑汇票手续费: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2、应付票据到期支付票款:

借:应付票据 贷:银行存款 3、转销无力支付的银行承兑汇票票款: 借:应付票据 贷:短期借款 三、应付账款: 1、发生应付账款: 借:材料采购/ 库存商品/ 在途物资/ 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制造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2、偿还应付账款: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应付票据 3、因在折扣期内付款获得的现金折扣偿付应付账款时冲减财务费用: 借:应付账款 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4、转销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借:应付账款 贷:营业外收入——其他 四、预收账款: 1、收到预收账款: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2、收到剩余货款: 借:预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借:银行存款贷:预收账款 3、预收账款不多的企业,将预收款项记入“应收账款”贷方收到预付款项: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收到剩余货款:借: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 五、应付职工薪酬: 1、确认职工薪酬: (1)货币性职工薪酬: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车间成本(产品生产人员工资)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劳务成本(生产部门人员工资)管理费用(管理人员工资)销售费用(销售人员工资)在建工程(在建工程人员工资)研发支出(研发人员工资)

教育附加费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教育附加费 教育附加费是对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附加费。其作用是发展地方性教育事业,扩大地方教育经费的资金来源。 纳费对象 纳费人是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均为教育费附加的纳费义务人(简称纳费人)。自2010年12月1日起,根据《国务院关于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制度的通知》(国发【2010】35号),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适用国务院1986年发布的《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时规定》。凡代征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亦为代征教育费附加的义务人。农业、乡镇企业,由乡镇人民政府征收农村教育事业附加,不再征收教育费附加费。 征费范围、征收率和费额计算 一、征费范围 征费范围同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征收范围相同。 二、征收率 教育费附加的征收率为3%。 三、费额计算 (一)计费依据: 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税额为计费依据。 (二)计算公式: 应纳教育费附加=(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三税税额)×3% 地方教育附加费 2011年7月1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要求,全面开征地方教育附加,各地区要加强收入征管,依法足额征收,不得随意减免。 《意见》提出,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多方筹集财政性教育经费。具体要求如下:——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教育费附加制度。国务院决定,从2010年12月1日起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制度,教育费附加统一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实际缴纳税额的3%征收。 ——全面开征地方教育附加。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相关规定和《财政部关于统一地方教育附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综〔2010〕98号)的要求,全面开征地方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统一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实际缴纳税额的2%征收。 地方教育费附加=(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2%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19个税种的会计分录及账务处理

我国19个税种的会计核算(企业版) 增值税属于价外税,由买方企业承担纳税,因此,增值税不属于卖方企业的资金付出,即不属于成本费用。其它税属于价内税,由卖方企业承担纳税,从而卖方企业有资金付出,即属于成本费用。 1、增值税: 企业购进货物发生增值税时,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相关科目。企业出售货物发生增值税时,借记相关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最后,企业根据增值税销项税额减去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差额,作为上交税务机关的实际税额。 2、管理费用: 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房产税、车船税、矿产资源补偿费。 借: 管理费用 贷: 应交税费——各类税种 注: 与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贷记“应交税费”。 注: 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可归属于租赁项目的手续费、律师费、差旅费、印花税等初始直接费用,也计入融资租赁固定资产价值。企业购买股权投资交纳的印花税,应计入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其他情况计入管理费用,金额较小的印花税不用预提,因此,分录如下: 借:

管理费用 贷: 银行存款 3、营业税金及附加(费用类科目): 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借: 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 应交税费——各类税种 4、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计入资产成本)。 契税、车辆购置税。 借: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贷: 银行存款 5、在建工程(计入资产成本): 农村耕地占用税。 借: 在建工程 贷: 银行存款

6、固定资产清理(本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除了核算资产处置净值,还可以核算处置资产时发生的费用): 土地增值税。①一般企业转让的土地使用权连同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一并在“固定资产”等科目核算的,转让时应交的土地增值税: 借: 固定资产清理 贷: 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②一般企业土地使用权在“无形资产”科目核算的,转让时按实际收到的金额: 借: 银行存款 累计摊销 贷: 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营业外收入(或借: 营业外支出) ③兼营房地产业务的企业,应由当期负担的土地增值税,通过“其他业务成本”科目核算(旧准则): 借: 其他业务成本

有关教育费附加的文件

近期,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制度的通知》(国发[2010]35号),自2010年12月1日起,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以下简称税费),并明确了与之相抵触的各项规定同时废止。值得关注的是,对于出口企业(内、外资企业)而言,在此政策出台之前,出口货物“免、抵”税额一直是内资企业计算并缴纳税费的税基。相反,外资企业既使产生了当期出口货物的“免、抵”税额,也是按照《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暂不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通知》(国税发[1994]038号)规定,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暂不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执行的。那么,随着税费征收的统一化,内外资企业“内外有别”的税收差异将不复存在。所以,对于刚刚涉及税费征收的外资企业,千万不要遗漏出口货物“免、抵、退”税中“免、抵”税额计算税费的这一环节。 一、“免、抵”税额计算税费的依据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后有关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5]25号)规定:“自2005年1月1日起,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审核批准的当期免抵的增值税税额应纳入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计征范围,分别按规定的税(费)率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在当时,该政策是针对生产型内资出口企业而言,对当期免抵的增值税税额应纳入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计征范围。出口企业每月应依据国家税务局退税机关已审批确认的当期《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第25栏“当期免抵税额”所列的税额进行账务处理,并计算缴纳税费。可以看到,计算当期税费的税基不仅仅包括出口企业当期缴纳的增值税额以及查补的税款,同时,还应当包括当期国家税务局退税机关已审批的“免、抵”税额。而“免、抵”税额作为计算税费的税基往往是许多出口企业所忽视的,多数认为国家税务局退税机关所审批的“免、抵”税额对企业来讲作用并不大,只有退税才能使企业见到资金的回流。因而,通常不在账面反映或是在账面反映了也不计提税费。但是,根据《征管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因此,特别对外资型出口企业来讲,刚刚涉及税费的缴纳,还应当注意规避涉税风险。 二、如何计算税费及账务处理 出口货物“免、抵”税额要视同实际缴纳的增值税,出口企业应当每月依据国家税务局退税机关已审批确认的当期《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所列的免抵税额,来确定申报税费税额。 例如:2010年5月底,国家税务局退税机关已审批了某外资企业“免、抵、退”税额80万元,其中:退税额为30万元,免、抵税额为50万元。该企业在收到退税机关返还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后,依据“免、抵”税额计算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7%)和教育费附加(费率为3%),其计算与账务处理如下: 1、5月底,收到《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时: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300000

公司交纳社会保险会计分录怎么做图文稿

公司交纳社会保险会计 分录怎么做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公司交纳社会保险,会计分录怎么做 篇一:会计分录处理(五险一金) 五险是指企业按国家规定为本单位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一金是指企业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 其中由个人负担的保险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单位、个人各负担一半。新会计制度下五险一金如何做会计分录小编找来大侠帮忙!帮学员汇总了五险一金做会计分录的方法。 下面介绍相关的会计分录: 1.分配工资 借:××费用(管理/销售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计提社保(企业部分) 借:××费用(管理/销售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3.次月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个人部分)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4.上交杜保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企业部分+个人部分)5.上交个人所得税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注意事项: 社保没办理之前不能计提,“五险一金”计提比例各地不一样。企业按劳动保障部门规定比例缴纳部分,可列入“管理费用”。 一、五险的会计账务处理 (一)个人负担部分 发放工资时(按个人缴纳比例,从中扣除)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费(代扣职工应交纳的部分)贷:库存现金(实际发放的金额) (二)企业负担部分 提取时 借:管理费用--社会保险费 贷: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费(养老、医疗、事业、工伤、生育保险)(三)交纳时 借: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费(单位+代扣个人应缴的金额)贷:银行存款(总交纳的金额)二:住房公积金的账务处理 1.单位负担部分(按工资总提取,各地方提取比例不一样)提取时:学会计论坛

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怎样会计处理

本文由梁老师精心编辑整理(营改增后知识点),学知识,抓紧了! 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怎样会计处理 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会计处理是企事业单位几乎每月都要做的分录,但实务处理五花八门,本文根据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进行分析。 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简称“五险一金”。五险是指企业按国家规定为本单位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一金是指企业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缴纳方式为单位和个人各负担一半。 今年,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进行;;;了修订,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 新准则第七条规定: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按规定提取的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规定的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计算确定相应的职工薪酬金额,并确认相应负债,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这与原准则基本内容一致,养老保险费虽未单独列示,但也应包括在内。 根据会计准则,对于个人承担的社会保险应计入“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费(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科目,单位承担部分应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科目。为便于理解,现只列举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会计处理流程,住房公积金参照其处理。 计提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社保(单位承担部分)时:借:成本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养老保险应付职工薪酬——医疗保险应付职工薪酬——失业保险计提工资时:借:成本费用贷:应付职 1

地方教育费附加的核算及账务处理

地方教育费附加的核算及账务处理 地方教育费附加 1.概念:凡缴纳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除按照《国务院关于筹措农村学校办学经费的通知》[国发(1984)174号文]的规定,缴纳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的单位外,都应当缴纳地方教育费附加。 2.税率及计算方法 地方教育费附加,以各单位和个人实际缴纳的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的税额为计征依据,地方教育费附加率为1%,分别与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同时缴纳。 3.地方教育费附加的申报缴纳,地方教育费附加的申报期限和缴纳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申报期限:地方教育费附加随营业税、增值税、消费税规定的申报时间向当地地方税务机关申报。 缴纳期限:同营业税、增值税、消费税“三税”的纳税期限一致,在缴纳营业税、增值税、消费税的同时缴纳地方教育费附加 财务处理: 计算记提时,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其他应交款-地方教育费附加 缴纳时,借:其他应交款—地方教育费附加 贷:银行存款 2221 应交税费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等。 企业(保险)按规定应交纳的保险保障基金,也通过本科目核算。

企业代扣代交的个人所得税等,也通过本科目核算。 企业不需要预计应交数所交纳的税金,如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等,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应交税费的税种进行明细核算。 应交增值税还应分别“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已交税金”等设置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三、应交税费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应交增值税 1.企业采购物资等,按应计入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材料采购”、“在途物资”或“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购入物资发生的退货,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2.销售物资或提供应税劳务,按营业收入和应收取的增值税额,借记“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贷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按实现的营业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发生的销售退回,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3.实行“免、抵、退”的企业,按应收的出口退税额,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4.企业交纳的增值税,借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5.小规模纳税人以及购入材料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发生的增值税计入材料采购成本,借记“材料采购”、“在途物资”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应交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 1.企业按规定计算应交的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应交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计算:“免抵”税额也要计入税基

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计算:“免抵”税额也要计入税基 国务院近日下发文件,规定自2010年12月1日起,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以下简称税费),并明确与之相抵触的各项规定同时废止。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政策出台之前,出口货物“免抵”税额一直是内资出口企业计算并缴纳税费的税基。相反,外资企业即使产生了当期出口货物的“免抵”税额,也是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暂不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通知》(国税发[1994]38号)的规定,暂不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随着税费征收的统一化,内外资企业“内外有别”的税收差异将不复存在。本文提醒刚刚涉及税费征收的外资企业,注意不要遗漏出口货物“免、抵、退”税中“免抵”税额计算税费这一环节。 “免抵”税额也要计入税基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后有关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5]25号)规定,自2005年1月1日起,经国务院正式审核批准的当期免抵的增值税税额应纳入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计征范围,分别按规定的税(费)率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当时,该政策是针对生产型内资出口企业而言,对当期免抵的增值税税额应纳入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计征范围。出口企业每月应依据国税局退税机关已审批确认的当期《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第二十五栏“当期免抵税额”所列的税额进行

账务处理,并计算缴纳税费。可以看出,计算当期税费的税基不仅包括出口企业当期缴纳的增值税额以及查补的税款,还包括当期国税局退税机关已审批的“免抵”税额。而“免抵”税额作为计算税费的税基,往往被出口企业所忽视。多数企业认为,国税局退税机关审批的“免抵”税额对企业来讲作用不大,只有退税才能让企业见到资金回流的好处,因而,企业通常不在账面反映,或是在账面反映了也不计提税费。根据《税收征管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因此,对出口企业尤其是刚刚涉及税费缴纳的外资出口企业来讲,应当注意规避涉税风险。 如何计算税费及账务处理 出口货物“免抵”税额视同实际缴纳的增值税,出口企业应当每月依据国税局退税机关已审批确认的当期《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所列的免抵税额,确定申报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 例如:2010年5月底,国税局退税机关已审批某外资企业“免、抵、退”税额80万元。其中,退税额30万元,免抵税额50万元。该企业在收到退税机关返还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后,依据“免抵”税额计算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7%)和教育费附加(费率为3%),其计算与账务处理如下: 1.5月底,收到《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时

税务会计分录汇总

税务会计分录汇总 税务会计分录汇总 会计科目编号科目名称 2171 应交税金 217103 应交营业税 217105 应交资源税 217106 应交企业所得税 217107 应交土地增值税 217108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217109 应交房产税 2171010 应交土地使用税 2171011 应交车船使用税 2171012 应交个人所得税 2176 其他应交款 217601 应交教育费附加 217602 应交文化事业建设基金 217603 应交堤围防护费 5402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5701 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纳税人涉税事项的会计处理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主营业务收入的税务会计处理 二、非主营业务收入或非经常性的经营收入的税务会计处理 三、企业所得税税务会计处理 四、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个人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五、代扣代缴税款的税务会计处理 六、其他地方税的税务会计处理 七、其他税务会计处理问题 一、主营业务收入的税务会计处理 主营业务,是指纳税人主要以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金融保险、邮电通信、文化体育、娱乐、旅游、饮食、服务等行业为本企业主要经营项目的业务,以及以开采、生产、经营资源税应税产品为主要经营项目的业务。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在取得上述主营业务收入时应缴纳的营业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增值税、教育费附加、文化事业建设基金等。 企业兼营上述业务,会计处理是单独核算兼营业务收入和成本的,其发生的有关税费,按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进行税务会计处理。不能单独核算兼营业务收入和成本的,其发生的收入、成本和有关税费按其他业务收入和支出进行税务会计处理。 增值税纳税人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按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进行税务会计处理。 企业以预收帐款、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产品)、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提供劳务,建筑施工企业预收工程费,应按《财务会计制度》和税法规定确定收入的实现,并按规定及时计缴税款。 (一)取得(或确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计算应交税金及附加时,编制会计分录 (二)缴纳税金和附加时,编制会计分录 (三)资源税纳税人在采购、生产、销售环节的税务会计处理

社保怎么做会计分录

社保怎么做会计分录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医保社保个税代扣会计分录 我公司原来的会计做的关于工资、社保、个税的分录如下: 1、工资 借:管理费用-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社保 银行存款 2、社保 借:应付工资-社保 其他应付款-社保 贷:银行存款 3、个税 交税时 借:其他应收款-个税 贷:银行存款 收回时 借:现金 贷:其他应收款-个税

假设企业计提的应付职工薪酬是 2 000元,其中包括单位承担的社保费用为100元,职工承担的200元的社保费用,还有20元的个人所得税。账务处理如下:1 企业计提工资时: 借:管理费用 2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 900 社会保险费100 2 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 2 000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1680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20 其他应付款300 企业支付当月社保费: 借:其他应付款300 贷:银行存款300 计提和发放可以合并做到一个凭证上,反正是外帐,给别人看的.

列如:企业计提的职工薪酬是38800,其中管理11500,销售4400,生产22900.另外其中员工自己承担的社保是,医疗保险是,失业保险,个人所得税那么做凭证就是: 借:管理费用工资11500 销售费用工资4400 生产成本基本成产成本工资229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22900 借: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22900 贷:其他应付款员工社保 其他应付款员工失业保险 其他应付款员工医疗保险 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 库存现金 借: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应付工资 借:应付工资 贷:其他应收款-职工养老失业金 其他应收款-职工住房公积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